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范小方法

2024-04-22

社区防范小方法(共9篇)

篇1:社区防范小方法

社区防范小方法

防范招数之一:防盗门锁把贼防、在居民楼安装楼宇对讲,可阻止闲杂人员自由出入,将犯罪分子挡在楼门外。

防范招数之二:离家外出关门窗、离家外出前,切记要关好门窗。即使出门片刻,也一定要注意随手关好门窗,不要因为怕麻烦,麻痹大意,将门虚掩,窗户大开,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顺手牵羊。

防范招数之三:过道小窗加护栏、许多厨房、厕所位于楼盘的暗角,不易被人看到,并且靠近下水道、煤气通道,这些地方小小的通风窗口夜间很容易成为入室盗的通道。可以在透气窗安装内置式安全防护拦。或者在现有的小窗上对铁栅栏进行改造,加固原有的铁条焊疤,每一点都焊牢,连成一体,使窃贼无隙可乘,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防范招数之四: 简易设施防盗抢、夏季开门、开窗睡觉时在门口和窗台上放上一盆水或空瓶子,在门框上挂铃铛在纱窗上安装门磁报警器,一旦有窃贼出入就会发出响声既吓跑了不速之客又可使事主及时发现。

防范招数之五:选择合格防盗门、居民安装防盗门要选择正规厂家产品,不能因图便宜买劣质产品。防盗门选购三部曲:一看防盗门门框的钢板的厚度要在2毫米以上,门体厚度要在20毫米以上,防盗锁具必须是公安部门检测合格的,锁体周围应装有加强钢板;二摸防盗门的外表应为烤漆或喷漆,手感细腻光滑,整体重量、强度高,一般在40公斤以上;三查是否有公安机关的安全检测合格证书。

防范招数之六:巧用窗帘把贼防、窃贼往往会通过窗帘来判断家中是否有人,进而上门行窃。平时上班或举家外出时,并非所用窗帘都拉上,把家封个严严实实才安全。可以选择看不见的客厅或卧室的部位,如过道、厨房的窗户布拉窗帘,或把客厅、卧室窗帘拉开一条缝,并用台灯和其他东西挡住视线,使窃贼以为家里有人,不敢轻举妄动。

防范招数之七:及时清除小广告、在居民门上插小广告已成为犯罪分子踩道的手段之一,以此来判断家中是否有人,选择时机下手作案。邻里之间发现邻居家门上插了小广告,要相互及时清除,不给犯罪分子作案机会。

防范招数之八:空调房留缝隙、夏天,一般家都集中在有空调的房间,为了节电大家都会把房门关的紧紧的,这样很可能被贼利用,进入没有空调的房间大肆行窃。因此,尽可能不要关严空调房间的门或留出一点缝隙,以便听到其他房间的动静。有条件的话在其他房间设置报警装置,警铃要设在空调房间。

防范招数之九:钉个铁钉保安宁、在没有安装防盗门的情况下,阻止犯罪分子利用软插片从门缝拨开锁舌是家庭防盗的关键。在锁舌外侧的门框上钉一枚铁钉,预留部分凸出,并使铁钉露出木头部分的长度真好弥补木门与门框之间的空隙。这样,当片状物插入时,首先遇到铁钉这道屏障,这个小小的装置,既不影响门锁的正常使用,又能有效地阻止片状物的插入。防范招数之十:阳台安装感应灯、在阳台上安装一个感应灯,在临睡前打开开关,一旦有人攀上阳台,灯会亮,可以吓跑小偷。如果卧室离阳台较远还可以将灯和一个小型蜂鸣器连在一起,灯亮的同时发出蜂鸣叫声。

防范招数之十一:建一道“绿色防线”、为防止窃贼趁人熟睡之机爬上阳台入室行窃,可以在阳台护栏平顶处将大小花盆适当灵活摆放。如果窃贼冒险爬阳台翻越护栏,护栏上摆放的花盆将使其难以逾越,硬上,就容易碰落花盆产生很大的声响,惊动主人,也会吓跑心虚的贼人。这道“绿色防线”给家庭带来了生机和安全。

防范招数之十二:隔壁空房要警惕、如果刚搬进新居,您的邻居还未入住,隔壁是间空房,您一定台加强防范意识,尽快对与之毗邻的窗户、阳台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窃贼通过空房进入。防范招数之十三:小心他人配钥匙、装修工人在装修期间偷配业主家的钥匙,经多次踩点后,趁主人外出之机登门行窃的案件屡有发生。为此,要请专业装修单位施工,避免混入装修队伍的不法分子入户作案。房屋装修好后应及时更换门锁,防止被盗。

防范招数之十四: 邻里互助多守望、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相互守望,提供自防,协防意识。当您外出时,一定要与邻居打好招呼,提醒关照,遇到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

