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2024-05-25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精选12篇)

篇1: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灾水患的防治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水利工程的建设无论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还是从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看,都有重大的意义。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为水利工程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水利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对水文条件和地质地貌进行人为改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为此,必须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引言

从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修建目的来划分,其可分为农田水利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防洪抗灾工程和航道港口工程等。从这些分类上能够明显看出,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再划分再利用,都是以提高农业、电力、交通等行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目的的。我国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出现,历经几十年的发展进步,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等方面的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从建立了水利工程网络,我国在抵制旱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然而,水利工程在造福人民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会涉及大规模居民迁移、土地被淹、原始生态环境改变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遗留下来并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水利工程在兴建之初就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全面考虑,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展生态保护工作,树立正确的生态水电思维方式,多举并行,共同保障水利工程的绿色环保。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强环境效益,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绿色水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量减少或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篇2: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随着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的发展与扩大,不但具有灌溉、发电功能,还具有防洪、抗旱、排涝供水等功能,形成了功能多样的现代化水利工程[1]。为农业、工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影响,有的甚至是长久的。所以,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以为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1影响水利工程地的局部气候

1.1影响局部降水量

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的首要影响就是降水量,具体体现在:(1)降水量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水库工程建设蓄积大面积的水,在光辐射下增加蒸发量,引起降雨;(2)降水区域发生变化,水库的低温效应会影响降雨区域的变化,比如库区及其邻近区的降水量可能减少,而相距一定距离的外围区则会增加;地势高且迎风面降水增加,背风面减少;(3)降水时间发生变化,夏季因水面稳定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对流变弱而减少降水;冬天则相反,降水增加。

1.2影响局部气温

水利工程竣工后,因水库区与空间的接触性质发生变化,由陆地变为水面,使得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气温变化,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局部气温会略微升高,主要表现为冬季温度升高,而夏季温度降低,夏季水利工程外围区域降温明显。同时,会降低局部的日温差和年温差。

2影响水利工程相关的水文系统

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直接改变了相关流域的水文状况,对整个流域差生影响[2]。大多数水库建设于水质较好、水流急、水量较大的流域上游,水闸则建设在渠道、河道,利用闸门来控制水流量及调节水位,关闭闸门可防洪、挡潮、蓄水将上游水位抬升满足上游通航、取水等需要。开启闸门则可泄洪、排涝、灌溉等,或根据下游用水要求调控水流量。但是,上游水利工程如过度拦截非汛期水流,则会大大减少下游的水流量,降低水位,甚至出现断流,而入海河流会因河水流量变少而淤积泥沙,导致海水倒灌严重影响农业生产[3][4]。

水文系统变化主要有:流量稳定性和频率变化;季节性峰流丧失,流速变缓,急流消失;水位落差变化较缓;水量蒸发和下渗出现变化等。

3影响相关流域的水质

3.1积极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流域的水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库区河道的水流速度变缓,使得浮游生物活动频繁,其产生的CO2和水中的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形成碳酸化合物,沉淀水底,降低水质硬度;二是河水停留时间较长,可使水中杂物沉降,提高水体清晰度。

3.2消极影响

因库区内水流速度变小,降低了水体与空气交换速率,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撒迁移,最终造成复氧能力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水流速度变小使得水体透明度提高,有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如河水长时间储存,则会导致藻类大量生长而导致水体营养化;腐烂的植被、有机物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而释放出沼气和CO2,造成温室效应;水体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会造成大量沉积,不能及时得到降解,造成水体次生污染而降低水质。

4影响工程所在地的土壤及地质

4.1影响土壤

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对库区的土壤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盐碱化,这是库区蓄水后常见的土壤问题。水库的建设,会把下游区域的地水位提升,而地下水的矿化程度较高,抬升到地面后经过蒸发、日照作用,盐碱类物质留存于地表,导致盐碱化,降低了土壤的肥力;(2)沼泽化,因水位抬升使得植物根系过于湿润而衰败,当潜水层提升到耕作层,会导致土壤湿度加大而造成包气带破坏,造成土壤沼泽化;(3)浸没,水位抬高,土壤被浸没,使得土壤的通气环境变差,造成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变弱,肥力降低,影响农作物生长。

4.2影响地质

水利工程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质,会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有:(1)地震,因巨大体积的`蓄水加大了水压,在此状况下岩层出现断裂,是岩层和地壳原有的地应力平衡被打破,加大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2)滑坡,水库蓄水后使得山坡山地的强度降低,易引发坍塌、山体滑坡等灾害。另外,一些大型水利水利工程需要大量泥土来填充,被挖掘区因受外力影响易发生坍塌和滑坡;(3)渗漏,主要是因为对库区周围水文环境的改变,如水库出现污染则会对周边区域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5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应积极做好这几点:(1)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的承载力。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选择最佳区域进行建设;(2)在实际建设中,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比如:施工前应明确各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并制定严格的限污标准;施工中,应强化生态环境的监测,对工程所在地的水体、水质、土壤、植被等进行密切监测;在竣工后,应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植被,保护耕地;(3)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在建设中应严格按照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监管,对出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惩。

6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生态环境则关乎人类的生存与生产。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从设计、建设、使用等阶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以实现两者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新月,单桂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J].科技视界.,05(13):202-203.

