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学案(老师用)

2024-05-09

《荷塘月色》学案(老师用)(精选5篇)

篇1:《荷塘月色》学案(老师用)

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导学案

使用时间:

编制:曾嵘

审核:

课题:《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提高对情景交融的意境的鉴赏能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写景状物类散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不满社会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

2.认真诵读课文,仔细品味语句,通过认真仿写来运用语言。3.归纳本文写作特色,学会鉴赏写景状物散文。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案】

【滴水穿石 夯实基础】

1.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试举五例。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④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⑤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北宋·周邦彦《苏幕遮》)

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wěng)

袅娜(niǎo nuó)踱步(duó)

霎时(shà)

......弥望(mí)斑驳(bó)

渺茫(miǎo)

点缀(zhuì)....3.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这里指大概的轮廓。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空间线索——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回家

2.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课内探究案】

1.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作者苦闷、忧愁、烦躁、困惑,这时候作者想到《西洲曲》和采莲,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是时代变化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4)(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4)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3.朗读全文,说说全文的感情脉络:

感情脉络——暗线: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回顾总结 学习借鉴】

外结构(空间上)

内结构(心理上)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案】

梳理四、五、六段文字的内容。

1.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三幅画起个名字吗?

月下荷塘(4段)——塘上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2.第四段的画面依次描绘了哪些景物?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3.第五段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借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4.第六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着笔点是树,着眼点是月,以树写月。由外到内到外;由远到近到远。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课内探究案】(见导案分析)

1.从文中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品味、赏析。(4——6段每段至少两句)

2.通感,即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亦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请举两例。

【回顾总结 学习借鉴】

【能力提升案】

一、仿句练习:

1.词语运用的仿写。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写景、状物、叙事皆可)其中至少要用到五个叠字和两个准确生动的动词或形容词。(写两句)

例句:春天的脚步悄悄地走进了校园, 微微的春风吹醒了沉睡的花草, 草地上长出了青青的嫩叶。静静的春夜, 下起了绵绵细雨, 滋润着万物生长, 伴我进入甜甜的梦乡。(叠字、动词运用得好)

2.比喻连用的仿写。要求学生造一个准确运用双比喻(一个本体用两个喻体)的句子。(至少两句)

例句:走进我们的教室, 弥望的是张张桌面上竖起一排排围墙, 又如学校花园里的一条条绿化带。(双比喻运用恰当)

二、课文学习总结(写一篇200——300字的赏析短文): 角度:主题、语言、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思路等。

三、讨论:余光中先生在《论朱自清的散文》(见课后练习)一文中,指出《荷塘月色》善用明喻,好用女性意象,认为这些譬喻大半泛浮,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且伤感滥情,试重温《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春》《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

篇2:《荷塘月色》学案(老师用)

2010.11.5

《荷塘月色》学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深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一)新课导入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请阅读背景资料,分析作者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

本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1

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封信》)

再者,作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

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

弥.望()斑.驳()渺.茫()点缀.()

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蓊蓊郁郁:_____________________。

踱:_____________________。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袅娜: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斑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例:______________丰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3、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读全文,说说全文的感情脉络:

《一(老师小结(略)

(三)总结扩展

“作者思路,遵路识斯真。”从品味语言入手,抓关键语句,找出显示作者行踪和情感变化的词句,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流向,从而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 ~ 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再读课文,赏析文章重点语段,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背诵第四、五、六段。

(一)再读课文

一、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

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1)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请你结合具体句子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集体朗读第四段。

二、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齐读第6段,①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

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揣摩语言,一、鉴赏动词: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几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3、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二、鉴赏修辞: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

1、比喻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2.拟人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3、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赏叠词:找出文中的叠词,试品析一二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难点探析

1、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扩展(略)

(五)课后作业

篇3:《荷塘月色》学案

一、 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江苏东海人,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散文《背影》《春》《绿》《威尼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其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病逝前,朱自清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毛泽东赞誉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 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本文正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课堂学习

一、 文本思路梳理

1. 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2. 找出关键词句及情感脉络。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一想,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情感脉络:心里颇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着江南

3. 明确全文的线索。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仍是淡淡的哀愁

4. 探究: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呢?

[明确]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1) 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

(2) 作者的思乡之情

(3) 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

(4) 家庭生活的不和谐

(5) 人类的两难处境即现实不自由,自由不现实

(6) 传统知识分子中正平和、洁身自好的文化人格

二、 重要段落解读

1. 作者是怎样从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

[明确]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通感,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相似之处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

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2.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3.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4.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5. 第八段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了对立、转化。

三、 品味语言特色

1. 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妙处。

[明确]作者抓住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运用通感手法,表现了荷香的神奇清淡,烘托出月夜的优雅和宁静。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使感觉发生转移的修辞方式)

2. 跟第四段比较,第五段在写法上特别是用词上有什么不同?找出1至3句中的动词,体会其表现力。

[明确]泻、浮、洗、笼

“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很强的动感与立体感,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显得生动活泼。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无声响的幽静之美。

“浮”字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准确地表达出雾的轻柔、飘动状态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突出静态美。(“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洗”字形象地写出叶子和花鲜润和乳白的色调,突出花、叶在月色沐浴下一尘不染、脱俗、光洁照人的特点,照应了上文中的“出浴的美人”。

“笼”字表现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朦胧而又不可捉摸的特点。

3. 第六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小结: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课外演练

1. 下列加点字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弥望(mí / 充满)

倩影(qiàn / 美丽)

风姿(zī / 姿态)

B. 温馨(xīng / 芳香)

宛然(wān / 仿佛)

惊诧(chà / 惊奇)

