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2024-04-30

大班幼儿基本情况分析(共11篇)

篇1:大班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幼儿大班发展情况综合综合素质测试分析 2014年4月12日、13日、14日三天,我班对大班的幼儿分别进行了综合素质测试,测试标准是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在五大领域中的发展目标要求和幼儿园各年龄段课程落实的具体要求;内容包括孩子的常规习惯养成、情感态度、能力发展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等;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方法采用了启发谈话法、操作展示法、作品分析法等,全面了解了幼儿的发展情况。

测试由校领导主持,平行班教师相互观摩、学习。通过测试发现各班孩子发展情况良好,如师幼关系融洽,参与、表现的兴趣浓厚,动作发展协调,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已初步养成等。但是孩子的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如每个班都有个别孩子不善于表现,口语表达不完整,词汇量较少等,针对各班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将及时召开专题研讨会,不断调整数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更加适合幼儿的个体特征,力争使全体幼儿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篇2:大班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一、幼儿学期学习情况

通过半年的大班科学领域课程的学习,幼儿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分析推理、动手操作等基本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习得了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科学知识。

具体如下:(一)“春之歌”活动单元

由于幼儿所在的景洪地区生长着很多竹子竹笋,同时本地区的竹制品种类也比较繁多,这极大地便利了本部分科学课程的教学。通过让幼儿对实物和竹制品进行观察欣赏,再加上很多幼儿都有竹林游玩的体验和此方面的常识,幼儿在教师的引导教学中很快便对竹笋的生长、竹子的样子、竹子各部分所能制造的工艺品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详细的认识,同时也极大激发了幼儿对植物的观察和欣赏兴趣。在《不一样的小豆芽》的活动中,幼儿也了解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增加了幼儿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这都有利于今后幼儿科学课程的学习。(二)“爱的日记”主题单元

此部分首先安排幼儿对当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联络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由于幼儿都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他们很快便说出了像打电话、发短信、qq聊天、写书信等方法,并能进行简要的描述如何使用;紧接着安排幼儿对古代人联络方法的认识和了解,使幼儿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有体会到如今我们生活 的便利,最后教师引导是什么让我们如今的生活如此便利呢,引导幼儿总结是“科学”;第三部分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做一个简单的联络工具,如简易的一米远可听声的电话,幼儿兴趣很大,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

在课堂中我还简单介绍了交通标示和一些手语表示的意思,意在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联络信息的方式有很多,只有注意观察才能发现它们的奥秘。

(三)“大家一起来”主题单元

通过《轮子的故事》《轮子转呀转—有“牙齿的轮子”》《 轮子转呀转—滑动与滚动的轮子》《方便的交通工具》《便利好帮手》等活动中的实物和挂图观察,幼儿基本上对轮子的演变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多种轮子也有了外形和功能上的了解,对如今的交通工具的便利性和运输方式也有了一定了解,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对体会科学技术对我们如今快速度生活的影响和贡献。

在活动中幼儿对的滑轮部分掌握不太好,可能是对实物的认识和了解比较少,没有这方面的的生活体验。

(四)“缤纷夏日”主题活动

通过挂图教学和讲故事,幼儿对海洋环境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对海洋中的部分生物的生存方法也有了很多认识和了解;而通过教师讲解幼儿知道了盐主要是海水造出来的,并基本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海水造盐的流程;在《海洋SOS》,《海洋小卫士》的讲解中教师让幼儿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幼儿知道

了海洋里有那么多可爱的生物,而且我们吃的食盐主要是海水造出来的,了解了这些幼儿就知道了海洋对我们的重要性,就会在思想上树立不能污染它要保护它的意识,紧接着教师根据实际引导幼儿思考并说说我们可以怎么保护我们版纳的纯净清澈的“澜沧江”不受污染呢,这样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就比较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了,学习成效也会更好。

二、教师努力改进方向(一)教师观念

继续学习课程改革理论下关于教师观的阐述与转变的相关理论,用正确的教学观指导教学行为、教学实践,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二)注重锻炼学生探究过程的体验

作为科学领域的课程教学,教师的教学更应该培养幼儿的这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推理思考的能力。

(三)关于科学领域课程相关知识的深化学习

篇3:大班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2001年颁布的《纲要》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质和内涵进行了新的规范, 并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幼儿科学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纲要》中明确指出:“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 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体验发现的乐趣”。[1]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却存在教师指导不尽人意的现状。由此, 笔者把研究的目光聚集到了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所运用的指导语策略上, 以期寻求到能提高幼儿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质量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 研究对象及时间

本研究以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园五个大班为调查样本, 共计18次科学教育活动, 5名教师参与本次调查。调查时间是2012年3月2日-2012年3月10日。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 笔者以非参与者的身份对幼儿园探究活动进行观察, 尽量避免自己的在场而影响到教师指导和幼儿反应的真实性, 按类型记录教师指导语的次数, 同时鉴于话语使用具有情景性, 因此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和反应也是记录的内容。在进一步了解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对指导语运用的认识。

