小学下学期德育总结

2024-05-08

小学下学期德育总结(精选6篇)

篇1:小学下学期德育总结

小学德育下学期工作总结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树立师表良好形象。

为了注重加强和突出师德建设。学校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进行师德教育,还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法制教育。为强化队伍建设,确保管理到位,学校组织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加强班主任队伍培养,深化班级阵地建设。重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以举办活动、讲座等进行德育工作。研讨在其他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学做人。xx月4日下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由四位优秀班主任做经验介绍,分别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和工作经验,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典型案例,诠释了自己带班的理念和风格。从班风建设、转化后进生、师生关系等方面交流了一些好的做法,展示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对学生的热爱,体验与学生在一起所获得的快乐。

(二)抓好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重点,开展以“路队、纪律、两操、卫生、礼仪”为内容的班级评比活动,工作中加强对学生指导,利用晨会、班会、升旗、广播、板报、队会等形成进行强化教育。每天少先大队安排劝导队队员,对学生的礼仪、卫生、两操、放学路队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对校园内不文明行为给予及时纠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本学期,我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制定班级文明公约,每周公布校“文明礼仪之星”。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

(三)围绕德育目标,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本学期,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扬学生的个性。

1。开展“弘扬长征精神 共筑爱国情”活动。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传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结合进一步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广大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报国志,9月30日早晨,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在校操场举行“弘扬长征精神 共筑爱国情”活动。

2。开展纪念长征胜利xx周年诵读活动。20xx年正值长征胜利xx周年,全国掀起一股纪念长征胜利活动的热潮。借此次契机,秉着传承长征精神的主要目的,xx县实验小学开展了以“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诵读活动。整个活动过程中,师生们以经典爱国诗文为载体,伴以歌曲、舞蹈、场景表演等多种形式,共同回忆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英勇奋战的峥嵘岁月和光荣历史,演绎了《军礼》、《长征颂》、《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党旗更鲜艳》等一首首红色诗歌作品。朗诵者一个个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将真情实感融入诵读之中,从不同侧面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经过浴血奋战,救中国人民于水火,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吴祥兴老师朗诵的《党旗更鲜艳》获县一等奖;李荣清老师朗诵的《军礼》获县二等奖;学生集体朗诵的`《长征颂》获市二等奖。

3。开展关爱特殊生、留守儿童活动。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打造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特色。10月24日下午,xx县实验小学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你我携手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之一“作学习的主人”。活动中,我校五位志愿者为三年级的留守儿童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和他们一起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讲解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在外打拼的不容易;辅导他们作业;指导他们课外阅读的方法,并分发给每人一本书,为下期的“通读一本书”讲故事比赛做好准备。11月21日下午,xx县实验小学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你我携手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之二“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活动中,我校五位志愿者为三年级的留守儿童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首先,为上期的“同读一本书”开展讲故事比赛;接着志愿者与孩子们开展了“你比我猜”的活动;最后,开展了“成语接龙”活动。xx月8日下午,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你我携手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之三“逆境求存,超越自己”。

4。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本学年我校继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结合和教育主题,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围绕社会公德(礼仪)、职业道德(诚信)、家庭美德(和睦)、个人品德(友善)四个方面,开展道德讲堂活动:xx月1日 三(3)吴祥兴老师以“让长征精神代代传”为主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xx月9日三(1)冯财珠老师以“节粮、节水、节电”为主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讲堂围绕教育主题,明白节俭、爱国、传承红军精神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从小做起,从今天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加强学生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传统美德的好少年。

5。举行“红色基因,我们传承―听党的话,做好少年”建队日入队仪式。20xx年10月xx日下午,实验小学在校操场举行了“红色基因,我们传承――听党的话,做好少年”建队日入队仪式活动。少先队大队部戴清林老师宣布一(1)中队、一(2)中队、一(3)中队、一(4)中队一(5)中队五个中队正式成立并授队旗,本次建队日共有267名新队员光荣加入少年先锋队!政教处刘琳主任向新队员致贺词,向新队员表示欢迎和祝贺。

