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政治学习优秀心得体会

2024-05-12

小学教师政治学习优秀心得体会(共8篇)

篇1:小学教师政治学习优秀心得体会

近期,我局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开展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学习培训活动,通过观看影片、辅导授课、自我学习、交流讨论等多种手段,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了“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内涵及意义,也让大家重新认识到时刻抓好纪律规矩的重要性、紧迫性,更让人人思考如何开始从自身着手做好纪律规矩建设工作。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当下这个历史新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利益纠葛凸显,改革的复杂性、深刻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在此时提出守纪律讲规矩这个主题,无疑是针对当前广大共产党人提出一次警告、敲响一下警钟、促进一点警省。

作为基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通过此次一系列的学习培训,不仅让我深受教育,受益匪浅;同时,也激发了我自我反思,努力自查的决心与态度。

守纪律、讲规矩,要树立大局意识。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着眼全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围绕大局有效履责、充分发挥作用,绝不能各行其是,因小失大,以私废公。要讲政治、顾大局,明辨是非,不谋个人私利、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把聪明才智用到干事创业上来;要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凝聚战斗力和执行力,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要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地方服从中央、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守纪律、讲规矩,要建立廉政意识。德能勤绩廉,廉是基础,失之则一切皆无。“公生明,廉生威”,党员干部要守住廉洁底线,正确行使权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要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行、慎权,管好自己的口、手和脚,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要树立“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信念,始终对身外之物“看得透、想得通、放得下、忘得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歪风邪气,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守纪律、讲规矩,要存有敬畏意识。一个人,心存敬畏,就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就会从严要求自己,慎言慎行,反之,一个人一旦没有就了敬畏之心,就敢罔顾党纪国法,把自己摆在“特权”位置,做一名“特殊党员”,就敢越“雷池”、闯“红灯”、踩“底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跌倒在权力、金钱、美色等关隘上,就是因为失去了敬畏意识,心存侥幸,胆大妄为,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追悔莫及。

守纪律、讲规矩,大局意识为高度,廉政意识为深度,敬畏意识为广度,一个党员、一个干部,要真真切切抓好三尺度的建设,要实实在在把握三尺度的延伸,才能以尺划定人生标准,以尺丈量人生价值。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当点滴积累汇成大海,当寸土凝实塑成高山,我们的党员干部就有了抵御风险、净化污浊的能力。王局长在全县人社系统纪律规矩培训辅导会上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忠诚党员,要做遵规守纪的清醒人、明白人,要严明纪律从严管理。这三个要求是从党员思想建设、行为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来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要自觉自警,要从平常工作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遵守党章党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树立党员干部外在的良好形象,培养党员党员干部内在的正气和精神力量,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把党组织的需要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方向,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律已之心,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切切实实打造一支风清气正、尽职尽责、有作为、有担当的人社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要有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决心;要有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勇气;要有健全纪律,完善规矩的实招。”王局长的话又在耳旁,激起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改变学习的决心。结合实际工作与学习,充分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自己决心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我反思:

1、深入学习。一是解决认识问题,树立紧迫感,增强自觉性。通过自查自纠,敲起警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不学习的危害性。二是积极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各项最新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法。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紧围绕基层办公室的工作职责,积极将守纪律讲规矩渗入到日常工作,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进作风。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坚定胜利的信心;面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冷静思考,妥善处理;面临挑战的时候,要沉着应对,勇敢担当;遇到意见分歧,要坦诚相见,及时沟通。

3、创新思想。用新的思维去发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加压。以学习为载体,注意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联系起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4、严于律己。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积极工作,大胆作为。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严以律已,以诚待人,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有关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经常做到自查、自省、自警、自励,以真真切切的行动见证学习的实效。

篇2:小学教师政治学习优秀心得体会

奎文区南苑学校2011-2012学第二学期师德学习内容

激情源于不断的挑战

—全国模范教师王艳芳事迹

垦利县西宋乡是全市重点扶持的贫困乡镇之一,在这里有一位扎根农村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勤奋工作,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她就是垦利县西宋中学的王艳芳。

挑战跨学科教学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她,在工作的第一年就改行教初三物理,当年取得优异成绩。次年,校领导根据需要安排她教英语学科,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在西宋中学第一个尝试分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2000-2004年连续5年全县第一名,02年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实现了西宋中学初三学生获国家奖为零的突破,03年在此类比赛中她成为全市唯一拥有两个全国一等奖的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及多个市级一等奖,被授予“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挑战落后班级

2004年9月,在学生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她担任了全县倒数第一的毕业班教学。为了重树学生的信心,她毅然用半年的时间以新的方式上完了初中三年的全部教材,中考时由全县倒数赶到了中游水平。学生李新敏在全县组织的创新竞赛中成为本校初四唯一进入全县前200名的学生。06年初,为了扭转05级学生英语倒数第一的局面,学校又安排刚休完产假的她担负起这一教学任务。面对困难和压力她没有低头,而是深入分析学生现状,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鼓舞他们学习的热情。接手一年后,这两个班的成绩一跃成为全县第一名。在4月的创新能力竞赛、7月的期末质量调研中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再次稳居全县第一名,实现了三连冠。她说,“教学不是为了拿几个名次,关键是自己能否感受到劳动付出所带来的快乐。”

挑战班主任工作

当任课教师时,她从没有间断过的就是做学生思想工作。但她还是坚信当班主任才是对一个教师最好的锻炼,所以,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成为她的最大目标。07年她迎来了一次的全新的班主任工作挑战,但接手不久,班里就出现了混乱苗头。

面对这种现象,她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资料,她意识到教师应该做到最起码的尊重,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抱着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的态度,抽出时间单独和每个学生面对面地坐着谈心,听他们的感受,而且写了一封长达6千字的书信和全班学生沟通,实行了班级精细化管理。渐渐地,学生体会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调皮的孩子慢慢喜欢上了学习,懒散的学生学会了自我严格要求,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增强,整个班集体渐渐变成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挑战教育科研

在消息闭塞的农村中学,教育科研似乎是一块无人问津的禁地,但这没有阻止她前进的脚步。她抓住机遇,加强读书学习的同时,学会了反思积累。2002年她在垦利县精品课评选中以一等奖脱颖而出。2004年在东营市优质课评选中又夺得一等奖,打破了西宋中学在市优质课中落后的历史。几年来她的教案、讲学稿、课件、教学反思、读书随笔、课外活动论文等均获县一等奖,多次在全县巡回展示公开课。2007年被评为垦利县“首届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08年她成立了西宋中学第一个课题组,申报了“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9年在东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被确定为“东营市英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

十几年农村生活的磨砺使她更加坚强,经历多次挑战,让她成就了农村孩子也能成才的梦想,认识到了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体验成长。2008年她入选为“东营市师德巡回报告团成员”,先后获得“垦利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垦利县十佳青年教师”、“东营市师德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教师”等

