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2024-04-11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精选14篇)

篇1: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备考计划

刘亚

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完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但由于我不是地理专业毕业,教学中也许存在不少误区、盲区,学生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再加上学校和学生自身条件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练习、测试都很不到位。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本教学以中国地理为主,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设校本课程,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的家园。

5、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6注 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7、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8、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进度: 第1---3周,学习课本第5、6、7章(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4---7周,学习课本第8章(南方地区、难点章节、重点章节)第8---9周,(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中国在世界中。复习,结束课程。迎接期中考试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16周,复习七年级1、2、3、4、5、6、7、8、9、10章的内容)第17、18、19周,作模拟试卷。第20周,迎接中考

2016年3月15日

刘亚

篇2: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胡桂桥这一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既要完成八年级下学期的新课内容,又要把初中地理的全部教学内容复习好,对学生来说实在是有些累赘,可是面对现实,硬着头皮换是要干,针对本学期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我打算以上课、复习两条主线来授课,每星期用一半的时间上新课,一半的时间复习,在上完新课的同时,正好把世界地理部分复习一遍,然后用剩下的时间把全部内容再复习一遍。针对这个思路,我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作出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共分五章: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在前四章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要求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内,一共有34个。其中,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得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香港和澳门是刚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章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在我国各省级区域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它们各有特色、异彩纷呈,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那里自然条件优越,极具人才优势,经济发展更是独占第一。

篇3: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技术、体能、运用”视解下单元教学计划的构建,要求以技术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技能与学生已有的运动技能相组合,通过“组合”练习来提高体能和巩固所学技能;引导学生用掌握的运动技术结合体能水平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本课教师设计的《鱼跃前滚翻》教学单元以技术教学为载体,重在发展学生的体能,最后教给学生运用的方法。

整个单元安排为五个课时:第一课时:1.复习前滚翻、远撑前滚翻;2.学习鱼跃前滚翻;3.推小车、立卧撑;第二课时:1.复习鱼跃前滚翻;2.兔跳接鱼跃前滚翻等组合练习;3.俯卧撑、仰卧起坐;第三课时:1.复习连续鱼跃前滚翻;2.助跑摸高后接鱼跃前滚翻、鱼跃前滚翻后接挺身跳等组合练习;3.平板支撑、仰卧举腿;第四课时:1.立卧撑接鱼跃前滚翻;2.鱼跃前滚翻后接挺身跳、燕式平衡等组合练习;3.俯卧撑、蹲跳起、收腹跳、跨步跳;第五课时:1.创设情景,用鱼跃前滚翻越过障碍物;2.前滚翻—鱼跃前滚翻—挺身跳练习等组合练习;3.两头起、全蹲跳、蛙跳(注:执教教师每课时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主副教材搭配,即一个教学内容为鱼跃前滚翻或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另一教材为体能、素质练习,如推小车、立卧撑等,安排的五个课时以10个课次进行)。

从本内容的单元教学计划看,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从“教学生技术”的维度出发,让学生掌握完整的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第二至第四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从“发展学生的体能”的维度出发,巩固鱼跃前滚翻动作,发展鱼跃前滚翻所需的各种体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从“运用”的维度出发,对鱼跃前滚翻的技术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体育活动中如何运用鱼跃前滚翻技术。

二、对“三维”视角下通过“组合”发展体能、提高运用的认识

“技术、体能、运用”视角下构建的单元教学计划与以往“技术教学”为主线构建的单元教学计划相比,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前者以“技术教学为载体,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能,发掘教材的运用作用”来构建教学单元,在此指导思想指导下构建的教学单元,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组合”设计来构建系统的教学单元,形成以“单元”为呈现主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对教材进行“组合”设计可以分为:1.对教材进行“叠加式”组合即一个动作做完后重复做前一个动作,如在课上设计的前滚翻后再做一个前滚翻动作等。2.对教材进行“结合式”组合即在学做一个动作的前或后做一个与提高本动作技术水平的练习,如在鱼跃前滚翻练习之前和后做一个兔跳和鸭子步走练习;在“鱼跃”练习前做一个收腹抱膝跳练习,来提高学生“鱼跃”时的蹬摆水平和下肢力量等等。3.对教材进行“拓展式”组合即把一个或几个动作与教材动作进行结合拓展。如在课中设计了原地收腹抱膝跳后接跳过小垫子再接着做鱼跃前滚翻的练习,把“跳”和“跃”的动作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材的“运用”性。4.对教材进行“融合式”组合即完成教材的教学与游戏相融合。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动作的最后,设计了一项“鱼跃”时远撑分值比多的游戏,通过游戏与技术教学的融合巩固技术动作,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5.对教材进行“并行式”组合即选择一项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体能提高和促进教材掌握的动作进行组合。如执教教师选择了俯卧撑练习作为本课的第二教材进行组合。通过发展学生的上肢等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鱼跃前滚翻动作”的掌握。

三、对“三维”视角下落实课堂基本要求的认识

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课堂基本要求,对“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下构建单元的课堂教学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研究的另一成果—“明确界定常态体育课的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队列操练能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在课的准备部分或基本部分的第二教材安排4~分钟的体能练习发展学生的体能;在主教材的教学中以“技术教学”为载体,用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环形复习方法促进学生技术的掌握,通过有效的“组合”技术传授或练习来有效落实“技术、体能、运用”单元构建,用精讲多练的方式提高课的练习密度,注意考虑课堂教学的安全性;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持续3分钟以上的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身体活动、游戏、放松操等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思想。

篇4:八年级下学期“压轴题”选析

不等式篇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解不等式和解方程类似,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等步骤和解方程几乎一样.但进行最后一步“系数化为1”时,若两边同时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如果系数里含有字母,则要对系数分情况进行讨论(大于0、小于0及等于0).