6。开展少先队基础知识培训。20xx年11月8日下午,xx县实验小学少先大队部在多媒体教室组织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 争做文明有礼好学生”少先队活动观摩课暨少先队基础知识培训,全校三十二名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以及三十周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参加了培训。各中队辅导员首先观摩了四年级四中队的少先队活动课《告别不文明行为 争做文明有礼好学生》。活动课中学生们通过小品、诗朗诵、三句半、现场采访、生活花絮等多种形式将文明礼仪演绎的淋漓尽致,使全班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活动在全校掀起文明之风,树立了人人争做文明使者的良好意识。活动课后,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戴清林老师作了少先队基础知识培训,详细讲解了少先队敬队礼、少先队队歌手语版、少先队出旗退旗等各项少先队基础知识。

7。少先队干部竞选演讲活动。11月21日下午,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部举行了“20xx――少先队大队委竞选活动”。这次大队委竞选经过了自我推荐、中队预选、年级推荐,13名候选人脱颖而出。竞选活动分为自我介绍、才艺展示两个部分。活动中候选人拿出了十八般武艺,各展风采,有讲故事,有舞蹈,有钢琴弹奏,有现场绘画,有古筝独奏,激情的竞选演讲、生动的自我介绍及精彩的才艺表演,不时赢得阵阵掌声。活动展示了少先队员的风采,激发了他们担当学校小主人的决心和勇气。

8。开展“红色基因,我们传承”红领巾讲坛活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20xx年11月28日下午,少先队大队部在多媒体教室开展“红色基因,我们传承”《少年先锋说・红领巾演讲家》演讲比赛,队员们围绕“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是向上向善好队员”“长征路,英雄梦”“我的报国梦”等主题展开激烈的角逐,用流畅的言语,得体的动作,饱满的情怀,展现将自己对党对祖国的爱和自豪感。

 

篇2:小学下学期德育总结

一、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素养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期初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开展师德专题讲座、利用每周一教师例会学习教育改革前沿、组织签署《晋江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承诺书》等各种有效方式,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学习教育书籍活动。教育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开创师生共同进步的新局面。本学期教委办义赠所有教师人手一本教育读物《做卓越的教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活动方案,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提高教师学习能力,培养一批批“学习型教师”。

二、狠抓常规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1、落实“五规范管理”。开学初,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要求,并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细化,加强针对性,突出指导性,增强可操作性。引导学生重温《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校纪班规,进一步完善细化如仪表礼仪方面、卫生习惯、保洁意识、节约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细则要求,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做出明确的指导。

2、扎实评比制度,培养得力干部。在学期中,学校沿用《前埔小学卫生、纪律评比细则》和《每天进步一点点》,少先队大队部召开期初会议,选拔劝导队员、督导队员等检查小组,每天进行纪律卫生评比,每周发放流动红旗,培养学生的“五资”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

3、推动责任文化,务实内涵发展。本学期我校仍坚持“抓家校合作,扩展德育工作影响力,充分利用家长会、电话沟通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观念;抓课堂渗透,推动全员育人,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对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民族精神等主题德育;抓德育阵地建设,落实习惯养成,清华班级文化建设、开展班级文化评比、课后尊师提示语广播、弟子规广播解读等。

三、丰富学生活动,锻炼学生能力

本学期,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了升华,使学生们的知行得到了统一,好习惯在他们心中生根开花。

1、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暨“学雷锋”活动、首届小学生“泉州南少林五祖拳健身操”会操比赛、“我与中国梦”主题教育,开展“日行一善”践行活动,将日行一善落实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善行,让校园处处有善行,人人做善事。组织开展情系雅安帮扶助残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2123.8元,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将《弟子规》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化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与规范言与行有机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如:参加“融福杯”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荣获女子团体第四名、许冰凝荣获第十五届“工行杯”校园歌手卡拉OK赛三等奖,许思诗荣获英语口语比赛三等奖、李敏荣获教学点“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主题征文一等奖,许林林荣获可慕教学点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二等奖、许奕枫荣获第三届校园灯谜比赛三等奖、许瑞林、吴谋忠荣获“双飞燕杯”少儿棋类比赛二等奖等。

