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2024-04-26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精选10篇)

篇1:沪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大屯矿区第二中学2016学年第二次质量检测

初一语文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默写(10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未肯十分红。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4.桐花万里丹山路,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10题(12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6、选文选自《 》,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____。(2分)

7、解释下列词语(2分)

(1)汝亦知射乎? 知:(2)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唯:________________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翁曰:

以.

我酌

知.

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3分)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10、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道理是(3分)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凡事熟能生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自满的。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1——13题(6分)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chī)枭(xiāo)。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释:(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

⑤鸱枭: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1、解释下列词语(2分)

(1)如此以学自损 以:________________ .(2)轻慢同列 轻:________________ .

12、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此”指代的内容是(2分)。

13、根据文章内容,结合学习生活谈谈,我们应抱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4——17题(15分)

‚情绪污染"也是病

①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其实,家庭中的‚情绪污染’’尤其值得注意。其明显特征,一是‚患病的多‛:因孩子生气,因家务生气,因性格不合生气,因在外面不顺心生气,回家拿老婆孩子生气等等。总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生气。有人研究认为,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很容易使人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患病机率升高。正户斤谓‚情绪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凡患情感失调的人,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因而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

②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人抑郁寡欢.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载如下相处金言:‚为小事争吵是愚蠢,为大事争吵是无能。做你该干的事,不做无谓的精神消耗。‛

③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④作为普通百姓,更应该‚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切不可动辄争吵、斗气、自家相残。再次,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人无完人,谁都有毛病。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意见、看法和心理需求。寻找共同点,扩大共同点,共同构建欢愉和谐的家庭气氛。

⑤此外,还有扩大宽容,多点幽默。所谓宽容,即互谅互让。幽默不仅体现宽容,而且富有趣味和启示,能调节情绪,宽松气氛,使人步入和谐,感受更为从容乐观的思想境界。有所悟之人曾造出如下箴言:‚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性情乐观的人,记住.自己所能干的就是给身边的人带来轻松和愉快。‛

14、根据本文内容,我们知道“情绪”与人体生理紧密相关,其中的 多少决定人的情绪变化。(1分)情绪污染的害处有、;(2分)

既然情绪污染的危害大,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防治情绪污染?(3分)

(1)

;(2)

善于克制和忍让。;

(3);(4)。

15、本文划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分)

16、本文多处引用格言,其作用不同,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3分)A第一节引用说明生气的危害性。B第二节引用说明加强品格修养可以有效防止情绪污染。C第三节引用说明了情绪的危害。D第五节引用的目的是呼吁人们拥有乐观情绪。

17、为避免情绪污染,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并试说明理由。(3分)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8——24题(17分)

躺在母亲身边

⑴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⑵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有时候她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nài烦。

⑶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⑷‚聊天。‛我不nài烦地说。

⑸‚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⑹ ‚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⑺‚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⑻‚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也行。‛

⑼‚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⑽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⑾母亲是生我时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备受、倍受)疾病的折磨,今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长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⑿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⒀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睛歇一歇。‛

⒁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⒂母亲 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静静地地等着她说。

⒃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⒄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8、文中有一处拼音,应该正确书写为:nài 烦(1分)

19、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2分)A: B:_________________ 20、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2分)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21、阅读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3分)。

22、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下列对刻画母亲形象的描述语句中,....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处母亲询问我“干什么”时,从母亲的神态和“我”回答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孤寂。B从母亲问我“不累吗”,反映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C第二处母亲让我“闭着眼歇一歇”,反映出母亲想让我躺下陪她说说话的急切心理。

D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疾病缠身、内心孤寂却一心担心孩子“累”坏身体的慈母形象。

23、文章第⑾段运用了 叙述方法(记叙顺序),这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

24、通过阅读,在下列选项中对本文中心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反映了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的现状。B本文通过对母亲的细致刻画,反映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C本文要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

D文章提醒人们不要忽略对身边亲人的关爱,结尾更是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

三、写作(40分)

25、题目:《留在心中的温暖 》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以记叙为主,写出真情实感。

(2)文中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不允许出现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等信息。

