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要注意的事项

2024-05-24

澳洲留学要注意的事项(精选9篇)

篇1:澳洲留学要注意的事项

澳洲留学要注意的事项

1、离境之前的准备工作

专家特别强调的是,一些必须携带的重要文件:比如,申请人的护照、照片、学历文件的中英文盖章原件,或者中英文的公证件、机票确认单、在澳洲的.住宿信息以及接机人的信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及COE等文件;关于托运行李,一定不要超重,超重之后入境审核的时候,如果查到,会有很严重的罚款的。

2、到达澳洲后要尽快适应当地的环境

要适应那边的环境,有一个原则就是多沟通,多跟国际学生办公室的老师沟通,了解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的平台和服务,以便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多跟住宿家庭的主人沟通,确保自己生活的很开心,同时可以多了解澳洲的文化和习俗;再就是多结交当地的学生和其他国际学生,尽一切可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结交人脉关系,为自己将来的兼职和全职工作创建更好的平台。

3、刚开始听课不要有压力要注重技巧

一开始去澳洲,听课可能会有困难,前2周可能会听不懂课,这个时候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大部分学生都会遇到这个情况,所以,一开始出国之前,可以带个录音笔,一开始上课做好录音,业余时间多花点时间和精力补习一下,一般1-3个月,快的2周以后就会完全适应了。

之后,等3个月以后,完全适应那边的学习和生活之后,在不影响自己的学习的情况下,可以打打工锻炼一下自己,也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语言能力。建议大家在假期的时候可以找找相关专业的实习,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打算和准备。同时,在那边多关注澳洲移民局的就业和移民政策。

总之,去国外读书,不管选择哪个国家,自己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去融入当地的环境,努力的学习、打工、提高语言能力、实习,只要先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上来,充分的利用好当地的环境和资源,那么我们的留学才是物有所值的。

篇2:澳洲留学要注意的事项

以下是我总结的留学可能涉及的所有金融事项和其相应注意的事项。一是为了让大家明了出国所需的全程费用,二是总结各种省钱方式,节省留学成本。

呃,总结的还不全,欢迎有经验的相关达人来补充完整,具体方式,表明针对某某时期某某项目有什么新的意见,可以补充。如果合理,我来编辑到主贴上。谢谢大家!

一:预申请期

1:英语强化课程费

a.如果不是英语达到专业水平或是有过两三年国外经验的人,无论考G、考托还是IELTS,建议报个英语学习班,主要是省时,便于抓住考试要领。

b.去之前一定要做些准备,比如考G就要先背两遍红宝书,不然听课效率会打个半折。

c.考G的话还是新东方最牛,雅思当然环球,托福貌似新东方更好。当然原则要认准一个班,比如报了新东方的写作,再报口语什么的就不要兼顾左右了,因为大抵有口碑的班与班相差不大,而且同一地方再报有老学员优惠。

2:测试资料费

a.要英语能力证明必须参与各种考试,就要必备考纲、指导与习题书籍,加起来费用也不少。

b.逛书店比较内容质量,新东方大愚算是英语考试内容最集中的了,可以办一张会员卡,九折优惠。适合距书店方便,有挑选需要的人。

18楼网友回帖

Visa民生留学生卡可以在全国新东方店打八五折。

c.网上购书货比三家,更新:卓越现在还可免费送货。阅读麻烦些,需要事先逛书店了解所需书籍。

3:中介代理费/学校办事处

a.如果英语水平足够好的话不建议选择中介,真的很黑!如果确定了学校,可以去其在中国的办事处(if there is,就是好学校比较少),省掉中介的油水,她们会帮忙申请、翻译、递签,还有家长辅导,交费之类,提高申请效率,主要是有保障,费用也比中介低。

b.若实在需要,中介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确保得到Offer。一定要尽量争取打折,但要监督他提供的质量。c.提防中介极力推荐的学校。向中介公司索要一份为你准备的文件,找英文好的人把把关,不要太过相信中介。最好能要求中介同意你亲自寄送材料,留自己的收信地址和联系电话(重要!)。不要心疼那几百块快递费,里面的暗箱操作实在很多(网上有很多中介黑幕,大家可参考学习)。

d.付费方式,最好能拿到签证再付款。记住是签证,不是Offer。钱没入帐他们才会卖力。

二:申请期

1:学校网络申请费

a.网申必须使用信用卡,现在国内发行的双币卡,大都具备网上支付功能。b.建议办一张国际信用卡,最好是双币卡,既可以在国内买书啊,付考试费、置备各种出国用品等,网上申请的时候也可以用,出国的时候带在身边,刚到那边也能发挥不少作用。

2:资料快递费

找中介的话资料也要尽可能自己投,申请学校多的话要几千块。快递费方面,可以和DHL、FEDEX等国际快递的代理搞好关系,递的次数多的,还可以谈个长期折扣。不过依个人经验,不组织个上十人的集采,很难谈下来。

3:存款证明

a.对留学家庭银行存款资金的要求,保证金存款的时间,不同国家有不同规定,是3个月、半年还是1年、1年半,最好事先咨询清楚,再办理相应期限的存款证明。资助人财力证

明可以是雇佣信、工资单、税务资料、银行存款、财产证明。(邮政储蓄不可用!)

