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个人所得税法解析

2024-05-02

新旧个人所得税法解析(通用6篇)

篇1:新旧个人所得税法解析

新旧会计准则解析

2007年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顺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新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又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有继承也有发展、创新。

一、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

2006年2月15日,包括1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的会计准则体系崭新亮相,这是一套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又与我国国情相适应、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具有极强的操作性的会计准则体系,对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产生重大影响。从新旧准则比较来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1、修改会计目标

旧准则主要强调会计活动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目标更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有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这种会计目标的指引下,财务报告的目标也相应调整。新会计准则认为:企业财务报告必须为报告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这种目标的调整,使得一切财物活动方向更明确,能够保证优势资产获得最大效益。

2、修订基本准则

此次修订仍未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将“财务报表概念框架”主要用于指导准则制定机构的制定工作而不作为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而是坚持已被我国理论和实务界所接受的做法——将《企业会计准则》定位为基本准则。这样不仅有理念的特点,而且是调整企业会计行为的基本规范。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此外新准则的名称被修改为《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突出强调了会计准则的地位,条文内容也做出了较小的变动。

3、完善会计一般原则

旧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有12项,国际上一般称为“会计信息或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新准则充分体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思想,将旧准则的“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现其实质内容。同时还对12项原则进行了适当调整: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进行了规定;将历史成本原则在新增的第九章“会计计量”中进行了规定;取消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其内容体现在具体的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标准中;根据我国会计实务发展和国际上通行惯例的要求,新增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旧基本准则规定的其他各项原则的内容进行了适当补充和完善。这些修改和调整都是坚持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原则,是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也是一种明智也是必然的选择。

4、调整适用范围

旧准则要求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都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这是要求所有外商投资企业都向有关部门编制财务报告,统一、全面管理。从实际操作来看,管理范围过大,政策实施过程中困难多;且从成本-效益原则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直接审查所有境外企业财务报告,所以新准则做出了合理的调整,删除了旧准则的上述规定,编制合并报表的具体要求在《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等具体准则中规定。

5、重新定义会计要素

新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做出重大调整,主要是因为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新会计准则依此报告,摒弃了许多旧概念和旧名词,还引进了很多国际准则中的新概念,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比如在收入确认条件上,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体现谨慎性原则和收入成本配比原则;首次引入金融工具的概念、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等,同时兼顾了实施新准则的突破性与稳定性。

6、计量基础的变化

旧准则只是在一般原则中对历史成本原则作了原则性规定,但这种计量基础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历史成本计量使得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及时性,财务报告过度关注历史、成本和利润,忽视未来现金流和价值,无法满足现代企业财务决策要求„„新基本准则取消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的地位,把权责发生制原则改为了记账基础,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引入会计准则中,为新形势下企业的财务活动提供规范的指导,业务核算能够提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突现其财务信息的决策辅助功能。

7、变革合并会计处理办法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这种理论的改变直接带来实际操作的相应变化。在合并报表的定义上,新准则基于“控制”概念进行定义,强调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的理念,更关注实质性控制,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这就增大了合并的范围,并且消除了原先一些对于规模以及特殊行业的限制性规定,从而使得合并财务报表能够真正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

二. 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1、新基本准则与旧基本准则的比较 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2、新会计准则中具体准则与旧具体准则的比较 2、1 增加的旧会计准则中缺乏的部分

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和金融资产转移。关于金融工具的4项具体会计准则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这些准则对金融企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则首当其冲。例如,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这就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善用衍生工具这把”双刃剑”,因为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不但要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以避免给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新会计准则与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共有5方面的差异:引入了金融工具的概念、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计价基础的不同、确认方面的差异和资产减值准备的差异。

②原保险合同与再保险合同。我国一直没有对原保险合同制定准则,实务指导以《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为准。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新准则有如下特点:区分保险风险和非保险风险;增加准备充足性测试;区分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

③石油天然气开采。这条准则是对我国现行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业务处理的描述。新会计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差异体现在: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折耗的计算方法,原制度采用直线法,新准则引入产量法和年限平均法。新准则允许提取弃置支出准备,并设置了“油气资产”,“累计折耗”和“油气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同时取消了“地质成果”科目。

④投资性房地产 旧准则并没有将房地产作为一个单独项目来加以处理,而是把现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内容分散在其他相关准则之中。新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方法。成本模式的计量方法与原准则相同,但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时,不需要摊销或折旧,也不需计提减值准备,只需要在期末按公允价值对帐面进行调整,将其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⑤增加了生物资产、企业年金基金和股份支付准则 这三条准则对旧会计准则中未曾规范或者没有详细规范的方面制定了更为严谨可行的操作指南。填补了在农业资产、补充养老保险和期权激励行为的会计核算规范方面的空白。2、2 在旧会计准则基础上发生突破性变革的新会计准则主要部分

①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新旧准则主要区别在: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使用范围,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新准则比现行制度要求更加明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也更具有操作性。并且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强调一旦使用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的帐务处理。同时由于使用公允价值所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可谓是新旧准则中减值准备部分差异最大的地方。

