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推荐信

2024-05-07

幼升小推荐信(共7篇)

篇1:幼升小推荐信

篇一:幼升小 证明寄宿申请书

寄宿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因父母年迈,且我夫妻双方独自在北京工作,无其他亲友,日常工作繁忙,无力兼顾孩子日常生活、接送和学业,为了能够给孩子一个平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特申请参加寄宿招生。

我们已经学习了学校寄宿的各种规章制度,并自觉遵守学校的寄宿规定,望学校能予理解,给予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xxxx年x月xx日 篇二:幼升小简历如何写

幼升小简历如何写?(附简历模板)

近几年,幼升小成为年轻父母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怎么才能让孩子上一所心仪的小学,重点小学报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近日,在一教育社区的幼升小圈子里,一篇帖子引起大家的关注,“听说,幼升小时要先主动给心仪的学校投简历才会有机会参加入学测试,那么小的孩子简历能写什么内容呢,请教哪位给指点一下,或者给个范本!”下面摘选了几个网友的观点。

幼升小究竟需要写简历吗?

网友“无言ok”:

简历就是简单的经历,只不过孩子的简历里面要把家庭背景,读过的幼儿园写进来,润色一下。目的就是让老师一眼能看到孩子的简单情况和特长。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虽然不是前提,而往往是结果。

网友“蝶恋花0805”:

真没想到幼升小也要弄个简历.....简历如何写更好呢?

网友“追着太阳跑”:

据我了解,如果想要写幼升小的简历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page1.封面,上写“xxxx小学入学材料”

page2.目录 page3.自荐信 page4.小孩的个人信息和照片:姓名、性别、兴趣爱好等等

page5.小孩的获奖记录或是培训记录(个人理解是读过什么课程,考过什么证书吧)page6.孩子的作品展示(如果有的话)

最好用铜版纸或是其他比较硬质一点的纸张,照片选生活照。

自荐信可以参考成人求职时的自荐信。

开头么总归是“敬爱的老师,您好!”诸如此类。

然后介绍一下自己,年龄啊,在什么幼儿园读书啊,有些什么特长啊,兴趣爱好是什么„„比方说,“我热爱劳动,常常主动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等等。写得简短一点也没关系,内容表述清楚了就行。

虽然我们报名的学校没说要简历,不过我还是准备了一份,到时候让孩子带给老师,希望老师能多方面的了解她,对她印象会好一点。

篇三:名校小升初简历设计自我介绍word模板 幼升小儿童简历word模板

入学简历 ********** 出生日期:************联系电话:8888888888 毕业学校:吉林外国小学 外国语学校入学申请

资料一 班主任推荐信 资料二 自荐信 资料三 个人简历 资料四 社会活动剪影 资料五 我的证书 资料六 我的成长手册

姓 名:** 性 别:女

出生日期: *********** 族:汉 民

家庭住址:*********(邮编 200031)

家长 姓名 学历 工作单位 职务 联系电话

科 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第一学期 优 优 优

第二学期 优 优 优 科 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第一学期 优 优 优

第二学期 优 优 优 家庭成员 五年级成绩单 四年级成绩单 篇四:幼升小文件-丰台教委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 2014-04-18 京教基二〔2014〕10号

各区县教委,燕山教委: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4〕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1号)等有关要求,为依法保障本市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益,经市政府批准,现就2014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区县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2014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深化义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着力完善义务教育入学规则,积极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作为政府行为予以保障。

(二)坚持区县为主,组织实施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

(三)坚持免试、就近,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四)坚持程序规范,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作为规范办学的重要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入学条件及工作要求

(一)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凡年满6周岁(200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须按区县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免试就近入学。

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应当进入初中继续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各区县教委要在市教委统筹指导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进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接收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工作由区县教委统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

全市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将每一个学生入学途径和方式全程记录,教育

行政部门依据权限进行查询和监控。各区县要公布学校的服务片区。

(二)做好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持有区县教委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区县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等证明的适龄儿童少年按本市户籍对待。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到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审核后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可申请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协调解决。各区县按照北京市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指导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各区县应建立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联网审核机制。

(三)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除市教委批准的可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的学校原则上面向本区县招收特长生以外,其他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招生学校要向社会公布特长生招生计划。

对持有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按相关规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

民办学校、寄宿学校等其他入学由区县教委根据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具体入学方案。

(五)实行计划管理。2014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计划管理。各区县要加强入学需求前瞻预测,按照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和中小学校办学规模等制定小学、初中招生计划并报市教委备案。各学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招生计划。

(六)加强学籍管理。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将依据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建立新生学籍。

(七)杜绝违规操作。各区县教委严格执行市教委统一规定的时间表和入学工作程序;坚决治理乱收费;坚决禁止公办学校单独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各类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培训班;坚决禁止学校私自招生;坚决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坚决禁止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提前招生。认真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依法严

肃处理违规违纪事件。对违规违纪事件在依法处理前要及时通报。各区县教委要加强对本区县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会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在新学年开学时入校就读,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

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开展重点督导检查。

(八)各区县教委要依据本意见精神制定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实施细则,报区县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及时公布当年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性质、办学规模、经费来源、招生计划及接收学生的结果等信息。做好入学工作宣传,加大对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质量提升、特色建设等方面的宣传力度。

本意见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4月18日

附件 北京市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

工作时间表

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

[日期:2014-04-30] 来源: 作者:

