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2024-05-23

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精选9篇)

篇1: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篇2: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无可讳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党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运动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记云:“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

(王瑶《念朱自清先生》)

4、《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篇3:从《荷塘月色》中挖掘写作资源

言之有理, 取材——源于生活

学生活动空间小, 生活阅历少, 这就决定了一些学生作文无话可说, 内容空洞, 千人一面, 没有新鲜感, 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其实, 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只是他们缺少观察和用心体会, 借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取材, 引导他们学会关注自己, 谁人没有七情六欲, 自己的喜怒哀乐其实就是最好的素材。

《荷塘月色》开头这样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为何“颇不宁静”?就是自己心事惹的祸, 什么心事?没有明说, 设置悬念, “日日走过的荷塘”既是生活环境, 更是解“我”纠结心里的写作环境, 因为心里“颇不宁静”, 才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来排遣, 来了荷塘, 才发现荷塘上的月光和月色下的荷塘的美感, 可见作者的情思寄托于自己和自己生活的环境。“我” (人物) “心里颇不宁静” (情节) “日日走过的荷塘” (环境) 构成了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写作的三要素, 那我们学生有这样的写作素材可挖掘吗?其实生活处处可作文。每个学生个体不是“我”吗?天大地大不如“我”大, 提倡的就是关注自我内心。我们每一天的心里感受, 喜怒哀乐本都可以入文, 只要心细如发, 善于捕捉自己内心瞬间的情感, 想通想透其然及其所以然 (情节) 。同时任何情感都有寄托, 可人亦可物, 情感诉诸于人, 有外泄之忧虑;倾之自然之物是最可靠的, 尤其心绪不宁者往往需求更甚, 以此寻找精神寄托,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中的花草虫鱼皆可有“我”, 亦是倾听“我”心事之“他”, “以我观物, 物皆著我之色彩”, 这是“有我之境界” (环境) 。我们每天不都有这样的经历吗?喜怒哀乐都是我们真实而正常的情感, 书写我们真感情, “我手写我心”, 不可以吗?

言之有序, 结构——起承转合

文章讲究布局谋篇, 古代诗人吟诗作赋用的是“起承转合”, 其实很多经典散文名篇也采用这样的写法, 《荷塘月色》就是其中之一。

《荷塘月色》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起) 中间:“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荷塘” (承) , 写到“月色下荷塘”, 作者巧妙设置了链接“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文章由此转入“热闹”的细节, 于是“忽然 想起采莲 的事情来 ” (转) 。由物之“热闹”转入人之“热闹”, 不仅将“我”淡淡的忧伤与外界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且丰富文章内容, 使之典雅秀丽。末尾写道:“这样想着, 猛一抬头, 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 (合) 作者借助《西洲曲》来完成“合 拢”, “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过人头’了”, 由梦境到现实, 写来如行云流水, 不着痕迹, 足见作者谋篇技术之高超。

“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适合于议论文写作, 也适合于散文写作, “起要平直, 承要春容, 转要变化, 合要渊水” (元·范德玑) 。多用常用, 才能了然于心。

言之有文, 语言——雅俗共赏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唯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表现思想。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遣词造句可谓鬼斧神工, 尤其“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段, 信手拈来, 化平庸为神奇。

用“田田的”来写荷叶的古典神韵;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来写荷叶的立体感;“袅娜”“羞涩”写荷叶的情态;以“明珠”喻其晶莹纯洁;“碧天里的星星”喻其闪烁晶亮;“刚出浴的美人”喻其一尘不染;以通感手法来写荷香:“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以“密密地挨着”“脉脉”来写荷叶的风致。写“月色”的动态:“如流水”“静静地泻”;写月色的洁白飘渺是“在牛乳中洗过”“笼着轻纱的梦”;写月色的浓淡相宜干脆来个比喻:“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从外到内, 从现象到本质, 娓娓道来, 有条不紊。