5楼网友回帖

若是家里条件很不错的话可以直接做存款冻结,签证办起来就简单很多。

b.留学资金至少提前半年就要存钱。家中一时拿不出大量现金也没有关系,可以把房产抵押给银行,让银行出具担保函,并直接把学费汇给学校。这样,有银行信用做担保,既简化汇款手续,又通过银行信用提高签证率。21楼网友回帖

只要数字相差不是太远,家庭证明有足够的后备资金也可以通过贷款作为担保金。

三:起程期

1:机票交通费

a.如果能得到很高的折扣也可省掉一笔钱。一般是越早订折扣越高,订往返票的话折扣会更高一些。

b.积累航空里程可以兑换积分,如果家里有人经常公务出国的,还有经常用自己的信用卡替公司大额采购机票办公用品啥的,都可以积累不少航空里程。

17楼网友回帖

听说有中介帮客户刷卡买机票的,一年能刷过好几千万,消费的积分都够换回一辆宝马.25楼网友回帖

中国银行和国航发行的那张奥运信用卡,福娃卡面的,据说是目前国内最优惠的消费换里程,每刷卡消费11.52元就可以兑换国航1公里里程积分,比起国内18-20元换1公里的平均水平,对持卡人来说确实是不小的优惠.c.多光顾大的航空公司网站,有时会推出优惠活动或留学生特价机票,在他们那儿直接买,有时候折扣比携程之类的大代理还要多,而且有的专门针对留学生的,还有行李超额托运,这个比较赞!。

3楼网友回帖

前一阵不是有人讨论国内发行的一张留学生信用卡吗?好像合作的外航不少,美西北啊、汉莎、Quntas等等,直接刷卡在这些外航处买机票,大都有折扣和行李超额托运优惠。

2:行李准备、物品购买费

a.行李的话不同的航线有不同的行李重量限制,有时候还有留学生超额行李托运,这个可以随时关注。手上可以带十公斤(一般不算)不计重的物品,所以沉的物品尽量手拿,最好不要超额,不然应该很贵。b.必带物品是药,其次是变电压器(外国电压不一样,有些随身带的小电器,要注意电压匹配)。

c.最好从国内带一张信用卡出去,双币卡就可以,在外边用的时候,可以让父母或朋友在国内帮忙还钱。国外不比国内,刷卡很方便,不必像在国内,满大街找ATM机取钱。要知道,在美国,尤其是黑人多的地方,你往ATM机那一站,就很有可能被盯梢。这是很多同学的经验,尤其在刚到那边千头万绪的时候,有一张能方便付费的卡片,那是相~~~当~~~的爽。

四:留学全期

1:语言学习费

很多人出国后都要先上一到两个月的语言课。无论在哪个国家折合下来都要一万元每月的学费。这个唯一省

钱的途径就是在国内把语言关攻下,在国内学几个月新东方也比这个值。

2:学校学费、生活费汇款

a.现在很多学校的学费都可以刷卡付的,不必汇一大笔钱到国外,再去出来交到学校,既耗时又不安全。有的学校可以直接在网上刷卡交学费的,但是鉴于学费数额比较大,最好还是带张国际卡到学校的POS机上刷。信用卡一般到不了那么高的额度,可以办张双币借记卡。

31楼网友回帖

信用卡也可以的,只要在国内往卡里打入同等数额的人民币,大多数银行的信用卡都可以自动转成外币额度,这样在国外就可以刷了。

22楼网友回帖

往美国去的办美元双币卡;往欧洲去的办欧元卡,还有澳元卡啥的,总之最好对应上,否则在欧洲刷美元卡,消费的欧元,先转成美元,再用人民币购美元外汇还款,汇率转换过程中会有损失。

b.其它还有电汇、票汇,西联汇款等方式,但不是手续费高就是时间慢,网上比较的很多,总结起来,最方便划算的还是能刷卡的就直接刷卡。

c.生活费也是同理,国外一些日常消费的地方,刷卡都是很方便的,从长期看,汇钱到国外,然后开户办张当地的银行卡或信用卡是最方便最经济的。如果是初次出国,建议两条腿走路,先带张国内的信用卡,解决刚去时候的一些付费需求(在那边刷,这边家里人帮忙还款就行);等安顿好了,在那边银行开好户了,再让家里汇款过去办当地的银行卡或信用卡。

13楼网友回帖

至少要双币卡,外币单币卡也行,总之不能听银联忽悠。银联宣传说30多个国家都能刷,但是基本上都是些旅游景点的商店,留学所要光顾的地方,很难保证。我有一同学到英国,听信了忽悠,带了张只有银联标的卡,哪哪的商户都不认识。

3:食宿费

由于不同国家的条件不同,以下以英国为例,大家可按各人具体情况搜索相关信息。

a.学校宿舍:超过半数人的选择。公寓住宿费用通常包括膳食费、能源费和部分洗衣费。校方提供的住宿通常离学校较近,所以您在上学的交通费上无需支出或不用支出太多。如果在学校提供的自炊式公寓住宿,意味着要自己购买食物、支付洗涤费用。清洁费通常已包含在房租里。

b.私人住房出租:私人出租的公寓及房舍自成单元,且通常配有家具。几个学生通常共同分担租金、水电费和电话费。

c.寄宿家庭:入住英国家庭费用包括平时早晚两餐及周末三餐的膳食费、清洁费和洗衣费。良好的锻炼口语和尽快融入英国社会的方式。

d.如果租金数额比较大,可以用国内信用卡刷,然后申请申请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的分期付款。

4:保险费

出国留学保险费很重要,尤其是在刚到国外,还未参与学校保险的阶段。有些学校也会强制要求购买一些保险。同理,这些保险费用也不是小数,能刷卡的还是刷卡。

5:交通费

交通费也根据地区不同而不同,不同乘坐方式价钱也不同,但是不必携带各种零钱,因为大多数地方乘公交车都是可以刷卡的。具体方式仍以英国为例。

a.火车是英国城市间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便宜且快速安全。火车票要分清楚单程和往返,因为往返会便宜很多,乘坐时还要听清楚车厢的方向,因为有时一趟车会有某个站点拆分成两个方向行驶。

