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学习题

2024-05-13

十九大学习题(共6篇)

篇1:十九大学习题

三、判断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A)

A对

B错

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A)A对

B错

3、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五以下(B)

A对

B错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

A对

B错

5、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B)

A对

B错

6、十九大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A对

B错

7、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A)

A对

B错

8、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A)A对

B错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

A对

B错

10、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伟大梦想。(B)

A对

B错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

A对

B错

12、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A)A对

B错

1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A)A对

B错

14、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A)A对

B错

15、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A对

B错

16、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都发生了变化。(B)A对

B错

17、十八大以来,我党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B)A对

B错

18、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A)A对

B错

19、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力争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A)

A对

B错

20、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A)

2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B)

A对

B错

22、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A)

A对

B错

23、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A)A对

B错

24、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A)

A对

B错

25、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A)A对

B错

26、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创新为中心的创作导向。(B)A对

B错

28、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普及高中教育。(B)A对

B错

29、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A)

A对

B错

30、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A)A对

B错

篇2:十九大学习题

(供学习参考)

1.党的十九大什么时候召开的? 答:2017年10月18-24日。2.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什么?

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十九大报告总结的十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是什么? 答:①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②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③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④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⑤人民生活不断改善;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⑦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⑧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⑨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⑩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5.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答: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6.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脱贫攻坚成就如何?

答: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

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7.什么是“一带一路”?

答:“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8.“四个意识”是什么?

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9.坚决反对“四风”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③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⑤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答: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和中国方案。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什么?

答: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4.十九大在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时强调“两个没有变”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5.“四个伟大”内容是什么?

答: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16.进行伟大斗争,五个“更加自觉”的主要内容是? 答:①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②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③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④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

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⑤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17.“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 答: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8.“四个自信”内容是什么?

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9.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八个重点内容是什么?

答: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④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

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2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答: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

28.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十四个坚持”内容是什么?

答: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④坚持新发展理念;⑤坚持人民当家作主;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⑧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⑩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⑪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⑫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⑬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9.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什么? 答:人民。

30.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答:发展。

31.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什么?

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什么? 答:全面依法治国。

33.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什么? 答:建设生态文明。

34.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五个更加”是什么?

答:①更加注重聚焦实战,②更加注重创新驱动,③更加注重体系建设,④更加注重集约高效,⑤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35.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什么? 答: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36.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什么为根本遵循? 答:党章。

37.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③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⑤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8.新发展理念内容是什么?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3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分别是什么?

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40.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划分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第一个阶段,从二0二0年到二0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0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是什么?

答:坚定实施①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乡村振兴战略、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⑥可持续发展战略、⑦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4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什么? 答:创新。

43.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44.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4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是?

答: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②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⑤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46.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47.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8.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答:党的领导。

4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人民当家作主。

50.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

5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什么?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什么?

答:协商民主。

53.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什么?

答:统一战线。

54.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由什么决定的? 答:意识形态。

55.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6.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导向是什么? 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7.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是什么? 答:为什么人的问题。

58.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什么? 答:脱离群众。

59.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什么? 答:建设教育强国。60.中国最大的民生是什么? 答:就业。

61.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是什么? 答: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

62.到二0二0年我国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63.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答:人民健康。

64.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什么? 答:维护国家安全。

65.美丽中国“四大举措”是什么?

答:①推进绿色发展;②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③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④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66.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出的三条控制线分别是什么?

答: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67.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展的两大主题教育分别是什么? 答: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

68.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什么,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答;人类命运共同体。

69.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抓好的八个方面重要任务是什么?

答:①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⑤持之以恒正风肃纪;⑥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⑦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⑧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70.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什么?

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71.党面临的“四大危险”是什么?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7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什么?

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73.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答:旗帜鲜明讲政治。

74.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答: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75.党的根本性建设是什么? 答:党的政治建设。76.党的基础性建设是什么? 答:思想建设。

77.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答:坚定理想信念。

78.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什么?

答: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79.党选人用人的标准是什么?

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

80.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①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②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③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④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81.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82.我们党要全面增强哪八个方面执政本领?

答:①学习本领,②政治领导本领,③改革创新本领,④科学发展本领,⑤依法执政本领,⑥群众工作本领,⑦狠抓落实本领,⑧驾驭风险本领。

83.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新组建的四大机构是? 答: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②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③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④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

84.最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什么时间由中国共产党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

答: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

表大会通过。

85.党章作了哪10个方面主要修改?

