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养老院

2024-04-30

澳洲的养老院(精选6篇)

篇1:澳洲的养老院

澳洲的养老院(组图)

文/神州游

澳洲的养老院在当地称之为NURSING HOME,译成中文即是“提供护理的家园”,中国人愿意称它为“养老院”也未常不可.我初来澳洲时,曾碰到过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留学生在那里打工,都说是那里如何脏,如何累,如何...,多年来一直是道听途说而无缘一见“庐山真面目”,直到前些日子我才趁朋友去那里看望某人的机会,做了少许采访.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只能感叹:澳洲,才是人民的政府啊!可是澳洲的任何政府机构都没混上“人民”这个桂冠,你说是否有些“冤乎哉”啊!

澳洲的养老院可以说多如牛毛,仅悉尼地区就有大小数百家之多,遍布于大悉尼地区的各个社区.私人办的NURSING HOME有二,三十张病床,财团办的大的NURSING HOME上百张病床以上,俨然像个大的病院.澳洲对养老院的补贴数额很大,因此对养老院采取准入制.必须在环境,房间,设施,注册护士,洗澡间,缮食等等各项都达到具体的要求.进入养老院的病人也有准入制,首先必须通过AGED CARE ASSESSMENT 部门的评估,在此评估中,它确定你是LOW LEVEL CARE 还是HIGH LEVEL CARE.然后再必须通过CENTRELINK 的你本人的财产评估.如果都通过,那么从你进入的那天起,政府就每周往养老院拨款LOW LEVEL CARE $150/周,或HIGH LEVEL CARE $300/周.除外,每个病人的PENSION(养老金或其他什么金)265澳元/周,其中的85%也作为服务费,住院费,饮食费等交养老院.可以看出每收一位病员养老院的收益也是不小的,因而只有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吸引,留住病号.私人办的养老院不清楚,财团,慈善机构开设的养老院基本上也是慈善性质的,也就是说不以利润为指标的.养老院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上的中下阶层,因为太有钱的人家会花高价雇用CARER.这是一所某财团开设的养老院,一座很有气派的四层大楼,比较起当地的政府小楼来,只能说它既大又漂亮.该院有病床边150余张,应是不小的养老院了.应养老院MANAGER的要求,我只能避开该养老院的名讳.它位置绝佳,於当地闹市的一片静土之中,距某大车站(火车,汽车)至多四百米,距当地的SHOPPING CENTRE至多三百米,环境优雅,真是个极好的休养生息之地.这里没有门卫,没有保安,大楼可以随意出入.我们将车停在院内,进入大楼,越过服务台,经理室,径直走向电梯间.在那里可看到菲裔的NURSE在忙里忙外,在走廊里推着只有在医院才能看到的一些用品.在NURSING HOME,护理员被称作NURSE,而真正的注册护士则被称为SISTER.我们上了FIRST FLOOR(即二楼),朋友带我去看他的老朋友病人蔡某,他是为数不多的在这里住院的中国人.他的房间里没人,我们正在纳闷,一位菲裔护士对我门说:“都在大厅里活动哪,去那儿找他们吧!”“都在大厅里活动?”我一脸茫然,病人怎么活动?我门在走廊上拐个弯,便一直通向大厅了.这个大厅真不小,足足有120平方米,里面围坐着很多病人,不少人坐在沙发上,更多的人坐在轮椅上.而这种轮椅绝不是你能看到的,在街上推着残疾人的那种.而是那种具有制动功能,高靠背的软座沙发轮椅.我当时就很吃惊,外国人真会享受,连病人残疾人都如此,真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要是在中国,有个轮椅就不错了,要是象这样,那不都变修了吗?变修了谁还去革命啊!平生第一次见识了这种病人的活动场面,原来是由一位鬼婆,配合着DVD片子,在领着大家做各种的大脑支配手脚的活动,病人的动作参差不齐,很是可笑.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场只不过活动内容不同而已.大脑有病是无药可医的,这样做只是争取延缓病情的发展罢了,尽管如此,这种做法还是令人可敬的.我粗略的统计一下,大厅里有病人三十四,五位,多为老年人,其中男性约有七,八位.病人以痴呆症,帕金森病为主,也有些腿脚不利索的病等.这时有几位NURSE进来推着几位病人分别去不同方向的厕所,原来病人每两小时就去厕所一次,现在又到了如厕的时间了.朋友在厅的一角找到蔡先生.他正在低着头,歪斜在沙发里,口水流了有一尺长.朋友把他扶起来,摇摇晃晃地把他扶到自己的房间.开始他还不明就里,后来才慢慢弄懂了点:是朋友来看他了.他是帕金森病人,说话断断续续,一个个字都是颤声,咬字无法清楚.据介绍蔡先生原籍广东,多年前由香港移民澳洲.十年前检查出帕金森病时,他自己还感觉不到这种病的危险,自己在家里还和以前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他自己想会否给他误诊.可是后来随着病情的加剧,他渐渐跨了,到近几年家里已无法照料他,两年前便把他送到这里了.到现在他仍属于LOW LEVEL CARE,因他自己能慢慢走路,自己能吃饭,自己能上厕所.真为蔡先生惋惜啊,多么相貌堂堂的一表人才啊!尽管今年七十有一,但他那浓密地花白头发,再配以深度眼镜,如不是有病,完全是一幅学者摸样.在从大厅通向蔡先生的房间出口处,有一位白发老太用不纯正的中文对我说“你好”.后来趁朋友与蔡先生交谈的时间,我又返回与她交谈了一会.原来她是位俄罗斯裔的移民.39年出生在哈尔滨.她父母就是被十月革命的一声跑响送到中国的.她在哈尔滨一直生活了近二十年,五九年随父母和其他许多俄罗斯人一起移民至澳洲.那年她还未满二十岁.她对中国人的印象很好,直到现在她还念念不忘她当年的邻居百家.后来她成家立业,丈夫是位大卡车司机.再后来她父母去世,丈夫也因久病不愈而与世长辞.她没有自己的孩子,除了一位远房亲戚外,再没有任何亲人.三年前她因病也搬入养老院.她的房子被CENTRELINK 给租出去,用租金来付养老院的费用.她是LOW LEVEL CARE,尿道里引出一根细细的透明管子,接到一个尼龙袋上,走到那里都提着尿袋,推着WALKER(帮助行走的带轮的工具),她的腿肿的很粗,至于什么病未及细问.养老院里的病人大都是七十以上的老人,但也有例外.有一位东欧裔的人,年仅45岁便得了痴呆症,而且是HIGH LEVEL CARE,生活的一切都需要护士照顾.这些人本都是在家里由其家人照顾,但随着病情的加剧,家里人感到不能胜任了,就只好送养老院.他们不幸的是在老年得了这种不治之症,万幸的是由于澳洲的养老院制度使他们不致流落街头.有人常常抱怨澳洲的税务太重,难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钱花在营建真正的和谐社会上,不比给官员买车,造豪华大楼,吃喝,包二奶,赌博,出国旅游等好的太多了吗?

