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运动会报道稿

2024-05-15

小学生运动会报道稿(精选13篇)

篇1:小学生运动会报道稿

战胜自我!

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想战胜别人,就得战胜自己,胜利的曙光是属于勇者的,每个人都会有机会,就看自己怎么样去争取,失败了不要气馁。成功了不要骄傲,只要努力了,就没有遗憾。运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运动的成果是提醒自己,世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贵州(2)班

团结就是力量

看着同学们如此团结,我突然觉得获不获名次已经不重要了,就如同我们的口号一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贵州班的运动员们,相信自己,记住:你们的背后,永远有我们在支持着。

我们坚信团结就是力量。

贵州(1)班

美丽风景线

我们来到厦门也近一个月了,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们到校的第一次运动会到了,运动场上的健儿,像离弦的箭一样,奔跑,冲刺,尽力地让自己定格在美丽、辉煌的瞬间,为场上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此情此景。我们在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话:加油吧!只要你努力了就好。

贵州(1)班

真心英雄

在我们心中,你一直是个英雄,我们的心紧紧相连,伴随着你的脚步跳动每一分钟。

你是一颗明亮的星星,你在我们视野中闪烁,终点似乎也被你照亮了,加油啊!贵州部的参赛选手们。

贵州(1)班

阳光跑道

校园马拉松因你们而精彩,我们为你们而喝彩,加油!

你们可以使小草变得更青翠,可以将鲜花衬得更艳丽,相信你们会是最好的,阳光已洒满跑道,胜利的果实在等着你们去采摘。

06(11)宣

失败并不可怕

虽然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可失败了心情也是不好受,可别总是沉溺于失败当中。虽然失败了,那也没什么,重在参与。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从失败中站起来,人不应该总是徘徊在失败中,要向前看,加油吧!运动员们,鼓起你们的勇气,向前冲。

05级(23)班 纪雅莉

拼搏

俗话说:“爱拼才会赢。”只要你敢于拼搏,敢于挑战,你就一定会赢。

像鸟儿一样放开自己的翅膀,在空中翱翔,自由自在的飞翔,你会很快乐。是啊!放开自己,跟着节奏跑,相信一切都有可能会实现,拼一拼,看自己有多强,相信一句话,爱拼才会赢。

05级(23)班 林艳青

执着

那充满激-情的跑道上,挥洒着每个运动健儿们的汗水和泪水。

他们不怕艰难困苦,勇于挑战自我,一次次不断的飞跃自己。

加油吧!运动健儿们,成功的前提是执着,执着,再执着。

05级(23)班 李玉真

向往成功

成功?

你向往成功吗?

你渴望成功吗?

现在的我好期待成功!

喜欢成功的那一刻!

喜欢同学、朋友为你加油的那一刻!

喜欢冲向终点焕发英姿的那一刻!

爱所有人为你欢呼、喝彩的那一刻。

加油吧!为你自己的目标!

为了那个终点,努力向前冲吧!

坚持就是胜利!

努力才会成功!

加油,加油吧!

去拼搏吧!

只为成功的那一刻!加油吧!

06(11)班 宣

篇2:小学生运动会报道稿

首先进行的是二至五年级广播操展示 ,第一个是由二年级组成的方阵依次开始,他们每个班身着统一服装,踏整齐的步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动作优美。经过各位评委的评选每个年级的前三名分别获得“最佳风采奖”“最佳整齐奖”“最佳队列奖”的光荣称号。

“加油、加油”在此起彼伏的欢呼和加油声中激烈的男子400米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奋力追赶、争当第一!本届学校运动会共设男女径赛60米、200米.、400米、800米、集体项目4x100米、20 x60;设男女田赛跳高、跳远、垒球掷远、实心球掷远、立定跳远等。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遵守纪律,服从裁判、顽强拼搏、运动员们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充分展示出大雁塔小学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通过本次运动会的举办,充分展示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热爱生命、关注身体健康、勤奋学习、使广大学生的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

1、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广播稿【推荐】

2、学校运动会广播稿精选

3、运动会加油稿20字大全

4、小学运动会广播稿(最新)

5、最新运动会加油稿100字大全

6、运动会三级跳远加油稿

7、50字至100字的运动会广播稿(42篇)

8、小学生广播稿范文3篇

9、小学生常用广播稿大全(经典版)

10、小学校园广播稿集锦

篇3:小学生运动会报道稿

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均为在校学生, 女性1例, 男性4例;年龄19~23岁;既往体健, 无肾脏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或服用药物史, 均有剧烈运动,

在运动后2~10 h, 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腹痛、乏力、恶心, 伴 (或不伴) 尿量减少, 肾区叩痛明显, 轻度蛋白尿伴镜下血尿, 血肌酐进行性升高, 尿素氮、尿酸均有升高, 血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轻度升高 (或正常) 。临床诊断为EIARF。

