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2024-04-13

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通用13篇)

篇1: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参 评 登 记 表(此表可复印)

(对农电视节目类)

作品名称

申报单位

(加盖公章)

申报日期年月日

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办公室印制

说明

一、本表是艺术节优秀对农电视节目评选颁奖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应准确、完整地填报,内容必须与送评节目字幕完全一致。

二、“类别”一栏按报送具体节目在相应位臵后打(V)即可。

三、“申报单位”栏应填单位全称,如多个单位联合制作,请按节目署名顺序全部填齐。

四、作品“创作阐述”要突出重点。

五、报送的参评材料:

(一)本表20份;

(二)该节目收视情况(可提供收视率调查表或文字说明)一份;

(三)含有报送节目内容的DVD光盘两套;

(四)请将上述参评文字材料的电子版发至邮箱shixiewz@126.com

六、表格可根据填报内容作适当调整。

篇2: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近日,为期3天的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四川省达州市莲花湖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基地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向志,副省长杨兴平,省政协原副主席方小方出席开幕式。市委书记包惠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主持开幕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市委副书记罗冬灵出席。

下午15时30分,李前光宣布: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开幕。

随后,李前光、李向志、杨兴平、方小方、包惠一起触摸水晶球,共同启动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云南、山东、江苏、重庆、贵州、陕西、新疆、西藏以及达州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共同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歌舞、武术、小品、花式杂耍、乐器演奏、华阴老腔等富有乡土气息、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新农村文艺节目,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据了解,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以“乡村大舞台?幸福新农村”?橹魈猓?由中国文联、四川省政府主办,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农工委、省文化厅、省文联和达州市委、市政府承办。

据悉,本届展演活动是一场突出“时代主题、乡村主体、农民主角”的盛会,是一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动、群众自发”的盛会,是一场展示“农村文化、巴人文化、红色文化”的盛会。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期间将开展“乡村大世界”走进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新农村建设全国纪实摄影十年精品展、“欢乐乡村行”红色文化主题演出、“欢乐乡村行”巴文化主题演出、闭幕展演及颁奖演出、新农村龙舟大赛、文化创意产品展销等七7精品活动,以及赛诗会、书法展演、读书交流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篇3: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特征

1 类型化的结构模式

一部电视剧的质量优劣,往往是由电视剧的故事结构决定的。罗伯特.麦基说:“结构是对生活事件的选择再组合,这种对事件的选择和组合形成一种具有一定意义的序列,在序列的再现中激发特定的具体的情感,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因此,故事的叙述结构最关键一点就是要准确表达故事的内在情感,用来更好的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和思想。质量好的剧集一般具有较好的故事结构,融入的作者情感浓厚,使整部作品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给人以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最近几年的典型农村题材电视剧大都是以一个小家庭或大家庭结构为叙事主线进行创作。

(1)以小家庭为主要表达对象,以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叙述方向。这样的结构都有一个显著的人物或者重要的故事,即使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矛盾冲突,不同的故事情节推动不同的剧情,逐步推进,但整个剧情发展都在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2)以一个乡村为大家庭的络状结构进行。最近热播的多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多以乡村社会邻里间的矛盾冲突和生活插曲为主要叙述内容,将农村作为一个大的表达对象展现的。这种典型的叙述模式一般分为互相对立的两个派别,在叙事过程中渐渐淡化和升级,其中涉及的人物和家庭也比较复杂广泛,最后实现创作者的意图。例如,在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系列剧中,邻里之间都彼此有着关联,生活中互相来往互相影响,每个剧集都在演绎着他们之间的感情牵连以及生活小纠纷。这样大家庭式的网状结构,多以独立事件和人物为主线,而不是以一条独立的中心人物和事件为主的,看似独立却紧密相连,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状叙述结构。

2 类型化的风格形式

电视剧是一种大众艺术,它的功能全面,在教育宣传的基础上,更多的是为人们解压放松,工作之余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休闲时光,消除紧张感得到审美愉悦。因此,东北题材电视剧喜剧化特性成为广大观众看电视剧的首选。在这种本土化明显的艺术形式中,注入了很多东北喜剧小品、二人转等元素,更丰富了东北电视剧的内容使其具有地方特色。小品样式的夸张、对白表演、幽默诙谐的台词,程式化的动作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对剧中角色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呈现起到重要作用。通过错位性和戏剧性处理,给原本故事剧情添色使得剧集更加吸引人,符合各种年龄层的口味,赢得大众好评。不管悲剧还是喜剧片,整个农村题材电视剧的风格形式都趋于类型化。例如,在沈春阳和宋小宝主演的电视剧《樱桃红》,表现的是落后贫困的农村地区的穷苦生活及其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如在喜剧《马大帅》中,假盲人拉二胡行乞一眼就被马大帅识破,紧接着马大帅惟妙惟肖的假扮盲人,其中的喜剧色彩强烈。维持传统习俗文化的乡村社会的自然纯朴在如此快节奏的大城市对比下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3 类型化的叙事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新农村建设上的建设力度和大力支持,使农村处在解放思想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阶段,向农村题材电视剧提供了大量素材。这些素材使得农村电视剧具有一种固定模式,内容相同、虚实相似的趋势在大多数农村题材电视剧中蔓延。