最后我觉得该养老院的工作人院值得称道.可能是因MANAGER是菲裔,也可能菲佣已闯出牌子,该养老院的NURSE 95%以上是菲裔.他们恪尽职守,工作敬业,把个养老院整得犹如四--五星宾馆,到处诤明瓦亮.我对朋友说,真是名不虚传的菲佣.这里的房间绝大多数是双人间,走进房间一看,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真能滑倒苍蝇,摔倒跳蚤.每层楼有两位注册护士SISTER,她们的职责除了负则病人的吃药外,还把病人的生活记录在案并输入电脑.因而要想查某人的资料,一点鼠标,该人的情况便在电脑上一览无余:什么时候吃的药,什么时候大便,大便量有多少等等.看得出她们的工作够细,也够忙碌.后来我又去过几次,补补照片等,也与MANAGER闲聊过.MANAGER说:“你写文章最好不要提我院的名子,否则我还要向上请示.”我就想,澳洲的养老院制度是澳洲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每年花巨款来补贴这么多养老院,这是地地道道的大德政,可是政府极少在媒体上披露.要是放在别的国家,这种德政还不得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我记得不知谁说过“有的人光说不做,有的人光做不说”,而澳洲政府正是后一种的典型.就象每年的PENSION或其它什么金,每次给增加津贴时,报纸电视一片缄默,政府就象一小媳妇似的,挨家发信,羞羞嗒塔地告诉你又给你增加十块钱.澳洲政府就象个小媳妇,而澳洲社会就象个大公婆.小媳妇在公婆面前永远谨小慎微,克勤克俭.否则一旦惹恼公婆还得不断道歉,让步.我真想大喊一声,澳洲政府你就大胆地把“人民”这顶桂冠戴上吧!你就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政府”啊!

美国老年公寓

美国老年公寓有三类:自住型(Independent-living)老年公寓,专为老年居住者提供的配套齐全的居住社区,但一般不提供任何与日常生活、药物服务有关的协助。

陪助型(Assisted-living)老年公寓,向居民提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额外服务,包括做饭、帮助洗澡、喂饭、洗衣、体检、喂药等。

另外就是特护型(acute-care)老年公寓(或称养老院),此类公寓除了上面两种类型所提供的服务外,还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从传统的医护房间到为老年癌症患者提供的特护房间。

篇2:澳洲的养老院

澳洲的养老院在当地称之为NURSING HOME,译成中文即是“提供护理的家园”,中国人愿意称它为“养老院”也未常不可.我初来澳洲时,曾碰到过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留学生在那里打工,都说是那里如何脏,如何累,如何...,多年来一直是道听途说而无缘一见“庐山真面目”,直到前些日子我才趁朋友去那里看望某人的机会,做了少许采访.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只能感叹:澳洲,才是人民的政府啊!可是澳洲的任何政府机构都没混上“人民”这个桂冠,你说是否有些“冤乎哉”啊!