2 治疗与预后

5例患者在充分休息、补充血容量、改善肾血流量、抗氧化、碱化尿液、利尿等治疗后, 肾功能在3~17 d恢复正常, 均好转出院。随访2个月~2 a, 均无肾功能及尿常规异常。

3 预防

运动致急性肾衰竭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对EIARF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平时要对学生开展运动医学和运动心理学的教育, 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运动卫生知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该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劳逸结合, 参加剧烈运动之前安排好休息, 有身体不适、感冒、腰痛者应禁止参加激烈运动。避免阳光直射、炎热或热湿环境下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 以免剧烈运动致机体组织、器官等的损伤。 (2) 科学训练, 避免超负荷的过度运动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加强适应性训练, 注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提高防范意识, 出现运动后不适应及时中止训练, 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减少或消除本病的发生。 (3) 避免同一个项目时间过长、大强度运动引起的肾损害。因重复性剧烈运动, 易引起力竭性横纹肌溶解症, 并发肾损害[4]。 (4) 重视运动的科学补水, 否则不仅不能保持体液平衡, 还会增加排汗, 甚而脱水。根据目前世界运动权威机构对运动科学补水的建议:运动前2 h喝约500 mL的白开水, 有利于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 降低运动中的心率, 提前补水保证了肾脏代谢, 平衡体液并调节渗透压到最佳状态;运动过程中, 每隔15 min喝一口水, 超过1 h, 应喝些淡盐水 (每升水里加0.11~0.15 g盐) , 水温控制在15℃~22℃, 及时补充流失的钠离子, 防止出现血钠症等不适反应;运动后, 最好喝电解质饮料, 即含有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的饮料, 或白开水加适量糖饮用, 以保持一定的血糖浓度, 延缓疲劳发生。

EIARF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明确, 大多学者认为与运动所致肾脏缺血和血液动力学异常有关[5]。EIARF预后一般良好, 绝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但个别患者可遗留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 也有报道有些患者会有多次复发的运动后EIARF[6,7]。值得强调的是, 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引起的EIARF并不少见[8], 特别是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应重视预防运动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的发生, 加强运动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预防和消除EIARF的发生, 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关键词:运动活动,肾功能衰竭,急性,学生

参考文献

[1]SUGIMOTO T, IDE R, JZUT.Recurring exercise-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 with usual daily work.Nephrology, 2007, 12 (1) :110.

[2]魏瑰娜, 贾金康, 梁华.运动致急性肾衰竭3例临床分析.浙江医学, 2007, 29 (9) :935-936.

[3]张悦, 叶志斌, 廖履坦.运动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3, 30 (6) :619-620.

[4]HARNER R.When exercise goes awry:exertional rhabdomyolysis.South Med, 1997, 90 (5) :548-551.

[5]HISANAGA S, UENO N, INAGAKI H, et al.Exercsed-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vasoconstriction.Nippon Jinzo Gak-kai Shi, 1999, 41 (4) :406.

[6]NINOMIYA M, ITO Y, NISHI A, et al.Recurrent exercise-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 in renal hypouricemia.Acta Paediatr, 1996, 85 (8) :1009.

[7]KIKUCHI Y, KOGA H, YASUTOMO Y, et al.Patients with renal hypouricemia with exercise-j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 and chronic re-nal dysfunction.Clin nephrol, 2000, 53 (6) :467.

篇4:2006运动大变身·跟踪报道

《健康之家》从2006年1月开始推出了“运动变身真人秀”,为读者量身打造运动处方。现在,参加第1期“体验”活动的两位主人公已经进行了3周的锻炼,我们特意把镜头搬进健身房,带读者一起体验现场版变身真人秀!看看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主角:Lisa、乌菁是如何执行各自的运动处方的!

“火”Lisa

教练指导 岳建峰教练说, Lisa本人身体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她本人个性也比较活泼,喜欢有活力的运动,所以她可以做一些力度比较大的健身运动。

Lisa每周有一两天会去健身房,请私人教练帮助她进行指导,除此之外,她还报名参加了拳击练习班,每周2次,每项健身的时间都在1小时左右。拳击是Lisa本人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岳教练说,练习拳击可以增强她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由于拳击运动是无氧运动,所以脂肪消耗比较慢,因此在进行私人训练的时候,教练会为Lisa设计一些力量和心肺功能的运动。岳教练还指出,Lisa现在可以多增加一些器械训练,例如坐姿拉背等等,多训练她的背部肌肉。此外,因为第一期的测试结果显示,Lisa的脂肪主要集中在腰腹部、大腿外侧和臀部,所以她还可以做一些腿部的蹲举运动,增加臀大肌的力量。岳教练还为她提出了一些偏静态的运动,如仰卧弯起(每组20次,每次3组,每周做3~4次),锻炼她的腹部肌肉。

