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收购销售情况

2024-05-25

核桃收购销售情况(通用3篇)

篇1:核桃收购销售情况

合作收购 定向销售合同

甲方:

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规定,就甲、乙双方合作收购定向销售小麦一事,经双方自愿、平等、友好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收购场地

1、甲方提供仓库位于共栋,仓号,面积平方米,容量为吨。

2、甲方提供仓内所有设施,良好的仓储条件。

3、甲方无偿提供收购销售期间内的粮食通风、出入库的电费。

二、收购销售期限

自2013年6月1日起至2014年3月31日。

三、资金使用方式

1、资金由甲方承贷,甲方提供小麦收购贷款。

2、资金所产生的利息及担保费用由乙方全部承担。

3、小麦收购资金按收小麦收购进度分期分批拨付给乙方。

四、利益分配

1、乙方按每吨小麦支付给甲方仓储费及各项管理费用50元。按实际收购数量计算。

2、收购期间收购费用,由乙方承担。

3、在销售时,纯利润(除去收购费用及仓储各项管理费用等),每吨超出80元的部分,甲乙双方各分50%。

五、双方权利及义务

(一)甲方权利

1、甲方对合作收购的粮食有监督和监管权,乙方不交纳粮款不得私自动用。

2、在粮价大幅下降时,甲方有权让乙方交纳风险保证金。

3、甲方对合作收购的粮食质量和价格有监督权。

(二)乙方权利

1、合作收购的粮食,粮权归乙方所有,按市场价定向销售给乙方加工使用。

2、乙方交纳相应数量的粮食款后,相对应的粮食由乙方全权销售,甲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

3、甲方库区不利于乙方收购的粮食安全储存时,乙方有权单方书面通知甲方解除合作收购合同。

六、双方义务

(一)、甲方义务

1、甲方所提供的仓库应保持库区整洁,库容完好,并做到仓库的防火、防盗、防污染、防汛和安全保卫工作。

2、甲方应无偿提供粮食质检场地和检验化验仪器设备。

3、甲方无偿提供粮食通风、地笼、入仓等设备。

4、甲方保证仓库具备收购条件,并协调收购情境及周边社

会治安、人际关系,以保证乙方的粮食收购工作正常开展。

5、甲方应保证仓库库区在正常安全储粮的状态,若危及储存粮食安全,或影响其它工作等情况时,应及时维修、维护。

6、甲方应协调出入库力资费用,保证和甲方出入库费用一致。

(二)乙方义务

1、乙方在具备收购条件时,应每吨先行垫付20元的收购粮食风险金,在销售时抵粮款。

2、乙方应爱惜甲方提供的设备及仓房。

3、乙方有义务在甲方收购贷款到期前无条件全部归还本金及利息。

七、争议解决

双方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且协商不能解决的,可向郑州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八、附则

1、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确定。

2、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双方代表签字、加盖公章后生效。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代表:代表:

签订时间:2013年 月 日

篇2:核桃收购销售情况

陕西省千阳县从2002年开始发展新品种核桃产业, 最初是柿沟镇退耕还林户栽植的新品种核桃, 然后是草碧镇邢家塬村集体统一栽植, 分户经营。从2010年起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被列入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同时千阳县被列为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县[1], 新品种核桃栽植项目开始纳入工程化、项目化管理。

2 新品种核桃栽植现状

2.1 全县新品种核桃基本情况

从2011年起, 每年8~9月份, 千阳县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前一年秋季和当年春季的造林成果进行检查, 经2013年8月检查后统计结果表明:全县7.58万亩新品种核桃, 其中成活保存达到90%以上的4.93万亩, 占栽植总面积的65%, 60%~89%的为2.42万亩, 占栽植总面积的32%, 60%以下的0.23万亩, 占栽植总面积3%。在调查成活保存率的基础上, 对新品种核桃栽植其他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是对幼树成活后是否还保存新品种进行了调查, 在成活后的幼树上, 新品种芽发出的新枝占62%, 新品种芽死亡后, 实生苗占38%。二是对死亡后的幼苗死亡原因也进行了调查分析, 因自然客观因素幼苗死亡的占5%~8%, 因人为因素死亡的占到92%~95%。在人为因素中, 因栽植造成死亡的占20%~30%, 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死亡的占70%~80%。

