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文化

2024-05-03

哈萨克族文化(精选8篇)

篇1:哈萨克族文化

哈萨克族的见面礼仪

在哈萨克族丰富的语言宝库中,独具民族特色的问候方式乃是一道靓丽风景。哈萨克族的问候语与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游牧生活息息相关。诸如:晚辈必须主动打招呼为长辈行礼,即男士晚辈须向男士长者道声 “?????????? ???????”,男士长辈回礼道:“ ????????????????”,以示其对长者的尊重,一般的见面问候语为“??? ??????????”,“您好吗?” ?“??? ????? ?????????????”意为“您的身体还好吗?”,“?? ???? ???????-???? ”,“孩子及家人好吧!”,“??? ???? ???????-???”,“您的家人及牲畜平安吧!”“??? ???? ???????”“家庭安康否?”等。就其文化内涵而言,无不体现着哈萨克人民积极主动的包容心态,尊老爱幼的道德情怀与温馨和谐的家庭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哈萨克美食--酸奶、奶疙瘩

哈萨第一文库网克酸奶)?????(生津解渴,为上等饮品。适度的熟乳添加酸奶引子放置三五小时发酵自然生成。降脂,润肺护肝,养颜美发,减肥壮骨,涵盖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哈萨克奶疙瘩)????(有截然不同的两款,一则为酸奶疙瘩 )???? ?????(直接由酸奶酪加盐控干水分,手工揉成圆形晾晒制成,因酸甜留香而得名;另一则为奶疙瘩)????(,将奶乳储存于(????)皮囊发酵、捣搅脱脂,乳脂加入适量的盐,制成香甜可口的(??????)炼乳奶油,剩余的乳汁被称之为(?????),也可直饮,味道微酸爽口,解暑解渴。(?????)乳饮慢火熬制粘稠状,盛入纱布袋中挤流水分,由于流质呈淡黄色,故称(?????),也可直饮,量很少,为最佳的降脂、软化血管药饮;最后将稠乳掰成各类块状晾晒而成,由于这种奶疙瘩的含钙量极为丰富,故号称“巨能钙”。

哈萨克族有句谚语:(??? ????????)即“象酸奶一样凝炼于一体。”表示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哈萨克族的纳吾热孜麦粥及其文化内涵

哈萨克纳吾热孜麦粥)???? ??????(,是在哈历新年,即每年3月22日春分时节前后必须熬制的一种麦粥。 “纳吾热孜”有“送旧迎新”之意。因此,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小麦(??????)、大麦(????)等至少7种食物混合煮成七味麦子粥。做这种粥时不宰杀牲畜,而是要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冬宰贮藏的熏肉煮制,以示年年富足有余。为了辞旧迎新,预示丰收,节日这一天,族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户,村村奔走相告,喝麦粥,吃抓肉,弹唱对歌,互相拜年祝福,祝福族人大小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3月为哈萨克人的纳吾热孜月,也是开春前的“小修整”,经历了漫长冬日的哈萨克人定会抓紧时机,放松心情,蓄积能量,憧憬未来,再度开启翌年的美好篇章。

哈萨克族的色感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依山傍水,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民族在其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风骚的色感艺术。主要以黑“????”,白“??”、红“ ?????”、蓝“???”、绿“?????”、黄“????”、褐“?????”、灰“???”等基本色调词根为基础派生了一整套颜色词汇链条。其中“白色”可谓居首,其蕴意丰厚,举例二则如下:一则为:“?????? ??? ??”,字面意思为“白路”,寓意则为“顺风之路”,“一路顺风”之祝福;另一则为“???????”,字面意思为“白色的心情”,寓意为“心地善良”。哈萨克民族对白色的敬重与崇拜源于其“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的游牧经济方式。乳白、奶白乳色以及“ ???????????? ?????? ?????? ??????”酸奶疙瘩“ ???? ”奶皮“?????? ”等奶制品是哈萨克生活之必须,圣洁的白天鹅更是哈萨克人民纯洁幸福之吉祥物与图腾崇拜。因此,“白色”被赋予其了“神圣、美好、吉祥”之象征意义将伴随哈萨克人民追梦到永远。

谚语是哈萨克族语言文化中靓丽的一束。其中,“和”能量谚语可谓底蕴丰厚,教育意义极强。本帖小举两例,以飨读者。其一为家和谚语,曰: ???? ?????? ?????? ??? ???“? ????????? ????”,字面意思是“如果房子里散而不和睦,毡房每个隔扇(毡房带网眼的木制四壁)都是祸”,据其寓意可译为“家人不和美,屋檐横祸飞”。其二为众人和美谚语,曰: ??? ?????.?????? ???????? ????? ????? ?????? ??????? ???????? ?????”,字面意思是“如果六方不和,到嘴边的食物也会丢,如果四方能够聚合,远方山头的东西也会到手”,据其寓意可译为“六方不聚,功亏一篑,四方心齐,地动山移”。分析二则谚语可见,无不洋溢着“和则为贵”的文化理念,传递的是倡导家庭和睦,众人团结聚力的正能量。

哈萨克族的“和”能量谚语及其文化内涵

割礼习俗源于伊斯兰教,自从哈萨克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始形成并延续至今。具体内容为男孩子年满五至七周岁间要进行割包皮术,之后举行割礼庆典。哈萨克族对割礼极为重视,认为这是男子汉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件喜事,也是举家老小的莫大庆事,左邻右舍、熟人朋友也会道贺祝福,场面热烈、喜庆、祥和。在传统的割礼仪式上,小男孩要扎上绣花白色包头巾,头上和两肩分别插上猫头鹰羽毛“???”,以示吉祥、幸福,孩子要骑着马探望长辈及亲戚,亲属们会向孩子赠送羊羔“????”、牛犊“?????”、马驹“?????”等幼畜并在其耳朵上打上印记,作为“割礼祥物”。哈萨克族的割礼仪式之本意是尊重孩子,呵护、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自信性与自我驾驭能力、使得孩子从小养成男子汉的自尊与刚烈品行。割礼是哈萨克民族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与文化传承价值。

哈萨克族的割礼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哈萨克族的祖国亲情谚语及其文化内涵

哈萨克民族历来有着热爱祖国,勇敢顽强地保卫祖国的传统意识,哈萨克族的谚语是其文化载体与真挚见证。本帖摘其二则予以共勉。其一曰:“ ??????? ???????? ?????? ??????? ?????? ?????”,字面意思是“如果你逃离祖国,你就会像丧家的野狗汪汪直叫”,据其寓意可译为“逃离祖国之人,犹如丧家之犬惶惶哀嚎”。其二曰:“ ?? ????????? ?????? ?????? ?????

??? ????? ??????”,字面意思是“尤其在他国作苏丹(官职,拟似国王级别),不如在自己的国家作脚板(鞋底)”,据其寓意可译为“宁作自国垫,勿作异国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哈萨克人民的血脉里澎湃着对祖国的热爱,“??????????? ????”,“我们是中国人”,这乃是中国哈萨克人民永恒的自豪与尊严。

哈萨克族的马词及其蕴意

骏马与诗歌是哈萨克民族的双翼,马位于哈萨克四类家畜马(?????)、驼)????(、牛(???? )、羊(???)之冠。在漫长的马背生涯中,哈萨克民族与骏马生生相依,形成了诸如天马文化等辉煌灿烂的游牧文化精粹。其中不凡马词一组,如:马据其年龄被分称为“?????? ?????? ?????? ???? ??????” 等,这一称谓与同是游牧民族的蒙古语多有近似。马词的意喻宽泛,如:从小一起长大,可谓“????? ????? ??????? ????????-???”,字面意思是“像马驹子一样相互踢打成长”; “????? ??????? ?????”,字面意思是“具有马性格的小伙子”,据其寓意可以为“内秀男儿”,“马性男儿”; “????? ????? ??” “骑在马上巡视”,亦与汉语的“走马观花”相对应。多样的马词及其厚重的蕴意是哈萨克民族不去的美好记忆。