丰教发?2014?25号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基一2014?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1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京教基二?2014?10号)有关要求,结合丰台区实际,经区政府批准,现就2014年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2014年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深化义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着力完善义务教育入学规则,积极推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探索小学综合素质发展水平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作为政府行为予以保障。

(二)坚持免试、就近,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三)坚持程序规范,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作为规范办学的重要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入学政策

(一)入学条件 1.凡年满6周岁(200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具有丰台区户籍或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长期居住在丰台区的(以房屋产权证明为准)本市其它区县户籍的适龄儿童均须免试就近入学。2.具有本市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应当按照规定进入初中继续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字体: ] 3.持有区教委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区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等证明的适龄儿童少年按本市户籍对待。

4.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区工作、居住,需要接受义务教育,并经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

(二)相关规定

对持有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按相关规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

2.在丰台区就读符合跨区就读政策的小学毕业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请、审核、登记手续。

其它区县小学毕业生申请回丰台区继续就读初中的,需具有丰台区户籍或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长期居住在丰台区(以房屋产权证明为准)。

四、入学方式

使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进行入学工作。

(一)小学入学 1.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符合在丰台区就读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须在规定时间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在规定时间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带领,持全家户口簿、家庭实际居住地有关证明(房屋产权证明)、《信息采集表》,到区教委划定的学校审核入学信息。

2.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须在规定时间经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后,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在规定时间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带领,持全家户口簿、《信息采集表》,到居住地附近的学校联系就读;学校接收有困难的,由区教委协调解决。

(二)初中入学 1.寄宿学校入学。经区教委批准的可招收寄宿学生的学校,按照工作方案接收自愿到该校寄宿学习的小学毕业生。

2.特长生入学。经市教委批准的可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的学校,原则上面向本区招收特长生。特长生测试的内容仅限学生的特长项目。3.民办学校入学。民办学校按照工作方案接收自愿到该校学习的小学毕业生。篇五:幼升小攻略集

幼升小攻略集

2011年1月

目 录

第一章 择校政策篇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革方案已上报待批

管理办法

市小升初政策

“同城待遇”问题

市小学入学学生数大幅度增加

初“推优”、大派位进入优质中学的比例和难易程度

小学内参及点评

102所主流中学强弱大排名

弃的“错误”

型问题

决方案

用公式

一、国家中长期教

二、北京市教育改

三、北京市新学籍

四、2010年北京

五、非京籍学生的六、未来几年北京

七、2010年小升第二章 小学排名

一、北京所有知名

六、北京城八区第三章 实务操作

一、幼升小应该摒

二、有关择校的典

三、择校步骤

四、择区分析

五、择校的完全解

六、幼升小择校通第四章 幼升小择校、小升初升学圣经

前言

上篇 幼升小、小升初最重要问题解读、分析与对策

一、最重要的问题

二、2010年幼升小择校独家操作实务指南

第一章 择校政策篇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了!一时间,政界、学界、家长、学生都议论纷纷,各自作出解读。我觉得很多的议论空谈太多,其实对每个家庭而言,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对北京的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最要紧的。这份纲要里面有“要命”的玄机,说说我的看法。

(一)高考肯定取消不了了,偏才、怪才被重视了

高考以后有五种方式了:择优——就是高考、自主——就是大学联考、推荐——就是中学校长推荐、定向——就是针对某一特定范围招生、破格——就是不计较学业的全面性对偏、怪才、鬼才、德才之人敞开大门。是好事坏事呢?多元录取当然是好事,不过方式多了学生会更累了,家长、学生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率肯定会创造各种条件尽可多地参加各种录取方式:除了课内学习参加高考可能还要参加课外培训以便去参加大学联考或有各种特长等从而被录取。不过高中阶段,心智已基本成熟,这时候累点也是应该了,世界范围内皆如此,像上好大学其实各个都要吃尽苦中苦。担心的是,除了高考外,其他的录取方式要做到公平、公正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否则会引起社会怨言。

(二)中考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这个纲要规定,以后优质的示范高中将把入学名额合理分配到本区域内的所有初中校,估计是同比例的。这样全市进行的统一中考就失去了意义,既然难以跨区了、统考再差也能等比得到名额还要中考干嘛?再说了,一旦统一命题中考,各区县、各学区又会搞学校、学生成绩大排名从而分出谁好谁差,这不又区分重点和非重点了?所以,现在不仅北京还有很多别的城市都在商讨取消中考(有的已经取消)是很正常的了,取消中考也许为时不远了。初中的学校教育可能被淡化,但高中教育会被强化!未来的初中升高中与目前的小升初将有极其的相似之处。

(三)小升初更看重学籍、就近,跨区可能性没有多大了

教育部的负责人说,他最希望看到到了2020年小升初升学再没有任何选拔性考试。这说明,教育最高主管部门对小升初今后10年彻底放弃“点招”的辅导班、“坑班”都没什么信心,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优质初中校招生自主权不可能完全被收回。所以,推优、共建、特长、点招、大派位要么同时存在要么变相存在。不过,强调了就近和区域,中考跨区可能更性小了,小升初也更小了。这对房价有影响。

(四)幼升小会更激烈了,教育强区可能会出现聚集效应

小升初、中考跨区的可能性基本丧失后,幼升小成为跨区的几乎唯一选择了,家长对教育强区的了解、学校的了解将会更迫切了。教育强区小学的压力会增加。

(五)“共建”制度不可能在这10年取消了

它强调了单位、企业、社会力量的办学,实际上使共建获得了制度上的认可,未来共建制度将在一个历史时期内长期存在,教育领域的招生录取制度会有“特殊”阶层继续存在。以权择校将继续成为民生中的热点问题。

