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2024-05-21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精选11篇)

篇1:《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实验派小说的一些情况。

2、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迅速弄清本文的表面情节,提高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对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分析理解,提高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的能力。

四、美育渗透目标

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深入分析和领会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来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3、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77年高中毕业,曾从事牙医工作5年。1983年到海盐县文化馆工作。曾人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学习。1984年发表处女作《星星》。主要作品有《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在劫难逃》《往事与刑罚》等。出版有《十八岁出门远行》《偶然事件》《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等。作品怪诞、奇异,叙事方式别具一格。

2、关于先锋派小说

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先锋实验作家余华的一篇代表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

3、基本情节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十八岁的少年,在父亲的鼓励下,他独自出门,走向未知的世界。一路上,他兴致勃勃,走了一天都不觉得疲倦。他没有找到旅店,但终于搭上了一辆汽车,汽车却在半路上抛锚了。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路人一起哄抢苹果,苹果的主人——汽车司机却无动于衷,见义勇为的他却被打得头破血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关于文章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事件的叙述有着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味。一方面,主人公确实独自行走在大路上,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寻找旅店、搭车、苹果被抢、被揍乃至被抛弃……这些情节都具有真实的质感和内在的逻辑性、合理性,让人信服;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又充满象征意味,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初出茅庐的他是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踏上人生征途的。然而,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特别是苹果事件,更昭示了成人世界的荒诞、不合理和强盗逻辑,它让这个怀着纯真的理想与强烈的正义感的青年感到迷茫,感到无助,感受到了世界的荒唐和现实的残酷。这种经历,也许是每一个怀着理想主义的梦想“出门远行”的青年或早或晚都会有的境遇。文中寻找旅店的过程,也同样充满了象征意味。“我”一路上不停地寻找旅店,然而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在破车里暂且安身。人的一生不也就是这样永远处于漂泊之中吗?理想的“旅店”,安定的归宿,温暖的港湾,也许并不存在。小说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这样一种成长的烦恼与痛苦,这样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残酷。当然,“我”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希望。小说的最后,写“我”躺在座椅上,感到汽车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也许就是“我”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大的收获吧。

2、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

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作者在叙述和描写的时候,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己心中的感觉。作者认为,现实主义小说所崇尚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主张任何外界信息只有在被整合进人的感觉时才有意义。在本文中,作者反复叙述的就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细腻的个人感觉充满了整个小说文本。像“柏油马路起伏不定,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就写出了高低起伏的马路给我的主观感觉。“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我此文转自淘.教。案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句子略带夸张,但却真切而强烈地表达出了“我”此时此刻对旅店的渴望。像这类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另外,小说的叙事语言有刻意哕嗦、拖沓的一面,看似表现了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实则揭示出“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种种无奈,用意颇深。

3、【提问】怎样理解小说最后父亲打发“我”出远门这一情节?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对“我”远行故事的叙述是从途中开始的,而到了小说的最后,才写到“我”在父亲的叮咛下离家远行。这在情节上刚好形成一种回环,小说的终点回到故事的起点。这种旅行的路线是环状的。其实,人生的旅途不也正是这样回环往复吗?这种描写,不仅使故事更加完整,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一种看法。

篇2:《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2、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3、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4、讨论小说中有关“旅店”的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2、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3、理解小说中悖于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

一、概括情节内容

1.“我”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目的是什么?

读54、55段

明确: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板书:认识世界)

2.“我“出门远行,认识世界时,发生了哪些反常荒诞的事情?“我”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

荒诞情节            情绪变化

询问旅店――含混回答      欣赏

试图拦车――一闪而过      高兴

请求搭车――让我滚开      气急

汽车抛锚――漫不经心      焦急

挨打遭劫――旁观嘲笑      愤怒

背包被抢――朋友所为      悲伤

3.小说中“我”的反应大家能理解吗?

(1)以少年眼光看少年世界,它是透明合理的。

(2)你们的思维正常而合乎逻辑。

二、研讨荒诞情节背后真实的生活。

1.现在,我们就从最不可思议的情节入手,即司机车上的苹果被抢了他不但不阻止,还笑话我,甚至还抢走了我的红背包。这是为什么呢?看看作者在字里行间里是否明确地告诉了我们答案没有?

学生读38――46

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2.既然作者没有告诉我们,那就用你的经验来揣测一下,司机为什么在遭抢时高兴,然后再去抢我的包?如果你对同学的揣测有疑问可大胆质疑。

同谋或其他。

教师总结:无论哪一种猜测都有漏洞,都不能自圆其说。

教师补充:有人一听完这个故事,毫不犹豫地说,假的,编得太假了,哪有这种事?

显然作者并不想让大家纠缠于表面的情节合理与不合理上。

3.来看看余华小说创作理念:

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

只有背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的接近真实。

4.根据小说中看似荒诞的情节,用三到四个词来形容“我”所看到的世界的特点。

暴力、欺骗、背叛、虚伪、奇怪、荒诞、反常、不可理喻、莫名其妙、不可思议等等。

5.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里有这些吗?是不是真实的?

有,是。只不过这种真实是掩藏在荒诞的情节里的。一切在真实的名义下虚构进行。(板书:荒诞形式 真实本质)这也正是八十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研讨旅店及红背包的象征意义。

1.第一次出门远行的“我”不仅在经历着,也在寻找着。请问,他自始至终在寻找着什么?

旅店。(板书:旅店)

2.尽可能地找到文中写旅店的文字,思考“我”是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旅店的?“我”找到旅店了吗?旅店在哪里?

天黑了,又冷又饿又累,遍体鳞伤,孤独悲伤时想到旅店。

我找到了旅店。老师读47――49,学生读50

破汽车里,我的心窝里。

3.介绍余华的创作理念:“小说传达给我们的应该是象征的存在。”

旅店象征什么?