[2]王越军,候怀欣,韩会军.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11(21):43-44.

[3]阳大兵.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05):16-17.

篇3: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者竜乡水利工程的建设包含了大小沟渠140条, 总长149km;水库2座, 其中小 (一) 型水库1座 (蓄水282.5万m3) , 配套倒虹吸管管道工程一件, 长1 778m;小 (二) 型水库1座 (蓄水12万m3) , 小坝塘15座 (蓄水11.04万m3)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投入使用为者竜乡的防汛抗旱、解决人畜饮用水、灌溉等解决了燃眉之急, 并且带促使者竜乡的资源可以合理利用。由此得知,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者竜乡来说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社会发展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和贡献。

2 存在的问题

2.1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者竜乡最高海拔3 165m, 最低海拔825m, 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 年平均气温17~18℃, 多年平均降雨量1 800-1 900mm, 水资源非常丰富, 过境河流有竹箐河、漫召河、渔科河、大石板河、春元河和洞岗河, 另外还有部分界牌河水源调入者竜乡用于农灌。但是一直以来, 由于水利基础设施软硬件的相对滞后, 大大制约了者竜乡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 者竜乡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非常重视。但是,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建设多是建立在天然河道上, 因此,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 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 从而使改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遭到改变。

2.2 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者竜乡近几年为了解决防汛抗旱、人畜饮水、灌溉等问题, 着重从水利基础设施落后这一点上狠抓建设, 虽然从根本上解决了的大部分防汛抗旱、饮水、灌溉等问题, 却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最为显著的影响是在陆生生态环境方面, 其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

2.3 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者竜乡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对于一些大型的水库、坝塘的建设, 为了水利工程的建设的顺利开展, 除了占用部分土地、森林, 还需占用到该地区的村寨、小组, 并且人们就要进行搬迁, 而要安置搬迁户, 就要建设规划新的村落, 而村、组的重新选址建设将要重新开垦林地或占用耕地, 将再一次造成绿色生态的损失, 搬迁村、组新的选址建设地的建设垃圾及建设完工后住户的生活垃圾等将再一次污染环境, 并带出出现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以此循环, 屡制不止。

3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 者竜乡采用对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 该制度的实行不仅促使者竜乡经济建设得到提高还兼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得到同时发展, 利用科学技术分析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可能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的影响, 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防治措施。

3.2在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时, 者竜乡在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都融入了生态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初始阶段, 本着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明确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区域, 按根据“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两者兼顾”的根本原则, 采取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 将到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两者相结合, 治理与土地利用两者相结合, 形成完善的项目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 并且应该达到做到可行的技术、合理的经济、较少的工程水土流失量、实行后生态坏境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3.3 实践社会经济保护并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水库、坝塘建成前者竜乡水利主管部门及时通知者竜乡人民政府和农业部门, 以及时改变该部分耕地的种植结构, 避免继续种植水稻导致减产。水利工程建成后, 总干渠自河头水库灌溉区的耕地不宜再种植水稻, 可改为旱生作物, 为减小低温水灌溉导致水稻产量下降从而对农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 水库、坝塘建成投入使用后对于水库、坝塘排沙、调洪, 者竜乡水利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单位通报者竜乡人民政府和水务局、环境保护局等部门, 并设专人对工程进行管护。并在思想上深入认识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一步加强领导组织, 并且根据者竜乡实际情况, 不仅要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还要主动积极进行生态自我修复工作。

结束语

篇4: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 工程补救 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027-01

