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轻启岁月的门扉的散文

2024-05-01

深冬,轻启岁月的门扉的散文(共5篇)

篇1:深冬,轻启岁月的门扉的散文

深冬,剪一片静暖时光,轻启岁月的门扉;每一年的明信片上,都写满爱的寄语,必然,用心收藏。那些熬得过岁月的美丽相伴,自己也懂得珍惜。

白雪沁凉的深冬时节,好在,自己是个表面凉薄,内心从不缺少阳光与温度的人;拥有着一些不曾被伤害的情意,愿与之抱暖相偎。想来,足够过这个严冬了。你若冷,就来我的小屋坐坐吧,给你生一炉火,煮一壶暖茶,我们一起聊着闲花心事,数九,过冬。

时间,一寸寸在指尖滑落,绾成一朵温婉记忆的花。烟火檐下,一串风铃的脆响,唤醒了心底的故事,依旧繁复平宁的光中阴,一抹风烟岁寒,轻曳欲坠。不曾错过的缘分,是命里最美的拥有,不问对错的选择,共沐四季风雨。贪恋的情意,在冬夜里漫长,绵延到心怀落满晨曦的最深处。流年花期不殆,温香而艳丽,轻盈的思绪,依着一树花藤生长,清欢相缠。

小心地拎起长裙,趟过一条不悲不喜的稳静河流。清风枕着苍山,目光悠远而辉芒,一种笃定,如雪清白。一些必然的飘零,植入时光的心脉,生出隐隐的疼。今日种种,老于昨天,无从挽留地匆忙;季末的岸边,听见春天缓缓来临的脚步。在光阴中学会妥协,轻轻关上一扇心窗,藏住一季的温暖与美丽。暮冬之期,依然有花香飘入梦景,依然是自己喜欢的圆满与安宁。

若有闲,慢下来听听心底的声音。迈着不慌不忙的步履,走在时光的绿荫里。没空亲近的和风细雨,无暇顾及的甜言蜜语,被自己一次次忽略,流转不息的年轮,也仿佛带着斑斑点点的伤痕。时代的激流浪潮里,我们都活的不容易,又怎么好意思,再把自己的苦累分给你。只要你,在约好的路口等,你会见到一个阳光一般的女子。那是你,一直一直最爱的知己。

念一场倾城雪,洁白地落在心里,让一颗心承载上苍最纯洁的恩宠,将所有梅红点点的遇见,装扮成岁月静好的景画。清凉空气中,一径低温的行走,伴着梅落疏疏的心绪,端庄着风住尘香的安怡。卷眸低眉间,想起一个人的名字,情怀静暖盈香。芬芳如诗的时光,宿念不生凉,倾心于似水流年的一份缘,许自己一段简爱情长。

有些缘分,遇见,未必惊艳,只是恰好,顺应了自己的喜欢,动了念,入了心。不会轻易开始,不会轻许承诺,感谢那些含笑的等待,感恩那些无语的坚持,让自己,始终都能把一种最好的向往,安妥地放在心底。一份情,一个人,尽力去理解,不会去伤害。

我知道你喜欢什么,你也知道我喜欢什么,为此去努力,那么,我们的面包和爱情,就都会有了,比什么都开心。人生之海,千里万里,有爱来护航,再大的风浪都不怕。各自独立的人格中,等我们一起,把岁月熬到两鬓霜花,偶尔,彼此依靠着,温习一下旧日时光,便是最幸福的事。这一生,简单,快乐,就算清平庸碌来定义,又何妨。

想想,我们生命中,没有什么比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健康平安,更重要的祈愿了!有健康的身体,才有明朗快乐的成本,才有福气去享受命运赋予我们的爱与幸福。流年无恙,看风花雪月的表演,也有心情;每个晨曦落日,都是那么的好看又温暖,诗意又从容。爱,是一种责任,我们就算为自己爱的人,也要懂得珍爱自己。健健康康的,才能好好地爱、好好地活。

尘世云烟中,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纯净,心念与情感的纯净,依然存在。一切的流动过后,如初的完好与真实。这个冰雪的冬天,在彼此用心掬起的绮愿里,看到一树树的清艳花开。那些柔软的情意,那些绽放的秘密,沉默再久也能够重新开口,也终有个人可诉说。

