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作宣传教育方案

2024-04-07

环保工作宣传教育方案(共8篇)

篇1:环保工作宣传教育方案

环保主题教育工作方案2篇

环保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一

一、环保教育主题:

承担绿色责任、营造绿色环境、树立绿色观念、传播绿色文明。

二、行动口号:“美化校园我行动,爱绿护绿我能行!”

三、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了解种树的益处。知道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增强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四、活动过程: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对!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你们看!小树发芽了,花儿马上要开了,又是一年芳草绿。绿色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没有绿色,就没有我们人类。我们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株幼苗。绿化家园,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但是自开学以来,我们发现了一些与爱护绿化不相吻合的行为。

请学生一一列举不文明现象。

主持人小结:有的同学为了贪图方便,从草坪中直接穿跑,并在草坪中玩耍;还有的同学折断树枝;更有个别同学用小刀刻画树木。这些都成为我们行为规范中极不和谐的一幕。为此,在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爱绿、护绿小使者。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爱绿、护绿小使者。

请学生代表发言。

主持人小结:

我们倡议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棵幼苗。要求做到下面几点:

1、开展“绿化知识你我知活动”,了解校园里的每一种植物和一些绿化常识。

2、积极参加社会、学校组织的爱绿护绿活动,承担社会、学校附近绿化地面的保洁工作,看到不文明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劝阻。

3、向有经验的老师或家长学习种花、种菜。

4、成立护绿小队,开展拣杂物、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如:修剪枝叶、松松土、拔拔草、浇浇水,不采摘花朵,不攀树枝,不践踏草坪。

主持人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美化我们的校园,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投入到“3.12”植树节的爱绿、护绿活动中去,为建设美丽、文明、和谐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我提议,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集体宣誓:“美化校园我行动,爱绿护绿我能行!”

集体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在歌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环保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二

活动目标

1.知道树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懂得爱护树木。

2.能简单地表达自己对周围树木的感受。

3.愿意参加“为小树浇水”的活动,萌发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创设与植树节相关的班级环境。

2.多张不同种类树木的照片。

3.“植树造林”的视频资料。

4.小水桶或其他方便幼儿使用的盛水容器(每人一个)。

5.每班准备

个容量较大的水槽。

活动地点

各班级活动室内;幼儿园操场。

活动时间

3月12日。

活动流程

1.可爱的树朋友(8:50

9:10)

请幼儿根据创设的班级环境猜测节日的名称。

幼儿自由结伴参观“可爱的树朋友”照片展。

请幼儿和同伴讨论、交流自己见过的树木。

鼓励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树木的外形、颜色,并说说自己是在哪里看到的这棵树。

2.树朋友用处大(10:50

11:10)

组织幼儿观看有关“植树造林”的视频,说说地球上如果没有树木会变成什么样,帮助幼儿感知树木和植物的重要性。

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家周围的树木都为人们做了什么贡献,进一步增进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

3.为小树浇浇水(午睡后)

教师提前将班级的水槽装满水,移至园内树木旁。

组织幼儿拿好自己的小水桶,排队至园内操场等候盛水。

幼儿分组有序盛水,并为小树浇水。

鼓励每名幼儿为小树浇水前都大声地对小树说一句话,如“谢谢你,小树”“树朋友,我来为你浇浇水”等。

活动建议

1.活动中,我们需要为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获得正确的认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带领幼儿去种树,从而让幼儿萌发爱护树木的意识,养成不随意采摘花草的习惯。

2.请家长了解主题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如请从事与园林工作相关的家长到幼儿园为幼儿介绍人们绿化环境的原因,正确养护树木的方法等。

3.在开展“为小树浇水”的活动时,教师需要对幼儿提出几点要求:盛水容器内少装一点水,因为小树喝太多水会生病;取水时不能拥挤,要按照先后顺序;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提水的路线和返回的路线要记清,以免撞到其他幼儿。

4.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的院子里“认领”一颗树,并将代表班级的卡片系在树枝上,鼓励幼儿定期为这棵小树松土和浇水,亲身体验爱护树木的乐趣。

