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避开五个误区

2024-05-01

填报高考志愿避开五个误区(精选13篇)

篇1:填报高考志愿避开五个误区

填报高考志愿避开五个误区

一、平行志愿要有梯度:

1.平行志愿间要有梯度。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是完全平行并有严格顺序的。考生要把握的宗旨是——什么分数填报什么层次的学校:A志愿最好填一所可以冲一冲的学校,B志愿可以填考生自己理想的“对口”院校,C志愿则应根据层次,填一所“保守”的院校,D志愿则填“保底”学校。这样,即使A、B、C学校都不能去,至少还能进D学校,平行志愿间要有梯度,呈“降幂状”,而且必须要有一所学校保底,才能确保命中一个。另外,同一层次的学校不宜一起报,这样容易一起落榜。

2.实行平行志愿后,“专业志愿不服从”一定要慎填。因为高校生源分数集中、密度大,高校在专业的安排较过去难度增加了,所以考生一定要谨慎决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3.热门专业的分数一定会比较高,有可能几个志愿都进不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你进了A学校的投档线,分数却没到你一心想要读的这个专业,因为你的专业不服从,最终退档。平行志愿只实行一轮投档,这时你只能去征求志愿。而征求志愿里,一般一些热门专业基本上也都已经招满了。所以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是否服从时,千万要慎重,不要轻易选“不服从”。这样就能利用好平行志愿,增加录取机会。

二、不要硬挤“独木桥”:

天津一中高级教师柴福花: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考生填报志愿要充分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招生学校、专业及毕业后就业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要盲目追求热门学校及专业。考生一定要尽量避免不留余地填报“京津沪热门学校和热门专业”的情况,同时要放宽填报专业的选择面,不要争走热门专业的“独木桥”。

三、莫入“兴趣至上”误区:

新华中学副校长张鸿林:中学生的兴趣往往是表层的,容易变化的,只能反映这一时段的心理状态。而此种心理状态会随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成人后90%以上是业余爱好。许多人陷入“兴趣至上”的误区,兴趣和能力是否成正比,如果不一致,学起来更吃力。比如学习机算计专业,虽然兴趣浓厚,但如果数学能力不强的话,要编出好软件也很困难;(励志名言 www.lz13.cn)物理能力不强的学习电子科学专业也比较困难。因此在选大学专业时,兴趣至上的观念很危险。有些兴趣只能作为业余爱好,选择专业就要慎重。有兴趣的方面也只能作为参考,而最终的目标值还是社会职业需求和将来的择业前景。

四、充分考虑社会需求:

高考志愿指导专家陈元修:填报志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对学校及专业的选择在四年后是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市场定专业,专业定就业。在填报志愿的同时也是在预期地选择未来,而职业的选择将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未来发展。家长要充分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毕竟是孩子去上大学。在面临选择“满意学校的非满意专业”和“非满意学校的满意专业”时,考生应予以慎重考虑,同时要认真考虑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

考生选择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应以社会需求和职业市场为准绳。如何科学性、客观性地选择学校及专业,是由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产业结构、职业市场供需关系、学校教育质量及独特的校园文化、学生心理素质、考生在全市高考中大排名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考生应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包括市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和政策、区县招办提供的信息、市(区)模拟考试情况、历年高考统计资料、各大学的学校概况(招生信息和专业设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预测等,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再确定目标。

五、不应依赖调换专业:

南开中学教务处副主任王文昌:由于考生的自身情况不同,因此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也不同。于是便出现了“高分有高分的难处,低分有低分的苦恼”的现象。其实考生和家长喜欢名牌大学、热门专业无可非议,属于正常的心理需求或家庭需求。但在填报志愿时应全面搜集意向大学和意向专业的各类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其实大学录取时是志愿优先,因此报好第一个专业至关重要,尤其在报考有专业级差的学校时,填报第一专业更要慎重,否则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另外,一旦面临名牌大学的诱惑时,不要过分寄托于上大学后换专业。大学的专业相对来说是比较刚性的结构,调换专业除了可能会使学生出现不适外,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在大学成绩同年级排名前10至前15位的学生才有资格在全校范围内提出换专业。另外该专业能否换成,还要看学校的安排,因为各专业也有名额限制。与其入学后再转系转专业,不如现在就找准信息,填好高考志愿更重要。

考的好不如报的好

1、避开误区,理智客观。不仅凭高考成绩与名次选择相应学校或专业、不因为是名牌大学而报考、不因为社会上普遍认为该校“一流”而报考、不因为自己喜欢某大城市便选择该城市的大学、不因为是自己理想的学校便什么专业都报、不以现在就业率高为由选择专业、不以考试分数相当为理由报考并无什么兴趣的专业、不在教师的劝说下报考某校或某专业、不因为好朋友报考自己也盲从、不能由父母包办。

2、知彼知己,立足长远。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必须详细了解欲报考专业的实质性内涵、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就业与升学以及研究领域、师资队伍、科研特色等等。在充分了解大学的特点与自己的特长之后,就要明确奋斗目标:自己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潜能发展的四个重要因素是:学科兴趣、生涯动机倾向、能力发展的优势所在以及自己的个性禀赋特点。对于大部分考生及家长来说,还有更多的因素要考虑,但无论如何你必须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3、正确对待“冷”“热”。有些家长和学生,并没有强烈的专业爱好倾向,他们取舍专业的标准是专业的就业行情、市场冷热。有的家长依据的是近年来就业率和就业去向,这些对于未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关注行业的社会需求,可能比现实的数据更有效,也许就在三四年后,热门成冷门,而冷门却开始吃香。这在近十年的农(业)、林(业)、医(生)、(教)师的冷暖变化表现得很突出。因此热门与冷门是相对而言的。

4、慎重选择第一志愿。高考报志愿,其实就是在填报第一志愿。从录取院校看,绝大多数招生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从录取程序上看,首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从近几年录取结果看,绝大多数院校(专业),特别是重点大学、热门院校、热门专业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为85%以上,有的已接近100%。

5、拉开梯度,横纵兼顾。安排设计好第二三志愿,会达到拾遗补缺的目的。一般说来,一志愿报考名牌院校,二三志愿可选择非名牌;一志愿选择京内或大城市院校,二三志愿可填报外地或偏远地区院校。(励志名言 www.lz13.cn)如果缺少梯度,二三志愿就会形同虚设。经验证明:志愿间以拉开20至50分的间隔为宜,志愿间梯度越大,保险系数越高。在填报第二、第三志愿时,还要认真阅读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详细了解院校是否接收第二志愿考生、接收条件有哪些,如名额、比例、分数级差、各专业录取的办法等,再进行填报。

6、综合兼顾,统筹考虑。报志愿要综合考虑和研究很多因素:一是升学:重点考虑这一因素的考生或家长,一般是高考成绩不理想又希望尽快升学的考生,把保证被录取作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考生报志愿在保证能被录取的情况下,还应该考虑如下因素:一方面,在有限的选择中,去选择更适合潜能发展的专业,这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虽然不能进入符合自我潜能发展的最佳专业,但如进入相近专业,同样为今后的最佳专业方向的发展打下基础,再通过考研、读博得到修正。二是就业:这往往是一类很有把握上线被录取的考生,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这几年我国的职业需求情况变换很快,甚至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孩子苦恼,家长痛心。有些家长过于把这个因素放在首位,而忽略个人的潜能发展,将会得不偿失。因为职业特点变换很快,难以把握。三是省钱: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一般要考虑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金、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而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如果自己的潜能发展的确可以在这样的院校找到相应的专业,那是最好不过了。但如果和自己的潜能发展太背离,也许需要慎重考虑。