(七)东城区、西城区估计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在某一阶段大量吸收生源必不可少,同时为了留住生员也必将强化自己的优势地位。东城、西城教育资源深厚,也不排除为了网罗最优质生员将部分现有学校转变为民办(私立)学校的可能。毕竟民办学校,不会受到义务教育法的太多约束更有招生自主权,坑班、培训班几乎可以横行天下了。

(八)讲课方式要变了、推小班教学了、对老师要求高了

要求以后的课堂教学要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也就是现在西方普遍采用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潜质。这就要求肯定要小班教学了,不是小班教学这种要求是无法做到的。那么老师就要成为杂家了,不仅精通自己的学科专业还要有更广泛的知识,当个好老师更不容易了。

(九)外地户口的家庭可能要真地笑了

这以后10年里,要求逐渐接受外地人员的子弟在北京升学、考试。最近,温家宝、***都谈到户口改革问题,也就是对那些有房子、有正当固定职业的人,城市要接纳他们,实现“以证、以业、以房”管人。估计,外地人员子女和北京人员子女享受平等升学机会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这会加大城市人口的聚集和挤占原有城市人口子女的升学机会,实行这项政策不可能一步到位,不过北京的小孩更要加油了!

(十)课外辅导班更加多元化了也会更火爆了,教育咨询业会发达起来!

升学的多元性决定了学生真实实力的多元性,想获得这些实力远非在学校学习可以达到的,今后的课外学习将是全面开花的,五花八门的,但文化课会依然是主流,就和现在的现在的日本、韩国差不多了。这两个国家学校的课业负担很轻,但课外补习比目前中国的小升初坑班活跃多了,在这两个国家要想进入优质教育的领域不参加课外学习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即便不参加也能进去,家长也不放心啊,所以宁愿参加课外辅导买个心理平衡。所以,未来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才是最好时机的来临。同时教育咨询、中介、代理、留学等事业将会迅速壮大起来。

(十一)幼儿园、高中教育在全国范围内不可能实行义务教育了 纲要中的义务教育仅指小学、初中,只是说要普及幼儿园一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3年幼儿园教育,争取90%的人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没有提及将幼儿园、高中教育列为义务教育。但不排除像北京这样的地区向上或向下普及12年的义务教育。

一、北京市教育改革方案已上报待批

根据从北京市主流媒体了解到的一致消息,为了均衡北京教育资源,减少择校等敏感问题的普遍发生,北京市今后教育改革的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并报到了国家教育部,等待最后的审批、通过。这其中有一个最敏感的信息就是,未来北京市市、区重点中学(示范高中)招生的名额将根据比例“均衡”分配到每所各自区域内的初中校。这个规定,让人产生太多无限的遐想,甚至感觉这里可能蕴藏着一个“危险的信号”。

1.区域如何界定? b.如果区域界定为学区,比如,本片内的重点高中只接收本片内的初中毕业生,那么该片区内有多少好的初中、高中,家长在幼升小、小升初的时候将会格外关注并在入学之初就做出择学区的选择,择校依然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加具象化、激烈化。

c.我认为最有可能的界定是:第一,北京市市级重点中学将拿出极少部分的名额分配到部分外区的初中,绝大多数名额分配到该市级重点中学所在区县的初中校;第二,市级重点中学的名额只分配到该市重点中学所在片区的初中校。以上这两种情况中的第二种情况,对于择校热并不会起到遏制作用。第一种情况将更为特别地复杂。这个以后讲座再详细分析了。第三,区重点级别的高中可以肯定的是只会把名额分配到本行政区内或本片区内的初中

校,后一种情况可能性更大。这对择校也很难起到缓解作用,毕竟区重点校之间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的。

2.可能将意味着中考的取消。

既然是每所初中都可以分到名额,而且是按照比例均衡分配,那么,作为起选拔作用的中考还有什么意义呢?同时这将产生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名额被分配到各个初中校,哪个学生能够进入重点高中,采用什么样的依据,标准是什么?假设中考继续保留,完全依据中考成绩全校学生大排名依次录取的话,那么又将产生一个实质性问题:一个初中校可能会被好几所重点高中分配到名额,重点高中水平肯定也是不一致的,如果学生都有权选择,大家肯定都选最好的重点中学,名额肯定不够,这种情况下难道要抽签?——最知名的重点高中肯定不情愿:有可能抽到考分比较低的学生而高分生却落榜,从而影响生源质量,选不到最好的学生。考分高的家长肯定觉得很不公平。这同时也产生另一个问题,如果最知名的重点高中依然收到的是分数最高的学生,分数低的学生依然会进入到稍差点的重点中学,这依然解决不了生源均衡分配到每个学校的的问题。如果不采用中考分数选取学生,那中考就没必要存在了,中考不存在了,学生进入重点高中采用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是什么?会不会出现:每所知名的高中都举办自己的或明或暗培训班来招收优质生源?那样的话,那么小升初目前的景象将更加“壮观”地被复制到初中毕业生身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现在小升初的惨烈竞争和初中毕业生的初升高竞争比起来将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3.主观因素如何降低到最低?

中国是一个关系充斥的社会,假定如果重点高中一个点招名额权都没有,中考也没了,孩子的升学必将融入很多人为主观的因素,这是不是会更乱了?小升初的乱象已经让人可怕,何况更重要的初升高!到那时,比拼家庭、爹妈的因素可能比一个学生素质的比拼更关键了!

