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课文教学设计

2024-05-03

《荷塘月色》课文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荷塘月色》课文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眼,理解课文的主旨。

2、欣赏荷塘月色的结构美,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学情分析

国防班学生,整体基础较好,但语文能力欠缺,语言的感悟能力更显苍白。

知识性的东西学生掌握较好,但分析综合能力尚待提高。

重点难点

重点:介绍作者及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难点:结合美读,感知课文的结构美。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打开课件,播放幻灯片1

(1)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

清”字“佩弦”。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变化(播放幻灯片2)

19,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总之,家庭的不和谐是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一个重要原因。

活动2【讲授】背景介绍(播放幻灯片3)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7年4月12日,蒋领导的军队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

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节选自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朱自清既反感于蒋领导的军队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他“躲到学术研究中”,躲到大自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

《荷塘月色》就是在这种心情下诞生的。

活动3【活动】初步感知课文的结构美(播放幻灯片4)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散文有四美: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我们第一节课就来欣赏《荷塘月色》的结构美。

请大家思考并分组探讨下面三个问题: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探讨、形成结论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是什么让作者的内心不宁静?(要求学生回答),是现实,是“现实世界”(板书),为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

2、游踪:家——小路——荷塘——家。作者得到宁静了吗?为什么?

作者用他的笔描绘出一个清净、自由的世界,我们姑且称之为“荷月世界”(板书),清静、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在这个世界中,作者不宁静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宁静。

不管什么原因,现实世界总有许多让人无奈之处,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自然的哺育,在精神上也能从大自然中寻求到依托。当我们有困惑、有苦恼的时候,当我们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走走,去大自然中走走,不也能愉悦身心吗?朱自清先生以洋洋笔墨、细细笔触和浓浓深情,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清静、自由的“荷月世界”,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我想,这也是这篇文章成为名篇为人们所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在喜悦中,还是难掩心中的苦闷。

结束语:有没有一个世界,一个自由、美好、幸福的世界,一个没有忧虑、没有烦恼的世界?我们明天继续学习《荷塘月色》!

活动4【讲授】本节课板书(播放幻灯片5)

本节课板书(播放幻灯片6)

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深层结构:现实世界——荷月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

分析: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

活动5【活动】附录(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1、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2、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①引导理解诗句: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②引导明确:

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3、《西洲曲》的理解

《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相亲相爱)

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板书]

析:一幅“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但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似乎每个现实世界的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总结全文

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告诉我们:我们人类的心灵栖居在三个世界里,它们分别是“现实世界”、“荷月世界”、“理想世界”。

首先是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人类心灵的长居之地。现实世界一方面为人的身心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心灵中一切苦闷、烦恼、不得自由的源头。在《荷塘月色》中,“家”就是现实世界的象征,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意象化。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于是作者“忽然想起”了“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的月色下的荷塘,由此作者的心灵开始进入了“荷月世界”。

“荷月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心灵世界呢?

清净、自由,是荷月世界的最大特点。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作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为心灵的第二栖居地的“荷月世界”,除了清净、自由之外,还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的暂时性。人类心灵在这一世界的栖居,只能是暂时的,它必定要回到永久栖居之地——现实世界。荷月世界颁发给人们的只是一张暂住证而已。显然,朱自清先生已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刚踏进荷月世界时,他就知道,这美好无边的荷香月色只能“(暂)且受用”。二是它对心灵自由的有限与不彻底性。荷月世界无法彻底隔绝现实世界,在清净自由的心灵的潜意识深处,还留存有现实世界带来的抹不掉的一丝阴影。这阴影随时都可能从心灵的某个角落里冒出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景随情生,这就是作者心灵深处那一丝阴影的浮现。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

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那么心灵无烦无恼、无忧无虑的真正的理想世界又在哪里呢?

