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管理发展

2024-04-17

it运维管理发展(精选6篇)

篇1:it运维管理发展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IT运维管理行业优劣势-------------1 第二篇:IT运维管理发展趋势----------------2 第三篇:IT运维管理可行性报告-------------3 第四篇:IT运维管理战略规划----------------4 第五篇:IT运维管理发展方向----------------5 第六篇:IT运维管理需求分析----------------6 第七篇:2014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7 第八篇:IT运维管理行业发展前景浅析----7 第九篇:IT运维管理呈现六大趋势----------8 趋势1:支撑数据大集中管理--------------------8 趋势2:虚拟化监控管理同等对待--------------9 趋势3:存储系统融入一体化监控--------------9 趋势4:主机监控更加细化-----------------------9 趋势5:BSM运维产品认可度攀升-----------10 趋势6:运维产品紧跟企业发展步伐---------10 第十篇:2014年中国十大IT运维管理公司排名----------------------10 2014年中国十大IT运维管理公司排名----11 1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11 2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11 3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 4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 5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11 6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 7上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1 8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1 9东华软件股份公司----------------------------11 10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11 第十一篇:2014年IT运维管理行业发展 11 第十二篇: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经营模式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12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经营模式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第一篇:IT运维管理行业优劣势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企业的核心业务都逐步地迁移到IT平台上来,对IT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IT需要管理,向IT管理要效率,保证IT的有序化发展成为企业的一种共识,在这个过程中,ITIL作为最近几年IT界风头最劲的流行语,已经越来越广泛1 地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被很多企业选择作为IT管理优化和改造的首选工具,ITIL成为IT管理的一种标准,但在中国企业采用ITIL的方法来管理IT的时候,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许多企业在落实ITIL流程化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管理的效率没有提高,宝贵的IT人力资源浪费惊人,许多管理岗位被淹没在大量的事件中,疲于应付,流程失去实质内容陷入空洞

所有这些都让企业感到失望和困惑,尽管ITIL拥有国外各大企业成功实践的“纯正血统”,但正如“南橘北枳”的道理一样,对他人成功的简单移植却并不一定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根据我以往对国外各大企业的调查表明,国内企业上马ITIL的不少,但真正能够有效利用并体现其价值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在中国会遇到“水土不服”?结合之前几篇文章的分析,我认为还是要从更深的层面去看待这个问题。

之前的文章中也说到过,国外企业的管理方法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所以像ITIL这样的理论落地,是在其基本功已经很扎实或者已经不会受到来自于这些层面的困扰基础上才达成的。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企业来说,很多都需要自己负责整个IT基础设施及应用的管理工作,依然遵循国外的方法来建设自己的IT运维管理平台,显然会事倍功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IT运维管理发展趋势

当下,云计算正从概念逐步走向落地,在各个行业都出现了成熟的应用,但云计算与虚拟化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加大了IT复杂度。如何简化IT运维管理,实现IT运维成本上的降低和效率上的提升,就成了一个所有企业IT部门面临的难题。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IT部门开始升级运维管理方式,从传统的IT运维向云运维过渡,在部署、实施、维护及业务应用响应能力上均大幅提升。

事实上,传统IT运维模式,如果不进行革新,就会拖后腿。之所以这么说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随着传统企业信息化的深入,企业越来越多的业务应用依赖于IT来驱动,这意味着IT需求变得越来越强,服务器等数量爆增,管理起来日益繁杂,特别是IT部门如何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二是,云计算、虚拟化时代的开启,在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面前,需要灵活自动地去管理虚拟的计算节点、存储和网络等资源,而且还是动态迁移的,不再是单

一、物理的设备,这种矛盾日益强烈,导致传统IT运维模式变成了瓶颈,不进行升级的话,结果会是死路一条。熟悉IT运维的人员很清楚,传统IT运维模式有三大弊端:

一是人员成本偏高,不同阶段的系统交叉在一起,IT环境日趋复杂,管理难度大,又多采用人工方式,跟不上业务需求。而Gartner的调查也发现,IT运维成本中,源自技术或产品(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成本只占20%,流程维护成本占40%,运维人员成本占40%。但纯人工又缺乏自动化工具的传统IT运维方式迫于IT复杂度提升,又不得不扩张增员,不改变的话就无解;二是由于自动化程度低,传统IT运维方式只有发生故障或影响业务连续性时才会被发现,并非是主动预警、修复,所以IT运维往往陷入”救火队员”的角色中,故障报警此起彼伏,恶性连锁反应持续发生,还会导致企业对IT运维的满意度大幅降低。而随着业务应用都跑在IT设备上,这种现象会酿成灾难;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篇:IT运维管理可行性报告

网格化管理设计。首先是网格单元划分。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网格单元,将网络通讯、运行值班、主机系统等涉及生产运维的每一方面作为基础网格,再逐层逐级细分每一个网格工作,最底层的网格为具体的每一项工作,是网格构成基本元素及生产运维的具体工作点和管理点,有相应的人来执行;其次是建立双维度。对于每一层网格从横线和纵线两个维度对每个节点进行检查、监督、协调、考核,节点横线为运维小组长,其职责是对节点工作进行管理,节点纵线为部门负责人,其职责是开展服务支持协调、考核管理,通过纵线和横线双维度交叉,形成检查点,明确每个网格点的责任人和监督人;最后是形成体系。通过生产运维工作的逐层细分、纵横交叉检查,形成立体式、无盲点、规范性的生产运行管理体系。

操作制度梳理修订。针对设计好的每一个网格节点,根据安全规范要求,修订生产运维操作制度。一是明确定义生产运维各维度工作范围、工作策略、参与角色及职责,细化管理维度中各环节流程;二是明确各维度执行后的监督、检查机制,如定期召开事件分析会及问题分析会,对发生的重点事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定期联合业务部门组织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测试和检查等;三是明确各维度间的关系,将“事件响应时间”、“问题解决率”等运维管理指标作为服务评价、员工绩效考核参考,提升各维度工作质量。日常运维平台构建。网格化管理可以对每一个网格实行全方位、扁平化、联动式的动态管理,运维平台作为基础设施是其中的关键。监控预警平台将各种监控资源有效整合,通过数据采集手段将各类监控数据汇集,并将告警、性能数据与相关配置数据关联,使监控数据得到有效整合,形成统一的事件中心,建立一体化监控体系。自动化作业调度平台实现重要信息系统清算和批处理操作自动处理,减少操作过程中人工干预。运维操作管理平台通过日常维护操作自动化部署、应急处置方案自动调用,实现运维操作自动化管理功能。建立可配置的自动巡检平台,定期对系统、应用环境等进行健康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报警、为容量管理、可用性管理的运维数据分析提供更准确、丰富的信息。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篇:IT运维管理战略规划

数据大集中后,随着商业银行生产运维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为了提高IT运维水平,各商业银行总行在生产运维上下足了功夫,标准化(基于ITIL、ISO2000国际标准)、表单化等IT运维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和实践。

但对于分支行来说,目前IT运维工作量已明显减少,国际标准要求较高,岗位、人员、资源等条件很难得到满足,可行性、操作性不强。与国际标准相比,网格化管理模式相对比较灵活,适用性强,目前已经应用到城市管理、人员管理等多个领域,提高了管理效率,可以很好运用到分支行的IT运维实践之中。

网格化管理指的是借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络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的资源,以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强调责任与协调的统一,通过资源协调与共享,提供高质量服务,核心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其优势在于:网格化管理建立了监管分离的两极管理体制,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成效得到了有效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了闭环控制;“细节决定成败”,网格化管理就是从细节做起,实现精细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监控。单元网格内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会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解决,第一时间被反馈,第一时间被检验。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篇:IT运维管理发展方向