精神家园(栖息地):希望、执着、正义、善良、真诚、信任等

4.“我”在经历,在寻找,也在丢失,“我”丢失了什么?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红背包:(1)少年从家里带出来的唯一东西,也是他的全部家当。背包象征着少年的纯洁品格和童年记忆。

(2)看上去很美,用于自我生存的物质和别人的经验。

(3)红色是青春热情的象征.背包被抢是成长的代价。

失去了它,我们也许会过得更艰难,但若失去旅店,我们就没有远行的力量,就没有迎接光明的勇气。

四、归纳小说的主题。

小说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告诉读者: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

无数尚未成形等待接受现实考验的青年,他们以一种渴求的无知又无畏的方式与现实世界进行着激烈冲撞,被其损伤甚至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在收获着。

人生是复杂多变的,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只有经历了无数的困惑、艰难与挫折,我们才能真正成长起来,而这一切又必须靠自己的希望与力量来支撑。

篇3:《十八岁出门远行》主题解读

这篇小说的情节十分荒诞, 充满了掠夺与欺骗。为了搭便车, “我”向司机敬烟, 司机接受了“我”的烟, 却粗暴地拒绝“我”乘车;“我”凶狠地呵斥他, 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 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汽车抛锚了, 司机不但不着急, 反而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的苹果, 他竟然无动于衷, 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抢劫又一次发生, “我”奋不顾身地反抗, 被打得“跌坐在地上”, “再也爬不起来”, 司机不但不同情和帮助“我”, 却“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最后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行列里去, 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从表面看, 这一切都是不合情理的, 是荒诞的, 但我们从艺术的角度看, 这正符合现代主义文学的要求。现代主义文学往往不主张作品去再现生活, 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 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这里的故事本身仅仅是一种媒介, 或者是一种象征, 因此, 我们不能用现实生活的逻辑来理解作品。其实, 这篇小说正是通过“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经历, 表现对生活的一种感受。显然, 作者的指向是现实生活的荒诞与虚伪, 想要凸显的是人世之险、人性之恶, 这也是余华对现实冷峻思考的结果, 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在这里, 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给读者一种荒诞离奇的感觉。读者越是感到离奇、荒诞, 不可思议, 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为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纷繁复杂的, 是无序的, 是荒谬的, 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 生活中不光有真善美, 也有假丑恶。人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 处处面临危机, 时时会有险象。小说一开始就写到:“柏油马路起伏不止, 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 我像一条船。”主人公“我”就像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一条船, 孤独寂寞, 渴望寻找到避风港湾, 但现实是不会让他如愿的, 这就是生活。

如果用传统的阅读经验来阅读这篇小说, 第一感觉就是莫名其妙, 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作品的现代派特征带来的阅读困惑造成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中国文坛出现了先锋派作家们的创作。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 放弃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大胆吸收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十八岁出门远行》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恰恰就体现了这一点。余华自己曾说:“在我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 卡夫卡解放了我, 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作法则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堆破烂。不久之后我注意到了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使我的想象力重新获得自由, 犹如田野上的风一样自由自在。”由此可见西方现代派作家卡夫卡对他的影响之大。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反传统的, 荒诞性是其艺术特征之一。单从这点看,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现代派特点是非常明显的。萨支山老师曾非常形象地道出了现实主义文学与先锋小说的区别:“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上追求的是一种‘似真性’的效果, 犹如绘画中的素描, 它要求和日常生活经验相一致的阅读效果。而‘先锋小说’却恰恰要造成阅读效果和日常经验相脱离, 这在故事的结构上, 就要打破正常的逻辑关系, 在语言上则是利用更多的文学修辞增强其隐喻功能, 区别语言的审美功能和日常交际功能, 以获得文学性。” (2) 正是由于小说的结构打破了正常的逻辑关系, 才造成了读者阅读上的困惑。对于现代派文学, 徐葆耕教授也曾有过形象地比喻:“当满天乌云、天空有如黑夜时, 人们诅咒乌云, 期待着太阳光耀大地;但是, 当人们一旦发现, 他们所期待的太阳不过是一堆高悬在空中的碎片时, 人们会怎样?……他们会不会感到恐惧、焦虑、绝望?在这种恐惧、焦虑和绝望的背后, 是不是仍然期待着破碎的东西重新整合成为完整的太阳?当他们这样想的时候, 又会嘲笑自己的幼稚, 用幽默装点感伤和绝望。也许有一天, 他们会想, 破碎的太阳有什么不好?我们为什么不能习惯这种破碎的生活?说不定更好!让绝望、焦虑和感伤滚蛋去!我们要欢笑, 用欢笑来嘲弄一切!当他们处于前者的精神状态时, 他们属于现代主义, 当他们走出了这种阴影, 努力使自己习惯于新的破碎的生活时, 他们进入了后现代主义。” (3) 用这样的观点来解读这篇小说, 就不会感到困惑, 相反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作者正是通过十八岁少年的眼睛来呈现现实生活的。十八岁, 正是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 带着美好的愿望初次出门远行, 去认识成人世界;然而, 现实世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 小说中的抢劫、暴力等都反映了现实的残酷, 残酷得让十八岁的“我”感到震惊。“我”的理想和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冲突。然而, 面对残酷的现实, “我”的感觉如何呢?“爬起来用手一摸, 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 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 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 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现实虽然让我感到惊愕, 但我并不感到痛苦, 心窝还是暖和的。作者留了一点温情, 没有让“我”感到绝望。在这里, 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现实生活虽然是残酷的, 残酷得有时让人感到悲伤, 但我们不能感到绝望, 毕竟还有“暖和”的地方。小说通过十八岁的“我”的眼光对现实世界做了真实的反映。尤其是当我们看到被抢的司机不但不愤怒, 不阻挡这种抢劫行为, 反而“哈哈大笑”地与抢劫者共同坐在拖拉机上, 而且还抢了“我”的背包。初次阅读作品的, 一般都无法理解司机的这种行为。其实, 这里面有作者的隐喻。这种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荒诞的, 但仔细一想, 这并不奇怪。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 人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了空前的撞击, 人们的是非善恶观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余华创作风格蜕变的原因之一。正如徐葆耕教授所说:“文学思潮的变化, 其最隐蔽的动力, 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心理需求。” (4) 因为余华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着生活, 发现了这种变化, 想要表现这种变化。他恰好又遇到了卡夫卡, 便开始以荒诞的形式表达着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反映生活的真实, 揭示人性的丑恶, 带给我们读者的是更深刻的反思。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言:“小说的荒谬感是双重的, 首先, 被损害者对于强加于己的暴力侵犯, 毫无受虐的感觉, 相反却感到快乐;其次, 被损害者对为了反抗抢劫付出代价的人, 不但没有感恩, 相反对之加以侵害, 并为此感到快乐。” (5) 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的麻木难道还少吗?有人与歹徒搏斗, 路人无动于衷;一老人摔倒, 路人不敢搀扶, 怕给自己带来麻烦;公交车上, 一青年与歹徒搏斗, 众人漠然视之;更有甚者, 为了金钱, 什么事都干, 只要对自己有利, 即使是坏事也要做。因此, 作品表面的荒诞恰恰是内容的真实。正如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所说:“现在, 我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白自己为何写作, 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因此在一九八六年底写完《十八岁出门远行》后的兴奋不是没有道理。那时候我感到这篇小说十分真实, 同时我也意识到其形式的虚伪。“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 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 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的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 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由此不难看出, 余华正是借小说表达了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当然, 这种体验是深刻的, 反映现实的残酷, 揭示了人性中一些恶的东西, 这也是余华的深刻之处。苏珊·朗格说过:“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 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艺术家将那些在常人看来混乱不整的和隐蔽的现象变成了可见的形式, 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但是, 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 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 (6)