岳教练说,Lisa训练时的心率应该逐步达到140~160次/分,每天做运动应该尽量在1小时以上,这样才可以达到有氧运动,很好地消耗脂肪,达到她的“运动大变身”的目标。

Lisa心得 亲身经历《健康之家》为她打造的“运动大变身”后,Lisa对教练开给她个人的运动处方很满意。她认为运动处方完全是针对她自身的身体条件量身打造出来的,非常合理,执行起来也相对容易。教练在提出处方的时候会认真咨询她平时的生活习惯,以及她自己的健身目的和爱好。坚持锻炼了这么久,Lisa并不感觉疲惫,反而觉得自己养成了很好的锻炼习惯,身体和心理都更健康了。Lisa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状况,并表示还要继续坚持下去!

教练指导乌菁本人个性比较安静,所以选择瑜伽作为自己的健身方法,每周都会去练习1~2次,每次大约1小时。岳教练告诉我们,乌菁现在需要通过锻炼,将运动时候的心率提高到每分钟130~150次,这样脂肪才会消耗得更快。因为乌菁本人并不喜欢过于激烈的运动,所以她在练习瑜伽之外,还可以选择练习普拉提,或是有氧健身操,适量增加一些力量训练和心肺功能的训练。除此之外,乌菁还可做一些垫上运动,利用健身球、健身带等进行肌肉训练。岳教练说,根据第一次检测出来的结果,乌菁的脂肪主要囤积在大腿外侧、腰腹部以及臀部,所以主要为她设计了一些锻炼大腿外侧和腰腹部的运动,如果坚持锻炼,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期的身体检测中,教练根据乌菁的身体情况,给她开出个人的处方是逐步加强心肺功能的练习。乌菁的工作单位离家大概有三四站地的距离,教练建议她可以选择走路去上班,这样每天就有将近1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由于乌菁的腰曾经扭伤,所以岳教练特别提出,乌菁应该多做一些恢复腰部的运动,多锻炼腹横肌,增加肌肉的强度和支撑力,稳定腰椎。长期坚持下去,腹横肌收缩后还可以达到减小腰围的效果,一举两得。

篇5:小学运动会报道稿

踏着春天的气息,迈着轻盈的脚步,我们迎来了心仪已久的运动会。这里就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向往高山的坚忍不拔,我们渴望大海的博大精深,还有,我们更痴迷于你们的速度激情。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运动会广播稿加油稿精选【大全】

2.大学运动会加油稿800米

3.运动会加油稿

4.校运动会加油稿50字

5.小学五年级运动会加油稿20字

6.小学趣味运动会加油稿100字左右

7.小学运动会加油稿20字10篇

8.运动会加油稿20字简短

9.运动会加油稿150字

11.精彩运动会加油稿20字大全

12.精选高中运动会加油稿

14.秋季运动会加油稿200字:致裁判员老师

15.运动会加油稿50字精选

16.关于运动会加油稿50字

18.秋季运动会加油稿200字大全

篇6:小学运动会报道稿

本次比赛项目包括亲子跳绳、瞎子敲鼓、跳绳接力跑、穿越封锁线等,在该校的精心组织和全体老师的共同配合下,多名师生和家长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比赛中,家长和学生们热情高涨,加油声此起彼伏,欢笑声不绝于耳,展现了各班团结进取、勇于拼搏的风采。

本次比赛,让师生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篇7:小学生运动会报道稿

开幕式上,33个由学校彩旗队、鼓号队、自行车队和各班级组成的特色方阵在校牌、会徽的指引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和着激昂的旋律,通过主席台,接受领导和全校师生的检阅。

各年级组“快乐、健康、成长”的大型体操表演精彩纷呈。其中:二年级的体操“加油歌”,充分展示了小学生的童真童趣,三年级的体操“祖国你好”和着雄壮的音乐、同学们手中红扇此起彼伏,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

四年级学生共舞“快乐的歌”,激情而有活力,充分展示了阳光体育,活力无限!五年级的“最炫民族风”在强劲而有节奏的音乐声中,诠释了道南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健康和谐的风采。

在运动赛场上,欢声雷动,啦啦队加油声此起彼伏。运动员追逐竞技,努力拼搏,捷报频传。枪声,吹向了战斗的号角,风一样的速度,为他们而骄傲。接力棒的传递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推出的铅球,带着运动员的希望。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挑战,一种超越。这,是一个赛场,运动员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友谊。这,是又一个舞台,展示了自我,展现了道南小学素质教育的风采,也展现了学校的和谐与幸福。

