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奥数测试题

2024-05-17

小学四年级奥数测试题(精选8篇)

篇1:小学四年级奥数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

有老师和甲、乙、丙3个学生,现在老师的年龄恰为3个学生的年龄之和;9年后,老师年龄为甲、乙两个学生年龄之和;又3年后,老师年龄为甲、丙两学生年龄之和;再3年后,老师年龄为乙、丙两学生年龄之和。问:现在各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答案与解析:

老师=甲+乙+丙,老师+9=甲+9+乙+9,丙的年龄是9岁;

老师+12=甲+12+丙+12,乙的年龄是12岁;

老师+15=乙+15+丙+15,丙的年龄是15岁;

所以,老师是9+12+15=36岁。

篇2:小学四年级奥数测试题

专题简析: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一种题型。由于客观世界复杂多变,数学问题也必然复杂多变,往往不可能得到唯一答案。

一般而言,数学开放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条件不足或多余;

2,没有确定的结论或结论不唯一;

3,解题的策略、思路多种多样。

解答数学开放题,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以问题为指向,对现有条件进行筛选、补充和组合,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

2,根据知识之间的不同联系途径对给定的条件进行不同的组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3,避免“答案唯一”的僵化思维模式,联系实际考虑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得出不同的答案。

例1:A、B都是自然数,且A+B=10,那么A×B的.积可能是多少?其中最大的值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由条件“A、B都是自然数,且A+B=10”,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0~10,B的取值范围的10~0。不妨将符合题意的情形一一列举出来:

0×10=01×9=92×8=163×7=214×6=245×5=25

A×B的积可能是0、9、16、21、24、25。当A=B=5时,A×B的积的最大值是25。

从以上过程发现,当两个数的和一定时,两个数的差越小,积越大。

练习一

1.甲、乙两数都是自然数,且甲+乙=32,那么,甲×乙的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2.A、B两个自然数的积是24,当A和B各等于多少时,它们的和最小?

3.A、B、C三个数都是自然数,且A+B+C=18,那么A×B×C的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例2:把1~5五个数分别填图中的五个圆圈内,使每条直线上三个圆圈内各数的和是9。

分析与解答:每条直线上三个圆圈内各数的和是9,两条直线上数的和等于9×2=18(其中中间圈内的数重复加了一次)。而1、2、3、4、5的和为15,18-15=3。所以,中间圈内应填3。这样,两条直线上的圆圈中可以分别填1、3、5与2、3、4。

篇3:小学四年级奥数测试题

上册

(一) 曾观沧海, 波涛汹涌。荡舟漓江, 水平如镜。操纵自如, 目不转睛。奇峰罗列, 云雾迷蒙。连绵不断, 崇山峻岭。雁出云岭, 搏击长空。湖水碧绿, 色彩明丽。峰峦雄伟, 拔地而起。怪石嶙峋, 危峰兀立。巍然屹立, 刀削斧劈。百态千姿, 五颜六色。走马看花, 悠然自得。望梅止渴, 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恋恋不舍。极目远眺, 波澜壮阔。刻舟求剑, 意马心猿。兴致勃勃, 流连忘返。蜿蜒盘旋, 形态万千。夜幕降临, 大雾弥漫。夜色如墨, 默默无言。

(二) 浩瀚戈壁, 一望无际。高大坚固, 雄关屹立。扬鞭跃马, 马不停蹄。一马当先, 如箭离弦。骏马雄姿, 强壮剽悍。振鬃长嘶, 渡水登山。毛色如血, 马首是瞻。掣断丝缰, 一瞬之间。猝然而至, 焕发容颜。不知所措, 心惊胆寒。螳螂捕蝉, 鹬蚌相争。拈轻怕重, 掩耳盗铃。一声不吭, 酣睡不醒。功败垂成, 相依为命。