一般来说,水利水电工程所具有的各种作用,对我国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带来着莫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样的效益往往也会对其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它带来的系列环境影响一直是工程师们和国家环境部门所头疼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减少环境污染成了其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相关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系列的环境影响,其中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下面就针对此影响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自然与生俱来的水文特征和相关结构,不仅可以影响到河流水生生物的生存,还会影响到它们正常的繁殖,同时,还可能导致周围的地下水位严重上升,给土壤带来系列破坏。另外,在建设大型水库的时候,所产生的水温变化也会影响到周围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并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农民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影响到温水鱼类的正常繁殖,因为,这样的大型水库会间接的造成水温降低,不适合温水鱼的生存,从而导致其不能正常进行繁殖。从另一方面来说,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会造成水质的污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情节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地震的发生。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土壤的环境带来不可估测的影响,比如:可以降低土壤的肥力、造成其大面积的沼泽化等,当然,有利就有弊,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在给土壤环境带来破坏的同时,还有着非常有利的一面:水库建设过程中所疏通的河道,可以保护农田不受到河水的冲刷,还可以补充土壤的水分,改善土壤的养分等。但是,即便是这样,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也还是弊大于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严重破坏到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这也就使泱泱大国中的人口用地更加紧张,一旦没有对其移民区进行很好的安置,他们就会有针对性的毁林开荒,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气、污水、噪声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甚至还会造成大量病原体改变其栖息地,给附近居民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造成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的大量流失和破坏,历史古迹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对研究人类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也可以这样理解其对社会环境造成的相关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成了我国大量财产和历史价值的损失。因此,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过程中,一定要对那些历史古迹进行重点保护,从而保留住中华民族的历史。

2 补偿措施

近年来,水库大坝成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常见的设施,但是,兴建水库大坝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也是众人皆知的。那么,该如何对其进行补救呢?借用董哲仁教授的观点就是“河流生态补救”,那种所谓的河流生态补救的主要任务有3类:(1)对水文条件进行改善;(2)对于那种相对来说濒危的特殊物种进行恢复;(3)对河流生物栖息地的环境进行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对河流的生态结构进行相关改善。过程中使用的工程措施就是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期制定和完善其设计的有关方法,使该工程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系列保护。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应该满足其所具备的发电、防洪的功能,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河流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方法进行相关选择时,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相对来说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最小的方案进行工程的实施。下面,就简要对工程补救措施进行系列介绍。

(1)如果在工程中遇到非常珍惜的动植物,可以适当地建立保护区,开展人工繁殖,并对其进行就地保护,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

(2)由于有的工程可能在施工过程中不会排放污染物,因此也就不会影响到水质的污染。但是,蓄水后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将会严重污染到该地区的水质。所以,针对这样的地区可以的措施为:做好移民区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废水、污水进行严格处理,建立一定程度上的污水处理系统,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水质管理体系,确保其水质不会受到污染。

(3)关于施工过程中给居民带来的系列影响,可以采取适当地措施对其进行防护。比如:施工过程中尽量降低其噪音,可以建立相应的噪音控制器,一旦超过居民所承受的噪音,就要将其终止,同时,还应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废气和污水的大量排放,避免给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

当然,其工程补救措施还有许多,这也就要要求建筑工程师和国家相关水利水电工程学者对其进行不断研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找出其措施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改善,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确保其在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加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促进其不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不可估测的影响,因此,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对其进行防护,以便确保其工程的有效进行。通過本文上述所讲的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的相关补救措施,再一次说明其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力求为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董丽秋.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探讨[J].华章,2012(3).

[2]胡淑娟,陈巧云.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补救措施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

[3]阿不力克木·阿不力孜,米哈古丽·哈斯木,胡安.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探讨[J].新疆环境保护,2010(1).

篇5: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参考文献:

[1]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

[2]林中生.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初探[J].能源与环境,(3):83-84.

篇6: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兴建具有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会产生下列环境问题:

2.1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2.7对多泥沙河流,水库回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不仅减少蓄水库容,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影响航运。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拦门沙而影响泄流。因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对下游河道可能造成冲刷。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的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等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水库的合理运行也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有效措施。

2.8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大的水域能改变附近地区的小气候(多雾、降雨形态变化、气温变幅减小等),并使枢纽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

2.9库区的文物古迹可能被淹没。

2.10对库区人群健康会产生影响,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加,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

2.11由于水库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篇7: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摘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具体保护措施。

〔关键词〕环境污染;保护措施;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责任和义务

1工程概况

黄河内蒙古河段堤防的改造工程从内蒙古准格尔旗出境,穿越内蒙古6个地区20个旗,县(市、区),流程843.5km。黄河内蒙古段两岸土地辽阔,引黄灌溉历史悠久,是本地区主要产粮区,也是西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堤防保护范围内有耕地69.3万hm2,人口332.67万人,多处引黄取水口。

2水利工程施工的不利因素

水利堤防工程施工工期比较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利工程工程施工造成尘土飞扬粉尘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均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水利工程施工废水排放量大、悬浮物含量较高。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江河,造成下游水质下降,影响城镇和居民用水质量,有时还可造成局部河道淤塞。三是水利工程施工弃渣和料场开采占用大量土地,施工结束后又未进行复垦和绿化,对地貌景观和植被破坏很大。随意弃渣,极易造成局部水土流失,淤塞河道,抬高下游河道水位等。四是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施工人员的聚集引起传染疾病的变化等均可能对人群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3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