2.2 对个体核桃栽植情况调查

以调查南寨镇与崔家头镇2010~2013年的栽植情况为例, 对个体栽植、经营和集体栽植、经营情况进行初步统计。一是在上级下达任务后, 没有全面落实到户, 由集体统一规划, 统一购苗, 统一栽植, 划分到户的, 成活保存率普遍在50%~60%, 更有甚者, 认为集体是在自己的承包田上栽植, 没有和自己商量, 也不准备享受项目资金补助, 自己也不愿意在此地块上栽植核桃, 因此也不管理, 听之任之, 继续进行一般性农业活动, 随意使用农业机械, 使国家、集体和个人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这类情况约占65%以上。二是部分农户为了囤地, 对于栽植核桃似乎表现出了异常的积极, 在利用村组给出的优惠政策, 低价承租土地, 帮助村级完成任务, 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 投机取巧, 在栽植过程中, 想方设法使用实生苗和不合格苗, 在整地栽植中也不按照设计进行, 栽植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栽后长期不予管理, 以期节省费用。这类人实际是想承包土地, 进行农业生产或再次高价转租, 从中牟利, 没有真正用心经营新品种核桃产业, 这类情况约占10%。三是有少量群众对于新品种核桃产业真正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能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规划和栽植, 特别是原沙家坳乡水泉村、闫家庵、陈家槽、马家岭及南寨镇的小寨、大寨、阳坡等村, 都已经将栽植责任全面落实到人, 由个户自主经营管理, 无论成活保存率还是经营作务水平都相对较高, 这种情况约占35%。

3 栽植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 成活保存参差不齐, 地域分布不均, 从苗木选择、整地栽植、栽后管理, 都表现出明显地差异, 特别是经营管理机制对栽植成活的影响尤为重要。

3.1 苗木质量参差不齐

每年造林季节, 由于时间紧, 任务重, 从安排准备到实际落实地块, 承包经营到栽植用工, 都仓促进行。能达到国标Ⅰ~Ⅱ级的合格苗木都被。提前订购或以现金提前购买。其他集体统一组织实施栽植的, 都是以乡镇或由乡镇组织以村为单位进行赊销订购, 同时由于栽植任务大, 苗木量少, 特别是Ⅰ~Ⅱ级合格苗木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在栽植中后期便出现, 从起苗木、分级、包装、运输用苗单位无人监督, 残苗、次苗鱼目混珠等现象, 质量难以保证。

3.2 栽植质量差异较大

春秋造林季节, 许多新品种核桃栽植地块都选择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农耕地作业, 其间大都以麦田为主, 因此在整地过程中, 大多数农民都因等麦子收获后再扩大树盘, 加强管理为借口, 整地质量不合格, 部分地块栽后夯实程度不够, 跑墒严重, 造成苗木风干死亡。同时栽植人员因素也相当重要, 农村义务工造林和直接出钱雇请人员栽植, 质量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3.3 栽后管理跟不上

一是栽植过程中林业生产新技术运用不到位, 生根粉、保水剂、覆膜保墒, 压枝防寒等不能得到全面推广应用。二是个别技术应用不到位, 不及时。春季最好能够覆盖黑色地膜, 对秋季覆土压埋的枝条适时去土等都不能很好地应用。三是浇水不及时, 不到位, 次数和数量不足。四是栽植行空间保留不够, 高秆作物套种现象严重。五是扩盘除草、施肥等抚育措施不到位。

