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代表什么

2024-04-16

大雪节气代表什么(精选13篇)

篇1:大雪节气代表什么

大雪节气是什么意思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一个节气,是冬季第三个节气,大雪时节雪下得更大、范围更广,常常可见雪花纷纷落下的景象。每年的公历12月7日或8日,节令交大雪。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丈二尺四分,相当于今天的3.05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亥的方向,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也称仲冬月,葭月,畅月。

“大雪封河,小雪封山”。大雪时节雪量逐渐加大,下雪的天数也在增加,气温还在继续下l年,地上已开始有积雪了。

大雪三候。“初候鹖旦不鸣”,鹖旦是一种夜鸣求旦的鸟,这时这种鸟也敛气屏声,躲迸巢穴里不出来了。“二候虎始交”,这时老虎到了发情期,就要开始交配,繁殖后代。“三候荔挺出”,“荔”是一种细微的小草,这种小草在寒冷的冬季反而于向阳处挺出了嫩芽。

大雪节气适合做哪些活动

抓紧劳作

大雪时节,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俗话说“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此时人们还要加紧冬日兴修水道、积肥造肥、修仓、粮食入仓等事务。妇女们则三五成群,扎堆做针线活。手艺之家将主要精力用在手艺上,如印年画、磨豆腐、编筐、编篓等赚钱补贴家用。

自制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经是银装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滚雪球,是年轻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提醒公众大雪节气到来加强自我防护。因天气寒冷,外出时宜穿厚羽绒服等御寒服装。

篇2:大雪节气代表什么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南北朝时期《三礼义宗》: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有人说是“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也就是雪下得大了,因此以大雪来命名。

篇3:大雪节气代表什么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全文:

早前, 三星宣布已成功开发出5G网络技术, 将在2020以前进行商业推广, 而华为首席执行官胡厚昆本周早些时候在《福布斯》的一篇专栏文章中以及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宣称, 该公司将在2020年以前开发出商用的“5G”网络。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令人吃惊的宣言, 因为就目前而言, 5G网络还只是作为一种概念而存在。

没错, 你很可能曾经在很多地方听过5G这个词, 包括Giga OM上也曾出现过该词汇;但是, 其中有很多都不过是错误的信息而已。事实上, 5G并非LTE-Advanced (甚至就连大多数口中所说的LTE Advanced也并非真正的LTE-Advanced) , 也并非一种标准或基准, 而只不过是一个正在逐渐形成具体轮廓的模糊概念。

子虚乌有的目标

在全世界范围里, 有成千上万极有智慧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都在寻求探明这个概念,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华为还无法对这个概念作出真正的定义, 基于这个概念来制定生产目标就更加无从说起。也就是说, 实际上华为正在瞄准的是一个子虚乌有的目标。

胡厚昆之所以或这样说, 大概只是为了上头条而已。华为在移动行业中占据着领导地位 (即使是三星也比华为好不了太多) , 但他的这番话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却不啻于“帮倒忙”。据三星和华为所述, 5G的定义是能够实现10Gpbs数据传输速度的网络, 也就是比今天部署的任何4G网络都要快100倍。

这种说法听起来可能会令人感到印象深刻, 但却意味着胡厚昆将5G网络降格到了仅与速度有关的地位。他的这种说法也就相当于是说, 我们未来在移动网络技术领域中所将取得的最大进步只不过是单纯地与“吞吐量”有关罢了。

对于那些正在尝试对5G网络作出真正定义的人来说, 他们肯定绝对无法同意这种说法。

5G到底应该是什么

今年早些时候, 我曾跟阿尔卡特朗讯旗下贝尔实验室的副总裁托德·西泽尔 (Tod Sizer) 有过一次对话。跟华为一样, 阿尔卡特朗讯也正在从事全球无线行业研究工作, 这种工作将最终对5G网络作出真正的正式定义。当我问起西泽尔认为哪些研究领域大有前途时, 他的回答是, 许多研究人员都在探索能让网络变慢的方法, 而不是变快。