在思想教育的宣传上,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通俗化再现过程。农村题材电视剧利用大众话语和主流话语权的相互认同,向受众传达思想观念、主流价值、政治决策等,充分运用了农村题材电视剧这个媒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在通过人物形象放弃生命欲望和情感需求等个人利益,通过理论化主流意识策略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达。

东村题材电视剧在叙事方式上,更多注重可视性和程式化的叙事结构。如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叙事策略的商业化凸显,通过商业叙述模式的视听化,追求一种经济盈利倾向的资本运营模式,促使农村生活的变化和经济上的发家致富。

4 类型化的语言

语言是电视剧的灵魂,只有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才能互相传达信息,这其中都是以对白语言为主要介质的。著名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提出:“语言是一套为人们彼此交流的符号或信号系统。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性符号,作为符号的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手段。”独特的语言特色是农村文化体系所具备的——顺口溜、谚语、歇后语等,城市社会在韵味十足的乡土特色注入下迎来了久违的心灵栖息地。编剧张继认为,观众所喜爱的是最生活化、自然化的表演,逗笑耍贫的幽默感。因此,农村题材电视剧中人物表演应该自然真实,剧情内容应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电视剧艺术特征最主要方面是人物的语言特色。东北方言则是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重要组成。东北口语化的方言使得农村题材电视剧充满幽默而又不失华丽,纯真质朴富有感染力,整个剧中全都是东北方言,给人以亲切感。如此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语言融入剧情,让整部剧变得更有艺术魅力。真实的语言对白不失幽默耿直,为整部剧增添了风趣的味道。比如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谢大脚的口头禅:“长得挺好看的,就那眼睛水汪汪的,那小身段吧,哎呀,老苗条了”,等这些有特色的语言,刻画出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使电视剧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感染观众的不仅是丰满的故事情节,还有语言所具有的内涵。人物性格、生活阅历、人物形象思维、心理活动的具体表现为语言,它也是对人物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语言符号使得人物的内心世界受观众解读,在抽象概括现实的生活下,认识任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生活背景的多样性,决定语言信息有很多种解释。

5 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被剧中人物形象所代表。比如在电视剧《樱桃红》中的赵老乐得知虎子得病后拼命挣钱给儿子治病,捐献出了自己的肾;陈老蔫一直不善言谈,怕老婆得知翠花不要赵老乐的酒钱之后开始不情愿,后来在翠花生气时确乐意起来,赵老乐的遭遇得到他的同情,反映出农民的朴实和隐忍。又比如《刘老根》中一系列性格丰满、有着分明棱角的典型人物,有着明显的类型化和概念化特征。每个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生活背景。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表现出来的事件都带有类型化特征,都有“影子”在农村社会生活中存在,给观众留下印象极为深刻,让农民客观全面的认识到农村的新变化。

6 类型化的现实题材

农村题材电视剧是反应农村生活总和的艺术形式,其根本要求是现实必然性。创作者对故事真实性的外化表现和故事本身的现实性是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主要体现。以最客观的角度、表现主观心理行为和思想动态并依据真实的农民和农村生活则为故事的现实性。

凭借一定的现实基础,受众可以在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看到熟悉的事和人物。大量的农民真实出演,大大增加了演员的真实性和亲和力。真实的本色演出,审美风格富有的现实主义,使农村题材电视剧风情更加淳朴,刮起一阵自然之风,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在这里凸显。创作道路上的类型化,要跨越并打破类型化的界限,也要利用它带来的创作特性,在固定收视群的基础上引进新的受众,保持竞争活力。因此,身为创作者应该下基层,更深入的走进农村、走进农民、走进群众,了解更多的农村社会生活。只有深刻掌握了农民的生活真实状态,懂得他们的情感,才能更真实自然地完成作品,博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总之,不论是艺术创作者的责任,还是大众艺术的使命,在农村电视剧艺术特征日益凸显的今天,追求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和创新性,解放被类型化解读形式限定了的观众,才是艺术创作者所要追求的。

新世纪以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呈现出的繁盛局面前所未有,日益成熟的发展以及广泛的题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内容博得大众的喜爱。最大的特色是它诙谐、幽默的喜剧风格。总之,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贴近农民的生活,展现了农民独具的特征,更是弘扬了时代主旋律。淳朴、幽默、豁达的人们在这片黑土地上谱写他们的篇章。真实地刻画农民、农村的生存状态是农村题材电视剧获得永恒魅力的关键。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东北电视剧集搬上荧屏,日益创新,央视的热播更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发展前景,日益凸显电视剧的艺术特征,扎根于黑土地的本土文化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也对我国电视剧未来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M].苗棣,赵长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3.

[2]魏江南.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20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6.