对于和方程相结合的混合不等式组,我们可先解出方程,再代入不等式,最后解出不等式就行了.如果是给出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把不等式化简到“系数化为1”这一步,观察不等号的方向,再对系数进行讨论.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1 解不等式:x+2+>7+.

分析:两边消去可解得x>5.但原不等式中含有分式,故应考虑分母不为0的条件,即x≠6.

解:将原不等式变形为x≠6,

x+2>7,解得x≠6,

x>5.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5且x≠6.

例2 若x满足不等式≤≤,求x能取到的最大整数.

分析:要先把原不等式化成常规不等式组.

解:原不等式可转化为不等式组

, ①

. ②

由①得x≥-,由②得x≤.所以-≤x≤.可见,x能取到的最大整数是0.

例3 解关于x的不等式:-2>.

分析:先去分母,两边同时乘以a2.因a≠0,故a2>0,去分母后不等号不改变方向.再对x的系数进行讨论,可得不等式的解集.

解:显然a≠0,将原不等式变形为3x+3-2a2>a-2ax,即(3+2a)x>(2a+3)(a-1).分三种情况讨论:

(1)当3+2a>0,即a>-且a≠0时,解集为x>a-1;

(2)当3+2a=0,即a=-时,不等式变为0·x>0,无解;

(3)当3+2a<0,即a<-时,解集为x<a-1.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1.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x≥,那么m的值是.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分解因式时,我们应先提公因式,再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难以分解时再用拆添项法等.对于比较复杂的多项式,我们可以考虑用换元法.提公因式时,要一次提彻底,这样便于下一步分解.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时,一定要先写成公式的形式,再用公式,这样不易出错.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4 分解因式:-2x5n-1yn+4x3n-1yn+2-2xn-1yn+4.

分析:对于含字母的指数,要找到最小的指数,先提公因式,再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注意要分解彻底.

解:原式=-2xn-1yn(x4n-2x2ny2+y4)=-2xn-1yn[(x2n)2-2x2ny2+(y2)2]

=-2xn-1yn(x2n-y2)2=-2xn-1yn(xn-y)2(xn+y)2.

例5 分解因式:(x2+x+1)(x2+x+2)-12.

分析:把原式完全展开再分解较麻烦.我们可将x2+x看作一个整体.

解:设x2+x=y,则

原式=(y+1)(y+2)-12=y2+3y-10=(y-2)(y+5)

=(x2+x-2)(x2+x+5)=(x-1)(x+2)(x2+x+5).

注:也可用y代替x2+x+1来进行分解,请同学们试一试.

例6 若x2+xy+y=14,y2+xy+x=28,x+y的值为多少?

分析:通过解方程,很难分别求出x和y.但我们可整体求出x+y的值:把两个方程相加,通过完全平方公式进一步配方,再分解因式可得结果.

解:把x2+xy+y=14和y2+xy+x=28两边分别相加,得

x2+y2+2xy+x+y=42,(x+y)2+(x+y)-42=0,(x+y-6)(x+y+7)=0.

所以,x+y=6或x+y=-7.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2. 把多项式x2-y2-2x-4y-3分解因式之后,正确的结果是().

A. (x+y+3)(x-y-1) B. (x+y-1)(x-y+3)

C. (x+y-3)(x-y+1) D. (x+y+1)(x-y-3)

3. 分解因式:(x2-1)(x+3)(x+5)+12.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化简分式最重要的工具是分解因式,只有分解因式后才能找出最简公分母,才能对分式进行约分.常用的化简技巧有拆分法、取倒数法、分步通分法、设参数法等.

使用拆分法时,要明确拆分是为了相互抵消,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没有必要拆分.使用取倒数法的前提是分子不为0,再者要整体取倒数,多项式各项分别取倒数是不行的.分步通分要起到一种多米诺骨牌的效应,达到逐步化简.设参数法要结合解方程组来使用,注意方程之间的加减消元,想办法求出参数或把参数消去.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7 化简:++.

分析:三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比较复杂,可先将每个分式的分母分解因式.因每个分母的两个因式相差1,故可将每个分式拆分,然后再化简.

解:原式=++

=-=.

例8 当a=2时,求下式的值:+++++.

分析:直接通分显然很复杂,可将各分式分步通分,逐步化简.

解:原式=++++

=++++

=+++

=+++

=…=.

将a=2代入,原式=.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4. 若a+b+c=0,化简a

+b

+c

+2所得结果是().

A. 1B. -1C. 2D. 0

5. 若=a,=b,=c,求++的值.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解题思路点拨]

相似问题可类比全等问题考虑,但其解法要比全等问题解法更灵活.首先要观察哪两个三角形可能相似,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把有用的边想办法向两个三角形中转移.如果不存在相似三角形,我们要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常用的作辅助线方法有连接、延长、作平行线、作高、作角平分线等.

证相似的目的若是为了得到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在选边时要选择有用的边,有时需和全等结合,找出相等的边进行替换.