缘分这回事,也许,有今生没来世。用爱照亮彼此拥有的光阴,且行,且珍惜。善良,真挚,爱的必然,以我们终将幸福的名义,在凉薄的世界里,深情相待生命中有缘遇见的每个人。

篇2:巧用追问,打开思维的门扉

一、于趣味处追问, 激发热情。

语文课上, 问题不在多, 而在于精、趣, 有时巧妙地对一些问题进行追问, 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 而且能够拓展思维的宽度, 提升思维的高度。

例如在初步感知《藤野先生》的时候, 学生读到“油光可鉴”一句都感到很有趣, 笔者随即紧扣这一词语, 层层追问:“‘油光可鉴’本来是应该形容谁的打扮?”“这里刻画的是谁?”“作为弱国的男留学生, 承载着振兴祖国的责任, 然而那些留学生却忙于赏樱花, 跳跳舞, 打扮得油头滑脑, 你认为作者对他们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让你深深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情感?”就这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又如学习《桃花源记》时, 笔者有意将课题写成“桃花园记”, 学生们立刻指出我的错误, 我故作怀疑地追问:“你们很细心啊, 那么凭什么说书上就是正确的呢?有谁能够根据文本的意思帮着分析一下呢?”这一问抓住了学生喜欢探奇的心理, 本来觉得学习古文无趣的同学, 迅速来了劲头, 充满兴致地融入到文本的理解和探究之中。通过阅读, 学生在第一二段找到了证据, 接着我又追问:可见“桃源”是指一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要写美丽的桃花林和林尽水源而后发现的一个山洞?这样的追问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走进了文本的深处。

二、于重点处追问, 避免繁琐。

课堂上, 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难讲解, 如果面面俱到, 枝枝丫丫, 就会毫无重点, 此时教师就需要删繁就简, 引导学生去质疑, 在文章的重点处设置有效追问。

执教《背影》这一散文名篇时, 有一个学生提出:在车站作者一开始还暗笑父亲, 可当看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已经二十岁的作者就很快地流下泪来, 这有点不现实。这时是给学生现成的答案, 还是继续追问, 令其自悟呢?显然追问能促使学生思考。于是我启发道:“我们不妨联系全文或时代背景,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看看父亲身上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地方?”有学生说:“身为烟草局局长的父亲为人正直, 被撤职, 自己赋闲在家内心肯定非常痛苦;自己的母亲去世了, 借钱办丧事, 自己处于人生的低谷, 却还处处关心自己的儿!子。”有学生说:!!“家庭不幸, 作!者的内心也很!!伤感, 这是作者!!自身原因;看到!父亲在困苦中!!不光为我付学费、车费及生活费, 还无微不至地关心我, 流泪是一种触景生情的表现。”有学生说:“看到父亲攀月台时费力联想到父亲为谋生而挣扎;看到父亲穿的是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时, 联想到铺在座位上的父亲给我做的新紫毛皮大衣。”甚至有学生说:“过铁道很危险, 爬月台很艰难, 父亲不放心让儿子去。”“作者如若联想到这些, 怎么能不感动呢?”通过追问, 学生对背影这一意象有了深刻的理解, 学生学会了联想、类比, 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看待问题能够由表面到实质, 而且通览了全篇, 避免了琐屑的讲解, 收到了提纲挈领的效果。