篇2:环保工作宣传教育方案

2012年创模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普教科字[2012]122号文件《关于印发<黔江区教育系统2012年“创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及《黔江区教育系统2012年“创模”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提高我校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确保我校环境教育指标达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县”(即“创模”)的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补黔江区人民小学2012年“创模”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我校“创模”工作,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创模”主题教育为载体,与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科技教育活动相结合地开展“创模”工作,从而促进我校学校环境的不断改善、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学校教学渗透进一步落实,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以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创模”活动为契机,创建“市级绿色学校”为2012年“创模”工作的总体目标。

二、工作任务

在本年中,我校将认真完成下列工作任务:

1.认真组织学校各部门开展“创模”宣传工作,认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创模”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宣传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将创模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制定2012年宣传计划,建立宣传阵地,开展环保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学生中 1

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培养学生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价值观;结合今年的“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和其他纪念日,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创模”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

2.利用学校课程中的地方课程,要求所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课时的环境保护教育,并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保证每学年环境教育课时达到12课时以上。同时,我校将认真规划好学校的绿化用地,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美化校园环境活动,增加学校绿化面积,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

3.建立健全学校环保教育评价制度,进一步改进学校环保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创建“市级绿色学校”活动为目标,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创建工作,在工作中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在工作中发现典型、塑造典型、推广典型经验,从而推动学校环保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4.做好创模工作“四结合”。即将创模工作与创建“市级绿色学校”相结合,与学校的学科教学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学校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让全校学生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了,在学生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的主题实践活动。

5.以创模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创建优雅、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有机渗透到学

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强化、挖掘各学科的环境教育因素,开展学科有机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获得环境科学知识,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从而不断增强和提高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认真做好学校创模工作中的资料收集、归档工作,在必要的资料上增加相关的文字说明,同时加盖学校公章,完善每次活动开展的情况记录,认真收集好相关资料,准备迎接有关部门的检查指导。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为落实好我校创模工作的各项任务,切实加强创模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补黔江区人民小学“创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李长毅

副组长:冉光胜刘洋

成员:刘朝菊胡琼王绍明兰辉杨绍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兰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实施步骤

根据《黔江区教育系统2012年“创模”工作实施方案》,我校2012年“创模”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1.宣传动员阶段(2012年4月)

建立健全学校“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模”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召开学校校务会议,分解目标任务。严格要求个有关负责人认真组织实施。并召开全校教职工“创模”工作动员大会,广泛深入宣传“创模”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创模”知识,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激发

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创模”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模氛围。

2.深入推进“创模”工作(2012年5月至11月)

根据学校创模工作实施方案,抓住重点,深入推进创模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宣传教育中来,向自己的父母及亲友展开宣传,进一步扩大影响,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同时,认真对照上级下发的考核目标,逐项进行自查自改,认真做好查缺补漏工作,规范整理有关文字、图片和图像等档案资料,以便迎接上街有关部门的检查。

3.总结阶段(2012年12月)

认真总结一年中创模工作的开展情况,积极总结经验教训,认真根据总结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将通过开展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充分认识开展创模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强化创模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各有关人员均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确保我校各项宣传教育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学校将把“创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学校校长总负责,并根据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做到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同时,结合我校自身的特点,把创建工作逐一落实到有关责任人,做到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管。同时,学校将建立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我校“创模”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

3.精心组织,强化监督。

各有关负责人要对创模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安排,在创模工作中开展的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积极筹备,丰富活动形式,并严格实行创模工作奖惩制度,将创模工作与学校教职工考核量化工作联系起来,与每学期的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直接挂钩,从而约束有关责任人的工作纪律。

篇3:环保工作宣传教育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调查统计, 了解本校———民勤———甘肃———中国———世界的环保情况, 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初步掌握一般调查方法, 并学会小论文的写作方法。

2.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调查统计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环保标语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

二、活动指导

1. 讲授3课时:小论文的写作方法1课时, 小报的构思1课时, 调查报告的写作、调查的注意事项等1课时。

2. 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

到环保部门了解我县的环保情况, 查阅地方志等文献资料, 网上搜集信息, 还可参考有关的报纸、杂志、电视等。

3. 教师经常深入各班解决学生的疑问。

不仅师生之间要多交流沟通, 也要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们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但不是一味地替学生们去做, 可根据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某些情况提供建议和指导;密切关注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知、思维走向以及情感动态。