②债务重组方法 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异就是公允价值的使用和债务重组收益将计入当期损益,因此采用新准则以后影响的是当期损益而不是权益。新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

③企业合并会计处理 目前中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值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利润操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并可确认购买商誉。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

④所得税的影响 新旧准则的差异体现在:在计税基础上,旧准则强调收入和费用与纳税收益和纳税扣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从发生额的角度进行分析;新准则则强调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存在的暂时性差异,从余额角度来进行分析。在所得税确认上,旧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新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在减值确认计量上,旧准则没有递延税款借项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而新准则则规定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计提减值准备,并在日后符合规定时可以转回。

⑤长期投资核算方法 新旧准则的差异表现在:旧准则对投资中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进行确认,并分期进行摊销,以调整投资收益,如果是负的股权投资差额就应确认为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的,确认为商誉,该商誉不进行摊销;如果是小于的,则直接冲减留存收益。

三、变革会计准则的意义

新会计准则内容涵盖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标准、会计计量属性和财务报告体系等内容,较原基本准则有较大的完善,可以说此次会计准则的变革是中国会计史上的里程碑,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宏微观的利益和决策选择,无论是对企业、投资者,还是审计人员、政府部门,其影响都是巨大的。

1、新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新准则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引入许多国际上通用的概念,除极少数事项外,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趋同,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会计准则在本质上实现了国际趋同,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与这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紧跟时代脉搏,随时掌握新的变化,不断修正具体实施细则,为应付例外事件制定应对措施,保证财务活动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2、新会计准则解决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会计与税法的分离 在新会计准则之前,企业名义上按照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业务活动,但事实上因为会计制度比较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所以更多企业执行的是会计制度,而忽略了作为执行规范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将准则与制度的内容很好地予以结合,融为一体,消除了两者偏废其一的可能性,为企业财务活动的进行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同时在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协调的时候,明确规定根据会计制度计算、调整,解决了会计与税法不统一带来的业务处理上的麻烦,提高了财务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新会计准则对财务风险的双刃剑作用

新会计准则通过规范确认条件和制定严格的记账方法等规定,使得企业财务活动操作性较强,减小了主观臆断的空间,有利于财务稳健和风险防范,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但同时,新引进的一些与国际接轨的概念,如公允价值等,因为还没有形成程序性的确定模式,许多企业可能借此理论和实务的磨合期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操作数字游戏,套取不当得利,违背新准则制定的精神和目标,长期内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可比性,失去决策意义,增加财务风险,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已经为我们的财务活动构建了明确的理论和实务上的框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正确运用新会计准则是企业上下全体人员甚至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探讨、研究的问题。从不同的相关主体来讲,我们应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首先,微观上讲,新会计准则的理念和做法与现行会计实务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会计职业判断增多,企业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放眼国际,参加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逐步学习和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完善知识框架,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活动对知识层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其次,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作为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影响主体,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接受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做出决策,及时调整旧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出企业自身的会计政策,同时扩大在世界范围内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稳定和增强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此外,作为主要的推动者——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必须制定既严谨又灵活的政策指导和行政指令,调动财政资金做好新旧准则转换的基础工作,发挥宏观调控的优势,扶持企业会计政策的变革。同时,严肃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借此扰乱市场经济、损害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予以严厉惩罚;对突出的业绩先进者及变革的积极响应者给以奖励,调动全社会合理采用新准则的积极性,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逐步实现与国际准则的接轨。

篇2:新旧个人所得税法解析

废除“遣送”正本清源

注意到新《办法》的名称较旧《办法》做了大的修改,中间没了“收容遣送”这个词。这不仅仅是一个改头换面的形式问题。为了保证一个法律制度的连续性,一般对法律制度的修改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去劣存优,删除旧法在实施中显露出来的不合理条款,保留其中的大部分条款,名称即使做了变化,一般也能从新名称中找到旧名称的影子。但这两个《办法》在修改前后就不一样了,除了两个《办法》在适用地域(城市)和对象(流浪乞讨人员)相同外,而引领该法主要内容的“收容遣送”改成了“救助管理”,这反映了立法者革故鼎新、废除旧法的决心,所以与其说新《办法》是旧《办法》的修改,还不如说是新《办法》汲取旧《办法》教训的基础上推倒重来,重新立法。它意味着“收容遣送”制度将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实际上就是这次立法的初衷。国务院1982年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当时也带有社会福利性质,主要是针对城市要饭、流浪人员,为其解决吃饭、住宿、回家等生活问题而对其进行必要的容留和救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收容遣送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增强。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务院《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的出台,收容对象被扩大到“三无人员”,(即“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稳定收入”)使收容遣送更多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功能。在执法实践中,由于行政执法人员队伍素质欠缺,出现了一些偏颇和问题,扭曲了其社会救助的性质。