对于相似中的动态问题,我们要学会用静态的方法来考虑,在动中找出不变的量、不变的关系,这样动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server2photosSL8S8s3p6.tif>[典型例析]

例9 如图1所示,△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求证:=.

分析:证明线段成比例,显然要证两三角形相似.而题中没有明显的相似三角形,故可利用角平分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证明:过B作BE∥AC,且与AD的延长线交于E.如图2.

∵ AD平分∠BAC,∴ ∠1=∠2.

又∵ BE∥AC,∴ ∠2=∠3.

∴ ∠1=∠3, AB=BE.

显然△BDE∽△CDA,故=.

而BE=AB,所以=.

例10 如图3,△ABC中,∠ABC=60°.点P是△ABC内一点,且∠APB=∠BPC=∠CPA.若PA=8,PC=6,求PB的长.

分析:由条件知∠APB=∠BPC=∠CPA=120°,而PA、PB、PC分别是△ABP和△BCP的边,我们是否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呢?通过条件∠ABC=60°可得到∠BAP=∠CBP,从而问题出现“转机”.

解:∵ ∠APB=∠BPC=∠CPA,

∴ ∠APB=∠BPC=120°.

∴ ∠BAP+∠ABP=60°.

又∠CBP+∠ABP=60°(已知),所以∠BAP=∠CBP.

∴ △ABP∽△BCP.

∴ =.PB2=PA·PC=8×6=48,PB=4.

<\server2photosSL8Sjjgg.TIF>[现在就练!]

6. 如图4,在△ABC中,AB=AC=,BC=2.在BC上有100个不同的点P1,P2,…,P100,过这100个点分别作△ABC的内接矩形P1E1F1G1,P2E2F2G2,…,P100E100F100G100.设内接矩形的周长分别为l1,l2,…,l100,则l1+l2+…+l100=.

练习题参考答案

1.

2. D(提示:原式=(x-1)2-(y+2)2)

3. 原式=(x+1)(x+3)(x-1)(x+5)+12=(x2+4x+3)(x2+4x-5)+12=(x2+4x)2-2(x2+4x)-15+12=(x2+4x-3)(x2+4x+1).

4. B(提示:原式=++++++2=++++++

-1=

-1=(a+b+c)

-1)

5. 1(提示:根据比例的性质,由=a=,得=.同理有=,=.三个式子相加).

篇5: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与学的方式转变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争取在本学期物理教学能再上新台阶,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花大力气落实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物理学习都有进步。

1、抓好教师备课关。通过教研活动,在每次教研活动时间,规定一部分时间作为各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讨论时间。形式上各年级备课由本年级备课组长一人主讲,介绍备课思想与所做的工作,由全组成员共同讨论,做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发挥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达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实验、备学生、备反馈环节,原则上做到细备课、精备课,做到课堂事件无遗漏,能注重学生特点,从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出发。

2、在教研活动期间探讨上课质量问题。要求组内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精讲多练,狠抓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争取大面积丰收,不放弃每一名学困生,并进一步培养尖子生。

3、在教研组教研期间做好作业的批改与交流工作,研究作业与练习反映出来学生的问题的对策。作业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速度和质量的提高。

4、在教研活动期间探讨学生辅导方式与成效。以备课组为单位,实现各层次学生有针对性地辅导。但辅导应以学生需求为主,不占用学生有限的课外自习时间。

5、研讨如何做好物理学科后进生与尖子生的工作。搞好学生学习环境与条件的创设,不给学生留过多的作业,由教师进行不定期集中辅导。

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行一次星港学校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也刺激一部分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竞争意识,教学工作计划《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二)研讨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秩序与教学环节更趋于合理化

1、配合学校安排,搞好组内听课,开展多层次的听课和随机听课。听课结束后,在教研活动期间,由主讲教师对课堂设计和预期的教学效果做出评价,以此来提高组内教师对教学各环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2、在教研活动期间,安排各种课型的教学讲评活动。发挥本学年第一学期的经验,进一步探讨除常规新授课之外的实验操作课、实验交流课、习题课、章单元小结课、期中期末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课型的规律与特点。

3、本学期将有目的地进行教研组内说课活动。通过每次教研活动时间说课活动,进一步使教师明确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提高业务能力。

4、在教研活动期间,研讨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发生在当前阶段的现象。

(三)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条件,为专业化教师提供帮助

1、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岗位培训。参加各种机会的外出听课,外出学习,校本培训等。

2、注重教研组与其他教研组、其它兄弟学校物理组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多学习,多探讨,多提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尽可能使我校物理教学工作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内有较大的进展。

1、落实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听10节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认真分析本届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3、抓好物理竞赛辅导准备工作和差生辅导,每周一次。人人关心,专人负责。

4、积极参加市级和校级的各项教师业务方面的评比活动。

5、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或教育论文。

篇6: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杨林中学成家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对地理问题的叙述,文字简明扼要形象有趣,同时借助多姿多彩直观生动的插图,针对性强,十分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的培养。例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文字简短精悍,图片却有五幅之多。首先出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让学生进行感性认识,形成形象思维。如何划分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认真的阅读课本中的图5.5、图5.6、图5.7,图5.8,逐步进行分析,很快就能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方法,空间思维也在读图分析过程中培养起来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整体情况较好,生活、学习基本上能按部就班。但有部分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学生基础很差,学习没兴趣,转后任务很重。

