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铸师魂——教师节征文

2024-05-16

爱心铸师魂——教师节征文(精选6篇)

篇1:爱心铸师魂——教师节征文

爱心铸师魂——教师节征文

爱心铸师魂——教师节征文 爱心铸师魂——教师节征文

文章导读:不同老师具有不同的风格,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爱我们的心,正是因为有他们携手同行,我们才能茁壮成长,正是因为有他们与我相伴,我们才敢扬起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来之际,然我们送上我们最真挚的关怀:老师您辛苦了……

流水般的光阴匆匆流去,身边的槐树又刻上了一圈岁月的痕迹,转眼间我们已迈入初二这个新环境中。校园变得熟悉,同学变得亲切。在这一年里,我

们不仅身体上成熟了,心里上也逐渐长大。这一切都是老师们的辛勤努力的结果。如果说我们是一株株向日葵,老师便是那光芒万丈的太阳,照亮我们,给予我们希望;如果说我们是一位位旅人,老师便是那亲切的向导,指引方向,领迷失方向的我们走向正路;如果说我们是一辆辆汽车,老师便是那有力的汽油,带给我们动力,让我们继续前行。

不同老师具有不同的风格,就像蘑菇有各种各样的斑纹。

黄老师是幽默搞笑派。我最喜欢的是她欢快的语调,上她的课,同学们总是特别轻松。黄老师喜欢讲笑话,她习惯把同学们的名字编到各种应用题中,这样我们对这些例题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有时她会和我们一起笑,露出一排牙齿,略带着黄色的光泽。在欢笑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黄老师百倍的付出。她总是很用心的做课件,一些难理解的几何体,她会花大量的时间做成动画,使我们更好的明白和理解。

王老师是教导有方派。作为我们的班主任,她对我们投入了无限的爱与关怀。当同学的成绩有下降时,她总会及时的找他们谈话,了解情况,还帮忙分析试卷,对错的题目进行解答和温习。也正因为老师无微不至的教导,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才能一直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当同学们犯错时,她也会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教导他们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不能走上歧途。即便某个同学一次次犯错,她也毫不厌倦,决心要将孜孜教诲铭记与于我们心中。

应老师是超级严格派。在所有老师中,应老师待我们是作为严格的。她不允许我们忽视学习的重要。每天,她都会对交作业的情况进行登记,没交作业的同学必不可少的被她劈头盖脸的骂一顿。每次的作业,她都要审核2遍,一次是完成情况,一次是订正情况,每次都会看情况打分,好的给予表扬,差的给予批评。在她眼里,作业不认真做和不做一样不可原谅。但我们知道,应老师越

是严格,越能体现她对我们无私的爱与要求。

至于毛老师,我们主课中唯一男老师,就是综合派的吧!他严格,上课时不允许有人讲话,打断他的讲学;他认真,当课代表没空时,他会帮忙统计作业;他开朗,有事也会给我们讲讲笑话。这种捉摸不透的个性,让同学们都不敢在毛老师的课上捣蛋。

不同老师具有不同的风格,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爱我们的心,正是因为有他们携手同行,我们才能茁壮成长,正是因为有他们与我相伴,我们才敢扬起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来之际,然我们送上我们最真挚的关怀:老师您辛苦了!

篇2:爱心铸师魂——教师节征文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关爱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自从丁保现老师接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以来,他认真去了解这一班的孩子们,包括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浃。他尝试着和学生沟通交流,慢慢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而也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在这些孩子们中间,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些后进生。在教学中,他也一直用大量的精力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后进学生往往有一些共性:成绩差,纪律差,注意力差,自信心差等等,因为很多同学在空间和心理上故意疏远他们。他们由此也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一个群体。曾经,他也是那么的讨厌这类学生,他甚至认为拿放大镜都很难发现他们有什么优点,当无数的辅导换来的仍旧是失败后,那种无助的感觉往往使人无奈,当他想放弃他们时,一件小的事情出现了,使他对后进生有了新的认识。

王翰林同学是他班的后进生,身材中等,父亲因眼疾已接近失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他学习成绩极差,连一些简单的加减数都不会算,考试时最简单的计算题都得不到分,生活上丁老师关心他,学习上常给他辅导,但都半点没有进步。他不善言谈,为了让老师多关注他,就常来告状,因此和同学关系处得也不好。但丁老师不放弃,每天都会给他布置几道简单的计算题,慢慢地他竟然有一次全部做对了。抓住这次机会,他在班上表扬了他,并发了些小奖品给他。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号召全班学生关心他帮助他,有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学习用品送他,他不断地找时间辅导他,表扬和鼓励他,他也更加的信任他。他曾经对他说:老师,他现在爱学习数学了。如今,他每次测试都能及格了。从他身上,他学会了用赞美的眼光看学生,那些后进生也有可爱的地方。比如有的爱劳动,有的诚实,有的勤俭,有的喜欢创作等等。他对他们充满了信心。

