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几年发展规划

2022-08-11

第一篇:公司近几年发展规划

银行卡业务近几年发展

银行卡业务近几年发展、运行状况的调查

银行中间业务又称表外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本、外币结算、银行卡、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票据担保、贷款承诺、衍生金融工具、代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本次调查以银行卡业务为例。银行卡业务是集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支付工具。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自动出纳机卡等。银行卡具有支付功能,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又被称为“塑料货币”。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热潮的推动下,国际贸易日益密切,银行卡支付地位持续上升。中国银行卡产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银行卡产业萌芽起步。从代理信用卡业务,到多家银行实现发行自主品牌银行卡,银行卡产业实现了“零”的突破。直到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全面实现联网通用目标,中国银行卡产业迎来大发展时期。

本人于2013年4月21日至2012年5月19日对银行卡业务情况,以报纸、电子期刊、杂志形式进行间接调查,参考文献如下:[1] 中投顾问.2012-2016年中国银行卡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国投资咨询网,2012.6;[2] 侯换成.浅议农村信用社银行卡业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1);[3] 吕君.我国银行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07);[4] 魏鹏.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银行家》,2011.11;[5] 王玮.小议银行卡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商业文化》,2011.10。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卡业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产业化发展基本格局的雏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以银行卡为载体的支付网络和支付产业链,初步构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与此同时,银行卡的发展和应用也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在我国加入WTO后,面对国内需求与国际银行业的强大压力,加之银行传统业务利润空间缩小,银行卡业务逐渐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银行卡的发展趋势是发卡量迅速增长:一方面,各大银行的卡部都在不计成本的发行银行卡,特别是信用卡的业务。另一方面是随着银行卡系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们使用银行卡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银行卡的特殊优势也在不断的体现出来。

据北京卫视财经新闻在2011年11月21日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的发行量数据中显示,2010年底银行卡发行量是24.2亿张,同比增长16.9%,截至2011年底,我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9.49亿张,同比增长17.9%。但在2012年央行公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国发行银行卡34亿张,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21.2%。换句话说,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增银行卡数量高达4.51亿张。平均来看,34亿张银行卡的存量,相当于全国人均持有约3张银行卡。 “银行卡增长速度加快,一方面由于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下,消费本身增长速度比较快。”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说,“另一方面,也和目前居民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多采取非现金的消费方式有关。”

目前,银行卡业务的地位已经站上了历史性的台阶,其迅速的发展速度与当今消费者的需求成了正比,成为我国消费者不可或缺的一种金融工具。但由于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未能使用银行卡业务的消费者还占有相当一部分,因此,要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为各类人群带来实际利益。

二、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银行卡业务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银行卡业务发展相比我国的银行卡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是比较落后的,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应该尽快缩小与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差距,跟上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步伐。

(一)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劣势

1.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2.银行卡的风险防范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银行卡异地和跨行使用不方便;

4.银行卡的受理环境不够普及等。

(二)产品结构和卡片种类有待改善

一方面,我国各大银行发行的卡主要以借记卡为主,第103期《金融论坛》期刊载到:借记卡发行量达到了90%以上,贷记卡只占不到10%;另一方面,我国目前银行卡交易中80%以上都是存取款、转账交易,而刷卡消费不到12%。借记卡主要的盈利来源是存贷款的差额,而能循环透支的贷记卡才是银行盈利的主要产品才是银行竞争到优质客户的主要工具。尽管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推出不少业务品种,但我国各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明显滞后,各种银行卡功能、品种单一,不能适应不同阶层客户的需要。而在发达国家,银行卡已远远超过了它本来的含义,如高级的信用卡,除了用作信用凭证、综合实现各种信用卡功能外,还可以有个人身份证明卡、病历档案、地铁月票等各种用途。

(三)持卡人的信用和消费观念有待提高

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社会信用系统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对失信没有一个好的惩戒制度,这就使得持卡人屡屡出现了失信的行为,导致银行不敢轻易授信。另一方面,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所以持卡人的消费观念就显得很保守,这就不利于银行卡的积极使用。在国外超前消费是一种时尚,然而在中国超前消费的观念没有普遍被人们所接受,这也是制约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四)从业人员的综合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1.行业人员综合素质不过关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综合型人才还是较国外的少,银行卡业务的优秀人才也是相当的缺乏。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过关,有些业务员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在业务操作技能上还是比较的欠缺。因此,要树立危机意识,重视队伍建设,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稳定银行卡从业人员。要建立竞争形势下新的用人机制和健全的激励机制,形成一个留住人才、用活人才的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脱颖而出优秀人才,以适应银行卡业务专业人才发展的需要。