三、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指出四大地理区域;能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比较四大地理区的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了解各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能运用地图指出区域的位置、范围,能绘制某一地理事物略图,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了解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确内地对港澳的促进作用;能根据一个城市的职能和历史条件,考虑城市发展和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能够以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为例,学会分析区域位置和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学会评价自然区域特点。

4、通过对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的学习,能在地图上认识主要的地形类型,并能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归纳出区域的重要气候特征,能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四、创新教学设计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1~2 第五章 第一节13~14第七章 第一节3~4 第二节15 第二节

4~5 第三节 16 第八章 第一节

6~7 第六章 第一节17 第二节

8~9 第二节 18 第九章

10~11 第三节 19~20 复习考查

篇7: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

虎年伊始,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将继续担任八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我依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我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学校的会议精神,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

本学期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三、教学主要内容:

本学期主要讲授中国现代史,共21课。包括7个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祖国统一;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含义、万隆会议、理解“三个面向”、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五、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四个班,每个班都有各自的特点:八一班纪律性,八二班整体均衡,八三班活泼好动,八四班少数学生懒惰需督促。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基本历史知识内容,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联系现实的能力有一定提高。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运用能力差,缺乏学习方法。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针对上学期的工作教训和学生的情况分析,我决定本学期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1、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学习“课标”,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出高质量的课时教案。

2、上课时,认真讲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加强课堂教学,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教学目标及内容,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探究问题,养成探究的习惯。

3、下课后,加强辅导,以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生为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成绩。

篇8: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漫画头像学习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 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 学生能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 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思想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 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 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漫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制作宣传漫画的能力。

教法学法特点:通过综合信息, 分组教学, 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运用课件, 突出美术学科强调视觉感受的特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取长补短, 增进友谊。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今天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 老师非常高兴。老师也希望快乐能常伴同学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每天生活在高兴与快乐之中, 因此诞生了很多运用幽默手段给人们创造快乐的艺术形式, 那么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看大屏幕图片 (如:小品、相声、滑稽舞蹈、马戏小丑等等。) 美国有个幽默天才——卓别林, 中国有个幽默大师侯宝林。侯宝林大师有一句名言:“相声是有声的漫画, 立体的漫画;漫画是无声的相声, 平面的相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平面的相声”——漫画, 用漫画的形式, 展现属于自己的幽默人生。

二、板书课题:幽默人生 (同时大屏幕出示)

三、新课程学习

(1) 那么什么样的画是漫画呢?大家来看一下大屏幕 (出示漫画、欣赏漫画) 。第一幅:简洁生动, 第二幅:富有联想, 第三幅:诙谐有趣。第四幅:变形夸张。总体都是诙谐幽默的。

打开《知识小词典》: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人物、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 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 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有的漫画幽默讽刺, 有的漫画幽默搞笑, 还有的从幽默中传达对某个人的崇拜与尊敬, 这样我们可以将漫画按照不同的用途分为: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等。

下面这几幅分别属于哪一种?出示漫画。 (学生分辨) 有时候漫画根据内容的需要, 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来看一下主要用到的几种形式 (出示漫画) 。同学们可根据教材第8页最后一段内容, 分辨一下这几幅漫画在漫画形式上分别属于哪一种? (学生回答:单幅漫画, 四格漫画、连环漫画等)

那么我们怎样画漫画呢? (在构思, 创作手法, 线条的运用上应该怎么办?学生思考, 并回答) (幻灯片出示)

(2) 发挥联想, 寻找漫画灵感

(3) 合理的选用夸张、比喻、对比的创作手法。

(4) 画面线条应简练概括。 (比如人物的脸型塑造和表情塑造)

现在很多同学已经都等不及了。准备好了么?准备好的画吧。

四、我的幽默:老师出示漫画作为示范

学生作业:用你喜欢的绘画语言创作一幅漫画, 形式不限, 题目自定。要求: (1) 创意幽默有趣, 内容健康向上。 (2) 形象夸张有个性。 (3) 线条简练概括。

五、我幽默我自信 (作业点评)

(1) 内容的幽默程度。 (2) 形象的夸张变化。 (3) 线条的简练概括。

六、课堂总结

篇9: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关键词] 主题词汇;整体教学;单元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处于耗时低效的局面:一方面,教材对词汇的复现率不足;另一方面,教师过分强调单词的拼写和中文意思,造成学生学习词汇方式单一,遗忘率高。要改进学生的词汇学习,通过相同或相似话题的任务设置,增加特定语境下词汇的重复率非常必要,因为重复率和接触量对学好一门语言至关重要。

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学科教学单位,强调单元以整体形式呈现,注重构建单元各板块、各课型的内在联系。现行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单元的构建以同一话题为线索,以阅读为主进行输入,通过阅读理解、篇章词汇处理和语法学习带动听、说、写能力的提高。从单元整体教学出发,把单元话题贯穿到每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中,不仅遵循了教材的内在体系,而且有利于复现承载话题的词汇,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一、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词汇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思路

1.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词汇教学原则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逐步总结了初中英语单元内核心贯穿、语篇承载、情景再现的词汇教学原则。核心贯穿指的是以单元的话题功能分析单元词汇,从中提炼主题词汇,并把主题词汇的学习和巩固与课型特点相结合,在教学中分阶段、递进式贯穿。语篇承载要求教师避免孤立地教单词,在词汇教学中始终以语篇为单位,特别是要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多角度地挖掘单元主题的内涵,选用听、说、读、写任务中出现的语篇或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时代的发展采用新鲜的语篇,不断丰富词汇所在的语境。情景再现则要求教师把握语境与语言的密切关系,通过多种课堂活动或交际任务,创设词汇再现的情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情景创设要吻合教材单元的编写思路和主要内容,使词汇得到最大程度的夯实。

