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部长岗位职责

2024-05-08

质量部长岗位职责(共10篇)

篇1:质量部长岗位职责

质量技术部长岗位职责

1.在厂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厂质量、技术的全面管理工作。

2.编制、修定质量、技术的管理制度、标准与措施,签发工艺管理制度和奖惩条例;并负责贯彻、执行。

3.制定本厂质量管理目标与计划,确定产品设计方案并实施。

4.负责材料采购入库的检验检测,杜绝不合格品的入库。

5.负责员工质量技能的教育、培训与指导工作。

6.负责本厂质量技术的现场检查。对重点质量问题,加强监管。

7.负责生产现场不合格品的统计、处置工作。

8.负责产品质量的评定。组织开展全面的质量大检查活动,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9.负责产品质量跟踪管理工作,及时改进质量技术水平。逐步建立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10.负责领导技术人员积极引进、研发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

11.负责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分析与审核,参与研究与试验;组织相关文件的编制工作。并决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生产使用。

12.负责督促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执行情况,及时帮助车间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13.负责生产车间的设备及在用工装管理。

篇2:质量部长岗位职责

1、协助公司建立质量管理战略并执行,为公司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2、提供建立、维护并持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推进业务流程标准化;

3、制定公司质量管理计划,并有计划地推进、实施;

4、制定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产品信息反馈、统计流程;

5、根据公司整体质量状况组织质量控制方案和工作计划,负责物资采购、产品生产、出入库总检等环节全程质量监督,并填写质量检验记录。

6、参与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的审核工作,以确保其符合品质保证的要求和质量;

7、配合研发、技术人员进行新产品试制及质量控制;

8、监控生产工艺状态,对生产工艺参数的改变对产品的影响进行认定,并论证设定的合理性;

9、定期评估解决的生产工艺或质量控制方案;

10、汇总、存档各项质检记录及相关资料,分析物资采购、生产过程、成品产品质量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推动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11、协助跟踪产品的使用情况,处理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依据客户反馈,改善质量控制;

12、收集和整理部门内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报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具体实施工作;

13、参与研发测试、售后技术支持工作;

篇3:质量部长岗位职责

一、充分肯定“十二五”期间农机试验鉴定的工作和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其中农业为全局和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农业机械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亮点。去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为保障粮食产能持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机化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农机鉴定系统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事实上,农机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机化质量,进而影响到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十二五”期间,农机鉴定、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等机构的工作成效显著,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加强部省两级试验鉴定相关制度建设,发布了《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十二五”规划》,制发了《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意见》,为农机鉴定系统开展工作明确了思路方向和重点,提供了指导。制定鉴定大纲管理、证后监督检查等规范性文件,发布相关的实施细则、作业指导书及服务市场主体的办事指南;制修订60个部级推广鉴定大纲,占现行部级有效大纲数量的70%,为规范性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特别是2015年,为落实中央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精神,我们加强顶层设计,围绕精简内容、简化程序、减低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对《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及《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分别以部令和部公告发布,强化了新形势下鉴定机构主体责任,赋予鉴定机构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充分的信任,增强了鉴定针对性、开放性、规范性。

(二)鉴定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

推进鉴定工作全程规范化建设,制定完善了鉴定受理、实施、发证、证后监督、换证等各个关键环节的规范性文件。自2012年起,连续4年共对31个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鉴定机构进行了推广鉴定专项监督检查。通过发布通报、公布检查结果、责令不规范的部门和机构限期整改,有效促进了有关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实施。在日常工作中,鉴定机构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坚持从严管理、分工负责,保证了经常性业务工作规范化。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对通过鉴定的产品,在相关网站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鉴定、检验人员实行资质管理,每年开展培训,提高了规范化意识及规范化实施的能力素质。

(三)条件能力大幅改善。

农机化主管部门和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抓住建设重点,积极争取支持,增加投入,更新设备、改善设施、扩建场地,基础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挥系统整体资源优势,扩大部级鉴定能力认定范围,具备部级鉴定能力的机构由原来的5家增加到了目前的30家;部级鉴定产品种类范围达65项,省级达130项。完成部省两级农机推广鉴定任务由“十一五”的19000余项,增加到“十二五”的27000余项,增加了40%以上,为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服务支撑作用明显。

