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主持人教学内容

2024-04-27

幼儿小主持人教学内容(共10篇)

篇1:幼儿小主持人教学内容

开场(师)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朋友;

(童童)敬爱的老师;

(悠然)亲爱的小朋友们;

(合)大家下午好!

(师)非常高兴我们今天能够欢聚在一起,共同观看我们中班本学年的专场教学成果汇报演出。

转眼间,我们焦村乡第一中心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们在幼儿园已经度过了一学年的快乐时光,在这一年里,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着你们,爱护着你们,你们也在这里学会了更多的生活本领,也成长为一个个爱学习爱劳动、互相谦让、相互关爱的大孩子了。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激动,因为你们就要升入大班了。

(悠然)让我们珍惜这特殊的日子,带上老师的祝福,爸爸妈妈的希望,走向更有趣、更快乐的大班生活。

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也非常善于、喜欢模仿,特别是模仿小动物。今天呀,就让我们看看中班小朋友们的模仿能力到底有多强。

一、(童童)下面请欣赏园操《十二生肖》(师)悠然,老师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国歌吗?(悠然)我不知道呀,老师。

(师)那你知道我们幼儿园的园歌吗?(悠然)我知道,是《我真的很不错》。(师)对,园歌对于培养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感情、对生活的良好态度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我们的孩子们不仅需要老师的鼓励,更需要学会自我的鼓励。这一点,中班的小朋友做到了。

二、(悠然)下面请欣赏园歌《我真的很不错》。(师)中华文明悠悠五千载,留给我们的经典更是浩如烟海。这其中的一些经典对于幼儿教育也是十分有用的。

三、(童童)下面由我们中班小朋友为大家诵读《弟子规》。

(师)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少年强则国强”至今是余音绕梁。而今天我们的孩子们则更是“中国梦”的后继者,他们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更需要强壮的身体。这不,中班的小朋友们已经行动起来了。

四、(悠然)下面由我们中班小朋友为大家表演武术《少年强》。

(师)不知道家长朋友们第一次来幼儿园的时候,什么对你的吸引力最大。我们老师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们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清澈、纯粹、像会说话似的……那么,大眼睛变成舞蹈的话,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五、(童童)请欣赏舞蹈《大眼睛》。(悠然)爸爸夸我好宝宝,妈妈……,(师)悠然,你怎么在这里唱起来了?(悠然)怎么了,张老师?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还是和他们一起表演吧。

六、(悠然)下面请欣赏歌舞串烧。

(师)接下来呢,我想问在做的诸位一个问题,今年的6月10日是什么日子?。。。6月10日是全国低碳日。2014年6月8日至14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0日为全国低碳日。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虽然是资源大国,但是人均资源水平很低,资源消耗也比较快。这些年,国家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重视资源节约,倡导低碳生活。在我们幼儿园的保教活动中,我们也积极向孩子们灌输一种节约、低碳的理念。

在自制教具玩具方面,我们的理念的尽量不产生垃圾,因为有一个公益广告词这样说:“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将手工课上剩下的边角料制作成软硬适中,危险系数低的球、把一起收集到的塑料瓶裁剪成塑料花、区角中的建构区也只是喝完的牛奶纸盒、铁罐饮料罐、用过的一次性纸杯等等,我们不用再花钱买积木,一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不用加工,在地上摆好收集来的奶粉罐,孩子们也可以在这样的梅花桩上比划出像模像样的功夫。其他还有孩子们的饮料罐做成的坦克、跨栏等等许多变废为宝的作品。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低碳生活进课堂活动,老师给孩子们讲低碳出行,节约用水、电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了解低碳生活的有关知识。中班路老师在趣味笔画、汉字宝宝活动中使用的“蘸水书写”不仅让孩子们换成一种轻松娱乐的方式喜欢跟着老师一起认识笔画、汉字,而且可以节约纸笔的使用。

日常教学、户外游戏、主题活动、区角活动等领域,我们都进行了“低碳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环保教育也因此进入了每一项活动当中。

家长朋友们要和我们老师一起把低碳、节约等一系列意识灌输、巩固于孩子们心中,在生活中要有教育、在教育中生活,我们家园密切配合,才能将我们幼儿园打造成“低碳校园”。

今天,我们特意准备了一场时装秀,模特是我们可爱的中班的孩子们,服装全部来自回收的资源,经过我们李老师、路老师两位设计师的精心设计,我们将体验到的是一场变废为宝的魅力秀。

七、有请我们中班的小模特们闪亮登场。

八、(师)童童,你知道味道是什么意思吗?(童童)知道,是好吃的。(师)那中国味道是什么呢?(童童)是中国好吃的。

(师)我们中国呀有很多传统的乐器,它们呀也能演奏出来味道,你认为它们好吃吗?

