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除水果蔬菜皮

2024-04-23

巧除水果蔬菜皮(共6篇)

篇1:巧除水果蔬菜皮

巧除水果蔬菜皮

爱吃水果的人会为剥皮而烦恼哦,如何能够快速便捷的去除水果皮呢?

桃子、西红柿剥皮:

只需准备一盆热和一盆凉水即可,先将水果洗净,然后放进热水盆中,稍等一会捞出,再将捞出的水果放进凉水盆中冰一下,这样像桃子,西红柿的皮就会很容易剥掉了,既容易又美观。

吃石榴小妙招:

用刀把石榴横切成两半,拿其中的一半,口朝下,轻轻倒进成有水的碗里,若倒不干净可以用勺子拍打石榴。把掉进水里的薄片捞出,就只剩下石榴籽了。

篇2:水相法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的锡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U-3010紫外分光光度计(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微波消解系统(CEM Corporation);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浓硝酸;浓硫酸;盐酸(2 mol/L);酒石酸溶液(100 g/L);抗坏血酸溶液(10g/L),临用时配制;配置硫酸(1+9):量取10 m L硫酸,倒入90 m L水内,混匀;氨水(1+1);配置酚酞指示液(10 g/L):称取1 g,用乙醇溶解至100 m L;高锰酸钾溶液(10g/L);配置CTMAB溶液(2 g/L):称取0.2 g CTMAB加入100 m L无水乙醇中溶解,贮存于棕色瓶中;配置苯芴酮溶液(0.3 g/L):称取0.03g的苯芴酮溶于100m L无水乙醇中,加入盐酸(2mol/L)2m L,混匀,在冰箱中用棕色瓶贮存,贮存期为一周;配置混合显色剂:将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2 g/L)与苯芴酮溶液(0.3 g/L)按2:3的比例混合;配置锡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g金属锡(99.99%),至于小烧杯中,加10 m L硫酸,盖以表面皿,加热至锡完全溶解,可以去表面皿,继续加热至发生浓白烟,冷却,慢慢加50m L水,移入100m L容量瓶中,用硫酸(1+9)多次洗涤烧杯,洗液倒入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配置锡标准使用液:吸取10.0m L锡标准溶液,置于100m L容量瓶中,以硫酸(1+9)稀释至刻度,混匀。

1.2 试样预处理

将洗干净的蔬菜或水果,用榨汁机捣碎之后分别称取3.0g三个于消解罐中,分别向其中加入4.0m L硝酸,1.0m L双氧水,另外3个消解罐,依次加1.0m L硝酸,1.0m L双氧水做空白。微波消解后的溶液置电热板上赶酸至1m L,取下冷却至室温,将3试样罐集中转移到50m L容量瓶,定容备用。试剂空白的处理方法同前。

1.3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蔬菜、水果中锡的测量

吸取5.00m L消化后的定容溶液及5.00m L的试剂空白溶液,分别置于25m L比色管中。吸取0.00、0.20、0.40、0.60、0.80及1.00m L锡标准使用液(相当0.0、2.0、4.0、6.0、8.0及10.0?g锡)分别置于6根比色管中。于试样消化液、试剂空白液及锡标准液中各加入1.0m L酒石酸(100g/L)及1滴酚酞指示液(10g/L),混匀,各加氨水(1+1)中和至淡红色。加3m L硫酸(1+9),加高锰酸钾溶液(10g/L)至溶液呈紫红色,放置5min后,加抗坏血酸溶液(10g/L)至使溶液的红色褪去,加1m L聚乙烯醇溶液(5g/L),混匀,加水至刻度25m L。再各加混合显色剂2.5m L,混匀。用1cm比色皿以水调节零点,于波长53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将试样吸光值与曲线比较求出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最佳吸收波长的选择

图1是苯芴酮-CTMAB及锡-苯芴酮-CTMAB-络合物吸光波长扫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配合物及试剂空白在460nm处均有最大吸收,但是配合物在530nm处有一个明显的肩峰,此处才是配合物的吸收峰,在460nm处是没有参加络合的苯芴酮吸收值。Δλ=70nm,此试剂可以做为锡的显色剂,且测定波长在530 nm处。

