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法名词解释

2024-04-08

灭菌法名词解释(共4篇)

篇1:灭菌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2.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3.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4.爱情的概念: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5.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6.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7.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两种原则:一是保障离婚自由,二是反对轻率离婚。方式:一种是协议离婚,二是诉讼离婚。

8.无效婚姻:是指欠缺法律生效的法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味道法定婚龄的。

9.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基本原则:意识平等原则,二是自愿原则,三是公平原则,四是诚实信用原则,五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10.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1.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成立的法律要件有四项: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分四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12.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13.代理可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14.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

15.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16.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时权利,当时效期间内不行时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制度。

17.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短期诉讼时效期间是1年,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下四种性质的案件,其诉讼时效为1年,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手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为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

18.刑法是通知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通知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医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19.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共同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侵害的,属于正当

防卫,不负刑事责任。20.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犯财产罪,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21.刑罚是由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 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不哦多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22.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况。23.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简答: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秩序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3.社会公德特点: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5.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6.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共同特征: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有限性 7.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8.大学生职业道德: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9.我国的就业形势: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就业机制有待完善;就业观念有待更新。10.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11.正确的创业观: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12.恋爱中的道德: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13.大学生的恋爱: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14.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15.结婚的法定条件分为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必备条件: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必须达到法定婚龄;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禁止条件: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16.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17.违约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违约行为,违约造成了损失,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存在过错。18.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19.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行相当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20.共同犯罪包括:主犯,从犯,教唆犯,胁从犯。21.刑罚体系包括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22.十大犯罪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

篇2:灭菌法名词解释

1、税务登记。

答: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纳税人在开业、歇业前以及生产经营期间发生有关变动时,在法定时间内就其经营情况向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办理书面登记的一项基本制度。

2、资源税。

答:资源税从理论上讲是国家对开发、利用其境内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开发、利用资源的数量或价值征收的一种税。资源税按其性质,可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两大类。

3、国有资产收益。

答: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借资产所有权取得的各种收益的总称,既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也包括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和资源性国有资产收益。狭义国有资产收益是指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

4、一般性转移支付。

答: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财政资金的无偿流动,通常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资金转移,有时也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上解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资金转移,简称转移支付或财政转移支付。根据转移支付的目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时不附加任何条件的转移支付,接受资金的政府可以根据其自身的苑自由使用相应的资金。

5、关税。

答:关税,是指以进出关境的货物或物品为征税对象,以其商品额作为计税依据的一种税。关税也是商品税的一种。

6、政府性基金。

答:政府性基金,在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称为“特别公课”,是政府基于特定的政策目的,或为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针对特定人或不特定人征收,并设定特定用途的一种费用。

7、财政投资。

答:财政投资是指具有财政投资权的主体将财政资金投入生产性和建设性项目以实现一定财政目的的活动。

8、国债。

答: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指中央政府基于履行公共职能等目的以自身信用为担保而依法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并按约定承担还本付息责任的一种债。

简答

一、税法的渊源主要有哪些?

答:法的渊源,简称法源。是指由什么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各种法律类别。税法的渊源,就是指税收法律规范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税法有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

二、税法的正式渊源

就中国而言,作为税法渊源的制定法主要有以下规范性文件: 1.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税法最重要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规定,可见宪法是税法的重要渊源。2.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这里指的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3.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4.部、委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5.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条约。8.法律解释。

三、税法的非正式渊源

与正式渊源不同,税法的非正式渊源不能作为税收执行和司法的直接依据,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我国,税法的非正式渊源主要是指判例、习惯、税收通告和一般法律原则或者法理。

四、各国对于税收收入权的划分有哪几种基本方法?

答:税收收入权一般包括税收收入的设立权即税收立法权、税收征收权和税收享用权。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在税收立法权的分配问题上也有不同的制度。一般来讲,各国关于税收收入权的划分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税额分割法。(2)税率分割法。(3)税种分割法。(4)税权分割法。

五、应当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纳税人主要包括哪些情形?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 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4)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六、比例税率包括哪些类型?

