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先生故居观后感

2024-04-18

陈忠实先生故居观后感(通用5篇)

篇1:陈忠实先生故居观后感

陈忠实先生故居观后感

◇李保强

关中的硬汉派作家陈忠实先生逝世迄今为止刚好三周年了。一大早中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反正今天难得有个偷闲的日子和战友一起驱车回老家转转。老家有八十多岁老父亲己年迈需要看看,父亲尽管年岁己大但怎么也割舍不下那些他一生侍弄的土地。车子出蓝田县城在马河桥畔吃罢午饭便驶向老家,一路上雾气渐渐大了起来,路两边的杨柳树枝在风中不停地摇曳,沟畔两旁的槐花己过旺期,但雨中不时还夹杂着阵阵的香味,乡道间时不时都有放蜂的帐篷时隐时现。回到家中收拾完一切琐碎事和卫生己到傍晚五点多了,因为我俩明天都有事情便又匆匆向西安出发。在车上我便对战友平社说“一会咱从灞河桥去西蒋村陈忠实先生故居转转,反正从那也能到纺织城,”他满口答应。大约二十多分钟,车子便到了陈先生的旧居门前。

西蒋村背倚白鹿原,村子很大。站在陈先生的门前向北过了灞河便是蓝田的泄湖地界。西蒋村是蓝田和灞桥的界畔,先人辈在很早便相互通婚走动,并不存在什么区域划分。西蒋村向下便是一望无际宽广的灞河水,河水是自东向西流向渭河的。先生的故居是三间平板房,站在马路旁的石阶上踮起脚尖才能看到院中的光景。楼门也不是农村很气派的那种,院墙不高。楼门两边贴着红色的对联,天色暗了我们也没看清内容。听出门散步的小伙说“前几天家人把先生的骨灰送回来了,他一家人经常住西安不回家”。“人家屋里有东西怕丢了,所以经常锁着门。”正是这间不起眼的平房,陈忠实先生在这里酝酿出了《白鹿原》的初稿以及创作前的各种筹备资料。门前苍翠的绿竹掩映着这个不起眼的农家小屋,谁能想到会有一个铮铮铁骨的关中作家陈忠实能横空出世名扬天下。

陈忠实先生做过农民做过乡村教师后来便走上了文学创作这条路上。他从1976年开始发表《无畏》,后来短篇小说《信任》刊于《人民文学》并获奖。看过陈忠实的一篇传记写他那时如饥似渴想读书时而偷偷溜进文化馆的图书室看到了许多当时列禁的一些外国小说,给他的创作提供了不少帮助。《延河》刊物给他的帮助则更大,像陕西当时的王汶石,杜鹏程等老作家都给了他不少文学上的鼓励和支持。

《白鹿原》的成功背后是一番辛酸与困苦的较量,也是生命无限绽放的花朵奇葩!灞河泱泱之水流经门前让他回望一百多万年前蓝田猿人的栖息地,白鹿原上是茂盛的森林而灞河畔则是水草丰富的动物植物的天堂。渭河平原上的蓝田更是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历史故事传说更是多不胜数。半坡遗址、秦汉王朝的墓冢让他欣喜若狂。从1987年开始,他便开始四处筹集素材与资料。小时候的他就在一河之隔的老牛坡下的新街子上学,并经常听老人说关中大儒牛兆濂的故事,后来便有了《白鹿原》朱先生的原型。黑娃的原型听人说是蓝田厚镇民国时期的土匪原型,至于鹿兆鹏、鹿子林、白家轩等人都有蓝田革命先烈的影子……

蓝田的风土人情和故事成就了陈忠实,也成就了伟大作品《白鹿原》。就是在这个塬下的院子里陈忠实先生经历了炼狱般的创作,每天写困了便出门有时上塬转转,一览横亘于渭河东岸的山川丘陵,再就是俯瞰门前奔流不至的灞河……困了有白酒抿上一口,心情乱了吼几嗓子秦腔发泻一下胸中的往事纷扰,有时确实太累了便走下河道伫立在夕阳下回望西去灞河掩映中的长安古城……河水的.上游有蓝田猿人的影子,有歪嘴岩汪峰、李先念老一辈革命家的影子;对面华胥有华胥陵古国的传说,更有关中一代名儒的牛兆濂的深远影响;塬上更有赵伯平、胡达明等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

