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来自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800字

2024-04-28

写来自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800字(通用18篇)

篇1:写来自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800字

当你身处溪畔时,看到了溪水的清澈透明,感受到水的灵动,你是否得到启示:自由是多么的可贵!

当你身处百花丛中,看到了花朵的鲜艳美丽,闻到花的芬芳,你是否得到启示:奉献是多么的崇高!

当你身处高山顶峰,看到了高山的雄伟壮丽,体会到山的傲然挺立,你是否得到启示:正直是多么的伟大!

大自然的美丽无奇不有,无处不在,它们时时刻刻都在启迪我们做人的道理,你是否听到了?

做人应如流水,清澈透明,灵动自由。流水随着自己的意愿,在地面上缓缓而流,不受他人约束,自由自在。如古之庄子,一位人人崇敬的智者,清贫一生,喜欢过着自在的生活,“吾将曳尾于涂”,正是表现他追求灵动与自由。庄子心如清澈的流水一般,就算留在“涂中”也要自由。伟大的自然告诉我们:做人应如流水,心清透明,自由生活。

做人应如花朵,芬芳美丽,造福于人。蜜蜂曾经不明白美丽的花儿为何不愿久留,展示其美丽,但花儿告诉它,只有花儿凋谢,果实才能成熟。默默的奉献令花儿失去了美丽与生命,但换来的却是甜美的果实,花儿甚感欣慰。宋朝的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奋勇抗金,为此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为大宋江山子民,无怨无悔,铸就了一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难道说大自然不是在启示我们:做人应如花朵,抛弃美丽,默默奉献,造福于人。

做人应如高山,傲然挺立,刚正不阿。雄伟的高山傲然挺立在大自然中,为我们树立岿然不动的榜样,做人就要像山一样,正直、坚强。包拯是人们所熟悉的执法者,他刚正不阿,清廉明断,无论面对何种的案件,无论面对哪个皇亲国戚与大臣官员,他都严明判案,从不徇私,他的正直与坚强像一座威严的高山挺立在人们心中,被世人称作“包青天,刚正的“青天大老爷”。大自然在向我们诉说:做人应如高山,正直挺立,万古长青。

大千世界,人们在寻找着做人的标准,而大自然时刻在启示我们,做人应如水、如花、如山;要寻找自由,懂得奉献,更要正直坚强。

大自然是个神奇而幻彩的世界,来自大自然的启示,时时刻刻都在正确地引导我们前进,寻找更加美好的生活。

篇2:写来自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800字

题记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根。溯涨潮落;月的阴晴圆缺;树的落叶归根。大自然有自己的法则,一部法则一片世界。

风,你是自由的精灵。一道微风不知疲倦的奔跑着,它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快乐,无拘无束,看似无形却又能感觉得到。

就这样,一道风刮向了南美;一个人站在山顶上,感应到了一场风暴即将来临,他看见了这道风,他看见了风的真谛。他从此领导人们奋起反抗,呼吁更多的人去争取他们应得的自由,不断地反抗,不断地战斗,倒下了再爬起来;失败了,便重新再来。自由之风最终响彻南美,风之领悟者曼德拉将自由之风带给人们,自由之风从此席卷了南美,人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自由国度。

火,你是顽强的精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颗小火苗并不引人注目,但就是这颗小火苗他很顽强,生生不息,永不止息的燃烧,这就是大自然法则中的火之意志。

粒火种诞生于一个人的心中,便会形成一道绚丽的生命之火。20世纪是一个燃烧的岁月,一粒火种种在了当时的中国人心中,熊熊的烈火在每个人心中迸发而出,顽强的精神让那些掠夺者为之瞠目。愤怒的炎黄之火将一切耻辱焚烧贻尽,命运之轮因此重新启动。

一粒火种留给了我们,周而复始,永生不灭。

光,你是和煦的精灵。万物之源,皆来之光。一米微光,照亮一片土地,温暖一方人心。一颦一笑,尽情释放着光的含义。

一米阳光微笑着来到了这个世界,孤独与寒冷,一米阳光洒在了她的身上。走出高大的修道院,来到贫脊与疾病的非洲,亲吻艾滋病患者的面庞,用她的微笑与善良去拯救和帮助他们,缓解他们的苦痛。特蕾莎修女在那里耗尽了自己的一生。那一米阳光,在她死后,化作无数在天地间闪耀的光辉,飞向无边的宇宙

篇3:来自自然的语义传达方式

与此同时,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产

品的物质功能, 而开始更多地关注和追求产品深层内涵, 注重产品的个性特质和由此唤起的

复杂心理感受, 产品所传达出的“意义”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因素。

一、产品语义表达层次的研究与划分

产品语义就是研究产品所要表达的各层面的信息, 解决从产品的实际功能到象征意义等各层面的信息表达问题。包括关于产品是什么东西 (认知功能) 、有什么用途 (使用功能的形象化) 、怎么使用 (使用方式的示意) 、总体上给人的感受 (审美、情感) 、代表什么 (象征意义) 等一系列的问题。产品语义的表达根据这些问题划分为多个层次:功能性语义、示意性语义、象征联想性语义、情感及趣味性语义。

功能性语义主要是回答产品是什么东西, 有什么用途;示意性语义回答产品如何使用的问题, 他们以约定俗成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符号来表达产品的功能层面;象征性语义则体现产品的某一精神层面;情感及趣味性语义则是表达设计师对人的关爱和对生活情趣的理解。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产品语义的形式有的通过精心设计来表达, 有的则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如功能性语义和示意性语义涉及到产品功能的理解和使用方式的理解, 其表达是肯定而清晰的, 应该保证其理解不会发生偏差;而其他方面的产品语义, 其理解不是单一的, 是模糊不确定的, 它涉及到使用者独特的个人心理和使用环境。

二、仿生设计表达方式与产品语义表达层面间的联系

作为设计方法的一种, 产品仿生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及表达内容与产品语义学研究的内容之间存在许多共通点。在产品功能的表达、使用方式的示意、生活情趣的理解、产品象征意义的诠释诸方面, 两者间存在比较明确对照的基础。产品仿生设计涉及到产品语义所表达的各个层面的内容, 是对产品语义学理论的实践和应用探讨。产品仿生设计的表达方式仅是一个实现方式而已, 产品语义学中不同层次的语义是这些表达方式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结果。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 直白的表达方式对应于产品的功能性语义层面

在仿生设计中, 直白的表达方式是对自然界生物形态及功能的直接利用, 重点在于对自然原始功能的创造性表达。直白的表达方式在利用自然形态原有的功能时, 也借助形态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来表达产品的功能语义。在人们印象中, 对各种自然形态的功能有一个比较普遍一致的了解, 什么样的形态有什么样的功能, 这种一致性的了解成了产品仿生设计的语义诉求点。产品设计运用人们印象中这种对于自然形态仿生设计表达方式与产品语义学表达与功能的固定对应关系, 来表达人造物的形态与功能层面之间的联系的对应关系。这里自然形态已经成了一种功能语义表达媒介, 用来表达其形态所实现的功能。如用于水上娱乐行进的蛙璞和遨游在蓝天的飞机等等, 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功能性层面的产品语义是产品语义最基本的表达层面, 它是产品自我界定的标示性的形象语言。自然形态的功能特征以及产品形象要表达的功能语义, 这两者之间通过人的形象思维达到交汇点即对产品功能的理解和认知。

