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知识问答

2024-05-02

学习十九大知识问答(共6篇)

篇1:学习十九大知识问答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知识测试(一卷)

单位:姓名: 分数:

1、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A残疾人 B儿童

C农村留守儿童 D低保人员

2、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

A党和政府 B人民群众 C社会舆论 D纪检部门

3、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A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与发达国家合作 C“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D与东盟国家合作

4、要以提升()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A创造力 B凝聚力 C战斗力 D组织力

5、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A广大职工 B退休人员 C失业人员 D低收入者

6、以疏解北京()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A非首都功能 B首都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

7、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A个人责任 B集体责任 C社会责任 D家庭责任

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所在。

A根本利益 B战略利益 C重要利益 D国家利益

9、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A高水平B中高速 C高质量 D高效益

10、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A四千多万 B五千多万 C六千多万 D七千多万

篇2:学习十九大知识问答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20×3分)

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D.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2.十九大报告强调,()是最大的民生。

A.居住 B.就业 C.教育 D.医疗

3.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战略布局是()。

A.“四位一体”“五个全面”B.“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C.“五位一体”“三个全面”D.“四位一体”“五个全面”

4.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B.创新、协调、绿色、文明、共享C.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D.创新、统筹、生态、开放、共享

5.十九大报告强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6.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A.二十年 B.三十年 C.四十年 D.五十年

7.十九大报告提出,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A.合并设立或统一办公 B.党政合一或共同办公 C.党政合一或合署办公 D.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8.十九大报告指出,()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A.人民群众 B.党的领导C.意识形态 D.宣传工作

9.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二〇三〇年 B.二〇二〇年C.二〇二五年 D.二〇三五年 10.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四大考验”,不包括()。A.执政考验 B.党性考验C.市场经济考验 D.外部环境考验 11.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四种危险”不包括()。

A.脱离群众危险 B.脱离实际危险C.消极腐败危险 D.能力不足危险 12.十九大报告指出,自觉抵制()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A.潜规则、关系学 B.商品交换原则C.家长制作风 D.封建腐朽思想 13.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A.坚定理想信念 B.纯洁思想C.武装思想 D.理论自信

14.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A.监察领域国家立法 B.预防腐败国家立法 C.反腐败国家立法 D.廉政国家立法

15.十九大报告强调,()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基层组织C.党的作风建设 D.党的纪律建设 16.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A.行政处分权限 B.纪律处分权限C.调查处理权限 D.组织处理权限 17.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A.重预防、强高压、长震慑B.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 C.重遏制、强高压、长威慑D.重预防、强高压、长威慑

18.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

A.全国 B.省以下C.乡镇以上 D.市县党委

19.党章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A.党风问题 B.工作作风问题 C.群众观念问题 D.宗旨意识问题 20.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作斗争。A.消极腐败现象 B.违反党的政治纪律行为 C.违反民主集中制行为 D.腐败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10×4分)

1.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不断增强党的(),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A.政治领导力 B.思想引领力C.群众组织力 D.社会号召力 2.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

A.勇于自我革新 B.勇于自我革命C.从严管党治党 D.勇于自我纠错 3.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A.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B.精准脱贫C.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D.污染防治 4.十九大报告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A.创建节约型机关 B.绿色家庭C.绿色学校 D.光盘行动

5.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A.生态保护红线 B.永久基本农田C.城镇开发边界 D.国土绿化面积 6.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A.思想不纯 B.组织不纯 C.党性不纯 D.作风不纯

7.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A.政治性、时代性 B.思想性、政治性 C.原则性、战斗性 D.思想性、战斗性

8.十九大报告强调,()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9.十九大报告强调,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和()。A.党的自我监督 B.群众监督C.司法监督 D.民主监督 10.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设立、成立、组建()。

篇3:学习十九大知识问答

一、教学目标的虚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然而, 有的教师由于对多维目标的设计缺乏理论指导, 在实践层面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 具体有两种表现:其一, 知识、能力目标缺失或变得模糊。知识能力目标是多维目标的基础性目标, 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不能虚化。其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游离。德育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但不意味这种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融为一体, 绝不可“架空”和游离。

