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绿色意识植树节心得感悟

2024-05-25

提高绿色意识植树节心得感悟(通用3篇)

篇1:提高绿色意识植树节心得感悟

提高环保意识,创建绿色校园

府谷县前石畔九年制学校八(4)班郝凡

绿,生命的颜色;绿,环保的颜色。有了绿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气;有了绿色,便有了沁鼻的花香;有了绿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有了绿色,便有了美丽的校园。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怀着愉悦的心情踏进校门,却不经意发现了地上的黑斑——泡泡糖,那是同学们随口吐下的。这只是冰山一角。

随着更深入细致的了解,我们发现,本是一方净土的校园,操场上有牛奶袋、面包袋,中午楼梯上、走廊上有水果皮、纸张、食品袋等。更严重的是有同学故意把这些杂物塞进消防栓或床架的管子里边。再看我们的花圃和绿化带中,经常发现有杂物、有深深的脚印、有的地方甚至走出了一条小路。我们曾问过同学们为什么见到垃圾不主动清理,一些同学很随意地说:“这不是我扔下的,而且这是别的班的环境区,会有人来打扫。”从他们的言行上不难发现,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不够强,对于垃圾纷纷采取“个人自扫门前雪”的态度,给学校的环境带来很大问题,同时,也说明校园里同学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了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经过研究决定,严禁带泡泡糖进校园,斩断污染来源,并下令各班铲除地上的泡泡糖黑斑,净化校园环境,对乱吐泡泡汤的行为作出严厉批

评,而且,通过多次星期一升旗台讲话,要求同学们要本着“学校是我家,环保卫生靠大家”的态度去爱护校园环境,争做校园环保小卫士,创建绿色校园。

在此,向大家呼吁,“提高环保意识,建立绿色校园!”不是一句空口号,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身为一名学生,就要爱护校园环境,遇到废纸弯弯腰,伸伸手,用双手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校园,身为一位公民,就要做到环保的义务,为环保做一些贡献,尽一份力量。不乱丢乱弃垃圾,身为21世纪的主人,应该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去保护环境,还地球母亲的一片绿装。

篇2:提高绿色意识植树节心得感悟

谁不渴望那郁郁葱葱的草地?谁不愿坐在草地上享受阳光?谁不希望在绿色的草坪上休闲的图书?现在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切,可是,大风偶尔吹起的是那白色的塑料袋,这是谁的错?这是我们的错,我们应该增强环保意识,创建绿色校园。

一天,我在电脑上看到了一个资料,是关于环保问题的,资料显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地球环境遭到空前地破坏,造成空气污染、气候恶化、臭氧层耗损、淡水资源枯竭、河湖及海洋环境污染、土地退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酸沉降、有害有毒物品扩散、疾病蔓延及其他类似问题,这一切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小荷作文网当我看完这个资料后,我感到震惊,我觉着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刻不容缓。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水龙头没有关紧,要立刻拧紧,要知道如果一个水龙头1秒钟漏掉一滴水,一年便滴掉360t水;每少用1m3水,就会少排放0.6~0.7m3污水;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否则会让许许多多的树木“牺牲”;每当节日到来时,尽量不要互相送贺卡,要知道4000张贺卡就要砍掉一棵大树呢!废纸千万不要乱扔,一吨废纸可再生800kg好纸,可少砍17棵大树,节省3m3垃圾填埋

空间,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节约水电和粮食;不使用污染环境的餐具;不随意丢垃圾、纸屑;选择绿色食品,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选择使用无磷洗衣粉和再生纸,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关爱身边环境、参与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利用;不随意制造噪声,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小荷作文网

我听别人说,大学生群体具有受教育程度高的优势,肩负着未来建设的重要责任,也就是环保。我们当代中学生也有责任、有义务为环保做一些贡献,尽一份力量。我们先要“装扮”我们的家——校园。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让学校里的小草小花把我们的家园装扮的更美!上课时间不说话,文明礼貌,谦让宽容,营造和谐文明的宿舍环境、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