11楼网友回帖

刚到英国一定要花24磅去学校的旅游办公室或者火车站办一张YOUNG PERSON CARD,每次乘车都是六折。b.地铁也是相应便宜而且方便的交通方式。不过英国只有伦敦有地铁。

c.英国的公共汽车是非常复杂的,行车路线不同,乘坐时一定要看明白指示牌,向师傅咨询明白再上车。d.计程车就是伸大姆指了,但是应该是费用最高的交通形式。

6:生活消费品购买

a.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最好的监控孩子消费、保证其只把钱花在必需的生活消费品上的方法就是利用信用卡的主副卡功能。家长在国内用主卡,孩子在国外用副卡,主卡可以控制副卡的额度,而且副卡一消费,国内主卡持卡人就可以收到短信,消费了多少、在哪家商户消费的都一目了然。到月底,家长拿到帐单一看,就对孩子一个月的消费情况心中有数了。

b.在国外网上购物也很普遍,因为一般网上会比较便宜,而且各个地区都会有留学生交流信息,会介绍各种物品上何网站购买。很多网上商户都可以直接用Visa卡等国际信用卡支付,但是“网络钓鱼”的网站也很多,不可掉以轻心。可以选择有“Verified by Visa”标志的经过安全验证的网站,或者选择支持Paypal, Google Checkout功能的网上商户。

7:奖学金

a.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发放基本上是针对报考研究生的中国学生,而且偏重于基础教育的课程。

b.英国会根据是公立或私立学校不同而有不同层次的奖学金。而且多是针对优秀的基础学科学生。有国际奥赛奖励的更易申请。法国的公立学校是免费教育,所以不涉及奖学金。私立学校一般针对稀缺行业提供。澳大利亚的奖学金极少,一般读研究式课程易申请。

8:回程机票、礼物购买

a.回程机票同起程期一样。不同的是,如果是中途回家,可以确定返程日期的话可以订购返程票,可以节省很多银子。

b.礼物购买同消费品投入一样,建议多浏览国外留学生聚集网站。购买礼物可以赶暑假、圣诞等打折旺季进行。

篇3:春季使用农业机械要注意的事项

一、春季农机启用前, 各种农业机械都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进行使用前的清理、润滑、调整、坚固等工作, 以确保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作业。

二、对动力机械 (如拖拉机、柴油机) 润滑系统的保养, 除按规定标准使用润滑油外, 还要严格遵守润滑系统保养周期和规范, 定期清洗润滑系统, 定期更换过滤部件, 以减轻机件磨损。

三、初春气温高低不稳, 变化无常, 对动力机械冷却系统的正确使用不能忽视。一是要继续做好防冻工作, 夜间气温低于0℃时应放掉冷却水, 以免冻裂机体;二是机器在低温启动时, 应实行预热启动;三是主发动机的正常使用水温达40℃以上时方可空负荷运行, 60℃以上才能开始负荷作业, 正常的工作温度应保持在80~95℃, 以减少发动机不必要的磨损。

篇4:出国留学女生需注意的安全事项等

(一)回家之前准备好开门的锁匙,不要站在门口才找锁匙。

(二)开车送朋友回家,要等朋友进了家门才好离去。

(三)平常在身上一定要备有各金额的零钱。

(四)发生不幸时,一定要镇定,记得对方的特征。

(五)女性朋友要常备着保险套,发生不幸时,要求对方使用。

(六)行车时,一定要把车门反锁。停车熄火熄灯后,留在车内稍作观察再开车门出来,将值钱的东西放在看不见的地方。

(七)皮夹内放有自己的名字及亲友名字、电话的小卡片。

(八)开两个以上的银行户口,平常只带放零用钱的提款卡。希望能把意外降到最低,若不幸发生了意外,也尽可能将伤害减到最少。

(九)进出电梯注意同乘者是否面露邪恶、不按楼层,尽量站在控制钮的地方,一旦被攻击,立即用手拍打每层楼按钮,此时,电梯会在每个楼层停下来,同时对外大喊失火了;不要徒手跟歹徒搏斗。

(十)如果与人合租房,必须约法三章,不得随意将钥匙交给其他朋友,以免出入复杂。

(十一)晚上出门尽量拿件外套,将皮包套住,避免被抢劫。

(十二)一旦发现被跟踪,可以用脚踢或用皮包拍打路边停车,触发警报器响声,引起别人注意。

(十三)搭计程车时,注意前座有没有斜靠下,以防藏有他人。

(十四)开车族上车前注意周遭有没有人,上车后第一个动作是按下门锁,以防有人突然开门而入;停车时,千万不要把家里电话写在车窗前,避免有人故意叫你移车时行歹。

(十五)为防假车祸、真抢劫,碰到车祸,千万不要马上出来,最好先冷静观察对方是否人多或来者不善,最好马上开走,同时猛按喇叭,引起旁人的注意。

(十六)停车时,如果有他车跟着,停妥后,不要马上出来,等对方先行走远,以防被劫持。

(十七)单身到公共场所喝东西,如果没有喝完就去上厕所或离开打电话,回来后最好不要再喝了,以免中间被下药。

(十八)晚归时,应走灯光明亮的街道,或是逆向行走,以便掌握路况;上楼时,先按门铃请家人下楼接,以免歹徒躲在楼梯间。(欧时)

出国留学慎选新办私立学校

教育部日前通过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www.jsj.edu.cn)和中国留学网(www.cscse.edu.cn),公布了33個中国公民主要留学国家一万多所学校名单,基本涵盖了中国公民主要留学目的地国的正规高等学校。此次主要是更新了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校名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中国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增多,中外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日趋频繁,总体形势很好。但是,由于部分留学人员、留学中介机构和国内院校对国外学校情况缺乏真实和全面的了解,影响了正确选择学校和正常开展合作。其中三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国外学校质量存在问题;二是留学人员和家长选择自费出国留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三是存在一些非法留学中介和正规留学机构的一些不规范操作。

教育部提醒广大准留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境外院校时要注意四个方面:首先,要注意各国的教育管理体系不尽相同,学校的规模大小不一,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不少国家将教育作为出口产业进行大力推销的背景下,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深入全面了解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如办学资质、条件、水平等。其次,如果选择提供学历、学位教育的学校,尤其是选择一些国家的私立学校,务必弄清学校所颁发的学历、学位是否经所在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权威机构承认或注册。第三,一些国家的私立学校、大学预科学校特别是私立语言学校与高等教育机构并不接轨,而有的国家根本就没有大学预科,有的国家的大学则为招收国际学生而举办属于商业公司性质的办学实体,对这些情况应全面了解,以免被不实信息或虚假广告宣传误导。第四,对于那些未列入公布名单的学校,或资质情况不够了解的国外学校,务必注意通过可靠渠道了解其实际情况。(时时)