2. 提示性的表达方式对应于产品的示意性语义层面

对于产品使用方式的示意性设计与表达, 仿生设计有独特性。在产品仿生设计中, 对于使用方式示意性的设计通常是和人体肢体外形结构有关, 如按钮、把手、操纵杆等部位的设计。产品中这些部位最初的形态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样子, 只是后来材料及加工工艺的发展, 通过对产品形态功能及语义的研究, 才使得产品这些部位的设计成了我们现在常见的形态。利用手指的负形、手掌抓握形状的负形等和人体肢体外形相配合的形态, 来表达利用手操作以及怎样操作的形态语义概念。

提示性的表达方式和产品语义的示意性语义层面存在直接联系, 示意性的表达方式利用与自然形态相关的形态来表达产品的使用方式, 而产品语义中一个重要的表达层面就是要表明产品的使用方式。提示性语义只是仿生设计的一种表现方法, 最终的目的和表达内容是关于产品功能部位的示意以及使用方式的示意。

3. 联想性的表达方式对应于产品的象征性语义层面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师总是尽可能地把重要的信息用明确的形态语言表达出来, 除了与产品使用有关的实际的功能语义之外, 还有更多的是关于产品功能品质的表现。对于产品功能品质的表现, 可以通过所使用的材料, 也可以通过所采用的肌理。在产品仿生设计中, 对于产品功能品质的表现, 更多的是通过联想和象征的手法, 将产品比作某物, 来表达产品具有和某物一样的品质性能特征。如SUV越野车的设计, 在设计师对于产品概念的说明中, 用到了富于力量感的形象和状态, 追求形态的上的张力。给人以力量的联想, 表现狂放不羁的张扬和狂野个性。在很多设计师的构思草图中, 都能看到关于力量和速度的动物形象图解, 有的是猎豹, 有的是奔牛, 有的是男性健硕的肌肉, 这些都是力量与速度的强有力的体现形象。设计师从这些形象中提取设计表达元素, 通过抽象的手法, 来表达对于速度与力量的追求, 同时传达速度与力量的联想象征语义。

4. 情趣化及人文性的表达方式对应于产品的情感语义层面

产品使用方式的情趣化是产品仿生设计的闪光点, 是仿生设计独特性集中体现之一。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人们对于物质的各种功能需要达到了极大的满足, 同类功能的产品更是层出不穷, 让消费者应接不暇。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 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对情感的需求, 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的追求。产品仿生设计所追求的使用方式的情趣体验正好与这种需求趋势不谋而合, 追求对生活中平常事的创意表达, 表达生活细微处的动人之处, 给人一种发现的快乐与体验的快乐, 传达给使用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的向往。

人文性的表达方式是在长期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中寻找产品设计的诉求点, 表现内容是从本土文化中提取概念形象, 用深入人心的形象来表达产品的概念信息, 是对文化传统的发掘与概括提炼。产品仿生设计中人文性的表达方式表现在产品上, 让消费者有一种文化归属感,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这类产品的理解会发生差异。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也是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产品的使用方式和形态都有各自的特征, 这其中蕴含着对于本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尊重和延续, 体现出对民族精神情感和文脉的延续。

仿生设计中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内容关乎人的情感, 消费者能从中感受到与设计师之间的感情共鸣和精神交流。情趣性和人文性表达方式表现出的是产品形态语义中的情感趣味语义层面, 让人感觉到产品功能之外的东西。

三、结语

通过对仿生设计中的产品语义特征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在产品功能性、操作方式、象征性、情趣性以及人文性各个层面, 二者都存在着设计理念上的一致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地域文化特征将是衡量品牌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我国的文化竞争力迅速得以提升, 如何审视自然并以仿生为设计手段对产品的人文性进行符号提炼和形态塑造, 将是设计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摘要:本文将产品仿生设计作为一种产品信息表达与传递的方式来理解, 从不同的语义表达层面分别论述产品仿生设计和产品语义学的信息表达方式, 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自然是人类的老师, 产品仿生设计作为表达产品信息的一种方式, 具有形象、易懂的识别联想特征, 其信息传达的准确、有效性及充分性都是评价产品仿生设计优劣的重要评价依据。

关键词:自然,仿生设计,产品语义,产品信息

参考文献

篇4:根据“大自然的启示”写科幻作文

聪明的你能从生物身上获得发明的启示吗?能根据“大自然的启示”写科幻作文吗?

【阅读童话】

大嘴熊

大嘴熊打个哈欠能刮风,吹得草叶滚波浪;打个喷嚏会下雨,蚂蚁要撑树叶伞。大嘴熊趴河岸看鱼,草叶刺得鼻孔痒痒,大嘴张了很久还是打不出喷嚏。蜗牛们爬到他的牙齿上,当成山洞的石头。大嘴熊的喷嚏打响了,“阿嚏——”蜗牛纷纷在细雨中降落。“哇——”蚂蚁看着蜗牛雨,忘记撑树叶伞了。(选自王勇英著《老鼠吹喇叭》)

点评:

蜗牛雨,可能吗?可能,读故事就明白了事出有因——大嘴熊能刮风下雨,大嘴熊被“草叶刺得鼻孔痒痒”,蜗牛们爬到他的牙齿上(当成山洞的石头),大嘴熊的喷嚏打响了……蜗牛纷纷在细雨中降落。童话幻想奇妙,细细想又合乎情理。

【玩转作文】

1.猜一猜:看看这些发明,他们都是受到了大自然中什么的启示?

2.说一说:

我从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

我从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

从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

从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

3.画一画:阅读有关仿生学或动、植物秘密的书籍,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想设计怎样的发明。记住,在童话世界里,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你能梦想成真。

现在,请你画一画,将你的小发明画在下面。

【幻想作文】

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看看能有什么发现,受到什么启发;也可以去搜集资料或调查访问,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哪些启发,有什么发明创造;还可以自己动动手,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

活动以后,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也可以把活动经过或心得写下来,异想天开写“我的发明”将更有意义了。这就是科幻作文!

