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实训总结

2024-04-25

可编程控制实训总结(通用8篇)

篇1:可编程控制实训总结

《可编程控制器》实训任务书

(电气122)

一、实训的目的

通过典型PLC控制环节的设计与实现,加深理解与巩固电气控制与PLC控制的基本知识,提高PLC应用编程的实际技能,初步具备PLC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训内容与要求

1、实训内容

设计题目1 电动机的Y-△起动控制

控制要求:

(1)电动机M能实现正、反向Y-△启动。(2)电气操作流程说明:

按动正向启动按钮SB2,KM1和KM4闭合(Y型起动),经3秒后KM4断开,KM3闭合,实现正向△型运行;按动反向启动按钮SB3,KM2和KM4闭合(Y型起动),经3秒后KM4断开,KM3闭合,实现正向△型运行,按停车按钮SB1,电动机M停止运行。

设计要求:(1)根据电动机Y-△起动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配合通用器件板开关元器件);(2)连接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编写用户程序;(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4)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

设计题目2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

控制要求 : 初始状态:绿灯(L1)亮,红灯(L2)灭,允许汽车开进装料,此时,进料阀门(k1),料斗阀门(k2),电动机(M1,M2,M3)皆为OFF状态。

当汽车到来时,检测开关S3接通(负载板上未设,可从通用器件板选取),红色信号灯L2亮,绿色L1灭,传送带驱动电动机M3运行;2秒后,电动机M2运行;再经过2秒钟M1运行,依次顺序起动送料系统。

电动机M3运行后,进料阀门K1即可打开料斗进料,(设1料斗物料足够装满1车)当料斗装满,检测开关S1=1时,要将进料阀门K1关闭;料斗出料阀门K2在M1运行及料满(S1=1)后,打开放料,物料通过传送带的传送,装入汽车。(编程注意当K2动作、装车开始后,K1=0即料不满属于正常动作,不必再进料,也不要停止装车)。

当装满汽车后,称重开关S2动作,料斗出料阀门K2关闭,同时电动机M3断电停止,2秒后M2停止,再过2秒M1停止,L1亮,L2灭,表示汽车可以开走。

设计要求:(1)根据自动送料装车系统的控制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

(2)连接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配合通用器件板开关元器件),编写用户程序;

(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4)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

设计题目3 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系统

控制要求:(1)液体自动混合系统的初始状态:

在初始状态,容器为空,电磁阀Y1,Y2,Y3,Y4 和搅拌机M以及加热元件R均为OFF,液面传感器L1,L2,L3和温度检测T均为OFF。

(2)液体混合操作过程:

按动启动按钮,电磁阀Y1闭合(Y1为ON),开始注入液体A,当液面高度达到L3时(L3为ON)→ 关闭电磁阀Y1(Y1为OFF),液体A停止注入,同时,开启电磁阀门Y2(Y2为ON)注入液体B , 当液面升至L2时(L2为ON)→ 关闭电磁阀Y2(Y2为OFF),液体B停止注入,同时,开启电磁阀Y3(Y3为ON),注入液体C,当液面升至L1时(L1为ON)→ 关闭电磁阀Y3(Y3为OFF),液体C停止注入,然后开启搅拌电动机M,搅拌10秒 → 停止搅拌,加热(启动电炉R)→ 当温度(检测器T动作)达到设定值时 → 停止加热(R为OFF),并放出混合液体(Y4为ON),至液体高度降为L3后,再经5秒延

时,液体可以全部放完 → 停止放出(Y4为OFF)。液体混合过程结束。

按动停止按钮,液体混合操作停止。

设计要求:(1)按液体混合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2)连接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编写用户程序;(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4)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

设计题目4 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控制要求:(1)初始状态:水箱没有水,液位开关S4断开(S4为OFF)。

(2)控制要求:本装置上电后,按动启动按钮,电动阀Y通电(Y为ON)水箱开始注水,水箱水位达到S4高度后,液位开关S4闭合(S4为ON),水箱水位达到S3高度(水满)时,液位开关S3闭合(S3为ON)→ 注水电动阀Y断电(Y为OFF),水箱停止注水。此后,随着水塔水泵抽水过程的进行,水箱液面逐渐降低,液位开关S3(S3=OFF)复位,随着抽水过程的继续进行,水箱液面继续降低,当液面低于开关S4时,液位开关S4复位(S4为OFF)→ 电动+阀Y再次通电(Y为ON)水箱(自动)注水,水位达到S3时再次停止注水。如此循环,使水箱水位保持在S3~S4之间。

当水箱水位高于S4液位,并且水塔水位低于水塔最低允许液面开关S2时(液位开关S2为OFF)→ 水泵电动机M开始运行,向水塔抽水。当液面达到最高液位开关S1时 → 水塔电机M停止抽水(M为OFF);循环控制使得水塔水位自动保持在S1~S2之间变化。

设计要求:(1)按水塔水位的控制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2)连接PLC外部(输入、输出)电路,编写用户程序;(3)输入、编辑、编译、下载、调试用户程序;(4)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

设计题目5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采用步进控制指令编程)

控制要求

(1)系统受一个启动按钮控制,按下启动按钮,信号灯系统开始工作,直到按下停止按钮,系统停止工作。

(2)系统启动后,南北红灯亮25秒,在此同时东西绿灯亮20秒,到20秒时东西绿灯开始闪亮,闪亮3秒后绿灯熄灭、东西黄灯亮,东西黄灯亮2秒后熄灭,然后东西红灯亮,南北红灯熄灭,南北绿灯亮。