2.2 显色时间及络合物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显色剂与锡的显色反应在20min后反应完全即达到最大值。且络合物在4h内基本不变,本实验选择20min后测定吸光度。

2.3 硫酸加入量的影响

由于Sn2+与苯芴酮生成络合物,吸光度常随溶液p H值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测定时必须严格控制溶液的p H值。苯芴酮与四价锡离子络合时,p H在1.1-1.2间显色最好。由于试样在消化过程中酸度太大,为了使消化试样和试剂空白及标准液在相同的p H值环境下显色,要先将溶液用氨水(1+1)调成淡红色(加酚酞指示剂),再加酸达到其要求的酸度。

2.4 锡的测量

测得的标准曲线及试样的吸光度见表1,根据以下数值作得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其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0.054+0.0247x,R=0.997,线性关系较好。

2.5 摩尔吸光系数

本实验所得锡离子浓度分别为0μg/25m L、2μg/25m L、4μg/25m L、6μg/25m L、8μg/25m L、10μg/25m L时的吸光度分别为0.064、0.098、0.146、0.200、0.248、0.309。将以上数据代入ε=A/bc,得到锡离子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平均值为1.07×105L·mol-1·cm-1,数值较大,表明了用本实验方法设计生成的锡离子-苯芴酮-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的三元显色络合物体系具有很强的吸光能力,因此该实验方法对锡离子含量的测定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3 结论

本法采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实现增溶增敏,一方面大大的缩短了络合反应的时间,另一方面,使其显色更明显,增加了检测的灵敏度且在实验过程中避免了有毒试剂的使用。本法还具有显色反应快速、灵敏、稳定、选择性较好、简易等特点,能够很好地用于食品监测中微量锡的测定。

参考文献

[1]游勇,鞠荣.重金属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J]..学术交流,2007,02:102-103.

[2]Abu-samra,Morris J S,Koirtyohann S R.Wet ashing of some biological sample in a microwave[J].Anal.Chem.1975,47:1475-1477.

[3]杨雪娇.黄伟.不同前处理方法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J].现代食品科技,2008,24(10):1051-1053.

[4]蔡慧华.彭速标痕量镉测定方法的最新进展[J].理化检测-化学分册,2006,42(8):684-685.

[5]张霞,刘文杰.锡的毒性及测定[J].卫生研究,2007,31:332-334.

[6]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T5009-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16-2003食品中锡的测定.

[8]金钦汉,戴树珊,黄卡玛.微波化学[M].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9,32-51

[9]王建英.表面活性剂的增效作用在光度分析中应用[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8,34(5):230-231

篇3:香蕉皮巧除皮沙发污垢等

清理碎玻璃渣的好方法

方法一:如果你不小心将玻璃杯打碎在地板上,可以用一块面包片,像海绵一样吸附地板上的那些碎玻璃。面包片能非常容易吸附掉肉眼不易察觉的微小玻璃碴。不过,千万记得马上将这些面包片丢到垃圾桶中,以防止被人误食。

方法二:把小面团在手中拍成一个小圆饼状,在地面及地面的缝隙里粘一粘即可。

果仁去皮妙招

枣皮:把干枣放入水中浸泡3小时后,放入锅中煮沸,等大枣完全泡开后,再捞起来剥皮就容易了。

蚕豆皮:把干蚕豆放在陶瓷或搪瓷器皿内,加入适量的碱,倒上开水焖几分钟即可将蚕豆皮剥下,但其豆瓣要用水冲洗,以除去其碱味。

核桃皮:将核桃放在蒸笼内用大火蒸8分钟取出,放入冷水中泡3分钟,捞出逐个破壳,就能取出完整的果仁。把果仁放在开水中烫4分钟,用手轻轻一搓就能把皮剥下。

栗子皮:先用滚烫的水把栗子泡一下,这样可使内膜和栗壳粘在一起,敲开栗壳便可得到干净的栗子;也可将栗子一切两瓣,去壳后放入盆内,加开水浸泡后搅拌几下,栗膜就会脱去。还可将生栗子洗净后放入器皿中,加入少许精盐,倒入开水浸泡5分钟后,取出栗子切成两瓣,栗衣随栗子皮一起脱落。

如何清洗芝麻

到了节日,免不了用芝麻做各种糕点小吃。可是清洗芝麻是个麻烦事,它既小又轻,漂洗的时候容易随水流失掉,很浪费。或许以下妙招可以帮到你!