篇8:小学生运动会报道稿

推动项目实施打造体艺特色

崇川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以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艺术教育规程》为核心,以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一、稳固支点:增加投入,改善硬件设施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崇川区教育局以“四配套”、“合格学校建设”、“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等为契机,共投入1500多万元兴建塑胶运动场,总面积达92000平方米。除财政拨款以外,为了更好地满足体育、艺术教育的需求,还接受了一部分来自社会的热心捐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校自制器材,既通过自力更生满足了器材需求,又充分体现了学校和教师的个性和创造力。

二、攻克难点:因势利导,缓解师资压力

在“阳光体育”启动后,由于体育课时和体育活动时间大幅增加,体育师资紧缺的问题十分严重。实施“体艺2+1项目”后,音乐、美术教师也面临相同情况。以2009年为例,崇川区共招聘中小学教师58人,其中艺体类教师占招聘总人数的28%,为全区各中小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课时提供了保证;在专业艺体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由“师生互动”逐渐达成“教学相长”;为有效整合资源,协调、选取了部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相关学校提供器材、师资等,星期一至星期五由他们派员去学校免费教授技能,填补学校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双休日让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孩子自愿、自费去办学机构再学习,这也是深化“体育艺术2+1”工程的一次尝试。

三、突出重点:健全机制,推进项目实施

为避免失误,少走弯路,崇川区教育局在工作中采取了“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先确定试点校,抓典型、树样板,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体系。特别是通师二附、新桥中学、跃龙中学作为试点学校,率先在全区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体卫科、教研室设置了专职管理和教研人员,并从学校优秀教师中聘请多名兼职教研员,群策群力,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体育、艺术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工作。

贯彻课改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提供菜单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艺术2+1项目”的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其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把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文体活动、集体竞赛项目活动、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等有机结合。在全市率先成立崇川区少儿艺术团,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举办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和艺术活动,极大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使“体育、艺术2+1项目”落到实处。

四、打造亮点:创新特色,积淀学校文化

以大课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为平台,创造性地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其中通师一附的乒乓球,通师二附的篮球、游泳,五山小学、文亮小学和城南小学的足球,郭里园小学、濠河中学和实验中学的武术操,城西小学和新桥中学的兔子舞等都有亮眼的成绩。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还积极开发“体育、艺术2+1项目”校本课程,编写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游泳、篮球、排笛、京剧、乡土美术等校本教材,配套《课程实施手册》,结合《课程标准》对各年段学生都设定了具体目标,详细设计了课程实施的方案和程序,充分体现了学校情境教学的特色。

因地制宜创特色强化保障促提高

本次推进会召开前,记者前往海门市实地采访了海门市三星中心小学、三厂镇中心小学的大课间活动,还在麒麟中心小学参与并学习了该市小学段听课、评课的集体教研活动。在与当地的教育局领导及教研员的沟通中,深切体会到领导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的巨大动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是实施的坚实保障。

一、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学校体育高位发展

海门市体育工作领导组对全市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高点定位、高位谋划,提出要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开展体育创新,高标准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软硬并举”。软件方面,即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各种媒体,宣传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硬件方面,即加大投入,搞好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以实施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和“四项配套”工程为契机,制订了适度提高的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建设标准,并借助行政力量,强势推进,使每一所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都基本达到合格标准。近3年来,该市共投入4800多万元经费用于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建设和训练活动。充足的资金投入为学校体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提供了保障。海门市教育局的领导对学校体育有先进的工作理念。在澳洲留学,并取得博士学位后归国的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新海认为,学校体育的课余体育活动应该社团化、俱乐部制。如,大多数学生喜欢球类运动,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参加一支球队”成为学校体育的新追求、新特色。保证全校每一名学生每学期至少能有一次代表自己球队参加比赛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合作精神,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二、着力构建有效机制,夯实体育教育坚实基础

1.教师培训机制建设

海门市教育局每年寒暑假都要对全市的体育教师进行集中业务培训,并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海门市讲学、指导,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专业引领。同时,要求各校认真组织、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把校本培训作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渠道,通过举办全市性的校本培训现场会,大力推进此项工作。每学期举办全市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评比、论文评比、会课等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培训培养,涌现了一大批热心于体育工作的专职教师和优秀体育工作者,形成了一支拥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队伍。

2.课堂管理机制建设

强化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通过推行“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性修改”的备课模式以及“每日一小备,每周一大备”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通过校内听课及区域共同体的教研活动,全面优化教学的内容、模式和方法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开展了强有力的督查指导工作。督查组采取高密度、随机性抽样督查,督查重点:一看学校的体育课程是否开齐上足,二看体育教学的常规管理是否到位、上课质量是否得到保证。发现问题限时整改,对个别违反课程规定,挤占、挪用体育课的行为毫不留情予以通报批评。