篇4:地方电视台与“新农村建设”

农业节目要围绕农民做文章,介绍致富方法、市场情况,传播科技信息,使节目最直接、最直观地满足农民需求

南阳市属农业大市,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民相对比较贫困,想富、盼富但又没有门路。针对这一现象,南阳电视台开辟了《祝您致富》小栏目,报道一些摸得着的农民致富小实例,使盼富但少门路的农民看了心里敞亮,受启发,开脑筋,使目前还处在穷困线上的农民从中找到能模仿、可操作的致富实例。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过去的节目就是单纯地介绍农业科技知识,单纯地把致富技术介绍给农民,这样做节目时间长了,农民看电视会觉得枯燥,失去看下去的兴趣,而我们在2006年的节目改版时,根据我国农民爱听故事的习惯,加入了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起农民观众的兴趣,从而增加了节目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另外,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它能够使人从中得到快乐、放松,农业节目有别于其他节目的特点是想让农民观众从中得到知识,这决定了农业节目必须具有知识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这样就造成了娱乐性和知识性的矛盾,我们就从各种综艺类节目中吸取经验,在改版后的农业节目中增加娱乐性,我们增设了子栏目《十里八乡》,主要是展现乡村风采,述说风土人情,内容包括乡村多彩风俗、淳朴民风、文体活动等,《乡间趣事》以拍摄畜牧、家禽、植物、自然界等出现的反常现象以及病虫害为主要内容。

农业节目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以贴近生活为主

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用直观、形象的手法来表现,演示过程要全面,拍摄的人、事、物要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贴近性要求农业电视节目的解说词必须通俗易懂,避免专业性术语太多、太强,如果农民观众连你说的技术都听不懂,就更谈不上理解和运用了。贴近性還表现在主持人在节目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应是简单背背串联词,也不应是简单地采访提问,而应是活跃现场气氛的“主演”者和采访进程的引导者,主持人要结合稿件内容将思想感情完全融进农民的生活和情感当中,要朴实大方,语言平活、通俗、口语化,在与农民对话时用本地话拉近与农民的距离,让观众有新奇感。

农业节目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经济轨道

1993年,河南省率先在全国放开粮、棉、油等大宗农副产品指令性种植指标,让农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赚钱就种什么,我市农民开始不满足于看住黄土地不动的做法,而是在不断地摸索闯入市场经济的路子,然而,尚未组织起来的农民无法承担起“市场主体”的重担,市场主体应该是以“公司+农户”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这里的“公司”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龙头”,有了这个龙头,农户们才可能在风雨莫测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方面,社旗县晋庄乡政府做得很好,起到了很好的“龙头”带动作用,我们在节目中对社旗县晋庄乡进行产业结构调查、引导农民种土豆这一走市场化发展的典型进行了报道,乡政府牵头,成立了“兴农科技有限公司”这个龙头,对农民种植土豆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靠种土豆发了家致了富。我们节目就是抓住这样的好典型,逐步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经济种植的圈子。

农业节目要为农民说话,为农民办实事

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村的稳定是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就要替农民说话、为农民办实事,才能赢得农民的信任,稳定人心,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在替农民说话上,我们加重了反面报道的力度,在栏目里特开辟了农民热线,反映农民呼声,对假冒农资产品、毁坏耕地、村干部渎职等现象进行曝光。例如,通过农民热线,我们知道了南阳市郊建了很多砖瓦场,毁坏了大片的耕地。接到群众举报后,我们马上到现场进行采访,通过摄像机看到了大片的土地被挖,堆满了砖坯。在现场采访后,我们又到市土地局请有关人员给电视观众讲清国家对有关土地的政策法律法规等。通过我们的报道,使毁地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受到农民欢迎。

农业节目要打破地域界限,开阔农民的眼界,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满足观众好奇心

打破地域界限,扩大农民眼界的农业报道也是我们做农业节目的任务。报道外地和国外农业,对本地农民观众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例如,我们报道了《美国的育苗工厂》、山东的《一棚三果》,打电话询问技术,要求重播的观众非常多。农民看了以后大开眼界,对我们当地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随着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范围的扩大,农业报道的范畴也必须相应地拓展,以满足新形势下农民对农业报道的要求。目前和今后的农业报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导向性和前瞻性,只有善于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国民经济的全局来看,放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来看,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来看,才能把握农业报道的大局,不断揭示矛盾的实质,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采写出比较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农业报道。

(作者单位:南阳电视台)

篇5: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电视艺术家,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莅临我市进行采风活动的首届中国(**)国际脐橙节暨首届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电视媒体记者暨电视艺术家一行。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市委、**市人民政府和64万红都儿女,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素为****粤三省通衢,历史文化悠久,革命文物遗存丰富,山水田园风光优美,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是最美丽的革命圣地,也是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革命传统教育名城。近年来,红都**正围绕建设**南东部和****边际区域的中心城市目标,努力打造**南东部**龙线上的**工业板块、打造国内外着名的红色旅游名城、打造“江西的**”、打造和谐平安诚信**。今日红都,正成为**南东部和****边际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城市。

今天,采风团一行能够亲临我市参观采风,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发展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这对我们红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热忱欢迎各位领导、来宾、电视艺术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常到**走走看看,多宣传推介红都**,让更多的海内外朋友了解**、认识**、感受**。

篇6: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通过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现就相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为什么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什么要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而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削弱了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投入,使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实行重大转变,也要求对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工作布局进行重大调整。XX年出台的“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标志着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按照《建议》要求,今后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是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XX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有4977万低收入人口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另据统计,XX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城镇居民家庭则为37.7%。“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主要是考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现在我国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甚至出现社会动荡。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尽快扭转,不仅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为何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篇7: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庙街镇举行第六、第七批新农村指导员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本着交接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方法为出发点,希望每一批指导员承上启下,把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做好做踏实。