篇2:沪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基础?达标】

1、冰层越厚;承受压力

2、st;t;s

3、(1)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对概念接受的能力

(2)59

(3)13

(4)(0≤x≤13)x>13

4、(1)时间与水位;时间;水位

(2)4米

(3)20小时——24小时

5、(1)距离地面高度与温度;离地面的高度;温度

(2)随h的增长二t减小

(3)-10℃

(4)-16℃

【综合?提升】

6、(1)1.59s

(2)t逐渐增加

(3)不同

(4)t=1.26s

第四单元第2节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答案

【基础?达标】

1、(1)体积

(2)y=9πx

(3)增大

(4)9π;36

(5)45π

2、变小;长度

3、(1)自变量;因变量

(2)s=4h

(3)4;20

(4)12

4、(1)x;因变量

(2)5;6.2;14.6

(3)20.6

(4)4

【综合?提升】

5、(1)y=10x

(2)如下表:

x/cm123...8

y/cm2102030...80

(3)10cm2

6、(1)y=5+0.25×100=30(元)

(2)55-5=50(元);50÷0.25=200(分钟)

7、方案一:y1=99/4x-3000;方案二:y2=50x-25-0.5x×14=18x

(2)当x=6000时;y1=118500;y2=108000;y1>y2

第四单元第3节用图象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答案

【基础?达标】

1、B

2、C

3、C

4、A

5、A

6、B

7、B

8、C

9、(1)正确

(2)正确

【综合?提升】

10、(1)240千米;14.5小时

(2)13.5—14小时

(3)100千米

(4)1小时

(5)170-140=30;30÷1=30千米/时

(6)240÷5=48千米/时

11、(1)4.5千米

(2)1-2千米

(3)略

12、(1)2小时;6

(2)2

(3)2小时;2小时

(4)y=3x,当y=4,x=4/3时,8-4/3=20/3小时

(5)20小时

13、(1)反映了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2)A表示3分时速40千米/时,点B表示第15分时时速0千米/时

(3)开始逐渐增加,然后不变,再增加,不变,减小,不变,再减小

(4)OA,CD下坡,AG,DE,FH平地,EF,HB上坡

14、(1)不是

(2)AB

篇3:沪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但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在实施过程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 教师应该不断地反思实验教学过程的不足, 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积累, 谈谈本人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改进方法和补充建议。

一、实验药品巧替代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自己亲手实验。在高温煅烧石灰石实验中, 要用酒精喷灯高温分解石灰石。但对初中学生来说, 酒精喷灯的使用操作存在着一定危险性, 而用酒精灯加热来分解石灰石又不可能成功。所以, 我就用同样含碳酸钙的鸡蛋壳替代石灰石, 用酒精灯加热就能简单快速地完成实验。鸡蛋壳先去内膜, 设计对比:两个烧杯分别装入冷水, 一个直接加入鸡蛋壳, 另一个加入用酒精灯加热的鸡蛋壳, 再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观察。学生实验后, 惊喜地发现了加热鸡蛋壳的那个烧杯中酚酞一开始只有一点点淡粉色, 后来颜色越来越深, 范围逐渐扩大, 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此时, 再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究效果会更好。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实验, 一般就用打磨后的石棉网的铁丝, 几段连接起来再绕成螺旋状, 但没有“火星四射”的实验效果不突出, 燃烧持续时间短, 也破坏了石棉网。改用废弃圆珠笔的弹簧, 实验现象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学生用身边常见的材料或废弃物作为实验药品完成课本上的实验, 不仅节省药品, 降低实验成本, 而且可操作性强。提高课堂实效的同时, 也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 也是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二、演示实验巧出错

在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中, 用导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快结束时, 请学生分析接下来该怎么操作, 学生讨论过后, 教师如果直接揭示答案, 教学效果是有限的。不如将错就错, 先将酒精灯熄灭, 这时学生就能立即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沿着导管不断上升并有流入试管的危险, 所以试验的操作先后顺序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不能让实验结果真的往错误方向发展, 顺势请学生给出纠正方案, 引领学生错中求知, 错中探究, 不但拓宽了学生思维, 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现象巧显现

