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动力学讲稿

2024-05-06

系统动力学讲稿(精选6篇)

篇1:系统动力学讲稿

a.水准(L)变量是积累变量,可定义在任何时点;

速率(R)变量只在一个时段才有意义。

b.决策者最为关注和需要输出的要素一般被处理成L变量。

c.在反馈控制回路中,两个L变量或两个R变量不能直接相连。d.为降低系统的阶次,应尽可能减少回路中L变量的个数。

故在实际系统描述中,辅助(A)变量在数量上一般是较多的。

P1 我们在上次课共同学习了系统动力学方法特点和基本原理,了解了系统动力学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将因果关系图转化为其结构模型——流(程)图,进而使用DYNAMO仿真语言对真实系统进行仿真。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P2 上节课我们讲到商店库存模型的分析,系统要素界定为商店和工厂,又由于我们要研究的库存量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所以我们还必须把商店销售、商店订货,工厂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考虑在我们的系统中。

P3 如图所示,是商品库存问题的因果关系图。图中有两个反馈回路:第一个,我们要考察的商品库存量,它的多少对商店订货产生影响,商店订货到了工厂以后,工厂会根据自己的“未供订货量”来预定自己的产量、调整它的生产能力、进行产品生产,产品生产出来后送到商店仓库,使得商店库存增加(也即库存量发生变化),库存量的变化又会引起商店订货量变化„„,这是一个负的反馈回路;第二个,工厂生产出产品,供货给商店的同时,又会引起“工厂未供订货”的减少,也是一个负的反馈回路。还有一个关系要说明,商店的销售会对商店的库存和商店的订货量产生作用。

P4 下面我们进行将这个因果关系图转化为我们的结构模型——流(程)图。从刚才的分析,显然商店库存是我们最关注和要考察的量,我们将它定为水准变量,记为L2;商店订货是人们的决策过程,它在一个时间段内订货量的多少,决定了工厂未供订货的大小,即它为一个速率变量,记为R1;工厂未供订货量是一个可以定义在任意时刻的量,我们把它定义为水准变量,记为L1;预定产量和生产能力都对工厂生产产品速率产生影响,很容易理解工厂生产是个速率变量,即为R2;对于预定产量和生产能力,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辅助变量,分别即为A1、A2;商品销售过程,是引起商店库存量变化的量,我们把它定义为速率变量,记为R3。

P5 绘制出流(程)图如图所示。R1商店订货控制L1工厂未供订货量的变化速度,R2工厂生产决定了L1(未供)向L2(库存)转化的速度,R3商品销售决定了商品库存减少的速度。A1是预定产量,受未完成的供货量和期望完成未供订货时间的影响,(我们认为,订货肯定不是一次,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订货,期望完成未供订货时间越长,可能就会来更多订单,这样我们就必须考虑期望完成未供订货时间来定我们的产量)。为完成预定产量,必须调整生产,决定几天内将预定产量生产完成,我们又定义了常量调整生产时间D2,这样A1和D2共同决定了工厂生产能力A2。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了生产速率的大小。

产品销售是如何影响产品订货呢?这两个都是速率变量,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引入平均销售量辅助变量,即S1,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的说,销售速率影响平均销售量,平均销售量决定了订货速率,同样,订货也不可能过于频繁,我们更希望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比如3天定一次货),这就是D3商店的订货平滑时间;同样,商店库存对于商店的订货的影响,我们引入期望库存Y和库存差额S2。

P6 这样,我们就通过绘制的流程图,实现了对现实问题定性分析。接下来我们进入定量分析阶段。DYNAMO仿真根据系统流图,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方程的方法表示出来,再仿真采用逐步(step by step)仿真方法,得到该系统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行为。即,取一个时刻,得到系统各要素状态,经过一个时间间隔,考虑每个要素的变化以及相互影响,又得到一组数据„„这样一直下去就可以得到我们的仿真结果了。

P7 仿真的时间步长记为DT,一般取值为0.1~0.5倍的模型最小时间常数。P8 DYNAMO方程。

L水准方程:表示现在的水准量=过去水准量+时间*水准变量变化的速度。

BIRTH.JK表示总的出生人口数速率。

R决策方程:比如,商店订货量=(现有产品量、期望库存与产品销售速率)的函数。这也体现出他是一个决策过程,所以叫决策方程。如何决策决定了函数是什么形式,从而进一步影响水准变量变化速率。

A辅助方程:比如,库存差额=期望库存-现有产品量。N初值方程:比如,初始人口总量POP=10000人。C常数方程:比如,人口自然增长率。

DYNAMO还定义了一些函数,如表函数、延迟函数、逻辑函数等等,方便我们建立方程。

P9 将流图和DYNAMO方程输入计算机,就可以得到仿真结果。看三个例子。

(二)一级负反馈回路。这里我们假定:决策每次订货量为库存差额的1/5。

(三)简单库存控制系统的扩展。不解释。(W:途中存货的入库时间,数值10表示在途中的货物以每天到达总量的1/10的速率到达。)

篇2:系统动力学讲稿

§1-1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塑性力学,粘塑性力学,液体力学,断裂力学等

结构:用建筑材料组成在建筑物中承担荷载并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如梁、柱、楼板、桥梁、堤坝及码头等。

结构力学:研究杆件结构的组成形式及外因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构件:结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构件。

二、结构的类型:

从结构型式划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

从建筑材料划分:砖石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等;

从空间角度划分:平面结构、空间结构等 以上结构从几何角度来分,有:

杆系结构:由杆件组成,杆件的长度远大于其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这是本课的研究内容。

