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典演讲稿

2024-05-05

关于经典演讲稿(精选14篇)

篇1:关于经典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我是四年级八班的何xx,我是吴xx。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谦虚是美德》。

植物需要叶子来行光合作用,进而贮存能量。同样,如果把人品看成是一株植物的话,那么谦虚就是它的叶子,人只有谦虚好学,努力向上,才能积累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俗话说,“人外有人,外有天”,这是千真万确的。明朝理学家陈几亭说,“君子有两种羞耻”,一是夸耀自己的长处,二是掩饰自己的缺失和不能,自己有长处要保持谦虚,自己不会的就要努力学习充实。他又说,“君子有二恶”,一是嫉妒人之所能,二是彰扬人之所不能,当别人做到时,应该像自己做到一样,为其喝彩;当别人做不到时,就要引以为鉴,以自己要做好的角度来着眼,舍去“我能,他不能”的高傲心态。

谦虚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学会谦虚谦让,不要骄傲自满。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几则经典的谦虚故事。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mǐn)忠寺,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字。沈元用平日记忆力就很强,于是一再朗诵,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象没有在意。沈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炫耀自己的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肃王看了,就拿笔将所有的缺字补齐,又将沈元用四、五处错误的地方修正过来,改完后将笔放下,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一点点骄傲的神色都没有,这让沈元用既惊讶又佩服。

再有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tuó,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tuo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看,圣人孔子亦能谦虚礼让,更何况是我们呢!

篇2:关于经典演讲稿

每天中午,外婆骑着已经“吱嘎,吱嘎”直响的破自行车,顶着太阳的炎炎之热,有时还要冒着雪花的纷飞旋转,带着热腾腾的骨头汤和饭菜,送到学校来给我吃。

每当您把饭菜在课桌上一放,我拿起勺子一勺一勺艰难地往嘴巴送。您看着我吃得开心、欢心,就用手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我看着眼前一道道香喷喷的菜,我知道这是外婆辛辛苦苦地烧好,不管风吹雨打、日晒雪舞送来的。

第三节课的下课铃一响,我总能在教室门口望见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拎着饭盒。那,就是我的外婆,我亲爱的外婆。上厕所时,我不便脱裤子。外婆知道了,中午还陪我上厕所。有时,唉,我真内疚。

一天,我仍像往日一样瞧见了外婆。这时我发现,在外婆的黑发丛中多出了几根银丝,额头又添几道皱纹,眼睛深深地凹进去,还布满了血丝,嘴唇干裂。我看着外婆,心想:外婆为了我能方便生活,自己却未休养好。您已经老了,本不必如此操劳,可因为我的种.种事情需要您的帮助,您受累了。外婆,我对不起您。

那天的午饭,我吃得并不多,好像有什么东西千斤重地压着我。吃过午饭,外婆又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我站在楼上,望着外婆的身影,我的眼睛湿润了。那一丝银发,在太阳地照耀下闪闪发光,弯曲的背,颤抖的手,伴着“吱嘎,吱嘎”直响的自行车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篇3:关于经典结构范型与心理平衡效应

当听者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则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映。心理平衡则是心理反应的重要因素。

心理平衡是人们在应对不同的外部或内部环境时,其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机制。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心理平衡效应通常是指具有若干平衡特征的音乐作品作用于人的心理时,音乐审美主体在心理上对于音乐音响的若干变化形式而应激产生的动态的自我调节机制。音乐结构作为音乐音响的布局方式,一方面,它是心理平衡效应产生的物质基础,在音乐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音乐音响布局形式的音乐结构,是音乐创作的重要方面。具有天才结构感的作曲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作曲家内心的心理平衡感总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从而能够创作出使听者产生心理平衡效应的音乐作品。

二、审美心理平衡效应与二分性结构

二分性结构是一切平衡结构的基础。音乐学家雷曼曾说过:“严格的平衡,所有潜在的二分性,是一切音乐形式中的本质基础。”(1)二分性音乐结构是两个不同的部分存在于一个整体中,并且两部分形成对比和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形成了结构中的相互转换。

作为一种天然的结构原则,二分性结构广泛的存在于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具体表现为音乐结构中相同或不同材料的呼应、结构规模的对称等不同形式。就结构规模而言,二分性结构原则主要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结构形式,“对称的二分性结构表现出一种等量的比例关系,具有一种静态的稳定匀称性质,非对称的二分性结构则大多体现出黄金分割的结构原则,展现出一种动态的自由平衡感”(2)。

试以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K.V.545)》的第二乐章为例

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是由两个单二部曲式构成。A乐段与B乐段各为32小节,每个乐段都是16+16的结构形式,在结构长短上形成平衡。

从节奏上来看,右手旋律部分的节奏型属于顺分型(3)(谱例1)。这类节奏型的特点是继节拍的重音后力度逐渐变轻,音符的时值就慢慢变短。随着音符长时值的逐渐细分所带来的不平衡性到期待出现另一个长时值,这样的过程即为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

谱例1

从调性方面来看,此作品的A乐段是从主调发展到属调再回归到主调。在作品的四分之三处,出现g小调→b B大调→g小调的发展,最后回归到G大调。这种表现手法符合黄金分割比例,也能够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

从材料方面来看,(1)重复与变化:A乐段中的a乐句采用了变化重复的手法来巩固主要动机(谱例2与谱例3的变化重复)。

谱例2

谱例3

(2)对比与再现

在本首作品中,A段与B段形成主题形象的对比,同时,B段的材料与A段材料有一定的关联性。B段中的b1句是A段的b句的变化重复,B段a句是A段a句的完全重复。由此,从乐句的组成形式上来看,作品在结构上形成逆行,如图表2所示。

图表2

(3)宽放与紧收

此作品的主题采用宽放陈述(4)的手法,能够使主题显得更加平衡稳定,同时,放在作品的结尾处,也可以创造一种逐渐平衡的效果。紧收陈述蕴含着一种紧张的因素,往往放在作品的高潮部分,以此达到不平衡效果,引申出后面的平衡性(谱例4)。