在IT运维日常维护工作中,无线网质量的投诉比例越来越高。首先,由于设备数量不断增多(在有些高校中,AP的数量接近1万台),信号中断、设备故障、非法安装和接入等事件,超出了传统IT运维工具监控的范围。其次,面对信号强度、覆盖质量、分布密度、流量管理等工作,用户似乎退回了只能使用命令行检测的原始阶段。

为了满足以用户体验管理为中心的无线网改造目标,全新RIIL星光图实现了实时监控AP分布、用户分布以及用户体验分析的功能,为无线网络规划提供了基于用户密度的数据支撑。在这张图上,管理员可以直观迅速地找到故障AP进行修复、找到用户体验差的区域、掌握无线设备的流量情况,摆脱效率低下的命令行模式,从而减轻AP故障处理的性能优化的工作难度。同时新增了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POE交换机的状态管理,帮你快速定位无线网络故障。

在企业IT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当下,如何有效整合信息化资源为企业运营甚至战略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这是CIO和决策层非常关注的重点。但不同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IT运维模式往往呈现出不同种类的关系维度,包括总部运维和下级单位运维的关系,IT部门运维和业务部门运维的关系,甚至会存在自主运维和外包运维的关系。在大型企业,由于网络垂直层级较多、跨越地理位置较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用户很容易迷失在“海量数据”里找不到主线和头绪。

为此,RIIL推出全新分级管理功能。用户只需要在总部部署CMP集中管理平台,就可以完成下级平台数据对接,将下级告警、资源、指标、拓扑、报表数据统一展现,从而实现下级独立运维,总部集中管理。可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分支机构统一管理、政府纵向网管理、医疗基卫区卫网络管理、教育城域网管理等领域。

一直以来,IT运维管理工作的焦点都只是在技术层面,追求IT组件的稳定运行和性能质量,这将IT运维部门带入了“重技术质量,轻业务指标”的误区。实践证明,由于缺乏在业务层面实施的IT服务保障环节,很容易造成IT和业务部门的猜忌、服务和设备厂商的之间推诿。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篇:IT运维管理需求分析

在长期的IT建设历程中,鲁明公司形成了各种各样的IT系统,所支持的业务平台也越来越复杂。据介绍,鲁明公司在各地的油气站,其前端为监控、采集业务系统,后台为数据采集服务器等,对网络平台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都非常高,而生产指挥系统等关键业务更需要7×24小时保持健康的运行状态。

“面对越来越多的IT资源和高要求的运维服务质量,我们感到压力倍增。而要提高IT运维管理水平、降低运营的风险、保障公司业务高效运行,就必须要彻底改变现在人工手动的运维模式。” 鲁明公司IT部门主管领导谈到了改变。那么,之前手工运维场景下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第一、“救火式”的故障管理总是后知后觉。随着业务系统对网络的依赖日趋加深,看似轻微的网络故障很有可能威胁到整个公司的运作,而如果IT部门只是从报修电话中体现价值,总是做“事后诸葛亮”是很危险的。

第二、故障处理效率不高,人力成本攀升苦不堪言。首先,一线的IT运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故障通知,而被动让故障处理再陷泥潭,定位故障源头的难题让这种局面恶化。其次,设备和业务系统日常巡检依靠人力难以维持,工作量过大可能会造成巡检工作敷衍了事,还会留下运维“死角”。

第三、IT运维与业务脱离,无法用非技术化的数据向业务部门表述IT战略及IT资源的分配状况,业务部门也无法直观的看到系统健康状况。

既然这三个问题严重影响了IT运维的价值,鲁明公司决定彻底抛弃传统的手工运维管理模式,打造出一个主动出击的IT运维管理新格局。可这艰难的第一步又从哪里入手呢? SSM消除监控“死角”IT管理运筹帷幄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第七篇:2014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it运维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采用专业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对用户的软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与电信网络、应用系统及运维服务流程等进行的综合管理,其目的是保障系统与网络的可用性、安全性和业务持续性,尤其是保障企业关键业务it系统7×24小时的稳定可靠运行,提高其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it运维管理可以细分为面向计算机网络的it运维管理和面向电信网络的it运维管理,两者管理的对象不同,但其解决方案的整体框架是一致的,其主要功能是为信息系统与网络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下图从it运维管理的对象和专业方向两个角度对it运维管理领域进行了细分。

其中,业务服务管理(即bsm)相关产品与服务是面向计算机网络的it运维管理市场的代表性组成部分;电信运维支撑系统(即oss)相关产品与服务是面向电信网络的it运维管理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兼具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特色的各类电信数据业务的出现,以及电信运营商整合计算机网络管理电信网络管理的需求的提出,使得bsm和oss两类产品及服务呈现出相互融合的态势。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逐步走向融合,这一趋势将日益明显。

2009-2013年,中国bsm市场容量以19.4%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达到47.9亿元的市场规模。国内oss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广电、电力、公安等建有专用通信网络的行业以及电信设备制造商三大类。其中,电信设备制造商的oss市场需求主要集中于面向网络管理系统,且一般有电信设备制造商自主开发;建有专用通信网络的行业对oss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oss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国内电信运营商。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篇:IT运维管理行业发展前景浅析

随着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深入应用,银行业务经营活动对IT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对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已经成为银行经营与发展的生命线。传统的局部、粗放、碎片化的IT运维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IT运维管理必须向全局化、流程化模式转变,进而实现全方位的IT运维一体化管理。银行业在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下,相继实施了数据大集中工程,纷纷建立了集约化、集成化的大型数据中心,逐步形成了以全国数据中心为核心、省域数据中心为支撑、覆盖所有基层网点的IT运维新格局。

金融机构数据集中和资源整合使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复杂度和运维风险成倍叠加,IT运维如何应对数据大集中后运行规模庞大、管理层级繁多、技术应用复杂的新形势,如何加强信息系统维护和操作、基础设施设备运维、IT运行风险防控、应急处置和灾备建设、业务服务连续性、运维队伍建设等统筹管理,已成为银行高管和科技人员必须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从目前来看,只有建立符合金融机构IT特点的,与数据中心发展模式相配套、相适应的IT运维一体化管理体系,明确运维管理的各项内容,统一运维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范运维管理的具体流程,切实转变传统的分散式、粗放式的运维管理模式,才能充分满足数据大集中后多层级、全覆盖的运维管理需要,实现运维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

金融企业级的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涵盖生产和灾备总中心、省域分中心、县支行和营业网点四个层级所有运行单位的安全运行。在整个IT生产链条中,各个运行单位已经高度耦合成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管理疏漏、操作失误、运行中断等情况都会引发局部乃至全局性的服务停顿,甚至是业务瘫痪,影响金融企业的社会形象。

在传统的运维管理模式下,银行各生产运行单位信息科技发展水平不均衡,生产运行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缺位、不到位的现象不可避免,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九篇:IT运维管理呈现六大趋势

趋势1:支撑数据大集中管理

2013年,大数据成为IT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大数据正在从专注于个别项目向对企业战略信息架构的影响上转移,对数据量、种类、速度和复杂性的 处理正迫使许多传统方法需要发生改变。同时为企业内部和运维产品提供商带来前所未有的难题,大数据时代,随着企业IT架构的不断扩展,服务器、存储设备的 数量越来越多,网络也变得更加复杂,从而给运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分支机构众多的大型企业或垂直层级较多的政府单8 位,为了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和 数据时效性,运维工作显得十分艰巨。IT监控系统每分钟要进行上万个数据采集已非易事,而对采集上来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才是更难的挑战。如果数据未 经过处理,这就对运维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大数据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的2013年,在此背景下具备实时采集和海量分析能力的IT运维管理产品将会 成为数据分析应用的新增长点。