它寓存在“江南采莲图”中。“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理想世界是人类心灵的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

篇2:《荷塘月色》课文教学设计

1、谈谈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

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教学重点

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二、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1、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

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⑴ 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⑵ 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2、师生互动活动二: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明确:

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到现实。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

3、师生生互动活动三:作者为何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提示: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特点分析。

明确: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圆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朱先生自然倍感苦闷彷徨。他是民主战士,爱国分子,但对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中国现代作家中,郭沫若早就揭露当时的社会是血腥污秽的屠场,闻一多诅咒旧中国是一池死水,鲁迅则要掀翻延续数千年的吃人筵席。朱自清要比他们温和,他的确感到现实对正直善良的人们沉重的碾压,但还没有上升为抗争。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性格的支配下写成的。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4、教师分析以下三句话,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⑴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⑵ “这是独处的妙处”

⑶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

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不宁静”的社会原因。

“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

5、总结本课

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

A、淡淡的喜悦;

B、淡淡的哀愁;

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文章4~6段

3、完成练习二至五。

〖板书设计

〖预习作业

你觉得本文写景有何特色?你最喜欢写景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领略本文的画面美(写景美)。

2、领略本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

第一节课,我们重点感受了蕴含在这篇散文中的情感内核,体会了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由于时代和性格原因,始终无法摆脱的苦闷心情,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作者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暂时解脱却又无法得以解脱的矛盾心情。

二、课文分析

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重点领略文章的写景之美与语言之美。

学生活动一:配乐,请一位同学朗读4~6段,同学们拿起笔画下你觉得最美的句子。思考两个问题:

1、你认为这3段写景的基调是什么?你觉得这几段写景有何特色?

2、这几段写景都运了哪些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的活动要充分,学生可以从写景的色彩、基调、词汇、修辞等角度阐述写景特点。

教师归纳明确:

1、第4段重写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重写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在月色下的景致。

2、这几段写景的基调:优雅、幽静、素淡、朦胧。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雾是“薄薄的”,荷香是“缕缕”、“仿佛远处……”,叶子和花“像笼着……”。所以,总的色调是素淡朦胧,恰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沉静的诗人气息。

三、综合分析第4段

1、写景的大致顺序: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2、本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一应景物,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如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再如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隐约朦胧。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3、从语言、修辞看:

⑴ 比喻:(含通感,不是重点,点到即可)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期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方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启发读者展开更广阔的联想,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

还有多个句子用到比喻,所选择的喻体皆为柔美之物,与本体生动切合,贴切地描摹出了景物的优美。

⑵ 拟人:

赋予物以人的品格,将景物写得灵秀动人。

⑶ 叠词:

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

⑷ 骈散句结合:

用词优雅、柔美,句子既见变化,又稍显齐整,产生一种节奏上的舒感美。

四、综合分析第5段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本段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但更多的句子是从侧面表现月色之美的。作者通过写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等景物,烘托了月色之美。因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很难描摹的,于是作者借用其它景物,用衬托的手法予以表现,可谓恰到好处。

2、动词之美:

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给人医治奶白色而鲜艳欲滴的实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且与“如流水一般”不般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盖、罩、蒙”等字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映出”表现不出浓重)

“画”能写出月影之美。(“印”不能写出美)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通感)

五、综合分析第6段

1、段末过渡自然,片刻的宁静得而复失。

2、本段动静结合,远近相间。

六、本文写景小结

这篇散文,写景细腻动人,创设了素淡、朦胧、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小径幽幽,树色隐隐。在这样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悦。景物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景语即情语,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从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可见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其间,忘情于迷人的景色之中了。只不过,这种喜悦与宁静是淡淡而且短暂的。

学生活动二:从画中走出来,作者写到了江南采莲旧俗,是何用意。

教师明确:简单地说,可以将之理解为作者回到现实生活的表现。深究起来,写作者惦念江南,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以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6段。

2、预习《故都的秋》:

⑴ 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描写对象?能否将这些景物概括为几幅图画?

⑵ 作者笔下的秋是什么色彩的?这些色彩有何共同特点?

⑶ 探究作者性格特点与所处的时代特点?

