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说课稿设计

2024-04-13

《趵突泉》说课稿设计(精选6篇)

篇1:《趵突泉》说课稿设计

趵突泉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趵突泉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趵突泉说课稿1

《趵突泉》是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篇选学课文。作者老舍用浓墨重彩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与趣,读了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为文眼,向读者展现了趵突泉泉水清鲜而纯洁,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息,;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动人画面。文中单单一个“冒”字就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欣赏;值得推敲直至存入脑海,所以,我在本堂上主抓这个“冒”字来教学,让学生体会趵突泉独一无二的特点—冒。

老舍是位语言大师,他用生动、纯熟、富有表现力的笔触把昼夜冒涌的泉水展现在读者面前。教学这篇课文,就要从词中品句,句中品文,文中品法,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来感受句子的意思,进而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根据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对文字所蕴含的内在实质的把握还是较浮于浅层。因此要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来理解文中所描绘的趵突泉的特点以及感受它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我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边读边想,学习作者由表及里观察景物特点的方法。

3、抓住重点句子,感悟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体会语言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灵活运用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经常说阅读是个性化认知的过程。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文章的方法,主动理解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事物,揣摩感情,达到对课文深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形成自主学习、构建新知识的过程、方法和习惯,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为指导思想,教学环节如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呢?

2、你们去的地方真多,今天我们一起去济南的趵突泉游览一番。

3、揭示课题(板书),简介趵突泉。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

2、课文讲了趵突泉哪两个方面?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说体会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

2、泉水有什么特点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特点的?

3、“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这句话怎么理解?说说体会。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游览趵突泉,看看它到底是怎么美。

2、自由读。

3、作者笔下的大泉是怎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4、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什么感受。

5、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怎样呢?自由朗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突出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完了大泉,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小泉,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师读。

2、文章通过什么来表现小泉的有趣?(点拨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

3、启发大家想象,水泡还会有什么样子?

4、写话训练

5、有感情地读。

三、总结

学完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虽然在预设时考虑周全,但在实施过程中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一堂课下来,静心思索,感觉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

其一,借班上课,对学情不够了解,没有很好激发学生的热情;也没有恰当处理好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这都是我以后向各位老师学习、思考探索的问题。

其二,课堂的调控还很缺乏,对于学生的精彩回答没有很好地引导,使课少了亮点。

其三,教师的评价很贫乏也不够及时。在课上,我有点吝啬,对于学生精彩的评价,没有给予很好的点评。

其四,教师在整堂课中话还是太多,使学生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应该压缩老师讲解的时间,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心读书,在书上读划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

其五,在本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课文读得还蛮多的,但读的方式还不够多。

感谢大家耐心地听完了我的课,敬请大家对我的课堂教学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好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趵突泉说课稿2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老师讲述乾隆皇帝到山东济南的游玩时,看到趵突泉的美景,心血来潮,提御笔封此泉为“天下第一泉”的故事。还有人说“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真的这么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爷爷写的《趵突泉》。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学生带着要求学课文(拼读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把课文与图片对照,想想文意)。

2、交流自学情况:课文写了哪两种泉?多少个大泉,多少个小泉?是怎样的大泉,又是怎样的小泉?

三、抓住结构,概括段意

抓住“大泉神秘”“小泉有趣”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研究:⑴ 课文分段;⑵ 段意的概括;⑶ 主要内容的归纳。

四、专题研究,理解课文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合作形成“研读专题”,围绕怎样感受作者对泉的喜爱之情,请你任意选择你觉得最生动的一处讲析给大家听。

1、教师先指导一处以作示范,让学生明白应当怎样讲析。

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划出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或最能体现作者对泉的喜爱之情的句子,“研读”领悟这些关键词语的特别含义,“赏读”体会作者对泉的喜爱之情。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教师巡视指导,掌握自主研读情况。

3、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学生把这个自读过程具体说出来参加课堂交流;教师随机作点拨、深化和评价。