(童童)肯定好吃

(师)好吃不好吃,我们看看再说,有请中班大乐坊为大家表演乐器伴奏《中国味道》,看看这些小乐手表演的有没有“味道”。有请!

转眼间,我们的孩子们就要升入大班了,我们的演出也接近尾声。但我们中班的孩子们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让我们在象征孩子们精彩人生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虹下约定,让我们陪孩子们一起走过童年的记忆,祝福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快乐的长大,迎接灿烂的未来。

请中班家长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见证《彩虹的约定》,在这个亲子舞蹈中感受孩子一天天长大、感受孩子的快乐、感受家庭的快乐。

结束语。。

篇2:幼儿小主持人教学内容

练呼吸的方法

1. 闻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花香花,深深地吸进其香气,控制一会儿后缓缓吐出。

2. 吹蜡烛:模拟吹灭生日蜡烛,深吸一口气后均匀缓慢地吹,尽可能时间长一点,达到25-30秒为合格。

3. 咬住牙,深吸一口气后,从牙缝中发出“咝-----”声,力求平稳均匀持久。

4. 数数:从一数到十,往复循环,一口气能数多少遍就数多少遍,要数的清晰响亮。

5. 用绕口令或近似绕口令的语句练习气息。如: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幼儿口才朗诵训练内容

绕口令:优点:1.不仅校正发音,提高说话能力,且帮助掌握呼吸和吐字技巧;

2.加强咬字器官力度。同时锻炼气息和口腔控制能力,提高运气和吐字 功力。

练习要领:1.保持积极振奋状态; 2.感情、声音、意境相结合,不能只图快。

内容:(声情并茂地朗诵给大家庭,看是否现在还有些不好意思,能否做到大方自然地在众人面前生动的朗诵)

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白猫的黑鼻子碰破了黑猫的白鼻子,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的黑鼻子。

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红凤凰,黄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七加一,七减一,加完减完等于几,七加一,七减一,加完减完还是七。

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小槌敲破了鼓,妈妈用布补,不知是布补虎,还是布补鼓。

小主持人几岁学合适

五岁以后学习主持最适宜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带着孩子前来咨询的家长:“老师,我家宝宝三岁(或四岁)了,能说会道的,现在可以学‘小主持人’了吗?”通常我会告诉家长,最好等孩子满五岁之后,再来学习小主持人课程。

正常儿童语言的发育可分为6个阶段,预备期(0-1岁):咿呀作语和初步理解阶段;第一期(1-1.5岁):这时期的语言特色是说单字句,能用手势、表情辅助语言来表达需要;第二期(1.5-2岁):开始知道“物各有名”,喜欢问其名称,字句迅速增加;第三期(2-2.5岁):能说短句,会用代词你、我、他,会用感叹句来表示感情,用疑问句询问;第四期(2.5-3岁):会使用复杂句,喜欢提问;完备期(3-6岁):说话流利,会用一切词类,并能从成人的言谈中发现语法关系,修正自己错误的暂时性的语法,逐渐形成真正的语言。

篇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教学探析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传授学生专业知识,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采用的办法。不同的课程需要在不同的目标指引下, 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中国传媒大学吴郁教授结合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特点, 将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分为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1]。如图1所示:

这是一个反映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的静态结构图。无疑, 从理论上讲, 该图中所列的各种素质便成了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理想的培养目标, 而该专业小课也紧紧围绕这些开展具体工作。目前各专业院校在专业小课上采取的方法无外乎以下几种。

(一) 讲评法。这是教学的常用方法, 其中包含两个层面面———“讲”与“评”。

1. 讲。

播音主持专业中, 小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佳沃土。首先, 小课当中的理论讲解, 是根据学生练习中出现现的具体问题, 做出理论化的分析, 是更实际和深入的。如在在讲到舌根音“h”时, 有些学生带有明显的哈气声和压喉感, 这这个时候适时引入“后音前发”原则加以说明, 学生通过将力力量前移改变音色上的不足, 在此, 理论的实用价值顿现。其其次, 结合素质目标培养要求, 小课中的讲解同样要全面。要要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质, 告诉学生在拿到一篇作品时, 不只做“译字机”, 而是要带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感传达, 让受众品出“味”, 就具体体稿件进行技巧上的讲解。由于播音教学中的内容常常会关关涉多种学科, 有些问题还可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 因此此, 教师应该善于结合相关常识及时给予点拨, 帮助学生答疑疑解惑, 排除障碍, 全面提高文化素质。