二、教学设计的偏颇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设计的弹性化和优质化的设计范式仍未建立。从操作层面看, 教学设计常常呈现两种偏失: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意识淡漠, 没有全面、深入地运筹策划, 写在教案本上的只是几条筋, 显得十分粗放;另一种是未能妥善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关系, 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的刚性、死板, 教学过程谋划得过于繁琐、细微, 尚未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预留生成空间, 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对预设外的生成意义的封杀。

三、教材使用的迷失

使用新教材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不少教师还是按照以往学科知识教学的模式来处理德育新教材, 把教材当作“圣经”, 把教材中知识点的传授当作教学的目的。由于指导思想的偏离, 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出现了迷失。诸如拘泥教材预设的话题, 对教材中范例的价值挖掘不深, 对教材中的“留白”弃之不用, 不能吃准教材的结构, 捕捉不到教材中的活性因子, 不善于利用教材隐含的意义空间, 随意对教材内容重组, 或者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不作为等。

四、课堂教学的迷误

德育课程实施以来, 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 这是主导方面。但同时, 许多矫枉过正的因素, 许多浅表、浮躁的作法, 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也随之“热闹”起来。诸如: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活动教学缺乏内在的价值蕴含, 只是看重活动的表面热闹和活动形式的花哨;对话没有凝神聆听, 没有多元交流, 没有质疑反馈, 没有激情驳辨, 没有会心微笑, 没有心灵碰撞, 没有意义建构, 师生的话语权极不对称, 如此对话教学只不过是一问一答, 一问齐答的零假话, 毫无意义生成和生命润泽的假对话;不少课堂上看不到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精神、创造性、责任感与合作态度被边缘化。教师仍习惯于沿袭讲授式模式, 可谓是“涛声依旧”。

五、课堂内外的疏离

德育学科课程的实施不能只限定在课堂时空, 而要走出课堂, 融入学生的全部生活, 全方位、全天候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然而, 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还尚未建立课内外衔接的教育教学机制。不少教师只管课堂教学, 下课铃响了, 如同标上了休止符, “教学进行曲”就戛然而止。教师没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没有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 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进行具体的指导, 没有在课堂之外的校园、家庭、社会为学生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和实践性作业。由于课堂内外的疏离, 造成了德育课程不能追随和引领学生的生活。

六、社会实践活动的空白

德育教学需要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的协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相关课程内容, 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围墙, 走进社会大课堂, 有目的地开展参观、调查、访问, 或借助社会实践基地, 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毅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多种素质的历练,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 不少学校的领导和德育教师, 却“怕”字当头, 消除不了安全问题的阴影, 开辟社会课堂也就成了教学的盲区。结果学生学了六年德育课程, 却未能经受一次社会实践的洗礼, 这无疑是德育教学最具要害性的缺失。

七、教师引导作用的缺位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发挥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 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 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 听之任之。如此,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 课堂上展现的往往只是肤浅的、表层的, 甚至是错误的言说, 失去的却是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 实在令人惋惜。

八、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短板”

我国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 由于教学条件差, 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德育师资稀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德育课程成了“鸡肋”。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这种“短板”, 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对于农村孩子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的体验、向往和追求, 没有高度关注, 只注意关心城里孩子的生活, 所学内容完全是城市化的东西。真正关乎他们生命成长, 属于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的生活却受到了冷落和禁锢。如学习《交通安全》, 仅仅是“红绿灯”、“交通安全标志”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远离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真实生活中的出行安全问题 (如农村孩子暴雨后涉小溪、过小河;渔区孩子在湖汊港湾的安全行船;林区孩子出行如何有意识地设定参照标志等) , 统统被“淡化”掉了, 成了教学的“盲区”。由于德育教材、德育教学的城市化倾向, 本应是回归生活的德育新课程, 在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的实施, 则反其道远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农村如何有效地实施德育课程教学, 几乎成了一道难于破解的难题。