三、活动步骤

以小组为单位, 2~5人一组, 也可以个人的形式进行,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特长, 鼓励全体参与, 每人选2~3个课题来研究。具体步骤如下:

1. 自主学习。

为了获得有关的环保知识, 学生须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找课外资料, 进行自学, 从而懂得有关环保知识, 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收集有关的信息, 或查询写小论文的资料, 学会设计、布局小报的版面。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相互交流、讨论、提供信息源。

2. 调查研究。

刚开始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较简单的调查活动, 如调查教室内、宿舍内、盥洗间、食堂内、校园内环境的情况, 并记录数据, 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调查自己所在乡 (街道) 、整个县城的环境情况, 并记录数据。

3. 汇总整理。

每个学生将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建议, 并写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并设计环保标语, 后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力求达到小组内每个学生的调查报告真实、建议有价值, 论文有理有据, 标语有创意、新颖、易理解、易记忆、有创新。

4. 讨论交流。

各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上台朗读调查报告、小论文, 实物投影自己的小报等作品, 并讨论如何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做好环保?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小组长汇总环保建议, 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

5. 写倡议书。

班长汇集各组环保建议, 汇合成班级的环保共同目标, 并向全校师生写一份“拣起身边的每一片垃圾”的倡议书, 号召全校师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来共同爱惜我们生存的环境, 爱护我们的校园, 使校园的水更清、天更蓝。

四、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是整个活动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重视评价考核这一环节, 才能真正提高活动质量, 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为了做好评价活动, 我认真写好每个学生每个阶段的指导方法、调查阶段小结, 认真安排并记录好每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此次活动结束以后, 有大部分学生感触颇深:“这种开放式的学习很有新意, 既能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和兴趣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 又能鼓励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去找寻相关信息和资料, 这样学生们既获得了知识, 又增加了历练, 能深刻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与体验。”

五、活动体会

1.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

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符合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尝试的心理特点,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喜欢尝试、喜欢动手实践是中学生的一大特点。探究性教学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简单易行的小实验, 让学生亲身实践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更深刻地记忆,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

方式组织教学, 符合中学生团体意识增强的心理特点,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喜欢在团体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是中学生的另一大心理特点。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让学生互相启发、讨论, 密切配合, 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共同体会成功的乐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这样的学习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 减轻了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 极大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 抓住了学生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点,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生的另一个心理特点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 有非常强的探究欲望。探究式教学通过设置情景问题, 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 还可以补充很多的课外知识,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给予学生恰当的表扬

和鼓励, 符合中学生渴望被尊重和认可的心理特点,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尊重和认可是中学生的又一心理特点, 是其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 社会能力提高的表现。在一些活动中, 他们渴望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有适合自己角色的位置, 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因此, 在过程性评价中, 教师应尽量运用鼓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 这样让学生自豪而自信的同时也会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发言,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环保教育”探究性学习方案的实施, 遵循了“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的现状,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自动学习,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能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学到了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知识。

篇4:环保工作宣传教育方案

摘 要: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生态环境形势异常严峻,落实以环境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已迫在眉睫。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生态环保人才队伍,以满足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文章论述了各类生态环境保护人才规划目标、我国环保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建立生态环保人才继续教育平台、创新教育模式、生态环保人才继续教育成果等,以期对培养对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生态环保人才产生推动作用。

关键词:生态环保;继续教育;环境管理;人才规划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环境领域政策背景

(一)“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环保新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爆发,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和复合型的特点,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和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情况,党中央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中,确定了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根据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要落实以环境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路线图”,将顶层设计和改革蓝图具体化为“施工图”,做到各项生态环保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和信息化。

1.系统化、科学化

环保“十三五”规划首次试图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通过深化环境质量管理将环保三“十条”(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逐步落实,实施环境质量改善的清单式管理。

2.法制化

环保“十三五”规划还力图通过改革,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的排放计划,推进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纳入司法鉴定管理体系。

3.精细化、信息化

环保“十三五”规划并提出以大气、土壤与水的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核心,做深做细做实环境质量管理。稳步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行国家考核、国家监测的事权财权重大调整,积极推动“环保督政”巡视,实施生态环保党政同责等举措。