专家谈理性留学:三类学生留学易出问题

近日,留学生犯罪现象引发热议。旅日留学生汪某连刺母亲数刀,上海女留学生在瑞典被男同学刺十余刀后死亡……社会对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关注和反思。青少年教育专家表示,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留学,除了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之外,心理方面的准备也必不可少。

留学生心理健康堪忧

一项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调查表明,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6%的人自称常以网络和影碟打发时间:找不到倾诉对象和途径的占17%;学习、工作或经济压力大,常导致失眠者占16%。

此外,还有不少人“常感觉孤独,会想家”、“喜欢独处,不与人交往”,更有个别人表示“快被逼疯了”。而自认为“吃得好睡得好,心情畅快”的,仅占被调查者的7%。这种常年没有倾诉和沟通渠道的压力,常常扭曲学生的心理,使其变得不正常。

家长不应将留学功利化

据了解,很多家长之所以想送孩子出国留学就是为了面子,功利性较强。对此,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家长应当明确不管是留学还是在本国学习,都是为孩子寻求发展,而不是功利性地搞面子工程,或与他人盲目攀比。

其次,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前要对孩子的实际能力做客观分析,是否真的适宜在国外生活,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应当一味强加自己的意志。

第三,家长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这些信息不能仅限于孩子主动汇报,因为孩子往往会报喜不报忧,所以家长还应该有一个能获取客观信息的渠道,了解孩子的发展历程,而不是盲目给孩子寄钱。此外,还要加强亲情沟通,及时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三类学生留学易出问题

临近中高考报志愿,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已接待了多位因留学问题产生矛盾的家长和孩子。中心主任介绍,出国留学深造本是件好事,很多家长和孩子却将留学赋予了更多功利性,其中,有三类人容易发生问题。

第一类:崇洋媚外型

一些家长对中国教育制度不满意,很早就计划把孩子送出去,在对孩子教育时也常灌输“国外比中国好”的观念。因此,孩子对出国留学持有比较高的期待,一旦出国手续办理不顺利,孩子就会与家长发生激烈的冲突。

第二类:贪图享受型

持这种心态的学生普遍认为国内中高考太难,而自己学习水平又不怎么样,就想用钱买一个出国名额,到外面去发展,所谓到外面发展就是想去外面享福。

第三类:随波逐流型

这类学生在出国前没做好心理准备,只是随波逐流。到了国外发现生活跟自己的想像不同,为了支付国外生活可能需要一边学习一边打黑工,于是产生心理落差,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张灵)

日本采取各种紧急措施支援回国留学生返日

最近,由于在日留学生大量归国,一些日本大学在经营上发生问题,日本政府为此采取各种紧急措施,支援回国的留学生返日。

1日本文部科学省最近决定,对于《灾害救助法》中指定的需要继续救助地区的日本国费留学生,免费提供返日的机票。对在震灾地区学习优秀的留学生,追加募集外国人学习奖励金申请者。

2日本法务省对这次没来得及办再入境手续的留学生,将采取简略手续和特别对应措施。

3日本政府将对遭受灾害的大学中的留学生约10D0人提供紧急援助。紧急援助金额为本科生12.5万日元;硕士生15.4万日元;博士生15.5万日元。

4灵活对应履修课程的成绩等。

5对于归国、一时归国、再来日困难的留学生的各种奖学金的支付期间按照个人情况灵活对应。(茉莉)

留美安全守则

综合美国院校发出的安全提醒,留学生必须遵守的安全守则有:

1熟悉与留学生活相关的美国各州法律,如护照不见了如何补办,驾照如何考取等。

2取得中国大使馆的联系方式,以及学校管理部门的联系方式,同时身上还要有父母的联系方式,方便遇上意外时能及时找到人帮助。

3每个学校周边都可能有一些不太安全的区域,不要在晚上前往这些区域,更忌独自前往。

4离开学校去度周末或旅游时,应把行踪向校方报备,最起码让其他同学知情,不要独自一人出外旅游。

5假如遇上持枪抢劫的歹徒,如果对方求财,反抗有可能招致更大损害,把身上钱财都给对方,确保人身不受损伤是自保的首要考虑。尽量不要带太多现金,遇上歹徒时,保持冷静,记住对方体征。

6平时各方面小心谨慎,不要乱借钱给别人,也不要借陌生人的钱,不要沾染不良习惯,如喝酒、吸毒等。

留美生活,衣食住行透视

衣:折扣季买名牌比国内便宜

一般来说,如果碰上圣诞节或新年的折扣季,在美国买名牌衣服比国内便宜。

食:自己做饭便宜又经济

自己做菜是最经济的,也符合自己的口味。一天三顿都自己做的话,一个月伙食费可以控制在100美元以内。

住:合住摊租金

美国院校给国际学生提供的住宿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新生可优先入住学校内的宿舍,租金较贵;二是校方给国际学生寻找的寄宿家庭,这些家庭都经过了移民局和学校的审核,但寄宿家庭对留学生的限制较多,不是很自由:三是学校建议国际学生在学校周边租房子,一般是几個学生一起合租套间,没有保安人员看守,但租金相对便宜。

行:16岁以上可考驾照

在美国,16岁以上就可以驾车,有不少留学生入校后马上考驾照,很快就加入驾车者行列。(卢文洁)

在荷留学生应学会接受心直口快的交流方式

恬静的乡村气息

不少踏上荷兰土地的中国留学生表示,来到荷兰,最令他们感到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朴实而恬静的乡村气息。

