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了理论学习

2024-04-21

别忽视了理论学习(精选8篇)

篇1:别忽视了理论学习

别忽视了理论学习

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其实,我觉得这里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理论学习。每年年终总结或个人述职,也总有一条或一句“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等一些同志的“时尚缺点”。这也都是对理论学习的放松、不够重视。

一个个沉痛的教训表明,当一个领导干部以各种借口逃避学习、抵制学习的时候,就是他走上犯错误道路的开端。有的同志错误地认为:理论学习是“软指标”,学多学少、学深学浅无关紧要,自己的业务知识尚且够用,思想境界还可以,主观上并没有什么违法违纪的想法,只要把自己的工作搞好就行了。于是把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看成是形式,当作一种负担,把有限的学习时间用在了无休止的上网聊天上,用在了没完没了的吃喝应酬上,用在了通宵达旦的麻将桌上,用在了花红柳绿的娱乐场所里,不但浪费了时间,影响了工作,一些不良嗜好也潜滋暗长,堕入歧途也就不足为怪了。

事实上,一些人之所以被香风吹倒,被糖衣炮弹击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忽视了理论学习,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对我们党员和领导干部而言,科学运用和准确掌握科学理论,关系到能否增强政治鉴别能力,在变幻莫测的政治环境中高屋建瓴、明察秋毫;关系到能否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不乱方寸、沉着应对,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工作之余,抽出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认真读一点书,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意识,打牢理论功底。依靠理论上的成熟,确保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不断增强辨别是非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努力提高新形势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是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警醒起来,请别忽视了

篇2:别忽视了理论学习

细节,即细小的环节。它一般不被人注意,但有一些人注意它了,所以他们成功了。

美国航空公司是美国最大最能赚钱的公司之一。它为何能够如此成功?看看他的执行长官是如何管理的。

飞机除了代表美航的红白蓝条纹外不加任何油漆,机身大约减轻了400磅,不仅减少了油漆的费用,而且降低了燃料成本;装上较轻便的坐椅;乘客吃剩的饭菜太多,拿掉每位乘客沙拉中的一颗黑橄榄等,居然每年为美航的每架飞机节省了2。2万美元以上。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天下之事,常成于细节。细节不是很大的举动,却能反映出人的品格。

美国有一位犹太人,推销安全玻璃的业绩保持美洲地区第一名。原来他的皮箱里有一块安全玻璃,见客户时,就用铁锤敲玻璃,发现玻璃是没有裂痕,交易便成交了,前后不到一分钟。这个方法公开后,此人的业绩仍保持第一。原来他的策略作了些小改变。不是让自己砸玻璃,而是让客户砸。

为了追求完美,法律的细节总被多加修改,以免让人钻空子。

多少美文在关键细节处作斟酌,成了点睛之笔,流传千古;

多少艺术品因细节处理得好而畅销海内外

可见细节是多么重要,不然怎么会有!细节决定胜败,帝国亡于铁钉!之说呢?

细节如酒,只因细品而香醇;

细节如歌,只因细唱而悦耳

篇3:作文教学别忽视了“品”

我曾看见一篇这样的学生作文,写的是他父母在多少生活的艰难中相互依靠的乡间幸福爱情。其中有一句是:“母亲搅动着阳光,谷子在垫笆里翻晒一生的湿气。父亲,挺挺十多年难以挪动的身子,一边剥落着玉米粒,一边望着母亲幸福地笑。”在我看来,这诗意盎然的句子写得真好。可老师的红笔在“搅动着阳光”上画了个圈,并打了个问号,然后修改为“搅动着谷子”。本来,学生写的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看见母亲在垫笆里晒谷子,随着母亲搅动谷子,通过“移觉”学生感受到打在谷子上的阳光也就被搅动着,他的父亲,不知是什么原因十多年都难以挪动身子,寓意着一家人的生活艰难,可想而知,母亲承受了多少艰辛,是在母亲的艰辛劳动中,十多年都难以挪动身子的父亲,才能幸福生活,是母亲一天天搅动着阳光,才有这个幸福的家,写出了母亲是这个家的支柱。可老师这么一改,诗意淡了远了,甚至是尽了。