篇2:哈萨克族文化

名人名录(简介)--阿拜・库南巴耶夫

阿拜・库南巴耶夫是哈萨克族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作曲家。被喻为哈萨克族诗圣,也是哈萨克近代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半叶是哈萨克历史上,遭受宗教迷雾和封建宗法制度双重压迫的最黑暗,最严酷的时期。在这样的非凡时期,阿拜凭借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用即兴吟诗的方式审视本民族的劣根性,无情地揭露和鞭挞,批判现实教育和感化了族人。他的诗歌充满哲理,洋溢着丰富的人本情怀。他写下了许多有关反封建、反对宗教迷信和反部落特权的政治抒情诗,其中最有著名的是被誉为 “百科全书式”的散文集《阿拜箴言录》,书中用睿智的目光,犀利的语言为哈萨克同胞驱散了黑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的思想哺育了整整一代哈萨克人,对哈萨克民族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阿拜的名字被录入《世界名人录》,3月20日,阿拜塑像被安放在了中国朝阳公园国际友谊林。

篇3:哈萨克族文化

“阿肯”是哈萨克语的音译, 有“诗人”之意, 但又不仅限于理解其为“诗人”。据《突厥语字典》所载, “阿肯”为“洪水”之意, 即“口若悬河、势不可挡”的意思。[1]哈萨克族有一句俗语:“阿肯活不到千岁, 然而他的歌声可以流传千年。”可见, 阿肯在哈萨克族文化传播和音乐艺术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哈萨克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 也正是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成就了阿肯弹唱。如阿拜所云,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一生都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从孩子呱呱坠地, 阿肯就用歌声送去祝福;婚嫁节日、盛大庆典上, 阿肯弹唱都是保留节目。

一、阿肯弹唱概述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历史悠久的对唱艺术, 又被称为“阿伊特斯”。哈萨克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 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 也创造了蜚声世界的音乐艺术, 阿伊特斯便是独具草原音乐文化特色、竞争性很强的口头对唱艺术。[2]哈萨克族阿肯弹唱是体现哈萨克族生产生活的实践艺术, 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 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共计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其中哈萨克民间阿肯弹唱以“阿依特斯”音译名列入遗产目录。[2]

阿肯弹唱根据内容和竞技的不同, 可以分为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 即兴吟诗, 是最能展示阿肯创作才华的形式。充分考验了阿肯的现场应变能力、对历史的熟知程度以及出口成章的演唱功底。

第二, 由个人演唱的史诗片段, 这是呈现阿肯弹唱的重要形式之一。这种演唱形式需要阿肯积累很多历史文化知识, 再把这些历史文化用曼妙的语言稍加装饰, 所以一般都是年长的、称得上历史通的阿肯才能演唱。

第三, 对唱, 又可分为群众性对唱和阿肯对唱两种形式。群众性对唱最典型的就如婚礼仪式了, 大家围在一起演唱“加尔-加尔”, 为新人们祈福;阿肯对唱即是两个阿肯你一句我一句的演唱形式, 这种形式看似简单, 但却要求阿肯将幽默感融入弹唱当中, 用诙谐的语言去攻击对方, 对方则巧妙地用幽默化解, 再反击。如此, 留给观众的便是欢声笑语一片。

前两种形式如今在创作与演唱方式上有了较大的改变, 过去在文字没有融入游牧生活的年代, 阿肯们只能靠口头创作和传播, 而现在大部分阿肯都是先用文字记录下唱本, 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训练, 再去演唱。对于哈萨克族来讲, 阿肯弹唱是一个盛大的草原文化仪式, 也是他们文化认同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合。据哈萨克著名演唱家、作曲家克列尼·阿孜耳巴依耶夫回忆:“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 架起300座白色的毡房, 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叼羊、赛马、摔跤和阿肯弹唱等娱乐活动, 每晚都歌声四起。”[3]

二、大众传媒与阿肯弹唱

(一) 阿肯弹唱成为媒介“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

早在20世纪初, 李普曼在其著作《公共舆论》一书中首次提及“拟态环境”的概念, 李普曼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由媒介反射出的、由现实世界为基础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后构建的镜像, 虽并非是我们所处的客观环境, 但却基于这种客观环境。通过“拟态环境”, 人们可以感知到周围的世界, 并以周围的环境为参照来采取相应的行动。

由于我国大多数哈萨克族所生活地区为西北边疆或偏远山区, 受到地域、交通等的限制, 外界对哈萨克族的关注也随之减少。大众传媒正是因其传播范围广的特性, 成为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通过近几年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议题的报道, 民族文化报道已渐渐成为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 因此而构建出的民族文化拟态环境, 使得受众能够通过文化媒介的传播, 身临其境, 从而更深层地体会、了解少数民族及其特有的文化。

(二) 发挥监督作用, 促进阿肯弹唱的保护与传承

普利策曾形象地将大众传媒比作海上航行的“瞭望台”, 能够及时向海面上的船只和岸上的人们预告是否有危险情况临近。大众传媒常通过评论性文章、批评报道等形式, 发挥其舆论监督的作用, 约束少数民族文化畸态发展, 引发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 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过去, 哈萨克族游牧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 因此哈萨克族人民经常聚在一起, 在草原上举行阿肯弹唱。渐渐地, 阿肯弹唱从人们的生活中走上了展现艺术的舞台, 由原先的传统形式转变为舞台表演形式, 并慢慢普及开来。据地方媒体报道记载, 197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在喀纳斯湖畔举行阿肯弹唱会, 1981年7月,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坎苏乡新源县举行了阿肯弹唱会, 从此, 阿肯弹唱进入了一个巅峰时期。之后的每一年, 我国新疆哈萨克族聚集地都会举行阿肯弹唱会。

现在的阿肯弹唱已经不是仅限于舞台表演的形式, 更是哈萨克族民俗体现的重要形式。如今, 我们能在阿肯弹唱会上看到各式的哈萨克族服饰、摆设, 品尝到哈萨克族的特色美食, 观赏到姑娘追、叼羊、赛马等传统体育竞技项目, 也能购买到具有纪念意义的哈萨克族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如此, 哈萨克族风情展示也作为阿肯弹唱会的外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简单的婚嫁仪式、古老而传统的祝福方式, 结合阿肯们弹唱的动人旋律, 既保留了哈萨克族的优良传统, 又展现出哈萨克族的民族特色。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情, 通过阿肯弹唱的传播平台, 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并借助大众传播媒介, 直接传播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受众, 为阿肯弹唱得到更好的传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阿肯弹唱承载着哈萨克族特有的文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阿肯弹唱的传承, 也是独特的文化传播过程。

三、阿肯弹唱之民族文化传承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 文化产物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如何将传统的民族文化加以保存, 如何将阿肯弹唱更好地传承下去, 逐渐成为传播者新的挑战。尽管阿肯弹唱一时间还不能为众人所周知, 但是历史悠久的阿肯弹唱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传播意义。

(一) 文化价值

哈萨克族阿肯弹唱艺术承载了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是一部反映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宝典。阿肯弹唱作为口传艺术, 由阿肯将信息以口传心教的方式传播给受众, 受众对接收到的信息加以记忆, 再稍加编辑继续传播给后代, 而后代在接收这些信息的同时, 也从中获取知识, 感受其价值所在, 即如此传承民族文化记忆, 这种文化记忆也逐渐成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哈萨克族阿肯弹唱是具有民间文学的叙事传统, 更完整地保留和保护了哈萨克民族语言的深层智慧, 更有效地保全了哈萨克族母语文化。所以, 将哈萨克族阿肯弹唱艺术及其母语传统置于传播学理论的高度进行研究探讨和深度保护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二) 文化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 游牧的哈萨克族渐渐走出草原, 走近巨大而复杂的现代社会。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种种“被选择”, 紧随时代的浪潮, 各方力量都在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积极行动着。

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者, 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政策指导, 各地方都已经付诸行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 阿肯弹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大批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新一代哈萨克族青年加入了阿肯的队伍。传统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4]