谱例4

(4)补充

一方面为了营造一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作品在第64小节的结尾处(如谱例5)加入10小节的补充,和声向下属调发展,形成T-S-D-T的和声走向,因此,增加作品的平衡效果。

另一方面为了达到乐曲在终结时渐行渐远的效果,加入补充部分这使得情绪逐渐缓和并为此转变做准备。

谱例5

大部分情况下,补充所使用的素材与前面音乐出现的素材相似,避免了新素材与前面音乐素材的抗衡,既起到收束作用,又能满足心理平衡。

从结构的长度方面来看,整部作品一共74小节。A乐段共32小节,B乐段共32小节,A乐段是一个16+16的结构,B乐段也是一个16+16的结构。像这样等长的结构为方整性结构,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所追求的心理平衡。

三、审美心理平衡效应与三分性结构

三分性音乐结构是在二分性音乐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三分性音乐结构主要包括三部曲式和奏鸣曲式。三部曲式又分为带有再现部分(常用)和不带再现部分两种形式。通常三分性音乐结构遵循“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形式,三个部分相互联系但又各自相对独立,并且前后呼应,达到心理平衡。

下面以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第九首(k.311)第一乐章为例:

由上述图表3可以看出:呈示部四个部分,结束部有两个结束主题;展开部分别对连接部和结束部的材料进行发展,并且与呈示部的顺序相反,按照倒序(e→d→b)进行;再现部按照副部→结束部(d)→主部→结束部(e)的顺序倒装再现,这种主、副部倒装再现的形式,便是以展开部为对称的中心,形成对称结构。

虽然奏鸣曲式整体上为三部性结构,但就局部来说可看作二分性结构:呈示部中主题与副题是相互对比的材料,主部常常具有刚毅热情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冲击性,而副部则与主部形成对比,多表现为抒情含蓄的性格特点。但是副部的内部发展要比主部的内部发展更加复杂,在规模上也相对主部来说较为长,如作品K.311的主部为七个小节,副部为十个小节。从作品的冲击力上来说,副部与主部完全相反的性格特点在整首作品中形成平衡的对称感。展开部中的结构往往是对主题或副题材料动机的发展,通常采用转换调性和材料变换的方式。从调性上来说,作品主题的调性在再现部分呈示时,往往会回归到主调上。平衡目的是为了经过展开部的不平衡在再现部得到满足。

(一)呈示部

(1)主部:本首作品的主部是由谱例6中的材料和此材料的重复构成的。这种重复的手法能够加深听众对主题的记忆,通过重复记忆来加深听众的心理平衡感。

谱例6

(2)连接部:连接部作为一个过渡性段落,它的作用是把主部和副部两个具有对比性的主题连接成为统一发展的整体。在调性上,连接部的调性从主部向副部主题的调性过渡,并结束在属和弦上,即副部的主和弦上,副部主题进入。

(3)副部:绝大多数情况下,副部主题的调性是主部主题调性的属调,本首作品的副部为A大调,与主部主题形成对比关系。这种对比关系就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因此听众对平衡的需求越强烈。节奏音型则是另外一个对比主题之间的重要因素,如谱例7与谱例8。

谱例7:主部节奏音型

谱例8:副部节奏音型

副部同样用了主题重复的手法来加深听众对副部主题的印象,如谱例9。

谱例9

(4)结束部

结束部的主题同样是以重复的手法来发展的,结构为2+2形式。如谱例10。

谱例10

(二)展开部

本首作品的展开部分为四个部分,中心一e1可以看作是呈示部结尾处的变化重复,如谱例11与谱例12。

谱例11:呈示部的结尾部分

谱例12:展开部的e1乐句

在e1乐句中第40~47小节是右手部分的变化重复,中心二e2乐句中第48~51小节则是e1乐句材料的左手部分的变化重复,第52~55小节又回归到右手部分的变化重复。

中心三d1乐句是呈示部中d乐句的变化重复,结构为2+2的形式,如谱例13所示。

谱例13

中心四b1乐句是呈示部中连接句的变体,如谱例14。

谱例14:呈示部连接句

谱例15:展开部b1乐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展开部按照材料的分布情况来看,多数为呈示部中连接部和结束部材料的变体;按照调性来看,展开部的调性布局较为复杂,构成的心理不平衡因素较多,因此听众期待再现部的出现。在展开部里,呈示部中连接部和结束部的因素在调性上发生改变,并且在不断发展中产生了新的因素和新的形象,形成了音乐的矛盾冲突,因而也把主题因素很好的呈现出来。

(三)再现部

杨儒怀曾说过:“再现可以使相同的主题之间的陈述结成一个稳定的、具有一定向心力的‘拱形骨架’,抵制任何因对比主题的陈述或其积极的展开等所形成的离心力倾向。”(5)因此,再现部是三分性结构平衡的核心要素。

本首作品的再现部并不是完全再现,经过发展部中一长串的音阶变形,首先呈现的是副部的主题,但这与呈示部中的副部主题又有一定的变化,如谱例16。

谱例16:呈示部副部主题

谱例17:再现部副部主题

副部主题后紧跟着呈示了d2句,即呈示部中结束部的主题。之后,主部主题以完全重复的形式出现。最后以呈示部中结尾的六度音程的音型结束本乐章,如谱例18。

谱例18

从曲式结构上来说,本乐章中的再现部更加明确地表现了前面呈示部中陈述的音乐形象,体现了曲式结构原则中的“起开合”原则。从功能上,再现部起着平衡对称、总结概括作用的“合”的部分,不仅能够突出展开部造成的矛盾对比,还能弥补音乐中的不平衡性,使听众产生心理平衡效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贾达群.音乐艺术:结构分析学引导[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1.