答: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管数额大小,均采取同一比例的税率,一般适用于对流转额等征税对象课税。比例税率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单一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的所有纳税人都适用同一比例税率。

(2)差别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适用不同比例的征税。

(3)幅度比例税率,指税法只规定一个具有上下限的幅度税率,具体税率授权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该幅度内予以确定。

七、什么是预算决算监督?以监督主体为划分标准,预算决算监督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答:

1、预算决算监督,是指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以及决算等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实施的监督。

2、以监督主体为划分标准,预算决算监督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预算、决算进行的监督,各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一级财政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以及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实行的审计监督。

八、增值税主要有哪些特点?

答:增值税具有以下特点:(1)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专业化协作;(2)保持税收中性,避免税收对经济运行的扭曲;(3)普遍征税,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4)实行零税率,有利于商品出口。

九、根据有关规定,税务机关在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款额度时,有权采用哪些方式?

答:现阶段,我国负责税款征收的主要是税务机关。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 纳税人有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或者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一)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二)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三)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四)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采用前款所列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本条规定的方法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

在实践中,具体采用的税款征收方式有: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代收代缴、代扣代缴、委托征收以及其他方式。

十、根据相关规定,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哪些行为? 答:

一、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对税务机关的哪些行为拥有司法审查权,换言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税务机关的哪些行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税务行政诉讼。

十一、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有:

(1)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具体包括: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审批减免税和出口退税。

(2)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交纳税保证金或者纳税担保行为。

(3)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具体包括以下三种行政处罚行为:罚款;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未缴税款或者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没收其违法所得。

(4)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5)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一是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存款;二是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6)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一是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扣缴税款;二是拍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抵缴税款。

(7)税务机关委托扣缴义务人所作出的代扣代收税款行为。(8)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税务机关颁发税务登记证和发售发票,税务机关拒绝颁发、发售或者不予答复的行为。

(9)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其他税务具体行政行为。

十二、政府采购应当贯彻哪些原则?

答:

1、政府采购,就是指国家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2、政府采购应当贯彻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1)公开透明原则,是指有关采购的法律、政策、程序和采购活动对社会公开,所有相关信息都必须公之于众。政府采购的实质是社会的公共采购,是采购机关使用公共资金进行采购,因此它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在政府采购中贯彻公开透明原则,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前提,有助于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减少和消除“暗箱操作”给国家和公民利益带来的损害,使得政府公共支出渠道更加通畅透明。

(2)公平竞争原则。公平原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法则,是政府采购的基本规则。公平竞争要求在竞争的前提下公平地开展政府采购活动。首先,要将竞争机制引入采购活动中,实行优胜劣汰,让采购人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获得价廉物美的货物、工程或者服务,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竞争必须公平,不能设置妨碍充分竞争的不正当条件。公平竞争是指政府采购的竞争是有序竞争,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供应商,不能有歧视某些潜在的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现象,而且采购信息要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公平地披露。本法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将推进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向竞争更为充分、运行更为规范、交易更为公平的方向发展,不仅使采购人获得价格低廉、质量有保证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3)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为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处于平等地位而确立的。公正原则要求政府采购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不得有歧视条件和行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干预采购活动的正常开展。尤其是在评标活动中,要严格按照统一的评标标准评定中标或成交供应商,不得存在任何主观倾向。为了实现公正,本法提出了评标委员会以及有关的小组人员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要求,要有各方面代表,而且人数必须为单数,相关人员要回避,同时规定了保护供应商合法权益及方式。这些规定都有利于实现公正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向成熟时期过渡阶段,尤其要大力推崇这一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政府采购当事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本着诚实、守信的态度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讲究信誉,兑现承诺,不得散布虚假信息,不得有欺诈、串通、隐瞒等行为,不得伪造、变造、隐匿、销毁需要依法保存的文件,不得规避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第三人的利益。本法对此以及违法后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相应规定。坚持诚实信用原则,能够增强公众对采购过程的信任。

十三、消费税所选取征税的消费产品有哪些类型?

