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

2024-05-15

《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

《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1

“想我中医,肇自炎黄。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愿意造福百姓,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其著作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药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废除中医。更有人对中医全盘否定,而对西医相信至极。在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不少中医界有识之士认为中医亟待改革,以适应科学的发展,拒绝更新的知识是缺少生命力的。因而复兴传统将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另一个前景。

现在有多少青少年了解中医?知道中药呢?不得而知。眼见的事实是,孩子们有个头痛脑热之类的毛病,爸爸妈妈就去药店买西药,正如广告画面说的,“要退热还是安瑞克”。有的或许三两天不见好转,便去医院打“吊瓶”。大人心疼孩子,更怕孩子耽误功课,于是乎,以“见效快”著称的西药便成了座上客。其间,又有多少人去考虑什么治标治本,或有什么毒副作用呢?有一些看中医用中药的.,又大都在农村,其中不乏是为了图省钱的。应该说,从娃娃时候起,很多青年接触的是西医、西药,这难怪他们对中医中药了解得太少甚或是陌生了。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对于中医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蕴藏,我们更应该担起继承中医文化的重任。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弘扬中医文化,让我们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价值,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传承中医药文化理念,弘扬中医国粹。

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仍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学是保持最为完整的医学体系,它所以存在到今天就在于它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要让中医文化发扬传统、吐故纳新、中西结合、面向当代,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态势,更让全世界都关注中医学!

《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2

每次读到《伤寒论》的序,都很慨叹古人的品质。医道能够传世,不但仅是因为能够治病,更不是因为能够赚钱,而是因为医道中包罗的修身齐家的智慧和胸襟。

在《伤寒论》序最开端写道:“怪现在居世之士,曾不注意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十分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亡,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厥,莫能醒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基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这真是如今群众的写照,现在的人把钱放在第一位,美其名曰“向钱看”,从不关怀自己的品质,更不会琢磨医术,当自己身躯展现问题的时候,忆草好吗,只能去找同样只关怀钱而不关怀医术的医生,结局显而易见。目前许多人从不曾学习过中医或西医,就对中西医妄加评价,诚实好笑。许多人不懂中医,不懂西医,而说道中西医联结却能大谈特谈,真实荒诞。更有一些自认孝敬的儿女,未曾真实想过怎样对父母的身躯利于,只是遵从广告,的确让人啼笑皆非。

《伤寒论》序的后半段是写给现在的医生的:“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一直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如尺握手不如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似乎,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罢了。夫欲视死别生,实刁难矣。”

中医和西医说究竟只是两门学识,学识本无对错,对错取决于利用这两门学识的医生。当医生学艺不精,而又不曾功德的时候,中医、西医都是不合算信赖的,更恐怖的是,不曾功德的人不知晓自己不曾功德。

篇2:《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

《冉注伤寒论》为冉氏八十岁时所作。此书总结其六十年临床经验,惜未能最后完稿而长逝。存稿为序论、释名、概要、太阳篇总论、阳明篇总论、少阳篇总论、太阴篇总论七大篇章,也可反映冉氏伤寒学的概貌。

释名,是全书的重点。冉氏认为数千年来,伤寒学说争执不清的关键在于伤寒之名不正。他说:“名不可假,名之不正,言何以顺,事何以成?”“余谓读《伤寒论》,当先求其所以命名伤寒之意,不审其论之何以名伤寒,无怪人之不善用伤寒方也”。冉氏认为,《伤寒论》书名伤寒与书内证四伤寒的含义是不同的。”书名伤寒,是伤太阳寒水的经气;证名伤寒,是伤阴淫寒疾的寒邪”。他说:“盖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皮毛,为人身机体最外一层,……凡邪外犯,无论风寒燥暑湿从皮毛入,伤人最外一层,都是伤寒,所以谓之伤寒有五。仲景《伤寒论》伤寒二字也是各种病邪从皮毛入,先犯最外一层的义旨“”太阳篇曰中风、曰伤寒、曰温病,均冠以太阳病三字。痉湿谒篇曰中湿、曰中谒,亦均冠以太阳病三做字,这就是将五种伤寒赤裸裸写出的铁证”“五种都名伤寒,是指其病的来路,伤寒分为五种,是辨其病的性质“。可见,冉氏所认识的伤寒,亦不外广义狭义之分,但广义伤寒不是指多种外感病的总称,而是指人体受病的部位。冉氏自己这一认识在历来伤寒注家之上。所谓:“从来注家,常多误会,近代虽渐次明了,只知向病的方面求,不知向病的方面求,仍似一间未达”。

冉氏强调六经的科学性。他说:“伤寒六经分篇,具有六个次序,六项阶段,六种性质,六类疗法。昔人谓伤寒以六经钤百病,为不易之法。病是万变无定,经则不变有定。以有定御无定,即以不变应万变。或以六经带哲学彩色甚浓,不过科学上的一个假定。改进中医,须将此种障碍物铲去。不知人在宇宙中,受宇宙大自然支配,天地变化,人体亦起变化,古人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彼时科学尚未萌芽,而能吸收当时深邃学说,总结前代经验,理论事实交融,与民众结合,为民众捍御疾苦,与病魔作斗争武器,永久有效,安容忽视?丁氏医学丛书,有日刻删定伤寒本,将书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字样删去,名曰《删定伤寒论》,披读一通,味同咀蜡,书中原具精华微妙全失,可为殷鉴。似此,先代文化遗产,就承接吸收不了。或曰六经不过科学的代名词,其实不然,代名词何有此项精义?乃是中医学术本身,构成一个人身机体完整性,机体和大自然环境统一性的优异体系”。