对于中学生作文,教师在注重“读”的教学时,更要注重“品”的教学,让学生创造出蕴藏着浓浓咀嚼滋味的美文。如何对学生作文注重“品”的教学,就要注重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学。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联想能力首先有助于解决作文的材料问题,因为由此事联想到彼事,可以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以加深思索;由表层的联想到内在本质的,可以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以拓宽思路。学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就是无话可说,不知道写什么。其实,他们只是不善于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运用学生积累,靠的就是联想。培养训练学生在写作中的联想力,一要注意扩大学生的表象积累,使联想具有大量的素材;二要让学生学习联想的知识,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联想因素,让学生懂得联想的本质、种类和特性,提高自己展开联想的自觉性;三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咏物抒情、托物言志、寓理于事的限定运用某个联想的定向训练,以期熟能生巧;四要及时点评,优化联想在写作训练中的地位。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没有想象,就没有佳作。”学生的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离不开想象,有了想象的参与,才会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和活跃而丰富的情感运动,才能将零散的生活素材、生活经验剪辑、整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境地事物,才能将现实、情感、事物、假象连成一串有价值的、美的、有趣味的贯珠。否则,学生的笔下就不会有任何感性材料,写出的文字就没有色彩,没有声音,就如同一副零乱的,血肉空无的骨架。想象是每一件优秀创作的生命力,有了想象才能使枯燥的文字符号,给人以彩色的世界,悠扬的琴声……有了想象才能放飞学生的翅膀,像雄鹰一样在无际的天空自由翱翔,使他们的文思通畅起来,灵感涌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创造出优美的文章。我们都知道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千奇百怪的,无边无际,作文中总是有一些成人无法想象到的场面。因此,当学生构筑出奇特的作文或是新奇的句子时,我个人认为教师不要从语法的角度去管学生的句子通不通,也不要去管学生的想象符不符合实际,只要觉得有新意,有咀嚼头,就要鼓励学生多想象,多创造。我认为最优秀的作文就在于在语言的构筑中给人多味的嚼头,每一次咀嚼都有一种新奇的味道,每一次咀嚼都让人的精神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要是没有丰富多彩的想象,人们就无法写出这样的文章,也无法写出这样的句子。如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不同的人就会咀嚼出不同的味道,甚至同一个人根据心情的不同也会咀嚼出不同的味道。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注重“品”的教学,我认为在注重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学的同时,要注重语言创造力的培养。一是要注重学生对作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创造,特别是记叙性文章的语言,更要创造出独特意蕴的语言。二是要注重学生对作文语言的“用词准确”把握,善于推敲。“用词准确”是文章语言的本质特征,特别是科技说明文的语言,如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词语,准确才能让人真实地感知。三是要注重学生对作文的“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创造。“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是文章语言的基石,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尤其是散文或者诗的语言,要特别让学生注意把握其感情色彩。四是要注重学生对作文蕴含着深意或生活哲理培养,在总体把握基础上加以斟酌和思考。

篇4:别忽视了家访

一、要做好充分准备——为家访备课

家访前,要先了解学生详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家长在家时间,还有比较重要的是学生家庭情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或者不愉快。整理好平时观察得来的对学生的印象;任课教师、班干部的反映;学生在校的近期表现、成绩;需要解决的问题;班集体情况等等。目的明确,避免家访的盲目性。