在做铁丝和盐酸反应的实验中, 一般只能观察到铁丝表面有小气泡, 无法观察到溶液变成浅绿色, 往往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 教师如果不尊重实验事实, 强行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 就是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如果增设用铁粉和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 就会成功获得理想的“浅绿色”。如果实验室没有铁粉也可以用暖宝宝的成分来代替, 但要注意说明暖宝宝中的其他成分。我们只有让学生真正观察到实验的本质现象, 才能水到渠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否则, 不利于学生严谨认真科学态度的培养。

四、趣味实验巧延伸

课本上对氨分子运动实验虽然现象明显, 但趣味性不足。设计将四根15cm左右的细铁丝, 下端拧在一起, 插在大橡皮塞上, 上端分开成树形, 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绑在树枝上制成“花树”, 小药瓶中倒入浓氨水 (实验完毕时及时塞上瓶塞保存好, 多次使用) , 一起罩上大烧杯, 观察现象。过一会儿, 棉花团由白色逐渐变成红色, 犹如一株开满红花的“铁树”, 再将“铁树”搬到室外自然干燥, 红色消失 (进一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 。这样实验就充满了趣味性, 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

在《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一节“烧不坏手帕实验”的趣味实验演示时, 为进一步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再延伸“果冻”和“魔棒”两个趣味实验。将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 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 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 酒精充填其中, 即得所谓的“果冻”。再用玻璃棒蘸取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轻轻往果冻上一触, “果冻”立即就被“魔棒”点燃了, 再用果冻上的火焰完成“烧不坏手帕”的实验。整组实验环环紧扣, 层层递进, 激发思想冲突, 魔术味十足,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实验计划巧调整

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 如果按照课本教学实践安排教学实验, 根本无法观察铁钉生锈的一个缓慢过程, 硬生生将探究内容变为强行灌输和说教, 使学生缺乏体验和感受。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将这个实验计划调整至同一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在学到“金属能否与O2反应”中铁不仅能在纯氧中燃烧, 还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设计完成“铁钉只和水接触”“铁钉只和空气接触”“铁钉和空气、水同时接触”三组对比实验, 在学到“金属能否与酸反应”时完成第四个对比实验“铁钉和酸溶液接触”, 再利用生活经验切过咸菜的菜刀容易生锈完成第五个对比实验“铁钉和氯化钠溶液接触”, 将该实验内容调整后距离“钢铁的锈蚀和防护”一节约一个星期的时间, 学生通过连续观察, 完成实验记录, 亲身感受铁生锈的变化过程。所以“铁钉锈蚀实验”调整后不仅让学生对金属性质有了系统的认识, 更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对信息加工的能力, 学生充分享受着自由、参与的快乐。

六、增设实验巧对比

实验室制取CO2所需的原料为石灰石 (或大理石, 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和稀盐酸。而有很多原料都可以制得CO2, 那为什么偏偏选择它们?这时可增设一些实验,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作对比, 说明选择此原料的原因。若选择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 反应的速度太快, 来不及控制与收集;若选择石灰石 (或大理石) 与浓盐酸反应, 不仅反应太快而且收集到的CO2不纯 (混有杂质气体HCl) ;若选择石灰石 (或大理石) 与稀硫酸反应, 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增设实验后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实验室制取CO2所需药品和反应原理, 而且也使学生学会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在做倾倒CO2熄灭烧杯中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实验时, 尽管上下蜡烛高低位置、收集CO2的体积多少都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但在考虑过这些因素后, 灭火成功的学生发现了有的组是自下而上熄灭, 而有的是自上而下熄灭, 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 经过讨论和比较课本图片后发现了倾倒的位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时再增设与上一次实验倾倒位置相反方向做一次对比。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科科学方法的感悟,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七、实验结尾巧点缀

在高锰酸钾加热制O2实验中, 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而堵塞导管, 学生往往不能理解, 误认为是生成的物质造成的。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 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 独立地掌握他们。”要将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所以, 在学生实验完成拆卸装置时, 巧妙地安排了用镊子夹取用过的棉花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立即能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 这一误区迎刃而解。

再如铁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 尽管很明显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但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个“表面功夫”, 这时适当安排了用砂纸打磨铁丝表面析出的铜, 银白色铁丝立即暴露出来, 再插入硫酸铜溶液后又有红色固体析出。

总之, 在化学教学中, 不断改进和补充实验, 可以给本来就趣味横生的化学实验更加魅力无限, 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围绕“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话题, 从实验药品巧替代;演示实验巧出错;实验现象巧显现;趣味实验巧延伸;实验计划巧调整;增设实验巧对比;实验结尾巧点缀七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化学实验,出错,对比,点缀

参考文献

[1]林志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2]崔红莲, 李洁.浅谈初中化学教材中实验的改进与补充.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2) .