先做一个布口袋,把芝麻全部装进去,将袋口对准水龙头,用另一只手在外面搓洗,直到流下的水非常清为止。把口袋扎好口,放到通风的地方晾干,随用随取。

假睫毛重复使用

亲们的假睫毛都是用一次就扔掉吗?这样未免太不环保了吧,现在教大家清理假睫毛,这样既环保又省钱哦。

1.刚卸下来的假睫毛根部都是胶水,所以只要把根部的胶水清除掉,假睫毛就能重复利用了。首先将化妆棉对折剪开,一边宽一边窄;

2.将剪开的两片化妆棉放到眼部卸妆液里浸透,然后取出来;

3.将两片假睫毛放到宽的那片化妆棉上,睫毛部分要留在外面,不要整片假睫毛全包进去,不然假睫毛很容易变形;

4.再盖上窄的那片化妆棉,用手指轻轻压实根部,让眼部卸妆液尽可能浸润根部;

5.弯曲化妆棉,这样既能压牢假睫毛,还能保持睫毛弧度,就这样放着直到第二天;

6.轻轻揭开化妆棉,经过一夜的浸润,假睫毛根部的胶水已经能很好去除了,一手轻轻捏住毛梢,一手一点点抠出根部的胶水,就轻松清理完假睫毛了。

纸杯小台灯

一次性纸杯用过一次就扔掉太可惜了,做一盏这样的小台灯,今晚和Ta一起吃烛光晚餐吧。

1.找一个一次性纸杯,用刻刀将底部挖空:

2.用笔在纸杯内部画上喜欢的图案;

3.准备一个红酒杯和一个矮蜡烛;

4.将纸杯套在酒杯上;

5.夜晚的时候点亮蜡烛,就有了小烛灯的感觉啦。

电饭锅节电技巧

1.应选择功率适当的电饭锅。实践证明,煮1千克的饭,500瓦的电饭锅需30分钟,耗电0.25千瓦;而用700瓦电饭锅约需20分钟,耗电仅0.23千瓦,功率大的电饭锅省时又省电。

2.电热盘表面与锅底如有污渍,应擦拭干净或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干净,以免影响传感效率浪费电能。

3.使用电饭锅时最好提前淘米,用开水煮饭,煮饭用水量要掌握在恰好达到水干饭熟的标准。饭熟后要立即拔下插头,否则,当锅内温度下降到70℃以下时,它会断断续续地自动通电,既耗费电能又会缩短电饭锅的使用寿命。用电饭锅煮饭时,在电饭锅上面盖一条毛巾可以减少热量损失。

4.煮饭时还可在水沸腾后断电7~8分钟,然后再重新通电,这样也可以充分利用电饭锅的余热达到节电的目的。

篇4:巧除水果蔬菜皮

检测方法的评价与选择原则:同一检验项目均列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测定方法及参考方法;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中同一检验项目如有2个或2个以上检验方法时, 各实验室可根据自身的仪器设备等不同的条件选择使用。一个好的分析方法, 是指这个分析方法具备一组达到蔬菜水果质量安全检验所希望的性质, 例如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等, 这组性质可以用数值来描述, 也就是分析方法质量评价参数。

1 灵敏度

1.1 定义

一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 它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常以校准曲线的斜率度量灵敏度。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 一个方法的灵敏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灵敏度可因试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1.2 评价方法

根据灵敏度的定义对其进行表示, 可以将仪器响应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通过校准曲线定量地联系起来。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公式如下:

式 (1) 中:k为方法的灵敏度, k越大, 方法灵敏度越高;c为待测物质的浓度;a为校准曲线的截距;A为仪器的响应量。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 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建议将所谓“1%吸收灵敏度”叫做特征浓度, 而将以绝对量表示的“1%吸收灵敏度”称为特征量。特征浓度 (或特征量) 越小, 则方法灵敏度越高。

