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风景优秀作文

2024-05-17

心灵的风景优秀作文(精选8篇)

篇1:心灵的风景优秀作文

春天三月的早晨,我惊讶地发现,在我的精心呵护下,那株奄奄一息的花已经长出了嫩叶。这是上天给我的祝福,让我坚信冬天的寒风只吹走了它的样子,它没有死,的确,它已经重生了。绿叶在柔和的阳光下慢慢伸展。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回报我对它的欣赏。

一阵微风吹过,清新自然,吹动着嫩叶,我仿佛听到了震动。不是,是风吹来的混合音。听着!歌曲激昂,感情悲壮:“风小,水寒,壮士去而不返”。我仿佛看到一群人在沂水河边为一个壮汉送行。这不就是萧的告别吗?为了报答燕丹王子的恩情,荆轲决心杀死秦王。知道自己在跑,他走得那么坚决,连头都不回。悲歌缭绕,唱出壮美。古人有自己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况且这是知遇之恩。是对未来的希望,是对过去的解放,是对人生的再发展。我终于明白,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诸神落泪,是为了报答刘备的“三管齐下”,是一颗感恩的心,在知恩图报中被点点滴滴凝聚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促使他用生命感谢主的感激。感恩,像春天一样,为了报恩而异常凶猛坚定。

我惊讶地发现,仍然有一滴未蒸发的露水躺在虚弱但不屈不挠的嫩叶上。它清澈明亮。我静静的看着露水,一个男人在里面哭。夜里寒风刺骨,但他坐在窗帘外面。每当想起老师左在狱中惨死的惨状,一个古板的人都忍不住流泪。敌人不撤,国家未定,军纪一天不放松。史可法说:“我怕失去朝廷,但又怕以师为耻。”也许露水是他最后一滴湿泪。感恩是一条长长的流水,一点一点刻在心里,永远永远为之付出。是自己许下的诺言。生活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为了感动和善良。我宁愿燃烧自己,坚持一份坚持,直到它化为灰烬。

阳光下的嫩叶俏皮可爱,似乎在对我微笑。也许这一切都是花在告诉我,唤起我感恩的心。是的,我只能做好每一件事,做得更好来回报那些对我好的人。或许小华也想告诉我,她也有一颗感恩的心,她会用惊喜来回报我。

我相信一片幼小的叶子,会在艰难困苦中自强不息,开花结果,守望我的精神家园,成为心灵的风景。

篇2:心灵的风景优秀作文

雄伟的五岳,滚滚的长江,滔滔的黄河,深远的大海,辽阔的草原,无际的森林,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遍地的花草,微笑的人群,都是我们看不够、赏不完的美景!

所有的好风景都能让人赏心悦目,但大自然的风景再好也比不上心灵的风景,因为心灵的风景能随即而生。

人只要心里有了风景,走到哪里都有花开,走到哪里都有鸟鸣,走到哪里都有快乐,走到哪里都有美好,走到哪里都有笑声。

如果心里有了好风景,月圆月缺都是美,花开花落都是景,晴天阴天笑着过,生活顺逆乐观行。

人生的风景尽管变化莫测,但无处不在。你心里高兴时,那一幕幕烟雨,淅淅沥沥,朦朦胧胧,让人感觉诗情画意,尽揽眼中;你若不高兴,那烟雨无休无止,终日不停,会让人烦恼倍增。

只要你有健康、阳光的好心情,美景时时可观可赏,不管春夏与秋冬。

春天,那一树树桃花,妖妖娆娆,开得绚烂,开得醉人;夏天,那一塘塘荷花,羞羞涩涩,开得娇艳,开得热烈;深秋,凉风习习,瓜果飘香,千树百花,繁华虽退,依然好风光;隆冬,天地苍苍,白雪茫茫,寒梅绽放,青松傲霜。

只要美好的风景在心中,哪里还会有春寒料峭,哪里还会有酷暑难当,哪里还会有晚秋凄凉,哪里还会有严寒神伤!