防范招数之十五:大量现金存银行、犯罪分子在实施入室盗窃时,主要以现金和体积小的贵重物品为主要侵犯目标。应把家中大量现金存入银行,贵重物品一定要锁好,一旦被盗,会减少财产损失。

防范招数之十六:留盏灯光造假象、晚饭后,很多居民有散步的习惯,借以消除一天的紧张和疲劳,犯罪分子往往会趁此时家中无人之机,实施犯罪。如果居民出门时,房间留盏灯,造成家中有人的假象,犯罪分子就不敢轻易下手。

防范招数之十七:不要随意停车辆、日常停车时,要将车辆停放在有人看管的停车场,不要随意停放在路边、集贸市场等处。如果去得地方没有专人看管,停车应尽量选择地势开阔、路线单

一、行人繁多的停车场地,使窃贼难以下手,盗车后也不易很快离开现场。

防范招数之十八:新车安装防盗器、尽量安装车辆防盗报警器、排档锁、方向盘锁等防盗装置,以降低被盗的可能性。高档汽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加装GPS卫星定位系统,以提高防护性能。当听到汽车报警后,车主要马上出来看看,不要从楼上或窗子瞥一眼了事,否则,盗车贼判断车主远离,会很快切断报警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将车开走。

防范招数之十九:安装轮胎防盗锁、汽车轮胎锁是将汽车其中一个车轮固定,使车辆无法行驶,从而防止汽车被盗。此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没有固定停车位,经常停放在在无人值守区域的中低档车俩。

防范招数之二十:妥善保管车钥匙、要妥善保管好车钥匙,不轻易交给他人,以防私配。一旦发现车钥匙丢失,要立即引起注意。如果有人借您的车用,您又碍于情面,就主动当他的司机,既确保了车的安全又不得罪朋友。

防范招数之二十一:车内勿放贵重物、在确需存放贵重物品时,应将其隐藏于储备箱或车内隐蔽处,避免招人耳目,诱使盗窃铤而走险。

篇2:社区防范小方法

一、防盗门锁把贼防

在居民楼安装楼宇对讲,可阻止闲杂人员自由出入,将犯罪分子挡在楼门之外。平房住户应将明挂锁和撞锁更换为防撬锁,修缮年久失修的院门或换装为防盗门,有效降低入室案件的发生。

二、离家外出关门窗

离家外出前,切记要关好门窗。即使出门片刻,也一定要注意随手关好门窗,不要因为怕麻烦,麻痹大意,将门虚掩,窗户大开,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顺手牵羊。

三、过道小窗加护栏

许多厨房、厕所位于楼盘的暗角,不易被人看到,并且靠近下水管道、煤气管道,这些地方小小的通风窗口夜间很容易成为入室盗窃的通道。可以在透气窗安装内置式安全防护栏。或者在现有的小窗上对铁栅栏进行改造,用一根扁铁加固在原有的铁条焊疤上,每一点都焊牢,连成一体,使窃贼无隙可乘,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四、红外报警防入室

红外线现场防盗报警器由红外探测电路及报警电路组成,是一种实用的自卫性威慑报警工具。把报警器挂在离地面约2米处(室内,或任意位置),使透镜对准监视场所(防范区域为84度,4.5米内),安装4节7号电池,打开开关延时约一分钟后即进入工作状态,这时如有人进入,红灯指示灯亮,并周期性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响10秒,间歇6秒,对预防溜门钻窗有极好效果。

五、简易设施防盗抢

夏季开门、开窗睡觉时,在门口和窗台上放上一盆水或空瓶子,在门框上挂铃铛,在纱窗上安装门磁报警器,一旦有窃贼出入就会发出响声,既吓跑了“不速之客”,又可使事主及时发现。

六、平面护拦把贼挡

目前,楼房居民安装的防护栏大部分都凸出在外,这样会给犯罪分子提供了爬楼钻窗的便利条件。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应将防护栏改装为平面式,把犯罪分子的“梯子”撤掉。如果是拉闸式的防盗网,要注意上锁。

七、封闭天井筑铜墙

楼房天井等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部位,往往会被犯罪分子所利用,既是潜入作案现场的通道,又是逃离现场的退路。因此,一定要

封闭天井,切断犯罪分子的通道和退路。

八、选择合格防盗门

居民安装防盗门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不能图便宜买劣质产品。防盗门选购三部曲:一看防盗门门框的钢板厚度要在2毫米以上,门体厚度要在20毫米以上,防盗锁具必须是公安部门检测合格的,锁体周围应装有加强钢板;二摸防盗门的外表应为烤漆或喷漆,手感细腻光亮,整体重量重、强度高,一般在40公斤以上;三查是否有公安部门的安全检测合格证书。

九、巧用窗帘把贼防

窃贼往往会通过窗帘来判断家中是否有人,进而上门行窃。平时上班或举家外出时,并非所有窗帘都拉上,把家封个严严实实才安全。可以选择看不见的客厅或卧室的部位,如过道、厨房的窗户不拉窗帘,或把客厅、卧室窗帘拉开一条缝,并用台灯和其它东西挡住视线,使窃贼以为家里有人,不敢轻举妄动。