(三) 伯乐相马, 马到成功。闻鸡起舞, 与众不同。金戈铁马, 遥相呼应。千军万马, 万马奔腾。武功高强, 百发百中。人强马壮, 纵马驰骋。浴血拼杀, 草偃风从。左拐右拐, 无影无踪。急中生智, 油然而生。仪态端庄, 纹丝不动。老马识途, 萧瑟秋风。不慌不忙, 沉着从容。满载重负, 车水马龙。

(四) 万马齐喑, 万籁俱寂。纷纷扬扬, 景物凄迷。风雪交加, 长途奔袭。火龙飞下, 惊天动地。远远不及, 啸啸搏击。举世无双, 深明大义。视死如归, 坚贞不屈。完璧归赵, 井然有序。

(五) 风趣幽默, 敞开胸襟。能言善辩, 龙马精神。不可开交, 密不可分。自叹不如, 掉以轻心。指鹿为马, 自相矛盾。理屈词穷, 山穷水尽。胆大妄为, 议论纷纷。狐假虎威, 胡言乱语。你推我搡, 渔翁得利。灰心丧气, 唉声叹气。

(六) 尽人皆知, 知书达理。老老实实, 规规矩矩。心口如一, 一心一意。千虑一失, 郑重其事。和颜悦色, 善解人意。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能文能武, 固国安邦。愚公移山, 山高水长。添砖加瓦, 金碧辉煌。

下册

(一) 鹦鹉学舌, 人云亦云。目不暇接, 杳无音信。装腔作势, 滥竽充数。画虎类犬, 美中不足。南腔北调, 鱼目混珠。急不可待, 裙袂飞舞。南辕北辙, 有利可图。

(二) 天南海北, 无奇不有。精美别致, 晶莹剔透。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闷声不语, 思前想后。囊萤映雪, 赞不绝口。细嚼慢咽, 叶落知秋。发人深思, 令人振奋。举止高雅, 聚精会神。匠心独运, 一刻千金。口齿伶俐, 业精于勤。翩翩起舞, 鹤立鸡群。

(三) 名山古迹, 心驰神往。其乐融融, 南来北往。隐隐约约, 莽莽苍苍。若隐若现, 似真似幻。密密层层, 古木参天。苍翠欲滴, 亭亭玉立。翠色欲流, 沁人心脾。多彩多姿, 光彩四溢。五光十色, 心旷神怡。一碧千里, 尽收眼底。焕然一新, 绿洲戈壁。莽莽昆仑, 横空西域。千仞壁立, 川流不息。惊涛拍岸, 飞花碎玉。百川归海, 一泻千里。海市蜃楼, 瞬息即逝。波平如镜, 鸥翔鳞集。心驰神往, 兴奋不已。画中有诗, 一览无余。千真万确, 月朗星稀。锦绣中华, 九州禹迹。钟灵毓秀, 拍手称奇。勤劳勇毅, 繁衍生息。

篇4:小学四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知识海洋细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一个数由3个百万、3个万、3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 ),读作( )。

2.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二十八亿九千二百万,写作(),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

3.□45×8>2000(在□里填较小的一位数)

□05÷49<6(在□里填较大的一位数)

4.小红爸爸每次给小红100元生活费,小红每天用13元,可以用()天,余()元。

5.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6.张先生自驾车出差,车速9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15分,两地相距大约()千米。

7.条形统计图分()式条形统计图和()式条形统计图。

二、是非曲直明判断(对的打“√”,错的“×”)(4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2.100个100是1万。()

3.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4.江伟骑自行车的速度达60千米/时。()

三、众说纷纭慎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8分)

1.在除法算式中,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那么商()。(被除数、除数都不为0)

六、生活数学活应用(共24分,1~4小题每题3分,第5小题8分,第6小题4分)

1.一台电话机76元,张主任带了600元,可以买几台电话机?还剩多少元?

2.王大爷养了48只狐狸,比养的兔子少240只,养兔子的只数是狐狸的几倍?