篇4:马云关于创业的经典语录

2、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来用我的产品和服务,那是不可能的。定位一定要准确,你才能做好。所以我给所有的创业者,包括你一个建议,少做就是多做,不要贪多,把它做精、做透很重要。

3、 碰上一个强大的对手,我觉得你应该做的是,不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做它做不到的,去服务它,先求生存再求战,这是所有商场的基本规律。你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跟别人挑战,你一定要输。永远是先生存,再求战。这样可能赢的机会就越来越大。

4、 我认为,做人、做事、做企业,必须一贯。你这样才能做大做强。很多时候对待客户,你哪怕就是不喜欢他,你也要尊重他。不要把客户当白痴。客户不喜欢你,一定有他的原因和理由,我认为创业者最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跟人打交道。只有通过别人,通过团队,你才能够拿到自己的结果。

5、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和你的团队,最早阿里巴巴的竞争力是什么?别人可以拷贝我的模式,不能拷贝我的苦难,不能拷贝我不断往前的激情,这个东西你一定要记住,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再好的创意背后必须要有制度人才去支撑。

篇5:关于教师品读经典演讲稿

我,是8 0 后出生的一代。我们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父母的眼里,我们就是他们的小皇帝、小公主。记得儿时长辈经常这样说:“你们这一代啊,是最幸福的一代,不用考虑饥饱,不用承担家庭重任,不用为将来担心”。在大家的羡慕和赞叹中,在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这些先天性的优越条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我们学会了懒惰、学会了任性。没有学会生活技巧、没有学会谦让包容、没有学会感恩回报,总认为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天经地义、无可非议。但是,是谁赋予了我们生命?是谁给我们享受这些的权利?今后的人生路怎么走?我们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

品读传统文化,感悟圣贤智慧。今天,在市局的大力倡导下,我们读经典、修品德、正己身、学做人。一部《弟子规》,让我反复品读,爱不释手,好像与古人对话,似醇香透人心扉,开人心智。它是我成长中的“滋补品”,它是我做人做事的修

整器,它是我前进方向的导航仪。回首过去,多少尘封往事涌上心头。

曾记得,儿时顽劣的我,捉迷藏,将藏身的衣柜“翻江倒海”乱丢一地;玩游戏,因贪玩逃学被老师、父母严厉批评教育;爱逞能,擅自偷骑警用摩托车而导致父亲被处分......。是父母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爱心包容,才使我就像被细心呵护的小树一样,直直的长高健康的长大。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的爱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你健康成长,为了你将来更好生活,他们含辛茹苦,夜以继日的忙碌,操碎了心,累病了身体。但他们不求任何物质回报,渴望的只是做儿女的能在工作之余一个电话的问候、一次交心的谈话、一顿晚餐的团聚。这才是父母想要的,他们需要的是一颗感恩之心,是我们血浓于水的亲情。

孝道的传承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材,记得当时患病卧床多年的奶奶做了乳腺癌手术,到了后期病情已经恶化,伤口伴着恶臭不断的流出脓水,一直不能愈合,需要不断的消炎敷药,是父母不嫌脏不嫌累,每天擦洗换药,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顾,从无半点怨言,直到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刻。从那时起,我就暗自对自己说:“我长大后一定要像父母对爷爷奶奶一样,好好的孝顺他们”!但是现在扪心自问,我总是以工作忙、孩子太小、应酬多没时间作为借口,一次次的推脱,总觉得少回去一次没有什么,父母会理解的。

是的,父母的确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甚至还会安慰道:“好好工作,注意身体,别给自己太多压力,家里没事,你放心吧,”,其实呢?他们早已默默的承受了思念和孤独。

是啊,我们总是认为还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孝敬父母,但是又有谁,能清楚的知道父母还能陪我们走多远呢?所以,当我们拥有的时候,一定要把握现在,学会珍惜。学习传统文化孝道理念,感悟《弟子规》做人道理。我心中也默默定下了一条不变准则,“ 3 天内,必须回到父母身边陪他们吃顿饭,聊会儿天。如果有事外出,每天必须给父母报个平安,以免让父母牵挂”。孝敬父母是美德,更是责任,学会责任担当,才能尽心履行职责。母亲节这天,我精选了一束康乃馨,为父母的健康快乐而祝福。

篇6:关于勤奋学习演讲稿经典

有很多同学会说学习苦、累,或者我学不会我也考不好不想学了,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首先,我无法否认学习之苦,学习之类,但甘守学习的苦才能享受学习的甜。在校园里,我们快乐地成长,为理想而奋斗!遨游学海,跋涉书山,知识上的满足给我们快乐;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破解难题的柳暗花明给我们快乐;思想境界上的不断开阔,心灵上的不断净化给我们快乐。记得爱因斯坦曾说:千万不要把学习当成一个任务,而就应看成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是的,只要我们不辞劳苦,敢于应对学习中的困难,你会发现,学习中自有情趣,更有快乐。

其实,每个人都不能绝对的说自己有多聪明多厉害,也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不聪明的,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的,如果不学习即使有天才的智慧也只是浪费,然而只要你努力了,成绩好坏并没什么关系。方仲永幼时是天资聪颖的神童,但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我们呢如果不学习,那不就连一个普通人都算不上了吗

战国时有位名为苏秦的好学者,昼夜勤读,困倦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清醒后继续学习。晋代名士孙敬,昼夜苦读,唯恐困倦,就用绳系发悬在房梁上,瞌睡时把自己拽醒,继续学习。这两位最后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由此可见,努力学习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

一个人偶尔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成绩的好坏更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聪明,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小时候除了语文外,其他学科成绩并不好,有一次,数学考试他只考了20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努力拼搏,最终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期中考试刚结束不久,或许有的同学因为成绩不好而放弃了努力,然而成绩单不漂亮没关系,只要我努力,就是一名好学生,基础不好没关系,只要我每一天都有进步,就是一种成功;或许有的同学也会因为考试结束后能够放松一下了,然而你错了,真正的考验和挑战还在后面,期末考试就在眼前了,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拼搏才回去的最终的胜利。

篇7:关于励志经典演讲稿600字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年应当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优秀品格。自强意味着我们要努力变强,而不息是让我们持之以恒,不放弃。

我们都知道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他年幼时双耳失聪,倍受打击,但他仍旧坚持音乐创作,写下了闻名世界的《欢乐颂》。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艰难困苦中坚持自强不息,可以获得成功。

自强不息这四个字正如李白所写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样,只要不放弃,终有一天将会到达所希望的目的地。

