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民宿发展的意义

2024-05-24

近几年民宿发展的意义(共6篇)

篇1:近几年民宿发展的意义

近几年金塔的发展

1、种植业发展

金塔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种植业在全县农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近年来,全县各级组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25万亩优质棉花基地、5万亩优质粮食基地、5万亩制种基地、3万亩加工番茄基地、10万亩孜然套种基地的种植格局,粮经比调整为12:88。与此同时,按照“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起步发展后续产业”的思路,坚持优势开发,突出科技创新,培育产业群体,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形成了棉花、粮食、日光温室、制种、甜菜、加工菜、中药材等八大产业,成功打造了“金雪”棉花、“飞富”面粉、“鑫农”番茄酱、“康维”脱水菜等一批优质农产品,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提供了保障。在科技推广上,农业技术部门把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作为改善品质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的突破口,突出抓好“三品一效”,近几年围绕三大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乡镇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全县共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500余个,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160多项,使立体种植、配方施肥、无公害生产、基质栽培等一大批农业新技术在生产中得以普及推广应用。农业科技进步对全县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65%。

2、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作为上挑种植业、下连加工业,中带第三产业的中轴产业,近年来,已经成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的新型主导产业。自2001年市、县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以来,全县上下以“二百万只肉羊工程”建设为主线,按照“稳定猪鸡、扩大牛羊、扩群提质”的发展思路,坚持“高标准起步、超前性示范、全方位铺开”的原则,突出暖棚圈舍改建、品种引进改良、饲草加工利用、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四大关键,攻坚克难,力促落实,初步实现了畜牧业发展“三统四化五变”目标(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设施配套化、品种优质化、养殖规范化、布局规模化;土种变良种、放养变圈养、粗喂变精喂、单羔变多羔、两年变半年)。至目前,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195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达2万头,羊饲养量达90万只,猪饲养量达到11万头,鸡饲养量达到90万只。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11000吨,禽蛋产量达到1100吨,全县牧草种植面积达10万亩(包括复种)。年畜牧业收入可达15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3、农机化事业发展

近年来,我县农机化发展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国家、集体投资兴办农机化的模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政策和措施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置、经营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加快了发展步伐。一方面,农业装备和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至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9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达7756台,全县每4户农户拥有1台,配套农机具达2万多台。机耕、播种、机收面积分别达到29万亩、23万亩和27万亩,耕地、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2%、57%和67%。另一方面,农机服务逐步呈现出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县上在不断巩固和提高乡镇农机站服务功能的同时,年培植发展3个农机合作服务组织、20个农机大户,组织跨区作业机车100台,实现作业面积2万亩以上。同时,加大农机科技推广力度,大力推广棉杆粉碎机、割草机、免耕机等新型农机具,年作业面积达20万亩以上。在农机市场管理上,县农机监理部门以农机行政执法为重点,大力整治“黑车非驾”现象,提高监理“四率”,使机车报户率达到了65%以上,驾驶员持证率达到了85%以上,检验率和审验率达到了85%以上;加强了农机市场管理,进一步整顿农机供应、作业和维修制造市场,使服务网点有证率达到95%以上,产品合格率达到90%以上,拉动了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为农机企业提供了商机,搞活了经济,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2:近几年民宿发展的意义

一、监理工作职责与实际落实情况

1、协助总监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并接受总监的指导和监督。

2、参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审查工作,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负责日常现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将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向总监汇报。

3、审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4、在开工前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条件。

5、定期与不定期巡视检查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情况,掌握安全动态,提出整改意见。

6、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遇有险情或危及人身安全时,有权指示暂停施工或指挥作业人员撤离险区,并立即报告总监。

7、对现场的安全境况进行巡视检查,保证每周不少于一次,并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记录。

8、当发现严重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立即向总监汇报。

9、负责监理部安全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10、指导、督促监理员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实际落实情况

1、每天巡视检查工作,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掌握安全生产施工动态。

2、参加监理安全检查活动,做好安全生产情况记录。

3、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行为;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及时向总监汇报;情况严重的,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立即向总监汇报。

4、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整改通知的落实情况。对整改通知回复单内容进行核查,对未达到整改要求的,要求继续整改,并将核查情况向总监报告。

5、对重要隐蔽性工程或关键工序实行旁站,并做好记录。

6、每天进行监理日志的记录。

二、当前监理管控效果与不足,该如何提升

随着近几年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业主对监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多,从原来重点只管质量、审核进度款工程量到现在的变更设计和施工前期的协调、进场及施工阶段中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投资控制和设备的出厂验收等工作都给了监理,这无形中给监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如何做好监理工作并提升管理水平:

1、工程监理已经推行近二十年,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整体行业已具规模。国家法律、行业规范、标准已逐步完善,监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但是由于监理行业在我国发展的特殊性,受建设工程监理从业人员素质、业主要求、业务范围、工程规模、市场份额不足与监理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现场监理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即使管理比较正规的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水平的差异也很大。