鉴定机构积极围绕农机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在弥补维修短板方面,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制定相关标准,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了农机维修能力的提高。在职业技能开发方面,积极争取把农机化相关职业纳入到国家职业大典;探索政企联动、校企联动、社企联动、职教集团等培训形式,开展农机驾驶操作、维修等近2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55万人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推动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实用人才保障。在质量调查方面,依法履职,根据投诉反映的问题和农业生产需要,开展了玉米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等主要粮食作物机械的质量调查,公布调查结果,督促企业整改,促进了主推机具产品质量的提升。如玉米收获机,从2015年调查的情况看,用户满意度比2012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另外,农机鉴定系统在农机化标准制定、处理农民投诉、推进信息化建设和质量认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回顾“十二五”,总的看,农机鉴定等农机化工作成绩突出、保障有力,为保障政策落实、推动技术进步、优化装备结构、推进提质增效、保障安全生产、维护消费者权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和农业生产模式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进一步明确“十三五”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十三五”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期,也是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更是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拓展、升级”的窗口期,必须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千方百计攻克瓶颈制约,站位高远拓宽发展领域,综合施策提升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快打造中国农业机械化升级版。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今年1月份,我们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指出要推动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力争2020年主要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全面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这要求农机试验鉴定等工作要能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支撑和引领农机化发展。

全国农机化行政主管部门及农机化质量工作相关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十三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目标任务,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抓住机遇、依法履职、积极作为、科学谋划、提升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提供更有力支撑。重点是要强化“四个意识”,实现“四项优化”。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优化行业工作作风。

要进一步弘扬勇于担当、狠抓落实之风,核心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农机推广鉴定是鉴定系统的主体职能,担负着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选购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提供信息的重任,工作效果直接影响着补贴政策的实施,与农机安全生产紧密相连,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按照新修订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要求,农机试验鉴定的发证主体和责任主体已经明确转移到农机试验鉴定机构。这要求大家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以更严的标准和更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要发扬农机鉴定系统的优良传统,坚决杜绝庸懒散木推,履职尽责、积极作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因噎废食,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齐心协力抓好工作落实。

二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优化公共服务能力供给结构。

农业“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和加快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加强农机产品的创新力度,改革和完善农机试验鉴定等公共服务。特别要适时调整农机推广鉴定业务发展重点,逐步优化农机鉴定服务供给结构,为农机新产品的开发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公共政策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要逐步减少低端服务项目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服务项目供给,重点发展“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中高端农机装备的鉴定能力,增强农机试验鉴定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农机化质量服务工作方式。

农机试验鉴定系统以及与农机化质量相关的公共服务机构要抓住“十三五”发展机遇,按照“放、管、服”三管齐下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逐步调整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方式。尤其要坚持育人为本,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升农机化质量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素质。要强化标准引导,加强事中事后质量监管,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强化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把“互联网+”全面运用到农机试验鉴定、质量监督、维修管理、职业技能开发、标准化等各项农机化质量工作中去。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不包办、重引导、促开放,更多吸引检验检测、培训机构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四要强化风险防控意识,优化行业管理机制。

要持续开展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增强纪律意识,尽快适应社会监督新常态。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要求,把廉政风险防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明确工作纪律负责人,向社会公开监督方式,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放权不等于放任,各级农机化行政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农机试验鉴定等工作的监督指导,实现监督指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三、切实做好2016年农机试验鉴定等各项工作

当前,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新阶段,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与两个“办法”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相对滞后。两个“办法”发布实施后,相应的鉴定大纲、收费标准、实施细则等制定工作还需加快进度。二是鉴定能力方面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需加快研究解决。三是鉴定针对性、规范性、开放性不足。尤其是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弥补鉴定能力不足等问题还需要加快破解。这些方面希望大家积极探索,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范例和经验。

2016年,全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以调整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为主线,深化农机试验鉴定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依法履职,补短板、优服务、提效能,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重点是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继续深化农机推广鉴定改革。

我们在今年的农机化工作会议上把加强农机鉴定管理作为2016年农机化9项重点工作之一,要求农机试验鉴定必须依法履职、积极作为。去年两个“办法”发布实施后,今年要落实,可以说2016年是农机试验鉴定改革落实年。各级农机化行政主管部门及鉴定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我部新修订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和《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加快出台相关配套工作制度和推广鉴定大纲并规范实施。