自强不息其实不一定是要身处逆境,只要发愤图强,持之以恒,不放弃,充满正能量也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所以我们这些青少年就要好好学习,争取能为祖国做贡献,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现在科技发达,有了智能手机和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很多青少年对学习,锻炼有所怠慢,几乎没有人能像祖逖闻鸡起舞那样勤劳、刻苦。并且要持之以恒,遇事不放弃。一天天、一点点地进步,成为一个勤奋刻苦的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青年应当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坚持不放弃。希望大家一起向这个目标前进。

篇8:关于经典演讲稿

1 目前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现状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 属于中医主干学科之一, 对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 尤其是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三个学科, 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 将原《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个二级学科合并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说明这三个学科本来就是中医早期的基本的临床学科 (可见这三门课程是中医基础学科过渡到中医临床学科的桥梁) , 它们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和实用性, 而且为整个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但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对中医经典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尚不一致, 致使《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在中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在医学院校中, 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 尤其是中医药院校的学生, 不仅需要学习中医课程, 还要系统地学习西医课程和外语、计算机等大量的公共课, 尤其是外语的学习占据很大一部分时间。

专业思想不牢固。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 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 尤其是到大三以后, 随着西医临床课程的开设学习, 逐渐轻视中医专业课程的学习, 更轻视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 往往在大五临床实习的过程中, 受到医疗市场的冲击, 甚至完全丢掉了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

注重实验教学。这是目前中医学专业培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重实验而轻经典的模式也造成了开展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难度, 尤其是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 大多数中医高等院校的中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均依靠课题, 依靠实验, 依靠“客观指标”, 因而中医学的研究生为了能够顺利毕业, 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比较注意实验, 大量的时间也是花在实验中[2]。在以上三方面的大环境、大背景中, 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就很难开展。

2 关于加强中医经典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根基所在

中医经典医著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它们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 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 是中医理论之根基所在。尤其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是在《内经》的基础上, 对中医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建立了外感和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从而完善了整个中医学的理论构架。学习经典医著是系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必然要求, 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精髓[1]。

2.2 中医经典是通往中医临床的必由之路

中医经典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它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辨证论治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培养学生临床辨证论治能力的必修课程,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这三门课程在疾病治疗方面, 集治疗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之大成, 建立了各自具有明显特色的辨证理论体系, 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经络辨证等辨证论治体系, 而辨证方法的学习是中医理论学习的重要方面[1]。要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中医辨证的方法, 不但通过学习《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的相关内容, 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中医经典。不深入学习经典医著, 要真正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是很难实现的, 也很难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学习中医经典还可以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就以《伤寒论》为例, 其中理、法、方、药和临床等多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 在原文不仅记述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还分析了病因病机, 提出了治法和方剂, 融合了辨证施治的全过程。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学习和研究原文, 不仅可以巩固以前所学的基础和临床课程的知识, 而且可以领悟和模仿前贤辨治的思路, 对于学生建立中医思维, 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帮助学生提高临床遣方用药的能力, 拓宽用药的思路, 提高运用经方的灵活性, 所以说学习中医经典是通往中医临床的必由之路[1]。

2.3 中医经典是传承中医的源动力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个学科合并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本意是为了拓宽专业口径, 以提高研究生的专业适应能力、扩展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从近代名老中医之路看, 所有的名老中医无不精通中医经典, 接受过中医经典的洗礼, 在20世纪60年代,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共收集了97位名老中医的回忆文章, 这些名老中医的共同特点是, 他们的先辈和先师均十分重视他们学习经典, 他们也先后指导后学者要学习经典, 在他们的医案中, 运用经典理法治疗疑难重症的成功案例随处可见。由此可见, 学好中医临床经典是干好中医的必由之路[2]。李如辉对《名老中医之路》所录97家著名中医药学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态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强调经典著作的学习及背诵者共计87人, 约占89.7%[4]。

以我校的郭谦亨、张笃庆、杜雨茂、张学文等多位著名教授为例, 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掌握也非常熟练, 对于原文著作背诵朗朗上口, 信手拈来, 临床灵活运用, 奇效如神。加强中医经典的学习是传承中医的源动力。

在中医学专业教育中, 尤其是硕士、博士生的教育中加强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 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医学高层次人才中医临床技能发展的后劲, 使这些中医高层次人才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

2.4 中医经典是培养专业思想的需要

中医经典著作创立了与西方医学迥然异趣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东方无可争议的医学中心, 诸多记载甚至超越了同一时期以盖仑为代表的西方医学。时至今日, 中医学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神话般地延续着自身的发展, 其独特的医学思想、医学方法及诊疗技术日益引起全球关注[3]。从这一角度看, 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对于激发当前的习医者, 尤其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与兴趣、巩固专业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3 关于加强中医经典教学的改革措施

3.1 强化修订中医经典教学大纲

课程结构应符合中医的学科特点, 强化经典医著的教学。由于中医学不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 其学术理论可以说是朴素的辨证法和医疗实践的完美结合, 反映出与西方医学十分不同的医学理念和思路。历史经验和医学实践都证明, 中医的经典著作, 是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中医理论的阐述, 最具代表性地表述了中医的理论思维和临床思维。因此, 对于中医专业人员的培养, 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更要加强经典著作的教学。但是, 这些医著的教学又不能局限于医著本身, 而应通过对后世医家之注解、应用和发挥, 洞悉其理论实质, 揭示其思想内涵。目前4门中医经典课程的授课总学时本科专业不满300学时, 各中医药高等院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及中医学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 修订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使这几门课程在内容互相沟通、次序前后联系的基础上, 重点突出其核心内容, 特别是用药思路、辨证方法、治则治法等。做到有的放矢, 使教学效果在有限的学时内, 达到强化中医经典教学的预期目的。

3.2 加强中医经典课程的教材建设

目前国内中医高等院校有统一的中医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 有些院校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自编教材, 但是针对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生这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没有统编教材, 所以加强中医经典的教材建设十分必要, 要积极寻求这四门课程的内在合理结构, 进行新的布局, 同时增补建国后50年来的研究新进展和科研新成果, 夯实中医学专业的临床基础, 拓展其未来的临床能力。我校在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展中医经典等级考试, 编写了《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复习范围》, 划定背诵条文, 初级考试以原文的背诵为主, 高级考试在原文背诵的基础上以综合运用为主, 考试形式为笔试加面试, 另外我校已开设有《中医病案选读》选修课程, 能否在己有经验的基础上, 将典型的病案进行筛选, 进一步完善成为系统的中医经典课程的辅助教材, 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更多地接触临床实例, 使理论知识掌握更加巩固、灵活, 这些我们还在积极的努力尝试。

