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园林特色分析

2024-04-12

海派园林特色分析(共7篇)

篇1:海派园林特色分析

海派园林溯源

1.海派园林的产生

战争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入侵,上海人对外来文化由对立到认同,进而把外来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中,产生一种多元复合的新文化海派文化,

园林作为一种实体存在,提供着这种社会文化的存在环境;作为一种观念,表述着这种文化,上海园林也因此而显露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形成新的园林流派即“海派园林”。

2.海派园林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是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要了解海派园林的特征,不妨先与当时其他流派进行一番比较。

(1)海派园林与京派园林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如摩登女郎;京派是古典,海派就是浪漫,但随着历史变迁,具有现代特点的海派逐渐成为主流。

众所周知,海派文化的精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近代上海的开埠“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促使造园手法不断西化。海派园林最大的特点也在于对传统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兼收并蓄,貌似洋腔洋调的海派园林,细节中却处处映射着中国传统园林的光辉,正是这种对细节的不断琢磨体现了海派文化的精致和品位。

与海派的宽容相抵触的是一种封建统治长期相偎依的京派文化传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北京的城市气质是在古都文化和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上,在官-学两极的强大磁场中定型的。园林形式仍以传统皇家园林为主,体现其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基础。北京人重视宏观思维,常用居高临下、从大处着眼的俯视角度看问题,追求超越现实的价值。在园林上也明显地摆出其皇家气派,与海派园林的精致形成鲜明的对比。

(2)海派园林与苏州园林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为古典私家园林,是我国园林中文化和艺术最成熟的园林,可以用“文秀”二字来概括,

文者,苏州园林具有相当高的文化内涵;秀者,其形式美超凡脱俗。然其它已达造园之顶峰,也意味着难以再进取。苏州园林固然能“出口”海外,但从价值来说这只是古董。

海派园林具有旺盛的现实活力,它是开放型的,具兼收并蓄的能力。古今中外的风格含于其中却能杂而不乱,变化中见统一。如中山公园包括了英、日、中等的风格,靠林木、草坪及道路等将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安置得十分妥帖。又如南翔的古漪园,虽说是古园(初建于明万历年间),但后来又有加建、改建,到如今已成了公园形式,山石、池水、林木及建筑等形成多种风格的统一,甚为游人所喜欢。

(3)海派园林与扬州园林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自古繁华,但明末清初因遭战争之灾,城市几乎被荡平,从此扬州之辉煌锐减。清代的扬州更是在精神上受到扭曲,好多文人不满异族统治,外表放浪内心却苦闷。这种心态表现在艺术作品就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也在园林风格上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如假山形象、建筑空间布局等,形成某些反传统的做法,但它不同于海派“兼容”的特征。

海派园林之吸收古今中外,是因为移民文化的“需要”而“变通”;扬州园林中的一些近代形式,更多是出于一种反传统的情绪,欲“变异”而“变异”。

(4)海派园林与岭南园林

京、海、粤是我国近代文化之三大流派。岭南派园林具有“富、洋、新”三个特点。广东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等都具有这些特征。余荫山房是中西合璧的杰作,其园名之意可从其园门之楹联看出“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很有中国传统文人园之气质。

在上述比较中,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海派园林是上海在开埠以后到解放前这段时期,园林创作受当时特殊的社会文化影响形成的特色鲜明的园林风格,是当时海派文化在园林上的体现。海派园林最大的特征在于其融合中西园林特色的高明,这正体现了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髓。值得指出的是,当时传统园林仍是国内主流的园林形式,海派园林之所以从众多园林流派中脱颖而出与这个大背景密切相关。

篇2:扬州小盘谷私家园林建筑特色分析

关键词:扬州园林,小盘谷,私家园林,园林建筑,园林小品

1 扬州小盘谷概述

扬州小盘谷的名字出自于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 盘谷是一个类似于桃花源的美丽处所。人们现在能看到的小盘谷 (见图1和图2) 位于扬州市老城区的丁家湾大树巷58号, 北至丁家湾, 南临大树巷, 坐南朝北, 成不规则形状, 总占地面积5 503 m2, 建筑面积3 273 m2。

丁家湾小盘谷是清光绪年间, 两江总督周馥于购置徐氏旧园, 并再次修葺而成。小盘谷园林以园内俊俏秀丽, 石径多样而取胜[1]。在1982年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6年成功跻身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扬州市第三座因为园林而入选国保单位的清代扬州私家园林, 其在扬州园林史的地位不容小觑。

2 小盘谷园林建筑特色分析

2.1 园林建筑特色分析

拥有小盘谷的周馥家族和前园主徐氏家族都为徽州人, 因此, 小盘谷是糅合扬州当地建筑风格的徽派建筑。小盘谷的园林建筑包括厅、馆、山房、亭和水阁等, 小盘谷的园林建筑特色在于因地制宜, 以小见大, 移步换景[2]。