二要认真做好改革过渡期的推广鉴定工作。

农机推广鉴定工作倍受政府重视、企业关切、农民关心。过渡期,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全国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更要积极作为,确保鉴定工作不停、鉴定任务不推、改革劲头不松,强化部省两级农机鉴定机构协调配合,确保过渡期的农机推广鉴定工作有效、有序、规范开展。

三要推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创新发展。

着眼发挥市场作用,创新思路、方法,促进维修主体建设,解决维修难的问题,提升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农机化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培训力度,确保“好用”的农机能够“用好”。做好农机质量投诉、质量调查和质量认证工作,加强结果运用。强化农机化标准引领作用,研究提出“十三五”标准发展重点,优化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应用。增强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占领制高点,服务“一带一路”及农业、农机走出去战略。统筹服务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物联网解决方案,提高农机试验鉴定、质量监督、维修管理、职业技能开发、标准化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四要加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各级农机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农机化发展要求,加强对农机鉴定能力建设的指导和支持,积极争取将公共服务条件能力建设纳入“十三五”基本建设规划,重点发展短板型、区域性农机装备的鉴定能力。按照新的推广鉴定实施办法,积极推进合作鉴定,用好社会资源。要不断拓展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渠道,优化行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打造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

总之,希望全国农机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机试验鉴定系统紧紧抓住“十三五”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坚持依法履职尽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为“十三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4:质量部长岗位职责

首先,通过跟踪培养,了解学员工作实践中的困惑,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业务上的指导……”也就是说能否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主张是一个校长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校长如何将集中“充电”所获得的理论知识通过加工变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又如何将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如何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去影响教师,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这些都是培训院校在跟踪培养时应该即时了解的问题。

学员初次走上校长岗位,人人都有满腔热情,都有把学校办好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他们实际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千差万别、背景各异、潜力有别,接受新知识和运用新观念的能力也不一样,回到第一线后,工作效果当然也不同,有的得心应手,有的则困难重重……

在调研时如能有的放矢,注意发现参训校长的多方面的困惑,比如:当有的因修建学校欠债被建筑队锁上了门正一筹莫展时,当有的因教师队伍不稳定、代课教师的消极怠工而无计可施时,当有的因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恰当地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工作方法不得当,对学校管理力不从心而丧失信心时——培训单位的教师,就应该跋山涉水到这些有困难的学员所在单位,召开教师座谈会,号召他们帮助校长分析现状、献计献策,找当地领导请求扶持,更重要的是应该帮助校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潜在的个人优势,强化地域优势,张扬个性特点,开辟多种资源来源渠道,扶持特色立校,鼓励校长在压力中奋进。

第二,通过跟踪培养,总结学员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促进横向交流。由于学员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差别,回到工作岗位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都会有各自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通过调研,及时地将各地办学经验传递给其他学员,帮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各个学员办学经验的横向交流、相互沟通,使每个学员尽快步入成熟期。

下面,不妨以我们调研过的其中三个学员的工作状况为例,来说明这种交流与沟通的特殊效果:学员A刚从中学调到小学任校长,由于对小学生的特殊心理特征不十分熟悉,简单照搬中学的管理模式,至使学校管理混乱,教育教学工作一度处于低谷,而且这所学校具有民办代课教师多,年老体弱教师多 (全校共21名教师就有12名代课教师,5名将近退休的老教师)的特点,工作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他参加培训后,针对本校的实际状况,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从“规范”抓起,从体贴教师难处、关心教师生活等小事做起,推行了“推门听课”、“分层开会”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制度,有效促使其治校方略的不断完善,学校秩序变化很大,但这仅仅是满足了一种常规管理的现状,改革创新的力度还亟待加强。而参训校长B在落后条件下先进的办学理念,的确使A学员茅塞顿开,他所在的学校经费十分困难,日常办公用品都是利用教师的社会关系“乞讨”来维持,教师上课粉笔都是一支一支数着用的,他们的管理却在不断更新,比如他们由原来的量化评分细则改变为文明班申报制度,而且他们对班级的评估标准也观照了学生成长、学生特长、教育活动、班风状况,强调了学生礼仪、课堂讨论、地方课、活动课等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注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给予了师生一个吏广阔、更自由的自我发展空间,但这种“乞讨”式的办学究竟能维持多久呢?参训校长C。实施的“三结合”(村干部配合工作,家长支持工作,教师主动工作)办学模式,正好给B指点迷津,他充分调动了村干部、家长的积极性,争取到了他们的积极配合和热情支持,他们的花园式学校环境都是村里投资、家长主动出资出力建设起来的。我们在调研以后,将这三位校长的经验和不足即时进行交流,三位校长通过相互取长补短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提高。