五、开放阅读,升华主题

1、课件出示课外阅读资料--《趵突泉简介》《济南为什么泉多》等,让学生阅读。

2、查找有关天下第一泉及千佛山、大明湖的资料,并阅读交流。

3、泉,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并不陌生。然而,在语言大师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美。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观察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一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趵突泉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趵突泉》是四年级下期语文教材的一篇选学课文。作者老舍用浓墨重彩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与趣,读了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为文眼,向读者展现了趵突泉泉水清鲜而纯洁,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息,;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动人画面。文中单单一个“冒”字就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欣赏;值得推敲直至存入脑海,所以,我在本堂上主抓这个“冒”字来教学,让学生体会趵突泉独一无二的特点—冒。

老舍是位语言大师,他用生动、纯熟、富有表现力的笔触把昼夜冒涌的泉水展现在读者面前。教学这篇课文,就要从词中品句,句中品文,文中品法,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来感受句子的意思,进而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根据我对我班学生的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但对文字所蕴含的内在实质的把握还是较浮于浅层。因此要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来理解文中所描绘的趵突泉的特点以及感受它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我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灵活运用合理地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课时教学,我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后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在学习鲸的呼吸这部分内容时,我还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在学习鲸睡觉这部分内容时,我还让学生通过想象,然后在电脑上画出它的样子,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我还不以学生学懂这篇课文为满足,更以这篇文章作为知识的窗口,让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鲸,于是我让学生进行网上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四、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为指导思想,教学环节如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

生朗读,指导朗读“趵”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一起去领略趵突泉的神韵所在。

解释“趵”: 跳跃;[水] 往上涌

二、自读预习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大声的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这是一眼这样的泉。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这是一眼 的泉”

三、片段选读 精心开辟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下列语句:

①“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圈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

指名读 齐读

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

抓住句中的“见方”、“偏西”、“ 流向”体会大泉的形状、位置、流向。

(2)出示句子“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指名读 齐读

解释“昼夜”、“翻滚”( “翻滚”可以用手势代替。)

“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指大泉永远不停的翻滚。

读出大泉的持久和持续不断。

指导读 个别指名读

创设情景读:当我们站在翻滚的大泉旁的优雅别致的小亭中,你看到的是:“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3)出示句子: “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① 抓住“纯洁”“活泼”“鲜明”理解大泉的清浅。

② 抓住三个“冒”理解泉的活力和泉的翻滚。

1).注意“冒”的字形

师:这个“冒”字很特别,上面是个“冒”字头,和“日”不同的是它要写得扁扁的,和“曰”不同的是它中间一横和封口的这一横既不挨着左边一竖,也不挨着右边的横折。请大家把这个字写3遍。

2).理解“冒”的意思

师:“冒”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生回答指可能:往上窜 翻滚 跳跃 奔腾 钻

3).主干问题: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

师: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不急着说,把这一段好好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交流各自的想法。(学生讨论后出现多种说法。)

生可能回答如下:

生1:因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个“冒”。

师:(指图)一个泉眼一个“冒”,三个泉眼三个“冒”,冒,冒,冒。那如果有五个泉眼呢?那就用五个“冒”?冒,冒,冒,冒,冒?八个泉呢?所以,你的说法乍一听挺有道理,仔细一想,有点牵强。

师:不过,你提醒了大家趵突泉一个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有三个泉同时在冒。

生2:作者用了三个“冒”,还让人感觉泉水冒得时间很长很长。

师:读这段文字,你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

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师:是啊,这是一眼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的泉读“冒、冒、冒。”

师:这是一眼永远不感到疲乏永远不停息的泉读“冒、冒、冒”。

生3:作者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泉水不断往上冒,冒得很高,速度很快。

师:说的有道理,根据他的回答来读一读“冒、冒、冒”(注意读时速度快一些,节奏鲜明。)

生4: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到这泉水很有活力。

师:说的好,这是一眼有活力永不停息的泉读“冒、冒、冒”

指导读

师: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七年,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炎热的夏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凉爽的秋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去看趵突泉,它还是在--冒,白天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晚上去看趵突泉,它也在--冒。所以数次游览趵突泉的老舍在文中这样写--(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学生练读