二、态度诚恳,不敷衍了事

家访谈话区别于随意交谈,但也不可能是训话。家访时应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创设与家长和谐交谈的气氛,消除家长的戒备心理。家访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家访时老师应注重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谈话开始,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往往会给家长以一本正经的感觉,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活跃气氛,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谈话,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力求达到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但要注意不能讲得太多。然后,再逐步引入正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如果一进门就像倒豆子一样一气说完自己的想法、措施,家长会认为老师没有诚意,或者造成家长依赖老师教育孩子的思想。反之,一味征求家长意见,家长会认为老师缺乏教育能力或者是在推卸责任、敷衍了事。

三、要讲奉献,不谋求私利

家访时,有些家长会提出些不合理的要求,如调换位置、评优秀、少安排劳动等,并且向班主任暗示给好处。碰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应耐心向家长讲清道理,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有的班主任把“启发式”运用于家访,或向家长借钱,或要车子,或要求解决子女招工,甚至吃、拿、卡、要等等,把本职工作作为交换资本。这些做法,损害了教师形象,降低了教师的威信,影响了家访效果。

四、要满怀信心,不求全责备

家访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家长告状,或是由于自己教育无力把责任推给家长,而是为了和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把学生教育好。因此教师在对“差生”进行家访时,不是只讲缺点和短处,而是首先向家长汇报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也指出存在的毛病和缺点,同时还分析学生能够克服缺点、毛病的有利因素,要求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要简单粗暴,要长善救失,使家长和学生都感到满意。要抓住家访这个机会,表现出你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对他们的进步由衷喜悦,对他们的退步深感惋惜。那种简单化的“告状式”家访,甚至为了“泄气解恨”的想法,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会产生消极影响,使家长对子女丧失信心,或促使家长以粗暴的打骂代替耐心的说服教育,以至使学生产生怨恨情绪,造成师生对立。所以切忌借家访告状,借家长之手整学生。特别不要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使家长丧失信心和希望。

篇5:别忽视了员工的情感环境

员工是酒店发展的根本所在。近几年来,中国的酒店业出现了一些危机。酒店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酒店的发展前景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担忧。这个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逐渐下降。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留住优秀的员工,已经成为各大酒店面临的第一课题。除了工资、福利、培训、奖励等常规方式外,员工的情感环境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那么,各个酒店如何给员工创造一个好的情感环境呢? 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允许适当而可能的“个性”出现

“Personality”这个单词与80、90后的一代息息相连。这一代人已经成为酒店行业的主力军。如果不了解他们的个性需求,开展酒店管理工作将会变的非常困难。酒店管理理论几百年来也是一个不断前进和演变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理论。在管理过程中,在酒店适当的条件下,我们要引导和重视员工的“个性”化一面。在国际品牌酒店,他们已经越来越重视此方面。在一些比较好的主题特色酒店,员工的个性方面已经实现了“破冰”,如容许适当的染发、一些岗位可以戴一些饰品等。在此方面,笔者认为国家星评标准已经滞后。允许“个性”是酒店管理进步的标志,是人性化的体现,也是给员工尊重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只有自信、热情、满意的员工,才可能带来服务的提升。但是,酒店管理者需要考虑的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合理而可能”是这个度的标准。

二、酒店需要承担员工犯错的成本,珍惜员工犯错的机会

当员工的情感出现问题时,酒店管理者首先要自我反省。作为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承担员工成长的成本。在现代的酒店管理中,如何看待和对待员工犯错是一个需要去研究的重要课题。知易行难,这个问题也考验着管理者的度量和修养,考验着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对待员工犯错,我们要进行区分,要进行合理的理解,要进行合理的换位思考。诚然,酒店管理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技术,但是,酒店管理者必须要从基层做起,没有这些基层做起的经验,没有一定的教育做铺垫,要把一个很大的酒店管好并不是外界所想象的那么容易。做为酒店本身而言,需要为员工支付犯错的成本,并很好的利用这些犯错的机会,避免其他员工再犯,这是酒店管理者应思考的。企业首先对员工有担当,员工才能对企业负责,员工才会对企业忠诚。每个酒店都要好好的珍惜员工犯错的机会,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再犯?很多酒店在此方面都有好的方式方法,这里不详述。给员工创造一个好的情感环境,别忘了善待员工犯错。