制定《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时候,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生产方式决定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是不允许流动的,而现在的市场经济需要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与配制,所以收容遣送制度已经成了阻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绊脚石。《立法法》实施以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中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规定又和我国《宪法》与《立法法》相违背,所以废除“收容遣送”成了历史的必然。

“救助”彰显新法柔情

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不仅只在名称上把“收容遣送”改为“救助管理”,在内容上也更多地体现了“救助”的内容,彰显出新《办法》的人性化。新《办法》共18条,包括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原则、救助站设立和管理、为求助人员提供的救助内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行为,以及违反者责任追究等。

我们把两个《办法》做一比较:两个《办法》的第一条都是制订目的,旧《办法》是“为了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以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侧重于维护社会秩序;新《办法》是“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注重于完善社会救助。在对象上旧《办法》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和“三无”人员,而新办法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作这样的修改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很多被收容遣送的人员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流浪乞讨人员”,他们只是处于流动过程中的过渡期,比如初到一个陌生城市的打工者,他在找到工作之前会有一个流浪的过程,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有乞讨行为,按照旧《办法》其可能会因为家居农村流入城市乞讨、露宿街头生活无着或因没有“暂住证”而被收容遣送,新办法加上“生活无着”的限制,对实施救助对象的界定更加科学和明确。

在实施机关上,旧《办法》是由民政、公安机关来实施,火药味比较浓,而新《办法》则由民政部门负责,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这种实施机关的不同也是为《办法》实施目的服务的,因为前者的收容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把他们遣送回原户口所在地”,而后者则是为了为这些人提供必要的救助。公安机关的参与是为了告知、引导、护送被救助人员而不是发挥武力作用。

旧《办法》规定“收容遣送人员要服从收容、遣送。”如果不服从有强制措施,采取“强进强出”的态度;而新《办法》规定“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说明不予救助的理由”、“救助站应当劝导受助人员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这是一种“限进宽出”的态度。这种“限进宽出”的态度也是为适应新《办法》救助功能的,因为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进行救助,是政府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政府有责任救助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失意者和失败者。当然,要享受这种救助福利,还需要满足年龄、文化、身体等多方面的条件。如果不加限制必然会让一些有懒惰习气的人不劳而获,把救助站当成了免费的养老院。

从新旧《办法》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新《办法》体现了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纠“法”违法防人违法

由孙志刚案引起三位法学博士和五位法学专家“上书”废除旧法制订新法,是我国第一次启动《立法法》纠正“违法之法”的创举。过去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立法之法,对立法主体及其立法权限和职责的确定不很规范,从而在立法中存在诸多问题。象《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样的“违法之法”何以能在《立法法》实施之后还能“违法实施”,主要在于按照《立法法》第90条的规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很明显,这样执行《立法法》,对普通公民来说,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恶法”的侵害时,很难得到《立法法》的救助。对一个普通公民来说,通过呼声微弱的建议(因为他们没有法学专家的建议更有力),等着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法律,然后再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显然是一个他们力不及的漫长路程。因此,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应当就《立法法》的执行问题,再作出专门的具体规定,规定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恶法”侵害时,有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有审查的权利。这样才能使《立法法》真正成为保障公民权益的“良法”,而不至于成了空中楼阁。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虽然得到了纠正,但引用“凤凰网”的一句话:“类似的情况(违法之法)并非绝无仅有”我们有必要把《立法法》视作一个“杀毒软件”,用来衡量一些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合法性,“查杀”法中存在的违法条款。

“徒法不足以自行”,在制订“良法”的同时,还要保证有好的执法者才不至于使“良法”在执行中偏离轨道。孙志刚案发生之前,也曾经出现过多起收容站违法的案件,人们把原因归结在利益驱动之上。4月1日,广东施行了《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该规定有“不得向被收容者收取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地方人民政府必须保证收容遣送的工作费用”的条款,于是有广东一家媒体曾报道:“此类事件(收容站违法事件)在广东可能不会发生了。”然而说话不及就在广东发生了孙志刚案。从孙志刚案我们看不出致害人受什么利益驱动,完全是由于收容救治站工作人员歧视收容人员、粗暴执法的结果。

新《办法》在纠正旧《办法》条款违法的基础上,也在防止救助人员违法上增加了许多条款,明确了违规者的责任。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救助站工作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不准拘禁或者变相拘禁受助人员;不准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或者唆使他人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不准敲诈、勒索、侵吞受助人员的财物;不准克扣受助人员的生活供应品;不准扣压受助人员的证件、申诉控告材料;不准任用受助人员担任管理工作;不准使用受助人员为工作人员干私活;不准调戏妇女;违反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纪律处分。”但愿这些制度能真正起到规范救助站工作人员行为的作用,防治“孙志刚案”再度发生。

政策解读

一、立法目的

《救助管理办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制定本办法。”可见,《救助管理办法》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保障其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这个目的,已完全割断了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与维护城市社会秩序的关系,救助与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成为《救助管理办法》存在的、惟一的、独立的目的,从而也承认了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有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