2. 评。

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教学中, “评”包括教师师评点、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几种。在实际教学中, 应注重三三种方法结合, 突出学生自评和互评。这种方法有利于增强学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素质的提高, 同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很多智智慧的火花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甚至有时学生的评价价还会给教师以启发。

教师的评点在课堂中最具权威性, 因此, 首先要客观、公公正、全面, 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次, 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但但不能千篇一律、草草了事, 尤其要避免出现“播得不错, 下次次继续努力”、“还有不少问题, 要好好练习”等大而空的话;再再次要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引导, 避免同学间怕伤和气不愿直直言的现象, 建立“大胆纠错, 共勉共励”的机制。此外, 讲评时时还要注意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评价的标准既要具有稳定定性, 又要保持相应的灵活度。学生由于先天条件、性格、个人人喜好不同, 会对不同类型的练习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 教师不必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面面俱到, 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质, 提倡学生在某一两个方面有专长, 其他方面只要达到节目要求就可以了。

(二) 示范法。

示范法是许多艺术类专业小课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家Edger.Dale认为人类学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获得知识:一是由自身的直接经验获得, 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他的“经验之塔”把人类学习的经验依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类、十个层次[2] (如图2所示) 。

由图2可见, “经验之塔”是由底部直接的、具体的经验, 逐步上升到观察的经验再到最顶层的语言符号经验, 有着层级递减的变化和发展走向, 脉络非常清晰地体现了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 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有效学习方法, 这足以说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运用示范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首先, 教师的示范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 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 对提高学生的兴趣, 集中注意力,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教师要做到“以艺服人”, 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 尤其是如果有一些比较优秀的成品节目展示给学生, 则将会是教学的一大亮点。

其次, 示范可由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提前准备或随机进行, 或根据具体需要予以安排。优秀学生的示范可以起到身边的榜样的作用, 从而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语言信号及其内在感情的理解和感受, 锻炼学生的听觉辨析能力和播讲能力。

(三) 案例法。

密切联系当前媒体中最新、最具代表性的节目案例, 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教学的一大特色。例如在即兴口语表达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需提高学生的现场应变力和综合报道能力, 如果穿插“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汶川地震”、“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日本核泄露危机”、“2014年马航客机失联”等热度事件的报道, 一定会引起学生热烈讨论, 通过感受进而模拟相应的场景做练习, 成效将很显著。

模仿无疑是艺术类学生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从对于规范的、获得社会认可的代表作品照葫芦画瓢, 到逐渐学会加入自己个性化的东西, 这是每一个艺术生的必经阶段, 而且青少年的模仿能力相当强, 教师应该抓住这样一个契机,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要求教师在海量的信息面前, 选择新的, 尤其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符合教学需要的资料。如果条件允许, 则教师最好建立相关的书面、音频、视频资料库, 以满足教学需要。

(四) 激励法。

教学激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学任务的要求, 采取各种能够激发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 高效独创性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3]。其实这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机制, 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由于本学科学习方法的独特性, 它的教学成果往往通过语言、肢体很直观地呈现出来, 播音专业学生一旦融入小课的教学环节, 就会不自觉地处于显性或隐性的竞争之中。教师要紧紧把握这种竞争的契机, 培养学生勇于比拼的精神,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省、自重、自励、自强”中参与竞争进行练习, 进而促进专业课学习。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应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善于发现不同素质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每一次进步, 并及时提出表扬, 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或直言不讳或巧妙暗示, 在保证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保持一种有序的竞争[4]。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正常进行的保证, 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方法虽各有特点, 其实并不是各自独立的,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齐头并进、互相交叉的。之所以将它们分开论述, 是因为每一种方法在播音教学这一特殊的课堂中又承担着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们只有很好地领会其中的内涵, 才能巧妙地结合服务于教学。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小课课堂结构设计

课堂结构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宏观规划的作用, 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 无论是最初的字词发音练习、文体稿件的播读, 还是后来的录播、上镜的实战, 课堂的程序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基本训练→解疑授新→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具体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 教师提前指定练习材料→学生预习 (思考、练习) →学生逐一进行练习 (或学生代表练习) →练习的学生自我评价→其他学生逐一点评→教师点评→学生思考、逐一进行再练习→小结。