(3)东西红灯亮30秒,在此同时南北绿灯亮25秒,到25秒时南北绿灯开始闪亮,闪亮3秒后熄灭、南北黄灯亮,南北黄灯亮2秒后熄灭,又回到南北红灯亮,东西红灯熄灭,东西绿灯亮的状态。

(4)两个方向的绿灯闪亮间歇时间均为0.5秒。

(5)两个方向的信号灯,按上面的要求周而复始地进行工作。

参考接线图

设计题目6 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三、实训参考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

四、实训考核办法

1、爱护实验设备、遵守纪律、学习态度端正(20%)

2、各阶段程序任务完成情况(60%)

3、设计报告条理清楚、内容充实、线路图清晰、准确(20%)

篇2:可编程控制实训总结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主要以计算机的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的应用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控制器。虽然PLC由较为复杂的微处理器组成,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完全不必了解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最初,PLC还仅是作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替代品,而自从进入电气控制系统领域后,凸显了其独有的优越性,以其自身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自诊断功能等,提高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基本解决了普通继电器及接触器中常见的故障问题,经过调试后可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本文将对PLC的特点、基本工作过程、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特点

1.1 体积小、重量轻

超小型的PLC底部尺寸<100mm,重量<150g,其功耗仅为数瓦。由于其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中,便于机电一体化的实现。

1.2 实用性普遍

PLC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电气控制场合,除了基本的逻辑处理功能之外,当前大多PLC具有数据运算能力,并可应用于数字控制领域中。近年来,PLC的功能日益完善,PLC的应用已经普遍到温度控制、位置控制及CNC等多个控制领域。

1.3 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PLC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内部电路、生产工艺等方面均采取先进的抗干扰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外,PLC还自备硬件故障自动检测功能,一旦出现故障即可发出警报。在软件应用中,应用者还可编入外围器件的自诊断故障程序,让系统中出了PLC之外的电路与设备也能获得

自我保护功能。

1.4 应用简单、普遍

PLC作为直接面向企业的工控设备,具有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被工程技术人员接受并理解等特点,尤其图形符号及梯形图语言、表达方式等与继电器电路图基本类似,只需通过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能熟练实现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1.5 维护与改造方便

PLC通过存储逻辑替代了接线逻辑,减少了控制设备外在的接线,极大减少了控制系统设计和建造的时间,为后期维护提供了方便,同时程序较易改变,可极快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改变。可编程序控制(PLC)的基本工作过程

PLC及相关外围设备的设计原则应满足“与工业控制系统为一个整体、方便功能扩展”,所有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实现都是根据工艺要求,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满足被控对象的基本要求,并对实际工作现场进行研究、收集资料,并实现设计人员与操作人员的密切配合,共同拟定可操作方案,对可能潜在的问题进行共同分析、共同解决。并在满足各方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考虑控制系统的简单性与经济性,方便后期的使用及维修,并确保电气控制的安全性、稳定性。PLC在电气控制中的基本工作过程为:

(1)现场信息的输入:在系统软件的控制下,按照顺序对输入点进行扫描,并读取输入点的状态。

(2)程序的执行:对用户程序中的指令按顺序扫描,并根据输入的状态及指令进行逻辑性运算。

(3)控制信号的输出:根据以上逻辑运算的结果,输出状态寄存器向各个输出点同时发出相应的信号,以实现所需的逻辑控制功能。

以上过程完成后,再重新开始,并反复执行,每执行一次即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在实际应用时,很多机械设备的工作流程可分为一系列不断重复的顺序动作,而PLC的工作程序恰与其相似,因此PLC程序能很好地与机器动作相对应,且程序的编制简单、直观,易于修改,减少了开发软件的费用,并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3.1 开关量逻辑的控制

这是PLC控制技术中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并同时实现顺序控制及逻辑控制,既适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以应用于自动化流水线中,如生产线、组合机床、磨床、镗床和龙门刨床等。

3.2 控制模拟量

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温度、速度、流量、液位、压力等模拟量。这些模拟量可通过数字量之间D/A转换和A/D转换得以实现,确保编程器对模拟量实现处理。

3.3 集中式控制系统

集中式控制系统主要采用一台功能较强大的PLC监视系统、对多个设备进行控制,已形成“中央集中式”的计算机控制体系。在该项系统中,每个设备之间的连锁、联络关系以及运行顺序等都由中央PLC来统一完成。可见,集中式控制系统比单机控制系统的成本低,更经济实惠。但如果其中一个控制对象的程序需要做出改变,就要停止中央PLC的控制,同时其他控制对象也随之停止运行。

3.4 分散控制系统

在分散控制系统中,每一个控制对象都需要设置一台PLC,每台PLC之间能通过信号的传递而产生内部响应、发令或连锁等,或者可由上位机通过数据通信总线完成通信任务。分散控制系统中采取多台机械生产线控制的方式,每条生

产线之间都有数据相连接,由于每个控制对象都是由自身的PLC来控制,所以如果某台PLC运行停止,对其他PLC不会产生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可由PLC承担底层的控制任务,通过网络连接,将PLC和过程控制二者结合。

3.5 运动控制

PLC能够对圆周运动或者直线运动进行控制。在控制机构的配置中,过去进行的为直接应用于传感器及执行机构中,而现在则可以采取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例如多轴位置的控制模块、伺服电机其单轴、可驱动步进电机等,PLC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机械、电梯、机床等多种场合。

3.6 数据处理的应用

PLC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具备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数学运算、查表、排序及操作等功能,并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与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数据同时具备参考价值,并完成控制操作。另外,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通信功能的实现而传输到智能装置中,或者打印成表。目前数据处理多应用于大型控制系统中,如过程控制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