篇4:沪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一、出现瓶颈现象的原因

1.教材内容由具体变为抽象,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物质构成的奥秘”研究的是物质的微观世界,这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难度。与前两章相比,这一章有以下特点:一是概念抽象空洞,学生很难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教材对于化合价的描述就让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质,“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个概念更不易被学生理解,因为在现用教材中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要求非常低,学生不能理解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意义,也就不好理解元素概念,再者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抓不着看不到,学生甚至怀疑这些微粒是否真实存在,这些严重影响他们的思维判断。二是化学符号抽象,学生难以用符号表达化学原理。不能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就会影响化学式的书写,化合价不能理解或使用不正确也会影响化学式书写,化学式不能正确书写则会严重影响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化学计算。

2.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健全,学习化学的兴趣减退

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课程,加上之前两章内容浅显易懂,实验又多又精彩,学生的好奇心强烈,兴趣浓厚,即使是学困生也能学得很好,取得较好成绩。但是等到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的新鲜感过去了,兴趣降低了。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完全形成。对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学生普遍感觉难理解,对元素、化合价、化学式的概念意义书写及有关计算,有的学生认为简直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样一来导致一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甚至可能因此而彻底放弃化学学习。每年中考化学成绩在十分以下的大有人在,主要原因就是在这一章起埋下祸根。

一、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瓶颈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对策。

1.分散重点难点,降低本章难度

在前两章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本章内容,降低本章难度。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记忆和书写上,可以在前面每学习一个文字表达式就在其下面注出对应的化学式,并指出其中含有哪些元素,从而分散记忆化学式;在学习水的组成时,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各有哪几种,元素种类是否一样多,适当介绍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为了降低难度,可以采用记顺口溜的方式记忆化合价;有的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有的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有的内容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如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及意义的区别等等,教师把这些作比较来讲解,可以使学生明辨它们,记忆也会更深刻一些。

2.化抽象为具体,保持学习兴趣

多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如利用模型、挂图、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继续从感官上刺激学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微观世界中,并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微粒。利用实验室的球棍模型使学生感受到物质构成的奥秘,利用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和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等挂图让学生体会化学变化的本质,再利用投影、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苯分子图像、48个铜原子的图像、硅原子排列成的世界上最小两个汉字中国。通过这些让学生体验到分子、原子等微粒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为今后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发掘课本上的实验,对于其中的一部分尽量采取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来保持学生的兴趣。比如课本上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简单易做,把它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谓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综上可知,第三章造成的瓶颈现象是学生学习化学中第一次两极分化的分水岭,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把握好这一关,我相信学生会走出第三章的阴影,突破瓶颈,走上化学学习的自由之路。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篇5:沪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总结

People around us Ⅰ.短语(词组)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16.3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Unit 3 our animals friends Ⅰ.短语&词组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Unit 7 poems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知识点总结

Ⅱ.语法

一、when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

篇6:沪教版七年级英语知识点

第一人称单数 am 第三人称单数 is

其余人称单复数 are

否定在 be 动词后面加 not,注意缩写 isn’t/aren’t /am 和 not 不缩写

疑问句把 be 动词放到主语前。

l 指示代词:this/ that

this :近指,单数 that :远指,单数 these:近指,复数 those:远指,复数

l 冠词 a/an/the

a和 an是不定冠词,只用在可数名词单数前面,表示“一”。

a 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

an 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

(这里的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是指读音,而不是指字母)。如:

a pen /pen/ 一支钢笔 (/p/为辅音音素)

an orange /’ ?rind? / 一个桔子 (/? /为元音音素)

the是定冠词,表示“这(个),那(个),这些,那些”, 在元音音素前读/ ei: /,在辅音音素前读/ e ?/。 它可以用在名词前,表示特指说话双方都知道的人或物,或上文提到的人或物。