趋势2:虚拟化监控管理同等对待

在虚拟化诱人的高额回报面前,相对滞后的IT运维管理已经让众多CIO熬过了艰难的2012.在虚拟化后,IT运维部门需要对新增的虚拟网络、数据存储、虚拟机、ESX/ESXi主机数量、集群对象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而这种方式就是消除虚拟化主机“不可见”的特殊性,尤其是在支持边缘应用的虚拟机和支撑核心应用的物理服务器同时存在环境中,IT运维产品需要具备“同等对待”的能力。很多方法可以实现这种管理模式,比如,在虚拟交换机和虚拟机之 间仍然采用“实体连接”的方式进行管理,等等,这样才能消除虚拟化运维的死角,才能支撑传统数据中心全面升级换代至“云数据中心”。

趋势3:存储系统融入一体化监控

大数据、虚拟化对运维人员来说如临大敌,存储则是所有企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其稳定性、性能都是确保核心任务运行关键,存储系统发生事故、灾难往往给企业形象和业务连续性带来极大的威胁。

趋势4:主机监控更加细化

在Gartner发布的2013预测中,IT操作流程自动化成为了影响数据中心发展的技术之一,而实现IT管理流程自动化仍是IT管理人员降低IT操作成本和复杂性的一个关键目标。另外,在影响数据中心的技术中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将继续在企业IT运营基础设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些对主机系 统更加完备运维工具可以帮助IT运营的建立、维护、可视化和监视逻辑应用程序或者服务拓扑管理和跨系统的依赖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自动化的IT运维工具力争出错率趋近于零,可以有效减轻人工控制流程的负担,同时也对提高业务服务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主机层面的监控只有做到精细化,便可有效的预测、预防、隔离、诊断和解决发生的问题,掌握各种系统资源的利用情况。另外,IT运维产品的发展趋势决定了,要在企业复杂的异构网络环境和系统面前毫不畏惧,有这种实力才能实现业务系统所依托的网络平台资源、服务器资源、应用系统资源、信息服务资源等进行统一综合管理。趋势5:BSM运维产品认可度攀升

从IT运维管理在企业收益价值链的位置来看,以往的IT基础设施管理、IT设备维护和管理、IT服务流程管理等,只是对业务发挥着间接辅助作用。而唯有IT与业务融合的创新管理模型,才能对用户业务开展有直接价值,这也正是2012年众多企业用户对BSM理念进行了广泛讨论和最佳实践的原因。而在厂商层面,必须将产品与BSM理念耦合度做到最紧密,才能帮助那些缺少IT运维项目实施经验企业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我们从更多的用户层面上了解到,在2013年的起点处开始,许多CIO极其所带领的团队都希望利用BSM产品将业务清晰化、视图化,并在此基础之上才更好地执行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在企业中的兑现。

趋势6:运维产品紧跟企业发展步伐

IT运维管理的需求是随着企业规模与成长速度逐步调整形成的,从技术与管理两个维度来分析,企业IT运维管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IT基础设施管理阶段、综合业务管理阶段、全域集中管理阶段。而在实际运维中,企业则可以通过对着三阶段的了解,“对号入座”。

根据据IDC预测,2013年58%的新IT投资决策将由企业高管直接参与,而这个趋势在过去三年里上涨了80%.那么,企业高层在规划IT投资 时,为了避免“失控”,IT运维部门就需要向决策层提供这种准确的战略信息,因此,IT运维工具必须要能提供每个分支机构的IT运维状况,真正起到大海捞针的作用,在剔除非关键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决策支撑。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篇:2014年中国十大IT运维管理公司排名

目前,我国IT领域已经由以建设为主逐步过渡到建设和运维服务并重的新阶段。加强IT基础设施的运维服务,使IT系统能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已成为国家在信息化发展中重点关注的方向。我国把信息产业列为鼓励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连续颁布了鼓励扶持该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信息产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2011年12月,工信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确定了10项发展重点和8项重大工程,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

据IDC研究数据显示,2009-2011年,中国BSM解决方案市场保持了高速的发展;201110 年市场容量达到人民币43亿元,总体市场比2010年增长了33%,约为2008年的2倍;2012年,中国BSM解决方案市场容量约为59亿元。目前,国内BSM的主要应用领域为IT成熟度较高的电信、金融和政府等领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经营模式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十大IT运维管理公司排行榜如下:

2014年中国十大IT运维管理公司排名 1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3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6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上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8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9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10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篇:2014年IT运维管理行业发展

根据《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经营模式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分析,IT运维管理是1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采用专业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对用户的软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与电信网络、应用系统及运维服务流程等进行的综合管理,其目的是保障系统与网络的可用性、安全性和业务持续性,尤其是保障企业关键业务IT系统7×24小时的稳定可靠运行,提高其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报告最新发布

从全球范围来看,IT运维管理行业在近些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球已有超过2万多家在各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著名企业和多个政府机构成功实施了IT运维管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IT运维管理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将普遍加强内部控制并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IT运维管理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或机构采纳并实施,其市场规模将得到大幅拓展。

(最新分析报告查看《2015-2020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经营模式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第十二篇: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经营模式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摘要:报告主要分析了IT运维管理行业的背景及产业链;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市场环境;IT运维管理模式及创新;IT运维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IT运维管理行业经营模式及策略;IT运维外包服务市场现状及趋势......报告目录请查看《2015-2020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经营模式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随着IT运维管理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IT运维管理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IT运维管理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IT运维管理企业迅速崛起,12 逐渐成为IT运维管理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IT运维管理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IT运维管理行业的背景及产业链;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市场环境;IT运维管理模式及创新;IT运维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IT运维管理行业经营模式及策略;IT运维外包服务市场现状及趋势;电信、政府机构、金融、电力、互联网和中小企业对IT运维管理的需求状况;IT运维管理行业的领先企业经营情况;IT运维管理行业投资特征及建议;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几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IT运维管理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IT运维管理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IT运维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IT运维管理企业、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IT运维管理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IT运维管理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本报告将帮助IT运维管理企业、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IT运维管理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IT运维管理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地把握IT运维管理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IT运维管理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篇2:it运维管理发展

IT运维发展步伐

互联网从出现之时就注定是一场决定性的革命。在中国,仅仅十年时间,互联网已经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果,普及范围之广、技术更新之快、应用类型之多,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而这一强劲的趋势促使了中国广大行业信息化的建设,甚至不断深入。至今为止,中国信息化“飞奔”取得了让世界都惊讶的进步。政府、电信、金融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言而喻,当下,医疗、教育、交通、能源等行业也纷纷开始信息化进程;国有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开始较早,现在已经趋于完善,各个小企业也相继进行着信息化的步伐。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技术更新和互联网应用共同作用下的必然趋势,而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也为全国范围内各行各业信息化如火如荼的开展做了催化剂。

互联网催生了众多相关的应用,硬件或者软件,IT或者非IT。所以,在互联网应用不断增多和更新、信息化越来越火热的同时,IT运维领域也得到跳跃性的发展,逐步成“气候”,成为IT领域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