篇3:提高绿色意识植树节心得感悟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其涉及范围很广, 内容渗透至各个学科, 是理工科院校化学、医药、生命科学及化工、制药、材料等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 在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机试剂大多数具有挥发性和毒性, 实验教学中产生大量化学污染物, 排放这些污染物不但污染环境, 更危害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开展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探究不仅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而且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 就如何减少直至最终根除有机化学实验的污染, 培养学生的绿色化理念和环保意识已经引起社会普遍重视。现将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保留基本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

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性实验, 如塞子的钻孔和简单玻璃工操作、萃取、熔点的测定、重结晶提纯法、蒸馏和沸点的测定、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选做95%乙醇作提取液) 等实验, 另外, 碳水化合物的性质、氨基酸和蛋白质性质等实验中也含有基本符合绿色化学的实验。这样, 此类实验约占总实验的30~35%。

2 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则需改进

这类实验约占总实验的30%, 是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根据多年的实践研究报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催化剂

像乙酸乙酯的制备, 大多数教材所用的催化剂是浓硫酸, 但浓硫酸的氧化性强、吸水性强、选择性低, 造成反应物的碳化、氧化、产品产率低、质量不高, 产生大量副产物, 污染环境, 而且浓硫酸腐蚀性强, 学生操作实验危险。且浓硫酸在实际生产中严重腐蚀设备。而参照目前酯化反应的很多研究, 分别用五水四氯化锡、硫酸氢钠、二水氯化锡、浓硫酸、对甲苯磺酸、六水三氯化铁、固体超强酸 (SiO2/SO2-4、SO2-4/c-Al2O3、Fe2O3/SO2-4) 作催化剂10种方法进行了对比, 发现用固体超强酸 (SiO2/SO2-4) 作催化剂对环境友好、可循环使用、用量少活性高。其优点是对环境无污染、安全, 收率达93%左右, 较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得到48%有大大的提高。并且催化剂可多次重复使用6次收率也没有明显降低。此外, 对用乙醇制乙烯、环已醇制备环己烯、和其他的酯化实验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改进, 用对环境无污染的无机盐和Al2O3作催化剂, 均可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我们也可以查阅文献引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离子液体是公认的绿色化溶剂, 而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也是一项相当成熟的研究, 它既可作为溶剂又是催化剂并可多次回收利用。

(2) 改变加热方式

目前, 微波技术在有机化合物合成和提取中已迅速发展, 成为最高效最方便地促进化学反应的方法之一。将其引入有机化学实验中, 比传统的用电热套或水浴加热法省时节能, 且能产品的纯度和提高产率。像肉桂酸的合成实验, 传统加热法为:制备反应用电加热套加热回流反应 (45min) , 然后水蒸气蒸馏 (1.5h) , 再中和、溶解, 然后抽滤, 最后滤液酸化、冷却、抽滤、水洗, 还要重结晶得到产品 (产率68%) 。改用微波辐射为:制备反应只需 (10min) , 而水蒸气蒸馏要 (15~20min) , 得产率76%~78%。这就大大的节省了反应时间, 而且可以多组学生共用同一微波炉。另外还可以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代替原始的热回流装置。

(3) 减少试剂用量

有机试剂大多数可燃、有毒、强挥发性, 若按正常用量进行实验, 需要消耗大量试剂, 由此带来资金浪费、污染大、三废处理困难等问题。微型有机化学实验因试剂用量少, 污染小, 被称为“绿色化学实验”。我国在1988年制定高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的科研规划时就列入了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课题并组建了课题研究协作组, 经过多年努力,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自1990年以来微型化学实验得到很快的发展。而有机化学实验教材, 新版本比旧版本在试剂的用量上, 明显向小和少的方向发展。但基于经费的限制, 各校发展并不平衡。对于一些性质实验, 学生只需得到现象, 因此教师在做预示时可以适当的减少用量, 并记录, 讲课时告诉学生。使学生也养成节约药品用量的习惯。