在核心贯穿、语篇承载、情景再现的词汇教学原则中,核心词汇是词汇教学的重点。

2.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词汇教学设计思路

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教师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单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整体理解单元,提取单元主体内容;分析单元功能,确定词汇分类框架;整合单元内容,实施阶段策略。

在进入单元教学前,教师有必要总览单元内容,分析主体阅读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按照输入—内化—输出的语言教学原则规划单元教学,通过筛选和整合单元内容突出单元主干知识和能力。为了建立单元词汇的体系,预测学生理解关键信息的程度,教师需从语篇分析角度切入,根据话题的功能和意义对词汇进行归类。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词汇归类能有效帮助学生整理词汇表中的词汇,明晰其表达的意义,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吸收和输出。对单元主题的定位和词汇类别的整理,为单元的整合和阶段策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词汇教学按照布鲁姆对教育目标中认知过程设置的六个维度——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可分为五个阶段。各教学阶段可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阶段一的教学策略是呈现主题,激活词汇链,以旧引新,以旧释新;阶段二则以文本解读词汇,以词汇阐释文本;阶段三的策略具体体现在适度拓展词汇语境,着重词汇学习;阶段四以主题情景为载体,把词汇的再现和运用与语法教学的三个维度(form,meaning,use)融合在一起;阶段五以用为导,再次整合单元词汇,有效结合输入和输出技能,以任务促进学生分析和加工词汇信息。

二、单元整体教学促进词汇学习的总结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均以话题为主线展开,从中可以看出,抓住了阅读和词汇教学,就等于抓住了英语教学的灵魂。单元的语言知识(如话题、词汇等)需要分层、分批地分解并复现到不同课型之中,构成完善的课时语言教学目标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单元整体意识非常重要。在单元整体规划设计下,词汇学习是课时词汇学习的“小循环”过程和单元词汇学习的“大循环”过程。在单元整体设计的框架下,核心贯穿、语篇承载、情景再现的词汇教学原则要求教师把握单元话题的主要内容,明晰词汇在话题表达中承载的意义和功能,界定核心词汇,提供具有完整语境的篇章,设计对学生生活有意义的场景和任务,对词汇持续加工,以扩展词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要积极地把学生的视线引到生活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生活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需要认真去观察、感悟,教师应善于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在生活中仔细去观察,用心去感悟,一定会收获许多值得对话的内容,运用于课堂之中,课堂也必然会更加精彩。教师把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对话生活,必然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活用对话,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精彩。

课时目标和课时设计是单元整体的一部分。单一地以课型划分课时会割裂单元的整体,影响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分散、凌乱的教学情景中难以建构完整的语言体系。以课型进行课时设计,也容易使教师偏离教材的主题,增加学生学习词汇的难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词汇学习,从而获得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检查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互相了解,使之具有良好的群体合作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让学生参与英语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词汇教学至关重要,掌握不了英语词汇,英语语言也就无从谈起。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讲究策略和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把词汇放在一定的语境中,积极创造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动口、动手的机会,让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再让学生在这个交际过程中理解单词,落实、巩固并掌握其功能。例如,在学习This is my sister这个单元时,笔者首先拿出准备好的家庭照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掌握了This is my/ her/ his brother及These/ Those are my/ her/ his brothers 单数与复数之间的区别;然后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家庭照片,明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相互操练;最后让学生上台表演,给学生以充分肯定和鼓励。这样使学生熟记了单词,又掌握了语言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的很大差异,给中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改进和探索词汇教学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新颖多变的单词教学方法,使单词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易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实施单元主题词汇教学,在单元各课型中优化主题词汇的输入、输出方式能提高词汇能力,最终提高综合语用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词汇,先确定一些主题词汇和句式,在课堂中以话题情境呈现、绘制主题词表等形式进行输入,以复述、演讲、写作进行输出,在单元其他课型以不同的情境复现、运用主题词汇,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沈正南.情境中的词汇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5).

[3]冒晓飞.单元主题词汇教学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4,(8).

[4]彭修成.试论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篇10: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和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共有300名左右学生,男女生比例几乎各占一半,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计划。我担任的是八(1)、八(2)、八(3)、八(4)共四个班的生物学教学,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不很高,上学期生物的平均成绩走在了中间,高分还不突出,在加上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因此各班平均都被拉下来了。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掌握;

2、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原因;

3、认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学工作计划《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篇11: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第十九周6.15——6.19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6.22——6.28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6.29——7.03期末考试

篇12: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本单元以民间的文化为主题,几位文化的名人通过对故人故事的回忆,对生活和艺术的思考,为我们开启了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化宝库的大门。本单元几篇的共同点是文中所写离我们似远犹近,教学时应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适量拓展课程资源,较透彻地理解文中的文化情趣,充分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几篇课文又都是作者行文风格的杰出代表,学习时应以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为核心,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与生活脉动共振、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学习愉悦。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祖国生动丰富、趣味盎然的民间文化。

2、加强朗读教学,揣摩品味中重要的语句,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3、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艺术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朗读品味,领会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培养语感。

2、自主、合作、探究性阅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延伸阅读,比较各地的民风民俗,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4、培养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教学措施)