C. 蓊郁(wěng / 茂盛)

噩梦(è / 可怕的)

恩泽(zè / 恩惠)

D. 袅娜(niǎo nuó / 柔美的样子)

风致(zhì / 美的姿态)

倏地(shù / 极快的)

2. 文学常识填空及默写。

(1)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主要作品有散文《 》《 》

《 》《 》等,其中《 》被时人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被毛泽东赞誉为“ ”。

(2)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_______。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_______, _______;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_______,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_ 。

(3) 月光如流水一般,_______。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______。……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_______,

_______。

(4)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_______。这时候最热闹_______;_______,我什么也没有。

3. 下列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

A. 风来花底鸟声香。

B. 鸟抛软语丸丸落。

C.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 根据“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语意,对出下联。

上联:水自石边流出冷

下联:

5.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参考答案

1. A(B. 温馨xīn,宛然wǎn;C. 恩泽zé;D. 倏地shū)

2. (1) 背影 春 绿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仿佛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似的

(3)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 D(A、B、C都是通感,D是比喻)

4. 风从花里过来香

篇4:《荷塘月色》学案(老师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蓊蓊郁郁wēng    点缀zhuì            B.踱着duó     袅娜niǎo

C.颤动zhàn         酣眠hàn             D.倩影qiān    参差cēn cī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弥望(满)    点缀(连接)    B.幽僻(幽远)    羞涩(难为情)

C.丰姿(风度)  倩影(美丽)    D.酣眠(熟)      踱着(慢步行走)

3.   选出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B.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是恰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C.我是怎样思念你呀,银杏!

D.广义的散文,包括杂文、随笔、通讯、报告文学、回忆录等……

4.   从修辞角度选出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  )

A.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C.微分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那忽高忽低的,时远时近的哨声,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

5.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 )

A.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似乎”有不确定之意,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蓊蓊郁郁的”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荷塘的幽僻。

C.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6.选出修辞格的选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

A. 红杏枝头春意闹                          B. 寺多红叶烧人眼

C. 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7.选出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该会是19成立的我国最早的文学社团。

B.《背影》《温州的踪迹》《欧游杂记》均为朱自清的散文集。

C.《西洲曲》是南朝乐府中的诗,描写一个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

D“莲叶何田田”,“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出自《西洲曲》。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人”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2)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3)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

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  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扬

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填写下面表格。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叶子

白花

清香

月光

月色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⑤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⑥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⑦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0.指出这段文字中所用的修辞方法:          、          、           。

11.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给人的感受是                                 。

12.解释文中“颜色”的意思是                                               。

13.全段共七句话,请划出它们的层次(用 /标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4.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      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物多样化。

B.      因为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C.      因为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      因为风吹来屡屡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

15. 仿照下面的句子再造两个句子。

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仿句:①                     。

②                                                                      。

16. 续写造句。  要求: A、 要生动地阐明本体; B、 句式与划线句相同; C、至少写出两个句子。

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C   6.D    7.D(出自古乐府《江南曲》)   8.B

9.叶子的喻体是亭亭的舞女的裙,相似点为尽力舒展的动态;

白花的喻体是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相似点分别为晶莹明亮、绿丛中闪烁、毫无雕饰不染纤尘的天然之美;清香的喻体是渺茫的歌声,相似点为时断时续,若有若无;

月光的喻体为流水,相似点为从上往下照的动态流动感;月色的喻体为梵婀玲奏着的名曲,相似点为和谐。

10.比喻、拟人、通感    11.舒展自然    12.风致,情调     13.①②/③/④/⑤⑥⑦

14.B

15.简析:该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语言运用能力,基本句式是“能……不能……”,并且要求前后内容上有联系。参考答案:能买到文凭,不能买到能力。能买到菜谱,不能买到手艺。

16.简析:本题考查修辞和语言运用能力。参考答案:就像鱼儿离开了活水,就像鸟儿离开了天空。

篇5:《荷塘月色》学案(老师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荷塘月色》是一篇,情真景美,语言秀丽,的抒情散文,人们常说读荷塘月色是享受美的旅行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美,学习其语言运用的技巧,请同学们朗读第四自然段:把你所喜欢、欣赏的句子划出来。并试着分析他的语言特色。

哪位同学先来,和我们分享分享你的阅读体验。请穿绿衣服的同学你来说说吧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个

最喜欢的是第一句曲曲折折

为什么喜欢这句呢,很好句子找得好,分析归纳得也很好,这位同学说了两点理由

1、用了叠字。

2、用了拟人比喻排比三种修辞手法,在以往的课堂中我们曾说过,使用叠字时候有没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缓,音节和谐。本文用了大量的叠字,这样是这篇文章朗朗上口的原因之一,其二,我们常说拟人比喻排比的作用是形象生动有气势,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把这花轻盈多姿,娇媚不语,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通过分析我们对这个句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想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其叠字和修辞的魅力,或许还能有什么新的感受

来我们请这位同学说是,你读了这句话后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3观察入微、想象力丰富合理、用词也很讲究、很好,分析得非常的精彩,作者通过细微的观察才能把不同形态的花,具体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同时想象丰富,比作少女,比作出浴的美人,创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意境,用词上,零星地点缀(出现)有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极为恰当的把花的娇媚,轻盈展示出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荷塘月色》学案(老师用)】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用范文05-20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08-14

荷塘月色导学案含答案12-16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学案12-16

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12-16

荷塘月色05-06

荷塘月色朗诵04-20

荷塘月色优质05-19

荷塘月色写作背景05-23

荷塘月色2范文05-18

上一篇:《厉害了,我的国》演讲稿下一篇:英语教师面试常见问题及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