7、掌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的报考技巧;其次在院校志愿分数级差不适用,以及许多院校没有规定院校志愿分数级差的时候,牢记采用梯度报考非第一志愿的前提条件,即所报院校必须在前3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至少是该院校在前一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或者是考生能判定其当年的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再做到使志愿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

8、高、中、低分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高分考生近几年一般指高考成绩在630分以上的考生,这些考生原则上可以填报任何一所高校。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考生若要填报名校的热门专业,成绩大概要在650分左右甚至更高。此类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充分利用同批志愿中可填学校的个数,避免选择面过窄;同批志愿学校之间及同一学校专业志愿之间梯度要合理;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冷热搭配,如果只填“热门”专业,很可能会造成高分落榜。要将志愿有意识地分散,选一至二所“保底”的学校。

对于分数在重点线之上但超出重点线不多的考生来讲,第一批志愿最好填报较为冷门的重点院校或者本地区的重点院校;对于分数在一般本科线和重点本科线之间的考生,最重要的是填好一般本科的志愿。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应当优先考虑专业。因为一般本科院校的实力往往相差不大,专业选得好,既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条件。

对于低分考生来讲,报考志愿的最高原则是避免落榜,因此应当避开热门。一般来讲,农、林、水、地、矿、油类的院校以及专业,分数相对较低,可作为报考的重点。低分考生填报志愿时,也要认真填写,不要轻易放弃。

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

秘笈1:志愿填报需要提前准备

目前这个阶段,考生们正在全力备考,家长们应该做什么呢?不少家长认为,高考之后再来考虑志愿也不迟。然而,根据锦宏多年来为成千上万考生的咨询经验,这恰恰是高考志愿填报中家长存在的最大误区。

关键词:1600所大学多个专业5天

高考志愿填报涉及高考政策、院校信息、录取规则、个人性格兴趣、专业与行业发展、专业与就业等诸多因素和海量信息,要等高考分数出来到上交志愿的5天多的时间在近1600所大学,2000多专业里找到适合自己分数、性格兴趣、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学校和专业将十分困难。因此,在志愿填报中家长们不知所措,甚至在忙乱中将招生计划中广告上的学校都填了上去。

可见,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是必须的。不少考生和家长到交志愿前对一些基本政策和录取规则都缺乏正确的了解,导致志愿填报失误。当然考前考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冲刺更好的成绩,但父母可以在孩子兴趣性格的观察判断、职业方向、政策熟悉、学校综合实力、学校历年录取情况等信息收集准备上多花一些功夫,为考后提供决策支撑。锦宏志愿填报与职业规划专家们总结多年的经验建议在志愿填报中,坚持“考生为主,家长和考生共同决策志愿”的原则,这将有助于科学填报,减少填报风险。

关键词:加分政策录取规则院校变迁

在准备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考生及家长一定要重点关注以下一些政策的变化:

1、加分政策:加分政策会对考生成绩产生直接影响,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一些重要的政策在家长的眼中看来只是几行短短的文字,一晃眼就过去了,在连篇累牍的文字中毫不起眼。但是这种忽视却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平台、未来的命运产生质的影响,造成巨大的偏差。特别是对加分政策适用的对象、学校适用范围等都要仔细研究。

2、录取规则:每年全国各省的录取规则、各个高校的录取标准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省份不同年份的录取规则都存在变动。这些变动会给考生带来风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机遇。特别是提档比例、退档理由、专业是否有级差等具体规则都要详细了解,但是由于家长和考生对录取规则缺乏了解,会错过很多机遇。

3、高考重大事件时机掌握:每年考生除了高考之外还有很多的升学机会,如自主招生、军校生、国防生、艺体生等的考试、体检、报考以及录取等都有非常具体的时间要求,与普通类的考生也有一些差别,家长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配合招生部门和学校作好相应准备。但是每年都有不少的家长对于政策的不了解常常会错过这样的一些机会。

4、院校招生政策变动:如院校升格、院校扩招、院校合并升级、院校批次变动、院校名字变动、大小年等一些变动会给考生的报考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同时也隐藏着机遇。

秘笈2:志愿填报应重视职业规划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大学期间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十分重要。那么,究竟志愿填报与孩子未来的职业和就业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关键词:专业满意度市场前景亲子沟通

目前不少优秀的考生进入大学后无目标、无方向、无动力,荒废学业,虚度青春时光,待毕业时缺乏竞争力,就业十分困难,给未来的人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准备志愿填报的时候,考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潜质和优势,根据就业市场信息、行业发展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大学专业建设水平和自身高考分数来选择学校和专业方向,这对考生进入大学学习动力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考生和家长需要积极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据锦宏随机抽样调查,近80%的考生兴趣飘忽,无明确的专业方向和职业方向,这和在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度十分接近。不少考生凭感觉、看专业名字、抄同学志愿等方式盲目填报,进大学后才发现不喜欢、不合适而后悔;考生可以借助专业的职业兴趣测评工具,结合平时的观察和思考科学选择方向和未来。

2、盲目跟风热门专业,导致报考扎堆。就业的本质是由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决定的,即使行业需求大,但如果人才过剩也会带来就业困难。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式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社会在选择人才的过程中最应该看重的是能力。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考虑自己的兴趣、职业倾向之外还应该考虑社会、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励志名言 www.lz13.cn)关键还要看所选择专业是否适合考生以及未来5到以后该行业的人才需求趋势,要重点关注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少考生和家长存在一劳永逸,盲目根据现有就业率和收入来选择专业的误区。此外考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也不能放松,需要更加努力进行专业知识的深造。

3、父母期望与考生理想的冲突。不少在所在行业发展好的父母期望自己的子女能从事与自己相关行业的专业学习,但也有不少考生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锦宏专家团队在多年的咨询中会遇到不少因家庭矛盾无法决策志愿填报的案例。锦宏专家团队提醒家长要坚持考生为主,积极有效沟通,坚持有利于考生持续成长的原则。

此外,在志愿填报中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关于学校和专业在行业中的认可度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直接影响着考生将来的就业情况。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在电力行业的认可度高于国内很多一流高校的。北京邮电大学在通信行业的认可度也高于国内很多一流高校。因此在志愿填报中,应该考虑将来要就业的行业,现在就需要提前占位。这种情况下,选择行业认可度高的学校比选择名牌学校更重要。

秘笈3:学校与专业应平衡兼顾

填报志愿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选择学校和专业。那么,究竟是先确定学校,还是先确定专业?的确,作为考生和家长,当然希望能够选择到一个优秀学校的优秀专业,不过其竞争显然非常激烈。那么,作为大多数考生,学校和专业之间应该优先考虑哪一个?