《白鹿原》有着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影子,也有着史诗般《战争与和平》中的场景。1993年6月《白鹿原》出版,发行量15000册,这在当年可不是个小数目。谁知道五个月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加印了6次,发行量从56.6万册一下子跃到近100万册,当然不包括当时的许多盗版。记得1994年我在灵宝二炮服役时也买了本《白鹿原》的盗版,而且战友们你争我抢地看。《当代》主编何启治先生评价《白鹿原》是五四以来最好的小说。评论界当时也褒贬不一,有的评论界学者认为《白鹿原》应该删掉里面的性描写,有的认为《白鹿原》过于陈腐而且词语有些粗俗。50万字的小说描述了清末至解放前后的白鹿原上的宗族恩怨及历史变迁。中间的经历跨越民国的各种天灾人祸以及军阀混战时期的二虎守长安、镇嵩军刘镇华围长安城、抗战时期的西安和解放后的西安……听说当时一千字30元钱,仅稿费他就挣了一万五千多,他高兴地逢人便夸“我都成了万元户口了。”

长安是一部千年历史的古城,更是汉民族汉唐文化的鼎盛发源地。《白鹿原》火遍了中国,从电影、电视剧、话剧到戏曲,无不证明它的艺术生命力之强大。先生驱车翻阅了浩大的《蓝田县志》走访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后代才有了后来小说上的人物塑像。《白鹿原》不仅是一本民族的变迁史更是一本民族的秘史。

《白鹿原》1993年出版,陈先生当年6月当选陕西作协主席兼中国作协副主席。时隔4年的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4月29日先生因病去世,先生一路坎坷一路风雨艰难而行。

“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耐不得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

“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煞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体验呼唤未来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渴望。”

先生己乘白鹿去,此地空余白鹿原。晚上归家挑灯写下叙叨琐碎文字以为纪念!

篇2:陈忠实先生故居观后感

近日,因为忙碌,很少上网,关注新闻的机会就更加少之又少。儿子前天放假回家进门就问:“妈妈,陈忠实老先生去世了,你怎么也不写点东西纪念一下呢?”我愕然的站在那里,不知所以,半天才缓过神来说:“你说的是真的吗?这个消息可靠吗?”儿子说:“这个消息千真万确,一点不假。”说实话,对于这位我们陕西本土作家了解的并不多,以前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过,只是觉得他衣着朴素,像个农民,很平易近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自从前几年看了他写的.《白鹿原》之后,才觉得他很了不起,他虽然生不逢时,高中毕业,就碰到了大跃进的年代,让他的大学梦随之破灭。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到教书育人,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笔耕不辍,才成就了他后来光辉灿烂的人生。1982年,他调入陕西省作家协会,成为一名专业作家之时,他又返朴归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灞桥,潜心写作,完成的他的旷世之作《白鹿原》,让他一举成名。凡此种种,不得不让人由心里敬佩和尊重老先生的人格,忽闻老先生逝世,很是茫然,随以我粗浅的文笔,写下几行拙劣的文字,虽不能表达心情之万一,但也算是都这位文学泰斗的一点点哀思之情吧。

赞陈忠实(坡底韵)

灞柳桥边一农家,

满腹诗书气自华。

淡泊名利守本分,

教书育人桃李花。

闻鸡起舞勤笔耕,

晚伴夕阳赏文霞。

闲云野鹤似神仙,

汉釉孪轮名茶。

祭陈忠实

惊闻泰斗归西天,

六月飞雪落秦川。

滔滔渭水流不尽,

泪如泉涌祭英贤。

旷世之作白鹿原,

矛盾奖章捧回还。

而今撒手极乐去

连篇巨著美名传。

篇3:陈忠实先生故居观后感

一、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简介

古今中外, 诸多翻译大家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标准, 而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广为大众所接受。