如何培养一支水平高、能力强、既能及时发现问题又能迅速处理各类难点的现场监理队伍,来适应高层次、高水平、高智力的现场监理工作,使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管理等管理目标能达到预期效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这几年来现场监理工作的经历,对提升现场监理管理水平工作有以下

几点建议与大家探讨:

1、加强监理单位自身建设,完善管理,提升监理整体素质。

2、工程监理实施必须以人为核心,提升人性化管理理念。

人是生产管理监控活动的主体。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工程投资、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最重要因素。只有发挥现场监理各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才能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企业在进行制度化管理的同时,需要加入人性化管理的内容,以达成企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相互的认可承诺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健康有序的企业氛围

3、完善现场监理机构,增加对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支持和投入

完善的现场监理机构是提升现场监理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在条件和基础。监理单位应重视现场监理机构人员、设施的完备和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场监理机构在组织上要根据监理目标,考虑工程性质、规模、施工条件和工程结构特点、施工标段和分包情况,配备足够的人员。监理单位应特别重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选择和必要的职能人员的配备。总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场监理管理工作水平。要合理配置监理管理人员,保证投标时配备的主要人员按时到位,注重年龄结构的搭配。目前监理单位技术人员年龄跨度较大,应坚持老、中、青结合,配备有工作经验的老同志把关和协调,注意安排有经验的同志对年轻同志的培养,注意专业人员配套和现场人员经历、经验的协调。现场监理生活条件困难,后勤保障工作应到位。为实现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监理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管理情况在工作设备和生活条件上要有一定投入,不仅应配置电脑,还应配备与工程技术和规范化要求匹配的检测仪器和通讯、交通工具及图像记录设备。现场监理工作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如能适当合理的提升现场监理人员的待遇,为现场监理管理人员配备适当生活设施,积极关心和解决现场监理人员工作生活的实际困难,不仅可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也为现场项目监理部严格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理水平提供好的物质基础。

4、熟悉工程管理环境,确定现场监理工作思路。

由于每个项目规模和使用要求的不同,工程建设目标和业主管理要求也有不同,每一个工程均有特定的工程管理环境,现场监理机构如能较快地了解和熟悉这些环境,有利于明确监理目标、确定现场监理工作思路,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好的基础。我这几年现场监理实践经验,认为现场监理部的工作目标和管理思路对引导现场监理

1、现场监理要重视前期工作。作为工程管理中的重工作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要角色,监理进场,工程各方面都很关注。第一次监理会议,图纸会审,监理工作交底的水平,都会影响各方对监理工作的评价和期望。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总监应重视监理前期工作,对外尽快获得业主单位的认可,施工单位的尊重,对内要迅速理

2、提高监理人员综顺关系,明确职责,把握工程重点,尽快使监理工作走上正规。○

合、协调工作的水平,加强现场监理集体的凝聚力。现场工作关系错综复杂,技术问题往往需要果断处理,没有对工作技术的熟悉和丰富的现场经验,工作就会处于被动。

3、加强现总监要善于发挥监理机构中有经验同志的作用,同时应积极培养新同志。○

场监理工作制度化管理。提升现场监理水平应重视现场制度化管理。由于现场工作条件限制,监理人员对现场工作制度重视不足。工作无制度,严格、严谨就不可能持之以恒。人为因素较多,工作就较多地依赖于总监,目前,监理法规已逐步改善,监理规范业已出台。监理单位要重视现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总监也要根据现场工作情况,具体制定和贯彻现场规范化管理制度,并不断总结以尽快提高现场监理工作水平。

5、提高对建设单位服务质量,提升监理管理水平

1、监理工作要服务到位,即监理工作的时间到位、把关到位。监理工作应该按时、○

守时,根据监理工作的需要,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还应24小时旁站到位。应严格按照监理工作程序监理,切实做到“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即做好质量、投资、进度、安全四控制,合同、信息两个管理,组织协调工作,每道工序必须把关到位。监理人员要提高素质、技术、协调能力。

现场监理配备的监理人员不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的技术知识,还应具备有关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管理知识。监理人员应能迅速地和创造性地对顾客的要求和问题作出反应,协调与各参建单位工程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工程目标。

2、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求,严格遵照工程管理程序。○

运用多样化的检查、检测手段,投入先进检测设备,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管理工作到位,真正保证监理工作的高水平、高效率,做到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来说话,实现监理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3、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四控、两管、一协调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控制到位。○施工企业不按规范施工,不配合监理人员控制等不良现象仍影响着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各种管理,建设工程目标达不到要求,从而使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的否定,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对进一步提升现场监理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监理单位面对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控制管理问题的对象是施工单位,进一步提升现场监理管理水平,最主要的是对管理对象起到的管理作用是否能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管理达到监理工作要求和目标,达到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管理要求是提升现场监理管理水平的重要表现。