IT运维领域,格局起伏,此起彼落,几乎每两年就会呈现一个新的局面。IT运维概念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也是用户对于IT运维认同度和感知度提升的过程。研究国内IT运维领域的用户需求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不断成长的折线趋势图:从2000年最初的从无到有的企业网管软件需求以及单一的产品线,到2004年呈明显需求势头的网管市场,以至2005年起陆续进军网管软件市场的厂商增加、产品线拓展,于2007年逐步形成“IT运维”概念,到2009年IT运维厂商各显神通、差异化路线形成。运维十年的成长,是不断迸发的市场需求推动的结果。目前,运维厂商产品线已覆盖信息中心绝大部分的日常工作,包括:数据中心能耗监控(DCM)、IT服务管理(ITSM)、服务器性能监测管理(ECC)、智能设备管理(TR069)、网络设备监测管理(NNM)、用户上网行为管理(EIM)、桌面管理(DM)、虚拟局域网(VLAN)构建等。

综上所述,IT运维的发展同IT技术、政策以及用户的认知度有着极大的联系,同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和建设程度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而对于一个传统经济支撑的行业——烟草行业来说,IT运维是随着其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到达一定阶段后所必须的需求。

烟草行业IT运维需求

下面来看一看烟草行业中现代业务系统的运用。

在烟草行业,软件和服务的快速增长与行业内三大系统的实施密不可分。烟草行业重点推广烟草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这三大系统成为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基本和必要条件。

决策管理系统包括有客户关系管理(CRM)、财务管理、业务系统等系统。通过该系统,让决策者对目前的客户状况、企业财政状况、人员绩效进行整体把握。通过业务智能系统进行分析,为决策者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强大的支持,决策者参考最终的分析信息,为制定下一步的销售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让决策者了解到目前企业的运营机制的利弊,有利于进行经营体制的优化。构建了行业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为数字烟草奠定了基础。

针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各分支机构已经开始将公文传输系统从卫星网和拨号网络上移植到地面网上运行,开始建设内部网站,实施网上审批系统,并参照国家烟草局的标准,开发各机构内部的办公系统。构建了行业统一的数据交换与传输通道,实现国家局—省级—地市级的三级数据交换,为行业信息的上传、下达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技术手段。

电子商务系统是数字烟草发展纲要中强调的第三大重点系统。“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信息化支撑体系,是在现有的行业卷烟销售网建、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等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对新订单处理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进一步增强和拓展市场销售预测业务的功能。加强行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统一。在专卖管理体制下,推动行业电子商务向更高水平迈进,建立高效、协调、完整的行业现代流通电子商务运行体系,是行业工商交易方式改革的需要,是行业“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试点工作的需要。烟草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可概括为:两级平台,一个中心。两级平台,即工商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和商业与零售客户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支付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相结合;一个中心,即行业统一的工商协同中心,实现行业协同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内部资源计划相结合。

正是这三个软件的应用促使了烟草行业服务的不断增长。而这三个系统的稳定和正常的运行又和IT运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IT运维管理是对网络中的所有的硬件设备、应用程序、数据库等监控和管理。一个网络能否畅通,取决于各个设备的正常与否,服务器、网络设备、终端的正常是最关键的基础因素。网络和各基础设备的畅通和完善则直接决定了所有业务系统的正常与否。

底层数据监控融合决定着IT管理高度

当我们把IT运维比喻成企业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时候,理所应当的会想到那些数量庞大、功能各异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就是我们所提到的底层数据、基础架构。我们认为,管理基础的完善才能决定管理的高度和质量。只有将这个底层基础搭建完善,才能真正实现在此基础上流程化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的服务器硬件设备、不断变更的IT资产、不断完善的部门机制以及日趋复杂化的人员操作流程都需要全面细化的掌控。当我们把这些底层数据信息系统的整合完成后,对于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脉络就已经清晰可见了。

对于底层数据的监控,一般采用ECC(综合系统管理)、NNM(网络设备管理)和DM(桌面管理)等等。此类系统软件可以实现对业务运行的底层设备,例如服务器、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应用程序数据监测和策略管控,数据运行时的各种故障事件,都可以实现实时报警和及时处理,并可生成类型丰富的数据报表,为用户提供全面,细致的分析信息。

对硬件的管理和监控,只是IT运维的最初阶段。而IT运维的趋势却是IT与业务的不断融合。在企业IT管理的早期,更侧重于对网络、硬件等设备的管理。那时的IT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进行管理,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早期的这种IT管理是面向基础架构的管理阶段,主要的面向目标就是底层的基础网络设备。基础架构管理是对网络中的底层设备进行实时、统一的监控。当网络中出现了问题或者即将出现问题的时候,管理系统向网络管理者提出故障定位和报警,这样做无疑大大方便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但是,这种系统对于网络上运行的各种业务系统以及业务系统的用户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管理。这个时期的IT管理,可称之为网络运维管理阶段,这时候的IT管理人员称之为网络管理员,简称“网管”。这个阶段的IT运维管理产品可以称之为“网管软件”。

随着企业IT系统的日益成熟和复杂,企业的关注点已从单点管理到综合管理角度的转变,从关注单一网络到对业务系统的关注。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业务系统涉及环节逐渐增多,单一的网络运维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管理需求,需要落实如何保障业务系统的各个环节。在满足对IT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更需要保障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才可以保证IT投资的价值体现。同时,在国内IT 管理领域,伴随着用户IT规模的扩大、IT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原有的网络管理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用户需求。

从这样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IT运维的成长是按照不同时期的需求不断进步的,每个单点管理的细化、成熟化都是为了给更好的运维管理一体化铺设基石。与其仰望测量IT运维的深度和复杂程度,不如站在彼岸来整体打量这个不断扩充内容的庞大体系。这时,或许就会看到一个正在高速运转的“中枢神经系统”。

当我们发现对底层架构的管控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已经非常完善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为了更好的研究制定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如何将这些看似各不相关,但又与企业信息化管理紧密相连的各层面监控产品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ITSM发展呈发展趋势

近年来,竭力倡导的绿色数据中心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引入了新的话题。以往的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只是从物理设备、硬件方面进行优化,使用好的电源供应设备。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处理量的激增,单纯的加大硬件方面的投入力度,势必给企业带来负担,增加运营成本,那不免有些本末倒臵的嫌疑,企业也无力坚持绿色数据中心的持续和有效。

建立强大的底层管控系统,在应对上层业务流程的管理时,就可以得心应手,一步步搭建ITSM的核心运转中枢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已经搭建完备,并具有多元化的软硬件拓展,那么神经中枢就已经依稀可见了。随着企业IT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的发展,企业IT和业务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企业管理的需求开始从日常的运营监控、统计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ITSM流程化管理扩展。借助于支持、维护过程(流程)与基础设施管理的结合,有效地实施ITIL最佳实践,将管理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最终使IT管理能够更好地支持、服务于业务,并实现智能化业务服务管理。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ITSM的发展轨迹。在本世纪初,ITSM=软件,IT服务管理可以理解成为是一套软件,形同于网管软件,厂商提供的是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咨询和培训不被看重。近阶段五六年的发展,ITSM=软件+流程,此时用户逐步认识到,必须要有流程,而且要符合不同实际需求的流程,才能真正运转IT服务管理。因此,除软件外、培训、咨询、实施方案等开始被广泛认同。接下来的发展思路应当是ITSM=软件+流程+人员,ITSM要从“供方市场导向”转向“需方市场导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定制。任何涉及到IT服务管理与业务的运维产品都应该秉承这个理念,以业务价值为核心,既为IT管理提出了业务目标,又和以往的管理方法一脉相承。