2.2 曲尺花厅

曲尺花厅位于小盘谷西园的南部, 是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曲尺厅平面呈“L”型 (见图3) , 与古代使用的曲尺相似故又此名。其为面阔3间, 进深7檩的歇山顶花厅, 因其北端临水, 故又充当水榭的作用。小盘谷曲尺厅是扬州园林因地制宜的经典形制, 其形制在扬州罕见。

从花厅南面看 (见图4) , 按照其形制是一座面阔3间, 进深7檩的花厅, 但因地域限制, 建造者截去了花厅的2/5将剩下的花厅直接砌在了分割住宅区和园林区的山墙上, 从而避免面积不够只能建一座面阔一间的花厅的问题。这样做既合理的利用了空间, 增大实际使用空间, 使西园南部不会显得局促, 还增大花厅的视觉效果[3]。

2.3 水阁

水阁位于西园核心景观的西边, 水阁凸出水面, 三面临水, 一面连接走廊, 下部由太湖石支撑, 架空在水面之上, 有自在飘逸之感。水阁为四角攒尖顶, 但只有临水的两面是有出脊飞檐, 临走廊的两脊直接和走廊的坡面相连, 这样的形式显得灵活而不呆板。水阁四周用玻璃格栅, 使阁中之人进可听清风, 退可看落雨。

3 小盘谷园林小品特色分析

3.1 假山

小盘谷的叠石假山位于西园的北部, 全部是由太湖石堆砌而成, 峥嵘俏丽, 逶迤盘旋, 叠石技艺高超, 是扬州园林假山的代表作。其假山的主景叫九狮图山, 陈从周先生在其书《扬州园林》中提到:“山拔地峥嵘, 名九狮图山, 峰高约九米余, 惜民国初年修缮时, 略损原状。此园假山为扬州诸园中的上选作品······叠石即使尤佳, 足与苏州环秀山庄抗衡, 显然出于匠人之手。”同样是狮山图, 小盘谷和狮子林相比简直犹如螳臂当车。但是在小盘谷这片空间里, 造园师将九狮山变成险峻的山峰。小盘谷的九狮图山虽然面积小但其具备, 石峰, 数条石蹬道, 石洞等, 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

3.2 园门

小盘谷的园林面积并不是很大, 但有很多园门其多样的形式让小盘谷增添了诸多趣味。有月洞门、花瓶门、六角门、八角门和寿桃门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寿桃形的丛翠门和寿桃门 (见图5) 的特殊形式是扬州的独例。寿桃门形似大寿桃, 下部有桃尖, 桃尖低于东廊高于西廊, 上部有类似于桃蒂的凹处, 在桃蒂的上面有彩绘的桃树枝叶, 历经百年任然保存完好。

其他形式园门有玲珑的八角门, 文雅的书卷门 (见图6) , 也有婀娜的花瓶门 (见图7) , 但每个门上都会有个诗意的刻字石额, 或曰听竹, 或曰花溆, 或曰丛翠, 顿生诗意无数, 而且门额题字的字体有不尽相同, 包含行书、楷书、隶书、草书和篆书等不同字体, 不仅是园主文化素养的表现, 更是对园林本身的提炼表达。

3.3 花窗、漏窗

小盘谷的花窗既有传统的几何隔断的, 也有多种样式通透的。小盘谷的花窗大小适宜, 形式多样, 妙趣横生。花窗形式主要有书卷型、海棠型和扇面形 (见图8) , 这些花窗较之苏南的花窗要简练许多, 较之扬州其他园林的花窗要小巧精致。

4 结论

丁家湾私家园林——小盘谷, 既是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也是晚期扬州私家园林的经典案例。其对空间的合理利用, 对空间形态的收放自如, 形成虚实结合的效果, 对园林建筑及小品的合理搭配, 对建筑及小品体量的合理安排让整个园林达到移步换景, 一步一景的效果。这些经典的园林是值得我们详细分析学习, 然后运用到现在的园林设计中, 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扬州园林建筑对空间合理运用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李斗.扬州画舫录[M].南京: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3.