语言清丽高雅固然美感十足, 然而简约凝练的语言读来同样令人震撼。以《荷塘月色》第三段为例:“我爱热闹, 也爱冷静;爱群居, 也爱独处”“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语言简洁精练, 既明白如话, 符合人物心情活动, 又充满浓烈的思辨色彩, 犹如凉爽秋风拂过脸颊, 沁人心脾。

苏轼形容西湖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人, 用这一句诗来形容语言的雅俗共赏也是很合适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言的运用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符合表现主旨的需要, 才产生美感, 否则就是“东施效颦”。雅的特征源于作者能多角度观察, 多种手法交替的运用, 同时赋予人的情感, 做到物我合一, 情景交融;俗的特征通俗易懂, 直截了当, 直抵人心。或雅或俗或雅俗共赏, 看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言之有情, 主题——以小见大

语言有情感倾向, 不是所有语言都能用来表现同一情感, 人的喜怒哀乐可借诸于语言来倾诉, 尽管我们中国人一向含蓄不善表达情感, 但不等于没有情感。哪怕文章没有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 也可在言辞之中寻找情感的蛛丝马迹来。因为语言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

《荷塘月色》在字里行间始终透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伤。文章一开头就直接倾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不宁静”, 才想来“日日走过的荷塘”消遣;因为“不宁静”, 看到的“月光也是淡淡的”;因为“不宁静”, 才“爱冷静”“爱独处”“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因为“独处”, 才能细心观赏到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 顺势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就是写到江南采莲热闹的场景也是用喜悦来反衬自己的哀伤, 文章末尾以“猛一抬头, 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回到现实, “什么声息也没有”言辞之间还是透出淡淡的忧伤, 作者的喜悦和忧伤, 正如“曲曲折折”的荷塘景色起伏变化着。

学习《荷塘月色》以“小我”来表现“大我”的写法, 其实写作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表达思想, 克服文章假大空的弊病, 学会真情流露以小见大。凡是真情, 皆可动人。家庭琐事、父母言行、师生言谈、同学友情、校园风景等等都可入文, 从小处切入, 所谓一叶知秋, 窥一斑而知全豹。

篇4:关于《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

摘 要:对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一文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归于政治因素,有的归于日常家庭生活的因素,这都是源于读者对《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看法不同所致。如果客观地分析其写作背景,那么“颇不宁静”的原因应该归于作者面对的复杂社会现实和特殊的家庭现状。

关键词:朱自清 《荷塘月色》 写作背景 颇不宁静 政治 生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多年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由于读者对写作背景的理解不尽相同,于是对文中“颇不宁静”缘由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分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对一些赏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又有新的看法,分歧也比较大。目前,对“颇不宁静”缘由的看法,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类是完全归因于当时的政治;另一类是归因于日常家庭生活。如吴宏聪、范伯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到:“《荷塘月色》于良晨美景之中吐露心中的抑郁和‘不宁,折射出动乱的现实在知识分子精神上引起的忧思。”吴仕文主编的《中国语文多角度解析》中写到:作者的思想状态是‘对现实的不满,思想是矛盾复杂的”。这两种说法都归因于政治。而高远东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丛书》2001年第一期发表的《〈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让我发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一类观点,他认为:“与其把‘我心绪不宁的原因归于政治,还不如把它归诸这种日常家庭生活更为可信。”基于这一观点,“荷塘月色”添上了“爱欲境界”的色彩。前一类观点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一些联系,学者基本认同,教学上灌输的也是这种观点。而后一类观点与文章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关系,见解独到。但这两种观点都只看到某一方面,对此,笔者赞成高秀川在《功利性解读与审美的消渴》中的说法:“精神分析学有其文本解读上的独到之处,然而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操精神分析之刀不加选择地解析所有文本必然误入歧途。”所以再认识《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有利于正确赏析此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于日常家庭生活。从文章上看,丝毫没有家庭日常生活引起的不愉快的痕迹。“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墙外马路上的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杉,带上门出去。”回来时“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家庭在这月夜里是何等的和谐和静谧:院里乘凉,墙外欢笑,屋内哼眠歌。“悄悄”、“轻轻”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体贴入微,哪像因日常家庭生活而引起的“颇不宁静”?如果是根据课文上多次出现的与女性有关的句子来判断或推测的话,一方面,它与事实不合。高秀川说:就在《荷塘月色》发表的同一天,朱自清作了一首旧体诗《凛凛云暮》,恰是以女性身份曲折地体察来自黑暗社会的威压,来自理想逃亡的迷茫,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这正好是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诠释。另一方面,本文采用与女性有关的比喻,暂且别说是传统手法,就朱自清本人写景时也是常常采用的。如他在1924年写的《绿》中,是这样描写梅雨潭的:“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这难道也是“爱欲境界”?再看,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是因为看到眼前的景物而联想到的人,这是很自然的事。眼前的静寂、自己的孤独,感到“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都没有,如果有人在此采莲那多好”,所以自然联想到以往一群一群的男女青年在湖里嬉游的情景和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当时朱自清才29岁,但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早已无福消受了,想到以往这些嬉游的无忧无虑的年轻人,让他到底掂着江南了——想起与自己和睦相处、志同道合的好友们,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是根据“这几天”而并非“这几个月”来说明是因为家庭日常生活引起的“颇不宁静”,那朱自清怎么要在工作之余,回家之后,而且是在和谐的月夜里“悄悄地披上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为什么感觉到“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感到“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所以他的“不宁静”来由已久,并非是这几天的事,而是“这几天”极度烦闷而已。