关键词:全国排名专业理想学习动力

在志愿填报中考生和家长一般都倾向于选择位于发达地区的名牌大学,学热门专业。家长们有这样的想法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发达地区、好学校给孩子提供的发展平台和教育资源对考生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发达地区孩子能获得更好的社会实践资源、更广的人脉资源,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是重要的帮助。

但只有少部分分数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可以既选择理想的大学又选择最心仪的专业,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面临着理想学校和理想专业不能同时兼得的困境。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是家长和考生们十分纠结的问题。

事实上志愿填报就是为自己选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志愿填报中对专业、行业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考生不能在最对口的专业就读,可以先在相关专业进行学习。以后还可以通过选修第二学位、读研、进入相关行业来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总结多年的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我们认为专业选择重点要从影响考生的学习动力和职业方向角度来考虑,学校选择重点从学习环境、文化氛围以及学科建设全国排名来考虑。一般来讲如果考生兴趣爱好广泛,专业和职业选择范围较大则倾向于优先选择学校;如果兴趣爱好少,专业、职业适应范围小,则应该优先考虑专业选择。总的来看要根据考生个人兴趣性格、职业方向、家庭经济条件以及高考分数所在批次等具体情况来理性看二者的优先关系,不能简单判断专业和学校谁最重要。填报志愿一定要脚踏实地,量体裁衣,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填报。

此外,我们建议考生不要有“恋蓉”情节,选择院校的时候应该放眼全国。填志愿就和买股票一样,填的人多这个学校的分数就高,填的人少分数就会下降。但是很多考生在填报过程中将目标就锁定在成都的几所或一所高校,导致水涨船高。本来可以到外省上一个水平相当或更好的学校的考生因为“恋蓉”落榜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锦宏专家建议考生可以把眼光放宽一些。

篇2:填报高考志愿避开五个误区

2012年05月16日 14:59来源:北京考试报

北京本科志愿填报5月17日24时就截止了。笔者从多种渠道了解到,一些高考生父母在帮孩子填报志愿时,容易陷入选报“名牌”高校、“在京高校”、“热门”专业三个误区,要注意避开。

有考生父母打算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报考一所心仪“名校”,二志愿放弃。笔者认为,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如果孩子分数不够,本科一批一志愿没被报考院校录取,就失去了就读其他一本院校的机会。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不结合孩子兴趣和爱好,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是不可取的。专业的“冷”与“热”是相对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专业的冷热也随之变化。很多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就业时并非抢手,而现在招生时“冷门”的专业,就业未必是“冷门”。此外,一些专业录取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性别、单科成绩等有要求。由于兴趣和爱好是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父母结合孩子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有利于提高孩子入校后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父母不要为热门专业而扼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只选报在京院校也不可取。目前,造成父母不喜欢报考京外院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觉得所在省招生计划数大于外省,填报招生计划数多的学校,录取希望相对较大;二是一些父母担心孩子到外地上学不适应,不愿意孩子外出读书。其实,大学办学地域不代表高校办学水平,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也不乏名校,这些学校在所在地区录取的分数都很高,但在北京录取分往往仅在一本省控线上或略高。考生如果考不上北京知名高校,选择京外一些名校岂不更好?所以,父母要结合孩子性格特点、考试成绩、自理能力等各种因素,理性选报京外高校。

篇3: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及填报策略

1.1 赌博心理、攀高心理

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有些家长和考生把志愿填报看成赌博。有些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 明知自己的分数离他们所想报考学校的提档线分数还差一些, 但还想往上冲一冲, 幻想在志愿填报中靠运气进入一个较好的学校。本来他们上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对应的学校是很容易达到的, 但是, 他们盲目地往上冲, 冲的结果是高分落榜或高分低就, 结果非常遗憾。在填报志愿时不能过分自信, 过分自信是一种赌徒心理。赌博场上, 没有哪个赌徒相信自己会输。有度的自信是办好一件事情的保障, 自信过了头, 就有害无益了。同学们应该认识到高考是一种选拔考试, 为高校输送人才, 有一定的竞争性, 而且这个竞争是公平的, 不是赌博。运气这东西是不可定的, 为了保障自己有一个大学可以读, 填报志愿时还是稳妥些好。

1.2 盲目从众、随大流

在填报志愿时要避免盲从。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 这个非常重要。受“从众效应”心里的影响, 许多考生往往跟着感觉走, 别人报啥我报啥, 好朋友选啥我选啥。这种心理是非常有问题的。许多考生在填报完专业或是进入大学后, 往往迂回曲折, 甚至抱憾终身。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科学规划, 切不可盲目跟风。在填报志愿时, 考生必须做到利用掌握的信息对自己进行认真分析, 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 兴趣是什么, 哪方面有潜能, 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急性子还是慢性子, 在选学校、选专业时尽可能避免陷入误区。

1.3 怕高就低, 只求稳妥保险

有些考生自卑心理严重。常常想, 有个大学念就行了, 只求进入大学, 怕高就低, 只求稳妥保险, 在填报志愿时低估了自己的成绩, 过高估计报考学校的分数。往往由于自卑就报考了一所一般的大学造成高分低就, 对于考生而言, 终生遗憾;对高校而言, 实际上也扭曲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本意。其实, 笔者建议, 完全没有自我低就的必要。填报志愿时必须实事求是, 根据自己的成绩勇于报考理想的大学, 第一志愿可选择正常情况下能够上的目标学校, 把保险和稳妥留给第二志愿。只有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 才能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 实现他们的心中理想, 同时, 也为高校选拔人才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2 高考填报志愿的原则与方略

高考志愿的填报向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 有一个原则是必须坚持的, 就是“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知己”即对自己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知彼”则是要对拟报考的学校及专业有一个详细的认识和了解, 那么报考前的信息搜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对自己准确定位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 最基本的技巧是根据个人实力, 实事求是地定好位。究竟报考哪所院校、哪个专业, 关键在于考生本人的实际水平, 这是选择的根本依据。因此, 自我准确定位非常重要。定位不单纯指估分, 更指考生在本校、本省处于哪个位置。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力, 选择主攻批次和副攻批次, 确定主攻院校和副攻院校。如果考生所填报的三所或五所院校志愿定位较高, 自己的高考总分不及所填报院校的投档线, 则将面临无法被投档的风险。

2.2 广泛搜集信息多渠道与学校沟通

报考前要充分做好信息搜集工作。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包括招生形势、招生政策、当年的招生规定、心仪的高校及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等。在搜集信息时要做到:

第一、要到有权威的招生部门、教育部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省招生考试网和学校招生网等进行咨询。对于高考分数与本一分数线接近的考生, 填报志愿尤其需要谨慎。因为这一分数段的考生若不多加注意, 极有可能被挤到本二批次的学校, 出现高分落选的情况。建议他们与经验丰富的高中教师和往届的学兄学姐多多沟通, 通过一切渠道搜罗消息, 多征求他人的建议后再做决定。

第二、利用搜集信息对你报考院校录取分数线进行定位。了解和分析本省市往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和有关院校的投档线。高校招生规模和综合实力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其每年的投档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考生可对往年的高校录取分数线进行观察分析。

第三、高校综合实力的比较。一般来说, 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应排序较前, 反之则后。对于高校的综合实力的比较, 可从办学目标、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状况、科研能力、社会声誉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在对高校的综合实力进行比较后, 考生就能对意向院校进行排序, 确定填报高考志愿。