与此同时, 在当今社会培养青少年的兴趣也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选择。为青少年营造传统文化的接受环境, 在中小学开展弹唱艺术的普及教育, 播放相关阿肯弹唱优秀作品、欣赏哈萨克民间文学, 让青少年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并鼓励青少年进行学习, 努力培养出更多青少年弹唱爱好者。

良好的传播环境、优秀的传播者均是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的必要条件, 拓展国际交流、增加中外文化互通能够促进民族文化在更广阔的空间传播。我国哈萨克族聚集在新疆西北部, 其可以借助地域优势, 与邻国哈萨克斯坦进行双边文化交流与合作, 这能为本土的传承人提供历练、开阔眼界的难得机会。

如今, 运用新媒体特性为传统民族文化传播传承所用, 是传播者新的目标。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起阿肯弹唱资料库, 借鉴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储存保护的成功案例, 通过光盘、硬盘或者云端储存设备, 将哈萨克族阿肯弹唱内容转换成可以复制存储的书面化、音频化、视频化、数字化等形式, 已成为阿肯弹唱新的传承模式。

四、结语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哈萨克族民间的传统文化活动。由于全球一体化及新媒体传播带来的冲击, 哈萨克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这使得哈萨克族阿肯弹唱遭遇了难以避免的生存危机。因此, 找出那些影响阿肯弹唱发展的原因, 借鉴、学习其他成功案例, 可以有效推动哈萨克族阿肯弹唱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同样可以为其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借助新的传播媒介, 打造新的传播环境, 挖掘更大的传播空间, 将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丰富中华民族艺术宝库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萍.草原阿肯弹唱会民间体育赛事的历史演变与传承保护[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2 (01) :48-50.

[2]努尔巴哈提·吐尔逊.影视人类学视野下的哈萨克阿依特斯保护[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0 (04) :24-27.

[3]吴孝成.20世纪哈萨克文学概观[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93.

篇4:哈萨克族食疗方法与食疗文化

茶是哈萨克族最主要的食品之一,所选用的茶叶是砖茶或者茯茶。他们可以一天没肉,但是不可以一天没茶。生活困难喝清茶,生活富裕喝奶茶或者酥油茶,现在人们都喝奶茶、酥油茶。茶是哈萨克族最主要的辅助食品和待客的小吃之一,也是最主要的食疗补品之一。哈萨克族喜欢食肉,大多数成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病。每当这样的病人出现头晕头痛时,他们喜欢烧上一大壶茶,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喝一个大汗淋漓,人们的头痛头晕病顿然消失,真可谓茶到病除。说起来也是很有道理的。中医上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大量的热茶进胃,刺激全身的血液循环,头痛头晕自然消失。此外,奶茶还有美容、保护牙齿的功能。所以,哈萨克语中有“汽车离不开汽油,老人离不开热茶”的俗语。到了哈萨克族牧民家里做客,常常可以看到老人们一起喝茶聊天。

羊肉保养人体

羊肉是哈萨克族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用肉,哈萨克族喜食羊肉。人们在开玩笑的时候总爱说:“这个家伙一顿能吃一只羊羔子。”这话一点不假。在成年男子中,一顿能吃一只羊羔子的大有人在。所以,除了冬季,哈萨克族一般不储存肉,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或遇上喜事,拉一两只活羊过来,请客人或者长者说上几句吉祥祝福的话,当众宰杀。这说明哈萨克族不吃死畜,其次是对客人的最高礼遇。所宰杀的一定是绵羊,因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人体需要的蛋白、脂肪和热量,所以羊肉除了平时食用或待客之外,还是极好的保健营养品。给产妇和体弱多病的人喝羊肉汤,康复得特别快。

哈萨克族认为:“羊肉是养体质的,羊肉汤是养容颜的。”“如果女人多,锅里的肉汤就剩不下。”意思是说:因为女人为了漂亮,拼命喝羊肉汤。也表示好东西少,需求的人多的意思。哈萨克族认为,绵羊忠厚、温顺、老实、可爱、胆小、富有。所以哈萨克语中有:“不敢拔绵羊嘴里的草”的成语。意为:胆小如鼠。“嘴上流羊油”,意为:非常富有。而山羊肉是凉性的。哈萨克语中有:“绵羊肉是热药,山羊肉是凉风”、“山羊油是一种冷却剂,一进锅就粘锅”的俗语,说明山羊油极易凝固。哈萨克族一般不在冬天吃山羊肉,也不会让病人、客人吃山羊肉。

马肉活血补血

马肉是哈萨克族喜欢食用的肉食之一。冬季来临之际,有条件的家庭宰杀一匹膘肥体壮的马驹,熏制出来作为冬肉。马肉,丝粗而且很有韧力,很有嚼头。哈萨克族有这样的说法:“吃不上马肉的时候,做梦也在吃马肉,吃上马肉的时候,牙齿要经受一点考验。”意思是:马肉太香了,但是吃起来牙齿得用一点劲。马油具有色泽鲜黄,不易凝固,滑而不腻的特点。马善于奔跑,马油富含活性、热性因子。哈萨克族冬天食用熏马肉,它能为人体增加热量,补充营养,是很好的通络活血的食用药。尤其是熏马油,对肺病有特殊的功效。所以哈萨克族有“马肉是热性良药,山羊肉是冷性清风”的俗语,熏马肉是煮出来吃的,一般要用大火煮40分钟左右,捞出来切成块吃。

马肠子是上等美味

马肠子是往清洗干净的马肠子里灌上马肉,然后熏制而成,也叫熏马肠,分块儿肉和碎肉两种:块儿肉是按马肋条的长短切成长条装进马肠子里熏制成的,特别大,必须用大号锅煮才行;碎肉则是将马肉剁碎了装进马肠子熏制而成的。马肠子是哈萨克族的上等美味,也是现在新疆各少数民族大小宴会上不可缺少的特色菜肴。它的味道优于马肉,食疗作用也优于马肉。

酸奶生津解渴

酸奶是哈萨克族日常冷饮之一,饱餐之后,饮用冰凉的酸奶既有神奇的消食作用,或在炎热的夏季饮用酸奶又有神奇的解渴作用。哈萨克族酸奶由鲜牛奶酿制而成,味道鲜美,富含各种维生素、乳酸和矿物质,营养非常丰富,色泽洁白,犹如白色果冻。哈萨克语表示凝聚力强的时候就说:“象酸奶一样凝冻在一起。”酸奶有帮助消化、祛火解毒、生津止咳、疏肝理气、养血美颜的保健功效。所以酸奶不仅是哈萨克族夏季日常必备的、不可缺少的饮料,还是补充营养的补品。每当人们肠胃不适、消化不良时,喝一碗酸奶,不适就会逐渐消失。在哈萨克语中有“偷酸奶的人跑了,舔酸奶桶的人被抓了”的说法,意与“窃国者为王,窃钩者为贼”同。

马奶活血化癖

马奶发过酵才能饮用,所以被称为马奶酒。马奶根据产奶马的岁数、发酵时间的长短分很多种,这里泛指所有马奶。因为母马较少,所以马奶的数量相对较少。哈萨克族只有在举办大小宴席时,主人才会设法为宾客奉上马奶酒,以示主人对宾客的热情。马奶酒呈乳白色流质液体,稍微停放一会儿,便会出现细沙粒状的沉淀物,搅匀饮用最佳,所以在哈萨克族的宴席上,总能看到主人一边扬舀马奶,一边为客人盛马奶的场景。

马奶富含多种维生素、乳酸和活性因子,具有消食养胃、疏通肠道、活血化瘀、滋阴壮阳、补气养血、润滑肌肤等功效。每当人们消化系统出现不适,适时饮用,必定会药到病除,但是过量饮用、过期饮用就会醉人、伤人。所以,马奶既是宴席的上乘饮品,哈萨克族又是把它当做药来喝。它味似啤酒,很多人喝不习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哈萨克语中就有很多关于马奶的谚语,如:“马奶是夏季的清凉饮料,马奶是最好的药。”“任性行事中,马奶就会腐败(意为:祸不单行)。”“粮食给人营养,马奶给人力量。”“雨露滋润万物,马奶滋润人体。”“吃一冬马肉,等于补一冬营养,喝一夏马奶,等于喝了一夏药。”意思是:马奶是很好,你适量饮用它,它是好药;过量饮用它,它是灾祸,就会祸不单行。