习作参考:

盲人指路器

文/王宇森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说过: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根据蜜蜂“能自行回家”的这个特性,我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机器蜜蜂盲人指路器”。

一天,一个盲人跌跌撞撞、小心翼翼地走着。他碰到了一个好心人,领他去买了一个“盲人指路器”。这是一只机器蜜蜂,只要在机器里输入盲人的家庭地址或任何地址,它就能“领着”盲人回家。

这位盲人拉着“机器蜜蜂”专用的线,跟着“飞翔”的“蜜蜂”往家里走去。一路上,“蜜蜂”时不时发出“向左、向右,当心红绿灯,向前或左右走几步”等提示语,并提醒其他行人照顾盲人。不过,大部分行人看到“蜜蜂”都慌张地躲开了,有些人还发出尖叫,等看清只是个机器后,才放松了点,洒脱地一笑,让盲人先走。请大家放心,这个“蜜蜂”是智能的,它只是发出各种语言为盲人指路,并没有什么危险。

最后,盲人拉着“蜜蜂”,安全地回了家。

点评:小作者很有爱,抓住蜜蜂能回家的特点,展开想象做发明。给盲人设计了这款能领着走路,还能发出温馨提示语的“指路器”,描写细致,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这很有爱的一幕。根据蜜蜂“能自行回家”的这个特性,想象有依据,实现就有极大的可能。

作者简介:

施民贵,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实践导师,浙江省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首批导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首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从教40余年,曾任校长、区科研中心主任、教研员等职。长期从事作文教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小学生读写日记系列训练”实验研究,90年代同时进行“小学生编童话”教学研究,出版著作《童话习作:开发儿童幻想力》,发表著作、论文计120多万字。

篇5: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900字

前一段,学校组织我们写数学小论文,我们组的研究课题是汽车与自行车的较量。通过几个回合的PK,最终自行车胜了汽车。为什么选用这个课题呢?是因为当时北京的雾霾天气很严重,造成北京笼罩在迷迷糊糊的世界里,甚至有些地方的能见度超不过100米,在大雾中人们行动起来好多的不方便,大家出门不得不戴上口罩,妈妈也给我买了3M的口罩,非要我戴上,说是为了我的健康,母命不可抗,我只好戴上,说实话,戴上它我的呼吸像被堵上了似的,憋死了。这些雾霾是从哪个国家飘来的呀!既然来了为什么不走啊!偏偏驻扎在北京呢?因为那是北京人“创造”的烟雾弹,听广播说有的地方每平方厘米多微克颗粒物!是重度污染中的重度污染,不要以为2000微克多轻,它轻是轻,照这样发展下去,就不是2000微克了,就是2亿微克了,我想着都觉得可怕,因为,如果吸到我们的肺里,我们的肺就变成黑的了,那我的小命不就没了,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我意识到大自然是在提醒我们,如果再不注意环保“世界末日”真的就要来了!科学家分析,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氢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大气的自净能力本身能化解汽车排出的毒素。但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堵车成了常事,我每天坐在公交车里,当堵车时难闻的尾气味一股一股的窜入鼻子,熏得人头都疼。在上学的路上还经常看到有些改装的越野车,从很远处就能听到它的嚎叫声,当它急速驶来,可以清晰的看见浓浓的黑色的尾气排出,像一条长龙紧跟在车后面乌烟瘴气,久久不能散去,呛得路人连声咳嗽。

我们的蓝天不见了,白云不见了,清新的空气不见了,难道这不是大自然在我警示我们吗?

篇6: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700字

听,《月光奏鸣曲》在洁白无暇的月光下悠然响起,瞬间,使心灵如蜻蜓点水泛起圈圈涟漪…娇柔的声音与皎洁的月光融为一体,月光下,溪水粼粼的波光正为她伴舞,溪边的樱花树,娇嫩可爱的花瓣飘飘洒洒,像许多婀娜多姿的舞者,忘我的尽情飞舞,像是仙女把撕碎的彩绸洒向人间…过了一会儿,也许是累了吧,她们踉踉跄跄的抖了几下,跌进溪水里,还好溪水温柔的接住了她…轻轻俯在溪水的怀里,就去远航了…这美得让人窒息的景象,连窗边的风儿似乎也为恬美幽静的境界陶醉呢。

欢快的小精灵们在黑白琴键和修长的手指间轻快活泼地跳动、飞舞。好像永远都有用不完的活力,<土耳其进行曲>的琴声忽高忽低,仿佛一切都跟上音乐的节拍,尽情舞动。她好似高山流水、又似涓涓细流,又像孩子们开心的欢笑天真无暇,这是大自然的声音啊。真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让我们享受着无尽的欢乐和幸福…

随着结束的激昂,<绿袖子>缓缓升起了悠扬的前奏,她像一阵清爽的微风扑面而来,接着,慢慢渗透到皮肤、神经…柔润的曲调沁人心脾…不管是谁,一定都会忍不住闭上眼睛,尽情感受音乐的魅力…

早晨,能在<绿袖子>的优美旋律中醒来,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为一天的生活带来了动力和好心情。

蒙蒙的天空飘下一丝丝细雨,悠悠的音乐声像一位娇小可爱的公主漫步在雨雾缭绕的小小世界里,让人听着如痴如醉……沙沙的雨声—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与<绿袖子>的优美旋律唱和着,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回响……

篇7: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为了弄清楚为什么蛙类一定要等飞蛾起飞才发动攻击,仿生学家对蛙类进行了特殊的实验研究。原来,蛙眼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成五类,一类只对颜色起反应,另外四类只对运动目标的某个特征起反应,并能把分解出的特征信号输送到大脑视觉中枢——视顶盖。视顶盖上有四层神经细胞,第一层对运动目标的反差起反应;第二层能把目标的凸边抽取出来;第三层只看见目标的四周边缘;第四层则只管目标暗前缘的明暗变化。这四层特征就好像在四张透明纸上的画图,叠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图像。因此,在迅速飞动的各种形状的小动物里,蛙类可立即识别出它最喜欢吃的苍蝇和飞蛾,而对其他飞动着的东西和静止不动景物都毫无反应。

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篇8:来自《超能陆战队》的启示

电影里有个很大的Bug:面具里的控制器明明是主角发明的,为什么非要抢一个,自己再做一个就是了。还有,工业发明只有聪明肯定是不够的,一个连机床都没有的孩子在家就能做的东西,能难到哪儿去。教授既然发明了磁化伺服轴承,绝不可能做不出小机器人。否则唯一的解释就是——教授不会编程。

能说出这段话的人肯定不简单。的确,这位叫“兔二”的网友,身份上写着“航空工程师”。这几年,我接触了很多自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团队,他们会用各种所谓头脑风暴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奇思妙想”,然后把这些创意写出来、画出来,去申报国家专利。现在“创客”一词热了,就摇身一变,说这就是创客教育,能培养未来的创客。但是,没有动手操作、没有“造物”,仅靠“胡思乱想”能说是创客教育吗?