篇7:沪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过程和方法:

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诗的语言译读全诗。

2、能理解诗中的美句;能理解诗中的难句。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朗读作者介绍,诗的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继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学生读)

李商隐对于诗歌的贡献,特别在于他所独创的“无题诗”。这些无题诗音调谐美,深情绵邈,含蓄隐涩,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教师介绍)

创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学生读)

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教师介绍)

批注:朦胧婉曲、深情无限

(二)一读解其意: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感情

学生齐读,点评

教师范读,学生再读体会

学生个别朗读,点评

2、要求:用现代语言说说诗的各句的含义,句式要整齐,最好押韵。

3、学生对照注释思考,两两互译。

4、全班交流,点评。

5、归纳:别离之景-别后思念-别后期待

(三)二读赏其美:

1、问:诗中哪句写得美呢?请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你的感受。

学生体会,批注,交流

教师点拨,重点评析颔联

颔联品析: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个意象的出现,极为熨贴。“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2、知识归纳:警句,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

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3、引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体会警句。

4、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四)三读解其难:

1、引出难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要求:请自选一句阐释它的含义和作用。第一,要阐释它的含义;第二,要阐释它的作用。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点拨:

“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是很恰切的。“青鸟”,是神话中给王母娘娘当信使的神鸟。当时,诗人处于玉阳山东山,虽与恋人同处一山,距离不算遥远,但因为他们的爱情不能见容于社会,所以会遭遇到种种的波折和阻碍。句中的“无多路”,可作“没有多远的路”或“没有别的什么路”来理解,但无论是哪一种解释,诗人却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鸟”来探听消息,可见他们的相见是多么的难!以此回扣“相见时难”,也更进一步突显出“别亦难”,这样就使得全诗首尾圆合、浑然一体了。

3、知识归纳:用典,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

4、引入:《赤壁》,体会用典

5、有感情的朗读

(四)四读诵其情

要求:读出感情,读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学生朗读背诵

(五)总结:一诗四读

(六)作业:用本课所学的方法诵读欣赏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恋情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感觉这首诗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作为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如果单纯的和学生谈爱情,可能在教学上就走入一定的误区。针对学生的情况分析,我主要通过诵读、美点赏析,难点理解几个方面赏析这首诗,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中各联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这堂课也让我有了以下几点收获:

1、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也就是说,一节课中要学生完成哪些目标内容,教师要心中有数。诵读的方式要多样化,齐读与个人读结合,背景的引入要讲究时机。情境的设计还要更贴合学生。

2、教师要理解教学内容,确定整节课教些什么,怎么教,将整节课的目标分解到各个环节中去。

3、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既能增加教学的量,又能使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

侯晓旭

篇8:沪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瑕疵一:知识体系安排不合理

七年级上册的新教材第11 页, 安排的是“1.2.4 绝对值”, 它写到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0.

(1) 如果a>0, 那么|a|=a;

(2) 如果a=0, 那么|a|=0;

(3) 如果a<0, 那么|a|=-a.

新教材的这个说法应该是正确的, 但问题是, 新教材在此之前并没有明确告之学生:“a > 0, 意思就是‘a是正数’;a< 0, 就是 ‘a是负数 ’了呢? ”笔者特地仔细翻看了新教材的前10 页, 并没有找到.新教材既然在此之前并没有指出, 一般学生又怎么会知道呢? 我们再翻过一页, 到第12、13 页, 发现新教材接下来才介绍有关有理数大小的规定同[2]:“ (1) 正数大于0, 0 大于负数, 正数大于负数; (2) 两个负数, 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以及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方法, 包括如何运用绝对值的知识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所以笔者认为新教材知识体系安排不够合理, 使学生会在构建知识体系上产生先后顺序混乱的困惑, 笔者建议编写这本新教材的专家对这一问题有所考虑.

瑕疵二:数学数据不合乎常识

我们先来看一下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帖子:

一道小学数学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每小时行驶165 千米, 已经行驶了12 小时, 离乙地还有380 千米.问: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 ”

这只是一道普通的数学题目, 然而小学4 年级“阿仔”给出的答案不是数字, 而是一句话:“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 违反交通法规.”阿仔的妈妈cacahua将题和答案贴上了微博.