庙街镇第六批新农村指导员经过一年的入村工作,较好的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各位指导员都力所能及的对所包村的发展做了一些事实,比如第六批指导员队长积极协调资金,帮助干旱村委会打井取水,也有指导员致力于技术普及、文化宣传。从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庙街的面貌。

第七批指导员由于刚刚入驻,对情况还不是很了解,为此,庙街镇领导专门向各位指导员介绍了庙街的基本情况、工业、农业发展情况、各村委会情况,以便大家加深认识,更好开展工作。

篇8:新时期电视剪辑艺术的转变与创新

一、电视剪辑艺术的核心要点

电视剪辑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们的正常思维逻辑, 在剪辑过程中, 画面组接和镜头排序必须以此为依据, 明确电视节目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和主题思想。电视属于视觉媒体, 电视剪辑就要遵循视觉匹配的基本原则, 即以受众的思想和视觉为基础来进行画面组接和镜头排序, 保持正常的思维逻辑关系, 让受众在和谐的对应关系中获得视觉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体验。此外, 还应注意画面与镜头的连贯与长度的匹配以及声画关系的匹配, 增强电视作品的整体效果。电视节目在后期制作中, 还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如组接的“动接动”和“静接静”、硬切和软切、闪白和切像, 以及二维和三维的特技等 (1) 。

二、电视剪辑艺术的操作技巧

(一) 剪辑要参照剧本进行

任何一档电视节目都要按照具体的剧本进行拍摄, 节目的后期制作也要参照剧本, 剪辑人员在剪辑之前必须对剧本的主题、立意以及构思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和掌握, 然后才能选定剪辑手法, 并运用已掌握的摄影、镁光、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将编剧的意图与剪辑的切入点、画面组接、片段长度等通过剪辑表达出来, 为此, 剪辑人员、音效设置等因素联系在一起, 以实现编剧意图、作品审美效果以及受众接受程度三者的有机统一。

(二) 剪辑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剪辑切入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不同类型的节目对剪辑切入点的要求又不同, 因此, 一定要按照电视节目的具体要求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以满足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要求。剪辑切入点集中在镜头长度选择和画面组接方式上, 镜头长度选择依据主要有三点:对于叙事性作品应按照情节线性序列长度进行剪辑, 对于描述人物情感流动的镜头应按照情绪切换点进行剪辑, 对于一些起到渲染作用的镜头, 则应按照内容的大小进行选择。从根本上来说, 镜头剪辑就是一种蒙太奇方式。

(三) 注意掌握电视剪辑的节奏

电视作品突出图片化的特点, 电视剪辑的节奏则应配合作品中主体的活动轨迹来完成, 电视剪辑的节奏要根据电视节目的类型来判定, 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 其剪辑节奏是不同的, 如娱乐性节目, 其镜头剪辑就相对较快;文艺类节目, 其镜头剪辑就相对较慢。此外, 还应注意剪辑的音乐节奏, 镜头排序和画面组接应按照音乐节奏来灵活选择 (2) 。

三、新时期电视剪辑艺术的转变与创新

1.新时期电视剪辑艺术在内容上应更加流畅和丰富

传统电视节目主要以胶片和磁带的方式来记录画面, 通过对磁带记录的信号进行模拟, 实现反复播放和转录, 但是这也会降低音像的质量, 且不易长期保存。随着电视节目包含的信息量不断增大, 收集素材就变成了一项非常繁重且复杂的工作, 而在数字化信息时代, 无论是素材采集、节目摄制, 还是图像拷贝都可以在硬盘上完成, 而且还能对以往积累的剪辑素材存储在节目库中的盘阵中, 在需要的的时候可以通过高速光纤网迅速将这些素材调用出来, 这不仅使电视剪辑变得更为便利, 还使得电视剪辑工作变得更为科学、有效。电视剪辑艺术是在电影剪辑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 将电视剪辑艺术发展得最好的是一些电子游戏频道节目, 一款电子游戏要涉及到游戏的界面、实际操作、现场氛围等多项内容, 而这些内容都能够通过数字技术来完成, 且在反复播放下也不会影响画面的质量, 这也大大提高了电视剪辑艺术的质量。

2.新时期电视剪辑应借助电脑制作使作品更具个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也给电视剪辑艺术的创新带来了可能。由于电视主要通过电子扫描成像, 并不具备摄像机的功能, 这就使得电视节目并不能像电影一样具备变速、倒播等特效, 而在数字化信息时代, 借助全新的视频编辑软件, 使得电视在后期剪辑上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 而且软件中的一些特效也可以在剪辑中加以运用, 更便于制作富有个性化的节目, 如在娱乐节目中被广泛应用的快切、频闪等效果, 便向受众充分展现了青春和明快的视觉效果。此外,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 电视剪辑已经开始成为全民参与的活动, 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运用自己手中的数字设备抓拍身边的各种食物, 为电视制作提供数字化素材, 这些素材更具个性化, 也更具感染力, 完全超越了传统的剪辑手段, 这无疑是对电视剪辑艺术的一种创新 (3) 。

注释

11 李元鸿.浅谈电视剪辑艺术的操作技巧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1 (6) :113—114