西泽尔说道, 网络速度提高当然是件好事, 而随着网络的发展, 其“吞吐量”肯定也会实现很大的增长。但是, 如果抱着不惜一切代价来加快网络速度的心态, 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是事与愿违, 导致未来的网络并非我们真正所需要的那种网络。

随着物联网的建设发展, 数之不尽的设备都将开始拥有无线连接功能, 其数量将会比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多出50倍。西泽尔指出, 把所有这些设备都联系起来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开发出旨在交付几分钟数量的带宽的网络, 而不是交付成千上百万的链接。

在建设那些不同的网络子集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将可对设备进行优化, 同时还能对面向不同网络连接的应用进行优化。当我们为未来的平板电脑墙面投射仪下载高清视频时, 可以使用华为的超高速网络;但当我们只是要通过一个聊天应用来发送信息时, 那么就可以使用速度较慢而延迟较高的网络, 这种网络能更加有效地传输聊天信息的数据。

速度并非一切

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将拥有不同的价格, 而通过建设不只是关注速度的网络的方式, 我们将可以更低的价格来交付各种不同类型的内容, 从而确保有更多人能使用基本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在定于10月份的Giga OM移动化 (Mobilize) 大会上, 我们将更加详细地探索有关这种新的网络架构的问题。

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在上周正式公布了全球互联网组织Internet.org的细节, 而以上的想法看起来正是他关注的东西, 目的是为了让移动互联网变得更好, 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事实上, 当硅谷巨子们谈论未来的移动网络技术时, 无论何时他们都不会讨论有关“加粗管道”的问题。

以谷歌 (微博) 的Project Loon项目为例, 这个项目的宗旨就并非提高速度, 而是要为服务水平低下的地区提供类似于3G网络的联网服务。

无论动机如何, 谷歌和Facebook对于自己的优先任务是什么都并未遮遮掩掩, 而是都明确地指出了移动网络技术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而我相信, 移动行业中的其他公司也都有着相同的目标。

篇4:24节气养生:大雪&冬至

大雪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其时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多已将至-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的气温一般在0℃以下,大多开始积雪;江南也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多维持在 6~8℃,或出现雨雪、冰冻。大雪一般在阳历年的12月7日,太阳黄经到达255度之时。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气候干燥,湿度很低。南方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很大,是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关节病变的多发期,也是中风病、脑血栓等栓寒性病变的易发期,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须注意防止加重的时期。

此时养生的要点是应在“藏”字上下功夫,要注意收敛神气,防止过度开泄,在南方特别要保持肺气清肃。在起居上应适当早睡晚起,注意居室的温度和换气通风;衣着应保暖贴身,早晚应加衣,睡被厚薄适宜,避免寒从脚起,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情志上应舒畅;并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爱好选择不同的方式适当进行一些必要的有益运动,注意动静相宜,有静有动,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能够行动的人,不能因为寒冷就闭门不出。

在补养上,虽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但也要适度,不可补之太偏,应辨证施补。萝卜、白菜等乃是常用的日用之蔬;猪肉、牛肉、狗肉、各种鱼类、禽蛋都为常用的补品;红枣、荔枝、桂圆、核桃、枸杞等药食两用的常用补品自可据情选食。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脾丸、参桂鹿茸丸、全鹿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均可辨证、对证选用;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及冬令推出的膏方,亦可酌情选用。但应注意:感冒、咳嗽、发热等患者,在疾病未解时不要随意进补,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不应盲目进补。

冬至养生不乱补

冬至是全年中24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也是一年进入最冷的时节和阳气始生的时节,冬至后即进入“数九”寒天。其时太阳黄经到达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时值阳历12月22日或23日。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开始缓慢回升,是新一轮节气循环的开始,在古代视为吉日,均以不同方式表示庆贺,故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杀年猪、打糍粑,或吃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方甚至祭天祭祖。

