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诊断标准

2024-05-11

胃镜诊断标准(共10篇)

篇1:胃镜诊断标准

急性胃粘膜病变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胃底未见异常。弥漫性胃粘膜水肿、充血及多发性粘膜糜烂、出血或溃疡形成。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慢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窦部粘膜花斑状,充血,水肿,渗出,粘膜脆性增加,颗粒状增生。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慢性糜烂性胃炎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窦部粘膜多发隆起性糜烂,直径0.5-1.0cm,隆起顶端呈脐样凹陷。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慢性萎缩性胃炎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粘膜呈灰白色,粘膜变薄,血管网显露。部分称颗粒状/结节状增生。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肥厚性胃炎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巨大扭曲如脑回状,胃小凹延长扭曲,胃窦正常。幽门开合良好。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胆汁返流性胃炎

食管粘膜正常。

胃粘液湖呈黄绿色,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幽门较松弛,可见胆汁返流。

十二指肠粘膜充血水肿,可见胆汁附着。

门脉高压性胃病

食管下端可见静脉曲张,呈蚯蚓状。

胃粘膜充血明显,多发性点状糜烂和出血点,呈“蛇皮样”外观。幽门开合良好。十二指肠球部散在点状糜烂和溃疡。

胃窦血管扩张症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窦部粘膜毛细血管扩张,粘膜下静脉

扭曲扩张。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溃疡

胃溃疡(A1期)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体/窦部小弯/大弯侧/胃角可见一直径**cm溃疡,边缘水肿,底覆厚白苔,污秽。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溃疡(A2期)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体/窦部小弯/大弯侧/胃角可见一直径**cm溃疡,边缘水肿,底覆白苔,清洁。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溃疡(H1期)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体/窦部小弯/大弯侧/胃角可见一直径××cm溃疡,底覆白苔,光滑,皱襞集中。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溃疡(H2期)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体/窦部小弯/大弯侧/胃角可见一直径××cm溃疡,中央覆白苔,光滑,皱襞集中。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溃疡(S1期)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体/窦部小弯/大弯侧/胃角可见一溃疡瘢痕,中央覆着色斑,红色皱襞集中。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溃疡(S2期)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体/窦部小弯/大弯侧/胃角可见一溃疡瘢痕,白色皱襞集中。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巨大溃疡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体/窦部小弯/大弯侧/胃角可见一直径**cm溃疡,边缘水肿,底覆厚白苔。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幽门管溃疡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幽门部可见一直径××cm溃疡,边缘水肿,底覆厚白苔。幽门开合差,镜身通过困难。

吻合口溃疡

食管粘膜正常。

胃大部切除后胃十二指肠吻合,进境××cm见吻合口通畅,吻合口粘膜充血,水肿,大弯/小弯侧前壁/后壁可见一直径××cm溃疡,底覆白苔。

胃息肉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胃体/胃窦部,大弯侧/小弯侧,前壁/后壁可见以直径××cm大小圆形/类圆形息肉,表面粘膜光滑,呈分叶状/乳突状/蕈伞状,有蒂/亚蒂/无蒂。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癌

早期胃癌(Ⅰ型,隆起型)

食管粘膜正常。

贲门通畅。胃体/胃窦大弯侧/小弯侧/前壁/后壁/胃角可见一直径××cm息肉样突起,表面凹凸不平,颜色发红/苍白,伴出血斑和粘膜糜烂,无蒂广基。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早期胃癌(Ⅱ型,表浅型)

食管粘膜正常。

贲门通畅。胃体/胃窦大弯侧/小弯侧/前壁/后壁/胃角可见一平坦发红粘膜,表面不规则,凹凸不平,伴出血、糜烂及苔附着病灶边缘不规则呈虫噬状,皱襞中断集中。幽门开合良好。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早期胃癌(Ⅲ型,凹陷型)

食管粘膜正常。

贲门通畅。胃体/胃窦大弯侧/小弯侧/前壁/后壁/胃角可见一凹陷,基底有渗出物覆盖,边缘不整齐,有出血、糜烂及结节状改变。幽门开合良好。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进展期胃癌(隆起型)

食管粘膜正常。

贲门通畅。胃体/胃窦大弯侧/小弯侧/前壁/后壁/胃角可见××cm大小隆起性肿物,广基,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样,质地脆/硬,易出血。边界清。幽门开合良好。幽门开合良好。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进展期胃癌(溃疡型)