3 高考志愿填报及学校与专业的抉择

填报志愿时到底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这是在高考填报志愿中家长和考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在面对如何处理选择院校与专业的关系时, 学校比专业重要还是专业比学校重要, 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考生要依据自己的高考估分、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和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目标院校的要求条件等因素,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特点, 立足于自己长远发展的情况进行考虑。一般说来, 笔者建议高分学生可以按先选学校后选专业的步骤, 而对于低分学生则可以先选择专业, 再选择学校。

3.1 先选学校后选专业

对于高分学生, 建议先选择学校之后考虑专业选择。高分考生指高考成绩在630分以上的优秀考生, 对这些学生来说, 名牌大学基本可以任君选择。个人发展和就业状况是与大学的综合排名、校誉校风密切相关的。而一所好的大学, 无论硬件配备和软件基础都是普通院校不可比拟的。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首选排名靠前的学校, 对你的一生都是有所裨益的。

另一方面, 高分考生报考名牌大学、名牌专业要把握准确, 不能只报一个院校、一个专业, 或不服从调剂, 尽量争取第一志愿被录取, 要明确一流的大学会有二流的专业, 名气不大的学校某个专业可能是国内顶尖的, 请考生审慎考虑。

3.2 先选专业再选学校

对于低分考生来讲, 急于考上大学, 选择的是升学的机率, 报考志愿的最高原则是避免落榜, 因此应当避开热门。建议应该先考虑专业, 再考虑学校。处于这一分数段, 如果一味盲目追求学校排名, 委曲求全于不太合自己心意的专业是很不划算的。不如退而求其次, 选择低一个层次的学校的强势专业, 就业相对有保障。

至于如何处理好名牌大学与自己喜欢专业之间的关系, 笔者的建议是:在同样的录取情况下, 考生一定选择好专业, 而宁愿放弃好学校。从某种程度上说, 在专业与学校之间, 专业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因为好的专业可以为你提供受用一生的生存技能。未来社会是专业社会, 分工会越来越细,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 好专业也许会决定你的一生。

至于如何处理好名牌大学与自己喜欢专业之间的关系, 笔者的建议是:在同样的录取情况下, 考生一定选择好专业, 而宁愿放弃好学校。从某种程度上说, 在专业与学校之间, 专业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因为好的专业可以为你提供受用一生的生存技能。未来社会是专业社会, 分工会越来越细,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 好专业也许会决定你的一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填报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件认真、细致、严肃的事, 是考生的“终身大事”, 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大事, 是一次举世瞩目的报考大战。一张薄薄的志愿卡上, 承载的是你青春的梦想。它宛如一张指示未来的图谱, 需要你用心描摹, 慎重落笔, 从容抉择。

对于涉世未深的考生来说, 面对每年招生的一千多所院校, 以及每所院校开设的数十个专业,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中选报合适的院校及专业, 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 倍感焦急和烦恼, 不知从何处下手。虽然填报高考志愿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但其并不神秘、也不是不可捉摸的, 它是有规律可循的。抓住这些规律, 对于减少考生填报志愿中的盲目现象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曹正龙.如何科学、正确地填报志愿[J]“.高中之友”, 2004, (3) .

[2]肖蕾.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的因素及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11) .

[3]祝蓓里.青年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4]陈祖力.填报志愿有技巧[J].广东教育, 2005 (10) .

篇4:志愿填报:走出专业选择的误区

晨雾,资深教育观察家,新浪高三家长博客圈明星博主,知名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他对高考政策,招生动态,高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育方式,特别是志愿填报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树一帜的见解。晨雾所倡导的根据排名填报高考志愿在历届家长中广为流传。目前晨雾博客的访问量已达2200万,微博粉丝量超过51万,被网友和家长誉为高考志愿第一博。

高考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上大学读哪一个专业,这是考生及其家长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热门专业年年都吸引大批考生填报,但是热门专业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藏在专业名称背后的秘密是什么?本期《求学》将告诉考生如何绕开专业选择的误区,指导考生如何选择专业。

什么专业是热门的?所谓热门专业就是报考的人数较多的专业。我们知道,无论是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还是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并不是高校预先“制定”出来的,而是考生“报”出来的。填报某专业的考生越多,专业受到追捧,分数线就高,形成热门专业;相反,填报某专业的考生越少,专业受到冷落,分数线就低,形成冷门专业。

由于不同时期的所谓热门专业常常反应出暂时性的时代特征,因此热门专业虽然分数线很高,但是未必一定是最好的专业。比如曾经热得不得了的生物学专业,分数线非常高,但是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同样道理,冷门专业也未必就是不好的专业。而且所谓的热门、冷门是相对的,今天的热门专业,也许未来会变成冷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类的专业,曾经很热,各高校争先开设此专业,录取分数也非常高。但随着IT行业的发展,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增多,现在计算机类专业就没有那么热了。还有一些专业,例如机械类、土木类工科专业,从来没有热过,但是也没有受到冷遇。这些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始终保持良好。

专家提醒:考生应当结合自己的特点,理智选择专业,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一味追求热门专业。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考生首先看到的就是专业名称。一般来说,专业名称是对一个专业所学习和研究的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专业名称当然是考生必须了解的最重要的信息。但是由于目前专业种类太多,专业名称文字有限,很难完全表达学科内容。对于初次涉及志愿填报的考生和家长来说,仅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专业,很难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别是一些名称十分相似的专业。

以往的志愿填报中的确有考生因此填错了专业,给入学后的学习或毕业求职造成麻烦。举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常常被误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很多考生都搞不清楚这两个专业的区别。这两个专业名称虽然类似,但实际分别隶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前者属于数学类专业,此前专业名称是“计算数学”。学习的课程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等数学知识为主,属于理学专业。而后者属于计算机类专业,虽然也像许多工科专业一样需要具备一定数学基础,但是主要学习的课程为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相关知识,属于工科专业。这两个专业无论从主修课程还是未来就业领域上来说,都有很大区别。每年都有部分喜欢计算机的考生误报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入学后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几乎就是数学专业而感到十分枯燥。

专家提醒: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当考生大致选定了专业之后,常常还为一个事情纠结,那就是不同学校的相同或者相似专业该如何选择?最常出现的误区就是简单比较两所高校谁的名气大些,但是这不科学。我们应当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校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才能确定该如何选择,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某考生想学交通运输专业或交通工程专业,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和北京交通大学(以下简称“北交大”)都有这两个专业。按照考生的成绩排名情况,这两个学校他都可以填报。如何选择?笔者认为,可以从高校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上来选择。

交通运输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在北交大分别隶属交通运输学院和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交大是原铁道部下属高校,交通运输专业是从铁道运输管理演变出来的,交通工程专业是从铁道建筑工程演变出来的。这两个专业都是这所百年老校的老牌专业了,底子一定很雄厚。

交通运输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在北理工是放在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的。北理工过去曾是兵器工业部下属高校,其最强的是与兵器相关的专业,例如坦克专业。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是从坦克专业派生发展起来的,研究车辆行驶就必须研究道路,于是就再进一步派生出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专业以满足车辆研究的辅助需要。因此交通运输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不是该学院最强的专业。

因此,如果仅从高校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角度比较,不考虑两所高校“985”“211”的区别,应当倾向于选择北交大。

专家提醒:在同档次的院校中选择专业时,可以从高校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上来进行比较,以及专业的实力如何,是否属于特色专业,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等方面进行考虑。