九、教学评价的滞后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评价是在生活德育、主体德育、实践德育理论指导下, 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堂生活中师生活动的观察和信息搜集, 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 对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按照教学原理和《课程标准》的精神, 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如果教学和评价紧密相连, 学生将会学得更多”, 评价“乃是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然而, 自德育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学评价却严重滞后, 成为制约德育课程深入推进的“瓶颈”。尽管《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建议”, 但德育课改的十年间, 却未能探索出整体性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新路, 从实践层面看, 也没有突破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评价这道难关。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尽管原因复杂, 但如下因素至关重要:

1. 教材因素。

德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 具有首创性, 但还不那么完善、完美, 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各种版本教材在兼顾城乡上失衡, 即关注城市多, 对表现农村生活则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城市和农村的现实差异, 从客观上决定了教材处理这一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 思考问题所依据的时空背景自然是城市的生活。上述主客观因素造成了教材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弱化 (针对农村孩子的社会化以及日后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让他们提前了解城市的方方面面是完全必要的, 然而弱化农村内容确是一个缺失) , 这样, 既为城市学生全面认识“三农”问题带来了困难, 同时又使农村教师在利用教材资源时感到无所适从。

2. 教师因素。

新教改的进程表明, 这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首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 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在知识结构上, 要求从原来只会处理单学科知识, 发展到要学会进行跨学科知识加工。教师专业素养的应然要求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实然现状的矛盾, 是造成教师不能顺利驾驭新课程的原因。其次, 德育学科课程教师多为兼任, 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到了语文、数学和班务管理上。因工作量大, 负担过重, 很少能分出精力钻研德育学科教学业务。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68%的教师上课前不作任何准备, 即使准备, 大多数教师也只是在课前把教材看一下, 或者让学生开展一点调查或是收集有关资料。”如此, 又怎么能胜任教学?那就更谈不上教学创新了!

3. 教研因素。

各级教研部门缺乏对德育课程实施的跟进研究, 对德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不力。如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 教师尚不能理解其精髓。新课程须得采用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如对话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移情习染法、美文欣赏法等, 许多教师既不能了解其要义, 更不能驾轻就熟地操作。对此, 教师并不心甘情愿, 而是想尽早改变这种尴尬和无奈。教师盼望得到德育专家和各级教研员的引领, 盼望获得面对面被指导的机会, 盼望看到更多既有理论价值, 又有普适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德育课程研究成果。从教师的期盼和呼声中, 可以看出教研工作的差距和滞后。

4. 管理因素。

一是任教人员的结构失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 只占任教该学科教师总数的3.6%, 96.4%为兼职教师, 一般都教语文、数学, 或者当班主任。值得注意的是, 在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中, 担任校长、书记、政教主任的行政人员占71.1%。新课程教师的结构失衡, 限制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影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二是淡化职前培训。大多数教师在任教前没有参加职前培训。对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等基本情况了解甚少。三是组织教师日常研修工作没有跟上。一般学校都不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组, 学校未开展德育学科课程的专题培训和专题研修, 即使稍微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一些学校, 一学期也只是组织一、两次观摩课活动, 将其视为“感受式培训”。由于本学科教师研修的组织、督导、评价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议事日程, 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 处在“有‘坎’过不去, 有‘难’排不掉”的尴尬境地。

以上对德育课程十年课改的成就与问题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成就巨大是课程发展景观中的主导方面;而发现问题及其认定解决的路径, 则是德育课程后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发展无疑是各门课程的永恒主题, 对于德育课程而言, 最具决定意义的是要总结鲜活的实验经验, 进一步坚持并发展生活德育理论。

品德新课程的实施, 之所以能受到儿童喜爱, 取得多方面可喜成绩, 实现富有历史意义的超越, 其因在于课程理论基石的改变:即用生活德育论取代知识性德育。德育课程的实施, 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质量, 从而使德育教学摆脱了“灌输”的顽疾!今后要推进和深化新课程实施, 就必须坚守生活德育论的路径不动摇。当然, 我们也应注意, 生活化德育理论本身还存在不足, 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与完善。朱小蔓教授等人认为:在坚持生活德育论的同时, 尚须注意“道德在其超越层面所具有的崇高、理想性乃至神圣性”, 要坚持“德育的价值立场”, 关注学习过程“学生主体性生命的存在样态”, 让他们“具有深刻自觉性和反省性”。通过师生间不断地对话、交流和价值引导, 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德性, 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编辑:杨民)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 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 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 听之任之。