忠实有双重含义, 既要求翻译忠实于原作, 不得歪曲, 也不得随意增删原文中的信息, 同时还要求译者竭力保持原作形式, 如原作的体裁和风格。也就是说, 译者只是原文内容的传递者, 只是横跨于原著与译入语读者的一座桥梁, 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不能有自己的自由发挥或是主观创作, 而应规规矩矩地忠实于原文。

通顺这一标准得到译者的普遍首肯和接受。所谓通顺, 是指译文语言流畅、自然、易懂, 符合译入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 无句法和语法错误。要做到通顺, 就要求译者力争使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 保证译文通顺, 逻辑关系合乎情理, 无晦涩难懂的语句。

忠实与通顺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总的来说, 忠实的译文都是通顺的, 而译文的通顺也首先应以忠实于原文为基本前提。也就是说, 如果译者只是一味地追求忠实于原文而忽略了译入语读者关于通顺的需求或是只追求译文的通顺而不顾及忠实于原著, 那么整个翻译都是很失败的。

所谓美的标准, 就是要求译文具有翻译之美, 文字之美, 艺术之美。笔者认为翻译若能达到忠实通顺的标准, 已经实属不易, 若能同时达到美的标准, 更是难能可贵。

二、从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对比赏析《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的两个英译本

笔者将从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 对新华社的翻译 (以下称新译) 和张培基的翻译 (以下称张译) 作对比赏析。

(一) 从忠实的标准

原文:南京匆匆一晤, 瞬逾三十六载。

新译:It is now 36 years since our brief rendezvous in Nanjing.

张译:It is now more than 36 years since our brief encounter in Nanjing.

赏析:虽然新华社的翻译没有致命的错误, 但张培基使用“more than”精确地翻译出了“逾”字的真正含义, 彰显出其翻译的精细之处和对原文内容的忠实, 而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是对译者的最基本要求。关于“晤”字的翻译, 新华社使用了rendezvous, 这个词是指与某人事先商量好时间和地点的会面, 而且常常指的是秘密的会面, 而encounter则指的是一种偶遇。由于此二人的身份地位, 这里的“晤”应该并非偶遇, 但张培基把它翻译成encounter, 笔者认为由于本文是一篇私信, 因此廖承志先生应该也无意要强调那次会面是事先安排好的, 所以这里使用encounter更符合私信随意的风格, 是对原文语言风格的一种忠实。对于一般译者来说, 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但往往会忽略对原文语言风格的忠实, 这需要译者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所以对原文内容的忠实是一种基础, 而对原文风格的忠实是一种升华。

原文:人过七旬, 多有病痛。

新译:Men in their seventies are often afflicted with illness.

张译:Men aged over seventy are liable to illness.

赏析:新华社的翻译会让人误解为人在七十几岁的时候常常受到疾病的折磨, 而过了八十岁好像就会安然无恙了。张培基使用了一个简单的介词over就完全避免了产生这种误解的可能性, 体现了张培基忠实于原文的内在含义。对原文内在含义的忠实, 是对忠实于原文内容的一种深化。在翻译的过程中, 忠实于原文不仅仅是指忠实于原文内容的表层含义上, 更重要的是, 要透过表层含义, 去探求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内在含义, 这样才能不辜负原作者的才思和用意, 才能真正完成翻译的任务。

原文:咫尺之隔, 竟成海天之遥。

新译:No one ever expected that a trip of water should have become so vast a distance.

张译:Who would have expected that the short distance between us should be keeping us poles apart!

赏析:从句子类型来看, 新华社忠实于原文的句子类型, 把这一句依旧译为一般陈述句, 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忠实, 从整个句子的含义表达上没有重大失误, 但张培基将其译为感叹句, 则把“竟”字的程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更好地体现出其在语气方面忠实于原文。在语气上忠实于原文, 属于是在内在含义上忠实于原文, 这是一种更深层地忠实于原文, 能够更加充分地表达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做翻译的过程中, 要反复认真地阅读原文, 体会其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 以便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二) 从通顺的标准

原文:近闻政躬违和, 深为悬念。

新译:Recently I was told that you are somewhat indisposed and this has caused me much concern.

张译:Recently it filled me with much concern to learn of your indisposition.