冉氏研究《伤寒论》重视气化学说,但又回归脉证事实。他认为此正是《伤寒论》的基本精神也是改进中医的良法。他说:“全书只在病证出入上研究,不在气化演绎上斡旋,骤观外貌,恍似脱胎气化,细查内容,确是归结事实。此为仲景为学超迈优越处,此书为中医最古的典籍,亦即为震古烁今最有经验的典籍。”“《内经》的加临标本,是气化空虚的;《伤寒》的加临标本,是脉证事实的。于此可看出两个道理,一气化原理,可以运用脉证,脉证经验又可证实气化,科学深即哲学,哲学实即归科学,医事讵能例外?仲景利用此项气化理解,以作辨证,又阐扬此项脉证事实,以归结唯物,这种精神,是我们学习中医的模范,这个路线,是我们改进中医的良法。”

关于《伤寒论》的读法。冉氏与陈修园的看法相似。谓:“伤寒六篇系一系列,显曰六篇,只是一篇,其为仲景一人所撰,原无疑义,书中章法、节法、句法、字法,古朴奥雅,不失炎汉东京风度,蕴理深,含味浓,每在一二虚字传神,或无字处寓义,非分读、含读、整个读、一气读,细心体认,领略其微妙。”

篇3:《伤寒论》用于少阳病的治疗体会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其一生经验的总结, 在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中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具体的治疗措施, 为后世的医疗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是学习中医的指南。现将学习《伤寒论》对少阳病的体会介绍如下。

少阳病居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 因病邪既不在太阳之表, 又未达阳明之里, 故少阳病亦称半表半里症。少阳病的发病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太阳病误治转变而成;一方面为风寒之邪直接引起。笔者认为病邪自阳明而传入少阳也是少阳病发病原因之一, 不可忽视。病至少阳, 其证侯也较复杂, 原文九条论述详细, 主要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呃逆, 其少阳病性属阳, 属热为特征。外邪传入少阳后, 因病邪在半表半里, 正邪分争, 正胜则热, 邪胜则寒, 或者人体气血虚弱, 阳不能卫外, 腠理疏松时, 外邪乘虚侵入胁下。胁下为少阳所主的部位, 少阳受病, 邪正交争而寒热交替出现, 故见往来寒热, 这种热型, 与太阳病之发热恶寒有异, 又与疟疾之寒热有定时不同。胆之经络循行两肋, 邪犯其地, 经气不畅, 故见胸胁苦满, 胆火上炎灼伤津液, 故见口苦咽干, 胆热犯胃, 胃气失和, 精神抑郁, 故表现为神情默默、寡言、不欲饮食。热郁则心烦, 胃气上逆则喜呕, 如果邪郁胸胁未犯胃腑则烦而不呕;热邪伤津则口渴, 肝胆气郁横逆犯脾则腹中痛, 胁下痞硬与胸胁苦满病机相同, 但病情更重。由于少阳之邪是半在表, 而不是全在表故禁汗;半在里而尚未成实故禁吐下。在治疗上则不单用或不用直接消除病因的祛邪方法, 而从多方面调节机体各部分的功能来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 小柴胡汤的组方立意即在于此, 用参、枣、草者不在于补, 而在于和, 在于调节疏通, 观察小柴胡汤并无发汗之药, 服后多有汗出, 是调节身体各部分的机能, 从而达到了汗出邪解的目的之最好证明。

篇4:《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

病例举隅

“急下”的意义有二,一是指应用峻烈的攻下药物;二是指病情危重,有可下之证需要紧急功下者。所谓“存阴”意在通过“急下”作用而能保存体内阴液。祖国医学当中的“阴液”相当于人体内一切含有营养物的体液如水分、电解质、消化液等。也就是说,在具备应该攻下的紧急病症时,只有应用峻下的药物使病人迅速地通导大便,排除积滞,荡涤实热,才可以保存阴液,致使病人转危为安。

对《伤寒论》中所提“急下存阴”之意,初始误认为“急下”就是峻烈的泄下作用,而峻烈的泄下可能进一步加剧病人的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但通过临床观察,“急下”非但没有加剧脱水与电解质紊乱,相反却达到了保存阴液,扭转病情的目的。现舉临床病例说明之。