三、当前监理困境与形成原因分析

在现阶段,由于监理供需双方的地位严重失衡,随意压价的恶性竞争使监理企业的监理取费比例严重偏低,利润很小。在利润偏低的情况下,监理企业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想方设法的减少各种经营管理费用和成本。而监理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员工资。所以,监理企业就不得不想方设法的减少监理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量启用新近毕业的学生或者退休的老同志,从而达到降低单位成本。而这些给监理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监理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有些业主人员不讲工作方法,认为监理是业主雇佣的,可以呼来唤去,到现场不分场合训斥监理,使监理为业主服务的那点权威扫地,施工单位更难管理。

四、我公司目前的管理模式

公司当前的管理模式为直线型模式,这样就增加了现场监理的难度,要求每个现场监理业务要全面化既要能抓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又要会管理档案资料现场协调能力,就同淠史杭、徽元监理单位相比人员比较年轻,经验、人员相对不足,没有他们的牌子硬,我们靠的吃苦耐劳精神。

五、对公司今后发展意见建议

1、分工能够细化,加大分工与协作,互相学习交流监理心得体会,定期组织公司内部会议,让各负责人谈谈现场如何管控,特别是技术难度较大的施工方法及和关键工序;

2、业务实行承包制,让人员进行自行优化组合,适应当前打捆招标的大环境,进行区域性承包管理。

六、对管理部门和经理工作意见及建议

在工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使监理部象一个大家庭。增强现场监理集体的凝聚力。

七、结束语

由于目前监理市场的不规范,现场监理管理仍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只有进一步提升现场监理管理水平,从而使真正的现场监理管理发挥到位,才能使监理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化险为夷立于不败之地。

科海监理: 张庆

篇3:我市近几年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对此, 就我市经济发展趋势, 看经济发展在省内的位置变化,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 积累转型试点经验, 找出问题的症结, 对于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我市经济在转型中实现了快速发展

我市市地处吉林省南部, 是一个具有近110年开发历史的以煤炭工业立市的新兴城市,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地级市, 成为全省九个市州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70-80年代, 由于轻纺工业发达, 被誉为“东北的小上海”。受幅员面积小、人口少、经济总量低、小企业多等诸多因素影响, 在90年代经济改革大潮中“落伍”。2007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8年3月我市被列入首批12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之一。自实施“两个转型”以来, 显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市步入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快车道”。

1.1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财政实力逐渐增强

2011年, 我市市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5亿元, 四年间年均以23.3%的速度增长, 比2007年翻了一番, 占全省的比重由4.0%发展到4.7%。三次产业构成在转型中不断优化, 由2007年的14.8:51.2:34.0, 发展为9.7:58.3:32.0。

1.2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总量占全省比重提高

2011年, 我市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36.3亿元, 比2007年增加156.3亿元, 四年间年均以30.9%的速度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省的5.2%, 比2007年提高2.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位于全省第二位, 比2007年前移一位。绝对值增量与速度的加快, 缩小了与各地区的差距。我市工业增加值比白城多108.7亿元, 与总量差距较大的通化、白山和延边等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 仅低于75.0、55.6、29.9亿元, 显现了“两个转型”的潜在力量。

1.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城镇以上投资速度高位增长

2011年,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2.2亿元, 比2007年增加190.3亿元, 年均以18.1%的速度递增, 其中城镇以上投资238.3亿元。

1.4 招商引资额度呈现倍数增长,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度居高

2011年, 我市市实际招商引资额255.3亿元, 比2007年增加193.1亿元, 增长3倍, 四年间年均以42.3%的速度增长。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10620万美元, 占全省总量的8.2%, 为第一位长春市的15.2%, 为第二位吉林市的80.4%, 位于全省第三位。

1.5 内外贸易增长加快, 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基本形成

四年来, 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 第三产业投资速度加快, 继引进凯玛、富祥, 东北乃至全国的大型仓储企业——欧亚辽源分号等大中型商贸和餐饮企业后, 引进了我市新华地下商场等。

1.6 棚户区和沉陷区改造力度加大, 房地产投资速度加快

四年来, 我市市借助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加快了城镇棚户区和沉陷区改造力度, 四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6.7亿元, 相当于本世纪前七年的总和, 其中仅2011年就完成25.8亿元。开发企业施工的商品房房屋面积达262.3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24.7%, 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 处于领先水平。

2 我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目前, 我市市第二产业比重偏高, 一、三产业偏低, 说明经济发展尚属欠发达, 城市化进程总体落后于其他城市。我市工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煤炭工业和制造业, 规模不大、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 牧业经济尚属起步阶段, 第三产业还处于不靠边、不靠海的地域经济时期, 因此, 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矛盾与问题还比较突出。