22 王靖宇.如何掌握电视剪辑艺术的操作技巧[J].新闻传播, 2013, 12 (3) :58-59

篇9:新农村建设与电视文化传播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电视文化;传播;分析

引言

我国现在的农村相对与城市来说,人们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人们文化水平素质相对较低,交通相对闭塞,这就决定了农村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显得比较单一,电视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电视文化传播并不仅仅是属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范畴,电视所传播的知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它与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相关。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及时更新农民的观念,为农民提供更加实施的科学技术,就必须做好电视文化的传播工作,充分利用电视这一传播工具,积极为农民服务。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和实际地做好这一工作呢?这就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新农村的建设分析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定义是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宏大的工程,其主要建设内容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一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是首要任务,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村生产机械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积极缩小城乡差距。第二,政治建设。政治建设与农民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文化素质越高,民主素质就越高,政治民主建设就更加完善。因此,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的民主素质,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另外,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营造民主和谐的农村社会氛围。第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在大力发展农村大众文化的基础之上,联系当地的地域特色,积极发展当地特色的文化,形成不同的文化氛围,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第四,社会建设。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教育方面,积极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提高教育质量;其次,是医疗方面,建立科学的农村医疗体系,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再次是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良好的帮扶是次方面的重要内容。

2、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政策

新农村的建设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的政策:

第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农村作为针对农村的一项政策,其总体的路线必须遵循政府总的发展方向,即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的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建设成为第一要义,在经济的建设中很容易偏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而换来经济的增长。因此,政府倡议量力而行,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突出本地特色,积极发展当地特色的产业,完善基础设施,不要手高眼低,忽略现实问题。第二,融资方面的政策。由于农村的各方面的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因此,融资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农村资金的投入中央一直在增加投入,投入量也非常之大,可见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中央花了很大的资金来支持。其次是金融机构的支持,诸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银行等等,在农村的资金支持方面都有特殊的政策支持。再次是土地资源的融资,这种方式以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为手段,充分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储备进行融资。经过对土地的开发,实现不同地段,不同价格,利用转让、租赁、拍卖等方式获得土地资源的经营收益进行城镇建设投资。第三,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旅游业。农村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在科学的开发下,在旅游市场竞争中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发展旅游业要突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发展更加有特色、有创新性的旅游业。

3、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第一,大力发展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城乡发展,新农村的建设,积极推动了农村的的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第二,推动中国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农村的快速稳定发张是现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前提,无论沿海城市发展得多快,如果不能及时拉动农村的发展,那么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知只是空谈。第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的发展必然使得农村人民素质提升,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电视文化传播在农村的地位

1、农户需要什么信息

电视是现在的农村每家每户必备的工具,通过电视农户就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而农户真正需要的是些什么信息呢?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分类,按重要的程度大致有这些信息:实用技术信息,例如耕种技术;农业政策信息,例如最新的农业政策;人才招聘信息,例如某某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市场信息;天气气象信息;文化娱乐与法律信息。

2、农户获得信息的方式

有调查显示,农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有电视、乡政府、广播、集市、邻居、报纸等等。其中电视占了65%,乡政府占39%,因此,农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电视和乡政府。人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有新闻、电视电影节目、气象信息节目、农业技术节目、文化娱乐节目等等。因此,通过电视人们可以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学习农业技术、了解气象信息、业余生活娱乐等等。

三、如何通过电视文化传播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工作

1、充分利用电视传播优势,积极传播农业知识。电视是农民了解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关部门应该抓住电视的传播优势,优化电视节目的配置,为农民提供实用科学的信息,发展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2、加强地方台的建设,为当地农户建立开放的学习平台。不同的地方可以设置当地有特色的地方台,为农户提供生活娱乐、农业发展等信息,提高地方台的服务质量,联系政府的农业政策,积极为农户谋福利。3、根据农户的需求,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结合当地特色,筛选有用的、满足农户多种的需求的电视节目,开设特色通道,为农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视服务。

结语

电視虽然在传播信息占有相当的优势,但是电视并不是唯一的农村文化传播方式,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应该以电视文化传播为主,多种手段为辅,积极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为农户提供更加实施有用的信息,推动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旭鑫.电视媒体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缺失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篇10: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碧溪乡第六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作职能开展工作,各指导员努力工作,务实创新,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有力地开创了全乡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一、工作队员基本情况

按照州、县党委的安排部署,今年从州、县12个单位中选派17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碧溪乡开展第六批新农村建设工作。17名队员中州级四个单位(政协、商务局、交通局、交警支队)下派6名、县级八个单位下派11名;中共党员有10名,占59%,年龄最大58岁,最小25岁。17名指导员全部于2月22日报到就位,分别进驻8个村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村入户,摸清情况,积极配合所驻村委会开展工作,协调帮助搞好当前各项工作,做好经济发展规划,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参谋和助手,为全乡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二、开展工作情况

(一)认真学习,明确职责

2中,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谋发展、促和谐”这一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力所能及地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大理州商务局在春耕备耕关键时节,为回龙山村委会“四群”教育联系户每户送来一包化肥,共计17吨;县委组织部在旱灾期间为“四群”教育联系户争取项目,解决饮水困难、烤烟育苗缺水等实际问题,灾情得到缓解。截止目前,12个挂钩单位走访慰问群众1400余户,为困难群众送去了大米、食用油和饮用水等物资共计折合资金5万余元,为挂钩村委会协调抗旱资金共计10万余,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树立了良好指导员形象。

