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2024-05-23

感动的八年级语文作文(精选12篇)

篇1:感动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感动,就是春冬交替的冻土经历了一场春暖花开。

那一次,我的心也仿佛乍醒的土地,被父爱的暖阳笼罩。

我不够乐观,常常抱怨。每每放学回家,我便将积蓄了一天的不满与烦闷发泄给他——父亲。而父亲虽也工作压身却总是耐心关照着我,“最近暖气停了冷不冷啊?”饭桌上父亲边将一筷子菜夹进我的碗里,边询问着,热情却掩不住他声音里的沙哑。

我知道他已经感冒一周,昨夜的加班更使他本就憔悴的脸上蒙上了一层黯淡,而他的脸上依旧挂着微笑。“咳咳……”他赶忙捂住了口鼻,憋着气硬止住咳嗽,脸憋得通红。我有些心酸,有些担忧地望向他。他憨憨一笑摇摇头,“吃饭吧,多吃点,”说着又将一筷子菜夹进我碗里。望着他和蔼的眸子,我心中有一股暖流涌动。

停了暖气的屋子格外冷清,只有羽绒服布面的摩擦在嘶嘶作响。忽然,一阵嘈杂的声音从客厅传来,随即父亲推门进来。“挺冷的吧?这电热扇放你屋吧,会暖和点。”他一边憨笑说着,一边将电热扇放置在地上,从肩上抽出一条抹布,便开始擦拭按钮。我的心一颤,只觉得一股暖流袭遍全身,方才的寒冷全部烟消云散。

父亲屈着右腿蹲在电热扇跟前,他微胖的身体显得很是吃力。不一会他便站了起来,喘了几口粗气,却又立刻在电源旁蹲下,翻动着一根根电线,检查着。不一会他干脆将一只手撑在地上,将屈着的右腿跪在地上,继续检查电源的安全,生怕有一丝疏漏。又柔声说到“你安心写作业,不用管我。”语末他又要咳嗽却又硬止住,向电热扇审视片刻后终于放心的打开了开关。

金色的光芒立刻笼罩起整个屋子,我望向父亲,房间里的余光为他的脸上镶上了金色轮廓,金色的光辉嵌进了他每一条皱纹里,父爱也在熠熠生辉!此时,父爱的热度温暖着我,我的心里充斥着幸福与感动。

父亲总是这样,这般乐观,这般无私,他承担着家庭的一切,却毫无怨言,依旧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依旧对我关怀备至。他所做的一切,无不带给我感动与动力。

父亲不仅带给我内心春暖花开的感动,也让我懂得了乐观地面对生活,让我的未来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篇2:感动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同学们已经零零星星的走了,只剩值日生和我了。看见窗外下的雨细细密密的,原来雨中的风景也很美,“雨下的很漂亮,”诺也?她正笑吟吟地看着我,“得数算错了哦。”我疑惑地看她,忽然想起面前的方程,仔细检查一遍,真的是呢。我挠挠头,不好意思地冲她一笑,赶紧修改起来。

终于合格了。我笑着走下楼梯,却看见诺也在学校大厅,皱着眉,把手伸出校门外,带着沾满水的手缩回,顺着诺也的目光望去,是急速下落的雨点,原来雨已经下这么大了吗。想起昨天刚好看了天气预报,所以带了伞。可是诺也……我看了看她,她只穿着短袖和短裤,“哈欠!”我看见诺也的身体微微发颤,想必很冷吧?回家又和我走相反方向呢。我毫不犹豫地从背包里拿出伞递给她,“我让爸爸来接我,待会雨下的更大了怎么办?你先拿着伞走吧。”爸爸说今天要去外地,两三天内可能不会来,想起这件事我就心虚,不敢正视她,以前听说撒谎的人是不敢与别人正视的,没想到是真的。

她抱歉地笑笑“那麻烦你在这等了,我明天就把伞还你。”“讲那么客气做什么?快走吧,别让家里人等急了。”诺也点点头,打个招呼便走了。我看着校外的一滩水,似乎越来越满了,一会雨是要下更大的吧?可惜今天出门都没带钱,不能坐车了,我只好把书包抱在怀里,紧了紧,立刻冲进了雨里。

雨点可真大,打在背上凉凉的,没跑一会全身上下都湿了。忽觉背后有怪异,我躲在小店的屋檐下,喘着气回头看,突然一下仿佛窒息般――诺也正远远地撑着伞,吃惊地看着我。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反正做都做了,只能不好意思地冲她一笑,转身一咬牙,再次冲进雨里……