2.1 经济结构不合理, 产业竞争力不高

从目前看, 我市市主要以煤炭工业、铝型材、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纺织业、汽车零部件业为主, 这些产业大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主要以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 缺乏现代信息技术行业、高科技产业等。特别是, 受地方财力影响, 政府对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从2011年辽源科技经费投入看, 近80%以上由企业自主投入, 而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不强, 缺乏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2.2 民营企业管理体制与机制落后

四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异军突起, 2011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4.1%, 占全省第一位。然而, 目前全市民营企业仍是“家族式”管理模式, 在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3 科技投入少研发能力弱, 人才短缺

主要是科技投入经费少、科技队伍小, 高科技人才甚少, 自主创新能力差, 技术创新能力低, 高附加值的企业和产品少, 科技成果商品化能力弱。2011年我市市专利申请授权申请数量135件, 处于全省第七位。全市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小于其他城市, 缺乏高科技领军人才, 企业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不足;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大量高校毕业生流到我国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2.4 节能减排压力大

由于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快, 新上项目多、投产项目多、耗能多, 节能降耗压力相对较大。2011年全市重点企业单位能耗1.83t标准煤/万元,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t标准煤/万元,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率为8.22%, 按减低程度排序, 居全省第九位。从能源消费品种构成来看, 规模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涉及十几个品种, 主要以煤炭、电力、汽油、柴油为主。

3 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关键在人, 重点在结构、资金、人才。因此, 要围绕我市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大力营造实现“两个转型”的宽松环境, 制定相应的、科学的产业布局, 大力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使我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城市品位提升, 经济总量增加, 经济效益提高, 实现可持续发展。

3.1 加快结构调整,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因此, 要围绕全省“三化统筹”发展, 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症结,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3.2 加快促进“两个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

一是应大力宣传国家对促进经济和城市转型的产业政策;宣传辽我市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节能减排、安全生产、节约集约用地、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政府部门应大力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从融资、税费、用地行业自律等方面加快建立完善的政策措施, 加强管理, 切实从制度上促进和鼓励企业级顺利实施转型升级。三是建立企业转型升级网络服务平台, 就有关政策法规问题答疑解惑, 提供技术咨询, 寻求合作伙伴及技术指导。

3.3 加大政府协调力度, 促进“银企”合作与对接

要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大力倡导企业信用、诚信理念, 为企业“牵线搭桥”, 与金融企业合作, 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打破多年来困扰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

3.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选聘优秀的国内外人才

在“两个转型”中,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于抓住并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应突出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适应我市需求的专业技术工人。二是鼓励我市户籍大学毕业生回家乡就业, 打破应届毕业生优先就业的“短期”模式, 促进就业公平。三是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建立企业家考核制度, 激励自主创新行为的欲望。五是培养和引高科技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鼓励更多的外省、市人才来我市“筑巢”创业。要利用高科技成果转换、大学生创业、民间资本引进、各类招聘会等活动引进技术和人才, 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举办科技人才培训基地。

3.5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实施“五城联创”活动中, 大力弘扬和宣传生态文化,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倡导绿色低碳经济。绝不能走经济发展了, 资源环境被破坏了的老路。应继续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有选择地招商引资, 有选择地评估、审批投资项目。

3.6 加大科技经费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篇4:近几年LED照明产业发展综述

关键词:LED照明产业LED产业链市场发展

中图分类号:T-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24-01

1 引言

LED照明作为“绿色照明光源”,除了独特的节能、环保、安全、长寿等优点,还具备高度方向性、体积小易与系统整合设计、色彩饱和度高、物体色彩逼真等优势。其产业覆盖面广泛,涵盖国家大力支持的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微电子、基础装备制造等,LED照明具有绿色能源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及引发重大经济效益的潜力,倍受全球及相关大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目前中国节能环保的压力巨大,因而发展LED照明产业意义重大,LED照明的重要性和市场空间更加显著。

2 LED照明产业简介及全球发展现状

2.1 LED照明产业及产业链

LED应用分为显示和照明两大类。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的新型照明,称为半导体照明,简称LED照明,以半导体照明为主体的产业称为LED照明产业。LED照明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设备(单芯片)及外延生长;中游的芯片制造;下游的封装和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配套产业包括相关设备、配件、材料等。

上游环节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大、质量影响大、利润空间高,LED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与制作LED的材料和制程有关,且上游占LED制造成本70%左右,对LED产业极为重要;中游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环节,芯片是目前专利竞争最为激烈的环节,具有投资强度大但见效慢的特点;下游环节包括LED封装和灯具的开发生产应用,是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环节,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投资门槛也较低,因而是LED产业中规模最大并且发展最快的领域。

2.2 全球发展现状及分布区域

目前,全球LED产业呈金字塔状态分布,美国、欧洲、日本居金字塔的顶端,产值约占全球的60%~65%,其技术、专利、产值等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台湾地区、韩国位居金字塔中层,产值比例约占全球30%~35%,技术略次,产能较大,但是产品附加值略低。处于低端的是中国大陆、马来西亚等地,约占全球的3%~6%,技术较低端,缺乏核心专利,规模较小,产能和产值都较低,但是其上升速度较快。