3.4 承包经营机制不到位

对于集体统一组织规划栽植的, 以“大锅饭”形式进行, 有栽植, 无质量, 无管理, 无责任, 以当时完成任务, 能给上级“交过差”就行, 到处举债借帐, 为完成任务而栽植。对于部分地方个别群众囤地经营农作物现象, 要讲清政策, 落实经营责任, 明确经营者的权、责、利, 对于不想真正经营新品种核桃产业的, 要中止土地承包合同, 扩大承包经营者范围, 择优进行。对于真正进行新品种核桃产业经营管理的人, 要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和鼓励, 从而通过示范带动更多的人从事新品种核桃产业发展。

4 对策与建议

4.1 政策宣传要到位, 思想观念要转变

新品种核桃栽植虽然是一个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但是必须要让群众接受, 不能采取政府强制推行或者林业部门包办。要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2], 包括国家的扶持政策、扶持资金, 要让群众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接受, 全面树立人定心、树定根的思想。

4.2 提前规划, 落实造林责任

林业部门要在造林任务下达后, 提前下乡入村, 深入田间地块和山头, 做好造林栽植前的规划设计工作。乡、村、组干部要进村入户, 与广大农民面对面交谈, 切实做好新品种核桃栽植责任制的落实工作, 要全面实行县、乡 (镇) 、村、组、户五级承包造林责任制, 明确各级的造林责任, 充分体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各级政府是政策的正确引导者, 林业主管部门是技术保障者, 农户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和中心。要把造林质量和国家扶持资金全面挂钩, 实行严格的奖罚政策措施, 全面鼓励和正确引导群众, 使新品种核桃产业生产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4.3 重视良种壮苗, 保证精心栽植

在苗木调剂方面, 要大力提倡政府引导, 群众选购, 自己栽植。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标准要求, 提供合格苗木标准, 指导育苗户在苗木销售过程中, 仔细分级, 严格把关, 全面实行合格苗木检验检疫制度和苗木销售许可证制度, 严禁弱苗、残苗、病苗和实生苗等不合格苗木流入市场。栽植方面, 要采用大穴方法, 精细整地, 认真栽植, 及时浇足定根水, 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ABT生根粉蘸根处理和覆膜保墒等措施, 促进成活。秋冬季栽植的, 还要采取套袋或压土等防寒措施, 保证苗木安全越冬。

4.4 留足生长空间, 加强抚育管理

无论在荒山还是耕地栽植新品种核桃, 都要给新栽植的苗木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 特别是间作套种的更应该注意留出营养带, 套种的农作物最好以豆类为主, 切忌种植小麦、玉米等虚根性强的作物, 避免引起相互之间争水、争肥。栽植初期, 在水分充足保证苗木成活的条件下, 及时中耕除草, 扩盘施肥, 防虫防病。2年以后在此基础上, 还要加强整形修剪, 培养树形, 以便及早结果和提前进入盛果期。

4.5 注重检查验收, 落实资金兑现

新品种核桃栽植的每个环节, 都要督促检查, 从苗木调运、整地、栽植、浇水、抚育管护等等每个过程都要检查过关, 不能讲形式, 走过场。要根据每个检查验收过程兑现项目资金, 确保项目资金的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在资金兑付上, 要认真及时, 一次到位, 全面落实到人, 杜绝中间环节和无故截留挪用, 对于出现资金兑现方面截留挪用问题的, 要严肃查处。

5 结语

新品种核桃产业是一项生产周期长, 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是作为项目生产初期, 就应该全面实现项目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有机统一协调, 真正达到政府资金服务化[3]、林业技术普及化、土地承包责任化、农户栽植主动化、经营管理自觉化的目标, 使我县新品种核桃产业在生产初期能够达到高标准栽植、高存活率保存, 为后期结果和将来基地化、规模化生产加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海强, 李志杰, 张嫒.千阳县核桃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J].宝鸡林业科技, 2010 (1) .

[2]赵银仙, 范全胜, 刘利琳.浅谈韩城核桃产业发展[J].陕西林业, 2011 (3) .