大 爱 无 边

——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人民教师任兰英事迹

在东营市东营区第一中学,有这样一位闻名全区的女老师:她热爱工作,把三尺讲台当成人生最大的舞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干就是17年;她疼爱孩子,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扎根基层,兢兢业业,辛勤培养了无数的世纪英才;她喜爱教育,把推进教学教研改革作为毕生的追求,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在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很多方面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先进行列。

她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先进个人——任兰英。

(一)从事教育事业,是我今生最正确的选择

任兰英:是命运选择了我,把我送上了三尺讲台,但是扎根基层教育是我的选择,无怨无悔的选择。

今年37岁的任兰英出生在东营市广饶县西刘桥乡,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任兰英在家排行老大。小时候的她性格内向、腼腆,见人说话就脸红,登上讲台,为人师表,这样的想法从来没有在任兰英的脑海里闪动过,所以1989年当她中考时,五个志愿中最后一个才填写的东营师范。可就是这最后的志愿却成就了一个全新的任兰英,也揭开了她人生新的篇章。

既然命运作出了这样的选择,那就好好学习,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在东营师范期间,任兰英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科知识,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努力锤炼为人师的本领,很快在学校崭露头角,成为学生会的骨干成员,以及各类活动的弄潮儿,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1992年7月,任兰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顶着各种耀眼的光环,带着父老乡亲各种不解的目光,拒绝了留在城区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到东营区最艰苦的学校去。她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最贫瘠的土地上撒播文明的种子,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最实际也最直接的贡献。

然而她最初分配的学校——东营区西范乡中心小学——条件的恶劣还是让任兰英始料不及的。1992年的那个夏天,对任兰英来说是永生难忘的。她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因为耽误了接站的车辆,她费了好大劲到处打听,却怎么也搞不清这所小学的具体位置,只知道好像是从东营往南、再往西、再往南„„她从家在油郭乡的同学家借了一辆自行车,颠簸了一上午,到处打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那所小学。踏进校园,她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坑坑洼洼的路面,低矮破旧的瓦房,杂草丛生、柽柳遍地的校园,还有一群教师不像教师、百姓不像百姓的人投来的满含怀疑的目光。矗立在校门口的一根弯曲的朽木,挂着似乎上世纪60年代电影里才会出现的上课钟,仿佛一个巨大的问号,直插苍穹,在拷问任兰英善感的心灵:你准备好了吗?

当时的西范由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32个行政村,村村都是经济空壳村,有的村庄甚至连电也没通上,被戏称为东营区的“小西藏”,教学条件的简陋无法想象。那时的西范小学只有8个教学班,13位老师。学校没有食堂,没有自来水,更不用说电话了。教师大部分是民师,放了学就回家种地去了,包括任兰英在内有4位住宿的教师,做饭要共用一个蜂窝煤炉,如果因雨雪天耽误了集日,买青菜就成了大问题。因为离家很远,不通公交车,任兰英很少回家,有时候诺大一个校园就剩下她自己一个人,经常被风雨声、野狗野猫叫声或者各种莫名其妙的声音吓醒。为了给自己壮胆,晚上睡觉时,她就把广播室的大喇叭放在床头,开着开关,以备不时之需。

“难道真的要一辈子呆在这里吗?”任兰英不是没有动摇过,一想到以后自己要在这样一个地方工作、生活一辈子,她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踌躇,促使她最终下决心留下来、干下去的是她的学生。为了脚下这块土地不再重新耕织着无知和愚昧,不再重复着萧瑟和落后,我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既然来到了这里,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任兰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然而,真正走上讲坛,任兰英才发现,这块讲台,不止三尺。第一堂正式课,是任兰英永生难忘的记忆。师范毕业时,她曾经在东营区实验小学实习过,凭着在学校里扎实的积淀和努力的学习,任兰英获得了那一年的优秀实习生。但是当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真正面对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任兰英仍然是紧张的、忐忑的。是那些淳朴、可爱的学生,他们信任的目光、对知识渴求的眼神给了任兰英无限的鼓励,支持着她顺利地上完了人生的第一堂正式课。

1992年,任兰英是一年级的包班教师。所谓包班就是一个班的全部课程都由她自己来承担。白天一节接一节的上课,课间跟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晚上批改作业、备课直到深夜甚至凌晨。很快,任兰英就患上了教师的职业病——咽炎。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任兰英拜老教师为师,虚心求教,经常听老教师的课,或者邀请老教师听自己的课,然后让他们评点自己组织教学和课堂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凭着一股子韧劲、一股子干劲、一股子钻劲,任兰英的课堂教学水平飞速提高,很快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农村教学有很多不利因素。麦收、秋收农忙的时候,家长中午忙得顾不上孩子,任兰英就把孩子们留在学校里,中午给孩子们做饭,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午休,她还自告奋勇把学生的午休管理全包下来,每天中午在各个教室之间巡回护导。下午放学,只要有一个学生在教室里做作业,她就主动留下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一年的期末统考,任兰英包的班所有统考科目成绩均列全乡第一名,在全区也是名列前茅。

第二年,任兰英仍然是包一年级的班,但报名人数从23个学生猛增到42人。有一个学生离规定上学年龄还差5个月,但是家长非要把孩子送进任兰英的班级不可,家长还特意买了一袋冰糖,坐在任兰英的宿舍门口,一整天不离开,校长过来劝家长,家长说:“俺就是认准任老师了,把孩子交到她手里俺放心!”任兰英听到这位家长的一席话,感动得热泪盈眶。校长拍拍她的肩膀,轻声问道:“还走吗?”

任兰英大声回答道:“不走了,这辈子都不离开教育事业了!”

(二)终生努力学习,是优秀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任兰英:既然要当老师,就要当最好的老师。

“不走了,这辈子都不离开教育事业了!”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成为任兰英的从教宣言。为了履行这个承诺,17年来,她心无旁骛,一心扑在教学教研上。“既然要当老师,就要当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任兰英甩开膀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教学的研究中。她深深意识到,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社会瞬息万变,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教师,仅仅有扎根教育的决心、奉献教育的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注重积累,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从东营师范毕业后,任兰英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先后通过函授、自学的方式获得了大专、大学学历,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任兰英非常珍惜外出学习的机会,每次外出学习,她总是坐到第一排,生怕漏听专家的一句话。课间休息时间她也从不闲着,跑上讲台,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面对面请教。有一次居然问得专家做出这样的回答:“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任兰英的女儿刚五个月大时,有一个到潍坊学习培训的机会,学校领导试探着问她能不能去,结果任兰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二天带上孩子和婆婆坐上了去潍坊的长途车,婆婆的食宿费用自己全由承担。1995年,东营区教育局组织部分教师到北师大学习,任兰英也在其中。因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道路被雨水冲垮,连人带车被困在路上好几个钟头。等到达北师大时,培训早已开始,任兰英顾不上办理住宿手续,直奔培训地点。课间休息时候,她一个劲地央求专家补课,态度诚恳而急切。专家被任兰英如痴如醉的求学精神所打动,详细地给她补上了落下的培训课程。那一次培训,任兰英成为授课专家印象最为深刻的学员,在结业典礼上多次提及,成为东营区教育界一段佳话。根深方能叶茂,厚积才能薄发。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任兰英每次外出学习都能满