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入党章;党章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相应修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写入党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写入党章;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写入党章;“党是领导一切的”写入党章;实现巡视全覆盖、推进“两学一做”写入党章。

86.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87.我们的立国之本是什么? 答:四项基本原则。88.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89.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0.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什么? 答:密切联系群众。

91.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是什么? 答: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92.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

93.预备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同正式党员一样吗? 答: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94.正式党员的党龄从什么时候算起? 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95.党员在什么情形下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答: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96.党章规定,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几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答:三人。

97.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是多长时间? 答:三年至五年。

98.党的纪律处分有哪几种?

答: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99.《党章》规定的纪律包括哪些?

答: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

纪律、生活纪律。

100.入党誓词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01.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五个过硬”要求是什么?

答: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102.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到河北视察过几次? 答:6次。

103.2016年7月28日,总书记视察唐山,对河北工作明确提出的“四个加快”“六个扎实”总体要求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四个加快”即: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在脱贫攻坚、推进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六个扎实”即:扎实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扎实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扎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04、我省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105.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定的“3689”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抓好三件大事、打好六场硬仗、实施八项战略、深化九项改革。三件大事,即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北京冬奥会。六场硬仗,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硬仗、精准脱贫的硬仗、污染防治的硬仗、转型升级的硬仗、补齐民生短板的硬仗、优化营商环境的硬仗。八项战略,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冀战略、人才强冀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放带动战略。九项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金融财税体制改革、教育文化体育体制改革、“三医联动”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106.中央和国务院什么时间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主要包括哪些地区?

答:2017年4月1日设立,规划范围涵盖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107.2010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莅临唐山视察指导工作,对唐山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目标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答: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108.2016年7月28日,总书记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周年之际,来到唐山进行调研考察,对唐山提出“三个走在前列”目标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答:争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

109.2017年12月8日至9日,省委书记王东峰在唐山调研检查工作,他对唐山提出的“两个率先”目标要求的内容是什么?

答:唐山要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市。

110.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哪十项重点工作? 答:全力抓实建设生态唐山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重大项目、“一港双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111.一港双城”指的是什么?

答:“一港”即唐山港。“双城”即主城区和曹妃甸滨海新城。112.当前我市正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品牌,“四最”指的是什么?

答: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

113.我市在建设生态唐山、实现绿色发展的进程中,重点强化什么意识,更新哪些传统思维观念?

答:

1、强化“抓环保就是讲政治、就是抓民生、就是抓

转型升级”的意识。

2、坚持决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步到位。

3、坚持“治用保”并举。

4、坚持刑责治污。

114.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主要是以哪几方面改革为重点?

答: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零跑腿”“不见面审批”等改革。115.在全力抓好市委、市政府十项重点工作,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和“两个率先”目标进程中,市委号召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创新、务实、一流、高效、担当的作风,“创新、务实、一流、高效、担当”是什么意思?

答:创新,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摒弃惯性做法,突破路径依赖,以创新之策破解万难之事;一流,就是按照“保三争二冲一”的要求,树立一流的标准、一流的境界,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务实,就是要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深入到基层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具体工作问题,决不能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高效,就是立说立行、事不隔夜,工作节奏提起来,工作效率快起来,一刻不停抓好工作落实;担当,就是坚持“谁分管、谁负责”,不推、不拖、不躲,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决不能因有难度就降低工作标准。

116.我市要加强“一港双城”建设,着力构建“五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发展框架。“五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指的是什么?

答:“五位一体”,就是路南、路北、高新、丰南、开平五个组团,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使主城区地位更加凸显。“组群统筹”,就是统筹曹妃甸、丰润、— 18 —

古冶三个城市组群协调发展。“全域融合”,就是用“全域唐山”的理念谋划其他7个县(市)的发展,形成“一盘棋”格局。

117.市委、市政府要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了什么计划?

答:“凤凰英才”计划。

118.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两个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刻把握我市比较优势,坚定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的信心决心。我市具有哪些比较优势?

答:唐山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和优势,“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优势,庞大的实体经济,良好的资源,大美海洋、天然良港,日渐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厚的民间资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伟大的抗震精神,敢干善成的企业家队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一支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119.市委倡导的用人导向是什么?