篇3:探究教学在《荷塘月色》中的实践

师:同学们, 看着窗外生机盎然的美景, 我们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初中学过的写景名篇, 我们听一下录音片段 (放录音) :盼望着, 盼望着, 春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师:它的作者是……篇名……

生:朱自清, 《春》。

师:朱自清是我们熟悉的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原名自华, 字佩弦, 号秋实, 浙江绍兴人。他是爱国的知识分子,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 大革命失败了, 他对黑暗的现实社会不满, 思想中充满矛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荷塘月色》正是他在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下写的。如何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复杂心情, 是我们这课学习的难点。

◆相关知识延伸:

佩弦:玉佩的一种, 弓弦常紧张, 性缓者佩以自警。《林黛玉进贾府》中少妇打扮的王熙凤身上系的是双衡比目玫瑰佩, 取比目鱼象征夫妻琴瑟和谐之意。朱自清取字佩弦, 其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历代名人名、字连义、引申的很多。如比岳飞, 字鹏举。因为由飞便想到了《庄子》中的神鸟大鹏, 喻其志向高远。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听录音。

(一) 对比作者不同的心情

明确: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春》明快、清爽, 《荷塘月色》低沉, 似自言自语。《春》充满希望、生机, 《荷塘月色》矛盾、复杂。

(二)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明确:按作者的行踪记叙。披衣出门———独踱小路———观赏荷塘———回忆江南、到家里。

由此可知, 全文分四大部分。有人认为分三大部分, 第一、二部分合为第一部分, 即出门———赏荷——忆江南, 这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晚自习时间同学们可以讨论。

三、分析课文

(一) 请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文眼。其中的“颇不宁静”含蓄地道出了作者心中的迷惘和苦闷, 表明他处于难以摆脱的矛盾之中。这样不仅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而且向读者交代了去荷塘的由来———心里不宁静, 想求得片刻的安宁, 于是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

文章开头点明了作者的心境, 交代了去荷塘的动机。

(二) 师读第二、三自然段

明确: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幽静的环境, 小路“静”、独行“静”、荷塘景色“静”、月色朦胧“静”, 与第一部分的“不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三自然段, 作者的心灵像是得到了超脱, 他发现了与内心矛盾心情截然相反的这么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后, 欣喜若狂, 抒发了一大段内心独白, 表现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情, 既有淡淡的喜悦又有淡淡的哀愁。“好像”“便觉”暗示作者实际并没有“到了另一个世界”, 作者也不可能成为“自由的人”, 那只是个人的愿望而已。表面看来, 这些表述平平常常, 语气也不激烈, 仔细揣摩, 可以体味出一个善良、正直、爱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彷徨与执着的追求。最后用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自然由抒情转入写景。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在荷塘小路上漫步, 抒发了月下独自的感受。

第四~六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作者通过娴熟的笔墨, 为我们描绘了:月下荷塘, 塘上月色, 荷塘四周三幅图画。今天, 我们只讲第一幅图画月下荷塘。

听录音。

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钱钟书语) , 即感觉的转移。通俗讲, 就是把甲感官上的感觉移到乙感官上。

比如:他睡得真香呀。 (生理状态和嗅觉、味觉互移)

黑色的七月将成为历史 (视觉、时间互移)

整段没写一个“月”字, 但给人的感觉确是月下的荷塘。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达到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相关知识延伸:写作技巧之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如窗外风吹树叶翻动, 心情不一样时, 人的感悟就不一样。高兴时, 感觉它在为你拍手, 生气时, 感觉它很烦人。要运用恰当。比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他焦急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情形, 他到村口去等邮递员, 描写了沿途的小河水哗啦啦流、枝头小鸟三五成群地叫……明显不符合当时的心情, 是非常不恰当的。

第二学时

1. 放录音 (第5自然段) 。

塘上月色图描绘了哪些景物?体会动词的妙用。

明确:光与影达到完美和谐, 妙用了光、泻、浮、洗、笼等动词, 熟读第5自然段, 至背诵。

2. 放录音 (第6自然段) 。

荷塘四周图描绘了哪些景色?写作特点如何?