3、继续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严格落实“健康第一”的方针和“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继续抓好升旗仪式与广播体操的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大力推动“21”(两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技能)等校园文体活动普遍开展,切实提高学校体育、艺术等学科教学质量。

4、抓好法制、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以法制教育月契机,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系列活动。学校通过晨会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宣传,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了法律意识。其次经常性地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心理偏差、解决心理障碍。开放“阳光对话”,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同时做好保密工作。

5、延续“校友文化”。今年校六一文艺会演中,继续开展每年一度的“写信给后的自己之时空胶囊封存仪式”等系列感恩教育活动,打造浓厚的校友文化,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下学期工作思路

1、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打造学校精干强悍的德育力量。

2、组织好各中队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深入贯彻落实“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

3、利用学校周边资源,思考创设学校特色活动。

总之,德育工作任重道远,要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上新的台阶,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决心在各项德育活动的开展中既开拓创新,又持之以恒,共同开创我校灿烂的明天。

篇3:素质教育视域下小学德育的开展

一、素质教育对德育的影响:要求与契机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 进行主动适应, 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 改进德育教育中的方法方式, 完善和调整德育内容。“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重点强调的内容。由此可见,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中, 我们在平时必须要对其进行加强, 同时改进在德育工作中所做的不足的地方, 努力探索适合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已势在必行。

汉代司马光曾说过:“德者, 才之帅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 它将影响到个人其他各个方面素质的发挥与实现。它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通过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轨迹我们发现, 个人所具备的道德与才华是不可分割的, 而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也是主要考虑德才这两方面。因此, 现在各国教育的重心也都主要集中在道德教育上。学生不仅要有知识, 会做事, 同时更要先学会做人, 这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报告中所强调的地方。那么怎样才是真正地学会做人呢, 说到底就是要学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以及社会的关系, 只有在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正确树立了的情况下, 我们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 而这些也正是社会主义德育教育的着眼点和出发点。由此可看出, 德育在提高人的各种素质以及人的社会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同时, 素质教育为德育的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德育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在相当多的学校里德育并没有受到真正的重视。导致德育工作薄弱、疲软的原因除了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外部原因之外, 根本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严重冲击了德育工作。小学、初中、高中的升学考试主要是考书本知识, 录取以分数为唯一标准, 基本上不考虑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何。结果是德育成了软指标, 智育成了硬指标。升学率的高低事实上成了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指挥棒。许多学校德育时间被挤占, 德育内容被减少甚至被取消。因此要从根本上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就只有抓紧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树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思想, 为德育工作的新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二、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共生与相通

德育与素质教育相互联系, 彼此渗透, 共同育人。一方面, 在相互地位上,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 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两者在目标上和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和包容性, 是包容与被包容、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在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着眼的是包括德育在内的基本素养、做人功底和发展潜能。

另一方面, 在作用机制上, 德育说到底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 而素质教育对德育也具有反作用, 两者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具有递进性和连续性, 两者互为促进, 具有共生与相通的关系。从社会进步的普遍需求和人类发展的动力要求出发, 通过个体内部发展机制和社会外部运行机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 对人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根本要求和终极挑战, 从而有利于明确如何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 在古今中外的任何社会形态下, 对人才的培养都要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 要切实解决学校教育中培养的学生今后为谁服务以及如何服务的政治意识问题。德育自身的本质决定了其可以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强大的定向作用。与此相对, 素质教育是奠定人的素养、体能和理性方面的基础, 使个体在各方面素质上获得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 德育对素质教育的定向作用, 是指德育对学生在素质形成、发展及其成长过程中施加方向性的影响, 让他们朝着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目标发展。