食管粘膜正常。

贲门通畅。胃体/胃窦大弯侧/小弯侧/前壁/后壁/胃角可见××cm大小溃疡,溃疡基底污秽、出血、凹凸不平。边缘不整齐,皱襞中断,周边隆起呈环堤状,质地脆/硬,易出血,与周围粘膜分界清。胃壁僵硬,蠕动差。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进展期胃癌(溃疡浸润型)

食管粘膜正常。

贲门通畅。胃体/胃窦大弯侧/小弯侧/前壁/后壁/胃角可见××cm大小溃疡,溃疡基底污秽、出血、凹凸不平。边缘不整齐,皱襞中断,融合,周边环堤与周围粘膜分界不清,质地脆/硬,易出血。胃壁僵硬,蠕动差。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进展期胃癌(弥漫浸润型)

食管粘膜正常。

贲门通畅。胃腔狭小,呈“革囊胃”。粘膜表面高低不平,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多发糜烂和溃疡。可见巨皱襞形成。胃壁僵硬,蠕动消失。充气不易膨胀。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胃平滑肌瘤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胃体/胃窦部,大弯侧/小弯侧,前壁/后壁可见以直径×cm大小球形形/半球形隆起,质软,表面粘膜紧张光滑,色泽正常。可见“桥形皱襞”幽门开合良好。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残胃炎

食管粘膜正常。

胃大部切除后胃十二指肠吻合,进境**cm见吻合口通畅,吻合口粘膜充血,水肿,多发性糜烂,粘膜色泽深红,皱襞不规则,肿胀,伴颗粒状增生和息肉样隆起。

残胃癌

食管粘膜正常。

胃大部切除后胃十二指肠吻合,进境 cm见吻合口狭窄,残胃/吻合口大弯侧/小弯侧前壁/后壁可见一直径**cm菜花样肿物,表面不光滑,质硬,易出血。

胃粘膜脱垂

食管粘膜正常。

胃体蠕动正常,粘液湖清,量中等。胃底未见异常。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蠕动亢进。幽门开合时可见皱襞呈菊花样翻入胃腔。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篇2:胃镜诊断标准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华茹

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10期

篇3:胃镜诊断标准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别采用CT、胃钡餐、胃镜的方法进行检查。患者的选入标准:患者均患有胃癌,得到临床病理学的确诊,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疼痛、食欲下降、恶心、反酸、呕吐等,部分患者伴有呕血、黑便等症状,并且有一例患者出现急性胃穿孔。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在37~50岁之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症部位等不纳入本次研究[下转48页]的数据统计中,并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检查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进行CT、胃钡餐、胃镜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CT:采用双层多排螺旋式CT机进行扫描检查,患者在检查之前4h禁饮禁食,检查时口服温水500ml,平扫,患者仰卧,范围从右隔的顶部至右肾的下级,层厚为10mm,增强扫描时一同快速加注,并且根据患者的癌变部位变化检查的体位,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上腹部的CT平扫。胃钡餐:患者在检查之前禁饮禁食,并且检查时服用适量钡剂,采用X线进行上腹部的扫描造影;胃镜检查:患者在检查之前禁饮禁食,使用胃镜检查仪进行检查。

1.3 检查效果评价

将三种检查结果与确诊的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于胃部癌症部位的检查确诊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数据的统计上看,CT检查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其次时胃钡餐和胃镜,具体的数据见表一。

注:三种检查结果,P<0.05.

3讨论

胃部作为一个空腔的器官,内部的充盈程度不同而导致胃壁的厚度、形态等都有着一定的变化,在传统的胃癌检查中,主要依靠纤维胃镜和胃钡餐作为检查的主要方法,随着检查设备的不断更新,CT在胃癌的检查中发挥了更高的价值,并且其扫描的速度、分辨率、图像清晰度等都有了显著的提升。CT检查不仅能够对胃部的疾病进行就很好的检查,其周围的结构也可以清晰的成像,使得诊断更加确定[2]。