篇3:九年级语文教学的八点思考

课程标准不仅规定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意见,而且是指导考试的宪法。老师不了解课标就等于是“法盲”——如果就这样教学——胆子也太大。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积极研究课标、说课标,让课标的理念走近每位老师的心中,做到“胸有课标”。我把课标制成了PPT,放到手机里,随时利用边角时间翻阅课标,深入了解课标内容。《学科考试说明》是课标的具体化,事例很典型。

2.选好资料,用资料填补空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本好资料,就是一位好老师。经过组内推荐,我们选用了《赢在燕赵》这本书。此书,知识点全,题量始终,紧扣河北特点,成本低。如果说要为新初三推荐一本复习资料的话,那么我会推荐《试题研究》或《北大绿卡》。因为虽然成本要高一些,但毕竟题量大些、题型多些。

3.关于作文教学

3.1坚持口头练。如提供一个话题给学生,让学生即兴准备,可以商量,然后找一些学生进行当场表演。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提出对于问题的独特见解和看法。比如提出一个问题,谈“勤学”和“效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列举自己知道的事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谈及学习的高效率。经过这样的锻炼,明显感到学生对问题思维的角度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3.2让学生评作文,找到不足。首先,学生自己评自己的作文,然后学生互相评作文,找到文中明显的不足,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这样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今后再写作文时,会时时刻刻地注意到类似的问题,大大降低类似毛病的发生率,而且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学习别人作文中好的语言、好的论证方法等。我认为会评改别人的文章,可能你自己就会写文章,发现别人的优点,你能够得以借鉴,这样他们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认为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帮助很大。

3.3积累名言和典型事例。针对学生论据过于少的特点,我发动了学生搜索很多的名人名言,并且让学生进行课前的演讲,谈谈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当然还要联系现实。以前学生的作文中很少出现一些名句,他们的语言总是显得非常苍白无力,语言显得非常干瘪。我们采取分组搜索有关话题的文字,最后找出一点时间全班进行学习和交流。在用了这种方法以后,绝大多数学生感觉在实际写作中理论论据丰富了许多。组织学生收集论据,是重要的活动。

4.关于复习课

4.1课前知识整理。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基础上的回顾、总结和提高。因此,复习的第一步先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看学生记住了多少,遗忘了多少,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因此,课前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整理是复习课节省时间,求得高效的第一步。其中包含:(1)明确复习内容,让学生课前整理相关知识;(2)整理有关知识并列出知识树,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这一阶段,让学生完成知识的储备。

4.2课堂交流归类。上课开始5至10分钟,要求学生把课前整理的知识用习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完成的任务:(1)把相关知识点连接起来(求同),(2)把各个知识点分化(求异)。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整合,增强复习效果。知识整合归类是复习课的鲜明特征。新授课的目的是将知识点分化,把握单个知识的本质属性,一般很少同后继知识发生关联,而复习课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这就是知识点的整合归类。

这个阶段的教学思想是: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交流,使学生头脑中拥有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理出知识的序列,明确训练的重点,既掌握有关知识,又学会怎样进行复习,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开发智力。

5.研究学情,有的放矢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能否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意志力薄弱、学习基础较低、家长因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或过于溺爱等给孩子造成的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学生的不断劣化等诸多棘手问题,学期初就准备制订具体的计划。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对这部分人要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我坚信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学生基础就会重新建立,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同时对部分优生进行能力强化训练,争取增加优生数量。

6.针对实际,及时反馈

复习中每周都进行“周周清测试”,测后试卷做到全批全改,都要分析学生试卷,总结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牢了,哪些知识未掌握,尚需训练、强化。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再次及时精练,因为我们的记忆有先快后慢的特点。特别是对理解性的诗词文默写,同一答案却有不同的提问方法,就要反复训练。针对后进生则要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分析每次的测试卷,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各知识块上的掌握情况、之后的课堂训练中,多注重这部分学生在这块知识上的训练,促其在反复训练中,牢固掌握。

7.踏实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要认真备课,做到上课必须备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重组,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无限的知识。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时,主动发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根据大纲要求分析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具体说明本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8.认真讲课

篇4:雨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要升学了,我每天都是一副闷闷不乐的神情,我也常常会自嘲的问自己:呵呵,以前那个风风火火的假小子去哪了?

我每天都告诉自己,要快乐,因为,一切都不重要,只有笑是最美的。然而,这一切都不如愿,我总是一副没表情的样子。没表情,哈哈,这是恶魔吧?一切欢声笑语都不能让我开心起来,但我在有时也会想到一些开心的事情,一个人傻傻憨笑起来。没人摸得透我,当然,我也不想让人摸透。谁能知道,在多的笑中,有哪些是真正释放心怀的笑?多少是苦笑?多少是冷笑?