澳洲的养老院可以说多如牛毛,仅悉尼地区就有大小数百家之多,遍佈于大悉尼地区的各个社区.私人办的NURSING HOME有二,三十张病床,财团办的大的NURSING HOME上百张病床以上,俨然像个大的病院.澳洲对养老院的补贴数额很大,因此对养老院采取准入制.必须在环境,房间,设施,注册护士,洗澡间,缮食等等各项都达到具体的要求.进入养老院的病人也有准入制,首先必须通过AGED CARE ASSESSMENT 部门的评估,在此评估中,它确定你是LOW LEVEL CARE 还是HIGH LEVEL CARE.然后再必须通过CENTRELINK 的你本人的财产评估.如果都通过,那么从你进入的那天起,政府就每周往养老院拨款LOW LEVEL CARE $150/周,或HIGH LEVEL CARE $300/周.除外,每个病人的PENSION(养老金或其他什么金)265澳元/周,其中的85%也作为服务费,住院费,饮食费等交养老院.可以看出每收一位病员养老院的收益也是不小的,因而只有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吸引,留住病号.私人办的养老院不清楚,财团,慈善机构开设的养老院基本上也是慈善性质的,也就是说不以利润为指标的.养老院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上的中下阶层,因为太有钱的人家会花高价雇用CARER.这是一所某财团开设的养老院,一座很有气派的四层大楼,比较起当地的政府小楼来,只能说它既大又漂亮.该院有病床边150余张,应是不小的养老院了.应养老院MANAGER的要求,我只能避开该养老院的名讳.它位置绝佳,於当地闹市的一片静土之中,距某大车站(火车,汽车)至多四百米,距当地的SHOPPING CENTRE至多三百米,环境优雅,真是个极好的休养生息之地.这里没有门卫,没有保安,大楼可以随意出入.我们将车停在院内,进入大楼,越过服务台,经理室,径直走向电梯间.在那里可看到菲裔的NURSE在忙里忙外,在走廊里推着只有在医院才能看到的一些用品.在NURSING HOME,护理员被称作NURSE,而真正的註册护士则被称为SISTER.我们上了FIRST FLOOR(即二楼),朋友带我去看他的老朋友病人蔡某,他是为数不多的在这里住院的中国人.他的房间里没人,我们正在纳悶,一位菲裔护士对我门说:“都在大厅里活动哪,去那儿找他们吧!”“都在大厅里活动?”我一脸茫然,病人怎么活动?我门在走廊上拐个弯,便一直通向大厅了.这个大厅真不小,足足有120平方米,里面围坐着很多病人,不少人坐在沙发上,更多的人坐在轮椅上.而这种轮椅绝不是你能看到的,在街上推着残疾人的那种.而是那种具有制动功能,高靠背的软座沙发轮椅.我当时就很吃惊,外国人真会享受,连病人残疾人都如此,真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要是在中国,有个轮椅就不错了,要是象这样,那不都变修了吗?变修了谁还去***啊!平生第一次见识了这种病人的活动场面,原来是由一位鬼婆,配合着DVD片子,在领着大家做各种的大脑支配手脚的活动,病人的动作参差不齐,很是可笑.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场只不过活动内容不同而已.大脑有病是无药可医的,这样做只是争取延缓病情的发展罢了,尽管如此,这种做法还是令人可敬的.我粗略的统计一下,大厅里有病人三十四,五位,多为老年人,其中男性约有七,八位.病人以痴呆症,帕金森病为主,也有些腿脚不利索的病等.这时有几位NURSE进来推着几位病人分别去不同方向的厕所,原来病人每两小时就去厕所一次,现在又到了如厕的时间了.朋友在厅的一角找到蔡先生.他正在低着头,歪斜在沙发里,口水流了有一尺长.朋友把他扶起来,摇摇晃晃地把他扶到自己的房间.开始他还不明就里,后来才慢慢弄懂了点:是朋友来看他了.他是帕金森病人,说话断断续续,一个个字都是颤声,咬字无法清楚.据介绍蔡先生原籍广东,多年前由香港移民澳洲.十年前检查出帕金森病时,他自己还感觉不到这种病的危险,自

浅谈澳洲养老院

己在家里还和以前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他自己想会否给他误诊.可是后来随着病情的加剧,他渐渐跨了,到近几年家里已无法照料他,两年前便把他送到这里了.到现在他仍属于LOW LEVEL CARE,因他自己能慢慢走路,自己能吃饭,自己能上厕所.真为蔡先生惋惜啊,多么相貌堂堂的一表人才啊!尽管今年七十有一,但他那浓密地花白头发,再配以深度眼镜,如不是有病,完全是一幅学者摸样.在从大厅通向蔡先生的房间出口处,有一位白发老太用不纯正的中文对我说“你好”.后来趁朋友与蔡先生交谈的时间,我又返回与她交谈了一会.原来她是位俄罗斯裔的移民.39年出生在哈尔滨.她父母就是被十月***的一声跑响送到中国的.她在哈尔滨一直生活了近二十年,五九年随父母和其他许多俄罗斯人一起移民至澳洲.那年她还未满二十岁.她对中国人的印象很好,直到现在她还念念不忘她当年的邻居百家.后来她成家立业,丈夫是位大卡车司机.再后来她父母去世,丈夫也因久病不愈而与世长辞.她没有自己的孩子,除了一位远房亲戚外,再没有任何亲人.三年前她因病也搬入养老院.她的房子被CENTRELINK 给租出去,用租金来付养老院的费用.她是LOW LEVEL CARE,尿道里引出一根细细的透明管子,接到一个尼龙袋上,走到那里都提着尿袋,推着WALKER(帮助行走的带轮的工具),她的腿肿的很粗,至于什么病未及细问.养老院里的病人大都是七十以上的老人,但也有例外.有一位东欧裔的人,年仅45岁便得了痴呆症,而且是HIGH LEVEL CARE,生活的一切都需要护士照顾.这些人本都是在家里由其家人照顾,但随着病情的加剧,家里人感到不能胜任了,就只好送养老院.他们不幸的是在老年得了这种不治之症,万幸的是由于澳洲的养老院制度使他们不致流落街头.有人常常抱怨澳洲的税务太重,难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钱花在营建真正的和谐社会上,不比给官员买车,造豪华大楼,吃喝,包二奶,***,出国旅游等好的太多了吗?

最后我觉得该养老院的工作人院值得称道.可能是因MANAGER是菲裔,也可能菲佣已闯出牌子,该养老院的NURSE 95%以上是菲裔.他们恪尽职守,工作敬业,把个养老院整得犹如四--五星宾馆,到处诤明瓦亮.我对朋友说,真是名不虚传的菲佣.这里的房间绝大多数是双人间,走进房间一看,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真能滑倒苍蝇,摔倒跳蚤.每层楼有两位註册护士SISTER,她们的职责除了负则病人的吃药外,还把病人的生活记录在案并输入电脑.因而要想查某人的资料,一点鼠标,该人的情况便在电脑上一览无余:什么时候吃的药,什么时候大便,大便量有多少等等.看得出她们的工作够细,也够忙碌.后来我又去过几次,补补照片等,也与MANAGER闲聊过.MANAGER说:“你写文章最好不要提我院的名子,否则我还要向上请示.”我就想,澳洲的养老院制度是澳洲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每年花巨款来补贴这么多养老院,这是地地道道的大德政,可是政府极少在媒体上披露.要是放在别的国家,这种德政还不得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我记得不知谁说过“有的人光说不做,有的人光做不说”,而澳洲政府正是后一种的典型.就象每年的PENSION或其它什么金,每次给增加津贴时,报纸电视一片缄默,政府就象一小媳妇似的,挨家发信,羞羞嗒塔地告诉你又给你增加十块钱.澳洲政府就象个小媳妇,而澳洲社会就象个大公婆.小媳妇在公婆面前永远谨小慎微,克勤克俭.否则一旦惹恼公婆还得不断道歉,让步.我真想大喊一声,澳洲政府你就大胆地把“人民”这顶桂冠戴上吧!你就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政府”啊!我国民办养老院市场现状分析