2 准确度

2.1 定义

反映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测量系统的误差, 用准确度来表示, 这是一个综合指标, 包括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准确度是对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符合程度的度量, 用单次测定值或重复测定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进行比较, 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其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计算公式如下:

式 (2) 、式 (3) 中:E为误差, x为测定值;A为真值。

合理的表示准确度应该是测定值x与真值A之间的差异。同一个样品无限次测定的均值将接近于确切的测定值x, 实际工作中只能用有限测定次数就均值x来估计测定值x, 因此反映准确度的误差是总误差, 即主要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决定。因此, 改善分析的精密度和尽可能消除分析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是提高分析数据可靠性的主要措施。

2.2 评价方法

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的准确度, 可以采用标准物质作回收率测定或测量标准物质等2种方法评价。测量标准物质方法, 即对标准物质的分析, 从而根据结果来评价分析的准确度。回收率的测定是目前实验室中常用而又方便的确定准确度的方法, 即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 再测定其回收率。通过多次回收试验还可发现检测方法的系统误差。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 (4) 中:x1为加标样品的测定值;x0为未知样品的测定值;m为加入标准物质的量;P为加入的标准物质的回收率。

3 精密度

3.1 定义

精密度用于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被测物多次测定, 将测定的结果与平均值进行比较, 其偏离的程度即为精密度。为了满足某些特殊需要, 需要保证检测具有重复性、平行性和再现性。一是重复性, 指在同一实验室内, 当分析设备、分析人员和分析时间中至少有1项不相同时, 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2次或2次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二是平行性, 指在同一实验室中, 当分析设备、分析人员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 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三是再现性, 指用同一分析方法在不同实验室 (分析设备、分析人员、分析时间不相同) , 对同一样品进行的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因此, 室间精密度即再现性, 而室内精密度即重复性及平行性的总和。

3.2 评价方法

通常由一整批分析结果中得到的精密度往往高于分散在一段时间里的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可因与测定有关的试验条件的改变而有所变动。因此, 最好将组成固定的样品分成若干批, 然后分散在一段适当长的时间里进行分析。必要时应取2个或2个以上的不同浓度水平的样品进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的检查。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水平有关。经常用分析标准溶液的办法 (这与分析实际样品的精密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 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中, 可了解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在对标准偏差作较好估计时, 需要足够多的测量次数。因为标准偏差的可靠程度受测量次数的影响, 以准确确定某种方法的精密度。精密度与被测物的浓度有关, 因此常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公式如下:

或者用标准差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式 (5) 、式 (6) 中:RSD为相对标准偏差;S为标准差;xi为n次测定中第i个测定值;n为重复测定次数;为n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4 检测限

4.1 定义

所谓“检测”是指定性检测, 即判定样品中确实存在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检测限是指对某一特定的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即分析方法所能识别的极限。

4.2 评价方法

4.2.1 IUPAC规定。

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规定, 对各种光学分析方法, 可测量的最小分析信号如下:

式 (7) 中:xL为最小分析信号;Sb为空白多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空白次数测量的平均值 (n≥20) ;k为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

k Sb (即) 响应的浓度或量即为检测限L:

式 (8) 中:S为方法灵敏度;L为最小检出限;标准曲线回归方程斜率其余同前式。

1975年, IUPAC建议对光谱化学分析法取k=3。由于空白的测定次数有限, 低浓度水平测量的误差可能不呈正态分布, 因而当空白测定次数n<20时, k=3响应的置信水平约为90%;n>20时, k=4.65相应的置信水平约为95%。

4.2.2 对于一般试验的规定。

当空白测定次数n<20时, 检出限公式如下:

式 (9) 中:L为最小检出限;tf为显著性水平为0.05 (单测) 自由度为f时的t值;Sb为空白平行测定正标准偏差;f为批内自由度;f=m (n-1) ;n为平行测定个数;m为重复测定次数。

当空白测定次数n>20时, 计算公式如下:

式 (10) 中:Sb为当n>20时空白平行测定标准差;L为检出限。检出限为空白值正标准差的4.6倍, 给出置信水平为95%。

例如, 用2, 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硒, 双空白测定10次, 其空白值为 (11.40±1.25) ng, 求检出限。