赏析:新华社电讯稿使用两个并列的分句, 而且在第一个分句中使用宾语从句, 从语法层面上说没有错误, 但因为两个分句都有自己的主谓结构, 而且使用从句会加大句子的理解难度, 所以译文读起来显得有些拖沓。张培基使用it作为形式主语, 灵活使用介词with和of, 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使译文一气呵成, 在通顺上更胜一筹。

原文:有识之士, 虑已及此。

新译:This is a question those who are sensible are already turning over in their minds.

张译:This is a question already on the minds of thinking people.

赏析:从表达上来看, 新华社的翻译略显冗杂, 读起来拗口。相比之下, 张培基巧妙地避开了使用定语从句, 使用介词结构, 使其翻译更加通顺、简明、易懂。在做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也要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感受, 要让读者能够更好地读懂译文。

(三) 从美的标准

原文:事虽经纬万端, 但纵观全局, 合则对国家有利, 分则必伤民族元气。

新译:Though the matter was as complicated as could be, an all-round view of the situation would show that cooper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while division is detrimental to them.

张译:Complicated as the matter was, an overall view of the situation will show that united,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benefit;divided, they suffer.

赏析:新华社电讯稿在忠实和通顺方面做得较好, 而且在从句中使用了比较工整的对仗, 但张培基通过使用倒装, 通过模仿“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这句名言的句式, 使翻译更加地道, 更有力量, 更富美感。

原文:夜长梦多, 时不我与。

新译:A long night is fraught with dreams;time does not wait for us.

张译:A long night invites bad dreams;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赏析:张培基使用“invite”更加生动活泼, 对于“时不我与”的翻译使用了一个成语, 更加地道, 更富美感。

三、结论

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首先要忠实于原文, 无论是在内在含义上, 还是在风格和语气上。其次要保持译文的通顺, 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最后要追求翻译的美感, 翻译是一门艺术, 要具有形式之美和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2]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3]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4]苏福忠.译事余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5]杨贤玉.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6]杨贤玉.英汉翻译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0.

[7]叶子南.灵活与变通—英汉翻译案例讲评[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1.

篇4:怀念陈忠实先生

陈老师走了!那位每每被人提起就叫作陕西文学的丰碑和良心的好老汉,真正的走了!几乎是几分钟内,我的手机被这条消息刷屏。天地同哭,陕西,乃至中国文坛,正在经历一次地震……

我与陈老师交往并不太多,大约数年前,一个艺术节的闭幕式定于西安举行,作为散文类一等奖的获得者,我将前往参加。新城剧场里,韩文惠一遍遍对我说,你说咱多厉害呀,一下子就拿了两个一等奖,她指的是她的诗歌《我是自由人》和我的散文《映像》。这个5岁才学会走路的女孩是那么的兴奋,她的喜悦溢于言表。

陈忠实老师走进会场,我真的没想到他能来为我们颁奖,骤然而起的掌声向这位老人表达着由衷的敬意。正像他在《诗歌散文》作品获奖集的序里写的,这是一次“令人惊喜的阅读”,那么我想,他大约能记得有过这样一次特别的颁奖仪式。我与韩文惠走上了领奖台,他先是紧紧握住了韩文惠坐在轮椅上的双手,为她颁发荣誉证书,接着又向我伸出了手。如此近距离的注视,我发现了他那智慧的皱纹以及犀利的目光,也许他想到了他写在序里的一句话:你“是一个用文字向社会发言的作家了!”在接下来长达两小时的演出中,我发现陈老并没有提前离开,他一直坐在那里,静静地观赏着这一台由盲、聋哑、肢残、智障人奉上的精彩演出 。他不知道,有一道目光一直注视着他,向他表达着由衷的敬意与感谢。

第二次见陈老师是在新桃花源山庄的陕西青年创作会议,我走向会议室的时候,发现陈老师坐在会议室前的一张桌子旁跟人说话。那时离开会的时间尚早,人也不是很多,我看向他的时候,他也一抬头发现了我,于是停了说话一直注视着我,我看到他眼里的疑问,也许是想问这女子你怎么拄个拐杖?我向他微笑,但并没走过去问候,是我的腼腆作怪,我就那样在他连续的注目中走进了礼堂。