德育对素质教育的支持作用在小学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年龄、知识和人生阅历的原因, 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 心理素质也不够成熟, 人生观, 价值观等还未完全形成, 缺少一种维持力量, 处于容易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所影响的阶段, 他们的思想道德心理意识往往出现反复, 因此, 在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同时, 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了。那么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持力量从何而来?我们认为它主要来源于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健康人格。而这些正是德育所追求的。

素质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 注重学生潜能开发为特征的教育。一般来讲, 人的潜能包括认知潜能和个性潜能, 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可以统一到个体心理素质这个载体上来。通过德育, 致力于健心的目标, 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潜能的激发。只有当个体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拥有健康的人格和优良的个性的时候, 才能保证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增加自己的实践本领。由此可以看出, 个性潜能中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才是学生潜能中的核心部分。

三、素质教育下德育的开展:方法与对策

要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需要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其中, 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要依据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来进行合理地设置, 明确原则、要求、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第二, 协调各阶段的德育目标, 既有不同的侧重点, 又能保证良好的衔接。第三,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 德育内容需要不断调整。

大力加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德育工作的状况和效果如何, 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和思想道德修养密切相关。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就像丝丝春雨, 润物无声, 尤其对于“向师性”明显的小学生来说就更是如此。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就说:“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 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

结合社会实践。长期以来,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 对学生的德育不可谓不重视, 然而总的来说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 可能是在以往的学校德育中, 过分地侧重德育理论的讲授, 却忽视了原本非常重要的德育实践, 造成德育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动为相互脱节的状况。要改变这种局面, 一方面在德育理论讲授的过程中, 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实际, 避免空洞无物, 沦为说教, 另一方面要加强德育的社会实践, 理论应用于实践, 接受实践的检验, 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学校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课外学习、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务劳动、普法宣传等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集体观念、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学校、社会要统一起来才能优化德育环境。德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一个系统工程, 三者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最基础的家庭熏陶是潜移默化的, 最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是重点, 最广泛的社会锻炼是得以成功的关键。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和影响须有机配合, 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影响。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进势在必行, 既对德育提出了新要求, 也为德育的新发展提供了契机。素质教育与德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两者具有相通共生的关系。在素质教育的视域下探讨小学德育开展的策略, 对于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和可接受性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德育

参考文献

[1]兰刚.德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J].重庆师专学院, 2001, 6.

[2]李子民.创新德育模式, 注重德育实践[J].东莞教育管理研究, 2006, 1.

[3]高纪平.德育: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J].基础教育参考, 2011, 7.

[4]邱伟光.新世纪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之再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 2001, 1.

篇4:小学下学期德育总结

关键词:德育课程; 生活德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41

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个部分,它的进程与整个课程改革的大局面相互推进。针对德育课程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不足,我国现有的德育课程整合原有的课程,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课程的发展趋势,对以前的《社会》、《生活实践》等进行重新编排、组织,最终形成了在小学 1-2 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在 3-6 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设计。现有的德育课程所坚持和呈现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

一、德育课程观的转向

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是内在相连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在生活之外进行。原有的德育教材和教学过程往往只见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未见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和学生的体验活动。这正是现代德育的困境所在,我们亟须一种新的理念来引导德育课程的转向。新德育课程建立在学生的生活之中,课程设计注重儿童的理解、体验和实践。正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都立足于儿童的日常生活,课程内容的选择回归真实问题,把生活作为构成课程的重要素材,把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还原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之中。儿童的生活既作为课程的出发点、立足点,同时也是归宿。著名学者高德胜认为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课程,必定要有“生活的逻辑”[1]最早运用生活世界理念和思维来研究课程问题的学者派纳(Pinar,W.F.)认为,“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2] 课程设计只有给予学生相应的、足够的体验空间,使每一个人都能首先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每一位学生才能发现并认识自己。儿童通过体悟、反思的方式而不是“被告诉”的方式来获得对个体或社会生活的意义,德育活动的设计注重儿童自我的理解、体验和参与。