板壳结构:厚度尺寸远小于长度和宽度,即薄壁结构;弹性力学 实体结构:长、宽、高三个几何尺寸属于同一数量级;弹性力学 结构力学研究对象:平面杆系结构

注: 结构力学:常指狭义的方面,即杆件结构力学。

三、任务:(土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

1)业主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建立项、城建规划土地批文、招标投标 2)设计:方案、(工艺)、建筑、结构、设备(水暖电火自控)[初步、技术、施工] 3)施工(承包人、材料供应、运输、保险、质检、定额、银行)、投入运行 4)全过程控制:监理

5)结构设计:结构方案(合理布置)、竖向承重体系、水平承重体系、附属结构体系、施工图

6)初步方案+尺寸+材料、外力(静动荷载+支座反力)、内力(应力)+位移(应变变形)、强度刚度稳定性设计动力响应、最后尺寸材料(钢、木、钢筋混凝土、组合)(修正或验证)

四、为了使结构既能安全、正常地工作,又能符合经济的要求,就要对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种破坏形式)的计算。材料力学:研究单个杆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 结构力学:以杆件结构为研究对象;

弹性力学:对杆件作更精确的分析,并以板、壳、块体等实体结构为研究对象。

五、结构力学的任务:(1)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则和合理形式等问题(组成规则:保证结构各部分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运动,以承担预定的荷载;合理形式:为了充分发挥结构的性能,更有效地利用材料,以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

(2)研究结构在外界因素(如荷载、温度变化及支座移动)的影响下,结构的反力、内力和 位移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求出内力和位移后,可根据材料力学按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来选取或验算各杆的截面尺寸,这已不是结构力学的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构的稳定性,以保证不会失稳破坏,如柱子细长问题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 结构反应。

上述各处方面(强度、刚度、合理形式及稳定性)都与内力密切相关。因此,各种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成为研究重点。

§1-2荷载的分类

一、定义:

荷载:主动作用在结构上的外力。自重、风、地震

广义荷载:外力、温度改变、支座沉降、制造误差、材料的收缩及松驰、地震作用、风荷载 作用(效应):引起结构受力或变形的外因。

进行结构计算前,确定荷载大小很关键:若估计过大,消耗材料,浪费;若估计过小,无法保证结构的安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二、分类:

1、按作用时间的久暂:

恒载:(永久、长期)自重 活载:(暂时,大小方向作用点随时间变化)人群、雪、风可动:在结构上可能占有任意位置的活荷载

移动:一组相互平行、间距不变,且在结构上移动的活荷载(吊车、车辆在桥上移动)

2、作用面积范围:

分布面积/结构尺寸的相对比值,按分布情况:集中荷载、分布荷载(特例:均布荷载)

3、作用性质(对结构产生的动力效应):

静力荷载:略去惯性力的影响,大小方向作用点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为缓慢,无加速度。

动力荷载:使结构产生不容忽视的加速度,冲击、振动。随时间变化迅速或在短时间内突然作用或突然消失、动力效应不大的动力荷载可以简化为静力荷载

4、接触方式:

直接、间接,主次梁体系,(绘图表示)

5、作用位置:

固定荷载、移动荷载

6、按荷载规范:

主要荷载:指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经常作用着的荷载,如结构自重、车辆荷载;

附加荷载:指不经常作用的荷载,如风压力、温度变化等;

特殊荷载:指特殊事故引起的或在特殊情况下才发生的荷载,如地震作用、因部分结构损坏引起的载荷等。

§1-3结构的计算简图

一、实际结构:十分复杂,完全按照原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对实际结构进行力学计算之前,必须加以简化,略去不重要的细节,显示其基本特点,用一个简化的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

计算简图:意义:实际结构极其复杂,分析前,将其实体结构加以简化,用一个简化的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计算简图要慎重选取:若细节一一考虑,工作量大,也不为人所接受;若太简单,不能反映实际受力情况,造成工程事故。

选择计算简图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计算简图要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性能;(2)分清主次,略去细节-计算简图要便于计算。

二、简化方法:四方面简化(结合厂房承重结构体系)(1)结构体系简化:空间结构→平面结构、例如 图示多层框架结构体系

(2)杆件简化:一维杆件,截面尺寸比杆件长度小得多,且截面上应力可以根据截面的内力来确定,用轴线代替杆件。杆件长度即结点间距,荷载作用点移到轴线上。如拱:圆弧;(3)结点简化:根据结点的受力状态和构造情况而定。影响结点受力状态的因素有:一是结点的构造情况,另一就是结点的几何组成情况

结点:杆件的汇交点,一般简化成以下三种形式:

铰结点:各杆在连接区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绕该节点自由转动,即可以传递力,但不能传递力矩,示意(a)

刚结点:各杆在连接区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各杆轴线间夹角变形前 后一致),即可以传递力,也可以传递力矩。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点。示意(b)

组合结点:同时具有以上两种节点的特征。示意(c)

单铰与复铰

单刚结点及复杂刚结点

(4)支座简化:

支座:结构与基础联结装置。支座将产生支座反力,因此在结构计算中所选用的支座简图必须与支座的实际构造和变形相符合。通常有以下几种:

活动铰支座(滚轴支座):在支承部分有一个铰结构或类似于铰结构的装置。构件绕铰心转,并沿支承面移动。反力只有竖向力Y,(固定)铰支座:被支承的部分可以转动,但不能移动,能提供两个反力X、Y。支座反力通过铰点,但方向大小未定,一般处理方法将这种支座反力分解成互相垂直的支座反力,其方向任意选定,最后由计算结果的正负确定方向。