当然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位校长的经验和困惑一一进行传递,于是,我们通过认真调研,每到一处就帮助他们总结自己的先进经验,分析工作中的困惑,要求每位学员将自己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写成总结材料,然后,选出培训后工作变化最大、成绩显著的学校作为现场,以现场会的形式举行毕业典礼,鼓励每个学员到大会上交流,这样他们各自从其他学员那里学到了许多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得到了不少启发,同时,他们还相互提供了方法、心理上的支持,这样可以保证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实践中少走弯路。

第三,通过跟踪培养,带给学员新的教育信息,不断确定新的工作起点。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形势瞬息万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而在大山沟里当校长的学员们,常常因交通不便,很少有机会与外界交流,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较少。

我们经常下去调研,可以将山外的教育信息带给他们,及时传递给他们新理论、新成果、新的研究方法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和动态,帮助他们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思考如何使本校的师生更好地发展,帮助他们用全新的教育观点总结自己的工作,规范自己的教育管理行为,帮助他们随时洗脑换脑,培训他们将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上升到最新的理论高度,使理念与知识、经验产生互动,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人、因需、因水平地为学员不断确定新起点新路子,为学员成名成才架梯子,为学员脱颖而出设台子。

篇5:技术质量部部长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1.在总经理领导下,负责主持本部的全面工作,组织并督促部门人员全面完成本部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

2.贯彻落实本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密切与生产、计划、财务、综合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工作;

3.负责组织质量检验标准,质量、计量管理制度的拟订、修改、检查、指导、协调、监督、控制及执行;

4.负责组织编制年、季、月度产品质量提高与改进、及质量管理等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协调、考核,及时处理和解决各种质量纠纷;

5.负责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公司质量纲要,健全质量管理网络 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6.配合人事部抓好全员质量培训教育工作。有计划地定期组织质量检验员、管理人员、各级领导、操作工等不同岗位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对质量管理和考核力度。

7.负责对公司的产品、工作、服务等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和管理;

8.负责组织公司质量事故的处理。参与由于产品出厂引起质量异议、退货、索赔等质量事件的调查处理,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向主管领导汇报;

9.负责组织建立和健全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权力和义务;

10.组织编制年季月度质量统计报表。建立和规范原始台账、报表核算标准程序,培训专、兼职质量统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统计核算质量;

11.负责收集公司产品售后服务资料。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市场调查、客户抽查,及时编写质量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12.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篇6:建筑工地安全质量部部长岗位职责

1、负责质量计划的宣传、落实工作,负责创优计划的策划和落实工作。

2、熟悉所有结构物的尺寸、标高、混凝土标号、钢筋直径、型号以及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3、督促检查对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工作,负责现场所有工序施工的自检并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质量检验工作。

4、对不合格工序有权责令施工单位返工或停工整改。

5、负责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检查和评比工作。

6.对于每分项工程,会同工程管理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对于不合格工序,有权拒绝验收。

篇7:质量部长岗位职责

职责

一、对公司产品质量负责。

二、对公司质量管理业务和质量认证、质量档案的管理及上级和同级单位的业务接洽工作负责。

三、要对本行业的信息灵敏、反应迅速,根据行业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对及时修订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工作负责。

四、对原材料供应的检测、审核及日常管理工作负责。

五、对生产进行质量过程控制,深入现场,及时发现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报告的工作负责。

六、对公司内部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评审,针对质量问题制定纠正、改进和预防措施,并加以跟踪和验证,对具体的质量事故进行考核处理的工作负责。

七、对上级部门的质量标准贯彻、质量监督以及行业质量活动在本公司顺利进行的工作负责。

八、组织编订、修订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对做好迎接第三方的质量认证、监督、检查等筹备工作负责。