二、生活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程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都已明确了现代德育课程的性质,包括“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其中,生活性是第一特性,课程标准中这样描述到:“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3]整合后的课程是一门实现了经验性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综合课程。德育课程改革推动的一项成果就表现在德育教材内容的重新编写上。

(一) 课程内容选编原则

1. 德育课程内容遵循真实性原则

新课程的根本与独特之处就是它“表征课程的生活属性”。[4]它不同于以往的德目教育,不是以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而是追根溯源,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出發,选取儿童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片段和场景作为学习内容。道德定是在人的的生活当中,这是制定新课程贯穿的一个基本理念。新课程在直面儿童的生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这体现了德育课程的生活化价值取向。“品德与生活”课(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课本中,1~2年级教材内容选择从儿童生活出发,伴随着儿童的真实生活,课程也随之展开。从儿童入学开始,到与伙伴相处,进入集体生活,再到与大自然接触。可以说,德育课程的内容都与生活相融。儿童的生活就是课程。一年级(上)第一单元为“我上学了”,本单元是给刚入学的儿童上的第一堂课,这不仅是课程安排的需要,更是儿童学会在学校中生活所必需的。所以说,德育课程起源于生活。本学期末即为寒假,是中国的年假,所以学期最后一单元内容为“过新年”,在课程中提前把与“新年”相关的东西教给学生。这样,不仅完成了课程目标,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儿童更好的生活。这样的课程是为生活服务的。接下来的课程中,涉及到儿童如何进入一个小集体生活,如:“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我在集体中生活”、“让家园更美好”等;还有关于儿童与自然的课程,如:“走进大自然”、“金色的秋天”等。课程设计路线都以儿童自身的生活标准为参照,从儿童世界入手,开展德育课程的内容编排。新课程中的德育素材都围绕着儿童,包裹着儿童的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儿童最欢快的活动,他们的生长并不是外在强加到身上的,“而是活动自己做的东西。”[5]所以,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如:进入新学期、交新朋友、成为少先队员、健康饮食等等,都作为课程内容的主题编入教材。新课程重视用现实生活中现实性的、情境性的题材去感染儿童,吸引儿童,从而引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2.德育主题多创设情感体验的生活化情境

孩子们各不相同的生活历史背景是每个进入教育领域的人都不可忽视的内容。是否懂得“儿童的生活意义”与我们能否在与儿童相处过程中作出“恰当的教育判断和行动”息息相关。[6]教材中设计的生活事件,旨在为学生营造感受、体验的条件和氛围,教学便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各种情境化的活动中推进体验性学习。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家庭、学校、社区与家乡,都是学生生活的领域,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实现主要是在这几个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进行的,是通过学生与各种互动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新课程的内容主要以此为线展开编制。三年级(上)第一单元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主题,总括了这几个不同的生活领域。接着就是具体性的主题内容,有关于学校生活领域的:“我在学习中长大”、“我的角色与责任”;有关于家庭生活领域里的安全、理财方面的:“安全地生活”、“花钱的学问”等。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主题,对“家乡”做了整体性的概述。接下来三单元的主题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具体方面,有:“生产与生活”、“交通与生活”、“通信与生活”。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课程的内容或是围绕学生现在的生活领域,或是他们即将接触的、未来切实需要了解的领域,课程的前瞻性意义可以由此看出。endprint

(二)课程组织的原则

1.课程组织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

儿童天生喜爱游戏、童谣、图画、故事等,这些多元体裁都作为教材内容的载体被编入课程中。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框架为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则以“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六个学生的生活领域一以贯之。课程从儿童独特的视觉和自身世界出發,遵循用儿童自己的方式观察、体验生活的课程原则。

2.课程组织为学生“留白”

新课程坚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新教材编写以游戏、讨论、交流、现场调查、资料调查、实践性活动、参观访问、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等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每单元内容的编排,主要以图画形式展现,将道德规范与道德行为贯穿其中。每个主题都会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由展示自我表现与自我感受的空间,如教材中留有供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卡、访谈记录、自制卡片、画图画”等空白处,以供学生自我发挥。这样“留白”,更有利益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学习中。在德育过程中,也通过道德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趣和探究生活的能力。