篇4:十八岁出门远行

很久以前,我就开始向往一个人的旅途。回想起过去很久了的童年,脑海里的范围似乎就只是停留在屋边的大榕树和屋前的那片森林。捉知了,爬竹子,这两项活动就成了我童年的全部。在别人看来,我过得似乎也很满足。但我的愿望却不仅仅是停留在这里,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到外面去看看,但爸爸总告诉我,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带你去。所以,我总是在失望之后约上几个玩伴去爬竹子或者捉知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所渴望的长大也越来越近,我兴奋地等待着,但现实又告诉我它依然很远很远。考试与作业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我已经无暇顾及其他。有段时间,埋沉于题海甚至忘记了窗外倾泻下来的月光。十八岁之前的几年里似乎都是这样过来,来不及想太多的东西,来不及打开窗呼吸下外面的空气。

这一年,我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十八岁。高中已经走得差不多到了尽头,也就是说我的中学时代即将结束,我期待的十八岁竟然成了离别的年纪。这个夏天,我挥别了高中三年的同学,最后一次的散伙饭,一个个都像是好久没有见面的一样拥抱在一起,我们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但是起码此时此刻,我们相拥在一起,能感受到彼此的气息。高中三年,,都说是最美好的阶段,虽有黑暗的高三,但更多的却是过着有目标的生活的喜悦。六月的季节还不是真正的夏天,但一首《朋友》我们唱得热情高昂。六月之后,我们才真的要迈出第一步了。

高考之后的暑假,终于去了一趟向往已久的上海。它不同于北京的古姿古态,整个城市充斥着现代的气息。穿过人来人往的城市,在外滩看行船,灯红酒绿。

十八岁这年,我告诉自己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我应该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生活。大学一共有五个可供选择的志愿,而我把前面的四个志愿都填到了遥远的省外,我以为我终于可以去外面看看了。可是没想到却以一分之差掉到了一个我随手一填的大学,一颗要远走他乡的心又落在生活了十八年的这片土地。不过虽然是同一个省,但是我的大学和我的家乡是这个省的最北和最南,所以每回一趟家都要坐上五六个小时的大巴。从小,我就不是个恋家的人,所以即便有放假我也很少回家,更愿意去别处看看。

喜欢独自坐着绿皮火车靠窗的位置,喜欢边行边看风景的感觉。是谁发明了火车这么神奇的东西,两条铁轨这么长的车厢就可以带人去往想去的地方。独自去到最远的地方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为了履行一个承诺,也为了让自己的足迹印上更多的土地。跨越了12个纬度,从江南来到了南国,看见了椰子树,穿越了热带雨林,徜徉在大海的怀抱中,又一次觉得话着真好。

只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天空的湛蓝也只是一时的晴朗,看着火车一点点往前,窗外的景物一点点往后,椰子树在向我告别,热带雨林在向我告别。雨又淅淅沥沥地开始下了,早上的太阳荡然无存。想起在三亚的种种,似乎是一个梦未醒又开始了另一个梦。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又躺在了宿舍的床上。