天,积累了多日的苦闷,也该释放一下了,好好痛痛快快下上一场吧!小雨点打落在地上,绽放出一朵朵迷人的水晶花,“扑咚”“扑咚”……成了一个个小泡泡,又随着希望破灭,积聚成一窝水洼。我喜欢看着从牛毛细雨“哗哗”变得倾盆大雨,这样,才痛快。坐在窗前,雨,划过,留下晶莹的痕迹,缓缓,霸占的布满整个窗,越来越多,雨越来越猛,从一条潺潺的小流线变成宽阔的瀑布,像万马奔腾一样猛迅。

我看得起劲,只觉得脑门一热,就一股脑冲到豆大的雨中,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清爽,并不寒冷,只是感觉身上冰冰凉凉的,很舒服,似温柔的手在你身上拂过,心里的郁闷都被洗刷的一干二净,无忧无虑,仿佛只有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心里总会默默祈祷:雨啊,再来的猛烈一些吧!”钻入花丛,嗅着独有的芬芳气息,花似乎开的更艳丽,妩媚着瑰丽的舞裙,毫不保留着,纤细的身躯一五一十的绽放出来,点缀着这雨景。红色中带有紫色,显得高贵而矜持,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却傲美的定在那里,雨洒落在花蕊,摇摇晃晃,散发出灵气。

篇5:雨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题记

今天是我的十四岁生日。

窗外枝头上的喜鹊衔起一截微微显出嫩绿的树枝,轻巧地架在新巢的底座上;空气中零星点缀着几片雪花,看似随意地飘来,粘在窗台上,不久后便化为一汪雨滴大小的水,浸入砖缝——它在告诉这个世界,“我来过”……

偶然忆起十年前的自己。那时的我对雨天情有独钟。大概是由于花花绿绿的雨衣雨鞋,大概是由于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填起的浅水洼漂亮的褶皱,大概又是由于那五颜六色的伞——那行人撑起来俨然一片蘑菇的伞……初春时的落雨于我而言是一种格外神奇的东西,它唤出了成群孩子的欢笑,邀来了枝头鸟雀的争鸣,染回了满园的春光旖旎;总之,雨来了,花便开了,我就又可以出门玩耍了。

比起春雨的默默无闻,夏雨可谓更加轰轰烈烈。看啊,放白的天空被遮上了一片灰白的乌云——它携来了一场仲夏的凉雨,一场大地的甘霖。雨已开始噼啪地敲打窗玻璃了。一个雨滴从天而坠,以极猛的速度砸到窗上后便像摔碎的玻璃球似的溅起六片透明的“梅花瓣”,贴着玻璃滑出一道道泪痕。伴雨的夏风把一扇横开的窗户吹得来回摇摆,“沙,沙”地拍着木框子。一会儿,闭着的窗户上便出现了一层哗哗的水帘,窗外仅剩的,是满园模糊的绿色,深的浅的,时而清晰时而一片纯色——还有夹杂着的几抹粉红。一会儿,那云群携风带雨地飘了去,只剩晾衣线还滴着雨水。檐牙上的一滴雨滴到纱窗网上扒着的小蛛背上,又顺着自然的流线“嗒”地一声滴了下去……

夏去秋来,雨带来了阵阵凉意。独自撑伞,漫步在阴冷潮湿却还漾着花丛馥郁残香的小径上,嗅到隐隐的泥土清香。各样的小虫子们伏在道旁,进行着它们的生命绝唱。秋雨顺着半枯的卷叶流淌着,发出独属秋天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伴着那交响的虫鸣。骤雨歇时,只听雨水滴滴答答地余响着混入湖塘,船声欸乃,惊起圈圈涟漪……

是雨声,雨落的声音……

春风吹了,夏蝉鸣了,秋月升了,冬雪飘了;日记本里留下了行行页页的雨声乐谱。十载的四季,我为雨声沉醉;年年物换星移,惟有雨声未改。十四岁的初雪,被一滴滴地吸入混凝土的砖墙;耳机里传来了一串清脆的滴水声,让我不禁想起了徘徊心扉的深邃雨韵。

小时候,下雨天在外总要依偎在大人的伞下,水坑和泥潭的召唤压不住我对这个新奇世界的种.种畏惧——雨水砸在伞上,真好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费尽心思借来几把伞,我们却纷纷站出来选择淋雨——雨水滚在脸上、滴在鞋上,真好听;如今的我似乎更喜爱独自享受雨天的娴静——雨水划过窗际,真好听。是啊,从小到大,我都喜欢雨落的旋律。

篇6:夏日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身居府夹城,春去夏犹清!”我跟在李商隐身后,享受着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享受着字里行间,初夏雨后的温暖。叶上的露珠犹未晒干,还在向半掩在云后的太阳祈求姗姗来迟的暖光;落入水池的花瓣像游泳的人,漂浮于水波左右,挑逗着身前身后的鱼;天上的云,于夏的醒转而散去,像个偷吃了糖还怕被大人发现的孩子,躲躲藏藏,夏阳一来就偷笑着散开,跑到角落里去了。从云层间露出的第一缕阳光,如久违的艺术字,携着初夏的色彩,赠于天地间的生灵,感受着初夏雨后的温暖,脑海中似乎还萦绕着文字的韵律。