由上可见,在指定范围内,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其高性能价格取胜,并凭借其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突出特点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广泛应用。再加上PLC制造成本的不断下降、功能的不断加强,已成为工业企业的首选设备。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专业:

姓名:

篇3:可编程控制实训总结

服务社会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三个职能之一[1],即是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要走向工作岗位,需要实践环境,进行实际操作和从而获得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在实训中掌握、巩固和加强知识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

为适应以上要求,在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中,我们尝试进行了以下改革:在暑期,首先选拔出十名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善于思考的学生组成特训小组,直接由老师指导。在集体学习了控制任务的情况下负责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元器件选型,电气接线板、电气接线图、电气原理图、元器件位置图的设计,然后招标购买和定制相应器件,自主完成电气控制柜的安装,接线,并结合回火炉控制系统[2]和C460车床控制系统[3]的控制要求编程、下载、调试,完成电气控制柜的整体设计和实验,反思问题和总结经验,撰写相应报告。学期开始后由这十名特训成员直接带领其他学生小组进行实训,重复以上实训内容,取得了很好的实训结果。

2. 当前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或PC)是专为适应工业环境的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4]。它采用了可编程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量,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工业或生产过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PLC自身已十分成熟与完善,尤其在顺序控制、开关量逻辑运算和处理这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模拟量闭环控制也已成熟,并随着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PLC的结构和速度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所以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可编程控制器的岗位也是非常丰富的,需要大量能够熟练设计,操作,控制和维护此类工业控制应用设备的人才。对电子类专业而言,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是必不可少的课程,然而传统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学生实践基础较差,缺乏主动锻炼的乏环境;(2)填鸭式课堂教育对学生吸引力小,常有逃课现象;(3)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认识阶段,不能将讲授知识和实际应用客观地联系起来;(4)未能掌握电气常识,导致在传统实验中,停留在“依葫芦画瓢”,老师查线后简单记录数据的被动阶段。这也就削弱了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能充分体现其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目的。

3. 学生主导、突出工程的一体化实训

这次实训的主体是中山大学南方学院07级电子专业的全体学生,实训的目的是通过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的方式,使学生获得从具体控制系统的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到电气与可编程控制柜所有元器件的采购、安装、接线,到最后完成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写、调试和实训报告的全部参与和实践。如图1所示:

3.1 控制系统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工业过程中,为适应自动生产、加工而应用广泛的车床、流水线等工艺,并分析它们的控制过程,以掌握其电气原理,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

本次综合实训选择了两个典型控制系统,分别为回火炉控制系统和C460车床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它们的运动结构、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实现原理,不同电机之间的协作关系,然后思考完成相应控制功能需要的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量,对应的驱动形式,以得到所需元器件类型和数量,达到一个定性到定量的分析,最后让学生开始思考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原理和组成,所需要的保护、报警、显示等故障保护措施,尝试设计其电气原理图,以达到对系统的全面理解。

3.2 电气原理图等的设计

基于对工业控制系统的认识,结合低压电器控制原理和电机控制理论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电气控制系统图的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图包括电气原理图、电气元件位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这也就要求我们首先设计电气原理图,在掌握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系统的考虑控制需求、电气安全等从而进行器件选型,然后综合以上知识进行电气接线板的设计,即设计电气元件位置图,并结合所选型号器件的尺寸,获得了电气接线板的制作图纸。步骤如下:

(a)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根据控制系统要求,采用标准电气符号和标识,设计符合绘制准则的电气原理图。

(b)器件选型:满足控制系统要求和电气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器件选型。首先计算输入输出点数,并考虑适当冗余进行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然后选择交流接触器、电机等器件,并充分考虑功能、尺寸、额定电流、电压等指标。

(c)电气元件位置图和电气接线板的设计:结合电气原理图和所选器件,集中配置电气元件,以求美观,安全和接线方便。

(d)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设计:针对设计的电气接线板和元件位置图,结合电气原理图,对电源、主电路、控制电路及照明电路等接线进行设计。

(e)电气控制柜的设计:考虑电源的接入、接地等因素,以及移动和学生实验接线的方便等,设计双向可开门,正面为有机玻璃,操作面板直接可视且带滚轮的电气控制柜。

通过以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学生基本掌握了控制任务和实现方式,对低压电器控制有了很好的了解,同时需要阅读大量可编程控制器的模块资料,以及其他电器的资料,对低压电器目前潮流和实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3 器件采购

在选型阶段,我们和学生已经走访了很多次市场,基本了解了低压电器的市场行情,但是为了减少现场采购的压力,我们采用了网上竞标和现场采购两种方式进行,针对像SiemensS7-200PLC这样的标配器件,我们采用了网上竞标方式购买,而螺丝、电线等则采用了现场购买方式,所以这次采购相对比较轻松。

3.4 安装和接线

学生以组为单位,每个团队各负责一台电气控制柜的安装和接线。参照电气元件位置图,把大概120台电器或配件安装在电气接线板上,大概是一天时间的工作量。

在进行电气元件接线之前,要求每位同学首先学习电气常识,掌握电气装置的安装注意事项,以及接地与接零的相应知识,然后结合电气元件接线图,进行接线,做到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尽量避免交叉和平行走线,减少干扰;做好过电压、过电流、漏电保护和接地,等等。

实际动手操作比理论难很多,很多学生都表示,接线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体力和技巧的劳动,每一个拐角都要折成漂亮的90度角,并且还要掌握每个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先后顺序和布线技巧。而有些问题一旦没有注意到,很有可能导致短路,轻则烧毁电器,重则危及人身安全,所以需要很强的安全意识。接线的工作量比较大,时间较长,在接线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同时掌握低压电器以及控制工艺。