答: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是指消费税法规定的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及消费行为的种类。

我国消费税法规定的征收消费税产品的范围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征收产品税改增值税后税负大幅度下降的产品,一种是需进行特殊税收调节的消费品。具体包括:(1)过度消费对人体健康、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品;(2)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3)高能耗及高能耗消费品;(4)不可再生和替代的消费品;(5)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消费品。

十四、针对当前我国行政性收费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请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答:

1、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以上财政部门的规定行使其管理职能,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费用。

2、我国当前行政性收费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有:占据财政收入的比例一度较高,增长快,这种庞大的收费规模肢解了财政收入。而行政性收费缺乏法律依据,多是所谓的“红头文件”的部门和地方规范性文件。而且收费设立和实施主体混乱不规范、不透明、不合时以及我国行政性收费还存在违法侵占、挪用行政性收费资金以及对行政性收费监管不力等问题。

十五、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和建议有:(1)制定《行政性收费法》。

通过立法弥补我国行政性收费立法空白,并以此规范、约束政府行政性收费行为。亦即该法制定的目的,旨在规范、约束行政性收费行为,加强对行政性收费管理,维护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明确行政性收费的原则。

主要包括下列原则:第一,公开原则。第二,法定原则。第三,受益者负担原则。第四,补偿原则。

(3)设立行政性收费前的听证程序。(4)明确行政性收费的设定权。(5)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此外,还应将行政性收费完全纳入预算,贯彻“收支两条线”原则。通过预算监督和审计监督,制止行政性收费资金使用中的种种违纪、违法行为。

十六、纳税人主要享有哪些权利?

答:

1、纳税人亦称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纳税人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知情权。纳税人自办理税务登记开始,即成为税务机关的服务对象,有权得到相应的纳税指导,包括与自身生产经营范围、性质有关的税法规定、具体税种、税率、税务会计处理、税收处罚等,为正确纳税做好必要的准备。(2)保密权。(3)税收监督权。有权监督税务职能部门依法治税行为,检举揭发贪污受贿的不法分子,以保证取之于民的税收真正用之于民。(4)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5)申请延期申报权。(6)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7)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8)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9)委托税务代理权。(10)陈述与申辩权。(11)对未出示税务检查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拒绝检查权。(12)税收法律救济权。(13)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利。(14)索取有关税收凭证的权利。

十七、什么是财政法定原则?财政法定原则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和表现?另外,请结合我国财政立法和实践情况,简要谈谈自己对财政法定原则的理解。

答:

1、财政法定原则的“法”,从形式意义上看应该仅仅指由人民代表所组成的最高权力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所谓财政“法定”,并不是说对一切财政行为都必须制定专门的法律,而只是说财政行为必须满足合法性要件,必须得到法律的明确许可或者立法机关的专门授权。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政府才享有财政方面的自由裁量权。

2、财政法定原则有具体的内容和表现在:

(1)财政权力(利)法定。财政权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宽广的,它既包括立法机关的财政立法权,也包括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就财政事项所享有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等。它既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权力,也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权力,甚至包括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享有的财政权利。它及包括政府作为整体对财政相对人所享有的命令权、禁止权,也包括财政相对人对政府依法享有的监督权、请求权等。(2)财政义务法定。和财政权力(利)一样,财政义务种类也是十分复杂的。一般情况下,财政权力(利)与财政义务相对应,一方的财政权力正好是对方的财政义务。法律所要规定的,除了财政义务种类之外,还应该包括财政义务的构成要件、具体内容、衡量标准等要素。

(3)财政程序法定。需要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程序主要有财政立法程序、财政行政程序、行政监督程序和财政司法救济程序。财政立法程序主要由立法作出规定。我国目前除了征收程序、财政处罚程序、财政预算程序由法律规定外,其余部位还没有完全达到程序发达的要求。(4)财政责任法定。财政责任是监督财政主体合法履行财政权力,切实履行财政义务的外力保障机制。财政责任既可能因财政机关违反法定义务而引发,也可能因财政相对人违反法定义务而引发。财政责任的种类除了行政处分、行政处罚、行政赔偿之外,情节严重的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3、根据我国财政立法和实践情况,我对财政法定原则有以下理解: 我国财政立法,做到财政上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财政的法治建设,保证了我国财政的有序进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合理情况,需要改进,也有不完善、不明确的地方需要增加立法的建设。目前财税立法中存在的问题:(1)效力层级缺陷;(2)立法结构失衡;(3)规范内容失当;(4)立法技术失准;