还记得《超能陆战队》刚播出时,我的一位北师大研究生发微信来说,带越越去看这部电影吧,这是一个关于校园创客空间的故事。她在学校的创客空间待过半年,对创客空间价值的体会自然比普通人来得深刻。没有工具,拿什么去动手造物;没有创客空间,没有创客空间中的种种工具,天才少年小宏再聪明也造不出微型磁力机器人。真正的发明,依靠的是无数次失败的基础,而不是刹那间的灵机一动。

四月份,在江南,我以机器人教育为话题采访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他说,“关于创新问题,当前社会炒得很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严重的误区”。他尤其强调:“我们的创新,要靠丰厚的知识积累和持续的实践去追求,而不是期望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而得到某个新奇的点子。特别对基础教育而言,我们应该树立以爱迪生为标杆的创新典范,而不是某老太太突发奇想在铅笔上绑个橡皮头这样的创新。后者这类创新,有可能会成功,但几率非常小,缺少普遍意义,且这种想法对基础教育而言,更是有害的,很容易诱发机会主义。”

篇9:来自大自然的考验

十月份虽然不是雷雨天气的高发季节,但是对于选择了爬山运动的朋友来说,云雾缭绕的高山依然有发生雷雨的可能性。雷雨发生时,尽量不要随身携带金属的饰品、物件,不要停留在地平面的制高点上,更不要快步奔跑,否则容易形成跨步电压。当你感到头发直竖、皮肤有蚂蚁爬走感的时候,有可能是雷击即将发生,这时应该迅速蜷缩身体趴在地上,可以减少遭到雷击的危险。

如果你参加的是野营活动,在野外采摘野果、挖野菜时,要注意避免误食有毒的野味。将采集到的植物割开一个小口,撒上一点儿盐,如果割口发生色变,则植物多半不能食用。同时,有毒的蘑菇大多色泽艳丽、柔软多汁、味道怪异。煮蘑菇的时候可以用其他的一些食物来实验一下。如当倒入牛奶的时候,牛奶会迅速凝固;将葱放入锅中,葱会发生奇怪的色变。这些都说明锅中的食物有毒。

毒物的袭击也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因素,其中以毒蛇尤为常见。无毒蛇的牙痕通常比较细小,而毒蛇则有两三个比较大的牙痕。遭毒蛇袭击后,将受伤部位放在较低的位置,如果需要用止血带,需要扎在伤口靠近心脏方位的上端5~10厘米处,即前臂或大腿上部,不要扎得过紧,并且需要定时松绑,否则容易造成肢端缺血、坏死。有专家对扎止血带持保留意见,认为在松开止血带的时候会让血液压力瞬间增强,反而使毒素扩散更快,所以选择扎止血带亦要慎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仔细查看是否有断牙残留皮肤中并清除,及时挤出蛇毒。有必要的话还可用适度的火灼烧伤口,破坏局部蛇毒。用双氧水或冷盐水冲洗伤口,有条件可以用冷水或碎冰為伤口进行降温处理。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送达医院进行医治。

篇10: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在那茫茫的大海中,有一只只美丽的伞形生物在海洋里上下漂流,他们的身体一张一缩,时而向交,时而往后,时而缓,时而急,像是跳着优美的舞蹈。相信大家应该都认识它,没错,他就是海洋中的“精灵”,水母。

大部分的水母都有三个主要部分,身体,触器和口腕。可是,水母没有鱼那样灵活的尾巴,也没有鸭子那有力的脚蹼,他是怎样在海洋里无忧无虑地畅游的呢?原来,在他那伞形的身体下面,有一些特殊的肌肉,他们可以先慢慢地扩张,将海水吸入透明的体内,然后迅速收缩,把身体内的水“唰”地排出体外。通过喷水产生推进力,水母便能向相反的方向慢慢滑动。

其实火箭发射也采取了水母这样的反推原理,火箭发动机里的泵就相当于水母强有力的肌肉,里面的燃料就像水母体内用来喷射的海水,燃料和氧化剂混合点燃后产生的强大的反推力就是水母的反推原理。现在反推原理已经广泛运用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篇11: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从变色龙身上,我得到了启示,我想发明一种变色汽车。这种汽车坚硬的表面,由一个个小方块组成,这种小方块里面含有丰富的色素。它可以像变色龙一样变色!

由于具有了这样特殊的功能,汽车的颜色可以随着季节变化而自动变化。春天变成红色,让人感觉暖和;夏天它变成蓝色,让人感到凉爽;秋天便变成黄色,让人感觉身处丰收的现场;冬天它变成雪白色,让你仿佛在雪海中流连。此外,它还有军事上的用途。你只要按一下“变色键”,它便会弹出8个扫描器,感知周围的环境,马上进行变色,汽车便可“隐形”,敌人可不容易发现它。这样,它执行起任务来,可就方便多了。

我相信,人类会从大自然“老师”身上学到更多知识!

篇12: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春天的大地,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小草悄悄地探出它那绿色的小脑袋,好奇地欣赏着大地,一棵棵大树长得葱葱茏茏。一阵和煦的微风吹过,吹得小草弯下腰,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说:“春姐姐,你看我多漂亮!我要是变成大树,那该多好呀!”这声音是春天的旋律。春姑娘看见了,她说:“我也要变成大树”。小草听见了,说:“春姐姐,你看我多漂亮!”“我是大树,不是树,不是树,不是草!”春天回答道。春天就这样一下子来了,春天的旋律就这样一下子来了!

夏天的大地,小草脱去厚厚的外衣,换上翠绿的衣服,树枝摇了摇,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了,夏哥哥给大地妈妈穿上了一件翠绿的裙子,这时,人们在树上,说:“夏哥哥,你看我多漂亮!”说完,便摇摇头,像个孩子,说:“不行,不行!要是你能变成大树,那该多好呀!”说完便摇了摇头,像个孩子一样摇头晃脑。夏天的大地,就是那么热烈!

秋天的树林,金黄的树叶,就像蝴蝶一样飞舞起来,有黄的,有绿的,有红的,一片片都是一树树的,像树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美极了!

冬天的大地,小草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雪花飞舞起来,落在树枝上,树枝像穿上了洁白的礼服,树叶上也结了一层层的雪,真美!小草看见了,也跟着雪花飞舞起来了冬天,就这样一下子来了!

篇13:写来自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800字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被认为是古典乐派通向浪漫乐派的带路人, 是集古典音乐之大成, 开浪漫音乐之先河的大师。贝多芬所处的年代, 人类社会掀起了强大的新势力, 这股新势力大大地影响了他, 并反映在他的创作之中。贝多芬和拿破仑、歌德一样是社会巨变的产儿, 是整个18世纪酝酿郁积而爆发为法国大革命的大动荡的产物。从时间上来说, 贝多芬的创作建立在古典主义的传统、体裁和风格上。通过外在的环境和他自己的天才, 把这一传统改造成为浪漫主义时代众特征之源。