胃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消化性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和男性患者,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典型,采用纤维胃镜或是胃钡餐便能进行很好的确诊,但是若患者的癌症症状不明显,有消化道的其他症状比如上腹疼痛、消化道出血等情况,病变的位置不能确定,采用胃镜等检查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先用CT进行全部的扫描,确定癌变的位置,在采用纤维胃镜和胃钡餐进行确诊的辅助[3]。胃部CT扫描能够发现胃部的癌变部位以及病变的全貌,并且还能观察到病变周围器官和癌变部位的关系,对于胃癌手术的分期治疗确定有着非常高的价值,在本文的检查中,经CT检查有一例患者出现肝转移,一例出现腰大肌转移,与患者的确诊结果相同,而胃钡餐和胃镜的检查却没有检查出俩,说明CT的检查更加全面。但是CT检查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虽然能够对胃部癌变的位置和程度进行确定,但是其对于病变部位内部的溃疡程度检查的效果却低于胃钡餐和胃镜,原因就在于在胃癌的早期,由于癌病的病灶部位仅仅存在一胃部的粘膜下层,癌变的范围很小,使得CT检查不能很好的分辨出,或是由于检查前的准备不充分导致较小的癌变胃部不能很好的显示出来,因此CT检查不能作为胃癌确诊的唯一检查方式,应该与胃钡餐、胃镜等进行联合的检查,从而保证检查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胃癌的检查中,CT检查具有更高的检查价值,在临床检查中需要按照患者的情况综合的采用检查的设备,使得检查结果准确。

参考文献

[1]张凤祥,高娃等.胃癌的CT检查结果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1(8):68-70.

[2]Kazerooni EA,Quint LE.Francis IR.Duodenal neoplasms:predictive value of CT for determining malignaney and fumor nesectability[J].AJR,2013,15(3):303-305.

篇4:胃镜下诊断胃癌61例分析

关键词 胃癌 好发部位 性别 年龄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胃癌患者早期症状和体征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相似,无特异性,不能引起重视,临床一旦确诊多属进展期癌。单纯X线钡餐透视检查不能确定诊断,应进行胃镜检查。有条件者应进行胃镜普查,开展二级预防工作。笔者结合所属基层社区医院2008~2012年收治胃镜发现胃癌患者61例,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1例胃癌患者,男49例,女12例,年龄47~86岁,平均69岁;其中40~59岁8例,60~69岁24例,70岁以上27例,发病高峰年龄在60岁以上。男女比例为4.08:1。

临床症状:上腹疼痛或不适者43例,进食哽噎感13例,贫血消瘦18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有转移症状者2例。

好发部位:61例胃癌中,发生于胃底贲门的38例(62.3%),胃窦19例(31.1%),胃体4例(6.6%)。

镜下特点:早期胃癌5例,肿块型4例,溃疡性31例,溃疡浸润型19例,弥漫浸润型2例。

病理分型:以腺癌为主,共计56例,黏液腺癌2例,高级别内瘤样变2例,印戒细胞癌1例。

讨 论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患者就诊时大都处于中晚期,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现胃癌病例约40万例,死亡約30万例。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发生于中老年人,本组资料显示年龄在6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与文献资料基本相符[1],男女比例为4.08:1,与资料显示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有较大的出入[2],可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部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胃部疾病,加上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的减弱,抑制肿瘤能力下降,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尤其是老年男性,平时工作生活压力大,生活多不规律,易导致身体内环境紊乱,增加了胃癌发生的概率。老年人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平时食腌制食品较多,腌制食品中含大量的硝酸盐,在胃内转化为亚硝酸盐,再与胺类结合形成亚硝胺类物质,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食用腌制食品增加Hp感染机会[3],Hp产生炎性反应,其本身具有基因毒性作用,与胃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农村老年男性大多有烟酒嗜好,增加了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国内许多文献资料报道胃癌好发于胃窦部,本组资料显示中老年人胃底贲门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老年人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减退,胃黏膜屏障功能减退,胃食管返流对贲门区刺激形式炎症-修复-恶变的过程有关。因此,对于中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定期胃镜检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黄晓俊,南寿山.甘肃省30年胃镜检查34116例胃癌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12(2):65.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60.

3 饶尤华,李松岗.临床胃镜检查适宜人群选择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8):708.

篇5:胃镜购买申请

尊敬的院领导:

为积极配合上消化道早期癌的筛查工作,胜利完成任务,急需胃镜一台。目前我院内镜设备陈旧,一台胃镜不能承载上消化道早期癌的筛查工作。因为筛查工作病员多,遇到患有传染病的患者,一条镜子受消毒时间限制,根本不能适应病人的需求。

我院的富士能消化内镜,已购进6年,设备已远远跟不上当前内镜下诊断治疗的发展;镜头放大倍数低,镜面磨损严重,病灶观察不清,清晰度极差;按钮操作不灵活,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胃肠腔打开不充分,需撤出镜子,再次重新操作,病人遭受痛苦,易诱发医疗纠纷。

当前胃镜具有高清晰度图像、大画面、宽视野、长景深等特点,确保图像观察的效果和诊断的准确性。克服了传统胃镜检查时患者的种种不适,对轻微病变也能很清晰的显示,大大提高了消化道疾病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与漏诊,特别有利于早期肿瘤的识别与诊断。