骆驼奶治疗胃溃疡

这里指发酵过的骆驼奶。骆驼奶的数量更少,通常称之为驼奶酒,大小宴席来临之际,主人为了给宴席增光添彩,设法为宾客奉送上价值可观的骆驼酒,以示主人对宾客的诚意。骆驼酒是乳白色泛淡黄流质液体,稍微停放一会儿,便会出现细沙粒状的沉淀物,搅匀饮用最佳。喝法与马奶酒同。骆驼奶是热性,富含多种维生素、乳酸和活性因子。

200克的骆驼奶酒,就能让人浑身发热,血液快速循环,情绪兴奋。所以说,骆驼奶酒是极具消食养胃、消炎化淤、祛寒增热、滋阴补肾、舒筋理气成分的营养佳品,尤其对体弱贫血、肺结核、胸膜炎和各种溃疡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在哈萨克族的宴席上,骆驼奶极具吸引力,如果人们酒足饭饱还不上骆驼奶来,人们就会感到非常扫兴。如果按时端上骆驼奶来,还能引起一阵兴奋的骚动。

酥油润肺润肠

酥油是从烧熟的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是淡黄色油脂,也叫黄油。酥油不易凝固,味道清香纯正。在奶茶中加放少许酥油便称其为酥油茶。其次也可把酥油抹在馕(新疆各少数民族喜欢吃的大饼)和面包上吃,极其香甜,尤具营养。每当人们感到肠胃、肺部不适的时候,吃适量的酥油,它能起到润肠、润肺的作用。

当哈萨克族说什么东西很珍贵时,都说:“像酥油那么珍贵”,“像酥油一样珍藏起来”。但是哈萨克族绝对忌讳带着酥油做礼物去看望病人,因为酥油是黄色的,制作酥油的过程特别漫长。黄色在哈萨克语中有“变黄、拖延”的意思,如果带着酥油去看望病人,病人就会误解成“不希望自己很快康复”,“一切希望都会变黄”等意。

羊油止咳、活动关节

羊油很腻。哈萨克族把煮好的羊油放凉,切成块儿和酸牛奶拌在一起吃,这样吃就不腻了,而且有助于消化。其次,人们患了感冒咳嗽之后,哈萨克族便让患者喝少许提炼过的羊尾巴油,这样做会起到很好的止咳作用。再次,把烧热的羊油涂抹在疼痛的关节处,反复揉搓,可治关节炎和风湿病。

驼峰油止咳降暑

炎热的夏季,哈萨克族要打草,中暑是常见的事,于是,他们就把提炼好的骆驼峰油放进奶茶里喝,就能起到很好的止咳和解暑作用。这是很有道理的,骆驼是很耐渴、耐暑的动物,在它的身体乃至脂肪里必然含有解渴、解暑的因子。所以哈萨克族如果平时得到一点驼峰油,就要把它保存到盛夏打草季节再用。

奶疙瘩助消化、止泻

奶疙瘩就是浓缩、晾干了的酸奶,是哈萨克族特有的食物之一。与鲜奶的比例是1∶30左右。在牧区,牧民收集吃不完的牛羊奶发酵、用粗布口袋滤去水分、切块、放在草席架子上晾干制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不易腐败。它既是哈萨克族的应急零食、旅行干粮、待客点心、馈赠亲友的礼物,也是防止消化不良、肠胃炎、腹泻、食道发炎症等常见病症的保健良药。平时人们只要有个消化不良、肠胃不适,吃一些奶疙瘩,既不伤胃,病痛又能很快缓解或消失。

麦粒粥保护心脏

篇5:哈萨克斯坦文化和社会习俗

孙星云、曾辉、张军平

2012-03-27 16:05:06来源:《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第3期

“中亚雪豹”哈萨克斯坦,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之一,增进与哈国人的交流沟通、加强深化合作,对实现中哈文化融合、巩固两国的传统友谊,非常关键。

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近邻,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经济、文化往来的十字路口。今天,中哈关系持续友好发展,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要参与的“能源丝绸之路”日益兴盛,促进了两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风俗礼仪

哈萨克民族原为游牧民族,属于东突厥人的后裔,逐水草而居,民风强悍。哈萨克这个族名在古突厥语中是“自由、无拘无束”的意思,这也充分反映了哈萨克族的民族性格——追求并享受自由。作为游牧民族的后代,哈萨克人保留着草原文化特有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如英雄乐观主义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和崇信重义精神等。同时,由于近现代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哈萨克民族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宗教方面伊斯兰教、东正教、基督教和佛教并存。这种多元性,体现了哈萨克民族文化宽容的一面。

哈萨克斯坦长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在社会文化、风俗礼仪等方面与俄罗斯和西方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文化也渊源相近,但有不少差异。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种差异,以良好的心态和愉快的精神与哈国人交往,实现中哈文化的不断融合,促进中哈经济合作的长远发展,巩固中哈两国友谊。下面对中哈两国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风俗礼仪作一比较。

见面。中国人一般在第一次认识时握手,熟人打个招呼,一般不再握手。但哈国人除了第一次认识要握手,平常在一天中与熟人第一次照面一般也要打招呼握手。对于上级和年长的人,下级或者年轻人要伸出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伸出双手与别人握手也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哈国,告别后跨门槛时,一人在屋内,一人在屋外,两个人是不能握手的。两个人要握手,要么在屋里,要么都在门外。拜访。哈族人能够邀请你到家里拜访或者在家里接待你,是出于对你的尊敬或好客。一般家里都要准备一桌酒席,哈语叫“达 斯特拉罕”(Dastarkhan)。家里的男主人或成年孩子与客人围坐,女主人上菜倒酒端茶等,有时候女主人也陪坐,小孩不上桌。要想体现对主人热情的感谢,不仅要吃、要喝,还要祝酒说辞,一般饭后都有甜点和茶水。无论吃得习惯还是不习惯,都要尽可能表现出你喜欢主人准备的饭菜。到家里拜访带上礼品,主人会更高兴。

宴会。哈萨克族曾经是马背上的民族。受地理气候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现在的哈萨克人,能歌善舞,爱运动,喜欢集体活动,保留着豪爽开朗、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在哈国,稍大的宴会(除官方非常正式的 那种),包括员工聚会、生日聚会、婚宴等,其间只要有音乐,大家就会跳起来,会跳不会跳的都会参入其间扭起来。这种场合,你也别害羞,加入进去尽情摇摆。在稍正式的宴会上,一般都要祝酒。祝酒的方式是端酒站立,结合酒宴的主题(婚礼、生日、朋友聚会、家里拜访、商务宴请等),或回忆过去、友情,或赞扬感谢感恩,或展望未来祝福,可长可短。哈族人一般都能讲,一些老人或者有身份的人(政府官

员或企业高层)都愿意多讲。哈族人与中国人不同,一般不单对单敬酒,不离开座位到其他人对某个人敬酒。

生日。生日在哈族人生活中极为重要,不少人宁愿请假一二天不要工资不上班,一定要与亲人朋友一起庆贺自己的生日。有身份、有地位或有影响的人的大寿(50、60、70岁等),庆祝宴会的场面隆重宏大,朋友满座,甚至不少人专程不远千里赶过来祝寿。所以,记住你周围哈方同事的生日对你与他们的日常交往也很重要。在生日时说一声“生日快乐”,准备一份礼物,并参加其生日聚会,将会使他们非常高兴和感动。需要注意的是,哈族人忌讳在生日前任何时间向他们祝贺生日,哪怕提前一天祝贺也不行。但如果你忘了或者不在,在其生日之后弥补,向他(她)表示祝福是可 以的。