学生汇报读

趵突泉昼夜如此的冒,一年四季如此的冒,十年也如此的冒,一百年也如此的冒,一千年也如此的冒,师:我感觉这里用三个“冒”,配合前面的三个“永远”和 “一个好像永远”,读起来很舒服,很有节奏感,我们一起在来读一读来体会一下老舍先生的语言美。

用“永远……永远……永远……好像永远……”句式说一句话。

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是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句子“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抓住“神秘”来理解冬天的大泉的美和神秘。

指导朗读

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个别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平时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和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大自然的震撼。

四、 自学小泉 感受有趣

文章除了写大泉的美,还写了小泉的美,自学课文第四段感受小泉的美。

自学点拨:①小泉涌出的水有什么特点?

②理解词语“斜放”“攒”。

③理解并能运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五、 总结全文 感受文美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课外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本文的描写方法写一篇景物文章来歌颂家乡的美景

七、板书设计

趵突泉

平时:翻滚 纯洁 活泼 鲜明 活力

冬天:神秘

八、评价和总结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随时给出评价反馈,课时结束时,教师对本科的内容和目标完成的情况加以总结,激起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的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

2、从学生的朗读方面来进行评价,本堂上我抓住学生的认读和诵读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并激发学生的朗读能力。

3、就文章的描写方法来总结全文。

趵突泉说课稿4

说教材

《趵突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的一篇选读课文,应该与第一单元主题“奇妙的大自然”相吻合。作者老舍用浓墨重彩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与趣,读了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向读者展现了趵突泉泉水清鲜而纯洁,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息,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动人画面。作为大家的美文,可供我们选择教给学生的内容很多:从结构上的“总-分”到段落上的中心句,从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到修辞手法的运用,从遣词用语到标点符号的使用等,都值得推敲与赏析,如文中单单一个“冒”字就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欣赏。但我们无法在一堂课内做到完美。我们能做到的是“一课一得”,完成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力争让阅读与写作交融渗透、语文能力与情感熏陶同步提升。所以,我在本堂课教学上,主抓“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这句话来引领教学。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在文章表达方法的领悟力还有待指导,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难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但信息技术教学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以读代讲法,能帮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领悟;自学法、合作学习法,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群文阅读法,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视野。故用之。

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我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词语。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说理念

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渗透群文阅读意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说流程

课前游戏,走近趵突泉;

检查预习,感知趵突泉;

聚焦重点,品读趵突泉;

仿说仿写,补白趵突泉;

拓展延伸,再见趵突泉。

说设计

题目是趵突泉,板书设计尽可能简洁、明了,突出趵突泉的特点。

大泉:永不停息活力

趵突泉美

小泉:多姿多彩有趣

趵突泉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能有幸和大家共聚一堂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研讨交流,我倍感荣幸。同时,面对领导的要求和各位的期待,我也深感惶恐。黄铺中心小学的周校长一再要求,让我做个讲座。实不敢当!下面,我就今天的课堂教学说说我的一些理解与做法。我的说课将从说教材、说理念、说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流程、说板书六个方面展开。首先,说教材。

一、说教材

《趵突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的一篇选读课文,应该与第一单元主题“奇妙的大自然”相吻合。作者老舍用浓墨重彩介绍了趵突泉的美与趣,读了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向读者展现了趵突泉泉水清鲜而纯洁,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息,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动人画面。作为大家的美文,可供我们选择教给学生的内容很多:从结构上的“总-分”到段落上的中心句,从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到修辞手法的运用,从遣词用语到标点符号的使用等,都值得推敲与赏析,如文中单单一个“冒”字就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欣赏。

就这篇本身而言,它是一片选读课文。选读课文怎么上?上什么?我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作为单元主体课文的拓展阅读内容来上。比如,在学习第一组课文《桂林山水》第二课时,在感悟桂林山水特点、作者表达方法之后,拓展阅读《趵突泉》,将阅读《桂林山水》的方法迁移到《趵突泉》,并比较两篇的章法的异同点,作者的语言特点、情感表达等;二是根据课文内容,作略读课文上。譬如今天的教学。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由此可见,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他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那么,我们应如何上好略读课文,使它成为精读课文的有效补充呢?