固定支座:被支承的部分完全被固定,不发生任何移动或转动,能提供三个反力

X、Y、M

滑动支座(定向支座):不能转动,不能沿垂直于支承面的方向移动,但可沿支承方向滑动,能提供反力矩M和一个反力,(不多见,常在对称法计算中及机动法研究影响线中用)

(示意支座画法、支座反力、及在结构中的应用)

以上为刚性支座:支座在外荷载作用下本身不产生变形;

弹性支座:实际工程中,支承部分有一定的弹性。在外荷载作用下支座产生变形,从而影响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其反力与结构支承端相应的位移成正比;

(5)荷载简化:

荷载简化为作用在杆件轴线上。风、地震作用简化 作用面积不大:按集中荷载考虑; 作用面积较大:按分布荷载考虑; 相联作用给予的反作用力:力偶荷载; 最后化成三大作用:线荷载、集中荷载及力偶荷载。(6)材料性质简化:

材料假设为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完全弹性或弹塑性的。例:框架结构的框架计算

选择合适计算简图的重要性、可变性、复杂性,主要根据前人经验和工程实际。同一结构,要求不同,可以简化为不同的计算简图。

§ 1-4杆件结构的分类

① 按轴线和外力的空间位置划分:平面结构,空间结构 ② 按杆件联结性质划分:铰结结构:桁架

刚结结构:刚架 混合结构:

③杆系结构按其受力特性不同可分为:

1、梁:杆件轴线一般为直线(除曲梁),可以是单个杆件,也可以是多个杆件,有单多跨之分。受弯构件,M、V。轴线常为直线

简支梁

外伸梁

悬臂梁

多跨静定梁

单跨超静定梁

连续梁

(图示)

2、拱:轴线为曲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水平反力(推力),M、N、V

3、刚架:由许多梁柱组成,结点以刚结点为主,各杆主要受弯,柱子附带受轴力。M、V、N

4、桁架:由许多直杆组成,所有结点全是铰结点,只有结点荷载作用时,各杆只有轴力。屋架、吊车、大跨

5、组合结构:存在组合结点。有些杆件只有N(轴力杆、二力杆),而另一些杆件同时有M、N、V(梁式杆)。主要由桁架和梁或桁架和刚架组合而成。

6、悬索结构:承重结构为悬挂于塔、柱上的缆索,只有轴向拉力

④按计算方法划分:

静定结构:只靠平衡条件求解

超静定结构:平衡条件+变形条件。⑤按支座反力的方向不同:

梁式结构:只产生竖向支反力

拱式结构:竖向支反力+向内水平推力

篇3:系统动力学讲稿

关键词:港城系统,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秦皇岛

港口与其所在城市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存在着密切关系, 全世界的经济发达地区, 都是与港口经济结合在一起共生共荣。“城以港兴, 港为城用”, 这是古今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的客观存在。考察国内外大型城市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无不同港口经济的作用密切相关。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以京、津、唐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 三大经济圈带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 港口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要实现“城以港兴, 港为城用”, 必须处理好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本文根据港城系统的内涵和构成,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 定量研究了港城系统的发展运行, 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1 港城系统概念及构成

港城系统 (Port and City System, 简称PCS) 是港口与城市共同形成的一个内部结构多元化的港城体系, 它以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为核心, 以城市为载体, 以腹地为依托, 以临港工业为支撑, 以运输体系为动脉, 涉及一切利用和控制港口资源的经济活动。从系统的角度看, 港城系统由港口、城市经济、城市人口、城市综合运输网络、城市资源与环境等五个子系统构成, 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相互约束,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特定结构、功能开放的复杂港城系统。

在港城系统中, 港口子系统对一个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港口经济具有强烈的外向性, 能产生强有力的经济能量聚集、扩散和辐射效益, 是能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型经济。城市经济子系统是人类利用环境子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活动的系统, 它以其物质再生产功能为港口、人口、环境与资源、综合运输网络子系统提供了物质和资金的支持。人口子系统提供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城市综合运输网络子系统是道路系统、交通流系统和管理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是港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持续发展会给城市经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港口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城市经济活动的支撑系统和承载体, 其承载能力必须与城市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对环境的“压力”相适应, 才能保证城市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港城系统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其实质是协调与发展的统一:协调体现各子系统间实现和谐、协调、优化关系的状态, 发展强调经济的重要性并体现港城系统的运动过程。要实现港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调控好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外部控制参量达到一定阈值时, 港口、人口、资源与环境、综合运输网络与城市经济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协调作用和相干效应, 使系统由无规则混乱状态变为宏观有序状态。

2 港城系统因果关系图

通过对港城系统的深入分析, 选取了可行性的变量指标, 构建了港城系统的因果反馈图 (如图1所示) , 该图能直观地反映了系统动态发展的内在机制, 因考虑到环境因素的不易定量评估, 所以此因果图的核心在于城市经济、港口、城市综合运输网络、城市人口和资源五个方面。

从上图可以看出港城系统的主要因果反馈环如下:

反馈环1: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交通投资增加→+水运运输能力增加→+港口吞吐量增加→+港口拉动GDP值增加→+社会经济水平提高。此反馈环为正反馈环, 体现了城市对港口的贡献。

反馈环2:港口吞吐量增加→+港口拉动GDP增加→+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交通运输投资增加→+水运投资增加→+水运运输能力提高→+水运拉动港口吞吐量增加→+港口吞吐量增加。此反馈环为正反馈环, 体现了港口对城市的贡献。

反馈环3:港口吞吐量增加→+港口拉动就业人数增加→+劳动力供给增加→+港口吞吐量增加。此反馈环为正反馈环, 体现了港口对城市人口就业的贡献, 反映了港口经济发展与城市劳动力人口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反馈环4:港口吞吐需求增加→+港口吞吐短缺增加→+其他运输方式需求增加→+其他运输方式短缺增加→+港口吞吐需求增加。此反馈环为正反馈环, 反映了港口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亦有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关系, 整个综合运输网络成为一个系统。