三、研究结果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教师在活动前期, 对有关知识、信息的提问和讲述过多, 占总指导次数的59.4%;在幼儿的探究过程中, 教师指导语相对较少, 仅占总指导次数的32%, 其中启发幼儿的提问次数最高 (11.8%) ;在活动的后期, 教师指导的次数最少, 仅占总指导次数的13.1%, 其中促进幼儿交流、表达的提问最多 (7.5) %。

四、访谈中发现的问题

(一) 教师虽拥有先进的教学观念, 但与实践相脱离

在访谈中发现, 教师们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提倡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认识到幼儿自主探索的重要性, 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探究活动的前期阶段, 教师指导次数多达158次, 占总指导次数的54.9%, 说明教师仍较多地使用封闭式的指导语, 话语权仍掌握在教师的手中。

(二) 在活动的不同环节和内容中, 教师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指导语, 但有效性有待于提高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指导语的有效性很低。例如, 在探究过程阶段, 教师启发幼儿的提问次数所占比例最高 (37%) , 其次是对幼儿活动的询问 (20.6%) , 在鼓励幼儿继续探究和回馈幼儿的互动上教师倾注的精力很少, 在五类指导语中仅占25%。说明教师并没有科学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指导语运用不科学。

(三)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流于形式

本研究发现, 在与幼儿交流过程中, 教师对幼儿的肯定性评价较多, 但是教师的评价多是象征性的, 泛泛的, 例如“你真棒!”“做得不错!”等比较机械、死板、有效性低的评价;在面对幼儿的请求、疑问等寻求支持和帮助的行为时, 教师还存在一定的回避或者是无视幼儿的行为;在询问幼儿的时候, 教师也是例行公事的询问较多, 教师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 使师幼之间的交流流于形式。

五、教育建议

(一) 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 加强自身主导地位, 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1. 教师作为呈现者

教师应多应用启发式和开放式的言语指导, 给予幼儿学习、观察的机会, 以正面描述、呈现为主, 知识提问为辅, 做好活动内容的呈现者。

2. 教师作为观察者和参与者

在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有效的言语互动时, 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兴趣、知识和需要, 才能为幼儿提供高质量、具有意义的指导。

3.. 教师作为提问者和设问者

教师能够向幼儿提出适宜的问题, 并在不影响幼儿探究的情况下设置能够激发幼儿形成认识的问题情境十分重要。

(二)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1. 加强对言语本身的反思, 将言语适宜性原则付诸实践

言语适宜性问题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言语表述要清晰明了, 适宜幼儿发展水平。言语内容方面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和认知特点, 还要照顾到教学活动将要达成的具体目标;言语形式方面要考虑到要推动幼儿开展探究, 动手动脑, 促进幼儿深入探索, 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知识。

2. 加强对言语运用的反思, 提高言语指导的有效性

(1) 用观察的手段提高言语指导的有效性

第一, 要观察幼儿探究学习的情境。教师应观察幼儿的行为, 倾听幼儿的对话, 关注幼儿是怎样思考和解释他们所看到的现象的。

第二, 要进行观察反思。反思观察可以让教师明晰自己的观察是否能有效地服务于指导, 以及某些幼儿是否需要给予特别的指导。

(2) 用记录的手段提高言语指导的有效性

记录也是教师评价幼儿的依据。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记录的信息, 包括幼儿的探究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所有的发现以及主要的观点, 以此作为评价幼儿的依据, 进而为讨论提供更多的切入点, 将讨论组织的更为深入和具体, 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3) 评价幼儿探究学习行为, 反思言语指导效果

教师要观察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探究状态, 以便评价所使用的言语是否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当中?是否引导幼儿深入探索?幼儿是否专注于活动目标?是否积极探索?积极尝试?这些行为表现都可以映射出言语指导是否有效。

本研究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 运用观察法、教师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研究分析了当前幼儿园大班探究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以及各类指导语运用的次数和现状, 得出影响教师指导语运用的因素。在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 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质量。

摘要:本研究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 通过实地观察、教师访谈等手段, 研究分析了当前幼儿园大班探究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以及各类指导语运用的次数和现状, 得出影响教师指导语运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 提出一定的教育建议, 并对教师本身言语策略运用进行反思, 形成对教师指导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言语行为研究, 以期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 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指导语,言语互动

参考文献

[1]支那.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及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 2010 (2) .