[2]陈从周.扬州园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篇3:上海民企文化的海派特色

1843年开埠以前的上海,客观地讲,它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处于中等水平。尽管它所在的地区是江苏省的松江府,这是中国最近一千年来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最先进的地区,但平心而论,当时的上海县在松江府中不过处于中等地位,无论是它的文化底蕴,还是它当时的文化状况,都抵不上松江府的华亭县,抵不上青浦,甚至抵不上嘉定。上海不过是一个县城,显不出多少优势来。但是,在1843年开埠以后,外国租界林立,西方文化融入,上海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到上世纪初期,国内外公认上海已经具备了文化方面的某种优势。

除了租界以外,靠什么呢?应该讲就是靠人口的流动。在上海刚开埠的时候,整个县的人口仅仅50万多一点,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呢?到1900年的时候,上海的人口突破100万;1915年的时候,人口突破200万;1929年的时候,人口达到300万;1942年的时候,人口已经接近400万;到1949年上海解放的时候,常住人口是550万,加上流动人口号称600万。这样的速度,在国际上是少有先例的。英国伦敦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也非常快,但是在人口增长方面,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外来人口的比例来讲,都没有上海那么快、那么高。上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外来的移民占到总人口的80%,而且这些人多数是以定居为目的。来自各地的高素质外来人口,使上海的文化吸收了营养,也使这些差异很大的文化在上海汇集、交流。

文化交流的多元融合

上海的文化交流靠什么?就靠大批外来人口。这批人又是素质比较高的。为什么?上海主要的移民来自浙江和江苏,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又来自长江三角洲,就是以前我们讲的浙西,现在叫浙江南部,还有江苏南部。这些地方是从公元10世纪以来,也就是说从五代到北宋初年开始,已经在经济、文化方面处于先进地位的地方,并且久盛不衰。所以上海流动人口来源的地方本身就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相对而言,这些移民的素质是比较高的。还有一些人尽管不是来自发达地区,但是能够在上海生存下去,是因为有他们的特长。所以,上海移民本身素质高,传播文化的能力就强。

另一方面呢,它是多元的。比如说,除了江苏、浙江以外,还有一批很重要的移民来自广东。我们知道,清朝在五口通商以前,唯一开放的口岸就是广州,广州早就积累了一批涉外人才。上海在刚开埠的时候,涉外人才十之八九来自广州。从一般的Boy(服务员)到打字员,到洋行的Compardor,就是买办,都清一色是广州人,以后才慢慢增加了苏州人、宁波人、本地人。广东移民在上海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南京东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全是广东人开的。

又比如来到上海的安徽移民,特别是在华界的商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有上海移民中的湖北人,因为当年张之洞在湖北办洋务,在铁路、机器制造、开采矿产方面,湖北有一批人才,在上海办洋务、造铁路、搞机器生产的时候,他们就发挥作用了。

这样看来,跟天津等其他移民城市相比,上海的国内移民是最多元的。几乎在全中国,没有一个地方的人当中没人移居上海,没有一个少数民族的人当中没人移居上海。这就使上海的文化吸收了各方面的营养,也使这样一些差异很大的文化在上海汇集起来,进行交流。

上海的文化来自于国内外,也融入了传统与现代的交流。上海刚开埠的时候,只有26个外国人。但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期,上海外侨的高峰达到15万人,这15万人还不包括流动人口,是经登记的、在上海常住的侨民。其中有几支外国人群体起的作用显然更大。

一支是犹太人。我们知道,沙逊、哈同、嘉道理家族中,很多都是犹太人。犹太人在上海这样一个新兴发展起来的工商业、服务型的国际大都市中,如鱼得水。讲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这个话是西方人说出来的。“冒险家的乐园”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当然包括有些人利用非法的手段获取财富,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人到上海,他们承担了风险并且也获得了成功,所以才成为乐园。

另外一支就是白俄。俄国革命以后,被驱逐出境的那些俄国的上层、贵族和知识分子,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到了上海。他们对西方文化与上海文化的交流,比如在音乐、绘画、舞蹈、语言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当时很多在上海学习西方文化的人,就是跟着这些白俄知识分子学的,在上海一些主要的艺术社团里,白俄移民都起了作用。

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日本人,在文化上对上海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这其中,有的是正常的文化交流,但同时日本也利用上海在文化上进行渗透,进行他们的活动。

提到传统和现代的交流,有人觉得不理解,上海既然是这样一个现代大都会,它的传统体现在哪里呢?因为,传统文化的拥有者,他们也会到上海来。这样,上海在近代这段时期内,就发生了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交流。它的结果是相当积极的,加深了上海文化的原层面。

文化生命力在于流动

当时的上海,由于处在这样的交流中,它的人口绝不是只进不出。比如说,上海在迁移的高峰时候,每年迁入人口大概在50万左右,但是每年迁出多少呢?上世纪30年代,有好几年迁出的人口在45万以上。也就是说,上海的人口尽管增长,但是曾经有进有出,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并不是所有人才都要集中到上海来。比如苏州的东吴大学是当时中国法学水平最高的学府之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几位大法官、法学界的泰斗人物,几乎都是东吴大学出来的,他们并没有因为上海重要,而都迁居到上海来。当时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人是在上海念的大学,然后到江苏去做小学教师,再到浙江去办一所中学,然后又回到上海,是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交流过程。这样的交流对双方都是互利的。