社会文化

家族观念。哈族人的家族观念很强,子女定期探望父母,家族所有人在主要节假日时要相聚。哈族人口总量不大,人与人之间比较注重结识和交往,并经常以兄弟姊妹相称。当你听哈族人说某某高官或贵人是他兄弟,不要当成真的,有时他们可能没有血缘关系,只是朋友。哈族人重亲情和友情,因此在哈国从事商务经营,人脉是十分重要的。

长老会。英语中,Veteran一般是指老战士或老手。俄语中也有个类似的舶来词,既指获得过奖章受人尊敬的退伍老兵,也指各行各业获得过政府奖励的德高望众的退休劳动模范。在哈国,从州到区乃至村庄,都建立了从上到下的组织联系体系,这里暂且称其为长老会。长老会有定期活动。因为哈萨克有尊老的传统,所以这些长老的意见或提议对当地社区、市州政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些大公司的退休员工中也有长老会成员,有些还是积极的活动者。他们在公司不仅拥有很多熟人朋友,还有不少亲戚子女,对公司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外部经营环

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他们期望的,主要不是物质和福利补助,是要得到管理层对他们的关注和尊敬。

节假日不能忘记他们,要去个别家里拜访看望,并请他们集体聚会,准备一些小礼品祝福他们。

工作关系。在哈国的工作场所,上下级关系非常严格。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在企业,“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哈国得以体现。在正式场合,对上级一定要用尊称或头衔(尽管可能是熟人或老朋友),对于老人也尽可能用尊称,对于下属和年轻人,则可以直接叫名字或简称。

教育状况。哈国教育基础较好,全国基本无文盲。在哈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比中国要轻很多。大部分中小学一周上学六天,每天上半天课。大学管理相对比较松散,有些学生不上课、不做作业,与老师搞好关系就可通过考试或拿到毕业证书,教育质量没有保证。

随着“能源丝绸之路”的日益兴盛,对哈萨克斯坦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思索和总结,对在哈国工作和生活的国人,确有帮助。

生活习惯

受俄罗斯影响,哈族人的饮食习惯与西方人的用餐方式类似。哈族人吃饭采用分餐制,习惯用刀叉勺盘等,碗(深碟)只用于盛汤。菜以生吃为主,主要为西红柿、黄瓜、柿椒、小葱和圆葱等,一般没有蘸酱或调味品,全部自然味。圆白菜、胡罗卜等常切成碎片凉拌。酸黄瓜、腌西红柿、泡菜也有。哈族人很少吃带叶的蔬菜。肉以羊肉、鸡肉、鱼肉、牛肉为主,也有鸭肉,多为烧烤或煎炸,羊肉也经常水煮。米饭多为白米饭或抓饭。面食有拉面、饺子、带馅面卷、宝儿萨克(油炸发面球)、或烤制的各种带馅或不带馅点心。餐桌上,面包是一定要

有的,一般人如果没有面包吃,会感觉吃不饱。所以当你请哈族人吃饭时,最好要有面包或囊饼之类的食物上桌。

在家居方面,哈族人非常讲究,只要有条件,房子盖得尽可能漂亮,装修尽可能奢华,家具摆设都要精致。房子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宽敞,外表可能不怎么样,但房子里装修都很好。在衣着方面,哈族男女,无论有没有经济条件,出门参加正式场合的衣物都十分考究。有身份的人,经常一身从头到脚都是名牌。哈国的公共场合如会场、餐馆、办公室等一律禁止吸烟。如果要吸烟,就要到户外。另外,哈族人没有让烟的习惯,自己从怀里拿出来自己抽。你跟熟人要支烟,或者给他让支烟,他也不会介意。在阿拉木图,哈国年轻女性抽烟的较多。和俄罗斯族相似,哈族男人爱喝酒,但聚会时不劝酒。若坐到一起能够敞开喝到尽兴,朋友之情往往就能更进一层。

中国石油在哈国投资开展业务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稳健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鼓励中方员工“本地化”,即引导中方员工尊重当 地社会和人民,学习了解当地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多交流、多沟通、多交友,促进企业内部中哈双方员工的文化融合。对哈萨克斯坦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观察和体会,对在哈国生活、工作的中国人,确有帮助。

篇6:哈萨克族文化

我国塔吉克族现今主要居住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塔什库尔干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这里地理位置特殊,西北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与阿富汗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相连,东南和东部与叶城、莎车县相连,北面与阿克陶县相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原冰川环境使这里成为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汇冲之地,也使塔吉克人经历了复杂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演变进程,最终形成了如今以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信仰为主体、多元共生的宗教文化。

一、塔吉克族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历史变迁

关于塔吉克的族称,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星亮指出,‘塔吉克’一名源于‘大食’,而‘大食’似即突厥语‘tash’(石)的汉译音[1](p82)。塔吉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民族,其形成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那时塔吉克人的直系先民东伊朗部族就在帕米尔地区居住并进行活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帕米尔地区经历了复杂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变迁过程,塔吉克人的先祖中融汇了塞人、粟特人、花刺子模人、巴克特里亚人等成分,以后又融汇了中亚其它民族的成分,吸收了希腊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原文化,将诸多文化因素融入当地文化之中,在保留东伊朗语的基础上逐渐发展,逐步发展成今天我国的塔吉克族,并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的独特高原文化特色。

塔吉克族及其先民在曾信仰过多种宗教,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原始多神崇拜、琐罗亚斯德教(又称祆教、拜火教)信仰、佛教信仰和伊斯兰教信仰。自新疆有人类活动开始,塔吉克先民便居住在这片土地上,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等普遍存在于塔吉克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如对太阳的崇拜、对慕士塔格的崇拜、对鹰和马的崇拜等。约公元前4世纪,发源于古波斯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今喀什、和田地区。塔吉克先民与波斯毗邻,人种相同、语言相近,可能更早接受琐罗亚斯德教[2](p88)。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之后,其善恶二元论的思想及其对火的崇拜等便对塔吉克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朅盘陀国时期,佛教成为其国教。朅盘陀国&&敦信佛教,敬崇佛法。[境内]有十多座寺庙,僧徒五百多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3](p405)佛教在鼎盛时期,修建了许多寺院庙宇。之后,由于阿拉伯人的入侵,朅盘陀国灭亡,伊斯兰教传入,佛教被取代,寺院庙宇被毁,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献资料也都未得以流传。大约公元8世纪前期,阿拉伯人征服中亚之后,伊斯兰教开始在中亚地区迅速传播,9世纪时,伊斯兰教在中亚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0世纪中叶前后,喀拉汗朝统治者皈依伊斯兰信仰,奉逊尼派为官方伊斯兰教教派。自此,新疆地区开始正式推行伊斯兰教,主要信奉的逊尼派。据学者推论,塔吉克人应该比新疆地区其他穆斯林更早接受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是先从中亚地区经帕米尔高原传入新疆南部的[4][p28]。

二、塔吉克族的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信仰

大约11世纪时,由伊斯兰教什叶派分化出来的重要支派伊斯玛仪派在法蒂玛王朝任命的传教代表纳赛尔·霍斯鲁的传播下,进入我国塔吉克地区,我国塔吉克人开始接受什叶派伊斯玛仪派信仰。伊斯玛仪派吸收了祆教、基督教、佛教的部分哲学思想以及古希腊哲学和伊本·西那为代表的中世纪塔吉克波斯哲学观点,具有复杂、神秘的哲学理论体系,与传统教派有所不同,其反对宗教活动中的表面形式和教法礼仪,倡导内心醒悟和虔诚笃信,因此被成为巴颓尼叶派(内学派)。自伊斯玛仪派产生以来,便以进步、改良的态度在伊斯兰世界社会、政治和宗教舞台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自接受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信仰后,塔吉克族成为我国唯一一个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玛仪派的民族。这一信仰的改变是是塔吉克人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帕米尔人的社会发展进程,更新了古代帕米尔的社会和文化结构,并且重铸了帕米尔与中亚其他地区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关系&&是塔吉克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和里程碑[5](p98-99)。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塔吉克族中有少部分人成为逊尼派信徒,目前伊斯玛仪派信仰仍然是塔吉克族的最主要宗教信仰形式,融入到了塔吉克族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塔吉克族的伊斯玛仪派信仰既与我国其他民族的信仰伊斯兰教具有许多共通之处,但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在礼拜方式、宗教活动场所、朝拜方式等方面与我国其他穆斯林存在着差异。塔吉克族的乃玛孜主要是在自己家中完成,在重大节日如肉孜节、古尔邦节期间,会参加群众性的乃玛孜。群众性的乃玛孜在被称为加玛艾提哈那(聚会所)的地方完成。塔吉克族的加玛艾提哈与清真寺的结构布局不大相同,不设伊玛目站立之位的壁龛,而在西面的墙上设有悬挂伊玛目画像的龛洞。塔吉克族认为,应该朝拜当世伊玛目,并将朝拜过当世伊玛目的人称为巴颓尼哈吉(意为内在的哈吉)。