十、及时清除小广告

在居民门上插小广告已成为犯罪分子踩道的手段之一,以此来判断家中是否有人,选择时机下手作案。邻里之间发现邻居家门上插了小广告,要相互及时清除,不给犯罪分子作案机会。

十一、空调房留缝隙

篇3:社区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与防范

1 安全隐患

1.1 静脉药物配置环境不合理

目前, 临床上通常将可供静脉使用的注射剂配伍在输液中使用, 由于社区条件所限, 治疗室与污染区相距较近, 社区护士通常在治疗室或敞开式配药间等普通环境中加入药物, 操作过程中有可能造成药物污染, 从而带来输液反应的增加。

1.2 静脉输液流程不规范, 无菌操作观念不强

主要表现在: (1) 为患者输液时未能做到一人一巾一带; (2) 反复使用同一个针头抽药; (3) 开启安瓶前不消毒颈部, 导致微粒污染; (4) 抽吸药液方法错误。

1.3 静脉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量过大

(1) 一般情况下, 医嘱中只写输液及药物总量, 很少说明滴速, 护士是凭经验控制给药滴速; (2) 门诊患者流动量大, 个别患者对输液滴速过快、过慢的认识不足, 自控滴速。而输液量过大过快, 可致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等。

1.4 静脉输液巡视不足

社区病人较多, 社区护士相对不足, 未能按照输液室工作特点及需求安排相应人员, 有些社区服务站通常是接诊、配药、输液和巡视一人完成, 未能完全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输液室内巡视不足, 未能及时观察患者的输液速度、有无液体渗漏和心慌胸闷等不良反应。

1.5 代注药物复杂

社区护士为满足社区群众需求代注药物, 但是, 由于患者病种多而复杂, 护士对上级医院配来的药物性能又不熟悉, 给输液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不安全因素。

2 防范措施

2.1 创造良好、清洁的输液环境, 物品放置整洁有序

无菌物品放置尽量远离污染区。操作时避免扫床、整理被褥并减少人员流动, 以减少细菌微粒的污染;输液大厅及治疗室每天用紫外线灯消毒2次, 定期对紫外线灯管进行强度测定, 以保证其消毒灭菌效果。操作者应按要求穿护士服, 戴护士帽, 用流动水洗手。

2.2 规范输液流程

严禁使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瓶, 在开启安瓶前, 以75%酒精擦拭颈段, 以减少微粒;规范握持注射器的方法;一种药物配制需使用一具注射器, 避免反复多次使用抽药针头, 避免微粒数量增多;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操作者每次操作前后按规定洗手;治疗巾一人一用, 使用一次性治疗巾;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 用后做到毁形处理、分类入置。

2.3 根据病情、年龄和药物的作用, 调节输液滴速

对于甘露醇等高渗性药物输液应严格根据医嘱要求调整滴速, 在输液过程中, 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 不要随意自行调节滴速, 避免短时间内输入液体过多、过快引起肺水肿。

2.4 加强输液巡视, 减少安全隐患

(1) 观察药物可能疗效及不良反应 (局部反应:肿胀、疼痛;全身反应:发冷、心悸、皮疹、头晕和恶心) , 尤其对小儿及老人更应多加巡视和主动询问; (2) 观察滴管内液面高度; (3) 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调整滴速; (4) 观察液体剩余量; (5) 观察输液管是否通畅。

2.5 提高代注药物的安全性

社区制定代注药物告知制度, 在代注药物时, 首先要求病人对非皮试类药物必须在上级医院注射1次后方可注射;皮试类药物因抢救条件有限, 值班时间不提供注射, 代注药物注射后30分钟内加强输液巡视, 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 结论

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强化静脉输液的防范措施以来, 各社区护士在工作过程中,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不断增强医疗安全意识, 有效地提高了社区静脉输液的安全与质量。使病人的投诉率和护理事故率明显下降, 提高了社区病人和居民的满意率。但是, 社区静脉输液的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 还需要我们护理人员不懈地努力和探索, 积极学习和钻研国内外社区输液领域的先进理念, 使社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得到不断完善, 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乐美芳.输液病人的服务过程管理初探[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 (4) :56.

[2]徐锦艳, 孙宝香.基层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 (7) :642.