但是非常遗憾,1950年以后,这样的交流逐步停止了。人才的交流越来越困难。我们还记忆犹新,当时有谁要调到外地,或者从外地调进来,一般都要找到对象进行“两调”。从1958年国家制订法律不得随便迁入城市开始,体制以外的流动都停止了。

这种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有没有改变?当然有了很大的改变。行政区划、单位所有和有进无出,是阻碍文化交流的三个主要因素。在今天,一方面资讯发达,另外一方面交通越来越便利,但是与此同时,阻碍文化交流的因素依然存在,首先是行政区划。以前上海如果要做什么事,比如当年南京梅山钢铁厂要划归上海,那里就要通用上海粮票、上海户口,就只能用行政区划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自由交流很难实现。

其次,就是单位所有。现在的交流,要么我们想把他们的人才“挖”过来,要么他们想把我们的人才“挖”过去。如果不“挖”,正常的人才交流就很困难。还有,我们往往认为人才归了你,我这里就削弱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通过交流,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样,让双方互补互利呢?

再有就是,现在往往是有进无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几年,上海敞开大门欢迎人才进来,但是出去了多少人?如果一个人才在上海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他会不会出去?现在看来,很少。还有,上海的文化假如说真的要影响国内其他地方,或者世界其他地方,人才不走出去,不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行吗?

篇4:海派园林特色分析

成都市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市区内的景点众多, 其中以文殊院为中心打造的成都历史文化休闲区“文殊坊”, 全国著名道观青羊宫, 成为成都的一张名片。文殊院、昭觉寺等位于城市之中, 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 寺观宗教建筑与植物相映成景。这些寺观园林往往成为游客朝山进香、旅游观光、回归自然的场所。

1. 成都市寺观园林植物造景特色分析

成都市寺观除了宗教建筑的影响以外, 最大的特点是以植物景观取胜, 而园林建筑、假山叠石等人为要素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植物造景主要是在园林建设中顺应自然规律, 以当地自然群落的配置模式和发展演替特点来指导园林绿化;总体上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因景制宜的原则, 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等要求。具体来说, 成都市寺观园林植物配置具有如下特色:

1.1 因地制宜, 满足宗教功能要求

寺观园林从诞生以来, 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 同时也是群众性集体活动的场所, 在功能上要求制造浓郁的宗教氛围, 在植物配置上力求简洁。宗教活动部分是寺观园林的主题, 由一组以殿堂为中心的建筑群组成。通常多占据寺观园林的主要部分, 采用四合院或者廊院格局, 以对称规整、封闭静态的空间, 表现宗教的神圣氛围。植物多采用高大的乔木配植于两侧, 或者采用色彩清丽的盆栽置于殿堂前。寺观生活供应由各类生活用房组成, 多隐于僻静部分, 如昭觉寺中的佛学院, 院内垒出花坛, 点缀山石, 形成朴素的小庭院。寺观中园林游览部分多种植与佛教、道教有着深厚宗教意蕴的植物, 如木犀科桂花, 构造“闻木犀香”的禅宗氛围, 典出《五灯会元·太史黄庭坚居士》, 庭坚信佛, 学禅常不悟, 遂问于高僧晦堂, 晦堂诲之曰:“禅道无隐, 全在体味中。”

1.2 师法自然, 模拟乡土植物群落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素材来创作景观的, 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 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成都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 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寺观园林植物配置中主要树种的确定, 以及人工群落中的植物种类、层次结构都积极模拟自然群落, 开发利用了乡土植物资源, 力求达到“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的境界。根据成都的气候、土壤条件, 寺观园林中植物的组成,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为主, 常绿与落叶阔叶树种混交, 组成的群落结构复杂, 一般分为乔木层 (包括大中型乔木) 、灌木层 (包括小乔木、灌木和亚灌木) 和草本层 (包括草本和地被植物) , 以及层间植物, 形成多种植物组成的复层结构。植物配置中根据基岩及土壤类型不同确定了园林的植物种类及结构, 注意保护原有的大树, 如银杏科的银杏古树, 树体高大, 挺拔, 秋叶迷人;香樟古树, 树态饱满, 浓荫蔽日。樟科植物中大量应用了大叶樟、香樟、桢楠、阴香等乔木。木兰科植物中应用了如玉兰、广玉兰、峨眉含笑、含笑、马褂木、红花木莲等观赏价值很高的种类。山茶科植物中的山茶被广泛应用, 此外, 蔷薇科中梅花、紫叶李、贴梗海棠、垂丝海棠、碧桃等花木应用也很多。