4.2.3 气相色谱法的规定。

最小检出量是指检测器恰能产生与噪音信号相区别的响应信号时所需注入色谱柱的物质的最小量。色谱法的检出限与仪器性能关系较大。用最小检出量或最小检知浓度来表示检出限。通常认为, 最小可辨响应信号应为噪音信号的2倍。计算公式如下:

式 (11) 中:N为噪音信号;S为最小响应值。相应的检出量与标准无质量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在检测中注意注入标准物质应比较接近最低检出量, 尽量小些, 以便达到更为准确的目的, 计算公式如下:

4.2.4 分光光度法的规定。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 以扣除空白值后的吸光值为0.01相对应的浓度值为检测限。

4.2.5 离子选择电极法的规定。

当某检测方法或者检测系统的校准曲线外延直线部分的延长线与平行于浓度轴且相交于空白电位的直线相交, 这些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检测限即为其交点所对应的浓度值。

5 测定限

5.1 测定上限

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 即为该方法的测定上限, 前提要求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如果不考虑系统误差 (或者已经消除系统误差) , 其特定的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有不同的要求, 要求标准越高, 则测定上限低于检测上限越多, 即测定上限可能有所不同。

5.2 测定下限

某种检测方法的测定下限, 即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 前提也是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如果不考虑系统误差 (或者已经消除系统误差) , 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低浓度水平待测物质的极限可能性可以由测定下限反映出来。测定下限受精密度要求的限制, 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对特定的分析方法来说, 精密度要求越高, 测定下限高于检出限越多。

6 检测上限

检测上限系指与校准曲线直线部分的最高界限点相应的浓度值。当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值超过检测上限时, 相应的响应值将不在校准曲线直线部分的延长线上。校准曲线直线部分的最高界限点称为弯曲点。

7 方法适用范围与最佳测定范围

检测方法适用范围指某一特定方法的检测下限至检测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可作定性或定量的测定。而最佳测定范围, 也称有效测定范围, 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 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最佳测定范围应小于方法的适用范围。对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要求越高, 相应的最佳测定范围越小。

8 选择性与专一性

在定量和定性分析中, 一种混合物中的一个成分的测量可能受到另一个成分的干扰。这意味着这个方法对于所测量的组分不是选择性的。使用一个对一个组分完全专一的分析方法, 就可以分析样品中的这一组分。尽管在样品中还有其他组分存在, 其他的组分不会产生任何信号。当一个分析方法可以给出一个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的准确的分析结果, 在各组分间设有相互的较差反应, 这个分析方法称为是完全选择性的。一个选择性的方法是由一系列专一性的测量组成的。对于一个方法的选择性和专一性也可以有一个数量的描述。此外, 分析方法的价格包括设备、实验室、试剂和人力;分析方法的安全性是指可能对人体或环境造成的危害, 这些在选择分析方法时都必须考虑。方法的选择是全部分析工作的基础, 若方法选择不当, 则全部分析工作都是无效的。

9 选择方法的原则

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分析目的, 选择准确、可靠的方法。标准方法一般是已知准确度的首选可靠方法。根据分析方法的9个评价参数, 选择可以满足分析要求的分析方法, 尤其是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检测下限满足实际待测样品的检验要求。应考虑获得这种分析方法的可能性。方法应简便, 不需要高级训练及技巧, 所用试剂不特殊, 种类少, 稳定性高并且毒性小。操作历程短, 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尽量避免和减少样品的前处理。结合实验室的具体实验条件, 对所选方法作初步试验观察, 进行验证和评价, 看其是否可被接受。

摘要:介绍了蔬菜与水果检测方法中, 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测定限、检测上限等的定义和评价方法, 阐述了检测方法适用范围与最佳测定范围, 以及选择性与专一性, 系统总结了选择方法的原则, 以期为正确选择和评价蔬菜与水果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水果,检测方法,评价,选择原则

参考文献

[1]于立红.蔬菜中硝态氮速测方法及硝酸盐污染评价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2005.

[2]王媞.蔬菜与水果农残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9) :156-157.