2009年来到荷兰就读于特温特大学的谢彦博回忆道:“还记得刚下火车就能闻到淡淡的牛粪味,这对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我来说很有新鲜感。”他说,荷兰的绿化很好,学校好似坐落于大森林之中,里面还有牧场。

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荷兰的乡村化生活别具一格。丁宁现在已是格罗宁根大学的讲师兼预科主管,曾在德国读书的她描述了乘火车跨越德荷边境时感受到的地域差异:“地势更加平坦了,草地上的牛羊渐渐多了,路边的民宅也更加紧密了。荷兰民宅与德国的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开放式的大玻璃窗。”

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浮华,荷兰人的生活节奏不紧不慢。城市街头随处可见年迈老人端着咖啡享受闲暇时光,中年人骑着自行车悠然哼起小调儿,年轻人背着运动背包结伴去运动。但很多留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习惯了中国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后,反而有点不适应荷兰的生活节奏。“感觉这里的城市太过安静,仿佛自己提早进入了晚年时期。”现就读于方堤斯大学的邓梓涵说。

行事方式:严谨又不失灵活

谈起与荷兰人的交往,邓梓涵告诉笔者:“荷兰人做事情习惯计划周密,凡事都需要预约。”一件小事让她对荷兰人的这一特点印象深刻,有一次,她在学校走廊上向老师提问,还没等她说出问题,老师就说:“问问题得先预约。”邓梓涵解释道:“只占用您几分钟。”没想到老师的回答是:“好,那我们就来做个短时预约。”

荷兰人几乎人手一本效率手册,用来记录每天的日程安排。不少留学生表示,荷兰人这种生活习惯值得效仿,不仅有助于合理安排时间,还能形成信守承诺的美德。

“相对而言,荷兰人的一丝不苟并不像德国人那么刻板,也不拘泥于陈规,是灵活多变的。”丁宁说。

感受文化:心直口快与包容

在荷兰,要学会接受荷兰人心直口快的交流方式。在埃因瞿温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张鹏说:“荷兰人学习中和生活上会直接表达看法,不兜圈子,直截了当。”他就常常被毫不客气的荷兰人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对习惯了含蓄婉转的中国人,有时候可能要为此委屈上好一阵子。其实这种直接并无恶意,只是荷兰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心口一致。

丁宁在大学任教时,对荷兰学生在课堂上针锋相对、不留情面的讨论印象深刻,“但是后来我发现,即使这些学生争论到面红耳赤的地步,也是对事不对人,下课之后依旧相约去酒吧欢度时光。”她告诉笔者,与荷兰人交朋友,不必对他们的“直来直去”耿耿于怀。

然而,在采访中,不少留学生表示,荷兰人说话虽然心直口快,但他们却很包容。“因为在这里,你能看到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丁宁说。

谢彦博也有类似感受,“荷兰人对自己的文化非常自豪,但同时并不排斥外来文化,甚至会很有兴趣。”他告诉笔者,在荷兰,留学生经常能得到当地人热情友好的帮助。

荷兰的多元包容还体现在英语的高普及率上。虽然英语的普及方便了留学生快速适应当地生活,但荷兰的官方语言是荷兰语,大部分正规场合都使用荷兰语。对此,谢彦博提醒道:“英语的高普及率使很多留学生放弃了荷兰语的学习。然而,要想进一步融入荷兰社会、了解荷兰文化,掌握荷兰语是很有必要的。”(丁丁)

留学生讲述中国大学与德国大学的不同

中国和德国大学的区别,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专业的选择。

在国内,高考一锤定终身,因此,填报大学志愿,是让每个家庭最头痛的事。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怎么知道将来应该做什么,什么适合自己,什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大部分人只好按照家长的意愿,要不就是找一个看起来有前途的专业。

像我还好,很多亲属都是医生,从小我对医学和生物等就感兴趣,所以想当然的报了医科,还算让自己满意。可我的同学,有的只是家里认为学医有前途、让人尊敬,就选择了读医。虽然毕业后工作也还可以,但却始终不遂心,日复一日地打发着日子。更有甚者,我的一个好友,本来就反感物理,不想读理工科,只不过因为父亲的意愿,就去读了父亲的母校,在大学里受尽了煎熬。记得那时候,每年放假,他都拒绝和家里谈自己的情况,因为一考物理类的科目,80%都要折。后来,还是靠着父亲的关系和

一些“特殊”办法,才毕了业。工作后,每天也没什么可做,做着也没兴趣,只是混日子罢了。其实,这就是由于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所致,让一个孩子早早地为自己的将来定向,是一种对生活的不负责任。

国内大学的专业分类很细,一旦进去了,想转学、换专业基本都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一次选择就确定了终身的方向,虽然以后读研的时候可以换,但是经过四五年的学习,谁又能轻易放弃起码已经有所了解的专业呢。

德国就不一样了。首先,德国上大学不是生活的惟一出路,很多人不读书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好:其次,大学中的专业都是比较笼统的,在基础课学期里只有几个大专业,基础课是都要学的,到了专业课学期再选择你想继续的方向。由于有了一定的高等知识,你又对所学的方向有所了解,譬如:前景、就业、研究状况、喜好程度等,而且随着年龄逐渐增大,与社会有了一些接触,在对未来的把握上就能有个比较成熟的认识,加上还可以换专业和转学,这就相当于给了你一个修正未来方向的机会。不像国内的学生刚出校门又进校门,一般都没有接触过社会,人生经验除了学校就是家庭,选择必然盲目。

国内只有医科跟德国有所相似。比如,德国医科也是入学以后用2-3年的时间把所有的基础课学完,然后进入医院实习。毕业后也不能马上选择专业,而是用几年的时间在整个医院中轮转,最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国内的医科学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就是理工科的实力往往比较差,像我就是。虽然在国内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科目都学过,但是对比起国外学生学医之前要读一个工科学位来说,就要差很多了,而且,这里学医科的学生不仅在中学期间有很好的成绩,还有良好的拉丁文基础,这对之后的学习帮助很大,因为医科文献和术语大多数是拉丁文。国内大学里,虽然英语是必修科,但是对于第二外语的要求很低,而德国在基础课学期中,必须要修第二外语。对于德国学生来说,这是很简单的,因为在中小学时期,他们往往就学过拉丁文、法文,或是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