1.3 疏密有致, 营造多变植物空间环境

寺观园林, 是善男信女密集之处, 也是现在宗教旅游的主要载体, 为了构造深奥幽静、清净无为的寺院园林景观, 植物配置宜疏不宜密、宜透不宜屏。配置时多从景观的整体效果着眼, 着重植物个体美、群体美和林冠线的节奏变化。

根据地形、地貌等立地条件和各种活动功能的要求, 以乔木为骨干;草坪、花木为重点, 采取大小相间、幽畅变换、开合交替、虚实结合的形式组成变化多样的园林空间。结合地形和乔、灌木的不同组合形式, 形成虚实、疏密、高低、繁简、曲折不同的林缘线和立体轮廓线。如文殊院的文殊塔周围的植物造景, 文殊塔高高耸立, 直指苍穹, 由雪松作为文殊塔的背景。雪松本身呈尖塔形, 雪松林缘线的构成有疏有密, 有凹有凸, 立体轮廓线也高低错落, 取得了呼应联络的效果。

1.4 巧妙搭配, 季相色彩变化丰富

表现季相的更替, 正是植物所特有的作用, 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特点之一, 就是它的形象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四时均有不凋之花, 如春之贴梗海棠, 夏之荷花、睡莲, 秋之木芙蓉、桂花, 冬之梅花, 以显示不同的时节;树木更是季相鲜明。落叶树种形、色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春发嫩绿, 夏被浓荫, 秋叶胜似春花, 冬则枯木寒林的画意。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 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这就是说, 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 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 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一组优秀的植物景观, 在效果上既要为游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 本身又要能健康生长, 相对稳定。

在不同的季节, 寺观园林的植物造景各有侧重。如体现春季景观的文殊院园林区域内的贴梗海棠, 体现夏季景观放生池中的睡莲、荷花, 大慈寺的曼陀罗;体现秋季景观的有文殊院藏经楼前遍植古银杏林;体现冬季景观的有青羊宫内的遍植罗汉松。成都寺观园林中春季主要观花有杜鹃、玉兰、碧桃、樱花、海棠、迎春;夏景主要为荷花、睡莲、广玉兰、栀子、石榴、紫薇;秋景主要为色叶树种, 如各种水杉、银杏, 还有桂花飘香;冬季主要观花种类为腊梅、山茶等。总之, 成都寺观园林的植物景观, 有的以色彩鲜艳见长, 有的以芳香馥郁著称, 有的以苍翠挺秀取胜。根据季相特色, 以大叶樟、桂花等常绿阔叶树为基调树种, 呈现出景景不同, 季季不同, 处处不同的景象。

2. 优化建议

如何继续保持寺观园林植物景观的特色而又能满足现代游人休闲游赏的需要, 是寺观园林景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市区现存四个寺观园林植物造景现状分析, 得出以下对成都市寺观园林植物造景的优化建议。

2.1 适当增加一定比例的落叶树种

常绿树种的大量应用是寺观园林植物造景十分突出的一大特色, 郁郁葱葱的绿色衬托出古寺。成都市属于一个风量少的区域, 适当增加落叶乔灌木, 尤其是对秋色叶树种的应用, 不但不会削弱整体景观效果, 而且还使植物景观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中, 四时皆不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其落叶植物的应用还是较少, 可以适当增加落叶树种比例, 建议选用一些具有宗教含义, 同时观赏特性较好的树木, 如无患子科的无患子、栾树, 槭树科植物。无患子科的无患子、栾树等, 属于体形高大的落叶乔木, 姿态优美、季相变化明显。体量较小的槭树科植物, 在丰富中下层植物的种类的同时也增加了观赏性, 可起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2.2 加强保护古树名木

成都的寺观园林中, 古树名木的数量较多, 如被称为昭觉寺三绝之一的黄葛树, 文殊院、青羊宫内的古银杏树等。在调查中发现, 这些古树均处在成熟或者过熟阶段, 达到了最佳的观赏效果, 建议设置标牌, 并说明各树木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树龄、栽植历史背景、宗教意义等, 使游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自然和宗教知识, 增进对古老珍稀树木的保护意识。对已经出现衰退迹象的古树, 应采取补救措施, 进行适当的修剪促进更新, 补充营养液, 为古树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

2.3 注重寺观园林中的生态效应, 增加乔木和灌木的种类和数量

通过建立综合分析模型得出, 人们对于植物景观注重经济实用性和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这与现代植物造景中人们注重生态的趋势相一致。在所调查的寺观园林中, 乔木层树种的数量和种类相对灌木比较丰富, 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树林景观。但有些地方中下层植物景观较少, 影响美观, 同时植物群落也缺少稳定性。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乔灌草三者相结合, 充分利用空间, 增加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和丰富植物多样性, 提高植物造景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寺观园林中, 寺庭是由宗教建筑围护而成的, 空间功能需要较强的视觉通透性, 除乔木层外, 可在适当位置增加一些低矮的的灌木和盆栽, 来增加植物群落的层次, 提高植物景观的观赏性。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王雪梅.挖掘四川的宗教旅游资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 (10) .