(二)政策目标驱动生态环保人才需求

1.生态环保人才的历史机遇

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我国环保新形势和新变化产生的环保新目标,对我国生态环保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生态环保人才队伍的建设更加重视。这为生态环保人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实施环境保护人才战略,进一步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满足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2.生态环保人才的现状及需求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样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资源和决定性因素,与当前生态环境严峻形势和中央对生态环保工作的新要求相比,我国生态环保人才队伍状况尚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学科多、知识结构要求高,既要理论研究,又要实践应用,我国目前专业化生态人才极度匮乏。

为改变这种现状,环保“十三五”规划在生态人才方面提出要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生态环保人才队伍为目标,以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环保产业人才为主体,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基层实用人才为重点,充分认识高层次人才在生态环保事业中的引领作用,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重点,加强对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争到2020年,生态环保人才队伍总量增加到146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2.8万人。

二、各类生态环境保护人才规划目标

党中央的一系列环保制度改革使全面环境质量管理具有前所未有的坚实基础,也使从顶层设计开始进行从政府管理到企业层面再到公众的相关人才需求分解化变得十分重要。可以预计,这些建国以来最严厉的环保执法制度,将产生对专业化环境监察监理、环境监测、环境损害鉴定、环境管理、环境司法等各类环境质量管理执法人员的极大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及环保部等国家部委对生态环保目标及生态人才发展提出了重要规划。

(一)生态环境保护人才总体规划目标

(三)政府部门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规划目标

环保“十三五”对生态环保新目标和生态人才要求的规划,将在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范围内产生庞大的生态人才需求。政府机构方面将需要大量环境监察监理、环境审计、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损害鉴定方面的专业人才;行业企业方面将需要大批熟悉环境信用评价、场地污染评价与修复、大气治理、水处理、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能源管理与能效评估、分布式能源、环境法律及标准、环境信息与统计、环境教育等的专业人才;社会大众更需要这些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们来保护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规范并引导公众依法、有序、理性参与环境保护事务,以满足公众快速提升的对环境公平正义与质量改善的诉求,彰显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显著增强的公众环境权益观。

三、我国环保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学科多、知识结构要求高,既要理论研究,又要实践应用,我国目前专业化生态人才极度匮乏,环保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一)人才数量还相对不足

我国环保机构人才总量较少,国家级(环保部及其直属单位)环保人才占总量的2%左右,省级人才占8%左右,数量较少。与我国的环保形势相比,现有人员满载超负,且“小马拉大车”影响到一些重要环保职能的有效履行,与未来生态环境管理格局不适应。

我国环保系统人才资源总量为21.6万人;全国每万人口中的环保人才为1.6人。单位国土面积的环保人才为225人/万km2,单位国土面积的监测人才为35.1人/万km2,西部某些地区不足10人/万km2;单位国土面积的执法人才为63.2人/万km2,西藏自治区仅有0.8人/万km2。监测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虽然人才学历层次稳步提升,但是高学历人才仍然偏少,具有博士、硕士的人才仅占环保部门环保人才的7.7%。而且高学历的人多集中在国家级和省级单位,地市和区县级的硕士以上人才比例非常低。我国环保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亟待改进。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才比例偏低,特别是在地市级和区县级层面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更低,迫切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三)人才地域分布不均

我国环保人才区域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青海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明显较少。中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要,比如我国的水源地、重要生态保护区大多位于西北和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难以吸引高学历、高层次的环保人才,不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

(四)高层次人才过于集中

硕士及以上环保人才分布很不均衡,大多数分布在从辽宁到广东的沿海各省。从各省硕士及以上人才比例来看,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大城市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比例较高。北京、天津等城市对人才的集聚效应过于明显。辽宁到广东沿海各省,高职称人才集中现象也很明显,这些省份高职称人才比例普遍较高。而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份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偏低。

(五)部分紧缺专业人才人数较少

在现有的环保人才中,从事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安全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农村环境保护、村镇人居态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核安全监管、信息统计、防灾减灾、规划战略等急需紧缺环保专业的人才数量较少,这些紧缺专业人才仅占总人才的2.45%。部分专业人才数量较少不利于该领域的环境保护,对于全国环保工作综合决策和管理来说是个短板。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人才最少,但增长迅速,2010年为0.49万人,2015年预计为0.83万人,2020年预计达到1.5万人。由此可见,生态建设与保护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业务领域人才发展,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六)人才培训力度不够