三、创建平等的意识和工作氛围

平等的意识和工作氛围这是现代酒店管理必备的意识。在酒店管理方方面面都要建立起平等的意识,员工和管理者、员工和客人、员工之间都是平等的,管理者千万不可有特权,享受特权,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新一代的员工大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都有很强的平等意识。酒店管理要把平等贯穿到整个管理的每个细节当中,如酒店的薪酬调整、员工的绩效考核、员工的升职、员工福利改革等等,这些都需要员工的参与。给员工以平等就是最大限度的尊敬员工。可以这么说,在现在酒店管理中,没有平等就没有管理。

四、给员工创造“私人订制”的个性工作清单

生活在21世纪今天的中国人的确是压力很大,房子、车子、票子等等都在困扰着大多数的普通员工。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每个员工都承当很大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压力中前行,必然会夺走很多人的快乐。作为酒店管理者其实最要做的就是多了解员工,给员工以许多的“私人订制”,如针对一些特殊的员工而改成的班次,针对一些员工而设定的酒店班车路线图,针对部分地域员工而调整的员工食堂套餐,针对一些妈妈级员工而专门制定的酒店政策„„这些方方面面的“私人订制”,将给酒店员工带来更强的归属感,给酒店带来更好的口碑效应和经济效益。

五、探究员工生活“背后的故事”

每个员工的成长就是一本书,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世界。不要把他(她)们当成单一的个体来管理。在酒店管理实践中,我们要去了解,把每个员工建立起一个档案袋。去了解员工的班后生活,去了解员工的身体状况,去做好员工的家访,倾听员工父母的抱怨。笔者个人觉得,做好员工的家访非常重要,现在很多酒店的HR都没有做这么一件事。每半年至少要和员工的家长或亲人通一次电话,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员工。

总之,在用工荒高度存在的今天,在酒店业激烈竞争的当下,正确清醒有效的做好员工管理工作,显得意义非凡。但愿更多的酒店同行们都能整理出一套适合自己并行之有效的员工管理方式。员工的情感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千万不可忽视员工情感管理。

篇6:别忽视了理论学习

1、资产效益分析

IDC权威统计,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做到:

减少75%的审计成本

减少45%的设备“失踪”

减少20%的多余测试设备

降低40%的备件库存

消除99%的资本资产注销

提高30%的资产使用率

(说明:国际数据公司(IDC)是全球著名市场咨询和顾问机构,

客户包括全球财富500强中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的知名企业。IDC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超过,成为国内业界历史最长的国际市场研究公司。)

2、节省资产盘点成本

人工操作+盘点清单自动识别终端操作

每件资产每次盘点时间5分钟15秒

篇7:别再说体育运动耽误学习了

身为70或80后的家长们,一定对体育课被所谓的主课占用印象深刻吧,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您是不是也曾经萌生过,这样的念头:孩子学习时间宝贵,还是不要运动了吧.....以下我们一起来了解运动对于孩子的成长,乃至我们最为关心的学习成绩问题,都有哪些益处吧!

1、“零时体育计划”带来的改变

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学实施零时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一开始时家长都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结果发现正好相反,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

原来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人要快乐,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们的快乐中心伏隔核里面都是多巴胺的受体。我们看到运动完的人心情都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奋,脾气都很好。血清素跟我们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的关系。血清素增加,记忆力变好,学习的效果也更好了。很多抗忧郁症的药都是阻挡大脑中血清素的回收,以使大脑中的血清素比较多。正肾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的关系,它在面对敌人决定要战或要逃时分泌得最多。正肾上腺素使孩子的专注力增强。所以学生心情愉快、上课专心,记得快、学得好,自信心与自尊心也提升了。