2.内部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还有待加强 在内部管理要做好岗位分工和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内部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客户服务时要做到微笑服务、耐心解答,把客户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五)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制约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银行卡的服务质量不够高,第一表现在交易成功率不够高,另一方面跨行交易差错处理的方面还不够及时,持卡人投诉较多。再有,对商户服务,对持卡人的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质量不够高。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银行的营业网点也比较少,ATM机只是零星的散布,这让很多农民用卡及其的不方便,从而很难调动他们用卡的积极性,这就使得银行卡在农村发行和使用起来都比较麻烦。

(六)法律制度不健全

随着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法规方面的缺失日益凸现,原有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适用当前的市场发展状况了。我国刑法第一次将信用卡犯罪纳入其规制的范围始于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典,在分则第三章第四节妨害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金融诈骗罪中设立相关罪名对信用卡犯罪进行了规定。然而,基于传统立法模式和立法技术的限制,刑法典关于信用卡犯罪的规定,在犯罪评价基点和评价时间上均无法满足对信用卡犯罪日益国际化趋势进行有效抗制的需要。为弥补刑法规制能力之不足,避免国际信用卡犯罪对我国金融秩序的破坏和影响,2005年2月28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五)》重点对刑法典信用卡犯罪进行了立法完善,在增设相关犯罪的同时,还对刑法第196条所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进行了修改。

(七)银行卡的风险防范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银行卡也逐渐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工具,并逐渐呈现出智能化、专业化特点,已严重危害到银行卡的资金安全,给持卡人和发卡行造成经济损失。分析银行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银行卡科技含量不高造成的风险。制造银行卡所需的磁卡读写器及程序盘,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如果再配上电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读卡、写卡和输入密码,以此来更改银行卡磁条信息,变造银行卡就易如反掌。第二,发卡银行营业场所、设备防范设施不到位形成的风险。如密码键盘外露、操作台过大、未设置监控设施及一米黄线等,使犯罪分子很容易与持卡人接近,通过窥视、观察持卡人按密码的手势操作就能够轻易获得持卡人的操作密码,为犯罪分子伪造或变造银行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三,持卡人自身防范意识淡薄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存取款时不排队照顺序操作、将存取款凭证随意丢弃、设置和输入密码时不提防旁人窥视,有的甚至认为银行卡和身份证均在自己身上,别人即使知道了自己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也不能取现,这也是犯罪分子能够轻易窃取卡号、密码的主要原因。第四,发卡银行营业人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形成的风险。目前,利用假身份证或冒用他人身份证开户办卡花样繁多,一人多卡等可疑现象普遍存在,如果营业人员防范意识或判断能力不强,就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银行卡犯罪行为。

三、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策略

(一) 填补劣势,发展优势

针对我国目前银行卡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的问题,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利益驱动机制。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持续的产业利润,银行卡产业也不例外。支撑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最基本的两项传统业务是ATM交易和POS交易,所以要大力发展这两项传统的业务来驱动银行卡业务的不断发展。对于加强银行卡的风险防范,首先,我们要加强银行卡的科技含量;第二,发卡银行营业场所、设备防范设施要到位;第三,加强持卡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第四,银行卡卡管理要完善。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当人们的收入在增加时人们的预期消费的心理也随之产生,这也是银行卡发展的最佳时机。

(二) 努力改善产品结构,创新新产品

1.加强银行卡品牌创新;