一般来说,到了高三,考生的学习比较紧张。高考志愿填报问题大都由家长来操心。家长为孩子搜集资料本是一好事,但是不能完全用自己的喜好为孩子报专业。家长选专业的时候,除了根据自身经历,常常更重视就业情况,很少顾及孩子的特性和喜好。这其实就是把家长的意识强加给了考生。我们要明白家长的愿望并不等于孩子的愿望,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特性。选择符合孩子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学有所成,为孩子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篇5:高考志愿填报误区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不能盲目从众。在填报志愿前,应认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潜能进行剖析。如性格外向型的孩子,可选择记者、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市场销售人员等专业;性格内向型的孩子,可选择会计、编辑等专业。选择专业时,参照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兴趣和潜能有利于考生的长远发展。

误区二:乱挤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不但录取时分数高,竞争激烈,就业时也面临同样的压力。且热门专业并非都是学校的名牌专业。专业热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考生、家长单纯从眼前就业、待遇、收入来决定专业的选报,而未考虑考生是否能学到真本事。而且热门专业并非都适合考生的发展,在选专业时,适合自己最重要。

误区三:忽略专业内涵

填报专业志愿时,不能只看专业名称忽略专业内涵。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许多高校都开设的材料工程专业,在哈工大研究的材料和航天有关,既有金属材料,还有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而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的则是纺织材料,因其前身是天津纺织工学院。因此,选专业时,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主要包括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

填报志愿须准备充分

篇6:高考填报志愿应避免误区

提前录取,对多数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机会,但成绩较优者原则上不宜动提前批的脑子,千万不可有不填白不填的心理,以免失去后面批次的选择机会。近年来,就有一些成绩顶尖、报考清华、北大、人大的生源因草率填报提前批而失去了后面的录取机会,造成了终身遗憾。当然,若提前批中确实有与自己的职业兴趣相近的院校或专业,考生则不应放弃。

误区二:选择学校而忽视专业

不少考生在院校和专业的博弈中选择进理想的院校,而对自己今后从事的专业方向不作考虑。调查发现,进了大学后有不少考生感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对而懊恼,有的只好随波逐流,甚至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向哪方面发展。

误区三:不愿服从调剂

篇7:解读高考志愿填报误区

误区一:热门专业=好就业

热门专业是指目前紧俏,报考人数多的专业,未必就是就业热门、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每到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季节,总有些人很苦恼当年高分挤进的热门专业,在求职时竞争异常激烈,工作并不好找。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的数据显示,报考时热门的专业由于人数集中,在毕业时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中,热门专业就占了6个。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有的专业虽然很热,但就业面却较窄,只有一二个行业需要,而有的专业广泛分布于多个行业,就业面较宽。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眼视光技术等专业,考生报考相对较冷,但就业形势非常乐观。如酒店管理专业,现已与温州维多利亚大酒店、新南亚大酒店等四星级以上的酒店签订了领班订单培养协议,今年的毕业生在去年年底时就签订就业意向,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工学结合,毕业后直接从事于领班岗位。而眼视光技术专业毕业生每年均供不应求,工作环境好,待遇优。所以,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是相对的,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二是尽可能与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需求相吻合。如:文化创意是当前重要的朝阳行业之一,其发展极其需要高素质、有创意的人才。同时,这个行业的高附加值、高利润也必须依赖高素质人才的引入。由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报业集团联合建立的浙江创意园入驻了文化创意单位共计25家,有效整合了传播、创意设计、动漫创作、视觉设计、摄影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优质资源,工贸学院有工业、动漫、艺术、广告与包装、鞋类、眼镜等6个设计专业入住创意园,孵化了6个工作室,并汇同进园企业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创新场。园区俨然成了一个机制开放、行业跨度较大的文化创意超市,为学生走进园区体验创新创业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误区二:平行志愿=多次投档

所谓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录取批次中设置的若干个具有平行关系的院校志愿。而很多考生和家长往往认为反正有5个志愿,我A志愿学校即使退档,档案也会再投递到B志愿学校,以此类推,5个志愿中总会有个学校会录取,而忽略了平行志愿是一次投档,即每位考生只能享受一次投档机会,退档的考生只能进入征求志愿,再次填报志愿再投档。建议考生只要按照平行志愿填报的规律,平行A冲一冲、平行B稳一稳,平行CD 保一保,平行E垫一垫,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就能填出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志愿。此外,考生更应该慎重填写专业不服从。我们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发现因专业不服从而退档的现象较普遍,在沟通中我们才了解到考生不明白退档就是直接进入征求志愿。所以,广大考生一定要谨慎考虑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要轻易填写专业不服从调剂,否则,即使达到了某高校投档分数线,仍可能因为专业志愿不能满足而落榜。

误区三:兴趣=喜欢

本市某高校张某某同学根据兴趣报考了计算机专业,可是进入大学不久就想换数学专业,因为她对计算机专业已经没兴趣了。原来,小张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是缘于喜欢玩计算机游戏,对数学专业产生兴趣是由于中学时她很喜欢数学老师,于是就喜欢数学。可能力倾向测试显示她的数学能力弱,语言能力却很强。她自己也承认,虽然中学喜欢数学,但成绩一般,而口才非常好,在外面一公司兼职任销售经理。因此,兴趣是人们选择专业和职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不应该是唯一因素。考生填报志愿时兼顾自身兴趣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便能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拥有幸福的人生。此外,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学习成绩、身体素质,以及对大学分类、专业设置等问题全面熟悉之后,才能选择到最合适的专业。因为真正的竞争力往往是这名学生的综合能力。

误区四:高校排名=实力

社会上有很多根据教授人数、院士人数、硕士点、博士点、科研成果、仪器设备、图书等,按照同一种标准评分的高校排名,大体能反映高校的办学实力,但不尽科学和完善。笔者认为这些排名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对了解全国高校的基本情况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完全相信高校排名,关键是要看高校的特色和亮点,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每个高职院校均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相差一二十名的位次也说不上在办学实力上有质的差别。

此外,报考院校时还要考虑一些因素,如学校所在城市的环境,包括人文和自然环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学校的历史及目前的隶属关系、学校的特点、生源结构等。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温州市中心,特色鲜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周边拥有大剧院、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丰富教育资源,充分实现城市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互动,大大促进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中的城市文明辐射和教育功能。

篇8:2022高考志愿填报误区解析

1 只看分数报志愿——重要依据是排名而非分数

高考出分后,考生不能只看分数报志愿,而要参考个人在全市的排名,分析大学和专业组的具体情况,科学填报。

具体来说,查到高考分数后,考生和家长先要有针对性地搜集数据,参考最近五年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分数的大致走向。

权威数据可以从两处获取:一是各地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的分数统计;一是高校官网发布的往年录取数据。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填报志愿实质上是考生的生涯规划体现,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了解大学、专业和职业,引导孩子对目标专业、大学和职业有比较真实的认知,不要盲目填报。

2 眼睛紧盯热门专业——选专业应以兴趣能力为基点

所谓的热门专业并没有标准,而是具有相对性和时代特征。如果一味盲目追求热门,则很有可能陷入“入学是热门,毕业成冷门”的尴尬局面。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保持对热门的理性。