我国环保系统每人每年培训时数不足两个工作日,培训时数偏少;人才培训投入资金占同期环保投入的比例偏低。要提高我国生态环保工作的水平,需要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建立生态环保人才平台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我们将根据“十八大”“十三五”和“路线图”所规划的环保新目标,进行有关生态环保人才需求的梳理,特别重视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新领域上加大人才培养规模与力度,为政府各项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企业综合环境效益的提升、为公众正当环境权益的保护提供坚实永续的依靠。

(一)建设国家级生态环保专业人才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及综合服务平台

我们将建设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的生态环保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汇集国家生态环保和继续教育最新政策、继续教育创新模式、生态环保科技前沿知识、培训信息资源交流、课程资源标准体系、培训项目整合推广、生态人才培养流通、促进多方合作等多元化服务的国家级生态环保专业人才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及综合服务平台,为政府机构、环保企业和公众的生态人才培养、信息交流与技术资本合作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平台将成为培养生态环保专业人才、提升我国环境质量水平和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结合点,是吸引专业化生态人才投入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政策为第一推动力、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平台为第一载体”为理念的生态环保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将促进更多的有志有为之士参与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中。

(二)组织和开展与深化环境质量管理有关的职业培训及继续教育

在生态环保领域政府执法人员及行业企业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提升和能力建设方面,将筹划、组织和开展与深化环境质量管理有关领域的职业教育培训及继续教育、岗位技能考核及认证注册。着力培养环境监察监理、环境审计、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损害鉴定、环境信用评价、场地污染评价与修复、大气治理、水处理、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能源管理与能效评估、分布式能源、环境教育、环境法律及标准、环境信息与统计等全国职业技术方面的人才,以及在研发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人才。以相关政策为依据,以实践应用为重点,结合政府执法和行业发展需要,推动相关人才的职业规范创新,为政府和行业企业培养高端生态环保专业人才。

(三)构建符合生态环保行业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

我们将构建符合生态环保行业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把各类生态环保培训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鼓励生态环保产业从业人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参加培训学习,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制度,完善生态环保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人才培训实施体系建设,同时,推广现代培训理论和培训方法。

(四)建立完善的生态环保专业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我们将建立生态环保专业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保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积极采用各种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创新评价方法,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同时,全面推行生态环保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

五、生态环保人才继续教育成果

一直以来,在生态环保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牢固秉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摸索创新,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剖析生态环保及环境服务行业的蓝海商业模式,总结成功的运行经验,有序开展了环境监理、碳交易、碳核查与碳资产管理、环境绩效审计、环境损害鉴定、场地评价与修复等多种复合型生态环保专业人才培训项目,成立了以生态环保专业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学院和以远程继续教育为主要服务的环境网校,多年来已经培养了数万名生态环保专业人才。

实践证明,在国家政策目标指引下,以高层次、高质量、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环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战课程,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推进生态环保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才能为国家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和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未来,将继续为培养环境保护产业的领军人物担当起社会及企业重任,为促进生态环保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新华社.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EB/OL].北京.http:// sh.xinhuanet.com/2016-03/18/c_135200400.htm.2016-3-18.

[2]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 (环发[2011]55号) [EB/OL].北京.http://www.zhb. gov.cn/gkml/hbb/bwj/201307/t20130716_255574.htm.2011-5-4.

[3]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EB/OL].北京.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06/c1001-26953754.html.2015-4-25.

[4]王金南等.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启程与挑战[J].中国环境管理,2016(1).

[5]蒋洪强等.我国环保人才队伍状况分析[J].中国人才,2014(7).

[6]朱培武.国内外标准化人才继续教育现状与推进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4(8).