2.改变银行卡结构功能单一的现状; 3.加强发卡银行的竞争意识; 4.以客户为中心抢占市场份额。

(三)改变消费观念提升个人消费信用 据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2010年5月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的数据称:我国持卡消费比例即便在持卡消费普及率较高的城市里,持卡消费比例还不到50%,而在发达国家,持卡消费已经基本普及了,80%的交易是用卡结算的,只有小面额的现金还在消费流通。因此我们要转变持卡人消费观念,增加银行卡的消费比例。我国银行卡使用的最大瓶颈是人们的消费观念,人们习惯与现金消费,所以要改变现有现状银行就要改变将银行卡只作为存取款的做法;还要加大舆论导向,培育年轻人持卡人市场,调动年轻人刷卡消费的需求,带动整体消费意识的增强;通过与特约商户联合开展优惠促销活动,以经常不断的消费积分奖励活动,刺激持卡人的刷卡消费行为。在信用卡消费方面,从我们个人角度来说还要增强我的信用等级,这也有利于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四)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人才培养更不容忽视,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全力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型管理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专业化员工队伍,这是把握国内市场,应对外来竞争冲击,乃至将来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银行要力争打好服务这张牌,吸引更多客户,提升已发卡的活跃度,扩大成熟的消费群体,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和品牌优势。

(五)大力开发区域和农村银行卡业务

1.加强银行卡与有关合作单位的合作使用 我国现有银行卡持有群体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农村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努力扩大银行卡在农村的受理范围,积极推动银行卡在农村的推广使用;加强用卡环境建设,发展特约商户,增加银行卡受理机具数量,做好维护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用卡环境。要在乡镇的经济相对活跃、商品流通频繁的区域增加POS机具的布放,特别要在旅游景区增加ATM机、POS机的布设,在综合考虑覆盖经营成本的基础之上,考虑减少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费用,并加强对涉农金融机构考核力度,从而达到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 提高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效率,以确保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推广与安全使用。

2. 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推进银行卡在我区广泛使用 目前各乡镇地区居民对银行卡的了解程度十分低下。因此,各金融机构应将开展银行卡知识系列的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同新型金融结算业务如电子银行业务、网上支付、股票债券认购的电子化支付等相结合。必要时,可在基层乡镇举办银行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专门培训,使广大乡镇居民尽快熟悉银行卡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3. 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金融机构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 成立以政府牵头的银行卡构建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协调一致,严格监督,对一些现金收费流量大的部门,如税务、保险、医院、学校、加油站、路费征收等必须强制性安装POS机。对于水电气等公用企业,把安装POS机作为年检的内容。同时以政府为主导开展优秀受理商户的社会评比活动,授牌告示,提高商誉,调动商户使用POS机和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逐步推进以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为主的支付结算环境。健全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创造良好、规范的支付结算环境,更好的支持边远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更快发展。

(六)建立健全银行卡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我国目前关于银行卡犯罪的最新法律法规就是《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说明政府对银行卡产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希望。但是,国家在目前的金融法规系列中尚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系统涉足银行卡的法律。所以建立健全关于银行卡业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七) 建立银行卡的个人资信机制

在目前个人存款实名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全社会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建立银行卡的个人资信机制,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培养个人信用。尽快建立个人信用评级制度,使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得到区别待遇。对于信用状况良好的优质客户予以特殊的相应的优质服务。对于信用状况差,恶意透支的客户予以惩罚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调查体会

从我个人使用银行卡的角度来看,银行卡给我的生活带来许多的方便,不仅身上不用带那么多的现金而且支付起来也很方便。但是银行卡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旦丢失,不法分子会利用他们的“高科技”把你的卡里的钱盗走,还有现在就银行卡的诈骗也越来越多。所以我国的各大银行必须及时解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加快银行卡业务的结构调整功能创新,打造功能完备、服务一流的银行卡品牌,提升市场份额,提高经营效益。总之,当前我国发展银行卡业务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面临许多发展机遇,也存在一些潜在威胁。要使我国银行卡业务得到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健全相关的法规;另一方面,银行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根据客户需求和经营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产品和服务,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竞争中取胜。

第二篇: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13亿多人口,其中农民达9亿多。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滞后,农产品商品率低下,产供销体系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要深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战略 土地流转制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合理

目录

- 15.6 有效转变政府职能 ................................. 20 5.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19 6结束语 ................................................ 21 参考文献 ................................................ 22

- 31.1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户手里,一些农户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开始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集体来决定,国家对其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弱;此外,农村还出现了很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为了实现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主权有很高的要求。