三、现代德育课程观

现代德育观和德育课程理念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德育的根本作为是引导人进行生活的建构。人只有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回到真实的道德情境中, 才能积极自主地思考、发现、理解和领悟道德才能形成内在的道德自觉。我们把“生活世界”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就要在教育这一土壤里赋予其独特的理解和涵义。首先,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既不是说学校德育就要抛弃、否定“科学世界”和科学知识教学[7],它否定的是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则到规则的道德学习方式;它也不是说把道德教育局限在日常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经验中,而是以此为背景和线索,引导儿童学会关注自我,关心更广阔的生活的意义。生活德育理念并不是要针对或批判某一理念,它是给德育课程和德育教学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向,把人即儿童放在了德育的重要位置,要真正实现的是人的回归。当然,评价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要看其进入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后的效果和意义。所以,对现代德育课程理念的反思与探讨,不仅仅要从理念构想和设计来看,更要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生活德育与德育课程的创新[J].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

[2] 郭元祥.教育的立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12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篇5: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培养具有时代精神与创新意识的新一代为目标,参考《安海镇教委办20xx年春季德育工作意见》,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20xx年春季>工作计划为工作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的宗旨,继续走“学先锋、讲奉献、履责任、求发展”的校园发展之路,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构建“和谐学校、幸福教师、文明学生”„„一学期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素养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期初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开展师德专题讲座、利用每周一教师例会学习教育改革前沿、组织签署《晋江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承诺书》等各种有效方式,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学习教育书籍活动。教育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开创师生共同进步的新局面。本学期教委办义赠所有教师人手一本教育读物《做卓越的教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活动方案,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提高教师学习能力,培养一批批“学习型教师”。

二、狠抓常规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1、落实“五规范管理”。开学初,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要求,并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细化,加强针对性,突出指导性,增强可操作性。引导学生重温《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校纪班规,进一步完善细化如仪表礼仪方面、卫生习惯、保洁意识、节约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细则要求,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做出明确的指导。

2、扎实评比制度,培养得力干部。在学期中,学校沿用《前埔小学卫生、纪律评比细则》和《每天进步一点点》,少先队大队部召开期初会议,选拔劝导队员、督导队员等检查小组,每天进行纪律卫生评比,每周发放流动红旗,培养学生的“五资”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

3、推动责任文化,务实内涵发展。本学期我校仍坚持“抓家校合作,扩展德育工作影响力,充分利用家长会、电话沟通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观念;抓课堂渗透,推动全员育人,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对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民族精神等主题德育;抓德育阵地建设,落实习惯养成,清华班级文化建设、开展班级文化评比、课后尊师提示语广播、弟子规广播解读等。

三、丰富学生活动,锻炼学生能力

本学期,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了升华,使学生们的知行得到了统一,好习惯在他们心中生根开花。

1、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暨“学雷锋”活动、首届小学生“泉州南少林五祖拳健身操”会操比赛、“我与中国梦”主题教育,开展“日行一善”践行活动,将日行一善落实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善行,让校园处处有善行,人人做善事。组织开展情系雅安帮扶助残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2123.8元,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将《弟子规》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化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与规范言与行有机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如:参加“融福杯”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荣获女子团体第四名、许冰凝荣获第十五届“工行杯”校园歌手卡拉OK赛三等奖,许思诗荣获英语口语比赛三等奖、李敏荣获教学点“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主题>征文一等奖,许林林荣获可慕教学点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二等奖、许奕枫荣获第三届校园灯谜比赛三等奖、许瑞林、吴谋忠荣获“双飞燕杯”少儿棋类比赛二等奖等。

3、继续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严格落实“健康第一”的方针和“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继续抓好升旗仪式与广播体操的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大力推动“21”(两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技能)等校园文体活动普遍开展,切实提高学校体育、艺术等学科教学质量。