载而归。她非常注重学以致用,将学习培训中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特色。她多次执教市、区级公开课,深得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她把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形成理论文章,多次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发表,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三)成为专家学者,是优秀教师毕生的追求

任兰英:教学科研就像种植试验田,试验田种植的是学生的未来,必须以最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教学科研任务。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开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满了牺牲的血雨。”1994年,也就是任兰英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学校领导将“小学语文整体能力发展”和“珠算式心算”两项教改项目同时交给任兰英负责。这是两个全新的课题,当时全国范围内涉及这两个领域的也不多,对于她这个初登讲台的年轻教师而言,可以说是“老虎啃天,没处下口”。但是面对困难,任兰英丝毫没有退缩,她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数不清多少个星期天,她到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如饥似渴地汲取相关专业知识。数不清多少个夜晚,她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后撰写成研究报告,然后通过教学实践验证相互印证。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小学语文整体能力发展”和“珠算式心算”两项教改项目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任兰英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先进个人”,她所在的东营区西范小学也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先进单位”。为推广教育改革成果,东营区教育局任兰英指定为专业培训教师,对全区教师进行了培训。胜利油田、东营市各县区的兄弟学校也纷纷来到东营区西范小学这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参观学习,并邀请任兰英到他们学校传授先进教学经验。几年来,任兰英先后参与了《大量读写,双轨运行》、《五段式作文》、《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探索》等重点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论文分别获得了国家级一、二等奖和山东省一等奖。目前,任兰英正带领老师们研究国家级重点课题《文明礼仪教育》,已编出一套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在全校正式使用,即将予以推广。

篇3:小学教师政治学习优秀心得体会

一、重视每一堂课的引言

要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就得从每一堂课的一开始着手,重视每一堂课的引言。这就要求在备课时,教师应依据每一堂课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引入方法,既生动形象,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引入。如初二讲授“以集体利益为重”,我从每天班级卫生区打扫评比没有拿到卫生红旗,以班级为单位的歌咏比赛表现不佳等等为例,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起学生讨论,分析原因,引入课题,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此外还可以采用故事引入等多种引入方法,使每一节课的引言都富有趣味性、启发性,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的效果很好。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通过活动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政治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政治的兴趣以及学好政治学的愿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一堂课的引言上下功夫,而且要把这一活动贯彻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接触到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使学生产生兴奋的情境,利用政治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政治问题,从而使其产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动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课堂上,让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积极主动地探索政治知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兴趣能持久下去。同时,还可增进师生感情,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政治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三、加强直观教学,创设产生兴趣的教学情境

政治学是较抽象的,理论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学中可以利用直观教具,还有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辅助教学。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对这些直观教具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尽量做到每节课都有直观道具,不空手走进教室,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初二讲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操场草坪上同学乱丢纸张、零食包装袋,学校宣传栏被破坏了、倒在一边,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水哗哗地流着,垃圾场焚烧垃圾、浓烟滚滚……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看了图片后有什么想法,你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些什么?让学生一起对这些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讨论。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作贡献。这样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就会仔细、认证地观察,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导致观察能力的差异,而观察能力上的差异又必然导致观察效果上的差异。而且,我们还须看到,一个学生观察能力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或方式方法问题,更是这个学生内在的诸种观察积极性的心理的综合力问题,这种综合力是由观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等结合而成的,加强引导有利于兴趣的培养。

四、多联系实际

学习政治学,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善于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就会认识到学习政治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在初一讲授“怎样做到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例如上课认真听讲、不随便讲话就是对老师的尊重,校园的草坪不随意践踏就是对种草工人的尊重,食堂吃饭不浪费粮食就是对农民劳动的尊重。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善于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跟同学能和睦相处,能够包容他人的缺陷、缺点,这些问题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生活现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感到兴趣,急于探索有关的政治知识,使他们能学以致用。政治学在重视基础知识梳理的同时,也应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对政治更加感兴趣。同时,也要重视教材中的例子,具有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活动的特点,对青少年来说,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注意结合乡土教育,在讲授事物知识时,注意时常联系乡土知识,让学生了解家乡、了解自然,使学生对见惯不惊的家乡产生依恋感及自豪感,树立起为建设家乡、繁荣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赤子之心。

总之,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政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以上仅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望同行们能给予指教。

摘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把学习当做一种愉快的享受,使他们爱上政治课,并且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政治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重视每一堂课的引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直观教学,创设产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善于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

篇4:做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

关键词:语言素养;文化底蕴;语文老师

诗人海德格尔曾对人的生活作了一个最为美妙的构想:“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我觉得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更要“让学生诗意地栖息在文化生活的课堂上”。但是在教学文化生活模块时,常常深感自己文化知识的贫乏,同时又痛苦自己语言的苍白。所以,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是:当一名思想政治教师,“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一、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教师不管他教哪门课,都应当是一个语文教师。”就是说,每一个教师,不论执教哪一门学科,都首先应该高度重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展现出高度的精神修养,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进而赢得学生对自己所教这门学科的热爱。我觉得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师,特别是在教学文化生活模块时,更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充满感染力。这样才能更符合文化生活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记得在2008年省级优质课时,有这样一堂课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教师在讲完《文化生活》中“加强思想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时,动情地总结道:“愿作旱田的甘霖,滋润你成长/愿作洪涝时的救生衣、食品、帐篷,保你平安无恙/愿作一棵大树,夏天里为你撑起一片荫凉/愿为一支蜡烛,黑夜里为你送去宝贵的亮光/愿为一本百科全书,送给你知识和力量/愿为传说中万能的神仙,去满足你所有的期望/但我所有的只是一颗心,希望你永远把他珍藏,虽然他很平常/这颗心就是希望你永远善良而有修养。”特别是“希望你永远善良而有修养”这句话久久在我耳边回响,真有些“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境。这诗一般的语言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思考的过程中,心灵受到震撼,实现了情感的升华,很好地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情感目标。当我们用这样的语言来教学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时,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之美,提升学生的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愿意优美地讲述美好事物的人,一个在普希金、海涅的诗歌下熏陶成长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粗暴无礼和恬不知耻的人的。这不正是我们文化生活乃至思想政治课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吗?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自己首先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在學生就“研究生争当猪肉佬”这一新闻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我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气势磅礴、充满感情的话:“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美国的哈佛大学既希望他们培养的学生成为各方面的领袖,也希望他们的学生从事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到社区工作。职业无贵贱,劳动最光荣。李嘉诚等不少商业巨子就是从做小生意起步的,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新东方的董事长俞敏洪教师也是电线杆贴小广告,自己租教室讲课,一点一滴,做着比卖猪肉还琐碎的工作,终于十年磨一剑,把新东方做成了今天知名的上市公司。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出大学生、研究生的水平,才是大学生研究生应该做的。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猛兽总能虎啸山林。”话音刚落,学生的掌声就情不自禁地就响起来,这堂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他不仅开发情绪记忆力,还能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用好语言这把“最精致的钥匙”,拓展并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固本厚根”,让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春风化雨,育人于无声之处。