1.2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

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1.3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 2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地区或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2.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5业,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增加了农业收入,加大了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等等。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整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实行了“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实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农民从中直接受惠451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在国家支农政策及粮食市场回升等其它有利因素的推动下,2011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1亿斤,比2010年增加了493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比2003年增长率1177元。同时,自20005年以来,我国在政策和财政上每年都在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水平有效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稳步上升,实际增长幅度连续每年超过8%,是20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次。此外,全国范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约有8.15亿农民参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得到全面推行,4284万贫困农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尽管我国农村发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农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薄弱的环节。 4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7据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农村绝对和低收入贫困人口总数达到5700万。自2005年国家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以来,虽然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以6%以上的幅度快速增长,但由于农产品价格下跌,而物价上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增长,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支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增收实惠。此外,虽然近5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很快,但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2010年, 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但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巨大。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缺陷难以克服,城乡管理体制之间尚存巨大鸿沟,以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4.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开发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

1)道路交通的不完善

道路交通是打开农村对外开放大门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广大地区道路建设十分落后,道路承载量低、质量低,宽度不够,无法承载大刑载重车辆,交通网络结构单一,乡村公路质量低,甚至有的地方还未实现乡村交通网。 2)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

- 93)农村市场不规范

农村市场的健全繁荣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市场不健全,市场场所不健全,市场管理交易不规范,市场小。商品流通量低。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小。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仍不健全。 4)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具有强大的潜在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如: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农村基本人力资源,目前我国开发粒度仍不大。 5)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实现自身主力军的作用。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学含量低,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产品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低。 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外开放程度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

- 11区激励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执行力度低,调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程度低,没有取得较高的成就。 4)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

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是政策引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证,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转变农村落后观念的保证。目前我国农村关大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农民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引导,造成农村劳动者素质低,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4.6劳动力过剩,农民综合素质低

当前,劳动力就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近几年由于城市下岗人数增多,企业发展不景气,以及经济危机等原因,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输出、农民外出务工就业难度增加,农村劳动力回流开始上升。同时,乡镇企业发展落后,也难以充分吸收回乡劳动力。因此,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文化素质方面,由于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农民受教育的机会较少,文化层次普遍较低。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在全国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约有文盲2亿多,占总人口的18%,其中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小学程度以下的占有51.68%。较低的文化水平也使得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同时,

- 13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要求不断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封闭半封闭状态向对外开放型发展。 1)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加工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能力,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实行小机械生活蚕经营模式,摆脱以牛、犁、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向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形成现代农业的生产关系。

2)实行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造

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变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结构单一现状,因地制宜的实行立体农业改造,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以“一乡一产,一乡一特色”为引导,树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分布布局。如:林业开发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实行,原始林、薪碳林、果林、经济林、用材林等相间的立体林业结构。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经济作物区等相间的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等。 3)规范农村市场

规范农村市场要求政府加大市场管理,逐步健全农村市场管理制度,确定农村市场场所,规范市场交易活动、管理市场秩序,完善农村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繁荣。规范农村市场要求不断

- 15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三大方面。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包括提高企业家素质、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就要加强学习、拓展思路、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提高企业素质,必须走内涵发展道路,把企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轨道上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 6)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我们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1)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财政对农机研究推广的转移支出,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推广,特别是农业产业企业要加大投入。促进自主创新。( 2) 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 3) 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基层农技所的设备、技术投入,配备更多更好的农技推广人员,重点做好对农户、农业企业的实地指导工作。同时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7)打开农村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

农村市场的封闭性是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农村经济发展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打开农村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打开农村市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人才,引进大量的外部投资和科学发展和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建设,并逐步树立自

- 17位,加强宏观调控,努力适时增加银行信贷的有效投入,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银行自身效益的关系,把二者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其次要努力盘活信贷存量、优化信贷总量增量。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其根本不是继续贷与不贷或贷多贷少的问题,而是如何按照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等法规努力做好银行信贷工作的问题。所以,按照央行的指导意见适时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努力盘活现有银行信贷资产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还是对银行自身业务经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6 有效转变政府职能

发展经济.要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就是政府自身制度创新的问题。如果政府能够根据外在经济社会运行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自身制度创新,调整职能,转变职能,就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因此,政府应尊重和维护市场的效率,转变观念,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观念,对农户、乡镇企业等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多给予(提供优质服务)、少索取(减少乱收费),为有效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理顺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提供条件。 5.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农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发展工业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地区工业发展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要坚持环

- 19参考文献

【1】石一话,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经济[N];国际金融报;2000年 【2】徐琴,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陈延良,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韩宁,葛峰.农村制度改革:现状、方向及路径选择[J].财经界,2007.2 【5】孙敏荣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浅析[期刊论文]-现代农业 2004(12) 【6】程伟 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0) 【7】邓辉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30) 【8】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作者:戴婧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 21 -