第二种, 学生自选练习材料→学生预习 (思考、练习) →学生逐一进行练习 (或学生代表练习) →练习的学生自我评价→其他学生逐一点评→教师点评→学生思考、逐一进行练习→小结。

第三种, 教师随机给出练习材料→学生逐一进行练习 (或学生代表练习或教师范读) →练习的学生自我评价→其他学生逐一点评→教师点评→学生思考、逐一进行练习→小结。

不难发现, 这三种课堂结构差异主要在于教学练习材料的选择, 而课程进行的次序大致相同, 其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目标, 是一种科学的设计。不同的练习材料, 课堂难易程度不同, 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所不同。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多方法的纠正, 力图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实际教学中, 课堂结构的设计应当灵活运用, 因人而异。如在第三种方法中, 由于教师随机给出练习材料, 学生没有事先预习, 对于部分学生难度有可能较大, 可以在练习前先放录音或教师加以示范, 让学生模仿。另外, 可以看到, 学生参与讲评, 师生间的强互动性是此过程中的一大亮点, 目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锻炼他们的听辨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有意识地给别人纠错的同时, 发现自己的不足。

三、地方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的思考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 只依赖一两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每位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 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5]。

近些年来,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地方院校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一种现象。如何把小课上好成为热点讨论问题呢?针对地方性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相互借鉴中高起步发展。

就目前地方性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小课教学来看, 基本唯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马首是瞻”。这两所院校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中国播音领域专业院校, 这里有我国顶级的师资队伍和专业平台, 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无疑, 相对较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学习的丰富经验。也正是有了这一高起点, 很多院校才能从一开始就顺利步入轨道。同时, 各地方院校在各自的建设和发展中也因地制宜地自我改革和创新, 相互之间学习, 有利于取长补短, 更好地发展。

(二) 审视自我中区别化发展。

地方院校播音专业在师资力量、环境平台、生源状况上层次不一, 从实际出发寻找适合地方院校的教学方法才是我们的立足之本。一般而言, 首先, 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结合地方特色和需要进行, 只有做到目标明确, 才能有的放矢地制订小课培养方案;其次, 地方院校依托于地方资源, 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锻炼的平台, 如将当地最新鲜的新闻素材带入课堂供学生演练;再次, 地方院校生源质量相对不高, 水平悬殊较大, 课堂难易程度较难达到统一, 因此, 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尤为重要。

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能够担当未来广播电视媒体重任的、知识面广、专业适应性强, “一专多能”的创新型、综合型实用人才。目的决定任务, 因此, 每位教师尤其是地方院校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审时度势, 研究和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方法。我们深信, 随着该专业教学的深化改革, 该专业的教学会更成熟和完善, 国家未来的传媒事业会更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7.

[2]E.Dale.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M].New York:Holt, Rinehort and Winston, 1969:11.

[3]杜德栎.教学激励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2:73.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8.

篇4:幼儿园小篮球教学的多样性

一、小篮球多样性总体的体现在

1.制定一套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学计划,在实践中完善,形成计划的完整性、连贯性、趣味性和健身性。

2.计划性的培训本园教师小篮球实施时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平时的户外活动中更好地指导幼儿篮球基本动作的练习和开展小篮球教学组织游戏活动。

3.开展好大班篮球活动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提高孩子们的兴趣点,使每一位孩子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

4.开展好家园互动,亲子游戏、运动会、篮球操 、篮球表演多向性和竞争性等活动,完善篮球课程的整体性。在近二年的小篮球实践活动中,我探索出一套适应幼儿各年龄段的篮球教学方法,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起来获得了一定的成效。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学会了一些篮球的技能,激发了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时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身体素质也到了普遍的提高,如小篮球游戏“穿越火线”、“点炮仗”

二、小篮球教学活动多样性具体表现在

1.制定各年龄篮球计划名称的情趣性。在制定各年龄篮球计划的过程中,课程的名称既要让老师明白其含义,又要让孩子们愉快的享受游戏的情趣,让老师和孩子们初步了解小篮球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得到篮球技能的练习,充分感受游戏名称带来的愉悦心情。对小班的幼儿来说把小篮球定名为“球宝宝”如:我和球宝宝是朋友(定点拍球)、送球宝宝回家(运球走)、袋鼠妈妈带球宝宝跳跳等,让幼儿有一种小主人的亲情感,喜欢上小篮球课。大中班的名称定位就比较形象直接如:红绿灯(急停急运球)、钻山洞(高低运球走)、好朋友手拉手(左右手运球)、你争我夺等等,使孩子们感受到集体游戏中配合和竞争的快乐情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