3.时令水果店共有3人,昨天共售出苹果36箱,每箱15千克,得货款3240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4.小轿车从广州到北京,如果车速120千米/时,需要行驶20小时,如果车速为100千米/时,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5.某县城乡小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6.李大妈做早餐,洗碗要1分钟,洗米要2分钟,洗菜要3分钟,炒菜要5分钟,下楼买包子、馒头要10分钟,烧稀饭要20分钟(用全自动电饭煲)。李大妈怎样安排才能使全家人尽快吃上早饭?(写出过程)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祝贺你全部做完了,认真检查一遍,成功是属于你的!)

篇5: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

1. 加工一批39600件的大衣,30个人10天完成了13200件,其余的要求在15天内完成,要增加_____人.

2. 54人12天修水渠1944米,如果人数增加18人,天数缩到原来的一半,可修水渠_____米.

3. 一批产品,28人25天可以收割完,生产5天后,此项任务要提前10天完成,应增加_____人.

4. 某食堂存有16人可吃15天的米,16人吃了5天后,走了6人,余下的可吃_____天.

5. 某生产小组12个人,9天完成,零件1620个.现在有一批任务,零件数为2520个,问14个人要_____天完成.

6. 一项工程预计15人每天做4小时,18天可以完成,后来增加3人,并且工作时间增加1小时,这项工程_____天完成.

7. 某机床厂第一车间的职工,用18台车床,2小时生产机器零件720件,20台这样的车床3小时可生产机器零件_____件.

8. 4辆大卡车5次运煤80吨,3辆小卡车8次运煤36吨.现在有煤77吨,用一辆大卡车和小卡车同时运_____次运完.

9. 某车间接到任务,要在15天制造1个零件.后来任务增加28%日产量也提高 .这样_____天完成.

10. 8个人10天修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修4200米,要_____天.

解答题:

11. 某工程队施工时,欲将一个池塘的水排完,若用15台抽水机,并且每天抽水8小时,则7日可排水1260吨;若每天抽水12小时,要求14天排水7560吨,则应需几台抽水机?

12. 光华机械厂一个车间,原计划15人3天做900个零件,生产开始后,又增加一批任务,在工作效率相同下,要10个人8天完成,问增加了几个零件?

13. 光明小学有50个学生帮学校搬砖,要搬2000块,4次搬了一半,照这样算,再增加50个学生,还要几次运完?

14. 一根木料,锯成2段,要3分钟,如果锯成6段要多少分钟?

---------------答 案----------------------

1. 10人.

解: (39600-13200)÷(13200÷30÷10×15)-30=10(人).

2. 1296米.

解: 1944÷54÷12×(18+54)×(12÷2)=1296(米).

3. 28人.

解: (28×25-28×5)÷(25-5-10)-28=28(人).

4. 16天.

解: (15×16-5×16)÷(16-6)=16(天).

5. 12天.

解: 2520÷(1620÷9÷12×14)=12(天).

6. 12天.

解: 15×4×18÷[(15+3)×(4+1)]=12(天).

7. 1200件.

解: 720÷18÷2×20×3=1200(件).

8. 14次.

解: 77÷[(80÷4÷5)+(36÷3÷8)]=14(次).

9. 16天.

解: (12000+12000×0.28)÷(12000÷15+12000÷15× )=16(天).

10. 20天.

解: 4200÷(840÷10÷8×20)=20(天).

11. 先求出1台机器1小时排水的吨数: 1260÷7÷8÷15=1.5(吨).

再求出1台机器每天排12小时排足14天的水的吨数: 1.5×12×14=252(吨).

最后求出所需要的台数: 7560÷252=30(台).

综合式: 7560÷[1260÷15÷(8×7)×(12×14)]=30(台).

12. 先求出每个人每天做的个数: 900÷15÷3=20(个).

再求出共做的个数: 20×10×8=1600(个).

最后求出增加的个数: 1600-900=700(个).

13. 先求出每个学生每次运的砖数: 2000× ÷4÷50=5(块).

再求出现在的学生一次过运的砖数: (50+50)×5=500(块).

最后求出还要运的次数: 2000× ÷500=2(次).

简便方法: 4÷[(50+50)÷50]=2(次).

14. 先求出锯一下用的时间: 3÷(2-1)=1.5(分钟).