我只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我大致的做法:一是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收集资料; 二是从问题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本课教学之初,我通过“课文中哪一句话很高地评价了趵突泉?”引出“假如没有这泉,趵突泉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开展阅读。)三是从阅读提示引入,让学生自主阅读;四是从朗读切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接下来,我想说说我运用的教学理念。

二、说理念

读写结合学语文 叶圣陶先生教语文的独当之任——阅读与写作训练,他强调两点:一是语文教学必须讲究方法,要交给学生阅读方法,交给学生写作方法;二是语文教学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行的习惯。

“一课一得”学语文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让课堂精彩、让教学有效,使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而语文课堂教学知识点零碎、内容繁杂,如果每一堂课都面面俱到,那么在有限的课堂内,太多的教学任务只会使学习事倍功半。所以,我们要营造或构建一种简约实在的课堂,让一课能做到“一得”:弄懂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习得一种学习方法等。在这“一得”中在拓展延伸,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具体做法可以是这样的:理解课标,把握标准,确定内容;了解学生,因需而教,因才定教;细读文本,谨慎取舍(目标、环节、方法);关注导语,重视课后练习,适当拓展。

群文阅读学语文 温儒敏教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几篇,这些再怎么经典,他也不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摹本。要真正地学好语文,必须阅读大量书籍,积累大量语言素材,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实现“课内得法,课外增益”。

三、说目标

在这些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根据教材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词语。图文对照,理解趵突泉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会作者描写趵突泉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趵突泉“活力”和“有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所以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难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应该设计教学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虽然教无定法,但教学必须得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篇课文的学习,我尝试着运用以下方法:

1、翻转课堂法:课堂小课堂翻转,沟通课堂内外,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2、信息技术教学法:微课制作、制作、视频、资料等信息技术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群文阅读法:渗透群文阅读意识,通过拓展阅读诗人笔下的趵突泉,从不同视角感受趵突泉的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学生视野。

4、以读代讲法:教学中尽可能以学生的读为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感悟趵突泉的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所以学生将相应地采取搜集资料法、朗读法、读写结合法、课外阅读法等进行学习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以本体教学内容为目标,并就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展开教学。大家都知道,学习写景的是指向欣赏的阅读教学,目的是把学生未发现的语言文字的美发掘出来,引导学生欣赏体验、经历审美过程。它的价值在于这样几个方面:品味语言精妙,透析文脉章法,徜徉意韵情趣,攀登思想高度。根据本文的语言特点和我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我预设了以下教学流程:

五、说流程

(一)微课引领,自学趵突泉。我针对教学内容提前制作微课,通过QQ传给郭月平老师,请她协助放给孩子们看, 以微课引领孩子们先自学,然后在课堂上检验、巩固。

(二)课前游戏,走近趵突泉。游戏是课前热身,激发兴趣,为了解趵突泉资料服务。

(三)检查预习,感知趵突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因为预习时,学生有足够自由的时间去自主认读生字词、熟读课文,可以弥补课堂上时间有限的缺憾。读词语、获门票环节是检查预习,教师的范读课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感,引导他们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感知朗读的节奏美。为后面的朗读铺垫。主抓“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这句话来引领教学。

(四)聚焦重点,品读趵突泉。以学定教,由学生决定先欣赏大泉还是小泉,并以读代讲,通过多元朗读品悟大泉的充满活力的美、小泉形态有趣的美。

(五)仿说仿写,补白趵突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利用文中的省略号进行仿说仿写训练。用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语言去描述小泉的有趣。

(六)拓展延伸,再见趵突泉。 课外阅读也是语文实践活动之一。安排阅读诗人笔下的趵突泉,让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交叉、渗透和整合,连成一体。让阅读与写作交融渗透、语文能力与情感熏陶同步提升。