配备了新的胃镜,内镜下的食管癌、贲门癌筛查工作开展起来,可以让广大患者认识、了解中医院,可以迅速提高我院的知名度。恳请院领导批准购进新的胃镜。

我院现内镜消毒设备陈旧简陋,内镜消毒方法尚不能达到内镜消毒标准,为了能够达到内镜消毒标准,建议更换新的消毒设备。

篇6:胃镜注意事项

以在直视下活检做病理检查和镜下切除息肉、止血、抓取异物等。

胃镜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如下:

1、胃镜检查前一天晚上8点钟后至检查前禁食、禁饮及禁服药物,以免检查时引起呛咳等不良反应。(患者体质虚弱或胃内容物较多禁食后仍达不到检查要求而影响胃镜检查时,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液);

2、为使医生对病史有全面的了解,检查时要带齐有关的病史资料,如心电图、X线检

查报告及原来的胃镜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以备医生参考;

3、检查前口含麻药时,头要抬高,以便咽部得到最好的麻醉效果。检查前需松开裤带,取下眼镜和假牙,听从医生的指挥,避免假牙脱落,误入呼吸道或消化道;检查时应全身放松,轻轻咬住放置嘴中的口垫,千万不能吐出,以防损坏胃镜;用鼻作平稳呼吸,切忌屏气

或频繁打嗝;如有口水应自然流出,不要吞咽,以防流入气管引起呛咳;

4、胃镜插入咽喉部时,应配合做一个吞咽动作,胃镜即可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如感恶心,可轻轻呼气,即可缓解;不能用舌头用力顶镜子,以免擦伤口咽、喉部引起出血;

5、检查完闭上嘴以便擦除黏液,尽快从检查床中间下来以免摔伤;

6、做完胃镜后30分钟内咽部麻醉药仍可能发生作用,此期间不要喝水、进食,此后如喉部感觉无明显麻木感可谨慎试喝,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呛咳或发生吸入性肺炎。咽部如果有

疼痛或异物感,可口含碘喉片、草珊瑚含片等,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7、做了活检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检查后2小时可进水,4小时后可进食,忌食生、冷、硬和有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吸烟、饮酒、喝浓茶和浓咖啡,以免诱发创面出血,并注意

是否大便发黑,如有,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8、做了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小时后才能喝水、如活检者需4小时后进食,患者刚苏醒时会有头重脚轻、头晕等症状,最好卧床休息,24小时内需有人全程陪同,自己不能

饮酒,不能开车,也不能做高空作业及机械操作。

胃镜检查注意事项一,需要作胃肠镜的人群有哪些

吞咽困难、吞咽后胸痛、上腹痛、腹胀、呃气、反酸、消化不良、消瘦、恶心、呕血或腹痛、腹泻、大便秘结、大便变形、大便带血、大便干结及稀便交替出现、下腹胀、排便困难或有包块,凡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就应留意消化道是否已出现了问题,应尽快到医院检查.因为胃镜可以直接、清晰地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器官的病变,所以被公认为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但以往,病人往往因为承受不住做胃镜的痛苦而放弃了这种最有效的检查,以致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胃镜检查注意事项二,胃肠镜 一目了然

用胃肠镜进行胃、肠检查时,病变组织被放大, 医生在视野非常清晰的情况下,可以对胃、肠内疾病一览无遗,检查无死角、无损伤、诊断率高.检查与治疗安全、时间短,患者检查前不会紧张,检查时没有不适,检查后很快恢复,医生检查结果更为准确,有利于病情的判断和治疗.胃镜检查注意事项三,无痛胃镜检查让您轻松 一步到“胃”

篇7:无痛胃镜检查

目录[隐藏] 概念

区别

无痛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无痛胃镜的四大优势

无痛胃镜检查的利与弊 概念

以前,做胃镜检查时的痛苦反应,往往使患者望而却步,害怕检查,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患者即使勉强接受检查,其痛苦的感觉令人心有余悸。现在,使用无痛胃镜诊治新技术,由麻醉医生用一种新型麻醉药物,让患者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镜检查,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及不良后遗症,检查完毕很快就能苏醒。减少了患者因痛苦而不自觉燥动引起的机械损伤,避免了因刺激植物神经,造成屏气、血压、心率改变等带来的机体影响。使许多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在胃镜下治疗就可以了。即免受手术之苦,又节省了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时间。