贝多芬在他所处的时代中, 高傲、举止粗野、态度恶劣、不修边幅是一般人对他的印象。但是, 隐藏在高傲、粗野之下的善良、慈悲和热情却只有几个亲密的朋友才体会得到。1796年至1800年间, 耳聋已开始袭击贝多芬。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 失去听力无异于灭顶之灾。他独自守着这个秘密, 内心忍受着剧烈痛苦的折磨。直到1801年才在信中告诉两位朋友:韦该勒医生和阿芒达牧师, 信中充满了愁苦。在肉体的痛苦之上, 还有爱情带给他的精神上的痛苦。罗曼·罗兰说:“他不断地钟情, 如醉如狂般的颠倒, 他不断地梦想着幸福, 然而立刻幻灭, 随后是悲苦的煎熬。”在这种绝望的苦闷时期, 他想到结束生命。1802年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但是, 贝多芬没死, 没有屈服于命运, 还活了二十五年。在他的一生中, 意志、痛苦、爱情、勇气和梦想中的欢乐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1806年五月, 他和丹兰士·特·勃仑斯维克订了婚。爱情的美好使他的性情发生了变化, 这份爱情一直保存到1810年。《第六交响曲》作于1807——1808年间。展现了贝多芬面对自然界的心理活动及情感变化, 具有抒情性和哲理意味。原稿上写着:“纪念乡居生活的田园交响乐, 注重情操的表现而非绘画式的描写。”全曲共有五个乐章, 五个乐章各有一个描绘性标题, 在展现乡村场景的同时表达他内心的感受。实际上, 从第一乐章的标题“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 就暗示了音乐的抒情作用。

二、《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分析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其大致结构图示如下:

1. 呈示部

活跃的节奏、通透的织体带来了乡村景色的第一印象。弱起跳跃的旋律用小提琴演奏出, 仿佛初到乡村眼前是一幅以充满蓬勃生命力的绿色为底色的画面, 小鸟叽啾, 和风拂面, 世俗的烦嚣顿失。这是主部主题第一乐句让我们所联想到的包括视觉和情态方面的内涵。从整个主部来看, 第一乐句的作用犹如引子, 它交待了整个乐章的基本材料。下面的发展基本上就是从这一乐句中抽取最原始的材料。

例1.《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第1-4小节

但是, 从整体来看, 接下来的其余结构部分的规模与前半句相比十分悬殊。从第1小节开始到17小结, 这一主题才真正呈示完毕。其后, 则是半终止性质的属和声在节奏惯性律动中的延伸。但此时织体中的这种节奏律动还没真正停歇, 作曲家在此正好沿着这一节奏惯性为后面的音乐结构架好一道连接的桥梁。主部主题建立在F大调上, 是整个奏鸣曲的核心主题, 呈现了音乐的基本性格和清新的意境。主部主题的句法是长短悬殊的, 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非方整性的组合方式。第16小节开始用乐逗写成, 材料来自第二小节 (见上谱例) , 采用了其中富有个性的节奏型:

例2.《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第16-17小节

这一节奏不断重复、不断延伸、不断加厚织体, 音响也随之逐步加浓。它的作用是在于连接和蓄能。这种蓄能状态被打破后, 主部主题再一次出现。这一次出现, 与其说是再现, 不如说是变奏, 织体加厚, 音量增加。

在这一音乐过程中, 一片欣欣向荣的乡村美景尽显眼前, 厚重的齐奏和轻盈的长笛两种音色的对比使人的想象力驰骋起来:和煦的阳光照耀着, 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在人的身上象斑点一样, 照在庄稼绿油油的叶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空气清清爽爽, 有点青草和树木散发的清香, 有点雨后泥土的清新, 也许还带有点蚯蚓和蜗牛的腥味。马车从道上奔驰而过, 挤奶的少女和地里的农民都在忙碌着。从拥挤的都市来到乡村看到这种自然的画面心情可想而知是多么兴奋。这一音乐过程, 其基本情绪是轻松欢愉的, 它暗示作曲家此时的心境与情感状态。

主部的末端是一个充当连接功能的句子。它的进入是与主部的结束叠加起来的。尽管主部到第53小结第一拍已经结束, 但单簧管和大管的织体还在进行。奏鸣曲的最大特征——不间断性就是从这些衔接的细节中体现出来。这个承当连接的句子规模不大, 仅14个小节。材料来自主部第一小节的节奏型, 还是建立在F大调上, 链接句的末端调性开始游离, 调性的游离明显是为副部的到来提供和声铺垫。它最后在副部主题的第一个音符出现时, 即解决到C大调上。这个解决又一次体现了奏鸣曲的不间断性。

副部主题建立在主部主题的属调即C大调上, 这种转调方式在古典时期是常见的。副部与主部无论在节奏性格、情绪性质以及旋律进行和其他织体手法等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对比。副部用复调的手法写成, 具体是用了复对位、卡农等手法把结构规模渐渐撑大。上方是一个琶音的下行运动, 下方的主题, 气息宽广, 材料都是新的。新的旋律仿佛是从心底汩汩流出, 宛如对一派清新大自然景色的衷心赞美, 带着宗教般的虔诚。

例3.《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副部主题

呈示部中的结束部的规模较大, 有两个主题。这个大的结束部承担着整个呈示部的结束和总结的功能, 同时为展开部的到来提供一种线索。结束部的材料是主副部材料的综合, 主要体现在旋律的节奏和织体上。从第112小节开始, 小提琴的织体变为三连音, 旋律则暗藏在三连音中。到第123小节开始, 用同一个节奏型进行内部扩充, 一直扩充到了12小节, 停在属和声上。经过几个小节的连接, 便进入展开部自身导入部分。

2. 展开部

展开部与呈示部的规模相当, 大致呈三个阶段, 在三个阶段的前后有引入句和离去句。

引入句的材料来自主部第一、二小节, 无论织体还是音色保持着呈示部的轻盈与优美。

发展部第一阶段中, 第二小节的节奏xxx xx不断分裂展开, 达36次之多, 向前推进中, 通过音色、力度、调式的变化带来新鲜感, 这一阶段中调式的变化不大, 降B转入D大调。

第二阶段开始, 进入G大调, 同样来自呈示部第一句引入, 再进入xxx xx节奏型的36次分裂展开。后转入入E大调。这一阶段的素材利用与规模都与第一发展阶段基本相似。但是第二阶段的织体发生了变化, 其中乐句采用了与副部出现过的复调的手法。

第三阶段是展开部的高潮。依然是轻盈的乐句导入, 分裂发展的材料变为主部主题下半乐句 (第9-13小节) 的素材:

例4.《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第9-13小节

这个材料的分裂最为激烈。调式变化最为频繁, 从A→D→g→C→F。音色也来的浓厚一些, 引入句还是轻盈的长笛, 转眼就把旋律交给了最低声部——大提琴与低音提琴。随着分裂的脚步, 逐渐交给高音区, 这个过程中, 力度随着频繁转调带来的紧张感, 不断向前推进, 形成全曲的最高潮。

如果说呈示部是作者抒发视觉带来的感受, 展开部就是作者心灵的感受。展开部与呈示部中初到乡村的兴高采烈相比, “品”的意味更加强烈。看似平静的音流中, 作者仿佛潜入内心, 对所见的美景进行细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品味。三个阶段的发展, 音色变换频繁, 时而是厚重齐奏, 时而是轻盈独奏, 却也浓淡相宜。

古典奏鸣曲展开部并不适合用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展开部通常是矛盾、冲突的成分居多, 用以抒情不是最佳选择。但是本乐章的展开部主题精练、一气呵成, 巧妙地解决了抒情性与奏鸣曲形式的矛盾。