第三篇:近几年

颍阳镇“蓝天卫士”张世杰

近几年,凡是到过颍阳镇的外地游客都会感受到,在颍阳镇标志地段“三叉口”处,每逢夏收和秋收季节,总有一位矮头小伙子,他手持望远镜,迎着青翠的紫云山,张望着忙碌收获的田地老农,头顶着天空湛蓝亮丽,依泊河的流水清澈透底,颍阳镇的禁烧环境一尘不染,清新的空气爽朗不已…… 每当说起这一生态环境保护秸秆禁工作的大和谐、大改观,人们都夸奖这要归功于颍阳镇瞭望哨值守的张世杰同志认真负责,才有了今天颍阳禁烧工作有声有色,扎实有效。都说这要给颍阳镇农技站同志张世杰记头功。

为了神圣的禁烧事业,为了颍阳的碧水蓝天。张世杰同志,始终坚持恪尽职守、秉公执法,认真履行秸秆禁烧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谱写出了一曲曲新时期保护环境人开拓进取和无私奉献的壮歌。。。。。。

张世杰同志在日记中写到:雷锋曾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才最有力量,我要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坚持做好禁烧嘹望工作。自加入禁烧工作以来,他就将自己彻底融入到了这个集体,将保护蓝天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把自己牢牢绑在禁烧战车之上,以三叉口为家,用自己的智慧在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着平凡而伟大的贡献。值守人,注定是孤独的,一天又一天坚守烈火般的阳光,看守禁烧第一线,这里没有城市的霓虹,没有闹市的喧嚣,甚至和同事聊天的机会也没有,家人更是不能相见,但张世杰同志视孤独、寂寞如甘怡,在艰苦中磨砺自己,毫无怨言,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再苦再累,他都没有丝毫怨言。他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016年国庆长期间,10月2日,张世杰连续2个昼夜,他坚守在嘹望点上,即当“指导员”,又当“战头员”,10月4日晚12点多了,他依然在点上值守,吃住在田间地头,一天下来,直不起腰,晚上只能抱点秫秫秸铺在地上,躺在上面休息,领导劝他盖上被褥防着凉,他坚决回绝了,他说我穿厚点就可以了,盖上被褥一旦睡着了,有人趁机点火就麻烦了,面对这样的艰苦条件,他仍乐观的说:“天当被,厚;地当床,宽;可以看天空,说星星”,快乐的像个孩童。在张世杰的率先垂范,带头遵守纪律,履行职责的影响下,广大村干部争着、抢着拿秸秆禁烧工具快速出动,年轻帅小伙王亚飞禁烧志愿者更是忙前忙后,说:“世杰哥你年龄大了,我守下半夜。”他说“没事,我年龄大,没多困意,你们年轻多睡一会,一旦有火情精气神足,出动快”。在他的影响下全镇25个村级巡逻队争先进,作表率,个个争当禁烧工作“零火点”。对与禁烧工作几年来,他年年如一日始终放弃了休息时间,不辞劳苦奋战在工作一线,得到了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同事的赞誉和肯定。充分展现了基层一线干部的崇高素养和良好形象,是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活事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他心系环保禁烧志不移、润泽蓝天写春秋。他坚定地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颍阳镇环境保护、禁烧工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第四篇:近几年工作汇报

近几年来工作简要情况汇报

镇江国土资源局丹徒分局 卢 宏

2011年4月18日

担任监察大队部门负责人的几年来,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紧紧围绕分局党委工作目标,坚持“以防为主,防查结合”执法监察方针,积极探索,敢于作为,制止和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不断创新举措,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区不断取得成效,全面依法履行了国土资源管理职责,为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依法行政积极作为。广泛深入地开展国土资源法制宣传,加强对国土资源干部的培训,始终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更加提高,程序更加规范,工作中十分注重政策法规学习和研究,勤于思考、开拓创新。在查处“两厅”督办辛丰土地违法案件、2008年卫片遗留问题处理、国土资源部南京督查局督促整改新城违法用地等项重点工作过程中,组织和带领部门同志自觉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查处任务。2008年先后主持、组织召开了69场次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行政处罚听证会,做到无行政复议撤销、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实现丹徒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全员听证和依法行政工作新的突破与跨越。 二是依法履职强化监察。认真落实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健全完善巡查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将土地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及时发出《履行政府保护耕地第一责任人职责,制止破坏耕地行为通知书》16件,进一步强化执法“关口前移”。三年来已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28宗,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追究责任人 1