IT运维节能减排之路

节能减排已经不是工业领域的独有任务,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乃至人们的生活。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没有达成实质性的协议,但是这次被称为最后一次拯救人类的会议还是将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推向一个更多关注视点的高度。2010年,低碳经济会成为主流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社会都在低碳下前行之时,绿色IT也以破竹之势发展。在经济形势和发展模式的带领下,IT界也正在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行,为未来地球和人类的生存积累现有的努力。2009年,国外一些IT巨头已经慢慢开始IT绿色节能减排的计划,并且做了相应的行动。互联网巨头谷歌投入千万进行可再生资源的研究;软件巨头微软则不断减低电力的消耗;IBM大力推动之恩那个电网的建设;世界领先的信息管理软件开发商Oracle也参与到推广智能电话的活动中。而戴尔也曾经表示,“绿色信息技术”将是全球实现和保持繁荣的低碳经济的最强大的手段之一。全球最大的芯片提供商英特尔,则在处理器平台技术和产品上形成了高性能、低能耗的发展线路。

而在国内,自温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后,国内各个行业都积极响应,作为新兴技术产业的IT界更是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以达到不仅使自家企业,更是广大社会各产业都能够进行节能减排的目的。以在国内IT运维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游龙科技为例,在2009年已经推出SiteView DCM(数据中心管理平台),通过英特尔的节能技术和游龙科技的监控技术的结合,达到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节能减排。这个举动开启了国内IT运维领域“绿色”行动之门,给业内的相关节能技术的发展予以很大的鼓舞。

在低碳经济的大趋势背景下,IT运维走向节能减排的道路已是必然。而目前在IT运维领域,“绿色”IT概念刚刚形成,游龙科技便推出“绿色”网管产品打开了绿色网管的大门。

篇3:it运维管理发展

IT运维指的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 IT部门人员要采取相应的管理维护方法, 对设施的运行物理环境、软硬件环境以及其他业务系统等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 因此, 也叫做IT运维管理。

我国的移动通讯在2000年左右开始快速发展, 在率先建成两级网关系系统的基础上, 实行资源管理、流程优化、数据集中管理以及完善网络服务等措施, 建成高度集约化的现代化运维管理体系。随后我国的通讯行业不断推陈出新, 网络业务量与用户量越来越大, 在此形势下, 网络运维工作要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移动通讯的网络运维应用进行分析。

近年来, 我国的通讯业网络运维, 开始在高度集中运维、客户感知等方面不断创新, 但整体来看, 当前的移动运维虽然一直都很重视网络运维, 但在某些方面, 移动网络运维的内容不能很好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市场变化、用户需求等, 导致很难突破现有的运维模式, 获得更好的市场利益与用户体验。因此, 移动通讯行业需要转变网络运维的定位, 将网络视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进行经营, 在保障网络质量、安全的基础上, 提高运维效率和服务水平, 最重要的是提高网络运维的效益。

2 当前移动网络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分析当前移动网络运维现状, 发现当前依然存在网络运维缺乏流程化管理、运维集中化管理不完善、信息化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移动网络运维缺乏流程化管理

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流程化管理, 只有标准的流程化管理方法, 才能使移动网络的运维管理工作保持统一的高质量。由于移动运营过程中, 使用的大设备及运维人员较多, 这就导致影响移动运维工作的因素复杂多样。如有些地区只考核运维人员的绩效, 导致维护工作因人而异, 网络质量参次不齐。由于忽略了对关键业务工作的流程化管理, 导致在运维管理中不能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测量和考核, 也无法对整体通信网络运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行统一过程控制。

2.2 通讯网络运维的集中化管理程度不足

为了打破以往网络运维体制以及网管系统功能的限制, 当前大部分地区的通讯网络运维普遍采用集中管理、分散维护的结构。分析全省通讯网络的运行情况发现, 虽然目前各地市都设立了各自的通讯网络管理中心, 对通讯网络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但依然存在各通讯网络运维中心之间网络维护流程并不完全一致, 各市、县专业维护职责界面不统一等现象, 整体上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在专业性维护方面, 由于各市县人员构成不同, 人员配备存在差异, 能力差异较大, 尤其综合维护的能力有待加强。

2.3 通讯网络运维的信息化管理效率较低

在现代化信息管理中, 通讯网络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极其重要的数据信息管理基础, 只有在数据库有记录的通讯网络设备, 才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管理。通讯网络资源数据信息标准化、集中化、统一化, 才能在通讯网络运行维护过程中使得资源利用更合理、有效, 减少浪费,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然而就目前来看, 许多地区的运营公司通讯网络资源信息的集中化管理程度还比较低, 即使做到了部分网络资源如交换网、无线网、传输网资源的统一管理, 但由于部分设备商使用的通讯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及软件平台有差异, 缺乏较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另外, 部分信息的缺失, 导致网络运行数据不准确或不完整, 无法借助此平台完成对通讯网络运行维护状态的充分监控, 通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形同虚设。在当前的通讯网络资源信息系统中, 还存在部分信息数据缺失、无法记录等情况, 造成整体信息不完整。加上各通讯网络维护团队使用的信息系统并不一致, 导致与总公司的通讯网络资源系统信息脱节, 无法做到全网有效的网络资源调度。不准确的网络资源信息, 又会在处理网络故障时误导工作人员, 极大影响了工作的进展, 使得故障处理耗时较长、效率低下。

3 优化移动通讯网络运维的建议

通讯网络运维管理服务是一个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通过一系列互为关联、逐层细化的流程, 为端到端的高效运维管理与控制提供了规范和指南。

3.1 建立网络运维管理中心进行集中化管理和调度

在网络的运行维护转型中, 需要进行组织的集中化, 建立服务共享中心及控制中心。

(1) 集中地理上分散的团队, 实现远程化管理。如今网络的发展已使很多业务都可以远程进行, 突破了地理的限制, 因此, 大力开展集中化管理势在必行。使工具的部署更有效率, 充分利用工具的优越性和好处, 减少地理位置的影响, 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

(2) 各地区要保持统一标准的服务水平, 不能因为地区性的人员能力差异等因素, 影响通讯网络运行维护的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引进及实施部署, 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各地应保持统一的流程和工作规范, 以规范的流程来保证服务质量。

(3) 通过集中化管理灵活调配资源并提髙资源的利用率, 统筹考虑, 减少重复资源, 同时也缓和各地区或局部区域发生问题时资源紧张的问题, 平衡了网络空闲时间的资源闲置。集中化管理也使知识的分享及获取更加容易, 在需要丰富经验的网络运维工作中, 集中化模式离效的知识分享, 可以有效降低网络运维的风险。

3.2 形成流程化管理的制度

有效的流程化管理制度可以在有限资源内, 保证高标准的网络运维服务交付质量, 并有效降低运营商的运维成本。流程化是保证网络运维服务标准的重要方法, 对各区域的不同通讯网络, 要减少人为因素对服务结果的影响, 必需实行统一的标准化流程, 使之不受个人情况左右。通讯网络的服务质量不受个体影响, 而是通过流程及其关键过程性能参数、指标来控制和改进。形成用数据说话的标准规范, 对过程指标及过程参数进行控制及分析, 进行准确有效的把控, 实时有效地来控制执行情况。

3.3 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1)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 只有充分进行信息化管理, 才能将服务做得更加完善到位。尤其是网络维护工作, 更需要将原来的被动维护转变为预防性的主动维护。减少网络故障及再发生的情况, 提升网络可用性。

(2) 进行数据管理, 对通讯网络运行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及时控制潜在风险。另外, 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保持持续创新和改进提升, 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3) 目前我国现有的通讯网络运维, 可以将一些基础设施 (如管道、基站、线路等) 简单重复的劳动密集型维护工作进行外包, 核心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选择优秀的内部运维队伍负责, 以保证通讯网络运行的总体质量与安全。

4 结语

运营商可以通过对机构人员、工具系统和流程这三个关键环节进行管理, 将管理理念分解到流程, 再将流程固化在系统。通过系统指挥人员按要求行事, 对人员进行集中化机构的统一管理, 来确保运维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摘要: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环境下, 移动通讯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运营商必需改变传统思维, 改变运营维护模式, 提高移动通讯网络运维的效率和质量, 才能在当前时代获得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IT运维,管理,移动运维

参考文献

[1]鲁春丛.通信运维管理发展趋势[J].中兴通讯技术, 2010 (2) .