4、新农村建设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工作队完善发展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和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创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坚持以点带面,在杏子山村积极创建州级党建示范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带领全村农民群众抓经济抓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工作队还以培训为着手点,抓好党员干部“双带”能力的提高,带领群众发展三七种植、无量山乌骨鸡养殖、魔芋种植等,以组织加协会加农户的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双赢。截止目前,碧溪乡已创建州、县、乡党建示范点5个,成立各类协会7家。

5、新农村建设工作与排解纠纷相结合。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和纠纷调解工作,指导员在驻村期间,共调解纠纷13起,积极化解移民安置纠纷、项目建设纠纷、林权纠纷等,消除和化解了大量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四)立足实际,发挥优势

碧溪乡第六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在实际工作中立足自身和单位实际,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力所能及做好有关工作。至今共计提出合理化建议17条,其中被党委政府采纳6条;召开乡村两级群众工作会议50多场次,组织农民培训20多场次,2000多人受训;为碧溪乡争取项目四个,共计项目资金15万余元;协助抓好护林防火工作,排查火灾隐患8场次,种植长绿阔叶大树6棵;帮助3个村委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得到有效改善。

(五)严肃纪律,加强管理

篇11:新农村有线电视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村有线电视现状

xx县农村于1998年开始进行有线电视建设,采取mmds多路微波系统,传送12套节目,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只在部分平原地区安装了有线电视,采取管理方式为乡镇广播电视站代管维护、收费。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2004年,对原有农村mmds多路微波系统进行光缆化改造,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实现了有线电视城乡一体化,使有线电视节目增至45套。

农村广播电视台站管理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利益分配问题。农村广播电视一旦收回归口到县广播电视局,将面临如何有效保障县广电局、原农村广播电视站的合作方及运维人员三者经济利益的大难题;而且县广电局将对所有农村有线电视投资进行全面负责,届时如何制约并激励原农村广播电视站的合作方及运维人员有效保障效益产出问题。

(2)人工收费成本高。由于收费难造成了人力、物力和精力上的大量投入,对广播电视台站的管理几乎成了单一的“收费管理”模式,影响了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

每年支付的收费管理成本就约占总收视费的20%。人工登门收费本来就花费人力,加之一些用户存在拒绝交费和恶意欠费的现象,需要反复上门收费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收费高峰期间,更是需要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忙于收费,而影响网络正常的管理和维护,容易造成网络故障增加,信号质量下降,反而更加剧了收费的难度。

私拉乱接的“漏户”、“黑户”多。根据调查显示,一般地方“漏户”、“黑户”均达10%以上。如一个2000户的网络,单初装入网费就经损失约6万元(以300元/户计),而且每年的收视费约要损失3.84万元(以192元/年计)。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县级有线电视设备相对落后,没有终端控制系统,只有依靠人工逐户进行收费。

2、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乡镇有线电视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低下,在维护过程中存在着维修不及时,态度较为蛮横的现象,使得入网率和收费率降低。

3、有线电视独家经营的坚冰已经打破,ip数字电视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冲击日益突显。

三、应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如何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收费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1、解决“收费难”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适宜的加解扰收费管理系统。

它不仅可以增加网络运营的经济效益,减少收费成本,同时也能加强内部管理,杜绝管理漏洞,减少与用户间的矛盾,使有线电视网络管理部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的运营和发展中去。

利用这种技术,就能谢绝那些未交费或未经允许的观众收看,而那些交了费或经许可的观众就可以重新恢复电视信号,实现收看的目的。它在电路上采用的方法是在catv分配网和用户电视机之间增加了两个装置:解扰控制器和解扰器,通过这两个器件能对用户进行有效的收费。解扰控制器的工作与否受有线电视网的控制,用户交费,控制器控制解扰器工作,用户能看到电视;否则,电视画面将受到严重的干扰。

当前比较流行的加解扰收费系统是先进的加密系统,采用这套系统,运营者可根据每一用户付费情况,对节目进行加解密,控制用户收看状态,加强收费管理。

2、对乡镇有线电视站实行垂直管理

乡镇有线电视的垂直管理,可规范乡镇广播电视站各项规章制度,对收视维护费进行明确规定,人员由县广播电视局和原乡镇广播站共同组成,人事编制纳入广播电视局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实行量化管理,适应社会发展。统一收费标准。从而形成正常的资金积累,届时,无论哪个乡镇网络出现问题将会举全局的财力、物力、人力加之维护保障,这一点是垂直管理前任何一个乡镇都无法办到的事情。

3、保障收支平衡。

由于城乡联网、旧网改造,投资过大,债务过高,偿还能力较弱,还要精打细算、艰苦奋斗,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发挥产业的功能,增加创收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4、提高队伍素质,增强服务质量。

篇12: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1播音主持创新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作用