3.1环保制度的设立

在黄河内蒙古防洪工程第八标段得施工中,我们为了不破坏环境,达到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专门组建了环境保护得机构,设环境主管一名,环保员3~5名负责施工过程得环境管理并接受环境状况得检查。

3.2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

(1)施工过程中空气质量的保护,对施工道路进行养护,采用铺砂,洒水的方式,防止道路扬尘,对于易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散料予以遮盖或适当洒水,运送散料和淤泥渣土的车辆必须装载适量,严禁沿途漏洒污染路面,运送易被风吹落的粉状料时,如水泥,粉煤灰等,应进行必要的覆盖。(2)施工水,油污染防护,施工排水采用渠道衬砌和管道输送,防止污水跑漏,施工用水采用管道连接,阀门控制,避免管道水发生渗出和跑漏等现象。施工污水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含有污染物的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排入河渠,水道。(3)现场垃圾的管理。办公室,生活区设专人保洁,经常清理垃圾废物,在办公生活区及施工现场设置垃圾箱,每天的生活垃圾收集在垃圾箱内。(4)施工生态保护: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和工程施工同步进行,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和良田。地下工程完工后,及时回填且不改变土壤的属性和结构。若有破坏的植被完工后按原样恢复。

4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4.1工程措施

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对象主要是工程裸露开挖面和渣场边坡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均应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故其施工条件与设施利用主体工程已有施工条件和设施。

4.2植物措施

植物措施主要包括部分挖填边坡植物护坡,周边绿化,施工临时占地植被,种草,植物措施的实施应与水土保持,林业部门协调合作,同时这些种植的种苗和草籽尽量在本地采购,来减少成本费和运输费,同时要选择有经验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以保证林木的.成活。除此以上几项的保证措施外,我们还要对参与项目的施工人员进行环境意识的培训和定期的学习。

5总结

篇8:浅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对当地的陆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一个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需要占用大量的农业用田、沼泽地、绿草地等植被。在其建设过程中, 破坏了这些地区原有的生态面貌, 并对当地一些生物的栖息环境、繁殖场所造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导致一些生物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而在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固体垃圾和排除的工业废水通过河道流进河里, 造成河水污染, 不仅危及了河里的鱼、虾等动物的生命安全, 也恶化河流两岸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这一地区的生物出现大批死亡或出现大批迁徙的局面, 这就导致了该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在水利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以后, 也会对大量绿地、植被等造成破坏, 造成了该地区动植物生态环境的恶化, 动物种类以及数量急剧锐减, 森林覆盖率降低, 导致该地区原有的生态链发生变化, 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平衡性被打破, 而且由于植被的大量减少, 缺乏了森林保护, 气候湿度陡然加大。更恶化了当地动物的生存环境, 造成大量动物外迁的现象。

2 容易引起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影响了当地气候

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 由于水库内蓄水量不断增加, 会对周围地区的产生一个受力下压的影响, 造成地壳结构发生变化。一些比较薄弱的地方由于受压导致地壳岩层下降, 这一平一下就破坏地壳结构的平衡, 从而引发地震的发生。而且由于水库水位的不断上升, 很容易导致水库周边的土地长时间受到浸泡而发生土质松软的现象, 引起滑坡或坍塌的现象。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由于大量绿地、植被被损坏, 导致一些山地缺乏足够的保护, 当出现暴雨等天气时, 很容易造成泥石流和山洪等自然灾害。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也会对当地的一些气候产生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 蓄水量的增加, 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域, 再加上水的蒸发, 水汽大量进入空气中, 加大了当地的降雨量同时, 也导致当地气候湿度的明显上升。拿三峡工程来说, 三峡投入使用后,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库区的年均气温发生有变化, 比以前有所降低, 特别是夏季气温, 下降的比较明显, 与此同时, 因为水体放热的原因, 库区冬季的气温会比以前略高。由于气温上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导致大气气候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主要表现在在夏季, 库区可能降雨量较以往有所减少, 而库区周边地区的降雨量则明显增高, 而在冬天, 降雨量则比以往有所增加。

3 对当地土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的土壤等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通过建坝蓄水、打通河道等方面保护农业用田免遭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损坏, 同时通过雨水径流过程中的相互补充调节极大了增加了土壤中水分含量, 改善了土地的肥沃程度;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中, 上游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等沉积物导致库区水位不断上升, 引起库边周围地下水位的上升;库区周边的气候发生变化, 气温有所升高, 加大了水汽蒸发量, 由于库区周围土壤中的含水量明显增加, 这就造成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4 对当地的人文环境产生影响