明确:对树、山、路灯光、蝉声、蛙声描写分别用了近、远、高、低等词汇。蝉蛙之声何时鸣?要注意观察生活。

明确:夏天的夜晚, 有月光的时候, 蝉确实会鸣的, 无月光的时候, 则哑然。朱自清先生曾亲自做过观察。同学们应从这点上得到启发:注意观察生活、处处皆有学问。

(三) 课文第四部分分析

学生齐读课文。

明确:作者写作时内心迷茫、彷徨, 想到幼年、故乡是很自然的事情, 同时, 也流露了向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心情。

(四) 自读全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写景、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心中喜悦和哀愁的心情。

四、写作特色

1.修辞手法丰富:博喻拟人能感

2.叠词的运用:AABB型ABB型AA型

3.动词的妙用:沉浮洗笼画

五、作业

1、背诵5、6自然段

篇4:《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两幅图画:荷塘月色图与江南采莲图

问题:(学生齐读课文第4~9段)这几个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作者描写了两幅图画,请同学们根据关键语句把它们找出来。

教师引导:课文第7段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句,这就告诉我们前面作者写的是实景,描写的是在荷塘月色下的所见所思。从第7段起是作者的联想,是虚写江南采莲的情景。因此,作者描写了荷塘月色图与江南采莲图这两幅画。(板书:两幅图画)

问题:(播放配乐朗诵)荷塘月色图是作者极力描绘的,也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听完配乐朗诵后,请同学们合作探究这三段文字美在哪里?请结合相关语句来分析。

合作探究:(1)语言美。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叠音、叠字等多种手法,使文章节奏明朗,韵律协调。(2)画面美。田田的荷叶、朦朦的月光、淡淡的云、薄薄的青雾、婀娜的杨柳、隐隐约约的远山等景物勾画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山水画。(3)形态美。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月光,以静静的流水作比等。事物的形状如临摹的画,跃然纸上。(4)层次美。作者写荷花,采用的是近景工笔描绘,其写作的顺序是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写景,作者先写月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极具空间层次感。(5)动静映衬之美。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看似动景,实是衬托出月光下荷塘的静谧。

问题:作者将荷塘月色图描写得如此传神,也紧扣了标题,可为什么又要写江南采莲图呢?这两幅图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呢?

教师引导:作者在荷塘散步时看到田田的荷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与上文中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相照应。江南采莲图的热闹反衬现实的冷静,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荷塘月色图与江南采莲图,一‘冷一‘热,一‘静一‘动,在这种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

二、两个自己:平常的自己与超出平常的自己

问题:朱自清用两幅图画为我们带来了愉悦的审美体验。可是,文章一开篇,作者就说心里是“颇不宁静”的。为什么作者的内心是“颇不宁静”的呢,又如何理解“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一句?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朗读第三段)“平常的自己”是“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白天里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平常的自己”只能无奈地接受,内心是矛盾的,是不自由的。而“超出平常的自己”却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因此这一段写了“两个自己”。(板书:两个自己)

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与诗意世界

追问探究:(学生齐读课文第1~3段)作者为什么会出现“两个自己”?“平常的自己”为什么会感到苦闷不自由?作者的现实处境到底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一个是“另一个世界”(诗意世界),另一个是“世界”(现实世界)。(板书:两个世界)

追问探究:结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探究作者所表现的苦闷之情除了社会环境的原因外,还有什么原因?

教师引导:1925年10月,朱自清发表了散文《背影》。那时候,祖母新丧,父亲失业在家,“家中光景很是惨淡”。而父亲来信中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更加增添了朱自清对父亲的牵挂与担忧,心里自然就“颇不宁静”了。

四、两个结构:外结构与内结构

问题:《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其艺术成就相当高。作者巧妙地将“两个自己”“两个世界”“两幅图画”融合在两个结构中,不落痕迹,尽得风流。根据课文的相关语句,请同学们思考是哪两个结构。

教师引导:“带上门出去”(家),“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小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荷塘),“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家)等句子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是自己的游踪,这是文章的外结构。从文章的相关语句“颇不宁静”(不宁静),“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追求宁静),“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不宁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是变化不定的。因此,文章的内结构是作者的情感变化。外结构与内结构,就如同一个同心圆,浑然一体。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在荷塘月色这个空间里,他的脉脉情思如流水般得到了尽情地抒发,情与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融合在这“两个结构”里。(板书:两个结构)

篇5:荷塘月色课文原文

1.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创作特色;

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4.学习欣赏和鉴赏散文。

【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共同回忆《匆匆》引出朱自清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朱自清。

(结合图片和音视频资料。)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 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2.写作背景。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荷塘月色》赏析

2.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全

3.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与特色

4.2017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

5.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

6.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7.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2017