二、受助对象的范围

《救助管理办法》第一条对受助对象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即只有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基本救助对象.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是救助的目的,也就是说“三证”不全不能成为受助的对象,更不能成为限制人身自由的理由,这对保障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实施细则》对救助对象作了进一步规定,明确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自身无力解决食宿;二是无亲友可以投靠;三是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四是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同时规定,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三、救助的基本原则

救助以自愿、自主为愿则,它是《救助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区别于旧的收容遣送制度的重要标志,它的特性是关注民生、尊重人权,它的特点是遵循人性化的救助服务理念,为困难弱势群众提供救助服务。尽管《救助管理办法》没有使用“自愿”、“自主”一词,但是在《救助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十一条都体现了救助自愿、自主原则。其中,第五条规定执法人员只能告之流浪乞讨人员可以寻求救助,而不能强行带走;第六条规定的“向救助站救助……”的表述,表明救助完全是基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自愿申请;第十一条规定救助站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更是明确了自愿、自主的原则。

四、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

《救助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对救助站进行指导、监督。公安、卫生、交通、铁道、城管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这条规定,有利于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防止越权和职责不清。同时,该条规定明确了民政部门为救助管理的执法主体,这样无疑加强了这部法规的社会福利性与救济性,体现了政府对社会贫弱者的责任。另外,《救助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还规定,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从而有助于克服目前救助人员素质底、执法观念淡漠的局面。

五、救助机构、救助措施和救助机构工作人员的职责

《救助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据此,对流浪乞讨人员直接实施救助的机构是各地区所设置的救助站。

从救助措施来看,依《救助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救助机构向受助人员提供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为了保障上述救助措施的实现,《救助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并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为了弥补地方政府的经费短缺,《救助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这一规定表明未来的社会救助制度肯定是政府和社会合作的框架。 ’

篇3:新旧个人所得税法解析

上述4种电流效应在电子电器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中,一般通过接触电流的测试来进行评估。接触电流是指当人体接触电气设备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触及零部件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在II类设备中,主要产生于跨接在初次级隔离带上的杂散电容或隔离电容泄露的电流,在I类设备中,主要由可触及电路本身的工作电压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引起,可参见图1和图2。

1 GB8898标准中接触电流测试原理的分析

人体对电流呈现一定的阻抗且具有一定的频率特性,为了模拟人体接触带电部件时产生的电流效应,在GB/T12113中,规定了符合人体阻抗频率特性的接触电流测试网络,见图3。图3中,Rs,Cs,Rb组成人体阻抗模型,经R1和C1加权后,成为符合人体阻抗频率特性的测量网络。一般在GB8898音视频设备的安全标准中,接触电流测试就是通过测量U1和U2的峰值电压,再除以Rb(500Ω)得出未加权和加权后的接触电流值,所以在新旧两版国家标准中,给出的交流峰值电压和直流电压的限值最终换算还是以计算得出的电流值为准。图3中,U1为未加权接触电流对应的峰值电压,U2为加权接触电流对应的峰值电压。

GB8898标准中,对接触电流的测试是按照GB/T12113的规定使用图4所示的测量网络进行的。图4中所示的测量网络即图3提及的模拟人体阻抗网络,其他部分如下:p为电源极性转换开关;n为模拟中线故障开关;e为模拟接地导体故障开关;T为可选的隔离用试验变压器;EUT为被测设备。

通过p,n,e三个开关组合可实现不同的测试条件。测试时,将测量网络B端接地,A端连接至被测样品,在图3中U1和U2位置采用电压测量装置如示波器等测量峰值电压,或采用内置模拟人体阻抗网络的测量装置直接测量得出接触电流。

2 GB8898—2001接触电流的测试要求

按照GB8898—2001标准[2]进行接触电流测试时,电源电压应采用设备的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中上限电压的110%电压,电源频率应采用设备制造商额定的最高工作频率。

在实际测试中,基于正常工作条件测试时,应将B端电极接地,将A端施加到每个可触及的零部件上。测试应在设备正常通电工作、断电(开关n断开)、极性变换(开关p换相)等各种适用的条件下进行。对于带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措施的设备,基于故障条件测试时,测试还应在设备的接地导体故障,即图4中的e开关断开的条件下,与p,n开关组合条件下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中,以电压U1和U2表示的接触电流不应超过下列给出的规定值:对于交流,U1=35 V(峰值),U2=0.35 V(峰值);对于直流,U1=1.0 V。

同时,在标准中,给出了建议要求:对要在热带环境中使用的设备,上述测试值的限值应减半,但限于标准实施的条件,仅作为建议项,不做强制要求。

3 GB8898—2011接触电流的测试要求

在GB8898—2011[3]中,由于测试程序要求与GB8898—2001标准相同,均是参照GB/T12113设定测试程序,故测试用电源电压和电源频率要求与GB8898—2001标准相同。