[3]金荷仙, 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 2004, (11) .

篇5:上海车展将打造海派特色

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欣欣向荣和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上海国际汽车展逐步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赞誉的汽车大展之一,也将于2015年迎来它的30周年。1985年上海车展初次亮相,是中国最早举办的专业国际汽车展览会;2003年上海车展首次移师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步入国际A级车展的行列;最近一届的2013上海国际汽车展展出面积达280,000平方米。规模之大,人数之最,均突破历来各项记录。

随着上海国际汽车展规模的扩大及行业影响力的深化,为了更好地满足参展企业,提供更卓越的现场服务,2015上海国际车展将移师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全新亮相。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位于虹桥商务核心区域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在展览会日程安排上,媒体日为4月20、21日两天,供国内外新闻媒体采访报道。4月22日、23日为专业观众日,4月24日-29日为公众参观日。

篇6:论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自然事物的美即自然美”。是“按照自然的规律产生、变化和发展, 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自然表现”。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 在自然界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静”是指园林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所谓“动”包括两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影响时, 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裁出条条绿丝的自然现象。又如高骈的“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二是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长、变化、由发叶到落叶、从开花到结果、由小到大的生命活动。如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 残菊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这种随自然规律而“动”的景色变换使园林植物具有自然美的素质。

2 园林植物有明显的时空序列节奏

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存在着时间空间的共存关系。所有艺术表现也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园林艺术讲究静态景观和动态序列景观的表现。其实所谓“静态”景观是相对静止的景观空间, 也存在晨夕、昼夜与四时的时空变化。所以, 园林中有两种时空序列变化的表现:一种是以空间的过渡转换为主, 因人的视点、视线、视域变化所获得的“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空间序列变化。另一种是以时间变化为主导, 由园林植物的季相演变所呈现的时空序列变化。如前文所述, 园林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花、夏绿、秋叶、冬枝”的四季景象。像四部舞曲的节拍, 年复一年的重复交替。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诗句中的“又”字, 道出了一年一度的季相变化节奏。应该指出, 这种重复节奏是具有统一秩序的渐变重复;由于四时的季相渐变逐年积累为植物的不同生长节段与生命周期。很多古典园林中具有人文景观价值的古老树木都体现着历史的时空变化秩序。如北京中山公园中辽金时代的古柏;昆明黑龙潭的唐梅、宋柏、元杉、明茶。

3 园林植物具有独立的景观表象

自然界中的事物不都具有美的价值。园林植物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的各具特色的观赏性植物。以它们的优美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沁人的芳香在园林中可以独立构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3.1 孤植树是单行体的树木形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

一般配置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的山崖坡顶处, 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如广西阳朔的“榕荫古渡”风景点, 就是以挺立在田野中的一株占地667m2余的大榕树而得名。这株榕树盘根错节、枝干舒展、冠如华盖、浓荫匝地, 使人产生向心、依附的心理。黄山的迎客松生意境事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 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 如主人招手迎客, 是中外知名的风景点。

3.2 树丛是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 既表现树木的群体美, 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

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色彩上有基调、主调与配调之分, 群体的疏密错落布局形成明显的空间划属关系。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 树丛的群体组合形态、色彩等景象表现也随之变化。

3.3 花坛是以草木花坛为主的众多植株的集合体, 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画坛的图案纹样和模拟造型

具有工业美的表现特点。花坛做主景时, 大都设在大门和建筑前广场上, 或主要道路交叉广场中心。做为配景时, 常设于道路, 广场两侧, 以带状、花缘和花径形式表现。由于花坛的色彩艳丽、明快, 表现形式多样, 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 是常用的景观表现形式。

3.4 树群是以树木群体美为主的树丛群体的扩充形式表现

可采用纯林, 更适宜混交。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的自然式树木群体, 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缘线, 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在大型园林和风景区内可以与密林或防护性林带结合构成风景林。树群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质量, 又可获得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

4 园林植物是其它景观的组合材料

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独立的景观表象, 还是园林中的山水、建筑、道路及雕塑、喷泉小品构景的重要组合材料。

4.1 园林植物对园林建筑景观的作用

4.1.1 衬托作用。

首先是色彩的衬托, 用植物的绿色中性色调衬托以红、白、黄色为建筑的色调, 突出建筑色彩;其次是以植物的自然形态和质感衬托用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态。由于建筑的光影反差比还有以暗衬明的作用。