第三次见陈老师是省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晚上在院子里散步,恰遇陈老师,大家拉着陈老师合影,时任省作协党组书记的雷涛书记把我介绍给陈老师,陈老师鼓励我要多写,当我表示想跟他合张影时他欣然同意,并走过来站在了我的右侧,于是,我有了一张夜色中与陈老师的珍贵照片,总算弥补了上一次的缺憾。

后来参加文学活动多起来,听到的关于陈老师的佳话也多不胜数。比如,我们那次获奖的文集,是陈老师作的序,那时候,请名家作序付费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有的名家还会讨要很高的润笔费。可是,当陳老师知道是这样一本文集时,坚决不收费用,却在序中仔细点评了他负责的作品。正是他的肯定与鼓励,让我们这些初学者坚持了下来,开始走向文学的道路。又比如,文友们出书,请陈老师给写书名,他也从来是有求必应,从来没提过钱的事。青年作家连忠照做截肢手术,他知道后捐款五千元。小矮人作家王庭德出书,多次得到陈老师的关怀和推荐……陈老师不仅以他的文字征服了读者,更以他的人格魅力获得了陕西文坛好老汉的美称。

2014年,陕西省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当主持人介绍到陈老师时,会场掌声响起达三分钟之久,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陈老师。丈八沟陕西宾馆,大礼堂的会议结束,我与几个身有不便的文友乘宾馆内的电瓶车回房间,恰遇陈老师在路上走着,手里夹着他那有名的大雪茄。电瓶车停下来,我们一致邀请他上车,我身边有一空位,陈老师上车后就坐在这个空位上,当他看到我手里的拐杖时,终于把他几年前桃花源的那个疑惑说了出来,他笑着似乎不解地问:你怎么还有个拐杖?!路上大家争着跟陈老师说话,问候他,一一回答,像个邻家大叔。而谁能想到,这一次的相见竟是永别!

2015年8月,我在泾阳龙泉山庄参加陕西文学基金会组织的作家培训班,第一次听到陈老师重病的消息,心里竟然难过得不能自已。晚上大家在一起,就想着怎么表达一下这种心情,不知谁说的,大家一人拿100块钱买点东西把陈老师看望一下,虽然知道不妥,但没别的更好的办法,还是赞成了这个提议,并由青年作家王国栋执笔写了一封慰问信,托基金会王芳闻老师代为转交。陈老师收下了慰问信,买慰问品的钱却退回来了,说心意收到了……

从2015年8月的那天开始,大家心照不宣,见面说起陈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好老汉啊!然后是默默地祈福,希望老师能好起来。我把过去买的《白鹿原》从书柜里拿出来,开始了又一次的阅读,这一次,我读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更在读它背后那个若隐若现的陈老师,仿佛依稀看见,白鹿原上,那个门前有着一棵大樱桃树的院落里,一位作家彻夜伏案的身影。

可是现在,陈老师走了!我们所有的祈祷都落了空,这一刻,一位老人化作白鹿渐行渐远。整整一天,我的脑海充满陈老师的身影,在电脑上翻看活动时的照片,我把跟陈老师的一张留影拿给朋友看,朋友说,是老师,更像慈父。一句话说中要害,许久以来,对于后学者,陈老师可不就是一位慈父的角色?

陈老师一路走好!

篇5:沉痛缅怀文学巨匠陈忠实先生散文

好久没有执笔写文了,方觉脑海荒漠空虚无度。

清早起床无事可做,便静下心来打开电脑,以便填补思想空虚,忽然接到区作协冉主席电话,冉主席打来电话的声音很沉闷,说下午参加陈忠实先生一周年追思会。这才使我方觉大悟,哦,今天是4月29日,是原西安作协主席陈老先生仙逝一周年祭日。

我是一个从事文学爱好的业余写手,在陈老先生长篇小说《白鹿原》未面世之前,未曾听过他的名字。自从看到了陈老先生长篇小说《白鹿原》,从各种媒体报刊杂志中,对于陈老先生的名字如雷贯耳。