4、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该加强财政立法,健全财税法体系。建议如下:(1)提升效力位阶;(2)完善体系结构;(3)增补规范内容;(4)改进立法技术。(5)公开立法过程。

5、当前我国财政立法的主要任务是,深化财税改革,推进财税法制建设。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公共财政的法律框架。(2)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预算透明度和约束力。(3)进行结构性税制改革,形成合理的税收法律体系。(4)制定财政监督法,完善财政法律责任制度。

6、财政法定原则的“法”,从形式意义上看应该仅仅指由人民代表所组成的最高权力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所谓财政“法定”,并不是说对一切财政行为都必须制定专门的法律,而只是说财政行为必须满足合法性要件,必须得到法律的明确许可或者立法机关的专门授权。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政府才享有财政方面的自由裁量权。

十八、根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有哪些类型的个人所得应当课征个人所得税?并请简要谈谈对我国目前实行分类所得税制的看法?

答:

(一)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有以下11种类型情况应纳税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卷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四个方面:

(1)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营业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也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既个人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去的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组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劳物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象、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图片、乐谱等能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译的作品等。个人取得遗作稿酬,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税。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将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是指个人的存款利息、货款利息和购买各中种债券的利息。股息,是指也称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据股份制公司章程规定,凭股票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资利益。红利,也称公司(企业)分红,是指股份公司或企业根据应分配的利润按股份分配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股份制企业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的股票面额为收入额计税。

8、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9、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征卷、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自有财产给他人或单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转让不动产和动产而取得的所得。对个人股票买卖取得的所得暂不征税。

10、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经常性的,属于各种机遇性所得。11.其他所得,即除了上述所得以外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决定的征税的其他所得。

(二)我对我国目前实行分类所得税制看法如下:

1、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分类所得税制,分类所得税制,亦称个别所得税制,是指把所得依其来源的不同分为若干类别,对不同类别的所得分别计税的所得税制度。

2、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对个人所得税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分类所得税制的立法依据在于,对不同性质的所得项目应适用不同的税率,分别承担轻重不同的税负。勤劳所得要付出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应课以较轻的所得税。投资所得是凭借其拥有的资财而获得的,所含辛苦较少,应课以较重的所得税。因此,分类所得税制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按不同性质所得,分别采用不同的税率,实行差别待遇。同时,它还可以广泛采用源泉课征法,从而即可以控制税源,又可以减少汇算清缴的麻烦,节省税收成本。但分类所得税制亦有缺点,不仅存在所得来源日益复杂并因而会加大税收成本的问题,而且存在着有时不符合量能课税原则的问题,这些空缺需要综合所得税制来弥补。

篇3:灭菌法名词解释

一词多义是语言词汇中极其普遍的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语言在最初发展时期,一个词往往只对应一个意义,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原有的词已满足不了意义表征的需要,而与语言的“经济原则”相适应的是,新词的出现远远比不上已有词词义的引申和扩充,也就是说,人们更多地是赋予已有词新的含义,而不会过多地借助于新词的创造。

以往的语言学理论往往从历时的角度对词汇意义的发展和演变做出分析,强调词义发展的社会背景,这种分析能帮助人们了解词汇意义发展的脉络,但对于词汇意义引申背后的机制却没能做清楚的阐释。

与以往的语言学理论不同,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认知在语言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强调范畴化对语言意义构建的决定性意义。人们在语言的创造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将单词与意义相联系,而是基于人们的生理、生活经验,由具体到抽象,由人类最基本的范畴词延伸到抽象领域。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研究一词多义的论文涉及的往往是表示人类器官的词(李瑛,文旭,2006;卢卫中,2003),或是表示人类情感词的多义现象(谭业升;沈少剑,2006)。因为这些词都是跟人类最基本的生理和认知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各种感官的功能也是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但以往对这方面的词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将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用来修饰人的感官的形容词(以下简称为感官词)的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一词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一个用得很广的概念。人类最开始在认识千差万别的世界时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相反,人们通过认知加工,将事物分门别类地存储于头脑中。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