他们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学生最不喜欢、最头痛的课,如数学,排在上午第二节课上或下午第八节时上,结果发现上午那一组的学习比较好,好到两倍以上。因为运动完的神经传导物质在上午第二节课时还在大脑里,但是到下午时就已经消耗殆尽了。

一学期下来,这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正规上体育课的学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减少了。在全美30%的人过胖时,他们学校只有3%。

这些数据开始让美国的父母看到运动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的帮助,就不再反对零时体育计划了,反而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运动。现在美国已有很多州在推动这个零时体能运动。

研究者也发现在斯坦福成就测验中,那些体能好的学生数学胜过全体的67%,英文胜过全体的45%。2004年由小儿科医生、认知科学家等组合的团队对学生健康做了一个评估,发现一周只要运动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钟,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记忆、注意力和教室行为的正向效果。

看到运动对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好处,学校体育课节数不但不该减少,还应该增加才对,我们应该让孩子用最自然的方式来提升他的体能与学习效果。

2、运动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孩子的攻击性,需要透过教育来引导、升华为正面行为。除了良善行为的认同学习外,多运动是很好的宣泄管道,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拥有正向的情绪。

很多父母觉得很奇怪,他的孩子从小捧在手心长大,不曾被打,也不曾看过别人被打,为什么进了托儿所、幼儿园后会动手打人?他从来没有模仿的对象,这个暴力的动作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模仿的确是最原始的学习,既然没有模仿对象,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为出现呢?原来,它是从我们祖先——动物身上来的。动物在世界上生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基因传下去。为了传基因,需要交配,所以弗洛伊德说“性是个本能”。

为了达到这个“性”的目的,必须同时还要有另一个本能,就是攻击性——击退情敌,独享交配权。在资源匮乏、“僧多粥少”的大自然里,攻击性是我们祖先确保基因传下去的重要本能。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动物的本性,方法是将这些野性变成公平竞争的运动技能,在合理的条件下发泄、纾解出来。而不是成绩!

了解人的暴力、攻击性的来源后,我们应该尽力推行体育,让暴力有适当的管道发泄出来。运动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这个多巴胺促进我们的正向情绪,使我们不易得忧郁症。

运动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的默契,因为21世纪又回到了我们祖先生存的方式——用团队的力量求生存,去并吞别的公司或跟别的公司竞争,不再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了。

我们一向不注重体育,常把体育课调去补英文或数学,殊不知希腊人早在两千年前就看到体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孩子16岁以前最注重的便是体育。有了强健的身体,知识才有意义;失去健康和生命的话,再多的知识都无用武之地。

3、剥夺运动就是剥夺成长

朋友的孩子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向我诉说初中三年级的痛苦。诸多痛苦中,最令他不能忍受的是学校挪用体育课去赶学习进度,母亲不准他放学后留在学校踢足球,要他节省体力念书。他说“剥夺了他生命的唯一乐趣”,因此他不知道为什么每天还要睁开眼睛。

我发现很多父母都有这种迷思,以为运动是浪费时间和体力,其实,运动跟智慧有直接关系。有个实验研究500名学生运动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发现每天上一个小时体育课的孩子在考试成绩上比较好。大学生参加运动计划后,学业成绩也上升了。连50岁的中年人在参加四个月的走路计划后,心智的表现也比四个月前的提升了10%。另一个实验对象是65岁的老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科学家很早就知道运动跟情绪有关。运动可以抑制大脑中杏仁核的活化,阻止负面情绪的出现,打完球的人情绪都很亢奋,不会忧郁。

实验者用老鼠来探究原因,发现运动时氧的大量消耗会促使血液循环加快,这个氧的需求增加了肌肉微血管的数量,使肌肉可以运动得更久。大脑也是一样,血液流动得越快,就能运送越多的带氧血红素到细胞上去,就可以做更多的思考,储存更多的记忆。