由于GB8898—2011标准中将热带气候条件作为标准的常规测试条件,所以在标准中对于适用于热带气候条件的设备,上述的测试限值应予以减半,该条款作为强制性要求列入国家标准,同时,当几个设备互联时,为了避免产生大的接触电流,建议单台设备的接触电流值不大于因功能原因所需要的电流值。对于I类结构的设备,在进行测试时,应断开保护接地连接与开关断开、极性转换等组合条件下进行测试[4]。对于I类设备中的I类结构部分,亦即可靠连接到保护接地端子、依靠保护接地实现基本绝缘失效时防触电绝缘的部分,接触电流的限值为有效值不大于3.5 mA,且不因设备适用于热带气候条件而减半。

按照GB/T17297《中国气候区划名称与代码、气候带和气候大区》要求,可将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北亚热带、中热带等13个气候区划,其中适用于GB8898—2011标准的热带气候条件区划范围如图5所示。

在图5中所示范围的地区内生产、销售的产品,必须满足热带气候条件的要求,针对本文而言,产品中II类结构的部分,接触电流的限值应按照现行标准中给出的限值予以减半。

4 GB8898—2011和GB8898—2001接触电流测试要求差异点

GB8898—2011相对于GB8898—2001在接触电流测试中,最大的差异主要为以下几点:

1)考虑到热带气候条件地区温度和湿度均较高,较高的湿度将对感应电流的传导产生加强作用,较小的感应电流就能够产生较大的伤害,故考虑到设备安全设计的原则,在新版标准中,将适用于热带气候条件的设备的接触电流限值予以减半,并作为强制性要求。

2)考虑到GB8898和GB4943系列标准的互通性,增强经过GB4943系列标准认证的设备用于GB8898标准要求的设备中时的适用性,给出了设备中I类结构部分的接触电流限值3.5 m A,且不因适用于热带气候条件而减半。

5 对产品研发设计的建议

在GB8898—2011中,基于我国气候条件的复杂性,提出了热带气候条件的概念。为了提高设备的适用性以及销售方面的考虑,国内大多数液晶电视机生产企业都需要考虑将产品设计为热带气候条件适用。在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时,由于基于热带气候条件的接触电流限值减半,生产企业应将产品中初次级隔离带上的电容或等效电容、杂散电容等进行有效控制,在满足产品电磁兼容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这些电容的组合等效电容量,同时加强产品防触电设计,降低产品中可触及电路或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上的工作电压,以降低由于杂散电容和可触电部件与地电位之间的电位差导致的接触电流。对于产品的安全和电磁兼容整体设计而言,相比旧版国家标准,新版标准中基于热带气候条件,产品在进行安全和电磁兼容设计时该类电容的筛选范围有所缩小,才能满足新版标准的要求。

6 总结

接触电流作为液晶电视机类产品防触电性能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是产品安全性能的重要表征,也是历次相关类产品国家质量抽查的重要项目。本文中,通过对GB8898—2001和GB8898—2011两版标准对接触电流测试要求原理和异同点的分析,给出了测试要求的关键点,以及产品研发设计的关注点,希望能给广大的电视机生产企业在产品安全性设计方面一个参考。

摘要:GB8898—2011标准于201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原来的GB8898—2001。在新版国家标准中,针对液晶电视产品的接触电流方面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加入了基于热带气候条件的要求。对基础标准中接触电流的测试原理、新版国家标准中对该类产品的接触电流测试的要求以及新旧版国家标准对这一要求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接触电流,热带气候条件,人体阻抗模型

参考文献

[1]GB/T12113—2003,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S].2003.

[2]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S].2001.

[3]GB8898—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S].2011.

篇4:苏曼殊写情小说中的新旧矛盾解析

关键词:苏曼殊;写情小说;新旧矛盾;思想内容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13-02

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学界发生变革的“阵痛期”。随着1902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高呼“小说界革命”之后,中国小说开始了其新的旅程。虽然梁启超提倡小说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宣传革命,“从政治小说入手来提倡新小说,小说固然是‘有用了也‘崇高了,可仍然没有跳出传统‘文以载道的框架,只不过所载之道由‘忠孝节义改为‘爱国之思罢了”[1]1,但是这也为小说的各种类型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加之翻译小说的兴盛、报纸报刊业的繁荣发展,中国本土小说在受到域外思想的影响之下,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借鉴,“先是主题意识,其次是情节类型,再次是小说题材,最后才是叙事方式”“这种借鉴逐步从小说形式的外部向内部转移”[1]10。

新小说有很多类型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社会、言情、侦探、科幻等,关于写情小说又有哀情、苦情、艳情、悲情,而写情小说中有颇高造诣的传奇人物之一就是苏曼殊,他将写情小说的发展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凭借较为深厚的外国文学、文学修养,苏著小说《断鸿零雁记》颇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神韵,开创造社第一人称抒情小说的先河。”[1]117苏曼殊一生短暂而又富有传奇,他写得完整的短篇小说有五篇:《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绛纱记》、《焚剑记》、《非梦记》,未完成的《天涯红泪记》只写有两章,以及他与陈独秀合译的雨果的小说后来被命名为《悲惨世界》。他的小说在当时社会中不仅独树一帜,而且他的诗歌、译诗、绘画更是令后人推赞、称颂。因此本文试图在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这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解析苏曼殊小说中所表现来的各种新旧思想矛盾和新旧叙事矛盾。