奏鸣曲的展开部大规模写法始于贝多芬, 也是贝多芬最擅长的音乐逻辑游戏, 规模虽大却不失精炼、统一。本乐章发展部的全部材料基本自主部, 究其原因有二:第一, 在隔了一个性格不同的副部主题之后, 主部主题的材料显得有新鲜感。这与我们所知的“距离产生美”的道理相信是一样的。第二, 主部素材别具被分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作曲家会把主部主题写成歌谣体, 要是哪个蹩脚的作曲家把主部主题写成歌谣性的对称或方整结构的话, 那么, 他肯定是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 因为对称的歌谣性旋律不具备分裂的可能性, 这样, 发展部就得通过增加新材料来构写。这样一来, 乐曲的主题就会随之增多, 它的统一性与精炼性就会受损害。

3. 再现部

再现部以滑入的方式进入, 基本上保留了呈示部的结构与规模, 但并非原封不动。虽然主题的再现出现在第279小节, 这并非真正的再现, 主部主题在中提琴与大提琴声部出现, 力度较弱, 模糊且暧昧。真正的再现从第312小节乐队齐奏主部主题出开始。再现部的主部、副部和结束部保持了调性的统一, 都在F大调上, 看起来象主部的重复, 似乎没有什么令人再值得注意的地方了。但是再现部存在的意义, 是在紧张尖锐的展开部之后, 进行缓和的收束与回归。如果展开之后音乐骤然而止, 整个乐章的平衡性就打破了。其次, 再现部还承担着调性的回归与强调的作用。它的出现, 仿佛导演的镜头从远处拉回近景, 乡村生活的细节与姿态再一次出现。整个乐章中, 呈示部是初到乡村的心情, 充满了新鲜感, 展开部如同在观看别人生活的同时陷入了沉思, 再现部便是仿佛把作者从想象拉回现实。对于难忘的乡村第一印象, 作者非常乐意作出再一次的强调。

再现部的后面有一个规模相当大的总结束部——即尾声, 承担着整个乐章的结束。这个结束部的规模将近一百小节, 把主副部的材料综合起来并加以一定程度的展开。尾声开始为导入句, 导入句后紧跟着的第一个主题:

例5.《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第428-431小节

此主题素材来自呈示部的结束部分 (第115小节) :

例6.《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第115小节

这个主题在降B大调上展开, 后在F大调上重复, 渐慢、渐弱结束。由此带出第二个轻松愉快的主题, 主题的音型由呈示部主题的第三小节派生出来, 轻松、自由、欢乐, 仿佛对内心的感受作一番总结。

三、结语

奏鸣曲式发展到贝多芬时期已达到非常成熟的阶段。贝多芬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奏鸣曲式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 以辩证思维的原则创造性地发展了古典奏鸣曲式。综观整个乐曲, 从统一和变化两个方面看, 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奥妙。

首先从统一方面看, 《第六交响曲》的标题是《田园》, 但是交响曲中真正的主角是人, 而不是自然界。整个乐章统一于“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 乐曲的情绪由始至终是愉快的, 虽然其中有极其微小的变化, 但愉快是始终贯穿在整个乐曲当中。最难得的是作品使用了严谨、逻辑性较强且充满矛盾冲突的古典奏鸣曲式来抒情。尽管贝多芬手中的奏鸣曲式主副部已具有真正的对比意义, 且在音乐性格上有更多的对比、并置, 作为动力中心的展开部也充满了矛盾和紧凑连贯的力量, 但在此曲中, 在奏鸣曲的框架下, 不管是对比还是展开都统一于愉快的情绪当中。贝多芬把富有逻辑的形式与抒发主观情感的矛盾很好的解决, 尽显大师手笔。也显示出古典时期到浪漫时期的桥梁地位。同时代的舒伯特在解决浪漫抒情与奏鸣曲式的形式问题上就曾经迷失过方向。

初听此曲时, 一般人都能听出贝多芬所到的乡村是西方的, 而不是苏轼诗中的乡村。从这一点, 我们可以看出, 乐曲统一在一种音乐语言当中, 它从斯拉夫民歌中来, 节奏带有其舞曲的痕迹。在素材使用上, 贝多芬的手法相当节省, 全曲所用的素材, 基本上在第一乐句基本呈示出来, 其后的发展、连接、收束主题大多出自此处。

尽管统一的因素非常明显地存在于作品当中, 音乐展开过程中, 变化的诸种因素使作品中的乐思得到丰富与发展。如旋律的变化, 长短句交替的句法、歌唱性的曲调、零散的乐节或乐逗的群体组接、织体的变化、和声织体的厚薄、音色的浓淡、音乐的气息的舒缓与急促等等, 这些因素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 营构出纷繁复杂的音乐意境。本乐章中, 变化因素用得最妙的是在发展部, 变化之中又包含了统一。统一是指材料大都直接来自主部, 仿佛从其中抽取最微小的以部分, 以此为种子, 不断地繁衍、不断地扩大, 令人在熟悉的材料中听出新鲜感来。

参考文献

[1]许勇三.西方交响引言发展纲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10

[2][法]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傅雷 (译)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5

篇14:来自大自然的灵感

18世纪,意大利的解剖学教授贾法尼发现,以金属棒接触剥去皮的青蛙腿部肌肉时,青蛙的肌肉便会收缩。他认为一切动物都带有电,且积蓄在肌肉中,金属棒的接触使动物放电,肌肉会因电的冲击而收缩。这一动物放电的发现,引起全欧洲科学家的巨大反响。同为意大利人的物理学教授伏特,对此也进行了探讨,却得到另一个结论:肌肉的收缩不是因动物电的放电,而是因接触了金属而产生电所引起的。1800年,伏特根据动物放电的现象设计完成了一种蓄电的新装置。拿破仑还邀请他到巴黎,亲眼目睹他的实验,赐于他金牌、丰厚的年俸和爵位。电池在日常生活、科学和工业上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心脏活动电流与心电图发明

19世纪,瑞士解剖学家凯利克尔和德国生理学家缪勒用鸽子证明了心脏活动电流的存在。德国生理学家维伦斯坦首次用图形表现神经和肌肉之活动电流。当时恰好法国物理学家利普曼发明了一种毛细管静电计,这就促使了法国生理学家瓦勒采用了新发明的毛细管静电计来测量人心脏活动的电压,并描绘了图形。

这些研究结果引起了荷兰生理学家爱因多汶的注意,并把瓦勒所做的心脏活动电压的图形称作“心电图”,然后他潜心研究,证实了心电图对临床诊断非常有价值。于是他就致力于精确度高的心电图记录计的研制,几年后,他终于研制出一种高精度的石英系的弦电流计,用于心电图测量上,可精确地记录人的心电图。

“眼观六路”的鱼眼

与“鱼眼镜头”

在几乎一片漆黑的深海,生活在这里的鱼类眼睛发生了变异。首先是感受强光的圆锥细胞越来越少,感受弱光的圆柱细胞不仅越来越灵敏,而且数量也越来越多。有的鱼在每平方毫米的视网膜中,竟有2500万个圆柱细胞。为了吸纳更多的光线,鱼眼不但特别大,而且瞳孔也特别大。这使得鱼眼远视功能得到加强,视野也比一般动物广阔,可以将眼前方的光线及身体两侧拐弯向后的光线都收入眼睛中来。

