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五)适合翻译

2024-04-14

简历(五)适合翻译(通用8篇)

篇1:简历(五)适合翻译

学历(学位):本科专业:英语

联系电话:12345678手机:139000123

4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XX大街10号邮编:100007EmailAddre:12345678@sohu.com呼机:66881122-1234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湖南

大学1993.9--1997.7科技外贸英语专业本科

另:其他培训情况

辅修日语和导游

现正进行注册会计师考试

工作经历

*1999.4---至今中美合资狄姆阿姆斯壮技术有限公司

翻译/总经理秘书

处理总经理所有日常事务/现场翻译美方执行总监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拓展/陪同美方技术支持进行现场工作指导/安排组织公司管理层会议并作会务翻译

*1997.10---1999.4中瑞合资北京中安消防电子有限公司

外籍生产经理助理

负责瑞士、德国和香港地区的国际采购业务/翻译各种生产技术、商务合同文件/协助实施电子元器件国产化工作/组织、协调生产各部门会议,并承担翻译工作

个人简介

我本人适应性强,责任心强,勤勉不懈,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从事多年翻译及谈判、助理工作后,积累了丰富的外贸业务和国际贸易谈判经验以及优秀的英语口头、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及设备,以胜任现代化办公的需求。

请给我一次机会,我必将还您以夺目的光彩。

本人性格

开朗、谦虚、自律、自信(根据本人情况)。

另:最重要的是能力,相信贵公司会觉得我是此职位的合适人选!

期盼与您的面谈!

篇2:简历(五)适合翻译

home: phone number

email: email address(if applicalbe)

street address

city and province / state, postal / zip code

country(optional)

describe what you want to achieve in your career field–one to four sentences

firefighter / emergency response training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gency level 1 and 2 firefighter

shipboard firefighting for land based firefighting

vehicle extrication

confined space entry and rescue

hazardous incident identification and response

high angle rescue

fire pumper operator

hydrogen sulfide(h2s)alive

whmis workplace hazardous materials identification station

skill sub-set #2:

describe duties, skills learned / utilized and / or achievements–two to four sentences or bullet and use point form

describe duties, skills learned / utilized and / or achievements–two to four sentences or bullet and use point form

main skill set #2:

describe duties, skills learned / utilized and / or achievements–be specific–two to four sentences

main skill set #3:

describe duties, skills learned / utilized and / or achievements–be specific–two to four sentences

篇3:《桥》教学(适合五年级)

《桥》(作者:谈歌。选自人教版五下。略)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法】维克多·雨果。教材文本为苏教版六上《船长》。略)

在柏林

【美】奥莱尔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加思考地笑起来。那个后备役老兵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最后一只乌鸦的最后一句坏话

万斌生

报忧不报喜的乌鸦,遭到无情的剿杀。

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只乌鸦了,它仓惶逃命,筋疲力尽,落在了悬崖绝壁的一块悬石上。

人们并不放过它。猎捕者们历尽艰辛地追上来,密密匝匝地包围了它。原始的剑弩和现代的火枪织成了天罗地网,一同指向它。

“且慢!”首领发话了“,它死了就绝种了,不能不教而诛。”

接着,首领走上了悬石,对乌鸦说“:只要你答应一个条件,从此以后改掉讲坏话的习惯,像喜鹊那样多多报喜,我们就放了你。”

“这———”乌鸦沉吟着“,如果真有坏事了呢?”

首领还未回答,围猎者们已经怒吼起来:“这家伙真是本性难改!”他们一边怒吼,一边向乌鸦栖身的悬石涌过来。

乌鸦大声喊道:“呱!别过来!悬石要塌了!”

“死到临头,还在讲坏话!”首领恼怒地说道“,杀———”

火枪响了,弓箭射出,乌鸦瞪圆双眼从悬崖上掉了下去。

“哗”的一声———

与乌鸦一同坠下万丈深渊的还有首领、猎人、猎枪、悬石……

【澳大利亚】泰格特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他们两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什么,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都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他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白天,他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选文缘由

我一直很想上《桥》这篇课文,但又怕上。因为在我眼里,《桥》的教学价值与教学难点同样明显。

小说无非教三个方面:人物形象、环境渲染、情节设计。

先说《桥》的人物形象。《桥》讲了一个小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之际,沉着镇定,通过果断而威严的喊话让惊慌失措的群众平静下来,排成一队,通过窄桥的事。

再说《桥》的环境渲染。谈歌善用比喻,巧用拟人。“像泼“”像倒”四个字,两句话,就把一场瓢泼大雨、倾盆大雨写得很传神、到位。例如“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一个比喻让我们感受到山洪的猛烈,野马桀骜难驯,一匹受惊的野马就要十几个大汉才能制服,一群受惊的野马,那一番横冲直撞、无法控制的场景跃然眼前。

再说《桥》的情节设计。《桥》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尤其是结局,出人意料,震撼人心。但仔细一想,又合情合理,回读前文,种种疑问,恍然大悟。《桥》的构思把小小说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知道教什么了,那么该怎么教呢?