3.体育评价机制建设

坚持把评价制度改革和教学改革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以确保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作为主要评价方式,通过持续多年的努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2009年该市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测试情况,优秀率达46%,良好率达41%,合格率达100%,比去年又有所提高。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实施到位

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下发了《关于公布海门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等方案的通知》,给全市学校规定了统一的作息时间,并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调整。小学每天上下午各安排2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加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实际上学生每天活动时间在80分钟左右;初中每天上午安排2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加上每天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学生每天活动略多于一小时;高中除正常开展“两课两操两活动”外,利用课余时间广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俱乐部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活动时间达到一小时。要求学校所有教师都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在大课间活动中。班主任、体育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要做到人人参加,既分工又协作,既与学生共同开展活动,又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和安全保护,确保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尽管有些学校办公经费比较紧张,但各校都能积极筹资,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添置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绳等各种简易活动器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创造积极性,开发出一项项的特色活动项目,排球操、乒乓操、手语操、韵律操、民间传统体育、踩高跷、保龄球……成为大课间活动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先后组建了排球、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俱乐部等。球类俱乐部不分班级和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报名。学生自己推选队长,为球队命名,提炼球队精神,设计球队口号,聘任有特长的教师担任教练。在活动中,教师也参与其中,师生同队比赛。同时还开发了各种“寓动于乐”的体育游戏,有个人花样跳绳、双人跳绳、多人跳绳等绳类运动;有踢毽子、抛毽子、传毽子运动;有班级集体舞、松鼠跳、老鹰捉小鸡、推火车、贴烧饼等各类趣味游戏。

讲究个性设置整合课程资源

一、走出误区,讲究个性设置

南通市第三中学是南通市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的试点学校,该校展示的活动场面轰轰烈烈,项目五花八门,学校全员参与。但是这场面来得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是从一个个误区中走出来的。

1.讲究个性设置,走出项目选择上的“假、大、空”误区

在选择开设项目上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依据学校的场地、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地设置项目;二是依据学校师资现状,切实可行地设置项目;三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四是考虑容易上手、器材简单、普及面广的项目优先开设;五是学校传统项目、校本教材为首选项目。这样的项目设置就不是完全参照教育部提供的内容,有了符合地方特色、融入校本教材、属于自己个性的项目内容,如航模、国际象棋、网球、油画、手工制作等,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

2.实施师生互动,走出培养主体上的“唯生论”误区

体育艺术“2+1”工程仅仅理解为学生的提高就太片面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应走在学生前面。“2+1”活动的开展,使艺、体教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是消除“重文轻体”思想的有效手段,是教师专业能力和个性特长的施展舞台。体育艺术“2+1”工程的理想境界是通过活动把“健康第一”的理念向全校师生辐射,激发全校教职员工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形成人人关心“2+1”、人人参与“2+1”、人人享受“2+1”的喜人局面。

3.力求多维尺度,走出评价体系上的“单一性”误区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是讨论的重点。该校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巨大,根本无法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全体学生。于是在学生的激情投入、练习时间、运动感悟、上升空间等方面去找答案。每名学生都应有其终结目标,每名学生就应有针对其自身的评价标准,不需统一。给每名学生一个合理的个性评价,淡化结果,注重过程,详细记录下学生参与体育艺术“2+1”工程的活动过程、对活动项目的感悟、运动能力及艺术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内容。

二、构建活动平台,整合课程资源

作为百年名校的南通中学一直贯穿着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来煅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且尤其重视体育、艺术教育强健体魄、滋育心灵的作用。该校将“2+1项目”活动纳入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将“阳光体育活动”、校本课程实施、学生社团活动融为一体,构成“四位一体”的学生兴趣、特长、个性自主发展平台。

1.课程安排

高一年级至高三年级,每周均安排3节课时的“2+1项目”活动课,即周一至周五,当日没有体育课的3天,均安排“2+1”活动课一节,排在下午第三或第四节课。其中高一、高二年级体育活动课各两节,艺术与科技活动课各一节;高三年级三节均为体育活动课。同时考虑到活动空间、指导管理教师分配等制约因素,在具体安排时将三个年级的活动课次作合理交错。这样,高一年级艺体周课时7节,占年级周总课时的17.5%;高二年级为6课时,占15%。

2.学生选课

课程安排只是活动的大框架,让每一个学生进入到活动项目中才是关键。组织学校体育、艺术等学科的教师,列出学期“活动菜单”,设计了学生选课志愿表,在充分宣传、发动学生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确定本学期的活动项目;再由年级根据每一个学生的选课志愿编成活动组,编组时依据部分学生的第二志愿,将人数较多的组作适当分流。此外,根据部分学生的意愿和特长还可以在原“菜单”列出的项目之外增设活动项目;由此确定本学期各年级的“2+1项目”活动总表。