篇4: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问答

“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善于理论思维的党,又是一个善于总结实践经验的党。远的不说,党的十四大以来,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把提出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思想观点和奋斗目标,同总结各自相对应的那一段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时期29年来的十条宝贵经验,并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十条宝贵经验的基本内容和内在逻辑中可以看到,如何才能使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十条经验,都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在当代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这些重大问题的。

第一个结合说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既不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这样的结合,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第二个结合说的是:我国社会主义能在新时期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这样的结合,创造了真正活跃起来的社会主义,创造了进一步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

第三个结合说的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既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尊重基层和人民群众特别是地方的改革首创精神。这样的结合,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导致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整合。

第四个结合说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前无古人的创举,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这四个字是画龙点睛而非画蛇添足,是以看得见的手弥补看不见的手,这两手都是不可偏废的。这样的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方向的制度模式。

第五个结合说的是我们党既重视经济体制改革,又重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变革。而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又把扩大民主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创造了兼具民主和集中两种长处的政治制度模式。

第六个结合说的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这样的结合,把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全面进步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

第七个结合说的是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适时地把促进发展、提高效率同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使我国社会既持续地充满创造活力,又有助于避免两极分化而达到共同富裕。

第八个结合说的是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发展起来,既离不开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这样的结合,使我们能同时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趋利避害的平等竞争中达到平等、普惠、共赢。

第九个结合说的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注意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这样的结合,既避免了不少转型国家出现过的经济严重衰退和政治剧烈震荡,又使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第十个结合说的是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党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同主观世界的改造结合起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这样的结合,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推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而不断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为什么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一精辟论断,揭示了新时期以来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切合实际、令人信服。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个重要论断是党的十四大报告首先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29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沿用了这个重要提法。这就是说,新时期是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的,没有新时期,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无所谓新时期。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所以,新时期的鲜明特点理所当然地是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使我国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它揭示了改革开放同促进发展的内在联系。邓小平同志说过:“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我们的路线是发展的路线”。这就是说,实行改革开放,归根到底是要“把中国发展起来”,在原来贫穷落后的基础上,依次实现温饱、小康、中等发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是加快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29年来,在改革开放推动下,在我们党制定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指引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穷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这就把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的发展进步由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阐明了新时期29年来,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实现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深刻变化。由大幅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引发了从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及变革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的连锁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自觉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在领导人民进行实践创造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正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的丰富成果。怎样理解三个“永远铭记”?

当代中国的这一切发展进步,是怎么来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做到“三个永远铭记”。这“三个永远铭记”既饱含深情,又具有历史的纵深感,生动地体现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薪火相传、接力推进的。

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

篇5: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学习题库

一、选择题

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b)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 略目标。

A、提质增效 B、高质量发展 C、转型发展

2.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c),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A、主权安全 B、国民安全 C、政治安全

3.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b)而奋斗”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a)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文化自信 B、道路自信 C、理论自信

5.中国秉持(b)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

A、亲诚惠容理念 B、共商共建共享 C、正确义利观 6.建设(b)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A、知识型、技能型、学习型 B、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C、知识型、专业型、创新型

7.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A、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B、像葵花籽一样紧紧聚在一起 C、像五个手指一样紧紧拢在一起

8.五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b)的结果

A、奋力开创 B、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C、砥砺前行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 B、社会公平正义 人民当家做主 C、社会公平正义 集中力量办大事 10.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a)为最高标准

A、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B、大多数人民群众 C、各民族人民 11.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a)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A、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 B、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 C、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责任清单管理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a),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A、重要组成部分 B、全部核心内容 C、灵魂和精髓 13.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b),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A、铸魂工程 B、基础工程 C、固本工程

14.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c)的历史悲剧重演。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A、牺牲国家利益 B、伤害民族感情 C、国家分裂 1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a)

A、协商民主 B、民主集中制 C、群众民主

16.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a)①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乡村振兴战略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⑥可持续发展战略⑦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

17.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a)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A、租购并举 B、租赁为主 C、市场为主

18.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b)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我们绝不允许(a)从中国分裂出去!

