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县完成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项目

2024-05-04

西充县完成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共2篇)

篇1:西充县完成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项目

“目前,西充县共建成肉牛规模养殖场6个,实际完成投资397.955万元,改扩建肉牛养殖圈舍786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850立方米,新建、改建青贮池7250立方米,添置秸秆铡草机12台、秸秆粉碎机6台,购微贮菌种9240袋、尿素36.96吨、塑料膜3.438吨、复合营养添砖64.8吨、冻精细管3.02万只,种植青贮玉米900亩,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各项任务。”

5月9日,南充市农牧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0年8月以来,西充县认真实施“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项目”,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利用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肉牛规模养殖,全县草食牲畜健康快速发展。(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蒋静)

篇2:秸秆养畜循环利用技术试验示范

关键词:秸秆,养畜,循环利用

随着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实施,农牧区草食畜动物饲喂空间也越来越小,个别地方出现饲草料短缺现象。因此应提升草食畜饲喂效率和空间,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拓宽饲草料来源渠道,推动农村农牧区实现牛羊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指导和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在甘肃省康乐县附城镇刘家庙村进行了秸秆养畜循环利用技术试验示范。

1 试验内容与步骤

1.1 种植专用玉米

在示范点附城镇刘家庙村内选择100户养殖农户,每户农户种植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0.067 hm2。

1.2 加工玉米秸秆

龙头企业康美公司帮助养殖农户将收获的秸秆进行了青贮、氨化、裹包、揉丝等物理化学加工,加工处理后全部利用。

1.3 修建沼气池,生产沼气

养殖农户将加工处理后的秸秆饲喂家畜,家畜产生的粪便再通过沼气池汽化,产生沼气,农户利用沼气做饭、烧水。

1.4 种植绿色蔬菜

养殖户将饲喂家畜后产生的粪便直接还田或者将家畜粪便生产沼气,然后将制沼气后的废渣、废液还田作为底肥用于蔬菜种植。

2 试验模式

3 试验结果

3.1 经济效益

3.1.1 拓宽了饲草料渠道、降低了饲养成本,解决了人畜争粮的问题随着国家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实施,养殖户需要的饲草料出现短缺,为此,需要使用粮食饲料进行补充。这就要耗费大量的粮食,加剧了人畜争粮的矛盾。因此,充分利用秸秆饲料可以弥补饲草的短缺,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试验表明,4 kg青贮秸秆相当于1kg饲料,从价格上来看,2014年当地4 kg玉米秸秆价格为1.2元,1kg饲料价格为2.2元。通过计算每户将种植的一亩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青贮,可供一头牛饲用一年,比种植粮食作物每亩多收入200~250多元。

3.1.2 节约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缓解农村能源紧缺问题以有沼气的农户估算,每户每年节约照明用电费用120元,做饭用的燃煤费用600元,每户增加收入720元,实践表明:一个3~5口人的家庭,建一口8~10 m3的沼气池,年产300~500 m3的沼气,可满足一日三餐和晚间的照明用能

3.1.3 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农户将所收获的秸秆全部青贮进行肉牛育肥,每头牛每天饲喂20 kg青贮饲料,较精料而言,一天可节约成本0.4元,一年可节约生产成本144元。将所产生的沼渣作为农作物底肥和蔬菜种植肥料,每户示范户可节约肥料款60元种植的绿色蔬菜价格高于一般蔬菜价格,而且供不应求,提前被各大餐厅订购,蔬菜收入1 200元。

3.2 社会效益

秸秆经过家畜过腹还田后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即发展了农业循环经济,又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改善畜产品结构,丰富市场供应。

3.3 生态效益

上一篇:怀念我的高中老师下一篇:活成什么样的自己优秀散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