8.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赏析

9.荷塘月色朱自清 赏析

篇6:荷塘月色课文主要内容

这一段以一个悬想(忽然想起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紧扣文章题目,点明了描写的内容;接着从月亮、孩子们的欢笑,迷迷糊糊的眠歌几个方面记述了夜深人静的时间,而且把读者逐步引入一种静谧的境界,成为全文一个极好的引起。全段中有心情、景色、时间、地点的交代,眉目非常清爽,行文极为自然。

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着力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先写来路(第二、三自然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小路幽僻、寂寞,而且被蓊蓊郁郁的树木包围,再笼以淡淡的月光,形成一片静悄、幽寂的氛围,这也正是统照全文的气势。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是一笔反衬,由此更衬托出今晚月色笼罩下这片景象特有的魅力。

在这一片静谧的天地里,我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顿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抒发了我对这片天地格外欣赏喜爱的情怀。

篇7:课文《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3、掌握散文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叠字、比喻、拟人、通感等)

【重点】

第4、5自然段寓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

作品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问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手段、方法】

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反刍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山──(学生读),水──,太阳的脸──这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很美。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名作──《荷塘月色》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名作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

三、请找出本文最美的段落这是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势而定

四、多媒体显示第四段部分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划线处设置热字,边讲边打开画面。)

1、问写了什么景?怎么写的?

2、重点让学生体会田田舞女的裙明珠星星的意境。

多媒体板书本段写景的顺序:

荷叶:荷叶田田似舞裙上静此处用情

整体、特写荷花:荷花袅娜犹含羞境法,精

荷香:荷香微微令人醉选画面让

荷波:涌动荷波脉脉情下动生沉浸其

3、小结:本段既有全景又有特写,多角度描绘较全面、具体的体会。

4、品味此处用反刍法,像牛吃草后倒嚼一样回过头来细细体会。

⑴ 品其形,形中有韵:

舞女的裙(舒展生动)田田(平面状)。

(个体)袅娜地开(优美传情)。

(群体)层层(立体状)。

羞涩地朵(含蓄出韵)肩并肩(精神状)。

⑵ 品其色,色中显雅──视觉美

色彩美:凝碧、白(素淡、雅致)。

光泽美:明珠、星星(闪烁、光亮)。

⑶ 品其文,文中抒情──听觉美:

叠音词的广泛使用: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粒粒星星缕缕密密脉脉。

这样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选取不同风格音乐各一段,让学生判断哪段最适合配本段文字。

(此为开放式教学,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联系其它艺术,立体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讲析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问这段写了什么?

明确:是通过荷叶荷花等来写月光、月影、月色。

3、问:这段怎么写的?

⑴ 也用比喻、通感:

①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③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⑵ 更多地使用了形象、准确、生动的动词。

泻:流动美此处用对比法激发

浮:轻柔美学生求知欲,训练

笼:朦胧美其比较思维的能力

画:静态美检验理解的准确度

4、问:这里写的是什么样的月光,与唐诗《春江花月夜》中表现的月光是否一致?(多媒体显示《春江花月夜》中有关的诗句)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流曲折地绕过长满花草的原野,月光照在鲜花树木上,好像落了一层霜霰一样发的,这如霜的月光从空中流下来,人们却感觉不到它的飘飞,落在江中洲上的白沙上,只是使沙更白,而看不见沙的踪影,江天一色,净得连一丝尘埃都没有,空旷的天宇只有一轮明月喷洒着清辉。)

明确:这里的月光是朦胧的。《春江花月夜》的月光是皎洁、明亮的。

六、小结第四、五两段

这两段描写的是素淡、朦胧、幽静的荷塘上的月色,月光下的荷塘。

这里已完全体现了本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设计思路,也由赏文深入到

七、引出对前三段和后两段的讲析体情

1、问:作者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地方来?

明确: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连作者想排遣这不宁静就想起了幽美的荷塘。

(板书作者行踪:家──散步──荷塘)

2、问:在如此幽静美妙之处,作者心情是否有所改变?

明确:

⑴ 有:心不宁静──淡喜反映对现实的不满。

⑵ 无:境太宁静──衬托淡忧不能逃避现实。

3、采莲的事体现作者什么愿望?