篇4:社区物业合同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

关键词:社区;物业合同;风险;防范

前 言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社区建设也不断发展发展壮大,物业管理作为社区支柱部门,肩负着社区服务的主要职能。其经营范围包括:工业、居民用房和配套系统的维修、管理,居民区环卫、绿化、治保、文教、卫生服务、房屋租赁等等。社区下设三级单位主要为物业公司及医院等。随着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变化,社区服务对象范围也不断扩大,无论是物业购买苗木,绿化设备,垃圾车或是给油田别的二级单位提供办公区域内树木、草花、草坪的栽植、培育、施肥、喷灌、场地平整和日常管护;垃圾清运等服务,都会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如果处理不当都会造成法律上的纠纷,制约了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为此,本文重点就社区物业中涉及到的合同法律问题以及风险防范展开探讨。

一、社区物业管理涉及的合同类型

1.按收入支出分类

(1)支出类合同:医院购买药品,医疗设备;物业购买苗木,绿化设备,垃圾车等。

(2)收入类合同:物业收入:社区提供办公区域内树木、草花、草坪的栽植、培育、施肥、喷灌、场地平整和日常管护;垃圾清运等服务。例如:《运输绿化养护合同》属于收入类合同,办公区域内树木、草花、草坪的栽植、培育、施肥、喷灌、场地平整和日常管护。合同价款按8元/平方米养护费计算,养护总面积4050平方米,合同价款为32400元人民币(含税),合同期满验收合格后30日内,支付全部合同价款。胜北社区作为乙方在绿化承包管理期内,负责承包区域绿地各类植物的修剪、打药、松土、浇水、施肥等工作,管理所需的设备、工具、农药、肥料等由乙方自理。养护管理过程中因养护不当造成的部分苗木死亡,乙方于第二年春季提供苗木实施补栽;不可抗力自然因素造成的大片苗木死亡除外。乙方在日常绿化管理中应做好安全工作,因违章操作、酒后上岗造成安全事故一切责任和后果由乙方负责,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乙方在承包期内应不定时观察绿地内树木及苗木生长情况,及时做好苗木修剪、锄草、松土、保墒、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工农关系问题由乙方负责协调,甲方应给与必要的帮助和配合等等。

2.按服务机构和职能分类

物业管理既包括对物的管理、经营和维护,还包括对人和环境的秩序的管理,在物业服务合同中,大致分为下面四种类型。①买卖合同: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买受人接受此项财产并支付约定价款的合同法。②租赁合同:是指由出租方融通资金为承租方提供所需设备,承租方取得设备使用权并按期支付租金的协议。租赁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③管理合同:合同的目的是社区管理小区的日常生活环境以及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④维护合同:合同的目的是用户与物业达成一致,把小区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委托给物业进行维护。

二、社区物业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

1.严把合同签订源头,全面细致考虑每个环节

签订合同时,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合同上应包括十五项内容:必须注明:①标的名称、商标、型号、数量、金额、供货时间及数量;②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出卖人对质量负责的条件和期限;以社区与油田某公司签订《苗 木 采 购 合 同》为例,对苗木存活率提出要求,在12个月的苗木管理期内,出卖人对苗木的质量负责,苗木存活率达到95%以上。苗木管理期自苗木栽植之日起计算,苗木管理期结束,苗木存活率不达标由乙方负责免费补苗。③交(提)货地点、方式;④运输方式及到达站港费用负担:⑤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⑥随机的必备品、配件、技术资料、工具数量及供应方法:⑦合理损耗及计算方法;⑧验收标准、方法;⑨结算方式及期限;⑩所有权和风险;?担保方式;?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按第一条执行。?违约责任;?其他。

2.在合同中明确合同约定性和违约责任,加强合同执行力

如在违约责任方面,要求:①出卖人逾期交货,每逾期一天,向买受人支付合同总额5‰的违约金,违约金累计总额不超过合同总额的5%。逾期交货超过10天,视为交货不能,买受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出卖人支付合同金额的5%违约金。②因出卖人逾期交货及产品质量原因给买受人造成的所有损失均由出卖人承担。③在出卖人对质量负责的期限内,如标的出现质量问题,出卖人应在合理期限内负责更换或者退货,因标的质量问题给买受人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出卖人承担。买受人验收不合格,买受人有权拒收货物,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出卖人自行承担。

3.社区物业管理人员应实行的具体措施

(1)使风险管理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管理人员要以“实现风险损失最小化、满足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准则,把质量、信誉、服务等作为工作重点,具体实施各种风险管理工作。并且设定各种管理标准和指标,确保社区物业的管理工作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

(2)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在社区物业的管理工作上,管理者要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办公人员。例如,设立社区物业合同管理办公室,并且派遣一些具有风险管理经验的人员以及一些比较专业的人员对这些工作进行负责,进行风险信息的收集,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

(3)聘请社区法律顾问,提高社区法律问题处理能力。“社区法律顾问”是受聘于社区居委会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为社区居委会全体成员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执业人员。其职能包括“解答法律咨询,依法调处疑纠纷,代理诉讼事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

(4)开展普法教育,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一是设立法律图书室,保证社区职工的学法需要。二是建立法制宣传栏,对需了解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进行宣传。三是成立社区普法学校加强法治培训教育。