4.小升初奥数地位将下降

篇2:幼升小推荐信

点点已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而去年此时自己正经历着幼升小的煎熬。

在家附近有一所对口的公立学校和一所私立学校,因点点在对口的公立幼儿园上,觉得幼儿良莠不齐,可想而知公立小学的生源;因私立小学生源经过筛选,故决定报名私立。现将过程中的那些事描述一下,给准小学生妈妈参考。

1、家长见面会

4月22号参加学校的家长见面会,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很认同,老师表示面试主要从三方面考察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专注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当日学校就发了纸质报名表给家长填,我很是详细、认真地填完。

点点从小就爱听故事,自己日常总是将她当做一个平等的交谈对手进行交流,不会刻意简化用词,会酌情考虑她不明白的地方再详解,若她表达有误会及时纠正,故不担心她的口头表达能力。关于专注力,孩子日常画画和做手工还是很专注的,尽管如此,还是买了注意力和思维训练的书帮她适应。关于身体协调能力,老师表示比如拍皮球之类的活动,这些幼儿园有练习。在准备的过程中心中很没底,一直觉得孩子还小,希望发展她的感性思维学着画画、唱歌,不想她接触理性思维,故没专门学过数学、英语和拼音。之前在家教过20以内的加减,于是开始临时抱佛脚,每日一张二十以内加减练习题。

2、网上报名申请

五月上旬开放私立学校的网上报名,一个区最多报两所学校,我报了离家近的这所和另一所。网上报名表和之前家长见面会上的细节一样,但多了最后一栏说明,我在其中表明了孩子的基本素质、自己对这个学校教育理念的认同和希望能就读的愿望。

3、面试日

5月18日面试。当日第一所就是离家近的,到校门口,点点表示她有点紧张,告诉她不必,列举她之前在幼儿园取得的一些成绩,而且表示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有准备面试、每天有进步一点点、要对自己有信心,让老师放马过来。点点开心起来。

第一场面试结束,点点表示不难,有一题是“有白兔子5只,黑兔子6只,她答有10只”,她很认为自己正确地告诉我,我没说对错。

第二场面试结束了,点点说面她的老师说她全对了,说她好棒。我稍微有点安慰。接下来就是焦虑地等待面试结果。真是“近面试情更怯”,这是检验自己教育理念的唯一标准,心中很是没底。因在某些方面不想随大流而坚持自己的主张,不确定过往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偏离轨道。好在点点是个好孩子,点点被心仪的学校录取了。

按点点的表达其实在第一场是有犯错的,而第二场老师告知全对,而我们收到了第一所学校的录取而未收到第二所的。根据我的估计,其实在家长见面会时学校就是在收集真正有意向的家长,第二所学校我们并未参加家长见面会只是去试试身手而已。此外可能觉得点点综合素质还行,加之我在报名表写的情深意切的申请,应会为录取加分。

4、家访日

七月上旬班主任老师来家访问,点点已回老家,将点点的照片和视频给老师看,并为点点写两篇文章《关于点点小朋友》和《一点一点画》交给班主任帮助了解孩子,前者介绍点点的优缺点、兴趣及爱好,后者主要表达点点是个爱画画的小朋友。告知老师点点在幼儿园未进行诸如数学、英语及拼音的早教,老师表示在暑假要加强,因为其他很多同学都学过。待到老师得知点点爱听故事,是班上的故事大王,且看了点点幼儿园毕业典礼上她作为学生代表的发言,老师很惊叹点点很流利、感情充沛且一点都不怯场,我想这些生动的展示给老师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5、幼小衔接

八月下旬学校进行了幼小衔接,三个半日在学校,适应学校生活。在绘本故事交流活动中点点第一个主动上台讲《石头汤》,之前在家她给我们讲,认识每一个字且甚有感情。点点很喜欢英语老师,因她上课发音准确得到了一个“赛尔号”的圆卡,点点下课就表示很喜欢老师,问我有没有老师的电话。

第三个半天上午开家长会,每个班的班主任都发了言。点点的班主任说得很好的,说话很温柔而有内容,PPT中很多孩子的照片,其中点点做手工、上台端着《石头汤》讲故事、画的《好饿的毛毛虫》和一些集体照,看着孩子在学校开心的样子,自己很感动。中午和点点一块回家,她表示“喜欢学校,喜欢老师”。

临近九月一日点点返校,当日点点在学校表现很好,她坐得很端正,老师让小朋友向她学习,老师请两个坐得最的小朋友帮老师数数,点点是其中之一,老师还让她从下周开始当一周的组长。点点晚饭的时候描述这些很是开心,我听了也很为她的好的开始而开心,亦觉放心。

篇3:北京“幼升小”在限制谁

北京对于非京籍孩子入学的限制是逐年严格的,自从2012年开始实施“五证”政策,就让很多非京籍的孩子失去在北京上学的机会,只能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而今年在“五证”的基础上,更添加了很多额外细则。而达到这些条件,成为部分家长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按照北京市教委的规定,所有在北京上学的孩子都要坚持免试、就近的原则。照此理解,只要在此居住(一般时限是半年以上),就应该可以上学。但一些区县规定,非京籍孩子的父母,必须同时满足在本区工作和居住两个条件才合格。那在一个区居住,到另一个区上班的父母就被排除在外了。有的区县更严格,必须是父母双方在本区工作和居住,这几乎不近人情。