冬至时节虽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期,但也不可盲目乱补,一定要区分阴阳虚实缓而图之。按照中医学理论,滋补一般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或气血双补、阴阳异补。补气主要适用于气虚体质,如见行动后易冒虚汗、精神疲乏、言语无力、内脏下垂等,一般可选用红参或白参、黄芪、白术、山药、红枣之类;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如见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月经量少色淡等,一般可选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制何首乌、枸杞子、桂圆肉之类;补阴主要针对阴虚体质,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女白带增多等,一般可选洋参、沙参、麦冬、天冬、玉竹、女贞子、龟板、鳖甲、银耳、百合之类;补阳主要针对阳虚体质,如见手足冰凉、怕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性机能低下等,一般可选鹿茸、鹿鞭、海龙、海马、肉苁蓉、镇阳、杜仲、狗肾及狗肉、羊肉之类。但毫无虚像的儿童和青年人也无需“跟风”乱补,仅需平衡饮食,均衡营养即可。

篇5:大雪节气代表什么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一个节气,是冬季第三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黄经为255度。相对于小雪而言,大雪时节雪下得更大、范围更广,常常可见雪花纷纷落下的景象。每年的公历12月7日或8日,节令交大雪。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丈二尺四分,相当于今天的3.05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亥的方向,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也称仲冬月,葭月,畅月。

“大雪封河,小雪封山”。大雪时节雪量逐渐加大,下雪的天数也在增加,气温还在继续下l年,地上已开始有积雪了。

大雪三候。“初候鹖旦不鸣”,鹖旦是一种夜鸣求旦的鸟,这时这种鸟也敛气屏声,躲迸巢穴里不出来了。“二候虎始交”,这时老虎到了发情期,就要开始交配,繁殖后代。“三候荔挺出”,“荔”是一种细微的小草,这种小草在寒冷的冬季反而于向阳处挺出了嫩芽。

“瑞雪兆丰年”,每年降雪量的多少决定着来年的收成。农谚“今冬麦盖二床被,来年枕着摸摸睡”是说厚厚的积雪既可以给冬小麦保温,防止风干,又可以待来年融化后给小麦提供生长所需水分。另外积雪还能将潜伏在土壤表层过冬的虫卵冻死,使小麦返青后免受虫害侵蚀。此外,研究表明,雪中含有丰富的氮,可以给越冬的农作物提供部分必要的养分。农民在严寒中将路边的积雪送往大山麦地,送往树下堆积,一来使道路畅通,二来可以将这固体“雨水”“浇”入田中。天气虽然寒冷,但在阳光的照射下雪地也在慢慢地蒸发着水分,给干燥而又寒冷的冬季增加些湿度,这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利的。难怪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天空格外地蓝,空气格外地清新。美丽的大雪滋润万物,还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每当大雪过后,人们到公园、郊外赏雪景,孩子们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玩耍嬉戏好不快活!当然有时雪量太大也会给人带来许多麻烦,甚至造成灾害,雪大压断树枝,阻碍交通,人员摔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牧区,人雪覆盖了一草场,牛羊等家畜便没有了食物,还会因为低温而冻死。大雪时节,河道已被厚厚的坚冰覆盖,上面再铺以洁白的积雪,隆冬的盛景已足够人们品味。

劳动了一年的人们该休息一段时间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也是大自然的合理安排。古时,大雪节正是官府或民间储藏冰块的好时机,这种藏冰的风俗历史悠久,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古代还设有管理冰库的官员。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体育事业的需要,我国东北等地开办了许多的滑雪场、滑冰场,人们在这里感受冷的刺激,经受冷的锻炼,尤其是南方人,看着这洁白的大雪构成的纯净的世界,别有一番情怀。

大雪瑞雪兆丰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道:“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指强盛。意思说,到了农历十一月大雪时节,雪下得更大,甚至出现暴雪。大雪节气,说明的是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与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PAO15"旦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说的是,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出现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农谚有云:“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瑞雪兆丰年,纷纷扬扬的大雪,总能让人看到来年的丰收与吉祥。