小孩是纯真无瑕的, 有什么说什么, 看到这样看似趣怪的答案, 我们数学老师估计要生气, 并暗自惊叹:“吓死宝宝了! ”然而这个答案当时却获得了广州交警的肯定:完全正确.很明显, 这道题给出的数据违反常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教材也出现了类似的错误.请看七年级上册的新教材第99 页第6 题同[2]:

两辆汽车从相距298 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车的速度比乙车速度的2 倍还快20 km / h, 半小时后两车相遇, 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笔者在讲解这题时, 已临近下课.笔者在学生的众目睽睽下开始解答, 以乙车速度为未知数x的方程里, 解出x = 192时, 笔者当时下意识地叫道:“糟了, 肯定是我做错了, 不是方程列错了, 就是方程解错了.”笔者的学生, 有的暗自得意, 等着看老师的笑话, 大概心里这样想:“哈哈, 老师出错了”;有的则表现出惊讶的表情:“老师怎么一下子就意识到自己出错了呢? ”可能是这样想的.

笔者当时是这样给学生解释的———

“在生活中, 你们谁见过这辆汽车的速度? 世界上的所有上高速的汽车, 哪有跑那么快的? 慢车车速就达到192 千米/时了, 那另一辆快车的车速又是多少呢? ”

学生很快算出是404 千米/ 时.这时, 学生也开始怀疑了.因为大家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有规定:“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 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 公里, 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 公里.”所以笔者认定这道数学题目的答案数据是违反常识的, 所幸的是教材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做了相应的修改.

瑕疵三:知识表述不是很严密

2012 年最新版数学新教材七年级 ( 上) 第79 页里, 先是通过三个问题列出了这样三个方程:

(1) 4x = 24;

(2) 1700 + 150x = 2450;

(3) 0.52x - (1 - 0.52) x = 80.

再由这三个例子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同:上面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元) , 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而老教材七年级 (上) 中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 元) , 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比较一下新老教材, 我们可以发现新版里新增了“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笔者认为新教材的定义比老教材要好一些.在2012 年最新版数学新教材七年级 (下) 第88 页里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4]却是这样的:“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 (和) , 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在同一套数学教材中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中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一句话, 而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中却没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一句话, 笔者认为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不够严密, 甚至有前后矛盾之嫌.还有教材中这样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笔者仍然认为不够严密.

为了更好地阐明笔者的观点,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1) 4x + 3 = 5x - (x - 2) .

这个式子是等式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它有等号, 表示的是相等关系, 因此是等式;

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吗? 按照教材的定义当然是, 因为它是含有未知数x,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所以是一元一次方程.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它, 这个等式 (方程) 实际上就是:

(2) 4x + 3 = 4x + 2.

很明显, 无论取何值, 这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都不可能相等, 也就是说无论取何值, 方程都是不成立的.当然, 我们要给学生讲清楚, 这里所指的“方程不成立”, 是指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 方程还是方程.也就是说“方程不成立”与“某等式不是方程”意思是不一样的.同样, “方程成立”和 “某等式是方程”意思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 上面所举的这两个方程无解.但无解的方程也是方程, 尽管仔细辨析, 这个方程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等式”, 是矛盾方程.如果我们拿新教材上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去对照的话, 这两个方程完全符合该定义的, 也就是说, 按照新教材的说法, 它就应该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是, 所有的初中数学教师都应该知道的, 方程可以分为恒等方程、矛盾方程和条件方程, 而我们初中所学的方程一般都是条件方程, 如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都是条件方程.所以这两个是矛盾方程, 但确实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再来看一个恒等方程的例子:

(3) 4x + 3 = 4x + 3.

这个例子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等于1,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对吧?所以, 按照新教材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同样, 所有的初中数学教师都应该知道的, 这确实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它是个恒等式, 是恒等方程.x取任何数, 都能使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这个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对于条件方程, 我们都知道在复数范围内, 整式方程解的个数等于方程的次数.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应该这样定义:

形如ax + b = 0 (a, b是常数, 且a ≠ 0) 的方程, 叫做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x是未知数.