一、中、西文化选择的困惑

苏曼殊的小说中通常会有两形象鲜明的女性,这两个女性都非常完美,作者让男主人公在两个女性之间徘徊、挣扎,如《断鸿零雁记》和《碎簪记》在这点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断》可谓是苏曼殊的自叙传,全文主要有两条感情线索,一是余(三郎)与雪梅的感情,二是余与日本表姐静子的情感纠葛,看似老套的情感故事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识。雪梅“古德幽光,奇女子”,象征着中国最传统的妇人形象;静子“性情娴穆”, 代表着域外女子的形象,面对着两个绝世女子,三郎在痛苦挣扎,最终以自己是三戒为俱戒之人为借口拒绝静子的感情逃离东瀛,回国后可仍无法摆脱红尘,当得知雪梅早已因他绝食而死之后,三郎不辞千辛万苦回到故地想探拜雪梅的墓地,结果却无处找寻,故事由此结束。在这篇小说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出作者的情感矛盾,也更能察觉到隐藏在其中的深层暗示,雪梅|静子分别代表中|西二元的对立,苏曼殊所处的民初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入侵的时期,中国的文人志士在中与西的文化选择当中不知所措,这是当时社会在苏曼殊身上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当时整个社会所共同面对的问题,最终三郎的出逃充分表现出作为当时的文人,曼殊也不知道在中西中是怎么取舍。《碎簪记》与《断》的情结差不多,也是一男二女的模式,一个是中国古典女性,一个新时期受到外国思想浸润的女性,同样难以取舍,只好大家都走向死亡。也许死是最好的解脱,可是留下来的问题仍需要人们去解决。俄国著名的作家巴赫金关于作家的“两种视野”的理论中曾这样说过,作家的第一视野照例会触及到社会现实的本质因素。社会现实作为一种外在的生存空间与结构,毫无疑问地会对作家的写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于是苏曼殊的小说中就透露出中西文化选择困境这一思想主题。

二、恋爱自由、人人平等与封建思想的斗争

苏曼殊的小说是才子佳人模式,也就是说明他想要表现的是男女之间的婚姻恋爱。可是虽然主题思想是老旧的,但是以死亡或有情人终不能在一起作为小说的结局却是表现出了另一方面思想主诣——追求婚姻恋爱自由,追求女性的自我权利,反对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

清末民初的小说在题材方面比较单一和集中,不外乎官场和情场两个大方面,而情场小说则具体表现为“无情的情场”和“三角恋爱”两个主题模式,苏式小说通过死亡这一极端的表现形式,沉重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对年轻男女身体和心灵的残害,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与无情。在苏曼殊小说中最能表现这一思想主诣的要数1916年创作的《碎簪记》,文中的余经历了男主人公庄在感情上的痛苦挣扎直到最后去世。《碎簪记》的故事还是比较老套的才子佳人模式,但是揭示封建社会对恋爱的残酷之深,数这篇小说为最。男主人公庄从小失去父母是由其叔婶抚养长大,庄的好朋友出国时将自己的妹妹杜灵芳托付给他,但两人日久生情,可是这段感情却遭到他叔婶的强烈反对,其婶欲将她的侄女嫁给庄,虽然他的表妹性情端庄、贤蕙,可是庄已经在前爱上了灵芳,他就不愿意接受另一段感情,然而叔婶之命难违,“始吾不也有违叔父之命也”最后他在左右为难痛苦中死去,更为凄惨的是两个女主人公也都自杀殉情而死。“苏曼殊小说中常常出现三角恋爱的场面,而且都是两个美丽而痴情的女子主动追求一个柔弱多情的男子,其中恩恩怨怨,自是扣人心弦,可惜最后都是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1]224自古描写男女恋情反抗封建礼教的小说不在少数如《孔雀东南飞》、《西厢记》,虽然情节曲折但是最后的结局都是圆满的,大家欢欢喜喜。可是苏曼殊小说中的男女反抗封建礼教是以死亡作为代价的,作者想以死亡来警醒世人,因为悲剧的力量比较喜剧的力量更加震撼人心,喜剧只会麻痹人心,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忘乎疼痛,自我安好而停滞不前。直到外国大炮击碎了国家大门,才敲醒正在做美梦的士大夫。千年的封建社会孕育着吃人的社会,残害了多少无辜少男少女的鲜活生命,扼杀了多少“觉新”“梅”们,使他们成为封建礼教的祭奠品。除了《碎簪记》之外,表现追求自由恋爱的还有《非梦记》。 “所谓‘苦情‘怨情云云,十有八九是要死人的;死一个还不够,经常是恋爱双方,三方全都死光,如果主人公只是自我放逐或者落发为僧尼,那已经得感谢作家的心慈手软格外开恩了。”[1]264在《非》中作者就没有那么残忍,手下留情了很多。男主人公海琴与薇香相爱,但是他的婶氏嫌弃薇香家境贫寒,想要海琴娶累家千金的自己侄女,最后迫使海琴出家,薇香死亡,可见封建等级观念对男女婚姻自由的残害。