比如踢足球就是一个很符合演化目的的运动,它需要眼快、手快、脚快及决策快。球员拿到球大约只有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决定是自己带球还是传给别人;若是自己带球或射门,大脑得马上计算出成功的概率,以及射不进时被别人拿去的后果。所以,鼓励孩子运动其实是促进他大脑功能的整合,对他以后出社会的应变能力有帮助。

从研究结果看来,每个学生都得运动,初三学生更需要每天运动。一方面保持心情的愉快才看得进去书;另一方面增加大脑血液的流动,促进海马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表现,帮助记忆,读书才有效。运动不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还对学习有益。父母可以放心让孩子去打球、游泳,做各种运动。

同时,多运动不但可以少生病,还可以节省如忧郁症、失智症等许多慢性疾病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况且有好的体魄才能把所学的知识、技能长久地应用出来。

了解了多运动能促进大脑功能的整合,有益学习,增加思考记忆后,父母一定要放手鼓励孩子去参与打球、游泳等各种体育游戏活动,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4、运动能治疗“多动症”和抑郁症

运动对注意力缺失和多动症来说,也是自我控制的“良药”。目前医生给多动症患者所开的药,其实就是为增进大脑中多巴胺的量。如果运动本身就会分泌多巴胺,为何不用大脑自己本身的多巴胺呢?自己分泌的对大脑没有伤害,外来的现在已知会伤害伏隔核。

许多第一线的治疗师都发现,足球、武术、体操等需要大量注意力的运动对过动症的孩子非常有帮助,因为这些运动需要全神贯注,而且足球、武术、体育运动比枯燥的跑步机有趣得多,孩子比较愿意持续练下去。任何运动都需要持之以恒,每天做,效果才会出来。

其实很多被大人认为是“皮”的孩子,只要给他们一个运动空间、一点时间,将精力正当消耗掉他们就不捣蛋了。

相信大家都听过“猎人—农夫”的多动儿理论。说是在12000年前后,人类走向农业社会,开始定居下来之后,环境的改变使得过去的长处变成现在的短处了。

在远古时代,如果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么早就被其他动物吃掉了,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祖先;如果看到事情发生不马上采取行动,而是三思而后行的话,也会变成别人的晚餐,活不到成为我们的祖先。

这个理论认为多动儿其实没毛病,只是生错了时空。他们容易分心、冲动、冒险性强,其实这是远古打猎采集时生存者必须的特征,人类进化到农业社会以后,这些特征才变得格格不入。也就是说,他们是“猎人”,但是要在“农夫”的社会里讨生活,所以被视为异类了。现在学者把过动症的人叫作“有爱迪生基因者”,不认为他们有病。爱迪生念小学时,被老师认为无可救药,叫他父母领回家,免得干扰别的孩子上学,但爱迪生却是有史以来,专利拿得最多的人。

柏拉图说:为了让人类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两种管道——教育与运动。我们也越来越看到,这两种管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篇8:别忽视培养孩子学习以外的能力

一、社交能力

目前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最突出的问题是唯我独尊, 缺乏社交能力。而现代社会是公平竞争的开放性社会, 人与人的交往更频繁和密切, 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交能力。因此必须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1. 教给孩子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

如相互尊重、以诚待人、礼尚往来, 等等。教他们懂得经常使用“请”, “你好”, “对不起”, “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客人来访要主动让座倒茶, 客人离去时要起身相送, 等等。还要告诉孩子如何选择好伙伴、好朋友, 要多与那些遵守纪律、热爱学习、文明礼貌、开朗大方的同学交往。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教育孩子以诚待人, 做一个让人信赖的人。

2. 鼓励、引导孩子多参加校内外有益的团体性活动。

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 让孩子逐步适应人际交往的环境, 练出胆量, 提高交往能力。与孩子外出把问路、问价格等任务交给孩子来做。鼓励孩子多到好伙伴家玩或经常邀请好伙伴到家里来玩, 不合群的孩子更应被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假期, 有条件的家庭可带孩子上少年宫, 青少年活动中心, 科技馆等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 结交新朋友, 提高交往能力。