二、最是书香能致远——博览群书,提升文化底蕴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一个教学文化生活的思想政治教师,不仅是“专家”,更应是“杂家”,不仅需阅读专业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博览群书,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文化底蕴。“关关雎鸠”的爱情吟诵,唐诗宋词的婉约与奔放,明清时期的纷繁世俗图景,我们需认真品味;郭沫若的诗歌,巴金的三部曲,鲁迅的小说杂文,我们该细心欣赏;文化理论的书籍,需要我们去精心阅读。我们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还要有当代流行文化、先进文化的积淀,阅读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试想,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样充满文化底蕴的课堂,学生怎能不喜欢?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文化影响面面观”时说:“同学们知道‘倾国倾城”这个成语吧。那么,有谁知道它的原文是什么?出自哪里?”同时充满韵味地朗诵:“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教师凭借自己的文化底蕴,创造出一种文化的氛围,使学生身处其中,感受着文化的气息,领略着文化的魅力,沐浴着文化的光辉,进而使他们油然而生出无限的遐思、无尽的思考。我想,这也是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应达到的一种境界吧?

在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不仅教学《文化生活》我们要体现文化味,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也要渗透文化韵味。因为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它们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我们学科理论知识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因而,我们的教学可以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喜欢甚至热爱。在学生与学科知识亲近的过程中,在文化的氛围中,学生的文化精神不断滋长。通过文化的传递,让学生体会到学科知识所蕴含的理性美,获得真理的想象和美的熏陶。所以教师应该捕捉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要素,在教学中彰显学科知识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课堂教学弥漫的一种旋律,让学生陶醉其中,涵养性情,濯亮精神!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想,如果一个教师把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文化底蕴当成自身的一种生理所需,理所当然地去读书,去感受生活。那么你的谈吐、人格,还有你的课堂所展现的魅力是“光芒万丈”的,而绝非是“文化的苦旅”。

正如余秋雨所说:“无人能摆脱历史文化的魅力和熏染,而不管我们承认与否。”

篇5:政治教师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1、作息

①晚自修只有少数学生集中到两个教室自习,其他大部分同学在家自习。两个管理老师,一个值周领导。

②早上8:05第一节上课,上午上四节课。下午也上四节课,下午第一节从13:05上课。

2、班级管理

①分组安排:每班40个学生,40张桌子分8组,每组5张桌子摆成马蹄形,比较宽敞。

②班容班貘:门口有班级风采介绍,教室内有小组奖惩栏、思说行栏,小黑板挂在墙上,桌子上没有摆课本。

3、地理课堂表现

①学生对小黑板的使用比较熟练,信息沟通牌每组只有一个,每组业务组长比较积极。

②学生在组内自学环节参与度比较高,但解题速度不够,准确率不高。

③教师实施“以学定教”、“小目标、大任务”的教学策略,教师善于利用课堂生成知识和技能,[ 莲 ~ 山 课 件 ]从而使课堂更加有生命力。

二、值得学习的地方

1、教师做得课件、教学设计、学生自学指导书设计做得比较好。奉中教师编写的自学指导书即关注重点、难点与考点,又要在自学提示中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2、教师基本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课堂管理值得我们学习。

3、xx校长介绍经验:让老师多开课,请教研员多指导,老师在开课过程中进步很快。衡量一堂课的效益有多少?可以从目标自检可以看出。无论是自然分材课还是传统课,都可以上得很精彩。但从高考指挥棒看,我们的课堂也是从功利角度评价。是不是高效课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解题能力有没有提高。从新课改的方向:减负、学生能力培养,理解教育与自然分材是先进的理念和好方法。

三、体会

1、山东xx二中模式,学习发生在课前,在晚自修已经做好学案。上课以展示为主,学生坐位是面对面坐,有利于学生对学,课堂上学生自信、激情的两人讨论,参与度高。每个组分成ABC三档,A1负责上台展示,积极主动的学习。适合寄宿制学校,有晚自习的学校。但xx二中教师的敬业精神、学校文化建设、班级小组培训、学生的习惯培养和目标激励、课堂的有效展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上海xx高级中学模式,学习发生在课堂上,在40分钟内将新课、检测都放在课内,学生在在自学指导书的帮助下课内完成独立自学、合作互帮、分享释疑、点拔建网、限时检测、知考加速、分层作业等环节。上海给学生减负的要求比较严格,且无晚自修,所以自然分材模式上海是适合的。

篇6:教师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勇于探索,与时俱进。

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理解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

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透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忙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既然选取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

教师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教育理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学习气氛浓烈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智慧和力量,构成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通过开学前学习毛校长的《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为主题的报告,我感受颇深。新学期,新起点,新气象,落实学校新学期新的思想和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时刻持续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群众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取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执教”的教育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执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分本着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要以法律为准绳,不歧视差生,不侮辱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安心学习、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就应是导演的主角,学生是演员,只有演员入戏才能把戏演好。学习就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摒弃其他的坏习惯,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作风朴实,杂实工作。

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用心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潜力。此刻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先者和示范者。工作中坚持朴实的作风,杂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做到毛校长要求的“四勤”、“六视”。

四、教育发展,德育为先。

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书育人的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

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期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理解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争做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总之,作为教师,透过学习,要进一步坚定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

教师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能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用心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心群众,乐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心得体会如下:

一、加强政治学习,思想觉悟和素质不断增强提高。

我认真学习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用心参加党组织举行的各行活动。模范遵守校纪校规。透过对《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的学习,更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肩负的历史职责感和使命感,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将普法教育与宪法和教育专业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结合起来,努力做好教职工表率。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不参与一切不益身心的活动。个性爱关心时事,收看新闻,阅读报刊,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博,时刻关心国内外大事,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时代前进的潮儿。

二、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在工作期间,我能够结合学情,精心设计每课时教案。备课时做到教案中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切合实际,教法选取合理,现代教育手段运用及时准确,时间分配合理,板书设计工整规范。上课精力充沛,使用规范化的普通话教学。坚持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及时、机智地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方式多样,让孩子们对学习持续浓厚的兴趣。

三、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任职以来,坚持对学生做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家长持续联系。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让家长了解学校,或者到学生家去了解学生,了解家长。掌握一些必备的教育规律和方法,尽力消除社会上不健康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育人,尽力排除一切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构成教育合力。我常常想:我既是他们的长辈,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班群众生活的无限温暖,让他们在爱中成长,在爱中成熟,以让他们今后用爱去回报社会,在爱的世界里过得温馨、灿烂。