[3]田丰伟, 孟甜, 丁俊荣, 等.蔬菜发酵剂乳酸菌产生物胺的检测与评价[J].食品科学, 2010 (24) :241-245.

[4]黄保宏, 王波.蔬菜中氧化乐果残留的检测[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5 (4) :20-22.

篇5:蔬菜水果中甲胺磷农药分析检测

甲胺磷, 化学名为O, S-二甲基硫代磷酸酯 (Methami-dophos, 简称MAP) , 别名多灭灵、克螨隆等[1], 是一种高效、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和杀螨剂, 具有优良的触杀作用, 较好的内吸和胃毒作用, 故被广泛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是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其在食品中的残留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甲胺磷的残留、分析检测作一综述。

1 甲胺磷在蔬菜水果中的残留

甲胺磷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易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 在植物体内的残效期长, 如在禾谷类作物上的残效期达4周, 果树蔬菜上达7周, 有的植物上达10周以上, 不宜在蔬菜及其他生长期短的作物上使用。受甲胺磷污染的蔬菜, 在室温下长时间的清水冲洗, 加入各种洁净剂包括洗洁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碳酸氢钠及醋等清洗方法, 对蔬菜上的甲胺磷无明显清除作用[2]。我国规定, 甲胺磷在米类上的最高残留限量为0.1mg/kg, 蔬菜水果上不得检出有甲胺磷的残留。1998年8月浙江省奉化市卫生防疫站对市场上出售蔬菜进行调查。结果, 95%样品检出甲胺磷残留量, 范围.11~8.41mg/kg。蔬菜中甲胺磷污染十分严重, 特别在带豆、青菜和萝卜菜[3]。

2 甲胺磷残留分析检测方法

甲胺磷的分析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分析、ELISA法、化学法等。

2.1 气相色谱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 考虑到甲胺磷热稳定性差, 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分解 (185~190℃) , 所以色谱分析时操作温度不能太高, 否则结果重复性差。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常规测定方法的几种气相色谱柱, 对甲胺磷残留量检测不甚适宜, 检测灵敏度较低, 甲胺磷含量在1mg/kg以下无法测出。甲胺磷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 国外Zweig等推荐的方法是用XE-60固定液的91.4cm长的玻璃填充柱, 使用外标法定量。国内较早报道甲胺磷的气相色谱法的周运才等使用的固定液为E-301, 刘志强等使用Reoplex为固定液。国家标准曾经使用聚新戊二醇己二酯为固定液, 司金成等和方菊芬等分别用OV-225和QF-1+DEGS为固定液。总之, 甲胺磷气相色谱分析使用固定液极性多为中极性到高极性, 而且均采用填充柱, 现行国标仲裁法为液相色谱法。有人经研究发现, 使用X-60大口径毛细管柱的内标法定量分析甲胺磷, 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可达到分析要求, 此方法在Zweig等的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做了改进, 填充柱改为大口径毛细管柱, 热导检测器改为FID检测器, 外标定量改为内标法[4]。还有采用毛细管柱进行研究, 分析速度快于填充柱, 并用对磷有很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FPD检测器检测, 适于快速测定[5]。还有研究者采用气-质联用进行检测[6]。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般来说,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的检出限比气相色谱的要高。HPLC对于GC不能分析的高沸点或热不稳定的农药可以进行有效的分离检测。HPLC在进行农药残留分析时一般用C18, C8作填料, 以甲醇、乙腈等水溶性溶剂作流动相的反相色谱。与GC相比HPLC的流动相参与分离机制, 其组成、比例和p H值可以灵活调节, 这样更利于分离。HPLC连接的检测器一般为紫外吸收 (UV) 、质谱 (MS) 、荧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胺磷残留量, 由于在常温下进行, 避免了甲胺磷的分解, 可取得较好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范苓等采用反相色谱法分析稻谷中甲胺磷的含量, 对检测器的检测波长、流速等作了选择, 找出了较为理想的色谱条件。该条件下, 甲胺磷分析的线形范围0.5~100mg/kg, 方法检出限可达:0.001mg/kg, 加标回收率在83%以上。采用液相与气相色谱分析, 结果甲胺磷液相色谱的加标回收率好于气相分析结果[7]。