大雪隆冬大雪下

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大雪过后,雪花纷纷飘落,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包裹在积雪里,地面以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至于因寒流侵袭而下降过低,所以积雪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能使冬作物顺利过冬。积雪还能将越冬的虫子给杀死,有利于作物来年生长。此外,雪水中碳化物的含量要高出普通雨水的5倍,可以肥养田地。正如谚语说的那样,“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一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在气候正常年份,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

篇6:大雪节气必须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2、注意起居和运动

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有规律。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必待日光”。

3、注意防寒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

4、注意情绪平和

许多疾病,是由于情志引起的。例如,因为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易引发青光眼--一种致盲眼病,此病多在冬季寒冷的月份发作。

大雪会出现什么天气

降温

据统计,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

大雪(暴雪)

我们知道,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有利于冬季旅游的开展。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称为白灾)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雾霾

12月份,在刚刚迈入冬季的江南,早晨气温比较低时,或是在雨雪过后,近地面湿度大,还有可能出现成片的大雾区。北方城市的雾霾天气也会打个照面。

凌讯

冬季,内蒙古包头河段结冰封河,而偏南的兰州河没有封河,河水流向已经封河的河段,由于封河的河段上的冰层和凌坝阻挡了上游下来的河水,迫使水位抬高,易在包头河段产生水漫河堤的灾害。如果强冷空气来的晚,12月就容易引发流凌灾害。

大雪农谚及解析

1、大雪不冻倒春寒

如果大雪节气还没上冻,则容易在春天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倒春寒对农作物是非常不利的,伤害非常大,是一种自然灾害。春天里农作物刚开始发芽,一场倒春寒,会把庄稼全部冻死,收成大大降低。这个也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观察的结果,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其主要是适用于广西地区。

2、大雪不寒明年旱

如果在大雪节气这一天,天气不够寒冷的话,明年就会出现天旱少雨的现象。这句话是老祖宗根据长期天气经验总结出来的,应该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数九寒天,如果冷空气迟迟不来形成降雪降水的话,推迟到春天,可能只会有少量降水或没有降水,那第二年就会干旱了。

3、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

如果大雪下雪了,那么明年雨水不会少。这对庄稼生长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如果在大雪节气这一天下大雪了,很可能来看是个丰收年。而且,在这个也该寒冷的节气下了大雪,会冻死很多病虫害,对来年农作物生长是很有好处的。

4、大雪纷纷是丰年

篇7:大雪节气吃什么药膳

山药枸杞粥

山药200克,粳米30克,酸枣仁5克,枸杞30克。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块状。粳米淘洗干净。酸枣仁洗净,稍微捣裂并以棉布袋盛之。先下山药及酸枣仁布袋熬粥,待粥约七分熟时,加入枸杞,再焖透即成。健脾胃,益肺肾。有镇定心神、助眠之功效。还可以补血养颜,消除色斑。

苁蓉羊肉粥

肉苁蓉10~15克,精羊肉、粳米各100克,精盐少许,葱白2根,生姜3片。分别将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后细切,先用砂锅煎肉,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加入精盐、生姜、葱白煮成稀粥。温热食,每日2次。补肾助阳,健脾养胃。适用于肾阳衰之腰膝冷痛者。

菟丝子粥

菟丝子30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将菟丝子洗净并捣碎,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小火煎汤,去渣取汁,再加淘净的粳米煮粥。待粥快好时调入白糖,稍煮片刻,便可食用。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益脾止泻的功效。

山药枸杞鸡汤

篇8:居家保健话节气——大雪

每年12月7日或8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每看到日历的这一页,大雪压枝,银装素裹成了我们情感上的无限希冀。其实,气候变化的事实并不是这样。从这天起,天气越来越冷,阴寒越来越重,空气越来越干燥,降水量会逐渐减少。此时是阴气最盛的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一些对阳气极为敏感的花草也开始萌动而抽出新芽。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越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习俗由来】