如果单篇教学,无论是人物形象的感受,环境渲染的体验,还是情节设计的发现,教师在引领上都需要花一些功夫。

若把《桥》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一比较,很多东西立马清晰起来,你不讲自明。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有所发现,这不正是我们想追求的吗?

例如,把《桥》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内容几乎一样。《“诺曼底”号遇难记》讲了一个游轮的船长在即将船毁人亡的危急时刻,冷静从容,发布明确而具有威慑力的命令,让争先恐后的乘客有秩序逃生的事。当然,大同中有小异。《桥》中的老汉对村民说不排队就退党。《“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说哪个乘客不排队就用枪打死他。乍一看,哪个更有威慑力,当然是以死威胁了。于是,问题就来了,老汉的话并没有以死相逼,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威慑力?这个问题直指人物认识的核心。

而且很多语感好的孩子,在比较中还会发现,《桥》的语言极其洗练,往往单词成句,单句成段,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语句排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这种节奏感继承于唐诗宋词元曲的传统又有所创新,最难能可贵的是,《桥》的语言极具刚性,干脆利落,斩钉截铁,不拖沓,不阴柔,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很少见的,这是读《“诺曼底”号遇难记》无法体会到的。

比较是最实用的阅读策略,你再拿几篇小小说和《桥》放在一起,你原来不太清楚的小小说的情节设计的特点也变得清晰、明显了。

群文阅读的好处到底在哪里?就是不言自明,或者说教师少讲,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那么教师不是很轻松了吗?不是,教师的辛苦在前,尤其,选文章这件事,其中甘苦,教师自知。

课例呈现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能结合语境,比较辨认“没、似、奔、倒”等多音字。

2.通过句子之间的比较,发现文章环境描写的特色及对于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

3.通过文本比较,深入研读了解老支书的高尚品质。

4.通过文本比较,知道、感受小小说“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处理方式及效果。

教学课时: 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你们自己读懂了什么

师:请你们自由读课文,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朗读)

师:默读更便于思考。请你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默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天雨非常大,像泼,像倒。这是环境描写。

师:是的,这篇文章里的环境描写挺多。

生:我知道了村里的老汉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

师:哦,他在感受、分析老汉这个人。你还觉得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先人后己、以身作则、勇敢……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结尾很特别,我没想到那个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

……

二、第一次比较:研究环境描写

师:刚才有人提到环境描写。这篇文章很多地方写到了洪水,找一找,画一画。

(生默读,画句子。汇报时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6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7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8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师:通过画句子,我们发现,这些描写洪水的句子分布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句子写出了什么?

生:这些句子写出了当时的洪水很大。

生:这些句子写出了洪水非常凶猛,当时情况非常危险。

师:这些句子都是在写洪水,我们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作者写洪水用了多种方法。

生:我发现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狞笑”这个词写出了洪水到来时那种恐怖的感觉。

生:我发现作者用了“对比”,例如作者写洪水先是到了人的腿部,接着到了腰部,最后把人吞没了。

师:同学们发现作者用了不同的手法写出了洪水的来势汹汹。你们再比较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我发现这些句子都非常短。

师:是的。我们来看第一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像泼、像倒,两个字就成句子。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两个句子写长一点。我们先把它们扩写成两个成语。

生:瓢泼大雨,倾盆大雨。

师:还可以扩展得更长一些,你看老舍先生是怎样写大雨来临的———(出示)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师:你看,一比较,我们就可以知道,即使同样写下雨,可以写具体,也可以写简洁;可以用长句,也可以用短句。但《桥》的作者为什 么选择这 样的写法———单词成句,单句成段?

生:这可能是个人的偏好 。

生:因为文章本身就不长 。

生:这样写,读起来让人感觉很急迫,很紧张。

师:让我们串起来读读看,边读边感受。

三、第二次比较:研究小说的人物

师:小说读完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诺曼底”号遇难记》与《桥》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生:都描写了危险到来时周围的环境与气氛。

生:里面用了一些意思相同的词语来表现当时人们的惊慌恐惧。

……

(师出示表格)

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了《桥》和《“诺曼底”号遇难记》两篇小说之间有许多相似点。但再比较,我们又能发现它们的一点不同。

生:《“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是以死告诫大家排队,而《桥》中的老汉是用“退党”来警告大家的,我觉得船长的威胁震慑力更大。

师:是啊,大家遇到的危险一样,大家的恐慌一样,然而,在《桥》里,村长并没有像《“诺曼底”号遇难记》里的船长那样,以死相逼,只是以“退党”作为警告,村民却自动排成一队。村长的“警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

(生默读、批注)

生:文中写道“: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是大家都拥戴的,说明平时他为村民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大家信任他,会听从他的安排。

生“: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像一座山,这个比喻让我感觉到老汉当时很镇定很坚定,给人一种安全感,也是一种威慑。

生: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这也是一种威胁。

(一生嘀咕:退党那么可怕吗?总比死好。)

师:很好!对于党员来说,退党是一种耻辱,只有违反了党的规定,犯了重大的错误,才会面临退党的威胁。因此,老汉的这句话无形中震慑着一批党员。

生:老汉让儿子排在队伍的最后面,这是最有说服力的。

……

师:你看,我们读小说,感受一个人物,就是要这样读,从文字中,从细节里去感受。

四、第三次比较:研究小说的结尾

师:《桥》《最后一只乌鸦的最后一句坏话》《在柏林》三篇文章,内容完全不同,但写法上有相似之处,你发现了吗?