2.3 薄层色谱分析。

甲胺磷结构特殊, 因而有不同于其它有机磷农药的性质。如水溶性强, 极性大等, 一般的有机溶剂难以展开, 给结果的分离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其展开剂中需要含有极性溶剂如乙醇、甲醇、乙酸等方能将甲胺磷很好的展开。研究发现适合的展开剂为氯仿-乙醇、氯仿-甲醇-环己烷等[8]。其定性分析可以在化学显色反应后在进行TLC分析, 通过与标准品对照, 利用Rf值定性, 该法装置简单, 操作方便, 一般实验室均能检验。

2.4 ELISA法。

自20世纪80年代初, Ercegovich等和Hammock等提出并开始利用免疫化学技术进行化学农药残留分析以来, 国外已有不少利用免疫测定方法分析化学农药在食品、环境和农产品中残留的研究报告, 明确ELISA方法的工作条件和基本参数不仅是衡量方法有效性所必须的, 也可为方法应用于残留分析提供保证。有建立的ELISA方法对甲胺磷纯品的最低检测量为0.85ng/assay, 线性检测范围为0.032~500μg/ml;在该范围内, 标准曲线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79%和4.43%;稻谷和小白菜样品中添加甲胺磷后的平均回收率分别90.3%和93.2%。这些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和检测灵敏度符合现行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9]。此法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 灵敏度高, 操作简便, 价格便宜, 易于标准化、自动化和适于大容量样本的分析。但此法因存在交叉反应, 仍需完善。

2.5 化学法。

化学法用甲醇、Na OH-CH3OH液、冰醋酸、I2标准溶液等反应得浅黄色溶液再分析计算含量[10]。

从所报道的文献可以看出, 有关农药残留分析检测的方法很多, 分析化学家进行农药残留分析时所采用的提取净化方式、分析检测方法也各不相同, 大多是根据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来选择分析方法, 而各种分析方法参差不齐, 各有利弊。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意识的逐步提高。相信21世纪果蔬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技术检测方法也必将蓬勃发展, 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

摘要:针对蔬菜水果中胺磷农药的分析检测技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蔬菜水果,甲胺磷,检测

参考文献

[1]宋小平, 韩长日, 舒火明.农药制造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3.

[2]谭燕琼, 李伟安.清除蔬菜中甲胺磷污染的方法研究[J].卫生研究, 1998, 27 (1) :62-65.

[3]宋家铨, 王新华, 舒黎晔.蔬菜中甲胺磷残留量调查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1999, 11 (4) :161-162.

[4]毕富春.XE-60大口径毛细管柱定量分析甲胺磷[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0, 21 (6) :7-8.

[5]马建强, 甘春芳, 封建飞.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测定蔬菜甲胺磷残留量[J].广西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18 (2) :6-8.

[6]周振梅, 冯忆, 夏豪刚等.GC/MS在检测甲胺磷工业废水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0, 22 (1) :42-44.

[7]施卫平, 范苓, 朱仁康.超声提取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污染稻谷中甲胺磷含量[J].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 15 (1) :87-90.

[8]周海梅, 李朴.马锦琦甲胺磷的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洛阳医专学报, 2002, 20 (2) :102-103.

[9]刘凤权, 许志刚, 王金生.定量测定甲胺磷残留的间接竞争ELISA的建立和初步应用[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8, 6 (2) :139-145.

篇6:巧除水果蔬菜皮

健康行为学的生态学理论认为,个人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及环境因素均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行为,营养环境对儿童饮食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6,7]。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水果/蔬菜摄入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进行营养环境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辽宁、贵州省共21所中小学,在每所学校的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分别随机抽取1~2个班,调查对象的家庭均为双亲家庭。共调查3 165名学生,其中小学生1 147名,初中生1 060名,高中生958名;男生1 537名,女生1 576名,性别缺失52名。调查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分为(8.1±1.5)分,大于平均水平(7.5分),即所抽样本经济水平偏中上等。