虽然苏曼殊的思想中有新的意识,但是在他的小说当中仍旧存在着传统的观念。在《碎簪记》他有这样对男女恋爱自由误识,“方今时移俗易,长妇姹女,皆竞侈邪,心醉自由之风,其实假自由之名,而行越货,亦犹男子借爱国之义,而谋利禄”,并且还喊出“天下女子,皆祸水也”这样自相矛盾的话;《焚剑记》又借阿蕙之口说“女子之行,唯贞与节,世有妾人,舍华夏贞专之德,而行夷女猜薄之习,向背速于反掌,犹学细腰,终饿死耳”[2]243。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曼殊思想意识上守旧的方面,这是处于中西冲撞时代的文人志士身上所不可磨灭的印记。

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同时我们还能发现苏曼殊小说中对人的发现,尤其是对女性的悲惨命运的描写。《梦剑记》写于1915年,主要写阿兰为了婚姻自由而反抗其姨氏的逼迫而最终出走寻找心上人狂士陈善的坎坷遭遇。她的这一形象是变化发展的,经历了两次逼婚,她勇敢反抗无所畏惧,从她身上反射出两方面的主题:一是作为封建传统女性,她反抗姨氏也即是封建家长的代表对她的压迫,充分表现出她的反抗性;二是作为人,她央求掌握自己的命运,追求自己的理想至死也不会改变。从这两个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出苏曼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尤其是对女性的压迫已经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了,纵然到了现代社会由男权话语领导地位的社会女性的地位都是属于从属的“一种以儒家文化为主轴的儒家女性——是守法父权社会底下一种最基本的压抑概念”[3]14。在《焚剑记》中作者更加深刻地刻画了几个惨遭蹂躏的女性形象,更加明确揭露出封建社会将女性的物化,致使她们丧失最基本的人权。老妪从小就被父亲卖给别人作妓女,当父亲想将她赎回时,她的身价已经上涨,“吾仅收四十金,而是时余身价已张至三千”,然而当她有幸被胡别驾“慨然以四千金为余脱籍”,“可吾夫又日日虚词诡说,视我为一玩具”在这里人是可以用钱来购买的,老妪由人变成了金钱符号,变成了玩具,可见社会对女性人权的漠视。后世评论苏曼殊为南社的“异类”,同时他也是近代文学的“异类”,在大多数作家都在揭露官场黑暗,宣传革命思想之时,曼殊大师却在用他的笔控诉整个封建社会。

三、结语

苏曼殊大师的一生可以用传奇两个字来概括,他放荡不羁却为人坦诚;一生孤苦伶仃、四处漂泊、穷困潦倒却视金钱如粪土,他的一生都在情与僧之间痛苦挣扎,直至死亡才有个了结,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这一特殊历史造就了苏曼殊,使他与生俱来的才气得到展现,这不仅指的是佛学与绘画还有诗词与小说。尤其是在小说上更是表现出苏曼殊对西方小说新的思想主题、叙事技巧的吸收和运用。他的小说在传统才子佳人的模式中注入恋爱自由、人权等新观念,充分地表现出他对封建社会扼杀恋爱、残害妇女身心的种种罪行批判和揭露;他运用第一人称叙事手法直接呈现人物痛苦、迷惘的内心世界,深度刻画了人物形象,这些手法的使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生产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苏曼殊.焚剑记[G]//苏曼殊全集(二)[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篇5: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新旧比较分析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和2007年新的所得税法的出台,对我国的所得税会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通过对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做好新旧准则下所得税核算和列报的衔接以及准确执行新所得税准则将具有一定的意义。财政部正式颁布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2006 年3 月16 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企业所

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对于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会计术语的比较

在旧制度下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计算所得税费用时,需区分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概念,在新准则中以暂时

性差异的概念取代了时间性差异的概念。

暂时性差异包括两类情况:一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如B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余额50万评估增值5万,尚可折旧年限为5年,则会计当期计提的折旧为11万,但按照税法认定可计提的当期折旧只能是10万,也即其账面价值为55万,但计税基础只有50万,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二是指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比如,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会计上将确认前的研发费用直接进入当期损益,但按税法的规定无形资产要按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计价,将来再逐期摊销,即税务部门允许在未来期间作为抵扣项目的金额,与零账面金额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在以后当财务报表上列示的资产收回或负债清偿时,会产生应纳税金额或可扣税金额。从上述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定义中可以清晰看到,时间性差异的概念是按照收入费用观定义的,反映的是一个会计期间产生的差异;暂时性差异则是基于资产负债观定义的,反映的是到某一时点止的累计差异金额。