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特别多,班里很多都是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老人家由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管教不严,再加上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入小学,学习压力大,学生经常产生厌学、逃学的念头。对于这些留守儿童,他首先从生活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首要的不是补“学习”而是补“爱心与信心”,只有他们有了自信心,有了积极性,没有方法也可自找方法。然后,再和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进行沟通,和他们一起共同教育孩子。有时,为了挽救一只掉队的小雁,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更多的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他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他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他们才和同学贴心。一位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他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篇3:爱心铸师魂——教师节征文

这种与教育的缘分与生俱来, 从祖辈、父辈到我这一代, 家族中一半以上的亲人都工作在教育战线上。在家庭的熏陶下, 我从小就立志“甘为人梯”。大学毕业后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城市当了教师, 数年内天天为工作而忙碌, 为前途去打拼, 尽管也取得些许成绩, 可心中总有一种失落, 觉得自己就像一叶浮萍, 根无所系。我经常问自己:“这就是想要的生活吗?一辈子就这样下去吗?”但总是不得其解, 仍旧继续在不属于我的城市里迷失着。一次, 偶然从《感动中国》的电视节目中看到农村教师李桂林、陆建芬的感人事迹, 我恍然大悟:同样是教师, 虽然清贫, 但他们平凡而成功, 而我却平庸而无为。他们之所以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原点, 而我却离开了原点。于是, 我做出了一个足以影响我一生的选择:离开广州去粤西山区。

初到粤西, 我被分到了一所农村中学。学校建在渡槽底下, 据说当初选址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接近水源, 用水便利;二是渡槽底下可安置床位作学生宿舍。操场和路面都坑坑洼洼, 高低不平。很多教室和学生宿舍没有门窗, 唯一的教师宿舍, 是一栋三层青瓦白墙的筒子楼, 听说是早年被弃用的乡卫生院。由于年久失修, 墙壁和地面已经斑驳不堪。没有自来水, 没有洗手间, 一间房刚好能容下一张床, 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当时我教两个班的英语和一个班的历史, 还要当班主任, 一周将近20节课, 晚上十点半从学生宿舍查寝回来, 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有人问过我, 在这里当教师的感觉怎么样?我说:累并快乐着。尽管工作累, 条件苦, 可我找回了当年求学的那份激情。我知道, 这种心境来自于我的学生——一群淳朴刻苦又善解人意的农村孩子。我喜欢学生对我微笑, 喜欢学生对我说“老师好”, 更喜欢学生专心致志听我讲课。有时候学生一张祝福的小纸条都可以让我感动许久。

那段日子里, 我结识了不少白发苍苍的老党员、老教师, 他们在这里教了一辈子, 早过了退休年龄, 却因学校教师流失、师资紧缺, 又重返教学一线, 依然孜孜以求, 诲人不倦。我佩服他们, 更敬重他们。当我受到学生的爱戴, 当我受到同事的肯定、领导的表扬, 当我获得荣誉时, 我就会比照这些在此奉献自己一生的前辈, 感到受之有愧。他们几十年如一日, 不计得失, 忘我育人, 才使得众多农家子弟从这里走出去, 在各自的岗位上, 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与他们比起来, 我感到了自己的浅薄。他们用一生的坚守向我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师魂——我内心深处所追寻的精神原点。

在这里, 我也曾有过失落。当大学同窗向我炫车耀房, 显示富足的时候, 当他人问起我的工资, 解嘲一笑的时候, 我也为农村教师遭人如此轻视而气愤, 为教师职业不为别人理解而感伤。也许正因为不止我一人有这样的失落, 当初一起来的十几个年轻教师, 一年时间不到就走得所剩无几了。很多亲友来这里见到我的现状, 也劝我早点离开, 但我知道这里的学生需要我, 既然当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我就要坚持下来。是的, 我吃也清淡, 穿也朴素, 但我依然爱着这份职业。我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是最幸福的、最光荣的。没有哪一种职业有着这样的殊荣:被人千百次地问候, “老师, 您好!”“您好, 老师!”