凡此种种,都无不体现出“北京不欢迎你”的姿态。但是到2011年,北京市小学入学的9.5万新生中,非京籍学生比例就已经占了47.6%,也就是说,一项政策要影响一半人的利益,是否应该更考虑得更周全?可比较的是上海,非上海籍的孩子上学,只需要户口本和居住证。上海的压力不比北京小。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出台的相关政策都将被其他城市所效仿,如果效果相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同样会被放大。

篇4:幼升小 试题2

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幼升小的时候是老师最关注的素质之一,能否在幼升小面试中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出色的自我介绍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幼升小介绍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为大家分析幼升小面试试题中的自我介绍类题目,家长可以根据考点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自我介绍的表现力进行培养。

1、自我介绍

小朋友,今天老师与你交朋友,你告诉我你家的情况好吗?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然后让孩子复述故事内容,一步步引导孩子表达清晰完整。平时也可以在公众场合有意识让孩子和别人说话,都是锻炼口头表达的好机会。

2、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了?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还有多和孩子聊天等方式让孩子爱上说话。

3、你家住在哪里?你家有几口人?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家庭,让孩子知道家里有谁,可以和孩子讲讲家里成员的趣事。这样孩子就不会对类似问题生疏了。

4、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是干什么工作的,偶尔可以领他去单位转转,让他看看爸爸妈妈在怎样的工作环境里工作。闲暇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天,说说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梦想,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

5、你把家里的情况连起来对老师说一遍,怎么说呢?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和孩子说说家里的情况,家里有哪些成员,都叫什么,是做什么工作的,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平时也可以让孩子说说班里小朋友,谁爱唱歌,谁爱跳舞,让孩子养成良好表达能力。

6、问姓名,父母姓名,工作单位,住址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常识。家长要注重孩子生活常识的灌输,经常的告诉孩子家里在哪里,附近有哪些标志性建筑,父母的姓名是什么,联系方式是多少等等。常识的积累是保护孩子的方式之一,也为孩子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7、聊天:姓名,父母在哪里上班,小时候上什么幼儿园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在茶余饭后和孩子说说以前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幼儿园认识了哪些伙伴,父母的单位有哪些叔叔阿姨,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回忆的快乐。专家提醒

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定要变现的大方,自信,不要扭扭捏捏。声音要清脆响亮,眼神要和听众老师交流。站立的时候要挺直身体,不要总低头。说话的时候注意下顺序,不要颠三倒

篇5:幼升小必读

一、入学条件1、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出生,且未就读过小学的适龄儿童。

2、经丰台区所属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且信息采集成功的适龄儿童。

二、申请程序1、5月1日至5月30日登录系统,选择“丰台区”后,点击“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入口”,进行入学资格申请,准确并完整填写儿童及父母双方信息。

2、5月12日至5月30日(具体时间见各街乡镇安排)适龄儿童父母持证明证件材料,到丰台区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审核。

3、待街乡镇审核通过后,再次登录系统打印《信息采集表》。

4、6月21—22日,适龄儿童由父或母带领,持全家户口簿和《信息采集表》(具体时间及要求于6月初见学校通知),到居住地附近的学校联系就读。学校在具备接收能力的前提下,为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办理相关手续。如所联系学校已不具备接收能力,适龄儿童及其父母可到居住地附近的其它学校联系就读。

5、符合条件却未联系到就读学校的适龄儿童,由丰台教委相关部门协调安排。

三、所需材料

1、适龄儿童父母双方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劳动合同、营业执照等),其中至少一方在丰台区务工。

2、适龄儿童及其父母双方在丰台区的实际住所居住证明(房屋产权证、购房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等)。

3、全家户口簿、父(或母)的二代身份证及证明适龄儿童与暂住证持有人关系的其它材料。

4、适龄儿童父母双方在丰台区的暂住证(有效期内,且“有效期限”起始时间为2014年3月1日前)。

5、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使用我区提供的统一规范文本)。

四、重要提示

1、适龄儿童父母需在5月30日前完成入学资格网上申请、资格审核,然后在规定时间到学校联系就读。

2、为保证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顺利入学,儿童父母如有“北京市完税证明”、“北京市社保证明”、近一年的丰台区“暂住证”,请在资格审核时提供。

3、外籍、按本市户籍对待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需持全家户口簿等证明材料,于5月30日前(每周四下午2:00-4:00)到丰台区招生考试中心(望园西里4号)进行审核;再进行信息采集。

4、适龄儿童入学信息一经学校审核通过、系统提交成功,将无法撤销或修改。

篇6:幼升小

“小鸡和小鸭一起在路上走,小鸭掉到坑里了,小鸡应该怎么把小鸭救上来?”

“猜谜语:一个小姑娘,穿着黄衣裳,你要欺负她,她就射一枪。”

“一组数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填写完整:1、2、3、4、6、()、12”

“动手题:一张纸撕一次变成三张、一张纸撕一次撕出四个口、六根牙签摆出5个正方形、四根牙签摆出3个三角形……”

前不久,一则名为《“幼升小”名校试题精选》的帖子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上,该帖收集了北京市各小学的“幼升小”入学试题。不少网友看后跟帖称,题目“很难”、“很雷人”。

在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竞争氛围中,家长们无奈地看着五六岁的孩子过早地担起了应试压力。雷人试题吓坏家长

在这份试题后,网友“伊莎贝拉”回复道:“考个小学也这么难,搞得比高考还复杂。”

网友“乖乖”则留言:“研究了半天,只有几道题会做,还不确定答得对不对……看来以我现在的状态,知名小学肯定考不进!”