首先,要从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要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还要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其次,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展。由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学生普遍感到较为陌生,教师可以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但不能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民风民俗”的知识介绍课。

第三,本单元教学还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家乡风情”为主题,设计各种活动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活动应该有计划,有评价。计划应详尽,形式应多样,评价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态。度,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增加社会经验,培养多种能力。

五、课时安排

《云南的歌会》2课时 《端午的鸭蛋》2 课时 《吆喝》2课时

《春酒》1 课时 《世俗奇人》1课时

篇13: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这是指导崇明县大新中学朱利荣老师执教八年级双杠教学内容的一个案例,该课是单元教学6课次中的第4课次,内容主题是改进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动作质量和学习双杠组合动作。

1.教材分析

八年级双杠组合动作由杠端跳起成分腿坐→前进一次一摆动成外侧坐一越两杠直角下组成,其中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是教学中的重点,它由撑杠、压杠、越杠、挺身、落地五个环节组成,由于完成该动作需要有一个身体腾越移重心,借助身体压杠产生的反弹力,通过收腹高摆腿使身体腾离杠面直角下的过程,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2.学情分析

该班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体育活动能力和认知水平,通过前几次课的教学,对双杠的学习动作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学生在体能、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如学生上肢、肩部、腰腹等方面力量不足,身体的协调性及平衡能力一般,特别是女生,由于摆越杠时身体重心的移动范围较大,容易产生胆怯、害怕心理,造成完成动作的自信心不足。

[问题提出]

在《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中,中学体操教材的比重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涉及双杠、单杠、垫上运动、支撑跳跃四个方面。这些体操项目对促进中学生的生长发育,提高协调、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有着其他运动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体操教材在体育教学中受场地器材限制、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以及教师自身基本功等因素影响,体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不少教师只是为教而教,缺乏怎样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善学”的思考。为此,在本课的备课研讨中,确定了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中,达到改进技术动作、体验成功快乐的教法措施。

1.体验。

主动有效的体验是获取感性认识,习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本课通过教师创设各种辅助练习让学生进行体验:在杠上设置标志线,提示手的支撑位与臀部的外侧坐位,以体验如何有效获得压杠的反弹力;利用标志杆不同高度与角度的摆放变化,体验摆腿对直角下的影响。教师通过提示动作的技术关注点、学生的观察点,让学生及时获得反馈的建议与评价,形成真正有效的互动交流,从而改变了以往机械性的重复练习,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悟,掌握技术要领和动作关键,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2.探究。

体育教学中的探究是思维与身体练习相结合的过程,是学生参与问题的研究,通过实践来拓展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预设了“如何提高臀部离杠的高度”及“如何解决推手不及时”的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探究。同时,教师从“双杠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的力学原理、用力顺序、身体姿势三个方面做好引导,针对技术的关键点设置针对性的练习:开展外侧坐后腿直腿靠前腿的弹杠练习,解决如何获取反弹力的问题;手撑低处越高处的斜杠练习,解决收腹举腿的问题;摆越两根“斜拉橡筋”(双杠两侧各一根)练习,解决臀部离杠的高度、身体摆越的方向和角度以及直角下时的挺身问题。这些都使学练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合作。

根据“双杠外侧坐越两杠直角挺身下”的教材特点,课中加强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能弥补教师问题发现与指导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动作技术掌握的互补与提升。为此,在本课的针对性练习与组合动作练习中,教师通过异质分组的形式,建立合作小组,确立学练目标,把观察与记录、帮助与指导、交流与讨论、反馈与评价落实到位,让组内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形成有效的互动,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时得到关注,真正做到学有所得,练有所获。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1. 集中注意力游戏(强度小)。

教师讲解要求与口令指挥,学生根据口令练习,要求注意力集中。

2. 热身跑(强度中)。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学生在组长带领下慢跑。

3. 徒手操(强度中)。

包括以下内容:双手扶杠压肩,单手扶杠体侧屈,体转双手触杠,杠侧前踢后摆腿,杠侧伸展运动,腕、踝关节活动。教师提出具体练习要求,前4节操由各组组长带领练习,后2节操由教师发口令指挥练习。

设计意图:课的导入由集中注意力游戏、热身跑和徒手操组成。通过游戏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进入角色;通过组长带操和教师带操,充分活动相关的关节韧带,并将身体姿态练习有机地穿插在徒手操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锻炼所需的方法手段。

(二)主材料练习

1. 复习杠端跳起成分腿坐→分腿坐前进(强度中)。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挺胸展髋、两腿伸直内旋压杠,各组在组长带领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复习右杠外侧坐→左杠外侧坐(强度中)。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体验身体压杠产生的反弹力,各组在组长带领下复习,教师巡回指导。同伴之间相互保护帮助、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3. 复习外侧坐越两杠直角挺身下(强度中)。

(1)教师讲解示范:教师结合挂图讲解示范,强调相互做好保护帮助要求,各组在组长带领下练习。(2)复习外侧坐越两杠直角挺身下,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完成动作有困难的学生。(3)演示与评析。组织学生正误演示与评析,教师提问: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的动作关键是什么?怎样提高动作质量?教师示范,强调动作要求:收腹高摆腿,腾起越杠移重心。(4)针对性练习。安排改进练习:①针对收腹举腿问题,做手撑低处越高处的斜杠练习;②针对两腿分开问题,做外侧坐后腿直腿靠前腿的弹杠练习;③针对缺少挺身问题,做摆越一定高度的纸棒或橡筋挺身下练习;④针对摆越时身体平移问题,做一侧外侧坐到另一侧外侧坐的手撑高处越低处的斜杠练习。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选择不同条件的器械进行改进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薄弱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相互观察、积极思考、主动体验、合作互助。最后组织展示,教师点评,提出提高动作质量要求。