从城市到农村, 从珠三角发达地区到粤西山区, 我强烈感受到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教学条件的反差, 但我总是告诉自己, 与以前相比, 在这里条件虽艰苦了些, 但老师们的热情和友善、学生的纯真和上进是无与伦比的。它们就像清新剂, 将我所遇到的困惑都化淡了。早读时, 我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 听着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感到神清气爽;课堂上, 我从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里读懂了为人师的分量。孩子的世界就像一方净土, 给了我心灵的平和与清净, 它让我快乐、愉悦、充实、幸福。山区的家长是朴实的, 他们对老师有无比的厚爱和尊重。有一次从镇上回学校, 一位学生家长非要开摩托车送我, 一路上还不停地念叨着:“学校有你这样的好老师, 孩子一定会有希望的。要是能多分配几个好老师到这儿, 那就更好了。”听在耳中, 我心中更加明白自己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年, 穿越岁月峰头, 伴随历史云烟,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0华诞之际, 而立之年的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实现了多年的夙愿。我还顺利考取了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更令人欣慰的是学校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当地党委、政府给力教育, 积极奔走, 号召热心乡贤慷慨解囊, 为学校筹集资金, 将校园内的道路和球场全部硬化成水泥的, 一改校园过去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景象。教室和宿舍的门窗全部装齐, 学生可以免遭风吹雨打之苦了。政府也投入了一百多万的资金, 将学校里面的一块荒地推平, 准备建一座全新的学生宿舍。操场上干干净净, 花坛里鲜花盛开。学生的活动场所增大了, 安全问题减少了;教室变得宽敞明亮了, 学生学习的劲头更大了;办公室整齐美观了, 老师们工作起来更卖力了, 校园里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是啊, 看到了希望, 有谁会不努力呢?

篇4:爱心铸师魂

一、学生因爱而自信

有人说过,如果你把学生当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当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里。因为爱,我的教育世界就像有了仙女的魔棒一般:一本从学生那儿收缴来的杂志,摇身一变,却成了激励学生的奖品。练习课上,我发现李阳在看一本足球杂志,便轻松地说:“李阳,把你的杂志借我看一下,我可是个足球迷,你赶快做作业。”放学后,他跟在我后面说:“老师,把那本杂志还给我吧,我保证不看!”我连忙说:“刚才我忙着改作业还没看完呢!这样吧,期中考试前放在我这里。如果你的克制能力确实像你所说的那样,你的学习一定会突飞猛进的,到那时,我不但把杂志完好无损地还给你,我还要奖励你一本。”李阳听罢,高兴得两眼发光。

有一段时间班上的任课教师反映,一位男同学经常不交作业,上课经常聊天。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这位男同学发觉现在的班级中高手如云,自己根本不是别人的对手,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自暴自弃。找到症结后,我特意让全班同学在周记上写自己骄傲的往事。这位男同学在周记中回忆了自己读小学四年级时的成功经历,我看了之后写了长长的读后感,结尾一句是:“你有辉煌的过去,我相信你一定会有辉煌的明天——只要在每一个今天都不轻言放弃。”为了鼓励他,多一点与他交流的机会,我特意安排他为写作课代表。之后,这位男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写作劲头越来越大。有一天他竟然收到了稿费通知单,我及时抓住时机将他发表的文章读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们都向他投来了敬佩的眼神。如今,这位男同学不再自卑,许多不良行为也改掉了。

二、课堂因爱而生动

凡是读过魏巍的《我的老师》的人都不会忘记他笔下的蔡芸芝老师,她对学生的爱,学生对她的依恋跃然纸上:“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因为爱,她在课堂上宽容了学生的调皮;因为爱,她在课堂上用诗意的语言去影响了学生的一生。课堂因为爱而变得真实、生动。

在课堂上,我也常常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去传授知识,用幽默的话语去教育学生。记得一次,因为下午就要放假了,学生难以克制兴奋的心情而喧哗,我微笑着对学生们说:“自古以来都是统治者暴虐无道才会出现官逼民反,我对大家历来实施的都是仁政,难道大家要把我逼得实行暴政不成?”学生们一下子都笑了,并带着诚恳的歉意。还有一次下午课,天气又热又闷,几个同学昏昏欲睡,后排有一个男生已经睡得流出了口水。唉,现在的孩子真辛苦!我走到学生的身边,把手伸进他脖子里,轻轻地咯吱他,其他同学哈哈大笑,笑声把他给叫醒了,他有些内疚地冲我笑,立马坐好。

三、教育因爱而神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始终觉得培养学生做人是最不能忽视的。学生的学业可以不必多优秀,能力不必多强,成就不必多显赫,至少他们是一个快乐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健康的、善良的、豁达的人,所以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育人。

我班上有个男生,特别不爱说话,成绩也不好,上课从不发言,也不敢和老师、同学交谈。我知道这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因此,我平时故意交给他一些小任务,如送个口信或收一些作业等,课堂上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我都叫他来回答,几次之后,他在课堂上的发言越来越多了,行为表现也渐渐好起来。

生命因爱而精彩,教育因爱而神奇,教师因爱而幸福。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事业,并想把这份幸福和快乐告诉每一位和我一样彷徨过的同仁。