我牵着杜甫的手,一同欣赏着“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的美景。未开的莲在叶的簇拥下睡在池塘里,像入睡的乳婴在母亲的怀抱里一样,有些歪斜地睡在微凉的夜风里,即使不去触碰也可以感受到它梦里的香甜。萤火虫微弱的光在皓月面前微小的不足挂齿,但仍在努力的亮出自己的光,像倔强的孩子,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彼此鼓励的聚在一起,虽然不断的失败但仍一次又一次挑战着自身微小的命运。远处的桑树,静谧在夜的臂弯中,不同于白天的古木参天,此刻,她像个盼望伊人回家的少妇,端庄沉寂地立在哪里。和平日里郁郁葱葱的气息不同,在隐隐有些萧瑟的晚风里,她目睹了沧海桑田,事物变迁,心里的千言万语皆化做被风吹向远方的“沙沙”声了。

我听着岑参在耳边吟诵:“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夏末,暑热消失,天气开始变得凉爽,淅淅沥沥的雨带来了些许秋天的雾气。我们一同坐在小舟上,看着池塘里的荷花盛开,粉中有白,白里透粉,开得热,烈好像要滴出水来。荷花随着水波流运,又被小舟推到一边,小舟行驶在荷花中,只有偶尔能听到水声,蝉也在不断歌唱着夏天,歌唱着自己短暂的一生。它们在给夏天送行,随着天气渐凉,白昼变短,它们掉在地上,僵死在土壤里,聆听着仍不肯离开夏天的同伴们,为它哼唱的晚歌,每一个音符,都是对下一个夏天的向往。在最后一声蝉鸣落下,夏天结束了,它的温暖却留下了。

篇7:节日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在春节期间,各地的游子与家人团聚,人们世代相传的春节活动随处可见,具有充足年味的美食也是应有尽有。

使春节热闹非凡的,自然就是那些张灯结彩的春节活动,踩高跷、赶庙会、舞狮等等,最让我着迷的,也是最让我兴奋的,非看花灯莫属了!每逢春节,那些五光十色的花灯总是把我引进古城、广场。人们脸上个个都春风满面,大人们微笑称赞花灯,手里领着兴奋的孩子们,而孩子们则如一只只欢乐的小麻雀,手里提着小花灯,或是拿着一根糖葫芦在吃,一蹦一跳的走在大人身旁。在有花灯的地方,往往也少不了舞狮、舞龙这样的存在,那些表演的人演的浑身是劲,我们看的人自然也被欢乐的气氛带动了,看的也都很起劲。在一旁摆摊的人,卖得最多的则使那些红通通的春联、窗花之类的,这也就是我接下来要介绍的春节忘不了的习俗——贴春联。

贴春联这个春节习俗要说是众所周知真是一点都不夸张,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春联和福字,这红通通的春联,按我的理解可能是开门红的意思吧。春联上用中国特有的毛笔字写下了吉祥的祝福诗句,祝福着新的一年可以像诗句里的祝福一样,充满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贴福字时也是有一定的讲究,人们习惯把福字倒着贴,这样就应了汉字谐音“到”,读起来就是“福到了”,依然是人们的美好祝愿!

春节后,人们通常要挨家挨户的拜年,走亲戚,孩子们给长辈磕头并说吉祥的话,长辈就会给孩子压岁钱,过个年,涨一岁,这个习俗使人们有了相互祝福的美德,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中华节日蕴藏中华之美,春节年俗使人代代增亲,可现在科技发达,上门祝福的人少了许多,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也渐渐疏远,我们百年的文化就要无人问津,让我们行动起来,把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称号巡回,让我们的年俗传承下去!

篇8:关于地震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哇,不是演练!是真的地震!不会吧,“中彩”了!我顿时感觉手脚有些不受控制,脑海里立时闪现出安全教育平台上关于地震自救的那个视频。可我们的教室在三楼,没有办法马上冲下一层操场空地去,那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哪里呢?哪里呢?我左看看右看看,焦急地环视教室四处寻觅。突然我眼前一亮,看到教室前方那个卫生角,那是个三角区!可是不行不行,以我这么魁梧的身材,肯定塞不进去了!只能塞进去像若涵她们那么瘦小的女生吧!我又看到了身后的书橱,视频上说当地震重力撞击到家俱这些物体,靠近它们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救命三角”的空间。哇哇,此时无比庆幸自己坐在最后一排,离书橱这么近,是个救命的区域!