4、抓好法制、>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以法制教育月契机,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系列活动。学校通过晨会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宣传,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了法律意识。其次经常性地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心理偏差、解决心理障碍。开放“阳光对话”,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同时做好保密工作。

5、延续“校友文化”。今年校六一文艺会演中,继续开展每年一度的“写信给20年后的自己之时空胶囊封存仪式”等系列感恩教育活动,打造浓厚的校友文化,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下学期工作思路

1、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打造学校精干强悍的德育力量。

2、组织好各中队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深入贯彻落实“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

3、利用学校周边资源,思考创设学校特色活动。

总之,德育工作任重道远,要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上新的台阶,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决心在各项德育活动的开展中既开拓创新,又持之以恒,共同开创我校灿烂的明天。

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二)这一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校长室的带领下,继续坚持“追求完美道德,发展个性特长”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从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入手,创建了安全和谐校园和优良校风,取得了较好的德育绩效,并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现将这一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育人责任

1、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部门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在每周三的教师例会上进行师德规范和师德精神以及教育理论和教育技巧的学习,使全体教育工作者明确育人任务,积极主动做好德育工作,促进德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2、强化全体教师的责任感,规范班级管理工作。使班主任有责任感,班级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实效化。而副班主任做到默契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分担一部分工作。并根据各班管理情况评选优秀班主任。

3、继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做好鼓号队的更新工作,补充完善鼓号队成员;做好少先队大队干部和值日生、礼仪队员等的梯队培养工作。并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做辅导员的得力助手。

二、强化教育管理,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抓好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卫生教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做到校园内外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意外。

1、与分管安全管理的领导联合,每月开展两次消防逃生演练,逃生演练有长期的应急预案和每次的演练安排,并有计划地实施。做到事前有安排、事后有总结。在演练中以注重安全为首位,确定各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做到有序撤离,有老师跟踪保护。

2、以预防传染疾病、交通、溺水、火灾、拥挤踩踏和防拐骗事故为重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队会、集体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墙报等阵地,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制作宣传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如在学期初,与街道合作,请来区十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举行“春季传染疾病的防控”讲座对全体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做好晨检,作到杜绝传染病传播。在五月和六月分别开展了控烟和禁毒宣传活动和中队主题活动,得到家长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三、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1、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德育氛围,推进了文化阵地的建设。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班级宣传栏,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同时做好常规工作,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2、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突出趣味性、娱乐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体艺科老师和少先队大队部协助下,以及在全体老师的一致努力下,成功举行了“第一届xx小学足球文化节”、“与经典同行与艺术为友”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春游、第二届xx小学“校长杯”班际足球赛、“迎六一”儿童节游园和“国际环境日”宣传等各项活动

四、塑造亮点,拓展德育活动

1、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中。结合重大纪念日,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如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墙报、>国旗下讲话、德育和少先队主题活动等阵地和途径进行感染、内化和教育。

2、发展学校特色教育,提供展示舞台。学校一向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尤其是在第二课堂中,根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有特色的兴趣组,主要有武术、男足、女足训练、电子琴、围棋、象棋、书法和国画、手工、绘画、小记者和小主持人等29个兴趣班。在学期末,学校还举行第二届“校长杯”足球比赛,每年级决出第一名的班级并进行奖励。

五、密切家校社区联系,构建三维德育网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2、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家校互动格局。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对家长加强家教、心理健康、生理卫生、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家访、电访、信访、网上联系平台(校训通)等形式,使德育深入家庭。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

3、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共同配合,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预防学生进入网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学校的各项重大体验活动;利用校讯通等各种平台,对家长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与家长沟通对学生校内外卫生、安全教育,利用“小手拉大手”的途径对家长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控烟工作宣传等。根据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参与学生教育情况,评选本学年“xx小秀家长”。

4、与社区密切联系。如xx街道办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巩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成果的教育宣传活动,及时完善资料以备上级部门检查;与兄弟学校合作,参与他们主办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南国小学参加禁毒教育游园活动。

5、配合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开展各项活动,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六、今后工作方向:

1、今后尝试开展德育课题的研究并尝试与科研结合,带动德育工作上新台阶,完善管理方法和手段,形成理论。

篇6:小学下学期德育总结

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以班级建设为主线,强化校园各项常规制度,狠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多项活动,我校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班主任工作管理

1、加强管理班主任工作手册使用情况,便于班主任开展工作。本学期,我校根据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管理班主任工作手册的使用情况,在班主任手册中能充分体现出每日德育工作流程、学生表现情况、家访记录、问题学生帮扶记录等内容,教导处每月检查一次,并且针对班主任缺漏的项目及时告知班主任进行整改,这样使班主任便于开展班级工作,同时使班主任的工作明确化,细致化;有利于学生平衡健康发展。从检查结果看,每一位班主任的工作都做得比较细、比较实。其中较突出的班主任有:高灵莉、翟晓敏、褚云召、王存元等老师。

2、做好班级工作的量化考核工作。

本学期,学校以“卫生纪律检查细则”为抓手考核班主任班级管理情况。每周由值周教干、值周老师和值周学干根据检查情况严格打分,在次周的升旗仪式上及时公布考核结果。学期末,依据考核结果定出班主任考核等次,做为班主任管理方面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本学期,班级管理较突出的有:张玲、褚云召、王存元等老师。

二、强化德育常规工作,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1、坚持组织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活动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主,以母亲节、清明 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为契机,教育学生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等良好品质。每次升旗仪式后,由上周的护导老师总结上周卫生纪律检查情况,再由大队辅导员对新的一周提出要求或针对学生情况进行安全教育。这一活动收效良好,让学生们养成爱劳动、文明礼貌好习惯的同时,还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使我们学校的常规管理效果更上一层楼。

2、认真做好“卫生纪律检查”工作,促使学生改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学期,学校少先大队部充分发挥学生自管自理的作用,每天对各班的三操(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纪律、卫生、路队等认真进行检查,次周一的升旗仪式后,由值周老师总结上周检查情况,并提出本周的改进要求。同时设立信息台,公布好人好事,通报违规违纪学生。这些措施的执行,起到良好的作用,学生的行为有明显的进步。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主题活

1、以清明节为契机,组织学生到小火山祭扫烈士墓,并为烈士敬献花圈。此次活动意义显著,使少先队员们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充分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

2、六一儿童节,我校以过一个“有趣、有味、有文化的儿童节”为宗旨,以“飞扬的旋律、欢快的六一”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孩子们过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节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关爱小伙伴的丰富情感,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称赞。

3、以黑板报,画廊为教育基地,每月更新主题内容。如:挫折教育、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等。

4、我校举行了体操比赛,让学生学习和锻炼相结合,不仅能锻炼身体,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集体荣誉感的迸发。学生在代建军老师的指导下,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性特强,训练结果得到中心校的认可,推荐参加县广播操比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本学期初,学校要求各班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各班按照学校要求,布置了画廊,布置了文化墙。学校对于各班的文化建设进行评比检查,在检查中,各班精心准备,展示了班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五、安全工作紧抓不懈,确保一学期无安全事故发生。

本学期,学校利用国旗下活动、班会、节假日放假前,都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结合每月的工作和实际情况,每月进行一个安全主题教育。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日常教学中安全工作也始终不放松。每天值周教师提前30分钟到校,巡视校园,检查班级情况;每天放学组织学生排路队,老师护送学生出校门。向家长下发安全通知书,合力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

当然,在这几个方面仍存在问题:

1、学生吃零食现象严重,随口吐口香糖,随手扔垃圾;

2、文明礼仪还有待改善;

3、自我管理的能力差,责任心不强。

4、爱护公物的意识差;

5、教导处对于违纪学生未进行有效的处罚和教育,各项工作有布置,但指导与检查工作未跟上。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今后我们将不断努力,使我们中心在各方面都取得可喜的进步。

上一篇:校讯通教师使用手册下一篇:父亲节送爸爸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