4. 组合动作体验(强度中)。

组合动作依次为:杠端跳起成分腿坐一前进一次→摆动成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教师示范讲解,提出练习要求:提高单个动作质量,组合动作体现连贯性。学生分四组,在组长带领下练习,相互交流帮助。

设计意图:在主教材的练习中,除常规的安排复习巩固练习外,在教法手段的运用上有创新和突破:(1)将双杠调为一边高一边低的斜杠,通过从低往高的斜杠练习改进收腹举腿不高的问题,通过从高往低的斜杠练习改进身体在摆越中平移的问题;(2)利用自制的有不同高度标记的纸棒固定在双杠两侧,让学生通过自我调节高度和角度,改进身体摆越的方向、角度以及直角下时的挺身问题;(3)积极倡导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交流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中领悟动作要领,体现思维活动与身体练习紧密结合的特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4)重视学法指导,如讲解时的问题预设、示范时的观察点提示、练习时的正确动作引领等,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三)合作跑练习

合作跑(强度大)。教师讲解合作跑方法与要求,分步骤进行以下练习。1.尝试练习。学生分四组进行尝试性练习。2.计时跑。学生分四组进行记时跑。3. 男女分组跑。男女各一组的计时跑。4.全班一组跑。全班一组的合作跑,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相互协作配合的集体精神。

(四)课堂小结

在教师提示下进行放松练习,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点评,小结后布置学生回收器材,结束课程。

[自我反思]

这节课学生锻炼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基本实现了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1. 重视教学步骤的层次性。

学生改进和掌握技术动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课中安排的几个练习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如通过分腿坐前进及右杠外侧坐摆越至左杠外侧坐的复习,让学生巩固已学的动作;通过演示图板、教师示范和观察点提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的动作过程和动作的关键部位;通过安排多个辅助练习和针对性练习,改进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

2. 重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

根据学生体能、技能的不同,教学中教师积极倡导自主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实现互补,在同伴的保护帮助中树立信心,在相互的观察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针对性练习中,通过将学生练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罗列出来,给予改进的建议和处方,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练习内容,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有助于学生对双杠学习的兴趣培养和自信心的增强。

3. 重视教法手段的有效性。

课中安排的外侧坐压杠摆腿练习、右外侧坐摆越至左外侧坐练习等,让学生体会身体压杠对收腹举腿产生的作用,体验推杠移重心的技术要领;安排的外侧坐摆越斜杠、摆越一定高度橡筋等练习,让学生增强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安排的摆越自制的有不同高度标记的纸棒练习,让学生通过自我调节纸棒的高度和角度,促进了身体摆越方向、角度以及直角下时的挺身问题的改进。方法手段的有效性、针对性,为学生解决技术问题提供了帮助。

4. 重视“两纲”教育的无痕渗透。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学生,生活经历造成了他们不善交流,对器械体操练习胆怯等不利因素。因此,教师十分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保护帮助,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体验、观察、交流,注重教师激励、相互评价、学生展示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等良好意志品质,实现了“两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无痕渗透。

5. 存在的不足之处。

课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学生良好身体姿态的培养,但教学中还存在问题提示多,改进措施少等问题,一些学生的身体姿态还不够完美。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练习中生成的问题资源把握不够及时,研讨深度也显得不足。

[专家点评]

《双杠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是初中八年级双杠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由于完成动作需要有一个身体在杠上腾移的过程,尤其对女生而言有较高的教学难度。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实际,教师从学生“学会”到“会学”至“善学”出发,从教学设计到整个教学过程凸显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是本课教学的立足点。

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教学,必须建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困难学生,激发学生学与练的动力;学生间的互助,鼓动性的掌声,让学生感悟到彼此间的关注,树立学生挑战技术难度的自信心。

2.改变教学方式是本课教学的着力点。

本课将技术教学模仿到单一的练习转化为体验、探究、合作的学练行为,以问题为契机,给学生体验的机会,以便于学生的交流互动,针对技术的关键点展开探究,领悟技术的原理,用力的作用点、顺序、方向,让学生在体验、观察、交流中获得答案,从而加快了动作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3.运用辅练手段是本课教学的效益点。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实际,教师运用了多种辅助练习,如斜杠从高到低和从低到高的摆越练习,摆越不同高度和角度纸棒和橡筋的练习,设置了梯度递进的练习手段,为学生解决技术问题,使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有效突破。

4.有效合作学习是本课教学的关键点。

教师通过异质分组的形式,建立合作小组,确立学练目标,把观察与记录、帮助与指导、交流与讨论、反馈与评价落实到位,让组内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各负其责,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有效的互动,让每个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关注,真正做到学有所得,练有所获。

5.相互保护帮助是本课教学的支撑点。

篇14:新目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1. ——____ do you go skateboarding?

——Twice a week.

A. How soonB. How farC. How oftenD. How long

2. ——Where is your father ____ for vacation?

——Hong Kong.

A. goingB. goC. goesD. to going

3. ——When are you going to Hainan?