答:“三看”“三到”“三破”,即评价干部看实绩、看潜绩、看担当,考核干部到基层、到一线、到现场,使用干部破潜规则、破隐形台阶、破论资排辈。

120.我市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篇3:十九大学习题

一、教学目标的虚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然而, 有的教师由于对多维目标的设计缺乏理论指导, 在实践层面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 具体有两种表现:其一, 知识、能力目标缺失或变得模糊。知识能力目标是多维目标的基础性目标, 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不能虚化。其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游离。德育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但不意味这种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融为一体, 绝不可“架空”和游离。

二、教学设计的偏颇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设计的弹性化和优质化的设计范式仍未建立。从操作层面看, 教学设计常常呈现两种偏失: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意识淡漠, 没有全面、深入地运筹策划, 写在教案本上的只是几条筋, 显得十分粗放;另一种是未能妥善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关系, 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的刚性、死板, 教学过程谋划得过于繁琐、细微, 尚未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预留生成空间, 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对预设外的生成意义的封杀。

三、教材使用的迷失

使用新教材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不少教师还是按照以往学科知识教学的模式来处理德育新教材, 把教材当作“圣经”, 把教材中知识点的传授当作教学的目的。由于指导思想的偏离, 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出现了迷失。诸如拘泥教材预设的话题, 对教材中范例的价值挖掘不深, 对教材中的“留白”弃之不用, 不能吃准教材的结构, 捕捉不到教材中的活性因子, 不善于利用教材隐含的意义空间, 随意对教材内容重组, 或者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不作为等。

四、课堂教学的迷误

德育课程实施以来, 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 这是主导方面。但同时, 许多矫枉过正的因素, 许多浅表、浮躁的作法, 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也随之“热闹”起来。诸如: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活动教学缺乏内在的价值蕴含, 只是看重活动的表面热闹和活动形式的花哨;对话没有凝神聆听, 没有多元交流, 没有质疑反馈, 没有激情驳辨, 没有会心微笑, 没有心灵碰撞, 没有意义建构, 师生的话语权极不对称, 如此对话教学只不过是一问一答, 一问齐答的零假话, 毫无意义生成和生命润泽的假对话;不少课堂上看不到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精神、创造性、责任感与合作态度被边缘化。教师仍习惯于沿袭讲授式模式, 可谓是“涛声依旧”。

五、课堂内外的疏离

德育学科课程的实施不能只限定在课堂时空, 而要走出课堂, 融入学生的全部生活, 全方位、全天候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然而, 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还尚未建立课内外衔接的教育教学机制。不少教师只管课堂教学, 下课铃响了, 如同标上了休止符, “教学进行曲”就戛然而止。教师没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没有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 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进行具体的指导, 没有在课堂之外的校园、家庭、社会为学生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和实践性作业。由于课堂内外的疏离, 造成了德育课程不能追随和引领学生的生活。

六、社会实践活动的空白

德育教学需要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的协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相关课程内容, 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围墙, 走进社会大课堂, 有目的地开展参观、调查、访问, 或借助社会实践基地, 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毅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多种素质的历练,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 不少学校的领导和德育教师, 却“怕”字当头, 消除不了安全问题的阴影, 开辟社会课堂也就成了教学的盲区。结果学生学了六年德育课程, 却未能经受一次社会实践的洗礼, 这无疑是德育教学最具要害性的缺失。

七、教师引导作用的缺位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发挥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 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 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 听之任之。如此,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 课堂上展现的往往只是肤浅的、表层的, 甚至是错误的言说, 失去的却是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 实在令人惋惜。

八、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短板”

我国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 由于教学条件差, 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德育师资稀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德育课程成了“鸡肋”。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这种“短板”, 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对于农村孩子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的体验、向往和追求, 没有高度关注, 只注意关心城里孩子的生活, 所学内容完全是城市化的东西。真正关乎他们生命成长, 属于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的生活却受到了冷落和禁锢。如学习《交通安全》, 仅仅是“红绿灯”、“交通安全标志”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远离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真实生活中的出行安全问题 (如农村孩子暴雨后涉小溪、过小河;渔区孩子在湖汊港湾的安全行船;林区孩子出行如何有意识地设定参照标志等) , 统统被“淡化”掉了, 成了教学的“盲区”。由于德育教材、德育教学的城市化倾向, 本应是回归生活的德育新课程, 在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的实施, 则反其道远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农村如何有效地实施德育课程教学, 几乎成了一道难于破解的难题。