再求出锯6段用的次数: 6-1=5(次).

篇6:小学四年级植树问题的奥数试题

1.圆湖的周长1350米,在湖边每隔9米种柳树一棵,在两棵柳树之间种桃树2棵,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桃树和柳树各植()、()棵.

考点:植树问题.

分析:在两棵柳树之间种桃树2棵,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9÷(2+1)=3(米);柳树的间隔数是:1350÷9=150(个),那么桃树有:2×150=300(棵),柳树有150棵,据此解答.

解答:解:9÷(2+1)=3(米),

柳树的.间隔数是:1350÷9=150(个),

柳树:150棵;

桃树:2×150=300(棵);

答:两棵桃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桃树和柳树分别植300棵、150棵.

故答案为:3米,300,150.

篇7:四年级下学期奥数测试题

1、600÷(840 ÷42)=

2、136×27+63×27+27=

3、99×99+199=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且其中的两条边分别长5厘米和8厘米,问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请把所有情况都写出来)

5、等腰三角形一条边长10厘米,另一条边长5厘米,问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6、小明计算(28+25128,这题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7、一列火车在上海、南京之间往返行驶,中间停靠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每两地之间路程都不相同,铁路局应准备多少种不同的火车票?(注意:在相同的两站往返的票是不同的)

8、欢欢有2顶不同的帽子、3件不同的上衣和4条不同的裤子,问欢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9、甲、乙两桶油共重80千克,如果从甲桶倒出12千克油给乙桶,那么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的3倍,问原来甲、乙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

10、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80°,问其它两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11、小亮每分钟走68米,小明每分钟走75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向图书馆走去,8分钟后小明到达图书馆,这时小亮离图书馆还有多少米?

12、同学们栽树,四年级栽了32棵,六年级栽的棵树比四年级的3倍少18棵,问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多少棵树?

13、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驶40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问这个人来回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4、鸡、兔共100只,鸡脚比兔脚多20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15、用长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每边长度都是整厘米数的三角形(没有剩余),问最长的一条边的长要小于多少厘米?

16、两个素数的和是50,这两个素数的乘积最大是多少?

17、已知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900毫升水,且甲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容量的5倍,问甲、乙两个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8、一种饮料共有三种包装,100毫升的每瓶售价2元,250毫升的每瓶售价4元,1升的每瓶售价15元,按同等体积计算,哪种包装的售价最便宜?

19、现有甲、乙两只水桶,甲水桶的容量为3升,乙水桶的容量为5升,问你能想办法只用这两只水桶量出1升的水吗?

20、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8倍,要使商缩小4倍,问除数应该怎样变化?

21、小王和小张今年的年龄和为60岁,当小王像小张现在这么大时,小王的年龄是小张的2倍,今年,小王、小张二人各多少岁?

22、1月1日是星期天,问月1日是星期几?

23、一批钢材,用小卡车装载要45辆,用大卡车装载只要36辆,已知每辆大卡车比每辆小卡车多装4吨,问这批钢材有多少吨?

24、一块正方形土地,相邻的两边分别增加2米、3米后,形成一个长方形,面积比原来增加36平方米,问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篇8:小学英语四年级课堂技巧

关键词: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技巧,方式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大凡生而好学为上, 熏染而学次之, 督促而学又次之, 最下者虽督促不学。如此, 陶行知先生大体上是把学生分为四类, 他认为, 这四类中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之人属于少数, 而大多数人则只要得到适当的熏染, 注意督促就都是肯学之人。作为学生, 一部分人不肯苦学与求学的原因还是因为学校或家里缺少一定学问上的熏陶与督促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如果放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看, 我们应该能够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 即学生大多数不愿意花时间在课外的英语课堂中再继续学习, 所以, 我们就应该在课堂技巧中多下工夫, 让学生掌握得更好。这种情况下, 我们应该如何去与熏陶学生的英语学习好奇心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让学生自发地进行英语课堂有效性实践, 就应该首先要想办法营造一种英语学习的气氛, 可以开展多种的课堂有效性的模式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every day English模式