明确:体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板书总结全文脉络

荷塘月色

(素淡、朦胧、幽静)

淡喜:散步(暂时摆脱)忆江南(向往美好生活)

九、练习

多媒体显示:

浓化学习的鉴赏性

鉴赏月下的荷塘一段的比喻句,做对联练习:

1、荷叶如碧玉铺满塘青翠,月光。

2、微风送荷香,若有若无,时断时续。

3、月下观花,似星缀碧空别有一种情;雾中赏叶。

4、似睡灯光林间现,现出胸间之忧愁,忧愁是我心。

篇8:《荷塘月色》课文教学设计

一、灌输审美知识,加强审美体验

在平时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单独地为学生讲解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答题方法,同样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什么是美学特征及其在语文中的具体体现,否则学生无法真正从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美学因素,这就好比不懂音乐的人是无法欣赏美妙音乐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将审美情绪和能力的培养作为平时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要求,并将其纳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来。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来使学生借助听、说、读、写、看等感官来全面增强审美的体验效果,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例如,《荷塘月色》这首散文的作者朱自清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情趣的散文家和小说家,其笔下的人和物都饱含着深厚的真情,有血有肉,尤其是荷塘月色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背景所写的一篇真情散文。作者全篇以荷花为线索,充分运用了写景状物的抒情手法来使读者通过阅读来体会到荷塘月色的真正美景,从而达到增强荷塘景色描述的生动性和真实性。比如,作者依据“家———小径———荷塘———家”的行径来凸显了作者情感随着自己行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了增强全篇文章的情感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来详细地阅读该篇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和相关语句,以便通过学生的审美体验来逐步提升其审美意识和能力。

二、注重导语设计,激发审美情感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时期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以便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导语设计,从而更好地满足审美教育需求。教学研究表明,富有“美”的导语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挖掘学生内在的审美潜力和情感,使学生可以快速地投入到语文文本中所营造出的特定情境中,有助于借此来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来为学生合理设置一些紧扣语文教材内容,且富有“美”特性的语言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借此来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来为学生设置一些富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你们见过荷塘吗?”“有没有在月下观看过荷塘的景色?”“是否想要知道月下的荷塘景色是什么情况?”等等,待学生们被教师一连串富有高度启发性问题所吸引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运用一些优美的导语来为学生讲授一些朱自清所写《荷塘月色》中所描述的荷塘月色,以便使学生可以被教师所讲授的景色所吸引,接着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来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同时要引导学生去自行体会和领悟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述的情感和其他思乡感情。如此一来,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去投入到语文教材的深入阅读和学习中来,从而可以借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来进行阅读,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配画朗读等方式来使学生全面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创设审美情境,提升审美能力

在平时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去进行反复阅读,但是实际的阅读效果却并不是非常理想。究其根本原因而言,其主要在于学生的阅读情境不合理,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来,那么自然阅读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便使学生通过有效阅读来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以便借此来增强学生的阅读情感,教师可以配合《山明水秀》等古典音乐背景来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教师所营造的荷塘月色之自然美景,从而可以再现荷塘月色的秀丽景色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色,逐步借此来熏陶和感染学生的美学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荷塘月色的真实视频短片来充分使他们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学情感,全面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篇9:《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第一次讲《荷塘月色》这篇散文,读文,读人。第一课时我主要讲了伯夷、叔齐、屈原、文天祥、秋瑾、闻一多等有骨气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感人故事,进而引出朱自清,自然过渡到他的高风亮节,让学生先对朱自清其人有深层次的理解。了解朱自清一方面是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生平理解文章;另一方面是借助这些先贤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们应该发扬先贤的优良品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节课感觉还可以。学生在随笔中都能很好地运用先贤的高风来充实自己的文章。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品语言。我告诉学生主要从动词、修辞、叠词三方面赏析。课后想了想,在引导学生方面我太欠缺,沒有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比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了,因此这时讲修辞应该侧重于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分析课本上的几种修辞。