我一个朋友的弟弟,从小在德国长大,现在会说4门外语(除了中文、德文)。我任教的汉语学校的学生也一般都会2门以上的外语,而且很多还在自学其他语言。看看他们,真不知道我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似乎我们就是在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自己。就拿我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来说吧,大部分知识都是用来考试的,并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而且国内教材的老化也很严重,一看原版英文片子,就可以发现。要是较早一点的片子,就能够听明白,新出的一些片子,理解就比较困难,因为现在有了很多新的词汇和生活语言,情景和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但是国内的教材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也许就是很多国内的优秀学生到了国外,学习和生活都会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吧。

德国上大学还有一个和国内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宽进严出。虽然这对目前国内的情况还不适用,但却非常合理。你愿意读书,OK,上大学很容易,但是你想毕业却不是那么简单;这里的教授也不像国内的教授,与学生的联系只是教书、研究、做课题。在德国,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自己,你想通过考试,就要努力,看资料,做练习,上课已经成了一个次要的任务;教授很多时候教给你的都是方法、理论,理论的研究和推导过程。比如同样是讲一个简单的物理公式,国内主要是教会你怎么应用它解题,而这里教授不会给你讲例题或者是给你出练习,只是把这个公式的整个推导过程和方法完整地讲给你,让你能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公式。换句话说,国内是教你怎么使用,但在这里是教你怎么做研究,培养的是研究型的人才。而这种培养在国内只有读研的时候才能开始。

篇5:留学后要注意的事项

凌晨,南加州大学校园外住宅区内,两名在该校攻读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不幸遭遇歹徒抢劫身亡。同期,一名中国学生在澳大利亚的家中遇害;稍早,一位在英国的留学生遭遇车祸遇难。这些恶性的事件的一再发生,警示着每一位留学生,留学安全是一门严肃的必修课。 出国流学网总结了相关知识,希望对留学生安全保障有些帮助和借鉴。

对无数南加州的中国留学生来说,4月11日就像是一场噩梦:一男一女两名中国留学生在一辆车内被枪杀。随着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出国门求学,诸如此类的报道就开始屡见不鲜。轻则损失财物,重则性命堪忧。留学生又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成为侵害目标? 没想到去国外留个学,会这样不安全!

这些天,杨云峰的妈妈天天都在掰着手指数日子: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上大学一年级的儿子,五月中旬终于能放假回国。

上个月,在这所学校发生的枪击事件,让原本就为儿子悬着一颗心的她变得更加焦虑:孩子怕我们担心,总说一切都好,其实好不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没被抢,竟成不正常

和几乎所有的`留学生一样,其实杨云峰自己也很难界定留学生活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出国以后,开阔眼界,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是真。但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解的焦虑,生活中被当地人排挤甚至歧视的痛苦,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沉默许久,与杨云峰交谈的QQ对话框里,跳出了这样一段文字。

4月11日发生的这起枪击案,更是给他短暂的留学生活留下了特别惊心的一笔:那天凌晨,瞿铭和吴颖这两名中国留学生在一辆自己买来的二手宝马车内被枪杀。

案发现场就在我平时经常路过的地段,学校虽然处在洛杉矶市中心,但周边的治安环境是出了名的差,盗窃和抢劫这样的案件时有发生。

4月18日,按照中国传统,是南加大两名遭枪杀中国留学生瞿铭和吴颖的头七忌日,南加大于当晚在学校一处礼堂举行正式的悼念活动。

中国有一句老话,惹不起,躲得起。如果破财能够保命,那么当然是保命要紧。留学中介机构咨询师张翼告诉记者,在国外若碰到危及生命的事,首先需要冷静,思考是否有机会脱险。倘若对方人多或有凶器,又远离人群无法求助,更加不能冒险乱来。

1.出国前了解我国驻外大使馆或领事馆的地址和联系电话,抵校之后,第一时间了解校内的应急报警机关、急救或者医务室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2.有条件的话,尤其是新生,最好选择住在学校宿舍;

3.如果选择校外合租,必须谨慎选择合租人,多谦让,少争执,更不能动武;

4.尽量减少单独夜间出行,避开一些偏僻或容易发生偷抢的街道;

5.千万不要让陌生人随便入室,或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6.外出或就寝之前检查电源、瓦斯开关及门窗是否上锁,出远门前请朋友、邻居代为留意房屋安全;

7.钱财不可外露,不要有攀比虚荣的心理,即便熟悉的人也不要过多透露经济方面的信息,尽可能少带现金在身上;

8.养成自我保护意识,购买意外保险,万一遇到危险情况,舍财保命。

篇6:去美国留学要注意的八大安全事项

在过去的一年,多次发生在美国的枪击事件、遣返事件已经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注意。想要在美国平安留学,必须要了解这八大注意事项 。

美国留学安全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赴美国留学,不仅仅需要熟知法律,还要了解当地和校园的一些文化。下面专家为大家总结了美国留学八大注意事项,保护自己安全留学。

1.积极配合警方的要求

在美国,公民可以合法持枪,因此美国法律授予警察现场执法和自保的权力。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警察在面对匪徒时有权开枪击毙对方。曾经有留美学子在面对警察问询时,因为急于拿出证件证明身份而被警察举枪警告,最后虽然是虚惊一场,但相信没有人愿意体验这种经历。

如果你在国外遇到警察询问盘查,一定要积极配合,不可一味争辩甚至拒捕,否则可能惹祸上身。

2.在社交网站上“谨言慎行”