篇4:大班幼儿告状的分析与启示

一、幼儿告状行为动机的类型

1.求助

幼儿在遇到力不能及的事或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求助于老师,希望老师能公正地解决纠纷,保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毛毛的个子在班上比较矮,她平时话不多,却经常喜欢走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曾曾抢我的玩具。”“老师,周周扯我的头发!”……

分析:毛毛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希望老师可以帮她向曾曾要回自己的玩具、劝说周周不要再扯她的头发,并不是要老师惩罚这些小朋友,也不是为了表现自己。

2.求赏

这种类型的告状与上一种的目的不同,幼儿旨在表现自己、获得奖赏。尤其是当同伴的行为违反老师要求时,很多幼儿都会积极地向老师举报,以突显自己。

案例:吕吕经常会向老师这样告状:“徐徐把雪花玩具掉地上了,也不捡起来!”然后赶紧把玩具捡起来说:“你看我每次都会捡起来的。”或者是说:“老师,你看她是跑着上厕所的,我每次都是慢慢走过去的。”

分析:吕吕的这种告状并不是要制止同伴的某种行为或是为了惩罚别人,而是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从而获得赞赏。

3.求罚

幼儿采取此类告状一方面是希望肇事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警诫其不要再犯,也可能是出于嫉妒或报复心理而做出的举动。

案例:李李坐在王王和杨杨的对面,李李先向老师举报了王王和杨杨说脏话的行为。没过一会儿,被告状的杨杨就指着李李对老师说:“她踩到我脚了。”

分析:后来杨杨的告状,很可能是为了报复。

4.求是非

这类告状是幼儿想探知某种行为是否可以实施时,求得是非标准的一种方式。

案例:我们经常听到小朋友这样说:“老师,某某身上有东西!”这种“东西”有时可能是一个小玩具,有时可能是一包小零食,一般都是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

分析:幼儿通过举报其他幼儿私带了某样“东西”,来试探老师对这种行为的态度,从而确定这种行为的是非对错和自己实施的可能性。

5.求公道

这种类型的告状往往是幼儿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向老师陈述、说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或违反规则的情况,也就是说同伴的行为违反了幼儿心中的是非标准,他们希望老师能够明辨是非,伸张正义。

比如在上面案例中提到的李李向老师举报其他幼儿说脏话的行为,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老师惩罚他人或表扬自己,而是希望老师意识到他人行为的不当之处,维护自己心中的规范。

二、幼儿不同告状动机类型的分布和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不同告状行为动机在彝族大班幼儿告状事件中的频数分布,请看下表:

通过该表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彝族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动机出现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是:求助、求罚、求公道、求是非、求赏。对于这样的统计结果,笔者的分析如下:

1.彝族大班幼儿告状的主要动机是求助

彝族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以寻求帮助为主要目的,这与之前部分学者针对汉族幼儿的研究相符。例如,刘晶波和杨翠美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幼儿告状行为动机中发生频次最多的是寻求帮助,占总频次的30.2%。

这是因为大班幼儿在各个方面的能力虽然有所发展,但仍不是很强,遇到力不能及的事情或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求助于老师,希望老师能公正地解决纠纷,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2.以求罚为动机的告状居于第二位

与已有对汉族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相比,彝族大班幼儿的求罚型告状比例偏高。例如刘晶波和杨翠美的研究显示,5~7岁汉族幼儿的求罚型告状出现的频率仅高于试探型告状,居于第四位;邢少颖和贾宏燕的研究显示,3~7岁汉族幼儿基于报复或嫉妒的告状所占比例最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明显的差异呢?笔者根据研究分析和推测,认为这可能与彝族大班幼儿缺乏适宜的宽容教育有关。在为期一个月的观察中,我们没有发现老师对幼儿进行过以宽容为主题的教育,随机的宽容教育也很少。

3.求赏型告状发生的次数最少

根据此前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求赏型告状应在幼儿告状行为中占较大的比例。例如,刘晶波和杨翠美关于5~7岁幼儿告状行为动机分析的研究显示,表现自己(即求赏型告状)仅次于求助型告状居于第二位;曾昵于2010年的研究也指出:“特别是那些处于班级中下游的幼儿,他们常会以告状行为来吸引教师的注意,期待获得教师的肯定。”

为什么在这个研究中幼儿的求赏型告状发生的次数却最少呢?笔者在日常访谈中听到的一些老师的话语,也许会给我们答案:“这班上的娃娃多了,光靠老师轻言细语地说是没用的。只有大声批评或者拿着棍子在桌上敲几下,孩子们才都老实了,纪律也好了。”“书本上的那些道理拿到课堂上来不管用,要从实践中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办法才行。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惩罚比鼓励更适合教育幼儿,而且见效快。”不难看出,这些老师不是以鼓励教育为主来引导幼儿,而是以言语批评甚至体罚为主要手段来达成教育目的的。这也与笔者平时所观察到的情况相符,老师只是警诫幼儿什么是错的、什么不该做,而没有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谁做得好。教师很少正面鼓励、表扬幼儿,所以幼儿也很少期望通过告状来获得老师的认可和赞赏。这就是以求赏为动机的告状行为发生次数最少的主要原因。

三、相关教育建议

1.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彝族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主要动机是求助,以及习惯于借助老师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的情况,老师和家长都应引起重视。一方面,要认识到幼儿遇到什么问题向老师报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是保证幼儿安全、防范事故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发展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针对不同的告状动机进行教育