篇5:环保工作宣传教育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 中、中全会以及市、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财富、兴业、宜居 ”的发展定位,建设好信念支柱、形象宣传、公民道德、文化惠民、产业聚集、队伍塑造“六项工程”,实现“六个新突破”,即在学习宣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 特色城区品牌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上实现新突破,在增强 文体软实力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宣传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做好全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

二、组织领导

为更好的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立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要点

(一)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1、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并及时报区委宣传部。

2、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积极开展形势报告会,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每年举办至少2次活动。

3、积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典型培育和宣传,积极培育典型案例并及时向区委宣传部报送材料。

4、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及时向宣传部理送本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至少5条。

(二)党组中心组学习活动

1、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将中心组学习工作纳入党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党组书记亲自抓。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学习资料、经费有保障。

2、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学习考勤规范、集体学习记录清晰、成员学习笔记完整,档案建设规范、完整、有序。

3、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设置学习专题,主题突出,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内容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区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5、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撰写调研文章2篇,中心学习组其他成员要有1篇学习心得或调研文章。中心组或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在区级以上报刊刊载。

(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积极统筹推进我局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加大文明创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确保硬件基础设施全部达标。围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创建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开展大规模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四)新闻宣传工作

1、加强互联网宣传和管理工作。积极制作网页或建立网站,及时更换网页内容。建立健全网络评论员队伍,加强对互联网涉及环保系统的舆情监控,及时收集并上报情况,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2、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新闻主管部门和媒体的沟通联络工作,新闻事件事发单位要高度重视媒体记者的采访接待工作,做好新闻舆情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新闻事件的处置工作,积极主动做好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工作。

3、按照《 区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 办[ ]17号文件要求,严格执行新闻发布及对外宣传重要稿件的报审备案制度。

(五)文化事业发展工作

1、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工作,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文化宣传活动。

2、做好环境大接访工作、“

六、五”世界环境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户外活动宣传工作。

3、全面完成全区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各类专项工作,积极参加有关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各种会议、培训、大型活动等。

四、保障措施

1、根据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案要求抓好组织实施,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方式,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程度,营造集中开展思想文化宣传活动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组织和动员广大市民积极支持、自觉参与思想文化宣传活动,增强居民的主体意识、环境意识、文明意识,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工作舆论环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社会大众自觉的参与进来。及时了解宣传成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2、加强教育宣传队伍建设,形成工作网络。局各科室必须指定一名责任心强、文字水平较高的同志担任宣传信息员,从事宣传信息工作,并为他们提供工作便利和条件保障;宣传信息员要热爱宣传工作,注意加强学习,熟悉教育法律法规政策,认真做好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

3、各科室要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争取社会舆论的理解和支持,为我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正名、造势。

篇6:县环保局124法制宣传工作方案

一、活动主题

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主题为:深化全民普法教育,加快建设法制xx。

二、时间安排

从11月下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

三、宣传重点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大力宣传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二)集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国体和政体等基本内容,学习宣传宪法基本原则和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推进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四)大力宣传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宣传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五)大力宣传全县普法先进经验和典型。总结宣传推广一批普法先进经验和典型,进一步深化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四、主要活动

(一)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组织好我局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网上法律知识学习和考试活动。

(二)12月底前,组织好干职工参加全县公民法律知识考试。

(三)11月底前组织好全体干职工学习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好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

(四)组织好干部职工参加全省“百万网民学法律网络法律知识竞赛”。

(五)刊登一期宣传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宣传专栏。

(六)开展环保法规“三进”活动,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把有关环保法规知识渗入企业、学校和社区。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各股室要把“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认真做好各项宣传活动,真正取得法制宣传活动的良好效果。

篇7: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初建美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倡导公益环保活动,特制踏青春游活动,让我们走向美丽的大自然,开拓视野,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之美,在盎然的季节里放飞心情。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团队组织和影响力,营造团队和谐气氛。

通过此次活动宣扬初建美志愿者服务队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服务热情,进一步推动通化市更多市民树立环保意识,使大家能够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二、活动主题:“低碳环保,从我做起”

三、活动形式:

乘车或自驾聚集到城市周边开展踏青活动(提前报名)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通化市金厂镇微波站

六、活动主办单位:

初建美志愿者服务队

七、活动对象:

服务队成员及各单位参与人员

(详细名单见附件1)

八、活动负责人:

队长初建美

联系方式:

九、活动行程:

[周日当天]

07:30所有队员在江南欧亚门口集合

07:40准时发车/前往目的地

行驶路线:江南——金厂镇方向——镇微波站

08:00到达项目地(路程设定为3个小时)

08:00—11:00徒步踏青活动

11:10召集返程

十、活动准备:

1、微信联络方式:

将活动方案以微信形式发至全体队员;

2、活动特色项目:

郊区周边捡拾垃圾活动:徒步时拣路边垃圾,并把垃圾带回垃圾收站郊区周边捡拾垃圾活动;