在美国,一句无心之言也可能成为犯罪未遂的证据。不久前,美国艾奥瓦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倪瀚祥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由于在社交网站上张贴持枪照,并威胁说如果挂科就效仿当年枪杀多人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倪瀚祥遭到校方开除,枪被没收,并于发布不当言论的两天后被遣返回国。事后,倪瀚祥在社交网站上表示,自己“并不想惹麻烦”,而且“并不清楚当年发生了什么”,但为时已晚。

3.不拿公共安全开玩笑

在一些场合,有些话是不能随便说的。

美国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如果你有一个叫杰克的朋友,在机场千万不要大声和他打招呼说“Hi, Jack”。这句话要是被警察听见,你就会 被逮捕――这句话听起来很像英文“劫机”(Hijack)一词。可见,在高度重视反恐的美国,危及公共安全的玩笑不能乱开,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安检口处就挂 着“请勿开玩笑”的提示。

4.遵守交通法规

从早前在洛杉矶开宝马和警察上演“追击战”的18岁留学生,在西雅图超速驾驶撞路人的中国留学生,到在新西兰因无证驾驶遭起诉的17 岁中国留学生,这些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对留学生来说,在国外驾车不能掉以轻心。国外的交通规则与国内大不相同,在遵守当地交通规则的同时,还要摒弃一些 开车的坏习惯。毕竟,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是入乡随俗的底线。

5.未成年人吸烟“后果很严重”

在美国,未成年人吸烟“后果很严重”。

今年8月到美国得克萨斯州读高中的17岁男孩小王最近极为苦恼。他在寄宿家庭吸烟,寄宿家庭的女主人发现了一些烟头并报警,次日小王被带到警局备案。目前,他不仅被学校开除,还面临诉讼,可能被遣返回国。

就算你达到了一定的年龄,想在某个公共场合或私人区域吸烟,也需要了解该地是否禁烟,在得到确切的答案之前千万不要拿出香烟。

6.远离色情

去年8月,17岁的S同学进入纽约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语言学习。入住寄宿家庭1个月后,寄宿家庭的女主人发现S同学放在床上的iPad上有浏览色情漫画的痕迹,于是报警。目前,他正在美国等候法院传讯。美国50个州对未成年人接触色情信息有严格限制,小孙行为的严重程度仅次于非法持有枪械和吸毒。

7.尊重他人

种族歧视在海外是一项非常严重的指控。一些留学生由于语言障碍或习惯不同,可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冒犯别人。若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解释清楚,甚至寻求律师的帮助。如果留美学子认为自己遭遇了种族歧视,可以按照规定向学校申诉,甚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事实上,虽然国外很多电视节目以讽刺、口无遮拦为卖点,但再大牌的主持人也不敢拿下列几种人开涮――胖子、残障人士、黑人、女人。他们明白,若是嘲讽了这些人,明天就可能卷铺盖回家。

8.不在公众场所饮酒

美国对酒精饮料的管理严于中国,不允许人们在一些公共场所饮用酒精饮料,比如在路边、商场、办公室。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有留学生因为在“黑色星期五”排队购物的帐篷内喝啤酒被捕。

篇7:美国留学面签要注意的事项

1、签证和签证照片一定要照好。在签证官见到你本人之前,从照片得到对你的第一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签证官对你的初步看法。

2、面试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气质和态度,穿着要得体,学生应在着装上充分显示自己的身份。男士要显得精干,不要打扮得油光水滑;女士尽量淑女一些,不要太前卫,化妆不可过于美丽耀眼。美国人欣赏成熟理性的人。在等候的时候,应不卑不亢,安静等候,显出你的气质。

3、要面带微笑,表现信心。当然,信心是建立在你对各种签证问题的精心准备基础上的,但现场表情也非常重要,笑一笑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会让人感到放松,会感染签证官的情绪。

4、说话时声音要清晰,语速要慢。声音清晰意味着说话有底气,分量足,显示出你的自信。语速要慢,对英语口语不太好的`人来说,可以让签证官听清楚你要表达的意思,还能让自己有时间来思考签证官的问题。

5、心态一定要坦然。不要受当前形势的影响,无论前边有几个人签过都与你没有关系,你要做到的就是保持正常的心态去迎接面试。

篇8:拖拉机田间作业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机组地头转弯时, 如行驶速度过快、转弯过急, 往往会发生挂接农具地头伤人、毁物的事故。为此机手必须做到“一看、二慢、三转弯”。

1.“一看”就是作业接近地头时, 首先要看清地头的地形、地向和人员动态, 对安全转弯做到心中有数。

2.“二慢”就是车到地头时, 立即将工作部件升起, 随即减小油门, 放慢机车行驶速度。

3.“三转弯”就是在注意瞭望机车前方和随时注意车后挂接农具与周围人和物安全的情况下, 缓慢转弯驶入下一趟作业。转弯时应以不小于规定最小转弯半径低速转弯, 不能为求得较小的地头宽度而转急弯、转小弯, 否则易出现“啃轮胎”、“踢牵引杆”等事故。视转弯难度, 必要时可实行单边制动以协助转向。

4. 在转弯过程中机手要精力集中, 随时做好刹车准备, 尤其遇有视线盲区更应注意, 防止出现突然情况措手不及。

二、农具安全挂接

拖拉机与农具的连接方式, 可分为牵引式和悬挂式两种。挂接和解脱农具时发生的事故占农机事故的第二位。因此必须引起驾驶人员的高度重视, 在挂接时应注意以下环节:

1. 拖拉机和农具之间应采用刚性连接。

2. 被挂接农具应放在平坦处, 防止倒车溜坡。倒车要低速小油门。脚不能离开离合器踏板, 应随时做好停车制动准备。要听从挂接人员的指挥。

3. 挂接人员不准站在农具挂接点前方。须待车停稳后挂接农具。插销应用开口销式锁定机构锁牢。

4. 对于悬挂式农具, 挂接后, 应将限位链适当调紧, 以防左、右晃动, 碰撞行走装置和危及行人。

5. 使用动力输出轴时, 动力输出轴和后面农具间的联轴节应用插销紧固在轴上, 并安装防护罩。

6. 使用皮带轮时, 主、从动皮带轮必须位于同一平面, 并使传动皮带保持合适的张紧度。

三、正确使用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

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有分置式半分置式和整体式三种。悬挂机组比牵引机组具有运转灵活、重量轻、操纵省力和有重量转移作用等优点。同时也给正确安全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悬挂装置上不许载货、载人。