心里的风景决定人生的风景!一个成天心情阴郁的人,真不敢想他能快乐;一个没有快乐的人,真不敢想他心里会有美景;一个心里没有美景的人,更不敢想他的人生会成功和辉煌。

面对人生的烦恼与挫折,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一切。遇困难,挺一挺,就战胜了;遇坎坷,跨一跨,就越过了;遇烦恼,笑一笑,就释然了;遇脆弱,炼一炼,就坚强了。

人活着,注定会经历一些挫折,生命中也会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只要心里有阳光,阴雨日也是浪漫天;只要心里有鲜花,荆棘挡道,也会视为美丽的沿途;只要心里有美景,酸涩苦辣,也会感觉生活甘甜。

我们都要在自己的风景里成长,不仅要让自己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成为自己眼中的风景!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快乐皆由心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只有保持豁达、淡然的心态,才能让自己活得从容、轻松。

也许,那些年老的夫妻,心里羡慕风华正茂的情侣;而那些年轻的情侣,也正在羡慕那些搀扶到老的夫妻。也许,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很是羡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成功人士;而那些成功人士也正在羡慕着无忧无虑的孩子。

不必一味地去羡慕别人,因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楼上的人也站在高处看你。

篇3:让作文放飞学生自由的心灵

一、日记引路,张扬个性表达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绚丽的浪花,而我们的周围也总会有许多有意义的景物可观察、可记录。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探究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日记。

在日记中,教师不应要求声音统一,而要充分尊重儿童不同的语言方式,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说话、作文。所写内容可以是山涧溪流,叮叮咚咚;可以是树上小鸟,叽叽喳喳;可以是风过柳梢,柔柔细语。在日记中,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情感是真挚的,字里行间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自我。在日记里,学生可以自由翱翔,可以向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自由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等纯真情感、心路历程,从而真正做到“童真趣语张扬个性,诗情画意流淌笔尖”。

二、放飞想象,畅游作文天地

想象作文是发展创造想象力的一朵奇葩,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教育心理学表明,童年时代最具有想象力,是幻想的年龄,如何保持他们自由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想象的潜力,是教育的目的和责任所在。

1. 文本拓展想象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有的在结尾处言虽完但意未尽,余味很浓。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文本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在保持原文思想的前提下,把原文中某些精练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的内容通过想象与联想,扩展它的内容,丰富原作的情节和细节,从而使之更加充实具体,生动形象。

如教完李白的《赠汪伦》后,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具体想象,将该诗改写成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让学生把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地描写下来;教完《新型玻璃》后,教师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采用“自述”的形式,让学生自由想象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夹丝网玻璃自述”、“变色玻璃自述”、“吸热玻璃自述”、“吃音玻璃自述”。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能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又如《穷人》一文结尾写“桑娜拉开了帐子……”那么,桑娜拉开帐子后是怎样的情景呢?两个孩子怎么样,渔夫怎么样,他们今后的生活怎么样,孩子们长大后又如何呢?教师可通过这些想象让学生充分体会穷人善良的心地;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让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想象作文。

2. 实践引导想象

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在一次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景色的活动中,学生发现学校连廊瓷砖上的彩釉剥落,形成了一块块的斑纹。对此,很多学生都说难看,希望学校换掉。但我细看发现,这些斑纹形状各异,相似各类动物、植物,于是我灵机一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彩色粉笔将墙壁上的一块块剥落处涂起来。此时,同学们想象的翅膀已经张开,“水藻!”、“树叶!”、“红旗!”一声声惊叫此起彼伏,不一会儿,那班驳的痕迹已不再是丑陋的,而变成了一副副色彩斑斓的图案。而一篇篇诸如《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惊喜》等佳作也纷纷呈现。

三、评价激励,彰显童真精彩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文的过程是青少年走向生活,对生活进行创造和审美的过程,它是学生的心智创造,离不开认知情感的依托。在平时的作文批阅中,教师要用充满赞赏的眼光评价每一篇习作,哪怕是作文中一个“闪亮”的词句,教师都应充分肯定。教师要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感受教师对其习作的时时关注,让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像火一样燃烧起来。实践表明,教师的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喜悦,彰显童真的精彩。

总之,学生学习写作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语文教师应不断优化作文课堂教学,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作文课堂中实实在在地采取民主的态度,尊重学生,还学生表达真实自我和放飞心灵的自由,给他们倾吐真情的心理安全感,如此终能激发学生保持旺盛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摘要:本文着重从日记引路, 张扬个性表达;放飞想象, 畅游作文天地;评价激励, 体验童真精彩三方面论述了教师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日记,想象,评价

参考文献

[1]赵俊清, 滕建盛, 潘良圣.小学作文教学改进命题新探索[N].教师报, 2001.