A、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

B、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把中国领土 C、任何人、任何组织、以任何形式把中国领土

20.(c)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A、和平发展原则、“九二共识” B、一国两制原则、“九二共识” C、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

21.(b)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协 C、政协委员

22.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指的是(b)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党的建设 C、改革开放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c)

A、人民民主专政 B、共同富裕 C、中国共产党领导 2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A、已经改变 变化了 变化了 B、没有改变 没有变 没有变 C、逐步改变 开始变 开始变

2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b)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大踏步走 B、分两步走 C、分三步走

26.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b)主题教育

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C、“三严三实”

27.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a)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现代化国家发展的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8.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a)、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A、悟空 B、引力波 C、神九

29.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b)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A、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 B、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 C、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优美居住环境

30.十九大报告指出,(a)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中国梦

31.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b),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A、发展质量和速度 B、发展质量和效益 C、发展速度和效益

32.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a)。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A、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B、联席合署办公 C、党政合一办公

3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a),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C、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4.十九大报告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b)

A、经济增长 B、人心向背 C、共同富裕 35.必须坚持(a)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A、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B、保护优先、预防为主、自然恢复为辅 C、节约优先、保护为主、自然恢复为辅

3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b),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砥砺前行 B、牢记使命 C、继续前进 37.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c)

A、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国梦 B、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人类解放 C、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3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c)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A、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党的领导

3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a)。

A、全要素生产率 B、社会生产力水平C、劳动生产率 40.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b)的发展理念

A、可持续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C、阶段性

41.十八大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党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一个重要论断,以下关于这个论述的提出,不正确的是(c)

A、是基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做出的判断

B、是基于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做出的判断

C、是基于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发达的社会主义做出的判断

42.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a)、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A、设施联通 B、信息联通 C、能源联通

43.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a)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A、党章 B、群众路线 C、思想路线

44.十八大以来的五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c)以下。

A、百分之六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四 45.(b)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A、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B、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C、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锤炼高尚的政治品质 46.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全文共十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b)” A、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B、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47.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十四条坚持,它们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

A、基本方略 B、基本理论 C、基本路线

48.十九大报告提出,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a)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A、党政机关 B、党团机关 C、党群机关

49.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c)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A、大多数 B、绝大多数 C、每一个

5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用(b)取代“两规”措施 A、拘留 B、留置 C、拘禁

5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三个“牢牢把握”,以下哪项不在其中(a)

A、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个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52.按照(a)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A、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 B、兜底线、补短板、建机制 C、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53.党的十九大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因此,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b)摆在首位,()和()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A、思想建设,制度治党、作风建党 B、政治建设、思想建党、制度治党 C、制度建设、思想建党、反腐倡廉

54.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按照(a)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A、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B、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控有效、生活富裕 C、产业兴旺、生态洁净、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55.十九大报告指出,(a)是最大的民生 A、就业 B、居住 C、医疗 56.“四大考验”不包括(c)

A、执政考验 B、市场经济考验 C、人性考验 57.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完整题目为(b)

A、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B、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C、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58.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a)。

A、战略安排 B、科学安排 C、规划安排 59.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a)。

A、最佳制度 B、根本制度 C、最优选择 60.(a)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A、解决好“三农”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经济建设

61.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a)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A、“牛鼻子” B、“药方子” C、“刀把子”

6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b)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A、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动 B、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C、金融经济带动实体经济

63.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a)。

A、三十年 B、五十年 C、四十年

6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指的是(b)A、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B、从十九大到二十大 C、从十八大到二十大

65.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a)聚焦。

A、能打仗、打胜仗 B、善打仗、会打仗 C、能打仗、善打仗

66.坚持(b)、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A、政府主导 B、全民共治 C、透明监督