3.3 加强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改革

目前全国中医本科教育的现状是既要完成中医专业课程, 又在不断地增加西医课程的科目、课时;同时为了就业,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每个学生要将1/3左右的时间、精力投放到英语、计算机的学习上。而且中医教育前期侧重于课堂教学, 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学生疲于听课、看书、背诵、应付考试,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客观上时间、精力的牵扯, 也使他们无暇思考新的问题, 摄取新的知识, 回溯中医经典。我校经陕西省教育厅2007年批准设立陕西省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结合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两者的优势组建实验班培养中医临床人才, 现已招生2届, 教学效果明显,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除了教师讲解以外, 更多是采取互动的教学形式, 提倡鼓励教师使用PBL教学法, 使学生不再认为中医经典是一门枯燥无味, 难学难用的课程, 而是实用性强、疗效好、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课程。

在总结中医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对中医经典教育、教学方面进行摸索和探讨, 以期加强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 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促进中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 为未来中医临床技能的发展储备后劲, 使这些中医高层次人才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 属于中医主干学科之一, 对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 尤其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个学科合称为中医临床基础专业, 是理论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 亦是中医早期的基本临床学科, 加强中医经典教学对培养中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经典,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程革.关于中医经典医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医药导报, 2005, 11 (6) :83-84.

[2]柴可夫, 钱俊文.在中医学专业博士生中加强中医临床经典教学的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 16 (5) :362-363.

[3]王岌, 乔模.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自议[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 1 (3) :58-61.

篇9:关于牛的经典笑话

一群动物遇到了海难,乘着小船在海上漂流。食物快吃完了,它们决定通过游戏把一些同伴抛下去,规则是轮流讲笑话,要是谁的笑话不能使所有的动物都发笑,那它就要倒霉。牛先讲,牛的笑话非常精彩,几乎每个动物都笑了,但猪没有笑,于是牛被扔下了海。然后轮到羊,羊的笑话非常糟糕,没有谁能笑出来,可猪却扑哧笑出了声。 “你为什么要笑?”动物们纳闷地问。 “对不起,我想起牛的笑话了。”猪慢吞吞地回答。

小牛向小白兔求婚,结果被拒绝了。

小牛伤心地问道:“为什么呢?”

小白兔:“妈妈说了,打鼻钉的不是好孩子。”

一天,在广阔无垠的澳大利亚草原上,两头奶牛在讨论关于欧洲疯牛病的事。

一头奶牛对另一头奶牛说:“听说欧洲疯牛病很可怕,不知我们这里有没有?”

另一头奶牛大叫道:“你疯了,我们是袋鼠啊?”

牛的格言

第一法言:欲望,了解你真正想吃的草是什么。

第二法言:核心,了解哪种草对你而言最重要。

第三法言:精深,与其吃十丛烂草,不如吃一丛美草。

第四法言:专注,当你在吃草时,你只是在吃苹,你就能成为牛神。

第五法言:策略,如果我们不能跳过一个深水洼,就绕过它。

第六法言:决断,如果土狼惹翻你,想法子干掉它,不要等待信心的降临。

第七法言:自律,不要因为你的自我纵容吃坏了肚子。

第八法言:宽容,自己或“他牛”偶尔犯错,要委婉地批评和溫和地鼓励。

第九法言:坦诫,对自己与“他牛”坦诚。如果喜欢一只美牛,就对她说我爱你。

第十法言:变通,要活出美丽的“牛生”,要不断学习、变通、成长。

篇10:关于担当的励志演讲稿经典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共担当,兴中华》。

如果有人问我,但当时什么。

我想我会说:担当,是炎炎烈日下朵朵鲜花头上的那棵参天大树。担当,是洪流肆虐是那道隆起的高高堤坝。担当,是风雨中海岸边那座永远屹立的灯塔。

可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又应该担当些什么呢。

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的责任不一样,所应该担当的东西也不一样。担当是一种对责任的担负,也是一种人格的表现。

可是,人总是在变化。有人对我说,在21世纪,人与人的交往中见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冷漠,利益,与贪念,而少了一份爱心,责任,与担当。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逐渐消失,危机在慢慢吞噬着我们的一切。为家庭担当的人少有,为社会担当的人少有,能为国家担当的人更少。90后的小孩子们更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应该担当什么。

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能担当起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人大有人在。

家是人们的避风港,是人们心灵的暖房,当灾难袭来,难道这样的家庭重担没有人来担当吗?不!当年坚强少年洪战辉以自己的经历为人们讲述了一段关于责任的故事。家徒四壁不沮丧,父病妹弱不逃避。稚嫩的肩膀担起家的重担,虽然道路艰辛,也要在人生路上留下灿烂的人性之光!

小家庭构成大社会。为社会勇挑重担之人同样令人敬重。一个人如果不仅看倒“小我”更能看得到“大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境界。著名的慈善家丛飞先生以自己一人之力帮助了社会上上百名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自己确因身患绝症而走向了死亡。丛飞先生的担当,又怎能不令我们钦佩!

担当国家重担的人,必将千古流芳。担国之重担者,一生拥苍生入怀,以天下为己任。但国之重担,是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董存瑞“为了新中国,前进。”是钱学森勇挑重担铸造科学阶梯。他们担国之重任,继往开发,成为民族的脊梁!

在座的同学也许会问了,我们还太年轻担当不了社会和国家的重任,家中有父母,那我们应该担当些什么呢?

同学们让我们想想,当我们坐在教室中认真学习,写作业的时候,这难道不是一种对我们未来的一种担当吗?当我们走在校园中时,难道不是一种保护校园环境的担当吗?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勇于担当之时,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将屹立于世界东方。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将令世界惊叹!