2.篮球活动目的单向性和活动准备的简单性,让老师轻松上课。每次篮球课程的教学活动,我设计的目标都非常的单一,老师们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小班的孩子主要是培养对小篮球活动的兴趣,学习小篮球运动的简单知识和基本动作;中班培养幼儿对篮球的探究兴趣,丰富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动作技能;大班进一步丰富有关篮球动作技能,提高幼儿玩球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围绕这些目标,开展各种形式的篮球游戏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兴趣点,发展各种动作的的均衡性。篮球课的准备主要是篮球场地和每人一个球的保障,障碍物运球可以让小朋友自己完成。如:一路纵队站双手前平举,一路孩子绕过他们每一个人,或小朋友手拉手成纵队或是圆圈,小朋友低头运球连续过人,玩起来更有趣味性,同时也是孩子们静和动的交替的调节。

3.篮球教学活动内容的安排的精心性,让老师们明确孩子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简单的方式指导他们掌握技能。小班学习多种滚球,定点拍球,简单了解篮球运动;中班单手运球动作连贯,学习左右手交替拍球;大班学习花样拍球,学习运球中传接球、学习投篮、学习打篮球赛。老师们通过培训都能有效的指导幼儿小篮球活动。

4.篮球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在开展篮球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指导方法如:主动探索法、游戏发现法、儿歌辅导法、讲解法、师范法、练习法、游戏比赛法;多种的活动形式:模仿练习法、分解练习法、自主练习法、小组合作练习法让篮球课程更有深度的内涵,让孩子们感受篮球学习活动带来的不但是技能的学习还有多项综合性素质的锻炼。

5.篮球活动放松环节的创意性。在结束教学活动时,充分利用孩子们手上的球,用球做载体让孩子们在球上放松。坐球上拍拍、脚架在球上松松、脚踩在球上转转、脚跪在球上压压、背靠在球上揉揉;还可以面对面地朋友互相拍手、拉拉手、拍肩、顶脚等等。孩子们很自由放松歇息,身心轻松的享受坐在球上的乐感。

篇5:幼儿园小主持人班台词

幼儿园小主持人班台词

本文是由上传的:幼儿园六一文艺汇演小主持人串词。

女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男 亲爱的小朋友们

女2 大家好!

男 六一是我们的节日,我们要用最美的舞蹈,最甜的歌声,为我们增光添彩。

女1 六一是我们的节日,我们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来为今天喝彩。

女2 在这欢乐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祝愿:

齐 全世界的小伙伴们节日快乐!幼儿园“庆六一”汇报演出 正式开始

男 看!我今天帅吧?

女1 你那叫帅啊!

男 难道还有比我更帅的?

女2 想看不?檫亮你的眼睛以每秒几十次的掌声欢迎我们学前班为我们表演爵士舞《toc toc toc 》

女1 怎么样?

男 是挺帅的,而且很动感

女2 动感?你想看到更动感的吗?

男 真的还有更动感的吗?

女1 有请我们老师为我们带来动感的健美操。

女1 老师们真的是太棒了!

男 very good!

女2 嘿!不错还会秀英语?

男 那当然!作为三好学生就是要全面发展嘛!

女1 那你可要好好学学,走,一起去学学由昂立英语带来的《斧头的故事》吧!

男 唉!看来我还是要好好的学习英语啊!

女1 不要怎么不自信,我相信你一定行的。我们还是接着看节目吧!

女2 开心点哦!拿出好的状态去看我们小班的弟弟妹妹的表演,他们已经等不及了。请欣赏小班表演舞《oh!my baby》

女1 好可爱哦!

女2 是啊,真的是太可爱了!

男 我不可爱,但我也很帅啊!《在一旁耍帅》

女1 你还想比吗?接下来让我们欣赏学一班为我们带来舞蹈秀《香帅帅》

女1 怎么了你?

男 我太沉醉于他们的舞蹈了,忘了向他们请教怎么耍帅了?

女2 那还可以向我们小班小朋友讨教可爱啊!