例1:患者,男,42岁。因患直肠癌入院,施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5天无排气、排便,腹胀日益加重,口渴、胃纳不佳、舌苔黄干,脉弦滑数。全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出现急性胃扩张及麻痹性肠梗阻征象。血压测不出。经胃肠减压,输液,静滴升压药物后,血压回升,但静滴稍减慢,血压即下降。用中药自胃管灌入,进行攻下,处方如下:生川军30g(后下),木香、枳壳、芒硝各10g,生甘遂面15g(分冲),同时针刺双侧内关、足三里、上下巨虚穴,又用新斯的明0.5mg,行右侧足三里封闭,经积极抢救,48小时后,1次经人工肛门排出大便500ml及大量排气并排除蛔虫。以后血压稳定(减去升压药),尿量由800ml/增至2400ml/,口渴减轻,脱离险境,住院145天出院。生存一年零八个月。

病例2:患者,男性,39岁。患急性胰腺炎并急性麻痹性肠梗阻,中毒性休克入院。淀粉酶20.48温氏单位以上,血清淀粉酶256温氏单位,血压90/60毫米/汞柱,体温38.2℃,脉搏120次/分,呼吸急促48次/分,腹部高度膨胀,有弥漫性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上腹部为明显,肠鸣声微弱,尿短赤,已数日无大便,舌苔薄黄腻,脉沉细数。脉证合参,属里证,热证、实证。入院禁食(不禁药)予补液,静脉滴注抗炎药等措施。并予大剂量中药汤剂紧急攻下,处方如下:

胡黄连12g、生军30g(后下)、芒硝15g、川扑30g、桃仁15g、枳壳9g、生甘遂面3g(分冲)。

上方24小时之内服药两剂(包括生甘遂面3g);直到24小时之后,病人才大量排便800ml,直有五、六个小粪球。病人腹胀明显减轻,腹部柔软,呼吸改善,以后10小时内又连续排便4次,脉有力,88次/分,血压稳定在120/80mmHg之间,尿量由800ml/日增至1900ml/日,入院后一周体温、脉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以后根据病情,酌用大柴胡汤等,随证加减调理。住院一个月痊愈,出院。半年后随访,情况良好。

以上两病,虽病因不同,但均具有4~5天不大便,腹部胀满,压痛,不能进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中焦闭塞,腑气不通的征象,有应下之症。同时具有口渴、尿少短赤,苔黄舌燥、脉沉细数,血压下降或测不出等热盛阴伤已极的证候,符合《伤寒论》阳明急下三条条件,用之,结果当病人大量排气排便后,收到如下效果:

第一,病人的血压很快回升到正常水平,而且保持平稳,并可撤除升压药和停止输液;

第二,病人的每日尿量不是减少而较“急下”前增加1~2倍;

第三,脉率渐趋平稳,由沉细变有力;

第四,口渴反而明显减轻,食欲逐渐恢复。

讨 论

以上现象可证明“急下”之后,确实达到了“存阴”的目的。“急下”之所以能够“存阴”,我个人体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麻痹性肠梗阻,本有肠腔内积液,积气与毒素的存在,是病理性有害物质,而“急下”的结果排除了肠腔的有害物质,从根本是扭转了病情恶化趋向。

(2)在肠腔内有燥结,腑气不通时,肠腔内压力增高,压迫肠壁产生血循障碍,血液迟缓,组织液渗出,有效循环量减少休克加重。攻下之后,肠管内压下降,肠管内下降,肠管血循得以改善,肠道功能逐渐恢复,组织液回收,有效循环量增加。所以病人表现血压平稳,脉压增宽,脉搏有力,尿量增加,休克趋向恢复。

(3)由于肠管血循改善,休克恢复,水、电解质失衡得以纠正,消化腺的分泌亦趋向正常,因此病人口渴减轻,食欲增加。

(4)由于有害物质迅速由肠内排除和肠管血运改善,给腹腔内感染的消除造成有力条件,因此腹膜炎的征象继泻下作用之后也迅速好转。以上这些条件改善的结果,反过来为“存阴”创造了条件。“急下”和“存阴”本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概念,在一般情况下,“急下”可能伤阴,不能“存阴”。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下,矛盾着的东西可以转化为同一性的东西,这个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是“应下之证”,即内有燥结,腑气不通等,和“症候伤阴已极”即口大渴,尿短赤、舌质红、苔黄干燥、脉细数、血压下降等。在这个条件下用“急下”之法去除病因,就可以达到“存阴”之目的。

篇5: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

病有主证,治有主方,张仲景据证立方,故每一证候,有一相对应的主方。但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在主证的基础上,往往出现兼、夹、变证,为了药与症对,丝丝入扣,就当于主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不然的话,就可能无效或效不彻底,甚至有使病情变坏的可能。总结《伤寒论》方药加减的依据,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适应病情、病势而加减。病情总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失治、误治等原因,病情变化,原方则必须加减。

2、照顾兼夹症状而加减。

3、根据患者体质不同而加减。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其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对药物也就有不同的反应。