语文课堂要充分给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受深的内容来表达,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只有让学生充分的读,才会读的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简单地说说我的板书。我反对课堂上教师在板书上花大量的时间。题目是趵突泉,板书设计尽可能简洁、明了,突出趵突泉的特点。

纵观今天的课,我感觉是说的没有唱的好听,上的没有说的好听。啦啦飒飒说了以上这么多,说得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篇2:《趵突泉》说课稿设计

应老师在教学时直奔主题,每一环节的目标很明确,主要抓住了趵突泉的水、大泉的好和小泉的趣这三个重点进行教学。

第一步,一开课,应老师由三个词入手,明为检查字词,实为反馈预习情况。学生若预习过课文很自然地就能得出这三个词之间的联系,就在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同时也把重点放在了本文的中心趵突泉。接下来,应老师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这也是预习作业之一,通过查找资料拉近了与趵突泉之间的距离,课前就有了一定的印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他们提出在预习时碰到的难写字词,并有他们上台说说注意点,既加深了自己的识记,又给予其他孩子提醒,有他们指出更贴近实际,老师再进行适时的补充。

第二步,抓住“这是一眼的泉”初读课文。在之前的初印象前提下对文本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炼了文中的关键词,聚焦大泉的好和小泉的趣,细细品读。理解趵突泉的特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学生学习泉水一部分时,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从句子中提炼出重点词语,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感悟。如应老师紧紧抓住大泉的`昼夜翻滚、生生不息的特点进行重鼓敲击,作者为了活现泉水上冒的形态,用了一组排比句,写得细腻传神。抓住“冒”通过反复地读去体会它的爆发、持续和速度。

篇3:老年人的饮食与健康说课稿的设计

1 说“教材”

1.1 分析教材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出版, 吴丽文主编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老年护理》。该教材突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特色, 以项目任务为载体, 以行动导向为目的;突出职业能力,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强化人文于一体。据统计,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60%都同时患有2种甚至是2种以上的疾病, 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这些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老年人的饮食与健康”是《老年护理》第3个模块中的第1个子模块。将该模块安排在《老年护理》的前部分, 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的顺利进行, 目的是为学生将来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1.2 确定教学目标

老年人的护理重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而健康的饮食是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根本。笔者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3个方面: (1) 能力目标:能根据老年人营养素需求的特点, 针对老年人营养摄入的影响因素, 为老年人制订营养、健康的食谱, 保证老年人的营养供给;具有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2) 知识目标:掌握老年人对营养素需求的特点, 了解影响老年人营养摄入的因素, 熟悉老年人的膳食制订原则, 学会制订老年人的营养食谱。 (3)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 能理解老年人、尊重老年人、同情老年人, 并尽自己所能关心老年人的健康, 养成学生严谨的学习和做事态度。

均衡营养的摄入是保证老年人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 可是老年人却经常出现营养摄入不均衡的问题, 如何帮助老年人健康饮食是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思考和掌握的知识, 因此, 笔者确定教学重点为:老年人的营养素需求特点, 老年人营养摄入的影响因素, 老年人营养食谱制订的原则。教学难点为:老年人食谱的制订。

2 说“教法”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 使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

2.2 案例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相结合

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由过去的以听为主, 转到自主参与式的以思考为主;变“被动苦学”为“主动乐学”。通过角色扮演法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变“抽象理论的难学”为“身临其境的易学”,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3 启发提问与奖惩相结合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杜绝学生上课睡觉或缺课现象,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的习惯。采用启发提问引导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奖惩相结合, 答对者在期末成绩中加1分, 答错或缺课者扣2分, 促使学生在学到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 培养其严谨的学习和做事态度, 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2.4 多媒体教学手段

为实现“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 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灵活运用案例、图片、挂图及教学短片等手段进行教学, 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

2.5 教学资源的选用

包括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和电教光盘、课件的准备、不同版本的《老年护理》教材及网络资源。

3 说“学法”

3.1 学情分析

笔者教的是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 学生文化基础较好, 学习主动性、理解能力、迁移能力也比较强。老年护理在最后一学期开设, 此时学生已有了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