没人会怀疑养老产业的庞大市场。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预计将达到2.48亿,2050年将超过4亿;另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占总数的9%-10%,其中有支付能力的老人占总数的3%-5%,而我国目前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只是现有老人总数的1%左右,和国外社会平均5%-7%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两年前,隋玲霞的女儿无意间听到这样一句话,“中国未来的三大趋势,是能源资源和人员(养老)。”回到家里,女儿笑着将这句话转述给了她。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时

浅谈澳洲养老院

正愁板材销售拖账严重,打算转行的隋玲霞立刻从中看到了商机,“为什么我不能办个养老院呢?”2005年11月,北京丰台区南苑西营房,隋玲霞的“温馨家园”养老院正式开业。像隋玲霞这样,由私人或者民间团体创办的养老院叫做民办养老院。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办养老院就陆续出现,但是直到2000年以后,民办养老院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女儿的一句话,改变了隋玲霞后半生的命运。2005年,她完成了从板材销售老板到养老院院长的角色转变。两年前,隋玲霞的女儿无意间听到这样一句话,“中国未来的三大趋势,是能源资源和人员(养老)。”回到家里,女儿笑着将这句话转述给了她。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时正愁板材销售拖账严重,打算转行的隋玲霞立刻从中看到了商机,“为什么我不能办个养老院呢?”

这个爽快的东北女人很快打听到了开办养老院的程序,接受了民政局、环保局等部门的审核,2005年11月,北京丰台区南苑西营房,她的“温馨家园”养老院正式开业。

像隋玲霞这样,由私人或者民间团体创办的养老院叫做民办养老院。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办养老院就陆续出现,但是直到2000年以后,民办养老院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巨大的养老市场

隋玲霞筹办养老院的时候,就有朋友的父母表示居住的意愿,开办之初养老院就招收了5个老人,可是直到来年5月,也才增加到11个老人,这让她很焦急。

随后,她的女儿将养老院的信息搬上了网络,隋玲霞也和养老院的职工跑到附近的超市和小区门口散发传单,养老院才逐渐打开了市场,现在50张床位住进去了38个老人,“其余的床位也都预订了,我在想办法扩大养老院规模。”她说,每天还会接到10多个咨询电话。

从刚开始担心没有老人入住,到现在担心养老院规模过小,每一个经营有方的养老院都几乎会经历这个过程。

位于首都机场辅路的北京红十字会东方综合养老院,300多张床已经基本住满,目前正在筹划拥有600多张床位的养老院分部。无独有偶,大兴爱晚老年护养院的办公室也正在进行施工改造,目的是为了多增加几个床位,院长武学斌告诉记者,最近接到越来越多的咨询电话,110张床位已经不够用了。

没人会怀疑养老产业的庞大市场。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预计将达到2.48亿,2050年将超过4亿;另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占总数的9%-10%,其中有支付能力的老人占总数的3%-5%,而我国目前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只是现有老人总数的1%左右,和国外社会平均5%-7%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目前,我国约有395460家养老机构,149.7万张床位。

异军突起的民办养老院和公办养老院相比,尽管民办养老院起步时间较短,但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几个月前,80岁的马奶奶就通过网络找到了爱晚老年护养院。马奶奶退休前曾是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她的丈夫是北京科技大学的教授,近些年得了老年痴呆症。虽然儿女们事业有成,但是无法随时陪在老人身边,而随着年事已高,马奶奶发现照顾老伴已经力不从心,请来的保姆又始终不合心意。

“我在网上找了好几家,最后选择了这里。”马奶奶说,自己最讨厌做饭,到了养老院一日三餐有了着落,老伴也有护工帮忙照顾,她过得很开心。马奶奶看上的是爱晚老年护养院的自由度和服务态度,“我可以把家里的电脑、冰箱和家具都搬到房间来,住在公办养老院,不仅价格贵而且像住宾馆一样,让人没有家的感觉,而且这里的服务员态度更好。”

浅谈澳洲养老院

而武汉的彭奶奶和老伴也正在寻找养老院,经过反复比较之后,目前他们锁定的是武汉郊区的一家民办养老院。“我们不在乎是民办和公办,民办的服务态度应该更好吧,不然谁愿意去那里呢。”据彭奶奶介绍,她的一个朋友已经住进了这家养老院,反馈回来的意见不错。

据了解,在我国民办养老院大概在3000家左右,超过了公办养老院的数量,不过规模普遍偏小,总床位数少于公办养老院。目前,大多数民办养老院还是以传统形式开办,有少数则是以养老院+房地产的形式开设,都有接受能自理、半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的能力,档次有高有低,价格则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先天不足

“你到公办养老院去看看,大多数修的可豪华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养老院院长告诉记者,自己投入了100多万元创办养老院,虽然这是全部财产,但是和大多数公办养老院相比,还是显得比较简陋。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公办养老院经过几十年的扶持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无论是硬件设施、服务人员的素质还是内部运营都更加规范,而从无到有的积累,则让这些民办养老院的生存略显艰辛。