3.5 程序编写与调试

因为实训选用了西门子S7-200CPU和相应模块,所以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STEP7编程语法的学习,分别掌握语句表、梯形图和功能块等不同的编程实现方式。考虑到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各有差异,我们首先给学生讲解了四种不同的编程方式:(1)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2)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3)使用移位寄存器的编程方式;(4)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编程方式。然后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用不同的编程方式。接着从最简单的一个按钮控制一个灯开始学习编写程序,渐渐地加入自锁、互锁、计时器、计数器、顺序控制等控制功能。当对STEP7编程熟悉之后,开始让学生思考回火炉和C460车床控制系统的地址分配、控制要求及实现逻辑。

由于在校大学生基本不具备继电器控制的设计经验,因此经验设计法不适合,我们提倡学生使用逻辑设计法。而为了增强逻辑性,便于理解和编程实现控制功能,我们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分别对各子任务进行编程,最后将子任务的程序合理的连接起来,从而能够帮助同学们清晰的认识到各个控制子任务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为了增强安全和可靠性,程序的编写要充分考虑手动和自动方式,遇有紧急故障,可及时手动停止。程序在下载到CPU之前,需要不断的修改和仿真。比如把程序导出后下载到仿真软件S7-200sim2.0中,进行反复仿真和调试,直到不仅能够满足控制要求,而且具备一定的鲁棒性、预防突发故障和紧急停车等性能为止。

3.6 联机调试和编写实训总结报告

虽然在仿真软件中已经反复进行过调试,但并不代表程序一定能够满足控制要求,联机调试是必备步骤。在联机调试之前,需要制定周密、详尽的调试计划,充分考虑工业加工环境可能遇到的干扰和突发事件,不能盲目调试而忽略安全隐患。

通过联机调试之后,让程序连续运行一段时间,以确保程序的正常运行。

做到这一步,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已接近尾声,凝聚了众多的汗水和精力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台完整的电气控制柜,内含满足回火炉和C460车床控制系统实现的软硬件。但是为了让学生回顾实训内容、总结实训经验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要求每个组以实训总结报告的形式编写技术文件,包含实训目的、平台、内容、步骤、结果和心得等六部分。

4. 结语

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和应用广泛性,使得它与其他课程不同,仅仅靠理论学习,没有实践锻炼,将使得对知识的掌握缺少直观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了系统培养学生对控制系统、低压电器、电气常识、PLC、编程和调试等的认识,开展PLC综合实训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能让大学生提前认识到工作所需要的汗水、耐心、责任、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摘要: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结合大学生实践积极性高, 时间充裕, 学习资源丰富等优势, 为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作者采取精讲多练, 理论学习与实习训练相结合的综合实训教学模式:从项目的设计、器件的选型、采购到安装、调试、实验一体化训练, 锻炼了学生独立设计到实现的实践能力, 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 提高实用性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践积极性,实习训练,应用性

参考文献

[1]傅树京.高等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彪.回火炉燃烧控制系统[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9, (5) :113-114.

[3]王兆京.维修电工 (高级)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篇4:如何上好数控编程实训课

【关键词】数控编程;实训;课程

数控编程是一门主要以实训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数控铣加工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一种好的方法,更是完成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各种类型的数控设备,具体形象地展示了数控程序理论知识的形成和加工过程步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从而达到学生牢固学习数控编程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培养机械加工兴趣,从而提高加工制造工艺技能,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以后的岗位之中。

笔者认为,老师应该创造条件努力上好数控编程实训课,要上好数控编程实训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备课

有些教师认为数控编程实训课最容易上,学生喜欢,积极性高。其实真正上好数控编程课是很花时间的,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达预期效果的。老师除写好教案外,还应该提前预做实训项目课题,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项目课题中的关键所在,学校的数控设备是否有问题、能否正常用,这样在实训课中才能取得主动,才能做到有备无患。相反,如果不去摸索课题的关键点和难点,那在课程之中十有八九会卡壳,顾此失彼,甚至无法有效将课程继续下去。“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认真备课是上好实训课的前提,备好课,这是教师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决不能因为实训课是以学生的动手为主,教师就忽视备课,也不能由于已有几年的教学经验而放松这方面的要求。

二、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

指导学生严格遵守数控设备操作规程,学生违反操作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例如,不穿工作服、加工中不关闭安全门、实训中与他人交谈等。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进行的重要工作,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带来的安全保障,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不能代替学生操作,如需教师示范,示范后也要求学生重做,在纠正错误中向学生分析说明情况。还有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数控设备是如何运行程序加工产品的,让其积极思维。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学生情况给学生难度不一的课题,进行差异化实训。例如,学习基础不好的就适当降低难度,基础好的就增加一些难度。要善于对学生恰当地启发提问。当学生在做课题中出现问题而不知如何解决时,教师必须及时地给予提示,或从理论方面,或从设备装置方面,或从操作方面去仔细检查,找出原因,使之重新做课题获得成功。这样,既保证了进度,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实训课的质量。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索加工规律。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自己不懂得事物存在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因素,数控编程实训课具有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等许多特点,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观察数控设备加工零件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整个加工工艺流程的发生过程、程序的运行、说明切削参数选择的道理、刀具半径补偿的计算方法等与数控编程息息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实训之中就会消化、理解课堂所学的机械加工理论,更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理论知识兴趣。当学生对其有了真正的兴趣,学生自然就会有:足够的学习热情,足够的学习动力,足够的学习耐心,足够的学习持久力,这样教师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成就感油然而生。