生:它们都有一个很特别的结尾。

师:怎么特别呢?

生:这个结尾出人意料。

师:小说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写呢?再把这篇文章改一改。(出示)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他的儿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他儿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他儿子)。

小伙子(他儿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他儿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他的儿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师:这两个版本,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喜欢课文的版本。文章最后才交代人物关系,让人感到很意外,非常吸引读者。

生:喜欢课文的版本。读到结尾时感觉很震撼。

生:喜欢课文的版本。过程中不写出父子俩的关系,说明老汉把儿子当作一个普通的小伙子。

生:课文的结尾耐人寻味。

师:综合以上同学们的讨论结果,我不得不明示这篇文章的体裁。这是一篇小小说,也可以说是微型小说。这种体裁的特点就是设置悬念,结局意外。(师板书:小小说微型小说设置悬念结局意外耐人寻味)

师:今天,蒋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一篇小小说《窗》,但去掉了结尾,大家通过阅读前面的内容,猜一猜小说的结尾会如何。

(学生投入到猜测结尾的学习活动中,略)

五、总结:比较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策略

师:比较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策略。你看,今天我们通过“比较”,发现了环境描写的一些方法,更深入地了解了小说中的人物,也明确了小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结尾出人意料。

课例评析

《语文课里更重要的事》是蒋军晶老师发表在《人民教育》2012年第12期上的一篇文章。蒋老师在文章结尾处说:“我在想,相对于朗读、讲述、背诵能力,理解、质疑和发现能力难道不更应该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角’吗?为什么不能给语文课留下一定的时间去尝试这样新的可能呢?群文阅读或许能够提供这种可能。”

本课将教学直接指向“比较”这种实用阅读策略的学习,这是非常好的导向,学生学到的是真实的、常用的、有效的阅读方法。这也是群文阅读的一大优势,因为要在短时间内读懂多篇文章,必须要有支撑读懂的真实的阅读方法,比如浏览、速读、跳读、质疑等,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这对传统语文教学是很大的冲击。

本课蒋老师一共设置了三个板块的比较,学生课堂阅读量为4300字以上,我用表格的形式梳理了教学主体内容(见下页)。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比较是本课运用的一种阅读方法,教师带着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学习了微型小说运用语言进行环境描写和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情节设置的特点 。 本课的教学结构简单,单位时间内学生阅读量增大,学生对内容及表达方式的理解都是通过比较领悟到的,对结尾特点还通过猜一猜的方式给予学生迁移认知的空间, 这都是常规语文课难以企及的 。 从学生学习效果的层面来检视, 个人认为程度好的学生可能收获比较明显 。 第一个比较板块仅有一个学生领悟到 “ 这样写,读起来让人感觉很急迫,很紧张 ” 这种表达效果就匆匆结束;第二个板块的比较显然缺乏说服力, 基本是教师下的结论;第三个板块学生领悟非常充分和到位 。 我还注意到本堂课教师的结语: “ 比较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策略 。 你看,今天我们通过 ‘ 比较 ’ , 发现了环境描写的一些方法,更深入地了解了小说中的人物,也明确了小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 结尾出人意料 。” 应该说教师的结语很好地回应了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所获 。

基于这样的课堂观察,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第一,三个板块的比较需要汇聚到一个点形成一个整体吗?个人认为是需要的,否则教学就没有结构的价值,而是散点平行推进。本堂课群文不是重点,借助群文理解《桥》的内容及表达形式才是目的,这是比较典型的参照比较型教学。既然《桥》本身是重点,那么这三次比较就应该汇聚到环境推进情节塑造人物上,让教学回到文本小小说的文体特点上。蒋老师的教学注意了每个点上横向的比较,如果能对纵向情节的推进做必要的观照就能看到教学的整体效能,教学更能从形式走向本质。

第二,如何比较,需要教方法吗?本课第一次比较是引入名家片段,通过朗读对比发现不同描写方法带来的不一样的表达效果,第二次比较是用表格的方式罗列两个故事的异同,第三次是快速浏览一组文章比较得出小小说结尾的特点,还通过改写比较表达效果。三次比较用了不一样的比较方法:朗读体会表达效果,表格梳理异同,快速浏览发现特点等。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比较”这种阅读策略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果教师能适时点拨,更能回应本课教阅读策略这样的定位和目标。