三、于细节处追问, 见微知著。

大师的作品是炉火纯青, 没有斧凿痕迹的。若是不加注意, 往往会忽略一些精妙之处, 觉得大师的作品不过如此而已。

在讲解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 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时, 我问学生哪里是外貌描写?请把它找出来, 并加以赏析。学生发现写得太简单, 只写了二十六个字, 交代了年龄和黑痣, 这完全可以删去。于是我就追问:作者的心里觉得她美丽吗?学生很快找出文中现有的答案:“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然后再次追问:仅仅从外貌看, “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这样的老师肯定不美丽, 为什么在作者魏巍的记忆中是美丽的?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文本, 有所发现。有的学生说当时作者家境特殊, 老师为其排解纠纷, 觉得她伟大, 所以觉得美丽。有的学生说儿时的作者机灵, 善于观察, 因此记住了老师的外貌标志———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我欣喜地感到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于是又引发学生思考:儿童通常认为怎样性格的人最美丽?通过追问和讨论, 学生们认为文中的外貌描写符合儿童心理, 首先希望老师温柔善良, 必然会记住她的外貌特征, “温柔善良的人永远是美丽的” (列夫·托尔斯泰) 。即使这一特征并不美丽, 也不会嫌弃或忘记。短短的二十六个字, 显示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在极易忽视处的追问, 使学生对全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感到大师的作品是字字珠玑, 不可增删一字, 学生会想得更远更多。

四、于“异见”处追问, 创新思维。

学生来自不同家庭, 经历、学识、价值观念、不尽相同, 对作品的理解自然深浅不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 应及时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 并结合品读文中有关语句,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过程中, 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尽管苏轼自认为‘古之成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但是在经历多次磨难后他的意志却消沉下来。”立即有学生附和。我顺势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学生说:“苏轼虽然有才, 但命运多舛。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称自己为老夫, 当时作者才38岁。后来, 他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称自己为‘闲人’, 所以我认为他已消沉下来。”我夸赞学生善于思考, 对苏轼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指出“闲人”不代表消极, 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补充介绍苏轼流放岭南七年, 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让学生深入感受词人旷达的胸襟和积极的处世态度。最后回到文本再次追问:“本词中‘闲人’这个词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态?”此时全体学生结合文本中的写景, 非常顺利地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 得出结论:一方面苏轼因官场失意而苦闷, 寄情山水排解郁闷;从另一方面来看, 正是他渴望朝廷重用, 希望建功立业, 才会苦闷。苏轼的思想是陷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 但人生态度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意志坚韧、乐观豪放的。及时抓住学生的独特体验, 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 通过追根问底, 就能使全体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使学生的思维不再片面, 不再肤浅, 变得更加全面深刻。

篇3:叩响圣地的门扉

格聂峰是南康巴地区的第一高峰,如果你畅游了贡嘎山和四姑娘山,这里就是四川最后的神奇之地。

著名的高山有6204米的格聂神山、喀麦隆神山、肖扎山,这些高山都是闻名的藏地神山。

文化看点

“格聂”藏语为居士之意,据说是一骑着白马身着白衣战袍的英俊战神化身。据《智者喜宴》记载:格聂又称“岗波贡嘎”或“岗波岗让”,是佛教密宗经典胜乐金刚的24大圣地之一,又是康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发祥之地。作为佛教的圣地,有“要去拉萨朝拜,必先朝拜冷谷寺”之说法。每天下午寺庙的僧侣在院内按时投放食盐,盘羊会从山间跑来舔食。人们对自然界崇拜和热爱的特殊感情充分体现在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远眺群山环抱中的冷谷寺,高低错落,经幡飘拂,佛塔高耸。近观冷谷寺依地形地势建筑,体势巍峨,静穆庄严,主体宫殿位于寺院最高处。至尊嘎玛巴一世活佛曲吉都松钦布于1164年在此修建了康巴最古老的白教噶玛噶举寺庙。

寺内除收藏有大量经文外还存放着稀世之宝母鹿角,从石中取出的法器海螺,被奉为格聂神山“心脏”的块形乳白色奇石,奇石上自然形成有各种类似毛细血管的花纹。

山水特色

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密密的纹路中,我们走进了其中的一条,这条大地的脉络就位于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分水岭,沙鲁里山脉中间的几条河谷。

地图上的这块地方不好找,这块地方足足有五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几千。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几千年来未有破坏。

行者感受

走进格聂,一路风景,一路感动。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句在脑海萦绕—“倘若我有万米的白绸缎,我将把岗波贡嘎(格聂神山)裹起来”。凝望格聂神山,这便是梦中的香巴拉,心中的日月。