“无论是公办养老院和民办养老院都存在一些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民办养老院的问题也许更加突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据了解,目前养老机构普遍存在问题包括,有的养老机构,建筑设计不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比如楼梯过陡过窄,或者只有单面扶手等;有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手法,容易导致老人受伤;有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和老人不能按照规定比例配置,甚至出现1名工作人员服务10位老人的情况,老人无法得到精心照料。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忽视民办养老院的作用。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两者差距也在逐步缩小。“民营养老院体制更加灵活,激励制度更加明确,不像公办养老院吃大锅饭,不计较投入产出。”阎青春说。

“公办养老院往往收1个人和收10个人没有区别,可是民办养老院的经济效益和老人是直接挂钩的,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的服务,留住这些老人。”上述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养老院长对记者表示。

民办养老院也在努力改善条件。东方综合养老院成立于1997年,配有护士站,还特聘了高级技术职称的医生,室内还设有娱乐厅、游艺室、游泳池、会议室、餐厅、美容、美发厅等各项服务设施。而经济实力尚没有达到上述水准的“温馨家园”养老院,也在积极改善居住环境,记者在养老院看到,一盆盆盛开的鲜花和绿色植物把整个院子都包围了起来,“以前我买一大棵滴水观音就花了800元。”隋玲霞说。

此外,一些发达地区对于养老院的积极鼓励和支持也让民办养老院看到了希望。据了解,在上海平均一张床位政府补贴1万元,在浦东区甚至高到3万多元,在青岛一张床位补贴2200元左右。

民营养老院的烦恼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个设施合格的养老院,按照不同的规模,投资从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然而,对于这些投资人来说,一旦选择了养老院,就必须面对“投入大、周期长、周转慢、利润低”的现实。无论何种规模的养老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乎都将收回成本的时间放在了5-6年以后。

爱晚老年护养院前期启动资金200万元左右,每个月的基本支出6万元左右,经营1年多以来,到7月份时月收支还未达到平衡,“估计要用6到7年的时间才能实现无负债经营。”武学斌说。隋玲霞共投入了80万元左右开办养老院,现在温馨家园每月的基本支出在2.5万元左右,一年下来要二十几万,“最快也要5年左右收回成本。”

浅谈澳洲养老院

这些养老院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开源节流。爱晚老年护养院在空地上种满了老玉米、南瓜等青菜,温馨家园养老院则依靠门面出租来补贴经营。而在烈日炎炎下,记者到几家民办养老院采访时,却意外发现这些负责人的办公室连空调甚至电风扇都没有。利润薄的现实也让民办养老院遭遇了人才瓶颈。温馨家园养老院在门口长期挂着招聘公告,一个厨师离开1个多月了,至今还没有请到新的师傅。“利润薄,工资就开得低,员工流动性就大。”隋玲霞说,虽然她名为院长,但是同样担负了照顾老人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再叮嘱记者下午而不是上午来采访的原因,“上午根本忙得抽不开身。”

而民办养老院为外界普遍诟病的护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其实也困扰着他们自身。“我们也想请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但是根本吸引不到人才,请来请去都是一些农村妇女,来了以后还得花时间给她们培训,过不了一段时间她们就跑去别处打工了。”通州一家养老院的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其实,我们缺的就是资金和政策支持,养老院是一个非常好的产业,既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有一定的盈余空间。”武学斌说,自己还是看好养老院的前景,这也是他迟迟没有退出的原因。

急需政策扶持

隋玲霞很羡慕公办养老机构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国家划拨土地,人员进入事业编制,国家还给予财政补助。而她的“温馨家园”则享受不到这些待遇。“目前最着急的是国家的补贴政策什么时候能够到位。”隋玲霞说,目前北京市实行一张床位补贴100元的政策,但是已经2007年下半年了,2006年的补贴目前还没有到位。而这样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其它接受采访民办养老院。另外,国家相关政策早有规定:社会福利机构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用水电气享受民用标准。但是接受采访民办养老院负责人均对记者表示,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我曾经找到相关单位协商,不过他们要么表示没有接到相关文件,要么就像电力公司,说自身也是企业,如果国家没有相应政策扶持,就等于做了亏本买卖。”武学斌说。

其实,民办养老院的困难还有很多。上述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养老院院长如今已经寝食不安,原来因为区域规划的问题,她的养老院所在地随时面临拆迁的可能。“我每天去打听情况,但是总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我很痛苦,但是又不能声张,怕引起老人们的恐慌。”这位院长说,如果真的要拆迁,希望政府划拨一块土地,这样能将老人们转到新址。不过到底这间养老院有没有未来,连她自己心里都没有底。“国家在扶持民办养老院这方面的政策还不是很明确,我们只是希望多一点关怀多一点政策。”

同样,据媒体报道,2006年7月开业的北京嘉德老年公寓,7月份时曾面临关张。原来嘉德老年公寓收到了一份《限期腾退房屋场地通知书》,在《通知书》中通知方“北京市通兴达实业总公司”表示:由于嘉德老年公寓“拖欠租金、水电费、补偿费共计人民币688305元”,要求嘉德老年公寓5日内腾退房屋完毕,否则将采取断水断电、强制腾退、依法提起诉讼等解决方式。

本报记者日前以咨询者身份致电该公寓时,接电话的一位男士表示,问题已经解决,“拖欠款项一事确实存在,但问题都解决了,而且经济纠纷的真正原因是这块地地价的上涨。” 尽管事情已经解决,但是民办养老院的生存状况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篇3:繁荣的澳洲混合农业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畜牧业最发达国家之一,主要是养羊业和养牛业,主要产品是羊毛、牛羊肉、奶制品以及猪、禽等。澳大利亚约有绵羊1.7亿只,数量居世界首位,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羊毛产量达1 10万吨,远销国外,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在出口产值中占农业产值的43%;奶牛和肉牛存栏数为2600多万头,其中3/5为奶牛,年产牛肉200万吨,牛奶60亿升。家禽存栏761万只,禽肉年产量73.2万吨。同时,澳大利亚的水产资源很丰富,捕鱼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第3大捕鱼区,年产鱼35万吨。