(4) 用无毒或低毒试剂代替高毒试剂

在制定实验教学计划时, 要及时修订实验内容, 尽量采用低毒、无毒或天然产物代替毒性高的化学试剂, 这样既达到了实验目的, 又降低了污染。像水蒸汽蒸馏, 教材通常采用毒性较大、又不好自然降解的有机试剂, 如苯胺、辛醇等, 可以改称从一些天然产物中提取挥发性油, 例如从橙皮中提取橙皮油, 原料来源广泛, 产物处理简单, 即减少污染, 又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还有兴趣。

(5) 引入多媒体技术, 将实做改为演示

一些对人体危害极大并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验, 可做成录像给学生播放, 如芳烃和卤代烃的性质、醇酚醚的性质、醛酮的性质等实验所用药品均有很大毒性, 对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其中的个别实验, 学生实际操作时往往不太容易出现象, 实验效果不理想。改用多媒体教学, 有机化学教师在讲授有机课程中播放视频, 既没污染, 现象又明显, 如亲临其境, 学员感到很新颖, 兴致很高。

3 坚持回收和处理实验室有毒有害废物制度

该制度在从进有机实验室做实验时就已经建立, 只是因为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太多而数量又不多, 加上环保部门目前也没有顾及到这一角落, 也就产生了对废物处理不重视的思想, 制度坚持得也不好。所以为了保证这一制度的实施, 应该把对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专人专管, 针对污染特点研究处理方案。

4 重视教育、加强训练

这是保证有机实验绿色化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污染性强的实验, 即便实验技术非常先进, 如果学生对实验绿色化认识不足, 做精力不集中、操作不规范, 比如对有毒的易挥发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当、取后不及时密封、不慎或意外将有毒物质洒落等等, 都会造成试剂外泄, 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避免和减少以上问题的发生, 我们的做法是重视绿色化实验教育, 讲清试剂的性能、危害和使用时注意事项;预习、作业和考试中要有一定数量绿色实验的题目, 其内容大体分为一般了解和掌握两类。同时开设绿色化学课程, 是学生更多的了解绿色化学, 让他们把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当成一项任务。

5 实验室的三废处理

化学实验室中有机化学实验室是污染最严重, 实验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液等化学废物, 这些废物的排放不但污染了环境, 更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所以指导学生如何的去排放和处理三废, 重视三废的回收利用, 培养环保意识十分重要。在实验室里要专门设立废物桶、废液桶、废渣桶, 教育学生分类收集, 然后分别处理。

(1) 废渣处理。

①制备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实验主要是独立性实验, 个别合成实验得到的固体产物可以下次实验套用, 如制备实验得到的粗苯甲酸可用于升华、重结晶实验的原料;制备得到的乙酰苯胺可作为合成对硝基苯胺的原料。②对不能套用的产物、副产物及其它残渣应统一回收处理。

(2) 废液处理。

①对学生制备的液体产物同固体产物一样可以个别套用, 如环己烯可用于合成7.7-二氯双环[2.2.1]庚烷的原料。实验得到的液体产物用试剂瓶进行统一处理。②对有机溶剂回收提纯进行再利用。③对含重金属离子和酸、碱浓度较高的废水、副产物要统一回收处理。比如银镜反应中得到的硝酸银就可以通过电解得到银。这个方案已经有人实施。我们只需引入即可。

(3) 废气处理。

①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要接吸收装置进行回收。②学生实验台上全部安装封闭式排风装置。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可以减少“三废”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改善实验室的空气质量, 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 节省实验经费;增强师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教师要及时的查阅文献, 引进更先进的化学方法, 着眼于从根本上向绿色化学转变, 努力研发绿色溶剂和化学试剂、绿色化学反应和化工工艺。而不单单依靠教材。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 成为未来的“绿色化家”。

参考文献

[1]宋桂苓。绿色有机化学实验的探索和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8

[2]王剑秋;张复兴;邝代治。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探索与实践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6

[3]杨志强;王莉贤;王红。绿色化学与有机化学实验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1

上一篇:2017年上半年广西农村信用社招聘:着装篇考试试卷下一篇:高二学生班级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