篇5:社区安全防范漏洞防范措施

一、社区民警工作时间难以保证,社区民警的作用难以发挥

从社区民警方面看,其社区工作时间难以保证,社区民警的作用难以发挥。社区民警是开展社区安全防范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本来应该发挥着重要作用:(1)组织、指导作用。(2)宣传作用。(3)整合作用。(4)服务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影响着社区民警这种作用的发挥。从主观上看,民警社区意识薄弱,民警自身素质不够。公安机关实施社区警务战略,责任区民警改称为社区民警,这不是简单的名称的改变,而是表明民警的管理、服务对象发生了显著变化。“社区”与“责任区”二者在划分的主体、原则、标准等方面都有差异,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可以说,相对于派出所根据辖区情况划分的责任区,社区的划分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因为社区是在注重地域性、资源共享性、认同感以及便于居民自治和服务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的。有的社区民警缺乏对社区内涵的正确认识,将二者混为一谈,“立足社区,与社区公众共同联手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理念未完全确立,工作中坚持老一套做法,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安全防范工作的要求,影响自身作用的发挥。同时,民警自身素质也制约着社区民警作用的发挥。实践中,有的社区民警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不强,尤其是不懂得现代社区安全管理知识,没有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警务工作与居民之间互动的规律,导致工作中缺乏整体规划,难以有效地驾驭、控制社区治安;有的社区民警习惯于打击犯罪,不善于做预防犯罪和服务、发动群众的工作,听不进群众的批评建议,工作方法生硬、简单,引起群众误解,影响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从客观上看,一是管理、防范的职能缺乏保障。虽然公安部规定派出所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防范,并且规定不得向所队下达抓人、罚款和收费指标,切实减轻所队负担(公安部2月23日出台了《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所队正规化建设的意见》),但实际上派出所工作重心尚未完全转移。公安机关接连不断地给派出所下达了数量不等的抓人、罚款和收费的指标,指标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到单位的荣誉和个人的前程,致使许多基层派出所把处罚、打击当作硬任务,而把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当作软任务。这必然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社区民警深入社区开展工作的时间、工作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达不到融入社区,与群众打成一片,挖掘、利用社区治安资源的要求。有的社区居民十几天还见不到一次社区民警,居民找民警还要预约等现象。另一种是防范、管理工作做得好的派出所,民警无法完成抓人、罚款和收费指标,只能跨辖区执法,否则只能受处罚的怪现象。这也极大地打击了民警抓防范、管理的积极性。二是民警不堪重负。公安部规定每名民警负责管辖1000户居民,而我市实际上民警负责管辖的居民已达3000户以上,有的达到6000户,超过规定五倍多,再加上日常治安案件的处理和各种勤务工作,治安巡控工作,工作量可见一斑。而且社区警务形式上的东西太多,社区警务室挂满了条条规规、职责、义务、办法、机构、人员名单等,有人把它形容是“牛皮癣”,还有社区民警的簿簿册册一本比一本厚,受理一起案件就要填好几个本子,多项重复工作。对照社区民警的主要职责,社区民警有点“不务正业”了,上级公安机关为社区民警规定的“框框”太多。三是社区建设不完善。社区建设是开展安全防范的基础。欧美发达国家的社区大多是在较长的城市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我国现阶段的社区行政化特征明显,社区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的文化、卫生、服务等公共基础建设相对滞后,政府各职能部门(如司法、民政、城管、卫生等)与公安机关缺乏信息沟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社区防范可以依托的资源还不很丰富。特别是社区公众的自治、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较低,仍旧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服从管理、被动的行为方式,缺乏主动参与社区管理、建设的积极性。这种状况既增加了民警调动群众治安积极性的难度,也影响了社区民警作用的发挥。四是社区民警工作考核不够合理。实践中对社区民警工作的考核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考核存在着“一刀切”现象,考核内容注重形式忽略实质内容,造成一些民警平时工作不扎实,为考核而考核,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背离社区警务战略的宗旨;查处违法犯罪人员、破获案件情况在考核中所占分值较重,变相误导民警偏离工作重心。五是执法环境恶化,打击民警积极性。近年来,警察依法执行公务受阻碍、受侵害事件层出不穷,违警、扰警、袭警、恶意投诉警察的事件频频发生。但在这些事件的处理上,往往不够严厉,当事人不能得到应有的处罚,加上媒体的误报、误导,又把当事民警置于不力的尴尬境地,严重打击了民警的积极性,出现了有些民警出工不出力消极敷衍的现象。