3 进了大学再转专业——建议考生慎重选择合理规划

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转专业是可行的,但却需要花费一定精力和时间成本,希望考生慎重选择,合理规划。

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1、既要“冲一冲”也要“稳一稳”

院校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考虑“冲一冲”,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也要考虑“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更要考虑“保一保”,填报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千万不要将6个院校志愿全部填同一层次的学校,一定要选好保底学校。如果填报不当会惨遭落榜。

2、选择最心仪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平行志愿中的6个院校虽然是平行的,但计算机检索、投档是有先后的,6个院校排序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到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3、争取最大机会填满所有志愿

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填满所有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每个考生受到成绩、加试科目等条件限制,只能参加部分批次的投档录取。但从填报志愿来看,考生可以填报所有批次的志愿。比如:填报了提前批志愿的考生还可填报其他批次志愿,艺体类考生还可以填报文理类志愿。

往年有考生不填报后续批次志愿,失去了参与其他批次录取的机会,后悔莫及。还有的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院校志愿,这实际上也减少了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

4、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建议考生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近些年来,很多学生都是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了。‘服从专业调剂’的意思就是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愿意被调剂到别的专业。

5、要注意特殊要求不合条件别填报

考生特别要注意招生院校和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如果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不符合院校招生专业要求,千万不要填报。特别是艺术类专业(院校),对语文、英语等单科成绩有要求,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

即使投档到所填院校,也会因不符合专业招生要求被退档,一旦退档后面投档的机会就很少了。

6、第六专业志愿填写尤其要谨慎

不少考生表示,第六专业志愿是很重要的,毕竟专业越往后竞争越不激烈,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高,而第六专业是考生志愿就读的最后一个选择,对于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来说,这是一个仍然能入读该院校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牢记填报时间。考生须按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填报志愿时间上网填报志愿,错过填报时间,将不能再进行志愿填报,责任自负。

完善联系方式。第一次登录填报志愿系统时,考生须核对自己的联系方式,以确保通知书准确邮递。

篇9:填报高考志愿避开五个误区

考生和家长需要详细了解报考的目标学校的招生简章以及高考志愿填报以及录取政策上的调整工作,以便于为之后的报考学校做好提前准备,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也需要跟报考学校历年录取分数线情况进行对比,确保自己的高考分数能够接近目标报考院校历年录取分数线,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录取几率。

对于高考志愿专业的选择上,家长和考生不要只偏向于报考热门的专业,其实很多情况下,可能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不适合自己,而且历年高考志愿报考中,热门专业相对竞争力度上较大,如果你在高考分数上稍显落后,可能就会出现在报考专业上落榜调剂的风险,所以报考专业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考生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还可以依据考生所感兴趣的专业进行报考。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和家长对于各个高校上的信息搜集上也是必要的程序之一,为了防止落榜的情况发生,我们需要把所有平行志愿填满,在平行志愿的选择上,我们可以根据求稳的选择,重视第一志愿上的选择,尽量把填写历年录取分数线和自己高考分数相当的大学,在其余的平行志愿上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冲刺一下的目标大学,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高考录取率的提升。

高考志愿填报中能选择一个好的专业也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在选择专业时我们要注意报考学校有哪些优势专业,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就业方向怎么样,这些都需要做好一定的调查准备,让自己在报考志愿的时候能够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

高考志愿怎么填能提高录取率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我们必须在专业上最好选择专业调剂,为了减少我们被落档的风险,专业调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旦报考的专业没被录取还有二次调剂的可能性,否则我们就会面临落榜的风险。

要想提高高考志愿的录取率,我们需要做好热门报考城市学校以及竞争力较大的学校和专业上的调查工作,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以免自己面临较大的录取风险。

怎样科学填报高考志愿

想要科学填报高考志愿需要大家对志愿填报的相关事项有所了解,然后在根据自己的成绩科学分析,合理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的填报一般是六月的下旬进行填报,这时候高考成绩已经公布,各位考生需要根据高考成绩以及自己的成绩排名大概的了解自己的位次,在报考的时候是否有竞争力,应该报一个什么档次的学校和专业,想要能够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除了对自己成绩的分析,还需要对大学招生计划合理分析以及每年招生的平均分和最低分进行了解,从而判读自己是否有可能被录取,一般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般在第一个志愿中填报自己最想上的专业和大学,这个大学和专业可以是录取分数高一点的,能够冲一冲的,然后还需要有一个保底的专业,增加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

高考志愿填报误区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不要一门心思奔名校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有的考生一门心思想上名校,所以不顾自己的成绩,报了很多和自己成绩严重不符合的学校,这样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落榜,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用数据说话,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想着如果报的人少,正好有缺额那么自己恰好能够被录取,这样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不要忽视查看招生简章

篇10: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高考结束后再准备填报志愿就来得及

现在已是2月下旬,距离2011年高考只剩下不到半年时间,但是仍有很多高三考生家庭至今还丝毫未考虑志愿填报问题,甚至很多家长认为这是高考结束后的工作,到时再考虑就来得及。

往届学生与家长建议:

虽然填写一张表格就可以完成高考志愿的填报,但这之前的准备过程是漫长的。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而忽视了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很多家长都表示高考的成绩与志愿的填报是同样重要的,报得合理与巧妙可以帮助孩子进入更理想的学校与专业就读。一般来讲,提前一年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了,因为孩子进入高三后成绩与排名都趋于稳定,一般波动不会太大。

至于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很多家长也给出了自己的心得。首先,认真熟悉孩子文理分科后的考试成绩与排名,并且分析变化的趋势,大概预测孩子的高考情况。其次,认真研读高考报考参考书籍,尤其是教育部门出版的官方报考书籍,从中了解各校历年在本省的录取情况,并找到孩子的定位区间,从而重点研究。再次,如果想深入了解某些感兴趣学校的招生与教学情况,可以查询该校的网站,并与该校招考部门联系;也可以从学校的往届学生处获得学校的第一手情况;如果有条件,家长与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开放日前往实地考察、参观。

误区二: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孩子只负责学习就行

孩子自从到了高三,学习相对以前更忙了,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因此很多家长就独自承担起挑选学校与专业的任务。从查阅资料、打听情况、分析对比到就业情况预测等整个过程,家长独自包办了,甚至往届还存在着孩子到填报志愿表格时才知道自己未来四年可能就读的学校与专业的情况。

往届学生与家长建议:

孩子再忙,挑选志愿的事情也要参与,至少把自己的意愿表达给父母。毕竟,高考志愿基本决定着孩子未来四年的学习与生活,家长就算根据自己的意愿包办了志愿,也无法包办孩子未来的四年。只有自己规划的蓝图,孩子才有兴趣去参与它,创造它。此外,对高三的考生来讲,增加对志愿的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憧憬未来,从而激发斗志,增加学习的动力。

往届考生的家长们建议,家长通过研究材料等对志愿填报有一定了解后,可以利用孩子饭后或晚上休息的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与志向,从而再结合孩子的意愿进一步筛选出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误区三:报考时只关心学校名气或专业热度

学校名气大、排名好固然好就业,专业炙手可热也丰富了毕业后的工作选择这些话固然对,但是很多家长却因此只根据这两个因素来为孩子选择志愿。无论专业如何,只要学校声望好就选择;无论孩子感不感兴趣、擅不擅长,只要专业热门就选择学校与专业排名成了很多家长唯一的参考指标。