3 我国LED照明产业总体情况

2009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总体上波动较大。第一季度,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发展缓慢,出口萎缩成为突出问题,相当部分的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从第二季度开始,随着我国“十城万盏”应用示范工程的推进和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好转,LED产业开始起稳回升,下半年,在国际国内实体经济走出低谷,显现复苏势头的同时,我国LED产业形势继续好转,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模式的政策推动下,LED照明成为了热点产业。

3.1 LED照明产业总体发展规模

现阶段,我国从事该产业的人数达5万多,研究机构20多家,企业4000多家,其中,上游的外延及芯片生产商超过50家,中游封装企业有1000余家,下游应用企业3000家。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中低端LED封装生产基地。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LED显示应用分会2009年初对130家会员单位在2008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例行的年度统计调查,2010年初对144家会员单位在2009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例行的年度统计(如表1)。

3.2 LED照明产业分布(地区)

近年来我国LED照明产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已在上海、大连、南昌、厦门、深圳、扬州和石家庄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并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环渤海四大产业聚集区。LED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占到了近90%,东北地区也有部分企业,而其它地区所占份额较少。国内led产业分布状况如下:

(1)长三角:以上海、江苏和浙江的杭州、宁波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端应用比较显著,LED产业配套能力较强,投资环境好,产业平衡度好。开发区:上海张江科技园,扬州经济开发区。企业厂商:上海蓝宝、上海蓝光、扬州华夏、江苏稳润、杭州士蓝、杭州聚光、宁波燎原等。

(2)珠三角:珠三角地区是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发展最活跃和最快的区域之一,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惠州、江门和东莞等地,在国内,封装应用规模最大,投资活跃,承接海外企业转移,市场竞争优势最显著。开发区:深圳光明园区。企业厂商:世纪晶源、方大国科、深圳奥伦德、广东昭信、深圳光量子、雷士照明、东莞勤上、真明丽集团、华烨照明等。

(3)闽三角:主要集中在江西和福建地区,在国内闽三角地区上游投资规模最大,上游外延、芯片制造为主。开发区:厦门开元技术园区,南昌国家高新区。企业厂商:厦门三安、厦门干照、晶宇光电、江西联创、 方大福科、晶宇光電等。

(4)环渤海湾:主要集中在北京、大连、天津、河北等地,研发机构多且较集中。开发区:大连光产业园,北京亦庄技术开发区。企业厂商: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半导体所、清华大学、大连路明、清芯光电、河北同辉、山东华光等。

4 我国市场发展情况

4.1 市场的构成

2008年我国应用产品产值已超过450亿元,景观装饰、显示屏、家电仪表等应用市场是国内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据了约60%左右的份额,与国际以应用于手机背光为主的市场结构有所不同。而随着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未来几年中国LED路灯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4.2 市场发展预测

2009年我国LED应用产品产值已超过600亿元,同比逆市增长30%以上;2010年,我国LED及相关应用产品产值达到1000亿,LED照明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使我国成为全球LED产业发展最快区域之一。中国的LED市场,当前正处于从百亿量级向千亿量级的重大跨越过程之中。预计2011年-2013年,中国LED照明市场都将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照明市场的快速发展将直接带动1W以上的大功率LED产品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詹益仁.LED To LED Lighting[C]//第三届国际新光源&新能源论坛论文集.上海:[出版者不祥],2009:3~6.

篇5:银行卡业务近几年发展

银行中间业务又称表外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本、外币结算、银行卡、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票据担保、贷款承诺、衍生金融工具、代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本次调查以银行卡业务为例。银行卡业务是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支付工具。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自动出纳机卡等。银行卡具有支付功能,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又被称为“塑料货币”。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热潮的推动下,国际贸易日益密切,银行卡支付地位持续上升。中国银行卡产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银行卡产业萌芽起步。从代理信用卡业务,到多家银行实现发行自主品牌银行卡,银行卡产业实现了“零”的突破。直到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全面实现联网通用目标,中国银行卡产业迎来大发展时期。

本人于2013年4月21日至2012年5月19日对银行卡业务情况,以报纸、电子期刊、杂志形式进行间接调查,参考文献如下:[1] 中投顾问.2012-2016年中国银行卡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国投资咨询网,2012.6;[2] 侯换成.浅议农村信用社银行卡业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1);[3] 吕君.我国银行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07);[4] 魏鹏.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银行家》,2011.11;[5] 王玮.小议银行卡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商业文化》,2011.10。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卡业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产业化发展基本格局的雏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以银行卡为载体的支付网络和支付产业链,初步构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与此同时,银行卡的发展和应用也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在我国加入WTO后,面对国内需求与国际银行业的强大压力,加之银行传统业务利润空间缩小,银行卡业务逐渐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银行卡的发展趋势是发卡量迅速增长:一方面,各大银行的卡部都在不计成本的发行银行卡,特别是信用卡的业务。另一方面是随着银行卡系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使用银行卡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银行卡的特殊优势也在不断的体现出来。