1.2 调查工具

采用修改后的欧洲Pro-children项目使用的结构式自填问卷[8]作为调查工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选择吃水果/蔬菜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青少年感知到的与吃水果/蔬菜相关的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共包括7个方面:(1)父/母受教育水平;(2)家庭经济状况(social economical status,SES);(3)水果/蔬菜的家庭可及性,即调查对象在家里是否可以吃到想吃的水果/蔬菜;(4)水果/蔬菜的家庭允许规矩,即调查对象家里的水果/蔬菜的数量是否可以满足摄入意愿;(5)父母的帮助,即父母在两餐之间或者正餐是否帮孩子准备好水果/蔬菜;(6)父母的积极鼓励,即父母是否积极鼓励孩子吃水果/蔬菜;(7)父母强制要求,即父母是否要求孩子吃水果/蔬菜。

1.3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学生在教室填写问卷,统一回收。

1.4 统计学处理

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进行组间百分率的比较,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1.4.1 个人因素赋值

性别:男性=1,女性=2;年级:小学=1,初中=2,高中=3;城乡:城市=1,乡村=2;推荐摄入量知识知晓程度:正确回答=1,错误回答=0。

1.4.2 心理社会因素赋值

对吃水果/蔬菜的态度和自我效能感赋值方法相同,分值范围均为-2~2分,分别表示完全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同意也不反对、有点同意、完全同意。

1.4.3 家庭环境因素赋值

父母受教育水平:学历>十二年级=1,≤十二年级=0;家庭经济状况包括5个条目,即家中是否有冰箱、电视、电脑、汽车、自己独立房间,每项回答“有”=2,回答“无”=1,以5个条目相加为最终得分;其余条目分值范围均为-2~2分,分别赋予5个选项:完全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同意也不反对、有点同意、完全同意 (或者为:从来不这样、很少这样、有时候是这样、大多数时候是这样、总是这样)。

2 结果

2.1 家庭环境因素对水果/蔬菜摄入知识和行为影响

调查对象水果和蔬菜推荐摄入量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41.6%和58.7%;水果和蔬菜摄入行为达标率(水果:平均每天摄入≥2次,蔬菜平均每天摄入≥2勺)仅为24.2%和44.1%。行为达标者和未达标者在家庭营养环境因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水果和蔬菜摄入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分别以水果和蔬菜摄入行为是否达标为因变量,以年级、性别、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推荐摄入量知识、态度、自我效能感、家庭可及性、父母示范作用、家庭允许规矩、父母的帮助、父母的鼓励、父母强制要求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年级、性别的影响后,影响水果摄入不足的危险因素为推荐摄入量知识知晓差、自我效能感差、缺乏父母的帮助、家庭允许规矩差、家庭可及性差;蔬菜摄入不足的危险因素为推荐摄入量知识知晓差、自我效能感差、家庭可及性差、母亲受教育水平低。见表2。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水果/蔬菜摄入达标率和推荐摄入量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均很低;家庭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水果/蔬菜摄入行为,其中缺乏父母的帮助、家庭允许规矩差、家庭可及性差是水果摄入行为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家庭可及性差、母亲的受教育水平低是蔬菜摄入行为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已有研究证实,水果/蔬菜的摄入知识水平与摄入行为显著相关[8]。本次研究也显示,推荐摄入量知识知晓力差、自我效能感差分别排在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危险因素的前2位。提示知识水平仍是摄入行为较强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宣传。

国外研究显示,父母可能以多种方式影响儿童水果/蔬菜的摄入[8,9,10],母亲的受教育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蔬菜摄入息息相关[11],家庭中健康食物的可及性和家庭允许规矩是个人摄入达到推荐摄入量的必要条件[12,13,14],本研究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提示支持性环境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饮食行为的形成。本调查显示,家庭环境各因素为蔬菜摄入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且支持性环境促进蔬菜进食,而对水果的促进作用弱于蔬菜。这点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不同[15],可能与中国的饮食文化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本研究选择了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样本,意在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城乡分布偏性,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外推性。

本研究结果突出显示了健康饮食知识知晓情况和家庭支持性营养环境对儿童青少年水果/蔬菜摄入行为的重要作用,提示在营养干预中应包括营养环境的改善。

上一篇:二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主持词下一篇:试验室检测环境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