二、群防群治组织名存实亡

在新的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由行政性变为民间性,群防群治人员由原来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虽然群防群治组织在形式上都有设立,并且还比较丰富,但从实际运作看,是处于瘫痪的状态,出现了“五难”问题,即“观念转变难、经费筹集难、人员发动难、警民互动难、防范落实难”的问题。由于一些领导和民警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那种行政命令的方式,在组织实施群防群治工作中仍局限于传统的老观念、老套路,不愿意或不善于做过细的宣传、组织工作,从而在新的形势下吃“闭门羹”,无法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再加上目前,在城市,群防群治的日常管理经费是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财政安排一点,受益单位和个人出一点,开展便民活动解决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但由于社会成员法制意识和“纳税人意识”的加强,认为自己已经纳了税,国家就应该保证纳税人的安全,自然就没有必要再为安全防范工作出钱了,因此采用这种办法进行筹集资金是很困难的。由此引发了“观念转变难、经费筹集难、人员发动难、警民互动难、防范落实难”的连锁反映。

三、社区干部基本无暇顾及治安问题

随着社区建设的升温,不少政府部门纷纷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社区对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不能拒绝,只有尽力应付,工作任务特别繁重,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之中。通过调查表明,其常年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季节性工作、临时性工作、报表台帐等累计高达100多项。社区干部要用2/3的时间来应付各种检查和评比的各种表格。(而且这种表格是没有一点现实意义的。在调查中,社区主任都表示:各种表格的数字都是用“蒙”的)。同时,社区干部的文化水平一般不高,知识结构单一,而上级各部门较多的是下任务、提要求、要成果,而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养不够,受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所限,缺乏比较扎实的工作理论基础和领导经验,组织才能,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工作方法,做工作有闯劲而无创新,更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另外,由于其他工作(如计生、卫生等)都有专项经费,而综治没有,又加上综治的“一票否决制”不如计生的刚性。因此,社区干部当然更愿意去做有补贴、领导重视的工作,基本无暇顾及治安问题。

四、社区居民自防意识不够、“花钱买平安”意识不强

社区居民自防意识是社区安全防范的重要内容。但社区居民自防意识较差,由此引发的案件占发案数的40%。如溜门入室盗窃、诈骗、机动车、自行车乱停乱放引发的盗窃等,都是由于社区居民自防意识不够引起的。自防意识不够还表现在报案率上,调查中发现,居民一般案件的报案率达不到70%。发生案件不报案,报案率低的原因主要在报案成本高和破案率低。在调查中,有的居民认为:报案要跟民警到派出所做笔录,少则几小时,多则大半天,有的一个案件要好几次到派出所、做好几次笔录,而且不是做了笔录案件就能破,损失就能拿回来,还是自认倒霉算了。另一方面,民众普遍缺乏“花钱买安全”的意识。安全服务是一种“商品”的观念尚未确立,广大民众过分依赖政府的力量,认为维护治安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有事找政府,出事怪警察”。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政府机关只向社会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安全保障,无法满足单位、公民特殊的安全需求。由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民众、组织及专家学者呼吁政府从“万能政府”过渡到“有限政府”,但对民众事事依赖政府的意识针贬较少。民众仍将自己的人身、财产等安全寄托于政府,不愿自己花钱增加安全防范。

五、技防不普遍而且布局不科学

许多单位、民众舍不得在安全防范上多投入,即使有的公民愿意出钱维护自身的安全,也是限于“牢门固窗”式的传统的物防,或者是雇佣物业及保安人员,进行死盯硬守的人防。大多数公民对技术防范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了解,更莫说将科技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消费,以增强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公安机关统一组织安装技防实施,单位和民众又疑心集资摊派。因此,技防的推广还有较大的困难。

篇6:社区治安防范

一、认清社区治安防范的重要意义

社区警务的实质就是要求警察立足于社区,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警民合作,不断增强社区民众参与社区各项治安管理、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社区警务是存在于警方和社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通过警察工作与社区治安自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控制和减少社区犯罪,搞好社区的治安防范。因此,社区警务的中心工作就是搞好社区治安防范,确保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实践中,应着力解决防范工作的具体措施、办法,狠抓落实,坚持打击与防范相结合,实现由以打为主向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转变:坚持整治与管理相结合,实现由集中整治为主向强化日常管理、防范为主的转变。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派出所领导要高度重视社区防范工作,将其当作各项警务工作的基础和根本点,坚持常抓不懈,构建起牢固、严密的社区犯罪防范体系。同时,要树立防范工作的群防群治理念,不断加强对社区治安防范队伍的培训,努力提高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适应繁重的社区防范工作的需要。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警务的研究探索工作,带着现实问题大兴调研之风,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创新,力求取得新的突破,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发现推广典型经验,使我国的社区治安防范工作水平有质的飞跃。

二、强化载体作用,促进防范设施的完善

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街道综治部门,大力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单位的创建活动。事实证明,开展以“安全为基础,文明为目的”的创建活动,落实好宣传发动、普法教育、社区服务、绿化卫生等措施,不仅能可以大大在提高群众的自身素质,提高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而且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刑事犯罪的发生,化解社会矛盾,增强群众安全感。公安派出所要发挥“打造平安环境,创建和谐社会”的骨干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防范措施。从目前情况看,一是巩固、修缮社区防范设施,加大社区防范的科技含量。公安机关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社区治安防范的日常管理。