据北京卫视财经新闻在2011年11月21日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的发行量数据中显示,2010年底银行卡发行量是24.2亿张,同比增长16.9%,截至2011年底,我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9.49亿张,同比增长17.9%。但在2012年央行公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国发行银行卡34亿张,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21.2%。换句话说,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增银行卡数量高达4.51亿张。平均来看,34亿张银行卡的存量,相当于全国人均持有约3张银行卡。“银行卡增长速度加快,一方面由于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下,消费本身增长速度比较快。”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说,“另一方面,也和目前居民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多采取非现金的消费方式有关。”

目前,银行卡业务的地位已经站上了历史性的台阶,其迅速的发展速度与当今消费者的需求成了正比,成为我国消费者不可或缺的一种金融工具。但由于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未能使用银行卡业务的消费者还占有相当一部分,因此,要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为各类人群带来实际利益。

二、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银行卡业务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银行卡业务发展相比我国的银行卡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是比较落后的,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应该尽快缩小与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差距,跟上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步伐。

(一)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劣势

1.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2.银行卡的风险防范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银行卡异地和跨行使用不方便;

4.银行卡的受理环境不够普及等。

(二)产品结构和卡片种类有待改善

一方面,我国各大银行发行的卡主要以借记卡为主,第103期《金融论坛》期刊载到:借记卡发行量达到了90%以上,贷记卡只占不到10%;另一方面,我国目前银行卡交易中80%以上都是存取款、转账交易,而刷卡消费不到12%。借记卡主要的盈利来源是存贷款的差额,而能循环透支的贷记卡才是银行盈利的主要产品才是银行竞争到优质客户的主要工具。尽管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推出不少业务品种,但我国各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明显滞后,各种银行卡功能、品种单一,不能适应不同阶层客户的需要。而在发达国家,银行卡已远远超过了它本来的含义,如高级的信用卡,除了用作信用凭证、综合实现各种信用卡功能外,还可以有个人身份证明卡、病历档案、地铁月票等各种用途。

(三)持卡人的信用和消费观念有待提高

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社会信用系统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对失信没有一个好的惩戒制度,这就使得持卡人屡屡出现了失信的行为,导致银行不敢轻易授信。另一方面,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所以持卡人的消费观念就显得很保守,这就不利于银行卡的积极使用。在国外超前消费是一种时尚,然而在中国超前消费的观念没有普遍被人们所接受,这也是制约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四)从业人员的综合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1.行业人员综合素质不过关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综合型人才还是较国外的少,银行卡业务的优秀人才也是相当的缺乏。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过关,有些业务员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在业务操作技能上还是比较的欠缺。因此,要树立危机意识,重视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稳定银行卡从业人员。要建立竞争形势下新的用人机制和健全的激励机制,形成一个留住人才、用活人才的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脱颖而出优秀人才,以适应银行卡业务专业人才发展的需要。

2.内部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还有待加强 在内部管理要做好岗位分工和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内部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客户服务时要做到微笑服务、耐心解答,把客户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五)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制约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银行卡的服务质量不够高,第一表现在交易成功率不够高,另一方面跨行交易差错处理的方面还不够及时,持卡人投诉较多。再有,对商户服务,对持卡人的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质量不够高。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银行的营业网点也比较少,ATM机只是零星的散布,这让很多农民用卡及其的不方便,从而很难调动他们用卡的积极性,这就使得银行卡在农村发行和使用起来都比较麻烦。

(六)法律制度不健全

随着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法规方面的缺失日益凸现,原有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适用当前的市场发展状况了。我国刑法第一次将信用卡犯罪纳入其规制的范围始于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典,在分则第三章第四节妨害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金融诈骗罪中设立相关罪名对信用卡犯罪进行了规定。然而,基于传统立法模式和立法技术的限制,刑法典关于信用卡犯罪的规定,在犯罪评价基点和评价时间上均无法满足对信用卡犯罪日益国际化趋势进行有效抗制的需要。为弥补刑法规制能力之不足,避免国际信用卡犯罪对我国金融秩序的破坏和影响,2005年2月28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五)》重点对刑法典信用卡犯罪进行了立法完善,在增设相关犯罪的同时,还对刑法第196条所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进行了修改。