九、教学评价的滞后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评价是在生活德育、主体德育、实践德育理论指导下, 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堂生活中师生活动的观察和信息搜集, 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 对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按照教学原理和《课程标准》的精神, 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如果教学和评价紧密相连, 学生将会学得更多”, 评价“乃是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然而, 自德育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学评价却严重滞后, 成为制约德育课程深入推进的“瓶颈”。尽管《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建议”, 但德育课改的十年间, 却未能探索出整体性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新路, 从实践层面看, 也没有突破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评价这道难关。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尽管原因复杂, 但如下因素至关重要:

1. 教材因素。

德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 具有首创性, 但还不那么完善、完美, 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各种版本教材在兼顾城乡上失衡, 即关注城市多, 对表现农村生活则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城市和农村的现实差异, 从客观上决定了教材处理这一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 思考问题所依据的时空背景自然是城市的生活。上述主客观因素造成了教材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弱化 (针对农村孩子的社会化以及日后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让他们提前了解城市的方方面面是完全必要的, 然而弱化农村内容确是一个缺失) , 这样, 既为城市学生全面认识“三农”问题带来了困难, 同时又使农村教师在利用教材资源时感到无所适从。

2. 教师因素。

新教改的进程表明, 这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首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 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在知识结构上, 要求从原来只会处理单学科知识, 发展到要学会进行跨学科知识加工。教师专业素养的应然要求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实然现状的矛盾, 是造成教师不能顺利驾驭新课程的原因。其次, 德育学科课程教师多为兼任, 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到了语文、数学和班务管理上。因工作量大, 负担过重, 很少能分出精力钻研德育学科教学业务。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68%的教师上课前不作任何准备, 即使准备, 大多数教师也只是在课前把教材看一下, 或者让学生开展一点调查或是收集有关资料。”如此, 又怎么能胜任教学?那就更谈不上教学创新了!

3. 教研因素。

各级教研部门缺乏对德育课程实施的跟进研究, 对德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不力。如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 教师尚不能理解其精髓。新课程须得采用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如对话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移情习染法、美文欣赏法等, 许多教师既不能了解其要义, 更不能驾轻就熟地操作。对此, 教师并不心甘情愿, 而是想尽早改变这种尴尬和无奈。教师盼望得到德育专家和各级教研员的引领, 盼望获得面对面被指导的机会, 盼望看到更多既有理论价值, 又有普适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德育课程研究成果。从教师的期盼和呼声中, 可以看出教研工作的差距和滞后。

4. 管理因素。

一是任教人员的结构失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 只占任教该学科教师总数的3.6%, 96.4%为兼职教师, 一般都教语文、数学, 或者当班主任。值得注意的是, 在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中, 担任校长、书记、政教主任的行政人员占71.1%。新课程教师的结构失衡, 限制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影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二是淡化职前培训。大多数教师在任教前没有参加职前培训。对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等基本情况了解甚少。三是组织教师日常研修工作没有跟上。一般学校都不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组, 学校未开展德育学科课程的专题培训和专题研修, 即使稍微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一些学校, 一学期也只是组织一、两次观摩课活动, 将其视为“感受式培训”。由于本学科教师研修的组织、督导、评价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议事日程, 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 处在“有‘坎’过不去, 有‘难’排不掉”的尴尬境地。

以上对德育课程十年课改的成就与问题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成就巨大是课程发展景观中的主导方面;而发现问题及其认定解决的路径, 则是德育课程后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发展无疑是各门课程的永恒主题, 对于德育课程而言, 最具决定意义的是要总结鲜活的实验经验, 进一步坚持并发展生活德育理论。

品德新课程的实施, 之所以能受到儿童喜爱, 取得多方面可喜成绩, 实现富有历史意义的超越, 其因在于课程理论基石的改变:即用生活德育论取代知识性德育。德育课程的实施, 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质量, 从而使德育教学摆脱了“灌输”的顽疾!今后要推进和深化新课程实施, 就必须坚守生活德育论的路径不动摇。当然, 我们也应注意, 生活化德育理论本身还存在不足, 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与完善。朱小蔓教授等人认为:在坚持生活德育论的同时, 尚须注意“道德在其超越层面所具有的崇高、理想性乃至神圣性”, 要坚持“德育的价值立场”, 关注学习过程“学生主体性生命的存在样态”, 让他们“具有深刻自觉性和反省性”。通过师生间不断地对话、交流和价值引导, 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德性, 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编辑:杨民)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 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 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 听之任之。