笔者发现,不仅是北京,在上海、武汉、成都等地,“幼升小”试题都成了令家长们头疼的难题。在《上海重点小学的入学标准,这招的都是天才吧》、《在家模拟下“幼升小”考试》等帖子中,“小明不喜欢穿高跟鞋,小明换灯泡不用梯子,小朋友你们认为小明是谁?”“有1到9九个数,请问是按什么把它们分成1、3、7、8;

5、9;2、4、6,三类呢?”等题目常常难倒家长和众多高学历网友。当楼主公布答案为“姚明”、“按同一声调分为一组”的时候,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对大人来说,这些题都很难一下子想到,更别说是对一个6岁的孩子了,“这明显严重超纲”。

目前“幼升小”入学考试的考察内容大致归纳为数学思维、语言能力及综合能力几个部分,其中语文和数学最为重要。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会重申《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但各地“幼升小”入学考试还是将不少适龄儿童堵在了“附近学校”的校门外。

“难道小孩子考不过这些就只能在家待着吗?我的孩子怎么办?”网友“弱小的我”发出疑问。火爆的“幼小衔接班”

6月底7月初的一段时间,北京的刘女士特别忙,女儿彤彤马上要升小学成了家里的头号大事,而头号大事中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幼升小”入学考试。

其实,在彤彤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接触过拼音、写字、运算等知识,虽然现在已经拿到了小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为了能和小学教育更好地衔接,刘女士还是决定给彤彤报个暑期培训班。“咳,现在的小孩真不容易。”

对刘女士的安排,丈夫不同意,他觉得彤彤太累,这样学习生活就没了童趣,孩子对学习也不会感兴趣。可刘女士坚持:“周围的家长都让孩子提前学习,彤彤不去,跟不上小学进度,产生自卑心理怎么办?”像刘女士一样的家长不少。笔者发现,在北京,幼小衔接暑期培训班报名火爆,尽管学费要两三千元,但不少培训班都已招满。

笔者向“聪明法宝幼小衔接班”的张老师咨询后了解到,该暑期班开设了《识字和阅读》、《想象和创造》、《逻辑和数学》、《注意和观察》等4门课程,分别教授语文、数学等知识。在语言方面,会教授300到400个汉字,并让孩子辨别偏旁部首,培养阅读习惯;在数学方面,教授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让孩子初步掌握比较简单的乘除法换算,加强对数字的巩固。

课程中,新开设的“同步模拟测试”环节最受家长热捧。暑期班为了保证孩子顺利通过名牌小学的考试,收集了各小学的入学试题,在每节课课间,由老师模拟小学入学考官,进行入学考试的模拟训练,并根据孩子的表现,指导其做出正确的回答。

某全国性知名教育机构开办的“全日制暑期学前双语快车班”不仅开设了语、数、外等衔接课程,还开设了专门针对小学入学考试的试题培训课。该负责人向笔者保证,课程结束后孩子能掌握200多个汉字、20以内的运算,并能顺利通过小学入学考试。

而笔者在小学义务教育大纲上发现,掌握45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已经是一年级下学期的教学要求了。

其实,早在2006年4月,北京市教委就出台了《关于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的通知》的文件,称将用4年、到2010年逐渐取消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当时,全市共有471所小学,举办了856个学前班。如今,学前班的身影逐渐消失,而一些培训机构开办的“幼小衔接班”、“潜能开发班”现身幼教市场,继续着学前班的“使命”,且每月收费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孩子会写字、运算,并不代表他真正理解了

近日,四川某幼儿园大班老师郭玉晗颇为无奈,有家长来校反映,上了一个学期,孩子会写的字太少了。

郭玉晗称,其所在的幼儿园提出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上总是落实不下来。“家长看到孩子会写字,会算数就高兴得不得了,看到孩子什么都不会就觉得幼儿园失职了。”1年来,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给她的印象大多是“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能提前学习知识,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懂得更多。“孩子会写字、会运算,并不代表他真正理解了。”对于家长的质疑,郭玉晗苦口婆心,但成效并不明显,“家长要么是不能理解,要么能理解但做不到”。

可是以她亲身任教的经历来看,提前学习对孩子的影响弊大于利。

早在刚任教的时候,她就发现,类如“蛇”、“藏”这些小学二三年级才教的复杂汉字,现在已出现在幼儿园教材里了。“孩子手指发育都不完全,这么早就开始学这么复杂的字,孩子无法正确理解,也不利于以后对写字姿势的矫正。”郭玉晗说。

有一次,她教孩子们认日历。讲到年、月、日、星期几、阴历、阳历怎么看的时候,不少孩子都觉得太难,看不懂。孩子皱着眉头的样子让郭玉晗印象深刻:“也许,长大一点,这些东西接受起来会更快。提前教了,孩子所花费的时间和脑力都太大。”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其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有这样的表述:学前教育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但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和郭玉晗一样认为现在的教育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老师和家长不在少数。广州市某小学老师“大羽妈妈”在博文《提前教育让小学老师苦不堪言》中,便讲述了她的一段教学生活:

在她刚接手的班级中,全班30个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开学没几天,大部分家长就反映: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便学过了,还有一部分家长说他们孩子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初中程度。果然,上课时,“大羽妈妈”发现,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表现出厌烦的样子,扰乱了上课气氛;一些学生听不懂,变得缺乏自信。她只好采取分层教育的办法,为迎合“尖子生”加快上课进度。为鼓励“中下层学生”,又不得不把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