篇11:关于基层扶贫干部演讲稿经典

我是------乡------村第一书记,县委农工部干部------x。根据大会安排,我就------村整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是------x年由------x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是我县“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全村辖------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x户------x人,贫困户------户------人,其中:已脱贫贫困户------户------人,预脱贫贫困户------户------x人。村有生态公益林------万余亩,是------x生态保护核心区域。

二、所做工作

主要采取“四个突出、四个抓实”的办法,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

一是突出调查研究,抓实脱贫思路。通过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的专题调研形式,对全村自然资源、劳动力现状、基础设施现状、产业现状、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进行了集中调研,充分结合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实际,认真探究贫困根源,找准致贫原因,重点围绕改善住房条件、解决收入来源、后续产业跟进等难题,2------发展瓶颈。提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载体、辅以乡村旅游、淡水养殖、特色养殖、全覆盖发展光伏产业、加大生态补偿等脱贫路径,为整村推进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是突出思想引领,抓实群众主体。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户主代表大会、外出参观、分组讨论等方式,层层进行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经常与贫困户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其生活状况、现实困难,通过谈心、交朋友、拉家常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在理事会的组织下,仅用x天时间就完成了------x亩的土地流转,群众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突出资源禀赋,抓实产业培育。结合优势资源,加强与台湾海峡农经科技交流协会的招商对接,引进厦门神丁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x余万元兴建------“两岸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依托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立体开发,种植恐龙柠檬、台湾大蜜枣、无花果等台湾新奇特品种,建立澳洲龙虾、黄金鲷养殖区及台湾新奇农产品试种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超市模式,把贫困户纳入合作社社员,吸收贫困户成为基地工人,确保贫困户脱贫。同时,充分发掘山水资源优势,将水产养殖、设施农业、村庄整治向休闲旅游方向过渡,成立旅游合作社,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努力将------村打造成农产品采摘、农家食宿、农耕文化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乡村,探索生态发展与整体脱贫的相融共生新模式。

四是突出人居环境,抓实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聘请有专业资质的规划设计队伍对村庄进行高起点规划,统一按照客家建设风格开展村庄民房整治改造。有序拆除现有------万平方米的危旧土坯房,彰显新村新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庄整体进行美化、亮化、绿化、洁化,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咬定目标,全力以赴抓紧抓好------村脱贫攻坚工作。

篇12:关于中学建党节演讲稿优秀经典

从小,父亲就告诉我。作为中华的儿女应当骄傲。作为炎黄子孙应当自豪。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更因为中国有共产党。

从那时起,我就在不断地想,中国共产党是什么。那高悬在天空的五星红旗到底代表着什么?那总是在胸前飘荡的红领巾是什么?

于是,小小年纪的我总是喜欢缠着父亲,让他告诉我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每次总是听得痴迷,接着什么时候在父亲腿上睡着都不懂。梦里,总是可以见到那些大英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眼的特级英雄。焦裕禄,伟大而平凡的县委书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大英雄。还有那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的向警予。她的那句“人总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慷慷慨慨。”令人荡气回肠。

就是因为心中的崇拜,无限的敬仰。以致于上课学到黄继光的那课时,格外的认真。用手不断的摸裟课文上的附图。那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啊,是那个用小小的身躯抵住无数子弹的英雄啊。那需要多大的勇气才敢出那么义无反顾的事。那段时间就连睡觉都要抱着那本语文书才能安详入睡,甚至连做梦嘴角都会挂着浅浅的笑。

慢慢的,那个曾经小小年纪的女孩长大了,但是她的习惯却从来没有改变。总是看一些关于党的故事。每一个都可以令她有非常多的感慨。每一个故事都为心中的那个共产党更添一笔风采。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她在所有科目中偏爱历史与语文,但是其他科目并未落下。因为她知道,只有全面发展。努力学习,将来才会成为一个对祖国,对党来说的有用之才。

19的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一个崭新的工人阶级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承载着多少希望的组织,这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无疑是宣告给中国人民,给世界人民知道,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因为有了共产党才有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为中国有共产党而骄傲。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所以,当初一听到可以申请加入共青团,我二话不说直接跑去领表。因为我曾经在书上看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这意味着我离心中的那个伟大的党又近了一步。当站在鲜红的团旗下宣誓的时候,心中是无尽的自豪与骄傲。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努力的向前走。我会好好学习,刻苦努力。将来即使能为中国,为伟大的共产党奉献出一点微薄的力量,也就足够了。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虽然这些斗争最终都难逃失败的悲凉结局,但也无一不张扬着中国人民不屈的个性。失败了,没关系。我们以此为戒,奋力向前。失败了是成功之母。没有一条道路是平坦的。中国共产党今后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也是从崎岖,布满荆棘的道路中,披荆斩棘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出来的。

你锐意的改革,令中国翻天覆地。1978年12月18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的里程碑,这里是新的开始。从三中全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然后走向中国独有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一直都在进步。党,一直都在最前方。

你以无穷的智慧,让港澳贴近祖国的怀抱。7月1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不会遗忘的日子。百年雪耻一朝洗。当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香港高高飘扬的时候,举国欢腾,与祖国离散了15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

你创新的思想,引领着中国的未来。你和平的主张,让世界为之青昧。你不屈的个性,令霸权为之崩溃。这就是伟大的共产党。

即使是到现在,这样繁荣富强的时候,你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来。你鲜明的荣辱观,成为和谐社会的表率。你科学的发展观,展现了创新社会的未来。

这是历史的选择,你用嘹亮的歌声告诉世界,与时俱进,永不言败!