女1 请欣赏小班为我们表演舞蹈《济公》

推荐

大家好,我是**幼儿园*班的***。

我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坚强勇敢的小女孩。平时我非常喜欢笑,因为灿烂的笑容能带给我好运气。我的兴趣很广泛,唱歌、跳舞、讲故事都是我的强项。能参加这次比赛我非常高兴。各位老师、小伙伴们请你们拍拍手、鼓鼓掌给我增加点勇气和信心,希望我能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一个好成绩。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诗歌《春天的颜色》。

春天的颜色

小草探出头来,一眼就看见了蓝天。他高兴地说:“我看见了,春天是蓝色的。”

小羊跑出圈来,一眼就看见了青草。他高兴地说:“我看见了,春天是绿色的。”

蜜蜂飞出屋子,一眼就看见了迎春花。她高兴地说:“我看见了,春天是金黄色的。”

篇6:新年幼儿园小主持人的开场白

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联欢会。在过去的一年里因为有你们的大力支持和用心配合,使得我们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透过校讯通和微信等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交流沟通,使孩子的学习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期望我们在下一年里还能够密切配合,为我们的孩子带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B:时光从日历上一页页的飘落下来,我们又来到岁末年尾,泼猴悄然去,金鸡款款来,过去的一年,我们汗水浇灌,放飞期望,新的`一年我们温馨和谐,收获喜悦。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双语幼儿园全体师生,孩子和家长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20xx新年的到来。在那里,我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合家幸福,精神饱满!

篇7:幼儿小主持人教学内容

一、小主持人班的培训目标:

培养孩子当众说话的自信心,训练孩子普通话发音,培养学生的语感,语速及语言组织能力,掌握主持的基本技巧,提高临场心理水平。通过形体训练,培养学生基本主持人风范;通过临场主持的反应训练,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临场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二,课程纲要

普通话基础与正音练习,朗读与朗诵,演讲(讲故事表演)

艺术发声(语音、语调的训练)与形体语言训练,礼仪训练与培养

主持艺术、情景表演,初级班:

寓教于乐,方式灵活,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认识“小主持人”,通过一些字,词,儿歌,绕口令,段子等来训练语音,使学生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能自信,勇敢地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能流畅精彩地讲故事。中级,高级班:

篇8:幼儿小主持人教学内容

由于各大高校在招生与选拔上良莠不齐, 学生的基本水平及层次也各不相同, 因此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有所不同, 大课与小课结合是重要的组织形式, 在专业大课上, 教师以集体授课的方式对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用技巧进行讲授;在实践小课上, 则按照课程内容、训练要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10-20人为标准,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配备一名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这种授课模式下, 每次上课的过程中, 教师都可以把小课组每一个学生都辅导到, 并根据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并要求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在这种小课上, 学生之间还可以自由交流, 互相比较, 从而取长补短, 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2

因此, 小课教学能通过示范、比较、竞赛、发现等方式, 活跃课堂气氛, 锻炼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

一、播音与主持专业小课教学特点

(一) 示范演练

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新闻播音、节目主持训练、朗诵与配音等, 各个阶段的小课教学都会配合一定的训练, 比如:在普通话语音训练上, 老师会适当的选择一些诗歌让学生进行朗读;在新闻播音概论课上, 老师也会让学生模拟正规新闻播报的语音、语速、语态等。当然, 在这些训练中, 教师在课堂上都会事先亲自示范或者选取一些名家的作品来进行示范, 再由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稿件的处理, 这样的示范演练即让学生掌握一定规范的基本功, 又能使学生进行创新的再处理, 进而快速提高他们的现场感和播报技巧。

(二) 表演朗诵

表演也是播音与主持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项技巧, 真实到位的表演能准确的把握稿件所表达的寓意。因此, 在播音与主持专业小课当中, 由于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会选择一些声音和肢体表现力强的稿件或者让学生选择一些喜欢的稿件, 以自己的理解加以表演和诠释。特别是在语言表达这个阶段的训练中, 学生以多种形式来展示稿件, 比如:对话式、情景再现式、朗诵加助演式、播报式等等, 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 加大创新

目前, 广电行业飞速发展, 各个电台、电视台不断加大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从广电队伍的总体建设以及长远发展来看, 中国电视事业最需要补充和加强的是各类复合型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 是指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知识, 精通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技能, 并能在两门知识、两种技能的交叉、重叠中取得创造性成果, 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人才。具体到电视行业, 就是那种既精通电视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电视技巧, 又掌握、了解其它专业技能、专业知识, 并能在工作中具体交叉运用的人才。也就是说, 电视行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必须是对电视本身非常精通的人, 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又通晓、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人。精通电视, 是这类人才的基础。3

可见, 作为一个成功的电视人, 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的技能, 这样才能适应行业的需求。因此, 在教学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就要加大创新, 不但要理论创新还要思维创新, 并在小课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加以创新。

(四) 模拟竞赛

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出真知。小课教学, 教师会模拟各种竞赛形式, 比如:选拔类、分组比赛类、挑战冠军类等形式, 提高学生的竞赛意识, 让学生敢于竞争、勇于面对结果。而在小课当中提供公平的竞赛环境是模拟竞赛的前提条件。