“颇不宁静”的原因不能完全归于当时的政治。理由是作家的复杂思想状况。一是来自于当时文学界的政治潮流对他的影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促进了许多作家向无产阶级转化。1925年,蒋光慈发表《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沈雁冰发表《论无产阶级的觉悟》,1926年,郭沫若发表《革命与文学》、《文艺家的觉悟》,更进一步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要求。”郭沫若的文章,还向作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你们应该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旋涡中去!你们要晓得我们所要求的文学是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由于当时许多革命家、作家都先后参加了实际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配合无产阶级单独领导革命斗争的形式,在文学上也要提出鲜明的主张来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学和一部分动摇、妥协的小资产阶级文学划清界限。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本身既没有参加革命,也没有参加反革命,作为一个作家该何去何从,思想上在作激烈的斗争。二是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想逃避。因为他亲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之后的他感到眼前一片虚无,文化启蒙、教育救国的梦想在血的恐怖面前无情的幻灭,无路可走,于是开始彷徨。写《荷塘月色》的时间是1927年7月,正是国家连续发生重大事件的历史时期。“四·一二”大屠杀刚过不久,5月又发生“马日事变”,6月底国共关系空前紧张,所以这种彷徨在经受1927年接连不断发生重大事件的撞击以后,变得更加严重。而写此文的这几天正是国共关系严重分裂的时候,“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即将爆发,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黑暗的现实、紧张的政治气氛,犹如暴风雨来临前一样,让人沉闷,令人窒息,所以作者“这几天心里”感到“颇不宁静”。三是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想逃避而不能。作为一个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的教授,他曾参加过“五·四”运动,耳闻“五卅”事件,目睹“三·一八”惨案。曾在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内容多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也写出对光明和十月革命的向往。在1925年为五卅运动写了《血歌》,强烈控诉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1926年为“三·一八”惨案写下了《执政府大屠记》,明显地反帝反封建。这样一个爱国作家看到国家动荡不安,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不可能无动于衷,不可能不担心不焦虑国家的安危。四是他面对家庭现实的苦恼。他到清华任教才两年,举家迁到清华园才几个月,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告别当东西过日子的生活,可是国家的不安又要影响小家的安宁,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对孩子的教育上,面对家庭的压力他都很苦恼。他是个有责任感的父亲,当时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妻又有身孕了,生活的压力,正如他1928年6月在《儿女》中所说:“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这么重的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想到那‘狂人救救孩子的呼声,我怎敢不悚然自勉呢?”之后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靠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所以,面对国事和家事,看到革命作家们选择的道路,在1927年9月《一封信》中,把这种心迹继续表露:“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迫使他与多数文人一样必须面对同样的问题——往哪里走?所以心里“颇不宁静”使他在夜深宁静的夜晚到荷塘去排解烦恼,这种烦恼延续到1928年仍没有得到解决。这年2月写的《哪里走》中仍流露出来:“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避的一法。”“惶惶然”、“避”继续流露他当时的复杂心态。