反馈环5:港口收益增加→+港口投资增加→+港口通过能力提高→-港口自然资源减少→+港口供给降低→+港口收益降低。此反馈环为负反馈环, 反映了港口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起着调节港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 港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依据系统动力学方法, 将图1所示的因果关系图转化为如图2所示的系统流图。与因果关系图相比, 系统流图能够清晰地描述影响反馈系统动态性能的积累效应。

图2中的水平变量国内生产总值 (GDP) 、劳动力人口总数、港口自然资源、港口固定资产投资和港口通过能力是反映系统状态的变量, 是反馈回路中的积累环节。系统流图中的速率变量有GDP增长量、劳动力人口增加值、自然资源消耗量、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量和通过能力增加量, 它们是改变系统状态即水平变量的量, 反映水平变量的变化率。系统流图中的辅助变量包括相关政策, 如GDP增长率、各产业比重、各种运输方式分担率、交通投资、人口增加率等, 还包括:港口拉动GDP、港口拉动就业人数、港口收入、港口自身投资、港口吞吐量、水运货运量拉动港口吞吐量和建设资金等, 其数值由外生设定。

4 案例研究

本文运用提出的港城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秦皇岛市港城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研究, 一方面验证港城系统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为秦皇岛实现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提供定量决策依据。

4.1 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为了检验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现将其基本模拟运行后的结果与2000—2006年的实际数值进行了比较分析。

可见, 本模型中7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和港口吞吐量的仿真结果基本接近实际结果。

此外, 城市劳动力人口总数、交通投资、港口通过能力、固定资产投资和港口自然资源等变量的2000年及2006年的仿真运行结果都和实际结果基本相符, 见表2。

由此可见, 此港城系统仿真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能较好地模拟秦皇岛市港城系统的发展情况。

4.2 仿真方案设计

应用港城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对秦皇岛市港城系统的发展问题进行模拟, 可分为基本模拟和政策模拟。针对政策模拟, 本文设计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调整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在交通投资中的分担率, 保持航空分担率不变, 将铁路和公路的分担率调整为0.2, 水运分担率由0.2调整为0.4, 即在原来基本模拟的基础上增加一倍的水运投资。

方案二:调整正常自然资源消耗系数, 给其加一个斜坡函数, 该斜坡为:RAMP (0.05, 2000, 2015) , 表示在2000年至2015年期间秦皇岛市港口的自然资源消耗系数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1个由0到0.5的斜坡, 意味着降低了港口自然资源的消耗。

方案三:改变正常固定资产投资系数, 将其斜坡系数调整为RAMP (0.05, 2000, 2015) , 表示在2000年至2015年期间秦皇岛市港口的固定资产投资系数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0.25的斜坡。

4.3 仿真运行结果及分析

结合上述基本模拟和三种政策模拟的运行, 图3-图5分别显示了港口对城市的贡献、港口对人口就业的贡献和城市对港口的贡献三个秦皇岛港城系统中存在的主要互动变量的仿真运行结果。

针对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而言, 到2015年, 秦皇岛市的港口吞吐量、港口拉动GDP、港口拉动就业人数、港口收入、港口对城市的贡献、港口对人口就业的贡献这六个变量将分别是基本模拟的3.82倍、1.02倍和3.01倍;城市对港口的贡献将分别是基本模拟的0.52倍、0.98倍和0.33倍;港口自然资源将分别是基本模拟的0.952倍、1.06倍和0.893倍;港口固定资产投资将分别是基本模拟的0.98倍、1.06倍和6.27倍;港口通过能力将分别是基本模拟的1.92倍、1.02倍和3.03倍;对于水运货运量和水运货运量拉动港口吞吐量, 方案一的仿真结果比基本模拟结果增加了一倍, 方案二和方案三与基本模拟结果相同。

由此可以得出:

(1) 方案一在增加了港口吞吐量、港口拉动GDP、港口拉动就业人数、港口对城市的贡献、港口对人口就业的贡献、港口收入、提高水运货运量和水运货运量拉动港口吞吐量的同时, 也起到了相对减少港口固定资产投资的效果, 且港口自然资源方面的消耗也不是很大。

(2) 方案二的港口自然资源消耗量显著低于方案一和方案三, 到2015年, 其运行结果与基本模拟运行结果相比节省了6.17%, 起到了高效、合理利用港口自然资源的效果。在城市对港口的贡献方面, 方案二的运行结果也好过方案一和方案三, 到2015年, 其运行结果只比基本模拟结果减少了0.02倍。为此, 方案二在降低港口自然资源消耗和城市对港口的贡献方面的效果比较好, 但其他方面的效果相对方案一而言, 还存在很大差距。

(3) 方案三的港口通过能力运行效果最好, 到2015年, 其结果是实际基本模拟的3.03倍, 港口的通过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港口的固定资产投资过高, 港口自然资源消耗过大, 且其他方面的运行结果相对方案一而言, 效果不是很显著。

综上所述, 在以上三种政策方案中, 运行效果最好的是方案一, 即通过提高水运分担率, 带动水运货运量的提高, 进而拉动港口吞吐量的增加, 促进港口子系统的发展, 从而带动城市GDP的增长和劳动力人口就业的增加, 最终实现港城系统的更快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港城系统内涵和构成的基础上,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港城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和仿真模型, 并以秦皇岛市港城系统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 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从仿真模型运行结果及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 提高水运货运量、降低港口自然资源消耗和合理规划港口固定资产投资是实现秦皇岛港城系统发展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张萍, 严以新, 许长新.区域港城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分析[J].水运工程, 2006 (385) :48-50.