1989年,澳大利亚耕地中有2850万公顷是人工草场。50年代以来的40多年里,谷物及饲草发展较快,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1.2倍,是澳大利亚种植面积最大的谷物,以质量高和出口量大而著称。

混合农业的代表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之一。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国土东南部和西部的草原地区。这两片地区的农业生产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混合农业具有养殖和种植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进而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作为麦田的肥料。

与此同时,混合农业可以将养殖和种植两种生产方式忙、闲错开,便于有效、合理地安排农事活动。

混合农业中种植、养殖的同时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混合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保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农牧业产业化的摇篮

农牧业发展产业化

澳大利亚是世界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18世纪70年代,第一批英国人在这块广袤大陆定居后,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就是农牧业,尤其是畜牧业。经过200余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澳大利亚的羊毛和肉类的出口分别占世界的第1、2位;还是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世界第3大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非常注重组织引导农牧民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生产需求经营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改善品种、改进品质、优胜劣汰,实施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农牧业生产机械化

澳大利亚畜牧业不仅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而且现代化程度高,最主要特征就是畜牧业各个环节的生产作业都是由机械来完成。每个家庭牧场都有耕作、播种、锄草、喷药、收获、贮藏和运输等农业机械,有的牧场还有草地播种、牧草收割、打捆、青贮、切碎、饲料加工以及剪毛等牧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家庭牧场,一般生产设施比较完善,作业机械齐全,现代化水平更高。应用剪毛机械进行剪毛,每个剪毛工每天可剪200~300只羊的毛。在进行小麦收割时,几百公顷小麦仅用1天多时间就可全部入仓。

农牧业产业科学化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良种引繁、品种选育、疫病防治、检疫监测、牧业机械等方面加强了科研力度,培育出了一批优良牛、羊品种,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澳大利亚科技人员培育的苜蓿草和地三叶草,牛、羊食后可以增加牛奶、羊毛的产量,增强牛、羊的免疫力;澳大利亚的剪毛机械和剪毛技术,可在剪毛时保持一定的羊毛长度,并能剔除低品质的羊毛,提高了羊毛产量,保证了羊毛质量。

篇4:澳洲的养老院

出国工作,一般来说都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到哪个国家就讲哪个国家的语言。我和其他大多数学外语的人一样,母语中文比后来学的外语自然要强得多。出国早期,我去非洲斯瓦希里语和英语混用的国家、葡萄牙语国家,使用的语言很杂。

才到澳大利亚工作的时候,我第一次正式使用英语对外开展工作。课堂里学习的语言,再怎么好,到了现实中间,也不能挥洒自如。要么会遇到课堂从来没遇到过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要么会发现实际意思和课堂上学到的意思大相径庭。所以,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每次开口说英语之前,我会习惯性声明一下,“我的英语不够好”。言下之意,我在说英语的时候,可能词不达意,也可能讲得不流利,你别见笑。

记得,第一次我约见澳大利亚国防部负责外联工作的空军上校詹姆斯的时候,见面寒暄之后,我照例习惯性声明:“我的英语不够好”。听到我说这句话,詹姆斯随口回了我一句:“听上去,你的英文比起我的中文,强多了”。紧接着又补充道:你很了不起,英语这么棒,可我就会一句中文——“你好”。听到詹姆斯上校的话,我不禁笑了起来,同时心里原先的那种外语不如外国人的感觉霎时烟消云散。回头一想,可不是嘛,我除了中文,还说你们的语言,比起你来,不是已经很了不起了吗?

澳洲人酷爱社交活动,参加社交活动的着装也颇为讲究。除正式、非正式活动着装和春秋季休闲夹克装外,还分夏季休闲装和冬季休闲装。初到澳大利亚,觉得自己也不是第一次出国工作,自以为对社交活动着装要求已经很熟悉了,就没把着装的事情当一回事儿。

也是在刚去澳洲不久的时候,一位澳洲朋友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出席他夫妇举办的周末家庭聚会,时值夏季,我就根据自己的经验,穿了一件带条条的短袖衬衫,衬衫下摆系进裤腰。自以为,这样既得体,又休闲,应该也会入时、合群了。可是到了澳洲朋友家之后,看到其他先到的、后来的客人中,男士全部穿的是短袖花衬衫,而且衬衫下摆一律不系进裤腰。在对外活动中,穿着明显与众不同是令人尴尬的事情。

就在我心里觉得不太自在的时候,主人来到我跟前,一边把我介绍给其他客人,一边对我的经历赞不绝口,说我去过非洲啊,会讲非洲语言啊,见识很广啊,等等。而后,话锋一转,又对我的穿着表示欣赏。说我当时的穿着很妙,除了显得精干外,大家一看就知道我是新来的朋友,特别有利于大家尽快和我熟悉。听了他的话,其他客人也随声附和,气氛显得格外活跃、友好、轻松,我内心的那点尴尬感觉,也不知不觉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同事小张因车祸遭受重伤住院,在医院救治过程中,我参加协助,充当翻译,因此,我也有机会进一步领教澳洲人的恭维式宽慰。

小张昏迷8天苏醒之后,看到自己的惨狀,心情糟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不时对小张进行恭维式宽慰。手术医生说,张女士真年轻,体质真好。并解释道、正因为张女士年轻、体质好,救治手术才会获得如此成功。