大雪期间降温幅度较大,南北方地域跨度大,因此南北各地呈现的气候特征各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尤其是黄河中下游一带河水封冻,开始出现积雪。而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8℃~9℃之间。相应地,南北方农事生活习俗也不一样。北方田间管理已很少,若下雪不及时,人们偶尔在天气稍转暖时浇一两次冻水,提高小麦越冬能力。此时还要加紧冬日兴修水道、积肥造肥、修仓、粮食入仓等事务。妇女们则三五成群,扎堆做针线活。南方地区仍在加强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田间管理,划锄松土,增温保墒,清沟排水,追施腊肥,做好作物的防冻御寒工作。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此外,逢下雪到户外赏雪、堆雪人也是此时常有的景致。

【精神起居养生】

季节的变迁决定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白皑皑的冬日使人们静下心来交流一年来的得和失,安排一下来年的舍和取,围在暖炉前享受着秋日的收获,这是一种怎样的惬意?这不就是我们要追求的“冬藏”吗?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起居方面这都是极佳的境界。反观时下,暖气热到极致,果蔬季季有收获,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饮食条件都有了很好的改善,但我们却感受不到冬季独有的丰裕。毫无疑问,物质的高度发达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精神的愉悦。临床上高发的癌症、精神疾病、高血压、胃溃疡等无一不是精神失调的结果。

【饮食养生】

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真的是这样吗?它的养生奥秘是什么呢?《伤寒论》在“辨脉法第一”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这一段文字一半讲生理,一半讲病变,表面上平淡无奇,但细究起来却有深刻的道理。这段话通俗讲来,五月就是夏至月,也就是午月,在这里包括整个夏月,涵括整个夏季巳、午、未三个月。五月有什么特征呢?张仲景在这里讲到“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这个时候为什么阳气在表呢?因为整个春夏阳气都在蒸蒸日上,由于阳气是这样一个向表、向外的趋势,所以,在里的阳反而虚少,阳气虚少了当然就会冷,故曰“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而到了冬天,情况正好相反。这个时候,阳气向里、向内,处于收藏的趋势。所以,这时在外的阳渐虚少,在里的阳渐多,阳多则热,故曰“阳气在里,胃中烦热”。既然如此,那么“冬吃萝卜夏吃姜”便应运而生,派上了用场。萝卜是凉性的,姜是温性的。夏日天气炎热,正如上文所言这个时候阳气在表,胃中虚冷,所以,要吃姜来温里暖胃。同理,冬日寒冷,阳气在里,胃中烦热,所以,就用萝卜的凉性来平衡,以免积热的产生。中医认为,任何食品都有药性,萝卜和姜就是具有鲜明药性的大众食品,冬、夏两季食用就能发挥它们的养生价值。因此说,按照季节不同选取不同的食物,可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要始终保持平衡的态势,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最终做到健康长寿。

萝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又名莱菔,其种子、鲜根、叶均可入药。萝卜味甘,白萝卜性平,青萝卜性微寒,红萝卜性微温,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淤、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五脏等功能。萝卜种类繁多,生吃以辣味少者为好。唐代孟诜说:萝卜“甚利关节”;《食性本草》认为萝卜能“行风气,去邪热,利大小便”;《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它能“御风寒”。如今临床上常把莱菔子入药,萝卜本身的药用已经淡化了,其实萝卜有很好的利关节作用,对痛风引起的小关节不利确有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吃萝卜时习惯把萝卜皮剥掉,殊不知萝卜皮中营养成分的浓度很高,如萝卜中的钙有98%在萝卜皮内,带皮吃萝卜是补钙不错的选择。此外萝卜皮还富含维生素K,这种维生素能抗血液凝固,有效防治痛风,利关节。所以,萝卜最好带皮吃。自古以来民间就常常利用萝卜来治病。关节酸痛时用浸泡过萝卜汁的湿布冷敷;面部长粉刺时,用萝卜汁涂抹,都会有效。萝卜皮、梨皮、鲜姜各10克煮水代茶饮,可理气化痰,治咳嗽痰多。