46人,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刑事违法案件3件、追究责任人3人(其中:全市首例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依法追究1人,占用耕地采取强制措施2人),移送法院强制执行499件,收缴罚没款977万元。同时还督促地方政府落实违法用地整改措施,共拆除建筑物10683平方米,围墙7989米,退还土地面积1160余亩;联合纪检监察通报各镇(园区)违法用地情况48件次,与公安警务室约见占用耕地、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人谈话,及时制止整改违法行为175起,制止和整改违法行为成效显著。

三是规范整顿矿产秩序。围绕省、市、区政府总体工作目标,严格按照“三不留、两切断、一封堵”的要求,积极主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不畏强暴,敢于碰硬,多次放弃节假日、夜间等大量休息时间,深入一线,排查摸底,成功查处多起违法行为。全市首例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涉嫌构成犯罪案件成功侦破,近三年依法查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30余起,对开采机械实行证据保存47台,有效地遏制了非法开采势头。针对区域内矿产资源违法活动的特点,认真分析研究,拟定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公安、国土联合执法巡查队伍,长效监管新机制基本建立。2010年1月底根据市局领导专题会议研究意见代表市国土资源局对位于句容市白兔荣胜采石厂矿区范围内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经过连续2天2昼夜突击审查,成功侦破该案并将当事人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开创了镇江市辖区内国土资源联动机制异地办案的先河,联动机制的成功案例得到市局领导充分肯定。

四是认真妥善处置信访。一方面对涉土信访反映的问题做到

及时快速反应,做好耐心细致的政策解释,另一方面积极妥善协调处理,切实帮助解决侵害群众合法利益的信访诉求,努力把信访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全区信访工作形势得到有效缓解,一举成功摘掉了2007年全省信访重点管理区的落后“帽子”。

通过几年来努力,全区上下保护耕地、节约资源、守护资源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有效地规范了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为丹徒区成功获得江苏省2009年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区先进单位、2010年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受到表彰:

1、2007镇江市国土资源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2008镇江市国土资源局丹徒分局考核优秀

3、2008镇江市国土资源局丹徒分局优秀共产党员

4、2009年镇江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先进个人

5、2009镇江市国土资源局丹徒分局考核优秀

6、2010镇江市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工作者

第五篇:近几年高考哲学部分试题

近几广东省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II卷分析

(2007)40.(1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期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虚心求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4万多字的《乡村调查报告》,其中反映的农村真实情况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问题: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该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

40.答案要点:(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真实反映农村实际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了主观思想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

(2)坚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该学生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他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坚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该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了解掌握农村真实情况,坚持在实践中求真务实。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该学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

(2008年)39.(11分)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39.答案要点:(1)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2008年)40.材料1: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2: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材料3: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的非平凡之举让我们感动。比如雪灾中高速公路处于瘫痪状态是,众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贵的真情实义。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l、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

(2)结合材料3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7分)

40.答案要点:(1)①从材料l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①人的价值体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家人,爱朋友,爱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雪灾中不计个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对这些平凡人的尊重,从而也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②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灾难面前涌现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没有计算个人利益的得失,考虑的是他人的危难,难能可贵,体现了灾难面前的人间真情。

③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009年)39.(11分)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

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

39.答案要点:(1)休谟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够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意识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4)通过人的感官,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变化多端的现象,通过“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5)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恰当的。

(2009年)40.(17分)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材料2: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1)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

(2)结合材料2,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8分)

40.答案要点:(1)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2)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0年)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

37.答案要点:(2)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人是过程。

⑤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2011)37.(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阵型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权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

(3)结合材料二,运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10分)

答案要点:(2)①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2分)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2分)

(3)①坚持两点论就是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2分)文化体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2分)

②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分)改革中,要着重把握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抓住振兴文化产业这个主流;(2分)

③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

(2012)37题 请用哲学生活关于“. . .”知识谈. . . . . .?

上一篇:国三的车能转外地吗下一篇:公司股东会决议范本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