区别

普通胃镜检查由于检查时病人绝大多数有恶心、呕吐痛苦感觉,且心理上常伴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因此许多病人往往拒绝检查,以致延误了诊断和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病人在安全、无痛苦的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和治疗,已成为医学界人士一种追求,无痛胃镜就是在这种要求下诞生的。

无痛胃镜就是在普通胃镜检查的基础上,配合异丙酚、芬太尼及利多卡因等药物静脉注射。由于芬太尼、异丙酚静脉注射具有镇静镇痛作用,且它们起效快、恢复快、半衰期短、可控性强、体内无积蓄,病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很快进入鼾睡状态,且环咽肌较松弛,有助于胃镜推进。

无痛胃镜的四大优势

无痛苦: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舒服,对精神紧张的患者、对胃肠镜检查恐惧的患者,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是您的理想选择。

创伤小:在无痛性电子胃镜下,对消化道出血、息肉、溃疡狭窄还可以进行多项微创治疗,让患者免于手术开刀之苦。

时间短:排除检查前的预备时间,从检查开始,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

更精确:电子胃肠镜拥有目前其他检查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尤其是一些微小病变甚至粘膜层的病变,均可明确诊断。并且具有放大功能,更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

检查治疗同步进行

无痛电子胃镜是通过一根直径只有一厘米的纤维管,把冷光从口腔经食管、胃腔送达十二指肠降部,照亮食管、胃腔和十二指肠。胃镜前端携带的微型摄像机,同步敏锐地摄录下管腔内图像。鲜明、清晰的腔内图像动态地呈现于高清视频显示屏幕上。

通过百倍放大的图像信息,把食管、胃、十二指肠降部的粘膜病变看得清清楚楚,为医生制定详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

1、检查:胃镜下能取病变组织做病理细胞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这是确诊各种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癌、胃癌的“黄金标准”。

2、治疗:胃镜下还能开展多种治疗,高频电切胃息肉;胃镜下喷药止血、注射止血、钛夹止血治疗;镜下微小胃癌切除;镜下微波治疗等等。无痛胃肠镜被誉为“消化道保护神”,对胃肠道息肉、早期恶性肿瘤,可在内镜下直接切除,彻底根治,免除开刀手术之痛苦。同时也为患者节省大笔医疗费用。

无痛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纤维胃内窥镜是检查食道、胃腔以及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最佳手段。但由于胃镜纤维管从食道插入,病患每对此检查存在惧怕心理,有些病例几度回避,不愿过关。故当胃镜检查开始,病患难以和医生合作,这需要做耐心的解释和护理。

其实胃镜检查并非十分痛苦,在诊断操作中只要与医生配合,消除紧张情绪,全身放松,一般在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检查。

胃镜检查前二天应适当减食和停止一切经口药物。检查前一天禁食牛奶,最好食软质流食,检查当天早晨要做到禁食、禁水、禁一切药物和禁烟。检查完毕后最好吃少许冰淇淋,凉以止血,但不宜饮水。待二小时后可食流食。如鸡蛋糕、牛奶、面条、米粥等。在检查过程中食道粘膜和胃粘膜受到机械性、一过性刺激,一时出现咽喉肿痛和胃脘不适感及机械性、一过性刺激,一时出现咽喉肿痛和胃脘不适感及隐痛,应戒烟、酒及过热的食物。不宜做过重的体力劳动,应休息1天-2天。

检查后3日内停服一切药物,避免刺激。如患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哮喘等疾病不宜做胃镜,可采取各种手段去确诊。在胃内窥镜下可见:恶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残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一般应在3个月-4个月作监护性检查。

无痛胃镜检查的利与弊

在内镜中心胃镜室,患者刘先生按着医生的吩咐平躺在病床上,张开嘴巴,医生拿着探头轻轻伸入刘先生的口中,随即,刘先生的脸上现出痛苦的表情。随着操作的进行,刘先生不停地扭动着身子,并出现恶心、反胃、疼痛的症状。这种过程持续了将近6分钟,完后,刘先生一脸恐惧的样子,连说:“以后再也不做胃镜了,真是太痛苦了”。

篇8:胃癌68例胃镜诊断与临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8例胃癌患者中, 男48例, 女20例, 男女比例2.4∶1;年龄31~83岁, 中位年龄61.5岁, 其中30~39岁2例 (2.94%) , 40~49岁10例 (14.71%) , 50~59岁15例 (22.06%) , 60~69岁22例 (32.35%) , 70~79岁16例 (23.53%) , ≥80岁3例 (4.41%) , 其中50~79岁53例占77.94%;病程<1个月19例, 1~6个月21例, 7个月~1年22例, 2~5年6例;既往有胃病史16例。主述上腹部疼痛59例, 近期症状加重45例, 纳差、体质量下降3例, 呕吐4例, 黑便2例;伴反酸、嗳气25例, 恶心、呕吐18例, 便血9例, 明显消瘦13例, 食欲下降、早饱感13例;体格检查有上腹部压痛55例, 无体征13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胃镜检查, 进行规范取材, 病灶直径≤1.0cm全部取材, 直径>1.0cm选择典型部位进行取材。标本均经4%多聚甲醛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 制成3~5cm切片, 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1.3 胃癌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