往届学生与家长建议:

很多家长表示,他们在为孩子报志愿时也曾陷入过这样的误区,但孩子就读后才发现排名好的学校不一定每个专业都杰出,热门的专业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盲目根据排名填写志愿反而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专业,同样也有弱项。因此,根据孩子的成绩理性选择学校才是必要的,不要抱有无论学什么,必须进名校的偏激想法。至于专业,还是应该从孩子的兴趣与特长出发来选择。像计算机、金融、管理、新闻、临床医学等热门专业虽然在就业上机会多,但竞争的人也多,而且这类热门企业与单位每年招聘后人员已趋饱和,这样,与其他专业相比就业便没有太大优势了。

篇11:填报高考志愿避开五个误区

也就是说,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从这所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和学校的文化建设方面来考虑。

低分考生如何进入重点大学

有的同学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那么重点大学想都不敢想。其实低分也是可以进入重点大学的。因为,不同的城市和地域,相同的重点大学比如“985”和“211”这些大学,他们每一年的录取考生都有所差异,所以,只要考生和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该所学校录取动态和规律,一个较低的分数还是可以填报重点大学的。

有的考生的成绩处于一本的边缘或者在二本层次的学生,当然也能够上重点大学,因为这些重点大学,除了本科一批招生以外,他也在一本二本有投放的计划,比如说西南交通大学、辽宁大学等等的。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对这类学校有所了解,这就要求家长仔细阅读这些学校的招生章程。

注重利用排名

大部分的考生都是按照成绩填报志愿,这很容易进入误区。每年的高考政策都有变化,考试模式、试题难度、报考人数都不一样,同样的600分,去年和今年的含金量可能会差很多。

填报高考志愿技巧 三大误区必须知道

高考志愿怎样填报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成绩科学选择,然后就是要了解自己想要报取学校的去年的最低录取分数,合理填报高考志愿,选择几个可以冲一下的学校,然后在再选择几个比较保底的稳妥的学校,这样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既能冲一下比较高的学校,又能防止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报空了。选择完学校之后就是专业的选择了,对于可以达到一本分数线的考生来说应该首先选择学校其次选择专业,但对于达到二本分数线的考生来说应该先选择专业,后选择学校,因为二本大学在学校上和一本大学无法竞争,只能在专业上弥补一些。

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

不要一门心思奔名校

有的考生或者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要一门心思奔名校,一定要客观地去考虑,结合自己的实际成绩报考比较适合的高校,对于那些一门心思奔名校的报考方法风险性比较大。

篇12:警惕高考填报志愿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热情过度,高枕无忧

热门专业,热门学校,热门地区,这个情况应该足以维持热恋的温度了吧?很多同学高考后就以为自己选了热门专业,再加上其他的附加条件,可以不用担心四年后的发展。这就大错特错了,要想让热度一直保持,除了以上分析的一些因素以外,外语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甚至必要的机会都是很关键的。明明自己性格内向,却选择了经管类等经常需要与人交流的专业;明明对语言类没兴趣,却选择了外语、新闻等专业,很容易造成厌学情绪,浪费四年。再加上自己的定位出现问题,明明不知道自己的特点和适合的工作在哪里,却挑三拣四,白白错过了许多大好机会。一旦遭受打击,很容易信心全无,从热情转向冷漠。

误区二:冷门专业就一定冷热门专业就一定热

篇13:填报高考志愿避开五个误区

2012-5-2 来源: 东北网

误区一:越俎代庖,大包大揽

填报志愿时,最紧张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说实话,大多数高三孩子对目前我国大学专业设置不是十分了解,对于想报考的专业既不了解其培养目标,也不知道相应课程,对就业方向和前景更不清楚。要想详实了解这些信息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正在紧张学习的高三考生难以有较多精力顾及,这时作为家长,不妨代做资料搜集的功课,但又万万不能在孩子选择专业方向上越俎代庖。

一些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最终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好事演变成坏事。家长圈里有一位山东家长,他孩子是复读生,2007年高考成绩不理想,复读一年后上了重点线,孩子因为喜欢熟悉的环境想在山东省内一所普通大学找一个好专业就读,但是他觉得孩子不上重点学校可惜了。为保证孩子能被重点院校录取,硬是让孩子报考了西部一所“985”高校,还在专业调剂上填写了“服从”,结果孩子被那所“985”高校的冷门专业录取了。从填报志愿到踏上西去的火车,孩子心中的喜悦一点点地熄灭。到了学校后,孩子不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经常生病,对所学专业也毫无兴趣,渐渐地开始旷课、不参加考试、和同学吵架。这位家长千里迢迢几次探望和开导均没有结果,最后,孩子甚至产生了心理问题,不得不退学回家。

点拨:家长对考生选择志愿加以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忽视考生的主体作用,任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考生做出某种选择,就难免出现偏颇。建议家长和考生尽量都站在彼此的立场折中处理,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在给出中肯建议的同时,最好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

误区二:好高骛远,冒险填报

这是高分考生家长易犯的错误。《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很多家长并不能真正掌握孩子自身的真实水平,盲目追高,结果导致志愿失误,影响了孩子的前程。

家长圈里有一河南李姓家长,孩子考后估分超过640分,欲填报中国人民大学。向我征求意见时,我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建议他“提前批”填报北京师范大学,“一本”第一志愿在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任选一所填报,因为这些学校以往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较中国人大要稍微低一些,考生选择这些学校更有把握,而且还可能上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可他并未采纳,没有填报“提前批”,“一本”第一志愿只填报中国人民大学。分数出来后,孩子考了643分,比河南当年理科一本省控线高出54分。有关高校2007年的录取情况如下:中国人民大学648分、北京师范大学630分、北京理工大学636分、哈尔滨工业大学632分、武汉大学631分、厦门大学639分,孩子虽然估分很准,考分高达643分,但志愿失败了,本能上一所名牌大学,最后却不得不走进“高四”的教室。

点拨:考生选择院校时有两点必须要注意:一是准确定位。充分了解自己所在中学历年的上线、录取情况和有关院校近三年来的招生情况(包括招生计划、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录取平均分,以及第一志愿投档分与相应批次省控线之差),并根据当年考题的难易程度及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层次的大学。二是合理设置“地域梯度”。填报志愿时应将眼界放宽,不要死盯住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将选择的范围放大,不但能减少落榜发生的几率,而且能提高志愿的“质量”。

误区三:不明就里,望“名”填报

不少家长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等等。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掌握真实内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前几年计算机专业大热的时候,河南一家长的孩子高分考取了某高校“会计信息化”专业。这个家长认为信息化大概就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会计信息化”又是会计又是计算机,热门专业大联手,毅然决然地让孩子报考了会计信息化。可是孩子到了学校后发现,原来的想法太傻了,会计信息化专业其实还是会计专业,只不过把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和会计应用的新平台。孩子本来对计算机专业一往情深,原本想成为以计算机专业为主要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将来做个IT精英,无奈选错了专业。

点拨:今天的家长可能很少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要提醒家长朋友的是,碰到许多名字好听但是不了解专业内涵的,一定要多请教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人士,最好能登陆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及课程设置,甚至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贴吧里发帖求教等,这样就能避免望文生义给报志愿带来的负效应。