综上所述,根据朱自清《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复杂性,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缘由,不完全是政治因素,更不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因素,而应该是作者面对的复杂社会现实和特殊的家庭现状,对民族危难的忧虑与个人处境的艰难所产生的复杂心态,表现出在彷徨苦闷中既想“逃避”、“超然”又想“挣扎”而不能的情绪。

参考文献:

[1]高秀川.功利性解读与审美的消渴[J].语文月刊,2002,(7-8).

[2]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267-272.

篇5:读朱自清《荷塘月色》有感:荷塘

——读朱自清《荷塘月色》有感

帖昱彤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

指导老师:张玉梅

北宋诗人周敦颐曾说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自古以来,便以贞洁、高雅的形象成为文人墨客的钟爱所在。每每读起那一首首小诗、佳句,一颗心便也如丝如缕,百转千回,缥缈在那一抹夜空之中……

闲来无事,我又捧起了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再次读起,心中的那片感悟也不是当初那番了。那字里行间隽永深长,散发着阵阵墨香,仿佛引领着我的脚步,走入那个夏夜之中……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透过晨曦与暮霭,我仿佛能看见那个身影,踱步着,漫步在这天地之间。带着些许迷惘、些许惆怅,与那荷塘融为一色……

在白天重重压力的阻挠下,早已分辨不清那人的情绪是喜,或是悲。也正是这种面喜实悲,淡淡的忧愁与那淡淡的欢喜交相结合,如指尖拨动琴弦的朗朗之声,一点一点地抽动着我的心。思绪在笔下缓缓淌过,我轻吟着,又陷入了沉思……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我缓缓地合上了书,闭上了眼。仿佛那空气之中,都弥漫着那股淡淡的荷香似的。远处的蛙声渺茫,一声儿重着一声,好不热闹。

真美。那抹恬静与自在,换作任何人都是向往的吧。

蓦地,我睁开了眼,才发觉,那片荷塘,那次蛙鸣,那个夏夜,那份美好,终不过是一梦,拥有这自在的,是那无忧无虑的蛙,与袅娜相依“卷舒开合任天真”的荷叶与花,而我,却只是过客,什么也没有。顿时,一种失落感浮上了心头。这或许便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那篇感受吧。

是啊,“那热闹的都是他们,而我什么也没有。”万念归一,一切又回到那份彷徨。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片“荷塘”,美妙而独特,仿佛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的忧愁,徜徉在其中的我们,又殊不知,天亮了,一切又要归回原来的脚步。思绪,一点一点,化成了一块一块的砖,悄悄地,筑造着心中那份最初的美好,那,也就是梦。

是啊,若是仔细拜读一下他的作品,《春》也好,《荷塘月色》也好,所要表达的,不都是作者心中那份对真正意义上的美之境界的追求。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在20世纪初爆发轰动全国的“白色恐怖”中,他没有被其所屈服,坚定地与“白色恐怖”做斗争,始终不忘初心,心存一片净土。

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篇6:荷塘月色

我家附近有片荷花池,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到荷花池旁欣赏“荷塘月色”。

今晚的月亮虽然比不上白天的太阳的亮光,但是,它却把池水照得亮亮的,犹如千万颗珍珠洒落荷花池中。我拿出一个月饼跟月亮比圆,大咬一口,甜甜的,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

突然,我仿佛看见了一位美丽的仙子,飞舞着,奔向皎洁的夜空,想要投入月亮的怀抱。刹时,又好像月亮中有一位仙女在弹琴,我又仿佛听到了琴声,差点跳起来,翩翩起舞,把爸爸妈妈吓得团团转,连忙扶我下来。