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由于时间性差异是从损益表出发考虑确认由于收入或费用项目在税法和会计上归属期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而所有影响损益的会计事项都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所以基于资产负债表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就包括了时间性差异的情况。在会计实务中存在大量不属于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的例子:(1)某些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余额不同于其初始确认的计税基础;(2)资产评估产生的资产增值或减值,会计予以确认,但计税不做调整;(3)企业合并时按购入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而税法按其账面价值计税;(4)报告货币是功能货币,国外业务产生的纳税影响汇兑损益,造成国外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间的差异。

二、关于所得税费用核算方法的比较

在进行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时,旧制度允许企业在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损益表债务法)之间进行选择。应付税款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递延法和损益表债务法的核算基本相同,仅在出现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采用损益表债务法需按新税率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调整,而递延法下则无须调整。而在新准则里只规定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将不再适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均建立在业主权益理论的基础上,但前者基于资产负债表进行核算,而后者是基于损益表进行的,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别。两种核算方法下应纳税所得额的核算是一样的,均是根据税法的规定计算得出,不同之处在于损益表债务法下递延税款账户是从收益、费用和损失核算的角度,包括了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上述项目时的全部时间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来确定的。

在损益表债务法下,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则是先按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资产负债表中显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期初期末余额倒算出所得税费用。具体公式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关于会计科目设置及确认的比较

在损益表债务法下只设有“递延税款”一个科目来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内容。贷方记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借方记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和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该科目的余额是贷方与借方相抵后的净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和负债,也无法反映出非时间性暂时差异的纳税影响。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课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课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此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具体核算内容包括:发生的可抵减性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已转回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调整额。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课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课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以此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具体核算内容包括: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已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调整额。这两个科目核算的性质、内容很清楚,分别代表实际预交的所得税资产和应交的所得税负债。

新准则中规定只要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很可能取得”,就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旧制度中对于递延税款借方金额的确认规定得更为谨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在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方金额的情况下,为了慎重起见,如在以后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时期内(一般为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转回的,才能确认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并作为递延税款的借方反映,否则,应于发生当期视同永久性差异处理。”

四、关于计量的比较

(一)适用税率

在旧制度下,当适用税率发生变化或开征新税的情况下,将由此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全部计入所得税费用。但在新准则里要区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在收益表上还是在权益中确认的。对直接在权益中确认的交易和其他事项,任何相关的纳税事项也直接在权益中确认,因此,由税率变化带来的纳税影响计入权益,不能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另外,在旧制度中没有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税率做规定,但在新准则中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这里的“适用税率”不是即期的而是将来期间的,也即意味着与将来期间纳税有关的现金流量产生的纳税影响也反映在了此科目中。

(二)递延税款折现

在旧制度中没对递延税款项是否可以折现的问题做出规定,新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不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折现”。

(三)减值准备

旧制度没能涉及对递延税款项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新准则中提到“: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新准则中也没有对所谓的“很可能”做进一步的解释,缺乏可操作性。目前对该项会计处理也尚未明确,笔者认为可设置“备抵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并将其产生的影响记入所得税费用。

五、关于列报与披露的比较

旧制度中仅对递延税款和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中的列报项目有明确规定,未要求对所得税费用及相关内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新准则明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应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也提出了对所得税费用及暂时性差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要求。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有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理解企业所得税的经济价值,即可以反映出资产或负债带来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税后净现金流量。这种方法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企业会计信息,比如从纳税筹划的角度看,延期纳税实际上相当于获得政府的无息贷款,所以如果一家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有较大的余额,则反映了其税收筹划的成功。

六、新所得税准则实施的建议

篇6:新旧个人所得税法解析

一、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

1.计税基础

旧准则强调收入和费用与纳税收益和纳税扣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从发生额的角度进行 分析。新准则则强调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日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存在的暂时性差异。

2.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是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结果,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趋同的结果。暂时性差异在以后资产收回或负债清偿时,会产生应税所得或可抵扣金额。暂时性差异又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有的时间性差异均是暂时性差异,但某些暂时性差异并非时间性差异。

3.要求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旧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 影响 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新准则要求企业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收益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差异,可 计算 对当期的影响,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来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注重暂时性差异,可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

4.弥补亏损处理

新准则规定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般称之为当期确认法,即后转抵减所得税的利益在亏损当年确认。目前 税收政策允许企业亏损可在未来首次盈利的连续5年内税前弥补,使用该方法,企业应当对五年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在以后经营期内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税利润作出判断,如果不能,企业不应确认。

二、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差异对企业的影响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旧个人所得税法解析】相关文章:

新旧势力范文05-17

新旧时光范文05-17

济宁新旧动能转换07-05

新旧动能转换题库07-20

新旧动能转换试题07-20

新旧动能转换论坛07-20

新旧动能转换措施07-20

新旧动能转换活动07-20

新旧动能转换考试07-20

新旧动能转换答案07-20

上一篇:毕业生前台实习心得下一篇:老花猫历险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