九、健全公司质量信息的管理体系,做好质量信息管理,按月进行质量分析,对质量改进情况进行跟踪验证,保证其有效性。对准备有关资料,通过质量例会的形式,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

十、对公司的计量器具的送检、建账编号和规定日常管理以及进行编目归档、标识、建账、保管和处理,通过定期检测、检查,确保计量器具的精度工作负责。

职权

一、对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管理和计量工作有计划、组织指导和协调权。

二、对下属质量管理人员和车间班组有质量监督和考核权。

三、对违反工艺纪律,降低质量标准的行为有停工处罚权,以及对供方的质量监督和索赔权。

篇8:质量部长岗位职责

周远清会长: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始于1985年, 但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改革是从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开始的。回顾改革的历程, 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以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为主, 主要是贯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二阶段, 是高等教育大发展 (即规模扩大) 时期;第三阶段, 就是大提高阶段, 现在正在经历这个阶段。

第一阶段虽然也进行了教学改革, 但主要以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为主, 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内容包括五大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 主要是民办大学的兴起与逐步壮大;管理体制改革, 由过去的条块分割向中央、地方两级办学及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的体制转变;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包括教育基金、财税费、学生交费等在内的经费筹措体制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问题的改革。

回顾那一段体制改革过程, 没有出现任何或遗留任何大的问题, 非常平稳。为什么?因为它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那一阶段的体制改革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第一, 使我国高等教育逐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 存在“包下来”、“统起来”的问题, 所以高等学校从1992年以后确定以体制改革为主, 进行了大规模的体制和结构调整, 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历史证明, 我们的很多改革越来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走向。

第二, 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更加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 包括收费、教学改革、体制调整等。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宏观发展, 应该说我们正在不断学习各个国家成熟的经验, 认真地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虽然现在对于扩招有不同的意见, 但我个人认为不要去争论, 大的改革之后必然会带来大的发展。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教工作会议在讨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思路的时候, 曾经议论过究竟应该怎么发展, 当时提了四句话:“规模有较大发展 (这在当时是有争论的) , 质量要上一台阶, 结构要更加合理, 效益要明显提高。”“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同发展”, 据查, 这几个字是我们高教战线首先提出来的, 但后来很多战线都用过这一提法, 这说明当时提出的是比较全面的发展观。由于从1992年以后到跨世纪的过程进行了这么大、这么长时间的改革,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并且有些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所以必然要求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第三个阶段, 并且这个阶段会比较长。最近教育部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我认为, 2020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总的发展应该是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阶段并不是说不要改革, 也不等于不发展, 但是它的重心是在提高质量上。这样我们才能使大的改革、大的发展的成果得到巩固, 我们才能建立一个规模

高端访谈

比较大、质量比较高的先进的高等教育体系,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大学》:20世纪90年代, 您经常说这样三句话:体制改革是关键, 教学改革是核心, 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可以说, 这三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您是否认为教学改革是继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点任务?

周远清会长:其实早在第四次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体制改革是关键, 教学改革是核心”。我们当时设想, 如果这一轮改革, 教学水平没有提高, 那么, 这次改革就不能算成功。这就是对“教学改革是核心”的解释。任何改革, 最终都要使教学水平提高。这个说法过去就有, 所以就提出了“教学改革是核心, 体制改革是关键”。我们并没有见到文字, 只是传达时听到了这个说法。

后来, 随着改革的进展, 学校和我们都觉得, 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非常重要。当时有两个典型例子:一个是南京大学开展了一次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 后来, 很多学校都去取经;第二个是清华大学, 有一个例子使我很受感动。清华大学教育思想观念的讨论进行了半年, 研究生也参加, 直接同老师对话。有一批学生在同老师对话的时候讲到一个问题, 说“我们都是全国的优秀学生, 甚至是尖子生, 但是, 到了清华大学以后, 你们把我们都培养成一个样了”。这句话对我刺激很大。我们不太注意学生个性的塑造, 也不太敢讲个性, 最后, 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个样。这样, 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可能很高, 但极高水平的人就很难培养出来, 高素质的学生也很难培养出来。当时, 我们每年召开一个百名校长会议, 连续开了多年。在百名校长会议上我讲过一句话, “一场教育思想观念的大改革、大讨论悄然兴起”。为什么是“悄然兴起”呢?因为, 主管部门并没有布置过学校要讨论教育思想, 是各个学校在改革过程中自己感觉到, 教育思想观念不改革, 学校的整个改革就很难跟得上。所以, 出现了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后来又出来一句话, “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是先导”, 当然, 也有人说“观念改革是先导”。所以, 就形成了三句话:体制改革是关键, 教学改革是核心, 教育观念改革是先导。