三、塔吉克族宗教信仰生活的文化多样性

塔吉克族的伊斯玛仪派经历了一个本地化的过程,逐步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宗教遗风等水乳交融,使其伊斯玛仪派信仰打上了深厚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印记以及中原文化对帕米尔的深刻影响力,更具有浓郁的当地文化烙印。

1、拜火作为一种文化习俗生生不息

篇7:哈萨克族名人事迹等

英雄之衣

8月30日,记者了解到,8月初,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博物馆镇馆之宝——“胡安德克鹿皮大衣”被鉴定为世界上保存时间最长的鹿皮绣花大衣,因而正式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记录”。近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已正式将证书下发至布尔津县。

据悉,2010年6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新疆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及伊犁州、地区等5位专家,在布尔津县召开了“胡安德克金银边饰鹿皮大衣申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论证会”。

经过专家组的反复论证以及阿勒泰市公证处涉外公证员的公证确认,胡安德克大衣被确定为世界上保存时间最长的绣花鹿皮大衣,专家组一致同意推荐该大衣申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记录。

英雄之衣

胡安德克鹿皮大衣作为哈萨克族克烈部落首领、民族英雄胡安德克·巴依哈拉(1727-1816)奋战沙场、打败侵略者的犒赏,见证了哈萨克族人民保卫家园、维护祖国统一的勇气和决心。

如今,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及世界基尼斯之最,胡安德克鹿皮大衣俨然是布尔津这个西部旅游边城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挖掘哈萨克草原游牧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民族艺术瑰宝。

据史料记载,公元18世纪中叶,准噶尔部为称霸漠西发动了战火,这场战乱让平静的草原陷入了巨大浩劫。面对大批部族成员的伤亡和草原民族赖以生存的牲畜及克烈部族家园的不断沦陷,胡安德克主动请缨和准噶尔部骑兵决战。最终,英武的胡安德克杀死了进犯的侵略头目,保住了领地。

为了顺应部落民意,奖赏胡安德克,1745年,哈萨克族中玉兹阿布赉汗命令13名绣女耗时90天精心制作了这件鹿皮大衣,赐给了英雄胡安德克。从此他奋战沙场,屡次打败侵略者。

现珍藏于布尔津县博物馆的这件鹿皮大衣又宽又大,两个普通人合在一起都不一定能穿得起来。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哈萨克民族英雄胡安德克曾经在尚武的古代草原上的英武和剽悍。

技艺失传

据了解,缝制胡安德克大衣的传统技艺已经失传上百年之久。

经专家考证,制作大衣时最难的一道工序是在鹿皮上绣花,而要在鹿皮上绣出花,取决于熟皮的工艺,在草原文化不断变迁的现代社会,这种熟皮技术已经没有人掌握了。

据悉,胡安德克鹿皮大衣于2003年,由布尔津县博物馆从该县阔斯特克乡哈拉墩村村民巴合提汗·沙妮亚孜手中征集馆藏。2004年,“胡安德克大衣”受邀被带到北京,在全国民族服装展览会上展示了半年,受到了国内外服装界和文物考古方面专家的高度评价。2005年,经新疆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和反复研究论证和经国家相关部门确认,评定胡安德克金银边饰鹿皮大衣为民俗类“国家一级文物”。

二、哈萨克著名诗人阿拜

哈萨克著名诗人阿拜(1845—1904)出生于中亚细亚成吉思汗山区托布克特部落,父亲库南拜是该部落的头目, 是一个封建宗法制度的卫道士。但母亲乌丽江却是一位善良、正直、通倩达理的妇女。在她的抚育下, 童年时代的阿拜幸运地摆脱了封建家庭特别是库南拜的影响。阿拜从小喜欢诗歌。1855年, 当他刚满十岁时, 便写过短诗《我以为是谁在追赶骆驼》,1857年阿拜被送到斜米县城阿合卖特力扎小学读书。在这里阿拜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功课以外, 还自学了阿拉伯、波斯及东方其它民族的语言, 阅读了尼扎米、菲祖力、菲尔道希、纳瓦依等东方学者及诗人的大量经典作品。正是这些东方诗人绚丽多彩的诗篇,激发了阿拜最早的创作热情。阿拜在学生时代的诗, 都是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写的。在斜米时, 阿拜还到俄罗斯教区小学读过书,接触了普希金、莱蒙托夫、克雷洛夫及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进步的俄罗斯文学对阿拜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阿拜并没有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开始自己的创作活丅动。还在儿童时代, 阿拜即被库南拜选定做自己的继承人。阿拜还没有上完学, 便被迫参加了部落的事务工作。阿拜的青年时代, 几乎是在库南拜严格的监督和管束下度过的。但阿拜没有放弃他的理想, 他总是寻找机会会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 思索着自己的未来。在长达十年类似听差的生活中, 阿拜看了牧主、巴依③、宗教上层人物和部落头目在富丽堂皇的毡房中进行的肮脏交易和罪恶勾当, 这激起了他的正义感。他决心寻找一条和他父亲相反的人生道路, 于是和自己所出身的贵族家庭产生了抵梧, 并最后公开决裂。

1876年初, 由于群众的推选和坚持, 阿拜怀着为民兴利除害的夙愿到洪吾丅尔· 阔克斜部落担任了卜勒斯职务④ , 但不久, 洪吾丅尔·阔克斜部落中的头人和上层, 出于阶级利益和部落偏见, 编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到县城及省会诬告阿拜。阿拜在三年任职期间, 经常遇到斜米地方法院的传讯。部落纠纷和阶级斗争互相纠结的汲其复杂的环境, 没有剖断阿拜和人民的联系, 他总是坚定地站在劳动人民一边。他所提出的政治措施, 大都着眼于广大贫苦牧民的利益, 这使阿拜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1884年, 七百人出庭作证,支持阿拜, 迫使原告承认了他们是有意陷害阿拜。这一冤案的了结, 提高了阿拜在哈萨克人民中的威信和声望。此后, 不到一年,斜米地区五个县城的部落代表在哈拉莫拉召开大会, 共同推举阿拜为部落头目。这次大会通过了阿拜亲自起草并由他签署的《哈萨克新法七十四条》。这个新法用法律形式肯定了阿拜的一些进步主张, 给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带来了当时条件所能允许的一些好处。这一事丅件在哈萨克人民的历史上构成了重要的篇章。

1885年 阿拜结识了流放到哈萨克草原的民丅主主义者米海依勒斯、多尔果波夫等人, 从而接受了进步的民丅主主义思想。这时他巳迫切地感到, 需要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大声疾呼科学与民丅主, 以唤醒他的民族。严格地讲, 阿拜的创作活丅动就是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在这以前阿拜只写过为数不多的习作。

1886年是阿拜诗歌创作多产的一年。这一年他写了二十几首诗。《啊, 我的哈萨克》、《骏马的风姿》、《秋》等著名的诗都是这一年写的。如果说, 在这以前, 人们从阿拜的习作中, 还只能看到阿拜会写出比一般阿肯的即兴创作较好的诗歌, 但读过这几首诗以后, 哈萨克人民已经看到了自己民族伟大的诗歌天才。