人类根据这种“眼观六路”的鱼眼,设计出了用来照相的“鱼眼镜头”,这样可以把更多的图像纳入进来。

海豚皮与人造海豚皮

海豚是快速游泳的能手,能毫不费力地超过军舰。它游泳时能量的利用率高达80%,这就是说在克服水的阻力上能量消耗很低,大部分能量都能直接用在提高游泳速度上。而同样有流线型外形的潜水艇,螺旋桨推进力的90%都要用在克服水的阻力上。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秘密就在海豚的皮肤上。原来,海豚的皮肤分为3层,这样的皮肤柔滑而富有弹性,不仅能使水流从身体的表面顺利通过,而且还能在水的压力下灵活地改变形状,大大减少阻力。

海豚皮肤的秘密揭开后,科学家们终于在1960年仿造出了人造海豚皮。把这种人造海豚皮包在鱼雷和小艇上试验,能减少阻力40%~60%。

海萤与五颜六色的冷光灯

海萤,顾名思义就是“海里的萤火虫”,是一种会发光的海洋生物。它们的身体内有一种叫发光腺的奇特构造。这种细胞外发光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发现,海萤发光是荧光素和萤光酶在起作用。科学家还将海洋生物发光同人工光源进行比较,发现生物发光的效率特别高,全部化学能都能转化为光能,而人工白炽灯的90%的电能都以红外线的方式转变为热能消耗掉了。因此,生物光被称为“冷光”。

人们研究了海洋生物发光后获得了极大启示,创造出了许多特异的新光源,比如日光灯就是一种。在此基础上,各种荧光物质相继合成,五颜六色的冷光源灯,如霓虹灯、水银灯、荧光灯也相继诞生。

蝴蝶与迷彩服

五彩的蝴蝶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裨益。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恙,这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蜻蜒与直升飞机

蜻蜒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蜻蜒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km/小时。此外,蜻蜒的飞行行为简单,仅靠两对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剧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蜻蜒依靠加重的翅痣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仿效蜻蜒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苍蝇与振动陀螺仪

昆虫学家研究发现,苍蝇的后翅退化成一对平衡棒。当它飞行时,平衡棒以一定的频率进行机械振动,可以调节翅膀的运动方向,是保持苍蝇身体平衡的导航仪。科学家据此原理研制成一代新型导航仪——振动陀螺仪,大大改进了飞机的飞行性能,可使飞机自动停止危险的滚翻飞行,在机体强烈倾斜时还能自动恢复平衡,即使是飞机在最复杂的急转弯时也万无一失。

蜂眼与偏振光导航仪

蜜蜂复眼的每个单眼中相邻地排列着对偏振光方向十分敏感的偏振片,可利用太阳准确定位。科学家据此原理研制成功了偏振光导航仪,早已被广泛用于航海事业中。

昆虫单复眼与大屏幕彩电

现代电视技术根据昆虫单复眼的构造特点,造出了大屏幕彩电,又可将一台台小彩电荧光屏组成一个大画面,且可在同一屏幕上任意位置框出某几个特定的小画面,既可播映相同的画面,又可播映不同的画面。

金枪鱼与“机器鱼”

金枪鱼是海洋鱼类动物中运动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金枪鱼捕食时会达到大约80公里的时速。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科学家们以金枪鱼为模型,制造了一条名叫“查理”的1.2米长的机器鱼,并在水箱中开始了测试。科学家们已经把这个发现推向技术方面的应用。

分子仿生学与纳米机器人

篇15: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带上背囊,我开始读山。山高耸而峻美,直入云端;山巍峨而粗犷,瘦骨嶙峋;山清雅而灵秀,绿树葱茏。这都是你的外表,透过表面我看到那颗隐埋在深层土壤里的稳重及沉默的心。干百年来,你站立在这里,很久很久了,你累吗?岿然不动是你给我的回答,你以一颗沉稳的心包容了那千百年的寂寞,只为守望那同样沉默的土地,那是一种怎样的执着呢?

沉稳、执着——大山给我的启示。

带上背囊,我开始读水。这自然之水,不知曾给了多少文人墨客以无限遐想。李白读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是一种怎样的壮阔;苏轼读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是一种怎样的雄浑:李清照读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是一种怎样的惆怅——这些“逝者如斯”,不知曾在多少人的心头缓缓流淌过。屹立在江畔,眼望那奔流不息的江水,我读懂的是穿越时空、亘古不变的永恒。纵然那凡尘的世事,不断被年轮推着、滚着、,变者,而你依旧静静地走你的路,冷眼旁观这一切过眼云烟。

超然、独守一—江水给我的启示。

带上背囊,我开始品读繁花。我为绚烂多姿、色彩斑斓的花儿惊叹,欣喜不已;亦为花儿的“昙花一现”“朝开夕落”而叹惋。然而,花儿不语,花儿无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此,你欣欣然从枝头坠落如起舞的蝴蝶,将梦悄悄收藏,孕育成丰硕的果实。望者你坠落时欣然的微笑,于是,我开始释怀,不再“感时花溅泪”。

奉献、微笑——花儿给我的启示。我在大自然这本书里走了好久好久。春天里,我还读到了破土的幼芽,飘零的柳絮,蒙蒙的细雨;夏天里,我还读到了田田的荷叶,嘶哑的蝉鸣,沁人的稻花香;秋天里,我还读到了丰收的金黄,蔚蓝的天空,南飞的大雁;冬天里,我还读到了傲雪的腊梅,纷飞的白雪,呼啸的北风。我一路读着大自然,一路采撷自然给我的启示;我的背囊已被充实得鼓鼓的,我的稚气已被那北风吹得隐没了踪影。

篇16: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花开不只在春天,枯木犹能换新颜。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斯蒂芬妮·梅尔本是一位普通通的家庭主妇,可当她拿起笔的那一刻,这一切就完全改变了。她所写的《暮光之城》系列全球销量达八千多万册,之后改编成的电影票房更是达几亿美元。斯蒂芬妮·梅尔也一跃成为美国最负盛名的畅销书作者。甚至有人死后才闻名于世,比如凡·高,他一生郁郁寡欢,忍受精神病的折磨,没有人理解他的作品。在他自杀很长一段时间后,世界才掀起了一股“向日葵”的热潮。他们年少时同样默默无闻,可远不能阻挡他们日后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毕竟,成功可以降临在人生任何一个阶段。

花开不只在春天,矢志不渝方可成。燕人蔡泽,曾游说于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但他的才智一直不被赏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一直努力,等待时机,终于取代应侯成为秦国的宰相。只要我们心中的信念永不泯灭,就一定能迎来成功的一天。项羽,英雄盖世,力能扛鼎,却落个乌江自刎的落魄下场。当初他若是执意渡江,难保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他宁愿三次说:“天亡我,非哉之罪也。”也不肯漓江。钱中书曾这样评价:“心死而意未灭,认输而不服气。”正是项羽“心死”和“认输”,给中华历史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遗憾。