篇13:关于经典演讲稿

一加强诵读组织建设,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语言文字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位得到空前提升。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 强调了高校的第四种职能:传承文明。我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经典诵读行动, 将“中华颂·经典诵读”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质量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将其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将其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为学校传承文明的重要手段。学校成立“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领导小组, 校语委主任、副院长担任组长, 教务处处长担任副组长, 小组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工会负责人和各院系党总支书记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校语委办, 教务处副处长任办公室主任, 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部署试点工作, 明确责任单位, 建立协调机制, 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学校投入30万元经费建设课程、开展活动、组织竞赛, 保障经典诵读行动落到实处。

二开设经典课程体系,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为实现“创新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着力搭建“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养、重责任”的培养平台。我校将经典诵读行动纳入到“高素养”平台, 在“大学语文”、“普通话”等课程中融入经典诵读内容, 新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应用文写作”、“硬笔书法训练”、“书法赏析”、“经典诵读篇目赏析”等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修。在“普通话”课程中增加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内容, 学时由12学时增加到24学时, 学分由1学分增加到2学分。“大学语文”由公共选修课任选改为必选, 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学习, 提高素养。在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英语、法学以及师范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增设经典诵读能力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训练, 让他们了解经典、爱上经典、能够高水平地诵读经典, 将来担任语文教师时可以引导更多的孩子喜爱经典, 延伸参与经典诵读的人群, 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班人。

三创新经典诵读载体, 开展诵读系列活动

学校充分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和优势, 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 积极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使其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高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语委办重点开展了六项活动:

(一) 学生“万人诵经典”, 拓展学生参与面

团委、社科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教学单位开展“万人诵经典”活动, 要求3000名学生走上讲台诵读经典, 10000名学生聆听经典,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锻炼学生勇于表现的胆量。活动开展以来, 受到教学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学生的欢迎, 在校园的修读点、教学楼内, 许多学生大声诵读, 全校掀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实践证明, 经典诵读不仅有利于熏陶大学生良好的语感, 更有利于大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增强表达能力[4]。

(二) 教师诵读强师德, 提高教师积极性

学校工会结合迎接党的生日, 组织开展“迎七一、强素质、中华诵”教职工诵读经典大赛, 提高了教师参与经典诵读行动的积极性。在比赛中, 各代表队的参赛选手用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诵读表现手法, 诠释了经典作品深邃的思想意境, 表达了全体教职工传承中华美德、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意愿。

(三) “经典诵读行动”周, 强化推进掀热潮

学校积极开展“经典诵读行动”周活动, 要求各院系、班级开展“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诗歌、散文朗诵比赛。各院系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精彩, 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中文系注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组织学生开展普通话知识介绍活动, 举办语言文字知识现场咨询、经典知识展示、诵读技巧讲座等活动, 吸引许多学生咨询、参观、聆听。

(四) “经典诵读”辅导课, 丰富内涵提升水平

为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 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 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学校语委办邀请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为大学生作了20多场“经典诵读”和普通话知识讲座, 宣传经典篇目内容, 推广普通话知识, 6000余名学生现场聆听。活动的开展, 加深了学生对经典的理解, 培养了他们诵读、书写及讲解经典能力, 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丰富了“经典诵读行动”的内涵。

(五) “普通话诊所”一对一, 分类辅导共提高

学校选派部分优秀的国家级、省级测试员担任“普通话诊所”的“坐诊医生”, 开展诵读经典辅导活动。每周定期向学生开放, 传授调节气息的方法, 教授诵读的要领, 了解学生诵读经典、讲说普通话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对学生进行普通话模拟测试, 指出存在的“病症”, 开出“药方”, 帮助学生提高诵读能力和普通话水平, 真正使广大学生“爱诵读、会诵读、擅诵读”。据统计, “普通话诊所”已接待学生3000余人。

(六) 校内诵读选拔赛, 创先争优塑精品

学校组织开展了德州学院学生经典诵读比赛, 由学校语委办主办, 教务处、中文系承办, 比赛通过院系预赛、学校决赛的形式开展, 院系推荐集体组、学生组分别参赛, 中文系组织、推荐留学生参加留学生组的比赛, 部分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院系书记、普通话测试员担任评委。比赛得到了院系的大力支持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纷纷组织院系预赛, 邀请普通话测试员担任指导教师, 热情高涨, 积极备战。

为做好留学生诵读经典的工作, 中文系领导安排国家级测试员对留学生进行一字一句的指导, 解释经典内容, 诠释经典内涵, 教授其发声的方法、语句的抑扬顿挫, 使其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 掌握中华经典的学习方法。留学生耐心求教, 反复练习, 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提高了诵读经典的能力。

四培育经典诵读师资,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经典诵读师资培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自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聘请名家来校讲学, 挖掘经典的丰富内涵, 提升我校教师和学生对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水平。选派部分教师参加国家、省语委举办的师资培训班, 到名牌高校进修学习, 积极培育经典诵读的师资水平。

学校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测试员的作用, 引导测试员勇于担当“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宣传员、“经典诵读”的讲解员、普通话培训课的辅导员、“普通话诊所”的诊断员、语言文字网站的建设员、服务地方的推普员、地方方言的保护员、语言现象的研究员。学校举办经典诵读辅导班, 各院系选派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参加培训。

学校教务处与宣传部、团委、工会、中文系等多部门合作, 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 上到学校、下到宿舍, 通过校报、广播台、校电视台、校园网等媒体开辟专版、专题节目、专栏, 宣传和诵读经典篇目, 使经典著作深入人心。通过系列活动, 以校风带学风, 以学风促校风, 校园内形成诵读经典名篇的热潮。

五经典诵读深入人心, 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经典诵读行动的开展, 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强化,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增强, 社会主义荣辱观明晰、正确, 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得到提升, 更加明确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有了很大提高, 学校的育人水平不断提高。

(一) 涌现出许多爱心助人的典型

音乐系2009级学生刘金元和邹君心系社会、关爱他人。在返回学校的路上, 共同救助了一位摔伤老人, 德州电视台《直播德州》栏目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外语系学生张丽和父亲发生车祸, , 外语系全体师生为其捐款, 《齐鲁晚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二) 涌现出许多奉献社会的典型

中秋节前夕, 医学系20余名学生志愿者到博爱养老院, 为老人们送去节日问候。体育学院10名大学生深入农村, 开展“镜头记录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 被《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报道。汽车工程系走进社区, 举办了红歌会。经济管理系6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和环卫工人一起上街清扫, 积极参与创卫。

(三) 获得多项表彰

在2011年“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全国比赛中, 1项作品荣获集体组三等奖、3项作品荣获优秀奖。在山东省选拔赛中, 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单位奖, 4项作品荣获一等奖, 4项作品荣获二等奖。

参考文献

[1]语用司推普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暨经典资源库建设启动仪式举行[J].语文建设, 2010 (6) :6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3]王登峰.积极推广“经典诵读”,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J].语文建设, 2010 (78) :148.