从《伤寒论》方药加减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

1、由药识证。相同的症状从加减药物不同来探讨,这是认识不同病理最有效的方法。譬如同为腹痛,论中有加芍药、人参、附子、大黄的不同,其腹痛的病理必有差别,也必各有特点。如芍药能破阴结,通脾络,其所治之腹痛,必是脾络不通,其痛亦时发时止,呈拘孪性疼痛,太阴腹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即是;人参为温补气血之品,所治腹痛为气血不足之虚痛,隐隐而作,喜温喜按,疲劳则加重,霍乱大吐大泻之后腹痛用理中汤加人参即是;附子为温阳化湿之品,所治腹痛为寒湿凝滞,痛有绵绵下坠之感,且四肢不温,四逆散证出现腹痛即是。大黄为苦寒泻下药,兼能活血化瘀,一般用量加入枳朴之中,能治燥屎攻冲之腹痛,若少量加入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中,就只能化瘀通络,而无泻下作用,太阴大实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再加少量大黄,就是因为这样的腹痛,是肠胃之外的脉络充血肿胀,其痛必呈弥漫性刺痛,腹皮不可触按,与实在阳明的燥屎攻冲之疼痛,腹皮可以提捏者不同。对于太阴大实痛,历代有胃家实与脾实之争,就是没有注意分析药物,简单地把大黄看成是专走肠胃的泻下药所致的错误。总之,临床症状,往往同中有异,异在何处?俱可从所加不同药物之中推测出来,所以因药识证,对于临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辨证选药。《伤寒论》中有些似乎相同的症状而所加减的药物不同,这些症状似同而实异。例如桂枝人参汤证,这是太阳病表证未罢,却屡用攻下,致使寒起中焦,痞利兼见,但这时表仍有微热而不和,所以治则是温中兼解表,桂枝

人参汤就是用理中汤温里,兼用桂枝解表。但解表药桂枝为什么用至四两、多于解表的常用量呢?这是在里寒的情况下,桂枝辛温散邪,温可助阳,故斟酌加量。又如小柴胡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加桂枝,从不渴看,可知其微热不是里热外蒸,而是表未尽解,加用桂枝就用解表的常用量—三两。又如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是由于心阳虚不能制水,肾水才欲上乘阳位,这样就必须壮心阳,降逆气,所以桂枝加桂汤用桂枝是五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镇水重用茯苓大枣,桂枝也用四两;四逆散之心悸加桂枝五分,桂枝加五分,只是原方量的八分之一,其量小可知,这就不是降逆气,而是通心阳。

篇6: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愿意造福百姓,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其著作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药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废除中医。更有人对中医全盘否定,而对西医相信至极。在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不少中医界有识之士认为中医亟待改革,以适应科学的发展,拒绝更新的知识是缺少生命力的。因而复兴传统将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另一个前景。

现在有多少青少年了解中医?知道中药呢?不得而知。眼见的事实是,孩子们有个头痛脑热之类的毛病,爸爸妈妈就去药店买西药,正如广告画面说的,“要退热还是安瑞克”。有的或许三两天不见好转,便去医院打“吊瓶”。大人心疼孩子,更怕孩子耽误功课,于是乎,以“见效快”著称的西药便成了座上客。其间,又有多少人去考虑什么治标治本,或有什么毒副作用呢?有一些看中医用中药的,又大都在农村,其中不乏是为了图省钱的。应该说,从娃娃时候起,很多青年接触的是西医、西药,这难怪他们对中医中药了解得太少甚或是陌生了。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对于中医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蕴藏,我们更应该担起继承中医文化的重任。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弘扬中医文化,让我们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价值,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传承中医药文化理念,弘扬中医国粹。

篇7:读伤寒论心得体会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篇8:《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

关键词:《伤寒论》,主方加减,临床体会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俱全的临床医学专著, 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撰著, 此书将疾病以条文的形式逐一辩治, 辨证严谨, 治法灵活多变, 主方药少而精[1]。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伤寒论》主方加减, 尤其对一些疑难杂症疗效确切。现浅谈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小青龙汤证加减:女:68岁。患者有咳喘多年, 每年于冬季反复发作, 每遇风寒便作咳喘, 每年冬季必戴口罩。现症:咳嗽伴气喘两天, 晨起加剧, 痰多色白质稀薄胸闷不舒, 干呕, 有时汗出但不明显, 纳差, 舌红苔薄白, 脉滑。

治则:解肌祛风, 降气平喘 涤化痰饮。方药:桂枝9 g, 炒白芍12 g, 炙麻黄3 g, 制半夏12 g, 细辛3 g 无味子9 g, 太子参3 g, 炒薏苡仁20 g, 六神曲12 g, 瓜蒌皮15 g, 地龙12 g, 炒杏仁10 g, 生姜3片, 大枣5枚。服药7剂后咳喘好转, 已不用戴口罩, 又继服21剂, 症状基本消失。又嘱其服三个月玉屏风口服液, 三月后症状全部消失。

按:《伤寒论》中有:“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 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1]指小青龙汤证为太阳表实兼寒饮内停, 此患者为宿有喘疾又外感风寒, 其痰稀薄色白, 干呕, 胸闷不舒, 为小青龙汤证, 而患者有时汗出但不明显, 宿有喘疾, 干呕属于虚实夹杂, 所以减麻黄用量, 主要取其平喘作用, 加太子参, 炒薏苡仁, 六神曲, 补气健脾利湿, 帮助正气驱邪外出。加瓜娄, 地龙宽胸理气, 化痰平喘。