[2]孙长青.铜陵市地方税务局税务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探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0.

篇4:IT运维:在“云”变革中发展

有调查显示,企业IT架构在向云环境转型的过程中,普遍较为担心的问题分别为数据的安全迁移、IT系统架构设计和部署云之后的IT运维管理。而在部署云之后,由于IT设备的高度集中,尤其是在中大型企业及数据中心之中,传统的IT运维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难发挥其作用,IT运维管理已然成为横亘在云计算道路上的一大难题,因此,企业迫切需要一种集中监控,并且易于使用和管理的IT运维解决方案。

提升效率 风险可控

在传统IT运维中,系统资源相对松散,对各业务平台的维护是垂直、分散的,这不仅导致成本大幅提升,也使部分资源由于物理限制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山推作为一家生产混凝土路面机械组机和关键类部件的大型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就遭遇了类似的问题。首先是IT重复投资,由于子公司之间的运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企业内部重复建设问题严重,造成成本剧增,并伴随信息安全风险的增加;其次就是如何保证研发数据的安全。”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支持部副部长许娟分析道。

随着云计算越来越深入地进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遭遇到了和山推一样的难题。也正是在这样的需求驱动下,IT运维必须要根据新的运维环境发展出新的运维体系,即建立全生命周期的云计算平台管理体系,这将能够极大提升对云服务交付与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同时,该运维管理体系应建立云计算平台服务标准化管理服务基线、规范及运维管理流程,精细化控制运维管理过程,有效规避运维风险。在云时代,IT 运维企业需要慎重考虑如何实现与云计算的无缝对接。

云架构下的IT运维服务将全面达成对硬件、软件、网络和存储等IT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监控,实现自动的系统接入和维护,客观上减少了对维护人员的需求,且降低了IT运维成本,释放了被占用的企业资源。从长远来看,可以给企业整体带来运维管理制度的改革,IT服务管理的价值就会随着企业IT规模的发展而日益体现出来。

“为了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山推投入建设了山推云,但我们认为信息化是三分建设七分运维,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跨组织的三级运维体系,由各个关键业务部门组成一级运维团队,信息化部门作为二级运维团队,外部聘请的专家作为三级运维团队。最终用户提出的需求由一级运维团队进行处理,如果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再向上传递。”许娟表示,“此外,为了确保30多个信息系统的健康运行,我们针对每个系统建立了健康指标库,通过抓取系统自身的数据,分析得出目前系统的健康状况,这其中既包括系统本身的故障率,还包括关键业务部门在系统应用方面的情况,借助这个健康指数以实现对问题与风险的实时把控。”

智能管理 角色转换

据Gartner预计,中国企业IT市场支出将从2012年的1.17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7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高于全球同期3%的增长率。目前,中国CIO们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IT组织建设和发展、IT帮助企业业务流程改进、IT在企业转型中的作用、IT成本控制,以及其对企业的价值。基于上述分析,预计2013年国内IT运维市场规模增长将在10%~15%之间。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上涌现出品类众多的云服务产品,然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基于云计算的基础架构平台应该怎样去搭建。对此,戴尔大中国区融合解决方案架构师陈治文认为,标准化、规范化的IT管理,首先要求运维人员实现创新的角色转变,其次要求对设备、资源、应用、采购、流程等进行集成、整合,以完善云环境下的基础架构平台,提高运维能力。

“对企业而言,关键问题不在于云的大小以及其中的某个服务,而是能否把云有效地调动起来,并且对它进行有效监控,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北京蓝汛新媒体事业部高级总监高沁民表示。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基础架构的高度融合以及云平台的智能管理呢?首先,对企业而言要引入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池化”,这点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做到;其次是覆盖全部IT设备,即将所有设备统一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除了传统的将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存储等设备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之外,在云计算时代还需要将虚拟化资源放在一起综合考虑;第三,该平台能够实时监控管理对象,使IT人员的管理触角可同时延伸至所有设备;第四,能够预警,即通过阈值的正确设定,确定预警门槛,既能够“防患于未然”,又不会“虚惊一场”;最后,能够自动数据分析,具有报表的自动生成功能,使管理运维工作及时、真实地反映出来。

精彩观点: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支持部副部长许娟:我们认为信息化是三分建设七分运维,为此山推建立了一个跨组织的三级运维体系。为了确保30多个信息系统的健康运行,我们针对每个系统建立了健康指标库,通过抓取数据,可分析得出目前系统的健康状况。

北京蓝汛新媒体事业部高级总监高沁民:对企业而言,关键问题不在于云的大小以及其中的某个服务,而是能否把云有效地调动起来,并且对它进行有效监控,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

戴尔大中国区融合解决方案架构师陈治文:标准化、规范化的IT管理,首先要求运维人员实现创新的角色转变;其次要求对设备、资源、应用、采购、流程等进行集成、整合,以完善云环境下的基础架构平台,提高运维能力。

北京快网科技有限公司CDN架构师吴兴利:免费是互联网的基因,我们建立了很多开源项目,同时,平台上所有服务均为免费,借助这些服务,我们希望帮助企业大幅提升运营的稳定性,并且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

腾讯企业邮箱产品总监王晓兵:用户体验对我们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关注点,基于对企业用户需求的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平台化、云端化将是未来产品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给企业用户带来更佳的用户体验。

篇5:IT运维管理六大趋势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IT网络,Gartner发布的2013年对众多公司和组织机构具有战略意义的十大技术与趋势,关于IT运维管理包括以下六大趋势:

趋势1:支撑数据大集中管理

2013年,大数据成为IT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大数据正在从专注于个别项目向对企业战略信息架构的影响上转移,对数据量、种类、速度和复杂性的处理正迫使许多传统方法需要发生改变。同时为企业内部和运维产品提供商带来前所未有的难题,大数据时代,随着企业IT架构的不断扩展,服务器、存储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网络也变得更加复杂,从而给运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分支机构众多的大型企业或垂直层级较多的政府单位,为了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数据时效性,运维工作显得十分艰巨。IT监控系统每分钟要进行上万个数据采集已非易事,而对采集上来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才是更难的挑战。如果数据未经过处理,这就对运维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大数据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的2013年,在此背景下具备实时采集和海量分析能力的IT运维管理产品将会成为数据分析应用的新增长点。