要想让学生们保持一种持续与深化的英语兴趣, 作为教师就应该首先为他们的学习成果创建一个可以展示的平台。比如可以在每堂课的开始, 拿出几分钟时间, 让在座的一至两名学生两名学生使用英语来讲述一个小故事、小笑话甚至是发表一小段演说, 还可以唱一支喜欢的英文歌曲。这种情况下, 学生们为了展现自我的需要, 也为了不让自己在同学面前丢脸, 一定会在上课时认真听讲, 甚至业余时间仔细准备与研究各种材料, 可能还会观看一些英语类的碟片视频获取灵感。这种习惯的督促在课堂中会对他们培养出一种惯性思维, 对学生们的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对于自身条件不错, 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 教师在课堂中则可以给予表扬,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相反, 遇到英语能力较有欠缺, 口语表达不够好的同学, 则应该及时给予鼓励, 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 学生学习的态度会更加热情, 也会自发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以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经试验, 这种方式在小学高年级的推行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有趣的英语报刊杂志

课堂里学习的教材虽然经过了教育部的认可, 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不大, 显得比较枯燥。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极大程度地扩展知识层面, 提高分析与活动能力, 增加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有趣的课外读物, 在课堂中讲解, 但选择何种英语课堂有效性材料才是适合小学生的呢? 我认为, 英语周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上个学期开始, 我鼓励学生们订阅英语周报这种读物, 学生们反馈的信息普遍都很喜欢。这种报刊色彩丰富, 版面设计漂亮, 内容也非常详实, 里面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板块:如, 学生们喜爱追看的每刊故事连载, 还有一些单元重点练习句型与单词讲解, 很适合小学生。记得五年级上册中Unit6中有个句型Is there… ?和Are there…?的区别, 这部分分析非常好, 学生看完后很快掌握了技巧。报刊中还有一些单元测试版块, 别看是测试板块, 学生因为没有成绩压力, 非常喜欢以这种形式加入测试, 以了解自己的情况, 查看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学生学习后, 我会针对他们喜欢的内容, 在课堂中讲解一遍, 加深记忆。这种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利用班级英语图书角随机学英语

现在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 里面会收入各种各样的读物, 英语读物通常以英语谜语、英语故事及英语趣闻等为主, 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书籍。作为老师, 为了延伸学生的思维方式, 我在课堂结束前, 可能会随机的讲一讲图书角中的某一本图书, 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同时, 我会在讲解时故意的设置一些题目, 让学生在英语角中找到相关的答案, 下节课前告诉我结果。学生对此兴致都很高, 效果也非常明显, 他们的阅读水平稳步提高了上来。

四、开展手抄报比赛活动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掌握合理时机, 有机结合教材内容, 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材料, 共同办一份有意思的手抄报, 这种报能够独立完成, 也能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最后, 将成果拿出来共同展示, 甚至可以让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与评论。我在上个学期就组织过这个活动,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英语手抄报。学生们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 以小组成员形式分工合作, 有的做设计, 有的找材料, 有的画画, 每个人都忙得好像不亦乐乎, 这种情况下, 以前很多废书刊杂志都被学生们找了出来做参考, 甚至于有的学生主动从网上寻找查阅相关资料, 极大的激发了课堂有效性和积极性。最后, 学生们展示意的作品相当精彩, 部分内容甚超越了教师所熟悉的领域, 尤其在版面设计上, 漂亮新颖, 让我们不免感叹于学生的想象力与能力。

五、课内、课外都需要有机结合的原则

一位好的英语教师, 应该让学生享受课内与课外的双重时光, 课外也能够习惯英语学习的思维与方法。为此, 我认为应该加强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在教学方面的实践研究, 必须要始终让教师坚持课内与课外英语课堂有效性双重教学的有机结合方式, 课内, 让学生以学习基础语法等知识为主; 课外, 为学生提供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氛围, 以巩固与促进在课内所学的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党支部培训方法下一篇:2005学年家庭教育指导站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