播音主持作为广播电视的核心人员, 其不仅能够担任幕后旁白、新闻播报、节目解说等角色, 而且在访谈类节目、竞赛类节目日渐盛行的今日, 其个人能力的发挥、个性魅力的张扬、创新能力的诠释等都将会影响到整个节目的收视率及播出质量。 优秀播音主持需要具有与人沟通的技能、踏实肯干的精神、饱经磨砺的经验, 在今日大众媒体概念背景的影响下, 其创新能力的拥有也逐渐被提上该类人才培养及自我修养提升的关键所在。面对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类节目形式与内容相似的环境, 极力开发当前从事播音主持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将有助于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走出现有困境。而作为一名具有创新能力与精神的播音主持工作者, 其将能够利用这一素质来促使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诸多方面的改变, 通过促使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与精神的传递, 也可影响到社会广大受众, 从而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创新的读物。因此, 鉴于播音主持工作者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重要地位, 与播音主持创新能力与精神在广播电视节目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针对如何培养与塑造广播电视主持人创新能力与精神, 从而借助人才创新实践广播电视媒体的创新, 就变成了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重要课题。

2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途径与对策

广播电视媒体向社会大众传递的是丰富的信息, 更是多彩的文化。而如何向观众传递更具有吸引力的广播电视节目, 如何恰到好处的满足观众的需求, 就必须使用兼具科学与艺术的创新途径。为此, 坚持广播电视媒体的创新实则是在进行一场艺术方式与手段的创新, 从而促使创新功能性作用的发挥, 以满足大众群体娱乐、猎奇等诸多方面的需要。为此, 作者对当前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 基于自身素质实现人物的创新。

作为一名播音主持工作者, 其通常会在同一时间段向观众展示出自身的语言、语气、形象、心情等。而从播音主持身上所看到的、听到的和获得的都将成为观众评判某一档节目风格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社会文化环境日益开放和自由的今天, 基于播音主持自身素质实现人物的创新就变得较为容易, 可成为一条提升整体播音主持节目创新的途径。对于传统宣传、教育、新闻节目播音主持人物的创新主持人形象的选择、节目播放节奏的安排、故事情节的插播等方式, 基于主持人现有的素质与播报节目的风格进行重新定位, 从而能够在受众群体心中产生一种质的飞跃, 使其对节目产生全新的看法。 对于现代娱乐、点评、竞赛类节目, 可采取幅度较大又不违法相关规定的方式实现对现有节目基础的创新。作为播音主持工作者, 其应当积极接受新鲜的事物, 了解时下最为前沿的动态, 从而在播音主持稿件撰写与修改上, 实现与时俱进, 从而能够在正式播报时让受众能够通过这档节目的播出既得到娱乐放松、知识获猎等需求, 而且还能够从节目看到广播电视传媒自身的改变, 从而被这一传播形式所吸引。作为网络电视播音主持而言, 其可依托互联网的重要渠道, 在传媒公司的帮助下, 努力塑造个人形象, 增加自身涉猎与敬业精神, 满足大众对于该档节目的收视需要, 并且还可利用现代化交流平台、自媒体形式等实现观众与播音主持之间的互动交流, 从而形成一种个性张扬的魅力, 为节目播出吸引更多观众。

2) 基于新媒体的内容、方法、形式的创新。

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中坚力量, 其在中国拥有最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但是, 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对传统媒体的需求热度逐渐消退, 观众更加偏向于快餐式的网络电视新媒体。 因此, 作为现代播音主持工作者应当把握时代变更的热点, 对新媒体如何吸引观众的方法、形式及内容予以关注, 并将其融入到广播电视传媒的主持工作当中, 还可参与到与新媒体有关的节目录制当中, 以切身经历的提升来促使自身创新能力的实现。面对当前同质化、相似性较强的广播电视媒体节目而言, 作为媒体工作者不应过于跟风, 也不应盲目的排斥。正如上文所述一样, 播音主持应了解并懂得其精髓所在, 与此同时还应逐渐跳出固有的枷锁, 实现对自身个性化风格的塑造, 进而实现基于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内容、方法、形式的创新。为此, 可以通过阅读、收看、分析、总结的方式, 对时下热门媒体节目进行分解与研究, 了解其中被广大收视者喜爱的原因等, 从中找到自身不足, 以提升自身修养与素质为基础, 实现对其现有主持工作的改进, 从而丰富收视者所接触到的信息。

3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 可以发现, 播音主持自身的创新将能够影响到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播音主持在每档广播电视节目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处的重要地位, 决定了上述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发展的紧密联系。因此, 为了使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走出形式与内容单一的困境, 培育播音主持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就变得十分重要。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化现代传媒, 其传递的是文化, 更是艺术, 采用不同艺术表达方式与手段, 实现全方位的创新, 将能够给予当代广播电视受众群体带来一场更加丰富的饕餮盛宴。为此, 作者在本文中在通过研究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历程、所处现状, 及播音主持在其中所发挥作用基础上, 为有效促使播音主持艺术创新提出了两点途径, 以期能够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斯琴毕力格.播音主持中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J].科技传播, 2015 (23) :164, 168.

[2]吕娟.浅析播音主持的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的培育[J].采写编, 2015 (6) :53.