67.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a)。

A、根本性的 B、划时代的 C、决定性的

68.加强军队(a),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A、党的建设 B、思想的建设 C、组织的建设 69.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a)的伟大斗争。A、许多新的历史特点 B、充满新的社会矛盾 C、阶级阶层分化特点

70.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b),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A、国家发展需求 B、国家安全需求 C、国家建设需求 7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a)的先进社会制度。A、符合我国实际 B、顺应历史潮流 C、彰显现代文明 72.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a)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A、以人民为中心 B、以讴歌党为中心 C、以服务社会为中心

73.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c)的开放格局。

A、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B、包容、协调、合作、共赢 C、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74.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a),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新时代 B、新时期 C、新阶段 75.(b)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作风建设 76.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b),做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A、政治意识 向党看齐 B、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C、大局意识 服务大局

77.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A、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B、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78.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b)新型政商关系 A、亲密 B、亲清 C、清廉

79.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b)的乡村治理体系。A、共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B、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C、自治、乡治、法治相结合 80.“四种危险”不包括(b)

A、脱离群众危险 B、脱离实际危险 C、消极腐败危险 81.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b)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A、系统完备、结构合理、运行有效 B、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 C、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执行有力

82.中国坚定奉行(c)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A、改革开放 B、一边倒 C、独立自主

83.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b)有机衔接。

A、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发展 B、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 C、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发展

84.()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A、依法治国 B、科教兴国 C、深化改革

85.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c),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A、经济结构不合理 B、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C、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86.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a)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发展、环保 C、和平、发展、合作

8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c)A、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88.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a)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A、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B、明确市场主体地位和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C、完善产权制度和规范市场秩序

8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a)为重点,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A、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B、全体党员 C、中央领导干部

9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a)需要和()之间的矛盾。A、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B、物质文化 落后生产 C、美好生活 不发展不协调

91.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b)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市场经济 92.十九大报告指出,(a)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A、为什么人的问题 B、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C、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93.(c)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A、党的制度建设 B、党的作风教育 C、党的政治建设 9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c)。A、关键力量 B、主导力量 C、根本力量

95.以(a)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A、城市群 B、特大城市 C、发达城市

96.(b),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发展道路

97.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c)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A、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B、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 C、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98.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a),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A、历史周期率 B、历史循环论 C、西方模式 99.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a)A、恐怖主义 B、霸权主义 C、强权政治

100.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c)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B、建设现代产业支撑体系 C、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01.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a)

A、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B、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 C、加强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102.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a)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同富裕

103.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b)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A、二〇一八年 B、二〇二〇年 C、二〇二二年 104.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b)A、党的领导 B、人民 C、全面深化改革 1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是(b)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三严三实” 106.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a),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文化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10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a),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中华深邃哲学智慧 C、中华独特道德品格 108.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构建(a)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A、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B、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政策有度 C、市场机制有效、经济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109.(a)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A、建设生态文明 B、建设社会文明 C、建设经济文明 110.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b)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 11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b)为统领。

A、组织建设 B、政治建设 C、思想建设

112.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四个伟大”。“四个伟大”不包括(b)A、伟大梦想 B、伟大国家 C、伟大工程 11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包括(c)A、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到改革开放一百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4.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培养造就一支(a)的“三农”工作队伍。

A、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B、懂技术、会管理、善联系 C、懂农业、会农活、爱农村

1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b),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A、深刻变化 B、伟大飞跃 C、彻底改变

116.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a)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A、战略导向 B、直接指导 C、全面指导

117.过去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c)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A、六十 B、七十 C、八十

118.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提高党(a)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A、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B、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落实 C、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务实干 119.(b)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A、改革 B、发展 C、和谐 120.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a),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A、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 B、贸易、投融资、生产、经营网络 C、贸易、投融资、生产、电商网络

12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a)监察全覆盖

A、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B、所有党员干部 C、所有非党员干部

122.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a)提供有力支撑。

A、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B、创新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C、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高铁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12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十四条坚持,它们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A、基本方略 B、基本理论 C、基本路线

12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a)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实体经济 B、改革创新 C、防范风险 125.时代是思想之母,(c)是理论之源。A、革命 B、探索 C、实践