萝卜虽好,但吃时也要有些注意。由于萝卜味辛甘,性寒,所以脾胃虚寒、进食不化,或体质虚弱者宜少食;萝卜破气,服人参、生熟地、何首乌等补药后不要食用,否则会影响药效。此外,由于食用生萝卜产气较多,对溃疡病也不利,所以有此类疾病的患者要少吃萝卜。

【本节气养生提要】

1.秋冬养阴,适度取暖。

2.冬吃萝卜,养藏无忧。

【预防本节气疾病饮食攻略】

萝卜骨头汤:白萝卜1个、猪骨半斤、姜片2片、蜜枣2个。猪骨飞水后洗干净,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白萝卜切大块,和其余材料一起放进骨头汤,再炖20分钟,关火后,放盐调味即可。

点评:萝卜的好处自然不用再多解释,在这里可以解猪骨的油腻,常喝可以养阴润燥。

篇9:大雪节气应该吃什么

农历“大雪”,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雪节气时期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大雪节气,阴气已盛,阳气衰微,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那么大雪节气吃什么好呢?

大雪节气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但不要一味地补充有营养的食物,要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

平素怕冷的阳虚体质的人应多食用羊肉、猪肉、甲鱼、海虾、核桃仁等补阳食物。平素怕热的阴虚体质的人应多吃些鸡肉、鸭肉、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栗子等平补食物。俗话说:“嫩鸭湿毒,老鸭滋阴”,因此用于调补、食疗时,多选用老鸭煲汤。干燥的冬季里,适时来一份笋干老鸭煲,不仅开胃解馋,还有滋阴补血、祛火降燥的疗效。

大雪节气适当摄入“白食”,有冬补的食疗功效。大白菜是冬令的“当家菜”,而在大雪前后,“白菜帮子”最有营养。白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而白菜的大帮子里含有的叶绿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远远高于白菜内叶和菜心,所以吃白菜首吃“白菜帮子”。

对于进补,很多人只是狭义地去理解,认为所谓的“补”就是吃点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其实一定要讲究补的适度。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

大雪时节进补吃什么好

羊肉

羊肉性温热,是最适合冬季食用的温补肉类,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钠、镁、钾等微量元素,具有暖中补虚、益气健脾、强肾健骨等功效。羊肉肉质细嫩易消化,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但脂肪和胆固醇则比猪肉低,部位矿物质含量也明显高于猪肉和牛肉,冬季食用羊肉不仅可以补充热量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提高免疫力,有强身健体之功效。

雪菜

雪菜,又叫雪里红,性温味辛,富含维生素B1/B2/B3、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宽敞开胃、祛风散血、提神醒脑、消肿解毒、温中理气的功效。大雪节气是雪菜收获的时节,腌制后的雪菜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清爽,可作为烹饪佐料,也可单独食用,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餐桌食物。

莲藕

莲藕清脆而微甜,生食性寒,有清热凉血、生津止血之功,熟吃则可补气养血、开胃健脾、润肠补虚,故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灵根。莲藕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淀粉、维生素A/C/EB1/B2/B3、胡萝卜素以及微量元素钙、铁、镁、锌、磷、锰、铜、钾、钠、硒等,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补益佳品。

冬菇

冬菇即香菇,性平味甘,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植物皇后”,是物美价廉的滋补佳品。冬菇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经常食用冬菇有助于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还能开胃健脾、益气补虚,对防治高血脂和强身健体都有好处。

鸭肉

秋冬的鸭子肥美鲜嫩,食用正当时。鸭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E和微量元素,鸭肉所含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且各种脂肪酸比例接近理想值,更易消化。鸭肉性寒,具有滋阴生津、养胃补虚、补血利水的作用,特别适合秋冬易燥的人食用。