十八岁这一年,原来我做了一场不愿意醒来的梦。

篇5:《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重点) 三、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难点) 四、讨论小说中有关“旅店”的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二、了解作者余华 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 三、解读小说的情节结构 1概括情节内容 ――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广阔、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不会考虑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我”总会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把它们想象成一些“我”有限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虽然“我”在黄昏来临时找旅店并不顺利,但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我”搭上了一辆卡车,“我”甚至沾沾自喜于用一支烟就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小聪明,而且,“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出门对“我”而言,仍然是快乐的。可后来变了,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他们甚至打伤了阻拦的“我”,而苹果的真正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最后,司机竟然拿走我的行李,骄傲地离去,“我”成了惟一的受害者,孤零零地站在抛锚的汽车前……遍体鳞伤的“我”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感到“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这让“我”明白,“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我”想起了出门前父亲对我的叮嘱:“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2划分情节层次 ――明确:小说情节按照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这话不错,走过去看”):写“我”出门远行,在路上心情愉快,有些兴奋,但在黄昏找旅店时却不顺心。第二部分(从“公路高低起伏”至“那就驰过去看吧”):写“我”搭上了一辆卡车,经过一番周折,“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对找旅店也不很在意了。第三部分(从“可是这汽车抛锚了”至“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写汽车遭抢劫时一系列“不合情理”的事情,“我”遍体鳞伤时感受到“旅店”其实就在自己心窝里。第四部分(从“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至结束):这是一段倒叙,写“我”出门前与父亲的一段对话,照应开头。 四、挖掘小说的主题 1.找出小说的“文眼”所在。(即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的部分) ――小说的文眼是:对“我”遭到抢劫后,躺在汽车里一番感想的描写。即“我”虽然无限悲伤,但在同样遍体鳞伤的汽车里,“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这一段描写表明“我”在遭受挫折后并没有失去希望,“我”还能感受到心底的“暖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换句话说,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 2.讨论:“旅店”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在课文中,“旅店”本来是“我”一直要寻找的歇息的地方,但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我”心底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路途中必需的动力。 3.归纳小说的主题。 ――小说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告诉读者: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 四、理解小说中荒诞性描写及其作用 1.小说中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些描写,思考“荒诞”性的发展过程。 ――这些“不合情理”的描写主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二、三两部分。 第二部分中,这篇小说的“荒诞”色彩就开始初露端倪,一些“不合情理”的因素开始出现。首先表现在司机突然转变的态度上,他“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开得飞快时爬出驾驶室到车厢里去拿苹果。当“我”问他到哪里去时,他说“开过去看吧”。其次表现在“我”不知目的地旅行上,“我”对找旅店也“根本不在乎”了,“我”似乎和那位司机一样,“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重点,种种“不合情理”的场景不断出现,给整篇小说蒙上一层荒诞的色彩。司机的举动成为“荒诞”的先兆。他在汽车抛锚后“漫不经心”修了一阵后,又在公路中央“很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做完以后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接着,五个骑自行车的农民到来,他们似乎是毫无理由地抢劫车上的苹果,并把试图阻拦的“我”打倒在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司机却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小说的荒诞色彩越来越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被第二批来抢苹果的人打得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时,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这个时候,小说的“荒诞”性达到了高潮。 2.讨论: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 ――第二部分中,司机态度的突然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我”同样不知目的地旅行,总有些让人担心,这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一定的铺垫。第三部分中,“荒诞”性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强烈的冲突:“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世界图景”。正因为其“荒诞”,从某一方面把“真相”浓缩了,使之更醒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寓示着“我”出门远行遇到的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五、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要求: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很有新意,揣摩文中的精彩语言,试举几例,体会其中描写的新奇之处和蕴藏的内涵。 例1: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把走路比作航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我”出门时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几分不安,也暗示着出门远行并不会一帆风顺。 例2: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我”出门远行一天的奔波。“从早晨里穿过”,好像早晨是一片树林,“下午的尾声”则是把下午当成一首歌或一出戏,“黄昏的头发”则会出现一个人的形象。这样写显得欢快,充分抒发了“我”出门远行的兴奋心情。 例3: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这句话有两个地方显得新奇可笑。一是说司机“屁股上有晚霞”,把一俗一雅结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好笑。二是说车头的盖子“像是翻起的嘴唇”,也很新鲜,会让人有一点担心,就是司机会被“嘴唇”吞进去。这种感受也充分表达了少年初次出门远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例4:那个时候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则像蒸气似的在升腾。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这句话的有趣之处在于说“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这样突出了“我”急于找到旅店的心理,这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旅店。 例5: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这句话写出了“我”被打倒在地的无奈,“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这也说明“我”心里不甘被打败,这是少年典型的不服输的精神。 六、全文总结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和主题都是很常见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这主要源于小说那些悖于常情可又合乎常理的情节,正如余华自己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而小说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艺术地帮助小说完成了主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审美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 七、作业。 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文体不限。建议:文章中应有关于人生的思索,注重对特定环境中人物心情的描写。  

篇6:《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导入]

师:有位作家曾经说过,两种人最爱谈论人生--高中生和哲学家,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生(笑):对!

师:好,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谈一谈人生。毕淑敏曾在给大学生做一场讲座时又说过,人生本身是毫无意义的,关键在于我们赋予它意义,而那“意义”就是我们各自的梦想。十七八岁的你们也都怀揣着憧憬与梦想,能告诉我你们的梦想吗?

生1:考上理想中的的大学。

师:很精炼,可以说这是我们在座每一位同学的梦想。今天我们就随着当代作家余华去和他笔下的“我”一起出门远行去看看他寻梦的旅程。

(板书标题)

[感知课文]

师: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十八岁出门远行》,为什么是十八岁,而不是十七岁或者其他年龄阶段呢?

生2:因为十八岁意味着是刚刚成年了,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

师:成年又意味着什么呢?

生2:成年意味着独立,该有自己的责任了。

师:恩!这个概括很准确。十八岁应该是个刚刚成熟的季节,是成年人,该独立了,不能再像个孩子似的总依赖父母,是可以展翅飞翔去独自感受这世间的彩虹和风雨的时候了。走进十八岁的你们一定也有出门远行的冲动吧?如果可以,你的远行梦想会是怎样的?

(学生们兴奋的互相交流着)

生3:到处旅游,去看看祖国的大好山河。

生4:以前看过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我想去莫高窟看看。

生5:我也想旅游,或者说是流浪。

师:很潇洒!有的是想像三毛那样诗意的行走,有的想像余秋雨那样开始文化的旅程,甚至还有男孩子想像侠客一样仗剑走天涯。无论怎样,我想如果可以,我们大家一定是快乐的出发!课文中的“我”也是如此,可是“我”远行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吗?