3、职责划分:

对各单位参与人员工作进行分工,划分好活动任务。

十一、活动要求:

1、所有队员准时在江南欧亚门口集合。

3、带好塑料袋和一次性手套,分给各组成员。

4、完成任务后,所有队员在指定地点汇合,一起合影留念。

注意事项:

1、活动准时出发,请自行控制时间;

2、踏青注意脚下安全,选择能保障行程安全。

3、活动期间注意环保,请勿随地乱丢垃圾、尽量不破坏植被、鼓励捡拾垃圾;

4、活动切忌个人主义,要有团队意识,请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导及指挥,徒步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

5、请在活动中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如需帮助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6、因天气或不可抗拒因素,领队有权利对行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取消。

温馨提示:

1、尽量着轻装,建议穿着长袖的衣裤,防止被树枝划伤,也可抵御蚊虫叮咬;鞋子选用球鞋、布鞋或旅游鞋等。

2、晴天时,要注意防晒,像太阳帽、防晒霜等防护用品,阴天时,要注意防淋,预备带好伞等防护用品。

篇8:浅谈搞好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的方案

1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因素

1.1 水资源浪费严重

农村建设中, 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依照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其他方面的不同需求, 对水资源进行分类和利用, 并实现废水的有效排放。然而, 由于对水资源的盲目采用和过度消耗, 及水污染处理过程中, 常常因为污染较大, 使大量水资源得不到有效的管理, 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发展建设和利用。

1.2 化肥、农药过度使用造成的污染

由于农户的理性有限和追求自我利益的内在驱动, 决定了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重眼前轻长远。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抵御病虫害, 达到促产增收的目标。这种高投资对土地的利用达到极限, 严重的影响土壤的更新换代, 使土地难以完成自我修复。同时由于农作物对化肥农药的吸收能力有限, 大量的化肥农药渗入土壤和空气中, 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空气污染, 土地板结, 农产品污染及质量下降等问题。

1.3 水土流失严重问题

农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 大量的砍伐造成土层表面稀松、土壤结构受到严重破坏, 长期发展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 上世纪50 年代以来, 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为满足食物和木材的需求, 许多地方提出向荒山要粮, 掀起大规模开荒扩种的高潮, 牧区草场超载, 林区森林大量采伐, 滥垦、滥牧、滥伐现象普遍, 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区。

1.4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起来。在国家大力发展畜禽养殖的经济政策的刺激下, 以农户为单元的养殖越来越少, 农村集约化畜禽养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绝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大量畜禽粪便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环境中, 各种细菌滋生, 一些污染物质通过土壤流入水中, 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造成水质恶化或富营养化。或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 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收到严重的影响。

2 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方案

依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逐步扩大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 实现可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依照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案, 从宣传、制度法规、监督管理、开展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 分析适合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有效方案。

2.1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

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设首先需要各级政府的配合, 对可行性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法进行有效的旋床。逐步扩展环境保护旋床力度, 有效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确保农民的环境意识逐步提升, 充分完善农村经济的建设, 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 宣传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工作对子孙后代的益处, 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建设基础知识的认识。

2.2 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既是国家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 也是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求。搞好这项工作, 各级部门必须在政府统一指挥协调下, 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通过中央资金引导, 带动地方加大投入, 在完成示范项目的同时,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推动示范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水平, 农村环境质量得改善, 农村环境管理有创新。

2.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建设管理

依照农村生活标准条件, 对用电、用水、取暖灯生活必须条件进行确认, 加强农业牲畜、水产造成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利用现代化科技方法, 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条件, 提高自然资源再生利用环保技术, 确保无污染或低污染的能源再生技术的推广, 实现对污染环境因素问题的逐步降低。

3 结语

综上所述, 分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有效改善新农村建设工作内容, 致力于提高我国经济建设发展, 确保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的提升。为了有效完善我国农业产业建设标准, 依照农村生产发展基本原则, 确定我国农业建设标准, 逐步丰富经济发展建设管理的内容,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段, 实现对我国整体农业建设发展的快速品质提升。未来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将依照生态发展基本原则, 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实现品质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刚.关于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与环境保护机制创新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2 (17) .

上一篇:张会平英语公开课教案下一篇:大学英语专业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