篇14:关于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研究

关键词: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研究

根据对近年来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有关人员对红色经典的改编套路还存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较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会对红色经典的革命精神传播造成阻碍。因此,对于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现状和策略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1 红色经典的含义

红色经典指的是建国初期以来,将革命故事作为背景而展现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文学、影视作品等。“红色”象征的是当时人民群众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以及感人至深的战斗精神,是无产阶级革命情操的代表,并染上了理想主义色彩。“经典”的含义则是这些作品在特定时期积累并沉淀了下来,经受住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形成了具备永恒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于是,当“红色”与“经典”相互融合并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极富魅力与价值的艺术概念,以这一概念为前提而诞生的艺术形态都可以被称作“红色经典”。通常情况下,红色经典都有着自己特殊的社会背景,因此该系列的改编影视作品也需要定位在我国革命战争时期,要反映出影响较为深远的革命历史事件以及英雄人物等。

2 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中存在的问题

2.1 红色经典被戏说和泛化

20世纪末以来,影视文化市场开始对红色经典进行各种改编,而改变的态度缺乏严肃性和科学性,由此遭到了理论界的质疑。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一系列有关红色经典的影视作品出现,也引起了红色经典被戏说及泛化的现象。网络上甚至衍生出了一些“红色搞笑”作品,使红色经典被低俗化,并暴露出了种种问题。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如果一味重复旧题材,则无法带给观众新的感受。但如果肆意修改原著,过于强调情感一类的戏而忽略了原著精神,就会降低原著的经典性及严肃性。

2.2 扭曲了原著和史实

虽然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应当要坚持与时俱进,但这并不代表要改变原著和历史的内容。比如《红色娘子军》这部经典,《林海雪原》中对其的改编就扭曲了原著,将其定位成了青春偶像剧,并加入了不少感情戏成分,这就是不尊重原著的表现。当前社会容易受到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不能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原著和历史,就容易走偏,使得经典作品彻底变了味道,无法展示出原著中的革命精神。另外,现在有部分演员及改编者心浮气躁,对历史不够了解,并且也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品读红色经典,导致产生了违背历史的问题。

2.3 过于强调娱乐化,未找准市场发展方向

从近年来的红色经典改编作品可以看出,该类型的影视改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原有的色彩和味道,其教化性逐步降低,变成了娱乐和搞笑为主的影视剧。比如《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在原著里本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但在该剧里却变成了世俗味浓厚的伙夫。虽然编剧认为,要将英雄塑造得更“接地气”,使之成为“有血有肉的人”,但这样单纯追求收视率及娱乐化的改编方式,使得经典作品变了味道,英雄形象也受到了损害。这种美化反派人物而抹黑正派人物的改编,并不能真正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赞同。

3 关于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策略

3.1 充分考虑到观众对影视的喜好

在改编红色经典时,首先要考虑到目前观众收看影视剧的偏好及特点,找准改编的方向。有的影视改编研究单纯将观众的喜好评估成“怀旧”和“娱乐”,但从目前情况看,许多观众在观看影视剧的时候,除了有上述两种需求之外,还具备“思考”和“欣赏”的需要。实际上,红色经典对于上一个年代的人们而言,既是宝贵的财富,又是一种困惑。因此,财富和困惑构成了那个年代的观众们对于红色经典的回忆,所以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希望能够消除掉这些困惑。所以,影视制作人员在进行红色经典的改编时,要充分尊重观众的需求,全面考虑到当下社会环境和观众收看的偏好特征。首先,观众是在多元化信息流的背景下观看影视作品的,因此观众能够使用遥控器自主挑选喜爱的节目。其次,观众在家里收看影视作品时,处在一种相对开放的状态下,在收看的同时还可能出现各种和看电视不相关的活动。改编者必须要想办法吸引观众把注意力放到红色经典作品上,并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进入审美状态。这就需要加强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展现出叙事优势。

3.2 坚持政府部门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指导精神

我国广电总局在通知中明确指出,有的观众发现,一部分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作品存在误读的问题,这会给群众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从红色经典的意识形态上讲,政府部门批准对红色经典进行“新编”或是“正说”,但不允许“戏说”的情况出现。所以,广播影视部门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仔细检查好各种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改编内容,确保其充分尊重原著精神,不能戏说或是调侃。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必须要保障作品的严肃性、完整性和经典性,要对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牺牲主义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对于一些带有“低俗描写”和“杜撰亵渎”情况的改编作品,必须要坚决抵制。改编者要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充分考虑影视改编的指导精神,确保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创作得以健康发展。

3.3 充分吸取有关红色经典的学术研究成果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红色经典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其研究手段和角度也产生了相应的转变。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语境与视角对红色经典进行研究,打破了以往思维僵化的局面。目前,学术界除了对红色经典实行艺术研究之外,还十分关注红色经典和革命传统、现代语境、人类精神史之间的联系,着重探索红色经典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的影响。所以,改编人员应当将这些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主要参考,将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上升到哲学层面和人文关怀层面,构建作为“人”的自觉意识。当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一些对于红色经典影视改编质疑的声音,询问是否应当将红色经典作为我国文化新传统,以及此类影视改编是否在利用人们的怀旧心理打造商业化作品。所以,对于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应当开辟出一条新的思路,积极研究最新发现的学术成果,让学术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红色经典影视改编服务。

4 结语

相关人员在进行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改编时,必须要对原著和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和立场,最终作出科学的选择和判断。不仅要考虑到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喜好,还要坚持政府部门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指导精神,同时充分吸取有关红色经典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提高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改编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立兵.浅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J].电影评介,2007(11):21-22.

[2]景秀明.“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研究的反思及改编的再出发[J].当代电影,2007(01):145-149.

[3]单怡.当前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中的叙事嬗变[J].价值工程,2015(01):290-291.

[4]胡和平.红色资源与权力意志——兼论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改编[J].电视研究,2008(10):64-66.

上一篇:实验活动教学方案下一篇:国家规定国庆节放假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