四、通过工程制图、识图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绝大部分数控编程实训课都配有工程图,老师应引导学生识图,画图来学习图中所包含的工艺信息、编程信息、机械零件结构几何信息。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加工工艺,也便于学生编写和掌握好数控加工程序。比如通过画图能正确理解刀具半径补偿的基本原理、能合理选择加工刀具的类型,规格大小、能规划好走刀轨迹,为后继编程加工做足了准备功夫,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自己绘图,就基本能掌握编程技巧和加工规律。学生通过绘图牢固地掌握了各种编程及加工知识,学会了自己分析、浓缩知识,只有自己亲手做的印象才深刻,自然就能轻松地掌握了编程精髓,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将来的岗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有效利用多媒体,通过三维仿真软件开拓学生的视野

由于条件限制有许多机械零件无法在学校数控设备上加工,有一部分加工方法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甚至很多高新技术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通过利用多媒体和三维仿真软件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使学生对于这些新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进一步对其产生兴趣。而且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课题,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以弥补课堂实训的不足。

例如发动机螺旋桨及空间扭曲面的加工,可以通过三维仿真软件中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虚拟现实加工,我们应该深入挖掘三维软件这一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通过观看虚拟加工调动学生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于数控编程兴趣增加了,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广度,自然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高。

总之,上好数控编程实训课在数控编程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我们每位一线教师都应该把他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郭玉梅.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2009.

[2]聂肇正.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武汉: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8.

篇5: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学习总结

1、电器控制部分。该部分主要掌握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分析、设计,能够了解各类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继电器组成电动机的启动、自保、调速、制动控制电路,掌握控制线路的设计原则、基本规律以及一般设计方法。

2、可编程序控制器部分(即PLC部分)。该部分主要掌握三菱FX2N系列的原理、基本指令、基本指令的编程方法、设计控制线路、部分功能指令的使用方法。掌握一种三菱编程软件。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1.本章重点介绍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低压电器。这些常用低压电器是组成控制电路的重要的元件。

2低压电器是在交流电压为1200V,直流电压为1500V及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变换、检测、或调节作用的基本元件。

第二章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1.电气控制线路图绘制原则及读图方法:按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2.学习由电器元件组成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停止,正反转,多地,多条件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降压起动控制电路;制动控制电路;调速。

第三章 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1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X-62W 型万能铣床:X-62W 卧式万能铣床主轴采用反接制动,变速时有短时冲动,机械操作手柄与行程开关、机械挂档的操作控制及三个方向进给之间具有联锁关系。

第四章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1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线

路的要求

(二)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线路简 单、经济。

2:电气控制线路两种设计方法:经验设计法,逻辑代数设计法 第五章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 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2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数据处理,通信及联网 PLC的组成: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器件(I/O接口)、电源及编程设备构成: 4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在系统程序的管理下,通过运行应用程序完成用户任务

第六章

三菱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基本指令的应用 1.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软组件:

输入继电器:X;

输出继电器:Y;

辅助继电器:M

状态继电器:S;

定时器: T;

计数器:C;

数据寄存器D;

指针:P、I、N 2.FX2N基本指令: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触点串联(AND、ANI)指令,触点并联(OR、ORI)指令,脉冲指令,串联电路快的并联(ORB)指令,并联电路块串联(ANB)指令 第七章

FX2N系列PLC步进指令 及状态编程法

本章介绍状态指令、状态元件、状态三要素、状态编程思想,状态转移图与状态梯形图对应关系。然后说明常见状态转移图的编程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状态编程思想在顺序控制中的应用。第八章FX2N系列PLC的应用指令及编程方法

应用指令是可编程控制器数据处理能力的标志。由于数据处理远比逻辑处理复杂,应用指令无论从梯形图的表达形式上,还是从涉及的机内器件种类及信息的数量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九章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

一、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2)在满足控制要求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3)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稳定。

4)考虑到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更改,选择PLC容量要适当留有裕度。

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选择用户输入设备(按钮、操作开关、限位开关、传感器)、输出设备(接触器、信号灯、继电器等执行元件)以及由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电动机、电磁阀等)。

2)选择PLC(型号、容量、I/O模块、电源模块等的选择)。3)分配I/O点,绘制I/O接线图。

4)设计控制程序。包括有系统流程图、梯形图、语句表。5)必要时还需设计控制台柜(此项一般由机械技术人员设计)。6)编制控制系统的技术文件。包括有说明书、电气图及电气元件明细表等。

第十章 FX2n系列PLC的特殊功能模块及通信

本章着重介绍三菱公司FX2n系列PLC某些特殊功能模块主要性能,线路连接以及PLC的通信作介绍,如模拟量输入模块 FX2N-4AD、模拟量输出模块 FX2N-4DA。

篇6:可编程序控制器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了。这学期主要学习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及项目训练》,以三菱FX2s为样机,通过4个由易到难的实际工程项目,让我学会合理运用PLC及相关工控产品,掌握小型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的工作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更加熟悉了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熟练进行PLC控制柜装配;掌握小型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的工作方法;掌握收集、查阅PLC及相关产品资料的渠道和方法;熟悉位置、温度等工业传感器的选型与用法,会规范绘制电路图、接线图、位置图等电气图纸;会规范编写设备设计说明书和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文档,也让我了解了有关PLC的很多知识。其中包括一下这些方面:

PLC的基础知识 PLC的定义

PLC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简称。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本应简称PC,但是由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也简称为PC,为了区别,同时由于早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只是具有逻辑控制功能,因此人们仍习惯称可编程序控制器为PLC(ProgrammableLogicalController)。PLC的发展概况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为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设想:把计算机的功能完善、通用灵活等优点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并提出了新型电气控制的十点招标要求。其中包括:编程方便,可在现场修改程序;维护方便,最好采用插件式结构;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数据可直接进入管理计算机;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输入电源可为交流115V;输出为交流115V,负载电流应在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扩展时,原系统要求变更最少;用户程序存储器大于4KB等。