第三,课堂学习,需要学生有更深入的发现吗?读毕实录,有一些疑问产生,如群文教学如何解决阅读量大与课堂时间有限的冲突?群文教学如何关注低阅读力学生的发展?群文教学中教师如何真正让学于生,通过真实的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让共识真正从学生中、在学生中产生?为何有这些疑问,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文本理解与发现之感,“一生嘀咕,退党那么可怕吗?总比死好”,这个学生嘀咕的其实是本文最难理解也是理解老汉形象的关键,如果说关键时刻船长靠的是规则服众,老汉则是用多年锤炼出的一个老党员的威望在服众,这样一比较,才能体会出老汉这一形象的力量,遗憾的是这个极具价值的“嘀咕”并未展开来教学。群文是按议题结组的文章群,这个“群”里有编者或教者清晰的价值赋予,在教学中也很容易因为要达成预设的目标而忽略学生的发现。蒋老师说“群文阅读的好处到底在哪里?就是不言自明,或者说老师少讲,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这个“发现”应该被高度重视。

篇4:“句子翻译”解题五招

一、细读汉语句子,确定需填内容的形式。

由于英汉的差别很大,要想准确无误地将汉语译成英语,首先应了解汉语句子的结构及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将英汉进行对比,确定需填内容的形式,即所要填的成分。

二、跳出空格,看其它部分确定句型。

跳过空格部分,看看整个句子的句型,考虑要用什么时态、语态及词形变化,并确保主语与谓语一致。

三、熟练使用常用句型、词组和习惯搭配。

在中考的句子翻译题中,有不少是考查句型、词组和习惯搭配的。平时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便能快速准确地翻译出句子。例如:

1.学好英语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多说。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is to speak it ____.

一眼就能看出是填“as much as possible”。因为“尽可能的……”英语表达为“as…as possible”,而且这个“多”是修饰English的,所以应用much。

2.在强烈的光线下看书不好。

____ us to read in strong light.

通过分析可知此句的主语是不定式“to read in strong light”,句首应用it作形式主语,即用“It is+adj.+for sb.+to do”句型,所以空白处应填It is bad for。

四、注意英语的语序。

在英语中,问句充当从句时,不能再用疑问语序,而应用陈述语序。例如:

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吗?

Do you know when ____?

通过英汉对比可知,要翻译when引导的宾语从句,答案为“he will come back”。如果我们只说“他什么时候回来?”则应译成“When will he come back?

五、一定要注意拼写形式。

在做翻译题时,即使你所填的语意正确,但如果拼写有误,也不能得分。所以平时写单词时,一定要注意拼写形式。

[演练场]

1. 西湖是杭州的名胜之一。

The West Lake is ____ in Hangzhou.

2. 你知道他在等谁吗?

Do you know ____?

3. 你应该尽力学好英语。

You should ____ to learn English well.

4. 这部电视剧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This TV play ____ a real story.

5. 他说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He says that ____ faster than sound.

6. 这本书很容易,他足以读懂。

This book is ____ he can read.

7. 课内课外都应说英语。

English should be spoken ____.

8. 他每天花两个小时做家庭作业。

It ____ his homework every day.

9. 他宁愿住在乡下而不愿住在城里。

He ____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____ live in the city.

10. 我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与自豪。

I am ____ our country.

11. 这件衣服太贵了,我买不起。

This suit ____ I can’t afford it.

12. 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____ the environment is our duty.

13. 我的车刚刚修好。

I have just ____.

14. 我们没有时间听她唱歌。

We ____ her sing.

15. 他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

篇5:适合应届生的简历

性别:女

民族:汉

政治面目:团员

学历(学位):本科

专业:财会专业

联系电话:___

机:___

系地址:__

编:___

本人性格:

开朗、谦虚、自律、自信(根据本人情况)。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北京金融学院1993、9——、7财会专业

业务及特长:

助理会计师职称,熟悉国家财务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

英语六级水平,熟悉各种英文商务书函的写作格式。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Powerbuilder、SQL语言、FOXPRO、Powerpoint、office97、FoXbase等进行计算机软件应用与开发,并具有较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

工作经历

、3——至今_集团公司出纳、会计。

负责工业企业材料成本核算,销售往来帐目核算,应收、应付帐款核算,各项销售指标核算、统计协助主管会计进行其它日常工作,现金管理。

1997、9——1999、1_科技有限公司助理会计。

篇6:简历类型适合自己最重要

不要用同一份简历去投所有的公司。

说明: 有的哥们图省事就容易采用这种一劳永逸的做法,精心写一份自我感觉良好的简历,修改到完美,然后批量发送,所有公司都投这个。但实际上招聘人员一眼就能够看出你的简历是万金油还是为其量身定做的,而绝大多数HR对 这样的简历十分反感,他们更想看到简历里反映出你对于他们公司的业务、企业文化比较了解,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写一份自认为最经典的简历,然后在投给公司之前 依据其招聘信息和你在网上搜到的公司的信息进行修改,强烈建议在简历里面添加少许对招聘单位的了解与认识,这样可以显示出足够的诚意。

找到适合自己身份的简历类型。

说明: 常见的简历类型有3种:时序型、功能型、综合型。

时序型适合有工作经验的哥哥,特点是所有要表达的`以事例的形式说明,按时间倒叙排列,无需其他废话也不用扯你能干什么,人家看你做过的事就晓得了,格式基本形如*年*月-*年*月 **单位,市场策划,负责***(具体工作),将***市场拓展6%,客户增加34%(业绩)。