既然说到了这里, 笔者顺便提一下:我们去年开始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 既然在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包括移项、去括号、去分母、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等一般步骤方法”在后, 而“建构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前, 那就应该在教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之后, 按建构学问之构想, 也应该及时的归纳概括一下.譬如可以作这样归纳:“在本书中, 到现在为止, 我们所解过的方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它们或者不含分母, 或者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将它们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 合并同类项等变形后, 都能化为最简形式ax = b (a、b是常数, 且a ≠ 0) .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 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 系数不等于0. 我们把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岂不是更好.

这是笔者在使用《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上册) 》 (2012 年版) 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三点瑕疵. 当然, 这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请各位初中数学教育同仁和专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年6月第1版.

[3]课程教材研究室、中学数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上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3月第3版.

篇9:苏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特点浅析

关键词:新课改;教材版本;教学过程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苏教版生物教材的使用特定和困难进行了浅析。

1.教材涉及内容繁杂,学生接受难度大。对比以往教材,表面看来内容减少了许多,实际上分量、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学校课表安排时间紧张,每周课时没有增加,使教学进度变缓,加上部分偏僻、复杂的知识点,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使新课程未达到预期目的。生物教材若想降低难度,必须精简内容,对繁杂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一些老旧的内容在苏教版内容中又被引入了教材,但是含意表达不明,有时候只是简单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较好地把握重点,教材使用难度增加,教学效果也相应降低。

2.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分散、表达不明,呈现一定的跳跃性,相当部分的授课内容需要生物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和特点补充说明。在苏教版新教材使用的时候,几乎每次备课过程中,笔者都要借鉴老板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特点进行补充和研究整理,突出的部分是许多的概念和说法有了较大的变动,需要教师根据老版教材整理分析、准备把握。如,在生物教材中,编排顺序和以往有了明显变动,将“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放在了“生活史”的前面,单纯“根的相关结构”就被分解到三个部位进行介绍和讲解。这既造成了教师的重复备课,也让使用者感觉逻辑结构混乱。

3.相应的配套资源明显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苏教版生物教材内容单一、图片设置不合理,配套的教学和辅导资料匮乏,与教材相匹配的辅导系列书籍、图片、教学视频、教学光盘无处采购,相应的资料网上也明显不足。虽然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相继出版了部分配套资源,但是相比其他教材,这些资源仍显得缺乏和不足。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使用苏教版生物教材过程中发现的几个不足之处。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和发展,经过不断的总结经验,苏教版教材会不断地完善和完整,更加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学平.浅谈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发[J].才智,2013(25).

[2]杨燕平,张林亚.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现代交际,2009(10).

篇10:沪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语言特色(拟人、比喻、反复等),激发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用心朗读诗歌,注意节拍和重音,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过程与方法:

品味诗歌语言特色,感受诗歌语言魅力,激发学生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感受诗中洋溢的火一般的激情和浪漫的情怀,歌颂青春、赞美青春的精神 难点 体会这首诗精巧的结构和形象的比喻。教学练习设计分层

德育融透点、渗透点、结合点 激发学生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情感。绿色教育结合点 热爱青春、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王蒙,我国当代作家。

3.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个社会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尤其是热血青年,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激情和憧憬。“凡是能开的花,全在开放;凡是能唱的鸟,全在歌唱。”(《诗刊》1957年第10期)。这就是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正音正字

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璎珞yīngluò

遐xiá

三、朗读课文

四、结构层次

1,这首诗可以分两个部分。概括每层的大意。

全诗共五节,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节),表现青春的美好和年轻人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5节),歌颂青春精神对生活的巨大作用。

五、课文分析

1、诗人以“青春万岁”为题,是为了什么?

诗人以“青春万岁”为题,是为了为了歌颂青春的精神和力量。

2、“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句中的“你们”指什么?这样有什么作用?

第1节,诗人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对青春的热爱。诗歌一开篇就洋溢着对青春如火的激情,“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所有的日子”指那些青春的岁月。句中的“你们”指“所有的日子”。

作用:“你们”以第二人称直呼,使“日子”形象化,显得亲切、自然。3、概括第2、3、4节的大意。

第2-4节是对第1节的展开。第2节写青春的生活。第3、4节,写年轻人的特点。

上一篇:承诺作文600字_小学六年级作文下一篇:高三班主任期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