反思这一篇散文的授课,我对自己很不满意,只是在最后朱自清对待妻子的态度这个问题上感觉稍好些。同学扣着文章展开了小辩论,有同学认为朱自清对妻子是不满的,是厌恶的;有同学则抓住作者出去悄悄带上门、回来时轻轻推门的细节认为朱自清很爱自己的妻子,生怕打扰她的休息。这一场小辩论说明同学们在认真思考文章,思考问题。我最后总结了一下,其实这里的两笔是一种写作笔法,妻本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连她都不理解自己,这就更写出了作者的苦闷,孤寂。作者和妻的关系其实很好,有他写的祭文《给亡妇》可以为证。另外我拓展了苏轼和前妻王弗的故事,以及苏轼的著名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对妻的感情,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整体下来感觉文章讲得太死板,块儿与块儿之间没有有机地融合起来。散文讲课要抓住形散神不散这个特点,从分析形(文本)得出文章的神,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主旨。这样下来应该比较系统。这篇文章导入时我主要抓了朱自清的高洁品质,其实完全可以在生平简介中加入朱自清的细腻、文雅、拘谨、对妻的温柔体贴这样一些性格特点来讲,这样的介绍可能更能打动学生,让作者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地在学生头脑中复活。

篇10: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本文的教学,我力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综观全文,《荷塘月色》其实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文章的普遍意义之所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分析理解),亦即人类的三个心灵家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但现实世界又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其实就是作者的理想世界)。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有的资料把这在文中的体现概括为“荷月世界”),她常能使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得到暂时的排解(比较明显的反映在中学教材中的古有柳宗元、苏轼等)。清净、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文章结尾,作者在怀古思乡中背手踱步、踯躅徘徊,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之中,“轻轻地推门进去”“ “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步感知课文;

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集中写“荷塘”写“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

在过程中要求(板书):

(1)在重要词语(特别是生字新词)下面做上标记(第二课时时检查)。(2)在作者集中写“荷塘”与“月色”的段落边做上标记。

三、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5、6自然段(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4、5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学生可能会取“荷塘月色图”、“荷塘图”等等,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特点

修辞

(板书)

荷叶 —— 圆形舒展

—— 比喻

荷花 ——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妍媚多姿

—— 比喻、拟人

荷香—— 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 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 凝碧

—— 拟人、比喻

流水

脉脉(形容流水无声而似有情意)

——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引导学生理解,并且完成上面板书。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例: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

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以耳当目,以目当耳,视觉、听觉互换,正写出指挥家高度专注如痴如醉的神态,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 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

“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

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第一种观点:这一自然段只是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杨柳、树色、远山、路灯光以及声音,从文中看不到描写月光的句子。

第二种观点:虽然这一自然段写了许多除月色之外的景物,尤其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树,但如果没有月色的衬托,景色就会截然不同。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正是在这样的月色之下,才能有如此独特的感受。例:“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扬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分辨得出”这一句。设想如果在白天的光线下看这些树,肯定不会有一种朦胧凄迷之感,只有在月色之下才会产生“阴阴的”感觉,才会“像一团雾”。

3、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结束语:“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蝉蛙如此“热闹”,“我什么也没有”。如此美丽的月色,如此让人陶醉的美景,却也难掩作者心中的哀愁,是什么,让作者的心情如此复杂?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读1、2、3自然段;

2、朗读课文原文;

3、理解文章情感内容的普遍意义。

一、复习(7分钟)

1、全班齐读文章4、5、6自然段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小煤屑路

蓊蓊郁郁

独处的妙处

袅娜

脉脉的流水

倩影

踱着

二、品读第1自然(10分钟)

1、女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讨论:“心里颇不宁静” “渐渐” “迷迷糊糊”“悄悄地”等词句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确:

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小结: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3、第一段小结: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下文。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出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板书]:缘由: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三、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10分钟)

1、男生齐读课文第2然段;全班齐读课文第2然段。

3、第二段点拨分析:

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②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③整段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问题设计:作者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明确:实写沿塘的曲径;实写树木。

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幽僻”,是虚写;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板书]: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虚实结合

4、小结:第二自然段,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四、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18分钟)

1、请学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并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引导明确:

第1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

第2、3、4句: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

第5句: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

小结: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在现实世界的苦闷跃然纸上。

第6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板书]:自由(淡淡的喜悦)——(苦闷)

小结:第3自然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3、延伸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月下的荷塘和荷塘月色是十分美好的,是令人陶醉的,但是作者在第二部分的末尾还是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用他的笔描绘出一个清净、自由的世界,我们姑且称之为“荷月世界”(板书),在这个世界中,作者不宁静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宁静。是什么让作者的内心不宁静?(要求学生回答),是现实,是“现实世界”(板书)