篇5:澳洲的养老院

澳洲高中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中国的高中,是有个性的针对性教育。

一 双重选择

澳洲高中毕业制度又可以双重选择,读完后,除了学生们可以按照正常的课程去选择级外还可以选择澳洲名校的大学预科课程,升学入读优秀大学的几率更高,由于澳大利亚的部分中学升学率很高,而申请学生人数非常多,当地学生占主流,很多学生可以比中国学生提前申请,预留国际学生位置极其有限,经常出现学生国内面试还有位置,等到办理签证时被告知没有位置的尴尬局面,所以学生澳洲读中学入读优秀大学的几率更高。

二 语言环境

因为中国的母语是非英语,根据留学专家的调查报告显示,孩子对于语言的最佳学习期是18岁以前,18岁以后语言中枢会关闭,再学习英文会带来非常大的难度。提早入读就读高中能更多地接触澳大利亚当地学生,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领先一步,入乡随俗了解澳大利亚的教育文化。学生能更早地学会自立,毕业后会有较强的生活能力;心理和生理更加成熟。

三 兴趣是第一老师

从澳大利亚的高中课程谈起,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对于初出茅庐的高中生来说,因首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较易发挥和把握的专业,这样可以学得比较轻松,尽快适应陌生的留学环境,使得心理素质逐渐增强,也可增加父母的自信心。澳洲高中会提供100多门高中课程为孩子提供选择,学生除了选择必须课程外,可以根据今后想发展的方向和兴趣爱好去选择选修课程,在学习的同时也满足的兴趣需求。

四 综合成绩考评

从澳洲的高中生毕业的考核成绩来说,并不是一考定江山,是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首先,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学生是不是每次很认真的完成了每次的作业和课题,(即:平时的成绩),其次,学生是不是能够保持充足的`出勤率,因为每个澳洲的高中、大学学会将学生的出勤率看的和学生的成绩一样的重要。另外,澳洲高中的每学期和最后的成绩会占3分之一。综合评定后高中生毕业升入大学就更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了。

五 留学安全

据留学专家介绍:澳洲高中学校对于中国学生大多会指派监护人,一方面从学习和生活上同时监督和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解决许多中国家长对于孩子年纪偏小带来的留学顾虑。目前澳洲对于高中生办理签证家长可以提供陪读的优势更是为有顾虑的家长提供的非常优势的条件。

六 雅思豁免权

澳洲目前针对高中生使馆签证没有雅思的较高要求,而且澳洲大多高中学校会提供雅思豁免权,如果要等到高中毕业后再去选择澳洲的名校,首选要通过的就是语言的雅思关,高中生要想毕业后考到大学入学的雅思要求,从中国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因为按照目前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大学毕业后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能通过中国四级的水平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雅思5.0分的水平也可以用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做一个衡量。

七 移民课程

篇6:游学澳洲的作文

功课的体会

在国内的学校都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推行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自感虽然有老师的悉心指导,但总觉得吃力不讨好,会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弃置不理。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淡忘了。而它的效果却是在随后的学习中,渐渐得体现出来了。

国外的学习给了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这包括灵活的学习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进程以及毕业的学期。只要理由合情合理,各专业系一般地说会给予批准。这种自由的教育体制,本质上最大限度的把受教育的权利,无限扩大到“学生成为校园的决策者。”

然而学业方面的自主权,并不等于学术上的“百花齐放”。我们同学中不乏雅思7分或8分的成绩,而这也只是证明具备了自学的基本能力,并不能说明以前的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挑灯夜读”是大部分人的必修课,在初级阶段那会儿,原版书籍的“食而不知其味”,中国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有上佳表现。导致后来的“因噎费食”,也是早期“囫囵吞枣”的症侯之一。

通常用电子邮件,不是与老师联络的有效办法。更好的途经是,充分运用授课教师的答疑时间,这有点类似国内的“开小灶”。有时或许收到“看牙医”之类的答复,那只是代表,你的请求在礼数方面不够周全。不要气馁,双方的摩擦会在学术的碰撞中,变得润滑的。只要你准备就绪,那就敲门吧。

在MONASH,作业大多是由个人独立完成。最苦也就是熬几个通宵,最不幸也就是2/3 的WORD 忘记SAVE AS。时间在凌晨3点停滞不前,所能做到的只有“在半梦半醒之间”,擦干眼泪,让“零点乐队”的节奏在斗室里悄悄释放,然后赶在天亮前的2个小时RE-INPUT,最晚的DEADLINE 是在教学周末的午后5点。

初级阶段的不幸,至今仍是记忆犹新。到了NEWSOUTHWALE,这种“涉世不深”的青涩早以荡然无存,2500字的大ASSIGNMENT,只需3天的整理思路,然后动笔。前面的准备素材,由于有了GROUPMEMBER 的协助,份量减轻了许多。

MONASH 是采取独立记分制,NEWSOUTHWALE 则是由GROUPMEMENER 测评。

运动的风险

英雄不提当年勇,在国内我曾经有“运动员”的美誉。到了国外,我为这事徘徊了很久。朋友们忙于书斋,我在后来被提醒暂时的离开,并不等于“LOSE MEMORY”。于是乎,校园里的海报,也成了我阅读的内容之一。

MONASH有一个亚太地区学生联谊会,如台湾或是印尼组织的俱乐部,只是其中的成员之一。他们会举办不定期的郊游,尤为热衷于澳式的BBQ。事先在厨房烧好几大锅的食物,茄汁的HOTDOG和PATATO CHIP 是通常的款待。还有就是如SALVAGE ARMY 的CAMPING,带简单的装束,需要耐用而不昂贵的行李,这种活动在香港学生中尤其盛行。当然也可以选择校区的健身俱乐部,会员制每年只需150澳币,场地里设置拉力器、跑步机和其他大型设施。也有参加一些专业的组织,比如说妇女职业协会、注会协会、基督教唱诗班等。我在朋友的推荐下,参与了一些活动,没能坚持很可惜。