4.1.2 隐露作用。

“露则浅, 隐则深”, 园林建筑在园林植物的遮掩下若隐若现, 可成“竹里登楼人不见, 花间问路鸟先知”的绿色景深和层次, 使人产生“览而愈新”欲观全貌而后快的心里追求。同时, 从建筑内向外观景时, 窗前檐下的树干、枝叶又可成为“添景”。

4.1.3 改善建筑环境质量作用。

以建筑围合的庭院空间往往建筑与铺装面积较大, 游人停留时间较长, 由硬质材料产生的日照热辐射和人流集中造成的高温与污浊空气均可被园林植物调节, 为建筑空间创造良好的环境质量。另外, 园林建筑在空间的分隔、过渡、融合等所采用的花墙、花架、漏窗、落地窗等形式都须借助园林植物的装饰和点缀。

4.2 园林建筑对山水景观的作用

“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虽然山水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 还须有植物建筑和道路的装点陪衬, 才会有“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园林植物覆盖山体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还如同华丽的服装使山体呈现出层林叠翠、“山花红紫树高低”的山地植物景观, 丰富的空间层次将山上的建筑和道路掩映在绿荫之中。园林水体只有与园林植物组合才会有生气。园林植物不但可以净化水体, 还可以丰富水面空间和色彩, 是水体与陆地的融合媒介。在规则式的水池中放置几株睡莲, 片片圆形小叶散飘在水面上与红花相映, 可使平淡规整的几何形水池活泼生动起来;在自然式湖面上种植几处荷花、香蒲, 既可增加湖面的绿色层次, 又有平湖照长蒲, 荷花映日红的自然野趣。在狭长曲折的河流两岸利用树木组成夹景, 林木倒映水中, 水面上下两层天, 使河道夹景更显得深远幽邃。

4.3 园林植物与园林道路组景作用

园林道路除必要的路面用硬质材料铺装外, 路旁均以树木、草皮或其它地被植物覆盖。游览小路也以条石或步石铺于草地中, 才能达到“草路幽香不动尘”的环境效果。自然是园林的动态序列, 空间布局讲究道路的曲折起伏变化。曲折道路若无必要的视线遮挡, 不能有空间实分, 就只有曲折之趣而无通幽之感。虽然可用山岗、建筑物进行分隔, 也可用乔、灌组合进行封闭性分隔。这也说明园林植物还是障景、框景、漏景的构景材料。

5 园林植物景观是意境创造的表象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赏心悦目的物境感受, 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的思想内涵, 王国维曰:“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之一境界”。这个“境界”即是王昌龄所云“三境”中的“情境”与“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 也贯穿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征赋予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 作为情感的寄托;或寄情于景或因景而生情。例如:以松柏的苍劲挺拔、蟋虬古拙的形态, 抗旱耐寒、常绿延年的生物特征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正如郑板桥的七绝“咬定青山不放松, 主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凭东西南北风”。数千年的审美意识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松柏已成为正义、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所以不论宫苑寺庙, 还是烈士陵园、纪念堂等都以松柏作为寄情寓意的主要表象。同样, 以竹比喻人的高风亮节、偃而犹起的崇高品德;以荷花比喻人“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尚情操;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赞誉梅、兰、竹菊为四君子, 种种寄情于植物之例不胜枚举。同时, 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表现也使人因景而生情, 产生意境的联想。如唐代诗人杨巨源在早春一诗中所表示的:“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虽为写景, 实为写意, 暗喻识拔贤才当在卑微未发之前, 如初春柳色未匀之际;若待功业俱成, 有如上林之花, 人皆慕才选用了。总之, 意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特征。不论是运用比例、尺度创造“小中见大”的意境空间;还是用匾额、楹联、碑文为标题引导意境的联想, 都有园林植物的景观表现。

6 园林植物是体现园林特色与地方特色的材料

利用园林植物突出园林个性, 表现地方园林特色早为前人所运用。诸如以蔷薇、杜丹、梅花、杜鹃等观赏植物为内容的专类园。在大型园林中选用观赏价值较高、季相景观突出的植物, 如樱花、月季、荷花、槭树等作为不同园林不同时节的景观特色。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各异, 园内应有本地区的代表性观赏植物。地区性的乡土树种是体现园林地方特点的最好材料。如我国华南地区的木棉、凤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树等热带植物与东北地区的云杉、冷杉、杜松、水曲柳、桦树等寒带植物, 不论是生态习性还是季相景观表现, 都有很大差异, 各有自己的景观特色。这是因自然条件形成的地方性特征, 也是园林植物自然美素质的表现。

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不是无足轻重的陪衬, 而是构成园林空间环境与景观的根本保证, 在园林艺术构图中是主调、基调、配调全具备的重要角色。