“深深地感觉到现在的孩子超可怜,没有我们童年时期的那种美好回忆了。是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失去了更多。”一位网友看后留言感慨道。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源自应试压力的下放

“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在教小学的内容了。”家住朝阳区青年路的潘先生告诉笔者,“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并不少见,他最近就在考虑,是否要为儿子豆豆寻找一个小学化教学的幼儿园。

原来,豆豆明年读中班了,可他所在的幼儿园大班没有正式的幼小衔接课程,潘先生担心他上小学后跟不上进度。

如今,不少小学开办的幼儿园,在大班时也一改中、小班“做游戏”、“边玩边学”的学习方式,开始教小学知识。朝阳区一家实验幼儿园大班开设了“儿童智能”、“学前语、数、外”、“头脑奥林匹克”等课程。

据该园的老师介绍,读完大班的孩子基本上能做2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能掌握100个汉字读写。有些“接受能力好”的孩子,已经能做50、甚至100以内的加减运算了。

但潘先生也表示,他并不赞成幼儿园教学小学化。“让孩子学习一些不适合他年龄的知识,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但作为家长的他也承认,在孩子的教育上,他和所有家长一样,都有一种“恐后心理”,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潘先生称,在与其他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提到了“竞争”两个字。

“家长的竞争意识很重,社会对义务教育也变得特别功利。”潘先生说,每个家长都希望通过提前教学,提高孩子在社会竞争中的实力。“可现实中的竞争到底有多大,真的要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吗?”潘先生自己往往会陷入这样的困惑之中,他有时猜想,是不是因为家长之间互相询问,反复渲染,无形中把现实中的竞争给放大了。

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我小时候也没上过幼儿园,也没读过学前班,照样上了小学,上了大学,有了工作,现在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在某幼儿师范学校工作并拥有20多年教龄的肖翠玲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除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外,部分民办幼儿园办学不规范也是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肖翠玲告诉笔者,目前社会办(幼儿)园的力量越来越强,部分民办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心理,获得更多招生资源,开设了涉及小学知识的课程。而在幼儿教育中,虽有规定的教学纲要,但却不接受任何教学评估。“在部分民办幼儿园,生源成了幼儿园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

而在潘先生看来,幼儿园教学小学化最大的问题在于小学。“小学认为孩子读完幼儿园就该知道这些东西,所以上课的进度特别快。”幼儿园入小学考试的试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但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透露,由于越来越多的孩子提前学习了小学知识,都赶得上进度,所以,反映教学进度太快的声音并不强,学校也没有调慢的打算。

一位资深教育人士称,应试压力的下放才是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根源。她表示,在北京取消“小升初”考试,采取电脑派位之后,入学压力有所减轻;但是两三年后,电脑派位的弊端逐渐显现,根据就近原则,成绩好的学生被分到了非名校,成绩差的学生被分到了名校,不满意的声音随之传来,由此“迎春杯”等奥数考试又重新将学生纳入到成绩决定学校的规则中。在2005年,北京教委取消“迎春杯”后,“名校办民校”的浪潮袭来,招生时可不按派位原则,让“小升初”加分的奥数竞争愈演愈烈。

篇7:幼升小:没法儿淡定

2011年年底,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跷跷板的一端坐着两个体重各为40斤重的小孩,另一端坐着一个体重为120斤的大人。你有什么办法让跷跷板平衡起来?

第一天发芽了一粒种子,第二天发芽了三粒,以后每天发芽三粒,问到第七天一共有多少种子发芽?

细听老师读英语(老师仅读一遍),看看你能不能复述下来:

We are arriving at CHAOYANGMEN.please get off the train。(朝阳门车站到了,请下车。)

有一辆地铁列车由东往西行驶,列车的左侧车门是朝哪个方向开呢?

小明和小红共有8个球,小明给小红2个后,两人的球一样多。问原来他俩各有几个球?

这是北京一些重点小学入学考试的题目,包含了数学、英语、常识和思维能力——这尚且不是最让人心慌的版本,面对这些题目,不少家长都挠头,更何况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难怪有家长感慨:在北京上好大学容易,上好小学难。学前班,是该让孩子上呢,还是不上呢?

难以禁止的“小学化”

2011年年底,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这意味着幼儿园不能再教授小学的分科学习内容,例如识字、拼音、算数、英语等。

通知一出,立马在各种幼教论坛上引发热烈的讨论。有的家长开心于孩子轻松了,更多的家长则担心:小学入学考试是一场难以取消的“暗战”,这个政策只会迫使大家投奔社会上的学前班。

“几年前禁奥数的指令发出后,我的一位同事兴高釆烈地去给孩子退奥数班,结果老师语重心长地跟她说:‘你说孩子那么多,好学校就这么些,九年义务教育不让小升初考试,那好学校靠什么挑孩子?不就是靠奥数吗?’结果老师的话在几年后的小升初得到充分验证,她闺女靠奥数成绩被名校点招。”一位家长留言道。

对这个政策持保留态度的家长里,包括在某媒体工作的年轻妈妈永青。她的孩子乐童今年下半年即将升入大班。原本希望幼儿园能帮着孩子幼小过渡,结果幼儿园的各种班一时间都取消了,其中还包括乐童最爱的泥塑班,这让永青有些失望。

“如果幼儿园不办,社会上的学前班只会更火更贵。公立幼儿园尚且能够根据教育系统的教学大纲,系统补充幼升小需要衔接的知识,社会上的学前班则会加入更难的内容。这样真的好吗?”永青说。