区别对待幼儿基于不同动机的告状行为,其中求罚型告状应特别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如果幼儿是希望肇事者受到一定的惩罚,警诫其不要再犯,我们应让幼儿逐渐明白惩罚并不是纠正同伴行为的唯一办法,还可以采取说理、榜样示范等更为积极的方式来处理;如果是基于嫉妒或报复心理的告状,我们则应耐心地与告状幼儿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3.运用鼓励式教育,远离体罚

针对彝族大班幼儿求赏型告状相对来说比汉族幼儿少得多的情况,老师应适当运用鼓励教育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应一味地批评甚至责罚幼儿。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论述学校纪律时指出:“有比惩罚更有效的维持纪律的方法,即用表扬来树立榜样,或是采用开展竞赛的方法。”可做借鉴。

篇5:幼儿大班个案分析

凡凡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之一,可是比较害怕教师,一看到教师看着他立刻缩着脖子假装很乖的样貌。只要教师一转身立刻又恢复原状,和其他同伴追逐、打闹,有时整个教室只听见他那尖尖的嗓门,如果哪个小朋友被欺负了或者哭鼻子了必须是凡凡第一个跑来告状。

观察与记录:

吃完饭快要走近教室门口时,在走廊里我就听见了凡凡在盥洗室里用他那特有的尖嗓门跟谁在争执着什么,走近一听,原先是为了一块肥皂跟涛涛在抢夺呢。看到我走进盥洗室,凡凡顿时没了声响,而胆小的涛涛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一边口吃地解释一边用手比划着:“眭、眭、眭老…教师,凡凡他、他不给我、我洗手的肥皂。”凡凡也不甘落后,立刻大声辩解:“他一向在手上搓,肥皂都快没了。我是想让他别把肥皂都用光的。”

理性分析:

幼儿都喜欢玩水,洗手时乘机玩水是幼儿园小朋友特有的一种现象。所以,一有机会孩子们就会在盥洗室洗手玩水。饭后一般仅有一个教师在教室里,所以既要关注没吃完的孩子又要关注已经吃完的孩子,就显得有点顾此失彼。根据大班孩子比较懂道理的年龄特点,我经常会安排他们一批一批的进入盥洗室。但进盥洗室进行饭后漱口和擦嘴一系列入厕活动就关注不到,如果统一安排孩子们进行盥洗室活动就会造成拥挤,缺乏合理性,这就成为餐后管理的一个盲区。

篇6:大班幼儿测评分析

XXXXXXXX幼儿园

我班现有幼儿44名,其中男生有23名,女生有21名。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幼儿的学习能力、动作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较明显的进步,现在大部分幼儿会熟练地说普通话,会清楚地讲述事情的前后经过,还会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我班的彭微琪小朋友原来不会大胆与别人用语言表达与交往,经过我们和家长的沟通,鼓励她在家里也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彭微琪已经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但还有少数幼儿讲故事时侯表情不够丰富,今后我们老师要提高幼儿有表情的讲述故事的能力。在技能和基本动作发展方面我们班发展均衡,但也有个别幼儿在动手操作和动作技能方面发展较慢,如我班新来的李中乐小朋友她在进行踏步动作,双手摆动不协调,做操时动作比其他小朋友慢,在活动中我们不仅时刻提醒他,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争取让他赶上其他小朋友。

本班幼儿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大部分幼儿做到了饭前便后洗手,乐于参与周围生活场所中的整洁活动。孩子们在“情绪情感”方面也现的很棒,大多数孩子能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一般情况能保持正常心境。但在“文明礼仪”方面还有待加强。如我们班王佳丽小朋友早晨来幼儿园时,不能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离园时也不和老师道别。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和家长取得联系,找出其中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各科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使幼儿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主动运用不同的礼貌用语。

本班幼儿非常喜爱户外活动,他们在运动技能走、跑、跳跃、投掷、平衡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平时我们利用晨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加强锻炼,使幼儿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比如我们班的陆佳骑小朋友在走平衡木上进步很大。原来的她站上平衡木上脚就抖索,有严重的恐惧心里,经过我们与家长的多次沟通与了解,才知道原来她小时候都是爷爷奶奶带的,爷爷奶奶担心她会摔下来,不允许她爬一点点的高,后来经过我们多次的沟通和引导,现在她走平衡木再也不害怕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非常强,他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多数孩子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但个别孩子学习独立性意识不强,因为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在家

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在合作能力方面我班幼儿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个别幼儿自私心里严重。比如在玩玩具时有时会发现个别幼儿有贪多的行为;在拿鼓做操时有个别幼儿挑好的鼓拿;在分点心时有的幼儿就挑好的拿。我想可能我在进行各项活动时,对孩子提要求不是十分的明确,活动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总结。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明确的对幼儿提出准确的要求,在其它方面也同样严格要求幼儿,使他们今后在合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从整体来看我班幼儿在运动技能、学习能力、自理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坚信,在我们老师的精心、科学的教育和引导下,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幼儿园的宝贝们一定能在各个方面综合发展,坚实的基础成就美好的明天!