组织类型:根据手术切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组织学特征和起源, 恶性肿瘤可分为腺癌、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等。分化程度:可分为分化型肿瘤 (指高、中分化的恶性肿瘤) 和分化不良型肿瘤 (指低分化、未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 。

2结果

2.1 胃镜检查结果

68例患者胃癌部位分布:胃窦部42例 (61.76%) , 胃角部12例 (17.65%) , 胃体部10例 (14.71%) , 胃底部4例 (5.88%) ;癌灶直径2.5~6cm;胃镜下分型:溃疡浸润型44例 (64.71%) , 溃疡型20例 (29.41%) , 弥漫浸润型4例 (5.88%) 。

2.2 不同分化程度

术后病理确诊分化型肿瘤胃镜活检诊断符合率达93.9%, 术后病理确诊分化不良型肿瘤诊断符合率达70.4%。

2.3 不同组织类型

68例胃癌患者中腺癌32例, 管状腺癌8例, 黏液腺癌4例, 印戒细胞癌4例, 低分化腺癌16例, 高分化腺癌4例。经胃镜活检确诊与术后病理比较, 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7.0%, 管状腺癌65.1%, 黏液腺癌76.3%, 印戒细胞癌59.8%, 低分化腺癌70.2%, 高分化腺癌69.3%。

3讨论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环节作用的结果, 从正常胃黏膜发展到胃癌,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因此, 组织活检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组68例胃癌患者发病部位以胃窦居多, 诊断胃癌前有慢性胃窦炎、胃溃疡等既往病史16例, 对其定期复查胃镜, 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征兆, 特别是50岁以上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黑便、饮食下降、消瘦都应常规进行胃镜检查。

胃镜活检虽然能够确诊恶性病变, 但因其取材有一定的局限性, 与外科病理切除标本的组织学检查相比, 尚存在一定差距。这可能与活检时常只能取到分化较好的部位而漏掉分化差的部位有关。因此, 胃镜活检对组织细胞分化程度的判断只能作为参考, 其实际情况应以外科切除标本的组织学检查为准。本文结果还表明, 胃镜活检对腺癌的准确诊断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胃癌, 这可能与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高或取材不当有关。

大多数胃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消化道症状, 临床依次为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 上腹部隐痛是胃癌的常见症状, 也是最无特异性而易忽视的症状, 胃癌患者出现症状后未及时诊治的主要原因是症状不重, 主诉仅有腹痛, 未引起重视[1], 胃癌发病以男性较多, 本组男女比例2.4∶1, 年龄在50~79岁多发占77.94%, 与教科书男女发病率2∶1, 年龄在50~70岁高发年龄大致相同[2]。胃癌患者病程在1个月以内19例, 6个月21例, 共占58.82%。患者病程短, 无明显临床症状, 确诊胃癌时已达胃癌晚期, 因此提倡胃镜普查工作, 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 随着年龄的增加, 成年人的胃癌检出率明显增加, 胃下部胃癌多于胃上部胃癌[3], 及早查明原因。只有早期就诊,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才能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4]。对于无既往史的胃病患者, 经内科治疗未见好转, 及时胃镜检查。

参考文献

[1]徐海峰.胃癌临床证据及病理结果综合分析[J].现代医学, 2010, 47 (3) :3.

[2]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

[3]宋彩红.早期胃癌病例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4) :206-207.