篇4:选聘精英的九大关键面试题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候选人才是“工作精英”呢?简单地说,就是指那些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本身获得的报酬、所在的岗位对企业而言相对重要的人才。精英人才的特征通过诸如“以往类似的工作业绩、对具体工作的解决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内在工作动力、职业志趣和个性及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程度”等六个方面来体现。以“工作动力”、“个性、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为例:工作动力是诸如积极主动性、自我推动力、工作热情、驱动力、雄心抱负等的统称。按照内在工作动力的来源可以把人才分为三类:一流人才指那些身上安有“发动机”,能不断激励自己和他人的人才;二流人才指经常受到他人“发动机”的影响,力求赶上他人的人才;三流人才是指对使人激励和奋发的“发动机”充耳不闻的人。无疑,那些一流人才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动机,既满腔抱负,又能脚踏实地、矢志不移。而个性、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则是基于招聘的黄金法则——匹配原则而言的。招聘不仅讲究能岗匹配,而且还要讲求人与组织匹配。这些匹配当中最为困难的就是个性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匹配,比如客户经理职位,要求候选人具有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换位思考以获得双赢的特质。所以,就不能委任个性急躁、直来直去、自私自利的人上岗工作。如果上级属于大大咧咧、不拘一格类型的,作为下属就要开朗豪放一点,如果太过敏感则很难与上级相处。另外,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匹配与否,将决定员工能否真正融入企业,获得其乐融融的感觉。知识和能力可以培养,而个性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所以,招聘前将应聘者个性和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程度考虑在内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以上文提到的六个方面为基础考察应聘者是否具备相应品质,则是面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当然,识别、考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行为面试法、文件筐、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等,这里仅从面试时的基础——面试题着手分析如下。

九大关键面试题

运用这九大关键面试题选聘精英人才时,面试应该分为两轮。前五道题主要是考察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即考察应聘者的“以往类似的工作业绩、对具体工作的解决能力、团队领导能力”,所以,放在第一轮面试中询问;后四道问题适合考察应聘者的“内在工作动力、职业志趣、个性及价值观与企业的契合程度”。因为应聘者和考官之间较好的信任关系是有效开展这类考察的前提,所以,适合在第二轮面试中进行。现分述如下:

第一题:您知道,我们正在寻找一名——(职位)的人选。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该职位的重要性。(用两分钟的时间对这个职位和公司进行简要介绍)。请告诉我您的背景情况,您觉得您适合这个职位吗?为什么?

点评:尽管这与“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是同一类型的问题,但是它只要求应聘者介绍与该职位相关的背景资料,从而缩小了回答范围,剔除了多余信息。此外,它还通过介绍工作的重要性为展示公司形象创造了机会。当面试官的介绍使这项工作显得很有吸引力时,应聘者就会愿意更多地介绍他们的相关情况。

第二题:请您回想一下您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工作业绩。(稍稍停顿一下,大约3秒钟)现在您愿意给我完整叙述一下吗?

点评:仅仅从这个问题,考官就能获得招聘决策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该面试题主要考察的是应聘者在六大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根据应聘者的回答考官可以追问以下14个问题(见表一)。

第三题:我们要求该职位人选应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介绍该目标)。您能够向我介绍一下您过去曾经实现过的类似工作的业绩吗?

点评:该面试题针对类似的工作业绩和业绩预期,选择排名前三位的业绩标准进行询问以了解应聘者实现类似工作业绩的过程及其所处环境,判定应聘者对这项工作的适合度,而并非要求他一定能实现同样的工作业绩。为此考官应当了解一些细节,如员工规模,可比范围和任务的复杂程度等。如果应聘者的回答比较简短,则往往意味着其缺乏经验或兴趣。

第四题:正如我们所讨论的,(某目标)是该职位的一个重要方向。如果您想要得到这份工作,您还需要了解什么信息,您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点评:该面试题考察应聘者对工作细节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将预期业绩目标中剩下的问题进行逐一提问。应聘者能够在开始工作之前了解到企业对他的期望,同时考官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工作方式。通过这类问题可以考察应聘者的语言交流能力、推理和思考技巧、组织与计划能力、洞察力以及与工作的相关知识储备等。