2011.1

1开发区幼儿园大四班幼儿期末发展评析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我班幼儿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对于班级的各项活动都能积极参与,大部分孩子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也能主动完成。在身体协调性、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较明显的进步,一些技能和基本动作发展平衡,游戏活动中能够很好地与同伴相处,但个别幼儿在细微之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今后继续努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下面我就五大领域方面总结如下:

一、健康领域

我班幼儿机能协调发展均衡,大部分幼儿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餐后能将自己的餐桌和桌面整理好,能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有集体观念,活动中懂得合作、宽容、谦让、不怕困难,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并且懂得安全地、熟练地使用运动器械,集体活动时能注意安全。但有个别幼儿性子比较慢,表现在吃饭慢吞吞、做事拖拖拉拉,需要老师三番五次的提醒才能完成任务;个别孩子的午睡习惯不太好,表现在睡觉晚,睡前需要老师多次提醒才能遵守睡觉纪律幼儿。如我班的申家成小朋友,在睡觉过程中,行为自由,总是动来动去,影响其他小朋友的睡觉,我一方面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在家的表现,另一面对申家成的表现,展开讨论,使他尽快改掉不良习惯。经过我们的努力,申家成的睡觉表现有利明显的进步。

二、语言领域

幼儿通过听故事,学儿歌,情景讲述,看图书说话等,学会倾听,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良好品质。在语言活动中,幼儿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乐意倾听同伴讲述,能和同伴一起有表情地讲述熟悉的故事,达标率96%。但有个别幼儿不能长时间的记住多种文学作品。如我们班的顾家鑫小朋友,学习故事和诗歌时,表现不错,但一会儿,就忘记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多多的练习,加以指导。

三、社会领域

我班幼儿集体感意识较强,行为习惯良好。有较强的责任感对小值日生工作尤其认真负责。如我们班的俞佳柔和杨嘉瑞两位小朋友对值日生工作尤其负责并有坚持性。有一次他们两个负责区域《美味厨房》的管理工作,俞佳柔发现少了两把小勺子,他们两个四处寻找,最后在杨鹏的口袋里发现了,我当时对杨鹏进行了教育,并及时上了一堂社会课,希望孩子们在故事中接受教育。

四、科学领域

多数幼儿能认识秋、冬季的特征,知道常见事物的变化,关心周围环境,能理解和尊重成人的劳动。通过科学活动,有的的思维更加敏捷了,视野更加开阔了,增强了他们探索发现的信心,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力和观察力。在数学活动中,他们学会了10以内数的顺数和倒数,学会了按群计数和7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在活动中,他们能认真遵守规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表现好的幼儿占总人数的98%。但有个别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表现,尤其在集体活动中,观望,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些我们就必须对他们从多方面进行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艺术领域

本班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比较浓厚,通过自由绘画,结伴绘画等活动,孩子们在同伴间的相互帮助下绘画水平进步较大,动手能力、同伴间相互交往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锻炼了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幼儿唱歌的时候很投入,他们能自由表演,在唱唱跳跳的活动中,既提高了幼儿的体质又发展了他们的审美观,在艺术领域中幼儿达标率占总人数的98%。

以上是我从幼儿5大领域总结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注意从这几方面去注重引导幼儿,同时我们的家长也会根据这几方面在家去帮助幼儿。相信我们的“家园合作”,会让我们的宝贝表现的更棒、更出色!

篇7:大班幼儿个案分析[模版]

-----------一个不喜欢睡觉的孩子

三溪镇中心幼儿园 邝丽萍 连续几日我班整体午睡情况都较好,可有一个朋友却有点“个性”,这种情况引起了我对他的好奇!班级中的行为表现:肖洁洋是一名大班的幼儿,基本上中午睡不着,但是他会遵守幼儿园的规则,那就是每到睡觉时间他会乖乖的上床,就算看到他眼睛是闭好的,过不了几分钟也会不断的翻身,比较好的是他不会影响其他的幼儿。这孩子脸上没什么血色,人也比较瘦。虽然这样,但他的精力很旺盛,午睡时候所有小朋友都睡了,他还是不睡!就躺在床上玩一中午。这种玩不会影响任何一个孩子午睡,只是他自己不睡而已。情况稍好的时候可以观察到他睡了20分钟左右。

二,原因分析:

找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睡觉情况:肖洁洋从小就不喜欢睡觉。在睡觉方面父母没有给他更多的要求,特别是时间上比较忽视。因他不喜欢睡觉,晚上也睡得比较晚,所以个子长不高,人比较瘦,脸色也不大好看。

三、案例:记录

(一)开学前几天午睡的时候肖洁洋根本没法静静的躺在床上,东转西翻,在床上手舞足蹈的,我觉得有点影响其他小朋友,所以制止了他,他的表情看起来很难受!于是我陪着他,悄悄的和他说话,给他讲故事,他慢慢的安静下来,我告诉他如果动的话会影响其他小朋友,他朝我点点头。

分析:孩子只有在情绪很主动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意见,懂道理。所以我采取了先讲故事后陪他的策略。

记录

(二)肖洁洋能够安安静静躺在床上睡觉了,这时,我开始试图尝试让他睡着,于是我守着他,拍着他的背,几分钟以后„„睡着了!