篇5:爱心铸师魂——教师节征文

白驹过隙,岁月无痕.仿佛一眨眼的工夫,高考结束,又到了与学生离别的时刻.像往年一样,送走又一届毕业生的民族中学教师赵承烈心里空落落的`.每年如此,离开了学生,赵老师的心就好像被掏空了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终于没有学生拿着题来找她问这问那,终于不用惦记着再给哪个孩子开个“小灶”,终于不用在教室与办公室之间奔忙穿梭……但这种“清闲”让她着实觉得不习惯.拿起学生毕业合影,几天前上完最后一节课时的情景又浮现在她的眼前……

作 者:何文晖  作者单位: 刊 名:天津教育  PKU英文刊名:TIANJIN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 关键词: 

★ 铸师魂颂师德演讲稿

★ 铸师魂扬师风演讲稿

★ 师德演讲稿:倡师德 铸师魂

★ 师德师风演讲稿:“铸师魂、颂师德”

★ 铸剑师

★ 铸师魂树师德正师风心得体会

★ 师魂1200字作文

★ 修师德、炼师能、铸师魂的师德演讲稿

★ 用心爱学生,用爱铸师魂(教师演讲稿)

篇6:爱心铸师魂

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我们每位教师都愿意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是,在教育学生时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必须遵循什么原则?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呢?

从事教育工作十年了,把一批批的学生送入中学,在此间,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学生,有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中改掉了不良习惯,变得自信、自强、乐观,有的学生我想尽办法,他改变不大,至今让我难以释怀。总结成功的教育案例,其灵魂就是爱与尊重。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与最伟大的母爱不同之处就是,母爱是基于亲情自觉而为之,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教师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教师会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着更多的社会内容。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所以,教师要小心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行,因为这足以彻底改变孩子。

对此我深有体会,记得走上工作岗位第二年我所带的班级是全校有名的差班、乱班,我年轻气盛的心经不住这样的“考验”,流下了不争气的眼泪。教导主任笑着告诉我,教师不仅要会教优生、带优班,更要学会教差生、问题学生,这样,学生进步了,教师的能力也提高了。主任的话让我安静了下来,开始认真审视班级中每个学生。我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相反,很多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甚至优生身上没有的品质。姚驰同学非常叛逆,不遵守纪律,当面顶撞校长,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只是几次对他客观评价,就把他“收服”了。一次是学校卫生大评比,我们班的清洁区打扫的不够彻底,他对打扫的同学口出脏话,还动手打了打扫慢的同学,后来他又自己带同学们重新打扫清洁区,在评比中我们班获第一名。对此我在班会上说他:对班级负责对同学不负责,要是同学们都像他一样,我们班事事都能走在前面,但要真向他一样,我们班成了格斗场了。他听了底下了头,下课后破天荒向我场承认了错误。

还有一次体育课上,王召同学扭伤了脚,他二话不说,背起王召就向医务室跑去。事后,我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一向傲慢的他竟然红了脸。从此后,他高声言语少了,逃课打架少了,成绩也慢慢上来了。临毕业时他说,相对于批评指责,他更喜欢别人的肯定与表扬,他要谢谢我,是我让他尝到了这美妙的滋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只有你充满爱心,你才会更贴近学生,你才会对学生做出更恰当的评价。当教师是真心爱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相反,若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诲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爱与被爱,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总会有一部分抵触和抗拒。

二、尊重学生,赢得信任,取得成功。

教育家陶行知写过这样的一首小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孩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更比小孩小。”不小看孩子,就从尊重孩子做起。

首先,教师必须以亲切的笑脸,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境,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良师益友式的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约束,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

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和多样性、尊重环境与资源,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教师眼中的“差生”,都是独立的、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个体。对于这些“差生”、“后进生”,作为教师,应坚持“多予”、“少取”,即: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强迫;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孤立;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机会,少一些代替。“金凤凰”要尊重,“丑小鸭”更需要尊重,唯有这样才能换来桃李芬芳。

记得曾经带过一个叫李栋的孩子,学习跟不上,上课不守纪律,经常顶撞老师,谁对他讲道理都无功而返,小小年纪那叛逆的眼神让人震惊,十足一个问题学生。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维持生计,他母亲精神出了问题,时好时坏,家里还有一个妹妹,母亲连他的一日三餐都照顾不了,他经常吃不了饭,大冬天穿很薄的衣服,冻得脸、手都是青的。学校老师心疼他,纷纷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学校还给他买新衣服,但他就是不要,弄得老师们不知所措。其实,原因跟很简单,他自尊心很强,他觉得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怜悯,伤害了他的自尊。一天,天气仍然很冷,我单独把他叫到我的房间,拿出一件棉马甲,让他穿在里面,他看看我,愣了片刻,还是穿上了,我什么话也没多说,只是让他放学再来我房间拿走其余的衣服,他点点头答应了。从此,我明显觉得他对我的态度变了,之前那叛逆的眼神也没了。同样的心意,我收到了效果,很明显,我给予他足够的尊重,保护了他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

上一篇:关爱,是一种美德作文下一篇:欢乐大碰撞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