花开不只在春天,中途易辙变可达。孔子的前半生都尽力于说诸国,但在那个战乱纷起的年代,儒学是不可能被采纳的。所以孔子转而研究学术,教书育人,将自己的政治思想传道给弟子,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政治家,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相比于那些只知苦而不懂变通的人来说,灵活地改变策略则是成功的另一种办法。

篇17: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清晨,从家出来,有些凉,一阵风吹来,几片枯黄的叶子便飘落下来,有一片竟落在我的肩膀上,我轻轻地捻起它,那样轻,生怕弄碎了。叶子的脉络清晰可见,但却少了生命的气息。又一阵风吹来,张开手,它便随风而去,也随风而逝,你可知我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吗?是对秋天的伤感吗?那就错了,今年的叶子虽然枯了、凋落了,但明年的春天又会长出新的叶子,同样的茂盛,同样也会再次凋落,这样一代一代的“生和凋落”,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花落了,花瓣散落在泥土山,枯萎了。人们皆叹息它失去了往日的美丽,叹息它生命的短暂,可我认为花谢了也会有再开的时候,同样也还会有风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说明了草的生命旺盛,也说明了草有枯就有荣,年年如此,这是自然循环规律,我们何必为它们的枯萎而叹息呢?

人们都以“龟”做长寿的象征,有的甚至称它们为“神龟”,人们也为“朝菌”只能活一天而惋惜,但我们会看到每天都有新的“朝菌”出现,从来不曾改变,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所在,这就是自然的永恒。

一朵云,牺牲了自己,滋润了大地,变成了雨滴,洒在田野山、池塘边。而太阳一出来,水蒸气又会凝聚在一起,又变成了云,人的生命很短暂,可经过千万年,我们人还是人,从未消失过,再过千万年,人类还是会延续的。

篇18:来自数据库发展史的启示

数据独立性

20世纪60年代数据库领域的主要成就是IDS系统和DBTG报告。其中, IDS系统是由数据库领域的第一位图灵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Charles W.Bachman研制的, 第一次将数据独立于应用系统存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DBTG报告, 更进一步提出了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这个三级模式结构直到今天还是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基本体系框架, 它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数据独立性的价值。所谓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应用和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存在一定的分离。这样当应用发生变化时, 无须变更数据库, 反之亦然。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强化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 为数据的独立存在提供了可能。数据独立性是通过支持三级模式结构来实施的, 目前所有的关系数据库都支持三级模式结构。

大数据从本质上讲是强调数据独立存在的。在一些应用中, 大数据是伴随业务系统运行而产生的, 例如电商企业的交易记录等。在其他一些场合下, 甚至我们还不知道大数据有什么用, 就已经开始大数据的采集和保存了。因此, 是“先有数据后有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大数据系统时, 要更多地关注数据本身, 深刻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 实现有效的数据存储、访问和利用。数据独立性对于大数据而言, 已经不再是要不要的问题, 而是必然的结果。因此, 大数据时代要特别重视大数据本身, 重视对数据治理的研究。数据治理是一个管理学的概念, 是指要对数据的获取、处理、使用进行监管, 具体包括数据质量、数据集成与清洗、数据隐私与安全等方面。

关系数据库

Edgar F.Codd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提供了关系数据模型及相关的论文, 而且花了近10年时间实现了System R系统, 证明了系统的性能可以通过优化技术来提升。

关系数据库的优点有很多, 最突出的是简单的数学模型和非过程化的SQL语言。关系模型的好处是简洁, 全部的概念就是“关系”, 用户数据、系统数据都用关系表示。SQL语言的好处包括非过程性、统一性、标准性、简单易用性等。非过程性对于数据库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提高应用系统的生产效率功不可没;统一性是指SQL包括了多种类型的数据操作, 包括查询、修改、安全性控制等, 方便了用户使用;标准性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介入, 使其成为业界的标准, 这给数据库上的应用迁移, 或者说构建跨平台的应用软件,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历史上关系数据库受到了传统势力的巨大批判, 主要是关系数据库的性能低下。但是, 由于Edgar F.Codd博士的杰出贡献, 这一缺点不攻自破。

由此可见, 我们需要先构建一个好的框架, 然后性能问题可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实现。

基准测试

20世纪8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产品走向成熟的年代,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是1998年图灵奖获得者Jim Gray。他的成就包括发展了事务理论, 以及关系数据库的一系列实现技术等。

用基准测试来评价每一个产品的优劣, 对于促进产品的技术进步意义非凡。有关的企业也都加入到定义基准测试的标准和方法中来, 客观上也促进了产品功能的统一, 为进一步的标准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关系数据库的发展过程中, 事务处理协会 (TPC) 的各种测试尤其是TPC-C功不可没。TPC是一个中立的评测关系数据库性能的委员会, 它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不同类型应用的基准性能评测标准, 对于推动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数据目前所处的阶段类似关系数据库在20世纪80年代的情况, 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全世界每天都有所谓新的大数据系统出现。因此, 设计合适的大数据基准测试十分必要。

然而, 大数据的多样性给大数据评测基准的制定也带来了很多挑战。 (1) 从数据类型来看, 大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的文本和多媒体数据、半结构化的日志数据、流数据、图数据等。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所依赖的系统平台可能差别很大, 一些应用还会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 这为标准的制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2) 大数据系统面对的应用类型也存在很多差异, 有面向数据分析的、有事务型数据管理的、有针对复杂机器学习算法的、有对流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的、有面向科学计算和图像处理的。不同类型的应用对系统的性能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也为大数据系统的基准制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3) 系统测试指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有的关心系统事务处理时间、有的关注数据载入 (预处理) 时间、有的关注系统存储代价和扩展性、有的关注系统能耗等, 这对基准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Big Bench等面向大数据系统的基准测试, 但是, 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系统适应性

上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开展, 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关系数据库的不足, 特别是在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 关系数据库无法表达和处理XML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 这直接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产生, 并大有要取代关系数据库的架势。很可惜, 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努力并没有成功。之后, 还提出了XML数据库等新的数据库系统原型, 也都没有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要说部分获得成功的倒是数据仓库系统, 通过提出位图索引、按列存储、立方体等技术, 减少并发控制带来的性能损耗, 确实对于复杂分析查询获得了极大的性能提升。

因此, 想用一个系统来处理全部类型的应用是不现实的, 最好的办法是针对某类应用采用相应的系统。

普遍的做法是将应用区分为所谓OLTP和OLAP两大类, 前者要确保数据库的正确性, 后者重视复杂分析查询的计算性能。

针对大数据应用, 按照领域或者按照应用的不同类型区别对待, 研制最合适的系统是目前可行的办法。例如, 对于复杂数据分析、即时查询请求及流数据处理, 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系统。

结语

上一篇:龙池,龙池李商隐,龙池的意思,龙池赏析下一篇:施工事故赔偿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