正在这时,耳边传来广播的声音,林老师让我们躲在课桌底下!不要惊慌!王老师也让我们要抱头蹲下,我赶紧蹲下身子钻进课桌下。慌不迭时我想,妈妈这时候在哪儿呢,她是不是也感受到地震了?我赶紧抬起手腕上的对话手表,正要拨通妈妈的电话,这时广播里又传来了林老师的指令,说可以坐到座位上专心读书了。

我重重地吐了一口气,地震应该过去了吧,我抬头一瞧,只见王老师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招呼着同学们开始读书。也许,地震已经过去了,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心里揣着的那只怦怦乱跳的小兔子还在溜达着。

在灾难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

篇9:描写腊梅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题记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被一座叫做“学习”的五指山压得疲惫不堪,为了寻求安适,我养成了向他人询问问题的坏毛病。

“这道题,怎么写?”我转过头,拿着手中的试卷向身后的学霸询问,她耐心地向我讲解,铅笔的沙沙声荡漾在我身旁,我的心也跟着它飘了出去,我望见了窗外一枝腊梅调皮地探出脑袋,散发着幽幽然的香气,恬淡,静谧……“你会了吗?”我急忙恍过神来,一如既往地点着脑袋,瞄着答案,依着过程,着手一写,完成。我喜滋滋地转过头,又开始下一题的“询问”旅程。日复一日,我依赖上了这种感觉,轻松快捷,试卷上或是课课练上总有那么一个鲜红耀眼的“A”,每每都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痛快心情。可是天总有不测之云——

那日,小雨淅沥,薄薄雾霜轻打在腊梅枝头,挂上树梢,无不为整个腊梅树添了份凄凉之感。微风拂过,带着杂然的雨滴,几朵芬芳的腊梅也随风悄然飘落。

晚自习,我刚想拿着题目询问时,便迎上了一双尖锐犀利的眼睛,化学老师正瞪着我,把我吓得不敢动弹。“x,出来一下。”我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笔不自觉地从手中脱落,慌忙从地上捡起笔,忐忑地往教室外走。仔细地回想这一天,我没干什么坏事,老师找我干嘛,难道我犯了什么错,各种奇灵怪异的猜想充斥着我的大脑,真是“惶恐滩头惶恐”。教室外的腊梅花香愈来愈浓,竟有些苦涩,我的整个身心都在拒绝它。

“你最近几天老是问别人问题,我关注这个问题很久了,做题目不要一遇到不会的,就去问别人,久而久之,你会做的也就变成你不会的了,不要过分依赖别人,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飘荡在身旁的腊梅花香原来依旧清冽,甚至比以前更加芬芳,幽香。我坚定地望着老师:“嗯,我知道了。”

我自信满满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上,拿着那道题,反复思考,提起笔,一番演算,我做出来了——原来不依赖别人的感觉是如此甜蜜。老师站在讲台上,抿着嘴笑着,腊梅香越发浓郁……

腊梅飘香,像老师的谆谆教导,像那个不再依赖他人的自己。

篇10:关于运动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生活的保障和快乐的源泉。所以保障身体的健康,是每个人不懈的追求。清华有句话: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还有“无体育不清华”,都在激励着学子们认真工作,健康生活。

看看华尔街的精英们,每一个都是肌肉发达,身体健壮,甚至是五项全能的冠军。

所以自从我参加体育运动以来,不断的自我加压,突破自我的身体低谷,我发现体育锻炼是快乐的,当你大汗淋漓地跑完1000米,在头晕和喘息的时刻,心情格外的舒畅。当你一次次的俯卧撑和一次次的障碍跑,当你一次一次的跌倒,又一次一次的爬起来,心是快乐的。因为你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己,你离成功越来越近!这不仅仅是身体分泌了多巴胺而感到快乐,而且是心充满了甜蜜感。体育让青年身材越来越健壮,让老年人身体越来越年轻。女人身材越来越妙曼,小孩体质越来越强壮。

这是体育锻炼的魅力,如果你不亲身去体会,你很难就发现他。虚弱的身体,永远不能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爱因斯坦说: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让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所以让我们跑起来,跳起来吧!向更高、更快、更强进军!