一、幼儿情况 :

分析:由此推测孩子不想午睡可能是因为没对他进行严格的要求。但是我也发现,就算守着他睡,时间也不会太长,最多半个小时就醒了,但是至少也可以睡上半个小时。

记录

(三)2014-5-24至2014-5-31

起床的时候我开始和他谈话,谈话了解到他自己不喜欢睡觉,他告诉我他在家确实也睡得比较晚,我问他既然不喜欢睡觉为什么幼儿园午睡的时候还是要在床上躺着呢。他的回答另我很意外,他说,我想睡,可是睡不着,所以我就不喜欢睡。

分析:这孩子可能是先天性睡眠少,加上老师和家长对他也没有很严格的要求,造成的现在这种情况,孩子不喜欢睡是因为他睡不着,而并不是真的不想睡,其实他也很无奈。

措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双休日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此,我和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家中也养成午睡的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午睡习惯。

达成的效果:

这段时间以来,肖洁洋的午睡明显好多了,现在他睡在床上开始也总是动来动去的,但是我一叫他的名字,我对着他轻轻闭下眼睛,他很快就收到,马上闭眼睛睡觉了,而且午睡时间也明显加长了,我感到很欣慰,每个小宝贝都是像刚发的嫰芽,只要给点耐心,就能帮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8:大班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一、阅读情况的现状调查

1.阅读目的性不强。我对刚升入大班的幼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图书阅读观察记录。总体而言, 大班幼儿阅读的目的性不强, 多数孩子是好奇而走进阅读区的, 等到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了, 就再也不想去了。

2.阅读的持久性差。本测试我采用的是随机调查法。调查发现大班幼儿虽然有一定的阅读持久性, 但情况还是不够理想。

3.阅读层次较浅。我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统计了本班孩子喜欢的图书。除了那些有可爱的动物形象的图书受大家欢迎外, 男孩子还特别爱看动作性较强的图书, 如《奥特曼》《爆丸小子》等;女孩子特别钟情于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图书, 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二、原因分析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局限, 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层次的。孩子们常常表现出看书时的无序性和无目的性。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 往往是因为幼儿还没有真正地掌握阅读的方法, 养成阅读习惯。

幼儿阅读的持久性主要由与生俱来的个性及气质特点决定与易分散程度。持久性是指幼儿对于一样事物注意的时间长短;而易分散程度指幼儿对周围事物排除干扰的能力。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是影响阅读持久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有新异刺激出现时, 成人可以约束自己不去关注它, 但孩子却很难做到。

幼儿阅读层次浅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 由幼儿自身特点造成。幼儿理解能力差, 往往对接触较多并且对其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图书感兴趣。 (2) 由图书质量造成。对于幼儿来说, 画面的结构、色彩、线条、形象往往是他们所感知的全部内容, 他们只能借助于图画完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三、提出策略

(一) 创设愉悦环境, 激发阅读兴趣

1.增设开心阅读屋

阅读屋选择在班级相对安静的区域, 设置便于取放的图书架、提供大量的根据年龄特点的幼儿阅读材料, 另外还可以提供一些舒适的软垫、轻柔的软沙围隔等等塑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在阅读屋内除了书外, 还要有些其他材料, 如纸、笔等各种文具来支持幼儿反映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生活, 让他们学着书上的标记、符号、文字、绘画尝试制作图书, 并对幼儿有创造性的画、涂、写给予肯定和鼓励。

2.为幼儿创设阅读环境墙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 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因而, 在幼儿园的活动室里, 教师还应该为幼儿创设阅读书面语言的环境, 根据幼儿认知特点, 在他们的生活用品、摆放的物品、活动地方、出入口处使用幼儿理解的标记、符号、文字、句子。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听说游戏、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和文学活动, 引导幼儿逐渐了解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增强幼儿对汉语语音、语义、语法及汉语文字组合规律的敏感性。

(二) 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 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

1.排图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 鼓励幼儿在看懂每幅图意的基础上, 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 将图片按序排列。

2.图书制作活动:让幼儿尝试做小画家、小作家, 把自己想说的故事或从废旧的图书剪下自己需要的图片或绘画, 幼儿口述, 或请家长、老师帮忙配上文字, 加上封面、封底, 然后装订成一本图书。同伴间相互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

3.编辑班级宝宝报:在了解报纸特点的基础上, 让全班幼儿共同创编一份报纸。从报纸名称、内容、编排装饰、绘画都让幼儿自主操作, 编排后张贴展示在班级主题墙中自由阅读。

(三) 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 开展真实有效的阅读活动

1.小组阅读式

小组活动是一个相当经济而且有效的活动, 它可以集中于某一焦点上, 也可以了解、修正幼儿一些错误的技能或认知。

2.集体阅读式

采取相对集中的阅读形式, 先由教师示范阅读, 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让小朋友集中, 每人一本小书阅读。让教师可以全面观察多数幼儿的活动情况, 便于集中指导。