[2]陆化普, 王晓坤, 沈未.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8 (1) :11-12.

[3]曾嵘, 魏一鸣, 范英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12) :2-5.

[4]李艳.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19-21

[5]许长新, 严以新, 张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吞吐量预测模型[J].水运工程, 2006 (5) :26-28.

篇4:系统动力学讲稿

关键词:仿真技术;库存控制;系统动力学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之间的竞争都越来越大,大家关注的重点对象转移到了供应链的管理上。为了应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顾客需求的多样性、不确定性,供应链的各节点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库存,这些库存不仅占用了很大的资金量,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增加,而且也供应链整体性能和综合成本受到制约。

在供应链系统中,每个节点企业具有一定库存,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多级库存系统。在传统的库存控制系统中,大多是仅仅考虑单个企业的库存,并没有综合研究。但是,随着企业内、外潜在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对企业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位于供应链上每个节点企业,为了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企业的运营,都在寻找库存成本与收益综合最大利润点,如何得到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更低的库存成本,成为了企业家们更加关注的话题。因此需要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考虑和研究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问题。

有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如Thomas等提出了协调的供应链管理结构,Bhatnagar等建立了多工厂协作模型。但大多数研究都是从管理运筹学的角度,运用线性规划、最优化理论等数学方法对库存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然而,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制约因素。所以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供应链问题,能更好地展现与协调各节点之间的关系。

二、系统动力学方法

系统动力学是以系统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系统发展变化的动态行为的仿真方法。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有:决策过程、反馈控制理论、系统分析的试验方法、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它把系统方法作为基本的思考方法,为解决和分析复杂的动态性问题提供了独到而鲜明新思路。

系统的思考为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理论基础,该方法能够把现实世界中系统的结构与决策,转换成动态的模型来表示,可进行试验,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运行,把得到仿真结果作为反馈信息,用来参考并指导修正所构建模型,之后改进模型或重新制订策略。然后将新的策略加入之前得系统模型中,继续仿真运行,分析并比较结果,以到达进一步改进模型和策略。这些程序也许会不断地往复进行,直到我们建立的最终模型更加接近现实情况。

三、库存控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一)库存控制模式流程

在以往的库存控制模式下,每个节点处企业自己管理控制库存,物流链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具备自有库存。每个企业都要对自己的库存控制和生产、分销或订货行为负责。在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级别都有自己的库存,但这种模式使每个库存控制策略相互封闭,信息流与物流都是单向传递,它们之间不通信息,只有零售商真实的掌握客户需求。

(二)定量库存控制模型

当库存水平到达订货点(根据公司需要预先设定的库存水平)时,就发出订单,进行补货,这种模式就是定量库存控制。为了能够准确提供信息,必须经常检查物料的库存水平。订货点和订货批量是定量库存控制的两个重要参数。其中订货点的计算公式为:

订货点=平均需求率×采购提前期+安全库存

而订多少货则要根据经济订货批量法则来计算。该法则要求采购费用与库存费用(即总费用)最小。通常,库存费用与库存量是正相关的,而采购费用一般会随着采购批量的增加而相对减少,但是采购批量如果增加也会使库存费用增加。所以要找到一个最优的订货批量,来解决总成本与库存水平的矛盾,使得总费用最小。这时系统动力学方法就比传统的数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假设订货批量每次都是一定的,采购提前期固定,平均物料消耗水平稳定,那么该条件下的定量库存控制模型如图1所示。(用Anylogic软件)

(三)定期库存控制模型

定期库存控制模式是按照设定的周期(T)来检查库存,当发现某个物资的当前库存(I)低于之前设定的库存水平(S)时,就开始补货。订货量计算方式为:Q=S-I+M(M为订货提前期期间消耗的库存量)。相比于定量库存控制方式,在定期库存控制模式没有固定的订货点,也不具有一定的订货批量,但需要设立安全库存。由此看来,确定订货周期和库存补充量是定期库存控制的核心问题。

订货数量要根据当前库存、最大库存和采购提前期三个指标来确定:

订货量=最大库存-当前库存+(采购提前期×物料的月或年需求/月或年)

那么,用Anylogic建立定期库存控制的系统动力学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四、结论

库存的管理和控制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存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在保持较高的客户服务的前提下,控制并优化企业库存水平,尽可能地降低库存费用,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争强,最终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质量。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使用Anylogic软件,对定量与定期两种库存控制模式进行建模,能够较好的解决库存控制问题。由于篇幅限制,并没有对复杂的库存控制问题建模,可以根据实际问题在本文模型的基础上限制条件。(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翀,刘思峰,方志耕,白洋.供應链网络系统的牛鞭效应时滞因素分析与库存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02:107-113.

[2]黄银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篇5:动力演讲稿(通用)

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使用上演讲稿的情况与日俱增,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动力演讲稿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力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学习动力”。

学习有了动力才能更加稳步前行。同学们,这些年来你一直在追求什么?在期待什么?你小时候那些美好的梦想现在还剩下多少?你对将来还抱多大的希望?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希望,一个看似简单的信念,都将成为你学习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

高二的我们常常会因“学习”而困惑,困惑于漫无目的荒废时光,困惑于空谈这一腔抱负。上周我们观看了有关衡水中学的视频,颇有感触。他们为了改变现状而努力奋斗,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刻苦学习,因为有了动力所以有了这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促使他们向前向前再向前。那么身为一中学子的我们有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又岂能无所事事荒废年华呢?