过了一会,我才醒悟过来。差点忘了眼前这片绿中泛银亮色的池塘。在荷叶中,偶尔还有几朵荷花。那荷花挺直了腰板,生机勃勃,神气十足,好似在张望月亮,又好似在跟月亮比美,还好像在说:“姐姐,你不妨描写一番吧。”

“小小的,美丽的荷花哟,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这三天里,月亮是主角哦!别跟月亮计较了,放弃吧!”我在心中轻柔地回应着荷花。

一看手表,呀!这么晚了。爸爸妈妈催促我回去。一转身,一刹那,我却对这片荷塘月色充满了数不清的留恋。

宁波晚报小记者编号:

篇7: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就是朱先生的又一篇散文中的经典美文,下面我就要说说我对《荷》的一点肤浅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讲授这篇课文的一些设想。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标题有形有色,体现图画美

标题由两个名词自然组合构成一个偏正短语,它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有形有色的图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似乎让读者眼前浮现出由绿色的荷叶,粉红色的荷花,皎洁的月光所组成的一幅清新的夏夜荷塘图。这个命题还巧妙地点明了本文写作内容的季节,时间,地点,景物。(荷叶——夏季,月色——晚上,荷塘——地点,“荷塘月色”概括全文主要景物,)简炼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信息。

二.结构成显圆型,体现图形美

通读全文,我们去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我们会发现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

1.作者行踪:出门——小径——荷塘——归来(进门)

[空间外结构]

2.作者情感:不静——求静——得静——出静(不静)

[思想内结构]

这篇文章的结构精美縝密,段落的划分比较灵活。

“五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1)在院子里,写院内外景色,点明作者心境,为下文定下情感基调。

第二个场景:(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轮廓,写我路上的思绪,表达求静的愿望。

第三个场景:(4-5)写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

第四个场景:(6)写荷塘四周及远景。

第五个场景:(7-完)回家路上,忆江南采莲盛况对比现实淡淡的凄凉。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想起荷塘。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第三部分:(7-完)荷塘归来。

文章的4,5,6三个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行文层次清楚,写景形象生动:先写荷塘,继写月色,后写荷塘四周。作者的观景角度富于变化:从平观到俯视,从细察到鸟瞰;由近及远,从里到外,层层铺陈,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传神的勾勒出了月夜荷塘的风采,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学生朗读4,5,6自然段加以体会]

文章第7自然段开始笔锋一转,由前面按空间顺序写景抒情,转向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联想南朝江南采莲的热闹场面,与现实心境作对比,表明作者对现实处境的不满与苦闷情绪,同时表现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段又写那晚的情景,“推门”与前文的“带上门”遥相呼应,自然结尾,干净利落而又余味无穷。文章写作思维十分活跃。

三.主题深刻含蓄,体现意境美

主旨和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必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选择题材的用意。首先,从背景看:本(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文写于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当时正是中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时候,中国军阀割据,国共第一次合作不久,国民党就背叛革命,发动叛乱,不少革命志士惨遭血腥屠杀,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工人300余人,七.一五汪精卫集团叛变,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作为民主战士的朱自清,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极为担忧,这就是作者在文章开头所交代的“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描写一个幽静美丽的荷塘,来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理历程,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彷徨,苦闷;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从题材看:本文以“荷花”,“明月”为重点题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可谓性格高洁,“明月”离俗尘而高挂,象征明净圣洁,古人常以二者比喻人的坚贞志向和节操,我想,在这里朱自清独巨匠心,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用古典文学的传统手法,目的是委婉曲折地谱写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那特定的时代环境里的一曲心灵之歌,所以,我们不能把《荷》仅仅看作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不能把它说成是作者逃避现实斗争的写照,因为朱先生在他其他的文章中就表明了这一观点,(教材后的资料)因此,本文的主题和情感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

作者怀着“颇不宁静”(忧国忧民)的心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和抒情,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污浊颓废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找到正确道路的苦闷情绪,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保持高洁情操,不与丑恶同流合污的志向。