范畴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家族相似性”,一个是“原型”(赵艳芳,2 0 0 1)。首先,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所决定的,即范畴成员之间总是享有某些共同特性。其次,有些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特性,这是范畴的典型的和中心的成员,即原型,它是体现某一概念最具代表性或最典型的例子。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范畴与原型的意义。一方面,一种事物及其包含成员可以构成一个范畴。人类在语言的初始阶段,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词语与意义是一一对应的,比如人类器官的划分,对自然界的动植物的命名,这本身就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如在鸟类隐喻范畴中,有麻雀、鸽子、鹦鹉等等,这当中麻雀往往是人们认识最多的,可以看做是鸟类范畴的原型。另一方面,一词多义现象是范畴化的结果。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事物的增多,原有的词汇已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因而通过引喻和转喻的方式,扩展每个词的意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的来源。

因此,在一词多义平面上,一个词构成一个词义范畴,其所指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同时,各个义项成员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Ungerer&Schmid(1996)提出了多义词构成的语义范畴中的“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两个观点;前者指改变了一个范畴的中心特征,后者则是原型从一般到具体的变化,中心特征没有改变。下面我们以感官词sharp为例,分析感官词在词义扩展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三、对感官词sharp的认知分析

人的感官大体上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几类,它们是人类最基本的几大生理功能,对于感官的修饰词也有不少。为了探讨感官词意义延伸和扩展的规律,本文选取义项较多的sharp作为分析对象。

词汇包括简单词、合成词和习语(Ur,1996:60)。介于合成词和习语的意义与单词的原义往往相差较远,鉴于篇幅,本文中只涉及简单词义项延伸的研究。

下面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 x f o r d A d v a n c e d L e a r n e 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给sharp列出的形容词义项:

(1)having a fine edge or point;capable of cutting or piercing;not blunt锋利的;尖锐的

(2)(a)(of curves,bends,slopes,etc)changing direction suddenly;abrupt(指曲线、弯、斜坡等)急转的,陡峭的

(b)sudden,abrupt突然的,急剧的

(3)well-defined;distinct;clear轮廓鲜明的;明显的;清晰的

(4)(of sounds)shrill;piercing(指声音)尖锐的;刺耳的

(5)(of tastes or smells)producing a smarting sensation;pungent(指味道或气味)强烈的,辛辣的,刺鼻的

(6)producing a physical sensation of cutting or poercing;keen刺骨的,凛冽的,剧烈的

(7)quickly aware of things;acute;alert灵敏的,敏锐的,机警的

(8)intended or intending to criticize,injure,etc;harsh;severe尖刻的,严厉的

(9)quick;brisk;vigorous迅速的,敏捷的,活跃的

(10)quick to take advantage of sb/sth;unscrupulous过分精明的;狡猾的;不择手段的

(11)(too)smart or stylish(过分)时髦的,漂亮的

(12)(of a sound,an instrument,etc)above the normal or correct pitch(指声音、乐器的音调等)偏高的

sharp的这12个义项构成了一个语义范畴,其中,义项(1)是其原型,最具有典型性,因而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其他11个义项可以看成是扩展意义。但每个扩展意义引申的方式不尽相同,与原型意义的相似性也不同。

义项(4)、(5)、(6)与义项(1)的意义最具相似性,都是涉及人的感官。义项(1)是触觉和视觉感知域,义项(4)则引申到听觉,义项(5)牵涉到味觉和嗅觉,义项(6)为触觉的引申。从宏观来看,这几个语义项都可以看成是sharp的语义范畴的原型。

义项(2)和(3)离义项(1)的距离相对远一些,但是仍然与人的感官有关;其中义项(2)中的两个小义项呈连锁引申,即(a)义项是由(b)义项扩展而来。这两个义项由原型分裂而来。

义项(7)、(8)、(9)、(1 0)与前面的义项不同,已从人的感官映射到心理领域,因而离原型义项更远。

义项(1 1)和(1 2)较上面几个义项是距离原型最远的,已几乎看不出与原型意义的联系。但义项(1 1)是由义项(1 0)扩展而来,义项(1 2)则是由义项(4)引申出来,所以仍然可以看出与原型意义的家族相似性。