1888-1889<1>一年阿拜在创作上获得了较大的丰收。《某一年, 十一月还不见雪花飘落》、《八行诗》、《致姑娘》、《姑娘的回答》等代表阿拜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的许多优秀诗篇, 大多是在这段时间里写的。可以说, 这是阿拜创作生涯中的光辉年代。1889<1>年庄地方刊物《原野》第一次发表了阿拜的《夏》和《致库列木拜》两首诗。由此, 阿拜的名字被更多的读者所认识, 影响也逐渐扩大。这一年, 阿拜在进行创作的同时, 开始翻译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长诗《奥涅金》。

1890年, 俄国驻欧谋布地区军官陶另男爵代表沙皇到斜米给当地的部落头目披锦戴花, 进行表彰时, 阿拜曾用激愤的词句抨击他们。这件事引起了官方和上层集团的极大不满。年, 阿孜别日干等部落上层和头人企图谋害阿拜。由于朋友们的保护他才没有遇害。1898年阿拜和他的儿子马高维亚在斜米的家还无故遭到当局的搜查。生活的实践启示阿拜研究哈萨克民族的历史和现状, 以教育自己的人民。

从1903年起, 阿拜开始写他的《可克利亚》智慧的语言。这本书花费了阿拜多年的心血。在本书里纪录着十九世纪哈萨克部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伦理、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和间题, 是研究哈萨克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最早的文献,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 也是阿拜留给他的民族的珍贵的文化遗产。1898年, 由于阿拜年事已高, 他停止了社会活丅动, 专门从事创作, 直到离开人世才搁笔。阿拜晚年的心情比较抑郁。他最痛爱的儿子、饶有才华的阿不都热合曼在二十七时死去, 另一个儿子马高维亚也在阿拜去世前几个月死去。接踵而至的不幸, 给阿拜精神上带来极大痛苦。阿拜在《衰竭的心跳动得又弱又慢》这首诗中, 流着眼泪倾诉他心灵的创伤:

有时我想用苦涩的泪水, 洗涤心灵上的军浓伤夜, 有时却悄悄地探到一边, 怕人们瞧见我红肿的泪眼。

虽然生活道路坎坷不平, 阿拜却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 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窘况, 他也不曾绝望, 他相信他的民族总有一天会走上文明发展的、幸福的道路。1896年他在, 合灵之鹰》里曾明确指出:

虽然苦难的过去冷若冰霜, 未来却充满着温暖和阳光。

但阿拜没有亲眼看到新时代的曙光, 这使他感到终身遗憾。从阿拜年的诗作里可以看出他有壮志未酬之感。他希望得到后人的充分理解:

有一天, 少女的羞涩会取代卑利的语, 有一天, 我将在荒好的湿土中长眠, 我的心—首受过敌人的找害, 爱情的抚摸, 也要在寒冷的坟墓里及成冰团。但愿你的探索更加深远, 我的人生之健也许会被你发现 我生长在没有蹊径的荆棘丛里, 一生蔡零零地和恶势力奋战⋯ ⋯ 为什么你不注意整修自己的仪容 年轻时我倔强但不够德健, 暇悟虽早理想却没有实现, 我一直在世俗的倾札下挣扎, 首点燃智慧和仇恨的火焰⋯ ⋯

1904年6月23日, 阿拜在自己的故乡病逝。他以哈萨克人民的歌手、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光辉形象在人们的心里树起了永恒的纪念碑。

三、沙里福汗公园——桦林公园

里福汗•精思汗(1900-1940),男,哈萨克族,今新疆吉木乃县人,生于库库岱家庭。

民国11年(1922)由部落推荐,沙里福汗到迪化蒙哈学校读书,他在学校里阅读进步书籍、报纸和杂志,受到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民国14年(1925)迪化不少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人,对杨增新的封建统治不满。杨增新为消除政治上的威胁,对进步学生实施分化措施,当年责令沙里福汗提前毕业,并派往福海县任职。

沙里福汗在福海任县长期间,领导各族人民种地放牧,发展生产,开展文化活动,宣传新思想,摹集马匹,购买枪支组织地方武装,维持社会治安。

民国17年(1928)7月杨增新遇刺,金树仁主持新疆政事,停止了沙里福汗的县长职务。民国19年(1930),沙里福汗被调到迪化,遭到监禁。民国21年(1932)11月沙里福汗夫妇逃回吉木乃老家。

民国22年(1933)初,马仲英部下马赫英窜犯福海。5月,马赫英攻入承化,大肆烧杀抢掠,沙里福汗在吉木乃组织民众与阿山反马头目首领联合起来保卫家乡。马赫英失败后,向塔城逃窜,沙里福汗率众于沙吾尔山一带阻击。

民国22年(1933)11月,盛世才派专人抵阿山与沙里福汗晤谈,后任命沙里福汗为阿山行政长。阿山因战乱生产遭重大破坏,沙里福汗在任时,从福海调来牛羊供应市场,从苏联购进数百吨粮食赈济饥民。承化街头搭起粥棚,办起了“孤儿院”、“孤老院”,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翌年春天,沙里福汗又调剂种子,组织农民及时春耕,进行生产自救,开展互助活动,渡过了艰难的大灾之年。沙里福汗任阿山行政长期间,把发展农牧业生产放在突出地位,大力进行牲畜品种改良,兴建畜牧生产和兽医设施,培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组织农民整修渠道,扩大耕地,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发展农业生产。他还支持办农场,引进拖拉机、双铧犁,采用新技术,引进农业生产方法,他注重林业,领导群众植树,保护林木。他领导城市建设,从国外请测量人员,规划承化城区一至十道巷。并在承化办起了电厂。

期间,阿山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民国22-28年(1933-1939),阿山区有67所小学,在校教职人数达到500余名。并且办了1所中学,培养了100余名小学教师。采用苏联参考书,任用在苏联读过书的人任教。民国24年(1935)12月,沙里福汗派穆华什去斋桑,购买印刷设备,办起了《阿尔泰报》,此后,还办起了《新阿尔泰》、《阿山月报》等杂志,成立了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蒙古、汉族等文化促进会,开展文化活动。

沙里福汗有鲜明的民主进步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6年(1937)秋,沙里福汗带队去富蕴、青河、福海3县宣传抗日。民国27年(1938)由穆华什翻译,《阿山新疆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著作《论持久战》,扩大了抗日的宣传规模。

在沙里福汗及反帝会(第五分会)的大力宣传和努力工作下,阿山区各族群众涌跃参加抗日捐款活动。至民国29年(1940),共捐献可购买5架飞机的物品、100匹马及209919.80元,支援了抗日战争。

沙里福汗反对部落的过重赋税,他把按户牧税的办法改变为按各户牲畜多少收牧税的办法。吸收妇女参加政府工作,支持妇女参与社会活动。他要求政府秉公办事,严惩政府官员行贿受贿行为。他个人亦能公正待人,礼贤下士,深入实际,帮助下层工作。

民国28年(1939)8月1日,盛世才电调沙里福汗进省,8月7日,沙里福汗到达迪化,即被盛软禁,并受审讯,撰写交待材料。民国29年(1940)初,盛世才把沙里福汗的所谓交待材料与苏联肃反、“杜重远事件”和富蕴暴动等联系起来,以阴谋暴动推翻政府罪结案,并报苏联领导人。是年初夏,沙里福汗被杀害,时年40岁。