趋势2:虚拟化监控管理同等对待

在虚拟化诱人的高额回报面前,相对滞后的IT运维管理已经让众多CIO熬过了艰难的2012.在虚拟化后,IT运维部门需要对新增的虚拟网络、数据存储、虚拟机、ESX/ESXi主机数量、集群对象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而这种方式就是消除虚拟化主机“不可见”的特殊性,尤其是在支持边缘应用的虚拟机和支撑核心应用的物理服务器同时存在环境中,IT运维产品需要具备“同等对待”的能力。很多方法可以实现这种管理模式,比如,在虚拟交换机和虚拟机之间仍然采用“实体连接”的方式进行管理,等等,这样才能消除虚拟化运维的死角,才能支撑传统数据中心全面升级换代至“云数据中心”。

趋势3:存储系统融入一体化监控

大数据、虚拟化对运维人员来说如临大敌,存储则是所有企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其稳定性、性能都是确保核心任务运行关键,存储系统发生事故、灾难往往给企业形象和业务连续性带来极大的威胁。

趋势4:主机监控更加细化

在Gartner发布的2013预测中,IT操作流程自动化成为了影响数据中心发展的技术之一,而实现IT管理流程自动化仍是IT管理人员降低IT操作成本和复杂性的一个关键目标。另外,在影响数据中心的技术中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将继续在企业IT运营基础设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些对主机系统更加完备运维工具可以帮助IT运营的建立、维护、可视化和监视逻辑应用程序或者服务拓扑管理和跨系统的依赖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自动化的IT运维工具力争出错率趋近于零,可以有效减轻人工控制流程的负担,同时也对提高业务服务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主机层面的监控只有做到精细化,便可有效的预测、预防、隔离、诊断和解决发生的问题,掌握各种系统资源的利用情况。另外,IT运维产品的发展趋势决定了,要在企业复杂的异构网络环境和系统面前毫不畏惧,有这种实力才能实现业务系统所依托的网络平台资源、服务器资源、应用系统资源、信息服务资源等进行统一综合管理。

趋势5:BSM运维产品认可度攀升

从IT运维管理在企业收益价值链的位置来看,以往的IT基础设施管理、IT设备维护和管理、IT服务流程管理等,只是对业务发挥着间接辅助作用。而唯有IT与业务融合的创新管理模型,才能对用户业务开展有直接价值,这也正是2012年众多企业用户对BSM理念进行了广泛讨论和最佳实践的原因。而在厂商层面,必须将产品与BSM理念耦合度做到最紧密,才能帮助那些缺少IT运维项目实施经验企业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我们从更多的用户层面上了解到,在2013年的起点处开始,许多CIO极其所带领的团队都希望利用BSM产品将业务清晰化、视图化,并在此基础之上才更好地执行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在企业中的兑现。

趋势6:运维产品紧跟企业发展步伐

IT运维管理的需求是随着企业规模与成长速度逐步调整形成的,从技术与管理两个维度来分析,企业IT运维管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IT基础设施管理阶段、综合业务管理阶段、全域集中管理阶段。而在实际运维中,企业则可以通过对着三阶段的了解,“对号入座”。

篇6:IT运维管理工作总结

至20XX年10月底,XX有限公司在xx公司的运维又届满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为期一年的运维工作当中,xxxx的业务飞速发展,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知识有了显著的提升。我们的队伍在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上也有了本质的提高。

一、细致缜密的完成计划中的日常运维工作:严把质量;服务至上;严格要求;技术领先。

1.承接运维工作初始信息技术部的各位领导就对我们的运维工作给予厚望,并提出了认真完善服务水平的方针。我们在服务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一要求,以对保障xxxx的发展,对用户负责的精神,把“严把质量,服务至上”的原则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本运维期过程中的客户满意度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多次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2.对于在工作中信息技术部提出的新要求、新方案,我们及时相应配合,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对于提出的要求科学性的分析研究,及时提出完整周密的解决方案,并拟请用户试行或测试后实施。有力的保障了运维工作的及时有效性。

对于提高服务业务技术水平上,按照信息技术部的统一规划,按时完成一系列的既定培训计划。按照“技术领先”的原则,通过技术上的培训提高了业务水平和解决故障的效率;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机制和培训,健全了xxxx信息外包人员安全机制;通过保密制度的培训使运维人员能够树立自觉维护xxxx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客户服务意识的培训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二、吸收先进经验,保质保量的完成运维的各项任务:运维期内主机、服务器、网络和桌面均没有发生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对于一些潜在的威胁也都在得到信息技术部门的批示下,审慎周密的完成了整改工作。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劳动效率和运维工作质量:

1.运用先进的运维工具提高劳动效率。通过监控软件随时保持信息的及时性、可控性,一旦发生问题可以迅速定位和修复。

2.经过信息技术部指导,我们在运维工作中大量了采用WEB2.0技术。使我们在高效完成运维工作的情况下,为xxxx节约了大量的费用投入。

3.在工作的过程中注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学习和收集,对于有利于运维工作的成功方案及时整理并提交信息技术部。经过5年来的维护工作存储了大量的知识库信息。

三、适应任务需要,及时解决运维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1.在运维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及时与信息技术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对应处理。在节假日安排主要人员进行值班和备勤,保障24小时均能及时相应。

2.在运维工作过程中,积极协助新增设备的各项实施工作,获得了信息技术部的肯定;在到货、验收、集成方案和安装调试过程中提供全程保障;对于数据的迁移、备份,各人按照自己的职责,在制定详尽的计划后、经过信息技术部的批准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3.在配合一些公司的重大活动、事件时,为应对信息技术部人员不足的情况。我们一方面做好运维工作的情况下,另一方面派出部分或全部人员协助信息技术部的各项工作,以弥补其人力不足的状况;

4.对于机房的升级改造过程中积极配合,全程派员监理施工过程,及时出具各种施工方案和设计资料。施工完成后及时完善各类图表的变更、标识。

5.配合行政部门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对于资产管理系统派出专门人员参与学习,并对备份、升级方案及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办公室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倡议积极响应,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能源和材料的浪费;多次配合办公室进行资产统计、巡检、登记工作。

四、认真完成运维工作中的汇报、总结和知识积累工作:

1.《知识库》通过连续2年的整理已经形成了成体系的完整运维知识全集,方便了各类人员通过权限管理可以随时查找所需的运维信息,为提高运维工作效率提供了基础保障。

2.日常报告:共提交《运维日报》309份、《运维周报》52份、《机房温度周报》52份、《运维月报》12份、《运维半年报》一份、《运维年报》一份、《桌面工作记录单》1914份、《磁带存取记录表》12份。

3.工作报告:《变更报告》70份、《故障报告》5份、《数据安全保密措施报告》、《节日值班表》2份、《加班表》1份。另:《磁盘空间使用报告》等不定期报告;

4.图表:《电路电源拓扑图》、《机房及机架布局图》、《网络拓扑图》、《san环境拓扑图》、《电话配线架对应图》、《ip及工位、电话统计图》、《外包人员信息系统登记表》等。

5.其他报告:《外包人员信息安全管理建议》、《文件服务器使用管理建议》等。

通过以上的工作和措施,我公司顺利的完成了本期xxxx的运维工作任务,从根本上满足了设备运维的各项要求。任务的圆满完成,有赖于信息技术部正确的领导和大力协助;仰仗于xxxx健康发展的大好形势;得益于双方长期形成的信任与默契。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此向各位领导申请续约新的一年的运维合约。并且,在新的维护其中间维持上一年的全部合同条款,维持原来的运维价格不变。在新的运维期内,我们将保持冷静的头脑,继续发扬自身优势,多方弥补存在的不足,提高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在信息部的指导下,与各部门的同仁团结协作,大力配合,携手共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运维任务。希望在新的运维期内能够更好的配合信息技术部的工作完成xxxx的各项要求和任务。