生6:不是。

师:他遭遇了哪些事?

生6:“我”快乐的出发后,随着黄昏的到来,“我”开始为寻找旅店而担忧,但旅店却遥不可及,就希望能找到汽车,好不容易找到一辆汽车,可司机却不答应我搭他车,我给他香烟之后他才同意,可走了一段路程车又坏了,更可怕的是,有许多像强盗似的农民突然出现抢劫车上的苹果,我还被打的遍体鳞伤,背包也被抢走,最后只剩下“我”和那辆被拆的只剩车座的`汽车。

师:概括的很好。那么“我”在这过程中心情怎么样?发生了哪些变化了吗?(学生根据课文思考)好,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我”的心情变化过程写在黑板上。

生7:(上台)快乐--沮丧--高兴--焦虑--愤怒--悲伤

师:大家觉得他有遗漏的吗?

生8:最后应该是“温暖”。课文中写道:“我觉得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的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

师:很细心,好!(补充板书,加上“暖和”)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主人公,在被打的遍体鳞伤之后连仅有的背包也被抢,你会有温暖的感觉吗?

生(七嘴八舌):不会…….

师:可见这个小主人公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可以全面的概括一下吗?

生9:乐观、勇敢、善良、富有正义感。

师:都是褒义词,总之是美好的。(板书)那么司机和那群强盗似的农民呢?

生9:司机善恶不分、落井下石,还有点莫名其妙。强盗似的农民们惟利是图、冷漠无情。

师:好象用的都是贬义的,相应的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残酷的。(板书)觉得莫名其妙的原因是什么?

生9:司机一会不让我搭车,一会又让我搭,还跟我十分友好,就像兄弟一样。可是在别人抢苹果我为了帮他而被人打的遍体鳞伤的时候,他却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甚至最后竟然把我的包还抢走了,跟那些强盗一样。(其他学生有同感并小声议论)

师:确实莫名其妙!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大家觉得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

生10:“我”在向路人问哪儿有旅店的时候,所有人回答都一样:你走过去看吧。一条大路,竟然一个下午没再看到一辆车。

生11:还有一些语言写的不象是文学语言那么优美,而是显得粗俗。比如他用了一些“屁股”“他妈的”之类的词。

师:确实如此,小说的情节和语言有些似乎违背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和对文学的定义,显的有些荒诞。这种打破以现实做基础的叙事方式是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新的文学思潮,即所谓的“先锋派小说”。

(放映幻灯片,介绍先锋派小说及余华)

“先锋派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他受卡夫卡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以现实主义做底蕴的真实观,代之以幻觉的真实、细致的感觉支撑起文本的存在。”

在这里充分展示了余华的独有的叙事方式,在小说开头便不厌其烦地突显“我”的所见、所思、所感,将外部的世界整合进“我”的感觉之中,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已被感觉世界所切碎,这些荒诞的描写是要达到一种象征的意义。大家可以告诉老师“我”与“司机”“强盗们”象征的是什么吗?

生11:“我”象征有梦想的少年,司机和强盗们象征着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和阻挠。

生12:“我”象征单纯的刚成年的追梦的孩子,司机和强盗们象征被金钱腐化的过于现实的成年人。

师:说的真好,总之“我”与司机等人是对立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板书)(学生点头表示赞成)“我”在经受残酷的现实的重创后心窝也是暖和的,他仍然坚持和固守着自己的理想。他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行的路上有荆棘有风雨,但是只要认定目标,勇往直前,终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拓展深入]

师:“我”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心窝仍是暖的,当你们怀着理想要拥抱现实世界的时候,有没有遇到类似“我”一样的令人沮丧、愤怒或悲伤的时候?你的心窝还会是暖的吗?

生13:我在考试的时候付出了努力但仍不能取得我满意的成绩,我有时很失望,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

师:还记得那句话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学生们不由自主的齐备)

生(齐):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

师:你看我们这么多同学都在鼓励你,千万不要失去信心,学习是件循序渐进的事情,要记得一句话,任何珍贵事物的成长都是缓慢的,我们相信你。你的心窝暖了吗?(生13激动的点头)

生14:我还没有真正的进入这个社会,也没有经历什么生活上的大风浪,但我坚信,无论生活向我展现它的哪一面,我都会很乐于去接受它,生活正是充满变数才会更加精彩,才更让人神往。所以我会像小说中“我”一样心窝始终是暖暖的!

(同学们鼓掌)

师:太精彩了,漫漫的生命过程,有时精彩,有时无奈,有时焕发,有时平淡。不管怎样,生命呈现出来的任何姿态都让人回味无穷。顺境让我们感受小桥流水的恬淡,逆境也可见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而有史以来,恰恰是逆境造就了一位又一位的巨人。司马迁有这样一段文字:

(显示幻灯片)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从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启示,无论怎样,让我们拥有一颗暖暖的心,让我们前进的步伐走的更有力、更坚定。今天的课就到这儿,请大家课下收集此类的资料,并谈谈你的感触。下课!