例2:桂枝加桂汤合五磨饮子加减:女, 60岁, 患者自述胃痛, 时有气痛从脐下少腹起至胸, 经中西医治疗, 服用吗丁啉, 谷维素, 养胃颗粒等效果不佳。现症:胃痛, 时有气痛从脐下少腹起至胸半月, 烦闷, 时有攻痛感, 纳差, 便秘, 舌红苔白滑, 脉沉弦。

治则:温通心阳, 化痰行气降逆。方药:桂枝15 g, 炒白芍9 g, 炙甘草6 g, 生姜3片, 大枣5枚, 枳实12 g, 沉香3 g (后下) 木香9 g, 槟榔12 g, 乌药10 g, 制半夏9个, 陈皮9 g, 生山楂15 g, 大黄6 g (后下) , 服药3剂, 症状好转, 继服7剂痊愈。

按:《伤寒论》中“有烧针令其汗, 针处被寒, 核起而赤者, 必发奔豚, 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灸其核上各一壮, 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1]此患者时有气痛从脐下少腹起至胸, 似中医“奔豚证”, 所以选用桂枝加桂汤, 其烦闷, 情志不舒, 时有攻痛感, 用五磨饮子加山楂, 大黄行气降逆通便。又气郁生痰, 苔白滑故加半夏, 陈皮。二方合用起到温通心阳, 化痰行气降逆。

例3:猪苓汤证:女, 41岁。患心率失常多年, 近日又声音嘶哑泄泻, 经西医治疗, 服用消炎药, 效果不佳。现症:声音失哑, 咳嗽, 口渴, 夜间泄泻两至三次, 心烦, 失眠, 恶心, 舌尖红, 脉细数。治则:育阴润燥, 清热利水。方药:猪苓10 g, 茯苓15 g, 泽泻18 g, 滑石12 g, 阿胶10 g (洋化) , 竹茹6 g, 服药7剂, 声音嘶哑好转, 继服7剂痊愈。

按:《伤寒论》中有“少阴病, 下利六、七日, 咳而呕渴, 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汤主之”。[1]该患者素有心率失常属少阴心经病变, 又心烦, 口渴下利, 此为少阴热化证, 是阴虚有热, 水气下利为猪苓汤证, 患者恶心用砂仁, 竹茹降逆止恶。因此用猪苓汤加味起到育阴润燥, 清热降逆之功。

2讨论

上述病例仅是运用《伤寒论》基本精神指导临床的浅薄之谈, 通过临床证明, 笔者更加钦佩张仲景临床辨证之精确, 用药之精练, 运用之得当。以上病例的患者均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而通过运用《伤寒论》中疾病辨证用药后都取得了满意效果。当今, 有许多医者喜欢用大方, 有的处方药味多达四十几味。笔者认为中医毕竟是我国传统医学, 这么多味草药联用, 它的副作用有没有验证, 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没有影响, 都是未知数。而《伤寒论》中的基本方都是经过几千年验证的, 对疾病辨证非常精确, 用药非常精练。为使祖国医学继续发扬光大, 希望各位同道共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9:《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法;中医学;伤寒论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16-02

当前中医学教育提出了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如果把握好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规律,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启发方法,能有助于在教学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伤寒论》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是一门跨跃中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涉及到大量的经典原文。本课程若能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枯燥的条文同时,提高其中医临床思维等能力。笔者在《伤寒论》教学过程中对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了尝试,体会如下:

1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启发学生

通过一些动画、图片等感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某一方证病因病机的深入理解。故在一些汤证的讲解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等多种直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授课效果。

例如,在讲授阳明病湿热发黄一节,通过多媒体,展示水湿代谢生理、病理表现的动画。从动画上展示水湿代谢途径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开鬼门从汗出;二是从前阴通过小便而出;三是从后阴通过排泄大便而出。若这三大途径受阻,水湿代谢失常与热相结,则湿热内蕴,郁而发黄。继而进一步启发学生在清热的同时要注意给内蕴之湿邪有出路,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在该教学过程中运用动画、湿热发黄的症状图片等,从因、机、症、治方面启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湿热发黄证的理、法、方、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运用取类比象联系生活常识启发学生

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中医理论中很多病因病机的原理来源于大自然及日常生活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对中医的一些理论概念,往往有陌生、新鲜、抽象、空洞之感,理解程度相对也较肤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一些生活和实践中的自然现像,采用取类比像的办法去分析解释,启发学生,让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从抽象到具体,从而触类旁通,深化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中医理论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太阴病篇的提纲证,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人体的脾胃阳气不足,腐熟无权之征,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灶冷无火,食物不易煮熟的生活常识。进而理解因阳虚胃纳消化不足造成的“食不下、“腹胀满疼痛、“自利益甚等症状。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在治疗此类疾病时能更好理解其病因病机,灵活运用相应的治疗原则。同时也启发学生,在平时学习或在今后自学中医的过程中都可结合自然及生活中的现象,去体悟相关的中医理论。

3 联系新旧知识结合推理启发学生

篇10:学习伤寒论体会

学习中医已有两年多,作为中医传承的一份子,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接触了中医。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体会与分享。