动力其实很简单,在你的计划坚持不了几天时,想想看当初的自己是以哪种决心订下它又是以哪种信念坚持到现在;在你准备将今天的学习任务推到明天时,想想看今天自己做了些什么明天的时间是否还能够用;在你觉得劳累至极想要放弃时,想想看自己受的这点苦这点累是否值得而自己又是否真的全力以赴。我们面临着不远的学考,更是面临着至关重要的高考,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也并不是为了一个人而奋斗,自己的理想,家人的希望,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在我们的双肩上。正被社会舆论包围正处风尖浪口的XX市一中需要我们,需要我们证明它是千变万变也变不了的百年名校!难道这些溶于血的情感都还不足以成为你学习的动力吗?

今天是20xx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年我们共同走过了多少岁月,有学校对我们的辛勤培育有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也有同学不求回报的帮助和支持,一个人无法独自走到最后,让我们开开口口去对身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一声简单的“谢谢”,让我们把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家人的感激化成一股动力,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奋斗吧!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大家!

动力演讲稿2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挫折是一种动力》。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坎坷。这些都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挫折就是一种历练,是对你的一种磨砺,就好像修仙小说中男主角遭受的一个个打击: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小说中的男主挺了过来,然后变得无比厉害。其实现实生活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有些人受打击之后会很消沉,精神萎靡;可是另一些人不会拘泥于眼前,而是总结经验,并开始新一轮的努力。

在我的身边,或许没有这样的例子,但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们都是在自己人生大低谷时完成了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学佳作,贬谪的屈辱、生活的贫困、肉体的残缺不仅没能迫使他们低头认栽,反而升华了他们的精神,让他们化悲愤为动力,创作出许多文学精华。

还有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作曲家贝多芬,他为后人留下了《月光》,《第九交响乐》等伟大的钢琴曲。可谁也不曾想到他的一生是多么坎坷,年幼时因贫穷上不了学,十七岁染上了伤寒、天花,二十六岁更是不幸的失去了听觉,在爱情的`道路上也是屡屡受挫。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他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于是他开始潜心作曲,这才有了日后的大音乐家。

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一门心思全用在诗词歌赋上,留下了一首首凄婉动人的诗篇,为后人所称道。

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无一不告诉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也不要忧郁,更不要一蹶不振。日子需要镇静,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我们应该化悲愤为动力,去开辟生命中的另一番风景。所以,我们在遭受挫折时,不要心灰意冷,要记住:挫折也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

动力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女同胞以及在座的各位男同胞: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题目是“美好家庭动力之源”。总感觉这次演讲比赛更像是我们女同胞共同分享创建美好家庭心得体会的盛会。因为这次演讲是为女同胞举办的关于探讨美好家庭创建,以及家庭对生活、对事业的影响。

家庭的范围是什么?美好家庭又包括那些内容?家庭小到三口之家,中到双方双亲,大到兄弟姐妹。在美好家庭的概念上我想家人关系、事业、感情、生活是美好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平和这四方面的关系营造美好和谐的家庭呢?

首先,美好家庭源于责任。在我的概念里,责任的同义语就是付出。有人说,一个家庭有男主人背负责任足矣,女性谈责任问题似乎力不从心。因为女性在人们的印象中一般是被照顾的对象,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从付出的角度谈一个女性对家庭的贡献又是合情合理的。另外,还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是否还可以这样诠释美好家庭的概念,那就是小家庭的幸福是美好的,大家庭的其乐融融才是真正的美好。

我是家里的长女、父亲的掌上明珠。xx年出生于山东泰安肥城。我几乎集合了双亲的所有优点,母亲的聪惠,爸爸的坚毅。xx年我便顺利考取葛州坝水电工程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当时17岁。90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电业局检修公司继电保护班,从事变电检修、调试及安装。20xx年竞聘电力设计院从事变电设计,这个时候是我从实践到创作的开始。那个时候工作地挑战性时常给我巨大压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母亲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初步确认为癌症。对于工作和母亲的选择上,我透支着去平衡双方。记得当时我时常带着图纸穿梭于省城济南山东省肿瘤医院、单位和家三个地方,除了照料母亲就是研究图纸,工作到深夜2点也是常有的事儿。好在家庭的支持,我才坚持下来。不久,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在未来的三年里,母亲几乎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德州赶到济南治疗。那个时候,从济南到德州的客车也不知道乘过多少次。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丢掉工作,在这三年里,我接到了第一套220KV变电设计,获得了“东郊变电站改造工程设计”省级设计二等奖,积累了常人难以积累的知识财富。然世事变迁,尽管我们无微不致的照料母亲,她也并没有逃出病魔的连连侵袭,xx年春节,母亲被突发的脑益血夺走了生命,时隔一年爸爸也倒在了他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上。双亲的离去让我沉侵在悲痛之中,没有成家的妹妹、正在读书的弟弟显的有些恐慌。也许继承了爸爸的东西太多,我用不太坚实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为了照顾他们,我对丈夫给予的确是少了许多,直到现在我没有回过婆家过春节,不是不想,只是想给弟弟妹妹一个家的感觉。对于这些公婆还是支持,这让我对他们存在太多的感激。几年来,妹妹出嫁,弟弟工作也都顺畅,这对我心理是种莫的安慰。操心归操心职业生涯,也并没有因为家庭的担子而中结。xx年5月,我由变电设计到供电公司生技部专工,从事项目资金管理;xx年2月通供电公司中层干部岗位竞争,被聘为电力设设备厂生产厂长,负责生产管理工作。体会工作上的历程,看着小妹的孩子,自已的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一种幸福的感觉也有此而生。幸福就是付出,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其次,美好家庭更源于一个平和包容的的心态。平和就是不急不燥、欲望随和,这个包容可以理解为给对方犯错误的机会。我们没有理由去强求不切合实际的贪欲,更不可不去包容尚存缺憾的现实。棚户弄堂纵然不如豪宅别墅,但只要生活舒展也别无它求。现在,收入提高了,手头宽裕了,更要平和好自己的心态。心态平和了,思想就会冷静,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清晰。有了一颗包容的心就不会盲目去追究对方的一点点错误。对于丈夫和女儿,我允许他们犯错误,也不排除低级错误,但有一点,那就是得知道改正,自己改不了,我可以帮他改。就像女儿待人处世的礼貌问题,一个是她会犯不懂礼貌的错误再个就是我们从严要求,现在她无论接受谁的帮助,那怕是一丁点,那怕是我的还是她爸的帮助,她都会说声谢谢。另外,平和、包容也是维系家庭感的重要条件。