PLC的基本构成

电源:PLC的电源用于为PLC各模块的集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源输入类型有:交流电源(220VAC或110VAC),直流电源(常用的为24VDC)。

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I/O模块):PLC与电气回路的接口,是通过输入输出部分(I/O)完成的。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输入模块将电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进入PLC系统,输出模块相反。I/O分为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DO),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等模块。

PLC的特点: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

PLC的梯形图程序一般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这种编程方法很有规律,很容易掌握。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梯形图的设计时间比设计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的时间要少得多。

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

可编程控制器PLC中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它们是:梯形图语言、布尔助记符语言、功能表图语言、功能模块图语言及结构化语句描述语言等。

梯形图语言和布尔助记符语言是基本程序设计语言,它通常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用这些指令可以完成大多数简单的控制功能,例如,代替继电器、计数器、计时器完成顺序控制和逻辑控制等,通过扩展或增强指令集,它们也能执行其它的基本操作。

功能表图语言和语句描述语言是高级的程序设计语言,它可根据需要去执行更有效的操作,例如,模拟量的控制,数据的操纵,报表的报印和其他基本程序设计语言无法完成的功能。

PLC的应用领域

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这是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

数据处理

现代PLC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或将它们打印制表。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可用于过程控制系统,如造纸、冶金、食品工业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统。

通信及联网

PLC通信含PLC间的通信及PLC与其它智能设备间的通信。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工厂自动化网络发展得很快,各PLC厂商都十分重视PLC的通信功能,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系统。新近生产的PLC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PLC的类型

PLC按结构分为整体型和模块型两类,按应用环境分为现场安装和控制室安装两类;按CPU字长分为1位、4位、8位、16位、32位、64位等。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可按控制功能或输入输出点数选型。整体型PLC的I/O点数固定,因此用户选择的余地较小,用于小型控制系统;模块型PLC提供多种I/O卡件或插卡,因此用户可较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控制系统的I/O点数,功能扩展方便灵活,一般用于大中型控制系统。

了解PLC的这些知识之后,要想完成一个项目,最关键的是软件部分,也就是程序。创建程序,用梯形图编程语言创建一个与模板相连结或与模板无关的程序并存储。创建程序是我们控制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一般可以采用线形编程(基于一个块内,OB1)、分布编程(编写功能块FB,OB1组织调用)、结构化编程(编写通用块)。

下载程序到可编程控制器,完成所有的组态、参数赋值和编程任务之后,可以下载整个用户程序到可编程控制器。在下载程序时可编程控制器必须在允许下载的工作模式下(STOP或RUN-P),RUN-P模式表示,这个程序将一次下载一个块,如果重写一个旧的CPU程序就可能出现冲突,所以一般在下载前将CPU切换到STOP模式。

为了我们能顺利的完成一个项目,PLC系统设计时,首先应确定控制方案,接下来就是PLC工程设计选型。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应用要求是设计选型的主要依据。PLC及有关设备应是集成的、标准的,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选型所选用PLC应是在相关工业领域有投运业绩、成熟可靠的系统,PLC的系统硬件、软件配置及功能应与装置规模和控制要求相适应等等。

篇7:电气控制实训总结

电气控制系统工程 T68型平面镗床实习报告

院系: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化12-3班

学号:3120619309 姓名:王雪琴

指导老师:周轶旻

实习时间:2015.1.12——2015.1.23

目录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意义.........1

二实习的要求.....................1

三实习内容.......................2

四实习工具、仪表、及器材.........2

五安装步骤及原理图...............3

六注意事项......................10

七故障分析......................10

八总结..........................11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意义。

电气控制技术实习是在学习常用低压电器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控制环节、典型机床电器控制线路等章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各种常用低压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按照方法,初步掌握电气控制基本控制的原理、连接规则、故障排除法,学习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的线路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刻苦专研的精神。

二实习的要求

1学习常用低压电器的实际应用,常用电器控制电路的实际应用,各种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应用;

2对于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按钮、熔断器、行程开关、低压断路器等常用低压电器具有安装、使用、维修和选择的能力;

3初步掌握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工艺、接线方法、操作要领、试验规程和故障排除法;

4初步掌握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控制要求、电器动作原理、操作步骤、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技能。

三实习内容

1拆装交流接触器,掌握其内部结构、动作原理;短路环的位置、作用;触电的作用和接线位置;测试吸合电压、释放电压及额定电压;简单故障处理。

2熟悉热继电器、按钮、熔断器、位置开关、低压断路器的结构、原理及安装接线规则,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技术参数的选择。

3练习各种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接线和操作,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和连续运转、顺序控制、两地控制、正反转控制、行程控制、Y-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能耗制动控制。

4现场参观、熟悉常用机床的结构、组成、操作和动作情况,了解电器设备的位置和电气控制线路的接线方法。

5完成镗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

四实习工具、仪表及器材。

1工具:测试笔、螺钉旋具、斜口钳、尖嘴钳、剥线钳、电工刀等。2仪表:万用表、兆欧表。3器材:

(1)控制板一块

(2)导线及规格:主电路导线由电动机容量确定;控制电路一般采用铜芯导线(BV);按钮线一般采用铜芯线(RV);导线的颜色要求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必须有明显的区别。

(3)交流接触器、熔断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按钮、熔断器、行程开关、低压断路器等 五安装步骤及原理图