二、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小课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 专业小课时间过于紧迫

据笔者了解, 大部分高校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小课基本上一周2个课时, 一组10人左右, 因此, 每周摊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最多10分钟, 而10分钟的时间对于实践性强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根本不够。因此, 小课的教学可以精简上课人数并强化教师队伍。

(二) 不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个性是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表现, 个性的导向不同, 就决定了播音员和主持人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 因而, 他们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就会有自己独有的体验以及独有的审美感受, 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和播音风格。播音主持创作个性中能够体现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化才能和区别于其它人的特点的那一部分, 是属于主观的东西, 但是, 它的培养与形成显然离不开客观现实的作用。所以, 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充分利用自己早期在校学习的时间, 挖掘自己内心的性格特征, 培养自己在播音主持方面的个性化的风格。4

很大程度上, 各大高校由于教师、课程设置单一等多方面的因素, 小课教学只重复、机械的进行, 而没有深层次的挖掘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加以重点培养, 这样做只能抹杀学生的天性, 脱离社会的需求。

(三) 教学现状落后于业界需要

从课本内容上来看, 一直使用最为原始的播音主持教程, 没有新鲜的内容加以补充;从教师队伍上来看, 科班出身的教师经验大多相同, 缺乏思想的碰撞和新思维的补充。长此以往, 按部就班, 就会与社会脱节。

三、播音与主持专业小课教学的几点对策

(一) 培养学生因材施教

就播音主持专业来说, 由于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发音、声音条件、个性特点等情况各不相同, 大课教学由于人数多, 不能很好的纠正发现, 因此, 在小课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研究与判断, 帮其迅速改正。因材施教教育模式既能保证教育质量, 让学员能在课堂上真正得到老师的指点, 又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引导, 从而迅速提升其专业水平。

(二) 播放经典节目片段

经典节目, 经典节目主持人的观模, 会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其主持风格及节目策划流程, 如:金飞的《传奇故事》, 一时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小课教学中就播放一段视频, 让学生竞相模仿, 即清楚了节目的策划制作过程, 又在金飞的主持中加入了自己的风格, 达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创新。

(三) 不断扩大实践机会

目前, 各大电台、电视台都在以各种方式招收、扩大自己的队伍, 各种竞赛也是络绎不绝。竞争上岗, 已经成为现在招聘的主要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竞赛, 积累一些经验, 挖掘自身潜力,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优化更新教师队伍

目前, 各个高校对于业界人士的引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一是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 请一些省级、中央级媒体单位的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活动, 就某一个专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然后留出适当的时间, 让学生与其交流, 这种形式的讲座在时间安排上是不固定的, 而且在人员的选择上也是不固定的。另一种就是请一些离学校比较近的媒体工作者在学校内长期从事教学活动,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与教室之间的良好情感, 以利于其在播音主持教学活动与实践经验的沟通与交流。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对学生实践知识的一种满足与丰富, 而且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教学资源, 学校应大力从事这方面教师的引进活动。5

当然对于在岗的教师, 应提供有利的培训机会, 加大与外校教师的沟通交流机会, 这样才能更好的取长补短, 吸取大量的新知识, 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

以上是笔者谈到的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小课教学的几点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要更加努力的提高教学认识, 分析教学方法, 为广电事业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大课与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特有的组织形式, 大课教学帮助学生系统规范的掌握理论知识, 作为实践为主的小课教学, 通过面对面的一一指导, 更加精确的纠正学生缺点、解决重点难点、高效率的提高专业水平。因此, 教师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要认真总结和认识,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专业,小课教学,认识

参考文献

[1]、张颂, 《回眸播音主持专业30年》, 《现代传播》, 2009年第1期, 113-116页

[2]、陈竹, 《播音与主持专业小课教学初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3月, 83-85页

[3]、王屹, 《电视事业需要复合型人才》, 《新闻记者》, 2005年第10期

篇9: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小策略

一、教师要及时把握教学现场,适时引导幼儿

教学现场掌控能力是教师必备技能。教师通常会预设好整节课的教育目标,在活动中因目标的达成情况调节好教学进度。然而幼儿园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孩子们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影响,自制能力弱,往往会出现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成效。教师往往会花费大量的精力用于维持教学秩序。出现这类情况可能与教师缺乏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有关,尤其缺乏把握教学现场的能力。他们在设计活动时很少留有生成的空间。活动中注重计划的完成,却很少注意幼儿的反馈。更不敢或不能对幼儿的反馈信息做出处理。因为一旦给予解释或处理,预定的目标不能达成,预设的环节不能继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及时把握现场,把注意力转向幼儿,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幼儿提出的新想法和新发现进行适时的分析,一旦确定教育价值,要及时生成新内容并积极引导幼儿探索。