在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由于占地广、工程量大等原因会对库区内的民众进行外迁安置。而原有的一些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建筑以及文物古迹也会进行相应的拆迁、迁移和保护工作。这势必对库区周围地区的交通、经济等产生负面影响。同时, 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会改变库区周围的土壤结构, 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而且会对当地气候以及温度产生影响, 致使当地生态环境复杂化, 加速了一些疾病的传播, 影响了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拿三峡工程来说, 由于范围广、占地多, 外迁安置民众近百万人, 直接对库区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在三峡工程运行后, 由于库区内水位上升, 一些文物古迹不能及时得到迁移和保护。比如说涪陵白鹤梁、奉节白帝城、忠县石宝寨等都被淹没。虽然国家对此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但由于水的长久侵蚀, 这势必会对这些文化古迹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5 生态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一个旁支, 是在满足社会经济和利益需求的同时, 实现工程周围水域和生态环境健康长久发展的一门工程学。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意识的提高, 可以清楚的意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的某些需求, 但也对当地的气候、水域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 也对人类的长远利益带来损害。而生态水利工程是从长远出发, 从生态环境的全局着手, 通过科学规划和指导、河流综合管理以及传统除污技术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 满足社会经济和利益需求的同时, 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篇9: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建设;生态坏境

前言

我国的社会在发展,为了保证人们对水的需求,便不断的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的确给我们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推动作用。然而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时间比较长,因此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一个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是要保证在生态环境受到很好保护的基础上。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中水的影响

如果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选择在河流上进行建造堤坝,那么必然在坝上的区域内会有范围较广的水域,就会造成原来的水的特性发生变化。比如原先是急速流动的水,可能因为水利工程中的大坝的建成,就变成了静水,进一步会导致原有的水温变化,甚至于水质的变化。上游的水的特征受到影响,相应下流的水也会产生变化。在变化后的水中,其水体很可能出现富营养化,泥沙的含量大增或者是水中的指标发生变化。在下游的水域,会因为上游坝中的水质发生变化,相应的导致其水体的变化,对于下游水域中本身具备的自我净化的能力也很可能会丧失。在一般情况看来,如果在没有污水排入河流内的情况下,河流的自我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在这里建成的水利工程对下游的水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河流中水之前就被有污染过,那么就会对下游的水质造成巨大的破坏。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中气候的影响

2.1水利工程建设对大气温度会造成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水库的区域原先可能是陆地,现在为了能够适应水利的需求,就将其改造为水面,这样大气和陆地之间的空气对流就变成了和水面之间的对流。所以能量的交换的强度和方式都与之前不同,那么必然会导致大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冬天的时候空气和水库之间的温度要比陆地的高,但是在夏天就截然相反,空气和水库之间的温度要低的多。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大气温度有明显的改变和影响。

2.2水利工程建设对雨水会造成影响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雨水的量和降雨的时间都会造成影响。在影响降水的诸多因素中,其中一个是如果温度比较高,导致水面蒸发的水蒸气比较多,那么空气中的湿度会相应增加,从而会导致降雨。另一方面,如果在起大风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流线辐射,这样对降水量会造成减少。因为库区是水面,若是在暖季的时候,水面的温度会比较低,其大气的结构会比较稳定,从而不容易发生对流,也会致使降雨量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的建成,就会有水库的存在,那么在不同的季节,就会对降雨有极大的影响。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地区,其空气中蕴含的水蒸气比较多,那么这时降雨的条件就取决于对流的发展或空气上升运动的强弱,因此在气候较暖的时候,库区上方气压稳定,就会导致其附近的降雨量的减少。相反在气温比较低的季节里,库区的上方气温比较高,空气湿度大,所以就会导致附近地区气温降水比较多。对于在比较干旱地区建成的水库,由于水库的影响,水库所在区域常年的空气湿度比其他干旱区域要大的多,因此无论气温是高还是低,都会有较多的降雨量。

3.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坏境其他方面的影响

3.1对生物的种类会造成影响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对经过长期优胜劣汰形成了的物种平衡的一种状态造成影响。对于生态环境是需要平衡的生态体系和规律的,这其中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种类的繁多对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构成环节。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中的生物和陆地上生存的生物都会产生影响,影响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据调查情况来看,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对生物种类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在众多的影响中,对于在建造水利工程的水域中的生物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比如会导致在水库中的储存的水比外界的水位要高,那么在水中生存的生物如果遇到要产卵,其需要的坏境就发生了变化,就会比之前要困难的多。同时,水位的升高会造成河流的生态环境和系统发生变化,水中生物的生长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在河流中生存的鱼有其本身的生存习性,比如其每年都会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迁徙,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成,造成其迁徙路线的路线被阻断,那么就会使得鱼的种类急剧的下降,从而对鱼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影响。不仅是水中的生物会遭到影响,对于陆地上的生物也不能免于受影响。如果需要建成一个水利工程,就会占用陆地,那么就会占用陆地生存的生物的土地,对这些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而造成的破坏是永久性的。因为水利工程的用地,那些生物永远都不能回到他们原来的家园。与此同时,对于水利工程所占用的地区的土地,其会造成土地的土壤的特质发生变化,其中土壤很可能会出现盐碱化和沼泽化,这样对生态坏境的破坏非常大。总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水会淹没大量的地区,夺取了各种生物的生存地点,和改变了它们的生存环境,这就造成了生物种类的急剧减少。