3.娱乐阅读式

采取比较分散、随意的阅读形式。幼儿选择阅读资料后, 可分散地、自由地到活动区域进行活动。教师可在休闲式的阅读活动中, 观察个别幼儿的活动情况, 有助于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四) 采用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培养幼儿掌握正确阅读技能

教会幼儿阅读技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

1.按顺序看书, 掌握看书方法

指导幼儿学习阅读活动时, 要帮助幼儿掌握翻阅图书的经验, 掌握一般的图书的规则方式, 可以教他们掌握看书方法并养成习惯。

2.学习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

帮助幼儿读懂图书内容, 会看画面, 帮助幼儿掌握、理解图书画面, 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 会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

3.建构文字与事物的关系, 了解内涵

我们要让幼儿知道文字有具体的意义, 可以念出声音, 可以把文字、口语与概念对应起来。

4.帮助幼儿构建知道文字和语言的多样性经验

要帮助幼儿构建了解识字规律的经验, 可通过有趣的方式, 围绕课程内容开展拼字组词活动, 提高幼儿对文字结构、文字组成规律的认识。

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不但可以使幼儿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同时也会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终身受用。作为一线教师, 一定要结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制订符合不同特点的幼儿的阅读教育方式。同时, 增强教师的训练意识, 实事求是, 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更好地引导孩子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知识, 有效地实现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幼儿园的大班早期阅读中, 发现幼儿的阅读情况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且教师在孩子阅读时, 有时并没有很好地观察、记录并分析幼儿的阅读行为, 进行适时的指导。现就本班幼儿阅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措施。

篇9:大班幼儿绘画特点的调查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绘画特点;心理分析

幼儿绘画看似不讲章法,随心所欲,没有固定的绘画技巧和配色方案,但也不能以常规的绘画常识与标准进行评判。幼儿笔下超乎常规的构图比例、人物形态、色彩选择等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即使是相同的绘画主题,每个孩子用画笔呈现的内容也不同。心理学家认为,4~7岁的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方式是绘画语言,即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一、幼儿园大班儿童的绘画特点

大班幼儿绘画共有3个鲜明特点:一是“蝌蚪”造型的人物画像,大多数幼儿用圆形代表头部,四肢和躯干并未作出明确区分,或者用线条、三角形组合象征性地画出四肢,类似“头—脚”造型的人物在幼儿绘画中非常多见,形似蝌蚪,故被称之为“蝌蚪人”。二是以暖色为主要的绘画颜色,即使是男孩在绘画时也倾向于彩虹般鲜艳的色彩,最受幼儿喜爱的两种颜色是红和蓝,其次是绿,如果幼儿绘画出现大量黑色,则反映出幼儿悲观、消极情绪。在幼儿的绘画语言中,黑色代表着“不喜欢”。三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绘画,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主观的,折射在绘画中,在构图时通常会把自己画在中心位置,身旁是与幼儿亲近的家人、朋友。如果把自己画在中间偏上或者偏下,则代表着幼儿的自卑。

二、幼儿园大班儿童绘画的心理解析

大班幼儿的绘画特点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性格、认知水平,整体构图与配色有许多共性,绘画色彩是明亮、鲜艳的,绘画作品给人的感觉既温暖又快乐,反映了幼儿世界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正是由于幼儿绘画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对这些共性进行分析,找出幼儿绘画构图、色彩的与众不同之处,可及时发现幼儿的某些不良心理。

1.压力与不满情绪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和中班、小班不同,他们已经不再盲目听从成年人的要求,更愿意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来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由于年齡、能力、经验不足,幼儿面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往往无法自己处理,同时又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只能将不满情绪藏在心里,成为自己的“内在冲突”。幼儿园大班对学习的要求较高,会带给孩子一些压力。曾有调查显示,超过1/3的大班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自己的不满与压力,非常典型的特点是色彩浓重、构图凌乱,有许多“×”号和棱角凌厉突出的图形,由此可见幼儿内心复杂,多种情绪积蓄在心中相互冲突。

2.焦虑

焦虑实际上是一种对未知事物过度紧张不安的情绪,事情还没有发生,幼儿就已经不知所措,心中有明显的烦躁、忐忑,甚至是恐惧感。幼儿园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内心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有时也会让孩子产生不安与猜测,同时幼儿的表达能力不足,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陌生的人,不知如何与外界沟通,所以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有接近2/5的大班幼儿将自己的焦虑通过画笔表达,比如,在我们熟知的“蝌蚪人”造型中,有的孩子把自己画成一个大大的圆形,却没有明显地区分出哪是四肢,哪是身体,只是用几条和圆形极不协调的、很细的直线来代表身体四肢,给人的感觉是头重脚轻,随时有可能栽倒。整幅图画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圆点和凌乱的栅栏似的线条,表明幼儿不擅长表达,性格内向,封闭自我,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有焦虑情绪的孩子大部分是初到一个新的幼儿园,不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老师应该让其他小朋友多和新来的幼儿交流,一起做游戏,用友爱、热情的态度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使其能尽快融入新的集体。