功能型适合应届生或者工作经验极少、学历较低的兄弟,特点是不按时间排序,按照自己的能力编排,例如全篇分为四大块a.专业技能(测控)b.英语能力(**证书与培训)c.计算机d.交流沟通能力,每一种能力用三两句废话鬼扯一下,再给出几个例子。

综合型适合应届生、学历较高(至少本科)者,兼顾前面两种的优点与特点,是笔者比较推荐的形式。一般是以功能型为框架,每章节内以时间倒叙组织事件。

写好你的封面。

篇7:简历(五)适合翻译

该生于1994年9月进入湖南省常德师范附属小学读小学,2000年9月进入湖南省常德师第五中学读初中,2003年9月进入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读高中,在校期间遵守各项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刻苦学习,获得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该生思想觉悟高,200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2003年以优异表现获得三好学生称号,高中阶段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等称号。2006年该生以优异成绩进入XXX学习,就读于XXXXXXXXX专业2006032班。在大一学年,该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以专业第四的成绩获得了XXX专业一等奖学金。与此同时,进入大学的她也认识到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平时注意为自己创造自己机会锻炼机会,积极参加了学院、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担任社会工作职务,大一担任校素质拓展部干事,XXX学院志愿者服务部干事,电力史研究学会研究院,学校、学院、班级、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都积极参加,包括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活动、党课实践活动之龙华烈士陵园纪念活动、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3月学雷锋活动、、各类讲座,以及以工作人员身份参与的XXX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由于她在各方面的良好表现,2007年3月被班级推优进入中级党校学习。

经过一年的锻炼,该生通过XXX团学换届选举担任XXX志愿者服务部部长一职,除此之外还担任2007届XXX助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在担任志服部长期间,该生积极主动、工作负责、认真细致,顺利组织了迎新晚会志愿者服务、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招募等活动,自行策划举办了12、5国际志愿者活动、XXX希望学校共建暨周期支教活动,并积极配合团学其他部门顺利开展活动,目前部门正在筹备面对全院的5月迎奥运活动。在她的组织宣传下,08上半学年XXX志愿者招募工作顺利进行,她所负责的XXX学院志愿者服务部,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300,是校志愿者部所属8个二级部门中最多的。在各项工作过程中,该生很注意和老师、同学的联系、沟通,注意团队精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生注意博采众长、广纳意见,并能及时修正活动中的不足,并注意后期反馈。当然该生还存在一些方面的经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补充学习,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在2007年11-12月XXX双代会期间,该生担任学代会XXX代表团团长一职,很好的协助校级院级工作的开展,为学代会的顺利闭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任大一助理辅导员期间,该生关心大一班级情况,热心为学弟学妹们解决问题,赢得大家好评。在担任班级心理委员期间,积极配合班长、团支书开展班级工作,完成布置的任务,积极参加每次心理委员的培训,校心理健康节地闭幕,以及上海教育台心理剧场的录制。在大二上学期任职电力史研究协会组织部长期间,配合社团活动参加过XXX变电站,并举办了电力行业发展前景讲座,为社团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除了学校活动之外,该生还在2007年暑假以校素质拓展部干事的身份参加了XXX暑期社会实践,所在的队伍是团学XXX支教队,他们于2007年7月16日至7月28日在XXX省XXX市XXX县土城镇希望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系列活动,包括爱心支教、优化图书馆、重走长征路、帮困扶贫、“奥运”、“世博”宣讲、电厂参观、红色纪念地等活动,受到小学学生以及当地居民的好评,和当地媒体如XXX日报、XXX政府网站等的关注,回到学校后,这次活动在XXX社会实践评选中获得优秀项目奖。此外,该生还于2007年9月27日至10月12日参与了世界特殊奥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服务地点在虹口区,服务对象分别为尼泊尔代表团和波多黎各代表团,在此期间,由于工作表现优异,于同年11月获得校特奥优秀志愿者称号。

篇8:“咏梅”诗词教学(适合五年级)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 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选文缘由

诵读咏梅的诗词能滋润人们的心灵。本课所选的三首“咏梅”诗词是诗词中的经典,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蕴含着作者的志向。通过诵读品味,能丰富儿童的语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培育精神力量。三首诗如凌寒傲放的梅花一样,冰肌玉骨,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第一,具有意境之美。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以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为例,是“读陆游咏梅诗,反其意而用之”。“百丈冰“”花枝俏“”山花烂漫“”丛中笑”构成了优美的意境。这首词词中有画,极富形象美。首句以恢弘的气势描绘了梅花的生长环境,人们仿佛置身于风雨飞雪的动画之中。“花枝俏”又把人们带到高高的悬崖边,极度的严寒中竟可欣赏到梅花绽放的身姿!这是一份怎样的惊喜,又会让你产生多少美妙的联想!冬去春来“山花烂漫”,梅在“丛中笑”,又把人们带到了漫山遍野,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姹紫嫣红中,仿佛依稀听到梅花的笑声。