篇3:核桃收购销售情况

沃尔玛和数字娱乐了无瓜葛的历史,在日前宣告作古。

近日,沃尔玛宣布收购数字娱乐界的新锐Vudu。Vudu是一家销售和出租可下载电影、电视节目的服务商。消费者购买或下载Vudu的电影可通过蓝光播放机、互联网电视等设备播放。沃尔玛和Vudu公司都没有披露交易的金额,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沃尔玛可能为此次收购斥资1亿多美元。收购完成后,沃尔玛将继续保留Vudu这一品牌。

Vudu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成立三年间,相继收到老牌风险投资公司格雷洛克公司、基准资本公司等的注资。因为有殷实的财务支持,Vudu几乎与所有的好莱坞大型电影工作室、独立电影发行商签署了授权协议,拥有约1.6万部电影的授权。而作为美国最大的DVD租赁公司——Netflix获得好莱坞授权的电影也不过1.2万部。此前,百思买、亚马逊、美国电信公司康卡斯特等都表示了对这家公司的收购兴趣,但均未成功。

沃尔玛的副董事长爱德华多·卡斯特罗·怀特对此次收购显得踌躇满志,他表示,“当消费者的喜好逐步向数字娱乐转移,Vudu的数字技术与沃尔玛的零售经验的结合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家庭娱乐新选择”。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这并不是沃尔玛进军室内娱乐的黄金时间。

纷争并起

上个世纪末,微软的前CEO比尔·盖茨在后来夭折的“维纳斯计划”中曾预言,家庭的娱乐中心将成为一个新的产业。

十多年过去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试图将各种终端设备嵌入家庭。微软就一直在努力通过将游戏机Xbox和PC上的windows媒体中心建立联系来实现一个家庭娱乐中心;索尼也计划在今年加速推出一系列3D家庭娱乐产品,并利用其各业务领域的丰富资源打造一个包括电子、游戏及电影内容在内的3D世界。在此之前。索尼已与Netflix达成合作协议,用户只要拥有PS3,又同时是Netflix订户,它就可以免费下载该平台上的电影。任天堂、亚马逊甚至英特尔也加入了这场“客厅竞技”。

如果沃尔玛仅仅是一家只专注于营销百货的公司,那么它大可以在一旁悠闲地欣赏这一场在“客厅”展开的“格斗”。只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的DVD销售商,当DVD销量遭到数字娱乐浪潮的不断侵蚀时,沃尔玛应该有所行动。

市场调研机构Forrester Research的零售分析师苏查丽塔·穆尔帕鲁称:“沃尔玛的DVD销售等业务受到了数字业务的威胁。”市场的现状是,消费者正从租借和购买实体影碟转为在互联网上观看电影,这无疑已成为沃尔玛的软肋。

苹果的角逐或让沃尔玛的DVD业务更加岌岌可危。3月2日,有境外媒体报道稱,苹果公司正在与多家电影工作室谈判,以期能在iTunes上销售经由他们授权的电影。科技网站CNET国际称,苹果试图将iTunes上MP3成功的模式复制到电影、电视娱乐节目,这一模式曾让唱片公司的CD销售溃不成军,如果复制成功,DVD光碟或将步其后尘。

此时,沃尔玛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增加数字服务。百恩买在去年10月份宣布了它打算在两款蓝光播放机上出售Netflix电影的计划。后来又在11月份称,特定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可以通过产品中预装的索尼在线电影服务购买或租借电影。

在分析师看来,在当前情形下。沃尔玛收购Vudu是再自然不过的交易。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詹姆斯·迈克奎维就表示,“这至少意味着,沃尔玛终于意识到该作出改变了,DVD的时代即将过去。”