凡占用公共安全场所从事私人用途的,要坚决协助有关部门予以取缔,恢复原貌。同时,对现有治安防范设施,要责成专人加强日常维护保养,特别是鼓励社区安装防盗报警设施、可视监控系统。二是要注重多种简单、经济的“软技术预防手段”的运用。如组织群众采取在汽车、电视、录像机、照相机、珍宝首饰等价值高、易携带、易销赃的贵重物品的指定部位标刻主人名字、邮编的标记防范法;在社区张贴醒目、简要的安全警语;发放防范常识手册;发布治安预报等形式,这些做法虽然简单,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一般性居民住宅小区基础条件较差的特点,这些投入小,见效快防范手段就很值得大力提倡。

三、开发和运用丰富的防范技术手段

治安防范管理科技化。就是用知识、信息、技术力量武装治安防范管理全过程,加强治安防范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警惕和控制由于科技发展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和负面效应,坚持犯罪的早期预防,对科技成果的社会运用进行必要的道德监督和法律控制,严防科学技术被不良分子利用。同时,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分析工具来支持治安防范管理决策系统和组织模式的良性运行,推进治安防范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目前,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治安防范管理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和运行环境日益多样复杂,不确定、不可控因素不断增多,治安防范管理系统工程建设迫在眉睫。例如,为适应社会日益信息化、犯罪日趋智能化的客观现实,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构建治安防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可以为治安防范科学决策提供现代化网络平台,实现智力和信息的碰撞与整合,大幅度地提升快速反应和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四、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城市社区治安防范

治安防范管理产业化,即治安防范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让市场机制调节治安防范管理的部分供求和资源配置,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之路,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领域例如,城镇保安服务是为客户承担安全服务和提供治安防范咨询业务的一种专业化、社会化、商业化服务型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安服务在我国蓬勃兴起,成为治安防范的重要力量。物业安全管理由于运用现代化经营手段和修缮技术,由专业化的管理机构按合同对业主投入使用的各种物业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管理服务,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迅速发展。可以预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治安防范管理产业

篇7:社区治安防范措施制度

一、在社区开展社会治安工作,督促本社区一、二楼住户安装防盗门,防护栏等防护设备,争取每户都能安装,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二、配合派出所、物业公司,做好小区治安防范工作。

三、发挥治保会,调委会和群防群治组织作用,加强巡逻,增强防范能力,做到无失控场所和部位,实现无突出治安问题,无重大恶性案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治安突发事故,居民无严重刑事犯罪。

四、督促物业公司加强对保安的管理,建立保安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加强对车棚的`看管,完善看管制度。

五、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管理,流动人口登记率达90%以上和出租主,用工单位签定治安管理责任书,落实流动人口治安防范措施。

六、建立健全社区普法宣传制度,普法骨干队伍充实,设立社区法制宣传栏,将治安防范知识以宣传栏的社区治安防范措施制度形式予以宣传,使治安防范知识家喻户晓。

七、建立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对刑释解教人员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加强帮教工作,使他们能转化为对社会有

篇8:社区残联安全防范预案

应急预案

(2010年6月17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迅速、有效地处置我社区内有关残疾人的各种突发事件,尽可能地为残疾人提供救援和帮助,保护残疾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照街道相关精神和我社区残联实际制定。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在盘龙社区内处置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而发生的重大涉残突发事件。

(一)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导致的重大残疾人伤亡事件,包括:水旱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其他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等。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等。

(三)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特指重大涉外残疾人突发事件,突发残疾人及其亲友群访事件,残疾人及其亲友参与(或组织、策划)非正常(或非法)集会、集社、游行、示威等活动,以及大型节庆活动事故中由于人群过度拥挤、火灾、建筑物倒塌等造成残疾人伤亡的突发事件。

第四条本预案适用的基本原则:

(一)及时报告,信息畅通。社区残联在接到有关事件的救援报告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向街道残联报告,或边救援边报告,并及时处理和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二)属地救护,就近处置。涉残突发事件发生后,社区残联应在本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运用一切力量,第一时间全力投入救援和事件处置,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分级响应,明确职责。社区残联必须准确掌握各类涉残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应急响应程序、突发信息报送标准、处置方式等内容,明确社区应急工作责任、权限、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杜绝相互推诿、扯皮现象,把握最佳应急处置时间,以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效。

(四)以人为本,救援第一。在处理涉残突发事件中,以保障残疾人生命安全为根本目的,尽一切可能为残疾人提供救援、救助。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第五条组织机构

(一)成立社区残联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小组,社区书记为组长,残联负责人为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

第六条工作职责

(一)社区残联涉残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社区涉及残疾人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处置工作;决定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通过街道残联适时向残疾人及其亲友发出安全警告或警示;在街道领导下,积极协助相关部门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救援;对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报告有关救援和处置信息;处理其他相关事项。