附:板书设计

心情:快乐--沮丧--高兴--焦虑--愤怒--悲伤--温暖

人生:怀揣理想----挫折----固守理想

“我”:乐观、勇敢、善良、富有正义感--美好的理想

篇7:十八岁出门远行读书笔记

小说情节极不和理,语言却新奇幽默,完全是十八岁的孩子应有的思想。难怪莫言会说它是一篇“条理清晰的访梦小说”。

小说一开始便写“我”在路上的情景,充满着对未来的新奇和对过去的回味。这个男孩会对着远方的云呼唤熟悉的人的绰号,这也算是对少年时代的一种告别。以往熟悉的事,熟悉的人,甚至少年时的爱恋与梦连那些快乐和忧愁,有些会留在脑海里,但大都会渐行渐远,慢慢陌生起来。

男孩起初并不在乎什么汽车和旅店,他只是带着兴奋漫无目的地向前路走着。但人生并不允许他这么一直漫无目的下去,天晚了,他必须找个旅店住下,就像我们不可能永远是个孩子,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打一个基础,找一个安身之处(人生的旅店)。

接下来的事非常戏剧性。他遇到了汽车,为了能顺利搭车,他甚至使用了不属于他的年龄的方式——让烟(这其实是他第一次对解决人生问题的尝试)。接下来似乎一切顺利,他不但上了车,还几乎与司机成了兄弟。但事情却给了他一个巨大的转折,让他感觉到无限的悲伤。

为了保护司机的苹果而被打的遍体鳞伤,而司机却放任事态的发展而使自己毫发无损。最后司机拿着男孩男孩的包跳上了抢苹果的拖拉机,只留下男孩和汽车一起无限悲哀地等待夜色的降临。

让人发笑的情节背后却是一场现实世界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遭遇这种冲突,但我们必须适应,我们总得成长。

篇8: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深层解读

对于一个初涉人生、睁大眼睛看世界的少年来讲,一切都是新鲜而饶有兴味的,这时有的只是冒险的热情和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但当黄昏来临,旅途劳累时,便急切地要寻一个“旅店”歇息。然而我却并不知道前方到底是何方?本文一直强调的也是一个“方向”问题。似乎前方有一种希望在召唤,是一种对人生希望的憧憬,是对理想的追求, 是初涉世者迷乱中对理想的追求

理想可以说是最高的依存美,也是人类生存的精神支柱。人类总会有理想作为支撑,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期望能达到这个终极目标。人的一生注定是要追求理想的,理想的本质在于“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也只有这样,“理想才真正是美的,因为美只能是完整的统一,但也是主体的统一”。每个存在的个体,即使是成长中的青少年也在孜孜追求一种“完美”形象,将其化为一切可能存在中之最完美者,从而达到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即使遇到困境也不甘绝望,坦然面对现实,存有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余华笔下的少年就形象地传达了这种精神。因为总有一种成长中的梦幻与理想时时在萌动,成为其前进的内驱力。

理想是人类追求的真与善的统一,是人性合理而自然地追求的结果。文中主人公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也象征了作者对真与善的渴望,体现出了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国度。同时理想还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当过去的理想在现实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时候,理想就成为了现实。但现实又会因发展而呈现出种种不足和缺陷,这就需要产生新的理想以引导现实不断前进。审美理想表现出的感性形态是有限的,但其具有的人生最高的目的性却是无限的。康德将理想理解为“个体的理念”,也就是由理念已经规定或所能规定的个体事物。而黑格尔则更是将美直接界定为“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与他对理想的把握,即“符合理念本质而显现为具体形象的现实”是完全一致的。

从根本上来讲,理想的终极追求是和谐,是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的和谐,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黑格尔指出,“形式的美一般说来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理想,因为理想还要有内容(意蕴)方面的个性,因而也就还要有形式方面的个性”,“理念之所以有生气,就在于所要表现的那种心灵性的基本意蕴是通过外在现象的一切个别方面而完全体现出来的”。文中的“我”对理想的追求正是他的一种心灵追求,是他内在心愿的一种表达,体现了他所追求的外在与内心的和谐与统一。

本文处处给人以希望,又处处让人失望。总期待高处能带给“我”别样的境遇,而公路上充满诱惑的高度和令人沮丧的弧度,暗示了生命总是不断地在希望与失望、肯定与否定中、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前行。但这期间没有先知的指导,只能靠行路者自己苦苦探寻。鲁迅说过:“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绝望的不真实正如希望的不真实一样,绝望与希望都是一种不确定。在这里,“我”纯真的梦想被毁灭,却又获得重生。余华于无形中带给我们的是对理想永恒追求的韧劲,是一种无形的激励与鼓舞。生活需要充实,需要经历波折来完善,达到其真正的意义。希望的存在正是为了与失望相抗衡,而理想则成了支撑这种希望的媒介。

参考文献

[1]余华著.《余华作品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12月版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修订二版, 第206-237页

[3]金元浦著.《文艺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97-103页

[4]吴中杰著.《文艺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版, 第89-94页

[5]萨支山著.《一个成长的寓言》.语文建设, 2005年第7期

篇9:十八岁出门远行

回家后自然少不了爸妈的一顿痛骂,但骂归骂,故伎还是重演。不同的是,这一次去的是武汉,投奔的人是姑姑。

某个周五,姑姑在电话里这样说:“武汉不错哦,你来玩吗?我酒店都订好了。”

“我来睡地板吗?”

“不,这房间的床挺大的。”

半个小时后我拨通了姑姑的电话,告诉她我已经订好了高铁票。她一愣,笑了:“行,不过我没空接你,你要自己来酒店。”我同意了。

那一年,我刚满18岁。外面的世界对于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魅力。

我渴望像书中描写的少年们一样,在某个晴朗的日子,带几件换洗的衣服,一个本子一支笔,一台相机一笔钱,跳上开往陌生城市的列车。在陌生的土地写诗、拍照、发呆,与一些人成为朋友,与更多的人擦肩而过。

如今,这样的事情的确发生在我的生命之中。只是……时间从来不懂浪漫,也不爱讲述少年情怀。哪来的什么想走就走?哪有什么潇潇洒洒浪迹天涯?看似光彩夺目的行动背后,隐藏着静默无声的准备和期许。