126.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a)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A、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 B、权责清晰、财力充足、区域均衡 C、权责统一、财力协调、区域均衡

127.我们秉持(b)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A、“两岸一家人” B、“两岸一家亲” C、“两岸大家亲” 128.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a),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A、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B、增强国有经济影响力、带动力、控制力 C、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 129.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a)A、坚定理想信念 B、纯洁思想 C、武装思想 13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其基本方针是(b)A、和平统一,但不放弃使用暴力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高度自治

131.中国奉行(a)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A、防御性 B、独立自主 C、和平外交

132.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以下关于协商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是(b)①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②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协商民主的权力机关,必须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全过程 ③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在(c)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A、全国各地 B、乡镇以上 C、市县党委 134.十九大报告提出,普及(a)阶段教育 A、高中 B、大学 C、研究生

13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c)

A、党的自我监督和舆论监督 B、党的自我监督和司法监督 C、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

136.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a)的社会心态。A、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B、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发展 C、自尊自信、文明理性、积极向上

137.领导十三多亿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以下有关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正确的是(b)①增强学习本领②增强政治领导本领③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④增强依法执政本领⑤增强群众工作本领⑥增强狠抓落实本领⑦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A、①②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⑥⑦ 138.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b)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A、完全自治 B、高度自治 C、充分自治 139.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a)A、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C、坚持包容、开放、共享的理念

140.坚持(c),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A、人人有责、人人履责 B、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C、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141.党的十九大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根据两步走的战略部署,我们到2050年的战略目标是(c)

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2.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a)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A、为民造福 B、为民谋利 C、为人民服务

143.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a)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A、改革 B、管理 C、审批

144.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其中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a)。A、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世界先进发达国家 C、世界一流发达国家

145.(a)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协商民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46.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a)。A、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B、有所区分、平等对待 C、一视同仁、相机对待

147.解决台湾问题、(a),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A、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实现祖国统一 C、实现祖国富强

14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要把党的(a)摆在首位

A、政治建设 B、制度建设 C、作风建设

149.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以下关于脱贫攻坚战不正确的描述是(c)

A、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B、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C、确保到2035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150.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a),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国家富强

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 1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个文明,两手抓” 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152.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a)A、增进民生福祉 B、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53.十八大以来,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目标初步实现,()的笼子越扎越牢,(a)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A、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B、不想腐 不能腐 不愿腐 C、不愿腐 不敢腐 不能腐

15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共推出了(c)项改革举措

A、500多项 B、1000多项 C、1500多项

155.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c)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本质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6.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a)、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A、家庭美德 B、公共美德 C、伦理道德

157.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条件。关于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原则正确的是(c)①党管干部原则 ②封官许愿,任人唯亲③五湖四海、任人唯贤④事业为上、公道正派⑤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⑦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

A、①③④⑤⑥ B、②④⑦ C、①③④⑥

158.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a)。A、创造、保护、运用 B、引进、保护、运用 C、创造、保护、转让

159.(b)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A、科技 B、人才 C、资金

160.(b)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61.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c)。A、新时代的改革路 B、新时代的小康路 C、新时代的长征路

16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c)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A、发展是第一要务的 B、全面提高人民福祉的 C、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1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a)A、全面依法治国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全面从严治党

164.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b)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A、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B、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C、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65.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b)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A、多层次供应、多渠道保障、购租并举 B、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 C、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购租并举

166.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b)的世界

A、绿色生态 B、清洁美丽 C、合作共赢

16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b)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168.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把(b)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169.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尚未实现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b)A、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7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c)A、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1.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a)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C、“三严三实”

172.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a)。A、基础性作用 关键性作用 B、关键性作用 基础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支撑性作用

173.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a)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A、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全面、开放、立体 C、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

174.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a)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共产主义发展规律 C、世界格局变动规律

175.鼓励勤劳守法致富,(c)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A、扩大,降低 B、调节,降低 C、扩大,调节 176.树立(b)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A、人员 B、科技 C、装备

17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c)A、10% B、20% C、30% 178.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b)。