南康巴的致命诱惑

吉普车沿着理塘无量河的支流进入了毛垭草原南面,远处山峰和云连接在一起,一条被轧烂的土路一直延伸到高山的尽头。翻越铁匠山垭口时,风雪吹起了天空中低低的云,海拔4200米的垭口并排着三座三角形的风化岩石山峰,当地人称“铁匠三兄弟”。山脚下有几个漂亮的小海子,周围沙砾地上有稀疏的灌木和漂亮的地衣。铁匠山垭口的这道山梁是西南流向的硕曲河上游和东南流向的无量河上游的分水岭。这也是通向格聂神山的山门,传说中走进南康巴香巴拉的圣门。站在垭口往西看,格聂主峰山群隐藏在云层的上方很难看到。

从垭口直冲而下,自然又恢复了生机,逐渐出现森林。牛群在森林高处的草原上洒下黑点,山坡上变化的色块从淡黄色往下就是深绿色的树林,再往下就是河谷岸边一个又一个的黑色圆栅栏,大大小小的,间或有简易的房子和帐篷。这是为了冬季过渡的牧场,高地上的牧场会逐渐地往较低的河谷迁移,以避免大雪将草皮覆盖导致牲畜饿肚子。河谷泥泞不堪,吉普车常常打横或倒滑,不过总是有惊无险。

喇嘛垭就快到了,河谷越来越宽阔,围绕着村寨大片的青稞地都有收割痕迹,前方不远的村寨打麦场有忙碌的人群,现在正是收割青稞的季节,丰收的人们忙着收获。村长四郎开着拖拉机在喇嘛垭村口迎接我们。在他家干净的客厅中,热腾腾的酥油茶很快消除了我们一路上的劳累。巨大的正方形房间中,靠墙摆放的坐床围绕着一个巨大的炉子,坐床很大,足够很多人休息睡眠。当晚由于人多,我被迫睡地板,那只顽皮的猫总是在我脸前跑来跑去。

草坝子观景台

从喇嘛垭到则通有八公里。则通村开阔的河谷从北往南流,河流源头就在喀麦隆山的山脚下。喀麦隆山很像鹰嘴,据说久远以来一直是修炼的场所,这座山在藏传佛教中属马。

往河谷下游走,地势越发平坦了。到达乃干多村子前缓坡一个接一个,海拔逐渐上升到4000米左右,踏上最后一个山坡,开阔平坦的高山草甸呈现眼前。草坝子北面从西往东,格聂山、肖扎山、喀麦隆山等圣山群体次第排开,气势磅礴,直插云霄。南面往下是一个又长又深的河谷,其间一条河流向东南方。错落的藏式民房排在河岸边,晒架上都是青稞和土豆,河边的田里牛拉犁在翻地,闲散的马和羊散布在远处的缓坡上,山上黄色的树林正在向金黄的颜色过渡。乃干多到冷达都是沿着同一条河谷行走。冷达有多个巨大的草坝,可以看到雄伟的格聂东山脊,巨大原始的森林同河岸一起延伸到山脚,冷达村的废墟已经是一片灌木和湿地了,从嘎木沟流出来的河流在冷达的南侧和热地曲河汇合在一起,水量大的季节冷达村很容易浸水。

秋意在冷达被抒写得淋漓尽致。阳光照耀着漫山的山林,令人赏心悦目。突然间,一大片云层遮了过来,原本红黄绿相间的彩林,一半成了金色,泛着夺目的光芒;另一半则成了暗影。光线的强弱对比、色彩的巨大反差,如此和谐地统一于一体,让人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感官享受着无尽的惊奇和美妙。

环绕肖扎瀑布的行走

格猜钦多的旁边有条上山的小路可直接到肖扎瀑布下面。肖扎山谷是一个朝南的开放式山坳,从肖扎河底下往上观察,发现沿着瀑布一层一层有五级岩石平台往上才能到达瀑布山口,并且陡峭难爬,特别是第四级平台。肖扎瀑布从顶部流下最后从底坝的一个溶洞流出,最后的出口就是肖扎河的源头。

夕阳让美丽的格猜钦多释放着一种自然的瑰丽,弯曲的河流、间隔的各种色块的沼泽、变色的森林、移动的云层不停地改变地上的颜色,这就是传说中的虎皮坝!