望各位领导批准。

it运维管理工作总结二

本月工作中,运维服务正常,所有电脑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服务质量,提高各科室人员对本月IT运维的满意度。对工作负起责任,任劳任怨,遵纪守法,服从管理,体现自我价值,为***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下是6月所有故障进行总结分析和情况描述。

1、IT运维服务共49次

本月IT运维服务工作中,统计数据如下:

办公系统故障:6次,出勤:2次,打印机/复印机:9次,电脑故障:9次,中普数据:8次,其他故障:15次。

2、维修及耗材情况

(以上不含复印机耗材及易耗品)

5月份添加打印耗材6次总费用为:2660元 5月硬件维修2次总费用为:3130元 6月份添加打印耗材1次总费用为180元

3、IT运维服务描述和说明

一、盘点电脑资产,合理分配电脑资源

结合5月份所做的电脑资产盘点中,将年限已到期电脑进行帐上报废。由于6月份是重新续约,需对单位所有电脑设备进行清点,并分类设备哪些处于保修期内,或保修期外。共清点电脑主机:125台,显示器:141台,笔记本电脑:61台,打印机:55台。其中保修期内设备共有:142台,保修期外设备共有:252台。在4月份,本单位进新采购电脑30套(清华同方),打印机5台(OKI820B黑白)。为保证各科室日常办公和******需要,对******科室增加新打印机5台,目前使用状态良好。清点在本年报废年限已到的电脑共有38台,后期将在不影响用户使用的情况下进行更换。

二、******安防设备增加

在接到此任务前,幸好之前有过一些监控工程相关的技术知识。为增加监控需要实地考察当前安防系统设备情况以及线路走线管道。具体难度在于布线方面,其他技术方面基本解决,在这方面没什么太大技术含量只要稍微接触下基本都懂。天花板离地面较高,并且天花维护通道夹窄实施难度较大,由其工程部去完成。在技术方面,了解到摄像头的清晰度由线数决定,共购买了3个600线的摄像头,这是目前主流使用的。为了减轻布线工程人员负担,采用了集中供电器,就是所有摄像头都在同一个供电器上面供电12V。也就是在布线时不需要再另外从其他地方拉电线接插座。因为所有楼层的供电都是用集中供电的方面,供电器在楼层的某一处。决定录像质量的不是摄像头,而是录像机。录像机有几种录像模式。分别:cif、2cif、dcif、D1,也有更高。目前******安防设备有四台,录像质量全部为CIF,分辨率为352*288,保存天数约为48天,其中一台约为18天。

三、复印机、打印机耗材维修

6月份打印机耗材加粉量1台,复印机更换碳粉共有5次。打印机:整体性能稳定,整月来故障基本为零。复印机方面:负责保养公司每两星期上门进行保养,对复印机零件部位进行清理,其中检查一科,审理科复印机需要更换零件。检查一科由于鼓芯老化复印效果出现印痕,影响打印效果必须更换,总费用为840元,目前打印效果良好。审理科复印机损坏两个部件,经保养公司鉴定均为人为损坏,可能在取出卡纸的时候关侧板用力过猛,导致热敏鼓挂勾和双面导板断裂必须更换。此部件需要厂家定购,经两个星期后重新装上使用,总费用为:2290元。后续将定期查看是复印机状态,以确保发挥其最大性能。

四、出勤

出勤这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每次接到出勤任务前的一天我都会检查一次所有工具是否正常。一次在石井的出勤中,企业是一间电子商务企业,企业员工应该有100多人,在财务部门里有多套系统管理软件运作,就像工厂的整条生产线。售前,售后,发货,退货管理等。在系统里查询到数据有500万条以上,单导出一个数据表花费30多分钟,如此大数据量背后支持的服务器也不简单,在机房里有7台服务器,其中4台为linux系统。在这里才发现自已的知识不足,对linux系统接触甚少,对于一些命令早已忘记,而且那时已经是下班时期,管理员也没在场,最后搞到8点才完工。这次工作虽然辛苦,但收益良多,增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发现自已的不足并在以后会不断努力学习,除了提高自已的技术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人员沟通。

it运维管理工作总结三

时间飞逝,一晃而过,弹指之间2011年已过半,作为公司的一名计算机软件管理员,在公司领导及各部门各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为了今后更好地工作,完善不足,特此将我半年的工作情况做一个总结:

一、工作总结:

工作内容: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根据公司需求,负责公司网络应用系统,公司网站的开发,公司网络应用系统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和维护工作,公司网络应用系统用户帐号及权限的管理。(二)、负责公司网络和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工作;公司计算机上软件的安装、调试及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公司网络资源的权限分配;对公司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服务。

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成公司网站的前期资料收集准备工作,制定出建站操作流程,此项目根据公司需求可随时启动,并短时间能够完成建站工作。

(二)、完成公司资产管理系统的用户需求收集整理工作,并与多家软件公司多次沟通,最终根据需求选定在集团公司的用友财务平台上增加资产管理模块,达到资产管理与财务的时时同步。现项目因需集团财务平台的升级到新版本后才能增加我们所需的模块而暂时搁置,等集团平台升级后可再启动。

(三)、完成公司OA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调整OA论坛板块,增加公司新闻、意见建议、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等板块并及时更新其内容,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新闻动态,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完成对OA系统帐号的管理工作,赋予每个帐号相对应的使用权限,对新入职、离职员工帐号做到及时添加和删除,对各地托管资产管理员帐号按地区分别分组。

(四)、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响应了各部门的电脑软件、硬件、邮件、网络、打印机的维护。公司目前有近80多台电脑,由于机器较多且大多数为省店临近报废的旧机器,日常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常见,主要的电脑故障有:硬件故障,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等,很多机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另外有一些属网络故障,线路问题等。做到了尽可能的降低设备使用故障率,在其出现故障的时候,并做到了能在当地解决就当地解决,不能当地解决的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了解决,保证了公司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五)、对公司每台电脑安装防病毒软件,避免了病毒在公司局域网内自我复制相互传播,占用局域网的网络资源,甚至使得系统崩溃,丢失硬盘的重要资料等各种危害,并及时的对软件进行升级,定期的清除隔离病毒的文件夹,定期的对每台计算机系统补丁软件补丁进行更新,防止了病毒和黑客通过系统漏洞进行的破坏和攻击。

(六)、对院内租赁产业重新布上网线,给租赁户提供网络服务并提供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支持服务,给资产部租赁业务提供支持。

(七)、协助安全主管整理打印安全回执表并分地区上传到OA系统的公共文件夹,供相关部门和领导随时调阅。

(八)参与 office 2007软件使用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查找不足 反思改进

半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从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但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1、自己的思路还很窄对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认识的不够全面,自己对新技术掌握速度还不够快。

2、有时候在一些突发故障比较集中时,没有分清轻重缓急,科学的去安排时间,导致少数问题处理不及时。

3、公司网络IP设置没有做系统规划,导致有时候有IP冲突而导致网络中断的情况发生。

三、提高认识 持续进步

总结了过去,方能找到不足!对于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在总结上半年工作的同时,针对自己不足之处,我也做出了初步设想:

1、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装网络流量检测软件,对局域网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网络故障和排错,使网络快速高效的运行。

2、在继续完善公司网络的同时,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把工作做到更好。

3、等省店全部搬离我们接管机房后,对公司所有电脑设备进行统一计算机名称,分单位部门给予不同的IP段并对硬件情况、IP地址详细登记造表方便管理。

4、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上一篇:拜伦的诗下一篇:护理专业本科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