3.性别概念

国内幼儿园教学中,目前尚未开展独立、完善的性别教育,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营养过剩”的现象非常普遍,生理成熟的年龄越来越低,幼儿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但因为性别教育并没有在幼儿园教学中普及,很多幼儿虽然知道男女之分,知道自己的性别,但是对自己身体的某些隐私部位并不明确,也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儿童正处于好奇心极强的年龄阶段,因为对性别的好奇,女孩偷看男孩上厕所,或是男孩偷看女孩上厕所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会把“偷看”的情节画出来,还有的幼儿在自画像中画出自己的性器官,这都说明幼儿对“性”的好奇,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针对幼儿的性教育相对落后,已经无法与幼儿的生理成长相适应。为了给幼儿健康的性观念,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老师,都应该开诚布公地解答幼儿提出的有关性别的问题。

儿童喜欢绘画,因为画笔可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分析大班幼儿绘画特点,发现幼儿的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关心幼儿的心理成长,幼儿才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许舒敏.大班幼儿对同龄幼儿绘画作品理解初探[J].黑河学院学报,2013(3):70-73.

篇10:幼儿案例分析大班

大班的丁丁小朋友是下学期的插班生,第一天来到幼儿园就很惹人注意,因为当时他哭的异常悲痛。见到的教师都很奇怪,大班的孩子怎样会哭成这个样貌。之后发现他很依靠他的妈妈。没多久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写数字。他十分的排斥,并拒绝写作业。一次为了完成数字1-10的书写,妈妈打了他。早上来园时眼泪还挂在脸上,低着头也不和教师打招呼。妈妈把我拉过去,告诉我今日早上因为写数字被妈妈打了,妈妈看他哭的很悲痛的样貌,也觉得打孩子是不对的。和他妈妈聊天得知,丁丁是在之前的幼儿园学习时,幼儿园没有教小孩子学习写数字。所以丁丁不会,但脾气也很倔强,怎样打就是不写。在课堂上写数字时,他也一向看别的小朋友不动。

案例分析:

就丁丁的这个问题,首先我观察了他在班里的表现和人际交往。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丁丁的语言表达本事,观察力和理解本事都很不错。一个故事他会用比较完整语句来描述。在一节美术课《我的朋友》,他一向在观察他的同伴,在绘画是抓住了同伴的特征。所以我总结他必须会是个懂礼貌懂道理的孩子。

其次我和他做了深度的聊天,刚开始他很害羞,不敢和我讲他的想法,那么我就找他最喜欢的机器人的话题和他聊,他很开心。用崇拜的目光望着我,因为我明白很多变形金刚的名字。和他聊天才明白,他不会写字怕教师和同学笑话他,并且妈妈说他不会写字就不喜欢他。他最喜欢妈妈,写字让他觉得很难过。

篇11:幼儿案例分析大班

上午学习活动后,我安排孩子喝水、小便,突然暄暄跑过来告状:“洪洪把水倒在周周身上了。”之后周周走了过来,我一看,她的裤子湿了一大片,我气冲冲地赶到杯架处,见洪洪正站在旁边,就大声地问了一句:“洪洪,是不是你把水倒在周周身上的?”洪洪一听,立刻耷拉下脑袋,一副灰头灰脑的样貌。见他这样,我明白准是他干的,错不了,真想对他狂轰乱炸一番。可见到孩子被我吓得那个样貌,突然感到自我的态度有些过激了,于是强忍住自我的火气,用平稳的声音问他:“为什么把水倒在周周身上?”谁知他只是耷拉着头不说话。我只好转而问周周怎样回事。

没想到周周倒很客观地讲述了事情了经过。原先周周解完小便要走出来时,洪洪拿着杯子正在和同伴说笑,一只手兴奋地挥舞着,不巧刚好碰到从身后经过的周周,男孩力气大,一下就把他推进小便池了,幸好人没什么事。周周说完事情的经过,还补充了一句:“他没看见,不是故意的。”我再问洪洪是不是这样。见到受害者这样为自我辩解,洪洪抬起头点了点,说了几句,还感激地向周周看了一眼。看到这些,我刚才的火气全没了,剩下地是自责与羞愧。

孩子们年龄小,往往不会自我去解决他们之间产生的矛盾,所以经常出现“告状”的现象。洪洪这个孩子做事比较莽撞,所以常成为被告的对象。听得多了,不禁使我有些不耐烦了,加上今日这事件的“恶劣性”,所以我一开始就沉不住气了。但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多么的不应当,瞧瞧洪洪被我吓得样貌就明白了。虽然我立刻意识到,进行了纠正,但孩子已经不敢再开口了,我是多么的失败。

上一篇:《城南旧事》读书心得600字下一篇:川剧艺术特色学校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