板书:描绘荷塘月色奇景

抒发对社会的不满和苦闷

意境美

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表明高洁坚贞的志向和情操

四.语言清新凝炼,体现艺术美

[以4,5,6自然段的具体例句说明]

修辞和表现手法:比喻 拟人

通感

对比

烘托

艺术美

用字用词:

动词

活用

叠词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熟悉课文,谈阅读体会,教师讲题目和结构。

第二课时,师生共同赏析课文,重点理解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艺术。

六.教法和学法设计:

1.教法体现课改理念,教师为主导,激发思维,学生是主体,参与学习。用课件展示 “背景资料”,启发式教学。

2.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课后练习,进行写作片段练习,大量阅读散文。

结束语:

以上我从六个方面讲了自己对《荷》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讲授该文的教学设想,有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指正。好的文章总是给人常读常新的感受,只要我们去深入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荷塘月色》说课案》相关的文章。荷塘月色》是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于散文阅读与欣赏课,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须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财经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见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出示课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诵读品味,体会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结构的回环美.语言的音乐美。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荷塘月色》的重点是通过4—5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目标定位赖于教材分析,学情了解清,而教学目标的完成则有赖于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见于本文特点,我的导语设置从创设情境入手,采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接纳美的熏陶。

抒情的格调为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奠定良好的基调,作者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经历会深深感染学生,增加学生求知欲望

“题好文一半” 对<<荷塘月色>>这一课题从荷塘入手,揭开荷塘是原清华大学荷花池的真面纱,再援引“老清华”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导学生去领会朱自清妙笔回春之神奇,从而由解题自然过渡到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至关重要,教学目标要在这里实现;难点要在这解决;教学重点要在这强调;提问式、讲解式、讨论式、朗读式、比较等教学方式要在这充分使用。为了让学生更好欣赏这篇美文,我分(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二个课时来讲析,这里着重阐述第一课时,遵循散文教学规律,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从4—5段切入,品味语言,赏析课文,体会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读。播放范读录音,示范中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其次赏析4—5段,品味语言妙处,体会景物特点。对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赏析式教学。

1、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出示课件)作者描写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静态美、动态美。

2、采用比较阅读体会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孙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较阅读本段与之景物的不同点,品味阳刚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别。3采用删除、替换法体会语言和谐美。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以突显本文语言的和谐之美。

荷塘月光的赏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表达效果。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小结本课必不可少,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再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第二课时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讨论一: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问题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记忆;

限时背诵第4段,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评判

如果说练习是教学检测,那么板书则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本课板书设计遵循简明精练,突出重点,形象美观原则。(课件展示)第一课时主要突出“荷塘月色” 的特点。

篇8: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一、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1915)首先提出来的图形背景分离的观点

(figure-ground segregation),其后这一理论被完形心理学借鉴,进行人类的知觉研究。该理论认为图形和背景这两个部分构成人们的知觉场。我们通常把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称为图形,由于它具有高度清晰的结构,因此是人们易关注的部分;而相对地,背景则是为突出图形而起衬托作用的部分,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往往细节模糊未分化,因此也不易为人们所注意,容易被忽略。而人们在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细节模糊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清晰突出的图形。对这一理论可以根据著名的人面/花瓶图来理解:当我们把白色当成背景,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黑色的花瓶图形;而反过来把黑色当成背景的话,那么呈现出来的就是两个人脸在对视的侧面。而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是没有办法同时看到脸和花瓶,这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认知是需要通过图形和背景之间的转换来完成的。

图形—背景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突显原则,当我们观察身边的物体时,下意识就把物体周围的环境作为背景,作为参照物,而把这个物体独立出来,凸显出来。也就是说突显原则是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物去说明另一个物体或概念。由于背景具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但是图形却没有,所以背景就能够充当参照点的角色,用来描写、确定图形的未知特征(文旭,2003)。图形和背景作为一种视觉空间概念,在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普遍的体现,但是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与视觉场中的图形和背景并不是一致的,是有差别的,因为视觉场中的图形和背景往是具体的,而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则相对比较抽象。