乐童今年夏天就满5岁了,他从6个月时开始上英语授课的优质早教班,3岁开始上知名英语班,中班上学期报了幼儿园的泥塑班,下学期开始学习小提琴。比起同龄人,乐童是个有耐心坐得住的男孩子,对英语和数学都有兴趣。即便如此,永青对于他能否通过重点小学的入学升学考试,也没有百分百信心。最近她正琢磨是不是该给孩子报个思维数学班。

“相当于小奥数,但没有那么多作业,主要是开发思维。另外,拼音跟识字,如果不报班,我只能在家自己教了。社会上习惯于批评家长给孩子太多压力,但换个角度看,面对那么严厉的小学入学考试,如果完全都不准备导致到时抓瞎,家长们肯定会深感自责。”永青颇感无奈。

“原本家里有5个人,来了4个人,又走了3个人,现在家里还剩几个人?这不是比考加减法更变态吗?老师一见面第一句就是‘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你说英语学还是不学呢?”永青说。

“放养”还是“占坑”

在公关公司工作的小雅(化名),最近为要不要让上中班的儿子报名参加拼音班而纠结,

孩子上的名牌公立幼儿园由于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已经将相关课程都取消了。这让小雅不由得羡慕起私立幼儿园来——不少私立幼儿园应家长强烈要求,依然在教授小学化的内容。

“现在90%以上的孩子都学过拼音,小--学老师常常跳过不教,没学过的孩子自然跟不上。但学了也有副作用,会了就容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从一年级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万一再因为拼音对小学有抵触,就更麻烦了。”小雅颇感为难

曾几何时,小雅也是儿童“放养”的坚定支持者,直到听说了一位海归妈妈的痛苦经历:由于坚持“放养”没上学前班,孩子一年级跟不上,拖了全班成绩的后腿而经常被老师责怪。为了不让孩子心理受影响,最后这位海归妈妈无奈地将孩子又带出国了。

每年的六七月份,是少年宫等重点兴趣班招生最火热的时节。永青还没想好报哪些班,不由得有点着急。

她曾去考察家附近的学前班,情形让她颇为惊讶。不少家长取消了孩子的大班课程,转而送到这里。早晨,孩子们按照幼儿园的上课时间前来上课,在课堂坐着学习Jk午后回家;下午再接着来上课,直到傍晚;晚上时间则属于繁重的作业。

看到背着沉重书包的学前班孩子,永青决定不提早一年让乐童“小学化”。她买了有关数学和拼音的书籍,试着自己教,也在打听着有没有短期的培训班。

除了学前班,一些名校在郊区开设分校后设立的“占坑班”,收费昂贵却很抢手,因为上了这种班就可以直升该校。永青的一位朋友正是为了让孩子上这种“占坑班”,不得不搬到离市区很远的大兴租房,以方便孩子上学。

不容易的淡定

幼儿园的“小学化”,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老问题,实质是应试教育的下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存在择校的巨大压力,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高考”。

但几位妈妈都表示,中国的幼儿园教育也正在回归到注重情商和学习乐趣。

乐童最近在幼儿园学的是四季里的“春季”:和春天有关的绘画、歌曲、童谣,老师带着孩子们做风筝,出去踏青。母亲节时,老师则带着孩子们给妈妈准备礼物。他所在的幼儿园还设有图书馆,图书种类丰富,方便借阅。小雅的孩子在课堂上理解了什么是“离别”,什么是“珍惜”。

这样的课程固然美好,但太过轻松的学习还是让妈妈们有些不踏实。

“如果小时候不学点什么,时间一晃就过去。就算没有小学入学的压力,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呢?如果教育体系和就业体系不从根本上转变,压力只会越来越往下移,恨不得孩子在肚子里时就开始末雨绸缪了。”永青说。她调侃,未来男多女少,多一样技艺对象都好找。

2009年曾有一则报道刺痛了很多家长。一个9岁重庆女孩给父母写保证书,承诺自愿放弃钢琴,长大不怨父母。

“如果我家孩子厌烦到了那个程度,我就不会让他学了。我经常和周遭的父母交流,深感大家已经不那么盲从了,孩子的兴趣终归是报兴趣班最重要的依据。毕竟能有几个李云迪和郎朗?而且,那么多特长,不必死磕一样,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可能是相比从前,中国父母心态一个最大的转变。”永青说。

6岁女孩豆豆的妈妈碧娟告诉记者,孩子所在的幼儿园目前仍在教算数、拼音。这是学校在集中征求家长意见之后决定的。

她也为豆豆在幼儿园报了英语、绘画和泥工,不过相比这些,她更看重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力。让她欣慰的是,现在豆豆即便不去上学,早上起来后都会自己规划好一天,有条不紊。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赢在起跑线倒在终点线,在校期间的领先不算赢,孩子就业后被社会认可才是真正的育儿成功,但在分数定输贏的年代,孩子能不能认可我的做法?我个人是否能永远淡定下去?我不敢肯定。”碧娟说。

小雅向记者讲了最近经历的一件事情:在一个幼小衔接主题的讲座上,一位著名幼教专家确凿地表示,其实学前班可以不用上,这让很多父母都欣慰地松了一口气。但专家接着说:但是,择校是一定要的!因为小学是孩子仅有的一次择校机会!

这让家长们陷入了沉默,也陷入了新一轮的內心纠结:形势这么严峻,竞争这么激烈,那择校是择呢,还是不择呢?

上一篇:软件系统使用奖罚制度下一篇:优秀技校毕业生岗位成才事迹报告会领导讲话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