篇7:党员教师学习政治心得体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结合自身作为一个教师党员的经历,我想就教师党员如何在新时期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以便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必须站在时代高度,认真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教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1、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旧思想和旧观念。教师既要把学生当做学生,还要把学生当做朋友,当做一个与教师有平等关系的公民。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不能要求学生全盘照搬教师的思维。更新教育观念,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受教育者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由于他们的遗传因素、社会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的气质、兴趣爱好、性格、智能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必须因人、因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2、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既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的载体了,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掌握信息,老师只是其中一个渠道。同时老师也要学习,如果不进一步学习,就会落后于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把知识教给学生。要变教学工具为开启新知识大门的钥匙,变传授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变德育课程为每时每刻全程育人。

3、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因为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也是“教育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所以作为教师,作为党员,就必须是教育教学的能手。为此要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学生同时成长,走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党员教师群体应该成为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示范者。

4、先进的生产工具,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党员教师就应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武装自己,努力追求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和高效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现代课程观、结构主义教育等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的理论与方法等都是党员教师应该掌握的内容,党员教师在这方面应该走在其它教师的前面。

5、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在政治信念和理论水平上保持领先,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时时处处都能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作用。

二、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树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一位哲人说过,道德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这充分说明了“为师先修德”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党员教师,其人格品行具有强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对教师师德的最好写照。

1、作为党员教师首先应该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特别在当今,国家把培养创造性人才列入了战略计划,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深刻的创造性,能够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新一代创造性人才。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科学的创造,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勇于探索,具有改革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立足讲台。

2、作为党员教师应以教人者先教己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我们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优秀一员,我们是塑造灵魂的特种工程师,那么我们首先是榜样,首先是教己,然后才是教人。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使他们充满自信、力量,为她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导航,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上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这种无形的方法能教会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结合自身作为一个教师党员的经历,我想就教师党员如何在新时期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以便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必须站在时代高度,认真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教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1、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旧思想和旧观念。教师既要把学生当做学生,还要把学生当做朋友,当做一个与教师有平等关系的公民。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不能要求学生全盘照搬教师的思维。更新教育观念,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受教育者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由于他们的遗传因素、社会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的气质、兴趣爱好、性格、智能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必须因人、因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2、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既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的载体了,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掌握信息,老师只是其中一个渠道。同时老师也要学习,如果不进一步学习,就会落后于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把知识教给学生。要变教学工具为开启新知识大门的钥匙,变传授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变德育课程为每时每刻全程育人。

3、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因为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也是“教育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所以作为教师,作为党员,就必须是教育教学的能手。为此要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学生同时成长,走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党员教师群体应该成为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示范者。

4、先进的生产工具,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党员教师就应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武装自己,努力追求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和高效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现代课程观、结构主义教育等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的理论与方法等都是党员教师应该掌握的内容,党员教师在这方面应该走在其它教师的前面。

5、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在政治信念和理论水平上保持领先,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时时处处都能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作用。

二、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树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一位哲人说过,道德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这充分说明了“为师先修德”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党员教师,其人格品行具有强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对教师师德的最好写照。

1、作为党员教师首先应该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特别在当今,国家把培养创造性人才列入了战略计划,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深刻的创造性,能够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新一代创造性人才。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科学的创造,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勇于探索,具有改革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立足讲台。

2、作为党员教师应以教人者先教己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我们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优秀一员,我们是塑造灵魂的特种工程师,那么我们首先是榜样,首先是教己,然后才是教人。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使他们充满自信、力量,为她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导航,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上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这种无形的方法能教会学

生学会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交流思想,老师只有用自己的平等、尊重、信任等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才能养育学生的美好人格。

3、作为党员教师应该拥有慈母般的爱心,做一名尽心尽责的护花使者。师德的核心就是爱——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爱的奉献,爱就是奉献。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只有师爱才能凝聚学生的心,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热爱,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使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三、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创造新文化的重要责任,党员教师在建设先进文化方面应该做到:

1、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善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学生学习),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用现代文化武装自己。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的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教师的首先要理解、掌握这种文化,并在工作中不断推动这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2、用先进的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能正确地进行选择;用人文精神教育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信念和追求;用民族精神武装我们的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及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虽然我们只是中学教师,只负责对学生三年的教育,但在教育实践中也应该追求使自己的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让自己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

3、师德水平高,注重教书育人,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学生的榜样、导师,为其他教师做出表率;精神境界高,有自己的教育和追求,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工作中要以促进学生的终生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为追求,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追求;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强,依法执教,师生平等,受学生欢迎。

4、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时代特点,改革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每一位老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要关心的思想发展和健康成长,要努力成为学生思想工作的高手,成为学生思想成长方面的导师。

四、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教师应该是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因此,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意识,实践党的宗旨。这要求党员应该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在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党员有自己的正当的个人利益,但他应该能合法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始终把人民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首要地位。

作为教师,维护人民利益主要体现在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为家庭与社会服务,以优质的教育造就更优秀的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满足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为此党员教师应该:

1、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实践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教育教学改革及方法、模式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意团结普通群众,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步。

2、要有奉献精神,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在工作中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维护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但不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

3、事业心强,以事业为重,能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有爱心,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篇8:小学教师政治学习优秀心得体会

其实, 教师的学习“占有”是如此, 学生的学习占有亦如此。正是基于这一点, 我认为在学生有效学习的问题上有必要慎重思考, 因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与教师的有效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而教师的有效教学又依赖教师的有效学习。所以我由此提出了关于高三政治教师的校本教研与有效学习、有效教学的问题。这三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校本教研可以促进教师的有效学习, 进而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

教育部基础司司长朱慕菊指出, 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 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校, 乃至课堂中,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 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意解决实际问题, 又注意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 是保证新课程实施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2]。根据校本教研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认为应该建立教研组校本教研制度, 抓好教研组及备课组的教育理论学习, 切实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及教师团体协作的意识, 在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专题研究, 特别是经常开展一些观摩课活动, 课后进行认真评课。我着重从高三政治备课组的角度探讨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 以带动高三备课组教师的有效学习, 并且尽可能地促进教师实现某种转化的学习, 即能够把看 (听) 到的讲 (做) 出来, 把做出来的说出来, 把说出来的写下来。从而实现课堂上的有效教学, 带动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此, 我校高三备课组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师的实际情况, 尝试采取以下几种加强高三政治备课组进行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