然后的时间,我们各忙各的,一辆红色的日产自行车陪我走了一段孤独的路。我用它代步,驮采购回来的`食品杂物,甚至用它作为长途运输工具,跑到临区的海滨,做所谓的“徒步旅行”。在澳洲只要认识路标,一般不会迷路,随身带上导游地图,“按图索骥”剩下的就是几句问路常用语,还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不要忘记一件雨披,它会帮你缓解阵雨的尴尬。躲在车里的蓝眼睛们,也会嫉妒你雨中畅游的洒脱。本地人是运动的倡导者,这只须看一下MCG的每个赛季,人们疯狂之后的劣迹便知。个人认为,那是“四肢发达动物,在摄入过多CAROL 之后的减负”行动计划之一。

跑的地方多了,我眼前的路也变得宽阔得多了。一次交通事故使我曾经彻底放弃骑车远足的想法,特别严重的是使我与蓝眼睛的友谊降到了冰点以下。事故是原于下坡路,刹车不及,自行车与侧面开出的汽车相撞。车子的前轮和手把变形,我被摔倒在地,因未妥善处理,胳膊和腿关节留下了伤疤。由于头盔的保护,并未伤及大脑。蓝眼睛的许诺换来的是,等待之后的空头支票,我一个人推着伤痕累累的车子,自掏60澳币的修理费。也许我即时去投医,或许还会有补救的措施。但我再次选择了“沉默”,“自我疗伤”使我磨练了意志。

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学习,而付出的是更大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威胁。那末澳大利亚得到的也仅仅是VALUE吗?他们得到的却是实际的价值啊。

墨尔本动物园

从记事起,参观动物园还有海产博物馆是我们受教育的重要内容。让一个孩子开心的是物种的多样性,而随后的作文一度是我痛苦的记忆。

继续教育驱使我飞跃重洋,2年的留学生活,留下来的是仍然生动的画面,和异国他乡的风情。差异性不仅存在于经度上的三个小时的时差,尤其深刻的是气候的转换。三月的青岛春寒嵺峭,身处南太的我已经开始享受日光浴了。

隔离的生存环境使本地的生物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土性。偶然在网上看到有关MELBOURNE ZOO 的介绍,便打算与友人同去。从ELITHABATHE STREET 出发,路上需要大约2-3 小时的车程,我与朋友索性买了DAY TRIP,一种适合游览的日票,在任何一家NEWSAGENCY有售,搭乘TRAM到那只需5澳币。

途中听朋友说,那里有南太最大的蝴蝶馆。我们用学生证拿到了9折的门票,然后循着路线寻找目标。在一个如密封舱般的容器中,模拟的是亚热带的湿热条件,类似于AMAZON的雨林,据说其规模仅次于台湾的蝴蝶馆,他们甚至还与同行之间有学术方面的交流,小小的蝴蝶还能产生商业价值。留恋于其间,它们或者也会选择游人的肩膀,稍微歇息。朋友趁此机会,拍下了蝴蝶与我的嬉戏。

与国内一些动物园相似的是,他们也有禽兽馆,小规模的水下世界。

墨尔本动物园的另一特色体现在人与动物的和谐统一。每个物种俨然是自己领地的君主,闲庭信步于其间,大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气势,对于周围俗人的喧闹却是置之不理。鸭嘴兽在自己的水域里仰泳,新落户的企鹅,一个个是小巧的。盼望一见的KOALA,竟然躲在树丛间睡觉,抱着热乎乎的小家伙,心理感受着生命的脆弱。

在这间动物园里,动物与人的距离缩短了,在他们身上带着历史演变的印记,靠近,你会听懂自然的语言。

墨尔本老监狱

去墨尔本动物园是消闲,那么去老监狱则是真正的教育了。走出来的一刹那,耀眼的日光压迫我的视神经中枢,好半天没有恢复。

在入门处,有几个卖纪念品的柜台。走过去发现,侧身便是正门了。幽暗的光线,狭窄的通道,斑驳的壁石,一切都传达着其悠远的历史和孤魂的怨艾。

鞋子敲打在石板上的回音,短暂的交谈都如掐灭的烟烬。介绍大多挂在牢室的角落里,陈述着犯罪的经过和囚犯的背景。在欧洲大陆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资本积累时,这里也在上演着人间悲剧。囚禁的犯人中,相当一批是转自几个主要的采矿区,如BENDIGO 和BELLARAT 的华人。暴力是悲剧发生的开端,强占地盘或是掠夺他人财富,生存的恶劣可见一斑。一个据说是来自于华南的“偷金人”,是由于打死西人被收监的,在狱中接收基督教的感召,除了学习写字之外,心灵的燥动还是使其屈从于法律的宣判。

也有一些是来自CHINA TOWN 的“混士魔王”,以及电影中所见的“绿林好汉”。前者的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谋生,而来自东欧的早期移民,或许更多的是愤世嫉俗,挑战世俗的悲怆。移民的命运概莫如此,而华人的地位尤其令人同情。

在这群囚犯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郊区转到条件稍好的MELBOURNE GAIL,而且还增加了女工室,客观的说,这使她们的灵魂得到片刻的喘息。这中间有历史上第一个女性的死囚犯,她是由于非法替他人接生,导致一些母婴双亡的犯罪事实,也包括下层的妇女,因承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挺而走险因此送命的。照片中的囚犯,眼神坚强,服装整洁,只是这坚强始终没能使她躲开地狱之门。受刑时的狱袍依然陈列在牢房最显眼的地方。不知的是,每个不期而遇的游客,在阅读文字说明时都做何感想。也许更多的悲情于人性的无常,感伤于面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上一篇:关于呼吸制氧机的广告词下一篇:助保贷业务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