(七)银行卡的风险防范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银行卡也逐渐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工具,并逐渐呈现出智能化、专业化特点,已严重危害到银行卡的资金安全,给持卡人和发卡行造成经济损失。分析银行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银行卡科技含量不高造成的风险。制造银行卡所需的磁卡读写器及程序盘,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如果再配上电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读卡、写卡和输入密码,以此来更改银行卡磁条信息,变造银行卡就易如反掌。第二,发卡银行营业场所、设备防范设施不到位形成的风险。如密码键盘外露、操作台过大、未设置监控设施及一米黄线等,使犯罪分子很容易与持卡人接近,通过窥视、观察持卡人按密码的手势操作就能够轻易获得持卡人的操作密码,为犯罪分子伪造或变造银行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三,持卡人自身防范意识淡薄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存取款时不排队照顺序操作、将存取款凭证随意丢弃、设置和输入密码时不提防旁人窥视,有的甚至认为银行卡和身份证均在自己身上,别人即使知道了自己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也不能取现,这也是犯罪分子能够轻易窃取卡号、密码的主要原因。第四,发卡银行营业人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形成的风险。目前,利用假身份证或冒用他人身份证开户办卡花样繁多,一人多卡等可疑现象普遍存在,如果营业人员防范意识或判断能力不强,就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银行卡犯罪行为。

三、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策略

(一)填补劣势,发展优势

针对我国目前银行卡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的问题,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利益驱动机制。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持续的产业利润,银行卡产业也不例外。支撑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最基本的两项传统业务是ATM交易和POS交易,所以要大力发展这两项传统的业务来驱动银行卡业务的不断发展。对于加强银行卡的风险防范,首先,我们要加强银行卡的科技含量;第二,发卡银行营业场所、设备防范设施要到位;第三,加强持卡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第四,银行卡卡管理要完善。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当人们的收入在增加时人们的预期消费的心理也随之产生,这也是银行卡发展的最佳时机。

(二)努力改善产品结构,创新新产品

1.加强银行卡品牌创新;

2.改变银行卡结构功能单一的现状; 3.加强发卡银行的竞争意识; 4.以客户为中心抢占市场份额。

(三)改变消费观念提升个人消费信用 据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2010年5月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的数据称:我国持卡消费比例即便在持卡消费普及率较高的城市里,持卡消费比例还不到50%,而在发达国家,持卡消费已经基本普及了,80%的交易是用卡结算的,只有小面额的现金还在消费流通。因此我们要转变持卡人消费观念,增加银行卡的消费比例。我国银行卡使用的最大瓶颈是人们的消费观念,人们习惯与现金消费,所以要改变现有现状银行就要改变将银行卡只作为存取款的做法;还要加大舆论导向,培育年轻人持卡人市场,调动年轻人刷卡消费的需求,带动整体消费意识的增强;通过与特约商户联合开展优惠促销活动,以经常不断的消费积分奖励活动,刺激持卡人的刷卡消费行为。在信用卡消费方面,从我们个人角度来说还要增强我的信用等级,这也有利于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四)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人才培养更不容忽视,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全力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型管理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专业化员工队伍,这是把握国内市场,应对外来竞争冲击,乃至将来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银行要力争打好服务这张牌,吸引更多客户,提升已发卡的活跃度,扩大成熟的消费群体,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和品牌优势。

(五)大力开发区域和农村银行卡业务

1.加强银行卡与有关合作单位的合作使用 我国现有银行卡持有群体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农村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努力扩大银行卡在农村的受理范围,积极推动银行卡在农村的推广使用;加强用卡环境建设,发展特约商户,增加银行卡受理机具数量,做好维护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用卡环境。要在乡镇的经济相对活跃、商品流通频繁的区域增加POS机具的布放,特别要在旅游景区增加ATM机、POS机的布设,在综合考虑覆盖经营成本的基础之上,考虑减少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费用,并加强对涉农金融机构考核力度,从而达到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 提高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效率,以确保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推广与安全使用。

2.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推进银行卡在我区广泛使用 目前各乡镇地区居民对银行卡的了解程度十分低下。因此,各金融机构应将开展银行卡知识系列的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同新型金融结算业务如电子银行业务、网上支付、股票债券认购的电子化支付等相结合。必要时,可在基层乡镇举办银行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专门培训,使广大乡镇居民尽快熟悉银行卡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3.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金融机构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 成立以政府牵头的银行卡构建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协调一致,严格监督,对一些现金收费流量大的部门,如税务、保险、医院、学校、加油站、路费征收等必须强制性安装POS机。对于水电气等公用企业,把安装POS机作为年检的内容。同时以政府为主导开展优秀受理商户的社会评比活动,授牌告示,提高商誉,调动商户使用POS机和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逐步推进以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为主的支付结算环境。健全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创造良好、规范的支付结算环境,更好的支持边远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更快发展。

(六)建立健全银行卡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我国目前关于银行卡犯罪的最新法律法规就是《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说明政府对银行卡产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希望。但是,国家在目前的金融法规系列中尚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系统涉足银行卡的法律。所以建立健全关于银行卡业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七)建立银行卡的个人资信机制

在目前个人存款实名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全社会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建立银行卡的个人资信机制,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培养个人信用。尽快建立个人信用评级制度,使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得到区别待遇。对于信用状况良好的优质客户予以特殊的相应的优质服务。对于信用状况差,恶意透支的客户予以惩罚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调查体会