1.理解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多用心品读,用心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

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病纲总的特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治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可见通常所说的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对辨识以上方面内容的简称。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出现此脉证者,即可成为太阳病。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太阳经证因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不同,分为邪气中风两大类。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伤寒的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起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变证,如结胸,痞证,脏结,火逆等等。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剧烈,邪热极盛的阶段。其证多属内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阳明病依据燥热与肠中糟粕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充斥内外,弥漫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燥屎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另有微热约束脾的传输功能而大便硬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者,名为脾约证,亦属阳明实证范畴。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为主,但也有由于里虚或中寒所导致的阳明寒症,虚证。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少阳病是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病在半表半里的中间阶段。邪入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其主证还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少阳枢机不利还包括有若干兼证,如兼太阳之表,则出现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烦,微呕,心下支结等;兼阳明之里,则可见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郁郁微烦,或潮热,不大便等;若兼气化不利,则可出现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如少阳病误下,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病入太阴,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食腹自痛”为提纲。除太阴本证外,尚有太阴兼表证,见脉浮,四肢疼烦等;有太阴腹痛证,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等;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少阴病是外感并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寒化证见手足厥冷、身倦而卧、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脉沉微等;热化证则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症。此外,少阴病还有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精伤、邪热并归阳明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症。

篇11:伤寒论学习心得

第三临床医学院 李强 2012071063 从开始进入中医院校的对中医朦朦胧胧的印象,到学习了两年的中医基础课程后,大三的我们开始跟随王保华老师和徐笋晶老师学习经典---张仲景的《伤寒论》,对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认识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

张仲景的《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外来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并把病症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种,即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特点、病变部位、经六经理论推出损及何脏何腑,以及传变。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对祖国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系统的学习《伤寒论》,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

1.认真品读理解原文,熟背心中,融会贯通。

仲景在《伤寒论》里的几乎每条条文的字数都达到了“吝啬”的地步,短短十几字,里面包含的意思就可以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必须先把之前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这些内容掌握。良好的知识基础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

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六经病的提纲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篇12:伤寒论学习心得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但还好,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

1、各病有主脉;

2、一脉主数病;

3、一病见数脉;

4、脉法颇灵活;

5、用脉象解释病机;

6、以脉象指导诊断;

7、以脉象指导治疗;

8、据脉象推测预后;9脉象相同,舍脉从证以认病;

10、证候相同,舍证从脉以认病。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

1、治未病;

2、注重顾护脾胃;

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

4、强调标本缓急;

5、突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

7、注重整体护理。

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现书写于此。

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可知,中医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时间有精确的论述,但此处之“病”也不是单指感冒而言,学者应灵活看待。

再如《伤寒论》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主之。”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这两条论述了太阳中风兼肺失宣降的证治。以方测证,临床应有“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即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等证,再兼有喘息等症状的病症,治疗选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消痰导滞,表里同治,标本兼顾,为解表宣肺,化痰定喘的有效方剂。我理解,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冒,引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表现的症候,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为此证型者,均可用之。如《伤寒论方医案选编》记载治疗外感引动宿喘案例,刘某,男,42岁,素有痰喘之疾,发作较频。春日伤风,时发热,自汗出,微恶寒,头痛,且引动咳喘,发作甚于前,胸闷而胀,气喘倚息,痰白稠量多,咳喘之时则汗出更甚。不思食。舌苔白腻脉浮缓,关滑有力。此风邪伤表引动痰喘复发,外风挟痰浊壅滞胸腕,肺胃气逆不降所致。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处方为:桂枝6 白芍6 炙甘草4.5 生姜2片 厚朴9 杏仁9 麻黄1.5 贝母9 苏子9 炒枳壳9。连用3剂后,表证去,自汗止,痰喘亦平。再看《蒲辅周医案》中,蒲老用本方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1例,患者为一3个月大的男婴,因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2次住院治疗,经用西药以及大剂麻杏石甘汤治疗无效,当时体温在40℃,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脉浮滑,舌淡、苔灰白,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蒲老认为是辛凉苦寒撤热不退,是营卫不调,寒邪闭肺所致,遂用桂枝五分 白芍六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厚朴五分 杏仁十粒 僵蚕一钱 前胡五分 一剂得微汗,体温渐退,热降喘平,营卫得和,后再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而愈。细读蒲老这则医案,有如肺炎并发心衰,忽又忆及读毛以林老师的《步入中医之门》讲到刘新祥教授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心衰的案例,并重点地说到汗与不汗的重要性。可知,本方不仅用于治疗外感引动宿喘,还可用于治疗喘息胸满,不能平卧的心衰疾患。原文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用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增强通阳宣肺之功,芍药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且使干姜、细辛不至升散太过,半夏降逆化饮,炙甘草和中兼调和诸药,诸要合用,共凑辛温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现代医家对于此方的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其适应范围是:⑴治表有寒邪,内有水饮,发热干呕而有咳喘者。⑵溢饮,心下有水气,咳嗽喘息,遇寒必发,吐痰沫,不能卧,喉中涩。⑶支饮,发热干呕,吐涎沫,咳逆依息不能卧。总之,寒饮咳喘,不论有无表证,均可用之。本方对现代医学的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只要辩证准确,多有很好的疗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中有案例为证,李某,男,44岁,自幼患过哮喘,天冷遇水劳动则喘更甚。1964年8月12日因重感冒而复发哮喘,咳嗽连声,咽中漉漉,多吐白沫,伏坐不得卧,吐痰不松,食欲减退,大便结,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浮紧。土衰木盛,水寒金冷,津液不得蒸发,则留而为饮,上迫于肺,肺络受阻,气机被遏,遂致咳喘,治宜温中蠲饮,宣肺纳肾。处方为:麻黄4.5 肉桂0.9 沉香1.5 白芍6 细辛2.1 干姜3 五味子3 半夏6 炙甘草6 蒌仁15 莱菔子12 服后喘定咳轻,咯痰大减,亦能卧睡。再以温化饮邪肃降肺气,连服六剂而瘳。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常屡建奇功,并总结出小青龙汤的运用的六个要点。