篇13: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倾听;准备工作

中图分类号: G2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25-2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这为广播电视台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新闻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新闻记者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记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扭曲新闻事实,导致新闻行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1 重视新闻采访者采访艺术的必要性

广播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媒体和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广播电视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创新,使其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促使节目形式更加丰富多彩[1]。同时,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为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迅速赶往新闻发生现场,对新闻消息进行第一时间的整理和发布。此外,新闻记者对新闻进行采访和整理过程中,注意保持高质量新闻消息,并且不断提升采访技巧。

当下,新闻处于发展的新时期,新闻采访对于新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人员要对广播电视台欣慰记者采访艺术进行高度重视,这样做在电视发展的多个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价值。提高记者采访艺术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新闻品质,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对新闻进行观看,最终使广播电视台的收视率得到有效提升,提高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促使新闻采访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行提升了新闻信息的价值;提高新闻记者采访的艺术性,促使新闻在社会上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可以为受众群体传递正能量。

2 提高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对策分析

2.1 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方式是通过语言交流的形式,对新闻信息进行获取。语言交流的技巧对采访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记者进行新闻采访过程中,需要做好事前准备工作,从而提升记者在采访中的表现,让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最终使新闻采访质量得以提升。在新闻采访之前,记者的准备工作主要有:①明确,并全面掌握采访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采访后所需达到的效果。②明确采访问题,在采访之前还要做好采访的演练,从而对思路进行梳理。③在采访之前,要预设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定出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临危不乱,促使采访效果得到提升。

2.2 注意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广播电视台进行新闻采访过程中,一般是一次性接触,采访和被采访者之间并不熟悉。面对镜头,受采访者有可能出现紧张情绪。针对这一问题,广播电台新闻记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受采访者的情绪变化,为受采访者营造出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进而使受采访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继而为采访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提升采访效果。要想为本次采访营造良好的氛围,记者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语言天赋和应变能力,结合之前的准备工作,谈一些能够提升受采访者兴趣的话题,继而帮助受采访者建立愉悦的心情,从而积极配合采访工作[2]。

2.3 注重采访提问的第一句话

一件事情成功与否,事情开头具有关键性作用,新闻采访同样如此。在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者是否可以顺利工作,记者第一句话是关键所在。如果记者第一句话问得不够恰当,就会引起受采访者情绪上的不满,从而不能积极配合采访工作,导致采访失败。因此,记者进行采访之前,要明确自己的采访目的,同时要确定自己想要获得的新闻信息,这就需要提高第一句话的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记者对第一句话的重要性并不是十分重视,在采访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固定模式,或者故弄玄虚,造成受采访着出现厌恶和反感情绪,这种情况对新闻采访十分不利。

2.4 提高提问的技巧

在新闻采访的全过程中,通常是记者提问,受采访者对问题进行回答,然后记者对受采访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整体和归纳,将其作为新闻信息。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问题的提问方式。新闻时期,人们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新闻,对广播电视台和记者的提问技巧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使提问技巧有所提高,必须要求记者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其思维能力要跟上自身的语言。广播电视台欣慰记者要高度重视自身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问题提问,促使受采访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解答中。提问过程中,记者结合实际情况,促使受采访者能够积极配合新闻采访[3]。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及时准确地获取新闻信息。此外,为了使受采访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可以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但是在拓展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偏离重点,促使采访目的能够实现。记者在提问过程中,还需要对提问方式进行创新,在提问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这样做,可以是采访模式得到有效巩固,并且提升采访质量和采访效果。

2.5 注意抓住疑点问题

广播电台新闻的主要特点便是有效性,要想使新闻采访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就需要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抓住疑难问题。这样做,直接关系到记者是否可以获得新闻价值较高的信息,继而这则新闻成为独家新闻。通常情况下,记者进行实际采访过程中,向受采访者提出的问题一般是将新闻事实作为依据,但是对其进行采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以外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在这时,就需要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具有相对较强的洞察力,不然就会使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被浪费。因此,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人的情绪和人物周围的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并且找出事物中的疑点所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找出有价值的疑点,然后对这些疑点进行及时提问。

2.6 注意倾听

实施采访工作过程中,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既要担任提问者,同时也是倾听者。记者需要将这两个角色进行科学扮演,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好记者。记者在对受采访者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如果只是提问,并不注意倾听,就会导致采访气氛受到破坏,并且影响对后期信息的整理工作,进而使新闻质量被大大降低。

2.7 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端正工作态度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新媒体日益涌现,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正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同时也促使记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4]。在这一背景下,部分电视台新闻记者为了使自身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开始对新闻事实进行扭曲,进而提升这则新闻的关注度。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业内规则,通过正确的渠道获取竞争的胜利。此外,广播电视台要具备艰苦环境中的意志。大部分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相对恶劣的环境,例如夏季炎热的天气,冬季寒冷的天气等等。此外,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例如对自身安全产生威胁的事件等。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如果记者不具备吃苦精神,就难以保障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采访工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新闻记者要具备吃苦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不畏艰险,同样具备保护自己的技能,从而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十分复杂,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广播电视台竞争力的提升均具备较大的影响。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并学会缓解被采访者的情绪。此外,记者要灵活运用第一句话的应用,科学提问,促使受采访者积极配合采访工作,进而获取具有一定价值的新闻信息。最后,新闻记者要不断端正自身态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新闻报道,并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最终提升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

参 考 文 献

[1] 何风浪.浅析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提升[J].新闻传播,2016,02:99-100.

[2] 李浩.新形势下提升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6,05:131.

[3] 王向君.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6,02:16-17+20.

上一篇:一页word简历下一篇:人生就是一场考试(教师中心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