1992年,沙里福汗原葬地八户梁地块被乌鲁木齐城市建设征用,中共阿勒泰地委、行署经请示自治区,9月26日将沙里福汗的遗骨迁葬至阿勒泰市桦林公园。

四、哈萨克族情歌大王——阿赛特

哈萨克族牧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孕育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吟唱爱情的方式,因此对于爱情的歌唱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哈萨克情歌的歌词和旋律似乎都带有一种忧郁和失落的感伤,许多凄美的爱情长诗就是在这样的情调下,经过无数阿肯的再创作,通过演唱的方式流传下来。《萨丽哈与萨曼》是中国现代哈萨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悲剧性叙事长诗,传说汗王的女儿萨丽哈公主与奴隶萨曼相爱。萨丽哈为了和相爱的人在一起,逃出了汗王的罗网。汗王手下的铁木尔为了娶上萨丽哈以便日后夺取王位,展开围追堵截,于是草原上有了一场为了爱情的大厮杀,最后留下一个爱情悲剧在世间流传至今。其作者阿赛特,1867年诞生于沙皇俄国的赛米州,30岁以前曾多次到中国的塔城走亲访友。后来他定居中国,辗转于阿勒泰、伊犁和塔城等地。作为一个诗人,阿赛特在这些地方找到了他创作的源泉,他一生留下的36首情歌大部分都是在这三个地区完成的。

篇8:哈萨克族文化

一、从文化的隐示现象看冲突

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的特殊, 是祖国与域外的枢纽, 所以自古以来, 新疆就是各种文化互相交流、碰撞的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 由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贯彻实施, 新疆受外来异质文化的影响趋势日益高涨, 本地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也与日俱增。文化间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通过哈萨克族当代乡土小说中人们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等反映出文化冲突给人们带来的动荡更多的体现在深层的心理积淀中。

叶尔肯·米那塔耶夫的《萨尔克烈村的变迁》讲述了萨尔克烈村要开发为东疆最大的石油基地, 村民要全部迁到距县城不远的新建居民点, 这使得村民骚动不安。透过小说中村民们对都市文明带来的突如其来变化的态度及透露出的心理现象, 读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失落、惋惜与迷惘。村民们不仅为萨尔克烈村的平静与安谧被打破而感到痛心与惋惜, 而且为居住环境的改变将使他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事仪发生变化而感到迷惘与慌张。

作者通过对村民们的神态、行为的描写, 刻画出了在传统游牧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冲突下萨尔克烈村的变迁引起了人们心灵的动荡。“村民们听到这个令人可怕的消息后, 神色慌张地而又不约而同地跑到村西头的一座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清真寺前。”[3]“村民们祷告完后忐忑不安地站在离这群陌生人不远的土坡上, 偷偷窥视着这群人的一举一动, 相互窃窃私语, 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声。”[3]当村民们听到搬迁的消息后, 先是“神色慌张”地聚集在清真寺前, 清真寺在这里不仅仅表示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具体建筑物, 而是穆斯林的心灵依靠, 信仰支柱, 村民们想从信仰中寻找些慰藉;看到石油勘探员把木棒插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 又对村子比比划划, 他们对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子感到忐忑不安、痛心, 但又无可奈何。透过村民们动态的显示行为, 读者可以观察出他们的心理现象, 也可以体会到文化冲突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小说中有一段是对村民们谈话的记叙, 通过人们的对话, 作者在具体细节上阐释了现代都市文明与传统游牧文明的冲突。“听别人说, 新建的居民点都是楼房。房子窄窄的, 还不够我做乃玛孜的。”[3]“要是我死了, 过祭日时人那么多, 这样的房子怎么能盛得下。”[3]“听说, 新建的居民点没有清真寺, 我这个伊玛目算是白当了?”[3]从谈话的表面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新生活方式的担忧, 而透过真实、平常的语言, 展现出的是他们对传统的价值体系、宗教信仰的忧虑与不安。文化的冲突不仅表现在显示现象中, 而更重要的是存在于人们的隐示现象中。有着伊斯兰宗教信仰的哈萨克人要做乃玛孜、去清真寺祷告、死后家人要举行祭日, 可是由于楼房的空间有限, 周围没有清真寺, 所以这些传统宗教礼仪事项在他们搬入新建居民楼后要受到影响。作为民族文化中深层结构的宗教文化, 当它受到外来文化冲突时将有更强烈的反映。

二、从文化的隐示现象看文化转型

“在全球各民族文化日益影响、交融的当下, 如何以开放的视野既吸纳外来文化的先进部分, 又坚守本民族文化的优质内蕴, 是摆在少数民族作家面前的重大课题”。[4]通过阅读哈萨克族当代乡土小说, 从小说中人物态度、心理和价值观等文化的隐示现象的刻画中, 读者可以感受到哈萨克族作家对民族文化转型的探索与尝试。

哈萨克族双语作家哈依霞的《魂在草原》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流变过程, 表达了受过现代都市文化浸染的“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内蕴的折服和皈依, 又通过有很强传统观念的爷爷对现代都市文化的接纳, 传达出了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先进外来文化, 这正是作者对民族文化转型的尝试与探索。

“我”进城学习音乐, 在经历了现代都市文化的濡染后, 发出这样的感慨:“你知道城里的哈萨克人吗?没完没了地宴请, 一场接一场, 从每年的冬宰时分起, 一直到来年开春, 马肠子、熏肉什么的吃光了才会缓一下。哈萨克人那份纯真和坦荡, 早让他们泡进势利的肉汤里去了。”[5]受到现代都市文化中一些不良影响的哈萨克人为了权势一场接一场的宴请, 原本朋友聚在一起敞开心扉的纯真和谈天说地的轻松早已不见了踪影。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使得城里哈萨克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重情重义的传统价值观念淹没在势利中。面对德国人对中国人的肆意挑衅, 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我”本想上前教训那家伙, 但却犹豫了。而成长在广阔草原的艾斯哈提却勇敢的上前阻止, 并狠狠还击了挑衅者。事后, “我”对自己的犹豫、心灵的麻木感到心痛。在游离本民族文化后, 通过亲身经历和内心深处的反思, “我”在现代都市文化中越发觉得传统民族文化的崇高与伟大, 表达了“我”对民族文化的回归与皈依, 对本民族文化的优质内蕴的坚守。

爷爷脖子上长了一个对口疮, “我”劝他去乡医院看看, 但他不相信药能治好他的病, 只相信毛拉, 便请毛拉念经文、画咒符。可是后来一辈子不用西药的爷爷, 在毛拉没有治好自己的对口疮后, 尝试着抹了“我”留下来的金霉素眼膏, 这种药很快把爷爷的病治好了。一辈子固执的爷爷竟然把这些药膏珍藏了很久直到去世。作者塑造的传统观念很强的爷爷由刚开始只信咒符治病到后来使用西药, 使用并珍藏西药的外在的行为其实传达出了爷爷内心深处思想观念的变化, 即对外来文化的认可与接纳, 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游牧文化中一些落后迷信的观念在科技发达的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下, 渐渐垮掉。整篇小说通过“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赞美与折服, 爷爷对先进外来文化的接受, 显现出了作者对民族文化如何转型的探索。

正像哈依霞在小说《魂在草原》中以红松象征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一样, “这个红松的主根深深地扎在地底下, 仿佛要穿过地球延伸出去, 而那些旁根, 则列队从树的底部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 坚韧粗壮, ”[5]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不仅像红松的主根一样需要牢牢的深入民族的沃土, 汲取深厚的民族力量, 而且也要像红松的旁根一样向四周展开, 吸取更广泛的营养, 这样哈萨克族的文化才能像红松一样永不倒下。

摘要:在当今世界, 各民族文化的冲突打破了恪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格局。以游牧文化为主的哈萨克族同样面临着文化的冲突, 以及民族文化为寻求发展而如何文化转型的问题。以文化的隐示现象为视角, 去探讨深层文化结构中文化的冲突与转型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隐示现象,文化冲突,文化转型

参考文献

[1]韦建国.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西北多民族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王云五.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5.

[3]叶尔肯.米那塔耶夫.萨尔克烈村的变迁[J].民族文学, 1990, (1) .

[4]任一鸣.多元视角的文化优势与困惑—从哈萨克女作家哈依霞、叶尔克西的创作谈起[J].民族文学研究, 2006, (2) .

上一篇:小吴村小学防溺水告家长书下一篇:绩效考核分析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