3.课程资源

“2+1项目”活动进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困难之一是课程资源的缺乏。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教材、设备、人员等资源要素中,最根本的还是“人”,作为活动类课程,学生就是最好的资源蕴藏。事实上活动项目有许多就是由学生中的“高手”、“尖子”担任活动的组织者和专业教练。学生间的互教互学让活动更加有声有色。同时学校也聘请了一些有专业特长的校外人员担任学生社团指导老师,以弥补校内力量的不足。

4.管理机制

篇9:小学生运动会报道稿

美丽风景线

我们来到厦门也近一个月了,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们到校的第一次运动会到了,运动场上的健儿,像离弦的箭一样,奔跑,冲刺,尽力地让自己定格在美丽、辉煌的瞬间,为场上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此情此景。我们在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话:加油吧!只要你努力了就好。

篇10:小学生运动会报道稿

失败并不可怕

虽然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可失败了心情也是不好受,可别总是沉溺于失败当中。虽然失败了,那也没什么,重在参与。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从失败中站起来,人不应该总是徘徊在失败中,要向前看,加油吧!运动员们,鼓起你们的勇气,向前冲。

篇11:小学田径运动会报道稿

日前,弘梅小学校园田径运动会拉开了帷幕。裁判员一声令下,运动会各项比赛也有序地开始了,原本宁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了。一阵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喝彩声、加油声不绝于耳。此时此刻,校园里最美的风景线当之无愧是运动场上那一个个跃跃欲试、蓄势待发的运动员们。跑步、跳高、跳远、实心球等运动项目各具特色,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用自己的执著和毅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运动健儿们在尽情展示自己风采的同时,拉拉队、后勤人员、各班通讯员也同样值得称颂。他们忙碌的身影,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的在加油助威,有的投新闻稿为班级喝彩。激烈的角逐和荣誉的获得让孩子们脸上挂满了笑容,更为可贵的是孩子们的比赛中那种拼搏到底和团队合作的状态。

本届校园运动会不但检验了运动员的水平,而且锻炼了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培养了孩子们喜爱运动的习惯于兴趣。

篇12:小学生运动会报道稿

1 纹身与体育运动员

随着城市的产生和变迁, 纹身经历了古代的图腾崇拜、近代的帮派社会标志、现代的时尚审美与自我彰显3 个阶段。90 年代, 纹身还未脱离黑社会、不良少年的范畴。现今, 虽然纹身尚未完全摆脱黑社会、反叛的范畴, 但已不再是潮流。人民逐渐将纹身作为自我肯定的一种符号象征, 体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1]。

我国国家队体育运动员的人员构成多样 (主要来源于省队、俱乐部、部队特招、大学等地方的择优选择) , 特别涉及到“部队”这样一个纪律严明的群体 (中国部队严禁纹身) 。所以, 对于体育运动员纹身的合理性、合规性, 一直是受众关注的问题。截至2015 年11 月1 日, 笔者以“运动员纹身”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贴吧”类别中进行高级搜索 (按照相关性排序) , 共发现108 个关于“运动员纹身”的主题贴。

2 对涉及体育运动员纹身的中国媒体报道的数据分析

截至2015 年11 月1 日, 以“运动员纹身”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新闻”类别中进行搜索, 笔者得到1740 篇结果, 最终筛选出了64 篇中国媒体对体育运动员纹身现象进行报道的文章。笔者以这64 篇中国媒体报道作为样本, 进行中国媒体关于体育运动员纹身现象报道的探究与分析。

2.1 媒体报道的整体分布

从总体上来讲, 媒体报道的篇数在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年份会呈现出陡然上升的状态 (如图1) 。在2008 年 (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 和2012 年 (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 , 中国媒体关于体育运动员纹身的报道分别有12篇和22篇。虽然2012年的报道数量多于2008年, 但是与奥运年前后的年份相较, 2008 年的报道数量还是明显较多的。

2.2 刊载报道的媒体类型

在此基础上, 本文将从刊载报道的媒体的类型 (纸媒/ 网络) 、报道来源的媒体的类型 (纸媒/ 网络) 、报道所涉及的群体 (中/ 外) 、报道的有无特定对象、高频词等角度对样本 (中国媒体关于体育运动员纹身现象的报道) 进行结构和内容上的分析。

笔者的样本中, 有95% 的报道都是刊载在网络媒体上的, 而3 篇刊载于纸媒的报道均是2008 年的。分析报道来源的媒体类型, 25% 报道来源于纸媒, 75% 报道来源于网络 (笔者可以确认的是, 23 篇“原创”报道中的22 篇均出自网络媒体) 。25% 虽没有5% 来得惊人, 但也说明出了一个问题, 纸媒对于体育运动员纹身现象的关注大大低于网络媒体。