二、图形——背景理论与朱纯深英译版《荷塘月色》

郝霞(2012)认为翻译与图形—背景理论非常相似,因此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她就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作出了以下阐述:第一,翻译与图形—背景理论都是认知的;第二,两者都与意义相关;第三,翻译中也涉及到图形背景理论的主要概念,参照及对比;第四,翻译的过程与图形背景感知的过程也非常相似。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图形—背景理论能给翻译带来巨大的指导作用。下文将就应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赏析朱纯深先生的《荷塘月色》译作中的句子。

1)原文: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译文:It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here,a place not frequented by pedestrians even in the daytime;now at night,it looks mare solitary.

在本句中,强调的是这条幽僻的路在夜晚的时候更加寂寞,而“白天也少人走”是作为背景在交代补充这条路的幽僻,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作者把“夜晚更加寂寞”另起一个小句凸显它的“图形”地位,而“白天也少人走”则是放在“It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here,”后面,以定语从句的方式出现。

2)原文: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译文: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like the skirts of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本段有两个小句,但是两个句子的“图形”都是“叶子”,因此作者在翻译的时候,把“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放在句首作为状语出现;“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则是以两个小分句的形式来翻译出来作为“背景”。

3)原文: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译文:The leaves,which have been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are caught shimmering in an emerald heave of the pond.

我们能看出此句强调叶子所形成的“一道凝碧的波痕”,而非它们“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在翻译时,此句被翻译成“which have been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以定语从句翻出,表现它的“背景”地位。而此句的焦点,则是在主句中,“The leaves”,“are caughtshimmering in an emerald heave of the pond.”。

4)原文: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

译文:The moonlight is streaming downthrough the foliage,casting bushy shadows on the ground from high above,jagged and checkered,as grotesque as a party of spectres.

我们不难看出,此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是作为背景来烘托月光从树上照下来的效果,所以译文后半句“casting bushy shadows on the ground from high above,jagged and checkered,as grotesqueas a party of spectres”是以多个分句后置的形式翻出;而句子的焦点则是放在主句位置翻成“The moonlight is streaming down through the foliage”。

三、结语

本文根据图形-背景理论对朱纯深先生的《荷塘月色》译作进行分析赏析。由于“句式的选择是由说话者认知的方式决定的”(高磊等,2012),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学习朱纯深先生的译作,尽量把原句的主观因素就反映出来,让译文尽量准确。

参考文献

[1]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

[2]郝霞.图形背景理论与翻译[J].外语研究.2012,(2).

篇9:从《荷塘月色》中挖掘写作资源

言之有理,取材——源于生活

学生活动空间小,生活阅历少,这就决定了一些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内容空洞,千人一面,没有新鲜感,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其实,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只是他们缺少观察和用心体会,借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取材,引导他们学会关注自己,谁人没有七情六欲,自己的喜怒哀乐其实就是最好的素材。

《荷塘月色》开头这样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为何“颇不宁静”?就是自己心事惹的祸,什么心事?没有明说,设置悬念,“日日走过的荷塘”既是生活环境,更是解“我”纠结心里的写作环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来排遣,来了荷塘,才发现荷塘上的月光和月色下的荷塘的美感,可见作者的情思寄托于自己和自己生活的环境。“我”(人物)“心里颇不宁静”(情节)“日日走过的荷塘”(环境)构成了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写作的三要素,那我们学生有这样的写作素材可挖掘吗?其实生活处处可作文。每个学生个体不是“我”吗?天大地大不如“我”大,提倡的就是关注自我内心。我们每一天的心里感受,喜怒哀乐本都可以入文,只要心细如发,善于捕捉自己内心瞬间的情感,想通想透其然及其所以然(情节)。同时任何情感都有寄托,可人亦可物,情感诉诸于人,有外泄之忧虑;倾之自然之物是最可靠的,尤其心绪不宁者往往需求更甚,以此寻找精神寄托,“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的花草虫鱼皆可有“我”,亦是倾听“我”心事之“他”,“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是“有我之境界”(环境)。我们每天不都有这样的经历吗?喜怒哀乐都是我们真实而正常的情感,书写我们真感情,“我手写我心”,不可以吗?