第五题:简要概括一下您现在(或过去5-10年间)的职位,并且描述一下它(们)给您带来的最大影响力(或变化)。

(补充1:请绘制一张组织结构图,然后介绍一下您曾参与的一项团队计划,并描述您在计划中负责的任务。)

(补充2:请绘制一张组织结构图,然后介绍一下您是如何组建并发展这个团队的,并描述一下该团队最大的工作业绩。)

点评:本题考察的是应聘者的团队领导能力。如果应聘者只是给出非常简短的答案,那么就需要进行追问以获得更多信息。比如: “我对您所实现的工作业绩有点不太确信。您能再给我提供一个相关的例子吗?” “您所描述的工作业绩看起来似乎不太重要,您一定是忽略了什么。您能够更详细地解释一下,或者举个例子来证明吗?”

绘制组织结构图对于了解团队职责十分重要,而且还能帮助考官清楚地了解团队的交流方式。职位名称没有任何意义,关键是团队的大小、工作的复杂程度以及责任的轻重。如果应聘者年龄超过35岁,通过回顾过去5-10年的情况,考官就可以观察到这些重要特点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如果应聘者在这么多年内一直保持着上升的业绩曲线,则说明应聘者是经过工作考验的成功的员工,也说明他极富潜力。

第六题:哪些形容词(三、四个)最能描述您的性格?请举出实例说明这些性格特征给您的工作业务带来的帮助和障碍。

篇5:十九大学习题

1、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4、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5、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6、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7、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8、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9、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0、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12、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13、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14、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15、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人民。

16、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17、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18、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19、“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2、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4、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25、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2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

27、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8、十九大报告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

29、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30、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3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32、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3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3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5、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36、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37、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3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39、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把改革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0、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4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全面依法治国。

43、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4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45、十八大以来,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46、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47、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48、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49、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0、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51、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2、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5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必须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反腐倡廉、制度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其中,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5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55、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56、十八大以来的五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57、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58、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5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60、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61、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62、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63、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6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5、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66、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67、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68、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69、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70、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71、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7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73、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4、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7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协商民主。

76、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77、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78、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79、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8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81、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82、党的十九大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因此,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8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全文共十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84、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8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86、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87、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8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89、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90、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91、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9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0%。

93、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9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篇6:十九大学习题

按照柯桥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1月份“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柯桥分中心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带领党员干部,促进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窗口服务环境。结合《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区委办〔XX〕73号)和区“两学一做”协调办《关于全面推行“主题党日”制度活动的通知》精神,柯桥分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了以“学‘十九大精神’”,起航2018”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总体情况

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柯桥分中心党支部紧紧围绕本次党日活动要求,紧扣主题、结合实际、突出特色,采取理论研讨、下挂联村走访慰问、学习先进典型和集中观看节目等多种形式,组织了我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加本次主题党日活动。

二、活动形式

(一)十九大精神深入学

我中心将“十九大”精神与我区召开的区委一届二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相结合,紧紧围绕区委会明确的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就如何抓贯彻、抓部署、抓落实提出新思路和新举措,努力将“十九大”和区委全会精神融入到新一年工作中,促使公积金事业开好局、起好步,确保实现“开门红”。利用周一夜学,通过研讨交流,将新党章中的新旧作对比,加深全体党员干部对新党章的学习认识。

(二)下挂联村走访慰问

15日,我中心领导班子一行四人,深入挂联村走访慰问,对湖中村和型塘村的两户困难党员送去冬日慰问。慰问过程中,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增强生活自信。同时与村子两委人员进行“面对面”接触、“心连心”交流,了解湖中村和型塘村在五水共治、“五星达标、3A争创”等方面的工作。

(三)先进典型线上学

根据微信公众号—绍兴组工推送的《亮旗II》,我中心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关注,并进行线上学习,每次学习结束转发至朋友圈,扩大先进典型影响力,争取100先进人人知,典型先进人人学。

(四)特别节目集中学

8日晚,利用周一夜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学习十九大精神”大型系列访谈节目《迈向新时代》第一期:走在前列。节目紧扣十九大主题,围绕义乌市和文成县的发展,谈体会、说期待、谋落实,展示全省上下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实践和愿景。通过节目生动的讲述,生动展示我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火热实践,也让全体党员干部深受触动,更加坚定了干实事的信心。

(五)当月党费主动交

上一篇:开学工作讲话稿4分钟下一篇:(上半年)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