鸡肉

俗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鸡肉尤其适合冬季进补吃。鸡肉蛋白质含量比例高,容易被消化吸收,有强身健体之功。中医认为鸡肉有温中补虚、强筋健骨、益气健脾的功效,食用鸡肉对脾虚劳损、畏寒怕冷、营养不良等症有很好的食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雄鸡温补作用教好,比较适合阳虚气弱的人食用,而母鸡则适合久病体虚、产妇及年老体虚等人吃。

鱼肉

鱼肉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两倍,且为优质蛋白,摄入人体后吸收率和利用率高。相比畜禽肉来说,鱼肉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比较低,食用后也无需担心肥胖。鲫鱼清热解毒、通乳健胃;鲢鱼补中益气、祛湿和胃;鳝鱼益肝补肾、益气补血;草鱼平肝暖胃、祛痰镇咳;带鱼和胃补虚、益气养血。如果担心食用畜禽肉导致肥胖,以上5种鱼肉也是冬季进补的不错选择。

大雪时节到饮食养生要做好

养生

第一、会穿

大雪时节尤其应该“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人体尤其是头部受冷,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会使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发病几率明显增高。体质较差者、老年人和孩子从有暖气的房间出外时,应增添衣服,建议戴帽。

第二、吃对

饮食注意温补,药食同补

大雪时节吃“三雪”

“三雪”指雪藕、雪菜、雪梨。

雪藕生吃可辅助治疗肺结核咯血、淋病、衄血等症;熟吃有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功效;

雪菜性温、味甘辛,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雪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功效,源自河北的雪花梨润燥清风,药用价值很高,是做“雪梨膏”的好材料。

大雪进补,药食同补

大雪时节饮食宜“进补”。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俗语,因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进而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因此食药同补效果更佳

第三、莫要忽视生活中的小细节

1、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

大雪节气可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散步、太极拳等,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因为大雪时节天气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身体容易发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热身活动就锻炼,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

2、用冷水洗脸、擦身或冬泳能抗寒健身、预防感冒,这种说法多年来一直流行于国内外,但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诱发危险。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莫要跟风模仿。这样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卒中或猝死等严重问题。

篇10:大雪节气花信是什么

大雪需要注意讲究什么

1、注意鞋子的舒适度

穿鞋应大小适宜,才能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2、适当出去锻炼,忌长期在室内

长期在室内不仅空气新鲜度不够,人体机能的锻炼也有所减弱。要注重锻炼身体,如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以便养筋健骨、舒筋活络、畅通血脉、增强自身抵抗力。

3、忌长期紧闭门窗睡觉

冬季应每天开窗数次,以便空气流通。长期紧闭门窗睡觉,易患鼻塞、口干、头痛、免疫功能下降等,并且冬季空调的温度应该适宜,不能过高。

4、不要过分舔唇

用舌头去舔干裂的嘴唇,结果越舔越干,越舔越裂。这种坏习惯会使唇部更加干燥,甚至会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

5、注意作息时间上的规律性

篇11:大雪节气有什么传统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粥可以和胃补脾,润养肺燥,是养生的绝佳选择。小米粥有滋阴养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红薯也素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兑糖儿

“糖儿客,慢慢担,小息儿跟着一大班。”每当“大雪”节气前后,温州街头就会出现一种“兑糖儿”的场面。各地饴糖作坊将制成的整版饴糖提供给专门挑担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俗称“糖儿客”。

“糖儿客”一边敲打糖刀,一边吆喝卖糖。小孩常常被吸引,家长便将家里的铜质废品、铜钱铜板之类物件拿来跟“糖儿客”兑换饴糖。由于冬季食饴糖有滋补身体的好处,所以如今这“兑糖儿”也发展为一种商业经营方式。

羊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提醒人们要开始进补了,进补的作用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健康过冬。老南京大雪进补爱吃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至于北方民族,这个时候已相当寒冷,像是在包头地区有句俗谚说“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大雪季节到,就是杀猪准备年货的时刻。这个时候,无论谁家宰杀牲畜,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东家准备食物、小酒、小菜宴请,因此小雪、大雪季节都是家族亲友们叙旧联络感情的时刻。

