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ts域名解析文件

2024-05-15

hosts域名解析文件(共3篇)

篇1:hosts域名解析文件

hosts文件在哪里

方法一:通过文件夹一个个寻找

1、进入C盘,在C盘里面找到“windows”文件,双击进入。

2、进入“windows”文件后,往下拉找到“system32”文件夹,双击进入。

3、双击进入“system32”文件后,找到“drivers”文件,再双击进入。

4、进入“drivers”文件后,会看到有4个文件夹,找到“etc”文件夹,双击进入。

5、进入“etc”文件后,就可以看到hosts文件了。

方法二:利用系统命令

该方法会比较简单,先利用Win+R打开运行命令框,然后输入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文件路径),就可以打开hosts文件位置了。

篇2:Hosts文件编辑器

1 DNS相关知识

IP地址是Internet上标识网络身份的唯一凭证, 无论是访问一个网站还是登录一个FTP都离不开IP地址, 然而IP地址是一个数字字符串 (例如202.113.11.22) , 给用户的记忆带来不便, 因此出现了DNS, 用户只须记忆域名, 例如www.china.gov.cn, DNS服务为自动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供网络组件进一步访问时使用。通常在创建网络连接时会指定至少一个DNS服务器的地址, 通过此地址将动态地对我们输入的域名进行转换。同时操作系统还提供了其他域名解析机制, Hosts文件就是其中之一。

2 Hosts文件探秘

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中存在一个涉及DNS的特殊文件, 名称为Hosts (注意, 此文件没有后缀) , 其一般位于系统盘系统目录下的固定位置, 例如XP系统下, 此文件位于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目录下。该文件将优先于DNS进行域名解析, 也就是说, 系统首先会将输入的域名从此文件中寻找匹配的记录, 只有无法找到匹配时才进一步使用设置网络连接时指定的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这一特性有许多用途, 某些病毒程序通过修改此文件来达到欺骗用户对网络的访问的目的, 例如如果在Hosts文件中故意添加了www.sina.com.cn的错误IP地址, 那么用户访问新浪网时将被重定向到病毒修改的地址;同时利用此特性也可以实现一些有用的功能, 例如网络广告令人厌恶, 可以利用在Hosts文件中将网络广告的特定域名重定向到无法访问的地址 (例如127.0.0.1) 来达到屏蔽的目的。

如果没有修改过Hosts文件, 那么打开此文件将看到一段英文描述和如下一行记录:

127.0.0.1 localhost

这就是系统默认创建的Hosts文件的全部, 仔细阅读英文描述可以发现Hosts文件其实是由若干行组成的一个域名/IP集合。除了以#开头的行或#之后的文本外, 每一行都代表着一个域名/IP对, 用户在操作系统中对域名请求解析时首先查找Hosts文件中的域名/IP对集合, 如果找到, 就将域名对应的IP作为结果返回给系统进一步处理, 如果没有找到匹配的, 则进一步使用DNS服务器解析。

3 应用背景

笔者近日需在公司大量部署某款应用软件, 此软件在安装说明中即明确指出要正确安装此软件, 用户必须手工修改Hosts文件, 提供一个特殊域名到内部网络地址的域名解析。显然, 如果安装软件只是简单地复制一些文件的话也许一般用户也可胜任, 但如果需要用户到系统中寻找出Hosts文件, 然后打开它 (注意, 上文提到此文件没有后缀, 并不能直接双击打开) , 并进行修改可能就有些难度了, 当然提供一份安装说明给每个用户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 但是如果能在安装程序的过程中自动完成修改将无疑更为方便, 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命令行程序来完成此工作, 此命令行程序可作为安装脚本的一部分提供给用户, 用户只需如平常一样双击安装程序即可完成安装。

4 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需求, 笔者利用VC++设计了一个命令行程序 (Console Application) , 假设命名为hostmodify.exe, 因为作为安装脚本的一部分, 用户并不需要图形界面的出现, 而且图形界面反而可能打断安装流程。

程序通过几个不同的命令行参数提供以下几个功能, 分别进行简单介绍

(1) /A, 此参数用于在Hosts文件中添加一个IP域名对, 例如:

(2) /D, 此参数用于在Hosts文件中删除一个特定的IP域名对, 例如:

(3) /DA, 此参数用于在Hosts文件中删除所有特定的IP对应的域名对, 例如:

注意, 此功能用于批量删除某特定IP所对应的所有域名IP对, 通常在一些用于屏蔽广告网站的情况下会在Hosts文件中添加大量同一IP对应的域名IP对, 此时利用此批量删除功能就非常方便。

程序实现并不复杂, 首先找到Hosts文件的所在位置, 出于安全性考虑, 在修改文件前对此文件进行备份, 随后根据命令行中提供的参数分别对添加、删除等情况进行处理, 下面已删除 (/D) 为例, 给出一些示例代码, 供各位读者参考:

下面对代码进行一些解释, 代码使用CStdioFile类进行处理, 首先建立一个临时文件, 然后利用其ReadString函数一次读入Hosts文件的一行信息, 对于空行或注释行直接复制到临时文件, 对于含域名IP对的行, 则判断是否含须删除的项, 如果含有待删除的项, 则忽略该行, 不将其复制到临时文件, 这样待文件处理完毕后, 临时文件中的内容就已经不包括须删除的内容, 最后将临时文件覆盖Copy为Hosts文件达到修改的目的。其他参数的处理是类似的, 具体读者可参考源代码。

这里还需指出, 本程序没有提供修改域名IP对的相关命令行参数, 其实修改操作可通过联合删除和添加两条操作完成, 例如以下操作即完成了修改操作:

5 结语

利用VC++设计Console Application, 提供了对Hosts文件添加、删除等编辑功能, 可替代手工编辑, 并可灵活应用于安装程序等脚本程序, 供各位读者参考。

(收稿日期:2012-04-06)

摘要:从分析Windows环境下Hosts文件的用途入手, 编程实现了一个命令行程序用于对Hosts文件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 可替代手工操作, 并能运行于其他脚本编程。

篇3:排查部分域名解析失常问题

组网情况

某单位网络在运行过程中,遇到这样一则奇怪故障,具体现象为:单位网络中类似DNS服务器这样的重要主机,默认使用的是电信运营商分配的静态IP地址,为了保证上网连接的稳定性,在上网出口处部署了专业的链路负载均衡设备,让局域网上网数据包通过电信、移动两条宽带线路,与Internet网络交流互访,其中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宽带线路带宽资源最为丰富。经过对链路负载均衡设备上网策略的合理定义,DNS服务器之类的重要主机能够自动选用状态最理想的宽带线路,实现对Internet网络的访问,从而达到既高效又稳定上网目的。当网络出口选用移动宽带线路时,外出访问流量会通过将重要主机IP地址转换成移动运营商地址的方式,保证网络访问正常。

最近,有单位员工频繁来电反映,通过目前配置的DNS服务器,有部分域名经常会解析失败,但换用其他地址的DNs服务器,所有域名的解析访问都是成功的。

分析故障

为了弄清楚上述故障的产生原因,网络管理员先从Internet网络中找来了一款专门用于查询域名解析状态的Dig工具,它的作用与Windows系统自带的

“nslookup”命令有点相同,只是功能更强大一些,能查看的信息也更全面一些。开启该工具的运行状态后,通过它的“trace”功能,对“http:∥www.hsyf.gov.cn”域名解析的申请和应答过程进行了追踪。

考虑到单位网络中部署的DNS服务器,没有保存

“www.hsyf.gov.en”网站域名的缓存内容,所以本地DNS服务器在接收到上网用户发来的域名解析请求后,会将对应的查询请求发送到互联网的根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经过一番处理,会将cn区域的DNS服务器地址反馈回来,之后查询请求又会被发送到cn区域的DNS服务器,就这样通过不同DNS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查询,往往会顺利完成特定域名站点的解析任务。可是,从上述查询结果中,网络管理员发现根域名服务器、cn域名服务器环节的解析是正常的,“www.hsyf.gov.cn”网站域名是由dnsl3.hichina.com服务器和dns14.hichina.com服务器负责解析的。从这里的查询结果中,网络管理员发现由于无法获取dns14.hichina.com服务器的IP地址,所以在解析“www.hsyf.gov.cn”网站域名时自然遇到了失败问题。