这样,一家子的平和包容便形成了整个家庭的和谐和健康。

最后,美好家庭是动力之源。健康和谐是美好家庭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活、工作、学习的动力源泉。正所谓内忧外患。内忧是外患的有利条件,外患是内忧的必然结果。如果内部没有弱点,外部不良动机也不足矣形成祸害。这样内部团结了,也就形成了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多年来,家庭责任,以及平和包容的心态让我享受着整个家庭的幸福,更乐于我的工作和学习。自xx年2月走上电力设备厂生产管理岗位,接任生产管理工作以来,不习惯总是有的。毕竟以前是自已动手,也总以自己的思维去考虑下属的工作,不习惯。但从另一个解度看,这种不习惯应该转变为全局意义上的把握以及关键环节的监督指导。每天,我都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下班,现在仍是如此。如果说以前是为了适应工作,那么现在是为了更好的做工作。

现在我仍有时间去送孩子上学,照料家务,倒不是我能干,不知道疲倦,是因为家的美好让我乐此不疲,找到施展的动力。

以上是我对家庭幸福的争取,以及个人对事业的追逐全部的一点心得体会,这个体会,我想谁都可以试着去做,也一定可以得到幸福。衷心的祝愿各位,家庭幸福,事事顺心。今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动力演讲稿4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压力是动力之源》。

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一位动物学家研究非洲大草原的羚羊群,他发现,在同样的生存环境和属类相同,吃的也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东岸羚羊群的奔跑速度要比西岸的快很多,并且身体更强壮。他百思不得其解,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后,他找到了答案:东岸羚羊群的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羚羊必须跑得更快,身体更强健才能活下去。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就是这样:有生存压力的族群才能进化、发展得更好。

在我们周围,现在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压力山大”。大家听了都会心一笑,这正是对如今我们背负太多压力的一种调侃。其实压力无处不在,消极的人选择逃避、退缩,积极的人会挺身面对,将它转化成让自己更强大的动力。

现在全党、全社会都在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协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和使命,让科协面临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每个科协人肩上的担子和责任都越来越重,无形中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有人说:“科协这样的单位没权没钱,干嘛要找事给自己做,这不是自加压力么?”。我不这样认为,适度的压力能使人挑战自我,挖掘潜力,激起创造性。就拿我们科协国际部来说:如果我们的工作仅仅满足于做好迎来送往的服务性事务,其实也能得到大家的肯定,但作为科协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作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搭建桥梁纽带的机构,我们就不能安于现状,必须要自加压力,近年来,我们抓住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回国服务这一契机,积极组织开展了“海智计划”,对接海外科技人才回国为地方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几年来,国际部上下抓住机会,从无到有,把工作压力变为行动动力,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绩,为我省的海归人员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阵地。

翻开历史的画卷,那些由弱变强的事例背后,无不是在压力变成动力情况下完成的。破釜沉舟的项羽,背水一战的韩信,卧薪尝胆的勾践,忍受酷刑的司马迁。没有岳母的刺字,就没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没有战争的烽烟,就没有忧国忧民的杜甫,没有屡屡遭贬的境遇,也没有词采豪放的苏轼。所以说压力是动力之源。

现如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摒弃一些落后陈旧的思想和做法,创新发扬新的思路和举措,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我们来做一颗顽强的种子吧,顶着地皮的压力努力地向上,那么一万缕金色的阳光终究会照耀在你的身上。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动力演讲稿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一十五班的班长刘鑫。今天我很荣幸可以站在这里讲述我与高一十五班的蜕变与成长,与各位班长交流心得体会。我演讲的题目是《把温暖变成管理班级的原动力》。

高一十五班,这个位于二楼东南角的一个教室里,跳动着69颗拼搏进取、团结向上的心。这里的少年相信,青春有无限可能,敢做就定会成功。我们在班主任李顺平老师的带领下,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我们班的班训是: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你值得成为更好的自己。

还记得,刚刚分班过后,看着一张张陌生的脸庞,作为新上任的班长,我的内心十分忐忑。甚至,我能清楚的感觉到同学们心底的隔阂和冷漠。于是,手足无措的我找到了班主任,他开导我说这是正常现象,并教我试着用发现的眼光去认识这个班级。这次的谈话,让我受益颇多。于是,以后的日子里,我学着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待班里的每一位同学,我慢慢发现:卫生班长王晨每天都会负责任的监督同学们打扫卫生,发现不满意的地方立刻要求重新打扫,十五班因她而越来越美;还有班级里的各位小组长,认真督促组员完成作业,为组员解决不懂的难题,十五班因他们而越来越进步;不仅如此,班级里的普通同学也有很多闪光点,他们每天早早起床晨读,她们热心班级事务······如此种种,每天都在上演,于班会之时倾数倒出,既增长了同学们的自信,也变成了我管理班级的原动力,时刻激励着我更好的履行班长的职责。