二、尊重孩子,关注幼儿的内心小世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则谈不上爱。”《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时得到发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尊重每一位幼儿,完全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让他们感受到爱,从而更加投入到活动当中。在《有趣的报纸》A老师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对旧报纸经过想象,剪、折、揉、搓各种造型后制作出的服装道具,感到新奇又有成就感。做完帽子,又着手裁剪衣服,制作魔法棒,腰带等。幼儿的操作兴趣一时难以结束。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强制让幼儿结束,孩子们一定会觉得意犹未尽。那么教师完全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他们继续操作,甚至可以延伸到区角活动中。至于展示和讲评的环节,完全可以等幼儿都完成作品后调整到一日活动的其他时间进行。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满足幼儿的需要,是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的。作为教师,要学会打破固有的状态,改变教师的身份位置,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多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在教学中要追随幼儿的自然状态来调整预设目标、程序、内容,尊重幼儿的既有状态和水平,将幼儿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尊重幼儿。

三、用有趣的游戏情境吸引幼儿,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有趣的报纸》B教师设计的是一节户外活动。幼儿利用报纸探索出各种新奇的玩法。贴报纸迎风跑、揉成小球拋接、跨报纸等。当幼儿被放出教师的固定范围自由探索时,他们对报纸带来的乐趣激发起了莫大的兴趣。教师在下一个环节是要和幼儿一起探讨报纸的各种玩法且进行小结。可是对于操场上四处奔跑跳跃的幼儿已是束手无策。很多教师在预设时会考虑到这种情况,导致为了更容易控制住幼儿,把游戏、探索的范围控制在自己的周围,让幼儿在自己能召唤、控制到的一个小圈内活动。幼儿的想象力和活动兴趣都不能更好地发挥。为了更好地收放自如,又不给幼儿过多的约束,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情境来吸引孩子,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例如可以用音乐来做指令,音乐开始时幼儿可以自由地去探索、发现、奔跑,当音乐停止时就要回到指定的区域,打开报纸当作小毯子,安静地等待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的游戏经验和发现。

教师在理解幼儿、关注幼儿、追随幼儿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策略,注重活动经验的反思和积累,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所在,促使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10:幼儿小主持人教学内容

随着夏季的来临,紧张而又忙碌的一个学期又接近尾声,现将小主持人兴趣班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教授两个班,经过一学期的锻炼,大部分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背诵并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演儿歌,但是仍有个别幼儿(这学期新参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弱,不敢表演缺乏自信心。

我们知道,幼儿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幼儿教师要把握住这一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语言信息,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方面。

首先是倾听习惯的培养,使每个孩子能感知普通话语音、语调和理解语言。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尊重对方,注意聆听,有礼貌的听,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等)。其次是学会表述,使每个孩子会灵活使用日常用语,会正确运用问好、关心、慰问、祝贺的话。

然后在谈话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创设轻松的语言学习气氛,以“儿歌生活化”的形式调动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我让幼儿们深深体会到老师就是他们的大朋友,是他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起先一些孩子不敢和我交流,但我每次上课前都有一个自己讲述前一天的趣事的小环节或者一个有趣的手指游戏表演,孩子们慢慢的敢和我交流上台来表演了。小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语言模仿能力,他们最喜欢模仿生动形象、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通顺易懂、短小精悍的儿歌。所以,儿歌是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发展幼儿语言的有效手段。我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采用句型短小的儿歌或由3-5个字构成的儿歌式的短句来组织活动、提出要求、表扬与激励幼儿等,使他们经常感知规范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模仿学说儿歌式的短句。

在语言活动中,我根据幼儿好动,喜爱新奇变化的事物,注意力分散,情绪不够稳定的特点,每次活动我都精心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制作一些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片,从而吸引和感染幼儿。如在新授绕口令《小娃娃买瓜》时,我出示一个个不同的水果,幼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并以游戏的

形式让幼儿动动玩玩,感受语言内容,积极发言、交流。

主持是一门口语化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参加学习的幼儿每个人都必须多讲多练,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学中,为了让每个幼儿在每个训练环节都有机会参与,我经常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游戏、创设情境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更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上一篇:fourier习题四作业题下一篇:公司督察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