3.2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影响

为了适应我国发展的需求,水利工程的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逐渐扩大,但是与此同时给生态系统的平衡也造成了巨大了破坏。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对我国生产用水上有巨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根据意愿调节水量,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整个过程中,必然会占用土地,各种施工材料的运输,人员的工作,各種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在水库建成后,对当地的环境和气候也造成了改变,从而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对整个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淹没大量的草地和森林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使原先生存在那里的生物造成了影响,同时对气候、降水、土壤等各种方面都会造成破坏。而且水利工程的建筑选址会在高山峡谷地区,这都是一些生态坏境好和生物种类丰富的地区,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破坏,而且会造成永远也无法恢复的状态。

4.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确实给我们的社会带了经济效益,但是在注重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会对生态中的水、气温、降雨、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都会有影响。因此,必须认识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做好保护工作,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周开瑞,徐孝洪,孙东亚.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9).

[2]陈香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02).

篇10: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1.1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所组成的生态体系,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当地生物的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危机水生生物以及陆生生物的正常生存。一般来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原因导致的,其中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尤为明显。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水库的建设在使水位升高的同时,河流的水生生态系统也随着发生改变,水生生物的产卵以及生长所必需的水文环境遭到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阻断了水生鱼类的迁徙路线,鱼类的栖息环境因此而发生变化,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还会对陆生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最明显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占用的土地对陆生植物和动物造成永久性的直接性的破坏。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引起建设工程当地的土壤的`变化,出现土壤沼泽化、盐碱化,改变陆生生物原有的生态环境。另外水库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淹没大面积的土地,陆生生物的觅食地和栖息地被破坏,势必会造成陆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1.2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局部气候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可以改变局部地区内的气候环境条件,比如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改变风向、增加降水等[4]。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当地的积水大大增加,在阳光的照射下,水分蒸发量增加,降雨量也会随着增加。水利工程建成之后还会改变当地降水的强度和降水范围,平衡水利工程周围地区的降水量。另外由于改变了原本与大气接触物质的属性,水面与大气空气交换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地面与大气交换的方式,这就会对当地的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会是水利工程建设周边地区的平均气温有小幅度的上升。

1.3水利工程建设对水温系统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会对附近地域的水文形势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改变整个地区的水文状况。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水流的速度、水域的深度、河流的温度、水流边界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河道两岸岩石的透水能力较强,很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相邻地区的地下水位会因此而升高。水库建成之后,其流入和流出的水的温度一定会存在差异,水库内部水的温差现象会出现,另外水库内水体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长期停留在水库内部的水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也会引起水温的变化。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周边水域水质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具体来说,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具备内的水体被整体抬高,水库内部的水流速度减缓,很明显的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与消除。另一方面,水利工程涉及的水源因为经过了长距离的运输与较长时间的存储,水中的氧气含量会有所增加,水体资源的容量得到了丰富与提升。

1.4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水利工程建设对与建设当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有着一些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给工程周边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占用大量的土地,淹没大规模的草地、森林,不仅对当地的生物造成直接的损害,也会当地的气候、降水、土壤等多个方面造成影响。另外水利工程一般都建设在高山峡谷等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的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面临灭绝,严重打破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

2如何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含量丰富,可以利用的水力资源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相对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仍然出路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们对水利资源认识程度的逐渐加深,我国加强了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与完善,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工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完善与发展。虽然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尽最大能力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水利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建设地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水利工程可能对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长期或者短期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2.1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在水利工程设计以及建设的全过程中要加大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重大影响。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为水利工程周围地区植物以及动物的生存栖息创造良好的条件。

尤其是在建筑施工阶段,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动物栖息以及产卵的地域,建筑施工材料要尽可能的用环保型的材料代替传统的材料。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在保证其促进工农业生产方面巨大作用正常发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水利工程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改造与破坏。将对水利工程建设周围地域的生态环境维护工作切实贯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水利工程的设计环节要注意避开水生鱼类迁徙的路线,更不能占用鱼类产卵的场所,还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地表植物的破坏,保证陆生动物正常的觅食与繁殖活动。