[2]李玉萍.提高小学作文教学三法[J].黑河教育, 2002, (05) .

[3]张善銮, 张元成.小学作文教学要突出“四童”[N].教师报, 2002.

[4]徐蓓春.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 2002.

[5]刘兰香.小学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2, (08) .

[6]洪明春.开掘农村小学作文素材的隐性优势[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7) .

篇4:心灵的风景

生活中奔波忙碌本是常态,波折磨难又在所难免。在很多时候,一个人被俗务羁绊或身处逆境,常常会心烦意乱六神无主,双眼被蒙蔽般对周遭的一切美好都视而不见,错过了人生的风景。春华秋实寒来暑往,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并没有因为一个人的际遇改变而改变,那人为何有“看花不似春时好”的感觉,就在于一个人的心态。要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朝阳心态,日积月累,当你达到了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恬淡心境,自然能生出一双慧眼发现诸般美妙。

时时能看到生活中的阳光与美景之人,心胸是开阔的,眼界是宽广的。不以一时一域的境遇所萎靡,风物长宜放眼量。有这样胸襟气魄的人,自身也充满人格魅力,“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时时在美的熏陶下,心智畅通神清气爽,别人对你的印象也应该是风流倜傥气质俱佳,你的气场会带动或感染周遭的人。

人生的风景,其实都是心灵的风景,什么都可以错过,就是不能错失一颗属于自己的心。

篇5:心灵的风景作文

你是一位伟大的禁毒英雄,当你看到鸦pian正困扰民生国计,你毅然上书道光帝,指出若鸦pian继续横行下去,则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御敌之兵,几无充饷之银”。于是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负责禁烟。当夕阳西下,斜阳照射在销烟池旁,池内的石灰水剧烈地翻滚时,你站立在池边会意地笑了。这一幕即将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标志,你亦打响了民族救国的第一枪。但一年半后,你却先被发配镇海,后又被充军新疆。

你是一位以天下为已任的人。在充军新疆的途中,恰遇黄河水患。这本不是你的职责,但你不管烟害夷患还是水患灾难,你都拼尽全力,用自己的身子来堵。一位罪臣,在风雨交加的天气中,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救灾、抗灾,分不清从你额头流下的是雨水还是汗水。风雨中傲然挺立你的身影,这一切成了天地间最美的意象。在水患治理后,你却接到“仍往伊犁”的御旨。这对你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你却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坦然笑对。

到达北疆后,你协助伊犁将军垦田固边,不仅增加了当地粮食产量,还为百姓修筑了一条至今乃在发挥作用的林公渠,想一想,你可是谪边的罪臣啊!还执意要到南疆勘荒,北疆雨量尚可,但南疆却是一毛不拔。可你仍不顾年老体衰,拄着拐杖穿越广袤的沙漠,顶着烈日的灼烤,坚持攀登荒山,宁可汗流浃背,也要坚持下去。一位老人在广阔的南疆上,做着“非分”的事,尽管头发花白,已无壮年的精力,但依然尽力地改造着新疆,汗水一滴滴从两颊流下,你累得气喘吁吁;精力一点点流入这片土地,你用实际行动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多少次惊叹于你虎门销烟、广东禁烟时的惊世之举,感触于你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气魄;惊慕于你在革职流放之际,人格和精神上那份伟大与高贵。

篇6:心灵的风景作文

习习凉风吹拂霜冻的大地,孩童推开了久违的家门,接触到了无形中的舒适。我们都出来了,路边也钻出了点点绿,田间有探头的小地鼠,还有那流淌的溪,微微昂起欢愉的额头……“妈妈,下雨了!看,那雨,如细丝,斜织着,像细粉,铺撒着,好漂亮啊……”。春天的美景欢呼着年幼的心,愉悦了年轻的心灵。这风景将永远尘封在我们心灵的底片上。

炽热,烧烤,弥漫着闷热,似乎还夹杂着“肉香”,热浪充斥我们初涉社会的心,看到的只有漫热无边,期待一个机会一场雨,降下温度,不再那么难受……瞬间,狂风乍起,天边飘着朵朵乌云,天空漆黑……