篇6: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战略 土地流转制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合理

目录

5.6 有效转变政府职能.................................20 5.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19 6结束语................................................21 参考文献................................................22

1.1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户手里,一些农户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开始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集体来决定,国家对其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弱;此外,农村还出现了很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为了实现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主权有很高的要求。

1.2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

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1.3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2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地区或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2.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业,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增加了农业收入,加大了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等等。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整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实行了“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农民从中直接受惠451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在国家支农政策及粮食市场回升等其它有利因素的推动下,2011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1亿斤,比2010年增加了493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比2003年增长率1177元。同时,自20005年以来,我国在政策和财政上每年都在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水平有效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稳步上升,实际增长幅度连续每年超过8%,是20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次。此外,全国范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约有8.15亿农民参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得到全面推行,4284万贫困农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尽管我国农村发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农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薄弱的环节。4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据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农村绝对和低收入贫困人口总数达到5700万。自2005年国家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以来,虽然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以6%以上的幅度快速增长,但由于农产品价格下跌,而物价上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增长,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支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增收实惠。此外,虽然近5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很快,但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但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巨大。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缺陷难以克服,城乡管理体制之间尚存巨大鸿沟,以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4.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开发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

1)道路交通的不完善

道路交通是打开农村对外开放大门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广大地区道路建设十分落后,道路承载量低、质量低,宽度不够,无法承载大刑载重车辆,交通网络结构单一,乡村公路质量低,甚至有的地方还未实现乡村交通网。2)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

3)农村市场不规范

农村市场的健全繁荣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市场不健全,市场场所不健全,市场管理交易不规范,市场小。商品流通量低。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小。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仍不健全。4)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具有强大的潜在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如: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农村基本人力资源,目前我国开发粒度仍不大。5)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实现自身主力军的作用。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学含量低,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产品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低。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外开放程度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

1区激励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执行力度低,调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程度低,没有取得较高的成就。4)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

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是政策引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证,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转变农村落后观念的保证。目前我国农村关大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农民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引导,造成农村劳动者素质低,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4.6劳动力过剩,农民综合素质低

当前,劳动力就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近几年由于城市下岗人数增多,企业发展不景气,以及经济危机等原因,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输出、农民外出务工就业难度增加,农村劳动力回流开始上升。同时,乡镇企业发展落后,也难以充分吸收回乡劳动力。因此,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文化素质方面,由于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农民受教育的机会较少,文化层次普遍较低。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在全国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约有文盲2亿多,占总人口的18%,其中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小学程度以下的占有51.68%。较低的文化水平也使得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同时,3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要求不断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封闭半封闭状态向对外开放型发展。1)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加工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能力,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实行小机械生活蚕经营模式,摆脱以牛、犁、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向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形成现代农业的生产关系。

2)实行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造

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变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结构单一现状,因地制宜的实行立体农业改造,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以“一乡一产,一乡一特色”为引导,树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分布布局。如:林业开发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实行,原始林、薪碳林、果林、经济林、用材林等相间的立体林业结构。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经济作物区等相间的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等。3)规范农村市场

规范农村市场要求政府加大市场管理,逐步健全农村市场管理制度,确定农村市场场所,规范市场交易活动、管理市场秩序,完善农村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繁荣。规范农村市场要求不断

5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三大方面。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包括提高企业家素质、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就要加强学习、拓展思路、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提高企业素质,必须走内涵发展道路,把企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轨道上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6)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我们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1)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财政对农机研究推广的转移支出,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推广,特别是农业产业企业要加大投入。促进自主创新。(2)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3)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基层农技所的设备、技术投入,配备更多更好的农技推广人员,重点做好对农户、农业企业的实地指导工作。同时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7)打开农村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

农村市场的封闭性是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农村经济发展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打开农村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打开农村市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人才,引进大量的外部投资和科学发展和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建设,并逐步树立自

7位,加强宏观调控,努力适时增加银行信贷的有效投入,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银行自身效益的关系,把二者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其次要努力盘活信贷存量、优化信贷总量增量。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其根本不是继续贷与不贷或贷多贷少的问题,而是如何按照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等法规努力做好银行信贷工作的问题。所以,按照央行的指导意见适时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努力盘活现有银行信贷资产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还是对银行自身业务经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5.6 有效转变政府职能

发展经济.要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就是政府自身制度创新的问题。如果政府能够根据外在经济社会运行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自身制度创新,调整职能,转变职能,就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因此,政府应尊重和维护市场的效率,转变观念,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观念,对农户、乡镇企业等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多给予(提供优质服务)、少索取(减少乱收费),为有效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理顺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提供条件。5.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农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发展工业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地区工业发展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要坚持环

9参考文献

【1】石一话,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经济[N];国际金融报;2000年 【2】徐琴,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陈延良,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上一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安全生产整治方案下一篇: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