——I am going there ____ June 8, 2007.

A. withB. onC. atD. in

4. ——How often does Gina take the bus to school?

——She ____ takes the bus because she likes walking there.

A. hardly everB. alwaysC. oftenD. usually

5. ——____?

——I have a sore throat.

A. What are you doingB. What’s the matter

C. What do you doD. What’s your job

6. ____ worry. I can help you.

A. Can’tB. Don’tC. Aren’t D. Not

7. You must look ____ yourself and keep ____.

A. for, healthB. after, healthC. after, healthyD. for, healthy

8.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____ to my birthday party.

A. comeB. comingC. to comeD. came

9.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hank you. ____, but I’m busy.

A. I likeB. I would likeC. I wantD. I’d love to

10. My mother stopped ____ to me because there was a call for her.

A. talkingB. to talk C. sayingD. to say

11. Dad will give me ____ to eat ____ my fourteenth birthday.

A. different something, onB. something different, on

C. something different, inD. different something, in

12. ——Where are you going ____ your next vacation?

——We decided ____ go to Europe.

A. on, forB. for, toC. on, toD. for, on

13. Students in China go to school ____ bikes

A. rideB. inC. onD. by

14. Workers in our city take buses ____ ride bikes to work.

A. andB. orC. soD. although

15. My brother gets up early and ____ breakfast.

A. have quickB. has a quickC. have a quickD. has quick a

16. ____ it take you to walk from your home to your office?

A. How many hours areB. How long does

C. How many time doesD. How long is

17. I went ____ my grandpa the whole day.

A. fishing withB. fishingC. to fish withD. fish with

18. Can you come to my house ____ the science report?

A. discussB. to talkC. to discussD. discuss about

19. When will you finish ____ the schoolwork?

A. writeB to writeC. writingD. wrote

20. Wang Ling thinks chicken is ____ nicer than beef.

A. moreB. veryC. soD. a little

21. Sometimes the bus is ____ crowded than the subway.

A. a lotB. a littleC. muchD. much more

22. Mrs. Kong planned ____ her vacation in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A. spentB. spendingC. to spendD. spends

23. Mary decided to go to work on time (按时), ____ she was ill.

A. thoughB. soC. or D. because

24. ——How often do you eat at KFC(肯德基)?

——____.

A. TwiceB. MostC. NeverD. Three times

25. ——How about ____ to see the Subway Station this afternoon?

——That’s a good idea.

A. to go B. goC. goesD. going

Ⅱ.完形填空

Once a rich woman invited Martin Brown, a famous singer, to sing for her friends. But she __1__ him to have dinner with them. She told him to eat __2__ the servants.

After the meal Martin stood up and said to the servants, “Now, my good friends, I __3__ for you.” He sang several songs and the servants were quite __4__.

Then the rich woman asked __5__ to come to the sitting-room. “We are waiting for your songs. __6__ you ready?” the woman asked.

“I am sorry,” Martin said. “I have sung __7__. I usually __8__ once in one evening, and I can’t sing __9__.

And with a polite “__10__”, he left the rich woman’s house.

1. A. doesn’t inviteB. don’t invite

C. didn’t inviteD. haven’t invite

2. A. withB. forC. atD. in

3. A. sangB. will singC. singD. was singing

4. A. sadB. boredC. excitingD. happy

5. A. the servantB. the friendC. the womanD. the singer

6. A. WereB. IsC. AreD. Be

7. A. everB. alreadyC. neverD. yet

8. A. singsB. will singC. singD. sang

9. A. oneB. twoC. onceD. twice

10. A. Good nightB. Good morning

C. Good afternoonD. Good day

Ⅲ.阅读理解

(A)

Is the Servant Clever or Foolish?

This is an old story. It was first told long ago. A rich man wanted to make a journey to another town. He was a businessman. He wanted to take things to sell. He also wanted to take some gold to buy some things. He decided to take ten servants with him. They would carry the things to sell and the food to eat on the journey.

He was a kind man. He said to one of his servants, “You are the smallest, the thinnest and the weakest of all my servants. You can not carry a heavy load. You may choose the lightest load to carry.”

The servant thanked his master. He pointed to the biggest load. This was bread for them to eat on the journey.

“You are foolish,” said his master. “That is the biggest and heaviest load.” But the servant lifted up the load cheerfully and the journey began. They walked for four hours. Then they stopped for a rest. They all ate some of the bread. Then there was less bread for the servant to carry. The servant’s load grew smaller and lighter every day. At the end of the journey, the smallest servant had nothing to carry.

1. The rich man wanted to sell things and ____.

A. buy some goldB. buy some gold with the money

C. buy some things with the goldD. sell some gold

2. Before the journey began, the rich man said something to ____.

A. a businessmanB. one of his servants

C. the servantsD. some servants

3. The weakest servant ____.

A. asked for his master’s advice

B. followed the master’s advice

C. refused to accept the master’s advice

D. took the advice another servant gave him

4. It took them ____.

A. less than four hours to finish the journey

B. some days to finish the journey

C. no more than four hours to finish the journey

D. only four hours to finish the journey

5. The smallest servant was very ____.

A. cleverB. foolishC. honestD. kind

(B)

Now TV program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 We can get a lot of knowledge and a lot of fun from it. Today is Saturday. The following are some TV programs and different channels today. Now read these TV programs and try to find some information for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上一篇:她这人就这样作文下一篇:热点新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