2.3 报道主体

依据分析, 样本中的报道对象为中国体育运动员的报道占46.8% (30 篇) , 为外国运动员的占35.9% (23 篇) , 剩余的17.1% (11 篇) 报道中中、外体育运动员均涉及, 这一部分的报道主要呈现为“组图” (大量图片配上极少的文字) 。此外, 在30 篇报道对象为中国体育运动员的报道中, 有特定对象的报道约占96.7% (29 篇) ;在23 篇报道对象为外国体育运动员的报道中, 有特定对象的报道约占47.8% (11 篇) ;而11 篇中、外体育运动员均有涉及的报道中并无特定报道对象。总体来说, 样本中有特定报道对象的报道占62.5% (40 篇) 。如图2所示, 样本中有特定对象的报道中心人物, 主要为蔡赟、张继科、林丹等17 位体育运动员。可见, 中国媒体对于中、外体育运动员所倾注的注意力相当, 但天平有稍微向中国体育运动员倾斜。

2.4 关键字词

本文中的“关键字词”是指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词 (主要从报道标题中进行选择) 。报道的关键词是新闻实实在在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到传递重要讯息、表达态度的作用。

样本中, “个性”“励志”“时尚”3 个形容词是出现频次最高, 是中国媒体在报道体育运动员纹身时用得最多的关键字词。“信仰”和“文化”这两个关键字词出现6 次, 在表2 中可以位列第三, 可以说明中国有部分媒体把体育运动员的纹身界定为“图腾崇拜”, 不带褒贬色彩。而“另类”“特立独行”“千奇百怪”这样的关键字词, 笔者可以解读出一定的贬义色彩。像“私处/ 私密”, 则带有一定的挑逗色彩。当然, 这些关键字词所蕴含的色彩与含义, 不仅仅是笔者能解读得到, 受众同样能够感受到。

3 对中国媒体的报道角度进行分析解读

3.1 中国媒体对于体育运动员纹身现象的报道呈现娱乐化倾向

纹身发展到现代的时尚审美与自我彰显阶段, 主要有自我保护、个性解放、生财避难、好奇点缀和时尚性感等几类象征意义和功能诉求。中国媒体在对其报道时基本呈现娱乐化倾向, 少有客观的态度。此处的娱乐化倾向是指, 为了力求体育新闻报道的冲击力, 让体育新闻出现了幕后新闻、性感的体育明星图片、不为人知的赛场黑幕、各类秘史艳闻片[2]……

无论从中国媒体做体育新闻的态度, 还是报道内容本身来分析, 笔者的样本中有48.43% (31 篇) 的报道有着明显的娱乐化倾向。这些报道中有58% (18 篇) 以“组图”的形式呈现, 大量的图片配上极其简短的文字。央视网、中新网、凤凰网、网易等均有类似的报道。部分报道会给每张图片配上对应的解说, 有的报道连解说都省略了只剩图片。规规矩矩的图片集也能说得过去, 但是笔者发现2008 年奥运会期间用过的图片, 在2015年的体育新闻报道中仍然出现。抛开处于表2 排序第一位的“个性”关键字词不谈, 虽然19 个“个性”中有11 个是出现在2008 年蔡赟的报道中。其余11 组关键字词不可否认地带有娱乐化倾向, 或揭露秘史艳闻, 或发布性感体育明星图片, 或道出背后的故事。

体育本身具有的竞技性、不确定性、参与性使得新闻报道适度地娱乐化有积极作用。或在报道方式, 或在传播途径, 或在报道角度上的娱乐, 能让体育新闻报道更为丰富多彩并吸引受众。但是, 若体育新闻为一味地追求娱乐的轰动性, 让体育新闻陷入低俗化、浅层化, 甚至编造假新闻的境地, 值得深思。

3.2 “关键字词”直观展现出媒体的报道倾向

“关键字词”能够直观地展现出媒体的报道倾向。形容词和副词, 这是两类标示叙述声音最强音的词性。因为形容词和副词本身就意味着评价意图。两者承担着重要的语用意义, 当出现形容词和副词的时候, 我们认为叙述者在公开向受述者表达它的观点[3]。