2. 农具在作业状态不许倒车。

3. 农具不提升时不许转弯;转弯时要注意周围情况, 不能伤及人、物。

4. 农具处于提升状态时, 不许在机具下进行维修。必须维修时应将农具落下。

5. 下降农具时必须平稳, 尤其悬挂播种机时更应如此。

6. 液压泵接合手柄, 应在起动发动机前接合好, 严禁在发动机运转状态时接合该手柄 (小四轮柱塞式泵例外) 。

7. 机组远距离转移时, 对于分置式液压悬挂系统应使用定位卡钳将定位阀压下, 然后将卡钳提到活塞杆最高位置锁定。对于半分置式和简单整体式 (小四轮) 液压悬挂系统, 应将提升轴用限位轴卡住。对于半分置式, 还应将下降速度控制阀拧入。各种液压悬挂系统机组转移时, 都要将上拉杆 (中央拉杆) 拧到最短位置, 限位链都要进行调整, 以保证农具摆幅符合规定。

8. 对于分置式液压系统, 耕地时不允许使用“中立”位置, 应使用“浮动”位置。因为中立位置时, 油缸上、下腔油路均被分配器滑阀堵塞, 使活塞固定在某一位置上。此时犁底沿水平线前进, 遇到地面有起伏时, 犁的限深轮被向上顶起, 使整个犁体上抬, 使油缸油压升高。当油压超过油管安全压力时, 油管就会破裂。同时, 当地不平时也不能保证耕深一致。

篇9:旅美留学生活注意事项

1.Never talk about someone's weight—“you are very fat”.

2.Never ask“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at”or“how much money do you make”.

3.Never smoke indoors (unless given permission).

4.Never change the TV station, the air conditioner or fan controls in someone else's home. If you are cold, put on a sweater.

5.Never hit anybody—animal or human.

6.Never talk about the bathroom.

7.Never spend more than 5~10 minutes on someone else's phone.

8.Never bring a friend with you to a party or dinner-unless you have asked the host if it is okay.

9.Never spend more than 20~30 minutes in the bathroom at one time—others may be waiting.

10.If you sneeze1 in public, cover your mouth and say“excuse me”.

11.Always be on time—between 5 minutes early and 5 minutes late, no more.

12.If you say that you will attend something—attend! Don't say“yes”to be nice and then not show up. If for some reason you cannot attend, call the host ahead of time to explain.

13.Use deodorant2 and brush your teeth or use mouthwash. Americans are very sensitive about body odors.

14.When driving, do not honk3 the horn4, except in very dangerous emergencies. It is considered very rude, except in New York City.

15.Do not flash your lights at someone to tell them to hurry or get out of your way.

16.If you are driving on bright lights for better visibility and a car comes toward you, dim your lights.

17.Be quiet before 8 A.M. and after 9 P.M.. No loud TV or radio.

18.Do not wipe off your cup or silverware in a restaurant. They are clean. If you see that they are not clean ask the waiter or waitress for a new one.

19.When moving out of your dorm room or apartment—leave it clean. always leave a place even cleaner than you found it — people will have fond memories of you.

20.Do not address your school teacher as“teacher”. Call him by name: for example, Professor Brown, Mr. Smith, Ms. Jones.

21.Never throw trash on the ground or out a window—it is illegal. Buy trash bags for your trash and put it out only at the appointed time at the right place.

22.When you have a guest come to visit, turn down, or off the TV set.

1、不要谈论别人的体重——说“你很胖”这样的话。

2、不要问“你付了多少钱”或者“你赚了多少钱”。

3、不要在室内吸烟(除非获得许可)。

4、不要在别人的房间里按电视机、空调或者电风扇的遥控器。如果你觉得冷,穿上针织套衫。

5、不要攻击任何人——人或动物。

6、不要谈论洗手间。

7、不要占用别人的电话超过5~10分钟。

8、不要带朋友参加聚会或宴会——除非你已经征得了主人的同意。

9、不要一次使用洗手间超过20~30分钟——其他人也许正在等候。

10、如果你在公共场合打喷嚏,要遮住嘴说“excuse me”。

11、总要保证准时——早到不要超过5分钟,迟到也不要超过5分钟。

12、如果你说你要参加——记得参加!不要慨然应允,到时不露面。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参加,提前给主人打电话解释一下。

13、使用除臭剂刷牙,或者用漱口水漱口。美国人对体臭非常敏感。

14、开车时不要按喇叭,除非在非常危险的紧急情况下。按喇叭被认为是非常无礼的行为,但是在纽约市除外。

15、不要用对别人闪灯的方法来催促他们加快速度或者给你让路。

16、如果你在驾驶时为了视线更好而开大灯,这时如果有车迎面开过来,调暗你的灯。

17、在早上8点以前和晚上9点以后保持安静。不要把电视机或收音机开到大音量。

18、不要在餐厅擦拭茶杯或镀银餐具。它们是干净的。如果你发现它们不干净,可以让侍者换新的。

19、在搬离宿舍或公寓时把它们打扫干净——在离开时要把它们打扫得比入住时还干净——这样你会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20、不要称呼学校里的老师“teacher”,直接叫名字:如布朗教授、史密斯先生、琼斯女士。

21、不要把垃圾丢在地上或扔到窗外——这样做是违法的。购买垃圾袋,只在约定的时间把它提出去,并且放在合适的地点。

上一篇:关于圣诞节的作文:2007超市圣诞节策划方案下一篇:幼儿园内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