3.2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分组讨论:不断引起学生的探索、发现以及想象, 引起学生兴趣, 使课上得生动、活泼。

现场扮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及价值观形成。

作品展示:有利于学生正确认知和操作技能的养成。

互评互改: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说“教程”

笔者计划用2个课时 (90分钟) 来完成教学任务, 共分为6个教学环节。总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5分钟) →讲授演示 (35分钟) →综合实训 (30分钟) →考核与评价 (15分钟) →小结 (3分钟) →能力拓展 (2分钟) 。

4.1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5分钟)

教师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因此, 笔者用与老年人饮食有关的视频引出教学内容, 将学生带入职业情景之中, 提出问题“什么是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饮食?”“老年人的营养摄入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你能为老年人制订健康食谱吗?”让学生进行讨论, 引出新知识, 并用3个问题将教学内容分解成3个任务。

4.2 讲授演示 (35分钟)

第一个任务:老年人营养素需求的特点。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清晰的语言讲解, 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再利用富含各种营养素的精美食物图片进行提问,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第二个任务:老年人营养摄入影响因素的评估。通过各种图片使知识点 (生理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 更加形象化, 加深学生的印象。并结合案例进行分组讨论。

第三个任务:食谱的制订。导入视频“西木教授谈老年人的健康食谱”, 使学生对老年人的健康食谱形成初步认识, 提供“等值食物交换份表”挂图, 针对视频内容, 让学生各自为60岁老年人制订一日的健康食谱, 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完成食谱后, 让学生对比老年人的营养食谱制订原则与方法, 看看自己的食谱是否符合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对于重点和难点要采取重复强化, 配合多媒体展示等措施, 鼓励学生质疑提问以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

4.3 综合实训 (30分钟)

模仿职业工作环境, 将学生按座次表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选1名学生扮演老年人, 其他学生扮演护理人员, 对这位“老年人”进行营养摄入影响因素的评估, 并根据老年人营养素需求特点, 参照老年人营养食谱制订原则与方法为其制订食谱。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制作完毕, 每个小组派1名代表上台展示作品, 请同学互评互改, 教师总结,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将整堂课推向高潮,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步提高。

4.4 考核与评价 (15分钟)

用案例来考核, 用“老年人营养食谱制订评分表”来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应在学生出错时多鼓励, 树立其自信心。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收集反馈信息, 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4.5 小结 (3分钟)

对讲授演示环节3项任务的要点进行小结, 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4.6 能力拓展 (2分钟)

给出一个案例, 要求学生为案例中的老年人制订1周的营养食谱, 并要求食物不能重复, 下次上课前交, 作业将纳入期末成绩。

总之, 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与拓展,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的饮食与健康,说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前进.说课——医学临床课老师必备的基本技能[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1 (2) :76~78.

[2]廖桂香, 赖优良, 朱佳.家庭评估说课稿的设计[J].中华护理教育, 2010, 7 (6) :281~282.

[3]亚冬.说课也要“说学生”[J].辽宁教育, 2005 (11) :9~10.

篇4:《设计表现图》说课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95-0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第六章第一节《设计表现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内容就本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教材的基本内容是技术设计。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能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原则,方案的构思方法以及常用的创造技法等内容,学生已经可以着手去设计想要的作品,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设计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就是本节课(技术语言、草图的绘制)的作用。表达和交流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功完成设计过程的途径、方法和保证。设计的表达和交流有它独特的语言,不同种类的语言往往适合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功能。所以说这节课在整个技术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位置。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用恰當的方式与他人交流。(2)了解草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绘制草图来表达设计意图。

【过程与方法】

(1)能积极参与各种技术语言的分析过程,懂得各种技术语言的特点。(2)能在实际技术活动当中用不同的技术语言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技术语言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的习惯。(2)通过草图的绘制,提高规范作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作图习惯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技术语言的含义、种类和用途,掌握绘草图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将设计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身心渐趋成熟,逻辑思维趋于严密,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能够和同学一起进行一些问题的探究、讨论和交流。因此,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巩固和应用。