两次铩羽

作为零售业的巨鲸,沃尔玛直到2010年才开始关注数字业务,这显然不符合常理。但事实上,在此之前,沃尔玛已有两次很不愉快的经历。早在2004年,沃尔玛便紧随苹果iTunes推出了自己的数字音乐下载商店业务,但由于技术和配置的严重滞后,更无法与iTunes和亚马逊MP3播放商店比拟,最终宣告失败。3年后,沃尔玛与惠普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惠普提供技术支持,沃尔玛则在网站上提供电影和电视节目的下载服务。沃尔玛当时的预期是“数字版本将对光盘版本形成有益的补充”。

有了IT巨头惠普的搭手,沃尔玛数字媒体部门主管凯文·斯文特曾自信地表示:“我们将成为唯一一家同六大好莱坞电影公司全部签约的公司。”

此举一度在业界引起了相当的轰动,有评论指出沃尔玛“将是第一家进军数字内容下载市场的传统零售商”。更有分析师惊呼“此举将改变媒体行业的格局”。

不过这场声势浩大的“涉网”行动并未走出多远。不久,惠普解散支持这一技术的部门;随后,沃尔玛也被迫关闭了下载网站,并沦为业内的奚落对象。市场咨询公司Yankee集团的数字娱乐部门主管迈克尔·古德曼评价称:“在零售市场,沃尔玛是一头800磅重的怪兽;但在数字内容市场,沃尔玛只有80磅重。”

今天,沃尔玛的第三次尝试选择了收购。分析师詹姆斯·迈克奎维指出,“这一次他将赌注押在可自主掌控的互联网设备上。”

沃尔玛的希望

在2007年初创之时,Vudu仅是一家生产机顶盒的公司。2008年,Vudu的管理层发生了较大的震动。

公司联合创始人、曾为苹果早期高管的艾雷恩·罗思曼(移动互联网的拓荒者之一)出任CEO。在他的授意下,2009年,Vudu停止生产硬件,转而开始提供电影商店和互动服务,以供大型消费电子厂商将这些服务预装到其产品中去。

Vudu的这种新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Vudu与三星、三洋、夏普和东芝等多家公司达成了合作,这些电视生产商同意将vudu的服务置入到自己的产品中。此外,该公司正在拓展与LG电子、Vizio和三菱之间的合作关系。

目前,就大型厂商而言,只有松下和索尼尚未将Vudu服务加入到其产品中去。不过,有分析师指出,现在有沃尔玛为后盾,相信松下和索尼没有理由拒绝Vudu,因为沃尔玛更倾向于销售与自己服务有关的产品;同时,沃尔玛的加人或将提振互联网电视机、相应影碟播放机的销售量。另外,产业研究公司iSuppli也预计,到2013年,互联网电视的销量将占高清晰电视机销量的60%。

水涨船高。当互联网电视散播开来的时候,带有沃尔玛烙印的Vudu服务也将根植于家庭中。此外,业内人士指出,没有人怀疑沃尔玛与好莱坞电影工作室、有线电视节目商的议价能力,既然3年前它能够成为唯一一家与好莱坞六家电影工作室签约的公司,那么3年后,它也可能拿到“最惠待遇”。

事实上,业内有观点认为,沃尔玛收购Vudu不只是为了进军家庭娱乐市场。《纽约时报》的评论就指出。“总有一天它会在上面销售其他的商品。”研究公司Think Equity Partners分析师埃德·威勒也认为:“他们什么都想卖,他们将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这个目的。”

由此看来,沃尔玛的第三次“涉网”行动似乎是一种“水到渠成”,只是,沃尔玛旗下的Vudu能否成功地将用户黏附在周围并实现盈利?而在收购前,Vudu分文未赚。并且,在众多同质化的服务中,Vudu怎样脱颖而出?

有分析师指出,尽管Vudu拥有大量的高清晰电影,但这并不是赢得用户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沃尔玛的新竞争对手Nettlix的用户一直在增长,单2009年第四季度。Nefflix的新增用户为100万。

上一篇:三天记散文下一篇:新基础教育小学语文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