当时, 改革的主要难点不在教学改革上, 而在体制改革上。例如, 对北京大学和医科大学的合并, 有关管理部门的同志对我说, 这么大的大学你们说合并就合并, 出了问题怎么办?所以, 当时的主要精力不在教学改革上。但是, 我们在教学改革上也花了很大力气。教学改革有一些什么问题呢?当年有两段提法很值得回顾。第一, 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1992年前后的一段时期, 高等教育战线上教学的状况存在不少问题, 老师BB机响、学生的BB机也叫。某大学出了一个党总支副书记卖馅饼的新闻, 说什么“馅饼教授”是教育改革的一种探索。卖馅饼怎么是教育改革的探索呢?学生有厌学情绪, 老师精力过于分散。比如昨天晚上刚出差回来, 今天早晨就拿着讲稿上讲台了。另外, 当时有一个争论, 就是我们的教育质量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赞成“提高”的说, 学生的外语水平提高了, 计算机水平提高了。认为“下降”的提出, 现在学生有厌学情绪, 不爱读书。我当时说过几句话, 意思是, 我认为可以研究教育质量是提高还是下降了的问题, 但是, 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是争论不清楚的。所以, 没有必要争论。教育的综合质量是提高还是下降了, 在短时间内是不好衡量的。应该总结和分析一下, 现在阻碍着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有哪些, 然后, 我们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这是我当时的思想。

《大学》:现在提出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 是不是因为扩招后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显著提升?部分社会舆论认为高等教育大发展后, 教育教学质量却在下降。您如何评价当前关于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争论?

周远清会长:广东省曾经组织了一个理论论坛, 让我去参加。会议前一天, 有个记者问我:现在, 老百姓说教育质量下降了, 教育部却说教育质量提高了, 你是怎么看的?我说, 我不赞成争论一个短期内教育质量是下降还是提高了的问题。不是你们提出的问题不好回答, 而是当时存在四个“投入不足”: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干部精力投入不足;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学生学习的精力投入不足。针对这四个“投入不足”, 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的情况与当时讲四个“投入不足”时的情况不一样了。那个时候, 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三种情况: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滑坡;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大滑坡;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滑坡的趋势。当时就有很多人说, 教育部的官员敢讲自己存在的问题, 这在过去很少见的。当时, 很多部委和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就要求自己的学校去对号。不少学校说, 我们学校有滑坡的趋势。经过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就调整过来了, 大家就都跟着教育行政部门所出台的改革措施往前走了。我告诉广东省的记者, 当年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大学》:您认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周远清会长:高教战线普遍对这一轮的教学改革非常重视, 另外, 还有一大批热心改革的积极分子。那么, 这一轮教学改革针对什么问题呢?当时, 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提出了六个问题:一是专业设置过窄。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向前苏联学习的结果。虽然前几年已经调整了两次专业目录, 但有的地方在回潮, 又开始纷纷设置了一些比较窄的专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让学生有更宽的知识面, 特别是现在很多学生要考研, 本科的基础就应该更宽一点, 也有利于毕业生的多次就业需要。二是教学内容偏旧。这几年做了一些工作, 但是总的说还是刚刚开始, 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刚开始, 虽然现在大学有很多教师到外边去学习, 但是学得比较多的还是人家的科研, 很少真正去学习别人的教学。三是外语水平偏低。四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五是教学方法偏死。六是人文教育过弱。

对于这六个问题, 过去我们也进行了初步改革, 但是真正要使我们的高等教育符合发展规律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深化教学改革还有大量的改革任务需要完成。

《大学》:您曾经谈到“把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并且以此为切入点、

大学 (学术版) 2009年第11期7

高端访谈

突破口, 深化教学改革”, 为什么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呢?