篇11:关于普通话的八年级语文作文

普通话是中国的国语,也是中国的象征。普通话是多年以来中国人对未来的期许,更是见证了中华古龙的崛起。大街小巷,城南城北人们将普通话挂于嘴边。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是对中国语言的一个规范,便于沟通。

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青葱校园,稚嫩的萌芽,白漆绿树。在校园的每一个转角你或许惊奇发现一行挂置在白墙上的小字“请讲普通话”一个细微,一行小字或许承载了国家、学校对普通话的重视,对学生寄予的期望。蓝白色校服,逆光的背影,学生时代,未完待续……普通话,仍在进行……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

普通话,是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不仅校园,如今社会普通话更是重要的不得了!普通话已成为国民出行的必备条件。行色匆匆的人群中你总会看到一位操着一口乡音的老农满头大汗、十分着急的与对面人交谈无可奈何他反复重复多少次对方仍是一脸的标准微笑。这种事情不少见,就连我自己也经常与我的爷爷交通障碍。有时,普通话会拉近亲情。人们都说:“普通话是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的确,纽带断了衣服便会很难穿好,桥梁塌了交通将会不宜行走。而普通话便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桥梁少了一个都不行。像水螅两层细胞间的中胶层,将四面八方的人们紧紧的粘附在一起,拉近了华夏子孙的距离,融汇了东西南北的家乡情,可以说,如果没有普通话那么今天我们之间的交流也许会是“对牛弹琴”。

普通话是我们的骄傲。

歌曲《中国话》中曾唱到过:“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伦敦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由此可见中国话已经走向了国际、走向了世界。现如今,我们已经可以自信的唱出这样的歌词。湖南台有一档名叫《中国汉语桥》的节目,是由一群歪果仁比拼普通话。如今中国的演艺圈要想立足第一标准便是学好普通话。所以作为国民我们更不该落后,学好中国话。

“发光发彩”普通话。

普通话是中国的标准象征语言。是国民应该学习、学会、并学好的一种言种他是个个民族间希望的桥梁,是中国的未来发展建设必不可缺的。普通话说来普通却又不凡,是社会的时尚,是校园的文明更是世界的理念。我们应当自动将普通话与自己融为一体,将推广普通话成为一种己任,发扬祖国的“时尚”。

篇12:背影的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课文教学方案是教师自己“读”出来的,要找到自己动情的“原始心理历程”。尤其是自己读出了心得之后,教学自可达到“无案之案”的境界。笔者读《背影》,读出了“三境”:“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我的心境”。正是在这“三境”之下,自己真正体会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依存和温暖。由此,指导学生阅读本文,重在营造出一种情绪氛围,消除学生情感上的那一层“隔膜”,变“无情无意”地读为“有意有情”地读,感受的真情、深情。对车站送别时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文中出现的几次背影描写、我的流泪、父亲的话语等,简略处理,而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中其它交代背景、营造情境文字的品读上,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课堂采用“五环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行为;总体目标分解到课时,在教学环节中予以兑现,追求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书写和解释课文中所运用的以下字词

差使 奔丧 蹒跚 交卸 狼藉 琐屑 簌簌 迂腐 颓唐 游逛 踌躇 触目伤怀

2、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能解说“我”的四次流泪和描写的父亲的四句话所包含的感情。

4、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说明“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5、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说清楚自己认为的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6、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评价作者与父亲之间真挚的亲情。

【教学重点】

1、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说明“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3、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说清楚自己认为的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展示——检测——评价

【教学条件】投影仪 PPT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第一环节:课堂自学

【教学目标需明确,问题目标要准确,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根据个别需求进行指导。】

一、教师简介作者的同时,导入新课,激励自学

二、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出示)

1、准确朗读、书写和解释课文中所运用的以下字词:

差使 奔丧 蹒跚 交卸 狼藉 琐屑 簌簌 迂腐 颓唐 游逛 踌躇 触目伤怀

2、能用一句话(简洁完整的话)准确概括的内容。

3、朗读课文,重点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三、出示问题目标(多媒体出示或板书或下发自学提示单)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围绕问题,读、思、圈、点、勾、画、批。】

A、一般问题

1、能否准确拼读和记忆目标中所列词语?

2、是否能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蹒跚 狼藉 琐屑 典质 颓唐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3、能够用一句话准确概括的内容吗?

B、核心问题

1、主干问题: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支问题:

全文有几处提到“背影”?能否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语段)并有表情地朗读?

作者写了父亲的几个“背影”?这些“背影”出现在什么背景之下?

车站送别买橘子时的“背影”为什么要着力刻画?我当时的情绪或反应怎样?

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几次“背影”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自学,查字典或辅导资料,落实一般问题。

五、对核心问题、重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基本思路。

第二环节:课堂讨论

【所有学习小组既针对问题又合作竞赛。学习优秀者可以引导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巡视,监控讨论过程,并预测可能解决或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在自学的基础上,轮值组长组织同组内讨论,轮值发言人记录。

讨论的重点是:

主干问题: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分支问题:

全文有几处提到“背影”?能否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语段)并有表情地朗读?

作者写了父亲的几个“背影”?这些“背影”出现在什么背景之下?

车站送别买橘子时的“背影”为什么要着力刻画?我当时的情绪或反应怎样?