言之有序,结构——起承转合

文章讲究布局谋篇,古代诗人吟诗作赋用的是“起承转合”,其实很多经典散文名篇也采用这样的写法,《荷塘月色》就是其中之一。

《荷塘月色》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起)中间:“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荷塘”(承),写到“月色下荷塘”,作者巧妙设置了链接“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文章由此转入“热闹”的细节,于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转)。由物之“热闹”转入人之“热闹”,不仅将“我”淡淡的忧伤与外界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丰富文章内容,使之典雅秀丽。末尾写道:“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合)作者借助《西洲曲》来完成“合拢”,“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过人头了”,由梦境到现实,写来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足见作者谋篇技术之高超。

“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适合于议论文写作,也适合于散文写作,“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元·范德玑)。多用常用,才能了然于心。

言之有文,语言——雅俗共赏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唯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表现思想。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遣词造句可谓鬼斧神工,尤其“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段,信手拈来,化平庸为神奇。

用“田田的”来写荷叶的古典神韵;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来写荷叶的立体感;“袅娜”“羞涩”写荷叶的情态;以“明珠”喻其晶莹纯洁;“碧天里的星星”喻其闪烁晶亮;“刚出浴的美人”喻其一尘不染;以通感手法来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以“密密地挨着”“脉脉”来写荷叶的风致。写“月色”的动态:“如流水”“静静地泻”;写月色的洁白飘渺是“在牛乳中洗过”“笼着轻纱的梦”;写月色的浓淡相宜干脆来个比喻:“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从外到内,从现象到本质,娓娓道来,有条不紊。

语言清丽高雅固然美感十足,然而简约凝练的语言读来同样令人震撼。以《荷塘月色》第三段为例:“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语言简洁精练,既明白如话,符合人物心情活动,又充满浓烈的思辨色彩,犹如凉爽秋风拂过脸颊,沁人心脾。

苏轼形容西湖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人,用这一句诗来形容语言的雅俗共赏也是很合适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言的运用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符合表现主旨的需要,才产生美感,否则就是“东施效颦”。雅的特征源于作者能多角度观察,多种手法交替的运用,同时赋予人的情感,做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俗的特征通俗易懂,直截了当,直抵人心。或雅或俗或雅俗共赏,看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言之有情,主题——以小见大

语言有情感倾向,不是所有语言都能用来表现同一情感,人的喜怒哀乐可借诸于语言来倾诉,尽管我们中国人一向含蓄不善表达情感,但不等于没有情感。哪怕文章没有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也可在言辞之中寻找情感的蛛丝马迹来。因为语言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

《荷塘月色》在字里行间始终透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伤。文章一开头就直接倾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不宁静”,才想来“日日走过的荷塘”消遣;因为“不宁静”,看到的“月光也是淡淡的”;因为“不宁静”,才“爱冷静”“爱独处”“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因为“独处”,才能细心观赏到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顺势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写到江南采莲热闹的场景也是用喜悦来反衬自己的哀伤,文章末尾以“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回到现实,“什么声息也没有”言辞之间还是透出淡淡的忧伤,作者的喜悦和忧伤,正如“曲曲折折”的荷塘景色起伏变化着。

学习《荷塘月色》以“小我”来表现“大我”的写法,其实写作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表达思想,克服文章假大空的弊病,学会真情流露以小见大。凡是真情,皆可动人。家庭琐事、父母言行、师生言谈、同学友情、校园风景等等都可入文,从小处切入,所谓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

取材生活,言之有理,内容丰富;起承转合,言之有序,高屋建瓴;雅俗共赏,言之有文,言简意赅;以小见大,言之有情,主题鲜明。散文要“四有”,天然出芙蓉。

上一篇:创先争优工作汇报下一篇:传媒专业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