三、教法学法

1.教法:本节涉及的知识概念不多,难度不大,但要求较高,如果仅仅以阐述知识点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兴趣,所以主要采自主合作与讨论探究、对比与分析,理论与实践、展示与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也突显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新课改理念。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为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参与者,采用自主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对比分析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给他看一个物体(房屋模型或其他物体),其他同学不看。请上台的同学用语言或动作传递该物体的信息,不能说出该物体的名称,请其他同学猜是什么物体)

2.新课学习。根据新课改把课堂交给学生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学习分为以下四个模块,即自主合作与讨论探究模块、对比分析与加固补充模块、理论与实践结合模块、展示与评价模块。

(1)自主合作与讨论探究模块。在学生学习了技术语言的概念后,需要学生掌握技术语言的种类和用途。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技术语言,所以我就从实际生活当中提炼出9个问题场景,分配给每个小组一个题目,根据题目的实际场景,总结三种以上的技术语言,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小组内承担的任务量不大,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挖掘和探究技术语言的概念及种类,能有效的完成本组的讨论任务。

(2)对比分析与加固补充模块。在小组发言的同时,我会将小组的讨论结果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并且有意识的进行归类,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不做评论。然后告诉同学们我下面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和案例给大家展示8种常用的技术语言,请同学们结合本组的讨论结果对比学习,看看我们的讨论结果是否正确。同时加固和补充我们缺失的知识。这个模块采用有趣的图片、场景给同学们以直观的视觉效果,同学们可以轻松的完成知识的对比学习。充分的理解了常用技术语言的种类以及应用,总结出技术语言的特点。这也就攻克了这节课的难点。

(3)理论结合实践模块。在同学们掌握了技术语言的种类后,我们抽出常用技术语言图表中的草图绘制给同学们具体讲解和实践。这也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也是技术设计中设计思想表现常用到的形式。用ppt给同学们讲解草图的分类,草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以及基本图形的画法。在同学们了解了草图绘制的理论后,要求同学们以设计一款自己的台灯,把设计想法用草图绘制出来。通过这个模块让同学们积极动手,结合草图绘制的理论知识,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掌握草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4)展示与评价模块。在指导学生绘制草图的过程中,选择一些画的好的同学,让他们通过投影仪给同学们展示和讲解他的作品,其它同学对展示作品的画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在这个环节中,抓住同学们勇于表现自己的心理,同学们会积极准备并认真学习绘制草图的步骤和方法,希望能给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同学们的自己评价,学生容易接受,且可以帮助同学们发现自己作图过程中的不足,提高规范作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作图习惯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3.课堂小结:

通过堂课小结再次展现技术语言的种类和特点,让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的实现了新课改把课堂交给学生的要求。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分组讨论、对比分析、展示评价等形式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

篇5:说课稿说课 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陈雪娇,我说课的题目是《欧姆定律》。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模块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由“欧姆定律”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两个核心问题组成,是对《电流》《电动势》等电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对下节串并联电路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学习高中电学知识的一个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不断提高,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了电流、电动势知识,有对U、I、R关系的好奇心,想通过自己动手,体味成 功的乐趣!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阻的定义,理解欧姆定律

掌握利用分压电路改变电压的基本技能

知道伏安特性曲线,学会一般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流与水流的类比,培养学生 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

经历探究导体电压和电流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U-I图像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的方法

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4、重点难点

根据前面分析我将重点确定为: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难点为: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

二、教法学法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演示实验启发式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还采取提问法,讨论法作为辅助。学生主要采用观察,讨论,分析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并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分组的原则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

1、上课开始,通过回顾旧知,提问:初中所学的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和电动势的定义是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

2、情境引入:视频展示水瓶上两孔的水流随水压的变化。并问学生:高度不同的两个小孔,谁的流速比较大?学生从视频中很直观的看出高度低的小孔流速大。这个时候要追加提问:你是怎么的出这个答案?学生们可能会不同,但不管给出什么回答,都要找出合理之处给予肯定与表扬。这个时候老师给出答案,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通过水平射程的长短不同得出答案。紧接着让学生进行类比回答:由水压、水流类比电压、电流,你会有什么样的猜想?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实验探究。