2.2建立健全对水利工程建设周围地区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

对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是指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周边地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监控以及评价,并且得出最终结论的体系。生态环境评价体制不仅仅包括对当地自然环境的评价,还会具体的涉及到物种的多样性、水文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是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之前就要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预测,对其设计中可能引起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及预测评价,并且根据得到的预测结果和因素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对水利工程建设周边区域实施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是实现水利工程经济建设、水利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同步实现、同步完善的主要手段。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是基础,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与健全对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防止因为不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操作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2.3加快对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或多或少都会改变建设地域的生态环境。因此,为了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快对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当地造成的生态环境改变与破坏仅仅依靠自然环境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生态系统很难再次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人为地加快对生态环境的修补与恢复。对于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害,一定要及时的补偿,明确补偿主体和补偿范围,并且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其补偿效果的监督。在水利工程建设设计之初,从建设资金之中预留一部分自己作为补偿机制运行的保障,恢复被改变过的生态环境,帮助受损地区恢复生态平衡。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不仅可以还原原有的生态平衡,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损害,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篇1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

(一)

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水利工程对所在地气候的影响

在我国,许多地区的气候都是比较稳定的,稳定的气候对农业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在一些地区建设,一些地区的气候被改变。例如一些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所在地的空气湿度,进一步使当地的降水量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甚至可能影响当地农作物的种植,造成一些生态物种的灭绝。

1.2水利工程对水体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中一个最大的影响主体就是水体。大型的水利工程修建后当地的水体分布发生了改变,这对当地的水体有着很大的影响。第一,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影响了地下水体的流动。在一个地区地下水的流动有着自己稳定的流动方向和流速,当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对当地地下水造成了来自水利工程中水体压力的影响,将会改变地下水体原有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这对当地的饮用水的取用是不利的,可能造成一些地区因此而缺水。第二,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在一个地区地下水和河流水有着稳定的补给方式,这能对洪涝灾害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像水库这样的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将改变原来地下和河水的补给关系,这将导致一些地区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河流周边农业的发展。

1.3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水利工程的建设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变当地的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改变了河流的流向、一些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原来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并引入了一定的外来物种。这些都将对当地的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将导致一些原有的水生生物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灭绝,而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水生生物物种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这种改变就导致当地稳定的食物链产生破坏,威胁当地生物的生存。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还会对陆生生物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当地水资源的分布,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大量繁殖。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阻碍了生物的迁徙路线,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直接灭绝。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将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导致生物间稳定的生态关系被破坏。

二、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为了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国家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在原有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之上,采用新的建设方法达到对生态环的保护。生态水利工程符合我国生态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和谐。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之上,采用更多的环保生态型技术和方案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在生态水利建设当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加强对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原则。在我国几乎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态环境特点,在对河流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特点采用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而更合理的对河流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二,加强对整个水体系统的保护。一个地区的水体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整体,所以在水体保护当中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达到对水体的整体保护。第三,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周边生物物种的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要根据生物多样性原则,采用更为合理的方法对生物物种达到更好的保护,在各项工程开始建设之前要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

三、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和价值

3.1加强生态工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对河床岸坡进行更加有力的保护

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重点是生态和谐,在生态工程建设中采用更加生态的技术手段,对河床的岸坡进行更加合理的保护。同时生态水利工程采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对河床进行加固,从而避免由河床岸坡的局部透水造成河流堤岸的溃堤。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对河流坡岸有更好的保护。

3.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当中,水利工程的建设者对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整体全面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的技术改进。这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3.3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之前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评估,所以采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减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增加土地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减少水利工程的占地面积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对我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水利工程在建设中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我国河流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改变了部分地区的气候、对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要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以达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和谐,达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二)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1.1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结合实际的水利需要,对原有的天然河流结构和水文特征作出改变,进行施工的过程。在天然河流的基础上,建设水利工程,会对水文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建立堤坝,导致了上游水流速度的缓慢,减弱了水体的自动净化能力;增大水库的容量,会对水温结构造成影响,水体密度、微生物、溶解氧和水生生物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增加了下游河道的污染范围,致使鱼类的生存和繁殖条件发生变化;在水库中蓄入水之后,会导致水库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异常上升,改变土壤的环境等。

1.2土地利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不仅会对水文环境造成影响,对土地资源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本身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而且在施工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废渣和临时的水利设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这些现象,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如果对土地的开挖和堆弃不能进行及时处理,就会较大程度地搅动山坡和表土,也会破坏周围的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发生河道堵塞的现象。

1.3生活垃圾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些废弃的砂石料等固体材料,容易对土壤造成污染;土石、石灰、粉粒、水泥和粉煤灰等一些建筑材料产生的悬浮物,会受到地表水的冲刷而流失,沉积在土地中或者流入河道,污染土地和河水。

1.4生态平衡的破坏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另一种生态环境污染,就是破坏了生态平衡。主要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破坏水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些珍稀物种的灭绝现象,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了生态中的食物链,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瘟疫等灾害。