离开肖扎河谷和虎皮坝,沿着左侧小路可以到达如明镜般的鬼湖,从那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格聂峰的东北顶峰全貌。沿蜿蜒曲折的山道一直到达冷谷的天门,冷古寺就在前面不远的嘎木内沟中。路边的树根上有堆得很仔细的卵石,很奇怪没有粘合的情况下,不同形状的石头可以堆得很高。

篇4:无墙体的门扉

关键词:象征主义;图像;符号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34-01

自两战以来,西方艺术从现代主义跨入后现代时期发展至今,艺术本身的涵义已被消解。在这种多元化环境下成长的我们,在面临艺术时往往面临诸多的干扰,我们在整和知识背景或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常常不知所措,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很难迅速地找到它在美术史上的上下文关系。同样,我们十分警惕以尖锐或单一的方式对一个艺术流派着重地探讨,在当下语境中。我们更多的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角度作为出发,对美术史进行研究,所以我非常强调个人的标签,因为只有在确保个人原始感受的完整的同时,对外界标准进行吸纳,或挖掘一件事物的内部结构,才能坚持和而不同的学习状态稳步前进,只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介入自己身处的人云,才能在无意识的洪流中幸存,并慢慢膨胀。

所以,我接下来重点描述的象征主义的内容在这个语境下也应该被赋予更广义的含义,本文将从三个角度对“象征主义”展开讨论。即:象征主义在美术史上的上下关系;象征与图像,符号的关系;“象征”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表现。

一、艺术史中的象征主义

首先,在艺术史的定义中,象征主义出现在19实际末,和当时前后出现的几个重要流

派同样,象征主义是一个很广义的定义,它涉及文学,诗歌,戏剧,艺术等各个文化领域,因为根据当时的大社会环境,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和资本主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受着巨大的变化,因此这一时期的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名称通常都包含了文化中的各个领域,而相对居于中间位置的象征主义则更加模糊,它在文化上的表现不如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那样先锋,尖锐,也没有像它们那样形成具体的社团,发起近乎革命式的运动,从各个角度来看,象征主义都以一种非常折中的状态“浸润”在当时剧烈动荡的文艺思潮之中。

比如,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如波德莱尔和爱伦坡,他们作品中的荒诞性和非现实性明显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例如尼采所主张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在其作品中的表现就极其突出。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文学作品又挂着古典主义的显著标签,如对莎乐美这样的古典题材的描写和作品中沉重的宗教意味。同样,这种鲜明的折中色彩也体现在象征主义绘画中,雷东和莫罗的作品中一反古典主义以来的“摹仿自然”的主张,也没有印象派以后的科学与客观,其作品中“不真实”的意味与象征主义文学中对现实的反逆不谋而合,而在其作品中包含的象征形象上,同样出现了许多古典主义时期的影子,如雷东作品中出现的独眼巨人,和莫罗作品中施洗约翰的人头,均充满了鲜明的神秘主义色彩。

因此,我们根据当时象征主义艺术的定义——它是一种艺术家不愿意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的艺术,如弗莱德象征理论所述:“无论我们阅读什么,我们都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同时向两个方向运动。一种运动是向外的,或者说是离心的,此时我们不断走出自己的阅读,从单个词语走向他们所指称的事件,或者说实际上走向我们对它们之间的对应的传统记忆。另一种运动是向内的,或者说向心的,此时我们企图从这些词语中得出一种由它们构成的更大的语言模式。在这两种情形下,我们接触的都是象征,但是当我们赋予某个词语外部的意义,它除了语言象征,还包含它所再现或所象征的那样东西。”(1)由此我们可见,象征主义艺术虽然取材古典主义时期的图像,却未曾为这个图像赋予外部的意义,这里的图像是艺术家内心诉求的载体,它已经失去了古典主义范畴图像学“指示”与“教化”的功能;而它又有别于表现主义那种现实而激烈的情感,表现主义更多的是将个人情感注入客观外在的世界,而象征主义则不然,也没有那么暴力。同样,若从构建幻想空间的角度切入,象征主义又不同于超现实主义那样纯粹意识的流动,超现实主义在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呈现出一种完全无迹可寻的状态,画面中所出现的元素甚至只有艺术家本人可以解码,观者往往很难将那些图像对号入座地去解读。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认为,象征主义在艺术上的定位更类似于一种极其混沌的“状态”,我把它看作一扇孤立的门扉,连接着内在世界与外部环境,且既不是紧密的连接,也不是架空般地存在着深深的鸿沟。