1熟悉镗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明确线路中所有电器元件及其作用,特别注意主轴电动机与其他电动机先后启动运行关系。2按电气控制原理电路图所示列出元件清单,配齐所有电器元件。3检验各器件,看各技术数据是否符合要求,电磁机构动作是否灵活,有无衔铁卡阻等不正常现象。

4在控制板上分布器件位置,并安装电器元件。

5按接线图的走线方法进行板后线槽布线,注意布线的工艺要求。并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6安装电机,连接电机和按钮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

7自检。按原路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接线及接线端子处是否正确,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导线接点是否符合要求,压接是否牢固。再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检查时,应选用倍率适当的电阻档,并进行校零。以防短路故障发生。8主电动机M1的控制

主电动机M1的起动与停止控制:具有正反向点动,正反向低速转动和正反向高速转动等控制。9主电动机的点动控制

由于加工时经常需要用点动来调整刀具的对位,所以主电动机需要有正反向点动控制,它是由正反向点动按钮SB3、SB4,接触器KM1或KM2,以及KM3实现的。

正转:按下正向点动按钮SB3,KM1线圈经过1-9-11-13-15-17-19-21-6-2得电,其常开触头31-33闭合,KM3线圈经过1-9-11-31-33-35-41-6-2得电,M1接成三角形正向点动。

反转:按下反向点动按钮SB4,KM2线圈经过1-9-11-13-15-25-27-29-6-2得电,其常开触头31-33闭合,KM3线圈经过1-9-11-31-33-35-41-6-2得电,M1接成三角形反向点动。10主电动机的低速转动控制

主电动机正反向低速转动控制是由正反向控制按钮SB2、SB5,接触器KM1或KM2,以及KM3实现的,高低速转换限位开关SQ1没有被压动。

正转:按下SB2,KM1线圈经过1-9-11-13-15-17-19-21-6-2得电,其常开触头17-23闭合,KM1自锁,同时其常开触头31-33闭合,KM3线圈经过1-9-11-31-33-35-41-6-2得电,YB通电松闸,M1三角形正向连接,低速运行。

反转:按下SB5,KM2线圈经过1-9-11-13-15-25-27-29-6-2得电,其常开触头23-25闭合,KM1自锁,同时其常开触头31-33闭合,KM3线圈经过1-9-11-31-33-35-41-6-2得电,YB通电松闸,M1三角形反向连接,低速运行。11主电动机高速转动控制

为了减小起动电流,先低速全压起动,延时后转为高速转动。主电动机正反向低速转动控制是由正反向控制按钮SB2、SB5,时间继电器KT,接触器KM1或KM2,以及KM3形成三角形低速运转,KM4和KM5形成星形高速转动。此时将变速机构转至高速,压下高低速转换限位开关SQ1.正转:按下SB2,KM1线圈经1-9-11-13-15-17-19-21-6-2得电,其常开触头17-23闭合,KM1自锁,同时其常开触头31-33闭合,KT线圈经1-9-11-31-33-37-6-2得电,其瞬时触头39-35闭合,KM3线圈经1-9-11-31-33-37-39-35-41-6-2得电,M1三角形正向连接,低速运行。KT延时时间到,其延时触头37-39断开,KM3线圈断电,同时KT延时触头

43闭合,KM4

KM

5线圈经1-9-11-31-33-37-43-45-6-2得电,YB通电松闸,M1为星形接高速正向运行。

反转:按下SB5,KM2线圈经1-9-11-13-15-25-27-29-6-2得电,其常开触头23-25闭合,KM2自锁,同时其常开触头31-33闭合,KT线圈经1-9-11-31-33-37-6-2得电,其瞬时触头39-35闭合,KM3线圈经1-9-11-31-33-37-39-35-41-6-2得电,M1三角形反向连接,低速运行。KT延时时间到,其延时触头37-39断开,KM3线圈断电,同时KT延时触头

37-43

闭合,KM4

KM5

线圈经1-9-11-31-33-37-43-45-6-2得电,YB通电松闸,M1为星形接高速反向运行。

12快速移动电机M2控制

(1)加工过程中,主轴箱、工作台或主轴的快速移动,是将快速手柄扳动,接通机械传动链,同时压动限位开关SQ5、SQ6,使接触器KM6、KM7线圈得电,快速移动电动机M2正转或反转,拖动有关部件快速移动。

(2)将快速移动手柄扳到正向位置,压动限位开关SQ6,其常开触头11-47闭合,KM6线圈经过1-9-11-47-49-6-2得电动作,M2正向转动。将手柄扳至中间位置,SQ6复位,KM6线圈失电释放,M2停转。

(3)将快速移动手柄扳到反向位置,压动限位开关SQ5,其常开触头51-53闭合,KM7线圈经过1-9-11-51-53-6-2得电动作,M2反向转动。将手柄扳至中间位置,SQ5复位,KM7线圈失电释放,M2停转。13主轴箱、工作台与主轴机动进给互锁功能

为防止工作台、主轴箱和主轴同时进给,损坏机床或刀具,在电气线路上采取了相互连锁措施。连锁是通过两个并联的限位开关SQ3、SQ4来实现的。主轴进给时手柄压下SQ3,SQ3常闭触头9-11断开;工作台进给时手柄压下SQ4,SQ4常闭触头9-11断开。两个限位开关的常闭触头都分断,切断了整个控制电路的电源,从而M1和M2都不能运转。

14由于没有速度继电器,电动机无双星型结构,故将主电路接为星三角电路,控制电路无制动环节。

T68镗床电器原理图

六注意事项

1电动机及按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2按钮内接线时,用力不可过猛,以防螺钉打滑。3按钮内部的接线不要接错,启动按钮必须接常开按钮。