篇13:仔猪副伤寒病的诊治与体会

因此, 切实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 对发展健康优质苗猪养殖、增加经济效益尤为重要。笔者2005年以来, 诊治仔猪副伤寒病300多例, 现将本病诊治技术及体会介绍如下。

1 病因分析

1.1 饲养管理不当

猪沙门氏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在健康猪的肠道及粪便中常能发现本菌病原体。当发生饲料突变、母乳缺乏、营养不良, 或猪舍潮湿、气候突变、寒冷侵袭等状况时, 仔猪的防御能力都可能下降, 使平时寄生于猪肠道内的沙门氏杆菌迅速繁殖并增强毒力, 导致仔猪发生副伤寒病。

1.2 其他因素

当长途调运仔猪或仔猪发生了其他疾病时, 都会降低仔猪抗病能力, 导致猪沙门氏杆菌侵入机体、迅速繁殖并增强毒力, 引发仔猪副伤寒病。

2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视仔猪自身抵抗力及细菌数量、毒力不同而异, 短则数日, 长达数周不定。临床上可分为急性 (败血症) 型与慢性型2种。

2.1 急性 (败血症) 型

在仔猪抵抗力很弱而病原毒力又很强的情况下, 病原侵入机体内能迅速大量繁殖、大大增强毒力而引起急性 (败血症) 发病, 并能引起患病猪发生急性死亡。临床表现为患病猪体温突然升高到41~42℃、精神不振、食欲废绝、腹痛不安、下痢且排出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稀粪;发病后期表现有呼吸困难、脱水, 并可在耳根、胸前、腹下、四肢下端等部位发现紫红色出血性斑点。本病死亡率高, 其病程多为2~4 d, 但也有在出现急性症状后24 h内死亡的病例。

2.2 慢性型

临床表现为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0.5℃以上、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寒颤、喜钻垫草;患病猪长期腹泻且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水样恶臭粪, 并伴有大量坏死组织或纤维素样物;患病猪消瘦、贫血、被毛粗乱且生长发育不良, 眼结膜发炎且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粘着上下眼睑。病程往往拖延至2~3周或更长时间, 发生衰竭死亡, 病猪愈后多成为僵猪。

3 剖检病变

3.1 急性 (败血症) 型

全身淋巴结都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和出血性炎症;肝、肾、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 有时肝实质见有糠麸状极细小的灰黄色坏死点;全身各粘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 肠和胃粘膜可见急性卡他性炎症。

3.2 慢性型

特征性病变为坏死性肠炎, 具体表现为盲肠、结肠甚至回肠后段的肠壁增厚, 肠粘膜上覆盖一层灰黄色或淡绿色弥漫性糠麸样坏死物, 剥开后可见底部红色而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

4 临床诊断

主要根据本病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并结合流行病学特征作出诊断。必要时, 可无菌采取病料做触片并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有革兰氏阴性卵圆形小杆菌时, 即可确诊为仔猪副伤寒病。

5 治疗方法

5.1 抗菌消炎

将患病猪进行隔离治疗, 可用硫酸庆大霉素2~3 mg/kg体重、0.5%地塞米松2~3 mL、5%维生素C2~4 mL, 分别肌肉注射, 2~3次/d, 连用4~7 d (严重者亦有效) ;或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2.5~3.0 mg/kg体重、0.5%地塞米松2~3 mL、5%维生素C2~4 mL, 分别肌肉注射, 2次/d, 连用5~7 d;或用磺胺脒0.15~0.20 g/kg体重+三甲氧苄氨嘧啶15~20 mg/kg体重, 2药混合后1次内服 (首次剂量均加倍) , 2次/d, 连续服药5~7 d。

5.2 对症治疗

在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抗菌消炎治疗的同时, 还应根据患病猪临床表现情况, 灵活掌握对症用药治疗。如发生腹泻脱水与酸中毒时, 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300~500 mL、5%碳酸氢钠50~75 mL、10%安钠咖2~3 mL, 1次静脉注射, 1~2次/d;在康复期间, 可用适量的健胃剂, 以促进食欲恢复等。