摘要:园林植物可为园林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质量, 同时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也是表现园林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材料。本文试将园林植物的景观特色及对其他组成园林要素的景观作用作如下略述。

篇7:试论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软质景观的主要材料园林植物是全球众多植物种类中的一小部分,它能在园林及建筑环境中起观赏、组景、分隔空间、庇荫、防止水土流失,美化地面的作用。主要分为园林树木及园林花卉和草坪等几类,其中有乔木类、灌木类、藤木类、露地花卉、温室花卉、冷季型草坪、暖季型草坪。

硬质景观中的植物种植设计现代社会中建筑物可谓多种多样,新的各类建筑物不断产生,在园林中的建筑物也是异彩纷呈,各种流派思潮的影响都有一定的痕迹留下,对一些基本的建筑物及其部分植物配置的认识,可启发人们对众多建筑环境中植物种植的认识。

1 亭与植物的配置

亭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普遍存在,在现代的应用仍非常广泛,其形式多种多样,选址灵活,或伫立山岗,或依附建筑物,或临水,与植物配合形成各种生动的画面,产生种种诗情。在亭的四周广植林木,使亭在林中,令人有深幽之感,使在亭中之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质朴感。也可在亭的旁边种植少数大乔木作亭的陪衬,稍远处配以低矮的观赏性强的木本草木花卉,人在亭中既可观赏花,又可庇荫休息。树木少而精,以亭为重点配置,树形挺拔,枝展优美,保持树木在亭四周形成一种不对称的均衡,三株以上应注意错落层次,这样乔木花卉与亭形成一幅图画。

2 庭院的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庭院是室内空间的延伸,是人们室内活动范围的扩大,它由建筑或其他界面围合而成,现代庭院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用空间及私人别墅。植物的配置要视其面积大小、布局形式、使用功能不同而因地制宜地设计。一般若建筑物的主轴线明确时,庭院亦按此轴线对称布局,则绿化一般对称布置,加强建筑的秩序感,突出对称美。若建筑或庭院有明显的几何形状时,绿化也应有相似的几何形状来求得统一,从而产生谐调美;有的庭院可配植大乔木、小灌木和山石,丰富景观层次,追求自然天成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3 墙体、角隅、基础的植物配置

古典园林常有以白墙为背景的植物配置,如几丛修竹,几块湖石形成一幅图画,现代的一些墙体常配置各类攀援植物进行立体绿化,攀援植物根据土壤及墙基的状况可以从下往上攀附生长,也可从上往下攀附垂吊生长。建筑物的转角处形成角隅,常成为视觉焦点。在这种地方应多种植观赏性强的园林植物,并且要有适当的高度,最好在人的平视视线范围内,以吸引人的目光。也可放置一些山石,地形处理配合植物种植,可以缓和生硬、增加美感,对于较长的建筑与地面形成的基础前宜配置较规则的植物,以调和平直的墙面,同时也可有统一美的体现。

4 山石、喷泉、雕塑配置

都是点状的景观,植物配置宜紧凑聚拢而烘托主题,不可喧宾夺主,分散视线。围绕山石种植岩生植物,以体现一种自然美。但植物不可高过山石,植物用量不可太多。喷泉周围多为规则式种植,不可挡住观赏喷泉视线,雕塑周围的植物色彩要与雕塑本身的色彩有鲜明的对比,但色彩不宜多,以突出主体。

建筑物入口植物配置是视线的焦点,有标志性的作用,是内与外的分界点,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通过植物配置的精细设计,大大加强入口的美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般进口处植物的配置首先要满足功能的要求,不阻挡视线,以免影响人流车流的正常通行,在特殊情况下特殊角度方向可故意挡住视线,使出入口若隐若现,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在一些休闲功能为主的建筑物、庭院入口处,可配置低矮花坛,自然种植几株树木,来增加轻松及愉快感。在纪念性建筑前可种植排列整齐的树木,烘托庄重的气氛。入口处植物配置应有强化标志性的作用,如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组成一定的规则式图案,鲜艳的花卉植物组成一些文字图案,排列整齐的植物给人一种引导一般屋顶花园受种植条件所限,植物用量不是太大,宜选择花色艳的植物。在城市硬质景观中,软质的园林植物的作用是巨姿态优美、矮小、浅根性、抗风力强的花灌木和球根花卉,主要采大的,可以形成良好的、独立的软质景观,软、硬质景观的巧妙结用孤植、丛植结合花池、花台、花镜进行配置。对整体景观的形成具有更大的作用。

摘要:利用园林植物突出园林个性,表现地方园林特色早为前人所运用。作者根据多年从事园林工作的经验,阐述了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上一篇:华坛山中学寄宿生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党政群机关中层干部交流轮岗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