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几次“背影”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三环节:课堂展示

【1、所有学习小组思维过程展示要清晰。2、教师备课,对所有问题要有思路和方法准备。3、教师要准备展示过程调控策略: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形成共识。】

一、教师组织交流,各组发言人按序展示:

紧紧围绕“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有什么表达作用?”这一核心展开。

二、展示过程调控策略准备:

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肯定。

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形成结论。

【教师要准备】

1、在文中勾画出表些父亲背影的语句(语段)并有表情地朗读。

2、弄明白作者写父亲的“背影”出现的背景。

3、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这样细写父亲的背影:

(1)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2)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4、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如何写及其作用:

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

【学生当堂达标、当堂作业、当堂清;教师备课,要对所有问题进行解决并准备答案。】

一、用多媒体或题单出示检测题,学生先独立完成: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奔丧 差使 狼藉 簌簌 妥贴 踌躇 迂 蹒跚 琐屑 晶莹 触目伤怀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赋闲 蹒跚 祸不单行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3、对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设置悬念,同时又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B、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C、“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此句表达思念之情,用特写镜头细致刻画背影。

D、“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此句再现背影,照应开头,直接抒发思念之情。

4、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5、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教师要明确】

1、要纠正同学们对字词的误读。

2、要纠正同学们对字词的误解。

3、答案是C。表达的是依依惜别之情。

4、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5、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二、轮值组长组织组内评阅,并统计检测情况。

第五环节:课堂评价

【问题诊断需准确;教师点评要到位;对困难者的帮扶落实。】

一、教师组织问题反馈,各组轮值组长报告本小组检测信息。

二、根据问题诊断,教师实施点评(再一次指导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小组内,学习优秀者展开对学困生的帮扶。教师巡视,加入帮扶,并督促帮扶落实。

四、延伸作业布置:(老师根据需求予以布置)

第二学时

第一环节:课堂自学

【教学目标需明确,问题目标要准确,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根据个别需求进行指导。】

一、导入后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出示)

1、能解说“我”的四次流泪和描写的父亲的四句话所包含的感情。

2、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说明“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3、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说清楚自己认为的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4、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评价作者与父亲之间真挚的亲情。

二、出示问题目标(多媒体出示或板书或下发自学提示单)

1、全文共有几次提到“我”流泪?能否判断其中的感情?

2、记叙送别过程时,写了父亲说过的几句话?能否解释其中的感情?

3、分别说说“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是怎样的。

4、你觉得语言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5、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评价一下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吗?

三、学生自学:

1、学生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圈、点、勾、画、批。

2、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基本思路。

第二环节:课堂讨论

【所有学习小组既针对问题又合作竞赛。学习优秀者可以引导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巡视,监控讨论过程,并预测可能解决或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在自学的基础上,轮值组长组织同组内讨论,轮值发言人记录。

讨论的重点:

①四次流泪的感情,父亲四句话的特点和包含的感情。

②“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③语言方面最突出的特点。

④评价父子亲情。

第三环节:课堂展示

【1、所有学习小组思维过程展示要清晰。2、教师备课,对所有问题要有思路和方法准备。3、教师要准备展示过程调控策略: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形成共识。】

一、教师组织交流,各组发言人展示(或分组展示)。

二、学生展示后,根据需求,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展示。

【教师要明确】

1、关于四次流泪:

①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这是“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②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这是“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③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不舍之泪”,父子即将离别。

④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

2、关于父亲四句话: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

“进去吧,里边没人。”

①句: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句: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句: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句: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3、关于“三境”:

引导学生从中筛选相关信息,然后总结:

“我们”的“家境”——惨淡

观照交代的时间,是要将开头部分和最后一段结合起来把握的。本文开篇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表明作者与父亲最近的.一次分别应该是两年前。又说“那年冬天”,查《朱自清传》,可知是19冬天。

文末又说:“近几年来……”“最近两年的不见……”从这些交代时间的语句中,可以推测出,“近几年来”,不仅包括自己与父亲“不相见”的两年,也还要向前推两三年。也就是说,“我们”的“家境”,在祖母病逝前几年就已经不好,出现了危局,在苦苦支撑,“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可在这样的境况下,还“祸不单行”,使整个家庭雪上加霜。父亲能够获得微薄收入的“差使”交卸了,赋闲在家;祖母死了,无钱办丧事,只好“借钱办了丧事”;还“变卖典质”,才还了家中的亏空。家徒四壁,“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按时令,时间是1917年的冬天,这不正是“我们”家庭的“冬天”、父亲精神的“冬天”吗?