4触头接线必须可靠、正确,否则会造成主电路中两相电源短路事故。5接触器的自锁触头应并接在启动按钮的两端;停止按钮应接在控制电路中。

6电路中两组接触器的主触头必须换相,否则不能反转。7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应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自行整定。

七常见故障分析

1.主轴能低速起动,但不能高速运行 1)行程开关SQ7位置变动或松动。

2)行程开关SQ7或时间继电器KT触点接触不良或接线脱落。2.主轴电动机不能制动

1)速度继电器损坏,其常开触点不能闭合。2)接触器KM1、KM2常闭触点接触不良。3.主轴变速手柄拉开时不能制动

1)主轴变速行程开关SQ5的位置移动不能复位。

2)速度继电器损坏,常闭点不能闭合,反接制动接触器不能吸合。4.进给变速手柄拉开时不能制动检查SQ6有没有复位,速度继电器是否正常。5.主轴变速手柄推合不上是没有冲动

1)SQ5位置移动,手柄没有推上时没有压下SQ4。2)速度继电器损坏或线路断开,使得KS-1不通。3)行程开关SQ4的常闭触点接触不良或松动。

6.进给变速手柄推合不上是没有冲动检查SQ6有没有被压下,SQ3有没有复位,KS-1有没有闭合。7.主轴和工作台不能工作进给

1)主轴和工作台的两个手柄都扳倒了进给位置。

2)行程开关SQ1、SQ2位置变动或撞坏,使其常闭点不能闭合。

八总结

篇8:可编程控制实训总结

一、企业数控技术岗位群对毕业生能力要求

通过对一些企业和毕业生的广泛调研, 受访企业三个数控技术岗位群 (操作员、程序员、维护员) 中需求程度较高的能力依次为:第一, 各岗位群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识图绘图能力, 普通机加工知识, 数控机床操作加工能力;第二, 各岗位群的关键能力———数控机床维护/调试能力、电脑软件编程能力、手工编程能力、数控加工工艺知识;第三, 各岗位群发展的关键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交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第四, 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责任心要强, 敬业精神要好, 团队精神很重要。这些能力要求中的数控机床操作加工能力, 数控机床维护/调试能力、手工编程能力是通过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这门课来培养的, 而目前的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达不到要求, 原因是实训教学这个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二、高职院校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方向是拥有一技之长的一线技术工人, 技能的培养应该是职业学院的重点, 故实践教学的建设应是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目前, 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实训教学建设目标不明确;实训教学结构体系不完整;实训教学项目组成不系统;实训教学手段不多样;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不科学。综上所述, 实践教学质量全凭指导教师的责任心, 实践教学的成果依赖于学生的自觉性和悟性, 组织管理跟不上, 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根据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可以对数控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尝试。

三、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改革途径

1. 明确实训教学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根本, 以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现有数控实训教学的基础上, 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力度, 结合现代加工的特点, 不断补充、规划教学内容, 推动实训工作进一步向前的发展, 从而大力培养与工厂零距离的实用的技能型人员。

2. 完善实训教学结构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以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结构体系为重点, 以利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1) 以科学发展观重组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独立授课, 使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既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 (2) 将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重新整合成新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建立模块化、分层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 以产学合作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根据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 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模块化、层次化、综合化和柔性化的多种实训课程模式, 优化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结构。

3. 系统实训教学项目。

(1) 由于数控设备种类多, 所采用的系统多样化, 各个学校难以满足多品种, 多系统的需要, 造成实训教材与现有实训条件的不适应。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编写符合高职学院的数控实训教材, 使所开设的实训项目与实训条件相符合。 (2) 将实训教学环节直接对应数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 将以往的职业资格考试题目作为培训项目纳入日常教学, 按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规定进行课目考试。 (3) 教学中应该完成一定数量的企业项目。这些项目与企业接轨, 为企业解决了问题, 学生也学到了各种技能,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样化教学手段。

(1) 模块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 以具体岗位工作任务为一个模块, 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工作项目, 确定明确的教学和评价方法, 建立起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体系的实验培训模式, 在培训者学习动机最强烈的时候, 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部达到中级工技能水平, 使部分优秀学生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围绕这一总目标, 将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基础实训模块、模拟实训模块、实际操作实训模块。 (2) 项目式教学。项目学习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 它集中关注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 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5. 制定具体考核标准。

对学生的实训成绩制定具体考核标准, 实行量化管理实训考核是整个实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检查学生实训的效果, 促进学生实际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改革意义

1. 推动校企合作, 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建立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 按企业的生产任务和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学生全方位接触公司的生产产品, 进行实际操作, 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胜任岗位技能要求, 以这种方式达到校企合作, 形成学校、学生、企业三赢局面。

2. 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根据对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 重点放在工艺技术、程序编制等方面的学习与提高。

3. 推动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数控实训中心建设中, 应优先满足教学与培训要求, 用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数控技术实验实训设备, 包括数控模拟培训软件, 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接受数控加工技能基本训练的机会。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 如何与时俱进, 本着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合作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办出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则是我们需要研究与实践的永恒课题。

摘要:企业的需求是职业院校确定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市场, 以就业为导向, 才会有出路。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培养目标, 进行实际操作, 这样进行校企合作, 以达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局面。

关键词:数控机床,实训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伟中, 楼建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 2008, (29) .

[2]刁希莲, 金山, 李付君, 等.数控技术专业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实训课程教改的探讨[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2007, (3) .

[3]陈选政.数控仿真系统在数控实习训练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 2010, (12) .

上一篇:办理0号柴油审批手续和程序要求下一篇:教师职业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