第二,具有语言之美。三首诗词语言各具特色。陆游孤寂抑郁,王冕简洁明快,毛泽东昂扬向上。以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为例:美在音韵,全词押“ao”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动听;美在情态,一个“俏”字乃神来之笔,梅花英姿焕发,极端藐视困难的情态,淋漓尽致;美在衬托,“百丈冰”衬“花枝俏”,“山花烂漫”衬“丛中笑”,突出了梅坚强不屈、谦虚无私;美在变化,从雨雪到梅花,从悬崖到山花,季节交替,时空转换,纵横交错,高低错落,井然有序,景象壮丽,气派雄浑。其表达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第三,具有情感之美。言为心声,诗以言志。三首诗词都洋溢着浓浓的情感。毛泽东的《咏梅》借梅花抒发斗风雪迎春归的战斗豪情。陆游的《咏梅》借景抒情,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着孤独、忧愁的悲情。“驿外”“断桥”“黄昏”“风雨”“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写尽了他一生的凄苦,他忧国忧民,至死也决不改变报国的信念和不屈的品格!情感含蓄、深沉、热烈,激荡着我们的心灵。王冕的 《白梅》以梅自喻,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映照出那些虽身处逆境却守志如玉的儒生的情怀。

美哉,梅诗!

备课构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卜算子·咏梅》词两首和古诗《白梅》。

2.理解“俏”“笑”“香如故”等词的含义,进入意境,体会作者像梅花那样坚贞不屈、高洁傲岸的情怀,积淀自己坚强的品格。

3.学习借助注释、诵读、写作背景读懂诗文的方法,掌握诵读诗词的方法。

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读”,诵读是学诗词的最佳路径。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线,披文得意,缘意学文。

一、感知——粗通诗意

放声朗读,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疏通阅读障碍。通过正音、标停顿符号读出诗词的节奏感,引导发现词的特点,了解诗意,为品读打下基础。

二、品读——丰满意象

带领学生亲近文本,品味词句,丰满意象,才能真正读懂诗意,领悟诗情。

1.默读批注,自主探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潜心会文,探索发现,交流收获。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感受,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2.想象画面,移情体验。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抓词句,让学生披文入情,根据文字想画面,感受冰厚天寒,再看视频体会梅花生存的艰难,变抽象为具象,诵读入情。

3.推敲“诗眼”,丰满意象。“诗眼”是诗词的灵魂,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炼字”。 推敲“诗眼”,可将语感、思维、审美训练等熔于一炉,具有多种功效。品“俏”,体会造字含义,想象、再现梅花外形,感受梅的坚强及诗人的赞美之情。品“笑”,从“笑”体会到梅花的不争春、谦虚、高兴。再质疑:“梅已凋零,为什么还笑?为谁笑?”通过讨论、个性化的朗读展示,体会梅花乐观、博大的胸怀。

以上方法,让静止的文字变成灵动的画面。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诵读时必能情动而辞发,其言皆出吾口,其情皆出吾心了。

三、比较——领悟意蕴

领悟诗词意蕴,是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毛泽东《咏梅》是读陆游同题词而写的,作者都是托梅寄志,但语言风格和思想境界不同。前者是积极乐观的,充满了昂扬的斗志,表现了宽广博大的胸怀;后者是悲观忧愁的,无力改变环境,只能坚守自己的情操。

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写作背景,领悟诗词意蕴,感受诗人的情怀。比较阅读能开阔视野,有助于提高理解、接受和运用的能力。

四、积累——诵读梅诗

诗歌是言志咏情之作,其优美的语言、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文化财富。传统的诗词教学特别强调“诵记”,因为朗读多了,口诵心惟,自然会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规律。教学时,可将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诵”———独诵、齐诵、默诵、背诵。

课例呈现

一、背诗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听说过“花中四君子”吗?

生:梅、兰、竹、菊。

师: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写的一首咏梅词。(板书:卜算子·咏梅)“卜 ”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三声“,子”也读第三声。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这首词的题目。我们学过带“咏”字的古诗有《咏鹅》《咏柳》等“,咏”是什么意思?

生:赞美。

师:作者为什么咏梅?

二 、 疏通障碍,粗通诗意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作者为什么咏梅。

(出示课文,生自由读,师纠正读音,指导读正确。)

师:这首词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

生:题目不同,古诗只有一个题目。

师“:卜算子”是词牌名,人们根据词牌名来填词。“咏梅”是题目。你还听说过哪些词牌名?

生:沁园春 。

生:满江红 。

生:水调歌头。

师:词和古诗比较还有什么不同?

生:字数不同。以前学的古诗是28字或20字,现在学的字数不同,有的句子长,有的句子短。

师:说得非常好!一首词分为上下阕,或称为上下两片,因为字数不同,所以也叫长短句。

师:一起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

(生齐读)

师:按照诗的节奏读会更有韵味。(出示标有停顿符号的课文)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指名读)

师:这首词里的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不怕困难,坚强。

生:梅花很乐观,可以形容毛泽东的胸怀。

师:说得有道理。

三、品读诗句,丰满意象

师:毛泽东为什么要咏梅?他赞美梅花的什么?

(一)导学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借助课后的注释,读懂诗句的意思。在你认为重要的词句下做上记号, 想想这些词句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也可以在旁边简要地写出自己的看法或者疑问。

(二)批注

(生自主批注阅读,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上阕

1.丰满意象,体会“天之寒”。

师:谁愿意交流读书收获?