去年的3月份,我无意在我的中学班主任老师办公室,与区作协冉主席偶遇。我的中学班主任老师向冉主席简要介绍了我爱好文学简历,并与冉主席谈论到了陈老先生长篇小说《白鹿原》内容特质性的细节上一些见解,给予了小说选题内容极致精美的赞誉。听过老师和冉主席一番交流性的谈话,使我对陈老先生本人有了大致的了解。

对于陈老先生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及其平常人不具备的一种创作精神频频点赞感慨。也纵使我本人对陈老先生赫然起敬。我敬重他是我国文坛上不可缺少的精英人才。我敬重他从事文学事业孜孜不倦平常人不具有的精神。

那时起,我就有了想见到陈老先生本人的一种想法。可思前想后,总认为自己的从文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准,再者说来,像我这样一抓一大把的文学爱好者,如果想要见到像陈老先生这样从事文学领域的名贵达人,那简直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因此便打消了想见到陈老先生本人这样的想法和念头。

在作协冉主席和众多从事文学爱好者影响下,我很快找到了组织。一段时间以来,我的从文水平很快,在一定领域得到了同步提升。

就在我心怀莫测,想到今后一定会有机会见到陈老先生的片刻。

4月29日,我非常意外地从网络上看到了陈老先生仙逝的相关信息,我当时不敢相信这件事属真,总以为这是网络炒作。后来,静下心来,网络游览过程中,接二连三地阅览了相关陈老先生仙逝的消息,这才相信了这个事实不像是开玩笑或恶意炒作。

陈老先生追悼会这天,我整天闷在家里,想了很多很多。我想到了,在如今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思想多于浮躁的社会,人们思潮精神领域多元化的时代,陈老先生从文创作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想到了,众多作家写手们文学创作中的坚持……想到了,路遥先生创作的《平凡人生》。

我想,在如今中西方文学复兴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习我们文学巨匠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学习他们身上常人不具备的文学修养和的创作精神。像陈老先生,像路遥这样的人。他们对于人生的不同见解的认可和赞同。

是的。在我的生命中,最终没有见到他们。陈老先生和路遥先生的仙逝,是这个世界文学界的一大损失,他们是我生命中学习的榜样。我缅怀他们,缅怀他们给人类带来的光明和指引的方向。一部《平凡人生》说明不了什么,一部《白鹿原》也说明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在这个多数人思想意识浮躁的社会,在这个人们思潮精神领域多样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追寻寻觅点什么。众多的引思,使我们缅怀他们身上常人不可具备的聚焦点,也是我们缅怀他们带给这个世界的润泽的目光。

今年,古城西安的温度,一直处于一个低谷。阳春三月,停留在这里的,依旧是那寂寞不前的冬日风寒。四月,五月,天气清爽,不比往年那般模样,人人可感丝丝凉意。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因。有的寄语,春天的.早逝。可以迎回春天蝶飞凤舞百花争绚的景观盛景迂回眼前。

我心随风而去。无意间,耳际传来阵阵柔和的风和片片碎语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今年四月间的天气,依然寒风萧瑟夜风啼啼。有了你的陪伴,我的心处于温床般温暖。那时,是我第一次聆听到相关你的声音,短暂的,相识到相知。短暂的,几月间的旬邑。你试曾,让我竖起一道人生丰碑。我编织着不同的梦想与追求,一个充满梦幻似真五彩缤纷般的梦,描绘着我的人生。

曾记得,曾经得,我还经常不时地念叨称呼您一声“老师”。我的习作,你还未曾经阅览批语。每当想起你夹着一支雪茄,满脸厚重淳朴的微笑,我都会很自然地称呼您一声尊敬的老师。捡拾流年岁月记忆,老师忽视了我,从此驾鹤仙逝。

每在这个时日里,我都回想起你,我最敬重的陈忠实老师。

念奴娇

魂飞万里,乘风去,笔友朝赋歌尽。

众语斐然,人其道:陈老偌频临现。

壮志豪情,文坛翩翩,浮浪轻指间。

频频入帘,墨染文赋纸卷。

遥知先生当年,高处不胜寒,佳作连连。

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土散。

众友追思,多情应笑我,献上一言。

上一篇: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下一篇:已签购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