大概觉得俗气或者没有必要详细说明吧,很少有人会在自己的游记之中谈及金钱——一个不愿言说却至关重要的东西。

为了凑够路费,我每天都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打扫某家培训机构的几个教室,一个月下来能拿200多元的“工资”。一个学期下来不过千元,但足以应付一段旅程。

记得小时候别人说考不上大学的孩子就得扫地去,我现在还没走进大学就开始扫地了,开始时觉得没面子,总是偷偷摸摸地躲开认识的人,时间一长,反而释怀了。凭借双手干活儿,不碍他人不犯法,钱花起来也心安理得。

由于厦门之行自己承担了所有费用,后来东窗事发,父母也没有怎么责备。第二次与姑姑结伴,费用自己出了一些,向父母借了一些,姑姑“报销”了一些,也就顺利地在武汉玩了几天。

有了这两次先斩后奏的行动后,父母对我出门远行一事放心多了,后来我提出独自一人去北京找在那儿工作的表姐,他们竟然一口答应了。

旅行中最有意思的事情,莫过于相互关联的见闻了。

之前在武汉的湖北博物馆看到了越王勾践剑,半年多以后,在北京国家博物馆看到了吴王夫差剑,两件国宝级文物,两个共同谱写一段历史的人,以及相伴他们多时的器物,竟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被同一台相机拍摄下来,与一个女孩读过的传奇故事融合在一起,成为她的宝贵记忆。而在那之前,所有的历史对我来说,不过是书页间白纸黑字的记录罢了。

同样好玩的还有武汉市的一些街名地名——晴川阁,汉阳路,鹦鹉洲……或多或少,都能够与那首著名的《黄鹤楼》对上号,这里列举的几处地方,不正是那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吗?我时常想,若不是对吴越文化、明清历史有几分了解,若不是用《黄鹤楼》对照武汉的街道和景点名称,若不是之前看过阎崇年的《大故宫》,恐怕那些深藏在古老建筑中的文化韵味,只能简单地以房子、楼阁、园林的形式呈现眼前吧。

我是在海边小城长大的孩子, 我居住的沿海小城,偏僻,落后,传统,守旧。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我倒认为,正因为去了别人呆腻的地方,才会明白自己与家乡的关系是割舍不了的。家乡是在茫茫大地上,因为有一群等待你回来的家人,而变得与众不同的地方。不管你在那里的时候,多想逃离它。

“在外面玩够了,记得回家。”爸爸叮嘱我。

我一笑:“当然了,回来了才可以再出去,对吗?”

爸爸笑了笑,默许了。

在旅途之中,与这份无形的牵绊相随,原本那颗只想看看别处风景的心,竟从烦躁不安渐渐变得平静如水。

没钱远行的时候,我会在广州城里溜达一番,春天看木棉,夏天瞧荷花,秋天观菊花,冬天赏腊梅,还有四季皆可游玩的西关老屋、东山洋楼,日月流转,行走在这座古老与现代化并存的城市,也乐在其中。

回想起来,这份怡然自得是几次远行后才明白的。而在那之前,总觉得自己生活的城市单调又无趣,那颗不安的心总期盼看见别处的风景。

我不知道18岁之前的自己是否会明白其中的奥秘,只想在日记本的空白处给昔日的少年留言:感谢你有一颗远行的心,但请你不要着急。

每个人都有一份等待,有时候是等一场旅行,有时候是等一个人,有时候是等一段光阴,所有的静候都伴随着一颗不安的心,但请你相信,每一个故事都会有完美的结局,上帝不会辜负有耐心的人。

篇10:《十八岁出门远行》读书心得领悟

青春,在水木年华的歌声里,是一扇关闭的窗,外面是美丽的图画;是一扇打开的门,追逐的珍爱,握紧的幸福,短暂得像落花……青春,在余华的笔下,是梦一般迷惘、离奇、荒诞、混乱而又充满了一种不可逃脱的宿命感!梦境小说自始至终都充满了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司机从态度粗暴到友好,汽车突然抛锚,司机认真地在马路中央做广播操,农民抢苹果、车窗玻璃、轮胎、木版——一场奇怪的浩劫,“我”莫名其妙被挨揍,司机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一切令人宛若是在梦境中,迷蒙出奇、漂浮不定、怪诞无常而又不可思议。是“我”发生了混乱,还是世界发生了混乱?是“我”脱离了世界,还是世界欺骗了“我”?

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认为《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篇“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既是“说梦”,那就无访说得荒诞些。作者感喟生活的无奈,拾掇了一个个离奇的片段,凭籍生活的本色叩击读者的心扉,然而却用近乎冷漠的语言,产生了梦一样的美丽。迷惘余华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余华正是用一种“说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

“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现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他也不知道。”何其迷惘!那是年青人的通病!他们不知道自己前面的路,他们也不在乎自己的远方,只管漫无目的地生活。作者以一个清醒的陈述者,显示了一个迷惘的青春世界。还原“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车窗外的一切应该是我熟悉的,那些山那些云都让我联想起来了另一帮熟悉的人来了,于是我又叫唤起另一批绰号来了。”那些云,那些山——若隐若幻的过去;那些存留在记忆深处的人与事——似真似假的世界……一个在60年代出生的男子,记忆中的过去是阴暗的。尽管如此,他依然把他的记忆还原,却充满了作者的辛酸与无奈。

正如余华说:“写作使我拥有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追求余华前期的创作用语言建构了一个充满暴力、血腥和死亡的阴暗世界,文中弥漫着荒谬与绝望。尽管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也有暴力,但却更多地看到了追求与希望的影子。

篇11:《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1、迅速弄清本文的表面情节,提高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2、把握情节发展中的“我”的心理变化。

3、分析并明确“旅店”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4、总结对成长的感悟。教学重点、难点:“旅店”的象征意义。教学时数:2课时

课型: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激情涌动,厌倦周围熟悉的人和事,渴望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展示自我。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正所谓“成长如蜕”。今天我们学习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看一看文中给我们讲述怎样的一个成长故事。