渴望的眼神仰望天空,就在那一瞬间,劈下的闪电似乎将我们微弱的心击倒。天漏了,雨滴打在我们跳动的心上,渐渐地滋润了全身。我们颤微微的站立着,看着眼前这穿越心灵的风暴,有时我们在雨中接受洗礼,触摸刚袭击过的心。正是这类似的风景,让我们的心渐渐变大了,意志也变强了,使我们日趋成熟。成长的印迹刻在每一个风景里。

桔香随风穿过脸颊,成片黄橙橙的果子异常诱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成长的收获让人欢欣鼓舞,多美的风景,让成千上万的笑脸汇聚成了笑的海洋,它表露着年少的天真,又伴随着胸有成竹的信心。然而心会衰老,但风景依旧美好……

夕阳伴随着黄昏西下,金黄璀璨,生命之光,染红了云朵,也染红了我们年轻的心。夕阳的风景,让我们倍感温馨而从容。

篇7:心灵的风景作文

植物的根紧握着大地,最先感知春天的脚步。迎春花吹起了金色的喇叭;妩媚的柳条上缀满了嫩绿;百合花迫不及待地含笑枝头。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花草也懒洋洋地探出头来,向春天问好。

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中,沐浴在生机昂然的春光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顿觉神轻气爽。周身有里而外徜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觉心灵都被过滤得纯净了许多。同学们边走边聊,海阔天空地侃大山,别有一番情趣。

走累了,停下来歇歇脚。不经意间向四处张望着去搜寻一张熟悉的脸。突然怔住了。想起这位同学去年春天出了车祸,已不在人间,不觉潸然泪下。以往郊游爬山,别人都轻装上阵。有的仅拿一瓶矿泉水而已。而他却是背着一个大包断后;还要不时照顾落在后面的同伴。每当大伙登上山峰,高吟“会当临绝顶,一觅众山小”,体味这美景诗韵时;随之而来的却是口渴难耐、饥肠辘辘的感觉。这感觉让眼中的美景大打折扣。此时,他背包里的水和干粮就成了救星。朋友们打趣他:你才是这山里第一景,我们心中的美景。景随情迁,他让这美丽的大自然有了灵性,凭添了几分稳馨可爱的感觉。人们最向往的地方、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往往是亲人或朋友所在的地方。风景固然美丽,但只是过眼云烟,刻在脑海深处的永远是人的情感。

印象里,他总是精力充沛。一次偶然见到他,当时他正帮一位朋友建房。没想到平日文质彬彬的他,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拉车卸料、和灰搬砖样样行。他捋着袖口、挽着裤管,身上汗水泥水混成一团;每一个动作静止下来,都是绝美的雕塑……

他是同学圈子里的主心骨和顶梁柱。聚会、野炊什么的交给他办是最令人放心的。郊游爬山只要有他在,就感觉多了些安全感。以前,没少麻烦他。一次,特意买了点东西表达谢意,他又送回来了。他就是这样的人,热诚、豪放、亲和、大气。他曾说:……师生同学间不需言谢。因为是除了血缘、姻亲关系外最纯洁、最亲近的一种人际关系。古时候,出了事要株连九族,甚至还要殃及十族。你们知道吗?这十族指得就是老师、学生和同窗……

想不到,这么快他就离开了我们。他知道我们在想念他吗?

他的生命炽热如火焰,又短暂如流星。在划过天际时,带给人光明、温暖和希望。他去了,到了另一个世界。他成功了,因为他赢得了我们大家对他的爱,他来这世间不虚此行。

逝者如斯,活着的人该好好珍惜有限的生命,别让浮躁和欲望腐蚀了神经;否则,我们将感知不到身边的种种幸福、美好与快乐。

他活在世上时,给他身边的人或能接触到的人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记、给别人心灵中撒下一缕阳光;让这个世界因他的存在而增加了一份温馨、和谐与美好。他虽不是什么名人,但却是他周围人心灵中的一道风景。我渴望自己的心中能多几道这样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多了,我们的心灵才不会感到孤单与寒冷。我们因为爱来到这世界上,在没有赚到钱之前,早已经赚到了爱;将来离去时,带不走任何钱财,能带走的只是满怀的爱。

篇8:让作文评语成为师生心灵的对话

在传统的作文评语中, 我们常常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像圣者那样, 喋喋不休地评点作文选材是否新颖、立意是否巧妙、中心是否突出, 如此“指点江山”后, 还要像能工巧匠那样斧正习作的篇章结构, 再提出一些鼓励性的建议, 最后还需“贴”上永远只能代表自己评价的“分数”, 全套流程方可告一段落。但是, 学生却总是不那么领情, 大部分学生每次仅看完分数, 就把作文本往抽屉里一塞, 对老师辛苦写出的评语, 指点的不足, 几乎无人浏览。