周远清会长:一是在高等教育中, 教学方法偏死是一个通病, 对于这个问题, 大家长期以来都有共识, 都承认, 但是又没有下大力气解决, 或者说没有很好地解决;二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艰巨任务, 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 如果大家天天讲创新、讲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丝毫不去触动在人才培养中扼杀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 那就等于自己在骗自己。要改革教学方法必须统一认识, 偏死的教学方法引导了偏死的学习方法, 直接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许有的人认为方法问题是一个次要的或者是枝节的问题, 但实际上教学方法问题已成为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再也不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了。

教学方法的先进与否, 直接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使用。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跻身于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要成为自主创新型的国家, 如果学校的落后教学方法、家庭的落后教育方法、社会的落后教育方法不改, 不大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大话、废话, 中央提出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就要落空。

教学方法问题上升到教育思想层面, 就是一个以谁为本、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涉及到教师的水平, 涉及到教学的内容和组织, 所以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 目前, 它应该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1990年兰州会议决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应该说是顺乎潮流的, 而且确实起到了推动整个理科改革的作用。今天强调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应该成为一个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一点请大家深思。

《大学》: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周远清会长:我认为,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仍然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解决的难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涉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决定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 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水平, 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所以下大力气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可能是抓到了教学改革的“牛鼻子”, 它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一个结合点。

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 我们明确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为“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 能力强, 素质高”。要完成这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知识面宽”, 适应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 特别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了“素质高”。人才培养的模式最后要落实到各个培养环节, 而占大学学习时间最多的是课堂教学, 占学生阅读量最大的是教材, 在学习时间最多、阅读量最大的环节上进行改革, 应该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从1994年开始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就是基于上述指导思想提出来的, 当时的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批示“这是一件很有远见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凝聚了上万名大学教授、专家的心血, 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实践, 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出版了近一千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其中不少教材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甚至达到了国际水平, 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如教育部周济部长曾谈到的, 从1994年开始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从1994年到今天已历经十多年, 改革实践为我国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了重大贡献, 也为21世纪继续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我国优秀教材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 为落实教育部领导提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要求,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启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 并为此设立基金, 2002年度拿出1000万人民币以支持和推动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工作。一个出版社出重资立项, 支持高校教学改革, 推出“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实属创举, 是对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工作的重要贡献, 意义重大。

《大学》:您在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谈到:“开放是前提;改革是关键;质量是中心;理念是先导。”那么, 就高校教学改革而言, 改革的整体理念和方向是什么?

周远清会长:理念是先导, 这也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进程中大家的创造发明。20世纪90年代初, 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改革的进程中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讨论,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很多大学都纷纷向他们学习。2007年底在讨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时, 多位大学校长不约而同地提出, 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必须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现在, 高等教育界的教育观念思想大讨论仍在继续深入进行。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大讨论能获取新的思想观点、新的思维。大家都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观念、思想, 比如素质教育思想, 就有可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理念。我们为什么讲素质?过去提两个要素——知识、能力, 后来提出三要素——知识、能力、素质。

多年来, 我们开展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 大家都有了共识。南开大学开设了10门理工科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 如数学文化、环境伦理文化等, 这些课程讲得非常生动, 去学习的人很多, 国内外都有人邀请他们去讲。这说明文化素质教育还在深入。文化素质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教育不一样, 它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提高的是素质, 是一种稳定的品格, 不是给学生一点知识, 甚至也不是只培养学生一点能力。这算不算是中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坚持努力不断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因为本科教育是基础, 我们一直很重视。

篇9:质量部长岗位职责

特定关系的价值是如何创造的?这种关系价值如何影响购买者的购买行为?如何影响现有的购买者与供应商的关系?

为了解答以上问题,本文引入企业的商业关系职责结构,分析并阐述商业关系的价值,并对企业的商业关系职责、商业关系质量和买家购买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此外,本文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如果市场上出现了可代替性产品的供应商,影响到购买者与供应商的关系,那么对双方的业务关系质量有什么样的影响。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中国西北地区的239家制造企业。

调查结果表明,在商业关系质量的调节作用下,企业的商业关系职责对于购买者的表现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同时调查还发现,企业的商业关系职责对商业关系的质量产生很强的影响;相比之下,商业关系职责对于买家表现的影响较弱。而当市场上出现了可替代性产品的供应商,将削弱企业的商业关系职责对于业务关系质量的影响。