(一) 通过探讨校本学案来促进教师对高中教材知识的钻研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 市场上出现的各种版本的高考复习资料很多, 往往令教师难以选择, 每一种版本的复习资料都有其特色之处, 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每年在高三进行总复习之前都会精心挑选一种版本的高考复习资料推荐给学生使用, 但我们并不囿于此种版本给学生进行复习。从2007年, 我校高三备课组就有意识地尝试自己编写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高三学生第一轮政治复习学案, 在开始的时候, 因为教师间团体协作的意识不强, 教师的研究意识不强, 教学研究氛围也不是很浓厚, 所以完成五个模块学案的编写的确有一定的困难,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高考复习过程中, 这项工作就有了一定的成效。在我的推动及几个年轻教师的努力下, 我们学习和借鉴了很多版本的高考复习资料的精华之处, 再加上对自己备课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 终于形成了我校高三政治备课组所使用的复习学案。

1.我们对五个模块中的考点进行了梳理与整合。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及高考的考试说明的要求, 对于高考考点中的基础知识需要讲解及讲解到什么程度, 备课组达成共识。在这种共识的前提下, 我们编写成学生的基础知识或者说必备知识的复习学案, 下发给学生, 在这一学案的基础上, 我们进行教学。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式是符合我校实际的, 也符合我校学生的学习水平, 因此是有针对性的, 也是有效的。

2.我们对五个模块中的易混易错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与整合。易混易错知识点系列学案的制订, 不仅提高了备课组教师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能力, 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有效学习, 而且实现了某种转化, 真正在教学实践中随时随地地做到把看 (听) 到的讲 (做) 出来, 把做出来的说出来, 把说出来的写下来, 即做到有效教学。学生们在使用易混易错知识点学案的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对于易混易错知识点的把握有利于提高做选择题的正确率, 有利于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充分把握有效信息, 从而提高利用有效信息进行解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3.我们对高考中政治试题出现的基本题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我们对历年高考, 特别是对近两年福建省的高考卷中文综试题中的政治试题的基本题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形成了一套关于高考基本题型的解题技巧的复习指导学案。这样不仅促进了备课组教师自身对高考题型的研究和把握, 而且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提升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化的有效学习, 能够促进有效教学, 有效促进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做主观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 通过命制校本作业来提升教师对高考命题方向的把握

校本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通过校本作业能够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 减少失误, 提高课堂效益。所以, 校本作业设计的质量如何, 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我校近几年大力倡导为学生设计多元化、多层次、趣味性的校本作业, 为此, 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于2009年尝试进行校本作业的编写。起初我们在编写校本作业的时候更多的是借助网络把别人的练习稍加改造后成为我们的, 但基于政治学科时政性的特点, 我们发现用别人的练习, 往往造成校本作业的背景材料比较陈旧, 缺乏新颖性、有效性。所以我们随后使用中学生时事政治中的背景材料尝试自己编写题目。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依然停留在模仿别人命题的模式, 也就是说, 只是把一些陈旧的背景材料进行更新替换, 至于选项的设置更多地还是沿用别人的东西, 没办法加入我们自己的一些理解内容。为此, 我们备课组进行了分析, 一致认为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及命题的原则、要求、特点等都需要有一个质的飞跃, 所以在加强备课组教师自身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请一些在命题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指导我们。特别是在教育学院政治学科组织的教研培训活动过程中, 我们有幸接触到一些重点学校的命题专家, 通过对他们讲座的学习, 我们逐渐在命题方面有了一些经验的累积。

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 我们进行了有一定创造性的校本作业的命题。根据高考第一轮复习的要求, 高三政治备课组按照模块的专题进行了校本作业的编写, 形成了高中思想政治四个必修模块的系列校本作业。但基于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 我们存在的不足是我们所命制的校本作业更多的是选择题, 而因为我校学生的学习水平, 我们更强调注重选择题的得分率。至于选修模块《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我们则根据福建省近两年的高考命题模式进行了校本作业的编写, 特别是2010年福建省高考中政治学科关于选修模块的考察, 从原来的“一小问”和“一大问”变成了“一选择”和“一大问”, 为此2011年我们在校本作业的命题过程中便根据这一变化进行了调整。

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在命制校本作业的过程中还进行了反思, 认为准确把握学情是有效命制校本作业的前提, 只有弄清学生每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及知识技能发展的水平, 才能把握好校本作业的训练目的和校本作业的难易程度。校本作业的布置并不是教师随便应付的一件事, 而是要经过备课组交流探讨及深思熟虑后筛选出一定数量的题目下发给学生, 以此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提高应用能力。而且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让学生当堂完成, 这样做不但能够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校本作业使用的关键在于学生做作业的所有行为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下, 而并非由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里自由散漫、毫无压力和时间限制地去做。

总而言之, 为了编制校本作业, 提高校本作业的质量与水平, 高三政治备课组的教师必须不断研究高考试卷, 因此命制校本作业可以促进教师对高考命题方向的把握, 促进教师的有效学习, 并且促进我们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成有效教学, 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三) 通过相互听课评课来弥补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的差异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 怎样认识课堂教学规律和抓好课堂教学质量, 听课评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也是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学校关于听课评课制度的要求, 我们备课组教师之间早已养成互相听课评课的习惯, 也因为学校在排课过程中已经考虑到同一备课组教师的课程尽量错开, 所以备课组教师的听课评课在时间上是有保证的。我们备课组认为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 能够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备课组教师之间要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态度参加听课评课, 好的方面应充分肯定, 供大家学习;不足之处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来, 以利于改进和提高。为此, 我们备课组教师之间达成一种默契, 即听课后一定要思考和整理。“思之, 思之, 鬼神通之”, 备课组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 必须善于思考如下问题: (1) 授课教师是怎样处理教材、怎样设计教学的; (2) 授课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有哪些; (3) 进行换位思考, 提出自己的想法。总而言之, 应对课堂实况进行反复的琢磨, 在分析总结时要注意比较、研究, 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 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吸取他人的有益经验, 改进自己的教学, 从而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互相听课的基础上要进行备课组内的评课, 所谓的评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很认真、很严肃的评课, 更多强调的是交流与沟通, 也就是按照前面所述, 根据我们在听课过程中所思考和整理的内容, 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即可。当然我们的交流也要坚持既不能一团和气, 又不能吹毛求疵的原则。评课是一门科学, 是一门技术, 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有导向、激励、调节等功能, 科学化的评课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新一轮课改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们备课组的评课还没有达到这样一种水平, 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备课组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可以促进教师间的有效学习, 从而实现把看 (听) 到的讲 (做) 出来、把做出来的说出来、把说出来的写下来, 实现有效教学。

(四)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来增强教师对综合问题分析的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生的知识形成是一个动态建构过程, 学生应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那么,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构建这个网络呢?我们也尝试过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 但基于普通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在老师找到并运用一定的方法 (一定的思维方法) 作为“红线”, 把知识“串”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因为如果不能把知识系统、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准确地教给学生, 学生不知、不懂, 就谈不上信服、拥护, 达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果教材中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为载体, 知识贫乏、视野狭窄, 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变成空洞抽象的说教, 单调枯燥, 不易理解, 没有吸引力、说服力[3]。特别是高考的能力考查要求中就有需要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清晰把握模块、单元的知识体系, 并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来提升自身的钻研、把握、分析教材的能力, 进一步利用知识体系的构建来增强对综合问题分析的思维能力。那么, 高三政治备课组的教师又是根据什么找到并运用一定的方法 (一定的思维方法) 作为“红线”把知识“串”起来的呢?