“荷月世界”

“现实世界”

揭示文章的普通意义(我认为,在教学中可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只探讨文章的普遍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

清静、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不管什么原因,现实世界总有许多让人无奈之处,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自然的哺育,在精神上也能从大自然中寻求到依托。当我们有困惑、有苦恼的时候,当我们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走走,去大自然中走走,不也能愉悦身心吗?朱自清先生以洋洋笔墨、细细笔触和浓浓深情,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清静、自由的“荷月世界”,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我想,这也是这篇文章成为名篇为人们所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在喜悦中,还是难掩心中的苦闷。结束语:有没有一个世界,一个自由、美好、幸福的世界,一个没有忧虑、没有烦恼的世界?我们明天继续学习《荷塘月色》!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总结课文

【教学设想】出示问题后,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明确。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全班同学齐背课文4、5、6自然段(5分钟)

二、讲读第三部分(20分钟)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7、8、9自然段)

2、问: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板书]: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①引导理解诗句: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②引导明确:

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4、《西洲曲》的理解

《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相亲相爱)

5、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板书]

析:一幅“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但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似乎每个现实世界的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总结全文(20分钟)

1、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5分钟左右)。

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告诉我们:我们人类的心灵栖居在三个世界里,它们分别是“现实世界”、“荷月世界”、“理想世界”。

首先是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人类心灵的长居之地。现实世界一方面为人的身心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心灵中一切苦闷、烦恼、不得自由的源头。在《荷塘月色》中,“家”就是现实世界的象征,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意象化。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于是作者“忽然想起”了“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的月色下的荷塘,由此作者的心灵开始进入了“荷月世界”。

“荷月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心灵世界呢?

清净、自由,是荷月世界的最大特点。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作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为心灵的第二栖居地的“荷月世界”,除了清净、自由之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暂时性。人类心灵在这一世界的栖居,只能是暂时的,它必定要回到永久栖居之地——现实世界。荷月世界颁发给人们的只是一张暂住证而已。显然,朱自清先生已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刚踏进荷月世界时,他就知道,这美好无边的荷香月色只能“(暂)且受用”。二是它对心灵自由的有限与不彻底性。荷月世界无法彻底隔绝现实世界,在清净自由的心灵的潜意识深处,还留存有现实世界带来的抹不掉的一丝阴影。这阴影随时都可能从心灵的某个角落里冒出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景随情生,这就是作者心灵深处那一丝阴影的浮现。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那么心灵无烦无恼、无忧无虑的真正的理想世界又在哪里呢?

它寓存在“江南采莲图”中。

“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理想世界是人类心灵的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

2、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15分钟左右)。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要求学生具体举例)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叠字的运用重点讲析: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而且,朗读起来也节奏鲜明,韵律协和,自有一种“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音乐感。)

例析:

1、“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2、“森森”,“淡淡”。路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田田”,写出荷叶的茂密,出自“莲叶何田田”句。出水很高,是“婷婷”;“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流水“脉脉”,清香“缕缕”

4、“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富于节奏感。

[板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

第四课时

一、朗读本文自己最喜欢的语段(5分钟)

二、回答学生疑难(10分钟左右)

形式:

1、学生针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提出问题;

2、教师请学生解答,或全班讨论解答,或集中讲析。

3、知人论世:

1927年;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

朱自清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一封信》与《那里走》所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一封信》)。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正像他在《那里走》里所说,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由此而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这是一种时代的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即本文所说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不愿“革自己的命”,即改变(改造)自己,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作为无可选择中的选择,朱自清“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就是说,他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但对于五四启蒙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完全脱离(超然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朱自清自己在《荷塘月色》中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尽管他现在被动地选择了“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但他仍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在《一封信》里一开头他就表达了对于“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的生活的不安:“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这种“战栗”既包含了对放弃了社会“责任”的负罪感,又来自过于狭窄的个人天地将导致生命的枯竭的危机感。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画图,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

三、课后有关习题选讲(15分钟)

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上一篇:工程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分析论文下一篇:公司员工会新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