3、探究新知:将学生分为4个人一组。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怎样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当一个物理量受到两个变量的控制时,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我们必须先控制一个变量,才能研究另外一个变量对物理量的影响。让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这种实验方法。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思路:当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当电压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这里要让学生注意研究对象的变化、同一性和同时性。

接下来引导学生如何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同学们根据所给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分压和限流两种方法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确定这次实验的方法为分压。

接下来是我的讲课时间

在每张实验桌上我都放有四张表格,表格的内容有实验数据和计算数据。请同学们将所得数据填到表格中,填写完数据之后,小组讨论实验数据与计算数据的关系,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我的讲课完毕,下面继续进行我的说课,在每个同学的手中课前都发了一张坐标纸,我们把横轴表示电压U,纵轴表示电压I,我会让学生将所得数据通过描点的方法记录到坐标纸上,并连接起来,让学生分析并讨论所得的图像;另外我会随机挑选两个小组的两名同学,让他们到讲台前把他们的实验数据填到EXCEL表中,拟合图像,可以得到U-I图像。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使得到不论电压U和电流I怎样变化,比值U/I是恒定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比值U/I是一个与导体本身有关的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两端的电流无关。当U一定的时候比值U/I越大电流越小,这个比值反应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定义它就是导体的电阻。并得出欧姆定律。

五、板书设计 板书分为两部分,左边是本节课核心内容,右边是四个学生实验的图示分析,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六、教学反思

1.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情境——视频引入、协作——小组合作、会话——小组讨论,教师引导下全班交流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巧妙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篇6:《学会看病》说课稿说课设计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能力。

4.让每个个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母爱及自强自立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母爱揭题

1、师:母爱是黑暗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

母爱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病寒,给我们带来温暖。

2、师:学完《母子情深》,我们有感而发,写了小诗寄托我们队母亲的深情。谁愿意读出来和我们分享?(学生朗读诗歌)

3、是啊,母亲对子女的爱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前面我们感受了慈祥的母爱,鼓励的母爱,这节课,我们一起品味另类的母爱。

4、打开书105页。

二、汇报预习情况

1、小组内交流汇报预习情况:我们还是照常现在小组交流预习情况,推向代表汇报。生汇报:(子、词、句、主要内容)

(1)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了作者毕淑敏:出生新疆,是北师大的研究生,当过兵,是医生,也是著名作家,曾获很多文学奖。王蒙称她为“白衣的文学天使”。

(2)这节课,我理解了“打蔫、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出示词语朗读)

(3)我能够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

(4)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子生病了,当医生的妈妈让儿子独自上按看病,学会了看病的事。

2、读书一环节,重点汇报读几段:

A、请大家模拟当时的情况,把母亲和儿子的对话同桌先表演一下。(1-20段)(同桌再演)母亲——残忍到心软 儿子——虚弱

B、再请几个同学分别朗读这几段,你发现什么?段21,22,23,26,27。

------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

——刚才这两组同学的朗读的两部分内容,在对人物的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作出决定——一犹豫不决定。

师:言为心声,通过刚才的对话,你揣摩到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呢?

三、理清心理,感悟母爱

1、教师再引导学生理清七个语段中母亲的心理变化:作出决定——内心矛盾——后悔自责——勇气回升,并引读这七个语段。

根据“阅读提示”中的“阅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在“深入探究,感悟母爱”这一教学板块中我这样设计: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知道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

接着引导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内交流划找的句子,并谈体会,不理解的地方和同学讨论。

学生经过讨论后,交流了相关的七个语段:

语段一: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语段二:“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语段三:“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语段四: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

语段五: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语段六: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语段七: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

学生理解这七个语段时,将重点放在第一、四、五、六这四个语段上。

教师再引导学生理清七个语段中母亲的心理变化:作出决定——内心矛盾——后悔自责——勇气回升,并引读这七个语段。最后学习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总结: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

(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上一篇:常州市武进区小学排名下一篇: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