生:我批注的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我感受到梅花是报春的使者,但不骄傲,非常谦虚。

师:(板书:谦虚) 抓住一句诗,一个词就能读出梅花的精神。

生:我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感受到了在悬崖百丈冰的寒冷天气里梅花还在开放,说明梅花很有骨气。

师“:百丈冰”是什么样子?能想象画面说一说你的感受吗?

(课件出示悬崖百丈冰图)

生:天冷极了,悬崖上结了厚厚的冰。

生:我想到了冰天雪地、冰封大地、滴水成冰。

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木凋零,大地毫无生机。

师:能说说你的感觉吗?

生:寒冷刺骨 。

生:冷冰冰的,不敢触摸。

师:一般的植物在这种环境下能生存下去吗?这句话该怎么读,才能让人们感受到冰之厚,天之寒?

(生动情朗读“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示范朗读)

(生齐读,受老师的感染,顿时情绪激昂,充满赞叹之情。)

2.品味词眼,体会“梅之俏”。

师:上阕有一个字把梅花写活了,具有人情味,你能找出来吗?

生:送、迎。

师:谈谈你的想法。

生:风、雨把春天送走了,梅花把春天又迎来了。

师:体会得很好!这两个字让我们感受到风、雨、梅花皆有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俏”如画龙点睛一样,把梅花写活了。“俏”写出了她不怕寒冷的气概。

师:大家看这个“俏”字。(教师板书:俏)“俏”是单人旁,一般形容什么的?

生:形容人,美好的人。多指小姑娘。

生:在词中是写梅花俊俏。

师:诗人用赞美人的一个词来写梅花,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情感?

生:说可爱的小姑娘俊俏,说自己特别喜欢的人。

生: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师:作者仅仅是喜欢梅花俊俏的外表吗?

生:不是,更喜欢梅的坚强不屈。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既读懂了文字表面的意思,又读出了文字背后蕴含的感情。(板书:坚强不屈)

师:(激情渲染) 寒冬腊月,百花消逝,竟然还有梅花傲冰斗雪,凌寒独放!大家看,这就是俏丽的梅花!(课件出示各色梅花雪中绽放图片,让学生欣赏。)你想到了哪些赞美梅花的诗句?

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师:你们还会背关于梅花的诗句吗?

生:我也想到一句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师:同学们,我也喜欢梅花。

(师出示《梅花魂》节选句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生朗读)

师:(出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句话该怎么读?读出你心中梅花的样子。

(生自由练读,感情朗读,加手势动情朗读。)

师:发自内心的赞美。“已是悬崖百丈冰”要读出“冰之厚、天之寒、梅之坚”“,犹有花枝俏”要读出梅花的俏丽。“俏”字,语调可以上扬些。

(师示范朗读,生动情朗读。)

3.朗读上阕,背诵上阕。

(四)学习下阕

过渡:上阕,诗人赞扬了梅花的俏丽顽强,下阕中的梅花又有着怎样的品格?

(指名读。品读交流。)

师:下阕词中的梅花又有着怎样的品格?

生:是谦虚的,她即使俏丽,但也不与百花争春。

(师板书:谦虚)

生:梅花有乐观的精神。“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意味着梅花将要凋零,她还在丛中笑。

师:是的,正像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百花盛开,梅已凋零,有的可能已经化作泥土了,失去了往日俏丽的容颜,为什么还笑呢?为谁而笑?(板书:笑)

生:为春天的美好,为百花齐放而笑。

生:为战胜了严冬,迎来百花盛开,高兴地笑。

生:觉得自己终于成功了,幸福地笑。

生:梅花为百花笑,梅花像父母和老师一样默默为我们做着奉献。

生:梅花好像爸爸妈妈,我们是山花,当我们灿烂地开放时,父母都老了,看到我们长大了很开心。

师:我很感动你们有这么多的体会,由梅花想到了为我们奉献的父母,会读书。大家给她掌声!(板书:奉献)唤醒百花齐开放,化作泥土心亦甘。

3.朗读再现画面,背诵下阕。

四、对比品味,领悟意蕴

师:毛泽东真不愧为一代伟人,仅用44个字就把梅花写活了,写出了梅花的不畏严寒、积极乐观、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么,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我们会获得哪些阅读感受呢?

师:读陆游《卜算子·咏梅》,对比读两首词有什么区别?

生:相同点是题目一样,格式一样。

生:毛泽东是“俏也不争春”,陆游是“一任群芳妒”,这两首词里的梅花都一样,不争春,不嫉妒,都很谦虚。

生:相同点都赞美梅花。毛泽东赞美梅花勇敢顽强,不与百花争春。陆游赞美梅花不与百花争艳。

生:都是借物喻人的,都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师:都写了自己的情怀抱负,是一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板书:托物言志)

师:陆游的梅花怎样?能否抓住关键字词理解?