二、了解余华(学生先介绍,后出示投影)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揭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作者不挖掘外在的客观的世界,而着重开拓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它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而是故事本身就充满象征意味。这类小说被称为先锋实验小说。

三、了解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学生自愿阅读,要求声音要大,洪亮,读出自己的感觉。

2、概括情节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学习压缩内容。要求学生按情节概述。

3、理清情节结构

要求学生找出关键的语句。理出情节:

走出家门不需旅店

黄昏到来寻找旅店

搭乘汽车不想旅店

汽车抛锚再找旅店

遭劫之后找到旅店

最后躺在破车中的自己想起刚出家门的情景。小说是圆形结构。

四、课堂归纳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了情节结构,为下节课打了一个基础。

五、作业:

初步了解课文后,我们同学在学习当中有什么问题,写出来。继续细读课文。

板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走出家门

不需旅店

黄昏到来

寻找旅店

搭乘汽车

不想旅店

汽车抛锚

再找旅店

遭劫之后

找到旅店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的内容

《十八岁出门远行》课文内容我们已经熟悉了,十八岁的“我”走出家门,走向外部世界,请你谈一谈对十八岁这个年龄的认识,对外界的认识。(把学生带入“我”出门远行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课文中十八岁的“我”出门远行遇到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由此问题来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

明确:遇到的是陌生人,发生的是始料不及的事。以寻找旅店为线索来组织情节内容。

二、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一)提出问题: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情节,知道以寻找旅店为线索来组织情节内容。我们同学在阅读中有哪些发现或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明确:学生的发现和问题可能有:“我”的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司机的举动前后变化很大;刚走出家门的“我”与躺在破车里的“我”有明显的不同;小说中“我”一直寻找旅店,但最后却说“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旅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这篇小说怎样表现“成长”的主题的?难以理解的句子等等。

(二)归纳问题:

把学生的问题分类,问题涉及小说中“我”和司机的形象,“旅店”的象征意义,小说的主题几类。

(三)制定学习目标

我们这节课就解决这几个问题,即学习目标:

1、把握情节发展中的“我”的心理变化。

2、分析并明确“旅店”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总结对成长的感悟。

三、完成学习目标1

1、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学生依据问题在文中找相关的语句揣摩分析,并交流意见)明确:兴奋、好奇、疑惑、震惊、愤怒、无奈、失望。“我”的情绪变化主要来自出门远行接触的第一个人——司机,司机起初是粗鲁的,很快就变得亲切,后来在抢苹事件中先是无动于衷,继而看笑话,最后加入抢劫者的行列,抢走了“我”的背包。而“我”是一个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怀着纯真的梦想与强烈的正义感的青年,是一个怀着理想主义的梦想的人。司机的所作所为代表着外部世界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外部世界是那样不可捉摸。“我”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发生矛盾冲突。“我”的美好理想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暴力、欺骗、背叛构成强烈的反差,这是“我”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揣摩语句来解决问题,难以理解的句子也相应得到解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看法,可各抒己见。教师要做出客观的评价,但都以鼓励为主。)

2、揣摩句子:

(1)我在这条马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的山和云。所有的山和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

(2)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3)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明确:(学生讨论交流后)三个句子分别体现走出家门时的兴奋,寻找旅店的迫切,以及遭劫后的感受。“旅店”本来是“我”一直寻找的,但当“我”在车里感到一丝温暖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由此过渡到学习目标2)

四、完成学习目标2

1、在小说中“我”一直寻找的“旅店”有何象征意义?(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明确:旅店的特征:一段路程的终点,下一段路程的起点,能让人疲惫的时候得以休整并再次投入旅行。旅店在“我”心里,心里的“旅店”让自己的心灵、精神受到打击的时候得以休整,是精神的栖息地,这是心底的希望、执著的信念,使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小说中“我”虽然遭遇到挫折,但并没有绝望,而是充满了希望。

2、那么,这样的远行同样具有了象征意义,象征什么?

明确:象征人不断追求的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是心底的希望、执著的信念,让我们重新振作,继续前进。

五、完成学习目标3

1、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欢快冲出家门的“我”与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的“我”有了哪些不同?(这个问题旨在探讨“成长”的含义)

明确:刚走出家门的“我”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怀着纯真的梦想与强烈的正义感,而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的“我”经历了现实社会残酷,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冲突,能够在是与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并坚持下去,最终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精神力量。这个明显的不同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成长”。

2、学生谈一谈哪些是成长的现象。

明确:如我们探索知识的过程,我们的追求过程等等。

3、讨论:人要实现成长,哪些东西是重要的? 明确:追求、坚持、获得。

在追求的过程中,受到一次挫折,对生活的理解就加深一层;经历一次失误,对成功的内涵就透彻一倍;遭遇一次不幸,对人生的醒悟就增添一节;遇到一次磨难,对世间的认识就成熟一级。只有经历了困难与挫折并坚持下来才能使我们褪去稚嫩的外壳,只有直面困难与挫折并有所收获才能够让我们破茧成蝶,实现成长!成长——如蜕!

六、学生整理课堂内容 回顾课堂内容给这节课的内容加个标题。(让学生自己归纳课堂内容,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并训练概括能力)明确:概括的出的标题可能有:“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理想的精神家园与现实世界的冲突”“成长如蜕”“在艰难与挫折中成长”“人生的寓言”等等。(对于每一个标题,教师都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加以鼓励)

七、布置作业 小说结尾写道:“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象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这让人想起《小马过河》的寓言,这篇小说也可以看作一篇有关人生之河的寓言,其中的深浅要靠自己勇敢地去尝试。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出的启示写下来。如果外出远行,我们应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上一篇:网络工程知识点下一篇:党委争创四强四优共产党员活动方案