本文指出,管理者应该通过履行商业职责,开发并维持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市场上出现了可替代性产品的供应商竞争相比,企业能否履行商业职责更为重要。诚实地履行商业职责,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进行供应链管理,开展营销活动。

篇10:质量部长岗位职责

质量职责

1总经理质量职责

1.1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国家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法规政策,全面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对公司经营药品质量负领导责任。

1.2负责建立健全公司经营管理和质量管理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实现质量目标并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营药品。

1.3主持公司GSP认证工作,督促市场销售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按GSP要求进行生产、质量管理。

1.4负责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按既定模式管理公司。

1.5合理规划和组织协调市场销售管理和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及时组织解决经营中出现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储运技术问题。

1.6全面实施质量受权人制度,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其职责。1.7代表公司对外开展公关活动。1.8向董事会提名聘任公司中高层领导。

1.9负责向董事会提出公司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计划。1.10负责向董事会提出经营预算及费用预算,以及预算外的开支计划。1.11聘任或解聘应由董事长聘任或解聘以外的部门负责人及员工。

1.12监督和督促安全经营管理工作,确保公司及其员工及客人在公司内的安全,消除公司的安全隐患。

1.13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公司经营、质量情况并接受咨询。

1.14指导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好市场调查、用户访问和为用户服务工作,了解掌握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变化的信息,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1.15负责组织产品推介活动及签订经营协议。

1.16 保证公司运作的合法性,确保公司提供符合储运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药品。1.17负责处理董事会交给的其他工作事务。2公司质量负责人的职责

2.1在企业负责人监督和指导下,全面负责企业的质量保证工作。确保公司所经营的药品符合“GSP”要求。2.2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GSP”组织制定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保证经营活动在符合“GSP”要求下进行。2.3组织审核供货商质量体系。

2.4负责监督仓储管理部门严格执行管理规程,并对库存药品安全负责。2.5审核和批准有关质量确认或验证的方案和报告。

2.6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掌握企业所经营药品的质量情况,了解用户要求和意见。2.7负责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确保所有重大偏差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处理。

2.8负责用户投诉和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处理,确保所有与所经营药品质量有关的投诉都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2.9制定和监督完成对打包发运冷藏、冷冻药品的包装保温、保冷温度稳定性试验计划,准确提供稳定性试验的数据,确保公司所经营冷藏、冷冻药品在全国范围内发送途中温度能控制在所要求的条件下。

2.10定期组织各部门对公司进行全面GSP检查,确保完成自检计划,并将检查情况及时书面报告企业负责人。

2.11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的培训教育,确保质量工作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3 质量管理部部长的职责

3.1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本部门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

3.2负责组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修订工作,并负责指导、督促制度的执行。3.3负责指导、监督本企业各部门实施GSP的情况,协调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3.4负责检查质量管理、入库验收、在库保管养护、出库复核、运输配送等工作,指导和监督药品的采购、储存、销售、运输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3.5协助企业有关部门开展对员工的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教育与培训。

3.6负责对本部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坚持原则把好质量关。3.7负责检查首营品种和首营企业审核工作的执行情况。

3.8负责药品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准确、及时的向相关部门传递与反馈,并对收集的各种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3.9负责检查不合格药品的确认和处理工作,负责报损药品的审核、上报和销毁工作。3.10负责药品的质量查询、投诉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报告,并做好记录。3.11负责检查、考核本部门人员贯彻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情况和工作情况。3.12负责打包发运冷藏、冷冻药品包装保温、保冷温度稳定性的试验工作,统计稳定性试验数据,为冷藏、冷冻药品的发送在途保温、保冷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13负责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资料审核工作,建立本企业所经营药品的质量档案。3.14 收集本企业所售药品不良反应,认真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3.15配合综合管理部开展员工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工作。4 质量验收员的质量职责

4.1认真学习、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

4.2严格执行本公司制定的药品验收制度、程序与标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程序。4.3依据采购订货信息和供货单位发货清单,按照“GSP”规定对购进药品逐批次验收。4.4严格按照规定的抽样原则、验收方法、判断标准进行药品验收,并在规定的场所和时限内完成。药品验收结束后应在验收单上注明结论,并签字负责。4.5依据本企业的销售退货通知单,对销后退回的药品进行验收。

上一篇: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大纲下一篇:教师征文书香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