(二)负责本社区涉残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收集、核实、传递、通报,执行和实施领导小组的决策,承办日常工作。

第三章预警发布

第七条建立健全涉残安全警告、警示通报机制。社区残联应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重大突发事件的预告信息,以及本地区涉及残疾人的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及时将情况逐级上报。

第八条社区残联根据上级指示和街道残联提供的情况、资料,适时向社区残疾人及其亲友发出相关的通告等。

第四章救援机制

第九条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一)发生涉残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社区残联在了解情况后,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了解情况,积极做好相关解释和安抚工作,并将情况及时报告街道残联。

(二)事发地社区残联在街道政府和上级残联的领导和指导下,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控制社会影响、减少损失。

(三)在大型节庆活动中发生突发事件时,由活动主办和承办部门按照活动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协调有关部门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人群,提供救援。社区残联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协助做好该事件中的残疾人的安抚、救援、善后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事件有关情况。

第五章信息报告

第十条涉残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街道残联和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社区残联在接到涉残突发事件报告后,要立即向当地街道和街道残联报告;报告时间最迟不得晚于事件发生后2小时。

第十二条社区残联涉残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在事件处理完毕后,要及时向街道残联,就该事件做出完整书面报告。

第六章应急保障和准备

第十三条按照“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好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工作,切实开展针对残疾人群的服务工作,加强对残疾人及其亲友的形势、政策、维稳、普法等宣传教育,畅通残疾人信访渠道,尽最大可能解决和妥善处理残疾人及其亲友的合理诉求;主动做好残疾人安全知识、救助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残疾人及其亲友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四条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应对各类涉残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和准备。

(一)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并落实涉残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完善与各单位、各部门的信息传输渠道,确保信息报送畅通、及时。

(二)物资保障。建立健全涉残突发事件物资保障制度,明确保障内容和要求,保证开展突发事件的需要。

(三)人员保障。社区残联应组建涉残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熟悉相关应急预案和程序,了解有关应急支援力量、医疗救治、现场控制等相关知识,保持信息畅通,保证各级响应的互相衔接和协调;不断增强队伍素质,提高应急体系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

第十五条

定。

第十六条

篇9:社区安全防范工作记录

一、健全组织,建立台帐,着力抓好社区防范的组织建设

社区党委着重抓好社区防范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派出所—街道—社区治保会—社区志愿者巡逻队—社区居民的五级综合治理网络。一是建立起以司法所所长、社区民-警、居委会主任和治保主任为核心的志愿者工作委员会,负责辖区内综合治理的基本建设和组织管理。二是建立起以巡逻志愿者为依托的、综合治理小组,负责所居住楼门范围内的信息掌握、问题处理和结果反馈,做到一天一通报,一星期一小结,“五勤一防”:即勤巡、勤观、勤问、勤解、勤报,防止不法分子混入社区。三是划分巡视区域和志愿者小组,详细绘制了“社区治安防控图”,并制成展板上墙,责任到人;遇有紧急情况,全体志愿者召之即来,全面布控。四是建立综合治理工作记录本、资料盒等各类台帐。每月分两次,请司法所所长和社区民-警,为志愿者和居民群众讲授法律知识和防范技巧。五是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群众为基础的志愿者队伍。全体巡逻志愿者不仅积极参加社区防范,还主动参与解决群众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参与邻里求助。

二、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志愿者工作积极性

社区党委把社区治安巡逻志愿者的宣传发动作为社区防范的工作重点,在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开创综合治理新局面上动脑筋、想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落实“五好、四勤、三到户”的工作措施。“五好”即:楼门组长集训好,巡逻内容安排好,排难释疑指导好,培养树立典型好,活动扎实效果好;“四勤”即:活动要求勤宣传,适时入户勤询问,好人好事勤了解,活动情况勤汇报;“三到户”即:法律书刊发放到户,活动要求落实到户,检查指导深入到户,工作总结《社区安全防范工作记录》。居民群众普遍反映这种做法很好。二是公开公正地开展评优创先活动。每年在开展“优秀志愿者”、“优秀治保积极分子”、“百日安全流动红旗竞赛”、“安全楼守法户”等评比工作中,一方面把学法、用法、守法作为评比条件;另一方面将是否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是否坚持社区巡逻做为评比的重要条件,并将评比结果向居民公示。三是建立志愿者巡逻奖励机制。巡逻5次以上的,奖励一条毛巾;巡逻10次以上的,奖励微波炉用具;全年累计巡逻超过30次以上的,奖励一条床单,同时参加年底的先进评比。奖品价值虽然不高,但从一定程度激励了志愿者的巡逻热情。

三、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共同创建“平安社区”

上一篇:乡镇开展提升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活动情况汇报下一篇:回风绕道贯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