作为一个集体,不仅有温暖的情谊,还需要行之有效的班规作保障。十五班的班规对卫生、学习、纪律等方面进行了严格且细致的规定,如打扫卫生实行寝室制,上课违反纪律罚抄单词,考试进步得到奖励等······在班规的执行过程中,各位班委始终本着铁面无私、奖罚有度的原则,努力做公正严明的执法者。在各位老师级同学的共同监督下,班规得到了良好的执行。十五班也在班规的保障下愈加优秀,于此次期中考试中夺得第二名的宝座。但我们不会因这次取得了小小成果而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把温暖变成管理班级的原动力,我步履不停,逐风而行,见证了十五班的一次次蜕变与成长。我坚信,十五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篇6:建筑力学说课讲稿

一、课程介绍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门课程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通过广泛调研,本专业教学团队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其岗位能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工程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标准,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而《建筑力学》就是此课程体系下的一门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教授学生一定的结构受力分析、结构验算的技能,从而胜任施工员、质量员、监理员等相关的岗位。我们培养的不是搬砖工,而是能够结合力学知识胜任工作岗位的工程师。

(2)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将实际结构简化为理想模型,受力分析,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关系

为了更好的学习《建筑力学》这门课,要求学生对《高等数学》、《建筑材料》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又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结构》等课程学习服务。

(4)课程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知识目标

1)有较明确的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常用杆件及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 3)掌握应用平衡方程求解杆件及结构的平衡问题 4)掌握常见简单结构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方法 5)掌握常见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方法 6)掌握常见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

1)初步具备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力学问题能力 2)具有材料力学实验能力;(3)素质目标 1)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2)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

3)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存在的问题:(1)学生基础薄弱,数理知识欠缺,课程难度相对较大。

(2)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差。

(3)对课程不感兴趣,并且认为对自己将来的工作用处不大。

解决方法:(1)合理选取教学内容,难度适中,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2)将课本上的内容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多种教法结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给学生树立信心,并且使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

三、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的理念:为了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课程组和建筑施工企业围绕施工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共同开发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

课程设计的思路:(1)课程教学实行讲练一体,教学内容和工作内容相融合。(2)实训教学以任务驱动,进行力学实验、现场参观。(3)开展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2、课程课时安排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门课程共64个学时,其中讲授学时48,实训学时16,实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思路。

3、课程重难点及对策

本课程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抽象理论公式的推导计算,复杂结构的分析对于高职学生难度大。针对这一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难于理解的内容,采用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教学,让学生自己分析推导。这样双管齐下让学生能掌握重点克服难点。

四、教学实施

1、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以实际工程现象引入,通过老师展示实际工程现象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力学知识,为何会有此现象产生,此类现象会对构件及结构带来什么影响。接着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具体讲解其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根据不同章节的需要,后续实施实践教学,比如现场认知及动手实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最后通过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这样就能从中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循序渐进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2、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应用讲授、演示、案例教学、分组讨论、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讲授法——学习建筑力学基本理论知识 演示法——公式推导采用

案例教学法——分析工程案例体现的力学知识时采用

分组讨论法 ——学生讨论工程问题、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采用 讲练结合教学——结构构件受力分析、强度计算采用(2)教学手段

A、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 B、充分利用现场设备和场地条件 C、充分利用实验室教学条件 D、充分利用校外顶岗实习条件

E、结合力学课程特点,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3、教学设计实例

下面以“应力集中”教学内容为例,具体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组织:

导入新课——以广州海印斜拉桥一根钢索突然断裂为例,引发学生思考钢索断裂的原因及其产生的不利后果,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分组讨论——结合现有知识,以及对工程结构的认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答案。通过讨论,学生参与交流、分享观点,达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

课堂讲授——对学生分析的结论进行总结及点评,系统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应力集中产生的部位及如何避免产生应力集中。

成果评价——学生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先进行自评,评价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进行评价,通过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及总结,做好教后记。

根据学时的安排,会集中组织学生到现场观摩学习,实施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将课堂移动到现场,引导学生现场观察,结合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辨别应力集中可能出现的部位,加深认识和理解。

4、考核方式

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

五、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

教材,PPT,教学视频,网络资源。

2、教学团队

课程组共有教师5人,拥有双师素质教师3名,高级工程师职称1名,研究生2名,学历结构合理。

3、实训条件

现场教学——根据所学内容,集中安排现场教学,加强直观感受和认识,并且通过学生和现场工作人员交流,更直观的认识行业特点和岗位的工作性质。

实验室教学——正在逐步建设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力学实验条件,通过力学实验,加深对杆件受力的认识。

六、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在顶岗实习及工学结合岗位上,体现了良好的力学素养,能用力学知识去分析工程结构中杆件的受力情况,判断出危险部位,识读出图纸中结构布置不恰当的地方,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能够结合力学知识正确识读图纸,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得到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认可。

七、课程特色

1.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将传统的学科型内容转变为工程应用和基础理论型,加强了实训和实验教学内容。

2.合理设计实验、项目作业,“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3.体现力学为工程服务思想,让学生明确作为施工人员必须具备力学知识,也能解决施工中的力学问题。

八、改革思路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教法,任课教师潜心钻研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加强力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学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力学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并且学习效果较好,后续要加强力学实验室的额建设)

3、与企业结合共建实训基地,充分体现职业性(加强学生的实训教学,学生通过实训过程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真正提高实践能力。)

上一篇:写春节的800字作文高一下一篇:课题设计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