当问及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时, 他们总是说:“作文太难写了, 再努力也得不了高分;老师不是说这里不好, 就是说那里不行;有时自己觉得挺满意的作文, 老师还挑出不少毛病……”长此以往, 作文就成为学生的最“怕”。

其实学生费尽心力去写作文, 是希望老师能给他有正面评价, 在指出优点及错误的同时, 都期望在评语中看到老师对自己进步的肯定。那么, 对学生作文究竟应该如何评价, 这评语该怎样去写, 就成为新课改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对此, 我在自己教学实践中, 尝试着将对话引入评语, 让评语从教师的特权中解放出来, 成为学生与教师的心灵交流。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作法。

每次学生完成作文之后, 我都让学生自己写一写对这次作文的评价:你认为自己的作文什么地方写得好, 好在哪里, 这样的作文该得多少分。一位学生写道:“老师, 我觉得我写水果的味道时写得很好。‘顿时, 甜滋滋的果汁一下子甜到了我的心里’写出了我吃水果时的感觉, 我想得一百分。”仅仅一个词、一句话写得好, 就想得一百分, 按照惯例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连这种想法都使人觉得可笑。但我在阅读完他的作品时, 从那稚嫩的语言中感觉到他确实是用心在写作文, 是在努力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种“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 书写自己的思想”, 这种“个体生命宣示”的情感涌动, 是多么难得!我们教育说到底是“人的教育”, 是一种“人的精神培植”, 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面对这样一个积极向上, 好学自信的学生, 我们应该感到高兴。虽然这位学生的作文存在许多问题, 如:文章的结构不够紧凑, 有些语句不通顺, 错别字还有不少。但这仅仅是一个个刚刚开始学着表达自己思想的孩子, 他是有理由出错的。对此, 我在评语中回答道:“这句话写得真是棒极了, 因为你是在用心去写自己吃西瓜时的真实感受, 可以得满分, 如果少一些其他的错误, 老师会更高兴的!”在评语后面, 我画了一个大大的百分。到第二次作文交上来的时候, 我看到的是一篇字迹工整, 语句通顺的好作文, 虽然还有一些问题, 但是我已经看出了他的努力, 看到了他的成功。试想, 当时要是按照所谓的惯例去批改评判, “严要求、高标准”的指出作文中的种种问题, 能得到努力写好作文的心态吗?

通过以上事例, 我认识到我们应该以一种学生乐意的方式让他们认识错误, 进而自觉地去改正错误。所以, 我们要蹲下来, 怀揣一颗平常心, 与学生真诚面对, 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 要从尊重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在写作中大胆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创造想象、抒发真实情感。

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中提出师生间对话, 这里的对话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 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心灵和彼此接纳的过程。在写作中,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教师应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珍视学生的感受, 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因此, 每一次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 我都会努力做到以鼓励的语言, 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用期待的口吻, 指出学生的潜力, 点明未来的发展目标;用朋友式的友好, 与学生娓娓而谈, 如面对面般亲切对话;用体会式的词句, 谈自己对作文的理解并委婉含蓄的指出问题所在, 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评判好坏。从而有效地保护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为他们创设良好的作文心境。

在“心灵对话式”的评语过程中, 教师评价的角色不再是“教练”或“裁判”, 而成为了学生的“帮助者”与“欣赏者”, 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 满怀爱心地注视他成长。在承认每个学生价值的前提下, 通过尊重、关心、激励, 唤醒学生智慧潜能,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个性的张扬。让师生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敞开心扉, 进行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 相信这样的评语会使学生深爱着作文, 能促使他们把内心最深的感悟、最真挚的情感诉之于笔端, 从而得到更大程度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

[2][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 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心灵的风景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触动心灵的风景七年级作文600字06-10

心灵的风景05-15

的风景作文05-03

美丽风景的作文05-26

借来的风景作文04-07

靓丽的“风景”作文04-14

夏天的风景优秀04-15

记忆的风景作文04-15

祖国的风景作文04-17

初一的风景作文04-22

上一篇:20咕咚教学设计下一篇:高考作文优秀语段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