狗肉

俗话说“挂羊头卖狗肉”,其实咱们温州人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说,这香肉即是狗肉。寒冬时节是食狗肉进补的最佳时刻,《大明本草》上就有“黄狗大补益人,余色微补”记载。

篇12: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雪冬至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的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今年大雪是12月7日,通常这个节气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象。有句农谚:“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可见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的吉祥与否。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说到进补,很多人只是狭义地去理解,认为所谓的“补”就是吃点营养价值高的食品,用点壮阳的补药。其实,这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而进补则是养生学的一个分支内容。谈到养生,首先应该知道何为养?何为生?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具体说,就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在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养宜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唯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2.养勿过偏: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做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唯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因食补太过而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而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也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所以,在进行调养时应采取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供养的方法,力求“……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

【冬至篇】

今年冬至是12月22日。古有:“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日短”、“日短至”之说,这段经文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从天文学角度说明了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明确指出: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早在汉代就把冬至作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国台湾则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他们把这一天比做过年一样重要。每逢“冬至节”家家户户搓汤圆,而且把冬至的汤圆分成红、白两种,按老辈人的说法:不吃金丸(红汤圆)、银丸(白汤圆),不长一岁。冬至之备受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如此重要的节气,养生的重点应放在中老年朋友身上,尤其是中年人,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肩负着社会、家庭的重担,加上新世纪的快节奏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使人经常处于紧张繁忙的状态,长此以往,若不注意保养,必然影响身心健康。中年人养生的关键:

一、静神少虑(即“壮不竞时,精神灭想”):要求中年人:

1.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

2.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寻找事业的精神支柱;

3.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它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

4.注意仪容仪表,不同的场合装束要得体,心态年轻化,以振奋精神,增添生活乐趣。

二、劳而勿过(《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即“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1.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2.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3.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运动。有句谚语:“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三、节欲保精(《养性延命录》):“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

1.欲不可纵。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健壮则人能长寿。反之,肾精匮乏,则五脏虚衰,多病早夭。《泰定养生主论》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泄,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泄。……能保持始终者,祛疾延年,老当益壮。”这说明严格而有规律地节制性生活,是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

2.养血固精。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以“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用)来说明节欲保精的重要性。而东汉医家张仲景则以“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阐述了节欲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优生优育的首要保证。

此时节老年朋友在保健养生方面应注重精神摄养、饮食调养为主,顺时奉养、起居护养、药物相助为辅的方法。

一、精神摄养(知足谦和,老而不怠):保持“谦和辞让,敬人持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心态,即处世要豁达宽宏、谦让和善,生活知足无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热爱生活,保持自信,勤于用脑。宋代医家陈直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载诗一首:“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诗中告诫我们,只有进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绝情志疾病。

二、饮食调养(审慎调食):

1.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2.食宜清淡。针对老年人脾胃虚弱的特点,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用现代营养学观点,老年人的饮食应“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3.食宜温热熟软。老年人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故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由于年老齿松脱落,咀嚼困难,故宜食熟软之品。

4.食宜少缓。“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谷气长存”。主张老年人少量多餐,既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

三、顺时奉养(顺四时而适寒暑):告诫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也就是说,天地、四时、万物对人的生命活动都会有影响,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只有这样,才能老当益壮,益寿延年。

篇13:大雪节气特点是什么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大雪节气受冷空气影响,常出现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积雪。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积雪覆盖大地,能冻死害虫,为越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

一、全国降温明显

有人做过统计,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已大雪纷飞了。

二、南方干燥偶有降雪

但在南方,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却依然草木葱茏,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明显,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区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

三、华南多雾午后温暖

这时,华南气候还有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大雪养生要注意什么

1、保暖护阳气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

2、起居宜早眠早起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4、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5、要多喝水

上一篇:数分三的期末考试下一篇:区房管局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