二、象征,图像与符号

就上文所述,象征主义绘画如雷东,莫罗等艺术家并不赋予其画面中的图像以外部的意

义,从这一点上来说,它没有古典主义时期时图像的教化功能。因为虽然涉及宗教题材,但無论是从艺术家遵从内心主观感受为出发点而言,还是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上看待,其图像不具备为宗教服务的功能与义务——象征主义艺术中的图像往往并不清晰,它很可能只是日常世界中一些普通元素的重组,或根本就没有形成图像,因为作为艺术家私人感受的载体而言,图像的意义似乎仅仅满足于隐喻程度的表达就足够了,太过具体或标签化的图像反而会阻碍这一诉求的输出。

同样,符号是图像更进一步的纯化表现。比如在一篇描述“塔”的文章中,作者通过象征性的角度看待“塔”这一事物,并做了如此的阐述:“塔这一空间能指符号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阐释社群中,通过无数次的社群复用,高度理据化为文化象征,从而获得了普遍的符用理据性,及符号使用的透明度。作为建筑物的塔一旦脱离了其原初的功能实用性,则开始滑向意指抽象概念或品质的象征符号。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日本东京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其建设之初或多或少都携带着不同的实用性功能意图,然而在文化的集体复用中,逐渐理据化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地标性象征建筑物。在介绍这些国家地区的旅游观光的文本中,这种地表象征往往成为提喻性的伴随文本符号,而其象征符号的特征,又反过来形成链文本,将符号接受者的目光引向相应的国家地区之文化品质,民族精神。”(2)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观察到,象征主义艺术语境下的“象征”与我们现在通俗认为的图像与符号之间有着很长的距离,这种距离在某种意义上也表现了艺术家的私密性与生命集体之间的距离,个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而此处的象征物则成为了像门把手一样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批评的解剖》(Anatomy of Criticism),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年,第73页 弗莱

[2]《符号与传媒》杂志2012年第一期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李璐茜

篇5:点燃思维 打开创作的门扉

【关键词】媒介 点燃 创作思维

大家都知道,创作是一种综合性的高度复杂的认知创造过程,需要进行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学生提笔创作,需要选择素材、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等一系列的认知活动。这些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情趣。换言之,创作的关键在于能否点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而我们的学生往往缺少这种能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点燃学生的创作思维呢?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媒介”激发学生情趣,点燃创作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数居多的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经常叹息:没东西写,没话说。这说明我们作文教学中的命题与学生的写作趣味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鸿沟”,不能激发他们的情趣,点燃他们的创作思维。因而,“媒介”的沟通至关重要。正如教育家夸美妞斯所说:“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反之则大相径庭。”因此,对作文教学而言,应着力让学生“想吃”,这样他们才开动脑筋,乐于表达思想。所谓“媒介”是指那种引出、唤醒表象(原材料),使其大脑的潜意识活跃起来的手段或方式。

如何用“媒介”将人脑潜意识中的表象“翻”将出来,并且使之确切、清晰而完整地再现出来呢?

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只有用语词恰当的命题和富有感染力的语境启发指导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出鲜明的形象。“望梅止渴”的历史故事,从写作的角度看,至少给了我们两点有益的启发:第一,“望梅”的话是在士兵们有过吃梅子的生活经验并且是他们的统帅在士兵们非常渴的条件下说的;第二,曹操必须要说“前面有一大片林,可以摘梅子吃”这样的话。由此,我们联想到作文课上教师的命题和指导,如果学生没有“吃梅子”的体验,没有“吃梅子”的需要,你偏要出那方面的题目,他们当然“流不出口水来”,当然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另外,重要的是要有“前面有一大片梅林”并且可以“摘下梅子吃”这样的语词。