后面的从(7)到(1 2)的6个义项与原型相比其中心特征已稍有改变,是由原型转换而来。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感官词词义扩展的两个规律:1)感官词是描述人的某一生理感受的,但感官词的词义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感官,而是会跨越几个感官;2)感官词的意义除了描述生理现象,也能引申到心理现象,由具体映射到抽象领域。

从另外的几个感官词我们也可以看出如上规律,如beautiful与harsh的用法:

A beautiful face/baby/flower/view漂亮的脸蛋/婴儿/花儿/景色(视觉)

A beautiful voice悦耳的声音(听觉)

A beautiful smell好闻的气味(嗅觉)

A harsh texture粗糙的织物(触觉)

A harsh voice刺耳的声音(听觉)

A harsh light刺眼的灯光(视觉)

A harsh color耀眼的颜色(颜色感知)

其中beautiful的意义涵盖了视觉、听觉和嗅觉,harsh的词义领域涉及触觉、听觉、视觉和颜色感知。

事实上,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是彼此相通、互相影响的,反映了人的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但是这几个感官的相通又有何规律,是否只要是感官词,就可以映射到其它任何感官领域呢?赵艳芳(2 0 0 1:4 5)指出,这几个感知域并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分等级的,低级的感知域可以投射到高级的感知,从而低级感知域中的词语可以修饰高级感知域中的词语。具体来说,触觉、味觉和嗅觉是比较基础(低级)的感知域,而色觉、颜色感知及听觉是相对高级的感知域。

另一方面,这些感官词还能从感官领域映射到心理领域。如beautiful一词扩展到抽象领域可以表示very satisfactory“令人满意的”(e.g.The organization was beautiful)。又如harsh一词用于心理领域表示cruel,strict“无情的,严厉的”(e.g.harsh criticism,a harsh,authoritarian regime)。这一点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人们总是从具象的感觉引申到较为抽象的心理感受的。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以sharp的词义为例,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分析和研究了感官词词义延伸的规律。由此我们得出,感官词的词义以原型为中心,一方面映射到其它感知域,引申出与原型联系较紧密的词义,另一方面,从生理领域投射到心理领域,扩展出与原型相距较远的边缘义项。

上述规律体现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体验主义哲学思想。人类总是从自身以及自身的各种生理感知出发,将客观世界范畴化和概念化,进而依附于语言符号,形成意义,我们对自身的经验也成为众多的对其他具体现象及比较抽象的现象进行概念化的投射的源泉。

对感官词词义延伸规律的研究也表明,一个词的多个意义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认知理据,人们在学习词汇意义时,可以在理解该词基本含义(原型)的基础上,按照认知的规律思维方式,推导出该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这对英语课堂中的单词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OxfordAdvanced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Z].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2]Ur,P.AcourseinLanguageTeaching:PracticeandTheory[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

[3]Ungerer,F.&Schmid,H.J.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London:AddisonWelsey.1996.

[4]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2006(3):1-5.

[5]廖光荣.多义词意义关系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05(3):56-59.

[6]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6):23-28.

[7]谭业升;沈少剑.英汉情感隐喻系统与对比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3):6-12.

[8]唐瑶.对“move”一词多义的认知阐释[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7(3):21-24.