1.我们根据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进行网络知识的体系构建。下面我从必修一《经济生活》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新课程改革突出“三贴近”, 在各种各样的经济生活中, 最贴近高中生的是“消费”, 所以新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改变了旧教材从“生产”切入的方式, 而是从“消费”这个中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 将学生引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殿堂。如新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告诉学生隐藏在“消费”背后的许多非常重要的经济学道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消费总是离不开商品买卖及货币这个交换媒介, 也离不开商品价格的运动变化, 于是引出了“商品、货币、价格”;而我们所消费的各种商品是通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 于是引出了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当社会财富生产出来以后, 就应该思考财富如何分配, 所以就引出了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在介绍完上述内容以后, 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就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于是第四单元从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 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经济活动, 由此引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就是《经济生活》教材的整体逻辑结构非常突出的特点:从高中学生最熟悉的经济生活现象———消费出发, 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层层推进, 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3]。为此, 我们就根据这种逻辑结构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 比如:

我们之所以构建这样一个知识体系, 是想引导学生通过这个体系, 把《经济生活》模块的知识融会贯通, 达到通过这个框架结构图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目的。现在我便通过一道例题对图1的使用进行说明。

(2011年福州市文综质检卷第39题) 材料一: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以来, 世界经济深度衰退, 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 出口大幅下降, 不少企业经营困难, 失业人员增加, 经济增速下滑。针对这一变化, 我国政府从容应对,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抓住时机,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些举措的实施, 有效地扩大了内需, 使我国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2010年实现了经济较快、稳定增长, 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 材料一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因为材料给定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 考察的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知识, 所以学生就可以通过图1来调动和运用知识。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 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防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 做到趋利避害, 并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所以就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知识包含了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 所以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发展就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就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的知识;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经济活动的过程, 所以结合材料“出口大幅下降, 不少企业经营困难, 失业人员增加”的相关信息, 想到“消费”的知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因为“企业”“生产”的知识, 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加强管理、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加就业等。总而言之, 这就需要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这个框架体系中所包含知识点的内容, 做到解题思维具有一定的扩散性。

2.我们根据每一个单元的编写逻辑, 对专题知识进行体系构建。比如图2是关于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知识体系的构建。

我们之所以构建这样一个知识体系, 是想引导学生通过这个体系, 对专题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达到通过这个框架结构图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目的。现在我通过一道例题对图2的使用进行说明。

(2011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二) 情景一: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 始终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中国在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 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 并决定提供首批15亿美元的融资支持。中国尽最大努力向有关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简要说明, 中国政府的行为体现了《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什么道理。

材料给定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 考察的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 学生就可以通过图2来调动和运用知识。我国作为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中的构成主体, 在享有国际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 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因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 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政府尽最大努力向有关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说明了国家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因为当代国际社会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中国政府的行为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为中国政府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所以中国政府的行为符合这种主张;因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其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所以中国政府的行为有利于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总而言之, 这就需要学生充分理解专题知识体系构建的思维逻辑性, 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到解题思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针对性。

以上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特别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把知识系统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相关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有利于教师真正做到在有效学习的同时提高有效教学的水平。

(五) 通过学习时事政治来提高教师对热点问题分析的能力

时事政治是独立于思想政治教材之外, 又与思想政治教材联系密切的重要学习内容, 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 思想政治课要紧密结合时事内容进行教学, 加强时事政治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结合, 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又是政治教师有效学习、完成有效教学和学生拓宽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4]。近年来, 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已经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也就是说, 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和解答时政热点问题的能力。又因为时事政治往往反映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所以政治科教材的很多内容又都涉及时事政治, 并且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因此, 高考政治试题结合时事政治是理所当然和合情合理的。在平时的政治课教学中, 我们应对高考的政治课复习, 必须紧密联系时事政治。不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自己的学习, 都需要把政治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理解, 结合起来研究, 结合起来训练。那么高三政治备课组如何组织大家进行时事政治的有效学习呢?

1.我们对每一期的中学生时事政治会进行集体学习、集体备课。通过备课组教师的集体备课来统一哪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需要讲解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 哪些热点问题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关注。因为高三政治备课组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都有要求学生做课前简短的时事政治评论, 所以教师对于时事政治的有效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否则会出现教师无法解释说明学生评论过程中所应用的时事政治背景材料。我们必须对中学生时事政治的读本做到心中有数;当然仅仅把握中学生时事政治读本是不够的, 我们还必须广泛涉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认真学习《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弘扬主旋律的报刊资料。近两年我们福建省高考命题中善于开发地方资源, 突出试题区域特色, 自主命题的省区试题在命题素材、设问角度等方面, 积极反映本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 将时事的考查与本省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贴近学生, 并富有乡土气息。所以我们要善于关注《海峡都市报》之类的报刊。为此我们备课组教师在每周的备课会上都会默契地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 从而做到把看 (听) 到的讲 (做) 出来, 把做出来的说出来, 把说出来的写下来。

2.我们对每一个学生所准备的时事政治评论材料会进行指导分析。教师通过这种指导分析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思考时事政治背景材料, 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而且可以提高自身对背景材料的理解, 做到在有效学习的同时提高有效教学水平。高考命题所运用到的信息, 很多都是时政热点信息。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问题, 常常以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为题材, 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 分析解决问题。我们对热点问题的分析, 主要是引导学生提高调动运用知识, 判断、阐述、探究、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没有必要对每一个热点问题都作系统全面的分析, 不一定要面面俱到[5]。我们可以提供材料信息, 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材料信息, 再进行探究、讨论。所以在指导学生收集、分析、评论时事政治的过程中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既要从一般意义上对热点进行分析, 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又要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思考, 通过热点专题复习, 降低对高考试题的陌生度, 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增强学生的信心。我们平时在进行热点复习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通过热点问题的复习思考, 提高自己的能力, 养成分析思考的习惯, 掌握分析热点问题的方法。

(六) 通过参与教研培训来推动教师对高考研究信息的把握

对于高考研究信息的把握, 仅仅靠教师个人或者仅仅依靠单个学校是不够的, 必须有专家的引领, 而专家的引领仅依靠学校出面把专家“引进来”对教师进行指导也是不够的, 这就涉及学校必须鼓励、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向专家们学习取经。前面所述所谓的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 但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所以校本教研并不排斥有效的传统的教研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讲, 教育学院组织的教研培训是校本教研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因此, 教育学院政治学科每年所组织的高三政治教研培训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学院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省高中新课程政治学科指导组成员及富有高三教学经验的一线名师, 在深入研究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试验版) 》, 分析我省新课程近两年高中毕业班实际教学状况及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 提出本学科教学复习建议, 帮助一线教师科学规划复习教学的方案, 明确高三复习教学的主要内容, 正确把握教学复习方法, 解决教学复习中的实际问题, 切实提高教学复习质量, 实现新课程教学与新高考的顺利衔接, 推进高中新课程工作的开展。