生:愁,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惆怅。

师:是啊,读了陆游的词我们感到很寂寞忧愁。我们看看他的写作背景(课件出示陆游资料),请一位同学读读。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坚决主张抗金。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他陷入孤立,感到悲凉寂寞,因作此词。

师:写梅就是写自己,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生: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他陷入孤立,用梅花的处境表达自己的处境。

生:表达自己的悲苦命运,是悲观消沉的。

生:他要像梅花那样不屈服,即使凋零落地成泥,也要保留自己的香气。

师:不同流合污,保留清香之气。这香气是什么?是一种精神。会背陆游的《示儿》吗?《示儿》是他85岁时的绝笔诗,至死不忘报国。陆游笔下的梅是忧愁的,但也是不屈服的,虽然身处逆境,但决不同流合污。一起带着感受读。

(生感情诵读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

师:毛泽东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梅花的呢?

(课件出示写作背景)

师:为什么写梅?

生:因为梅花不畏困难,不畏艰险,他鼓励全国人民战胜困难。

生: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师:正像词中所写“: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的梅花给人以力量、希望,给人以信心,所以词前写“反其意而用之”。他一改陆游笔下梅花孤独忧愁的形象,以坚强乐观的姿态傲立世界,表达了宽广无私的胸怀。

五、个性吟诵,积累梅诗

师:同样是写梅花,由于诗人的时代不同,经历、性格不同,表达的思想境界也不一样。两首词该用怎样的感情诵读?自己读读试试。

学生交流:

陆游:低沉、抑郁、忧愁,虽饱受摧残,仍保留自己的气节。

毛泽东:语调激昂、明朗,积极乐观、自信的。

(让学生自由朗读,尽量都背下来。)

师:梅花清雅高洁、坚贞不屈,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北宋诗人林和靖种梅、赏梅、写梅,终生与梅花、仙鹤相伴,人称“梅妻鹤子”。而王冕的《白梅》则表达了自己高洁的情操。

师:学习诗词可以借助注释、品味诵读、了解写作背景的方法来读懂诗词的含义。

(生自学、交流、背诵《白梅》。练习背诵三首诗词。)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学语言最经典的方法是回到语言中去诵读。教学中我以层次性、多样性的诵读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诵读,再现语言美。语言是诗词的载体,学习语言“第一是靠积累,第二是靠语感”。但是,如果一遍一遍机械地读,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诵读要讲究方法,披文入情,缘文得意,倾情诵读。教学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先让学生从整体感受梅花的形象,再通过诵读表现心中之梅。我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百丈冰”和“花枝俏”,从“俏”字表面的外形之俏,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品格之俏、诗人赞美之情。在诵读的过程中,交流感受,表达感情,积累语言,提升能力。

诵读,还原意境美。把握诗词的意境,再现意境,是诵读诗词的关键。学习陆游《卜算子·咏梅》,没有精耕细作,而是从整体入手,比较两首咏梅词,了解写作背景,体会不同意境,轻声吟诵,还原意境。学生的语调顿时变得低沉、抑郁,清峻寒冷、惆怅之情不觉油然而生。词人的苦闷、忧愁,词人的报国无门,词人至死不渝的崇高气节,也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心上了。

诵读,激发情感美。两首咏梅词,在学生心中荡漾起浓浓的诗意,教师深情款款:“梅花清雅高洁、坚贞不屈,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到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在旷远静寂的冰天雪地之中,一树寒梅,傲然兀立,千般风韵,万种精神。此时已无需多讲,熟读成诵即可。

诵读,是一条诗意的河,泛舟河上,倾听着语言的心跳,体验着诗人的情怀,浸润着梅花的清香。语文教学,就应当这样———诗意、激情,充溢着创造的幸福和丰收的喜悦。

课例评析

本课的教学以“咏梅”为专题,安排了三首诗词的学习,其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精心筛选,有机整合。诗词,是每个人心目中最美的语言。王炜老师用心做适合儿童的诗词文化教育,努力寻找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所在,力求推荐给他们的是“经典”的“儿童化”的精神食量———以“咏梅”经典诗词之美,怡情冶性,培植儿童的家国情怀。在课前,她精心筛选经典诗词,用心整合,形成了“咏梅”古诗的小汇聚。主要目的通过诵读诗词,感受梅之品质,让学生形成语感,并在涵泳中滋养精神。王老师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和提炼是符合学情的,既选准了核心的文化元素,又考虑到儿童的阶段水平。这样安排,是有价值的,是符合组文阅读特点的。

第二,突出重点,扶放结合 。 王老师组诗教学是讲究策略的 ——— 突出重点,扶放结合, 比较阅读,领略异同 。 方法引领学一首,放扶结合带一首,方法运用联一首 。 其教学流程:以诗带出词,以词拓展词,以词学习诗,比较阅读,领略异同,熟读成诵,形成积累 。 这样教学,增加了儿童诗词阅读的数量,扩大了诗词学习的知识面,丰富了诗词的文化内涵,实现了诗词教学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 所以说简单 、 质朴 、 实用的教学策略以及清晰的教学思路,使得这堂课上学生读到了一组诗词,学得轻松愉快,课堂容量饱满,内容充实,效率很高 。

上一篇:在妈妈60岁生日时的贺词下一篇:开完税证明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