误区四:缺乏分析,不知规则

在知分知线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同样要慎重,如果不加分析地填报,也容易报错志愿。2007年江西省一本和二本志愿首次知分填报,并且在第二志愿里实行平行志愿。家长圈里一家长得知孩子考了561分时,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个分数高出二本线40分。在知分、知线的情况下,这位家长采取“对号入座”的办法为孩子选择学校。

江西一家长为孩子填报的志愿表

从该填报志愿的方法来看无疑是正确的,用自己的实力去对比合适的大学。从表中可以看出凭他的高考成绩,完全可以跨过所选大学的门槛。可是二本院校招生结束后,他等来的却是无情的现实--高考落榜!相关学校的录取情况如下:

考生填报志愿高校录取分数线

这个家长错在忽视志愿梯度,误将平行绝对化。该家长认为,第一志愿填报中国民航大学本应是十拿九稳的事,但他没有想到该校2006年5月30日前还叫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升格后投档分会提高。最可惜的是第二志愿的平行志愿没填好。虽说平行志愿是并列志愿,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向学校投档,可有效避免“志愿优先”产生的一些弊端,但并非考分高于被选院校的投档分就会被录取。一般来说,只有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考虑第二志愿考生。而这个家长所选的高校都是历年来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高校。再则,平行志愿间同样需要保持“志愿梯度”,即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应参考历年调档分从高到低排列,而他填报的四所院校并未形成梯度。

点拨:填报第二志愿要把握三原则:1.“有效落差”原则。所谓“有效落差”是指那些第一志愿上线生源不足的院校,才会给第二志愿考生录取的机会,所以应该把那些近年来出现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择对象;2.把握“先后顺序”原则。平行志愿的组合和排序是有技巧的,不能随意。一般来说,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和喜欢的专业排在前面;3.把握“保底录取”原则。当第一志愿落选后,确保能被录取到符合最低要求的学校是填报第二志愿的主要目的,因此必须选择一所第一志愿录取不会满额的学校作为保底志愿,以确保不出现上线落榜现象。

误区五:草率从事,马虎填报

如果孩子估分不准,家长在帮助填报志愿时更要三思后行,且不可草率应付,否则追悔莫及。2008年高考,家长圈里有一江西家长的孩子学习成绩极不稳定,平时月考在班上的名次时上时下。高考后填报“提前批志愿”时,孩子分都没估,就说:“考砸了,上‘

二本’都成问题。”家长便信手为孩子填报了两所普通院校。高考分数和分数线公布,2008年江西省理科一本线为512分,而孩子的成绩为532分,高出一本线20分,完全可以被很多一本大学录取的他,却不得不“高分低就”,就读一所二本院校。

2009年,河南一考生估分570分,实际考了590分,本来可以读一所名牌大学,家长却在一批一志愿里帮她报考了南方一所普通大学,孩子被录取后后悔得要命,最后选择了复读。

点拨:估分不准无疑给填报志愿增加了难度,这对填报志愿要求更加严格,倘若再草率填报志愿,更容易失误而后悔。对一些应届生来说,放弃录取,选择复读,或许是条以退为进的上策,但是复读的不确定性太大,谁又能保证复读一年后还能考出原来甚至更好的成绩呢?而对大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说,只能吞下“马虎”带来的苦果。

误区六:服从调剂,就会吃亏

2008年高考,高三家长圈里一甘肃家长的孩子考了560分,超过一本线2分,因为志愿填报失误,她与重点大学擦肩而过。这位家长填报志愿前反复比较一本高校在本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后,在一本志愿栏里填报了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但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都填了“不服从”,结果与一本无缘。后来得知,孩子成绩高出苏州大学最低录取分数(558分)2分,未被录取完全是“不服从”给害的。

点拨:如果“服从专业调剂”,考生档案被投进某所大学后,所报的各专业均未被录取时,有可能被调剂到该校未录取满额的专业。对于不具备分数优势,又不愿复读的考生,最好服从专业调剂。特别是对孩子心仪的大学,如果它的所有专业孩子都能够接受的话,应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但对于专业倾向很明显的孩子,或者所报的学校里有孩子不能接受的专业,还是不服从调剂为好,否则一旦调剂到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孩子学习起来如同嚼蜡,可能年年“挂科”、年年补考,四年下来只是混了张文凭,也就失去了意义。

误区七:盲目随从,不切实际

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时,根据估分或高考分数认真分析即可,切莫三心二意、左右摇摆。2007年,河南省一位考了632分的同学想报武大,老师觉得可行,志愿草表上填的也是武大,可交正式表那一刻他却听从家长意见改报前几年较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果孩子分数高出武大录取线2分却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2分,未能如愿。为此,家长后悔,孩子流泪,不得不再复习一年。还有一些家长填报志愿没自己的主心骨,看人家孩子报什么,也就跟着报什么。孩子的成绩不一样,志趣不一样,人家填报的学校、专业能被录取,而盲目跟着人家走,不一定就能被录取。

点拨:填报高考志愿是一种个人行为,应该完全由个人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所掌握的信息做出最佳选择,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切忌填报志愿时不根据自己的情况,盲目跟风。

误区八:提前批一定要填

提前批录取的院校越来越多,提前批虽然增加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但它还具有拦截功能,把握不好就会带来损失。2004年,一名女生考了开封市文科状元,本来可以读北大等名校,但估分填报志愿时,家长却因为求稳,在提前批报了东北师大而最终与北大无缘。这

几年听到太多孩子本可以上北大、清华,却因报了提前批院校被录取,而无法再去自己填报的一本志愿院校。为此,广大家长在为孩子填报提前批志愿时,最好要填报略高于自己孩子实力的高校,即便录不了也不吃亏,对于在全省排名靠前的顶尖高手,报提前批更要慎重。

点拨:“提前批志愿”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增加一次被录取的机会,也能阻止考生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所以要舞好这把剑需慎之又慎。若估分不准,特别是平时成绩忽高忽低的考生,“提前批志愿”尤其要慎重,因为一本及二本的招生计划多,考生选择余地会更大。

误区九:目光狭隘,故土难离

不少地方,特别是直辖市和东部沿海一些城市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到外地上学,宁可躲在“家里”读二本,也不愿到外地读一本。2009年高考,北京一位家长的孩子考了542分,比北京文科一本线高出8分。家长一心只想把孩子留在身边,本科一批次全部填了北京高校,一志愿报了北京语言大学,二志愿报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结果没被录取。

点拨:应当看到,各地都不乏部属重点以及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与北京高校相比,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当考生竞争北京的大学实力不足时,可以主动把眼界放宽,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地方的大学。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好的录取机会。

误区十:专业选择只追热门

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数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家长圈里江西一位家长朋友的孩子2006年高考志愿里报了厦门大学最热门的会计学、财政学等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分数出来后,孩子虽然超过厦大投档线2分,却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落榜,最终走上了复读之路。

点拨:志愿的选择并不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特别是偏文的汉语言文学、法学、新闻学等专业,将来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有关的约为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孩子报志愿时,最好以走为上策。既要选报“热门”专业也不要忽视“冷门”专业,要综合分析填报,慎重从容。

上一篇:中考英语词性练习题下一篇:作文我的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