通过教育学院组织的教研培训活动可以引领一线教师把握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趋势, 分析近两年高考命题的特点, 结合新课程实验的实际, 看到高考命题改革呈现出如下趋势:坚持基础性和能力性, 多数试题都是以热门话题切入, 重点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适应课程改革要求, 在思维能力要求上坚持归纳与演绎并重、聚合与发散结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不仅有学科内的, 而且有跨学科的;辨析类的试题、探究性试题的分量明显增加, 并从形式到内容不断深化、扩展;突出时代性, 广泛引用各类社会资料命题,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特别是重视地方资源, 散发浓厚的乡土气息, 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自己身边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在分析高考命题的成功经验、把握命题发展趋势的同时, 一线教师们还应该认真地分析试题中存在的明显不足及它们留下的警示[6]。所以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要求老师们无论参不参加岗位培训活动, 都必须参加教育学院所组织的教研培训活动, 因为通过这种专家引领式的教研活动可以大大促进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教师对于高考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进而不断学习相关的高考信息, 把看 (听) 到的讲 (做) 出来、把做出来的说出来、把说出来的写下来。

二、教师通过有效学习、有效教学实践可以不断反思校本教研的不足之处, 从而促进我们校本教研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在《论教师的有效学习》这篇文章中还指出, 当前教师在自我学习当中存在着下列几种取向。即为了备好课而去研读相关书籍的备课取向;为了参加某些学历或职称考试而学习的考试取向;为了解决某些课题或问题而去学习的问题取向;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修养的读书取向;为了撰写论文的需要的写作取向。我认为上述这些取向基本概括了当前教师的学习状态。当然, 在上述这些学习取向中必然存在着集中问题的学习状态:功利化学习、割裂式 (学习的内容与自身的需要是脱节的) 学习、无问题意识的学习、无内在需求的学习。该文章还指出, 教师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于:首先, 教师的学习应该是提升自我生命价值的学习, 是丰富教师精神生活的学习, 因而是有道德意义的学习;其次,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发自内在需求且引发内在需求的学习, 使教师有了新的目标和动力;最后,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解决教师实际问题、引发新问题的学习。所以教师的有效学习应该是基于转化意识和转化能力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中需要教师不断反思, 我转化什么, 我怎么转化, 转化了哪些东西, 等等, 这种反思应该是一种持续性和渗透性的反思。在此基础上的有效学习才会引发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对教师学习方式即校本教研方式方法的反思。

(一) 我们的校本教研还缺乏理论的支撑

校本教研模式应该以“学校即研究中心, 课堂即研究室, 教师即研究者”为理念, 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 盘活教师的集体智慧, 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2]。由此可见, 校本教研的模式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为导向, 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 所以校本教研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但是我们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还缺乏对上述理论观点的学习。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自主研究的意识还不强, 按照李政涛教授所说的教师的学习应该是提升自我生命价值的学习, 是丰富教师精神生活的学习, 应该是发自内在需求且引发内在需求的学习, 应该是解决了教师实际问题, 引发新问题的学习, 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学习。所以对于“校本教研”的理解关键在于真正认可校本教研的价值, 真正意识到校本教研与教师自身的教学、自身的专业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并且将校本教研所倡导的理念作为我们日常教学、研究的精神动力的时候, 才算是向着校本教研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为此, 我们在以后的校本教研过程中要强调实践研究与理论学习并进的策略, 作为一名教师, 理论的学习永远都不会是多余的, 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态进行学习, 学什么、怎么学及学了之后怎么用。因此, 我们必须关注直接论述校本教研的理论知识、校本教研中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类知识及关于教与学的新知识, 同时还要循序渐进地学习、运用理论与方法, 做到逐渐自然地将理论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从而为以后的校本教研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

(二) 我们的校本教研还缺乏专家的引领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 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研究人员 (包括教研员) 的支持与指导, 从而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帮助。但是从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 学校虽然“引进来”一些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的理论指导, 但这些专家毕竟是从共性的角度来强调学校的教师应该怎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而没有从学科领域给不同学科的教师做具体的专业引领。因此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的校本教研便相应存在着专家专业引领的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 校本教研存在着局限在学校的、年段的、备课组的层面上展开的问题, 即使我们现在的校本教研局限在备课组层面展开, 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无法真正解决, 那就是校本教研的共同体的形成并不稳固, 主要原因在于:过去教师习惯于个性化的工作方式, 对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同体形成意识淡薄, 目前也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问题, 再加上学校每年在高三政治教师的人事安排方面不断变动, 因而教师校本教研共同体的形成同样是比较松散而不稳固的。所以要解决上述问题, 必须在实践中逐步寻找一条更加切实有效的途径。

(三) 我们的校本教研还缺乏丰富的形式

我们现在的校本教研仅仅局限在探讨校本学案、命制校本作业、相互听课评课、构建知识网络、学习时事政治、参与教研培训这几种形式上, 这就必定造成我们校本教研交流范围狭窄、课程资源贫乏的结果, 也使得我们的校本教研陷入低水平、低层次重复的状态, 从而影响到校本教研的质量和品质。为此, 我们必须在后面的校本教研过程中在明确研究和解决备课组教师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各种即时性问题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取丰富多样的校本教研形式。比如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可以进行主题建构, 规划学习专题, 提高备课组教师理论学习的系统性, 营造良好的、浓厚的备课组学习氛围;也可以进行问题诊断, 发现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增强备课组教师的问题意识;也可以进行教学叙事, 学会善于观察和记录教育生活故事, 养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还可以进行课题研究, 聚焦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开展行动性的小课题研究, 来落实教学行为的跟进, 等等。总之, 形式多样化的目的在于提高备课组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做到真正把备课组教师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融为一体, 努力实现备课组教师智慧共生、资源共享和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交流, 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 促进备课组教师的共同成长和共同进步。

总之, 我们想通过探讨高三政治教师的校本教研与有效学习、有效教学的问题, 明确教师必须立足于本校, 重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学习的效率、经验的总结、实践的反思、理论的提升、专业的成长, 从而增强高三政治总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摘要:作者根据高三政治教师的校本教研与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 对于如何利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有效学习和进行有效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 旨在增强高三政治总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三政治教师,校本教研,有效学习,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正涛.论教师的有效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 2008.56:63-67.

[2]中小学教学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观摩会参考资料[D].2009.11:126-129.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成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8:166-168.

[4]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渗透时事政治教育.新课程学习·上[J].2009, (2) .

[5]高考时政命题特点分析和时政热点备考策略[Z].2009-05-04.

上一篇:招生宣传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属于自己的明天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