没有办法,父子匆匆相见,又匆匆分别。为了生计,父亲到南京谋事;为了有个前程,我得北上读书。于是,有了在车站父亲为“我”买橘子一事的出现,也才有了让“我”感动流泪,至今不能忘记的“背影”。反过来说,作者写“背影”,把“背影”置于了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下,笼罩在了哀伤的氛围之中。

父亲的“老境”——颓唐

父亲的“老境”,文中既有明写,也有暗示。首先是人到老年。按常理,按最朴素的想法,是该安享晚年的。可家境却还如此惨淡,父亲还不得不为了生计“东奔西走”去谋事。这种生活际遇使“我”对父亲产生了难过、同情之情。

同时,作者说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父亲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发挥联想,品味“少年出外”、“谋生”、“独力”(非“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的内涵,充分认识其过程的艰辛。那么,父亲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父亲用尽一生的智慧和精力,还不就是想让“我们”的家庭好过一些吗?然而,世事艰辛,世事难料,事与父亲愿违,“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竟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还得继续“外出谋生”。这导致父亲经常心情不能平静,烦躁郁闷,生气发怒。“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一生的不易,理解了父亲的失意,不禁悲从中来,对父亲就不只是同情了,更有怜悯、怜惜了。

“我”的“心境”——悲凉

理解“我”的“心境”,对阅读本文非常重要。

首先,渐次成人成家、身为人父的“我”,为家庭变故,家境惨淡萧条,日子的艰辛、生活的艰难而心情沉重。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我”为父亲在“我们”家遭遇不幸的时候还安慰“我”,力图减轻“我”的心理压力,“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等等行为,生出一种真诚而沉痛的感激之情。内心还为以前没有好好理解、体谅父亲而惭愧,前边不是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不是“心里暗笑他的迂”而“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反省吗?这是发自内心的自责,自己明白的太晚,充满遗憾和追悔莫及。

其三,之所以要写此文,作者也有交代:“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父亲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父亲的话,犹如向儿子报告了自己生命的尽头,一颗生命就要在萧条、惨淡的环境中走向衰亡了。“我”心里充满了对父亲一生不幸经历的感叹惋惜,这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怜悯,一个年轻人对另一个老年人的难过,同时,包含了自己无能为力的哀伤。

在这样的心境之下,亲人更需要理解,更需要宽慰、安慰。无论是父亲还是“我”,都产生了对对方依存和温暖的真正渴望。于是“我”结尾发出感慨:“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思念之切可见一斑,哀伤之情泄露无遗。

1947年,朱自清自述写《背影》的原因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来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是写实。”

4、关于的语言特点

学生可以谈其中任何一点:

语言朴实,语言简洁,情感真挚,片段描写,恰当剪裁……

5、关于父子亲情的评价

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讲,不会有什么难度,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谈,教师有点疏导就行。但教学要关注,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培养孝心。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滋润。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

【学生当堂达标、当堂作业、当堂清;教师备课,要对所有问题进行解决并准备答案。】一、用多媒体或题单出示检测题,小组成员独立完成检测题,轮值组长监督。

1、全文共写了“我”四次流泪,能否解释(判断)其中的感情?(请填写下表)

2、记叙送别过程时,写了父亲说过的四句话,请判断(解释)其中的感情(请填写下表)

3、请举例说明本文对你写作上的一两点启示。

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么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三、教师出示答案后,相互核对,轮值组长统计完成情况。

第五环节:课堂评价

【问题诊断需准确;教师点评要到位;对困难者的帮扶落实。】

一、教师组织问题反馈,各组轮值组长报告本小组检测信息。

二、根据问题诊断,教师实施点评(再一次指导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要明确】

检测题1、2,参见课堂展示部分。

检测题3、《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语言朴实,饱含深挚的情感,只有细心玩昧才能真正有所领悟。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

检测题4、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么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明确:第1题要结合文中交待的特定的背景来讨论。当时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失业了,这双重的打击使全家光景暗淡,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受。“我”是一个20刚出头的青年,情绪上就更敏感、脆弱些。所以,文中的“我”的言行是可以理解的。

第2题体会课文中自我反省的语句,引导学生注意调整心态,体会家庭亲情,并在交流中进行口语训练。一个人小时候,觉得父亲的形象很高大,到了一定年龄段,血气方刚,又懂事又不懂事,会觉得父亲并不可敬,还以为自己比父亲强。真正成熟了,即使真比父亲强得多,也会觉得父亲可亲可敬。八年级学生在长辈面前自作聪明的心理正在萌生,谈谈这个问题是很有好处的。说“聪明过分”“太聪明”,是回想八年前在父亲面前那种心态太不应该了,父亲为自己跟人讲价钱,嘱托茶房,都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麻木不仁,一味自以为是,好像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不聪明了。

三、小组内,学习优秀者展开对学困生的帮扶。教师评价个体及小组学习情况。

四、延伸作业布置:

上一篇:想北平优秀原创下一篇:县委副书记在2009年全县科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