据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一、课前自由演讲,浓厚创作兴趣

很多学生怕写作,甚至敬而远之,他们惧怕的心理,导致他们无从谈起爱好、喜欢写作,因此拉近学生与“写作”的距离是当务之急。所谓课前自由演讲,就是指学生按照次序在上课前进行演讲;内容不受限制,可以是经典作品的片段或身边的新闻信息等;三分钟左右;其他学生边听时边作些记录,也可以写下自己的片刻感悟。采用这种方式就是让学生积累素材,感受文学,了解创作的特点,品味生活的味道。长期以往,逐渐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让他们产生创作兴趣。

二、创设情境,触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所谓情境,指通过多媒体或学生的大课堂(自然或社会)这些间接的语言提示,积极引发他们的思考与想象。例:正值深秋时节,窗外落叶满地,大地呈现金黄的颜色;针对此时此景,笔者让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读“秋”》。这种设置可让学生具体感知对象,如可由“落叶满地”想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进而感叹时光荏苒,抒发要珍惜光阴的感情;或由“金黄一片”想到丰收的季节,进而表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思想等等。以此获得创作的灵感,点燃自己的创作思维。

三、营造自由创作空间,启动学生的创作

创作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创作规律,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规定的范围往往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有效地训练和提升写作能力。这时,应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开启他们的思维。《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因此我们要放开形式和内容的束缚。

1.打破形式的局限

新课改倡导学生要进行个性化的写作,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多种文学样式的指导和训练,如书信、随笔等,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文体,展示出巧妙的构思,传情达意。例: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同学选用说明书的样式,题目《快乐说明书》,从成分、用途和注意事项方面描述快乐的特点,这样既新颖又独特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2.突破内容的框架

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以我手写我情”,表达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真情实意地表达感受。鉴于此,笔者布置的作文题比较宽泛,往往自拟题目;如“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事让我们感动,不妨选择特定的角度将这种感受写出来,题目自拟。”这种开放式命题,能让学生根据个性差异与经历的不同,构思出丰富多彩的文章。其中一位学生写道:“那天,我放学回家时,发现妈妈正在厨房里偷吃好东西,悄悄走近时,发觉妈妈吃的是我昨天吃剩的苹果。”这段文字从细微处入手,道出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真实而感人。这就是激发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结果。

四、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推进学生的创作

1.找准切入点,梳理学生的创作思维

如让学生以“理解与隔膜”为话题,结合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出示题目后,教师必须予以启发,引导学生从有形之物寻找无形之意。例如教师可以先提示学生注意所处环境里的“窗”与“墙”,然后说:“房间因为有了窗才有阳光,心灵因为有了窗才有希望和理解,生活中会有许多有形无形的窗,你该作何思考呢?眼前的墙隔出了房间,构成了无数精美的建筑,然而世界上还有许多无形的墙,建在人们的心里,它让我们束手无策。这些墙更高、更厚,阻隔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断无数美好的心灵,它让人误解、仇视、纷争。你又看到了多少这样的墙呢?”有了这一番的言语启发,无形之中化解了学生的思考难点,学生动手下笔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2.通过演示创作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在一次作文教学课上,当谈到在写作中需要学生善于把宽题变成能够具体化的窄题时,笔者列举一个题目《我》,然后将此题具体演绎,即从以下几个角度选择重点描绘:

(1)我的长相(高、矮、美、丑……)

(2)我的内心(渴望、追求、梦……)

(3)我的性格(天真、诚实、热情……)

通过这样的示范,学生充分感受到宽题变窄题的思维过程,又掌握到宽题和窄题有机结合的方法,理清了自己的创作思路。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作《我的母亲或父亲》,最终效果甚佳!

3.教师积极“下水”,总结心得,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

散文家朱自清在从教期间,常和学生们共同写作,他的学生们也倍感写作的快乐,可见教师身体力行,大有裨益。

由此可见,通过创设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再加上适时的点拨,发挥了他们的想象,点燃了他们的创作思维,使他们由内而外地产生创作冲动,打开创作的门扉,酝酿出美丽的篇章。

上一篇:做真实的自己记叙文700字初中作文下一篇: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