二、避免影响的措施

2.1强化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强化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河流的结构和水文特征进行改变的时候,需要保证河流自身的需水量,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在进行水利建设施工的时候,需要进行移民和耕地补偿。但是近些年来,移民和耕地补偿的费用越来越高,所以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结合水库的环境承载力,选择合适的开发目标进行。例如,在较窄的河谷内,上游河道的坡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可以修建高坝大库,降低中下游的淹没损失。

2.2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明确施工现场污染物扩散和环境污染处理的责任,制定妥善的解决方案,限制污染的标准,严格执行。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应该建立环保监测组织,对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水质、噪声和土地进行测定,实现不同施工阶段的监测结果对比。在施工的后期工作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景观,避免用地范围内的耕地碾压,及时恢复耕田和植被等,全面地实现工程的绿化规划,才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2.3加大管理力度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按照我国相关的环保、水利、土地和林业等法律法规,进行相互的协调和发展,密切的联系,共同合作地完成生态环境保护。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毁林占地、噪音污染、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的实时监督和检查,严厉的处罚超出环境保护标准或者影响环境保护的行为,及时地对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制度或者行为进行调整和改进,制定有效的措施,合理地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结语

篇12: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1自然环境现状

阿塔山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包头市固阳县境内,地貌类型属于大青山北麓低山丘陵区。根据固阳县气象站观测资料,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4.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94.2mm,多年平均风速为2.9m/s,年最大冻土深2.10m。工程座落在黄河一级支流昆都仑河上游,该流域为季节性降雨补给型河流,径流量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坝址以上流域面积838.4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1448万m3,多年平均年输沙总量为81.86万t。本区土壤地带性分布划分为栗钙土带和棕钙土带,植被主要是以克氏针茅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其次为人工植被。本区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生态敏感度较高,植被稀疏,草原砾石化明显。根据现场调查及遥感数据解译,工程区域植被类型分为典型草原、山地植被和人工植被。主要植被群落组成为克氏针茅、短花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群落,小叶锦鸡儿、克氏针茅群落和芨草、杂类草群落。人工植被主要是农田,农作物包括谷类作物、薯类作物、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本区动物地理区划属古北界的蒙新区,区域内哺乳动物有蒙古兔、黄鼬、花鼠等,两栖类有青蛙等,鸟类有喜鹊、麻雀等。但由于人类长期干扰和生态环境改变,区域内大量野生动物消失。昆都仑河为季节性河流,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期形成的径流夹杂着大量山体冲下的石块、泥沙,河道内不适宜水生生物生长,也不存在珍稀、濒危等水生生物,无洄游和半洄游鱼类。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2.1.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影响是由于施工占地、施工道路修建、主体工程开挖及料场开采等施工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和损失。工程永久占地破坏的植被主要是人工林和草地,临时占地破坏的植被主要是草地。植被破坏后裸露的地表,在大风及降水的作用下,易引发水土流失。

2.1.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施工期间由于施工噪声和人员活动,动物会主动趋避而逐渐离开施工区,周围的动物密度下降,等施工结束后,这些影响会自然消失。

2.2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

2.2.1对植被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蓄水导致库区水位上升,水域面积增大,周边土地及植被遭到淹没,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损失,地区生物量减少。但淹没的土地和植被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通过其他途径补偿后不会对区域生产力造成严重影响。

2.2.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建库后在尾水区域的低平地段形成新的草甸和沼泽有利于鸟类的发展。随着水生昆虫增多,水量变化趋缓,浅水滩地增多,将形成涉禽的栖息地,河谷草甸鸟类群将逐渐增多。啮齿类动物由于水位上升,栖息地、活动范围减小,将向别处迁移。而与水联系密切的兽类数量会有所增多。同样,随着库岸植被向中生和湿生植物群落方向演替,适宜湿生草甸或沼泽的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将会有所壮大。

2.2.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库区水生生态环境由流水型转变为静水型,水深增大,流速变缓,水域面积拓宽,水生微生物有所增殖,鱼类栖息活动场所增大、饵料生物变多,适应于静水生活的鱼类种群和数量有一定增长。大坝下游水量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数量相应减少。但昆都仑河经常断流,且坝下游河流较短,鱼类极少,水库的建成总体上改变了原有的不利环境,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施工期保护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划定工程活动区域,规定施工车辆路线,避让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对占用的草牧场及耕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做好水土保持和废水处理工作,避免污染物影响水体水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临时用地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严禁乱砍滥伐、滥捕滥杀,加强施工期环保教育,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及动物的生境、栖息地。

3.2运行期保护措施

加强水库运行管理,保障下泄生态流量,做好植被恢复及其日常维护工作。

3.3环境管理与监测建立

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并监督各项生态措施管理制度。制定生态监测计划,对水库周边动植物物种、水库上下游水生生物定期进行监测。

4结论与建议

上一篇:酒店投资风险分析报告下一篇:人事提拔班子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