篇4:让字词解释在化学教学中大显身手

化学又是一门新的学科, 学生们仅有的一点化学知识来自小学科学课, 理解化学概念难度很大。九年级学生语文基础扎实, 对字、词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能力, 把化学概念的学习用解释字、词的方法展现给学生, 反而理解、掌握得较好, 对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单质、化合物的学习, 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学习这两个概念时, 就可以从字词意义的理解, 掌握这两个概念。“单”, 一个、一种, 也就是单质中只有一种元素, 相对于单质, 化合物中就有多种元素。把单质、化合物的认识、分类就转化为认元素种类,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如:Fe、C、H2、O2、H2O、CO2、KCl O3、KMn O4等, 通过所含元素的种类, 轻松认出单质、化合物。若给出的是汉字名称, 也可从读物质名称, 认出单质、化合物。如氧化铜、四氧化三铁、氯化钠、氢氧化钙、氢硫酸、高锰酸钾、氯酸钾等化合物, 从名称中就能知道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止一种;氧气、氮气、氢气、铁、碳、硫、铜等单质, 从名称中就能知道组成中只有一种元素。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小、体积小、都在不停的运动、有间隔, 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考察分子、原子的区别时, 部分学生总是答分子大、原子小, 而没记住真正的区别: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为了让学生记清楚, 我在教学中采用字词意义理解:“分”, 分开, 使整体变成几部分;“原”, 原来、本来、最初的;分子能分开, 而原子保持原来的样子, 分不开。也就是分子能分开, 而原子不能分。学生就从“分”、“原”, 记住了分子、原子的区别。记清了分子、原子的区别, 学生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化学变化中, 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一定不变的是 () ;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 (1) 原子的种类; (2) 分子的数目; (3) 物质的种类; (4) 原子的数目; (5) 分子的种类; (6) 原子的质量; (7) 物质的总质量。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教学。“饱”, 吃足了、充分、达到最高限度。饱和溶液就可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达到了最高限度, 不能再溶解了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就可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还未达到最高限度,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一般情况下, 温度升高, 固体物质溶解度增大。学生理解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对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的方法: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增加溶剂、升高温度。这样就好理解了, 解决实际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同样的例子还有化合价, 只有元素相互化合时, 在化合物中元素才能表现出化合价, 如HCl O4中Cl化合价为+7价;KCl O3中Cl化合价为+5价;KCl O中Cl化合价为+1价;KCl中Cl化合价为-1价。而单质中只有一种元素无法化合, 就没有化合价, 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零。如Cl2中Cl化合价为0价, 而不能显-1、+1、+5或+7这些可变的化合价。

还原反应, 还物质原来样子的反应。在自然界中, 绝大多数金属因化学性质活泼, 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如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 CO3;黄铜矿Cu Fe S2;铝土矿Al (OH) 3结晶水合物。少数活泼性极弱的金属如金、铂、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在生产生活中, 经常要用到金属的单质, 而不是化合物。如导线、灯丝、航天、船舶、化工、通讯等。冶炼金属, 就是把金属的氧化物利用还原剂夺走氧, 还原金属本来的面目, 把金属的化合物变成金属单质, 用于生产生活。

自燃, 就是具备了燃烧条件自己燃烧。C、Fe、S、P、Al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需要将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就需要人为地对可燃物进行加热、升温, 所以反应条件是“点燃”。而自然不需要人为升温, 在特定条件下温度达到着火点自己就开始燃烧了。这样一对比, 学生很容易理解燃烧、自燃以及燃烧的条件。

溶解度, 溶质溶解的限度。温度一定, 任何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不是无限的, 而是溶解到最大限量时, 就饱和了, 就不再溶解了。这个最大量就是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但也有特例。如对氧化物的认识, 学生就很容易错误的理解成:氧化物、氧化物, 就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同样是字词的理解, 却出现了错误。我的解决办法是除水外, 氧化物的名称中都有“氧化”二字, 如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等, 可以通过读物质的名称, 认识真正的氧化物。而把KCl O3、KMn O4、Ca CO3等认作是氧化物的误解就不攻自破了, 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对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的错误认识。

学习知识重在理解、运用, 而不是把概念死记硬背下。机械式学习只能使学生自我安慰, 认为已经获得了知识, 对学生获取真正的知识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没有任何帮助, 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既不能拓展, 更不能得到灵活运用。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学生能把知识点记得很清楚, 张口就来, 可面对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题目, 却无法应对, 失分率较高。

中考试题十分灵活而且题型丰富多样, 学习知识就要切实理解和灵活运用, 以适应考试对知识点的考查, 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学习的根本。把字词解释运用于化学教学中, 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摘要:学习知识重在理解、运用, 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机械式学习只能使学生获取虚假的知识, 对学生获取真正知识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没有任何帮助, 死记的知识既不能拓展, 更不能得到灵活运用。把字词解释运用于化学教学中, 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容易理解, 学生易于掌握,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化学教学,字词解释,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祖浩, 王磊.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第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冷冷的脑筋急转弯下一篇:两用专用成语50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