篇9:胃镜诊断标准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胃镜诊断为胃癌患者132例,其中男87例,女45例;年龄25~68岁,平均53.7岁;病程0.5~1.5年。患者均因上腹部不适,纳差,消瘦,呕血或黑便等入院,胃镜检查呈三种形式:①溃疡型,边缘不齐,质硬,有坏死或污秽物覆盖,活检常致出血。②隆起型,表面不平,突出胃黏膜呈息肉状、结节状或菜花状等,有出血或溃损。③平坦型,无明显凹陷或隆起。患者中病变发生于胃体部76例,贲门部30例,胃角部18例,胃底部8例。

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胃镜诊断为胃癌患者132例临床诊治资料,比较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临床结果差异,包括阳性例数符合率及分化程度符合率。胃镜活检及外科手术病理均规范取材,对于直径<1cm病变全部取材,对于直径>1cm病变部分取材[7,8];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由专业病理医生显微镜下观察切片,判断病变组织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侵袭浸润程度等。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阳性例数符合率分析:本组132例胃镜活检诊断为胃癌患者经外科病理诊断确诊阳性例数为120例,诊断符合率为90.9%。

胃镜活检分型结果分析:本组患者中胃镜活检溃疡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隆起型与平坦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分化程度符合率分析:本组患者中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诊断为分化型胃癌分别为85例、90例,诊断符合率为94.4%;而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诊断为分化不良型胃癌分别为23例、42例,诊断符合率仅为54.8%。

讨论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恶性肿瘤,多发于>50岁人群,但近年来中青年患者所占比例呈增高趋势[9];胃癌患者中90%~95%为腺癌,多来源于上皮;临床研究表明[10,11],其发病与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及遗传因素有关,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黏膜息肉等被认为属于癌前病变[12]。胃癌临床分型包括溃疡型、平坦型及隆起型,但是應当注意的是临床形态学分型无法判断病变良恶性[13],故对于胃癌诊断无较高价值。胃镜活检已被证明能够有效诊断肿瘤病变,但是有其局限性;取材组织少以及病变周围的炎症等均会影响胃镜诊断[14,15],同时只能根据活检取材组织观察,难以确定组织全貌,无法做出客观判断;特别是在肿瘤分化程度方面,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诊断将中、高分化胃癌归为分化型胃癌,低分化、未分化或印戒细胞癌等归为分化不良型胃癌,分析结果表明,胃镜活检对于分化型胃癌诊断与外科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但是在未分化胃癌诊断方面,胃镜活检误诊率较高,这可能与:①胃镜检查所取组织分化良好,未取到分化不佳组织。②故对于胃癌分化程度判断胃镜活检仅能作为参考。对于胃镜活检未能确定,但是观察到明显病变者应当做细胞学检查;对于怀疑为癌变者应当尽量多取组织,一般取5~6块,而对于弥漫浸润型胃癌,至少应当取8块[16];同时对于溃疡型病变者应当选取溃疡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交界处取材,以防止取到坏死组织或穿孔[17]。胃癌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

性,临床诊断容易与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混淆,通过胃镜活检初步定性,再行外科病理诊断最终确诊组织类型,对于早期诊断、治疗胃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阳性例数符合率为90.9%;患者中胃镜活检溃疡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隆起型与平坦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诊断为分化型胃癌诊断符合率为94.4%;而低分化型胃癌诊断符合率仅为54.8%。综上所述,胃镜活检用于胃癌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对于低分化型胃癌诊断误差仍然较大,需要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 董素珍.消化道内镜活检病理诊断食管癌胃癌临床病理分析[J].四川肿瘤防治,2004,17(1):25-27.

2 林艳梅.胃癌螺旋C T 与胃镜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6):530-531.

3 孙杰,张红.胃癌的内镜下诊断与活检结果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6):3675-3676.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42-3961.

5 刘鹤梁.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与外科病理诊断在胃癌诊断上的差异[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32(7):138-139.

6 Cadman B,Dixon MF,Wyatt JI.Value of routine,non-targeted biopsies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neoplasia[J].J Clin Patho,1997,50:832-834.

7 韦强.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与外科病理诊断在胃癌诊断上的差异[J].2008,39(12):796-797.

8 赖英荣,梁英杰,徐大志.胃癌病理大切片制片及作用[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5S):28.

9 Sipponen P,Stolte M.Clinical impact of routine biopsies of the gastric antrumandbody[J].Endoscopy,2007,29:671-678.

10Rossi M,Broglia L,Graziano P,et al.Local invasion of gastric cancer:CT finding and pathologic correlation using 5mm incremental scanning,hypotonia and water filling[J].AJR,1999,172(2):383-388.

11Plummer M,Buiatti E.Histological diagnosis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the stomach:a reliability study [J].Int J Epidemio,2006,26:716-720.

12黎清成,郑丰平.清醒镇静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附560例报告)[J].新医学,2007,38(4):236-237.

13易智君.胃镜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3):642-643.

14黄柏鑫,褚星霞,631例青老年人胃癌临床内镜病理对比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4):240-241.

15陈静,杜贞芳,唐进先.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对比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82-1783.