A、二〇二〇年;亚洲一流军队 B、二〇三五年;世界一流军队 C、二〇三五年;世界顶尖军队

179.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a)金融风险的底线。A、系统性 B、局部性 C、全面性

180.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c)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A、睦邻友好 B、守望相助 C、亲诚惠容

18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a)条,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A、十四 B、十五 C、十六 18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b)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83.(a)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A、全面 各种 B、部分 有关 C、在条件成熟地区 所有 184.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b)A、勇于自我革新,从严管党治党 B、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C、勇于自我纠错,从严管党治党

185.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a)A、科学发展 B、全面发展 C、创新发展

186.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a),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A、政治标准 B、业务能力 C、创新能力 187.(a),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

C、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188.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a)世界经济

A、开放型 B、共享型 C、合作型

189.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a)监督,发挥同级互相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A、组织、民主 B、领导,群众 C、组织,群众 190.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不断增强党的(b),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A、政治领导力、思想凝聚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B、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C、政治号召力、思想凝聚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191.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b)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带动()。

A、就业优先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业,就业 B、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就业政策;创业,就业 C、就业优先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就业,创业 192.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c),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A、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和自然资源监管机构 B、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资源监管机构 C、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19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b)健康服务。

A、全方位全过程 B、全方位全周期 C、全周期全过程 194.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c)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正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195.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b),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A、依法治国小组

B、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C、国务院加强督查小组

196.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c)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A、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美好生态环境需要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生态环境需要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197.十九大报告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a)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国家富强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

198.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b)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9.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a),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文化自信 B、法制自信 C、文明自信

20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a)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中国梦

二、填空题

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3、五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4、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5、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7、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8、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什么得到有效治理:(人民军队政治生态)。

9、习主席强调,党的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什么:(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10、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要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

11、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增进民生福祉)。

12、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要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13、十九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确保到二〇二〇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14、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

15、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要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16、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就住房问题强调的一句话,引起了全场热烈掌声,这句话是(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17、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

18、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9、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20、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2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中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2、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

23、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24、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25、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26、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7、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28、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29、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30、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是领导一切的,它用了哪10个字来概括?(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31、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五年来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32、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所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三个规律是:(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33、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和完善4项制度,分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还有一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4、十九大报告指出,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

35、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36、习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37、在十九大报告的最后,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请问这三个历史任务是什么?(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38、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39、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这个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40、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41、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42、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4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

44、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45、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要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46、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警告敌对、分裂分子,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 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47、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48、十九大报告在关于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阐述中提到,全党要做到两个“消除一切”,既(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

49、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50、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5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什么?(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52、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53、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要做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54、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55、十九大报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56、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57、十九大报告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58、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59、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什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60、十九大报告在关于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阐述中提到,全党要不断增强党的四种力量,以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它们是(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三、简答题

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请列举出3个以上。

答:(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

篇6: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知识测试卷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共20题,每题2分)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

2、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3、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5、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6、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

7、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8、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9、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

1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

深入人心。

12、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3、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 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14、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15、建设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6、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17、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 的现代化。

18、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绿色发展,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

、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9、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

、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20、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

二、选择题(共20空,每空2分)

1、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继续前进 B、牢记使命 C、方得始终 D、砥砺前行

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A、未来方向 B、未来方位 C、历史方向 D、历史方位

3、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A、学前教育 B、特殊教育 C、网络教育 D、高中阶段教育

4、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A、国家公园 B、城市公园 C、生态公园 D、主题公园

5、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A、生态文明 B、物质文明 C、精神文明 D、政治文明

6、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A、多主体供给 B、多渠道保障

C、多方式租赁 D、多部门监管

7、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

A、人身权、B、财产权、C、人格权 D、自主权

8、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A、生态保护红线、B、永久基本农田 C、城镇开发边界 D、国土绿化面积

9、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等制度。

A、环保信用评价 B、信息强制性披露 C、严惩重罚 D、污染企业备案

10、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A、社会化、B、法治化、C、智能化、D、专业化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

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新组建的四大机构是什么?

上一篇:涅阳第三小学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下一篇:阅读午读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