蔡赟在2008 年奥运会羽毛球男双比赛击败韩国后脱衣展示纹身, 关于这件事引起媒体大力报道, 笔者的样本中就有10 篇 (10/64) 。《现代快报》刊载了著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中国运动员需要个性刺青》专栏文章, 表达了“中国运动员形象不能只有坚韧顽强和吃苦耐劳”、“离至尊之巅差一点, 就那么一点, 是充满个性的心”、“中国运动员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刺青, 不见得都得刺在皮肉上”等观点。他认为中国运动员需要个性, 但是不一定要以纹身的形式来展现。另有一篇是网易2008 奥运会报道专题转载的《蔡赟脱衣庆祝露出狂野纹身直面逆境乃真实写照》, 以全知叙事的角度阐述了赛后蔡赟脱衣庆祝露纹身的原因、背景, 以及纹身所表达的含义——直面逆境。此报道虽不如李承鹏的评论来得深入, 但是客观、真实地交代了相关要素, 并将“纹身”定位为励志功效。其余8 篇转载李承鹏文章的媒体, 或更改文章标题, 或删减调整文章内容, 最终片面传达了李承鹏观点。

3.3 新闻媒介的基础功能在报道体育运动员纹身上发挥失当

总体上, 中国媒体为中国纹身的体育运动员塑造了为体育事业拼搏、敢爱敢恨、有血有肉、传递正能量的形象。但是, 对“纹身”这一事物的定位存在偏差:作为符号, 纹身本身并无意义, 但是中国媒体用一种娱乐的态度看待它。

中国媒体报道中隐含的负面信息传递给了受众, 使得人们的传统的思维定势中“纹身”是反叛的标记的想法得以强化与蔓延。新闻媒介的新闻话语, 其间或隐或显的观念内容, 左右着新闻再现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从而影响我们的认知:新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实际的思考内容, 那些我们认为相关的 (或不相关的) 事物、突出人物或次要人物、有趣或无趣的事件, 经由新闻为我们意识, 对我们发生作用;虽然我们可能宣称有自己的社会、政治观点, 但新闻话语控驭社会认知、态度和意识[4]。

此外, 在体育运动员纹身上, 中国媒体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基本功能。中国羽毛球健将林丹有着军人的身份, 却有5 处纹身。这一事件困扰着受众, 截止2015 年12 月1 日, 仅百度贴吧中相关主题贴就有167 篇。但是, 仅有新浪网2012 年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老梁评书》视频栏目对此事件进行全面报道, 分析解释了为何林丹可以纹身、其纹身的含义、纹身对林丹体育生涯的重要影响作用等等。

4 结论

纹身作为一种符号, 本身没有意义。但当它与不同城市群体中的个体结合, 并在群体互动中传播的时候, 就被赋予了不同的符号象征和社会意义, 同时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效应[1]。当纹身出现在体育运动员身上, 中国媒体对其报道 (制作新闻的过程) 并传播给受众, 其新闻标题、关键字词等所隐含的色彩也一并传播给了受众, 受众对“体育运动员纹身”、对“纹身”的观点和看法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和修正。笔者认为, 对于“纹身”、对于“体育运动员纹身”, 我们保持“不拥护, 不打击”的态度即可。

摘要:“体育运动员”和“纹身”一直是被关注研究的对象。当体育运动员纹身的时候, 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媒体对体育运动员纹身的报道进行分析, 概括出中国媒体为中国纹身体育运动员所塑造的媒体形象, 指出这些报道所存在的问题, 最终提议我们对“纹身”应该持有客观的态度。

关键词:中国媒体报道,体育运动员纹身,报道倾向,传播信息

参考文献

[1]沈一兵.纹身与符号——都市青年纹身现象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6) :69-71.

[2]罗进.对体育报道娱乐化趋向对策的研究[J].新闻传播, 2013 (2) :100.

[3]邵延鹏.新闻报道的叙述声音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6:35-36.

篇13:小学趣味运动会报道稿

本届运动会开幕式精彩纷呈,51个班级“各显神通”,创意十足,纷纷展现出“无奔跑,不少年”的金山运动精神。

首先迎面走来的是低年级小运动员们,别看他们年龄小,但他们大胆新颖的造型赢得了观众们的欢呼,小小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脸。

紧接着,自信的中高年级的运动员们上场给观众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一波又一波的创意让人目不暇接。操场上迎来了各种风格的班队:科技队、民族风队、国际队、舞蹈队、啦啦操队……每一个班队都显得那么精神抖擞,活力四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六年级二班同学组成的彩旗队,一面面不同颜色的旗帜在操场上迎风飘扬,仿佛在向观众们诉说着他们将会在运动会上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开幕式结束后,全校师生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操场。“今天的开幕式真精彩,可惜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金奥趣味运动会’了,这届运动会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为班级争光。”一位六年级的同学向小记者说道。

据悉,学校希望通过举办“金奥趣味运动会”,提高学生们对运动的兴趣,调动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勇敢顽强的精神,真正让学生们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上一篇:介绍人的周末计划初中英语作文下一篇:寻找秋天的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