16Guo W,Zhang YL.Effect of the number of biopsy t issue and cytological smears on lesion d- iagnostic rate[J].Xiandai Xiaohuabing JiNeijing Zazhi,1996,1(3):80-81.

17刘俊良.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3):30-32.

篇10:胃镜质量控制制度

一 胃镜室医生对临床医生不规范填写的内镜检查申请单(申请单未写明病史、体检、与化验结果、申请检查的目的与要求,及病人有关的资料如B超等)有权重新要求临床医生重填申请单。

二 胃镜室在接受申请单时,必须按“操作常规”要求审查该项目检查是否具有禁忌症,从源头上杜绝发生事故的隐患。

三 胃镜及附件按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消毒。

四 为强化以上质控管理,科室成立质控管理小组,主任担任组长,其他医务人员为组员,以实行全员全程(指从接诊病人开始到追踪随访)质量控制。

通渭县中医院胃镜室

胃镜室仪器维修保养制度

胃镜是一类精密、贵重的光学和电子仪器,使用过程中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执行其保养维护制度,具体做到严、查、细、净。

一 严:即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仪器的操作规程,建立仪器的使用维修登记档案,并由专人负责;禁止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使用仪器。

二 查:即术前要对电路各部分即仪器各部件依次细致检查,看电路、导线接触是否良好,电压是否合乎要求,仪器各部件性能是否正常,胃镜是否有渗漏现象。使用中要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使用后要依次关掉各电源开关,最后要加盖仪器防尘帽。

三 细:即细致。在进行安装、操作、洗涤胃镜时须轻拿、轻放、轻取轻操作;洗涤胃镜时要稳当,切勿让胃镜碰撞与过度扭曲,以免损坏胃镜。

四 净:即洁净。胃镜及附件要严格按照 2004版清洗消毒规范要求清洗消毒或灭菌与储存。

通渭县中医院胃镜室

胃镜室医生职责

一 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胃镜室日常的诊断,治疗及所分配的其他工作。

二 与护士一起,组织实施有关内镜室的管理规定与制度。三 负责对下级医生的指导与带教。

四 负责胃镜检查与治疗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胃镜诊疗的各项规程、规章。

五 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及业务学习计划,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六 交待有关的医疗建议,解答患者询问。

七 密切联系临床,加强信息反馈,做好胃镜诊疗与临床、手术、病理的追踪随访。

八 爱惜仪器,正确使用仪器,落实仪器的保养与维护。

通渭县中医院胃镜室

胃镜质量控制措施

一 内镜检查“告知”:签署内镜诊疗知情同意书。二 检查前的准备:了解术前准备;对需做局部或静脉麻醉者,术前应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静脉麻醉须由麻醉医师进行,且须在有监护设备情况下进行;术者在检查前须核对患者的姓名,了解检查目的,阅读有关化验及其他影像资料,必要时可再次询问病情;每一检查台须配备一名护士,检查前确保各种设备、器械性能良好。

三 检查过程中的质控要点:严格操作规程,插入内镜后,必须先环扫整个检查区域,对每个解剖位置应确认无疑,不要遗漏检查部位;对病变区域应进行重点检查,注意粘膜隆起性和凹陷性的病变,及粘膜色泽的改变,并对可疑病变处做活组织检查;附活检指征(a.所有溃疡性病变特别是胃内单发溃疡性病变者,十二指肠或食管溃疡如溃疡巨大或疑有病变者;b.所有粘膜隆起性病变(除外血管瘤、曲张静脉);c.所有粘膜单发糜烂性病变;d.所有粘膜浸润性病变;e.所有萎缩性病变者;f.所有可疑性病变,特别时疑为恶性者。活检取材:溃疡性病变原则于其四周钳取;隆起性病变于隆起的顶端及其四周钳取;糜烂性病变于其糜烂面及其四周钳取;浸润性病变于其不规则粘膜处钳取;萎缩性病变于其病灶最明显处钳取;活检一般4—6块,最少2块以上)。发现疑难病变或可疑恶性病变要请上级医师或主任会诊,会诊者以在报告上签字为证。检查时护士应在旁协助操作,并观察病人情况的变化。

四 操作结束后注意事项:a.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检查结果,交待医疗上注意事项,静脉麻醉者应留观至清醒为止;b.按要求签发报告(字迹清楚、术语准确、完整贴切、诊断结论要中肯妥当、做过病检者原则上胃镜报告与病理结果一起拿)。c.术者应亲自过问病理检查结果,以便修正最初的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复查,或做其他检查,直至明确诊断为止。

上一篇:我和凡卡比童年小学生优秀作文下一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词语汇总(第一至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