6 体会

1) 仔猪副伤寒病应以预防为主。一是要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 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二是对常发该病的地区或猪场, 其1月龄以上仔猪可在耳后部肌注1头份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或将疫苗按说明剂量拌入新鲜的常温饲料中让仔猪自由采食, 间隔20 d后再以同法进行二免, 这是有效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篇14:伤寒患者24例临床护理体会

【关键词】伤寒;临床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89-02

伤寒或说伤寒病,涵义有广有狭,广义伤寒包括狭义伤寒以及中风( 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杂病中风)、温病、热病、湿温等疾病,即以伤寒名称兼赅风、湿、热等病邪所致的多种外感疾病。狭义伤寒由冬令感受风寒所致。伤寒是由伤寒杆菌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性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随着近年来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此类病例已相对较为少见,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共收治伤寒病例24例,现将我们临床,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和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伤寒患者24例,年龄在21~55岁,平均为(30±3.5)岁;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全部经血清学或细菌学证实为伤寒。

1.2临床特点:24例病人入院前畏寒发热10d左右,稽留热仅1例;余为不规则热或驰张热;相对缓脉2例;绝大多数有表情淡漠、咽干、疲乏、纳减、腹胀、便稀等症状;1例有玫瑰疹;1例出现皮肤黄染;1例伴尿频尿急尿痛。未发现杨梅舌及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1.3治疗结果:经过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肠穿孔患者转外科手术),治愈率100%。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伤寒患者入院后需按照肠道传染病常规消毒,患者往往收治在传染科或感染科,又无亲属陪护,住院后情绪低落,易焦虑,加上对伤寒疾病的认识不足,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针对伤寒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入住科室后,护理人员即向其讲述伤寒相关知识,消毒与隔离的目的,饮食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 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恐惧感!在心理护理上,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谈,关心患者,多鼓励患者,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地进行疏导,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与休养环境,积极帮助患者了解伤寒的基本知识及饮食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2饮食护理:饮食指导在伤寒患者的恢复中具至关重要的作用。住院期间,患者应以营养丰富、多维生素以及易消化、多口味的流质食物为主。发热期间,应注意按时清洁口腔以帮助患者增进食欲和预防口腔感染,同时给予高热量且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不易产气的食物,少食多餐且少量、多次饮水或新鲜果汁;发热期退热一周后可进食高热量、少纤维素的低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忌吃坚硬多渣食物从而避免诱发肠出血和穿孔。应特别注意,患者恢复期饮食亢进时应严格控制饮食量,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

2.3高热护理:高热是本病最主要的表现,且易诱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故应积极处理。体温在38℃以下一般无需处理,体温39℃以上时候,可给予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的措施,一般都是在物理降温效果欠佳时才遵医嘱配合药物降温。降温要适度,不宜使用大量的退热药物,以免体温降得过快而发生虚脱,物理降温可在患者前额、劲、腹沟、腋窝等处放置冰袋,冰袋要用毛巾包裹,以防冻伤。也可用30%~50%的酒精擦浴,在酒精擦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反应,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或者呼吸异常应该立即停止擦浴并报告医生。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处置后,应在30分钟后复测体温1次,做好记录,如体温逐渐下降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大汗淋漓,软弱无力等现象,如有以上虚脱现象应给予保温,饮温开水,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注意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体温迟迟不退,或反而增高,除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给患者及家属解释外。

2.4药物疗效的观察: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护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呕吐和排泄物的情况,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和肠穿孔体征。在对伤寒的治疗中,氯霉素曾作為首选药物被使用,但是药敏试验已发现有耐氯霉素的菌株出现。因而在我们的治疗中选用了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血液、胆汁、肠道以及尿路中的均具较高的浓度,对于无禁忌症的重症患者可加适量的糖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抗菌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以便于协助医生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

2.5并发症的护理:发生肠出血时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必要时给镇静剂,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血压变化及每次大便的量及颜色。可选用止血药或输新鲜全血,禁忌灌肠。发生肠穿孔时应及早确诊施行手术治疗,无条件手术,可采用保守治疗,应用足量高效抗菌素治疗,以控制腹膜炎,并观察患者面色、腹痛、腹胀情况,按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给予静脉输液等支持疗法。发生中毒性心肌炎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给低盐无渣或少渣饮食,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间歇或持续吸氧,烦躁不安给镇静剂,有心力不全表现可慎用洋地黄制剂,从小量开始,总量不宜过大。

3小结

综上所述,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给患者的身心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临床实践表明,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护理,可以提升伤寒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庆华,刘玉莉.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0,01:110-111.

[2]王英,罗敏,李卉.不典型伤寒1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5:1230-123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伤寒论》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伤寒论读书笔记06-21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07-14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09-01

读伤寒论心得体会04-19

伤寒论经典学习心得08-25

中医伤寒论学习心得09-18

伤寒论05-10

《伤寒论》06-05

伤寒论感想05-30

伤寒和副伤寒知识07-14

上一篇:小学读书节开幕式主持词下一篇:秋季开学校长励志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