3. 鼓励孩子广泛涉猎各种门类的知识和技艺, 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人具有社会性, 必须参与社会生活, 不善于通过交谈、文娱及其他方式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的人, 必将成为离群索居的孤家寡人。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社会, 必须把握整个社会组织、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 孤陋寡闻可能会造成重大失误。家长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带孩子娱乐、看电影、看报、听音乐,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一些有关的经验和知识。有的孩子从小性格比较内向, 不大愿意与别人交往, 甚至不大合群, 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做家长的要努力帮助孩子克服这方面的缺陷, 以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二、理财能力

常听到父母们这样抱怨说:“我的孩子长这么大, 什么都不会干, 就会花钱!”其实, 说这话的父母, 是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如今处处离不开钱的社会, 如果孩子真的会花钱, 应该说是一大长处。实际上, 父母们所抱怨的是孩子们不会花钱、乱花钱。也有的父母认为钱不是好东西, 对孩子用钱管束得很紧, 即使正当开支也加以限制, 以为这样就是培养孩子勤俭的品质, 将来就能够不乱花钱。结果有的孩子离开了父母根本不会花钱, 甚至上了大学连生活用品也不会买。

可见, 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钱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花钱习惯, 学会理财, 是孩子生存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让孩子了解钱的实际价值。

许多孩子不懂得找钱的艰辛, 没有钱的价值概念。因此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情景, 如带孩子到市场买菜, 让孩子知道买一块冰激凌的两元钱, 能够买多少菜;鼓励孩子参加公益活动, 如省下买一个名牌书包的100块可以资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重返校园;还可以让大一些的孩子利用假期参加勤工俭学劳动, 如卖报纸、帮工等, 亲身体验钱的来之不易……时常创造一些这样的情景, 或许不需要家长讲太多大道理, 而使孩子懂得珍惜, 逐渐改掉乱花钱的毛病。

2. 给孩子理材的机会。

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可以让年纪大一些的孩子为自己买日用品, 为家里买菜、交水电费等。父母还可以告诉他家里的钱是怎么花的, 甚至把家中某一部分或某一天的必要开支交给孩子管理, 以帮助孩子了解该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3. 训练孩子把钱用在“刀刃”上。

引导孩子如何把钱花得值, 花得合理。许多家庭中孩子的零花钱是随要随给的, 花了再要。如果稍为改变一下方式, 与孩子商量每周给一个固定的数额, 让孩子自己做出计划, 自己支配。家长只是事先提出原则, 而不具体干预。这样孩子可以从支配零花钱开始学会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 买自己最想买的东西或者把钱存起来。家长的作用是进行监督, 在给下一周的零花钱之前纠正上一周的偏颇, 还可以对上一周的消费选择进行奖励。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把钱用在“刀刃”上的良好习惯。

三、自理能力

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是“一方面希望孩子成才, 一方面又怕孩子吃苦”。在许多家庭中, 本来孩子自己做的事, 如扫地、洗碗、叠被、打水、洗衣等极轻微的劳动, 大人也越俎代庖, 使得孩子依靠别人习以为常, 以致丧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可见, 孩子缺乏自理自立能力, 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

那么,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呢?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1. 教育和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做家务。

可以适当地给他们讲解“为什么要孝敬老人, 怎样孝敬老人”、“孝敬父母与尊敬老师”等道理, 用“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典故对孩子进行教育, 触动孩子的心, 使孩子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做家务, 克服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乱花钱, 不爱惜粮食和娇气任性的毛病。

2. 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正常情况下, 盛饭、穿衣、做作业、整理床铺等, 都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该孩子做的事情就必须让孩子自己做, 家长千万不能因为怜爱孩子或担心其做不好而包办代替。

3. 适当地找“苦”给孩子吃。

上一篇:适者生存高二议论文下一篇:念奴娇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