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本地DNS服务器系统,依次点击“开始”“运行”命令,弹出系统运行对话框,在其中执行“cmd”命令,切换到DOS命令行窗口,在该窗口的命令提示符下,使用“nslookup”命令对dns14.hichina.com域名解析过程进行追踪,发现该域名对应若干个IP地址。从查询结果中,网络管理员还看到单位DNS服务器在访问dns14.hichina.com域名时,使用的是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宽带线路,进入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后台系统,查看上网线路的选择状态时,发现当前上网出口果然使用的是移动线路。

经过对链路负载均衡设备上网策略的重新配置,强制单位DNS服务器外出访问流量使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宽带线路。修改配置结束后,重新启动了设备后台系统,这一次尝试解析“http:∥www.hsyf.gov.cn”站点域名时,果然解析操作恢复了正常。至此,部分域名解析失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定位原因

故障成功解决后,网络管理员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了还原:原来,当初为了保证上网访问,网络管理员将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工作模式设置成自动选择最优线路,同时通过设置规定在使用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上网线路时,将服务器地址转换成对应运营商提供的地址,这就容易造成部分域名站点无法被成功解析的故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本地DNS服务器的外出访问流量,使用的源地址已经被自动转换成移动运营商提供的IP地址,而不是使用的默认电信分配的IP地址,在源地址发生变化后,与之通信的其他安全设备或许会认为这些外出访问流量是不安全的,从而对其进行拦截阻止,最终造成部分域名站点不能被成功解析。当管理员重新调整链路负载均衡设备的上网策略后,部分域名解析失常问题得到了解决。

其实,上述问题不仅容易发生在DNS服务器身上,也容易发生在邮件服务器身上。所以,在对链路负载均衡设备上网策略进行合适配置时,一定要先弄清楚局域网的组网规划,明确网络中重要主机的作用,按需定义好线路选择策略,这样才能避免上述问题不会重现。

其他技巧

当然,除了网管员没有正确配置重要网络设备的上网策略外,普通客户端系统的配置不正确时,也容易引起域名解析失败错误。为了保证类似故障能得以快速解决,本文特意总结了下面一些操作技巧。

1.检查DNS缓存是否启用

为了加快网页浏览速度,改善网站访问效率,不少用户都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开启了DNS缓存功能,日后所有被访问过的站点页面地址,其解析记录都会被DNS缓存功能自动存储在本地硬盘中。当下次需要访问以前浏览过的页面内容时,浏览器将不会耗费时间去连接DNS服务器,而会直接从本地DNS缓存中寻找对的地址解析记录,从而实现高效冲浪目的。不过,有些域名在被缓存的过程中,其解析记录发生了变化,这时客户端系统再次访问相同域名时,就会出现解析错误。为了保证上网解析顺利,建议大家立即采取措施,停用本地计算机系统的DNS Client服务,强制系统对外重新发送域名解析请求:

首先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使用“Win+R”快捷键,调出系统运行对话框,输入“services.msc”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弹出系统服务列表界面。从中找到DNS Client服务,并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服务选项,执行快捷菜单中的“属性”命令,展开如图1所示的选项设置对话框,在“常规”选项设置页面中,看看DNSClient服务是否已经处于运行状态。当发现其已经开启运行时,应该及时单击“停止”按钮,强行停用这项功能。为了防止该功能日后自动运行,建议大家最好将该服务启动类型参数设置为“自动”选项,再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操作即可。

2.检查端口是否已被拦截

某局域网是通过代理服务器方式共享上网的,该代理主机中还安装、部署了DNS服务器,可是在客户端系统中指定使用该DNS服务器解析域名时,发现网站页面无法打开,但是QQ、MSN等与域名解析无关的应用程序都能正常上网通信。显然,局域网中的DNS服务器无法正常解析域名。

上一篇:科技模型大赛策划书下一篇:达州市乡村教师职称评定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